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实训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6 20:04:15

装配实训报告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很多实验环节通过某些设备和手段传给计算机,然后通过软件的解释输入给计算机,可以由计算机虚拟和仿真来实现,增加了学生对具体场景的理解和深入,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很好动手能力的学生奠定了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当然,更深一层的意义将是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探索。在此研究中,主要针对可视化、多媒体通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

2系统设计与开发

在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设计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模型。分别由用户、操作接口、虚拟仪器实体模型、虚拟器件实体模型以及虚拟场景实体模型等,其中在虚拟仪器实体模型、虚拟器件实体模型以及虚拟场景实体模型中都要用到数学模型。

2.1系统设计流程

在虚拟实训教学环境设计与研究中,虚拟教学环境构建流程。从环境设计开始,由环境建模、资源建模、用户建模组成,然后经过动作定义,最后到达环境实现。根据虚拟教学环境设计流程,可以确定虚拟教学环境的内容,依据其体系结构建立虚拟教学环境。在环境、资源及用户建模中,数学模型的建模过程基本相同(如SPICE模型)。而为了尽量逼真地模拟出场景、仪器和元器件的外形和操作,虚拟实验一般采用三维建模和绘制技术进行环境、资源和用户的实体建模。过程如下:①建立基本模型;②确定参数;③加入随机误差和随机化初始条件。

2.2虚拟装配的设计与实现流程

经历了三维实体模块、模型处理、模型导入场景、模型交互以及界面处理几部分。虚拟装配,是实际装配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体现。虚拟装配流程中,三维实体模型的建模是基础。实体模型包括每个实训任务中需要的各种虚拟场景、虚拟样机(实验对象)、虚拟仪表、虚拟手等。首先借助传统的专业三维模型软件Maya建立实验对象(如S700K型转辙机)的装配模型(模型创建)。其生成的虚拟实体数据文件,通过COLLADA转换为WebGL引擎可以解析的XML数据文件(模型处理)。为了将WebGL与Collada关联,本研究的虚拟中心采用了SpiderGL这种开源的WebGL引擎。该引起可以直接异步解析Collada格式数据。这种结构的优势是利用服务器端Collada服务可实现内容的动态获取和创建。然后在虚拟实训环境中(模型导入场景),模拟实训对象的实际装配过程(模型交互)。在虚拟装配环境中,干涉一般发生在当前移动的物体(包括零部件、工具、夹具)与静止物体(虚拟装配场景、已装配的零部件、工具、夹具)之间。以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专业研究为例,分别以图示清晰地描述了虚拟装配操作界面、虚拟装配算法流程、转辙机壳体虚拟装配视图,实现了对虚拟装配过程的显示与控制。

3虚拟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训教学环节,它不仅要简要说明实训内容、原理、使用元件仪器,还要记录实训中测试的数据、观测的信号波形等信息,同时还要对实训结果等进行相应的计算、判断和分析。实训报告处理过程示意,首先实验数据、图像等信息记录经过分析处理模块,利用实验报告模板,实验报告生成模块形成,然后是实验报告,最后是进入数据库服务器。

4基于虚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模式实验分析

基于虚拟实训的教学结果到底如何?实验选取某高职院校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学生作为主体实验对象。他们所开设的主干课程—《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作为实验的具体对象之一,此课程理论教学的总学时在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后由原来的160学时减少为120学时,而课程内容基本保持不变,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120学时内把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根本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选取开设同样课程、学生总体水平相同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教学班为082班,传统教学班为081班,每个班学生人数都是48人,其中实验班采用基于通信信号仿真软件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通教学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课程试验班与传统班教学情况对比。一年来的教学实际情况反映显示,虚拟通信信号仿真在《通信信号设备与编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虚拟通信信号仿真在高职学校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应用必将改革传统的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模式,虚拟通信信号仿真是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必备工具,也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桥梁,是一种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有效解决途径,期冀基于虚拟通信信号仿真软件的教学模式成为通信信号技术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实验班比传统班教学学时少40学时的情况下,实验班总体成绩仍大大好于正常班,但同时也看到了实验班的编程优秀率没有传统班的高,分析其中原因,在通信信号仿真上“操作精度”和“熟练程度”不好保证,要想成为熟练有技术的操作工,还必须多多增加学生的一线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合理的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使通信信号仿真课与真实的实践课比例达到最佳,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结语

对于基于三维情境的虚拟现实教学环境研究,根本在于立足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优势,要想提高虚拟实训的教学效果,就需要科学合理设地计开发虚拟实训平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虚拟实训技术在教育领域兴起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因此,这种技术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如本文还未实现与专用特质手套、护目镜等传感设备进行实时对接,仅利用软件模拟转辙机等信号设备的装配操作,操作真实感有待进一步加强。伴随着我国对高职院校的改革,以及虚拟实训技术的不断进步,实训的内容和方式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它必将替代传统的实训方式,在未来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钳工;实训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基于能力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其实训教学不再是纯粹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模拟验证实验,而是注重职业实践的工作过程分析和归纳,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转变观念,改革传统实训教学的固有习惯。变注重理论知识模拟实验为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变课堂验证评价为企业评价,让学生形成企业生产意识及市场论证意识;变模拟训练为真实工作情景操作,提升学生岗位工作适应能力和从业能力。针对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具备“模具制造”“模具装配”“模具维修”三大职业能力的要求,做到理论与职业实践过程紧密结合。突破传统实训过程的模拟训练,突出企业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以工作任务引领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强化钳工技能实训的实践意义

(一)提高认知意识。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是加工制造业的重要的工程概念,是巩固知识、掌握工艺方法,形成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基准、测量、检验、精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互换性等相关概念在加工业出现频率高,这些概念都能在实训和考核得到强化和检验。

(二)培养岗位意识。钳工技能实践教学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其质量评价标准、方法,检测工具使用。通过实训使学生建立产品质量意识和经济价值观。

(三)培养安全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严格遵守安全文明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安全与保护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养成,保障设备安全,工作环境安全,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四)培养创新意识。由于实训目标、内容、考核方法等贴近职业工作过程,实训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技巧,更能促进学生浓厚探求意识的形成等。

(五)情感意识的培养。明确专业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动机;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不仅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

二、钳工实训的教学特点

(一)钳工技能是以手工加工为主:錾削、锉削、锯削、划线、攻丝、套扣、刮削、检测、装配、维修、焊(割)等内容;机械加工为辅:车、刨、钻、铣、电火花、线切割等内容。知识面广、专业性强,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的能力要求高,要求教师做好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

(二)加工工艺复杂、尺寸精度高,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模具装配性能,要求教师技术全面而精湛。

(三)对《机械制图》识图、读图要求高,且应具有相应的机械设计常识,金属材料工艺学等专业知识,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组织程序,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

