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社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2:54:32

法学社会论文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分析;风险管理;法律规制

一、金触不良资产之现状与成因

(一)金触不良资产现状

1999年底,国家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目的在于协助消化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19001)亿元不良贷款。2001年底,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指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已达18001〕亿元左右。截至2003年底,四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已达20001〕亿元。据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1990年为2952亿元,1996年达9500元亿,6年间增加了两倍多。至1999年高达18001〕亿,3年间几乎又翻了一番。国有银行在近五年间消化了将近15001〕亿元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新出现的不良贷款总量几乎保持在原有水平上。国务院批准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和方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重大举措。但是,五年过去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量却有增无减,这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金融不良资产的成因。

(二)金融不良资产现状的成因

1.国家所有“虚位”、具体责任“真空”、金融风险意识淡薄、银行经营管理不善。

2.银行体制弊端、金融监控缺漏、银行职员素养缺失、金融犯罪问题严重。

3.银行有法不依—法治观念淡薄。

4.国企效益低下—债务转嫁银行。

5.诚信观念缺失—逃废金融债务。

6.人情关系文化渗透—银行借贷关系扭曲。

二、金触不良资产之法律规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西方银行管理经验,健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一)巴塞尔原则及经脸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1988年7月通过、于1997年4月补充修订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通称《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目标标准比率为896,其中核心资本成分至少为496。该协议出台之后,德国为首的欧共体各国纷纷响应,英国、日本等国银行均严格达标。美国银行不仅确保资本充足标准,并创造性地建立了资本风险预替系统,从而保障监管机构防患于未然,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条件、审批程序、持续监管手段以及监管权力等有关方面的25项原则。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9月针对银行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先后在内控文化、风险识别评价、内控措施与责任、信息及其沟通和内控制度监测等方面,规定了13项原则。同时,巴塞尔委员会在吸取一些银行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了《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关于银行透明度的建设》等文件。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一系列原则之所以日益得到其成员国与众多的非成员国的高度重视并适用,就在于这些规则和要求是巴塞尔委员会聚集了大批业内专家,针对银行金融业务数年开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深人研究的结论、对策和成果,符合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外在的权威性,是巴塞尔委员会与许多国家和国际性组织共同合作的结晶。

(二)西方银行风险管理

金融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对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懈探讨和深人研究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验。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力地促进和稳定了美国银行制度,亦先后为日本、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所借鉴。目前,许多国家均建立并完善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创立和完善,丰富和发展了银行监管体系,已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德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的VAR(ValueatRisk)风险度量法以及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嫁、风险补偿等多管齐下的策略,加强金融监管,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了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真正步人金融市场可谓是刚刚踏上征程。我国加入WTO之后,商业银行无疑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市场中运作、经营和发展。如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控制、减少、避免不良资产,应当认真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措施,逐步提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水平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三)确立风险防范理念

学习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牢固树立风险防范理念。金融风险防范应是整个国家、银行系统和银行全体职员共同的事业。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的观念和意识,应根植于整个银行系统内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位职员的灵魂深处。正如巴塞尔委员会颁布的“银行内控制度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所要求的,董事会、管理层与全体员工应该在银行内部营造一种“内控文化”。银行的所有职员都应该了解各自在内控制度中的作用,全面投人内控制度建设。

(四)建立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2篇

高全立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在今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法学居于重要地位。我们党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进程中,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高全立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丰富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有两个重要标志和环节,一是学术发展,二是人才培养。学术发展,就是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出学术精品,创造出更多的推动改革开放和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人才培养,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特别注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法鼎奖”的评选活动,就是从鼓励学术和培养人才两个方面,为促进法律领域青年人才迅速、健康成长所做的努力。

