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校园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6 11:32:18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强化宣传教育;学校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

我区确定每年的三月为全区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要求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面向学校、面向学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宣传贯彻安全工作方针、政策,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素养,形成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保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是我们县今年学校安全工作的主题。2012年我县学校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的最有力措施。

据了解,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将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

2012年,我市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就达33人,其中溺水死亡22人,都是违反规定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游玩发生的;交通事故死亡4人;火灾死亡1人;其他事故死亡6人;一桩桩血淋淋的教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校园安全教育不容忽视!如何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遏制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事故发生呢?本人认为重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学校安全工作,宣传教育是关键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是重。” 文明在于细节处理,安全在防患于未然。学校要从如下几方面抓好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一是每月举行一次安全教育大会;二是把安全教育纳入班团队活动内容;三是开设安全教育课;四是张贴有关安全教育宣传画和刷写安全教育标语;五是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六是举行安全知识竞赛;七是聘请法制副校长给师生讲法律和安全知识。具体做法是:

1 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门卫管理制度。门卫人员要严防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影响或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遵守门卫制度是学校安全的要求,也是利人利己的需要。学生进出校园要自觉坚持戴胸卡,自觉遵守各项门卫制度。增强自律意识,自觉不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2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自觉遵纪守法,正确处理同学之间产生的各种纠纷和矛盾。不论何时何地,当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时,当事人切记理智地寻求正确的方法来解决。要提倡对话,消除对抗,必要时一定要及时报告老师、保卫科、政教处,请求帮助解决。矛盾双方千万不要暴躁、冲动、盲目、愚蠢。当事人不要各自寻找亲友参与解决,要防止以错对错,要严防激化矛盾,要严禁导致害人害己的后果。

3 学生不得携带管制刀具和其他易伤害他人的器具进入校园。同学应相互监督和及时举报。学校保卫科、政教处将组织人员不定期进入教室和宿舍进行检查,发现违规者,必将严肃处理。

4 学生要自觉遵守安全、文明公约,不得随意爬高,不得坐到教室、宿舍走廊栏杆上,不得在通道、走廊、楼梯上急促追赶或打闹,避免撞伤或影响他人。要严禁为了锻炼弹跳力,在教室或走廊上,训练弹跳摸拍高处设施物品的现象。严禁翻越围墙。

5 学校禁止同学拉帮结派,禁止同学参加社会上不正当的团伙和帮派,禁止同学夜不归宿,禁止同学阅览不健康的书刊和资料,禁止同学上网吧玩游戏。网络交友严防应约相会。

6 遇到不法分子的侵害,要敢于抗争,善于智斗,要巧妙寻找或创造有利因素,要坚信“做贼心虚,邪难胜正”,要机智和正确地做好自我保护。

7 安全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反映和协助处理各种不安全的隐患,确保学校班班安全,人人安全。

8 学生要注重人身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运动安全、财产安全。课外体育活动要严防伤害事故。全体同学要认真管理好宿舍和教室的门户。

9 要自觉遵守各项交通规则,不擅自骑自行车、摩托车上下学,不乘坐无牌无证、破旧的车船,不乘坐非载客车辆。乘坐公交车应自觉等车靠边停稳后,按秩序上下车。不要为了抢占座位,过早拥挤在车门边,以免车在靠边移动时被碰伤或压伤。

10 不论何时何地,任何学生不得私自和单独下河游泳。

学校应成为安全的港湾,学校教师应时刻把学生的安全装在心中,为学生们开展好尊重生命,远离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平时加强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面对危险的逃生技能,在公共场所注意遵守秩序,在实验室里按照规程操作,不要再亲手去破坏那保障我们安全的消防设施,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请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二 强化落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是保障