(四)技能训练重手工操作,单调、枯燥, 耗时,重复动作多,劳动强度大。要求教师合理设计训练方案,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三、紧凑渐进型实训教学实践与体会

(一)近三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钳工实训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地安排好实训时间和内容,既能实现实训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以一周时间完成“手摇冲压机”零件加工制作、装配、检验为例,谈谈梅州农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钳工实训的做法。

1. 实训前的准备。实训前,制图教师安排学生画重点零件的三视图,让学生对实训图形熟透;重点要求学生按实训小组对重点零件(滑块、凸轮)的结构形状、技术要求、加工工艺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强调基准的重要性,突出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一致性原则,使学生实训时对加工误差有较深刻的认识。

实训指导教师编制好《手摇冲压机实训指导书》,材料(板料由各小组负责分割、裁料。凸轮、压杆、手柄由同学车工实训时制作)、工具、量具等准备好。

学生按4~5人为一实训组,由动手能力出众,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成立质量评定小组,学生个人质量评分由个人自评、质量评定小组和指导教师评定。

2. 具体实训步骤。(1)下达实训任务,要求每人完成一套装配件,作实训动员,强调劳动纪律,安全文明生产及注意事项。(2)指导教师对本次实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个别特别重要零件进行详细加工工艺分析并作加工示范。

如滑块(附图)的加工制作:形状22×24×30四方体,通孔¢8H9,而8mm凹槽尺寸窄小,长度加工方向受限,加工困难。孔¢8H9在尺寸24中间、左右对称。此滑块加工的重点是保证¢8H9的中心线对基准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难点在于8mm凹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为Ra1.6μm,总体而言加工难度大,如果加工误差较大将造成安装困难。加工工艺:加工基准面加工相互垂直面立体划线加工划线表面钻孔¢7.8(铰孔底径) ¢8H9铰孔钻孔¢9深8mm8mm凹槽钻¢7孔(去除材料)后用窄錾錾削整形锉削成方形槽验收。

3. 出现废品的主要原因与应对方法。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也将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如钻头磨损、铰刀崩刃、材料缺陷、丝锥折断以及材料表皮较硬锉不动等现象,学生要主动和指导教师商讨、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4. 指导学生对加工零件进行装配调试、检测(组装、配钻、测量、修配等)。装配时强调每个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误差的重要性以及对装配性能的影响,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使学生对互换性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5. 实训考评后评选出优秀小组、个人,学校张榜表彰。促学生在练中赛,赛中练以增加个人和团体的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6. 编写《手摇冲压机实训报告》。内容包括:1)实训任务、实训内容、实训目的、实训要求等。2)实训过程:要求突出对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进行详细编写。抓住难点,对安装、调试、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3)市场调查:对总装需要的所有材料、工具、量具、标准件的规格、性能、价格进行市场调查,并比较手工加工和机加工成套件成本。4)用CAD画装配图,对本次实训的感想、体会和建议。

7. 实训效果分析。由于学生从准备图纸下料(毛坯)工艺制定加工制作测量装配调试检验实习报告。从事完整的学习过程,摆脱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的与要求且更加接近于工厂、企业的用工要求,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体会。

1. 理顺实训项目与内容。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提高实训效果,可把实践教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调基本功训练,普通零件图形,技术要求低。第二阶段:图形相对难些,重点偏向零件制造加工、装配与检测。第三阶段:侧重对机械零件、部件的修复、装配、精度检测等内容。第四阶段:综合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优化实训教学的组织过程。

(1)分解阶段训练目标。第一目标是认识图形,掌握基本加工技能。第二目标是掌握三视图的识图、读图知识,掌握编制零件加工工艺方法及加强基本功综合训练。图形相对难些,对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装配与检测等提出要求。无疑这一过程使学生在原有知识面基础之上有深层次的认识,旨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的能力。第三目标是掌握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测量方法;掌握装配图的相关知识,能分析装配图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掌握模具装配的拆装工艺及模具维修技能。第四目标是掌握复杂模具、典型设备的拆装工艺;掌握机床故障分析处理及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等技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初步具备排除典型机床故障能力。

(2)动态辅导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组织实施,做到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顾及全体;关照落后,引导、示范、鼓励。对优秀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重点加强他们的基本功训练,让他们脱颖而出。

(3)实训主题突出,训练指标各环节一一突破,每次训练结果有考核、评价。阶段训练项目期中集中整合考核、评价,最后全面整合考核、评价,达到质与量的提高。

(三)应注意事项。

1. 教师能力培养。由于钳工教学、实训的特点,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教师要有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做到实训组织工作周密细致,日常管理及时有效,对存在问题能迅速指导与解决,确保实训方案科学合理。

2. 理论知识的处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教师对理论进行必要的处理,做到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实训的艰辛与成功的乐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3. 指导教师每天对学生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点评。重点针对学生所学专业概念进行解释,以强化学生对专业概念的理解。

4. 实训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现、出勤情况、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实训成果、实训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注意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以确保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学能力;注意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建设,有效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到企业中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应结合汽车相关企业的岗位就业现状,制定与之对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通过搜集资料和对相关汽车企业的调研,了解相关汽车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即了解其对相关工种的需求量。如上所列的工种,装配工对于企业来说很容易招聘到,且人才来源广泛。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最缺乏的人才。生产管理人才,需要有一定的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而专业技术人才,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能力。对这些人才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直接从社会上招聘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普通社会招聘到的人才多数都缺少经验,没有能力胜任这样的岗位。这就需要在一些有相应工作经验,具有相应工作能力的“校企结合”的学校进行招聘。这样的人才进入企业后很容易熟悉工作,由于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自然比同等学历的学生大一些,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因此,企业所重视的并且需要的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才。

二、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建立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内外实训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的教学,核心课程的教学,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四个环节[4]。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机械基础;工程制图;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核心课程包括:汽车装配工艺;汽车制造技术;汽车性能检测技术与设备汽车构造与使用;汽车构造与检修;汽车总装技术。校内实训课程包括:钳工实训;车工实训;机械加工实训;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实训。校外实训课程包括:汽车底盘装调实训;汽车发动机装调实训;整车维修与保养实训;汽车总装训练等。

