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24 11:14:43

古典音乐的概念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1

“古典”一词被翻译作classical or classic,体现了古典中蕴涵着的典范之义,由此也将古典的概念延伸至美学价值观。音乐一直以来用它的和谐之音、美妙之乐给聆听着带来生理、心理层面的诸多感受。中西方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演变,音乐的意境、体裁、表现力等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典范亘古永恒。笔者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范畴、形态、美学观念、文化精神等方面浅论中西方古典音乐之美学价值。

一、 论古典音乐范畴的美学价值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在中西方的范畴求同存异。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本文由收集整理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中国古典音乐最基本的要素为节奏和旋律,分为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用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并能反应现实生活的艺术。最早的器乐记载于大禹《大夏》中的籥,最早的声乐黄帝时《弹歌》。相对应的表现形式为器乐作品、声乐作品和综合作品。在中国古文明时期就存在音乐的流传,在春秋时期,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发展之势,而那时的欧洲音乐相对落后很多。西方古典音乐经历了早期、中期和盛期三大阶段。

二、论中西方古典音的形式形态美学价值

四音音列作为西方古典音乐体系调式构成的基础与中国古典以三音小组为核心的五声性存在不同。四音音列构成西方古典音乐的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中国古典音乐的“宫、商、角、微、羽”五种五声调式,有“五声、七声”。多声部的组织方法或规律的处理和思维方式,中国古典音乐多为横向伸展的线性思维,表现多为单声;而西方能兼顾纵向配合的网状体力思维,表现注重主旋律于其他部分的和声。节奏方面,中国古典音乐在此基础上多有变化,创作者的自由空间较大,西方音乐强弱拍交替均匀规律。中国古典音乐更注重意境的呈现,如中国古典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堪称意境美的典范,曲调清新优美,以琵琶表现江楼钟鼓和急浪拍岸、二胡重在渲染淡远之情、古筝的跳跃舒缓似汩汩水流、舟子晚归、渔歌互答的悠扬之美被洞箫表现的淋漓极致,各种乐器围绕同一主题,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体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意境追求的美学价值。西方音乐重在求真和开拓,音乐的形态表现上纵横兼顾使得旋律更富饱满的立体美感,结构上也能有效的做好多层次、首尾呼应。通过对中西古典音乐审美观念的比较,可以发现中方注重“神”、“意”,而西方重实体,重“形”,由此产生的美学审美的

观念就具有较大的不同。

三、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美学观念的美学价值

西方古典音乐以模仿论为主体的美学观和艺术观,强调了源于生活的对比性和戏剧性孕育于音乐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中的冲突表现以及对抗性的表达在中国古典音乐中比较少见的。18世纪,西方音乐崇尚自然与理性的美学观念和具有启蒙思想的人性张扬。探索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和寻求理性意识的和谐性、秩序感成为这个时代美学思考和艺术审视的主要内容。在中国音乐史上,“中”“和”的美学观念一直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儒家提倡恬静淡雅的中和之乐,道家则主张法天贵真的自然之乐,不难看出,都将和谐作为一种音乐审美的崇高理想。不难理解以“乐”为“礼”的应用,和谐人际关系、和谐规范、和谐发展的观念在中国音乐的情与景、虚与实、明与暗、隐与显等辩证认识中相互渗透。西方强调善与美对比,音乐则注重善于美的统一。礼乐互动,礼兴乐盛才是中国古人理想的文明社会。在中国古典音乐中,表现“和谐美”的作品非常广泛,其中古琴曲《流水》神与形并茂、情与景交融,将自然的生命力表达的充分饱满,使聆听着崇高感情得以升华。音乐节奏自然流畅、玩转跌宕,感受着油然而生无限遐想、犹如身临其境。《流水》曾被美国携带到太空船上,向宇宙发射以寻求其他高级生物,也加体现出其美学价值无限延展。

四、论中西方古典音乐之文化精神的美学价值

西方古典音乐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了哲学、生活,音乐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动力性,艺术创作中充分吸取生活素材。如海顿吸取采用德国、奥地利民间音乐音调、句式、结构、风格来创作的《g大调第94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乐句方整、和声简朴,风格简洁、清新。莫扎特《魔笛》中采用德国、奥地利民间风格、通俗歌曲、新教圣咏式音调而取得很大成就。贝多芬的《f大调第六交响曲》的淳朴是他对大自然热爱的自然表达。中国古典音乐更显简朴精神,注重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中国古典与哲学、中国文学渊源深厚。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总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如《乐府》、隋唐的变文、唐代的律诗、宋代的词牌、元代的戏曲,音乐同文学交相辉映、共同发展。中国的古典乐曲基本上都是标题音乐。每一个标题后面都隐含着一段文学的叙述和描绘。如《琴赋》、《苏武牧羊》、《高山流水》、《胡笳十八拍》、《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山居吟》、《渔舟唱晚》、《阳春白雪》等等,感受这些古典音乐,带来轻松愉悦,领悟真善美意境。中国古典音乐对于创作人的个人素质要求高,所谓琴、棋、书、画四艺兼得,而代表音乐的琴位居首位,可见其文化地位之高。中国文化往往体现着以生命为本体,注重“中”、“和”,而西方文化类型属于空间型,不像中国的时间型文化体系,西方的这种空间型文化更加固定,且思维方式也多立体感。中国文化没有空间型的束缚,更彰显时间的无边际、无限延伸,因而在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处理上多体现出流线型的创作模式。这也是中西方古典音乐美学差异。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2

