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就业去向范文

时间:2023-11-08 11:27:00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1

【关键词】护理;大专生;择业意向;基层就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这为高考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升学机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就业越来越难[1]。而许多高校毕业生没有全面认识到形势严峻的就业局面,并对工作期望很高,所以就会出现“一毕业就失业”的后果[2]。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笔者针对邵阳市某高校护理专业大专学生的择业意向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邵阳市某高校护理学院10个班共468名全日制护理专业大专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为即将实习的大二学生,对本次调查表示理解和支持。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分别为:①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源地、学习成绩、是否为独生子女、有无基层医院实践经历、是否了解基层就业政策七项内容。②择业意向:包括月新期望值,最理想的工作地区,从事的职业,择业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③是否愿意到基层医院就业及原因:愿意(列出6项因素,最多选2项);不愿意(列出六项因素,最多选2项)。

1.2.2 调查方法

2017年3~5月期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前对4名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填写方法。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后,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有效回收率97.5%。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理专业大专生的一般资料

468名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2±1.3)岁,女生452名,男生16名;生源地:城镇183名,农村285名;学习成绩平均分:>80分197名,65~80分202名,

2.2 护理专业大专生的择业意向

有62.2%的学生月薪期望值为3000-4000元;最理想的工作地区为市级城市的有191人,占40.8%;89.5%的学生将继续从事护理行业,但也有10.5%的学生想从事其他职业;择业时最看重的是收入水平和有无编制,分别占33.8%和40.2%。具体情况见表1

2.3 护理专业大专生去基层单位工作意向及原因

调查发现,愿意去基层单位工作的学生有215人,占45.9%,不愿意的学生有253人,占54.1%。愿意去基层单位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只要能找到工作就可以、工作强度小些、晋升速度快;不愿意去基层单位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不高、在意家人或邻居的看法、教学质量一般。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护理专业大专生对工作的期望较高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学生对工作期望很高。此次调查发现,有62.2%的学生月薪期望值为3000-4000元;最理想的工作地区为市级城市的有191人,占40.8%。然而,有学者调查发现,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工资是2719元[3]。如果没有通过护士资格证考试,找工作就难上加难,即使找到工作也不能单独执业,那么工资待遇就更加低。我校学生大多数是邵阳人,能在邵阳市区找到合适的医院上班是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但是邵阳市区的医院有限,而学生又不愿意去县级或者乡镇医院的话,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据调查,有些学生选择护理专业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大学期间对护士的工作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就会导致这类学生放弃当护士的想法。

3.2 是否有事业单位编制和收入水平是护理专业大专生最看重的因素

我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跳出农门、拥有“铁饭碗”是父母对子女的最大期望,而拥有事业单位编制就是“铁饭碗”的标志。农村的父母认为,工资低一点没关系,只要有事业编制工资稳定就行了[4]。所以本次调查发现,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中有无事业编制所占比例比收入水平都要高。

3.3 护理专业大专生到基层单位就业意向状况尚可

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去基层单位工作的学生有215人,占总人数的45.9%。因为就业难成榱宋夜的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虽然有63.7%的学生最理想的工作地区是省会城市或者市级城市,但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学生选择了退而求其次,“先就业再择业”成为了就业压力的缓解措施。另外,目前的就医现状是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城市大医院跑,所以相对来说,在基层医院里,疑难杂症患者较少,突发事件也少一些,护士的工作压力要小些。在基层医院,护士的学历以中专为主,而护理专业大专生在学历上有一定的优势,容易得到领导的器重,只要不断努力晋升空间较大。

虽然有意向去基层医院工作的学生人数不少,但是仍然有54.1%的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基层单位收入水平不高[5]。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也在飞速上升,大学毕业后,即将面临着生活压力,如结婚、买房等,而基层单位的待遇确实比不上城市,所以不得不考虑工资待遇。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其家人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在城里安家立业,这样会让他们觉得脸上有光。如果毕业后去基层,担心邻居会议论说她们没出息,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有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农村或郊区的父母自认为当地的教育教学质量一般,为了子女接受更好地教育而在城里租房陪读[6]。所以有些学生考虑事情较长远,为了能让孩子享受到更好地教学资源而不选择基层就业。

笔者将进一步探讨护理专业大专生基层就业意向与人口学特征的关系,分析影响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基层就业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7(1):72-76.

[2]莫军成,阳萍.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华夏医学,2013,26(4):796-798.

[3]叶祝颐.应理性看待大学生工资水平[N].珠海特区报,2012-07-27(002).

[4]薛利锋.大学生择业心理与择业价值观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175-178.