三、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主要培养项目简介

1)汽车总成及分总成装配、调试与检测:利用掌握的汽车装配基本知识,运用汽车装配的基本技能(螺栓螺母拆装能力、线束插接能力、胶管联接能力、安装胶堵能力、打自攻钉能力等),按工艺文件要求,进行一次内饰装调(线束、顶棚、空调总成、仪表板)、底盘装调(燃油箱、燃油管与制动管的装配;前桥分装与装配;动力总成分装与装配;后桥分装与装配;挡泥板、排气管装配;车轮装配)、二次内饰装调(安全带;座椅;扶手、门护板、护板、车门保护垫、装饰盖;安全气囊;副仪表板;点烟器;继电器盖板;收放机;蓄电池;保险杠;空气滤淸器;制动液、制冷剂、防冻液、洗涤液加注;前、后组合灯具装配、车门装调)、整车检测与调整(整车综合电气系统检查;车轮定位参数检测与调整;前照灯的检测与调整;制动与侧滑性),完成汽车整车装配,合格下线。2)汽车整车检测:汽车进线;外观检查及前轮定位工位检查、测量、分析、判断、调试并记录检测结果;制动工位检测、分析、判断、调试并记录检测结果;底盘测功工位检测、分析、判断、模拟道路试验并记录检测结果;需要去维修车间维修或调试的项目驶往维修车间,合格驶往停车场。3)汽车车身冲压:汽车覆盖件冲压过程:卷料入库,开卷,成型,修边冲孔,翻边,整形,检验,装箱入库;汽车车架纵梁冲压过程:冲裁落料,成型,检验;汽车车架横梁冲压过程:剪切下料,修边冲孔,压弯成型。4)汽车车身焊接:使用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等焊接方法,将冲压零件在前结构线焊接成发动机舱总成,进入下部线焊接成白车身下部总成,进入车身主焊线;主焊分装线焊接成顶盖、围板总成,也进入车身主焊线;在车身主焊线上,焊接成白车身骨架总成;在调整线上,焊接成白车身总成。5)汽车车身涂装:白车身前处理,电泳,烘烤,PVC,中涂,烘烤,底色漆,晾干,清漆,烘烤,修饰。6)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公司产品库存情况及成品销售发货趋势、各成品库存上、下限结构,初步确需排产的生产品种及数量;了解公司目前所库存的原料及包装材料的状态是否为完全可用状态,确定可生产的品种及数量;车间设备运行状况及人力配置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结合市场部、销售部信息及生产建议;各生产车间《标准产能表》。7)设备管理:对新购设备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填写验收报告单,入库;建立设备台帐;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编制年度设备维修检验更新改造计划和月度设备购置计划。

四、结语

掌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 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91-02

技工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大计,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变革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速度的加快,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现在技工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水平,总体上还难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规范要求。其中一些电类专业技工院校毕业生苦于就业,企业却无人可聘,供需双方陷入困境,其症结仍在于学生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系统培养电类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消除这一差距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技工院校在职业能力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观察技工院校学生在学习、社会实践中的典型行为,从企业实际需要的角度提出以学生参加“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希望能切实有效的解决上述现实问题。

1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与电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技工院校应面向市场,发挥优势,适应需求,服务企业,培养懂理论、会实践,具有核心职业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此,国家制定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能力。对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剖析,归根到底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会处理众多的信息、形成创新思维、建立数感、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会与人交往和能适应竞争的环境、能生存。这给技工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另外法制的不断健全完善,人的社会责任心和诚信将越来越被重视,假冒伪劣将越来越无藏身之地,一个人的职业道德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赏,爱岗敬业、工作负责、注重细节的职业人格会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推崇。电子技术是信息社会化的基础,也是实现信息社会化的手段,因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完善都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技工院校学生“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开展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是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专业力、应变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1]。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对技工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引导作用,推动着课程改革与建设;对加快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引导技工院校关注电子行业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步伐;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技工院校中开展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比赛,起到了促进实践教学的广泛深入开展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响应,不少用人单位也对参加此项活动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荣获奖项的不少同学被免试保送进高等学府及留校任教等。参加此项活动的许多学生都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2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效果明显

2.1 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及实训场地建设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是一门重要的技能课程,是全国和各省市电子专业技能竞赛的必赛项目。它融合了电子工艺、电子技术基础、protelDXP2004等课程内容,由于涉及内容广泛,对辅导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是对技工院校电子类专业师资水平、实验室硬件设施建设和学生综合适应用能力的一个系统检验,同时,对师资水平和实验室建没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教师只有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更好地指导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工作[2]。

随着电子设计竞赛的不断进行和竞赛对实验内容、仪器设备、元器件等要求,电子技术实验中心扩建了创新实验室,而且采取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式。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的场地是能否适应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各种题目的要求,体现了各实训室的应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谁使用了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谁采用了先进的实验手段,谁就会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2.2 竞赛能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和课程体系调整,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3]

纵观各类竞赛题目可知,竞赛题目都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竞赛内容涉及模电、数电、单片机、可编程器件和EDA软件应用以及综合的组装、调试和维修技能。竞赛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资料检索能力,撰写报告能力和工程设计制作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参加并完成竞赛,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关注行业发展及新技术的应用,重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将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能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部分内容进行整合为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一门课程。课程整合后,减少理论推导,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式,并接近实际工作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还可以采用竞赛题目为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

2.3 加大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力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4]

根据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的相关要求,首先,在实训内容的开设上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基础验证性实训;第二,电子产品装配性实训;第三,电子产品调试性实训。其中基础验证性实训是基本电子器件的应用性实训,验证一些典型的定理,培养正确记录与处理数据能力;电子产品装配性实训,电路由学生自行安装与测试,其内容要尽量覆盖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突出电子电路安装技能和工艺;电子产品调试性实训,突出电子电路调试技能和测量方法的训练,合理表达与报告实训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实训之后,基本上具备设计、调试和测量简单电路的能力。

2.4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实践能力,深化学生职业竞争力

举行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经常是企业赞助及提供平台。而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结合,是技工教育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高职教育值得借鉴的,技工院校要利用校企合作途径,建立技工教学与企业实际的对接机制,提高技工毕业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的了解,注重对企业职业培训体系的借鉴与吸收,将其有机地嵌入到现行的学历教育体系中;努力把握职业资格证内涵,改善课程内容与结构,有效地将职业资格论证体系嵌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与企业共建的契机,积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努力挖掘行业标准,并将其合理地嵌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之中,让学院办学目标更加明确,专业建设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引强企进校,融校企于一体,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园环境,为技工毕业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真正的生产性氛围和与真实的企业文化熏陶[5]。

2.5 探索建立新型的课程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的测量

对用工单位、社会和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的评价是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权威的评价。考试对学生学习具有导向作用。考试内容应结合用工单位和社会需求,加大理解性、应用性考题的比例;考题类型要以分析应用性、方案设计性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口试(采用背诵式、口答式、辩论式等方式)和笔试相结合、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特别要注意“电路综合设计考试”这一环节,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个电子小系统电路,三人一小组,并在规定的课余时间里由小组独立完成,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设计的电子小系统电路,看小系统电路设计是否合理;看电路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试题规定的要求;看是否有创新内容;看完成该电子小系统电路设计,所用时间的长短等来综合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从考试上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学生参加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为契机,进一步改革实训中心建设和实践教学。并以此为载体,加大实训场地的建设力度,加大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为适应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技工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切实有效的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技工院校才可能出现有序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明华.开展电子设计竞赛对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J].南昌高专学报,2004.

