计算机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22 17:36:35

计算机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1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方法

比喻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这需要老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讲计算机原理及结构时,我最喜欢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人的手脚等器官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信息到CPU(相当于人的大脑)经过处理后,由输出设备(嘴巴等)输出来。又如,讲到“内存”时,我比喻“内存”为一唱戏的舞台,舞台往往比较小,但它后面有很大的准备的地方(即外存)。而所有的程序都必须到舞台(内存)中来,才能表演。这样一讲,学生就基本有一点明白了。类似的比喻法还很多。

悬念法

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时,我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如在教电子表格时,问学生把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在电脑里处理,将各科成绩汇总,还要排名次,应该怎么办?然后引出建立电子表格的方法,通过电子表格来完成这类任务,将轻松又准确。通过设置一些悬念,再让学生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有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课一机”并行式教学法

这是一种边讲边练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里进行,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练习,具体做法就是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时的演示教学的课件,考虑好什么时候该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学生既面对白板、大屏幕投影,又面对机器,便于听课又便于操作。但有时由于学生程度不同而造成在时间上的等待,从而减少了课容量,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我一般用于上复习课、基础知识课和练习课,因为这些课,教师可自制一些操作简单的课件进行演示或让学生自行练习,避免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

“课一机”或“机一课”间隔式教学法

这种方法就是第一次上理论课而第二次上上机实践课或第一次上上机实践课而第二次上理论课。如操作系统Windows98退出的几种方式(Alt+F4或单击“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或同时按[Ctrl]+[Alt]+[Del]三键再单击“关机”)采用“机一课”间隔式教学,那么第二次上理论课就有利于学生对Windows98退出方式的总结,形象直观并且印象更为深刻。如保存word文档的操作(单击保存图标或单击菜单的“文件”——“保存”或按键盘[Ctrl]+s)就采用“课一机”间隔式教学则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在第二次上机课时的实践操作,以加深记忆。

“课一机一课”反复式教学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第一次课上的新内容,在第二次课让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最后在第三次课重复讲解第一次课中的知识并对上一次的上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进而作出必要的强调和补充,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固,这种教学方法最适用于操作性较强且又较为抽象的概念或含有重要思想的知识,如DOS系统的目录管理命令CD(进入退出目录)、RD(删除空目录)、MD(建立新目录)和PATH(路径命令)的讲解。这些命令操作性较强而且包含着DOS系统目录结构的重要思想,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完课后似懂非懂,而学生在初次上机时是处于摸索,认识阶段,还达不到熟练、理解的程度。但经过二次上机后,学生会对这些命令有了一定的操作上的认识,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的浓厚兴趣。学生有了以上的认识感觉之后,这时如果在第二节课后就讲解新的内容,就会让学生在刚有点“明白”的时候,又变得“糊涂”了,造成学习兴趣的降低。此时如果重复第一节课的理论内容,能及时适当地总结和再练习,学生就会在“预知”的状态下听课,一边听,一边在脑海里浮现出上机过程,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哪些操作对了,哪些操作错了,是怎样造成的,经过思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交叉编程”教学法

说程序设计是一门艺术一点也不过分,因为程序设计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算法,语句设计出不同的程序而解决同一个问题。一个程序的好坏关键在于这个程序是否简洁明确,结构清晰和效率高。“交叉编程”教学法就是根据这个特点把解决同一个问题的A程序,B程序或C程序的不同地方加以分析和归类,向学生展示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如用QB编程求“l+1/3+1/5+1/7+1/9+……+1/99”的值,可以用循语句F0R…NEXT或DO…LOOP WHILE,也可用DO……LOOP UNTIL,还可以用IF……THEN等等来实现,因此在讲授这种题时可以适当地加以提示,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句来设计程序解决问题。最后,给予总结和提炼,明确哪种方法简洁,易读,哪种方法运行速度快,哪种方法灵活,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哪里等,经过这样的训练,便可以加深学生对程序设计思想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计算机工作的原理。

“三步编程”教学法

“三步编程”教学法指的是编程教学分三步,第一步是:模仿,就是学生模仿别人的编程方法试着编写程序;第二步是补充程序,就是把一个程序的关键地方空出来,通过程序中的已知条件和信息引导学生把程序填完整,进而掌握编程方法;第三步是独立编程,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编程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编程,这样,通过三步教学后,尽管一步一步地加深了难度,学生也能学会,感到并不难,最终达到独立分析问题和编写简单程序的目的。

