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医学专业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2:13

微创医学专业

微创医学专业篇1

天时——医学专著类图书的出版必须抓住最合适的时机

医学是自然科学领域发展较快的学科,中国的医疗技术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有些学科的发展已经优于发达国家。一项新的技术在发展之初,了解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并不多,以妇科微创技术为例,妇科微创技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微创手术率仅为25%,只有医疗环境发达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了微创技术,至2000年初微创手术率达75%。随着手术器械、设备的不断改善,手术操作技巧的不断提高与成熟,微创手术以创口小、恢复快而获得了患者们的欢迎,现在已逐渐取代了大部分传统的妇科开腹手术。

妇科微创手术的操作需要有较好的操作技能,若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出版妇科微创技术的专著,那只有25%的医生是我们的目标群体,而这2 5%的人群中能开展手术操作的医生又是一个小的群体,那最后能买书的读者也许不足1000人,医学专著的成本大多较高,1000册图书的销量并不能满足我们的利润要求,所以技术发展之初不是做书的最佳时间。而技术发展完善了,各家出版社都看到了商机,这时出版图书就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在恰当的时间出书是需要策划编辑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才能掌握的。

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让笔者认识到这个领域可以做得更深、更好,《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及实例精选演示》一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的。

地利——医学专著类图书必须了解作者的创作环境

确定要做一本妇科微创题材的专著后,通过大量的调研,笔者了解到一个好的作者是一本专著能在学术界和图书市场上站住脚的关键所在,在参加学术会议时,笔者与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官腔镜诊治中心的夏恩兰教授相识。夏恩兰教授是我国妇科内镜医学——官腔镜诊治医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在宫腔镜、腹腔镜技术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操作日臻完善。夏恩兰教授还曾多次赴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交流、讲学。培养了来自中国、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内外进修医师近千人。夏教授医德高尚,视解除病人疾苦为己任,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评价。同时,夏恩兰教授也将复兴医院的官腔镜诊治中心打造成广大女性患者的康复圣地,该中心的微创技术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具有很高的国际声望。在夏恩兰教授的带领下,一批优秀的妇科内镜医师专业医师逐渐成为宫腔镜中心的业务骨干。这些业务骨干也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操作及实例精选演示》一书强大的作者团队,正是他们的辛苦工作和努力才让我们制作出这样高品质的经典专著。

人和——医学专著类图书的重要环节

人和是医学专著类图书能够顺利出版的重要环节。与夏恩兰教授相识是在2007年,那时笔者还是个小编辑,工作经验少,只有一颗迫切希望作出好书的心,在交流过程中,夏教授一直给我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一点都没有因为笔者是个小编辑而忽视我。当时她的手上还有几部书稿的合约,而笔者在调研时了解到基层医生很需要有关于病例演示方面的指导,因此,夏教授决定结合宫腔镜诊治中心的力量做一本介绍手术操作的步骤、技巧和实例演示的图书。

从策划组稿到稿件成熟,历时5年,我们不断地探讨必须要哪些手术操作,选择什么样的病例,需要什么样的图片,摘录哪段视频,经过官腔镜诊治中心全科医生、护士、手术室护士们的不懈努力,这份稿子在2012年中终于完整地摆在了我的桌子上。当看到这部稿子时,笔者对作出一本医学经典专著充满了信心,在编辑加工过程中逐字逐句逐图地加工每一段内容,邀请了社里两位资深医学编辑担任本书的复审和终审,并参考已出版的优秀医学专著,结合美编的意见设计了本书的版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图书的内容。一本书呈现在给读者时的第一印象就是封面,在这本书进行封面设计时,我们以红白蓝结合的色彩,在醒目的位置突出了手术操作的照片、本书的特点、夏恩兰教授的简介和两位专家的撰文推荐,这些都能充分体现这本书的特色,让这本书的含金量倍增。

微创医学专业篇2

这些靠谱的网络医学知识,可以在《大众医学》杂志上的“妙笔仁心好医生专栏”读到,可以在杂志的微信公众平台用关键词搜索。读者可以根据我们提供的线索,探到这些妙笔的“源头”――可靠的原创的网络医学科普平台,进行深度阅读和咨询。这些好医生的名录和分类,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好医生”版块搜到。

网络的海洋浩瀚无边,我们的视野太局限,只能尽可能地把所探寻到的网络问医“安全岛”告诉大家,数量实在有限。然而只要掌握了这些“安全岛”的特征,并用心去体会,你也能发现自己的健康“桃花源“。

医生以真实身份发言、没有哗众取宠内容、严格管理,是可靠的网络医患圈的共同特征

专业原创、真人可寻

高质量的自媒体平台,首要特征是原创度高,而优秀的原创内容背后,一定是一个有独到思想的“舵主”。对网络医学科普平台来说,一个优秀的舵主首先应该是这个领域的专业医生。

这些医生,有的惯用笔名,如微信公众平台”小大夫漫画”,其文字作者熊猫医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缪中荣;插图作者二师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监护室何义舟。有的医生直接以医院或姓名冠名,如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教授肖相如,其博客、微信公众号的名称都是“中医肖相如”。

以真实身份面对亿万网民,是这些作者对所内容有充分自信的体现。而专业医生的身份,保证了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和专业性。粉丝们可以在网上和作者互动,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实地考察一探究竟。

低调严谨、宁缺不滥

专业医生对自己的网络创作,通常保持着医生特有的“科别意识”―我只讲本专业的,很少有人会去跨领域创作。话题专一而专业,频率一般不会很高,这是他们跟盈利性医学资讯服务平台的很大差别。同时,他们的文字低调、态度严谨,这也是鉴别医学科普信息是否客观的重要特征。

近日,我们在“赵桂宪大夫”公众号的科普创作内容前征求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赵桂宪的意见。我们认为,作者的专业介绍“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等太偏门,如果加上“卒中、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常见病,将会有更多受众。赵桂宪回答:我的专病门诊不看这些,不要加。

在这些不以吸粉、盈利为目标的平台上,你看不到“包治百病”,看不到“速效根治”,也许会觉得不“过瘾”。但是经历了魏则西事件后,每一个网络问医人其实心里都明白,让人看了过瘾、产生冲动的医疗资讯是多么可恨。

