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10-27 17:43:23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1

中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通过课程改革,使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由轻基础、单一型向厚基础、复合型发生转变。课程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定向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市场脱节,学校的教育模式死板,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距较远等问题,都非常突出地摆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面前。随着市场经济向开放化、国际化、竞争化的方向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与之相适应,培养出有文化、有技术、有竞争意识、有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重视培养和开发中职学校学生的劳动素质、智能素质、独立自主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中职学校的课程教育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核心,要积极、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主动为市场服务,运用市场机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源素质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大幅调整,学生由过去的统分统包变为现在的自主择业。低学历、低水平的中职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成为弱势群体;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高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素质下滑、个体差异增大。因此,应通过课程改革,创建适合学生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挖掘学生的潜能。

2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随着中职学校课程理念的提升,在课程目标设置上,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从实际市场的需求出发,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思想、积极的劳动态度与健康的职业道德。在课程的结构上体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第一要素,通过课程改革,建立就业市场需求什么就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的理念。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知识的实际需求去调整文化基础课程及课时数。在课程实施上,实现活动化的教学过程,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加强专业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专业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具体化和实施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贴近于教学实践,专业课程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怎样教,最有话语权。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让专业教师真正参与进来,多听取并采纳他们的意见。课程内容要完成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任务为中心转变,课程实施以过去的单纯知识灌输向以项目驱动为转变。此外,课程改革还要实行专家论证,完善课改体系并切合实际。坚持产学合作的教学模式。产学合作是在互为优势和互为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教学。企业、学校及学生都能从这种合作教学模式中受益。具体而言,企业得到了需要的技能人才,通过学校与学生的无形宣传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学校方面,解决了教学设备、办学场所及专业教学教师等资源缺乏的问题,促进了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学生获得了一个锻炼自己的真实职业环境,职业素质与能力得到了发展,并获得了就业机会。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课程改革队伍。课程改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课程开发、理论与实验、实践总结、改革创新等诸多方面,因此,实现课程改革需要既有基础理论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人员,包含教育行政部门、校长、专家、教师及企业等。行政部门既要在宏观上提供政策指导还要保证课程改革所需的专项基金。校长和教师是将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的实施者。专家能提供高水平的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企业的参与便于使课程内容与学生以后的就业相结合,体现就业导向。总之,要使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行之有效,必须先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可行的改革方案,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通常情况下是指有关教学活动的内容和进程等,其中,课是内容,课本、讲义以及网络资源等其载体;而程是指进程,其表现为具体的授课行为。在我国,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职业教育采用学科课程,行动课程主要是专业课程,而项目和任务共同构成课程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核心环节。因此,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需要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进而将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进行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职责就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实际上,课程改革是教与学的改革,就具体目前的状况来说,是改变授课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技能培养的地位,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的“被动性、依赖性和虚拟性”向“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方式转变的过程。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针对就业岗位,将传统的学科课程转变为行动课程,进一步实现课程要素的变化,同时实现课程内容向课程评价的转变,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将以实践、操作活动为中心,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学内容将会根据岗位技能的真正运用而进行调动。其次是改革教学模式。在当前环境下,职业教育主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等。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做”,而不是“讲”,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特别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这就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效果非常好。还有是改革教学场景。在传统的课堂上,行动课程是无法开展的,组织开展行动课程教学,通常需要借助特殊的场所来实现。其实最好的教学环境就是真实的岗位工作场景,但这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这就需要对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提炼、模拟。为了开展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需要布设教学场景,比如,中职学校建设一体化教室,就是布设“真实”的场景来为行动课程提供教学“课件”。再有是教师队伍的改革。任何课程建设和改革,其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理念、能力关系着课程改革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队伍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全体专业教师的职责。就目前来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最后是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实施教学改革的目的所在,所以,建设、改革课程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建设最适合自己的课程,那么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学生们的基础课功底、整体素质、接受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并且还要在学生的培养中及时调节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场景等等,要清楚课程改革的目的,如何去做以及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所在,如何建设等等问题。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原则的把握

