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7:45

引导式教学方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1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小学体育;应用

小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想办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引导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引导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引导式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加强引导式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指引学生进行学习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老师就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制订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加以引导是无法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的,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进行“接力赛”的教学时,老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1)要锻炼学生的身体,锻炼学生的爆发力;(2)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所以,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来进行细分,比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需要练习两种活动:一是学生要各自练习跑步,锻炼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地爆发出自己的力量;二是学生之间要进行接力棒练习,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意外,而延长了比赛时间,降低小组的比赛成绩。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就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以及计划来进行练习,从而使自己的学习更具目标性和方向性。所以说,要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开展引导式教学,老师就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加明确地指引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体育课堂上,老师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篮球”的时候,老师是很难通过讲述来将运球的技巧讲解清楚的,因此,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更加直接地观察运球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运球技巧的认识。而且,在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同时,老师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先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当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球技巧的理论知识后,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到篮球场来进行实践验证,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运球技巧,提高学生的打球技巧。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换到实际的应用当中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来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进行示范教学,指引学生正确地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教授学生一些体育动作,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是一定要进行示范教学的,通过示范教学,来教授学生正确的体育动作,从而更好地指引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例如,在进行“踢毽子”的教学时,老师应该先示范正确的踢毽子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从而确保学生学习体育动作的正确性。而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示范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引导教学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老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了解,然后再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订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篮球的看法,例如,打篮球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而且打篮球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等等。根据学生对于篮球的认识和熟悉程度,老师就可以开展分层教学,例如大部分的男生对于篮球比较熟悉,而大部分的女生对于篮球是比较陌生的,因此针对男生,老师可以采用比赛的教学方式,针对女生,老师就可以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引起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就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引导式的教学,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该加强引导式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淑清.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下,2014(04):92.

[2]郭新华.引导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210.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2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英语语法教学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学习方式反映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导致的后果是,学生虽然记住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却不具备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和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换而言之,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当今社会,一个人是否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二、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方式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自主观察、发现、联想、讨论、归纳和运用。

1.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There be”句型

发现、分析、综合、归纳英语语法的使用规律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了这些能力就等于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笔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对“There be”句型进行观察、感悟、理解,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使学生自己归纳出英语语法使用的“就近原则”,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定语从句

在传统英语语法教学中,呈现语法规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辅助教师对规则进行讲解,而不是让学生进行观察,发现语言规律,进行主动加工。因此,学生常常在机械地接受和记忆英语语法规则。而笔者组织学生采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通过探究而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这对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终身求知和与人合作的能力非常重要。

三、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几个问题

在英语语法教学课堂上,进行有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时机

学习方式受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者个体的特征等因素制约,每个学习群体都由不同风格的学习者组成,每个学习者所习惯的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最佳时机,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情境中以互动、协作等形式进行语言实践。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如调查归纳类、认识社会问题类等,让学生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2.合作分组及评价

小组分配可以固定,也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阶段性或者暂时性划分。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语言学习基础、能力、认知特点、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小组每个成员都应该有适合其性格特点和语言能力的明确角色任务,这样才不至于将小组合作变成只是少数优秀学生和性格开朗学生的舞台。同时,教师在对学生的合作分组进行评价时,要侧重于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将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以此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帮助学生分组、分工;在学生合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汇报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优点和不足,促进其进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改变学习行为和习惯,学会积极地思索,主动质疑,主动提问,培养和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终实现自主学习,终身求知!

参考文献: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行为引导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教学方法 职业教育

由于德国职教的巨大成功,我国将行为引导教学模式引入国内职教领域。近年来,各所职业院校均强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校企无缝衔接。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的应用实施却并非易事。原因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教师对行为引导教学法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对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理论进行一些分析,希望能够更深入地认识这种教学理念,以便更适当地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更好地培养职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行为引导教学方法释义

行为引导教学方法起源于德国职业教育领域的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为多元智能教学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活动建构教学论。其教学设计遵循杜威先生“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因此行为引导教学方法从理论支持的角度看,非常适合用于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适应新异工作情境的迁移能力的劳动者。”

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的具体概念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整个行为引导教学方法体系由头脑风暴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和未来设计教学法八种经典方法和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教学课程特点开发出的各种创新方法构成。

二、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

我们所说的传统教学法,实际上大部分是借鉴苏联教育理论和经验,基本运用凯洛夫以系统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为教育目标的“五环节”教学法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传授式教学。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绝对意义的主导作用。教师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学生认知规律,确立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讲授法是教师系统讲授知识的固定模式,一个教师可以面对众多学生,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的信息。

但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就是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系统灌输给他们的知识的价值,因此学习主动性较差,对于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不足。

1.行为引导教学模式的特征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脱胎于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行为引导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其主要特征概括起来说有以下五点。