[2] 雷炜.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高校教学改革[J].凌阳科技大学计划网站电子杂志,2005(5).

[3] 陈杰.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8(11):143.

[4] 付秀清.模块式教学与考核方法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8).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能要求 技能教学 针对性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产业。因此,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企业培养输送技能人才。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中,一般按照与无线电装接工和调试工两个职业工种的技能鉴定标准对接的要求组织实施技能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的专业教师没有能准确把握两个职业工种在技能要求上的区别,在实训技能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和教学设计上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往往用装接工的技能训练要求代替调试工的技能训练要求,只是在学生参加技能鉴定时,根据参加考核项目的不同,最后确定取得不同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因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无线电装接工和调试工核心技能要求的比较

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无线电装接工和调试工核心技能要求列表比较如下表。

2.无线电装接工和调试工各自技能训练的侧重点

根据两个工种的不同岗位要求和核心技能要求,在编写实训指导书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各自的技能训练目标。一般来说,无线电装接工的技能训练按照先轻后重、先大后小、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低后高、前后道工序安装互不影响的安装工艺原则,遵循“元器件——组件(部件)——整机总装”的工序要求组织训练,主要训练装接水平。无线电调试工技能训练时,则不能简单地按装接工的技能要求来训练,而是要按照“功能模块逐个安装,逐个检测调试,最后整机装配完成之后再进行整体测试调整”的工序要求组织训练,在每个功能模块的装接中,则可按照装接工的工艺和工序要求组织训练。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并能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调试,确保产品性能达到各项设计指标要求,提高调试检测技能,保障产品安全和质量。

3.实训指导书编写和教学设计例举

下面以OTL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实训项目为例,说明如何按照两个工种的技能训练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写实训指导书和进行教学设计。

3.1无线电装接工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内容和相关教学设计

3.1.1 实训项目:OTL功放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3.1.2OTL功放电路原理图

3.1.3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说明

3.2.4元器件清单

3.1.5.装配图

3.1.6.安装步骤

⑴元器件识别与检测。⑵元器件引脚加工成型(包括接线头等加工)。⑶根据装配图,按工艺和工序要求插装元器件。⑷焊接。

3.1.7整机电路检测与排故

3.1.8实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3.1.9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内容一般有:实训项目名称、项目原理图、电路技术参数、元器件清单、电路装配图、安装调试步骤及有关情况记录、故障排除情况、实训体会等。

3.2无线电调试工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内容和相关教学设计

实训步骤1-5、7-9和装接工基本相同,但第6个步骤则有明显的不同。

安装与调试步骤:

⑴元器件识别与检测。⑵元器件引脚加工成型(包括接线头等加工)。⑶根据装配图,按工艺和工序要求插装元器件,逐级安装。先安装由3BG3、3BG4组成的功放末级。⑷焊接。⑸对末级功放进行检测、调整。在编写这部分指导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事先设置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求学生思考,为顺利完成调试工作做好理论准备。功放末级的检测、调整,具体指导可描述如下:①测试中点电压。在3BG4的基极接上一个4.7KΩ的电阻,模拟3BG1接上后的状况。(问题设置:如果没有接这个4.7KΩ的电阻,便接通电源,会出现何种情况?)接通电源,用万用表测中点电压,通过调节3Rp1,使中点电压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左右。如果不正常,应切断电源,检查装接是否有问题。②测试调整功放管静态工作电流。用万用表的电流档串接入电路测量,静态工作电流应约在10mA左右。如出现偏大或偏小,可以通过调节3Rp2调整电流,使其达到正常值。(问题设置:为什么可以通过调整3Rp2改变功放管的静态工作电流?)⑹根据装配图,按工艺和工序要求插装元器件,装接前置推动级,焊接完成后,检测、调整3BG1的静态工作电流。可在兼顾中点电压的条件下,通过调节3Rp1来调整,使静态电流为2mA 左右。如果偏差较大,可通过改变3R3来调节3BG1的静态电流。(问题设置:为什么可以通过调节3Rp1来调整3BG1的静态工作电流,但要兼顾中点电压的变化?如何通过改变3R3的值来调节3BG1的静态电流?)。以上的检测与调试为静态调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调试,使电路的各项参数达到设计指标要求。⑺对整个电路进行动态测试调整。如图,连接测试电路。

①观察输出电压波形,判断功放管的对称性。输入1Kz的正弦信号,适当调节输入信号电压大小,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如输出波形的正负半周不对称或某个半周出现削顶失真,说明两个功放管参数不对称,应更换管子。(问题设置: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②测试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从示波器上读出不失真最大输出电压Vom,然后用Pom=V2om/(8RL)计算出最大不失真功率。(问题设置:理想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多少?)③测试电压放大倍数和频响特性。(问题设置:什么是频响特性?)

各操作步骤详细的操作方法,本文不予赘述。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线电装接工和调试工这两个职业工种既有相同的技能要求,又有各自的侧重点。因此,在编写实训指导书和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确保技能训练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技能训练质量,为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编审委员会:《无线电装接工》,中国劳动出版社.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工实训 现场管理 质量 工作岗位 企业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55-02

金工实训是各工科学校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前缘课程。实训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率及对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企业人才需求是什么? 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是金工实训面临的迫切问题。企业需要具有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踏实做事、吃苦耐劳的人才,实工实训应适应企业的人才,则培养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产品质量观、职业道德观的人才。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应在现场管理、工种设置、实训内容、实训质量等方面加以改革。

1实训室现场管理以6S工厂管理模式为基础进行

金工实训不同于其它实验课程,是培训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课程,但它必须有一个企业式的实训环境和管理制度,让学生对企业有感性的认识。5S现场管理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一项基本管理,是大部分企业实行的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包括整理(SEIRT)、整顿(SEITO)、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6S是以5S基础上增加安全(SAFETY),因为学生第一次在工厂式的环境下实训,安全是头等重要大事。

1.1整理(SEIRT)

对实训室现场进行整理,因为金工实训工具、量具、材料品种数量比较多,需用的工具、量具放在工具箱,暂时不用的工具、量具放在仓库,需用的材料分发学生使用,暂时不用的材料放在材料库。

1.2整顿(SEITO)

对实训室现场的设备、设施的摆放按整齐划一、方便实用的原则进行摆放,保持通道畅通无阻。各种工具必须放在指定位置,如工具箱

1.3清扫(SEISO)