相信这次“法鼎奖”的评选活动,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一批精品力作,造就一批青年法学才俊,能够进一步鼓励、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法律工作者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据了解,“法鼎奖”的参评作者为发表法学研究作品时年龄在39周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参评作品为近年公开发表的法学方面的学术成果,包括法律学术专著、法律学术论文、法制调查报告、法律学术书评。为确保评选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举办单位专门组织了由我国法学界知名学者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采取专家评审委员个人评审和集体表决相结合的方式,从参评作品中评选出金鼎奖和银鼎奖。目前,首届“法鼎奖”评选活动已拉开帷幕,即将进入评选阶段。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3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32-1521/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综述等学术性文章。本刊关注传统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注重应用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4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34-1040/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坚持学术性、理论性、思想性、原创性、前沿性的标准,以学术为本位,以质量为生命,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常设栏目有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重点栏目有徽学、古文字研究、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哲学研究、西方哲学研究、近代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桐城派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等。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5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61-1011/C)创刊于1913年,是一本由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主办的主要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主要发表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主要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文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大学生及中等专业学校文科师生,以及广大社会科学的爱好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来源期刊。曾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首届)、陕西省一级社科期刊、陕西省高等学校“十佳”学报、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6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N:45-1066/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多次获得出版管理部门和期刊组织的表彰。1991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同年获“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5年获“广西十佳社科期刊”,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2007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核心期刊目录扩展版。2008年经期刊定量分析及学科专家评审,正式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组织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该杂志为了探索真理、繁荣学术研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高标准、高质量的办刊思想。办刊特色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师范性。学报刊载的论文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各个专业领域,主要刊载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论文。常设栏目有:经济研究、哲学研究、法律研究、美学研究、文学研究(含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特色栏目)、语言研究、教育研究(含课程研究、教学论研究、教育经济史研究等子栏目)、历史研究(含太平天国史研究、经济史研究、世界史研究等子栏目)等等。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具有特色的栏目,如“经济法研究”、“美学研究”、“文选研究”、“课程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桂林文化城研究”、“东南亚研究”、“宗法研究”等等。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5010503

自2003年2月教育部制定印发《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启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来,成都理工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依托校内4个国家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及特色专业、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专业硕士学位招生领域)、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优势,积极发展交叉学科,有效提升了人文学科,形成了以文管经法为优势,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局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坚持“两条腿走路”,搭建良好专业学科构架

作为一所以理工为主且有较强地质行业背景的地方高校,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巩固和提升理工类专业优势特色的同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

2010年,成都理工大学新成立政治学院、体育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等三个人文社科类学院,加之此前已成立的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管理科学学院、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共8个学院。

通过近五年发展,人文学科覆盖哲学、马列・科社、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科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哲学社会科学良好的专业布局。

二、统筹人才建设,提升社科类研究人才质量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成都理工大学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出台了人才建设规划纲要,用不低于2500万元的投入来打造平台,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目前,成都理工大学从事社科研究的教师达到838人,其中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有358人,副高以上职称的191人(占全校副高以上职称的45%)、正教授60人(占全校正高职称的29%)。教育部教指委成员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百名优秀“两课”教师1人,省优秀“两课”教师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学术技术后备人选4人,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优秀专家2人。一位青年教师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艺术教育中教师曾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节目主持“金话筒”奖、全国铜标识设计大赛银奖等。

成都理工大学注重并形成了科普研究创新团队。在科普创作众多成果中,有11本(套)儿童科普图书连续6届(2005-2010年)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部优秀图书”、2本(套)连续2届(2007-2008年)列入“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作品”。一位教师的科普著作《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三、拓展专业学科优势,积极打造特色科研基地

成都理工大学始终坚持特色发展,通过自身较强优势的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成功获得人文社科类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法学、管理学、哲学、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有望2011年获得批准。

“十一五”期间,建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人文社科基地。如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于2009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年又被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教育厅联合批准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申报的“资源与环境经济普及基地”被四川省社科联批准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加之此前成立的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廉政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旅游与城镇规划研究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应用社会学研究所等共有22个校内人文社科基地。

