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0 11:17:18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1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影响因素分析;建筑质量

1研究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指使用预制的构件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建筑,其中包括了建筑构件生产、运输及连接等多个流程。装配式建筑有如下优点配式建筑有如下优点:(1)施工周期短施工周期短:相对于传统的现场浇注施工方式注施工方式,装配式工法在施工现场仅需完成各部件的吊装、拼接工作拼接工作。据统计,使用装配式工法的多层和低层建筑至少将可以缩短500%的工期的工期;(2)低碳环保低碳环保:降低现场湿作业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扬尘污染的建筑垃圾以及扬尘污染,施工中模板、围护结构使用量低;(3)质量保证率高质量保证率高: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内进行生产,便于质量的集中控制的集中控制,残次品率低。目前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多采用传统的建筑工艺和设计方案,虽然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已被多数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虽然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已被多数工程技术人员所接受,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建筑项目利润的迅速紧缩目利润的迅速紧缩,旧有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其作业流程是由工厂批量生产构件其作业流程是由工厂批量生产构件,然后运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安装。装配式建筑不但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节省大量的人力,节约资源的同时还保证了环保。

2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起源于欧洲的二战时期装配式建筑起源于欧洲的二战时期。二战结束后,德国德西地区大部分房屋遭到破坏德西地区大部分房屋遭到破坏,为了解决战后住房的问题,德西地区的政府与施工企业开始试行装配式建筑西地区的政府与施工企业开始试行装配式建筑。与德国类似似,后来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例如日本、美国、法国等也开始逐渐的推行这种建筑方式逐渐的推行这种建筑方式,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住宅产业化特点特点。而我国装配式建筑仅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近三十年的发展,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跟上时代的脚步,后逐渐被混凝土建筑所取代。随着我国近些年来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些年来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完善,同时管理水平也有这一定的提高,使得装配式建筑又一次浮出水面次浮出水面,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说,在实施和推行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式建筑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阻碍展仍然存在很大阻碍。

3影响我国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的主要因素

3.1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

不论是什么行业不论是什么行业,想要得到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运营条件件,一定离不开稳定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完整的链条,包括开发、生产、运输、施工等多个方面的共同组织织,而组织模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只有一个稳定的组织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组织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我国现有建筑企业来说企业来说,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中间环节还存在有很多问题有很多问题:开发部门对装配式建筑的认识存在偏见,目光短浅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今后的生存态势;生产、运输部门运营体系发展滞后运营体系发展滞后,管理方法与生产工艺均存在漏洞;施工部门管理经验不足门管理经验不足、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从而使得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制约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制约。

3.2施工工艺发展尚不到位

施工工艺的不同是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最主要区别别,而且,施工工艺方面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最终的竣工效果工效果。就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来说:一方面,现场施工工艺发展尚不完善施工工艺发展尚不完善,过于依赖传统施工工艺,缺乏创新;另一方面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构件模数标准体系不够健全,无法规范并批量生产结构构件并批量生产结构构件,形成全行业的标准化统一;最后一方面面,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过低,无法在短期内适应新的施工模式式,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对施工效率的影响适得其反。

3.3政策制定不健全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健全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技术工艺固然重要艺固然重要,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同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持。就目前我国的政府出台的政策来说,或多或少的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一定的漏洞,主要体现在:(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2)缺少相关经济政策支持缺少相关经济政策支持,例如税费减免、科创奖励等;(3)对建筑质量的评定政策不健全对建筑质量的评定政策不健全。

4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实施效率的措施

4.1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一定的制约,项目管理体系不是很完善,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进行改善改善,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筑的快速发展。

4.2完善施工技术和工艺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需要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改善施工技术和工艺技术和工艺,才不会由于与时代的脚步脱节而被淘汰。在完善的过程中善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投入,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发挥科研力量,创新施工技术和工艺。

4.3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政策

装配式建筑具有技术难度大以及成本高等特点装配式建筑具有技术难度大以及成本高等特点,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很多时候忽略了优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性。因此政府为了提高企业对该项目的积极性,应该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关的激励政策,完善政策中的漏洞,并且加强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度力度。

5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发展趋势

5.1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既包括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物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模型。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初期不仅需要完成构件的加工生产要完成构件的加工生产、施工安装、维护保养等工作,还需完成建筑成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工作量大,信息繁多冗杂多冗杂。而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力解决以上问题技术的应用能够有力解决以上问题:(1)BIM模型能够实现对建筑构件的信息化表达功能模型能够实现对建筑构件的信息化表达功能,对各预制构件的构造详图进行33D直观动态展示直观动态展示,并提前进行预拼装模拟测试试,提高制造精度;(2)BIM模型还可直接指导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的生产流程内的生产流程,生成构件加工图,自动生成各构件二维码与生产表单产表单,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在生产与施工的全过程提供便利。