定期打扫实训室。将实训室地面、设备、设施、工具清扫擦拭干净。打扫工作由学生完成,每人负责分配给自己区域,每次实训结束后,按照清扫要求,切底清扫实训室。

1.4清洁(SEIKETSU)

随时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形成制度化,由老师负责监督管理,一定形成监督机制,效果才得以长久。

1.5素养(SHITSUKE)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组织纪律、职业道德。

(1)着装要求。每位实训学生发一件工作服,长头发的同学佩发帽子。

(2)考勤制度。配备打卡机,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

(3)实训工具、量具保管。实训期间,实训学生负责保管自己实训用工具、量具,实训结束后,由老师验收。

(4)安全(SAFETY):学生实训与工厂生产有所区别的,学生是初学者,没有操作经验和正确的工作习惯,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要做足防护措施,尽可能杜绝安全事故,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设施的完好性,保证教学正常运作。

1)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设施、工具可以采取预防办法,如:钻床平口钳、分度头加装固定螺栓,防止滑出;卡盘匙取出后才能开机的机床改造,防止撞滑板加装行程开关等。

2)安全操作,如钻、车削时,严禁带手套操作;焊接时,面罩必须保护好脸部后,才引弧等。

2实操内容向产品性和应用性方向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单位,一般是中小企业。而且就业后,马上需要上岗工作,为了让学生适应企业岗位需要,故学生应该熟悉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方式和产品生产过程,实操内容应向产品性和应用性方向发展。

2.1向产品化方面发展

目前较多工科学校基本上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直接教授单项操作技术,没有与产品生产过程融合起来。以钳工工种为例,锯削、锉削技术教学中,只要求学生学训锯垂直线,直接考核锯垂直线,教学效果是单一的评定、考核。教学应与产品生产过程结合起来,零件加工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将各种需要学训的操作技术,融合在各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这里所指的产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并不能在市场上真正流通,只是让学生按生产产品的要求加工,要在市场上流通,还需要增加销售费用,增加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

2.2应用性方向发展

学生加工出来的零件,需要装配成部件或整台机器,整台机器要进行测试、运行,达到出厂要求。如果完成的工件没有装配和测试,容易造成学生误解,认为只要零件加工达到图纸要求,把它装配成整机就是合格的机器,而不知道能否达到设计的性能和要求。如产品的精度、生产能力、噪音等。

实训内容完全按企业加工产品过程实施,企业加工产品一般过程是零件部件装配整机。具体的方法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本操作的训练阶段,第二阶段为零件加工阶段;第三阶段为装配和测试阶段,三阶段的课时比例为1:2:1,并配有配套的考核办法。例:基本操作的训练阶段由四方块和螺母完成;加工阶段的零件由夹头(钳工完成)、板手壳体(铣工完成)、板手手柄(车工完成)组成;装配和测试阶段是完成攻丝板手的装配和测试。由于各零件由不同工种完成,让学生了解各相关工种之间的联系和装配、测试的重要性,从而感性认识企业生产产品全过程,激发学生对金工实训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操作技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实训要求有统一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专业合理设置、分配不同的工种和课时

(1)金工实训一般设有车工、钳工、磨工、铣工、铸工、焊工等工种,各校应根据教学模式、实训场地、设备品种和数量不同,设置不同的工种。我校金工实训设有车工、钳工、铣工、焊工四个工种。 因为我校是高职院校,金工实训是专业基础课程,不同于技校和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应该是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2)由于专业不同和侧重方面的差异,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未来需求的不同,合理设置适合各专业的基本工种、课时,根据专业需要设置的加强工种、课时,对有些专业实行考取技能证书,提高学生专业技术,以符合企业技术需要。以我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旅游品设计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并能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改装、管理和工艺技术革新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金工实训需要学训车工、钳工、电焊、铣工四个工种,各工种的实训时间比例是车工1:钳工1:铣工1:电焊1,因为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从事设备维护和产品安装调试工作,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特点,设置加强工种钳工,纳入考证计划,考取中级钳工证书。

2)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汽车及各类机动车制造、装配、改装和相应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金工实训的侧重点是钳工、焊工,实训时间比例是1:1。设置加强工种焊工,纳入考证计划,考取中级焊工证书。

3)旅游品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现代审美能力的既有市场观念,又能掌握立体、平面艺术品设计制作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金工实训的目标主要是进行基础性训练,让学生对产品有立体,平面的感性认识,侧重点是钳工和车工,实训时间比例是1:1,并且动手操作的零件应尽量简单,学训的钳工、车工技术不宜过深。

4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理论和技术能力

金工实训是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动手操作的教学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和专业技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它的特点是理论知识综合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高职院校学生对比本科生来说,逻辑思维能力薄弱,自我控制能力、纪律性、专注性都较差;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家庭对孩子的宠爱,造成学生怕苦怕累,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的职业观念较弱,对以后的工作期望和要求较多。指导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工作态度和良好工作习惯,还要培训学生专业技术,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需要。指导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训效果的好坏。现状况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有脱节,理论水平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强,实操能力强的理论知识薄弱。解决这问题的方法,

(1)每位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到企业去进行工作,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了解现代制造业的新方向、新发展。

(2)平时多组织教师到其同行学校参观、学习,汲取别人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

(3)鼓励年青的教师继续进行学历式的学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4)鼓励每位教师考取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持证上岗。

(5)学校在工资制度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基本工资与学历,奖金与技术等级挂钩。

5以技能比赛带动金工实训质量的提升

单单做好本校的金工实训教学,还不能满足现在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企业人才需求,应以技能比赛带动金工实训质量的提升,带动学生专业技术提高。原因:

(1)大部分技能比赛企业参与组织,会使用新设备,了解企业新技术。

(2)只有通过技能比赛才能检验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接受领悟程度。

(3)可以了解金工发展的新方向、新动态。

(4)对学生就业和以后的发展有巨大的帮助。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对获得部级一类(二类)竞赛的各职业(工种)决赛前五名(三名)选手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晋升技师职业资格;对已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可晋升高级技师。参加竞赛要以自愿报名原则,培训阶段要充满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比赛斗志,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加强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阶段学生也可随时退出。针对比赛项目进行高难度的训练,特别训练学生操作速度和熟练程度。所有训练都以学生业余时间完成,训练时间大约半年,因操作技术是需要长时间训练的。如:我部门与轻化工程系合作参加的全国化工技能工、化工检修钳工项目比赛,获得化工检修钳工个人一等奖(第一名),团体二等奖。参加竞赛以自愿报名原则,通常分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筛选,第一阶段是考取中级工,则让学生符合报名条件。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考证前50%进入集训,考取高级工,第三阶段是第二阶段考试前9名进入比赛前集训,比赛时选出三人参加比赛。

6结束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金工实训教学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教学管理、实操内容、实训要求、师资培训、提高实训质量等方面要与现代企业需要相适应,紧跟现代企业发展新方向,适应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培养能动手,懂理论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楼坚.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新时期培养三实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浙江省近代化类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现代企业教育,2008,06.