同时,成都理工大学各相关人文社科学院还建有法学实验室(含模拟法庭)、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实验室、公共管理与电子政务实验室、法律援助中心等实验室,这些特色明显的人文社科基地的建设,既带动了成都理工大学学科发展,也充当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库。

四、积极做好科学研究,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尤其是西部经济社会建设的急需,加强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服务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应用社会学领域研究方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农民工等问题的研究上,近年连续获得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含西部项目、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基金,多项省部级基金,已经形成较具特色和优势。

在国家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方面,成都理工大学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子课题研究;在社会科学普及路径、高校突发事态应急管理、土地流转中的法律问题、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文化建设、独立学院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教育、西部宗教社会学等方面,获得多项省级社会科学研究或地方党政合作项目,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方面,已经先后承担100余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其中主持了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研1项“马工程”项目、多项部省级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出产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得以运用。

近5年来,成都理工大学共承担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462项,其中,部级项目16项(1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部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42项。共出版专著97部,2500余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224篇,人大复印资料收录论文19篇)。成果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6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0项。

五、引入课程设置“双轨制”,积极提升教学效果

成都理工大学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尤其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实践方面探索出了一条可喜的道路。成都理工大学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方案的要求,从2006年秋季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统一设置,在本科生中开设了五门必修课,在专科生中开设三门必修课。

为保障教学效果,成都理工大学引入了课程设置“双轨制”。一是弹性课表制,应对突发事件、时事热点和时政要闻,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机动地设置相关课程内容教学;二是常规课表制,讲解预期或定期的社会事件,进行社会问题分析,体现课程的学科性、规律性和系统性。同时,课程规划实行统分结合制,一是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多媒体课件实行全校统一;二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形式随机分散,体现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在实践教学方面,除设置专门的学分外,成都理工大学还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成并完善了“六大实习基地”体系:一是各类学生专业实习基地;二是现代企业参观考察基地;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四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五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基地;六是大学生社区服务基地。同时,探索实施了党建“六个三”工作系统,即:划分了党委组织部、学院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责任”,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建设了组织员、辅导员、党支部书记“三支队伍”,为学校党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实施了入党积极分子基础教育、集中教育、提高教育“三级教育”,为党建工作提供思想保证;执行了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制、测评制、公示制“三项制度”,为党员队伍提供质量保证;实施了党建进网络、进社团、进公寓“三个载体”,为党建工作搭建工作平台;建立了党员对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对党支部、学校党委对学院分党委(党总支)“三级评估”,为党建工作提供质量保证。这一系列举措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六、积极做好校地联动,创新“VPE教育成才新模式”

2006年以来,成都理工大学连续多年与成都市成华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团委、区人事局等单位开展了具有创造性的“校地合作”,推出了“义工学分制”、“VPE(志愿服务――见习实习――创业就业)模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为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大量报道。

至今已有至少3000名大学生进入“义工站”,服务时间超过9万小时,大学生们从事空巢老人心理慰藉、义务家教、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防治艾滋病宣传、城乡少儿快乐成长计划、“5・12”汶川抗震救灾等多领域的志愿服务,受到了社群群众的欢迎。在“义工学分制”的基础上,成都理工大学还积极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探索出了“VPE教育成才新模式”,将社区志愿服务同顶岗实习、就业见习、创业就业整合形成“三位一体”,缩短大学生就业前的社会适应期。成都市成华区政府也自2008年起将区内100个社区以及60多个区委、区政府行政单位以及区内企业已全部向成都理工大学大学生开放实习岗位,有效实行了“校地联动”。

当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成都理工大学也必将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推出有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成果,同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丁凤云.地方综合性大学繁荣社会科学的思考――以临沂大学为例[J].临沂大学学报,2012,(1).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8篇

(一)题名。题名应概括文章的要旨,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字。

(二)作者。题名下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自治区名称和邮政编码。每篇文章都应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三)摘要。1.中文摘要:摘要应提供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为200字左右;2.英文摘要:凡理论与应用研究类学术论文都应有与中文摘要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含文章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