5.2““物联网”、“大数据”等通用技术的融合

集成应用当下流行的集成应用当下流行的“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用,实现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完成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追踪周期的追踪、定位和维护工作。通过对整体建筑模型进行分解解,对各预制构件进行具体编码,借助各生产线的读取装置、运输车辆的GPS定位装置以及施工人员手中的物联网信息终端端,即可实现对构件生产、运输、施工全过程的无缝衔接,为后续建筑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续建筑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6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支柱产业角色的建筑行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支柱产业角色的建筑行业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中,才能得以生存得以生存,避免淘汰。装配式建筑项目作为我国新兴的建筑模式模式,虽然尚处于发展阶段,施工技术和工艺以及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完善系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但是这些却不能掩盖装配式建筑的优点的优点。任何事物在发展初期都容易遇到各种阻力:装配式建筑初期投入大建筑初期投入大,仅从短期来看,不会迅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益;但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来考虑,经济优势必将十分可观,值得各部门技术人员的探索与实践值得各部门技术人员的探索与实践。因此,作为各装配式建筑企业筑企业,应逐步完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发挥科研力量,创新施工技术和工艺施工技术和工艺;而作为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当在鼓励、支持、引导的原则下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事业的发展引导的原则下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龙飞,张家春.装配式建筑发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9):40~42.

[[2]李品.建筑信息模型若干问题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0).

[[3]陈宁.上海市装配式建筑推进情况分析及展望[J].工程质量..2016(1):12~16.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2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装配式;住宅

前言

所谓BIM技术就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模型,这种模型主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对真实的环境进行模拟还原,以便于建筑人员的参考。此外这种模型具有较强的功能,其具有一定的可视化,其协议能力也较强。而预制装配式则是建筑中的构件,主要功能能对住宅的建筑进行连接与装配,当BIM技术与预制装配式相结合时,则能产生良好的建筑效果,这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丰富人们的生活,也能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应用的现状分析

目前,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应用的现状较为明显,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会采用BIM技术,这主要是因为BIM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应用的过程中能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首先,在BIM技术时,建筑人员能根据BIM技术构建的虚拟环境,分析住宅建筑真实情景,BIM技术在对建筑模型的确定时,就会利用相应的功能,选择适当的软件构建住宅的环境,再结合预制装配式构建,形成一定的数据,进而产生具体的参数,以便于工作人员的参考,而工作人员也就能根据其数据和参数对建筑模型进行一定处理,这样完整的住宅就能快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而且这也大大提升建筑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BIM技术属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其对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BIM技术能建筑人员在建设住宅的过程中技术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影响住宅建筑的因素,这样建筑人员就能根据实际原因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阶段,为建筑人员提供完善的建筑方案,这不仅能提升建筑效率,也能缩短工期,为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BIM技术能深入设计住宅的模式,传统的技术所设计的住宅模式较为简单,而且设计过程较为繁琐,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在BIM技术设计的环境下,每一个设计方案都是独立的,而且能根据客户的需求研究出现相应的住宅图纸,这样设计人员就能减轻繁琐的设计步骤,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图纸,进而节省大量的时间,此外,这些图纸也能储存到数据库中,方便建筑人员的使用。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应用时存在的优势较多,它不仅能对碰撞进行检测,也能对工程施工的数据进行汇总,还可以保证管理人员能科学的管理建筑工程,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使得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被广泛应用[1]。

2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对BIM技术的评价

由于住宅建筑是一项较为庞大的工程,其在建筑过程中,建设人员需要精心设计,才能确保住宅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因而,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在施工的过程需要做好协调工作,尤其是对于不同阶段的设计和研究,建筑人员更需要注意,如在进行深化设计时,对于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检测十分重要,检测人员必须要在短时间完成检测,才能确保质量,而在构件的生产阶段,每一样的物品的生产,都需要精心挑选,其次,在施工时期,工作人员需要安装构件,而安装的过程却比较困难。这样一来,建筑人员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合理地使用BIM技术则能减少繁琐的不足,当BIM技术起到重要作用时,BIM技术在其中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减轻建筑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能减少其工作量,保障每个阶段都能顺利地完工,这也就充分的表明,这种新技术也能提升住宅建筑效率,也能有效地解决预制装配式住宅存在的困难[2]。

BIM技术在建筑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进行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提升住宅的质量,也能为建筑企业节省投资成本,进而保障建筑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下发展,BIM技术是当前建筑企业发展的优势,也是为了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对于BIM技术的评价和分析,建筑企业必须要秉承着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在为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对BIM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造,使其能更加信息化,拓宽BIM技术的发展空间,也是拓宽建筑企业的发展渠道。只有正确的BIM技术,才可以采用合理的方法为住宅建筑打下深厚的基础,推动其产业链的形成。