审查准入、严格管理

和李斌一样,很多擅长网络资讯的医生建立起了自己的粉丝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管理、服务自己的患者,使他们的求医路更便捷而安全。由于粥少人多,这些医生所建的“保护圈”通常有“准入制”,比如某个专病的患者和家属,申请加入和拉人入群都需管理员审批。

一旦进入这个圈子,粉丝能随时和患友交流、向医生提问,同时也必须服从管理。在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韩冬所建的“手足四肢整形”QQ群里,小广告的群友第一次被“温柔警告”,第二次便驱逐出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蒋诗超、孔令军等所建的“海派儿科推拿”微信群,规定群友未经管理员批准不得转发健康类资讯,以免虚假信息误导他人;而且该群的咨询都有格统一式的“问诊单“。

这样的平台是干净的、安全的,患者和医生的沟通及时而有效,无疑是混乱网络医讯世界里的一方净土,一处问医人理想中的“桃花源”。如果你是读者,悉心发现有这样的“桃花源”;如果你是医生,辛苦运作着这样的“桃花源”,请告诉我们。让更多的网民传递,让更多的读者分享,让我们一起探寻理想的网络问医世界。

“桃花源”难寻,毕竟大多数网民不能幸运地找到它们,焦急无奈时仍会陷于混乱的网上医讯。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特色”,这其实是全世界人民的困境。在互联网资讯更发达的美国,民众更早地领教到了网络虚假医疗资讯的危害,政府和相关组织也积累了更多的监管和引导经验。

微创医学专业篇3

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院万达广场的北京森川丽人整形美容中心,是日本Belle整形外科医院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分店,森川丽人将日本、韩国最新的整形美容技术及最优质的服务,奉献给中国广大的爱美人士。

不久前,应谢薇主任之邀,记者和本刊王林奎副社长一起走进了森川丽人整形美容中心。森川丽人整形美容中心。一派的白色或是淡黄色,显得异常干净。大厅前方墙壁上镶嵌着“森川丽人”四个白底红字,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目。前台处有两名接待人员微笑的服务,给人以亲切感。里边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自然画,画上的美丽少女显得悠闲自在,沙发边摆放着一束艺术品的鲜花,一派清幽静雅,使走进的每个人顿时放松下来。

谢薇,吉林人,自幼好学,志存高远,1992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是我国著名的整形咨询外科专家、妇科整形咨询专家和整形咨询设计专家。她从事医疗整形美容行业15年来,先后赴日本、韩国进行整形美容技术交流10余次,先后指导和培训外国医生20余人,曾还多次参加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北京黄寺整形外科医院等进行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发表过学术论文20余篇。

谢薇主任由于理论功底扎实、技术娴熟精湛,于1998年被日本Belle整形外科医院聘为森川丽人的主任医师。她在这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专长。目前,她专研女性妇科整形咨询美容,研发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人群适合的整形美容方案,使爱美人士更年轻、更美丽、更自信。她集中国、日本、韩国整形技术于一身,在日式、韩式微创整形技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在谢薇主任的热情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森川丽人的先进设备和专业的设施。其中,“面部精细整形”和“微创整形”是她利用日本、韩国先进技术独创的,给爱美人士带来了福音,这也是深受爱美人士追捧的原因所在。

徽创整形引领“后美容时代”的来临了。微创整形通常是非常永久性的整形疗法,选择方便,不需要开刀,修饰缺点的速度较多,一般最慢的会在一个星期内见效。现在,很多整形美容机构都开设了评估术后效果的服务,即使整形者不满意,很快就会恢复原样,相对于传统手术失败就会造成永久性定型的缺陷。徽创整形的手术更加安全。微创整形手术往往追求更加和谐的面部搭配,整形医师对整形者面部进行多项手术,有时面部可实行多次精细的小手术,最终可以像大型整形手术一样明显看出整形的效果。目前,微创整形最受欢迎的注射抗衰老就是一例。由于脸上的皱纹并不能明显的看出多少,往往人们只能感觉是否年轻、皮肤光滑,却很难有实际的参数来判断,抗衰老就是通过细微的注射手术,实现了面部皮肤的“零皱纹”,由此深受整形者的喜爱。只有在市场经济规则下顺应消费者的需求,整形美容行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微创医学专业篇4

1985年,顾永平从江苏靖江中学考入南京医科大学,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5年大学生涯弹指而过,顾永平即将被分配到南京市的一家医院,但是只能从事CT影像之类工作。为了学以致用,他主动申请前往郊区六合人民医院工作。在那里做了3年普外科医生后,为了在医学殿堂里“再上一层楼”,顾永平毅然决定考研。

1993年,顾永平报考了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主攻心脏外科方向。天资聪颖的顾永平,为了确保考研成功,每晚埋头苦读,最后竟然将一本英语词典全本背了下来。

当年研究生英语考试成绩40分即为达线,分数公布的时候,顾永平的成绩73分,竟然整整比分数线高出33分。于是他信心满满去找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胃肠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黎介寿,想投其门下就读医学研究生。黎教授是顾永平十分崇拜的教授,他不但是著名普外科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还是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在静脉营养学方面有着非凡建树,曾于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移植术,在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学术地位。

当顾永平站在黎教授面前,递上自己的研究生考试成绩时,黎介寿也对面前这个成绩优异的小伙子一见如故,不但答应让顾永平跟随自己做研究生课题,还主动提出每月支付1200元工资给他。顾永平非常开心,于是按黎教授的嘱咐,去找黎教授的一位秘书安排具体报名事宜。

当顾永平兴高采烈地找到黎教授的秘书时,秘书却一脸茫然地告诉顾永平“黎教授并未安排,不知道要帮你做什么”。听完此话,顾永平一筹莫展。因为当时黎教授正出差外地,研究生录取工作接近尾声,如果不敲定一家医学院就读,自己将面临无校录取,这年的辛苦备考也功亏一篑。