[2]胡剑初,玄夕娟,陈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浅析家具企业的5S现场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09(36).

[3]黄甫山,龙英俊.广西大学商学院,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及其对策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4).

[4]米添喜,西安机电信息学院,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对接[J].西部财会,2009(10).

[5]张家聪,韩清艳.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如何实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7篇

1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1.1 爱护公物

实训课上思想品德素质教育,首先就是教育学生爱护实训设备和器材。有些学生自己的东西很爱惜,可集体或者国家的公物就不爱护了,认为与他无关,甚至以破坏公物来发泄不满情绪。实训教师第一次上课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讲清个人、集体、国家、世界、地球的关系。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懂得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振兴,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懂得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也是关爱自己,并告诫学生损坏公物是要赔偿的。

1.2 保护环境

很多同学没有环保意识,在技能课上用火烧导线以去除导线的绝缘外皮,告诫学生这样做的不良后果。并用实例告诉学生地球是人类宝贵的家园,人类破坏它,它就会让人类受灾受难,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1.3 遵守纪律

实训课上还要强调操作的规范,严格的劳动纪律,实行6S管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公民意识,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在电工、电子类实训课上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办事严谨的品格,让学生明白不守纪律会造成触电等事故,并会付出惨重代价。

2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求学生有稳定的注意力、细致全面的观察力、巩固持久的记忆力、丰富立体的想像力构成的基本学习品质结构。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能不断学习,从而使他们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知识,能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成果,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断创新。这样,当他们走出校门时才能充满自信,才能从容面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对中职学生来说,要达到这一点难度是很大的。他们基础较差,纯理论知识很难理解,所以他们对纯理论学习几乎没有兴趣。普遍来看,实训课学生会有兴趣,也容易掌握,这样就可通过实训课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学习融入到实训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学到今后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就业作好准备。下面以电工技能训练课来说明。

2.1 实训课增长学生科学文化知识

如将三相交流电路和电动机的电工基础知识,在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训练课中就很容易理解并能长久记忆。因为实训课上记知识用的是理解记忆,形象记忆,通过实训课可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并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从我校2013年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通过上电工技能实训课后,电工基础知识自然而然就理解和掌握了。

2.2 实训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接线漂亮又正确,得到教师表扬,同学的赞许和羡慕,会使他们有成就感,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另外,实训作品和进度大家彼此看在眼里,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在动手做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集中的,通过实训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电工技能课上安排了相互查电路这一环节,每位同学接控制线路时走线是不完全相同的。要查出别人的错误,必须细心观察别人的电路,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在人才素质中是惟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它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在社会文化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和基础的作用。不论知识的获取,还是品德的形成,无一不以认识情感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为基础。

实训课上教师要认真评价学生的实训作品,在实训课上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轻拍学生等调节学生的心理情绪。因为学生自己动手实训的时候,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教育,对做得好的给予表扬;对做坏了的鼓励再做。在多年的实训课中,笔者每次让学生再做一遍学生都是很乐意的,学生只要反复多遍的训练都是能成功的,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心理情绪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成功、挫折的心理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学会理性对待成功和失败。

企业强调员工间的协作,中职素质教育必须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实训课上采取分组方式,一个组围一圈,学生便于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讲解,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团队协作的精神。这样学生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 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在实训课中以任务为导向,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除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基本生产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取得职业、执业资格等级证书,以适应国家的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教、学、做互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升。下面就电工技能实训这门课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这门课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将所上课程分成8个项目:①导线连接和绝缘恢复;②仪器仪表使用;③电动机拆装检测;④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线路装配与检测;⑤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可逆控制线路装配与检测;⑥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装配与检测;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带能耗制动的星—三角降压控制线路装配与检测;⑦控制线路排故训练;⑧串联型稳压电源装配、调试检修。认真完成这8个项目可参加国家技能鉴定维修电工中级考试,取得资格等级证书。

下面是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装配与检测这个项目的教学过程和能力的培养方案。

4.1 讲解项目内容

配合多媒体和简洁的表述快速将相关项目内容告诉学生,给学生搭一个框架,让学生对项目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4.2 分组

(1)先让学生自己选出组长(5人/组,7个组长——班级中学习好的,7个副组长——班级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

(2)另外3个成员学生自己搭配。

(3)每组5人坐在一起围在桌边。

4.3 布置全组要完成的任务

(1)原理图:每人画1张原理图(5分),如图1所示作为参考。

图1 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原理图(2)工作原理:每个同学弄清工作原理,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入报告,并能相互讲解,最后讲给组长听,评分(15分),如图2所示作为参考。

图2 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过程图(3)接线图:每人画1张接线图(15分),如图3所示作为参考。

(4)安装接线:每人严格按接线规则,接出1块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板。要求能看着接线板讲出自己接线的思路(40分)。

(5)检测方法:每人用万用表查1块板,熟练掌握检测方法。每位同学用眼看的方法检查2块其他同学接的电路板(20分)。

(6)写报告(5分)。

图3 电动机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接线图4.4 各组进行任务分配和任务实施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组长安排每位组员的任务。

(1)每组两位成员先画原理图,另两位成员分发导线、号码管和安装器件(软线板或硬线板)。组长向教师请教工作原理和画接线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分工协作的能力,以及绘图能力。

(2)组长回来后,再相互交流讲解,每位组员弄清图怎么画,原理怎么讲,板怎么装,即明白每一项任务该如何做之后,再完成教师布置的前3项任务。组长根据每位组员讲解的情况评定前3项分数,教师抽查。这一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考的习惯和画图能力。

(3)再开始第4项任务即接线,接线过程中派一位组员去学习检测方法,待接线完成后,组长评定接线的工艺等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学生相互讲解检测方法,对接好的电路板进行检测,并评定分数。每个组员完成第5项任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5)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 结束语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8篇

首先,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教学中所选项目应是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大纲中知识点要渗入到各个项目中。其次,项目的操作难度应适中。项目中的内容是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水平可以做到的,容易制作成功的。好的项目应是教师能驾驭的项目,也是学生喜欢的项目。再次,项目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实训室的条件,能在万能板上制作,还是需要在实训台上完成。另外,根据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确定项目方向,重点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和调试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电子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最后,项目应有实用价值。电子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项目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技术水平,选择一些可行的项目。