(四)关键词。每篇文章应选3~8个能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作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五)正文。正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论据可靠、语言规范通顺,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字数以10000字以内为宜。

(六)基金项目。若文章的产出有资助背景,应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含编号)。

(七)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序号标注。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资料,包括引文出处和观点出处。参考文献著录采取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序号顺序编码,置于正文中相应处的右上角。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列号标示。参考文献表列于文章末尾注释条目之后。

(九)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若在两个月内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作者请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发表,即奉付报酬,并赠当期刊物两本。

(十)为适应信息化建设和扩大学术交流的需要,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CEPS)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报酬一次性给付。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版、网,请在来稿中声明。

(十一)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作者若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改动,请在来稿中说明。

(十二)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否则,作者自负其责。

(十三)来稿请用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入下列邮箱:skxb@mail.xhu.edu.cn。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法学双语教学 课程设置 研究综述

双语及双语教学概念提出于20世纪初,源于美国等移民国家,以双语教学实现多元文化共存。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高等法院关注少数人群的公民权利和平等,提出了双语项目(Bilingual Programes)(Crystal,D.,2000:368)。国内法学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契机,以教育部一系列文件为推手,取得了宝贵成果。

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核心期刊及国外期刊中收录的法学双语教学论文加以梳理与分析,并进行研究综述。

一、法学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由核心期刊及国外论文检索,获得29篇关于我国法学双语教学的研究,其中中国大陆28篇,台湾1篇。时间跨度从2002年到2013年,其中,2007年至2009共15篇,占总发表数的51.7%。研究主题中,教学探讨类共11篇,教学模式1篇,课程建设设置2篇,具体课程研究10篇,教学资源与教材类3篇,机制研究2篇。探讨的学校类型中,独立学院1篇,本校教学4篇(汕头大学,烟台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延边大学)。课程研究中,2009年前主要围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国际法学,之后,拓展到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英美法。法律英语作为基础课程,一直是探讨的焦点。

二、法学双语教学研究

从上述近年法学双语教学研究的主题看,属于课程设置领域,因此,笔者综合各家课程设置理论(Robertson,1971;cited from Baotianren 2004;Hutchinson 1987;Yaldan 2000),从七大方面就国内核心期刊关于法学双语教学课程的研究做相应评述。

1.定义

权威的双语教学定义较简单。《剑桥语言百科全书》将双语者(Bilingual)定义为说两种语言的人,但此定义含糊不清,没有界定语言能力的掌握程度(2000)。《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双语教学解释为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或者外语进行的学科教学。

基于双语教学定义和法学学科的特性,学者对法学双语教学内涵的理解有共性也有侧重。共性体现在:使用母语及第二语言,在我国主要是中文和英语;是法学专业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服务法律人才的培养,提高使用外语从事法律工作的能力(周莳文,2007;林薇,2007;樊云慧,2013)。其侧重点为:有学者认为法学双语教学应是系统教学方式(陈驰,2009);也有学者认为其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樊云慧,2013)。

2.需求分析

检索资料中,没有我国法学双语教学需求分析的系统研究;但是,需求分析某个角度的探讨还是稍有涉及,即法学双语教学展开的背景及教学困难。全球经济化的需求,国家宏观的调控,法学双语教学本身的困难,均要求我国法学双语教学持续展开。

(1)法学双语教学的背景。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法学双语教学开展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要求与国际性强的专业与学科领域尽快与国际接轨,这首先体现在教育部文件精神中。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双语教学,教高[2004]21号、[2005]1号、[2007]2号等文件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法学双语教学也是市场对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需要。杨志刚和朱志伟(2007)指出我国近94%的涉外案件无人受理,因缺乏掌握法律英语的法律人才。