3 针对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应用中提出的方案

3.1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作用

在设计住宅模型阶段,如果设计人员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则需要不断对图纸进行修改,找到图纸存在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才能设计出一个合格的图纸。传统的设计方法不仅浪费时间,并且很难发现图纸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建筑人员在进行实际的住宅建筑出现问题。而如何采用BIM技术,转变传统的设计方式,工作人员就能结合虚拟的住宅环境,研制出精心的图纸,建筑人员也能根据其3D图,分析平面图、立体图,从而有效地进行材料分析和面积统计,这对于工程造价人员而言,具有便利的作用,BIM技术能使住宅造价更加精准,其数据也会精准的形成。这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大大的提升住宅建筑的效率,也增强了其建筑质量[3]。

3.2 BIM技术在构件生产中的作用

预制装配式住宅需要利用构件才能顺利的施工,因此,建设企业要能保障BIM技术能支持构件的生产,做到良好的信息传递功能,利用BIM技术对构件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和更新,从而保障构件在住宅建筑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构件在生产的过程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样可以使其BIM技术在构件生产中得以实现。

3.3 BIM技术在施工吊装阶段的应用

为了提升住宅建筑的质量,加快其建筑速度,在设计图纸时,建筑人员需要结合BIM技术中的数据库,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探索,进而有效地管理数据,这样就能建立其3D立体模型。因此,在施工吊装阶段,在采用BIM技术时,要能确保其技术方法适宜,并且相关的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经验,才能进行施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传递的失误率,也能有效地指导施工人员准确地进行安装定位,以便于构建数据的查询。

3.4 BIM技术的创新

创新是当前建筑企业的关键点,在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才能提升建筑效率。因此,为了形成产业链,也为了保证数据的精准性,建筑企业要增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结合自身的工作,对BIM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这样既能按照要求完成相关的任务,也能使其建筑工程能正常的施工,尤其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现场时,其创新技术十分重要和关键,创新是推动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点,建筑企业必须对其受到重视。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BIM技术在当前的建设行业中具有宽阔的发展空间,合理的应用BIM技术能在建设的过程中减少错误率,也能确保住宅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所以,建筑企业应明确BIM技术的性质和其主要的功能,充分地意识到其具有的重要性,才可以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这对于这预制装配式住宅未来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宏毫,王崇杰,管振忠.预制装配式被动房的关键节点密封技术研究[J].住宅产业,2016(08):12-23.

[2]杨金伟,单洋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2016(17):78-89.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3

【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非常多的施工技术,其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已经形成成熟的施工方式,可以说是传统施工方式进步后的产物,在实际的住宅施工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装配式施工虽然具有自身的多方面优势,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一些原因,仍然存在一些施工方面的问题。具体可以将问题分为以下四点:

(一)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不足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是较高的,因为施工过程中要涉及材料的应用、施工细节的把握等多方面内容。但是当前我国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因为: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被我国建筑行业接受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对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培训,导致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施工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施工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在混凝土装配式施工中的重要性,对于施工人员的培养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应当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提升。

(二)对施工材料的保护能力不足

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决定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综合质量高低。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对于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所用到的材料的有效保护。对于施工材料的保护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材料的采购到材料的运输,再到材料的保管,最后到材料的使用,都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保护,保证最终应用到施工中的材料具有足够的质量。但目前,施工企业往往对材料的保护问题认识不足,也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导致材料在使用之前就遭到破坏,质量降低,或者在采购的过程中就买的是劣质材料,这些不能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做法,都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效果,无法保证最终完成后的建筑具有足够的质量。

(三)施工验收标准没有得到确定

作为一个成熟的施工技术,一定会有相应的施工完成后的验收标准与之相配套,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的验收标准却一直没有得到完善和统一。在我国,装配式住宅属于新型建筑的范畴,因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因而验收标准也无法得到确定。而验收标准不确定,会导致最终完成的建筑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指标,无法对其进行评价,无法说明合格与否。在这方面,国外的装配式住宅已经应用比较广泛,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施工验收标准体系。我国应当积极向国外学习。

(四)施工管理粗放化

当前,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在管理中,材料浪费、人员素质地下、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给管理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并且,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尚未成熟,管理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化的阶段,没有将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式充分应用起来,是管理工作更加趋于形式化、趋于走过场,难以发挥管理真正的作用。相比于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体系,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工作仍然需要长期的改进,从而最终达到管理的高效化和现代化,充分体现出管理应有的作用。

二、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可行策略

对当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再根据问题原因积极制定科学的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力,发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优势为我国建筑业服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一些提升策略着手:

(一)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国外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时间相比于我国更长,因而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也更加成熟,在这个方面,我国应当认清现实,积极分析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为我所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建筑施工情况做出合理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我国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能力的目的。对于国外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我国同样应当科学分析,积极学习,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体系,让我国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管理工作更加成熟,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企业之间充分交流、整合技术资源