二、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教学课题实例

项目名称:耳聋助听器电路装配与调试。项目要求:根据对耳聋助听器电路的要求,根据所学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及电子装配和调试技能知识,完成耳聋助听器电路的设计、制作及调试。该项目分解为六个子项目。(1)在参照图的基础上完成耳聋助听器电路的设计。(2)明确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3)绘制PCB印制电路图。(4)完成耳聋助听器电路样品的装配并调试。(5)根据样品的实际调试情况完善电路的设计。(6)每人制作一件。项目准备:电子元器件若干、万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电烙铁等。

项目实施:(1)讲解原理:教师向学生讲解耳聋助听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并尽量用实物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2)项目示范:将事先制作好的耳聋助听器展示给学生,同时讲解制作工艺。(3)项目讲解:解析项目的总体结构,划分子项目;讲解重要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训项目,并指导学生进行调试。(4)学生分组:学生分为三组,每组十人,推荐选出小组长。(5)任务书下达:教师向每组组长下达任务书,并对各小组产品提出明确要求。(6)小组设计: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老师布置的任务书,小组成员开始进行产品的设计。小组每完成一个子项目,就向教师报告。教师检查每组完成的进度及完成产品的质量并进行评分。(7)产品的交付:每组样品制作完成并调试成功后,交给教师检查,经教师同意后,该小组内的成员开始每人制作一个耳聋助听器。

项目验收及评价:(1)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的完成情况分组点评,并给出每组的考核成绩。(2)将优秀作品及设计方案在班级展示,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能训练采用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操作技能也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充满自信地进行收音机、数字万用表的组装,并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万能充给手机充电时,品尝了成功的喜悦。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完成,他们的技能日益提高、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信心不断增强。项目教学法不仅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更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模具测绘 实训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57-03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力求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是高等应用型教育的核心和要求。以模具测绘实训教学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应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模具测绘实训,进行相应的改革。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方法,它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近年来,该方法也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尝试,并逐渐推广运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强调学习者如何在学习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建构一种类似于企业实际工作氛围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包括计划、实施和检查等在内的职业工作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工作与学习的统一,其“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在工作中实现学习”的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本质特征。

二、基于行动导向法的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

模具测绘实训是高职院校中模具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模具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前一个重要的模具结构认知教学环节。模具测绘实训是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配合、工程材料等课程之后,以对生产中使用的真实模具的拆装及主要结构认知为主线,完整测出模具零部件尺寸,画出零件草图,然后经过整理,再画出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及零部件装配有全面的认识。模具测绘不仅是模具专业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学习手段,更是模具制造岗位必须掌握的一项工作技能。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认识典型模具结构,了解模具工作原理、模具零部件的功用、零件相互间的装配形式和配合关系以及模具零件的加工要求;能正确使用模具拆装常用的工具和辅具,掌握模具拆装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会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培养产品测绘能力;学会模具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法,能熟练使用CAD软件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培养制图能力。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掌握模具拆装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具备产品测绘能力;掌握对测量尺寸进行协调和圆整的原则和方法;熟悉模具行业常用相关标准、资料和手册,会正确选用并查阅;能正确选定模具零件的尺寸精度和配合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技术要求;具备一定的识读、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制图能力。

2.方法能力。具有独立制订工作计划、协调计划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能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分析、评价和总结;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及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3.社会能力。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具有创新精神。

三、基于行动导向法的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模具测绘实训课程的实践内容和要求,可构建四个学习情境,见表1。

四、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教学实施过程

不管在什么领域,所有职业的工作过程的结构大体上是相同的,一般都可以简要地划分为确认工作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和结果记录等这几个阶段。针对模具企业工作过程,将工作内容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相融合,结合模具测绘实训要求,把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获取信息、制订工作计划、作出决策、实施工作计划、反馈信息、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计划、实施和评估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一)资讯

在实施的过程中以师生共同解读“任务背景”、“工作任务书”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并获取与完成工作任务有直接关系的信息。

1.基本知识技能回顾。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制图、公差、材料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钳工工具使用、检测量具使用等技能进行回顾。

2.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每个小组思考讨论该项目的关键信息,领会任务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对“模具的分类、模具结构及其组成、模具的基本工作原理等模具原理性知识;模具拆装工具与使用技巧、模具测量工具与使用技巧等技能性知识;模具拆装步骤和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信息查阅、收集、学习理解并研讨、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查找相关专业书籍,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并对学生收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通过此环节,学生可以领会到复杂的项目需要进行分解处理,同时通过分工、协作,其自学能力以及信息收集整理、交流协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二)计划

小组内每一个学生根据在资讯阶段收集和整理的信息,以报告的形式制订模具拆装、测绘工作计划,初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不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价和干涉,只给出启发性建议和引导,并记录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出现的问题。

此环节培养学生综合提炼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工程知识应用、技术方案写作等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决策

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计划,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交流和比较,然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具拆装和测绘工作计划,经与教师充分交流后形成小组最终工作方案和步骤。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如谁负责拆装模具、谁负责测量尺寸、谁负责画零件草图并记录尺寸等。

通过此环节,学生能提升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正确判断和制订工程方案的能力。

(四)实施

各小组按照确定的最佳工作步骤和计划开展工作。根据小组分工,做好模具拆卸、尺寸测量、草图绘制、模具装配复原、试模等工作,并单独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CAD图纸。做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记录和要点记录,并完成工作总结报告。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控制场面和观察细节,对各小组所画结构简图进行指导和检查;对学生的钳工基本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等进行指导和评价记录;对学生测量工具的使用、草图绘制质量等作评价记录;对模具装配质量作评价记录。

此环节培养学生利用所具有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能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提高学生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提升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

(五)检查

1.小组自查。学生对装配复原的模具进行人工合模验证,并在成型设备上试模,验证模具工作是否正常,模具间隙是否调整均匀;检查图纸中视图表达是否正确、尺寸标注是否完整、形位公差是否正确、表面精度是否合理等。

2.教师检查。教师主要确认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记录问题情况。

通过此环节,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上实现了提炼升华,通过参与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就感,认识到了自己的智力潜能;同时,老师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优化组织教学。

五、基于行动导向法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是促进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监控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传统的实训课程评价体系是从学生平时表现、学生上交实训作业的完成质量、实训总结的质量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的。这种成绩只能体现学生某方面的学习效果,比如绘图能力、软件水平等,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整个实训过程中各阶段内容的掌握程度,比如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典型冲压模具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否掌握模具拆装方法,是否掌握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的使用,是否在实训过程中抄袭和代画等。针对这些情况,可将考核内容分成五个部分来综合考核评定学生成绩,具体内容见表2。(下转第163页)