周杰伦,出生于1979年,他的出现给21世纪初的中国流行乐坛注入新的生命,是当之无愧的亚洲流行音乐天王,其音乐已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同时他的音乐也使得“中国风”这一音乐名词登上新时期流行音乐行列。黄晓亮在《中国风音乐史》中这样定义:“‘中国风’是指采用深具中国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旋律、唱法及编曲技巧,达到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完美结合,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典雅、轻快等氛围的歌曲风格。它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可见中国风的歌曲,是一种古情今韵的歌曲,它打通了古今情韵,将中国的流行音乐与古典文化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了一起。”1“中国风”音乐早期已有部分知名作品,如毛宁的《涛声依旧》、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黄霑的《沧海一声笑》、江淑娜的《谈笑一生》等,这些音乐作品都尝试了古典文化当中的相关内容与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故这一音乐模式虽非周杰伦首创,但其使得“中国风”音乐大行其道,影响力远超前作。

(一)、“游刃有余”之“三古”周杰伦的音乐之所以能够突破以往“中国风”类音乐作品,主要突出之处在于其歌词的优美意境。方文山“行云流水”间化用的中国古典诗词,即使单念来这字字句句,也会有齿颊留香的韵味。比如早期的《东风破》,“破”之字可源自“曲破”一词,是一种词调的名称。宋代苏轼有词名为《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窗前自鬓头奄奄门后人未走月圆寂寞旧地重游夜半清醒泪烛火空留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君去后酒暖思谁瘦水向东流三春如梦向谁偷花开却错谁家琵琶东风破岁月流离不解时候仍记总角幼琴幽幽人幽幽琵琶一曲东风破枫染红尘谁看透篱笆古道曾走荒烟漫草年头分飞后对比之下不难发现,方文山在歌词中也引申了苏轼的这首词,例如“而如今琴声幽幽”、“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等,这种大胆的借鉴也使得这首作品甫一出现就赞声一片;再如方文山经常在作品中运用古典词作“上下阕”的模式,这也是流行音乐运用古典诗词元素的体现。由此可见周杰伦音乐作品“中国风”“三古”中的的“古辞赋”运用完整统一,有着诗画般的意境。对于古文化的运用,这对黄金搭档也是别出心裁,周杰伦音乐中意象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芭蕉”、“红豆”、“古道”、“琵琶”等,而关于古典文化中的场景题材更是不胜枚举,如“侠义”、“双节棍”、“金钟罩”、“青花瓷”、“伽蓝寺”等等。这些词语的出现既奠定了周杰伦音乐作品的整体基调,同时对于宣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的,传统文化的传扬毕竟是现今文化流行的大趋势,也是炎黄子孙不能够丢弃的文化。所以周杰伦的这类“跨界音乐”是其他音乐作品所不能比拟的,这样的作品一经问世,流传久远也在情理之中。不仅仅是辞赋部分,周杰伦的音乐中对于中国传统曲调的运用也是炉火纯青:如《东风破》运用的是G宫七声清乐音阶;《台》运用的是F宫七声清乐音阶,《青花瓷》则是A宫调式转#A宫调式,《千里之外》运用的是D宫七声清乐音阶。同时他也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唱腔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如《霍元甲》中就运用了京剧的唱腔方式。

(二)、“别具匠心”之“三新”“三新”意指“新概念”、“新配乐”、“新唱法。”在周杰伦的音乐作品当中,“新概念”无需赘述,因为其音乐作品本身很多时候就已体现这一特点,新概念下的音乐才会与众不同。这里笔者想着重阐述的是“新配乐”与“新唱法”,以此来说明流行声乐艺术的“跨界”魅力。“新配乐”,在周杰伦的音乐当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将西方“Hip-Hop”、“R&B”唱法融入到中国传统音乐当中,这种中西合璧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在很多作品当中旋律起伏都较为平缓,多数以二度、三度浮动为主,演唱起来也很有说唱的感觉。另外乐曲配器上也有别于其他流行音乐作品,周杰伦在自己大部分作品当中大胆运用了各类方式,如在《娘子》中吉他与琵琶的融合、《台》中大提琴与古筝、琵琶之间的交相呼应、《东风破》中钢琴与琵琶的相辅相成,甚至在《夜的第七章》当中编配出了较为完整的小型交响乐总谱。这些中西方乐器的使用相得益彰,既彰显了中国传统器乐的独特魅力,又使得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在其中运用自如,这种和谐也是周杰伦的流行音乐的特点,也是中国流行音乐“跨界”发展的典范。在“新唱法”的运用中,作为歌手,周杰伦的创新突破远优于其他歌手。除在早期作品当中运用中国传统戏曲唱法等,后期几首合作或被改变之后的作品更能显现出这一特点。如2006年与“小哥”费玉清合作的《千里之外》,堪称“中国风”作品的代表作。这首作品涵盖了费玉清的美声唱法,同时也有周杰伦独特的唱法围绕其中。这两种唱法一高一低,一唱一和,毫无突兀感,相反费玉清的“娓娓道来”更能够完美的映衬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周杰伦的唱段。这首作品各方面辨识度极高,一经问世大获好评。有了这一尝试之后,在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首次搭档宋祖英,演唱其代表作《本草纲目》,在这首作品当中,还穿宋祖英的《辣妹子》,这二人一个是中国民族声乐代表人物,另一个是流行R&B天王,两人的“英伦组合”一出现就引发热议。就音乐作品和演唱方式来说,二者的结合堪称典范,这也是中国流行声乐艺术“跨界”的完美尝试,之后二人在2009年6月30日鸟巢音乐会时再度联手,演唱了著名的《千里之外》。宋祖英沉稳大气的歌声使得这首作品大放异彩。2010年5月1日,《黄浦江深》首次发行,这也是方文山、周杰伦这对黄金搭档为宋祖英本人“量身定做”的新作品,这首作品的问世,是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与流行音乐之间的高度契合,也使众多音乐人看到未来中国流行声乐艺术发展的新方向:除题材、体裁、编曲等方面可以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之外,这种唱法改变的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突破。