[5]齐婷婷,郑文贵.山东省医学专科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8):58-59.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组织 模块化 组合优化 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35-01

目前,高校中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研究方兴未艾,涉及基础教育及专业课教育[1~4]。《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运输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在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培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涵盖了行车、货运及客运中与运输组织密切相关的核心内容,目标是使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全面了解铁路运输组织作业过程与方法。

1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在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均开设,授课学时为48学时。而不同的专业有其自身特点,对铁路运输组织理论的知识的要求有很大差异。所以十分有必要研究各专业对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理论的需求。而目前已有的《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只是根据学时量选定了相关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教学内容的筛选不具有针对性。

2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聚类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进行铁路运输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与优化组合,首先要对铁路运输组织的知识点进行聚类分析,分别生成不同粒度的铁路运输组织知识点。

通过综合分析,将一级粒度知识点模块划分为行车组织基础、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客货运组织三个模块。行车组织基础模块着眼于铁路生产现场运输生产组织实务,系统介绍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及运行图和区段通过能力等内容,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和基础。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模块属于铁路运输上层管理、涉及铁路运输组织决策性质的内容,关系到运输全局。而旅客运输组织与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模块是铁路面向社会的运输的体现形式,涉及具体客运站作业组织、客运计划、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及乘务工作组织、货运站与货场、铁路货场管理等重点内容。[1]

3 各专业分类及对铁路运输知识点需求特点分析

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开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让非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掌握铁路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为其尽快融入相应的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也不尽相同,对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中的知识点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进行针对各专业的铁路运输组织知识点优化组合的一项很重要的基础是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了解其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从而在铁路运输组织课程教授知识点组合时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统计了交通运输学院非交通运输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近三年的就业去向情况。将就业单位划分为铁路局及地铁运营公司、工程局及相关公司、相关设计院、读研及其它五类。其中,铁路局与地铁运营公司对铁路运输组织知识要求水平较高,工程局及铁路相关公司次之,设计院就业与读研就业人数较少,但其对学生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理论知识的水平与程度要求也相对较高。其它就业去向对铁路运输组织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不高。

通过对各专业的就业去向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交通工程专业应将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作为必修课,加强车站工作组织、区段通过能力及运行图方面知识的学习;物流专业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注重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面的强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铁路运输组织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加强铁路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运行图等内容的学习。

4 专业与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匹配与课程内容优化组合

4.1 匹配等级与强度

在确定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知识点与专业的匹配等级时,采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在权重系数确定时,单纯采用专家评判法受专家主观意志影响较大,单纯采用层次分析法又存在操作性较差的缺陷。为保证权重系数的客观、公正和权威,采用专家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确定指标的权数:先采用专家评判法取得各位专家对各指标的估价权数,再用层次分析法对专家的估价权数进行汇总及检验取得指标的权数。

4.2 相关度计算与学时换算

根据4.1节介绍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得到各级粒度知识点与各专业的相关度系数。将技术站作业组织知识点,所包含的所有四级知识点货物列车和货车在车站的技术作业、接发列车工作、调车工作基础、解体调车作业、列车编组调车作业、取送调车作业、车站班计划级车站阶段计划,针对各专业通过运用专家打分法及层次分析法进行汇总,得到针对各专业的各四级粒度知识点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换算为教授知识点时间。

5 结论

本文阐述了铁路运输组织的理论体系结构,将其知识点由宏观到微观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分为一级粒度知识点、二级粒度知识点、三级粒度知识点及四级粒度知识点,并利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及就业去向,将运输组织的四级粒度知识点进行组合优化,生成了各专业的《铁路运输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各专业的学生适应将来的就业岗位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相关任课教师备课、设计教学日历、执行教学任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龚新湘.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探讨:以《现代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1(9):14,26-29.

[2] 耿桂宏,马金福,房国丽.《材料物理与性能学》课程内容模块化构建与教学实践[J].科技信息,2012(25):22-23.

[3] 付敏.大学物理模块化教学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40-141.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3

2012年6月11日清晨,刚刚参加完高考的谭骏去公园跑步,累了,就在湖边的假山上坐着休息。邻居张大爷看到后,误以为他要轻生,就连忙跑过去拉住他,劝他想开一点。

谭骏有些哭笑不得,虽然这两天家里都在讨论他的专业,但是……“你来看看这个。”只见张大爷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谭骏接过来,看到一则这样的消息:

“6月9日16时30分,高考已结束,乌鲁木齐市西山西街南一巷雅山新天地小区,19岁的高三女生小芳因感觉自己考得不好,而跳楼自杀身亡。”

“张大爷,我是有些心事,但不是想不开,只是在想学哪个专业罢了。家里建议我学个以后好找工作、挣钱多的专业。”

随着填选专业日期的来临,谭骏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了。因为从长远来看,选专业本身就是个人长期发展的一种投资,因此,选对专业很重要。思前想后,他给在《投资与理财》杂志做记者的表哥打来电话,咨询不同的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的薪酬情况。

记者查询相关信息后,专访了北京东方高人猎头公司(举贤网)事业部总监,也是《猎头笔记》一书的作者刘佳,以及从事HR工作5年之久的某企业人力资源部主任冯颖超,了解相关情况。

不过,由于工作的城市不同,工资差别也比较大,本刊调查只能尽量客观,难言“权威”。

金融专业3000元-5000元

主要就职去向: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按照平常人的理解,金融专业的学生到银行去工作,应该是件十分幸福的事,因为银行是发高薪的“暴利行业”。天天“数钱玩儿”不说,良好的福利待遇更是令人羡慕不已。

然而,记者的朋友、刚刚毕业两年的经济学专业学生任飞,却满腹牢骚的告诉记者:“哪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很多人都是靠关系进来的,就算像我这样闯过初试、笔试、面试这些难关的人,也只是做最底层的职员,一开始每月工资不超过3000元。现在好些了,每个月可以拿到4000元到5000元。”

刘佳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根据他的调查和统计,很多人本科毕业后,只能以实习生的名义进入银行,工资可能连2000元都不到。“还有毕业后去证券公司的,做的是最繁琐的资料整理等辅助工作,工资也就3000元左右。”

冯颖超则表示,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毕业,理论、实践能力都比较浅,所以到银行、证券公司这些单位去工作,薪资很少。像证券公司的普通岗位,只有3000块钱左右,而稍微高级一点的工作,本科生又做不了。

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金融专业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文都教育经济学考试中心的观察统计,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也不在少数。

土木工程建筑学专业3000元-5000元

主要就职去向:路桥公司、建筑公司、地产企业、房地产设计研究院.