辅助教学法

其实,辅助教学法,各科都应该大胆应用,当然计算机必须借助辅助教学法。比如在机房里安装一些知名度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CAI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上机时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学习,可以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优势。目前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有:学电脑的《开天辟地》、《万事无忧》,练习打字的有《五笔高手》,以及《轻轻松松背单词》、《大嘴英语》、《学Windows》等。作为教师应随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组织好学习的内容与方法。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既要遵循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又要紧密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的特色,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手段,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上机操作实践,及时组织复习,一定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2

1.1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计算机这门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学好这门技术的实际操作,对某些初中生而言,计算机这个词语已经不再陌生,也行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会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在面对真正的问题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操作。此时老师要好好的鼓励积极动手,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变成实际,同时叫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在面对实际操作时发现的问题,老师应该使学生先互相讨论,老师可以加以引导,尽量使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在这之后老师可以汇总学生的问题,详细给出演示操作。对于这些问题,不是到次结束,此时应该叫学生再自己亲手做下操作,把实际的操作过程,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每个人都需要成功来不断的鼓励自己,学生也是一样的,成功的操作,不断加深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2学生当讲台的主人

对于学生而言,要因材施教,积极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加以关注,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自我,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积极鼓励众多的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让他们去帮助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学生相互的学习、辅导和指点。学生之间是进行交流、接触,互相沟通,互教互学。学生在当老师的过程中,首先他们自己肯定了自己,得到了鼓励,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更加的娴熟,加深他们学好这门学科的兴趣,适当的时候,我会选一些学生,讲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尝到学习的甜头的学生,不仅仅不会降低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还会逐步的加深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充分发挥辅助教学软件的价值

当前学校的各种软硬件教学实施不断的完善,但是各种教学设施存在的意义是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学校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好计算机这门课程,在学校都专门建立了计算机机房,在学校的计算机一般都安装了一些比较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辅助教学软件,例如CAI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把学习的理论和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在上机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根据各学生自身的需求,有目的性的学习,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应用价值。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还是比较小的,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能力有限,老师在学生应用教学软件学习的过程中,要适当的监督,不要完全放任学生。老师适当的督促和指导,教学软件的价值才能更好的发挥,否则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

1.4改革考试办法,加强教学评价

计算机教学在理论和实际操作面前,它更加注重的后者,同时它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传统的考试方式很不适合它展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传统考试的方式也不能充分发现考试的意义。为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成效上面,在我的教学课程中,我放弃传统的考试模式,而是应用学生成功的作品,竞技的成功作为考试成绩的结果,充分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的考试方式是把一次期末考试分成多次考试,把每次的成果展示进行总结。每学习一部分知识,我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把比赛结果作为学生的成绩,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幻灯片,进行动画的制作,中英文打字比赛等。对于一些比较优秀的结果,我会把学生的作品通过校园网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同时,对与学生不是很理想的结果进行适当的指导,指出修改方案和补充意见,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对于某些作品,可是是分组合作的,从而,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合作的品质和,激发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2、结论

当前,计算机这门学科已经在初中教育阶段普遍的普及,作为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它需要在我们在总结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际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前进,同时结合当前的教学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仪器,使学生更好更有效的掌握这门课程。实践证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的探索,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仪器,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这门学科,同时能很好的掌握实际的操作。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360-02

Vocational Colleges Non-Computer Talking about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Professional Computer

WU Hong-hai

(Liaoning Petro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aoning 121001, China)

Abstract: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21st century,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human resources necessary skills and qualities. This article on the current China-Afric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computer science capacity of the computer-based applications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Introduced the basic courses in computer culture, the theory of teaching,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culture, the 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used and the experi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spects of teaching. The computer-based teaching reform ideas propos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project approach",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vocational computer.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computer bas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ject approach

计算机技术已成为21世纪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必备的技能和素质。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仅仅懂得本专业的基本知识而不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就可能被社会淘汰。如何运用现代教育观念,教会学生灵活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全面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入门课程,为后继计算机课程打好良好基础,故学好这门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当前学生状况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1.1 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