沉思了两天的顾永平为了稳妥起见,最终选择了去南京铁道医学院就读医学研究生。这一读,就与著名的外科专家黎介寿教授失之交臂3年。

事后顾永平才知道,当初黎教授有好几位秘书协助工作,而自己竟然阴错阳差地找错人,真正等待为顾永平办理研究生手续的那位秘书,却一直没有见到他。

三年的医学研究生学业结束后,顾永平决心继续投到黎介寿教授门下工作,于是1996年,他正式成为黎教授门下的科研工作人员。当年有一个科研项目是做小动物模型,顾永平外科手术精湛、细心稳健,他的工作结果令黎教授十分满意,因此一项刚开的“小动物模型”课题,便交由他担当。

顾永平两年期间在黎教授的指导下专业水平突飞猛进。1998年,韧性十足的他决心再次报考黎教授门下博士生,皇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国家博士生招录考试后他终于如愿以偿。

国际科学论文中抛出重磅炸弹

顾永平成为黎教授的学生后,凭着踏实、勤奋、细心的品格赢得黎教授的器重。尽管小动物实验与普外科有相同的工作内容,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种小动物试验,均要在10倍显微镜下进行,技术难度要求非常高。而作为实验医生的工作内容又苦又累又枯燥,顾永平很快调整好心态全力应对新的挑战。他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将一只小白鼠胰腺、肾脏取出,移植到另一只200克的小老鼠的腹部动脉、静脉上,同时还要将很多的细小血管都一根一根接好,最终必须保持血管血液畅通,才算完成一次成功的移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顾永平博士一边做着“小动物模型”课题,一边在两年中在国际医学刊物上发表了4篇具有影响力的医学论文。

顾永平发表在美国《显微外科》刊物上的《胰肾联合移植大鼠模型》等论文使他声名鹊起,被誉为胰腺、肾脏联合移植小动物手术成功第一人。美国哈佛医学院的20人博士后团队,看到顾永平的论文后,主动向他发来电子邮件,并提出了一些专业问题。顾永平收到邮件后迅速回复,给出了精确答案。

几周后,哈佛医学院再次回邮,正式邀请顾永平加盟博士后团队,并请他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

年轻的顾永平对于美国哈佛医学院抛来的橄榄枝,自是喜出望外,并得知博士后导师正是1991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士夫・墨里(Jesph・Mumy)教授时,更加惊喜不已。

与此同时,导师黎介寿也因顾永平学业优秀推荐他前往德国汉堡攻读博士后,而当得知爱徒已经被美国哈佛医学院录取为博士后消息时,欣慰之余全力支持。于是顾永平在婉言谢绝了德国、日本等国家医学博士后研究的邀请,顺利踏上了前往美国深造的行程。

把手足外科建成外科医院

刚踏上美利坚土地,顾永平就被安排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院为病人做手术,任务是“接血管”。顾永平将第一台手术成功完成以后,美国的两位导师吉士夫・墨里(Jesph・Mumy)和大卫・普金斯(David・Perkius)都对这位中国小伙子的心灵手巧非常赞叹。因为在显微镜下,顾永平所接的血管,缜密得像是被一根拉链拉上一样。

这一下,顾永平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实验室里所做的小动物实验变成更小的18-20克小鼠实验,当他博士后毕业时,全世界能操作此项器官移植技术的也仅有三四人。

由于美国对于外科再植要求较高,断肢重接后,不但要求功能恢复,而且还须再造后手术外观效果美观,因此美国的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极高,实验室技术、设施、条件都立于国际前沿,光一根血管线就价值120美元,实验室提供的血管针也十分细致,只有头发丝的1/12,在手术缝合血管的时候,要求像绣花一样,每一个动作必须精准,否则一针走偏将会碰到旁边的肌肉组织,针随即就会断掉。于是顾永平为了苦练技术,每天光缝血管就要用掉2根血管线,他如饥似渴地吸取着国际最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精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学习的28个月期间,他每天不是在医院里做临床手术,就是在实验室里练技术、做科研。每天早晨9点准时去实验室做实验,一直到晚上11点多才离开。

28个月的博士后学程即将完成,美国知名的器官移植公司主动邀请顾永平留下担任器官移植医生,年薪几十万美金。面对去留,他犹豫了。因为在内心深处,他热爱祖国,想用专长报效祖国。中国的经济发展正迅速,机械生产企业越来越多,而手足部受伤患者迫切需要高精尖的手足显微外科医生。最终他放弃高薪,毅然选择了回国开创自己的事业。

2004年顾永平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培养他的城市―――南京,正巧江苏省人民医院筹备“手足专科”,知道顾永平在此方面颇有建树,于是又将创建科室之重担交给了他,并专门划出了一层“手足专科”病房。

创建科室伊始,顾永平不畏辛苦,凭着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毅力,终于将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手足专科组建得声名鹊起,而且自己带的二十多位青年医生中,已经有四人能独当一面做显微外科手术了。

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顾永平总是心存感恩:庆幸自己遇到了省人民医院吸纳贤才创办“手足专科”的机会,同时更庆幸南京市政府给予更好的创业机会,扶持、鼓励和促使他快速成长起来;在创办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的“手足外科”的基础上,还支持扶助他在江宁创建“永平显微外科医院”;还由政府担保借贷几千万,在江北大道南京大学浦口校区路口建成了建筑面积2万多平米的南京高新医院。目前,这家综合性的南京高新医院,拥有666张床位,成为南京市医保、江浦区医保、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单位。

仁心仁术口碑传千里

顾永平创办的专业性“永平显微外科医院”和综合性的“南京高新医院”仅2009年全年,就为南京及周边地区的病患者做了2600多例再植手术,其中完全断开的手术有600多例。

顾永平说:面对危重病人,有良知的医生一定会想法设方去救治,哪怕只有1%的希望。如果什么都不做就轻言放弃、拒绝病人,一定会“问心有愧”。

在江宁区的“永平显微外科医院”里,经常会有周边的受伤农民被送往这里。直到2008年前,农民们都没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更别提看病治疗可以报销50%了,因此很多家庭不富裕的农民,往往在“永平显微外科医院”手术成功后,却付不起费用。虽然“永平显微外科医院”里的收费标准只相当于大医院的1/2或2/3,但很多农民仍会拖欠手术及治疗费。面对这些,救死扶伤的职业让顾永平没有其他的选择,不断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贴进去。

自从“永平显微外科医院”借用南京航空航天江宁校区医院,正式收治住院病人以后,更有一些在江宁区宽敞的大道上被疾驰的车辆撞伤的流浪者,被老百姓或好心人紧急送来救治,面对身无分文的他们,顾永平都是毫不犹豫地进行手术。