去年刚从山东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小闫,在毕业前签了一家建筑公司,实习期半年,工资2500元。据他自己讲,“我们这个行业,十分看重你的资历,也就是你参与过哪些工程。所以,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每个月只能拿2000多元钱工资,而且没有保险,福利什么的都没有,在单位也是干最辛苦最累的活。不过还好,我熬了过来,现在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加补贴,能拿到4000元左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土木工程专业更偏向于技术性岗位,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建筑业的人很少。小闫分析说:“建筑行业需要很多资格证书才行,就算你应聘去建筑公司或者房地产设计研究院,也只是做基础性的工作,扮演助理的角色,每月能有3000元的薪水就烧高香了。我接触过的很多人,大都跑去做了售楼员。”

语言类专业8000元-10000元

主要就职去向:外企

“除非是你的语言功底很好才行,不然,别人根本不会要你的。”供职于某外企的小钟告诉记者,现在英语、俄语、法语、日语尤其是小语种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薪资起点相对较高。但条件也很苛刻,要求毕业生的外语必须十分熟练,还要有语言等级证书,而且工作也很忙,“经常要陪客户吃饭、商务洽谈,文字和口头的翻译工作都要做。”

刘佳根据他本人做猎头多年的经验,告诉记者:“对语言类专业的学生要求相对较高,很多学生应聘到外企去担任商务助理的职位,但实际上要负责包括行政在内的很多工作。”

“你刚毕业的时候能拿到多少?”记者问道。

“刚签约的时候,基本工资加各种补助大约有七八千吧,工作一年后可以拿到1万多一点。”小钟说,虽然同学都羡慕她如今15万元的年薪,但她已经准备放弃目前的工作,前去创业了,原因就是“太累,应酬太多,而且这个行业的工资上涨前景不大”。

然而,只要是语言类专业毕业,就能拿到这么多钱吗?

从事HR工作5年之久的某企业人力资源部主任冯颖超告诉记者,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的薪水会更高一些,但本科毕业后能达到外企要求,主要是日常交流和商务翻译功底都很好的学生。这样的人并不多,大约只有5%左右。而那部分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就只能去从事其他工作,工资自然也没法比较了。

教育类专业2000元-3000元

主要就职去向:各类院校、培训机构

“对大多数师范类学生来说,他们不愿意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作,觉得老师工资少,任务重。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在北京山木培训上班的范鑫告诉记者,他刚毕业时的工资只有2000多元钱,先是在一家小的培训机构做助教,后来经朋友介绍,跳槽到山木培训,收入也只有4000元左右。

谈及师范类专业的前景,刘佳告诉记者:“院校类的教职工都是饱和的,他们招人的话,也是实行竞聘制,这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教学工作经验。当然,像那些教授啊、专家啊,他们的待遇相当高,但本科生毕业后要想立刻走上大学讲台,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法律类专业2000元-4000元

主要就职去向:律师事务所、法学类图书出版机构、企业法务

“一般的本科毕业生,到律师事务所,只能做实习生,工资在2000元到4000元之间。而到法学类图书出版机构做编辑的话,起步工资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近3年的小马告诉记者,他的许多同学到企业去做法务工作,薪水相对较高,但开始也只是做一些基本的助理工作。

“有一家大公司,他们招的法务比如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的博士生,工资8000元到12000元,硕士8000元到10000元,本科生则只有6000元。”刘佳表示,小马所说的是法律类专业学生毕业后遇到的普遍情况,但真正能应聘到国家司法机构工作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罢了。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000元左右

主要就职方向:钢企、制造企业、汽车厂以及陶瓷、水泥、家电公司等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80年代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进入21世纪,以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显得更为异常活跃,新材料诸多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技术突破和重大的产业发展机遇。相应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也蓬勃发展起来。

因此,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虽然起点并不太高,只有3000元左右,但前景还是十分令人向往的。

管理专业4000元左右

主要就职去向:会展业、旅游业、广告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

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通常从事会计、财务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工作。

“起步薪资在4000元左右,综合能力要求比较强。”刚应聘到某企业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小何告诉记者,管理专业相对就业容易些。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便成为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心腹大患”。然而,煞费苦心的他们,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将来好找工作,能找到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

艺术类专业3000元左右

主要就职去向:艺术类培训机构、画廊、影视机构等

由于记者会经常出去做一些采访工作,渐渐的认识了不少艺术类专业毕业的人。从他们的情况来看,艺术类专业是最难统计,也是最难调查的一个。

“我毕业后到画廊当助理,工资3000元左右。我希望能在画廊学到很多东西,将来自己去当画家,或者等有了一定的人脉后,就去开画廊。”来自河北石家庄的北漂小伙张强如是说。