现今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部分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基础较好;而另一部分是来自经济不发达甚至偏远地区的学生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基础较差。而在基础较好的学生中大部分只是局限于计算机游戏的操作和网页的浏览,对计算机的其他基本功能涉足较少,这部分学生思想活跃,但不够踏实。

1.2 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与实际应用脱节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应该是面向应用,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很难把握计算机基础课与本专业后续课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教学设计不合理,以至于在教学内容、教材选取、实际训练课设计都存在不足。

1.3 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有重复现象

计算机基础课不同于其他基础课,课程内容更新快,实践操作要求高,对设备的依赖性强,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上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故在教学目标上不明确,只好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其他类型的考试作为教学目标。出现“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在中学学,到大学还重复学的现象。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如何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上好,是高职学生有效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以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要,是摆在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技巧、方法和内容选取

2.1 加强学习兴趣的培养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而且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分。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的兴趣不同.这就需要教师不同的引导。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时会觉得内容很简单,这时教师就需要给这部分同学敲敲警钟,举一些较难的例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这部分的学生对基础课感兴趣。而另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常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就要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应在教学中使学生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只是一台机器。它的一切工作都是靠人来指挥的.只有人才能使其发挥作用。可通过实物和实例向学生讲清楚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过程。不是先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如何如何发明的等等,而是展示一些计算机的部件(主板、CPU、内存、硬盘、软驱、光驱等),然后将这些部件一件件都连接起来,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物理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使这部分学生坚信自己只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也完全能让计算机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另外,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特点,介绍一些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从而培养了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

2.2 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的更新换代快。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不能将所有知识一股脑地硬塞给学生,而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计算机的关键性内容。现今,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种类繁多,但在众多的操作系统中,运用最广、操作最简便的还属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这当中又以Windows XP系列为最新版本且最具代表性,所以操作系统应该选择WindowsXP系列。

2) 文字处理软件。目前较为流行的文字处理软件有WORD、WPS。WORD以其较强的图文处理能力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而WPS则以特大字的处理、独特的制表功能越来越被用户看好。在教学中,教师集中课时讲授WORD的功能,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WORD的使用方法,而WPS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

3) 电子表格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以其强大的表格、图表、统计分析功能被广泛使用。公式和函数是电子表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函数众多,要有选择性地讲解一些常用的函数,特别是逻辑函数的使用。而图表、统计分析等功能在生产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可以加以适当说明。

4) 幻灯片的制作。PowerPoint电子幻灯片软件,由于其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讲解之前,可以有意地运用PowerPoint制作一些演示影片,运用各种特殊效果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主动去学习它。

由于应用软件开发的速度较快,上述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内容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应该选取最新版本(Office 2007),以便适应形势的需要。

5) 网络基本知识。通过网络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知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见习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习、见习的内容无法完成。要弥补这个缺陷,就可以通过查找网络上的资料或通过网络的视频等来完成。可讲解网页的制作,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网页制作技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方法的采用

适当地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1) 举例法。有些内容只有通过例子才能讲解清楚。例如,WORD中段落格式化设置,若只讲如何用来进行设置,而没有具体的例子,学生只会有些凌乱知识,不能把这些运用起来,举例子直观地说明在进行这些设置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学生在自己的练习中将会知道如何去运用这些设置。

2) 对比法。例如:在讲解二进制内容时,学生要一下子从十进制转过来是很困难的,这时我们在授课中可采用对比法,把每周7天看作七进制,每天24小时看作是24进制,每小时60分钟看作60进制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慢慢地理解二进制的意思了。

3) 图解法。很多比较抽象的内容,不是一下就能讲解的十分清楚,使用图解的方法就可一目了然的表达出来。比如逻辑函数(IF)是Excel中一个较难的内容,而且也是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在讲授这一内容的时候,运用程序流程图可以清楚、形象地表达出函数的意义。

4) 演示法。阶段性的让学生相互演示自己所做的内容,可提高学生之间相互的竞争意识。例如:在做完幻灯片练习后可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所做的,学生们可以相互比较,可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有其他很多好的教学方法,这里只列出其中几种。