(2)法学双语教学面临的困难。目前法学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周凡钰(2013)指出法学双语教学与法律英语教学没有清晰界定,笔者认为根源是没有清晰的法学双语课程的定位,即教学目标。郭玉军(2005)等指出法学双语教学师资不足,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李燕(2009)等提出合适的法学双语教学教材的缺乏是由于原版教材费用高,国内外教材内容冲突,本土化的法学双语教材的稀缺等造成的;此外,法学双语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学管理体制不能服务于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课时设定不合理,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邢绡红,2009;万慧,2012)。

3.课程教学目标

学者们趋于认同法学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具双重性,即以外语为内容承载,学习和掌握法学专业知识。李燕(2009)认为高校法学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外语突出,法学领先,综合发展”;罗宗奎(2007)认为其目标是“在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训练第二种语言(英语)”;路广(2009)提出是“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和法学专业知识获取的有主次的结合”。

4.课程大纲设计

课程大纲设计在这指的是课程群的构建。首先,学者们认为法律英语课程应纳入双语课程体系,刘汉霞(2007)、黄振中(2010)等认为应设为必修课,最晚第四、五学期开设,并增加课时。此外,与国际密切联系的课程,应为双语课程。个别学者认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不宜开展双语教学(樊云慧,2013),但多数学者认为核心课程中的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适宜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规则或者国际贸易相关的课程,如欧盟法、英美法概论等,以及国内空白领域的法学课程也可设为双语课程(张慧霞,2007;樊云慧,2013)。

邢绡红(2009)、杜钢建(2008)等分别就环境法、知识产权法、日本法学方向课程等进行了双语教学实验。

5.构建教学资源

我国急需构建合适的法学双语教学教材。教材的来源包括引进原版教材,改编教材,编写教材,教师自编讲义。就引进或改编原版教材而言,张建伟(2011)、李燕(2009)、焦晓菲(2009)等建议引进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反映外国法律制度特征的原版教材;由于法律专业的政治性,教材引进应符合国内相关规定;改编时,根据国内教学大纲进行删减和重组。在自编教材方面,黄振中(2010)等认为应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在体例上,围绕部门法进行编纂;张乐平(2005)提出要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语言准确,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自编的教材或讲义也是很好的资源。中国法律是否为法学双语教材不可缺失的部分还存在争议。

教辅资源也应加大构建力度。教师用书撰写应包括教学计划、阅读理解、练习参考答案等(黄振中,2010),笔者认为还应增加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设计、课外自主学习资料等。多媒体资源方面,BBS、邮件、聊天室等的使用,为师生提供了线上线下的学习和交流(刘青,2004);超级链接为主的法学双语知识界面是很好的学习软件(May Fan, et al.,2002);笔者认为网上公开课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师资方面,焦点是如何进行引进和培训师资。张乐平(2005)、李燕(2009)、黄振中(2010)等就此进行了探讨,提出聘用专职法律英语教师,引进或培养“法学双语教师”,加强国际交流与校际人才共享,制定双语教学的激励措施等诸多建议。

6.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模式名目繁多,就笔者所见,有“简单侵入式”、“过渡式”、“侵入式”,有“维持母语”、“过渡式”、“侵入式”,有“全外型”、“混合型”、“半外型”,也有“渗透型”、“穿插型”、“示范型”。但,最多还是“沉浸型”、“保持型”、“过渡型”的划分。不论哪种分类,法学双语教学中,学者们都认为“过渡型”和“沉浸型”是比较合适的模式。

教学方法方面,夏雅丽(2007)、滕宏庆(2007)、樊云慧(2013)等建议以讨论、影视观看等形式进行师生互动;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式学习,案例分析法;增加学生法律原版资料阅读量;小班教学;针对学生语言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等。

7.教学评估

针对目前考核的不科学,陈驰(2009)等建议淡化闭卷考试,以评估学生的双语应用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为主,设计多样的考试方式,如开卷和闭卷、口试和笔试、平时和期末等的有机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考核两方面要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郭玉军,乔雄兵,2005)。

综上所述,法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评估应以注重能力考查为主,为形成性和终结性的有机结合。

三、启示

各种实践和研究给我国法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借鉴,但是法学双语教学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法学双语教学的研究方式应多样化,加大实证性研究力度,既应有教学反思,又应采用访谈、调查问卷、实验等更科学的研究方式;研究内容应更宽泛,不仅是课程设置的总体粗略探讨,而且应有对课程设计各要素的专项研究。

参考文献:

[1]Bao Tianren (editor).2004. A Collection of Paper from the 1st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f IATEFL China [C]. Beijing: IATEFL China.