“我毕业后做了一年多的群众演员,每月能挣4000块钱左右。”如今已经转行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山东小伙李伟,一开始抱着成为“明星”的梦想,选择了表演专业,结果却不如人意。

“我学的是舞蹈,现在舞蹈团的招收条件也很高,刚进去工资只有3000多元,演出任务很重。后来想去做平面模特,听说拍一期,就能挣几千块,但朋友告诉我,模特行业靠吃青春饭,而且条件特别出众才行……现在我只好放弃自己的舞蹈家梦想了。”来自山东德州的女孩李丹这样说道。

此外,还有很多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走上歌唱之路,如今都已转行做其他工作了。在记者的调查中,这种情况很普遍。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4

一、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法学专业对人才高素质、高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

二、当前就业形势

“法学怎么了?”这或许是当下所有关心法学的人最想问的问题。从红极一时的“专业龙”变成了“专业虫”;从耀眼的“就业精英”变成了垫底的“就业劳工”;就业已冷到哈气成冰,每年却仍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得热火朝天。近些年来,法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社会广泛专注的问题。无论是“北大学生卖猪肉”还是“西政学生卖糖葫芦”,种种新闻媒体夸张的背后,是人们对于法学教育的忧思与考量。根据法学专业历年就业情况,形式之所以严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扩招。太多院校跟风设置法学专业,致法学专业太多太滥,才最终导致法学这块“优质蛋糕”变了味。事实也确实如此。据了解,目前我国并未对高校设置法学院系设定统一标准。设置法学专业的门槛过低甚至没有门槛,也使得我国高校出现许多“法学专业目睹之怪现状”,如一些理工院校为升综合大学而设法学;一些专科院校为提升品牌而设法学;一些院校虽设有法学,却没有专职教授,甚至没有科班出身的法学老师……据不完全统计,20**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年约为560所,4年所增数量几乎与过去20多年积累的数量持平;截至20**年底,该数值更是达到了634所,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至此,我国高校的“法学运动”也成功完成了三级跳。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30万左右的法学本科在校生和22万左右的法律专科在校生,比30年前增长了200多倍。一方面高校对法学专业的招生量在“大步向前”,另一方面,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量却是“步履蹒跚”,这就把大量“法学遗民”堵在了就业的高速路口。

②司考。号称天下第一难的司法考试,作为法律职业的准入制度,阻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前进脚步。

③专业教育。法学专业就业面的狭窄及其过高的门槛,目前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只是根据传统着眼于培养在法律职业部门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才,而没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着眼于更为宏观的市场需求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与社会需求相对脱节。

④法学是一门社会学科,要求必须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就拿律师行业来说,律师所提供的商品是服务,所出卖的是自己的办案经验和法学知识的结合物,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法学知识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需要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办案经验,这样才能很容易的找到法律工作,而其恰恰正是法学毕业生所缺少的。一定程度上正是法学专业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脱离社会实践的法律知识是没有生命的。

⑤期望值过高。法学学生毕业后更青睐机关单位,对薪资、社会地位的要求比较高。

三、直面困境,问计未来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尽早培养一些以后需要的素质,尤其是一些综合素质的提高,法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至关重要,只有在学习期间锻炼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所学能为以后所用,这样方可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去;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领域,像在地域选择上可以考虑艰苦地区,在具体职业的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律职业,而去选择一些新兴职业。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

法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

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无论是执业人数占整个人口的比例,还是律师界中高学历、外语人才所占的比例,以及中大型律师事务所占律师事务所总数中的比例,中西部律师业与东部发达地区律师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特别是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直接导致律师收入的差距悬殊,并且这种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改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律师业发展的巨大反差,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律师正在向东部地区转移,这种转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

因此,综合以上来看,从个人生存和利益来考虑,北京、广东等发达地区的律师业发展环境最好,也最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光看这些平均数字就认为律师行业形势一片大好。律师是强弱差距悬殊的行业,知名大律师年收入上百万、上千万的都有,但有很多律师都是疲于糊口,年收入不过万,有的甚至无钱交纳年检会或会费而被迫转行。对于初入行的律师来说,90%的其收入都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虽然说成功的标志不是钱,但是对律师来说,其最有力的评价标准是收入。另外,律师的执业环境也很不好,这些都是我们从事律师行业上的巨大障碍。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 实践计划 教学方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针对高校实践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教育部等部门在教思政[2012]1号文件中联合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要求“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笔者从事会计专业的教学,深感书本教学与实践教学要相互结合,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谈一些体会和建议。

一、教学计划与实践内容设计

教学计划是围绕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的定位而设计的,根据培养对象的培养年限和教育层次制定教学计划。由于总课时量的制约,教学计划还要将课时在思想教育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骨干课等之间合理分配课时。加强实践育人,意味着理论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方式的结构调整,要拿出更多的课时用于实践环节,同时也要改进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加强实践育人,不是简单的课时分布和调整,也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和实践课时的问题,而是要从教育观念上突破,从教育方法上去改进。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传授和培养,方式方法是多样的,但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占用较多的课时,学生不接受,效果也不好。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毕业的时候可能有些知识已经落后了,与其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不如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结合实践去理解书本的理论和方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加强实践育人,就要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接触现实中所学专业的实际内容。