在治病救命的过程中,顾永平还会为这些病人贴伙食费、生活费等,当受伤的流浪者病情稳定时,还帮助他们联系远在异乡的亲人,买车票把他们安全送回家。而这一切,使顾永平的妙手仁心得到了见证,也使顾永平每年都要搭进去几十万。

老百姓也对身处南京市江宁区的“永平显微外科医院”越来越信任了,口口相传之后,附近的百姓出了问题,都会推荐来到这里就医。

“不过,目前的医疗环境不是太好,不少医生为了减少纠纷、避免麻烦,在做手术的时候,小心再小心,甚至遇到了高难度的手术时都不太愿意冒险做。”顾永平不无忧虑地表示,“我平日里从来不喝酒,目的就是为了在做手术的时候,保持精准,用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做好每台手术。”

为人敦厚的顾永平,在创建综合性的“南京高新医院”的2008至2009年间,他的还贷压力非常大,最多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有时遇到了大手术,在手术室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

目前在高新医院的各个科室里,坐诊的大都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知名专家、教授,加上收费低廉,诸多医生仁心仁术,如今口碑已远播在外,附近的百姓看病都会选择到这里来。2010年8月,专心科研的顾永平又研究出一项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整形外科“肌腱复元术”,破解了一直以来众多喜爱打篮球的年轻男孩损伤手指后,造成指关节弯曲形成椎状指难以复元(俗称兰花指)的问题。这项显微外科发明,又发表于SCI(国际科学引文索引)的《整形重建外科》杂志上,论文题为《肌腱移植修复椎状指》,再次引起全世界医学外科界的关注,并将大量使用到实际外科手术案例当中去。

顾永平的太太、儿子已经加入了加拿大国籍多年,但顾永平却因为一颗赤子之心保留着中国国籍。

顾永平既是一位出色的显微外科医生,同时又是2家医院的管理者。怎样平衡这两个身份呢?顾永平笑着说,“我太太是学医药的,很有管理才能,是我的得力助手。同时还有两个团队:一是业务上的团队,即临床一线的医生们,他们一丝不苟地帮我打理着医疗、教学、科研上的很多工作。二是行政团队,即各个科室的行政人员。在这两个团队的协助下,我才既能专心于医疗工作,又能做好管理工作”。

人物简介:

顾永平,江苏省侨联委员、海归创新创业杰出人才代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博士后。师从美国医学诺贝尔奖得主吉士夫・墨里(Jesph・Mumy)教授,长期从事创伤显微外科(手足外科)、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的临床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特别是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肌腱、血管损伤,手部重度复杂损伤及手腕部重度电烧伤后早期处理和功能重建,手足外科疾病、颌面部、耳廓、鼻、眉毛及拇指再造和整形美容等方面具有深厚造诣,曾先后在国际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10年,凭借其有突破发现的医学科研成果―――“肌腱移植修复椎状指”技术写成在SCI(国际科学引文索引)、美国《整形重建外科》上。

微创医学专业篇5

关键词:兽医微生物 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b)-0136-02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现行本科教育体制下的兽医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我国畜牧行业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往往反映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1]。这就迫切要求兽医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育的质量,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的高质量专业兽医人才[2]。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是是高等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又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动物疾病的防治、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畜牧业生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水平,才能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掌握重要的专业技能,为成为一名创新型专业兽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很多高等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已认识到兽医微生物实验课重要性,为了突出其实验教学的地位,将其单列,独立设课,不再依赖理论课。但是教学体系还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课前准备――课堂实验――实验报告;每个班次每周安排一个实验。虽然经过不断地教学改革,整合实验内容顺序,但每班学生两次实验之间要间隔一周,实际到第二次上课时候,上一次的内容又联系不起来了。在随机考核实验技能的时候就发现,学生掌握技能不充分,甚至很多同学对于微生物实验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无菌操作还是很茫然。

教育部多次提出对高校实验课进行改革,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安排往往需要占用比较多的时间,只有一个实验室,难安排,班次多,安排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还是太少。在上完实验课程后,给8个平行教学班级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综合实习周,就占用了1个月的时间。但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技能的随机考核和调查发现,对比实验课期间的考核结果,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掌握专业技能也更扎实。

2 构建实验教学内容新体系

针对原有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体系陈旧,综合设计性实验太少,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必须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构建新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2.1 压缩整合验证实验内容。

验证实验内容包括了微生物实验最基本的技能学习,是初接触微生物学习必不可少的,但是占用了太多的课时,且比较分散,可以将原来的实验中基本的技能压缩到1~2次实验课。设立“兽医微生物实验须知和基本技能学习”模块。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涂片的制备和染色、细菌的分离与移植、无菌操作、细菌的鉴定、生化与药敏、培养基的制备等技能操作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课上通过录像结合示范的方式进行集中传授,将这些技能相关录像计算机保存或上网,在后续的实验学习或课余可供学生随时进行学习,直到掌握为止。

2.2 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在原来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2个综合型设计实验,共3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涉及内容更广,除了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以外,应包括病毒学和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两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内容可以给学生多个平行项目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组成小组,自己查阅文献,自主完成具体的试验技术路线,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完善后,最后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以论文的格式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3 应用新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不断渗透到教学课程中,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及时采用新科技、新技术,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兽医微生物实验新技术。

3.1 及时采用新技术,更新实验内容

比如培养基的制备,以往的教学内容繁多,包括把各种培养基成分分别称量,再电炉加热溶解,调节PH值,棉塞制备,包扎,高压灭菌,冷却,倒置平板等。步骤繁多,耗时长,制备棉塞耗费时间且效果参差不齐,往往需要5个课时,学生才能勉强做完这一次实验,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且学会了也已经落在了时代的后面,在生产科研中早已不用这样的制备技术。笔者便改革了实验内容,培养基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自学,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改革为半成品培养基的配置。购买半成品培养基,应用电子天平代替普通天平进行称量,不需调节PH,电炉加热溶解改用微波炉加热,更加安全,购买硅胶塞替代棉塞。经过改革后,实验效率大大提高,原本要拖延2个学时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3个学时就可以完成,且学生积极性更高,从考核的结果来看,掌握的技能更全面。