目前,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各个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已经达到了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较好应用,而一些企业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仍然处在起步阶段。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和合作,对于各自掌握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多交流、多探讨,取长补短,努力形成完善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到技术资源共享。不同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应当加强合作,加强技术研发,根据现行的技术缺点,对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根据施工条件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努力提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施工效果和可行性。

(三)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资金投入

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说明其具有非常好的施工效果和可行性,对于这一点,国内的施工企业应当正确认识到位。通过增加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投入,是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可以更好的应用起来,更好地发展起来。足够的资金投入,可以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所应用的材料具有足够的质量,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技术设备的配备完善,进而保证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的最终效果和质量。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在我国建筑业中的发展同样如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当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三、总结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并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于其优点,建筑企业应当认识到,对于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筑企业也应当科学分析、合理决策。任何一项新的施工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建筑人对其的长期应用和开发研究。当前,对于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对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了解了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制定提升策略,才能实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能力的提升,帮助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水平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召新.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储竹龙.浅议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J].民营科技,2014,05:125.

[3]王永奇.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电子制作,2014,09:226.

[4]陈虹坤,郭F.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3,07:244.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4

节能建筑的经济评价是在一定水平的节能技术前提下,以建筑生命周期为评价期进行经济评价,以检验装配式节能建筑是否满足目标需要,项目建设是否可行。

1.装配式节能建筑

现代装配式节能建筑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以装配式建筑为核心,以主体结构构件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标志性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结构和建筑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及与其配套的相关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产业[4-5]。

2.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t)是指以装配式节能建筑使用过程中能源节约净收益回收建筑物采取装配式节能措施的投资增加额P所需的时间。

3.节能效益

节能效益(Ft)是反映装配式节能建筑生命周期内节能获得的动态评价指标,即年实际节能收益额,按一定的折现率i,计算出收益现值FN-PV与采取装配式节能措施的投资增加额P的差值。

4.节能建筑生命周期

满足节能设计要求的新建筑一般为设计周期50a,改建建筑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预测其使用年限。

二、装配式节能建筑生命周期现金流量分析

1.装配式节能建筑的成本分析

(1)混凝土部品、构件预制率。混凝土预制率是指工程施工中部品构件混凝土量占整个工程混凝土总量的比例,标志着工厂化程度的高低。受技术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的制约,引进的某些国外技术混凝土预制率较高达60%以上,国内技术混凝土预制率在20%~30%。国外梁、板、柱均可预制,目前国内应用于工程的主要是工厂化叠合楼板及维护结构。由于建筑的结构形式不同,仅就沈阳某框架结构工程为例,对其国外、国内、传统工法进行比较。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国外技术的预制率为65%,采用国内技术的预制率为23.54%。(2)工程造价。建筑工程主要由建筑结构、建筑装饰、水、暖、电等单位工程构成。除建筑结构外,其他单位工程从广义上讲绝大部分为工厂化的部品,目前我国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工厂化水平较低。从技术层面上讲以工厂化混凝土部品、构件为标志的现代建筑,给传统建筑生产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笔者仅就实行工厂化的混凝土部品、构件建造的工程与传统工法施工的工程进行成本分析。混凝土预制率60%以上的建筑平方米造价提高25%~30%,装配率25%左右的建筑平方米造价提高5%~10%。笔者以混凝土部品、构件的装配率60%以上的工程为例与传统工法对比进行分析(见表2)[8]。

2.装配式节能投资增加额

装配式节能投资增加额P(元/m2)=P1-P2,通过以上造价的成本比较,按虚拟增加成本1100元/m2进行测算。P1为非装配式节能建筑工程造价(元/m2);P2为装配式节能建筑工程造价(元/m2)。3.节能投资年收益节能投资收益包括节水、节电,减少垃圾排放,缩短工期等产生的收益。据统计测算,采用现代装配式节能建筑与传统工法相比,可节水36%,节电31%,减少装修垃圾2t/100m2,可以进行冬季施工,按100天考虑。4.现金流量图为简化计算,节能收益每年均等,计算期取5a,其现金流量图。

三、节能收益

1.装配式节能建筑规模预测

依据《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78%,从常住人口900万以上,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4m2。目前我市常住人口786万,至2015年增加人口114万,需要增加住宅建筑面积3876万m2,仅按此住宅建筑规模计,以2010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36万m2为基础,则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年均增长为14.87%。据此,不考虑其他建筑的增长需求,我市房屋建筑竣工面积每年按15%的增幅;装配式现代建筑规模分析如表3所示。2011至2015年竣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合计3155万m2。

2.节能计算基础数据

节能计算基础数据。

3.节能收益

到2015年沈阳市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达到3155万m2,可节水3100万t,节电16724万度,减少装修建筑垃圾63万t。现代建筑产业建筑工厂化大大缩短建筑工期,同时也使沈阳在冬季能正常建筑施工,按2010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建筑业相关数据计算,建筑业人均增加值为4.39万元,按冬季施工150d的2/3100d计算,由于增加冬季施工而多创造产值1116057万元。