其中,现场答辩、实操考核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辩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回答不完善或错误的地方及时补充和讲评,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补漏和巩固课程内容。实操考核主要是对学生掌握模具拆装步骤、拆装工具的使用、测量工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考核。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和启发学生对实训相关内容和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以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总之,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成为实践者、探索者和归纳者。教学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践过程贴近实际工作过程吸引学生,以实践结果的成功体验吸引学生,使学生获得技能的同时获得职业发展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是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边颖.行动导向教学法在《AutoCAD辅助设计》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

[2]赵云龙,李淑波.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模具拆装与测绘》课程实训[J].东方企业文化,2012(5)

装配实训报告范文第10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企业的发展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巨大需求,使得国内设立工业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不断增多。高等院校如何培养适合我国工业企业发展需求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成为众多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工业工程本身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各高校在自身定位的基础上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培养要求[1-4]。青岛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就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立足企业基层工业工程人员的培养。近年来,我们不断遵循这一目标,不断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大纲和课时计划,正探索一个新的综合实训教学内容,在部分学生中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能够给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情况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训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一个事件当中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特殊作用。

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等方法,分析各高校在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方面主要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开设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5-8]。课程实验主要为基础工业工程课内实验,包括人机操作分析、动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等;各高校会根据各自不同的学分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设计,如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企业资源计划课程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设施规划课程设计、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等,时间在1~3周不等。实习环节主要包括,工业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最后是毕业设计环节,不同高校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或者工业生产环节的工业设计。

课程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时少、内容单一,主要目的为加深对于理论理解和方式方法的简单认知;部分教指委规定的核心课程未能开设部分实践内容,仅有理论教学部分,缺乏实践运用过程;课程设计方面,各课程设计相对独立,多为具体的课程服务,无法同时针对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型的科学实践,设计内容与理论内容缺少衔接纽带,缺乏有效的综合实践;实习环节由于目前各高校所处环境不同,能够接触到的校外企业差别较大,对于统一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帮助有限;毕业设计环节更是在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就业压力的冲击而缺乏系统性,不能完整体现对所学的总结和再认识。

对于解决以上问题,尤其是在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方面,有必要在立足培养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的目标下,以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增加校内综合实训环节,形成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过程。

2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实训教学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最佳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理念发生了变化,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应聘的高校毕业生取消见习期,能直接上岗工作,而且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由原先的专业单一型转向复合型。无论是工业企业的基础工业工程工作还是工业工程师资格,不但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更注重从业人员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更好地与企业实际衔接起来,中国机械工程分会工业工程分会开展了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普通高校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新进入工业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从业适应能力,强化这类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以此为指导,在学生学完大部分专业理论和完成单项课程设计等环节之后加入综合实训环节,通过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将一个个独立的知识、技能进行融合、提升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用以完成实际工作中的任务。这样可以更好地让毕业生融入企业生产实践,提升学生上手工作的能力。

综合实训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有特殊的地位,开发综合实训环节更加有效地实现就业导向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在内容上,就是建设好实训内容与岗位的密切联系,努力实现毕业就能上岗的目标。综合实训环节是教学与时间最近距离衔接的桥梁。

3工业工程综合实训模式的建立

综合实训环节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专业课程知识的协调统一、相关教师密切配合。对于这项工作必须做好总体设计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确立以校内实训为主,校外实训为辅的原则。重新整合校内实验实践条件,在整个实践环节中增加综合实训环节,建立新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9-10],如图1所示。

综合实训环节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多方面综合运用工业工程相关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包括:基础工业工程方面,人因工程学方面,生产计划方面,设施布置方面以及质量管理方面。按照我校的教学培养计划,综合实训环节开设在完成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布置与物流分析等课程结束后,把质量管理方面的课程放在实训环节之后进行学习。这种设置方式是为了在实训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实感受到质量的重要,自学相关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并运用到实训过程中。按照这种思路,我们编写了综合实训教学大纲,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供保障。我们把实训环节分为5个阶段来实施,并且在综合实训结束后鼓励学生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对自己的在工业工程方面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进行初步的认证。

(1)实训的前期准备阶段。对如何进行产品在流水线上的装配设计,学生在之前的理论学习和课程设计中并未接触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个过程,完成整个实训过程,我们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所给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这些案例,来自于教师多年的科研实践和对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提炼总结。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环节一直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生产系统的设计或优化,不允许采用论文的形式完成毕业环节。这个要求,不仅全面检验了学生在4年中对学习工业工程,也收集了大量的企业真实案例。这些资料通过总结提炼作为很好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组装设计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建立对综合实训这个环节的整体认识,便于进行其后的工作。

(2)产品组装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分成8~15人的小组,集体讨论确定对一种产品,由于校内条件的限制,我们对产品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①尺寸大小合适,不能超过流水线传送尺寸;②结构上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③产品及其各个零部件足够牢靠,要能够满足多次拆装而不易损坏的要求;④具有可检测性,用以检测装配结果;⑤考虑实验的性质,产品价格要合适[11]。因此,我们选择小型阀门、继电开关、锁具等产品作为本环节的主要装配产品。选定产品后,学生要完成对产品的结构分析、零部件装配顺序的选择、工序工位的确定、流水线速度的选择、节拍的分析以及相应的人因工程学问题。

(3)流水线装配改善阶段。确定好产品装配设计以后,学生要把自己的设计落实在小型流水线上,分派小组人员工作,实现装配加工过程,检验组装设计。自主完成人员工作空间的确定,各工位工作人员的动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等内容,通过不断实践修改,形成最满意的该产品流水线装配设计,并确定各工位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时定额和生产过程的各种参数等内容。

(4)系统仿真阶段。本阶段,根据教师指定的工期和产量等约束条件,以修正的装配线设计相关参数为依据,运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生产过程进行仿真,并完成对生产线的布置和生产计划安排,计算具体结果[12]。

(5)演示交流阶段。学生最后完成一个综合实训报告,对实训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总结实训过程的收获。以小组为单位用答辩的形式评定小组方案的实用性和效率性。充分调动参与同学的积极性,通过演示交流中,各小组交流方案,分享成果。

经过这5个阶段,作为一个实践体系的延续,在学生完成整个综合实训环节之后,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工业工程分会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和全国性的工业工程应用大赛,多渠道的拓展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4结语

通过综合实训教学锻炼,学生们学会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综合实训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发现自己哪部分理论环节薄弱,就自觉自动地去学习,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2)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经过实训锻炼,使学生有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3)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实施实训教学中,所有的实训内容,实训课题都要求按照小组的形式开展,这就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缩短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经过实训锻炼,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很快进入角色。

(5)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综合实训结束后,组织的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考试中,33人报考,32人获得见习工业工程师资格证书,通过率达到97%。

上一篇:基护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跟岗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