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9 11:19:38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1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的预警实现过程

1.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企业要想实现对招投标风险的管理,首先必须了解市场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变化等相关不确定因素对招投标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以便及时地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实现对招投标过程完整的、全面的监控过程。因此,进行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构建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的第一步,也就是在保证信息全面性、准确性的基础上确定风险的来源和基本特点。比如,柳钢正在实施升级转型的战略措施,在企业规模扩张和招投标活动中,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因素,所以必须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地收集风险信息,加强信息研究,为风险预警做技术准备。

2.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招投标情况的动态监控

由于企业招投标活动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风险因素有随时间变化和不确定的特点,因此必须对招投标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控。第一,在风险信息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地确定风险的种类和对应的强度划分,识别招投标活动中风险因素积累的程度。第二,风险监控系统必须建立有效的检测机制,能够对信息的动态变化做出反应,及时地与风险预警临界值和不同时段的风险信息进行比较,以便处理风险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完成对风险信息的动态监测过程。例如,在为构建柳钢长期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时,必须对企业招投标活动中投资、采购、项目实施过程、市场价格等风险因素变化做出监测,确定风险预警临界值,继而再根据风险参数的变化及时对风险做出预警反应。

3.风险信息的识别、评估、分析、诊断和预警

风险信息的识别是指对收集的风险因素参数进行来源确定,及时进行相应类别划分的工作。风险信息的评估和分析主要是研究风险因素的产生原因、种类、性质、主要危害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估计,然后反馈给预警系统进行处理。风险信息诊断过程的主要针对对象是风险因素的危害,通过诊断及时地确定主要危害,对其发展趋势以及可能达到风险预警临界值的时间进行合理的估计并详细描述,确定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如果出现难以掌控的局面,预警系统要对风险的危害进行报警并反馈给决策人员及负责人等进行处理。

二、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

1.完善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度基础和组织基础

企业在进行招投标的风险管理时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措施,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活动,为风险管理和风险预警建立良好的保障环境、制度基础、组织基础。将风险管理与招投标业务发展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相结合,编制了《内控手册》,完善了质量管理等职能管理体系,并落实到规章制度的执行上;第二,按招投标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风险控制的组织管理活动,识别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制定了目的性强、便于操作的防控措施。

2.重视企业招投标风险的日常管理

由于企业招投标活动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动态监测的过程中,因此必须重视企业招投标风险的日常管理,及时纠正招投标活动中的不合理状态,有效控制存在的经济风险。柳钢现有的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得到了严格的贯彻执行,企业将风险管理落实到日常的运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来,落实岗位职责划分,严格执行有关的奖惩措施,积极贯彻企业制定的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一般来说,影响比较大、时间比较长的风险出现的概率是比较低的,真正的风险都来自于日常的小风险因素的积累,因此做好日常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防控才能减少大风险出现的机率。

3.及时制定企业招投标风险的应急措施

及时制定企业招投标风险的应急措施是风险管理中危机应对的重要方面。由于招投标风险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通过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预警系统并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合理的估测,然后制定一系列的应急准备措施来降低风险爆发后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那么企业面临的潜在经济损失就会比较小。因此,风险管理中的危机应对措施就显得比较重要。比如,柳钢集团在加强风险应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不断强化领导的责任,推进责任落实的进程,企业结合实际开展“一把手”工程,将风险应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具体的应对方案;在风险管控主管的牵头带领和组织协调下,确定了详细的风险应对实施计划;在集团和二级单位之间形成了上下联动、动静结合的工作机制等系列举措。把风险防范责任落实到了每个岗位、员工,并形成了以职能管理为基础的规范统一的方法和组织框架,建立起高效协同的风险防控体系。

三、结语

本文结合柳钢集团的全面风险管理措施探讨了招投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有关问题,希望能对钢铁企业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钢铁行业早日摆脱发展困境供以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张晓霞,沈铁敏.浅谈施工企业投标风险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

[2]唐名新.论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4(02)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2