学校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经常化,是指每日每时每事都要进行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使师生的安全行为变成一个自觉的活动;制度化,就是要求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各学校每个学期、学年都要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工作预案等,并按计划、预案开展活动。活动的各个环节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如班会、团队会、校会等都要进行安全教育;社会化,是要求学校通过家长会和社会宣传活动,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扩大到全社会。学校要通过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演练等,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学校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可采取专题教育的形式进行,并在每天的实践活动、站队放学等时间内进行教育。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都要有活动记录。校内文化宣传,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电视等都要有安全知识教育内容。

三 落实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是抓手

保持学校稳定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各学校要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厌倦情绪,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坚持“一把手”抓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制度,实行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教育局与各乡镇、学校校长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学校将安全教育目标责任落实到处室、年级、班级和师生个人。学校要与各班级,班级与学生家长、与学生都要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学校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思想不重视、防范措施不落实、管理不严格、工作不得力的学校和个人,要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要按照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依法管理是推手

和谐校园首先是法制的校园,依法治校就是要在法律框架内实施校园管理,从事教学科研等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谐校园。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学校管理:

1 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做好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发挥好群众团体的桥梁作用,完善教代会制度。

2 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古语云:“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加强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建立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

3 要加强学校领导干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要不断提高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突出提高谋求发展的能力、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维护学校稳定的能力。学校要加强班子建设,校长要任人唯贤,率先垂范,容人容事,淡化权力意识,实施集中领导,分层管理,权责到人。

4 要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作用,加强师德教育,突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倡讲团结、讲协作、讲守信、讲友爱、讲宽容的新风。

5 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依法依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态度、感情、利益、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信念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如建立教师业务档案、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课改方案、奖励方案等。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评优、评先等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 教师人心顺,主人翁意识增强,就会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2

一、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现状

1、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埋头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和生源是否优质,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安全管理理念落后。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校园管理的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管理的思路和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对于高校校园安全管理而言,也应坚持和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应建立为师生服务,从师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的安全管理理念。

2、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安全管理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虽然存在,但其作为辅助部门很难得到足够重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就给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工作开展带来诸多障碍。校园安全管理必然要得到人力、物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而目前国内诸多高校都存在安全管理人员短缺、技术防范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多数高校往往在发生一定影响恶劣的校园安全事故后,校园安全问题才会引起足够重视。

3、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目前,多数高校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职能不明确,政令不畅通等原因致使这些制度无法贯彻执行,大都流于形式。往往多数人认为,校园安全就是学校保卫部门一个机构的责任,在教学单位中得不到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缺乏全面有效的制度措施保障全员重视、全员配合。

4、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愈浓厚校园环境愈安全,越发有利于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通过宣传和教育,高校校园安全知识宣传存在渠道少、方式单一的问题,宣传力度不够,尚不足以使校园安全知识人人皆知。现在一些高校管理部门也会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一些校园安全宣传的展览、讲座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到宣传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寥寥无几,所以宣传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二、全方位构建高校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对策

高校校园安全绝不是校园内某个管理部门或者某几个管理人员的事情,要做好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协调好各方力量,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多个角度入手构建一个全方位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1、以人为本,确立系统、和谐的系统化安全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人的重要性,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对学校师生的尊重与关心,努力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由“行政命令式”向“服务型”转变。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树立服务意识,增加政治安全服务、治安安全服务、安全教育服务、安全防范服务和窗口服务的功能,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塑造良好形象,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支持。

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进一步降低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校园安全水平。主动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明确职责,使校园安全管理部门内部形成有效合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安全管理部门内部的凝聚力,确保其更好地为校园安全服务。

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建设还应以系统化、精细化为目标。只有确保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系统化、精细化,才能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切中要点、抓住关键,全面梳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制定全面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防控体系。

2、有效整合,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创建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团队。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人力防范肩负着重要任务和职责,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加强安全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教育,强化其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增加投入,加强物防设施建设。物防实施是校园安全防控的一道关键防线,高校应该增加投入,在校园内合理配备物防措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提升校园安全系数。在建设好物防设施的同时,还应当配套好相关管理制度,保证物防设施充分发挥作用。