3 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加强高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上机实践操作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实验课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上机实验的讲解,加强上机辅导。上机实验是计算机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别在教室和实验室中进行,在上完一次理论课后再进行上机实验,这就使得学生在上理论课时的直观印象到上机时已是十分淡漠了,效果不是很理想。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对上机实验进行详细讲解、演示完后,学生可以及时地进行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上机实验要有具体的实验内容。在上机实验过程中当老师带领学生将基本的操作内容做完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体的实验内容。例如:可以根据授课内容阶段性给予学生感兴趣的上机作业。比如,当文字处理系统讲授完后,要求学生写一封家信,提出具体的要求,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文本的格式等,选比较好的打印出来再给学生向家长邮出。这样学生会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3)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主要是靠学生自学得以提高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不光是在学计算机这门课上,在各个专业课中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学应该是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内容的灌输。

4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方向的设想――“项目教学法”

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经过20余年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而不断的调整完善。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应该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为使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更加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具体设想是在教学实践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即:以项目为驱动,以任务为导向,实训为主,讲练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指在教学中引入若干个实际项目案例。按照软件项目开发方法与步骤展开教学。通过若干个实际项目案例为载体,通过项目设计开发的实际训练,掌握计算机各种操作技能。由过去的“先教后学然后再做”(理、实分开)转变为“在做中学,不会不懂然后再教”(实、理一体),教学模式由“理论、知识、实践”(由理论指导实践)转变为“实践、知识、理论”(由实践总结理论)。故这种教学的新思路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每个新知识时都有一个完整的、实际的、具体的、有形的的项目作为知识的联想和应用载体,并在训练中体现出来。将无形的知识变成有形的结果,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看的见,用的上,热情高,效果好。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4

为了培养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职业中专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大中专学生,因此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更应掌握有效教学方法。下面就多年来从事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的工作总结,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 真正做到

把实践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它的理论性的内容大都比较抽象难懂,对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困难,加之目前大部分职业中专生入学没有门槛,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知识面较窄,整体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例如我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直观、形象教学,这种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为一体的教学手段,能充分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和记忆,符合中专生的心理特点,且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兴趣的趋使下,加强操作性教学尤为重要。计算机教学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职业中专生侧重点应主要在于使用,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技能,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从而能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应以上机为主,同时机房上课要求我们的教师由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向导或顾问。

对于大部分职业中专学校来说,无论是从教学安排和常规教学检查来看,大都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实验,教学的重点在课堂,学校很重视教师的教案,而教案绝大部分内容是理论课。领导听课也只听理论课,不注意观看实验课的教学,考核的重点也在课本上。职业中专学校的任务是培养操作员而不是研究员,理论教学一般说来比普通高校还有一定的距离,学生长处是实际操作,他们的操作水平并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差。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找准自己的位子,将教学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实际操作上来,淡化理论,突出实践。

二、课堂大胆尝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职业中专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如果是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往往不愿听课,在下面要么睡觉,要么讲话,而如果改变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则情形就不一样了。本人经过实践证明,在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先学后教”的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和较好结合。在引导学生进入自学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自学”即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应努力做到一个临时顾问的角色。这样做可以给学生留足个人空间,在自己寻找课本知识的时候,不因有教师的引导在思维上有太多的制约,学生就会对课本上的操作有所探寻,会经常性地提出一些课堂中与教师认为的“重点”不同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另外,学生自学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工作,千万不能走过场。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自学习惯,或不善于自学,或自觉性不高,但教师不能放任,可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也可以和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调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暴露出薄弱环节或疑难问题,并整理归类,为后教作准备。

学生“先学”后,教师再“后教”,即通过评判、点拨、更正、归纳,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条理化,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所教的内容应该是一般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教的方式,一般应让已掌握的学生主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则肯定,不必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或不到深度,教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教师要及时更正。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要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讲的时间虽然很少,但既能解决好疑难问题,又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参与严格的训练,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在这个基本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第一,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第二,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的“做”,不搞死记硬背。第三,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同时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地辅导。

三、 上机大胆尝试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从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面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技术和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笔者进行了“任务驱动”教法的尝试。

所谓“任务驱动”,指的是根据教学的内容,设计一项项“任务”,通过讲解或让学生自学、讨论或操作实践等方法去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及小专题研究,创设某种情境,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形成自己使用计算机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在讲Word的图文混排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海报,只向学生讲清楚要求,比如什么地方需要图片、设置成什么效果、设置什么环绕方式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辅导,结束时再作必要的小结和提炼。这样,可实现个性化教学,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对提高职业中专实训教学效果是行之有效的。再如,键盘练习常令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若设计一些小竞赛,可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方法