二、曲终奏雅之“跨界”的魅力

综上,不难看出,“跨界音乐”这一模式是中国流行声乐艺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固步自封的单一文化模式都很难长久流传,衰败没落在所难免。创新不仅仅要局限于音乐上,好的流行音乐作品也要有生活内涵,这样才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这也是周杰伦作品的独特之处,他的作品之中不仅仅有爱情,还有很多其他积极可取之处。比如浓墨重彩的传统文化(例如《青花瓷》),生生不息的向上拼搏精神(例如《蜗牛》)、对于亲情的描述(例如《听妈妈的话》),这些作品也是很多流行音乐所不能比拟之处,也是其能够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甚至于这类作品能够进入基础教育当中。他的音乐关注的都是时下人们的心中所想,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而然就会受众面广泛。总而言之,单纯的缠绵悱恻或者过重的金属质感、华丽的包装、靓眼的外形都不能完全满足大众对于流行音乐的需求,中国流行声乐艺术要想得到长久发展,“跨界”方式的探索才是正途,多元文化的今天,创新与融合,兼容并包,是中国流行声乐艺术发展更加时代化、潮流化的趋势,这也要求更多的音乐工作者要不断创新,从而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实现中国流行声乐艺术的“百花齐放”。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3

关键词 吟诵 教学 乐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吟诵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及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不断有学者和教育家重申“复兴吟诵绝学”这个概念。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论文不下30篇,其中既有对吟诵理论的技法的研究,也有对吟诵应用于教学的探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当代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青人似乎对此并不“感冒”。吟诵绝学仍在不断衰退,照这样发展下去,过不了多少年,吟诵可能就真的成为“绝学”,进入博物馆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局面呢?不可否认,经济的发展、人心的浮躁等都会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学文化的兴趣,但这些并不是绝对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经提出过“因材施教”的观点,也就是老师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订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但作为老师,我们真的已经充分掌握学生们的特点了吗?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不仅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给他们讲更多的知识点,而且要求教师要有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手段。和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大学接触的各种信息更多,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但同时也带有更大的叛逆性。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好的兴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当代大学生普遍喜爱音乐,特别是流行歌曲,比如周杰伦的“中国风”。而他们喜爱“中国风”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国风”融合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的长处。比如像《台》这样的歌曲,显然是借鉴了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和杜甫的《佳人》诗的内容。这种情况就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还是很感兴趣的,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离我们已经很久远的内容用更合适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从这个方面来看,音乐显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载体。

然而,在吟诵与音乐的关系这一点上,以往学界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有不少学者认为,音乐性对于诗词吟诵来说并不重要,吟诵应该更接近于“读”而不是唱。如陈少松先生对吟诵的定义:“传统的吟,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地读;传统的诵,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①不管是拉长了声音,还是抑扬顿挫,最后都要落实到“读”上来。在另外一些学者看来,在吟诵活动中必须严格划分吟诵与歌唱的区别,如“无论是‘几近纯读’、‘读中带吟’,还是‘近于歌唱’,都必然含有‘读’和‘吟’的成分,只是各自所占的比例大小不同而已,正因为如此,它们方有别于唱歌而称作‘吟诵’。所以,就吟诵艺术而言,至多也只能是‘近于歌唱’,如果再进一步向歌唱跨近,两者必然难于区分,吟诵便丧失了独特的价值和地位。”②这种试图严格区分吟诵与歌唱的做法尽管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实践活动中却很难做到。笔者过去就已经撰文指出,“在当代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吟诵’的定义不能过窄,我们更应该提倡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这个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吟唱、吟诵以及朗诵。对于高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所关心并不是‘吟诵’概念本身学术意义上的探讨,而是这种学习方式对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分析能力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吟唱、吟诵、朗诵都是古代文学教学中所需要的,三者若能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则可以取得更佳效果。”③对于初学者来说,“朗诵”比较容易掌握,但艺术性和感染力也最低;“吟诵”和“吟唱”掌握较难,但艺术性更高,感染力更强。有了这样一种广义的吟诵概念,我们在处理吟诵与音乐性关系的时候就可以更加灵活。

比如,我们在“朗诵”时,较少考虑音乐性的问题。在“吟唱”时,则必须充分考虑音乐性。而在“吟诵”时,情况可以介于前二者之间。总而言之,音乐性对于诗词吟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完全抛开音乐性,广义的吟诵就会变成单一的“朗诵”或“诵读”;如果“吟诵”、“吟唱”不强调音乐性,就会导致丧失美感,甚至会引起听者的反感。

现实的情况是,当今的诗词吟诵者和教师往往都是比较纯粹的文学研究者。他们优势很明显,就是对诗词作品的思想情感的理解比较深。但同时劣势同样也很明显,因为学科专业的局限,他们普遍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较少,对诗词吟诵规律的认识一般仅停留在平仄、节奏、古字古音等方面,很难将更多音乐性元素融入到诗词吟诵活动中来,这会直接导致吟诵美感的下降和缺失,无法对当代年青人产生很大吸引力。当今是互联网时代,从网络上可以很容易就找到很多吟诵音频资料。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中绝大多数都无法激起听众的美感。包括很多七、八十岁老先生的吟诵,按理说他们往往师出名门,从前辈那里曾获得过“真传”,但他们的吟诵作品大多得不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可。在课堂上播放他们的吟诵作品时,不仅未能将学生带入古典文学的审美世界,反而会引起哄堂大笑,似乎他们听到了什么“怪物”一样。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吟诵缺少音乐的美感。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另外一批中青年的学者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完全套用当代流行歌曲的乐曲来吟唱古典诗词。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获得成功,吟诵者也不必花费更多的力气去研究吟诵,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尽管唐宋诗词是可以歌唱的,但当代的流行音乐和中国传统乐曲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忽视这种差别,就会闹出生搬硬套的笑话。