关键词:高等院校 财务风险 内涵 原因 风险防范措施

经过“十一五”规划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入到新一轮的上升阶段。当前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飞跃。在深入改革中,怎样让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良好运行,有效规避新时期财务风险,是每个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内涵

风险指的是预期收益具有的不确定性。而财务管理风险作为风险常见形式,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广义的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事业单位的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为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亦或是因为其他难以预料与控制的因素而造成的损失;而狭义上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因为举债而造成的到期难以偿还本金与利息。通常财务管理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相关性等特征。当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风险具有自己的特征,指的是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与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让高校难以实现预期收益,进而无法按照期限来偿还债务,甚至有可能陷入到资不抵债的艰难境地,为学校带来巨大损失,影响到自身的健康发展。现代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诸多环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管是潜在的亦或是早已存在的财务风险都会对于高校自身的教学过程、科研工作、生产以及未来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所以高校务必要构建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工作,进而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二、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成因分析

首先,院校对风险认识不足。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 ,也随即成为了“自主办学、独立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一个个法人办学实体。然而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校内部的许多经济活动开始转向了市场化,例如参与到多种融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活动中来。也就是说高校并不再是传统的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的主体了,诸多方面会涉及到多种市场经济活动中来,而这也就是会难以规避了一些经济风险与法律风险。例如我国近几年高校新校区的建设之中,投入了几十亿资金,假如缺乏了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就会让资金链断裂,影响到院校日常健康运转。

其次,各大院校盲目扩招所引起的负债。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诸多高校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借助大规模的扩招来顺应发展潮流。而这样盲目的扩招让高校产生出巨额的资金需求,但是政府财政拨款与自筹资金难以满足现代高校迅速发展所产生的对于资金的无限需求,许多高校只能选择去银行贷款来解决自身迫切的资金需求问题,而这样大的规模建设与巨额财物负债,引起了高校财务风险问题。

第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当前我国高校收费制度在经过几年的改革之后,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经常性的成本分担制度,学校学费收入占据了院校日常收入的30%左右,部分地方高校学费收入所占比例更高,甚至有些达到了50%。然而资金筹集渠道的变化,让高校资金的供应链条更加依赖于生源市场。当前,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选择名牌院校、重点院校,而这对于普通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让自身的学费收入受到了一定影响,扩大了财务风险。

三、高校财务管理风险规避策略研究

首先,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我们所说的预警系统就是在现代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基础上,去分析与评判高校办学资金日常使用的合理程度、真实的财力能力等,并且借助该预警系统,进而找到高校财务运营过程中隐藏的风险,并且进行了相应的预警预报,进而为广大高校管理者的宏观战略决策提供了相对客观、必要的财务管理依据。

其次,选择科学合理的融资渠道。我国高校除了去选择银行贷款来实现融资,还可以去选择了其他的形式,例如进行项目融资。另外,还可以通过进行土地置换、校办产业、合作办学等形式来提升高校自身的创收能力,以达到降低借债风险的目的。上层主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高校贷款管理工作的宏观监督力度。对于部分具有严重透支偿债能力、风险较高的学校,上级部门必须要及时预警,假如部分高校依旧不顾财务风险,继续盲目扩大自身贷款规模,上级主管部门可对其实施处罚。

第三,合理编制预算,加强日常预算控制与管理工作。众所周知,高校预算是一个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门,是进行经济活动的必要依据,并且预算管理工作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院校的财务健康状况与持续发展与否。高校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状况务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勤俭节约。另外,财务部门必须要强化自身的预算安排,增强日常支出的透明度,确保开源与节流的并行。并且学校全部支出项目务必要坚持有凭有据,在确保正常教学工作开展基础上,能够合法规范、合理收支。日常预算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经费开支大户要进行重点跟踪管理工作,进而发挥了预算工作的控制管理功能。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因此在日常教育投入过程中防范财务风险并加强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而高校管理层与财务管理部门务必要强化自身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与健全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进而使得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永芳.高校快速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朱一新.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3]傅荣,金亮,郑玉洁.新时期高校预算管理探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蒋业香,李存芳.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高校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价[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年02期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3