一是采用跨学科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二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三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组织形式。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四是教师的作用是教学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五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由此可见,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是,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把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交情境,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为完成“行为产品”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以活动为中心,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采用师生互动的社交方式,将与活动相关的各种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在这种教学方法模式下,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锻炼主要来自学生的自主行为。

2.行为引导教学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1)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更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适合于以培养合格的蓝领人才为目标的职业院校。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强势地介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固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而在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方法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Problem-based learning,希望教学时以实用性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地去思考探索,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知识的实效性。

以《网页设计制作》这门课为例,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以教材章节讲授的方式讲解各种设计原则,软件基本操作命令,脚本编写的概念、格式、使用方法等,最后才谈到一张网页是由这样那样的元素、这种那种技术构成的。学生很可能在学习了很完整的相关知识后,在独立面对实际问题时,依然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相对而言,当我们以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过程时,网页设计制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已完成的实际项目(如校园网的建设),引导学生将教材作为指导手册,自行拆解网站成品,仿制成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面对问题。学生先要研究构成这些网页的外观:这些网页用了什么样的文字和颜色?图片是怎么做的?这些链接怎么做的?……然后学生开始思考网站的运作方式:我怎样才能让别人看到这些网页?如果我要选择性开放这些网页,怎样区分人群?……当学生终于将网站仿制成功的时候,他实际已经学会了网页设计和制作的相关知识。当他需要建立网站的时候,学生立刻就能以这次学习经历为模板,举一反三,再设计制作类似结构的网页时就可以构建出比较完整的网站。

(2)较之传统教学方式,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更重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由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理论看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扮演权威的角色,学生被动接受属于被给予的角色,但是学生很可能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无法真正完全了解所接受的知识。而在行为引导教学方法中,采用的是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教师充当引导的角色(tutor),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由实际应用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思考、决策、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真正的主体作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行为引导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就有了非常融洽的沟通和交流.

从认知角度讲,任何一个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他之前的生活和教育中都拥有其独有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些认知会在后续学习时产生干扰,我们称之为prior knowledge。传统教学法在排除这类干扰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大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传统教学法模式下,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由于个体差异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很难发现学生的前概念问题;二是传统教学法的灌输式教学,在面对职校学生对学习的躲避心理时,难以有效扭转其认知结构的错误。

较之传统教学方法而言,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注意对学生prior knowledge、misconception和学习中的其他认知性问题及想法的分析是整个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力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包含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方法。以行为引导教学法为指导的教学通过问题讨论、分析、查询资料到信息整合构建了一个完整问题解决的学习经历。通过这样的实际经历制造认知冲突,学生“眼见为实”能够自发自觉纠正认知错误。这种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留存记忆,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迁移、重构。学生之间更是可以通过反复地讨论,经由探究问题时产生的冲突真正领悟知识。

从合作学习角度讲,传统教学法不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而行为引导教学法极为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行为引导教学法中,由于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小组的合作下必须共同分享知识,学习成为每位组员的责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教师、家长“要我学”的外因向个人内在动机“我要学”转变,同伴的激励则成为重要的催化剂。因此行为引导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的学习成就,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小结

尽管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行为引导教学方法是一种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具有适用性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但是要真正将其应用到职教过程中产生有效结果,实施起来还是非常有难度的一件事情。

职业教育是真正的“有教无类”,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好行为引导教学法,需要教师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其理论内涵,也需要教师花费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准备和实施当中去。身为一位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身体力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用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引领自己做好教学工作。

也希望能够通过合理的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有效地提升职校学生的专项能力和核心能力,真正使学生做到走出校门就能上岗的校企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和震.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的结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3(11).

[2]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Howard.S.Barrows.How to design a problem-based curriculum for the preclinical years[M].New York:Springer Pub. Co,1985:139-141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引;策略

小学是人的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起点,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的学习成为教师更加重视的问题。下面我们从探究式导引方法与创设情景对话式导引方法进行简述。

一、两种导引方法的提出

新课改就是要改革仍然存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和创设情境对话式导引方法完全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因此,这两者也就应运而生。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探究式导引方法与创设情境对话式导引方法的因素

(一)教师自身接受的教育理论和自身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因其要求的学位学历并不用太高,教师自身接受的教育理论和自身修养也参差不齐,这使得两种导引方式在学生中的推行程度也就不一。

(二)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

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这也就使得这两种导引策略的推行在学生那里得到不同的效果。

三、两种导引策略的推行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的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供一个自主交流的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其中。

(二)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

小学生往往会对抽象的事物感到难以理解,而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应该创设紧贴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选取学生了解并且熟练掌握的素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又可以使他们更深一层地理解所学知识。

四、探究式和创设情境对话式导引方法的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弥补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数学教学导引方法采用的是“灌”的方式,限制了人的发展方向,束缚了人的思想。而探究法和创设情境分析式导引方法发散了人们的思维,使学生能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从而弥补了传统教育导引方式的不足。

(二)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才能

探究式导引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通过多种方式计算和求解,可以不断地尝试新的内容。而情境对话的导引方式则能引导小学生往更深的层次去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创设各种适合教育教学目的的情境和探究的题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单春艳.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09).