笔者认为,有这样一些乐理知识是当代的吟诵者必不可少的。

一是古今中外的音乐之间是既有明显差异,又可以相互借鉴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西方音乐学到的东西较多,而中国古典乐曲最早多用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后来才逐渐加入一些半音,且记谱方法不够严谨,这些都造成了与西方音乐及当代流行音乐的明显的差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绝不能将中国古典音乐推向神秘主义的深渊,认为中国古典乐曲根本无法研究,根本无法窥见唐宋时代诗词吟诵的原貌。前文中所说到的一些完全套用当代流行乐曲去唱诗词的学者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他们认为古典乐曲和吟诵已经无法研究,于是干脆套用流行乐曲去吟唱,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较为科学的分析和推导,来相对复原一些古曲。当然,100%的复原可能真的做不到了,但大致的复原还是有可能的。当代流行音乐和中国古典音乐有很大的差异,不分青红皂白的“套唱”只能张冠李戴,驴唇不对马嘴。

二是要高度重视“调式”和“主音”在吟诵乐曲中的作用。何为“调式”?李重光先生的定义是:“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不少于三个)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稳定与不稳定的关系等)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一音为中心,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④调式中不同是音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某些具有支柱作用的音被称为“稳定音”,而调式中最稳定的音就是“主音”。除了主音外,还有“功能音”和“色彩音”。中国古典乐曲一般采用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其中以宫音为主音的就叫“宫调式”,以商音为主音的就叫“商调式”,其他可以类推。每首乐曲都必须有自己的主音,主音是被多次强调产生的,有了主音,乐曲才有了稳定的倾向。一首乐曲就是围绕的主音展开的复杂而严密的组织结构。调式、主音对乐曲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同的调式具有不同的表现特质。一般来说,宫调式和徵调式的色彩比较明亮,羽调式和角调式的色彩比较暗淡,商调式介乎两者之间。乐曲的结束音一般都是主音,否则会造成一种不完整的感觉。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年龄较长的吟诵学者们所忽视的,他们的吟诵往往缺少明确的主音,因此导致整个吟诵缺少稳定感,而且在结束时显得非常突兀,这样的吟诵自然也就不美了。

三是要注意“宫调”与诗词作品所抒感的对应关系。唐宋以来所谓的“宫调”,实际上除了调式,还包括“调高”也就是乐曲的绝对音高的内容。我国早在周代就用“三分损益”的方法定出了音阶中的十二个音,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六个单数的叫“律”,六个双数的叫“吕”。“六律”、“六吕”,合起来统称“十二律吕”,或统称“十二律”。有了乐音的绝对音高的标尺――十二律,只要确定一首乐曲中某一个音的绝对音高,那么该乐曲中的各音的绝对音高即整个乐曲的“调高”就确定了。如果用黄钟、大吕、太簇等十二律标出调高,用宫、商、角等音名标明调式,合起来就表示出了宫调。如“黄钟宫”表示宫音为黄钟的宫调式,“夹钟商”表示宫音为夹钟的商调式,依此类推。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使用不同的宫调适合于抒发不同的情感,如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最早明确谈到这一点:“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共十七宫调:仙吕调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中吕宫高下闪赚,黄钟宫富贵缠绵,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清幽,大石风流酝藉,小石旖旎妩媚,高平条畅晃漾,般涉拾掇坑堑,歇指急并虚歇,商角悲伤宛转,双调健捷激袅,商调凄怆怨慕,角调呜咽悠扬,宫调典雅沉重,越调陶写冷笑。”此段文字最早附刊于元杨朝英所编的散曲选《阳春白雪》卷一,后来亦转载于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明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和臧晋叔的《元曲选》等书。尽管《唱论》里的说法未免过于琐碎和绝对,但大体上还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今天的诗词吟诵者在吟诵作品时,不仅要充分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注意选择不同的宫调来进行吟诵,这样才能做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以上三点都是吟诵教学中所必须具备的乐理知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发声原理等,限于篇幅,只能留等以后再撰文讨论了。

课题标注: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hdjy0809)

注释

① 陈少松.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门绝学――古诗词文吟诵漫谈之一[J].古典文学知识,2005(2):91.

② 秦德祥.二十世纪吟诵音乐的嬗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4(3):73.

③ 刘亮.吟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2(2):57―58.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4

11月26日,上海音乐学院将举行“唐・宋音乐史学研讨会”,这是继该院唐代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宋代音乐学术研讨会后的一次组合两个断代史进行的音乐现象研讨会。

会议将从乐律学、古谱学、音乐文献学、乐器学及音乐制度等多视角展开全面、深入的探究,期待澄清两个断代史中的一些音乐现象。赵维平、陈应时、郑荣达、李幼平等各家音乐学院的学者将围绕《唐乐在日本的历史变迁――从催马乐的发展轨迹观其历史流变》、《苏祗婆传授的龟兹乐律》、《唐代音乐宫调理论流变》、《关于赵宋时期编钟理论和实践的疏理与审思》等话题展开研讨。J011

燕山大学声乐艺术研究所

成立

11月16日,在哈尔滨燕山大学演奏厅举行了“燕山大学声乐艺术研究所”成立大会及揭牌仪式。会议由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竹岩主持,滕国生院长介绍了研究所成立的构想和今后的任务。