在实施课程改革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一方面是应当遵循、依凭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是对理论把持、操作的定位。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准确把握目标,课程改革才有成效。首先以就业为导向。第一,就业情况是评价验收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同时通过就业就业情况可以考核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是职业学校办学成效最显著性的标识,对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评价。第二,就业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中心开展,以提高就业率为目的进行改革。第三,就业形势对课程改革具有调控、优化作用。第四,就业可以引领课程改革。其次以能力为本位。从心理学上讲,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个体凭借这种心理特征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中职院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的、技术的、特定职业的”能力目标设置课程,帮助学生培养生存发展所需的技能。从就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是一种岗前技能培训,对于学生来说,职业本领和能力是其进入社会的资本,同时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基础。再次是把握理论适度原则。把握理论教学的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理论教学的分寸,过于偏向理论教学就会削弱职业教育的职业、实践特性,培养出的学生很可能就会能力、技能不足;而理论功底贫乏则会降低毕业人才的职业扩展性,不利于继续深造。最后坚持实训主导原则。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共同构成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普通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实习实训课程分别是基础、核心和根本。实训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是理论知识升华、转化成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如果缺少实训环节,那么所学的理论知识就会难以实现其价值;并且实习实训是学生获得技能的关键,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训,学生才能掌握、运用这些职业技能;同时,通过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向社会的平稳过度,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要点

1.实用性。

对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学有所用是必然的要求。如果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实用性不强,那会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中。

2.先进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很多职业院校的课程往往滞后于这种发展和创新,讲授和训练的素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时,由于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都是旧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运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保持先进性,及时更删课程内容和项目,力求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趣味性。

现在职业学校老师们往往会抱怨:学生的整体素质太低,“课不好上”、“学生不学”等等。因此,如何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成为一线教师的头等大事。一般看来,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趣味化改造。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糅合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成效,但也是现代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直接问题。

4.互动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课程设计上的互动性环节的合理设置,关系着课程教学整个过程的有效性,也关系着教学评价的最终成效。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注重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3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使得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只能获得相对独立的、单一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一起,缺乏形成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此,职业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就业需求。俗话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情况不太乐观。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如何在金融危机下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呢?那就得先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譬如,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专家开发制定了一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而大纲采用了模块结构,实行“一纲多本”,引进了教材编写出版竞争机制,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寻求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既体现了大纲的通用性,又体现了大纲的灵活性。但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及目的比较单一,仅仅指某专业或某工种应达到的某种要求。课程即使作了些改革,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本质上并没有太多改变。学生一般都是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按部就班地完成相应的练习,这种方法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占据的主导地位,禁锢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使得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想象空间,久而久之,学生都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导致了学生缺乏创新的能力。

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想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是一名专业课教师,在任教的这几年里,我觉得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还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一般都是按照学校的安排进行教学的,好多知识点是学生平常不怎么接触到的。比如,我在上《机械加工基础》这门课时,由于学校安排的车工实训比较晚,而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却在书本上很早地就涉及了。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我在讲解三爪卡盘与四爪卡盘时,由于车工工场有学生在进行实习,为了安全起见,我没有把学生直接带入工场,只是依据书上的文字及配套的图形进行解释,刚开始我以为学生都能明白二者的区别,可事实恰恰相反。在知识点讲解不久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阶段学习的摸底工作,我把三爪卡盘与四爪卡盘的区别以问答题的形式进行检查。从批卷的情况来看,只有一位学生将这一问题按照书上的文字一字不落地背下来了。事后我了解了一下,这位学生反映不是太明白两者的区别,考试能够将此题写完整,是“死记硬背”的结果。而其余学生则反映根本就不明白,所以就没能做出答案。后来,我用中午的时间,把学生分批带入车工工场,自己一边演示两者的运动情况,一边作着相应的介绍。随后让学生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尝试着操作这些卡盘,并让学生在操作完之后,复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牢固。从以上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一定要相互结合,一旦脱节,就会影响知识点的掌握。如果我们能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从传统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想上大学,都想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现实中往往是残酷的。我以前在中考的时候,也梦想着自己能够和别人一样踏入普通高中的大门,继续进行学习,但事实却很残酷。我离普通高中的分数线只差了一分,因此,要交三万元钱,由于家庭经济不允许,我选择了职业高中,我也曾颓废过。后来,班主任的一席话点醒了我:“即来之,则安之。”于是,我开始振作,在三年的学习中,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不断强化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三年后我由于成绩优秀考取了一所师范大学,有了当初的选择才有了我今天的工作。这说明学习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条件和兴趣的教育,有道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困难就成了全社会都在关心的问题。好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未取得自身的最佳发展,失业者有之,平庸者有之,而职校生却往往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原因就是因为社会上技能型人才大量紧缺,而近年来的职业教育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实施的,只有练好自身的基本功,将来在社会上才有一席之地。