[2]Crystal,D.2000,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Hutchinson, Tom & Waters, Alan.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May Fan, Xu Xunfeng. An evaluation of an online bilingual corpus for the self-learning of legal English[J]. System 30 (2002) 4763.

[5]Yalden,J. 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93.

[6]包运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法学双语教学初探[J].前沿,2008,02:66-69.

[7]陈驰.法学本科双语教学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S1:70-71.

[8]丁利明,金利锋.法学学科“语码转换式”双语教学探析[J].教育科学,2010,04:41-44.

[9]杜钢建.国际化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03:65-67.

[10]樊云慧.对高等学校开展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3,01:95-99.

[11]房绍坤,王洪平.英美法教育模式的探索之路――以烟台大学法学教育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03:26-30.

[12]郭玉军,乔雄兵.国际私法双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376-380.

[13]黄振中,夏扬.法律英语教学的困境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04:48-51.

[14]焦晓菲.关于法学双语教材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9,08:21-22.

[15]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5:337-344+401.

[16]李燕.高校法学双语教学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149-150.

[17]林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59-160+163.

[18]刘青.基于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法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06,01:108-111.

[19]刘汉霞,孙钰明.论法律英语在法学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高教探索,2007,S1:122-124.

[20]路广.法学专业双语教学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06:147-148.

[21]罗宗奎.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212-214+216.

[22]沈木珠.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3:391-394.

[23]滕宏庆.我国法学教育实践双语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S1:40-42.

[24]万慧.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探索――以广西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158-160.

[25]夏雅丽.法学教育改革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7,07:59-61+55.

[26]肖建飞,任志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司法考试、职后培训的实践[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6:159-167.

[27]邢绡红.知识产权法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S1:218-219.

[28]杨志刚,朱志伟.谈我校国际法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高教探索,2007,S1:139-140.

[29]张慧霞.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若干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164-166.

[30]张建伟.环境资源法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06:34-36.

[31]张乐平.全球化背景下法学双语教学探讨[J].河北法学,2005,11:160-162.

[32]赵小平.《国际经济法学》课教学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81+89.

[33]周凡钰,白士彦.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回归理性的思考――以法学教学为视角[J].教育探索,2013,07:48-49.

[34]周莳文.论法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改进――以学生为本位的合作式学习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S1:112-114.

课题来源:广西教改项目《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广立学院法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

法学社会论文范文第10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个视角,学术是面镜子,其凸显的是知识社会意义上“特定社会居所”的变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学术知识生产既起到激励作用,也成为学术生产能力显现的重要标志。因而,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清晰直观地展现我国法学学术生产格局,并透过数据所蕴藏的信息反映我国法学学术资源的分配和流动。