声乐教育家、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石惟正以《关于声乐研究的范围》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燕山大学声乐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聘请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马金泉担任,副所长由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声乐副教授赵欣担任。金铁霖、黎信昌、王秉锐、马秋华、邹文琴、傅海静、迪里拜尔、宋飞等为研究所的成立题写了贺词。

罗似铜 J012

世界音乐周

让学术走出象牙塔

11月15日上午,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领衔承办的2010“世界音乐周”暨世界民族音乐学会第四届年会,以丰富多彩的现场表演、交流音乐坊、学术讲座等多方位的“亲历体验”和“学术对话”中,向来自美国、印度、非洲以及中国各大音乐院校的学术来访者,呈现了立体化的“世界民族音乐”对话格局。

在15-18日为期4天的活动中,有来自传统的印度古典舞台如印度古典舞蹈大师杰・克香・马哈拉吉带来的《北印度卡达克舞蹈与音乐》、印度陶罐舞艺术家苏坎雅・拉姆戈帕尔及团队表演的南印度古典音乐《卡纳塔克音乐》和《陶罐舞》;还有来自美国民族音乐学家大卫・尼尔森和约翰・罗宾逊带来的美国音乐学家研究印度音乐的学术成果――《南北印度的古典音乐》、《印度音乐与西方元素的融合》;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师生、校外艺术家共同表演的来自印度、非洲、新西兰以及中国本民族音乐的民族音乐代表作品。

本届活动的音乐会总监、扬琴演奏家刘月宁,以自己十几年来遍访欧、亚、美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历,向记者道出了她对于“世界民族音乐”概念的理解。她认为,地域仅是人们用于地理位置上的一种‘界限’概念。然而,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为界定民族音乐概念,也禁锢了人们对于世界民族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在我没有遍访世界各国以前,我仅仅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其实,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文化的繁荣和复兴,无不与文化交融相联系。各国的扬琴发展,在各具特色的同时,同样有着很多的相似性。我很高兴如今的自己,不但能够打破专业领域的‘疆界’,从演奏领域进入音乐学的学术领域,更高兴自己能够在这里与各国学者、本国学生交流和分享不同的世界音乐。”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5

关键词:“跨界” 艺术风格 音乐演唱

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跨界”音乐的概念,涵盖了从古典到现代,从本土到世界各个民族,并存于当今文化生活中的各种音乐形式。其分类中,通常包括“古典跨界”、“ 融合摇滚”、“乡村跨界”、“拉丁跨界”、“宗教跨界”等诸多种类,由于我们对于这些“非我”文化中的音乐品种的了解不够深入,往往将其笼统地归类为流行音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跨界”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见,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表演技巧方面的改变,但“跨界”音乐更强调的是一种音乐风格上的融合创新。其实,早在“跨界”音乐的概念传入之前,国内的音乐家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一些成功的经典案例。青歌赛选手李娜成功的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美声、民族、通俗几种唱法都不能很好地将其界定,但在交响乐队的伴奏下,音乐会举办得非常成功,并被后人看做是中国歌唱家发展“跨界”音乐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中国的声乐发展史上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跨界”音乐要求演唱者能够突破传统意义上自身歌唱技术流派的壁垒,将其他流派的风格和韵味融入到自己的演唱中,甚至为此部分改变原来的演唱方法。因此,完美的跨界演唱,不仅要求艺术家的创新,更要求是演唱者具有纯熟的演唱技巧。

在“跨界”演唱方面,莎拉布莱曼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跨界歌手。她将古典唱法中整体共鸣腔体的调动、高品质的音色、连贯的连音、巧妙的花腔与流行唱法中自然声音的运用,细腻真实感情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两个不同领域的音乐在优势互补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的展现了古典音乐的严谨与厚重,流行音乐的时尚与激情,打造了带有她个人独特标签的新的演唱风格和体系。这不仅是一种演唱能力的表现,更是一种艺术修养展示。

在莎拉・布莱曼的作品中大多采用了古典音乐的著名唱段进行改编和创作。如在《月光女神》的主题曲《水仙子》中的咏叹调中加入了独特的现代色彩,是音乐在朦胧的古典美中显现出一丝现代的光亮。又如歌曲《召唤海洋之心》,在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之后却是极富现代音乐色彩的电声乐,而莎拉?布莱曼美声和流行两种演唱方式的交替演唱更是诠释了“跨界”音乐的魅力。在其演唱的歌曲《告别时刻》中,前半部分采用通俗唱法中接近说话时的自然发声,同时加入了美声的弱气息的控制,用极其柔和的演唱表达内心情感,而副歌部分则用美声唱法加强气息,打开喉咙,从而表现了她完美的高音。

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她还经常尝试与不同类型的歌手合作,丰富的表演使得艺术呈现形式更加饱满。在对莎拉?布莱曼音乐跨界风格及演唱方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歌唱是一门艺术,更多的也是一种技巧。无论是古典歌曲,民俗歌曲,还是流行通俗歌曲,如果不建立在科学的发声和演唱方法上的话,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所谓科学的发声方法也无非就是:气息、位置、共鸣,咬字以及这几点的和谐统一。简单的来说,跨界、交叉唱法就是有效而合理的将美声、民族和通俗歌曲唱法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衍生出有别于以往的新唱法,但是不论如何跨界或交叉,科学的发声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在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形势下,音乐的发展亦呈现出了多样性的风格,“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音乐有着越来越重的地位,并且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符合时展的要求和大众的文化欣赏口味。古典音乐在音乐界的地位无可撼动,它是经典的传唱,而流行音乐的发展壮大也在人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声乐艺术也在顺应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艺术发展的潮流进行着多元化的改革。这种改革将促使更多的演唱方式摒弃彼此的成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相互交融,从而迸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