3.2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以往教师采用的是板书+讲解+示范操作的模式来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后来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教学PPT。比如细菌、真菌形态的观察,通过计算机,就可以把很多细菌、真菌图片收集到PPT中,形象直观,更容易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辨别不同的形态特征;细菌运动力的检查不易成功,就可以把拍摄下来的录像通过计算机进行播放,讲解。一些重要的实验技能操作,学生只通过一次实验课不能完全掌握,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课后或下一次上课时进行复习和练习。应用计算机后,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3.3 显微成像系统的应用

微生物实验中细菌的形态观察是一个难点,传统授课必须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指导,用目镜指针指示细菌,对细菌在所处视野内的位置、形态等描述很难准确,教师工作量大。购置一台显微成像放大系统,系统可以将细菌图片通过显微镜直接连到电脑以及投影仪上,将学生的疑难问题放大,鼠标一点就能讲解清楚,不仅大大提高了授课效果也缓解教师的授课压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3]。

4 与科研结合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前沿基础学科,兽医微生物实验课程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科研的过程,为学生揭开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为学生将来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科研课题的选题可以来自于本教研室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来自于生产应用[4]。所选的科研课题,都包含了所有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无菌操作技术、细菌分离与移植以及微生物的培养观察技术等,通过科研来学习,可以使学生以立体的形式全面掌握兽医微生物实验的各项技术,专业技能掌握更牢固。

5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出勤率和期末技能抽签考核的形式综合评定。由于实验报告往往存在抄袭,除个别外出勤率基本无差异,期末技能抽签考核的形式,学生考核项目太少,并不能准确反应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而教师备考的工作量很大,最后的实验成绩表现缺乏公正,在学生成绩上拉不开档次,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却平平。

这就需要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为每一位同学建立一份实验课程成绩档案,其中包括平时表现考勤(10%),实验报告(30%),论文(20%),随机技能考核(20%),期末考核(20%)等。改革以往的期末技能抽签考核方式,采取平时的随机技能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考核项目,更能全面的反映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技能的掌握的真实情况。对于增设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学会以论文的形式提交结果,并把成绩包括在期末成绩中,这对促进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能力的提高很有意义。

有条件的教研室还可以应用多媒体试卷进行考核,将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内容如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处理分析、以及综合设计性试题等以图片、录像、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制成电子试卷,利用电脑对微生物学实验进行考试。实验考试时,应用联网计算机机房,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将答案写在纸质的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教师将答题纸收回进行批改[5]。

参考文献

[1] 武文艳.论高校人才培养理念[J]科教文汇,2011(1):26.

[2] 林雁冰,颜霞,韦革宏.构建创新型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教论坛,2010(10):31-33.

[3] 李 影,钱爱东,胡桂学,等.显微成像系统在动物微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09,28(1):87-88.

[4] 金叶飞,尹军霞,沈国娟.微生物学实验与科研课题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2011,9(3):103-104.

微创医学专业篇6

1.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阶段的学习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实验及实习两个阶段的学习。所以,提高医学检验专业理论环节的教学质量,是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验及实习两个阶段教学的重要环节。

1.1教学内容上

教学内容上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王跃|2]等将临床检验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即: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术;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标本的检验。在第一部分,首先结合当前临床检验微生物学中的热点问题(如临床感染性疾病类型和病原体特征的变化、新现和再现病原微生物的出现等)介绍临床检验微生物学的性质与任务,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然后着重介绍微生物检验的思路与原则以及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和检验方法。使学生对如何进行微生物检验有了基本的了解。第二部分是在掌握了第一部分内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点、临床意义及其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临床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检验。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及其检验方法。第三部分则根据临床检验工作实际,以临床标本为主线,介绍各种临床感染性标本的采集、处理原则及基本检验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对各种临床感染性标本进行检验及程序的设计、微生物学诊断。

1.2教学模式上

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与学,即在医学课程教学中,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数较少、专业课程也相对较少,便于实行PBL教学。另外,导师制也是医学检验本科教学可以尝试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国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实施辅导员制度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的制度。一名好的教学名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专业知识具有很深的造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制对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拓展专业领域知识,报考硕士研究生以及就业等都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1.3教学过程中

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人英语的元素,将有助于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如很多学生记不住一些检验项目的英文缩写,而现在大多数医院采用的信息系统,检验仪器,试剂盒以及发出的检验报告都涉及到常规检验项目的英文缩写,学生不能解决这种最基本的问题,将无法胜任今后的检验工作。若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讲解这些英文缩写的来历,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如红细胞压积,英文缩写PCV,直接记忆这样的英文缩写很困难,而其全称PackedCellVolume,字面上解释为浓缩的细胞体积。从英文层面上不但方便记忆,而且对红细胞压积的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各大医学院校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不断尝试。

2.1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法

研究性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定的项目,主动参与探究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教学重实践、重过程、重思考,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自主性和过程性的特点。研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2.2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

设计性实验是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实验训练后,对学生进行的介于基本教学实验与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具有对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特点的教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3.实习教学环节

实习环节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将面临着步人社会由学生变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换。此时,他们的心情比较复杂,也比较浮躁。如何做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张娜娜等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探索指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阶段带教面临的新挑战包括:指导学生适应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系统化;培养学生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应对毕业前的多重压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中需要重点提高的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实习中需要着重培养的意识包括: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全面质量控制意识;生物安全防范意识;法律意识。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宜”言传身教,“忌”言行不一;“宜”与时倶进,“忌”坐吃山空;“宜”疏,“忌”堵。安哲等指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阶段教学存在的薄弱环节包括:缺乏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系统化教学培训;忽略临床沟通的重要意义;人文素质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的进步,医学检验不再是简单的三大常规,它不但为临床提供不可或缺的诊疗信息,而且也为科研及教学提供支持和服务。做好医学检验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

微创医学专业篇7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79-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晶,刘艳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35-1238.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雷萍,关洪全,侯殿东,等.对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3-204.