引进技术,建立全方位智能化的技术防控体系。技术防控作为人防和物防的重要补充,在校园安全防控中作用日益明显。通过将先进科技引入校园安全管理,建立校园安全监控枢纽,构建一个以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逻系统、紧急求助系统、安全防范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全方位、智能化的技术防控体系,以适应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

3、营造氛围,加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建设

建立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完整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的设置、编排、师资力量的配备和课程的考核等,力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安全教育。与此同时,还应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将安全教育付诸于实践,通过学生之间线上线下的互动和实践让其更好地领悟和掌握安全知识。

依托校园社团活动,丰富安全宣传阵地。校园安全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可以依托社团活动,将安全文化宣传和组织社团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社团在校园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将安全文化传播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措施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稳定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高校要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近年来,高校校园不时发生重特大案件,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当前治安形势的问题严峻,随着高校教学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拓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治安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园治安隐患多,纠纷多,刑事、治安案件不断发生。如何搞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出一套实用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不断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安全隐患的能力,消除不安全因素,维护高校治安稳定,保证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已经成为高校保卫部门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

所谓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是指高校保卫部门从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定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保卫力量和社会资源,把防范、管理、控制、服务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指挥、互相配合、信息共享、协调运转,集防范、管理、控制、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能对校园及周边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当前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本质认识不到位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是在党委行政领导下,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各部门、单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有些高校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重打轻防、依赖公安等方面思想。认为公安机关是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国家工具,理应担负起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全部职责。过分依赖公安机关的震慑作用和短期效应,在防范力量上很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在筹建治安防控体系时规模化不够,覆盖面不大,长效性不强,只是停留在现有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轻视对防控体系的整体性建设,对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存在认识不足,没有真正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理念。校内一些重点部位和要害部门,安全制度尚不健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彻底,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体系建设。

2.治安防控参与力量单一

参与校园治安防控的主体因素较多,公安机关、文化、城管等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学校行政管理机构、保卫组织、外聘保安人员、教职工群众安保组织、大学生治保组织等,都是安保体系中的构成。公安机关要求“校园日常治安管理以学校为主,公安机关主要是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检查、法制宣传和保卫人员业务训练。各类案件的查处及校园周边治安管理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学校配合。”因此,具有法人身份的学校,是构成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主体。从目前大部分高校治安状况看,对师生安全危害最重,对校园治安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犯罪及各类扰乱校园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仅仅靠保卫部门管控,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及作案人的动机,从案发根源找途径解决,注重防范工作。由此可见,当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组织下,调动全校管理力量共同与保卫部门参与到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控工作中去。

3.治安防控体系中有效措施欠缺

大部分高校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物防、人防、技防设施,对整个校园的治安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管控。在建立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强化设卡堵控,加强对人、车、物的盘查,检查和校园巡逻力度加大,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但是,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技防措施欠缺、人防意识不到位、管理不全面等问题,而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治安防控系统的构建。以学生宿舍盗窃案为例,一些技术安全防范设施形同虚设,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与公安机关联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比如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盗窃案件,被侵害人大多防范意识薄弱,未将车辆入库存放、未安装报警器和防盗锁具;有些教学单位内部未建立起安全保卫制度,夜间无人值班、巡查,室内未安装CK报警器、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从中可以发现,各种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防范。

三、加强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1.深化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认识

加强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高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高等学校的治安安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科研,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深化高校对防控体系建设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学校内部健全防范责任、预警信息、群防群治、巡逻护卫、物防、技防等工作网络,实现快速反应和宣传教育、人口管理、考核奖励等治安保卫机制。在校园内部构建一套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安全保障,切实提高学校师生员工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员工满意”的目标,为学校营造稳定的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把学校的治安防控推上一个新台阶,改变治安保卫工作发展与学校改革发展步调不相一致,校园治安保卫工作手段与新形势下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