注: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6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形式新颖的“中国风”音乐大行其道。从传统审美角度来看,这种音乐形式无论在歌词、编曲、演唱方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符合中国古典审美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有密切关系。但在这种音乐形式广泛流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探索传播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

近几年来,一批新生代音乐创作人和歌手将中国的一些民族文化的元素融合在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流行音乐。这种新奇、独特的音乐形式很快席卷了流行乐坛,受到了听众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大众的追捧。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歌手为了迎合大众,将“中国风”音乐的风潮推到了极致。同时,这种“中国风”也在广告、电影、服饰、建筑等各种艺术中大放异彩,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文化。可以说,“中国风”的流行,与在儒、道、佛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审美精神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这种现象也源自中国民族文化的心理积淀。

一、何谓“中国风”音乐

“中国风”,如果按字面上解释,即有中国特点的音乐风格。当然,这并非是指中国的传统音乐,而是指在流行音乐领域的一种融合传统音乐的独特音乐形式。关于“中国风”音乐的定义,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音乐人黄晓亮在博客中说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也有人曾经试着给“中国风”音乐下过如下的定义:“中国风”的歌曲多采用“宫调式”的主旋律;在音乐的编曲上大量运用中国乐器,如二胡、古筝、箫、琵琶等;在唱腔上运用了中国民歌或戏曲方式;在题材上运用了中国的古诗或传说故事。虽然这两种说法还有待商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风”音乐的特质。

(一)歌词包含中国古典文化

“中国风”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歌词中包含中国古典文化。有的作品直接把古辞赋拿过来运用,如王菲的《水调歌头》、蔡琴的《如梦令》、伊能静的《念奴娇》等,即是把古典诗词直接谱曲并融入现代配乐来重新演绎。有的作品则是借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如“月”、“水”、“镜”、“梅”、“竹”、“兰”、“茶”、“杨柳”等融人作品,如《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千里之外》、《青花瓷》、《兰亭序》等。还有的作品传达了中国传统的情感内容,如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听妈妈的话》、《蜗牛》等,这些歌曲显然和中国传统的重亲情的伦理情感紧密契合。有音乐人指出:“‘中国风’音乐作品的歌词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歌词整体营造古典民族的文化氛围,运用大量的古典意象;二是歌词中带有一些鲜明的民族符号,以此来体现民族特色。

周杰伦的代表作《东风破》,其歌词是:“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人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歌名本身就是词牌名,其中“离愁”、“烛火”、“古道”、“思念瘦”等充满古典意象的词语更是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青花瓷》中的“素胚”、“釉色”、“临摹”、“窑烧”等描述青花瓷制作工艺的词被巧妙融合在歌词中,同时极力渲染江南雅致淡然的景色,构成了极具画面感的内容。《本草纲目》借用了李时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来传达古典情怀,胡彦斌的《曹操》则描述了一代袅雄曹操的故事。因此,包含传统文化是“中国风”音乐在歌词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二)编曲和唱法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特征

一般来说,当代流行音乐习惯以西洋键盘乐器、打击乐器和电子音乐为主,而“中国风”音乐使用传统的乐器,如二胡、琵琶、竹笛、古筝等,使中国韵味被积极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而且独特的音乐表达。如周杰伦的《东风破》主要运用了二胡;《霍元甲》则主要融入琵琶和大鼓,沉闷而厚重的鼓声阵阵,表现一代宗师的武学气概,全曲气势十足。林俊杰的《江南》主要运用了箫,箫声绵绵,流畅抒情,委婉动听。民族乐器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江南水乡的雅致淡然。

除了配乐和编曲之外,很多“中国风”音乐大胆地运用了传统音乐的演唱方法,如民族唱法、戏曲唱腔等。如陈升的《北京一夜》用老生腔演唱,之后有《霍元甲》中的花旦腔,《红尘女子》、《以父之名》中的青衣腔,《在梅边》里的昆曲,陶品的《SUSAN说》则引用了京剧《苏三起解》中的唱段。《千里之外》两种音乐形式和唱法的交替使音乐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变化,让人耳目一新。随着2009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和宋祖英两种不同音乐形式的巧妙融合,这种“混搭”的音乐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三)整体风格追求古典意境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重要体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艺术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曲乐,都讲究含蓄、淡泊,追求意境的绵长深远,含蓄朦胧。

“中国风”音乐无论在歌词、编曲、唱法、旋律还是MV的拍摄上,都注重使音乐整体上能够展现出典型的东方古典意境。“中国风”音乐多采用古典诗词作为题材,情感表达符合“中和”的审美标准。同时,曲调的悠扬和谐也体现了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儒家美学观。除此之外,MV的拍摄也体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的古典美学要求。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存在着诸如“落花”、“大雁”、“春”、“暮”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在美学的层面上,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独立的艺术符号。美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朗格将审美意象作为“情感符号”和“艺术幻象”来考察。她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朗格从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出发,认为艺术意象也是一种情感的符号。在“中国风”的音乐中,充满了类似的传统意象,如周杰伦的《青花瓷》,与其说是一首歌,不如说是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群带纷飞。“烟雨”、“青花”、“素胚”、“芭蕉”、“门环”等古典意象配上悠扬的曲调和水墨风格的唯美的MV,组合成了独特的意境。这种欲说还休、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正是符合了“含而不露”这一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

二、“中国风”音乐背后的古典审美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积淀

所谓审美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审美文化所独自具有的内在审美气质和性格,它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艺术态度的核心因素,属于一个民族文化比较深沉的东西,与一个民族的哲学精神相一致。审美精神一旦形成便会融合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长期地影响着民族文化、艺术及审美的发展。中国古典审美精神是在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以及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哲学精神中逐渐生成、建构出来的。音乐学者林华先生就曾在其论著中提到:“在我们的审美个性中,既有来源于人类共有的审美经验积淀成份,同时又有受到民族审美意识影响的成份……”。