目前,很多学校在实践环节上都在尝试改革和探索具有实效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认为强化实践育人应在教学计划中注意协调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关系,应将一部分理论教育的内容改进,通过实践环节来解答理论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探索,带着问题去讨论,去思考,老师由传授者转化为参与者和引导者。实践育人应从实践教学的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尝试改进。由于专业特点不同,实践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及要达到的目标也不同,笔者仅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上探讨一下实践教学的纵与横。

二、实践教学的纵向深入与衔接

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是对经济活动信息的一种客观记录和通过财务报告进行反映。会计基础课程和骨干课程之间衔接密切。实践教学环节的纵向设计应该与专业课程的逐步深入紧密结合。既要避免实践中的重复,又要在不同的实践环节中解决专业基础课实践与不同专业课程实践的侧重问题。

《会计基础》课程,是将学生引入会计领域,了解会计的内容与会计的方法,让学生认知会计工作中的具体实物,学会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基本操作,认知会计工作的流程。原先在教学中注重讲,演示会计的凭证和账簿,而现在教学计划中,将实践内容纳入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填写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一边讲授书本知识,一边带领学生完成了一套仿真的会计操作训练,引导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个直观和系统的了解。

《财务会计》课程是在会计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企业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会计记录和最终形成财务会计报告的会计工作内容和流程。不同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的不同,要求财务会计方法的合理运用。因此,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实务性和针对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手工会计环境和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分别进行财务会计的实践,引导学生去处理不同企业会计业务方面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和业务处理能力。目前很多学校按照设计好的一个模拟企业的一套业务资料,指导学生进行仿真性操作。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存在缺陷,一是由于企业会计准则随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更新,原有设计好的经济业务和实训内容往往跟不上会计变化的要求;二是给学生提供设计好的模拟资料,学生缺乏对业务内容的深入理解,注意了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对业务内容的职业判断和分析;三是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按部就班去操作,缺乏师生的互动;四是从实践角度雷同于会计基础实践。财务会计实践,应该是会计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我们采用了给学生搭建一个企业场景平台,形成了一个开放式,以学生为主角,教师参与并指导的,教和学互动的实训模式。由学生进行实际调研,将观察到的企业经营业务活动用会计的方式去处理,从会计的角度去讨论各项业务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老师负责指导和解惑答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实践环节,我们不去过多地评价学生操作上是否规范,业务处理是否正确,而是留待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实践中去作评判。

财务管理与审计等会计骨干课程的实践,是一个对会计认知提升的环节,注重锻炼学生运用会计的信息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后续的实践环节,应该注意和前面实践环节的衔接,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融合起来。后续的实践教学,既要将本课程内容深化,也要将学生所做的财务会计实践资料拿出来,让学生从财务管理角度、从审计角度对自己做的全套资料进行分析或审计。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可以发现前期对财务会计理解和操作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在老师的点评下,学生会有很多体会和认知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

程度。

上述的实践安排是专业课程之间的纵向深入,也是在实践中探索如何去完善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通过改革和探索,逐步体会和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和效果。每个专业有其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践规律,因此,不能盲目照搬,应该各具特色。

三、实践教学的横向拓展与衔接

从专业教学角度,专业实践教育是对本专业知识的教学深化,培养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认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纵向的实践教学是专业领域内容的深化,可以通过本专业老师之间的设计和协作配合来完成。由于专业老师研究领域的局限,对学科交叉的一些内容把握有局限性。例如,会计实践可以按会计的原则带领学生去分析判断,解决现实中的会计问题。但是遇到企业设立方面的流程、与银行有关的结算业务、有关投资的业务,有关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等方面的知识,会计老师未必能向学生讲解清楚。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还需要横向拓展,需要研究和创新融多学科多专业于一体的实践模式。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将现实企业资料植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搭建起的模拟网络平台,多专业学生共同进行团队交流,讨论和沟通,学生出演本专业角色去参与仿真实践训练,这种多学科的交流,有利于学生面对现实环境和业务内容将本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沟通和相互学习。

实践教学的横向拓展,需要合理组合,要根据本专业的业务特点和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去设计实践内容,需要多学科的专业老师共同协作,也可以聘请有关单位的实际工作人员参与,将企业现实情况和业务流程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共同面对实际情况进行团队的交流,既从本专业角度去提供解决方案,也要了解其他专业在业务流程中所做的工作。在实践教学的横向设计上,应该目标明确,围绕培养优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要去设计,要重点突出,做好学科之间的知识衔接。

专业知识的深度由专业纵向实践来解决,实践中的横向拓展应放在学生将要毕业的阶段,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对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个了解,并了解相关处理方法与流程,培养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

实践教学已经得到普遍重视,这一环节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笔者认为要解决好以下有关问题。

1.培养目标与实践内容设计

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实践的效果,要有一个全盘的设计思路,因为在有限的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专业实践的深度还是注重专业实践的广度。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应鼓励不同专业的大胆尝试,不能仅追求形式上的新颖,更要注重实际效果。要针对社会需求,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中注重培养对象的可塑性,注重调动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师资队伍建设与考核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书本知识的讲授对老师而言是相对固定和有规律的,注重的是基本理论的传导。而实践教学要面对现实,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老师就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对现实的了解与针对性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工作,要比讲授书本付出更多的辛苦。目前的考核制度缺少对老师实践创新思维的认可,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系统的拓展与维护