2.建立治安防控的类社会化模型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治安问题的种类、发生率、复杂程度已经接近社会治安。单纯依靠高校保卫组织值班、巡逻为主的“看家护院”式的校园治安防控模式与复杂的校园治安状况明显不适应。在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借鉴社会的治安防控经验,建立以自防自控为主,并结合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权力的类社会化模型。包括设立校园110治安报警点、救助服务系统以及步行或机动车、非机动车巡逻等勤务行为。校园110指挥中心与巡逻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加威慑力量,还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和发现各类案件、事件,掌握校园安全防控工作的主动权。成立由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共建领导班子,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防止缺位,内外兼治的办法。加大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监管、维护和治理力度,清除隐患,预防突发事件,保一方平安。从而实现政府、高校共同参与治理的格局,形成校地互动、警校互动,共建平安校园的协作机制。

3.构建立体、完善的防控管理体系

(1)强化动态校园防控机制。人员高度集中,非在编(学籍)人员流动量大,每天出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无数,导致产生各类问题的诱发因素很多,是高校校园治安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建立和强化动态校园防控机制时,学校保卫部门要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意识,根据每日的“校园及周边警情信息”,及时给各安保人员提供动态和适时更新的校园治安动向等信息,指挥各安保人员调整巡逻重点、合理布控,提升防范力度和密度。积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群众性防范队伍,根据校园及周边发案规律、特点,适时调整巡控方式、时间和地段,边巡边查、以查强管,提高校园巡控工作的针对性,及时发现、处置警情信息,实现巡控工作“动态化”。确保在校园治安问题处置时间上的最迅速化,将其解决于萌芽或初始状态,防止事态的复杂化和蔓延扩大化,确保治安防控工作的主动地位。

(2)建立校园网格化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根据校园内的不同情况,依据其特点划分为不同区域,配备专职保卫干部,配合地方警务力量,做好安全检查,处理治安问题,协调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推进以校园网格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运作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监管网格,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的方式,建立责任细化的网格目标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学校精细化常态管理水平。逐步形成纵向由学校、各科室、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三层分级管理,横向由各科室负责的立体网格监管体系,实行学校安全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形成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3)构建虚拟空间的安全防控体系。鉴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消极影响的一面,在构建虚拟空间的安全防控体系时,从净化校园网信息环境的需要出发,成立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懂专业、政治可靠的师生设立网络安全员,以网站为单位建立专职的校园网监控专职队伍,责任到人,负责对校园网站信息的监督、管理工作;借助学校人才、技术的优势,加强校园网建设,建成相对独立的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网络系统,达到利用互联网对高校师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防范教育的目的;加强对师生进行“网德”教育,建立互联网适时监控网络;安排有关职能部门对校园电子公告牌和电子邮件进行管理,安装安全保护过滤系统,清除信息垃圾,实施专人监控,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

4.建立科学、高效的防控管理指挥网

建立科学、高效管理指挥网是加强校园重点、要害部位较多的治安保卫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防控管理指挥网是否科学合理,既关系到能否调动保卫干部工作积极性,指挥调度是否顺利,又关系到各工作网是否配合默契,是否可取得最大的治安效益。(1)建立良好的多点位秩序网,减少发案的环境条件;(2)强化多点位防范网,加强多点位面上防范控制;(3)建立重点部位电视监控网,实施对重点部位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4)设立高效快速的“110”处警网,及时有效地处理出现的案件事件;(5)建立科学的指挥管理网,全面掌握校区的治安动态、准确分析出现案情、及时做出指挥决策,快速调动治安力量,协调指挥四个治安工作网的高效率运转。可以说建立科学的管理指挥网,是高校保卫工作的中心环节。在防控管理指挥网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下,各项措施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共同打击专事高校作案群体,维护校园治安秩序,降低校区发案率,打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校园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这就要求高校安全管理部门深化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认识,充分借鉴社会面的治安防控经验,建立以自防自控为主的高校校园治安防控类社会化模型,构建立体的、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治安防控管理指挥网。针对本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具体情况,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夯实安保工作基础、筑牢安全防线,搭建信息灵通、权责分明、协作配合的校地互动、警校互动工作综合平台,从而实现全面覆盖、无缝对接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切实维护高校及周边治安秩序。

参考文献:

[1]张璇,刘文.试论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构建[J].安防科技,2010.