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从人才需求角度来说,区块链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智联招聘全网站大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的区块链人才需求量比照2017年第三季度增长了636.83%。人才需求集中在互联网、IT服务以及计算机软件等。其中,计算机软件行业占比为10.8%;互联网行业占比为35.2%;IT服务行业占比为20%。就人才招聘需求来说,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北上深处于第一梯度,职位占比分别为24%、20%、10%。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说,需要人才具有相关技能以及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此一来,人才存量不足,现有的人才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无法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李彦宏关于中国对计算机科学人才需求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每年有70万的工科毕业生,也就是和计算机相关工程科学的人才,中国拥有巨大的人才库,但是多数人才缺乏工作经验。他提到百度在早期成立时,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是,具有五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结果在中国没有人符合要求,因为没有人致力于技术研究。跨国企业通常雇佣工科学生做售前顾问或者技术支持。公司需要对招聘的人才进行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岗位需求。从其表述中,能够提取出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信息,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认同企业文化;二是能够胜任工作;三是具有求知欲,并且具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市场时刻在变化,计算机领域不断发展,这需要企业和人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当前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人才。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现结合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实际,分析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二、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摩尔定律提出,计算机硬件在18个月的时间内,性能能够提升1倍,计算机软件技术也遵循此定律,并且性能提升的周期更短。在计算机教学中,也可以用摩尔定律解释,只是计算机教学内容在某一段时间内能够适应市场以及行业,不过很快就会落后于行业发展和社会实际。计算机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缓慢,加之教学内容陈旧,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需要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二)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育模式下,无论计算机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都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采取固定的教学手段,无法适应计算机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注重理论教学,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不足,使得培养的人才无法快速适应岗位工作,不仅“耽误”了学生,而且浪费了社会资源。因此,必须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三)教学管理不科学。从教育教学实际来说,由于教学管理不到位,存在着管理不严格问题或者不科学问题等,难以提升计算机教学的质量,阻碍着计算机教学的全面推进以及变革。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管理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比如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固定形式等。注重教学成绩检查以及评定,忽略了对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以及反馈,采取粗犷的管理方式以及落后的机制,影响着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价值的实现,难以体现教学的成效以及质量[1]。

三、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1.搭建慕课教学平台。在人才要求提升的背景下,结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实际,为提高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水平,要积极搭建慕课教学平台。利用慕课平台,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从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实际来说,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水平。慕课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同于公开课以及微课等,有着较强的互动性,实现了翻转课堂。采取慕课教学的方式,教师通过在线视频播放,开展线上教学,引导学生先听课再讨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慕课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教学,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使其从讲授者以及讲解者,转变为鼓励者和启发者,提高教学的效率。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时,融合慕课设计的核心,创新教学模式。为保证慕课应用的效果,教师要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一是转变自身角色。做好学生调查,分析学生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高效完成在线学习,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通过营造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慕课平台,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进而明确学习不足加以改进。2.采取微课教学方法。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可以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较多,微课教学法是其中之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环境中,企业注重人才的自我学习能力,尤其是计算机人才。因此,开展计算机教育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设置教学情景。在教学的实际中,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合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二是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资源。从资源角度来说,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教学模块,采取15min教学模式,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的矛盾问题。采取微课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习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等的限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学习的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最新的计算机理论以及计算机行业变革、计算机技术的更新等融入教学中,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鲜度。三是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微课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机会[2]。3.采取启发式和合作教学法。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虽然面对的是成年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是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具有难度,使得很多学生极易受到打击,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创新中,丰富教学方法,同时注重激发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教学法等,将学生放在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主探究学习计算机知识。通过合作探究,获得思维上的拓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操作教学,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水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小组学习方案,保证教学任务的有效开展。(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院校角度来说,为提升计算机教育教学水平,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1.基于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因为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市场需要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需要在人才培养时,注重结合计算机领域发展实际,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方面,要加速计算机课程教材的更新速度,注重教师培训,提升师资力量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基础投入,引入最新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向学生传输新知识、新技术。比如,使用Window8或者Window10等最新系统。2.加强校企合作。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向培养,培养适合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制定计算机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培养应用型较强的人才。学校方面要加强行业动态的搜集,有效把握企业的经营理念,掌握用人动态消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利用企业提供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利用名企实习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3.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注重实践教学。这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多媒体教学基地,投入各类设施,比如计算机设备等。通过创造更多的上机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三)创新考评体系。从社会需求角度来说,需要素质水平较高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除了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注重职业素养和法律素养等的培养。为保证教学的质量,除了创新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外,还需要创新考评体系。在具体实践中,采取线上自我考核、自我评价、日常评价+期末评价等方式,评估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除此之外,要从理论和实际操作、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保证评价的实效性。除此之外,要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考评。对学生的工作情况采取学生评价+日常考核等方式进行全面考核,及时发现教学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健全教学考核制度,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4]。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面向社会,掌握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发挥人才力量,推动计算机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357-02