[2]刘兰英.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06).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5

关键词:课堂 行为引导 教学 探索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现代社会已步入了信息社会,随着信息社会的知识增长,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使得现代产业领域长期稳定的标准化已不复存在,也使得职业教育的专业化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就要转变教育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要以培养高度的竞争意识、创新理念、团队精神的人才为己任。“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内涵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既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又是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终极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兼有跨学科特点的职业活动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助者和主持人。它采取的是开放式的、注重教学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课堂教学方式从过去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论教”,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强调学生培养先行后知、边行边学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施

教师在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首先要掌握引导调控技术,教师调控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调控、时间调控、反馈调控。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导入,导入的类型是在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分析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确定的。比如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基尔霍夫定律时,通过对简单电路的分析,从而导入复杂电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理论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进入新课题。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切实消除传统教学组织存在的弊端。即:在教与学的交流模式上,它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而且注重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把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融于一体。比如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将学生进行分组,布置课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根据缺点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再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在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技术的训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大脑风暴法”。例如在讲授电路中的未知二端元件发出、吸收功率的判断方法时,让学生自主提出不同方案,不作任何有关缺点的评价,欢迎提出自己的设想,鼓励巧妙地利用并改善他人的设想,最终学生得出了通过实际电压、电流实际方向的判断未知二端元件以及通过电压、电流方向选取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来判断未知二端元件,还有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在关联、非关联参考方向下不同表示来判断未知二端元件。

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通过对学法的创新倡导,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展现个性才能,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它促使教师的角色转换,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课堂活动的主持人,使得教师的身份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研究型学者转变。这其间教师既要掌握本专业学科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既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该专业领域的操作活动技能。推广“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质就是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五、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教育课堂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以及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习得过程。“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以学论教”的教学原则,创造了一种培养学生学习组织能力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关注别人的观点,与他人共同讨论,从而理解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完整系统性,真正掌握适合自己思维特性的学习方法。相应地,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系应该由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向现代的“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育模式从以前的“知识本位”教育转向全新的“能力本位”教育。可以说,“行为引导教学法”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教育领域的科学课堂体系的构建。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药理学》 运用方法

随着技工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管理模式的改变,现阶段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技工教育中越发显得不适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提高学生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我们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实践,把传统教育教学法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多年的实践证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已越来越受技工教育的欢迎,在技工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组织、引导、协阔、推进、监督、终止”学生学习的角色的一种教学方法[1],老师是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而非标准答案的给予者。教师的角色类似于节目的主持人,也可以是节目的参与者,起到咨询和引导的作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学生同时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2]。要求学生脑、心、手同时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提供无限想象的空间,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展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也为学生今后不断适应环境而继续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药理学》是医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其中要求学生能够灵活掌握药物的分类、归属、药物的作用机制、用途和使用的不良反应。学生在传统的学习中往往因为理论的枯燥而无法深刻掌握知识,“行为引导型教法”为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转变。

1.教师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生学,做笔记,然后复习作业。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久而久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专心听课。与传统教育相反,“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教师是主持人,也可以是节目的参与者,起到咨询和引导的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少讲,让学生尽可能多做。发展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2.学生的转变

与传统教育相反,“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用脑、心、手进行学习。

3.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药理学》理论部分的教学不仅繁琐还很空洞,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行为引导型的各类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包括:卡片展示、案例教学法、大脑风暴法、角色扮演、项目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

3.1卡片展示法

卡片展示法是在展示板上,钉上由学生或教师填写的有关讨论或教学内容的卡通纸片,通过添加、移动、拿掉或更换卡通纸片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的研讨班教学方法。卡片展示教学法的结果总是一张张挂满各种卡通纸片的张贴板。

卡片展示法在讲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时运用广泛,在讲述同一类药物时,可让学生分组将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分别写在卡片上,然后将卡片对应地钉在不同的药物下面,这种模式,既能让学生掌握某一种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又有助于掌握同一类药物的异同。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围绕一定的培训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期间重视双向交流。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的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3]。

总之,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使用行为引导型教法以后,明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种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生动具体、直观易学,能够集思广益,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陈丽.技校化学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2]石增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与方法.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教学方法 学案引导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11-01

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面对这种情况,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师就要因生而变、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注重知识讲授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氛围的活跃性,寓教于乐,寓学于导。新一轮高中数学新课改明确提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倡导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极力借鉴同行们的先进经验,大胆尝试“学案引导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学案引导式”教学法的意义和结构

“学案引导式”教学法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其目标是以教材为载体,以学案为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地学会学习。这种教学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相信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学案引导法”的基本结构包括教师课前的指导,课中的引导和课后的反复释疑。具体包含四部分:学习引导+问题引导+总结引导+拓展引导。

下面是我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解法”一节教学中的学案设计,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改进。

学习内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章不等式”。

§2.3.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解法。

学时:一学时。

学习模式:

【学习引导】

(1)自主学习。

1)读教材P42~P44到练习止。

2)回答问题:

①本节内容所讲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②当a>0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③这些不同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如何计算?