(三)大胆、合理地开发校本教材

我国职业教育的教材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个教材建设还是相对缓慢的。而每所学校的专业开设情况不一样,学生素质也参差不齐,所面临的就业市场也不相同,所以在教材的应用上也存在着差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合理地开发校本教材。这样有利于职业教育理论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更好地结合。我们学校就根据本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了相应的校本教材。比如,教师在使用的《机械CAD》校本教材时,由于此教材针对性强,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点,知识的系统性就更强了。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多样的竞争性活动

学校除常规教学活动外,还应该根据本校的特点开设相应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我校就开展了车工兴趣小组、钳工兴趣小组、机械CAD兴趣小组、电子CAD兴趣小组等教学活动。同时也把学生带入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同时还需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通过比赛,学生可以了解现阶段的技能水平,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在已是信息时代,我们应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的更轻松。

(六)让教师下企业

职业学校要想很好地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关键。由于教师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使得自身的专业操作能力得到了限制,为了要培养适应社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教师必须先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要想与社会接轨,那就必须有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实用性”的人才,课程改革者是关键。当每一次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时,都会推动我们的职业教育向前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课程改革还有待提高。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人才,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1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课程衔接是指连接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使它们之间相互发挥积累的最大效果以达成课程目标,课程如果不加以适当的组织和衔接,将是支离破碎,凌乱不堪,毫无教育意义。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两者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如宏观的学制,微观的课程;有形的教学模式,无形的培养目标等等。

当前,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各国在探讨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既体现出各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特色,也表现出相同或相似之处。英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教学和课程衔接,是以职业能力为基点,以核心技能课程为内容进行衔接。我国的中职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建设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中之重,如果妥善处理好这一衔接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的努力,也需要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做好这一衔接问题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获得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与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2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省市依靠区位优势和经济、人文等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及多年来发展职业教育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加上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协调水平、发展规模水平和拥有资源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高职的课程衔接是基础。如何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不仅关系到中职与高职教育专业内部衔接的顺利实现,也切实关系到中职与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设置、教学规范、师资力量、生源结构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探求一条适合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道路,显得尤为必要。

3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具体措施

3.1不断深化改革课程设置

当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在衔接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是一项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一个过程,两个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有所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职院校的改革,高职院校应与中职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课程设置上要不断深化改革,一方面实行阶梯式培养,使学生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等三个层次呈现向上的趋势,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最后达到满足中等学校学生的升学、高职学校的招生、企业任用的要求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3.2规范教学内容,减少重复教学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在日常教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在专业划分上,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目录不统一;在课程的设置上,两者内容没有对应关系。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等和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和建立一体化的衔接关系。因为职能部门首先要在专业领域加以划分,从而让两个不同层次的院校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课程,减少和避免重复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形成规范的教学秩序。