1 培养学生编程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能够学好VB编程,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关键。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如何找到一条比较新颖、有效的解决程序设计枯燥、难懂的教学方式,一直是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当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知识产生兴趣和爱好时,就会从内心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那么学习过程也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也就是说不管老师讲得多好,如果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感觉没用,他就不会努力学习这门课程,你的教学肯定是不成功的。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对VB这门课的误解,对它失去兴趣。起初上课时,我们不要讲授太多太深的理论知识,但可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演示几个用VB开发的相关程序,让学生领悟到《VB程序设计》在今后专业岗位上的作用,多讲一些VB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让学生玩一些由VB开发设计的五子棋、俄罗斯方块等游戏,或用各种计算器按要求计算求值,通过实例的有效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VB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验证运行程序, 逐渐培养他们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VB的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对教师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另外,还可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和学生交流,巩固学生已经树立起来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网上论坛上设立留言板和讨论板,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在网上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在网上相关材料,让同学展开讨论,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以往老师的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学生自主学习。

2 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1 设计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相结合

《VB程序设计》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 涉及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的技能。实施VB的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材,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这里所讲的“材”是指以教材为纲,按照教材的章节按部就班地讲授,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讲课为主,要求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但是教学方法极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限制学生创造力的正常发挥。而“需”是紧扣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培养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打破课程界限,将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加以整合,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是VB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也为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设计是设计与实践并用的工作,只听、看、读是学不会的,只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实践,通过编写调试大量的程序,才能使学生从中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积累程序调试的经验,体会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实验环节,除了验证型实验外,增加了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为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要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上机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实例教学

《VB程序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动手能力。讲授《VB程序设计》,像任何其他语言的程序设计一样,教材中前几章多数都是先介绍对象、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及VB语言基础等等一系列的在程序设计中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然后才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打破课本原有以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改用从简单有趣的实例入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例如,在一开始学习VB对象及对象的方法和事件的有关概念时,我设计了一个求外语、教育学平均成绩的并打印平均成绩的程序实例,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做,在当前打开的窗体内添加了三个命令按钮、三个文本框和两个标签,设置好各对象的属性;并分别在三个命令按钮的单击事件过程中添加相应代码,按功能键F5运行程序。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教师开始只简单提示学生完成程序,等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通过设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对象的方法和事件?并让学生找出本实例中各对象的名称、不同对象的方法和事件过程名称,教师再适当加以归纳和小结:窗体以及添加到窗体中的控件,统称为对象;而方法却是VB提供的内置于对象的特殊子程序,它可以直接调用,如Print方法;而事件则是对象能够响应和识别的动作,如单击鼠标触发Click事件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在VB中方法与事件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创建VB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及如何在界面内添加对象、设置事件等等,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在讲解实例时,教师当以精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程序实例,把重点放在具体实例的分析和讲解上,把要学习的语法和概念融入到具体实例中来讲解。

2.3 重视算法,抓住核心

在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对语法、结构等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一旦碰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这是算法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教师经常注重于分析每条语句的含义,却忽略了算法描述过程的展现,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在VB中,算法设计是它的核心。如果学生掌握了良好的算法设计能力,也就掌握了钓鱼的本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1)详细讲授常用的算法。算法有很多种,学生一般只要掌握常用的就可以满足编写模块的需要。而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相关联的算法则不做要求。(2)教师带领学生多阅读程序,分析过程,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算法,使学生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3)开展实践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编程实践,促进思维的飞跃,比如让学生练习编辑班级学生档案管理软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为之设计合适的算法, 经过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应用意识和探究能力。这些意识和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利用VB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