四、经济评价体系

基准折现率为i,一般i≥贷款利率或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社会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计算。通过以上计算,以增加建筑成本按1100元/m2为代价,计算出现代建筑产业带来的社会折现率41.14%(基准社会折现率为8%),净现值为244852万元,投资回收期3.67a。

五、结语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5

关键词:电力设备基础;预制装配式;发展及应用

0前言

目前,在电力系统领域已有配送式变电站、装配式围墙、预制式电缆沟、预制散水在电力建设中应用案例,但针对户外变电站设备基础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采用预制装配技术的信息很少,本文认真分析了现场浇筑固定式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不足,提出了混凝土预制装配设备基础的设计概念,结合电力设备基础的设计要求,通过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出受力合理、造价低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电力设备基础,为电力抢修和电网建设使用提供重要保证。从发展的角度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逐步从传统的现浇筑方式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式发展的趋势。

1.现浇混凝土结构基础弊端分析

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体系施工为现场浇筑的湿作业方式,现浇式基础形式在作业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人力、物力的消耗较大,从搭架、支模、扎筋、到混凝土浇筑,多数工作由手工劳动完成。模板周转消耗大,施工人员多,手工劳动多,劳动强度大,且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施工工期较长,地基开挖、基础制作、混凝土养护、基础拆除,均需花费较长时间,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施工费用高,从基坑开挖、租用机械、模具、基础浇注、混凝土养护需花费较多费用,基础移位后,需要对废弃基础进行拆除,又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浪费;现场浇注基础工艺水平不高,混凝土外观及内在质量控制难,由于工人熟练程度和模具使用偏差,都会影响基础的平整美观,有时很难达到电力创优工程的工艺标准;现场的建筑材料浪费较大,电力设备基础施工地点分散,每个地点都需要现场湿作业,难免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设备基础又相对固定,通用性差,不能重复利用,钢筋混凝土浪费量极大;不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现浇式基础不可避免会影响周围环境,施工现场存在着噪声扰民,粉尘污染,施工环境不理想,产生建筑垃圾,影响文明施工要求。

2. 电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基础研究技术分析

混凝土技术随着国家建设的节奏加快,在工艺、材料、型式上不断发展创新,施工方式也从传统的施工技术逐步向科学快捷方向发展,预制混凝土技术成为提高建设速度的有效手段,从发展的角度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逐步从传统的现浇筑方式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式发展的趋势。

我国还是以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为主,由于技术工艺原因,在混凝土预制件应用方面还比较窄,只在个别领域小范围地应用了预制混凝土技术。在欧美一些国家,在民用建筑领域和一些特殊的建筑领域应用预制装配式基础相对多一些。国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主要在房屋、桥梁等个别方面局部应用,国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主要展示在预制装配式模块化房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预制节段装配式桥梁、装配式塔机基础等方面有相关的实用信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案例更少。目前,在电力系统领域已有装配式变电站、二次预制舱、装配式围墙在电力建设中应用案例,但针对变电站设备基础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采用预制装配技术的应用的信息很少,电力设备应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基础,有很大的研究发展空间。我们从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固定式基础的不足出发,提出电力设备基础应用预制装配设形式的设计理念,结合电力设备基础的设计要求,通过力学分析和优化设计,开发研究出受力合理、造价低廉、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电力设备基础,为电力抢修和正常使用提供重要保证。由于装配式基础是模块式组装式,便于安装、更换,在电力设备升级改造工程中有较大优势,可提高施工安全可靠性。

3. 电力设备装配式混凝土基础研究技术路线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基础的研究,以缩短工期、降低现场施工成本,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标准为目标,达到快速抢修、停电过渡、冬季施工的要求,进而提高施工工效。具体研究技术路线是:①多方收集资料,编制设计方案。对以往变电站构支架基础、线路自立塔基础情况调查分析,考虑电力设施基础特点和运行要求,以及基础所在地形、地质等技术条件,进行设计方案的综合评估,确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型式。②进行技术论证,将装配式基础的预制方案进行分析论证,选择设备基础型式进行受力测算分析,确定基础模块结构,要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耐受力,一是基础承受构支架安装时作用力;第二是基础承受设备自身重以及操作时产生的下压、剪切、倾覆等作用力。③基础链接装配方式进行关键分析设计,重点设计基础预制模块的链接铰件,考虑强度和安装方便要求,选择螺丝链接或者配合金属板链接的方式,在预制模块中预埋金属槽件,现场安装时用金属条板链接,并做好防腐处理。④进行装配基础图纸设计,确定装配基础施工方法和标准工艺,进行设计图论证,达到构件加工要求。同时进行装配模具设计和加工,组织装配模块预制加工,进行现场承载受力综合试验,最终形成可现场应用的成品。⑤在电力系统相关工程中进行试用,收集运行数据,录制视频资料。编制混凝土装配式基础技术报告、使用报告等技术资料,组织专家考评,进行完善改进,进而进行产品化推广应用。