微创医学专业篇8

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国内新成立的医生集团不下20家,甚至有人宣称已集结了两万名医生。虽然难免有很多概念炒作的成分,但医生对此表现出来的极大热情不可忽视。医生伺机而动,背后是政策的强有力推动。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不同层面的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相继出台,多地医生多点执业不再需要经过原单位批准。2015年初,国家颁布《关于印发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医师多点执业实行注册管理,相应简化注册程序,同时探索实行备案管理的可行性,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探索实行区域注册,以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人才充分有序流动”。5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透露鼓励多点执业的具体措施时更是表示,要鼓励连接大医院和社区,组建为患者提供连续诊疗服务和疾病管理的专科“医生集团”,探索筹建支持医生创业的“孵化器”。

走出医院围墙,医生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团队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医生集团如何超越“走穴”的旧有模式?如何建立长效的生存机制?有人认为这是医生集团的战国时代,有人认为“小荷才露尖尖角”。不管怎样,先行者已经开始了探索,所有答案终将浮出水面。

医生集团的几种模式

今年3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孙宏涛发了一条微博:“北京首个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启动,首期创业诊所项目征集合伙人,您不需离开体制,您平等享受股份,只要您有一颗创业的心,我们一起努力!”他的想法得到了朋友和同行的认可。很快,被外界称为中国首个由体制内医生组建的医生集团―“大家医联”成立。

“大家医联”计划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具体的合作方式是,基层医院将患者转给“大家医联”后,如果患者病情可以在合作方治疗,就派医生去合作医院出诊或做手术;如果在合作医院不能解决,会请这些患者到医生本来工作的大医院进行治疗。合作医院接到患者后的分诊工作,初期主要由合作医院人工完成,以后计划开发专门的APP进行“智能分诊”,让患者可以通过APP预约专家。孙宏涛表示,为保证有好医生接待患者,“大家医联”计划每个专科至少有1?2个小组、每组3?4名医生,采取排班制进行协调,加入的医生越多则越能够保证医生的出诊。

5月,我国心内科领域的首个专科医生集团―“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以下简称“哈特瑞姆”)在北京宣告成立。“哈特瑞姆”由7位国内知名的中青年心律失常专家联合创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的6家大型三甲教学医院,均是各家医院心律失常专业的骨干,多数还是所在医院亚专业组的学科带头人。

“哈特瑞姆”在国内的第一家落地机构是燕达国际医院,前者将利用后者的硬件条件、相关服务,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高水准的个体化医疗、咨询及管理服务。成立当日,“哈特瑞姆”便完成了一台代表房颤治疗最高水平的手术――永久性房颤一站式杂交消融术。从预约门诊、充足的咨询时间以及专人协助检查和办理住院,到手术过程全程无痛和术后专人随访等,“哈特瑞姆”将与落地机构一道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作为创始人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房颤中心副主任田颖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哈特瑞姆”并不是单纯派医生下沉帮扶基层,而是追求医教研协同发展。在医疗上,7位医生可以轮流到落地医院出诊和实施手术。田颖认为,派医生到基层医院做手术并没有太大意义,“哈特瑞姆”更意愿通过传帮带和大型培训的形式吸引更多医生前来观摩学习,同时聚集更多优秀医生,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做科研也更加顺畅。

4月,类似的机构“医生工作室”――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林锋成立了“林锋胃肠肿瘤医生工作室”。无独有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综合病区主任谢汝石和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医生张子谦也成立了工作室。“岭南三剑客”的名号由此而生。

“医生工作室”往往拥有一套完备的就医流程,提供与医院看病完全迥异的就医体验。在与工作室专家面对面咨询前,患者已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咨询医生安排完成补充检查、病例资料完善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可将资料提前通过线上平台传送给对口预约的工作室专家,使专家在面见患者前已充分了解病情,确保工作室专家与患者实现高效沟通,诊疗服务更加精准到位。林锋的设想是,借工作室汇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医生,未来将工作室变身为多点医生团队,与不同地区医院签约,实现患者就近手术,最终成就“林锋工作室”品牌。

此外,今年“影像医生集团”也格外受到关注。谈及发起背景,相关人士提示了两大趋势:一是,大量民营医院高价购买了影像设备,高薪聘请了一批退休影像科医生,却很难用好设备,尤其是高端CT、磁共振成像;二是,随着医改的深入,第三方影像中心呼之欲出,势必激活对医学影像医生的更大需求。

新近刚刚由惠宇医疗集团创立的“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则把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建科室作为主业。它将借力整合的顶级专家和优秀管理运营团队在学科、管理、市场等方面提升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水准,变“输血”为“造血”。目前,该集团已完成了数十位专家的加盟工作,均为著名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同时与十余家二级以上医院达成了合作意向。

互联网让“组团”更容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马长生看到了心脏病治疗的另一种可能。他组建了一个互联网心血管医院――“心脏联盟医院”,目标是给千万名心脏病领域医生提供科研、创新、创业平台,给千百万心脏病患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进而颠覆传统的医疗模式。马长生的“心脏联盟医院”本质上属于借助互联网的医生组织机构,目前有一千名心脏科专家加盟,包括100名首席专家、300名核心专家和600名主治医生。

该机构具体搭建三个平台:一是面向医生的“心在线”,协助医生看病,帮助医生提高水平;二是面向患者的“心脏联盟医院”,不仅为患者提供挂号看病服务,还给医疗机构提供针对医患的资讯、教育、培训服务;三是“心之家”APP,预计今年10月上线,患者可借助APP决定疾病的诊断治疗。“我们面向所有的医院机构,意图打造一个真正高效率的平台。”马长生透露,今年下半年,“心脏联盟医院”孵化出的50家诊所将辐射全国,与现有医院合作,帮助心脏病患者找到最好的专科医生。

医生行动起来拥抱互联网,第三方的健康咨询及就医指导平台更是没闲着。

今年3月28日,挂号网了医生在线协作组织“微医集团”。除了在线智能导诊外,它的最大特点是希望通过团队医疗的方式,更理想地促进医、患匹配优化。目前,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均衡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精准匹配让患者尽量找到对症专家是“微医集团”试图兑现的愿景。“微医集团”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让顶级专家带头建立团队,通过专家技术、品牌优势带动下级医生、盘活基层资源,化解“大专家没时间、低年资医生没品牌”的行业困境。