3.3加强师资建设,重视教学质量

中职和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条件等问题,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中高职院校的教室往往是刚走出校门,只有理论经验,缺乏实践教学经验。要落实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支持和鼓励教室下企业锻炼和参加培训,不断提升教室的工作能力,将市场和企业当前的需求和行业标准带回学校传授给学生。其次,设置奖励,调动教师多搞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再次,建立职称和职务晋级机制,为教师争取待遇创造平台。同时在教学环节相关部门中也要举行讲课、说课比赛,促进教师在课堂施展自身魅力、传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授娴熟的技能,通过这些渠道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总之,有一支良好的教学团队肯定能为教学工作带来明显的效果,但是教学质量不能单单只看教师队伍,也和学校的管理人员、软硬件设施、学习氛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理念,共同教育学生。

3.4与时俱进,创新衔接机制

高职院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试点,寻求适合中高职对接的新模式。一是学制的衔接。在继续推行“3+2”的模式基础之上寻求学制的突破。二是招生考试的衔接。高职院校在招生的时候应扩大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推行高职衔接中职的自主招生制度和保送制度,对优秀学生实行免试升学制度,努力拓展中高职相衔接的升学渠道。三是单招模式的衔接。近年来,单独招生考试已经在各高校实行,一般分为单独招生和对口单招两种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平台。四是加强中高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中高职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活动,促进学校之间的师生交流,相互了解和沟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内容,为今后学生的升学和继续教育打牢基础。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十二五”期间已经进入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与高职的教育也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位置。如何加强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课程衔接、招生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是形成我国职业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中等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除了在课程衔接方面需要改革创新,在招考制度、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马建富.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3.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30-0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而服务于社会的。高职学院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为专业课程服务,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服务。然而,现实中公共基础课程遭遇诸多尴尬,比如,因过分强调为专业服务而削弱甚至放弃了课程的系统性,因太强调实用性而忽视了知识的连贯性等等,致使公共基础课程被断章取节,体系难以维持,教学中难以适从。这必然促使公共基础课程管理者与教学者在诸如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教材讲义的甄选与编写、教学管理的科学与规范等方面进行思考、改革与调整。所以,必须理性地思考在高职学院中公共基础课程应当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实践与提高。

1 合理定位,突出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必须首先弄清楚的是基础课程在高职教学体系中的定位。公共基础课程所授知识都是通用基础知识。通常所说的基础就是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但若将扎实的基础仅仅理解为知识数量的堆积或许有失狭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多种要素的整合,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传授给学生的基础知识既应当是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和实际应用的需要,也应当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而且还应当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起来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探索精神。这便是基础课程及内容的设置方向。

2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为导向,设置科学、系统、实用的基础课程内容

基础知识教学是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适应性的,职业技能应该是建立在扎实的通用基础知识之上的可迁移的核心技能的组合,因而课程结构就反映了学校的教育取向和培养目标的取向。所以,探讨和认识每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形成学生的核心技能中的具体作用无疑会有助于确定更明晰、更科学、更实用的教学内容。

比如数学课,它不仅能训练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基本的逻辑分析能力,更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基柱。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因此,对数学课,应尽可能在注重其应用性的同时,寻找并维护符合专业设置所需要的数学课内容体系,充分地保证数学课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真正地为学生奠定一个深度适宜且自成体系的数学基础。

再如语文课,作为人文基础的主干课程,其基础性比数理能力更为重要。因为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之中。就基本功能而言,语文课理所当然地更倾向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理念。它首先应当使学生能普遍地拥有其基本的书写能力,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熟练的文字驾驭能力,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日常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向诸如收集信息、信息处理、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科研论文等高端能力上做出适当的延伸。语文课所培养的基础能力是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基本支撑。这种支持作用将具体地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胸怀,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必然提升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前瞻能力,增加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因而语文课的教学在打好应用基础的同时应当大力加强对经典文学乃至哲学名著的阅读积累是极有必要的,以使学生能穿越时空去索取思想文化的智慧。