4. 电力设备装配式混凝土基础技术特点

装配式基础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模块,以人工组装的方式,根据设备基础需求,对基础模块进行现场装配 。此项技术的应用,能高效、简便地完成设备基础施工,有如下特点:①缩短作业时间,现场安装工期短。由于装配式基础在工厂加工制作完毕,运抵现场后,仅需对施工现场的地基稍作处理,即可拼接安装,无需浇捣和养护,大大缩短了基础施工时间。改、扩建工程可以大大减少停电时限,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供电时间。②基础工艺质量高,标准化化程度高。由于装配式基础为工厂标准化生产,实现了专业化流水作业,制作、养护条件优越,质量有可靠保证,其构件之间采用高强预应力链接铁件连接,模块之间实现无缝隙连接,螺栓定位精准,整体性好,基础质量有可靠保证。③基础建设成本低。由于装配式基础为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可以重复使用,利用率高,无需每次安装都绑扎钢筋、支模、现场浇注混凝土,从而使基础建设摊销费用大大降低。④基础部件可更换使用,模块通用性铰强。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基础要有应用的广泛性、整体的通用性,确定了整体通用,局部多样的原则。针对不同地脚规格的设备支架,制作多种规格上部混凝土模块,安装时根据不同设备要求,只需更换上部模块即可,下部可直接采用通用基础模块部分。⑤预制装配基础利用率高,可以重复使用。把基础设计成通用模式,可用于不同设备的基础,充分考虑重复利用问题,旧基础可以挖出移到别处再利用。一旦某工程改造,设备基础移位,预制混凝土装配基础可运至新位置使用。⑥符合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由于现场没有湿作业,不产生建筑垃圾,现场装配没有噪音、粉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基础采用现场装配,方便组织施工,能够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工作秩序和规范施工现场的场容。⑦预制基础适用范围广,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预制装配式基础适用于220kV及以下各个等级的变电站开关、刀闸、CT、PT、避雷器、母线桥等设备构、支架基础,可根据构、支架形式和荷载的变换,经过作用力分析,调整装配式基础模块。

5.结语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装;土建施工;配合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4.143

0 前言

在城市化进程推进下,建筑行业得以长足发展,行业内技术水平得以持续提升,建筑施工效率不断提升。其中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与制约,这两个部分的技术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针对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加速工程施工速度,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建筑行业内相关专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与创新。

1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与电力安装工程间的关联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与电力安装工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相对应电力安装工程而言,土建施工的显著特点在于具有自身特定的施工专业,属于相对独立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区别,进行针对性施工处理。由于土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建筑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施工,对于所涉及到的电力工程安装相关项目分别作出考虑,包括电力设备安装位置的预估、机电安装、电缆线路设置等不同方面[1]。电缆安装工程与土建施工两者均为独立的专业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与此同时,双方具有互相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因此必须对双方进行充分的考量,展开配合施工,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整体性提供保证。

2 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

由于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两者时间存在十分显著的关联性,因此需要配合施工技术进行讨论,分别从设计准备、主体机构施工、安装、装修四个不同阶段作为切入点,对配合技术展开针对性的细化分析。

2.1 设计准备阶段配合施工技术

为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完整性,在设计阶段中,负责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双方人员应当进行沟通,探讨技术配合问题,并向对方提出自身所需要求,为工程的顺利展开做好充足准备。突降施工正式开始前,电力工程安装人员需要配合土建施工人员要求,就建筑施工图纸,共同作出探讨和审核,针对可能造成冲突的设计环节,及时通知对方,尽快作出整改,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引发两个项目之间的技术性矛盾。同时,电力工程安装人员必须对土建施工设计图纸有详细了解,熟知土建施工方式、进程等信息,尤其关注对电力工程安装产生影响的项目,防止在土建施工对电力工程安装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土建施工正式开始之前,电力工程安装技术人员应当完成电力管路的预埋、配件等准备工作。

2.2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配合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从土建施工期开始,要求电力工程安装技术人员按照土建混凝土浇筑的进程和施工进展,逐一实施相对应的电气设备预埋工作[2]。这一阶段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在土建结构模板完成搭建步骤后,重点把握防线工作,明确预埋安装位置、电气设备安装位置,按照建筑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对电气设备中的开关面板、灯盒、配电箱等电力装置预埋防线、预留孔洞处理。其次在土建施工张的底筋、沉梁铺设后,铺设电力相关管道通路,固定预埋件安装位置,包括穿梁线路、排水预埋线路等。第三,在土建施工中的封模开始前,需要对已经完成的施工步骤进行审核,及时整改补救存在质量问题的位置后,电力工程安装技术人员与土建施工人员交接。其中,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工程进行进一步审核,尤其是钢筋工程,防止钢筋出现外漏、生锈等问题,以免影响建筑工程安全性。检查确认无误后,土建施工人员可以展开混凝土浇灌等下阶段施工步骤。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时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内容复杂,技术难度性极高,需双方技术人员重点把控,密切配合。