挂号网CEO廖杰远对记者详细介绍了“微医集团”的工作模式。它首先是一个在线的医生协同工作平台。这一线上协作平台将专家和医生聚集形成团队,团队成员可以隶属同家医院,也可以跨医院、跨区域,甚至可以跨学科。每个团队容量为数十至数百个医生,他们在微医平台上践行协同工作模式。

每个专家团队,都配备一位由团队内资深医生或者护士长担任的团队助理。根据患者提交的病情、症状、主诉做分诊工作后,团队助理协助每个患者都能在团队内找到最合适的救治医生。“医生的匹配规则有两个:其一,对症;其二,就近。如此患者就能准确和方便地找到适宜医生,而非最大牌的医生。”廖杰远补充道,如有必要,患者还可以被转诊到团队中更资深的医生所在医院接受诊治。

通过该在线平台,医生和专家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有效分工,专家得以专注于学有所长的疑难杂症诊治,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团队培养和学科建设,而患者通过平台粗分诊后再由医生团队完成细分诊。微医平台让团队培养和学科建设也变得简单起来。目前,比较复杂的手术都要完成全程录像,专家只需将手术关键节点甚至全程放到微医平台上,所有团队成员就可以一道研讨、学习,再由专家为其讲解难点问题。在微医平台,医生交流、病案交流、病历交流,都变得更加方便。医生的专业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成长。

在过去一段时间,挂号网快速地发展了一批顶级医学专家。据悉,在中国医生资源最为丰富的北京和上海,“微医集团”已几乎覆盖了所有顶级三甲医院,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都不乏专家团队集体上线。截至目前,挂号网的微医平台合计上线千余组专家团队。根据规划,挂号网将在2015年组建5000个专家团队,汇聚至少30万医生。

不可回避的“体制内因”

2014年7月1日,张强医生创办的国内第一家跨专科医生集团在上海1788国际中心启动。随后几个月内,上海各大三甲医院的优秀骨干专家陆续宣布选择自由执业,加盟“张强医生集团”。目前,集团拥有血管外科、脊柱外科等7个专科团队。2015年底,集团将把团队扩大到所有临床专科。“张强医生集团”还采用PHP模式与各地国际医院联手,现已与上海禾新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沃德医疗中心等高端医疗机构签约。其与“大家医联”等医生集团的最大区别在于,集团的核心专家全部为自由执业,全职加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生蒋志阳比较了两种模式后指出,目前国内医生集团的样本是“张强医生集团”,医生工作室则以“岭南三剑客”为代表。“从组成机构看,‘张强医生集团’是由完全离职的优秀骨干医生组成,是组团运作。而医生工作室的医生都为在职,大多数由有一定社会经验的高年资医生构成,属于个人行为。再者,医生集团只服务于高附加值的高端人群,且与高端外资医院结盟、与高端保险机构挂钩,暂不接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可以开展各种治疗。而医生工作室只做咨询,不能做手术。”

全职和兼职,看似一字之差,背后却隐含着各种决定因素。记者采访的多位医生表示,尽管去编制化是大势所趋,但目前脱离体制全职加入医生集团还存在很大风险。即便是体制内医生集团,很多医生也还在观望。

张强认为,传统医生走穴存在两个顾虑,一是收入来源合法性问题,二是税收问题。但他不时提醒不少想要离开体制的医生,部分医生辞职只是出于冲动,并没有做好准备。很多人以为走出体制后钱很容易赚到,其实不然。一位医生在公立医院有很多患者慕名而来,不代表是他的品牌效应,也不代表患者会跟着他走。

孙宏涛更详细地叙述了留在体制内的原因。由于公立医院的垄断,优质医疗资源都在公立医院,包括医教研平台、职业培训和上升空间。如果贸然离开,医生尚未创建个人品牌,即使技术出色,也未必有人肯买账。“现实是很残酷的,离开了体制你可能什么都不是,很多离开体制内的医生都处于下降的通道,在消耗自己多年来在体制内积累的已有资源、人脉甚至技术,处于吃老本的过程中。所以他需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沦和低潮期,在这个过程中他需要重新积累人气,重新塑造个人品牌,重新获得社会认可。”考虑到这种风险,绝大多数医生选择留下。

孙宏涛表示,“大家医联”做的事情不需要医生离开体制。医生集团只是做一个科教研平台,医生在原来的平台内继续保持上升空间。医生集团平台将聚集更多的公立医院优质医生,促使他们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如果患者有就诊、手术需求,通过基层医院转诊到集团后通过内部协调实现。这些医生无需离开医院,只要利用业余时间接诊患者即可。

田颖告诉记者,不短的时间内,集团创始人仍将以兼职形式存在,“我估计两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至于未来会不会继续留在体制内,田颖表示:“五年、十年后,医院把我们‘赶’出去也说不定,取而代之的就是全面跟医生集团签约,我们可能还在各大医院工作,只是以医生集团的身份。”

然而,神州海德医疗集团(以下简称“神州海德”)已然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由万峰创建的心血管专家联盟发展至今已有16年历史。2008年,万峰成立神州海德投资医院。目前,神州海德在全国建立了近百家技术中心和托管中心,其初衷是让专家不离开现有体制。但现在,八成神州海德的核心专家都已离开原来医院,被委派到合作中心或神州海德入股医院工作,医生自由选择地方常驻或暂留。“医生可以拖家带口、改变生活方式,把最好的技术带到基层,因为我们都不想办礼拜六医院。礼拜六医院就是到处走穴,把手术做完就离开。”神州海德常务副总裁丑东明坦承,“核心专家是我们的股东,所有托管中心、技术中心、合作中心和专科医院都划拨股份,他们享受的是顶级待遇。”

能否超越“走穴”本质

“知名医生仅仅是为小医院贡献了一台手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未见有更大成长空间,小医院在技术能力上依旧没有任何提高。”有媒体如此分析,本质上,医生集团与“走穴”异曲同工。

对此,蒋志阳并不认同。“貌似一样,其实全然不同。解放战争中个人打游击与野战军集团作战毫无可比性。”事实上,医生为了集团作战在寻找战场上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