[2]张啸.新型校因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思路[J].新西部:下半月,2008.

[3]李伟清.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

[4]王虹铈.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4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密切配合,及时组建校园安保队伍,积极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稳定。但—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前后,市政府校园安全安保工作调研组对全市义务教育段在教育机关登记注册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目前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中仍然存在安保人员配备不足,校园安保队伍招聘、管理、工作待遇等方面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保人员未按要求配备或未配备专职保安。我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26所小学、7所中学、5所教体局所属幼儿园及8所街道办幼儿园)已全部配备专职保安,但仅占全区校园总数的36%;而民办学校、幼儿园(其中民办中小学3所、企事业、民办幼儿园共75所)现在尚未配备校园专职保安。

二是各校自己配备的安保人员年龄偏大、数量不足,人防能力偏低,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不够。

三是物防、技防的投入偏少,达不到安保要求。企事业、民办幼儿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普遍达不到安保标准要求,有些民办幼儿园办园规模小、条件差,个别甚至是在居民楼内办园,安全隐患较多。

针对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校园安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经区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校园安保人员配备工作

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切实将配齐校园安保人员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根据所属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规模、区域、师生人数、安保人员配备现状,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民办托幼园所的安全监督管理;认真解决前期校园安保人员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于10月底前按照省综治办、教育厅、公安厅、财政厅《关于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基础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选好、配齐、配足校园安保人员,努力形成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网络。10月下旬,区托幼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有关要求落实情况进行核查。11月初,市政府将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保人员配备及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二、切实加强非公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

区托幼办要严格执行市申请办理幼儿园的标准和规定,逐项对照落实申办幼儿园的各项条件,层层把关,严格审批新办幼儿园许可证,从源头抓紧抓好对民办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要整合各种托幼资源,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托幼市场,开办师资力量好、设施标准高、安全措施强的规范化幼儿园。

各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要根据职责分工积极配合、及时沟通信息,在10月底前全面清查未在教育机关登记备案的幼儿园,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要求其及时登记,纳入正规管理;对不符合办园要求,安全隐患大的非法开办的幼儿园依法给予取缔。

三、切实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区综治办、公安分局、教体局及各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单位要针对目前校园安保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管好、用好现有安保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安保人员档案,对校园安保人员录用、培养、管理使用和劳动合同签订、工作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安保人员各种保障长效机制,保证校园安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校园安保人员创造拴心留人的良好工作环境,稳定校园安保队伍。要广泛发动各方面力量,采取增加警力、加大巡逻密度、组建社会志愿者、家长志愿者队伍等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全面加强校园安全防控工作;要加强与有关社会团体的协调联动,增强我区的社会总体防控效果。

四、强化问责追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一步细化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安全措施,努力实现安全监管的全覆盖、无缝隙,职责到位、责任到人的安全监管机制,形成“一岗双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工作目标

以坚决杜绝学校安全事故为目标,强化安全教育管理,逐一明确教育系统内各级网格安全责任,健全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加强安保、消防、校舍设施、食品卫生、交通车辆、宿舍、实验室、教学活动、大型活动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使校园安全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有效防范校园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安全。

三、定岗范围

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包含:区教体局主要负责人和其他分管负责人,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各镇教委;各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和其他分管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及教师。

四、工作内容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原则,各镇教委、各学校(园)、局各科室要全面落实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将责任逐级落实到各学校幼儿园、到每一个科室、到每一个岗位。全区以教体局、各镇教委以及各学校幼儿园为单位,划分成若干个校园安全监管网格,按照地域和业务范围将学校幼儿园划入相应网格,明确各网格主要负责人和监管责任人员。根据我区教育系统实际,校园安全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划分为四级:一级网格为区教体局;二级网格为局机关科室;三级网格为各镇教委;四级网格为各学校幼儿园。