由于实践教学要紧密结合现实,因此在实践内容设计和创新上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需要多学科老师的共同研究和协作,要了解国家发展规划,掌握相关政策,从人才培养的前瞻性角度去不断调整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地研究和提升,实践系统需要及时调整,系统的拓展和维护是后续研究中要不断加强的。因此,创新性研究应该是长远规划和教学安排的重点研究

内容。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6

【关键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高职教育 培养理念

高职学生的培育重在培养学生具有实际从事作业的能力,尤其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而言,更要重视和加大实践教学的环节。我们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物流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改革探索。

一、课程开发设计思路

1、以职业发展为目标。结合物流企业工作特点,以及高职学生就业的方向,将来从事的岗位要求,注重对学生毅力、学习能力、刻苦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职业生涯发展的通用能力结构。

2、以专业能力为基础。根据物流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技能需要的知识体系提炼专业能力,作为知识培育的切入点和考核点,重组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3、以工作结构为框架。整个的学习构架以工作结构为基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框架,构建学习机构,安排在学校三年要进行的课程结构,以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围绕工作流程而展开。让学生进入专业初始就对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流程有清楚的认识,根据工作过程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5、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完成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为工作者,变被动填鸭式教学为主动吸取,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去探索去追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采取物流专业课程开发角度是面向整个物流职业,而不是单纯面向职业岗位能力,见图1。

该构架模型中层面划分基于物流理念、物流活动、物流过程、物流流程、物流信息、物流决策、物流分析及物流优化。层面的递进针对学生认知规律而设定,能带上去的同学尽可能推送到比较高的层面,带不上去的则力争在较低层面有所收获。每一层面有相对应的出口(岗位层面和岗位类型)。不论哪一层面教学,均以现实物流活动及应用为导向,构建有内容(数据、案例、项目、任务等),有方法(调查、建模、演绎、归纳),有工具(project、excel、word、PowerPoint、flexsim),有成果(方案、模型、分析报告)的多维、但清晰的教学空间。

二、培养理念革新

让学生了解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行业、企业背景,了解将来走向社会工作岗位时可能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些职业需要掌握一些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应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解惑者,必须要让学生贯穿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来。将“爱”、“懂”、“会”始终贯穿于学习中,让学生因为爱这个专业,这个行业而去不断探索,寻求发展这个行业的新的领域,为了发展就要求懂,这样自然就会不断的遇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再是老师提问,而变成学生提问,在这种反复提问,不断总结的过程中,许多的知识就消化和吸收了,从而达到会,自然就想去应用,整个培养过程从校内实习、实验室实训转向企业现场实习,自然而然从一个学生转为一个物流行业的从业者。

三、课程的设置

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学院1+4+1的培养模式设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一年级学生安排如下。

1、讲座和参观。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大延伸,一方面邀请企业界物流从业人员走进来,另一方面带领学生们走出去,现身说法,身临其境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物流企业、职业和行业,开阔视野,激励学生学好专业。

2、社团活动。由学生组建物流专业社团,由教师引导以项目小组形式开展物流市场调研、企业联络、培训考证等活动,推动学生更近的认识物流行业与企业;推动物流专业持续建设。

3、市场调研。一方面设计有关物流岗位分类与要求、物流业务类型、物流市场状况等有助于认识物流业的课题,促进学生自主的去认识物流;另一方面在物流专业社团发展成熟的过程中,承接社会需求的市场调研课题,锻炼学生的做事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对物流企业岗位,作业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按照工作过程开设课程实训,分别设置运输模块、仓储模块、配送模块的实训环节,利用校内实训室通过软件模拟操作,完成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设计及解决作业方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熟悉常见物流硬件,能应用物流信息系统模拟相关业务流程。

在二年级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到一起,三年级则以实际企业为背景进行应用与创新实习,完成毕业设计。

4、企业实习。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不同类型的实习。早期安排短期的企业认识实习,带领学生走访多家不同类型的企业,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企业的不同的物流业务和岗位,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后期则安排较长期的顶岗实习,每个学生选择一家企业为宜,实际承担岗位职责。在整个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努力尝试各类实习工作,以锻炼基本素质和能力。目标在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多了解社会,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工作岗位。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多年教学实践中的反馈和经验总结,我们已在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解决教学难点、重点。课前提问上节课内容;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注意知识点,每次课都设计出重点和难点,还要保持内容的完整,注重知识的一贯性,课后总结。不断的变换切入问题方式,使学生感觉新颖有好奇心,想要去探索答案。

2、“案例和实务操作”法。 根据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物流人才,在课程教学中引用大量物流作业的实例,通过案例分析解释基本概念,通过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等实训软件,将现场作业引入课堂,实现一对一的技能训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紧紧相连。

3、互动教学法和激励机制法。课程教学按照学生的感知性、运动性、思维性、记忆性的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主动发问,主动参与课堂内容的学生给予奖励,允许答案的发散性和非确定性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判断力和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是灌输知识,从而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现场认知加视频及图片法。在教学过程安排物流市场调查、物流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环节,走进工作现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将书本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加感性认识。

5、小组任务驱动与角色模拟法。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机构或公司,分角色模拟岗位人员,完成实际任务,任务由企业实际运作环节或实际案例背景抽炼而来,任务执行步骤体现企业工作流程,同时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7