2.3 安装阶段配合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人员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对变电站接地网步骤进行监督。由于施工工艺与原材料均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为防止原材料出现变化,应当对其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电气安装以及接地电阻的安全性。在土建施工技术人员与电力安装工程安装人员的协同下,共同为电气设备、连接接地网工作提供技术条件保障。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满足双方共同需求的情况出现,应当及时整顿改造,充分发挥出监督作用。此外,对于电缆孔、电缆固定铁件的精准性,应当加强在电缆相关技术领域的控制力度,保证施工安全规范。

2.4 装修阶段配合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室内装修阶段同样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要求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双方展开技术配合。由于内部装修对室内墙体所造成的影响范围最为广泛,为保证内饰层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应当针对墙体破损的区域及时修补[3]。电力工程安装过程中,应当在土建施工墙体抹灰之前确定电气安装位置,及时查看预留孔的位置是否受到抹灰干扰,并在检测符合安全规范后,投入使用。同时室内涂料、喷浆等装修步骤结束后,实施电气设备安装时,需要保护土建施工成果,防止对墙体造成严重的损坏,并确保电气设备不受污染。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涉及面积极为广泛,对于技术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极高,在复杂的建筑工程内,土建施工、电力工程安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土建施工与电力工程安装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互相影响作用。因此必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入手,展开密切的技技术配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毛燕.电力工程安装和土建施工的配合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四川水泥,2016,09(08):205.

[2]王刚.电力工程安装和土建施工的配合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20):146-147.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7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技术;研究

Experience in assembly building technology

Yang Jian-min

(Shandong China weifang diesel motor vehicle bureau of highway constructionWeifangShandong261041)

【Abstract】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e are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of the 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structure analysis, component design, connection design, and points out the key problems need to be aware of.

【Key words】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Ttechnology;Research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在我国,装配式建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开创、发展、低潮、恢复、发展、创新等阶段。如今,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建筑技术逐步转向产业化发展,于是装配式建筑技术随之趋向成熟。目前,相应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已经形成,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全面推广应用阶段。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设计来说,应具有符合其产业化要求的特点,故除应满足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应尽量选用大开间、大进深且简单、规则的平面布置,同时要求其承重的竖向构件宜上下连续,而且门窗洞口以及厨卫的布置等都尽量满足标准化要求,尽量不要做不规则的形状,否则就失去工厂产业化生产的意义了。

装配式结构体系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木(竹)结构和钢结构。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按连接形式可分为湿式连接和干式连接两大类。湿式连接即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即通过连接件将相邻构件的受力纵筋相连,在连接处浇混凝土,为等同现浇形式。注意:只有在湿式连接的连接点比较强的情况下才能等同现浇。干式连接即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即连接区通过焊接、螺栓、预应力或者栓钉连接,不需要现浇混凝土,为非等同现浇形式。目前规范以湿式连接即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为主。所以下面我们也主要研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相关问题。

关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分析: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但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又有现浇抗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进行适当放大。

关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设计:在持久及地震设计状况下,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在短暂设计状况下,构件截面验算的控制指标包括承载力、裂缝宽度、截面边缘最大混凝土拉应力,应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中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

P于湿式连接的传力途径:(1)压力:由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座浆材料直接传递;(2)拉力:由连接钢筋传递;(3)剪力:由结合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键槽或者粗糙面、钢筋的摩擦抗剪作用、销栓抗剪作用承担。

湿式连接的连接设计思路:拉、压、弯承载力计算同混凝土构件,满足构造要求时无需做另外计算;但剪力与现浇构件的斜剪并不相同:因为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处剪力的传递是通过结合面直剪,所以结合面直剪应单独进行计算,并确定键槽及抗剪钢筋等的数量。

应该注意到,因为每个预制厂家的设备、模板尺寸都不相同,而且施工现场的吊装设备也不一样,所以设计人在构件拆分之前一定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然后才能保证拆分后的构件在每个环节都不出错。同理,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标准图集中的节点亦不能不加分析直接引用到图纸当中,而应该视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参照其做法并作出相应修改。所以,装配式建筑设计者应积极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可行的结构和构件。同时设计者在进行装配式结构设计时应尽量简化节点构造、减小接头数量,同时还要兼顾方便施工,尽量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 .