(一)一级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

1、一级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是指区教体局为主体的纵向实名制管理体系,制定《全区学校安全网格实名制管理的实施方案》,编制《学校安全网格实名制责任表》,建立教育系统网格实名制管理信息台账。

2、在区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网格学校安全监管工作。区教体局主要负责人为全区学校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网格内学校安全监管工作;班子成员为分管业务内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分管责任人和包保网格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监管责任人。

(二)二级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二级网格实名制管理是以区教体局机关各科室为主体的实名制管理体系,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依据责任分工和业务职能工作,负责科室业务职能范围内的学校安全工作,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各自职能范围内主要责任人,科室成员为业务内分管责任人。

(三)三级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三级网格实名制管理是以各镇教委为主体,制定相应的《安全网格实名制管理实施方案》,实行全员安全责任制,各镇教委负责人是全镇学校幼儿园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网格内学校安全监管工作;分管安全的责任人是直接责任人,其他成员是各自职责范围内具体责任人,把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编制《单位安全网格实名制责任表》,建立单位基础信息台账。

(四)四级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四级网格实名制管理是以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为主体,制定相应的《安全网格实名制管理实施方案》,实行全员安全责任制,各学校幼儿园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的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其他负责人和各处室责任人、年级级部责任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各自职责范围内具体责任人,把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编制《单位安全网格实名制责任表》,建立单位基础信息台账。

四、主要任务

安全生产网格实名制管理工作以各镇教委和各学校幼儿园为推进主体,分别以本辖区和本单位安全监管范围内为网格实名制管理对象,制定实施方案,建成学校网格实名制管理体系。

(一)全面调查摸底。各镇教委负责本辖区学校幼儿园、区直学校幼儿园负责本单位安全监管范围内管理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各单位要对所有管理对象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底子,确保全面、真实、准确。

(二)建立责任台账。各镇教委、区直各学校幼儿园根据调查摸底结果,按照定岗、定人、定责的要求,细化落实岗位职责,层层明确所有管理对象的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建立安全网格实名台账。镇教委负责建立辖区管理对象网格实名台账,并组织督促各学校幼儿园建立内部网格实名台账。区直各学校幼儿园负责建立监管范围内管理对象网格实名台账。管理对象内部实名台账要明确每个责任岗位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建立的网格实名制台账上报区教体局汇总,建立全区学校幼儿园安全网格实名制台账,并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台账运用。各镇教委、区直各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网格实名制管理工作机制,确保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建立岗位职责实名制即时调整机制,各单位、科室业务职能、人员发生变化,及时调整工作职责、责任领导、责任人,确保不脱岗、不空岗。新增管理对象要及时纳入网格实名制管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网格实名制管理电子档案库和信息系统,实现区教体局、镇教委、学校幼儿园三级联网,提升岗位网格实名制管理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教体局成立学校安全生产网格实名制工作领导小组(附件1),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镇教委、区直各学校幼儿园也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安全网格实名制岗位管理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完善安全网格实名制工作领导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运行保障。各镇教委、区直各学校幼儿园要安排专项经费,保障网格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配齐网格实名制管理工作人员,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办公设施。全区教育系统网格实名制台账建立后,要及时调整充实,不断提升完善。加强数据调度,加强学习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实现责任明晰化、管理精细化、考核规范化、运行信息化。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6

关键词:校园安全 管理体系

校园安全问题目前得到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重视,校园安全作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明社会基本价值的体现。学校在谋求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校园安全观念必须受到重视,应把确保校园安全作为一个基本的办校理念严格贯彻。据统计,我国校园安全事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平均每天有超过30个学生受到伤害甚至失去生命。