(一)法学项目立项数量和比例

高附加值的立项课题数量是反映学科研究进展的基本指标,数量的多少是判断学科学术知识产出的重要衡量尺度。2005~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共资助15761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中法学研究项目为1366项,法学立项项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各年度立项数量稳步递增。各年度法学立项项目呈现增长,且增速较快,已由2005年的93项增至2012年的273项,增长近两倍,自2010年起,法学年度立项数量超越200项。多数年份的增长率达两位数,2007年度增幅最快,达30.8%。二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所占比例稳定。法学项目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所占比例达8.7%,各年份所占比例稳定,2009年度所占比例最大,达9.8%。三是,学科地位呈上升态势。依立项数量反映学科地位的话,法学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已占据重要位置,仅次于应用经济学。从单一年份立项数量来看,1993年法学学科尚在应用经济学、经济理论、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历史之后。目前,法学和管理学立项数量相当,仅落后于应用经济学的立项数量,并逐渐缩小与应用经济学间的差距。立项项目的增加与国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国家综合协调发展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重要性有关,也与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基本治国方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进而迫切需要理论支撑密不可分。法学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更加注重发挥法学研究者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功能,中国法学正在逐步去除“幼稚”的标签,成为一门显学。学界也顺应了法治在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需求,越来越注重运用所积累的法律知识或生产新知识去思索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治难题,为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谏言献策。

(二)法学项目立项类别组成

2005~2012年,法学重点项目立项74项,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立项总量的5.4%,近三年法学重点项目立项比例升至7%左右;一般项目立项775项,占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总量的56.7%;青年项目立项517项,占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量的37.8%,其中2009、2010和2012年所占比重达40%。法学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比例整体上略高于同期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立项比例。较高的法学重点项目立项比重表明,法学学科尚有一些重要的理论有待突破,需要高质量的研究项目确保其难题的破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充分体现了“向青年项目倾斜”的特征,法学学科也充分遵循了“要继续增加对青年项目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在承担国家研究任务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提高学术水平”[16]的趋势,法学青年项目高立项比例表明法学学科更注重青年研究人才的发现、扶持、培养和储备,为法学学科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三)法学项目立项机构分布

分析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机构分布,可以揭示区域、系统、依托单位的法学科研实力强弱、研究队伍分布、主导力量所在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动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机构分布广泛,共有284个机构承担了1366个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立项机构系统、地域、具体依托单位上呈现以下特点。1.法学项目立项聚集于高等院校,而行政司法机构参与度低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党校、党政机关和其他科研机构所承担的课题所占比例分别为91.8%、3.7%、2.7%、1.5%、0.4%。高等院校承担的比例明显高于1993~2004年的80.1%,学院派系在法学研究中更进一步居于法学研究的优势地位,成为法学知识生产的重要阵地和绝对力量,这主要得力于高校集中了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研究基础的科研人才和具备展开学术研究的其他硬软件设施。但与其同时,行政司法等实践部门的参与度走低,可能面临理论创新应对司法实践的乏力境况,使司法实践活动沦为“自动售货”。2.北京、上海、湖北等省市成为法学研究的聚集区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的地域分布范围广泛,遍布全国的(除港、澳、台)31个省、市、自治区。法学项目立项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具有不均衡性,北京因其高等院校和其他研究机构集聚,研究人员队伍规模庞大,加上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优势,体现出雄厚的法学整体研究实力,承担了328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占2005~2012年立项的24%;上海、湖北、江苏等紧随其后,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大学法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较强,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以及崇文重教的传统,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整体立项地域分布高度一致。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四省、市的法学立项比例达48.8%,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新疆、海南、广西等地区的年均立项仅1项左右,西部地区以及部分中北部地区法学项目立项较少是不争的事实,即便考虑到2004年始设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资助项目,西部地区的法学研究实力依然薄弱,既有地区研究人员理论素养方面的主观因素,也受制于地方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水平等客观因素。3.政法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已成为主导法学研究的主力军22家获得15项以上资助的机构,其立项数量占47.7%,相比1993~2004年间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0项以上的13家单位所占的49%的比例[14],法学项目立项依托机构呈现分散态势。主要的立项依托单位没有太大差异,但其次序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政法类院校立项数量和排序大幅提升,中国政法大学以58项领先于其他研究单位,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紧随其后,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项目立项排序出现明显下滑(详见表1)。法学学术生产单位格局中,政法类院校、传统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仍是法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并得到巩固,理工类、财经类、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法学研究实力明显提升,形成政法类院校、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其他类型高校法学研究相竞争态势。长期积累的法学学科优势在学术研究中得以展示其实力水平,机构的科研团队规模,高素质法学人才资源流动增强部分高等院校法学研究实力,成为影响各机构立项数量的主要因素。