[文章编号]1619-2737(2017)03-27-604

装配式建筑技术分析篇8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墙体饰面;“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建筑功能逐渐专一,针对不同用途的建筑装饰也是不一样的,在考虑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美观性的装饰是当前建筑行业的趋势。但是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因为装饰工程技术措施不到位往往引发火灾或者是装饰掉落等现象,给建筑的安全使用埋下了隐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装饰施工企业要对装饰工程质量进行深入的认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断寻求最新的、最先进的装饰施工技术。

一、建筑装饰施工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装饰施工中使用的技术、工具等的有了很大的改良,电动工具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装饰施工水平。但是从整个装饰施工中来看,建筑装饰施工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第一,建筑装饰施工手段比较落后,一些小的电动工具的使用并没有彻底改变手工作业的方式。第二,没有各部分的明确分工,在建筑装饰施工中从材料的制度到最后的安装完成都是由一组人员进行的,构建的加工和安装也在同一空间内,没有按照其中各项技术的难以程度而进行有效的分工。第三,建筑装饰标准化程序较低,在目前建筑装饰施工中主要是一些小型的工具进行技工,按照业主的需求量身定做安装产品,这种做法不利于安装产品的生产批量化,与当前的工业发展理念相悖。

针对上述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中不仅不需要在装饰施工现场进行大量的切、割、焊、磨等工作程序,而且实现了高精度的加工,有效减少了加工中对环境的污染。下面以“总成”装配式施工方式为主对建筑装饰施工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二、新时期建筑装饰施工

1、吊顶

建筑装饰工程吊顶安装中主要使用的材料有三种:矿棉板、金属饰面以及纸面石膏板。因为三种材料不同,所以施工的难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金属饰面和矿棉板吊顶在施工中主要是骨架和饰面板的安装,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多厂家已经开始提供成套的骨架片,那么就剩下边端饰面板的加工了。而对于纸面石膏来说,吊顶的施工技术要求就比较困难,需要在施工中进行精确的测量,制定的排版图,将边端设计成收头形式。

2、墙体饰面

墙体饰面中最常见的是石材饰面、玻璃经、金属饰面以及面砖饰面等等。不同的饰面在施工中需要的技术也是不一样的。第一,石材饰面中,目前能实现矩形板材预制,而且加强CAD制图的精确度的提高,在弧形板材的施工中采用了更加精确的切割技术和胶粘技术,弧形石材的预制也成功实现了,为了增加建筑装饰的美观度,在弧形石材饰面中还镶嵌了金属嵌条。第二,玻璃镜、软包饰面的中普遍采用的是预制装配式施工,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在这种施工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是还需要在施工现场加工一些小零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玻璃镜饰面施工中应该对“总成”装配思路进行明确,最好制定出详细的装配方案,从而避免现场加工。第三,在金属饰面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剪裁、粘贴等进行的施工,这种施工比较适用于一些较薄的金属饰面中。另外一种就是预制装配式,主要用于一般的金属饰面中。在“总成”装配式施工模式确定之后,金属饰面的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将会大大减少,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将会产生很大的提升作用。第四, 面砖装饰,因为在装饰施工中面砖的大小等与实际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面砖装饰中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切割和粘贴方法,没有形成全面的预制装配式,在现场要进行裁切洞口和饰面收头部分,如果要实现完全的“总成”装配式施工就需要对现场做出精确的测量,在排版设计中要坚持正确的程序。

3、地面饰面

在地面饰面中最常见的材料是实木地板、地毯、石材饰面、复合木板等等,在地面装饰中基本上能实现“总成”装配式施工,因为这些主要的材料本身就是成品装配,例如,抗静电地板和复合地板,在施工中完全可以在事前对现场进行有效的测量和排版,实现预制装配总成施工。但是在实木地板的饰面中,因为需要加入骨架,在现场要进行骨架的加工,不能实现完全的“总成”装配式施工。

4、线缆敷设技术

在建筑装饰中不可避免的就会碰到线缆敷设,在建筑装饰中要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合理布线。在综合布线系统中要对线缆的型号、规格等进行确认,保证与设计一致;在布线中不能产生打圈、扭绞等现象;在装饰施工中要懂得保护线缆,不能用力过猛;在线缆敷设中还要边敷设边标签,方便后期的维护。

结论:

对于建筑来说,不仅是主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到建筑功能的发挥,装饰工程也对建筑功能产生影响,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观。所以在建筑装饰施工中无论是在室内装饰,还是在室外装饰中都需要重视施工质量,要对装饰技术不断规范,采用先进的施工技艺,对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在装饰施工中要积极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吴爱朋 浅谈新时期建筑装饰施工[J] 科技致富向导,2010(11)

[2]刘椰宏 装饰工程装配化施工探讨[J] 科技风,2009(22)

[3]蔡忠荣 总成装配式建筑装饰施工方式的研究[J] 民营科技,2010(09)

上一篇:初中美术教学措施范文 下一篇:表演艺术专业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