3)完成练习。

4)小结。

(2)方法指导。

1)阅读本节内容时,必须对照初中学习的二次函数图像―― 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三种位置情况:即与X轴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和无交点(先考虑开口朝上的情况)。观察图像上纵坐标大于零的点和小于零的点在哪里?

2)本节内容属“数形结合”的问题,应将位于x轴上方的图像和位于x轴下方的图像上点的坐标的范围与一元二次不等式ac2+bx+c>0(或者0)的解联系起来,即就是图像上纵坐标y>0,y=0,y

3)阅读本节内容时能否想到什么内容,并与之作比较。

【思考引导】

(1)提问题。

1)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有何联系?

2)当a>0时,解一元二次不等式ac2+bx+c>0(或者

3)一元二次不等式ac2+bx+c>0(或者0)的求解有哪几种情况?

4)当a

(2)变题目。

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R或者?时,与该不等式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情况?

【总结引导】

本节内容:一元二次不等式y=ax2+ bx+c(a>0)的图解法。

第一步:达标(满足哪两个条件?)。

第二步:计算(哪个量?有什么用途?)。

第三步:分类(可分成哪几种情况?)。

第四步:写解集(依据是什么?)。

记忆方法:达标―― 看=b2-4ac正负―― 分类―― 写解集。

【拓展引导】

(1)课外作业:P45习题2~4。

(2)m为何值时,方程x2+2(m-1)x+3m2-1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m为何值时,二次函数y=mx2-(1-m)x+m与x轴无交点?

2 “学案引导法”的有关说明

(1)学案与教材,教案的关系。

教材是专家依据课标的理念设计编写的,其中的语言表达标准、规范、精简、书面化.教案是教师为上好一节课,根据教师本人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情况设计的教学过程材料,仅供教师使用;学案是教师依据教材为了让学生阅读教材而编写的,并通过课前的学习,课中的讨论,课后的研究,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概念重新描述,并书写在学案上,较口语化,适合学生本人的复习和阅读.供学生使用。

(2)学案特点。

①设计上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②方法上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

③内容上包含所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④使用上它是阶段性学习资料。

⑤手段上通过分层设计,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尚志,高定量.高中数学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引导式教学方法篇8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因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运用系统观点,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其责任所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者针对高中化学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教学模式,即“引导、归纳、反思”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

1.1 引导。引导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其思想是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极大的兴趣,捕获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学习该课程的信息、力量和动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学生能不能学好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引导”的成功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第一步。引导的好坏,决定着高效教学的好坏,因而,引导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效教学。引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切入点引导和过程引导。

(1)切入点引导。切入点引导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而采用问题情景、生活情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的水资源比较不足,而海水中因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工业原料而不能被直接饮用,采用什么化学方法可以既能从海水中提出工业原料,同时又能生产生活或工业用水呢?从而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进而激发学习热情。

(2)过程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步骤等进行引导。是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知识点,可进行如下的思想和方法的引导: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探究硝酸与铜会起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产物?在该反应中,硝酸起到哪些作用?浓硝酸分解会产生什么物质?哪一种分解产物会与铜发生反应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归纳。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由表象到实质”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而化学这个学科,知识点零散、系统和规律性不强,且学生从初三到高中的学习,化学知识跨度大、难学难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对零碎的化学知识,要确保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者和学者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归纳法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归纳法主要有类比归纳法、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体型归纳法等等。例如,教学元素周期规律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该内容主要采用归纳法来进行讲解和学习。然后将1~20号元素和具有代表性的族类元素作为个体,画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体会成功,提高自我学习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效率。

1.3 反思。在“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中,反思不仅是包括教师对自己知识所授体系的反思,还包括引导学生的对知识有探究思想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思。其思想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教师教学的反思。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在反思的同时,教师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教师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此同时,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从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会促进教学。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反思主要有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反思。例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能否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和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

(2)引发学生反思。引发学生反思,是该模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要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不知该如何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因此,引起学生反思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发现;永不停息地去探索、辨析,是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思想。也是“引导、归纳、反思”模型教学的最终目标。

上一篇:休闲渔业前景范文 下一篇:口腔医学毕业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