又如英语课,则应当突出其作为人际交流工具的应用性。在高职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基础性体现在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上。因而,首先要在语音基础上下功夫,让学生能说出发音准确,让人听得懂的基本用语和单词,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消除母语保护障碍和胆怯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信心从而奠定继续学习的能力上要比放在机械地学习语法和纯粹记忆单词上有意义得多。同时,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进行较大力度的探索和改革,比如讲故事、电影佳作欣赏与讨论、铺设引趣的角色扮演等等,在充分的互动过程中加强听说训练,尽力避免哑巴英语。

对于物理课,作为工程技术最直接的通用基础,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没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一样,想为制造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和技术支持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因此既要选择搭配好适合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符合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学习内容,更要找到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真正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学基础而对后续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形成有力的支持。

至于体育课,其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忽略。这一点是需要经常反思和自省的。毫无疑问,体育作为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质,较高的道德素养以及公正、合作等优良品质的最直接、最有趣、最有效的手段已属社会的共识。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让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的在促进全校体育活动氛围的形成,并且逐步发展成校园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方面做出有推动性的贡献。为此,建立一支骨干教学团队以推动全校性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也应当成为体育课教学的常规性的内容构成。

3 科学务实,因材施教,切实为学生奠定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尽管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要求“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短平快的培养思路,尽管我们的培养目标要以就业和社会需要为导向,尽管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可能把来职业院校纯粹地作为找一份工作的跳板,但是基础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习技能的平台,是关系到学生终生发展的工具性教育。因而,无论在哪一个层次上,打基础不能开快车,不能搞麦当劳似的快餐教育,不能使学生受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而变得性情浮躁,疏于思考,不能因此而导致其生命中的智慧之根难以向纵深延伸,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我们要做的应当是正确和准确地认识学生的基础现状和社会家长学生都要求短平快之间的矛盾,以务实的态度设定教学内容,采用创造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基础教育,能够由不会到会,能够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能够较之原来的基础状况有一个较明显的提升和进步,并能够有能力去适应随后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因材施教,合理消化教材,谨慎地增减内容并维持知识体系的相对完善就成了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而善于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则是保证教学的有效性的保障。

4 积极探索,谨慎实施,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

管理的深刻性和强大惯性最明显的表现在管理所体现的价值标准必然极强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处于这个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因而,管理既可能是一把打开团队群体创造力的金钥匙,也可能成为窒息团体活力和激情的迷雾,是一把双刃剑。所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书本上的管理理论转移到与日常教学管理休戚相关的操作层面上来,并转化成老师们日常的自觉行动。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最高准则。对于有着很强自我教育能力的教师群体,简单的、低层次的行政约束是很难激活老师的创造力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教学管理上的体现应当是尽全力去营造使每一个老师都能够体会到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文质彬彬的书香氛围,使每位老师能在这种积极向上、轻松儒雅的氛围中自觉地寻求角色吻合,从而产生源自于其内心需要的强烈的自律意识。如果能这样的话,适时跟进的基本量化、常规检查、业务评价等措施才会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而不至于导致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弊端,更不会出现扭曲学术发展规律的情况。世人说:有所为,有所不为。管理者需要以务实的心态站在老师个人的发展立场上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尊重和帮助教师个人在兴趣、动机、情感、性格、事业和个人发展计划等各方面的不同需求和表现形式,维护团体文化构成的多样性,逐步建立比较科学、公正和真实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老师的能力和优良品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6

作者:周卫忠 赵源源 姚永卫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育课程 改革

论文摘要:教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教育课程改革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而且从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与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同时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课程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发挥。

一、课程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具体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上职业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以培养某一特定岗位、特定专业,具有专业技术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场地设施、教学计划等方面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基础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自主择业和多工种择业的能力,再就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和新岗位的出现等,都决定了课程安排具有动态、服务和岗位定向的特征,也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必须进行课程改革。