2.4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自己动手的能力

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精讲多练”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实验教学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程序,才能从中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积累程序调试的经验,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听不练根本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时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甚至想抄作业应付老师。只有让学生动手编制他们感兴趣的程序,学生才会有成就感,才会对课程产生兴趣,学起来才会从容自如。如在学生学会编写求1+2+…+N!=?的程序后,即引导学生设计求N!的程序,待学生设计出N!的程序后,接着又让学生进一步设计求1!+2!+…+N!=?的程序。这种一环紧扣一环的探究式的动手实践练习, 以发展学生探索能力为主线来组织实践, 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的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主动实践的过程,产生一种探索和发现的心理。因此如何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也是我们需要加入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时,老师要重点设计选题, 使得选题既贴近实际需要,又能够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程设计题目分为基本题和综合题。基本题按教学顺序设计,尽量避免涉及后续章节的知识,后续的课程设计题目尽量引用前面的课程设计内容,以便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综合性题目是对一学期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巩固,应与实际生活或工作相关且具有一定规模,可将其分成几个子项目,由更多的学生参与,分工合作,以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以学生学习内容为中心,完善考核形式

考试是测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对一阶段教学工作的总结与检查,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学生学习业绩的重要环节,考试的形式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由于VB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编程基础课,它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考试分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两种,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编写程序的能力,题目涉及选择、判断、简单概念填空、读程序写结果、根据给定的功能编写程序等,可以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理论水平。上机考试则更加侧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点考查学生阅读程序、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综合能力。另外再加上该课程的平时成绩,就可以对学生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通过几年经验积累表明考核形式实施后,学生的V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改革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计算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为学生通过VB等级考试积累了经验,也为今后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奠定了基础。

总之,VB作为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举足轻重制约着程序设计教学的效率。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采用综合评价学生的方式,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得VB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萍,陆根书,程文文.教学情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教学研究.2006,(4).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中学 计算机教学 方法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国在计算机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中学计算机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我认为要想把握好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处在不断改革的事实下,始终抓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以致用的目标,我认为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我本人通过十几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在教学方法上谈谈我个人的心得。

一、揭去学习计算机的神秘面纱,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尖端技术,电脑设备相对较昂贵,大多中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过广告,或者是道听途说,以至于一些同学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认为学习电脑会很难,电脑不是轻易能碰得的(怕弄坏)。采用实践教学法,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首先,不妨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介绍一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将各部件以人的各器官作比喻。盖上机箱,打开计算机,让他们操作一下几个精心设计的程序,惊讶之声不绝于耳。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其次,为了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可以讲讲当今某些中学生,自学计算机达到哪些哪些结果,有的达到某种不可思议的情况;再讲讲计算机的功能,应用范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等。

二、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利用

计算机学科内容十分丰富,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任务驱动”教学,首先要给学生提出一个明确的要在电脑上完成的“任务”,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例如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应用时,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某一电子报刊制作为任务,再结合学生在制作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讲授,如表格的制作,应用图形、图像和文本框等进行版面设计,这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在教学中联系实际,设置悬念

中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上上机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则感到单调,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想想如何解决,以任务激发学知识的主动性。

四、演示法的应用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有条件的学校,应能在硬件上保证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计算机课的基本硬件。教师可以应用演示法,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更容易接受。除上述硬件设施外,还可以制作一些与本次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五、注重实践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不同学校计算机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我个人认为,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1、边讲边练

这种模式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练习。具体做法就是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的演示教学课件,考虑好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

2、一堂讲,一堂练

一堂讲、一堂练的模式,这“一堂”并不是一个量化的概念,将课时一分为二,一半上机,一半上课,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在教室上课,有时在机房练习。需演示教学课件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就在大屏幕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过程,而操作性比较强的office软件、程序设计课,教师讲授在大屏幕教室进行,学生练习在机房进行。程序设计课为例, 教师可以先在有大屏幕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将语句的类型、功能、 格式讲解并演示(大屏幕投影仪能够将计算机上的信息直接送到投影屏上),再叫一个或几个同学演示操作,第二次课就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上机完成。这样一来,在第一节课上,学生通过听、看基本掌握命令的格式、功能等,第二次课通过自己实践,进行巩固学习。这样,教学过程既集中又个别,教师既传授了知识,在练习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任务后,可深入学习其它知识,而后进的同学,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也可花较多的时间用以辅导后进同学,既保证了课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还必须加强机房内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计算机、更灵活地应用计算机。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实践中,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怕犯错误。必让学生每堂课有所学,有所获。