在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其核心的哲学基础。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促使中国古典艺术强调“道”、“气”贯穿的生命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注重直观感悟的生命体验,同时还追求“内在超越”的理想价值。生命精神和宇宙意识构成了中国艺术审美精神的内在特质。中国艺术所注重的不是孤立的个体生命和对象,而是生命的整体感、流动感和蓬勃的生命力,这种审美精神导致中国古典审美重神韵、气韵、气势、气脉、气象和意境等,也就是重生命精神,要求表现宇宙无限的生机活力。这种审美精神必然会影响中国人的审美实践。尽管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以西方音乐形式为主流,但这种根植于民族心理的审美精神要求也呼唤符合中国人审美特点的音乐形式出现,而“中国风”音乐正是符合了中国人内在的审美要求。

同时,中国人长久以来受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其中,礼义廉耻、中庸之道、重亲情、尊伦理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由此产生的审美方式使人们在潜意识当中钟情于写意的古典歌词,倾心于传统的民间乐器,醉心于含蓄、内敛的情感等等。在欣赏“中国风”流行音乐时,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情怀,使听众很容易就和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中国风”音乐带来的反思

对于艺术领域中的这种“中国风”现象,很多学者是持肯定态度的。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今天,更多的文化形式和审美标准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审美实践。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传承五千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消费时代,任何文化行为只有在转化为商业行为的消费中实现对文化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才能被公众更多地关注与接受。而“中国风”音乐无疑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它通过特定的商业传播手段和商业行为方式,使文化消费群体在文化消费中得到审美的愉悦,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和古典文明的传播。由此看来,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不失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音乐形式时髦有余,真诚不足。这些歌曲在商业动机的操控下,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内涵被那些流于表面的歌词拆解得略显破碎和浅薄。同时,由于歌曲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传统文化的错误传播。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就曾经指出周杰伦的《青花瓷》歌词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错误堪称“谬误”。这首(青花瓷》,马未都认为其中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他解释说:“青花瓷自诞生之时便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另一处错误则是那句“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马未都解释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见过”。此外,还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歌手伊能静在《念奴娇》中将“羽扇纶巾”的“纶”念成“伦”,戴佩妮在新歌《一个人的行李》中,唱“我要一个人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但《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这种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谬误,对文化传播、也对社会会产生不良影响。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7

“听懂”音乐首先要走出音乐欣赏中的误区。古典音乐被贯以“高雅”、“严肃”的帽子,而“高雅”、“严肃”的音乐是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这种音乐必须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才能理解,这些概念构成了音乐欣赏中的一个巨大的误区。在这一误区中,音乐艺术成为神秘、高深莫测、拒人千里之外、高高在上的艺术。在这一认识的误区中,一部分人,对古典音乐敬而远之没有成为爱好者;另一部分人喜欢音乐,但也常常不自信地说:“我很喜欢音乐,但我不懂。”由于这个误区的存在,使得古典音乐难以为更多的人提供艺术享受,使许多听众远离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音乐作品,而只能停留在欣赏简单、平直的轻音乐阶段。没有能力欣赏人类最伟大的音乐艺术,无疑是人生的一大缺憾。而这个障碍仅仅是一个概念——“听懂”。打破这个障碍、跨出音乐审美的误区仅仅是一个念头的转换——就像听声音一样用我们的耳朵去接受音乐。迈出这一步,后面的一切就是自然而然地听。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先用“形象鲜明”、“通俗易懂”的音乐来引导听众,渐渐听众就可以深入理解音乐了。其实,这种“引导”的实际结果是:从个人来看,很多听众常年只欣赏几首被成功地解说了内容的作品;从全国来看,整个曲目局限在有乐曲解说的部分浪漫主义时代的作品上,音乐曲目范围严重狭小就是这种“引导”的必然结果。

只有打破这个音乐审美的误区,让我们的耳朵而不是思想首先面对音乐,让我们放下一切对音乐的成见,自由地倾听,充分地感受,我们才能领略音乐艺术的伟大。当用耳朵去领略音乐时,你就会发现古典音乐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那种无法言传的音乐自身的美,它们是如此的亲切、感人至深,它们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令人无限回味。这时你一定会同意,如果仅仅按某种唯一正确的解说来理解音乐,我们就终生不能欣赏这种音乐,那么我们失去的就太多了。

其次,要培养音乐欣赏的能力,最关键的是要多听、多接触、多欣赏音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欣赏音乐也是这个道理,听得多了,自然慢慢地就会引发音乐鉴赏力。一般来说,音乐作品作为艺术,总是由音乐材料所构成的。其实,所谓听得懂音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是一个音乐作品与接受者之间信息网络传递的过程,最初可能只是一种比较蒙胧的感觉,如果再继续听下去,就能够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辨别节奏、节拍、乐律以及表达的感情。

多听还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光听一种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对于各种没有欣赏过的音乐都要进行聆听,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和受好,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来不断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要更好地欣赏理解音乐,学习有关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一些大型的音乐,如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或多或少都要对音乐的知识进行了解才可以进行全面欣赏。音乐的知识很广泛,对于非专业的欣赏者来说,只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就可以了,比如对音乐的节奏、曲式、织体等知识的了解。还有,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也是欣赏一部作品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

欣赏能力的提高需要文化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非常有助于欣赏者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领会。