(二)市场需求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教育发展还落后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市场对劳动力需求中所占份额还很低,低素质劳动者和只受过初等教育的劳动者,供大于求,而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劳动者供不应求[1]。从人力资源的层次结构上看,除人才总量不足外,宏观结构不合理现象也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行业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信息、金融、保险等行业专门人才不足;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卫生、经济、财会等专业人才集中,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环保技术等工程技术人员短缺;三是产学研严重脱节,国有事业单位、国有大企业拥有专业人才集中,而企业和生产一线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四是素质结构不合理,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年龄偏高,比例偏低,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较为短缺。这些问题也是国家人力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在较长时间内面对的问题,除了有我国教育体制和办学层次的问题外,更主要的是教育没有很好的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教育还没有和市场很好的结合,尤其是职业教育,更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确定培养方向。

(三)课程改革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者,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在变化,课程目标也要相应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定向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市场脱节,学校的教育模式死板,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岗位需求相距较远等问题,就非常突出的摆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面前[2]。由此可见,市场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积极、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主动为市场服务,运用市场机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职业高中和部分中等专业学校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主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提出了岗位群、多工种、复合型的教学模式。这些课程目标不再针对某一岗位或某单一工种,而是专业相近的岗位群或工种群,同类专业多种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与定向培养模式下的单一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比,体现了培养方向由窄到宽的变化趋势,为新时期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开了个好头。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也就是说,“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

二、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逐步深化

我国的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走过了一个艰难的阶段,在由定向培养向自主择业和市场需求结构转变的过程中,一度陷入困境,人们开始认真思考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从那时起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便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主要内容。课程是职业技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是教育和训练内容的总和,通俗的讲就是学校设置的全部教学内容,也就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结构两个部分,与培养目标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并围绕培养目标这一主干,构成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具有:1.职业定向性:人才培养层次明确,工作方向确定并直接与工作岗位相对应。2.实用性:注重实际应用,而不过分强调原理和理论,课程重点在于生产、服务等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素质的养成。3.实践性:以试验、实习实训、社会活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为主,有的更是以生产实习等实践课程为主。4.灵活性:为适应职业环境和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其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等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

基于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得到职业技术学校的普遍认可和应用,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所谓“宽基础”是指教学内容不针对某单一工种或岗位,而是集合了某一岗位群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进行组合和拓宽,通过对某专业大类范围内的职业能力分析,将相近的专业基础理论,为学生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这种课程结构可使学生在一类岗位群中广泛就业,而学校又能以较稳定的教学方式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起点大多为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应往届毕业生;生源结构复杂,无录取分数线限制,生源质量下降、人数减少,并实行了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实践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要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宽基础”的提出来源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之上的。

所谓活模块指所学内容是针对某一特定工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从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出发,按某一工种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将课程分类,组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工种要求,对模块进行拼装、组合和调整,消除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内容偏多、偏难的弊端,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不同学科按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能力结构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内容相关的实习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保证实验实习设备、场地符合专业要求的前提下,按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独立设置操作性、工艺性强的基本技能训练课题和综合技能训练课题。通过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达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不同类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改革,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职业演变趋势,即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演变,由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演变,由终身职业向多种职业演变[3]。

(二)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服务地区经济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虽然“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已经应用到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以适应市场劳动力需求和服务当地经济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永不会停息。只有“宽基础、活模块”这样的课程模式还远远不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然而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步伐十分明显地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正在变得越来越陈旧,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正在逐步地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也就是说用昨天的教育,培养今天的学生,来适应明天的需要这个矛盾日显突出。这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带来的问题,它以知识为中心,过分强调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缺乏各工种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导致内容繁琐、交叉重复、理论教学时数偏多,忽视了实践性教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人本教育薄弱;学科间相互独立,培养模式单一,不利于课程整体优化等。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功底扎实,相近工种知识缺乏的问题[4]。所以,用这种传统课程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只有改革传统课程模式中的工种和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才能使学生一专多能,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所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本教育,改革课程设置,组织“模块教学”,实行“学分制”的教学模式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