“大家医联”和国药控股签下协议,为后者旗下医院提供优质医疗资源。孙宏涛表示,并不是所有医生集团都能跟国字头签约,签了国字头,意味着至少医生有活可干,可以增加医生集团的黏着度。“哈特瑞姆”宣布成立前经过半年筹备期,“找到落地医院就有一个向前发展的基础,而不再是飘在空中。”田颖透露,就是与燕达国际医院合作落地后才公布了医生集团成立的消息。事实上,燕达国际医院是北京朝阳医院主导的医联体内医院,后者在去年共派出13个科室专家入驻燕达国际医院。

再有,“岭南三剑客”的工作室均设立在爱康国宾集团旗下的广州爱康君安健疗国际。林锋表示,选择与爱康君安合作,是因为这个平台上拥有国内外一流的医疗资源,配置了国际主流品牌的先进医疗诊疗设备;强强联手可以保证医生在利用个人声誉建立私人医生工作室时,没有医疗服务品质风险,并拥有强大的平台支撑。

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根据地”,医生以医生集团的名义工作,与在公立医院工作相比,有什么区别?惠宇医疗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宇提出了“分级合伙人体系”,使医生在取得劳动回报的同时与公司及帮扶医院科室共享业务发展收益。回报远远多于原先单纯“飞刀”收入,使医生收入阳光化并提高医生价值。惠宇医疗集团还会通过研讨会、学术沙龙、现场或远程手术示教等方式,构建著名专家与基层医生的学术闭环系统。事实上,提供医生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帮助基层提高服务能力是很多医生集团的共有主打牌。

蒋志阳认为,医生工作方式肯定会发生改变,根源在管理模式,自由执业医生与结盟医院的关系与其所在公立医院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医生本来就只做医疗,现在的基地联系、广告推广、患者预约服务、保险支付、资本投入等,一般人都不了解。集团能帮助自由执业医生处理各方事务,签约、法律支持、团队构建让医生顺利执业,实现自身价值。”

实际上,医生与落地医疗机构合作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风险和困难。神州海德的模式遭受到一些质疑,因为建立合作中心或托管中心类似于科室承包,而科室承包被国家卫生计生委明令禁止。

丑东明也从多年的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同医院合作托管中心和技术中心存着着诸多障碍。他介绍,神州海德主要面临信用风险,与一家医院合作良好,但如果更换院长,就可能涌现各种问题。由于签订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即使是20年的长期有效合同,合作医院也可能随时撕毁协议,或通过多种方法终止合作。“一直到现在,做实体医院,都是我们的最终选择,这是万峰从1997年回国一直摸索到今天得出的结论。从技术中心、托管中心一直到自己控股的实体医院,这样才能按照最初的想法建立理想的医院。”丑东明如是说。

据悉,神州海德拟在北京打造一家心血管专科医院,项目正在实施中。张强正在筹备的日间手术中心也是其医生集团的第一个重资产项目。张强透露,日间手术中心主要面向诊断明确的手术患者,不设住院部、药房,可大幅节约患者时间和医院床位,但需要一整套高水平的管理运行体系。“大家医联”也在筹建微创中心、腔镜中心、心血管中心等专科医疗中心。资产越来越重,模仿的壁垒就会越来越高,孙宏涛把美国凯撒集团作为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与资本联姻“破冰”

事实上,走出医院创业的医生们面临着诸多困难。经营、管理、营销、投资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接踵而至,一向只擅长治病救人的医生如何应对?

为加快医生集团搭建行政框架的进程,张强在年初引进了跨国公司高管加盟医生集团,新加盟者童维楠将出任张强医生集团的行政总监。拥有医学本科背景的童维楠履历光鲜,曾任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市场部经理,奈科明制药公司全国市场、医学部经理,雅芳(中国)公司健康品牌总监。引进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旨在打破医生在自己圈子里打转的固有模式。张强认为,童维楠的到来是医生集团的自身突破。

不能不说,更多的医生集团仍在彷徨中寻找生存模式。相关人士分析,很多医生集团尚未搞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体制、什么法律架构。法律架构没有专业投资人、律师和医生的参与,是无法搭建的。把几个医生聚在一起不是医生集团,充其量是医生联合体,真正的医生集团应有创始合伙人,应有完善的法律架构和吸引资本的机制。

孙宏涛曾在一个沙龙上讲起“大家医联”起步阶段的艰辛:“我们是一群医生,以中国医生合伙人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中国第一次有医生合伙人的概念,所有事物全是新的。从3月到现在,我们都在做内部架构设计,包括对外宣布融资、融资成功。没有可参考的模式,只有参考律师事务所,我们团队的一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帮助我们完成了设计架构。”

今年5月,“大家医联”获得投资机构千万级规模投资,这是中国首个获得巨额投资的体制内医生集团。孙宏涛表示,资本不是洪水猛兽,医生集团需要资本帮助,在资本滋养下才能快速成长。他透露,集团将把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和市场运营。年初,张强医生集团也完成了首轮5千万元融资,全部用于搭建集团行政框架、与医院合作成立临床中心、在杭州启动日间手术中心。

资本蠢蠢欲动,有些医生集团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田颖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哈特瑞姆”目前正在招聘内部主治医生,未来专家分为创始专家、签约专家、签约医生三类。除壮大医生队伍,专业运营团队同样重要。“目前也有一些资本方找上门来,集团也需要职业管理团队,但理念很重要,医生集团一定是将医生的理念注入其中,管理团队在于执行,我们不想被资本牵着鼻子走。”

但医生集团日渐被贴上了“走穴化”“中介化”的标签,无法落地致使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丑东明认为,要保证医生集团的利益和长久发展,必须落地。如果不进入医院,医生团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如果说医生团队没有自家实体医院,一切都只是停留在形式和模式层面。

很显然,借助资本是医生集团发展壮大的必要手段。问题来了,医生集团开始自建或收购医院需要不断融资,股份不断稀释后投资人和医生集团如何共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陈鹏辉表示,虽然人们都希望投资人永远是小股东,创业者永远是大股东,但医疗行业有它的特殊性,买医院、建医院都面临投资量大、回报周期长的问题。专业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可以帮助医生集团做一些设计,如怎样能保持创业者仍然是第一大股东,怎样不断给他们定出目标的同时定出激励计划,怎样让他们比较巧妙地用股权和债权,包括杠杆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

上一篇: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浅谈审计的风险及防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