关 键 词:美术装潢 专业教学 职业指导

一、 美术装潢专业教学与职业指导的关系定位及错位分析

目前,在各艺术院校的美术装潢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错位的问题。表面上看,这些问题好像是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比例与结构、师资配备、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但如果从问题产生的根本症结上进行深入的剖析,就会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对教学与职业指导的关系的认识上。简而言之,就是两者该以谁为主导的问题。

因此,要研究美术装潢专业课教学与职业指导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究竟应该是以教学来指导,指引职业教育和就业方向,还是应该以职业指导和就业需求来指导教学?事实上,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和层面对教学与职业指导的关系进行分析,最终结论似乎都是统一的:职业教育教学不仅应该而且必须以职业指导为导向,职业教学的教、学、实践等环节的安排应该一切从就业的需要出发,以就业服务为归依,以职业、就业需要为教学指向,应该成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成为办学的终极目标。

可是,与此认识大相径庭的是,当前的美术装潢专业课的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学与职业指导和就业需求,教学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可以明确地说,在教与学、教学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有着严重脱节现象。

这种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专业任课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社会实践(实操)训练,理论和技能未能有机磨合,授课多是照本宣科,将大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凭借着想象去教学生。

二是学校没有主动、定期地提供机会让老师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即使是一些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从具有设计行业背景的单位调入学校任教的教师,其从事专业教学时间一长,其知识也会渐渐与高速发展的社会脱节。

三是在制订教学计划这一指导性文件时,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特别是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的比例安排始终不够合理。实践教学课的比例小,实践性低并流于形式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率。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违背了职业指导这个决定性的关键点,也不可能去进行合理的课堂和实践教学设计。

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1.美术装潢专业任课教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是专业错位。国画出身的教CI,陶瓷出身的去教书籍装帧,油画出身去教室内装潢……这种“业余”师资的配置只能导致教师、学生“一起学”“教中学”。

二是教与学的错位。装潢设计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可现实是,许多教师并不了解设计公司的运作,却要教学生如何经营设计公司;不懂电脑输出、制版,却要去教印刷设计;从未写过策划方案却要教广告创意、策划等,教学当然是纸上谈兵。

三是师、生比例的错位。师资不够,许多院校只能靠外聘专业教师来补缺,仓促应付、鱼龙混杂在所难免,不可能有稳定的教学水准。

四是基础理论和专业教师的角色错位。特别是文案策划、创意课程多由学中文、哲学、经济或营销的教师兼任,使此类课程往往成为专业教学的薄弱环节。

五是在职教师培训上的错位:重学历,轻技能。在职教师的培训多是增、补学历,极少让教师到不断处于变动中的社会里去补“实践”,忽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2.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状况和执行状况的分析

我国众多院校现在正执行的教学计划,其明显的缺点是专业覆盖面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培养目标不切实际的状况已经直接影响到设计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的质量。这种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的制订研究不足,在未经社会需求的调查的情况下,凭空想象出某种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及理念并付诸实施,使教学从开端就为就业指导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另外,许多设计院校的教学管理薄弱,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知识单一,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自我提高意识淡薄,产学研的互补、互利性有待结合和完善,培养出来的学生呈现知识面窄、适应和创造能力较差等素质缺陷。某些教师还认为教学计划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文字游戏,很少对计划和课程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直接影响在教学中执行的效果。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分析

装潢设计作为一个审美与应用交叉型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先了解现实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装潢设计人才,分析市场取向与市场前景,并以最终的就业指导为归依,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方案。但在现实中,能够这样做的院校、教师寥寥无几。其状况大致如下:

(1)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有些教师把装潢设计教学模式化,一本教材、教案用三年、五年,完全不理会急剧变化的市场、装潢设计业自身的进步和世界潮流的走向。

(2)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图省事和方便;学校在实践环节或投入不够,或重视不够,使教学没有了实践环节和实战意味。

(3)理论和实践脱节。许多教师只有理论知识,并不具备装潢设计实施过程的实操经验。所以当学生提出某些实践方面的具体问题,如输出、印刷、扫描、媒体等,老师常常答不上来,教学也因此缺乏针对性。

(4)重电脑,轻手绘。许多院校的装潢设计专业教学向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严重倾斜,造成学生手绘能力的低下,严重影响装潢设计从业人员的表达、沟通能力和整体素质。

(5)作业的评价方式。教学目标及学生作业评定多以“参展、获奖”要求为参照,表现为唯美、重形式,极少以“市场需要”和“能促进销售的就是好设计”为标准。这种导向使教学背离装潢设计固有的商业性质,可谓误人子弟。

二、应对及解决方案的研究

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指导为归依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理论知识,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路设计教学计划,改变长期以来偏重知识传授的做法。综合考虑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的划分过专,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式研究,推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设计学科有很强的独特性、文化性和创造性。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发挥本地区、本学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来制订专业方向。通过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从本地区长远的发展角度来制订办学方针,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2.强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注意与时俱进

目前,各院校装潢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与社会需求存在较严重的脱节;二是“跟风”现象严重,课程设置的雷同化与随意性突出。

因此,我们认为,装潢设计艺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装潢专业各主干课程与其他专业知识课程的板块比例及衔接关系。设计的基础课程应摆脱以美术课程为重点、以手工画为指导的设计教育思想,把精力放在作业的创新和实践指导上。

(2)调整装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强化装潢特色的主干课程,加大选修课的课时,使学生能按照个人兴趣选择发展目标。