从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出发,着眼于市场需求和社会人才结构变化,取长补短,改革适合我国国情、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规格要求的新的课程模式,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基本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选择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课程综合化与建立技能训练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5]。

三、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特色就是在满足基本需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具备到达某一岗位群需要熟练的专业技能。职业学校的办学要紧紧围绕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研究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锐意改革,只有这样才有生命力,才能永远站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前列。

(一)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在办学理念、教学环节上勇于创新。牢牢把握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紧密结合市场的观念,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上,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学、主动学;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从多方面、多视角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要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学到的知识获取新知识,创造新能力。

(二)培养教师改革创新意识,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是生力军,培养教师改革创新意识目的是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和紧迫感,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创新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授、说教”教学模式向“学习指导、学习帮助”教学模式转换,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发动、督导、帮助和评价。同时还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改革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人是有个性的,而职业岗位又是社会性的,从社会性质来评价职业角色,才能使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所以,要树立新的观念,课程要指向人的发展,与学生个性特点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各种素质的和谐发展。

(四)课程改革要和市场接轨,建立动态的课程设置体系。职业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的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型人才,社会性和市场性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凸显出来,改变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传统模式,根据市场变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内容,使我们的毕业生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

(五)加强课程综合化,找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点。课程综合化是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今后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综合化其目的就是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体现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灵活统一。根据所学专业要求把所必须的能力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进行有机结合,使专业知识向纵深拓展,形成学科间的纵向综合,不再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重点考虑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加强课程训练、课程考核的综合化。另外还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科学制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课时分配和结合途径。

(六)建立新课程模式的教学管理机制。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是建立适应新课程模式的管理机制与质量评价机制,随着专业教学模块的教学实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必须建立学分制,才能对各专业教学模块进行有效监控,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发展协调统一,课程改革和课程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七)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和研究。重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同样要在组织领导环节上下功夫,加强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研究,理清思路,从理论上指导学校的课程改革。

总之,明确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准确定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紧跟社会发展,才能使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而课程改革又是职业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2]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4]杨勇.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刍议[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33.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7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电子技术 课程建设

电子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通信系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一门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学科,加强课程建设的意义重大。我们从四个方面着重来说明。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从政治上来说,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我们要遵循其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同样,教育也是一样。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或者说讲什么内容,学生都是重要的载体,如果不能融洽的处理师生关系,没有学生积极的配合,那么所有的建设都会成为纸上谈兵。如何融洽的处理师生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加强自身品德和行为,正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这个道理。想要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和生活观念,其次教师应该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从心底去关心学生,替其着想,我想,当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师的身上全面贯彻落实,那么教育还会停滞不前吗?学生对课程就算开始有所抵触最后也会爱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用讨论代替照本宣科,用互动代替被动约束。可见在职业教育中,教师的影响力有多么的重要。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儒家的教学基本准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沿用至今。教师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能力和素质来采取不同的,适合学生的针对性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扬长避短,树立强大的自信心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是不同的,有强有弱,教师要发掘学生潜能,充分相信学生。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为教师既要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又要综合地去结合运用新颖的授课方法,在课堂上多跟学生有一些互动,带动整个课堂活跃的氛围,现在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用到多媒体课件,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也可以综合运用谈话式、讨论式、项目式、启发式等多种方法。每名任课教师都应该对模拟电子技术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有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能够处理好课程资源,而且每学期都要提早的选择好合适的教材并及时更新教材。即便现在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也要尽可能去创造一个具有实践性,充满人文主义气息,清新舒适的学习环境,使用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而只有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技术,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才能在国际上居于主导地位。