六、开展计算机课程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习兴趣

对一部分爱好计算机的学生,可以组织计算机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开阔眼界,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兴趣小组开展活动的内容可以是利用学校淘汰下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组装电脑、用计算机编排打印校报墙报、设计贺卡等。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成立了硬件兴趣小组、文字录入与处理兴趣小组和绘图兴趣小组。硬件兴趣小组主要是掌握一些硬件设备的基本维修和安装、调试;文字录入与处理兴趣小组主要学习Word、Excel、Wps等,绘图兴趣小组主要学习cool 3d、Windows自带画图软件、Flash等。兴趣小组的成立不仅仅带动了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关注和兴趣。

计算机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工厂公司出现用工荒的同时,很多大学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现状,这种矛盾的现象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并且掌握的专业及应用知识,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计算机的发展非常迅速,用工单位的员工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下文章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专业技能低的现象,提供了一些针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办法。

1 订单式教学

根据企业的要求在学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就是订单式教学,可以培养更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截止到目前,计算机高效和企业的合作是很普遍的,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部门的不同领域和业务,对于计算机人才招聘和应用需求的不同侧重,来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考试大纲的时候要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当做依据,这样就可以在符合企业要求的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还可以让我们的专业教师深入一线工作岗位,进行实际操作,了解企业的用人方向和经营理念,将这些专业知识结合到教学当中,将企业的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抓住重点。为使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参观,或者得到更多的实习机会,就需要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顺畅的沟通,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更大的动力。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有计划地有目标的进行自我培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或职能加深对相应技能的培养。

2 深入计算机教学

想要更好的促进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主动探索、深入研究,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并且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达到深化计算教学的目标。将启发、讨论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高校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满足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导欲,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沟通交流中产生新的火花,对课程进行跟深入的学习和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讨论式教学是指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思维和想法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能够互相学习,一起进步;启发式教学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只需要给与侧面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思维的启发来完成对知识的领悟;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采用一些游戏或者互动的教学方法。

3 增强应用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个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案例和项目相结合。计算机是一门主要针对应用的学科,想要提高学生真正的技能水平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操作,所以在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中,采用案例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案例的学习对理论知识和零散内容的应用进行更好的掌握,并且在了解案例之后马上进入到项目研究当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行完善和提高,最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对《AutoCAD 的操作》 这项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该软件画图细节和命令之后,马上进入项目进行平面图的绘制或者工程图的绘制,通过对项目的实际参与来检验学习效果,并且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操作及应用能力。

4 结合理论和实践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指导实践操作,并且教师还应该时时注意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在教学中采用上机实践操作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课前精心备课,课上亲自进行示范操作,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自主创新,在课堂结束之后让每个学生都完成并且提交自己的操作作品,由老师来进行评价并且给出改进的方案。在每一次上机实践操作之后都要求学生进行总结。

为了课堂素材的充足,教师要在课前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PHOTOSHOP,Flash等等软件的应用都是计算机学习的基础,对于这些软件的学习应用就需要大量的案例和素材。首先,老师可以在案例中使用音乐、动画等等素材,增加了案例的趣味性,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中还要对学生的主动创造性进行强调,可以要求学生在了解了操作方法之后,进行同体不同画的作品创作,也就是使用相似的应用主体,采用不同的动画素材。鼓励学生自己去编写程序、设计动画,让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同时,挖掘作品优点,发现作品的不足,并且给出可行的改进方法。

总之,在高效计算机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教学问题,比如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比如相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还稍显落后等等,这些问题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质量还有计算机人才的培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让我们对计算机的学习更加深入,通过在教学中结合案例和项目,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减小市场供需差距等等方法,对计算机教学进行创新,完善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作者单位

上一篇:粉末冶金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量子力学基础知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