一、 建立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校园安全管理是社会安全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在于是社会传道授课的主要区域,其特点是人口密度较大,仅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已超3000万,全国教师1300多万。学校里聚集着祖国未来的栋梁,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学校也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因此,校园安全在我国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校园造成安全威胁的事无不牵动着社会各阶层的心,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校园事故频发,如运动事故(广东东莞光明中学学生跑步800米后猝死),交通事故(江苏华侨子弟学校校车侧翻造成多名学生受伤)、食物中毒事故(四川眉山映天学校340多名学生食物中毒高烧住院)、消防事故(北京化工大学宿舍起火)、刑事案件(复旦大学学生室友投毒案)等,都说明我国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二、建立全面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校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建立全面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在于以下几点:

1.完善法制,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当前,发达国家如瑞典、法国均已制定了《校园安全法》,严格执行。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目前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办法》、《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应对校园安全事件的重要性。但是在法律的执行方面,我国由于整个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氛围不强,很多法律得不到有效执行。因此,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是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首要条件。

2. 加强科学技术在校园安全上的应用。校园安全事件绝大部分为突发事件,在事发前无明显征兆。因此,应加强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信息预警问题,以及校园突发事件的资源调度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为校园安全提供全面支持,为在校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目前,可用于校园安全的研究包括:对自然灾害事故的评估,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关键要素,事故发生后受害人行为特征以及心理治疗的研究。当前,我国校园安全事故突发时,当事人往往不知所措,没有完善的应对方案,仓促上阵,疲于应付。结果是,应急措施不到位,处理方案不科学,事故后恢复建设不理性,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今后的预防方案没有仔细研究完善,属于被动型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因此,加强科学技术在校园安全上的应用是迫在眉睫的。

3. 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增加学校领导的责任感。一方面,对于师生加强安全宣传,普及安全知识,让学生一旦发生事故知道如何减少伤害。另一方面,加强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在事故发生后,明确规定责任承担者,避免学校领导、教育部门之间责任互相推诿。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已经提出建设“安全校园”的目标,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三、结论

本文初步探讨了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妥善处理校园安全事件是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由于校园安全事件难以预测、诱发因素多样化、事发地点人口密度大、社会影响恶劣等特点,做好预防和事后的补救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晔.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论. 现代情报, 2012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姜晓丽,高岳仑. 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的思考. 高教论坛,2009(10):100~102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一、校园安全的观念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全体师生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高安全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原因。就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学校安全观念文化的核心应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即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做到心中想“人”,目中有“人”,一切为“人”;开展每项工作,都要从关爱师生生命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实践、反思。“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理念,直接推动了学校师生安全理念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实现了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接受,也坚持了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

二、校园安全的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

为了使全校师生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提高应急自救技能,建立安全应急体验教室的做法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这类教室的建成将极大地提高学校安全应急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提升学校安全应急处置能力。通过安全应急体验学习,将大大提高师生的安全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根据校园安全行为的主体来划分,又可以分为领导安全行为文化(如领导小组及其职责,开展安全调查,进行安全决策,激励与惩罚等)、群体安全行为文化(如校园的安全教育行为,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宣传橱窗等为载体,以开展讲座、主题班会、学生社团活动等为途径的多方面教育)、个体安全行为文化(如师生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程度、安全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自我防范能力等),这些都为我们进行校园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校园安全的管理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对学校及师生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和作用,它集中体现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对领导和师生的要求。安全管理文化的建设包括从建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制意识、端正法制态度,到科学地制订法规、标准和规章、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自觉的执法行为等。同时,安全管理文化建设还包括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经济手段的建立与强化等等。校园管理文化应具有自己特色,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实际以及本校安全观念、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当前,各校大多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政教的副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各处室分块负责的校园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为学校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网”,成为校园安全的重要保证。

四、校园安全的物态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从安全物态文化中往往能体现出学校领导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出学校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所以说物态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物态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一是校园内的建筑物、教育教学仪器设备、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安全可靠;二是对现有的建筑物、设施设备、仪器等学校所有物件进行排查,发现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校园的安全物态文化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篇8

一、加强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

“平安校园”是指具有“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的校园,安全是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校园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对创建平安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校园安全教育是平安校园创建的重要基础