教师应加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的了解与认知,全面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性质任务,让学生在了解和认知的同时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将电子技术的内容去分门别类,划分为几个模块,对应主论点和分论点,去逐一讲解击破,这样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更系统更全面,在授课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电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这就要求了教师在教学上要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整理教学内容,在保证基本概念的前提下去强调突出新的知识,重视实验实训。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预备好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讲义,选好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某一点上给予学生开导和启发,并尽可能的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学业课程。最好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开展第二课堂,举办各种和电子技术相关联的竞赛比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竞争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程度上做到劳逸结合,又能熟悉准确掌握电子技术的知识。

三、科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育工作中的最重要之一,只有保证中心工作科学有效的运行,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上文提到过一个词,叫做规律,科学管理也符合人们对事物规律的内在认识。教学工作者要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趋于规范化和现代化,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文件要符合课程标准并且严格按照规定去执行,建立规范的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与检查中,不断完善机制,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换句话说,提高各层次教学管理者的素质过程就是科学管理的过程,让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高。

四、文化塑造

突出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的重点,特色不代表要完全的打破常规,非要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特色应该是能够借鉴的以及可以传承下去的,众多新颖的教学模式通常都具备相同点。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各个优点的融会贯通,例如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我们一再强调,要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实训和实战经验,保证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

电子技术是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手段,因为它的技术发展非常快,所以要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多,且具有基本概念多、分析方法多、器件种类多、电路形式多、性能参数多和新电路多的特点。在讲解器件和分析基本电路时要注重特征和思维方式去分析规律,不要求有准确的计算,但是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概念能够进行近似的估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定性分析,从工程思维的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的改革体系中不能缺少考核评估,单位可以建立诸多的评价方式来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自身总体能力,如阶段性评价、目标性评价等。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课堂教学正进行着一场崭新的革命,只有更好的处理基础和发展、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的矛盾,才能建立先进的结构教学方式,不断适应新的教学内容,突出有效性,加强实践研究,在联系实际的同时,探索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I].新华网,2014-06-23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8

论文关键词: 中职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体育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把握课程性质,避免体育课程改革走偏方向。体育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健康是体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为了达到身心健康,体育又是最积极的手段。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体育与健康内容的综合体,其最终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必须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同时,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教法、手段、运动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理解、课前的准备等,都要先于学生和优于学生,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主持和主导作用。因为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讲解、示范具有强烈的真实性、针对性,这是任何多媒体、教学手段所无法无所取代的。此外,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也不是消极地扮演教材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和专家、学生乃至家长共同构建新课程的设计者,是一个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德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因此,在体育教育中,既要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要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发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职业中学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趋完善。他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生理和心理不断趋向成熟,但是职业中学学生还具有好动、好胜、自控能力差等特点。教师应根据以上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从而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职教学生的心理、生理、知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老师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体育明星、体育新闻、体育故事、体育幽默等进行导入。例如,在进行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导入时,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我国跳高名将朱建华的故事,从而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宽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精心设计、营造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比如在教排球移动时,可以在教之前,用绳子兜住球,两人一组地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习脚步移动,再把移动步法融于游戏练习中,兴趣较为浓厚。 

3.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 

课堂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群体心理关系,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基础。教师一旦进入课堂,就要自我调整,尽力摆脱各种不恰当情绪的笼罩,进入教学角色。课堂人际关系中,师生关系是起主导作用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里其他人际关系,影响着课堂心理气氛。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感情深厚、课堂上情感交流、信息反馈畅通,易产生共鸣效应,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4.善于适时地激励学生 

职业中学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很可能发生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老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其次,教师对学生应热情教诲,以情感人。若采取“以牙还牙”的办法就必然激化矛盾,严重影响课堂教学,同时也有损教师自身的形象。 

教师是双边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左右着课堂气氛,影响着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示范优美正确,口令洪亮清晰,教法灵活独特,多采用游戏法、比赛法,教学情境富有创意,就能使学生跃跃欲试,很乐意去练习。当然,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一方面教师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的难点、重点,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另一方面要向同行学习,多听课、多开课,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海洋工程发展前景范文 下一篇:对管理会计的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