(四)法学项目的预期成果类型结构

2005~2012年,87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项目采取一种预期成果形式,占64.1%,491项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采取两种成果结合形式,占35.9%。法学项目成果形式主要集中在专著、研究报告和论文集三种形式上,占所有成果形式的99.1%,其中专著占58.4%,研究报告占26.9%,论文集占13.8%。专著型法学项目预期成果高于“十一五”期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整体研究的比例。“由于专著在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能够全面展现研究者的科研水平,一般适用于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而论文(集)和研究报告研究周期一般较短,且多为就某一问题的应用对策性研究。”[10]表明法学研究更注重以系统化的形式探索法学理论知识,挖掘法学理论研究深度,建构法学理论体系,对于时效性法律问题的应用对策性研究稍显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相悖。法学研究成果结构失衡现象还表现在成果形式单一,译著、工具书、电脑软件等形式只在部分年份少量出现。

(五)法学项目的二级学科分布

2005~2012年的1366项法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民商法学研究项目约占立项数量的1/4,是法学研究中的热门学科。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法理学、刑法学、经济法学等是学者依次关注的领域,与1993~2004年相比,法学学科内部的强弱态势、冷热状况并无太大变动。在法学立项的整体数量提升情况下,法律史、环境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在近两年数量上升迅速(详见表2)。法律史资助项目更主要集中在中国法律史领域,而对外国法律史研究资助不足;民法学资助项目主要集中在民法典、物权法、侵权责任法制定和实施研究上,而合同法、婚姻家庭继承法的资助项目数量较少;刑事诉讼法学是诉讼法学研究较为集中的领域,对于行政诉讼法学的关注较少;国际法学中国际公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立项数量较为均衡,而国际私法学的研究力量薄弱。(六)立项负责人群体分析依据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次数,可以反映活跃于本研究领域中的学科带头人或研究骨干。考虑到部分项目负责人主持的项目间隔时间跨度较大,因而本文部分统计数据追溯至1993年,且包含重大项目立项的数据。在剔除同名的负责人之后,1993~2012年共有1438人获得过1次资助,200人获得2次资助,23人获得3次资助,10人获得4次资助。根据文献计量学学者普赖斯(PRICE•D)公式计算得出,获得2次以上立项的为核心主持人,核心主持人占总主持人数的13.9%,主持的项目数占总数的25.8%,表明我国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法学学科研究群体,形成了老中青学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核心主持人人数达到200人次以上,具有一定的规模,所占比例较为合理,引领着法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但与普赖斯提出的10%的核心主持人承担50%左右课题的标准相差较大。

法学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法学理论创新、国家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为法学知识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我国法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促使各类研究机构、学者生产法学新知识,积累与传播法学知识。多数研究聚焦于解决我国法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促使我国法学基础理论向纵深层次推进的同时,破解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法治难题,推动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我国法学研究已形成了优势相对集中、辐射全国的学术生产格局。法学立项数量逐年稳步递增,立项比例保持稳定,学科地位明显提升,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显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向青年项目倾斜,以支持青年学者的研究能力培养和学术水平提高,高比例的法学青年立项项目表明其更注重对法学青年研究人才的扶持和培养,为法学知识的长效生产储备了后备研究人才。在法学知识生产的主体上,大学在知识生产主体结构中居于法学知识生产的绝对中心,成为法学知识生产的主要场域,法学知识的生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达的地区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集中于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等区域,政法类院校的法学研究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综合性大学法学院研究实力不减,新类型院校的法学研究实力明显提升。法学知识生产的预期成果以专著形式居多,更偏向于建构系统的法学理论体系。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等是研究的热点学科,法律史、环境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的研究不断得到重视。法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核心研究群体已初具规模并分布于多个分支学科。

上一篇:金融监管体制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村金融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