“安全”是人们最常见且常用的词汇之一。“安”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包含了安康、安心的含意,可谓“无危则安”;“全”:指圆满、完整,或指没有伤害、没有破坏、没有损失,可谓“无损则全”。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安全教育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加强安全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为了“自我安全防范”,二是为了“安全自律”。其教育内容不仅仅是安全知识,还包括相关法律知识。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的教育与学习,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法制意识,使国家财产和师生的人身、财产不受侵害。教育是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使其不去侵犯国家、集体的财产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危害社会,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校园安全教育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校园安全管理是平安校园创建的重要手段

加强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为了“校园安全防范”,二是为了“安全他律”。

加强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是制度建设。要完善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关键是严格按制度办事,工作落到实处;核心在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长期坚持,一刻也不放松,实现校园的长治久安。

要加强对学生日常安全工作的管理,加强安全防范,并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

学校的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思想,树立“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保护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尽教师的“天职”。

二、共同创建平安校园

1.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增强责任感

校园平安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易被忽视的工作,就象时刻为我们人类服务的空气和水一样,虽然空气和水对我们的生命非常重要,但我们平时几乎忽视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重要。而当我们将为人类服务的空气和水污染后才发现空气和水对人类的重要,那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同样,如果只有出现了安全问题后才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那同样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有时可能要付出血、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加强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成立由院(檢长任组长,分管安全保卫、宣传教育的院(檢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平安校园”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负责,及时研究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推动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要正确处理好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安全稳定工作的辩证关系。教学、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安全稳定则是学校的“重心”工作。工作没有“中心”不行,但工作失去“重心”更不行!

校园平安工作决不能认为仅仅是学校领导几个人的事,或者说是保卫处的事、学生处的事。那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是一种对集体、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校园平安工作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2.群防群治,齐抓共管,共同创建平安校园

创建平安校园是造福师生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人人都受益,同时也是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人人都应成为创建平安校园的组织者、参与者、实践者。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广泛的宣传与教育,努力营造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平安校园建设的氛围。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广泛开展学校内部的“平安院系”、“平安班级”等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把平安校园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3.加强平安校园制度建设,健全管理体系,实现平安校园

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从创新“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奖惩机制”、“投入机制”、“落实机制”等方面着手,加强平安校园创建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安全工作责任制建设。层层建立平安校园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并结合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对各单位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对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奖励表彰。要健全平安校园创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

4.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平安

事故系统构成理论指出,事故构成要素主要来自四方面: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三是环境不良,四是管理欠缺。因此,要杜绝安全事故,就要从这四方面着手,即加强校园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思想教育、加强校园各种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强校园育人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要加大校园安全防范的“人防”、“物防”、“技防”力度和投入,提高校园防控能力和水平,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平安。

5.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建勘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有效措施。优秀、先进的校园文化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爱憎分明、遵纪守法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校园的文明程度、校园风气、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

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手段。

6.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创建“平安校园”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加强有关安全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1992年国家教委、省教育厅、省综治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湘教发[2007]33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教育部部长令12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年教育部部长令21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学生安全教程》等。

三、创建平安,从小事做起

我们的工作和平时的生活,时时刻刻都会与平安相联,例如在你离开办公室无人时是否随手关门?当发现陌生可疑人在办公室或宿舍附近俳徊时你是否过问?发现安全隐患等问题时你是否及时处置或告知有关部门?当你路过一群正在发生争执、吵架甚至打架的学生时,你是否会进行及时的劝阻?当有人对集体财产进行侵害时,你会怎样做?当学生带着期待的目光来到你的面前咨询时,你的态度、你的工作是否做到让学生满意?是否达到了消除顾虑、化解矛盾的效果?当接到可能导致不安定、不稳定的信息时,你怎样处理?面对制造谣言、散布谣言者你的态度怎样?……

有些事看来可能是小事,但如果没给予及时有效地处理,就有可能变成大事丨创建平安校园,要从小事做起。创建平安的小事人人都能做,人人都有责任做!

上一篇: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范文 下一篇:高校的篮球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