古典音乐的概念篇8

关键词:《乐之本事》;古典音乐;交响乐

《乐之本事》的作者焦元溥是台湾著名的乐评家,自15岁起开始发表乐评、论述与散文。内容涵盖音乐作品分析、诠释讨论、钢琴演奏技巧解析、音乐家访问、国际钢琴大赛报导与文学创作,发表字数迄今已逾120万字。虽然焦元溥本身所学专业与音乐并无直接关系,但丰富的音乐工作经历让他在音乐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并逐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乐评家。

一、《乐之本事》内容概述

《乐之本事》共分八章,在第一章中、作者解释了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很多人都认为古典音乐很难懂,认为是专业的音乐,听起来艰深困难。也因为多数人畏苦怕难,所以选择逃避。作者认为在音乐中,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诚意正心。

第二章,作者多角度解释了古典音乐的定义。作者认为一般可以被归为classical music的作品,都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技术性成就。第二旋律性成就。一般中文约定俗成所称的“古典音乐”,意义其实就“经典音乐”,而非“古典主义”或“古典乐派”的音乐。这样通俗的解释足以帮助音乐爱好者理解“古典音乐”的概念。

第三章谈到了现场演出的二三事,解释了现场演出和录音的区别、音乐厅空间上的小秘密、协奏曲歌剧配置的区别等问题。在这一章中,作者一再强调现场观看演出的优势,是录音录像都无法比拟的。欣赏交响乐不能只靠“听”,还应该有“看”,所以在现场才能感受到乐曲“波澜壮阔”的感觉。

第四章讲到音乐会的生存之道,在这一章作者着重强调了观看音乐时的“规则”。如果我们用观看京剧相声的方式来欣赏交响乐,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从音乐会观看座位的选择,再到音乐会的着装,作者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为古典音乐“入门级”听众敲开了现场聆听古典音乐的大门。

第五章简述了西方古典音乐式,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古典主义音乐到浪漫主义音乐等等,作者都做了简单的描述。这些知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基本性的常识,但对音乐爱好者来说,这些基础的知识可以帮助帮助他们迅速了解西方音乐大致的发展过程。

第六章写了古典音乐的小知识,分别介绍了独奏、重奏、声乐表演的一些区别。并帮助读者理解管弦乐器的分类和在交响乐中的分组情况。一个乐团的演出质量,乐手的演奏水平是基础,指挥是整个乐团的灵魂人物。好的乐团让我们听到的是“一组”弦乐、木管与铜管,而不是乐手们自行其是。

第七章讲的是诠释的艺术,作者认为作曲家是无法垄断对自己作品解释的,每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奏家都会演奏出不同的感觉。说到底,音乐家对乐曲的诠释,来自对作品、作曲家与时代风格的理解,也出于自己的经验、体会与想象力。语言有文法,音乐也有规则,了解文法与规则,才能正确判断作品所想表达的意思,诠释也会随着了解而更加的深刻。

最后一章讲到了古典音乐入门之后的进阶之道,听音乐时不要只听选曲。因为选曲所挑的,是作品中“适合”被“单独选出”的部分,并不表示就是最精华甚至最精彩的段落。听选曲不听全曲,知段落却不知其脉络,绝对得不偿失。

二、《乐之本事》的特色

1.通俗易懂

《乐之本事》的定位是古典音乐聆赏入门的书籍,因此书籍特别注重音乐知识的科普,书中涵盖了焦元溥推广古典音乐这些年听到过的各种提问,“不会演奏乐器可以听古典音乐吗?”“不会看谱可以听音乐会吗?”他从回答这些常见问题入手,一点点引出古典乐的历史、古典乐的观乐礼仪,如此种种。是一本资深乐迷和从未接触过古典乐的人都能各有收获的图书。

2.例子详实

不同于专业音乐书籍的各种谱例,《乐之本事》更多的是以各种小故事作为例证,包括与世界众多钢琴大师的交往逸闻、欣赏经典名曲的经验和心得。这样不仅解决了业余听众看不懂五线谱的困扰,也可以让读者快速地了解一个音乐家。

3.经典名曲及详细解说

焦元溥在《乐之本事》中精选23首经典名曲,这些曲目既呈现具体而微的音乐史,也为读者示范如何解析曲式,另附作者精心整理的329位伟大作曲家名单及年代。

4.乐之本事,美之常识

除了古典音乐,本书还涉及电影、文学、摄影等艺术领域,它不仅是一本古典音乐入门书,更是一本关于“美”与“热爱”的入门书。

三、《乐之本事》的感悟

其实不论这本书内容再多,其初衷就是让大家爱上古典音乐,走近音乐会现场。“听无定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欣赏音乐,不存在所谓的门坎和资格问题。正如马勒曾说:“音乐中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里”, 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诚意正心。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将音乐供于“神坛”之上,也不用去顶礼膜拜,更不必因自己欣赏了古典乐而产生所谓的“优越感”。与其他事物相比,去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是和朋友一起选择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是一种最安全的冒险。

虽然一直强调《乐之本事》是一本古典音乐入门书籍,但其中的专业知识也不亚于任何一本音乐专业书籍。这也体现着作者处事的态度,就是无论是否专业,都要诚心正意,这样才可能真正听懂古典音乐。像听流行音乐那样,准备几首古典音乐作品,在看书时、在通勤路上、在散步时……在任何时候慢慢的去感受它,你感受到的就是它传递给你的,听不懂没有关系,只需用心感受就好。

四、结语

新京报颁出2015年度好书,《乐之本事》获奖致敬辞这样写到:在古典音乐界,焦元溥是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以他的天赋,他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钢琴家,但比起演奏家,他更喜欢欣赏者的位置,之后再将观感转换成文字。的确正是作者本身对音乐的深入了解,让他的文字充满魅力和可读性的同时,又严谨深邃。

上一篇:古典音乐的背景范文 下一篇:监理安全措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