(3)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处理经验借鉴与处理实际问题的变通关系的能力。

(4)装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综合性、先进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3.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强化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践证明,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强化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对教学改革而言,其成效是立竿见影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然后企业或设计单位提出个案要求,由专业教师提出设计思路,学生以几个人一组的形式就此提出讲解与分析,之后向企业方和专业教师阐述,最后几方共同商定个案专题设计及结题方案。由此全面锻炼学生的合作、解题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独立工作和适应社会能力。

4.师资结构的调整及师资建设的方法研究

(1)由于专业的特点,装潢设计教师应该担任两种角色:在学校,他们是教师;面对市场,他们是装潢设计师,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设计师。

(2)没有一定数量的新知识积累,具体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指导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必须不间断地到社会上持之以恒地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装潢设计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学历上的提高,应该鼓励甚至派遣教师到社会上相关的企业任职,以积累实践经验。

(3)师资结构的调整。可以借鉴美国和德国经验:全职教师只需编制数的三分之一;引入教师不应一味强调高学历,可大力聘请社会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可占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是客座教师等。这样的师资构成更利于资源的优化。

(4)对教师的授课要求和质量评估必须以是否符合职业就业指导要求,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

(5)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应用性研究,并努力使教学工作与市场需要接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

(6)建立社会教学基地,并将其作为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与设计公司、企业建立长期的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关系,使实践教学的各环节得到保障、落实和发展、延续。

评价层面也可由企业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或命题,由教师作相应的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具体的方案,最后由企业、老师共同讨论、评定,设计作业的成绩不再是教师的“一面之词”,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当然,如能实施,这种实践和教学评价体系的优越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他们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并投入市场竞争,并由市场来检验他们的设计成果。这当然是付出学费和努力之后获得成效的最具说服力的依据。

第二,开展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将使学校的教学更具明确的目的性,真正把教学与社会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

第三,由于毕业生在学期间已经具备丰富的实操经验,一签合同就可以上岗,这样的毕业生肯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结语

法学专业就业去向篇8

关键词:职业学院 教学改革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37-01\

1 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

1.1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明确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改革有大胆创新。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就决定的教学改革的定位不同,所以每个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规划专业,协调好学校发展方向与专业发展方向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是有规律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1.2明确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特色专业,一方面是学校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另一方向,专业也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由市场来衡量,学校要充分研究市场经济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1.3教学改革要与专业建设结合起来

明确专业建设的技能点,学生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学校也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专业建设在学校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人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教育发达地区。教学改革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专业教师应通过讲授法、案例法等多种教育方法来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好课程的基础知识。知识与技能是有区别的,知识可以转化为技能,教研室要注重课程的设置,有不同的专业,就有不同的专业导向,所以应有侧重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有一个系统化的观点,工作过程是系统化的,我们的课程建设也要有一个系统化,应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专业建设在确定技能点时要有一个侧重点。

专业教研室对技能点进行有效地分解,确定一些重要的技能,专业可以培养多种专业人才,深入地对专业培养的方向进行分析,学生在学校要有一个明确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不可做一本书老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又要结合理论课,理论联系实训课,讲深讲透专业知识,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老师也要加强学习,教师要有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提升职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的水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也要有好的教学改革方法。

2 职业学院教学改革的方法

讲究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也有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水平方案,尤其要讲究方法。教学改革的方法也很多,比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实地调查法等。老师应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引导他们热爱学习与生活,通过形象传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提倡校企合作,亲自带学生去企业学习生产工艺与技术,深化他们对专业建设的认识,深入一线,学生可以学到企业成功的经验与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老师通过对项目的讲授与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可以通过实验法,通过实验,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向专家学习,向有好的职业学院学习。在学习之后要及时总结,改革人才评价标准,透过事物的现象,能正确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提高职业学院的竞争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来教学与学习,技能培养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确定好专业的技能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明确方向,所以学生应认识到专业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技能目标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学科的综合型学科,学生应完整地掌握专业的学科体系。老师们应相互听课,在学习中进步,在教学中成长,深入企业一线成长,在实践中学,强化对老师的考核,细化老师考核的标准与要求。老师要有责任心,新老师要向老老师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学校要建立专业的实训基地,把生产、生活、专业结合起来,创造品牌效益。课堂内容要丰富,我们要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之路,学生要积极加入到各种协会当中去,同时要有好思路与方法,学校做好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服务意识。

3 深化教学改革,走校企合作之路

校企合作就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同时它也是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学院要把学校的办学特色作为一个重点,把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职业学院的办学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企业的人才从哪里来,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充分把握企业与学校的资源,优化学科建设的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水平与力度,职业教育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根据企业的需要来设计课程体系,结合企业的成功经验与学校的具体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重点,办出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去上课、去学习,让学生开拓视野,深化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强度,努力做学生的就业工作,创新就业工作方法。

专业的规划要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学生掌握好专业的重要技能点,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的核心技能。改革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指标体系,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素养,学校也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改革的方案。

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改革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体系,课堂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项目、探索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变革;研究,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方法,探讨复合式人才培养的策略,老师要有信息的捕获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好的信息,获取学科新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传统的课堂要改革与创新,改革我们原有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我们的教育思想要创新与变革,我们的观念要有更新,我们的思维模式要有变革,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吴亚萍,庞庆举.学校转型中的教学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范文 下一篇:社区文化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