关键词 煤矿 安全 预控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安全生产风险预控是控制煤矿重大事故的前提, 对煤矿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必要性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和起点,它可以为整个系统的实施、运行和保持奠定基础。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煤矿企业对其生产活动范围内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体的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当前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状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企业能够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持续改进。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企业主动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煤矿企业更好的履行其基本生产安全法律义务的重要保证。

(4)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实施、细化和补充,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2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全过程

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过程中,应结合生产实际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工作方法和步骤。

2.1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危险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是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前提和基础,危险源辨识的全面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工作是否有效。因此危险源的辨识应该全员参与,在整个煤矿企业中进行,覆盖该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和设施的各个方面。使危害能够全面的辨识与控制。煤矿企业可以首先通过编制全员危险源辨识调查表,要求企业的员工全员参与,认真填写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危害。然后再综合使用危险源辨识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SCL(检查表)、HAZOP(危险可操作性研究)、E T A( 事件树)、F T A( 事故树)等方法,对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作进一步的辨识,以期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辨识出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2.2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煤矿企业通过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日常的生产活动进行监测,主要任务是检查日常生产活动中是否出现了辨识出的危险源以及是否产生了新的危险源,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预控中心。如果检查人员发现了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存在,首先应该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和经验采取初步措施,比如停止生产作业、疏散工作人员到安全地点等,然后将发现的危险源和采取的措施立即汇报给预控中心。

由于煤矿生产过程的动态性,在不同的时间,随着工作地点、作业内容、生产条件及地质条件的变化,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危险源。所以,在日常监测中就会发现新的危险源,此时应该将新发现的危险源立即上报预控中心,由预控中心综合分析并将新发现的危险源归档,作为以后日常监测的内容。

2.3预控中心信息处理

预控中心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管理部门,是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预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企业的主要领导,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企业的技术骨干,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日常管理;企业各生产单位的基层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

日常监测的信息反馈到预控中心后,预控中心要组织人员立即对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出现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然后综合使用各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检查是否出现新的危险源。如果没有发现危险源,则继续进行日常监测。如果发现危险源则对危险源进行评价。

2.4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预控中心判定为不可容忍的风险,应该系统的进行原因分析,本着避免人员伤亡、消除危害和降低风险的原则,制定控制措施的实施草案计划,论证其可行性后予以确定。

因煤矿企业大规模连续生产,且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对生产系统中的风险采取分级风险控制,将不可容忍的风险分为部级不可容忍风险、公司级不可容忍风险和科室级不可容忍风险等,分别制定“不可容忍风险控制改进清单”,相关执行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实施控制和改进。

煤矿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容忍风险的控制改进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技术性措施;另一类是通过修订企业的管理程序和作业规程、标准,制定并落实监控管理措施、落实应急预案,或建立互相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或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等管理性措施控制风险。

2.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和实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包括对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准备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新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应由预控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价,论证其充分性和可行性,经过讨论确定后,批准并实施。相关的责任部门、岗位人员在实施措施前应经培训学习,确认已理解并能按措施要求实施,预控中心应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未能达到要求时,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达到要求时,应予以标准化,巩固成果。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划的控制措施能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容忍程度;

(2)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3)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4)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4

关键词: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

物流从定义上来说就是指人控制的物资流动的过程。风险管理是权衡风险与成本收益的过程。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提升物流公司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物流公司需要从公司内部就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活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流公司相关的工作效益,增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一、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1.物流公司概念。物流是指企业通过对客户消费需要的原材料、产品、中间库存和流动信息等从产品在开始流动到最后消费环节的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管理,从而满足客户消费的需求。物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过程,在中国物流的定义更加具体形象化,主要是指相关的物品从生产方到受众的一个流动过程,并对其运输、流通、储存和配送进行信息更新和追踪。当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顺应了时展的要求,是市场需求的产物。中国对物流的理解更加侧重于物流的客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导致中国物流公司对其公司内部建设缺少重视,也切实体现在了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中。

2.财务风险管理概念。风向管理本身就是权衡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以及采取哪种措施的过程,是一项有着明确目的的企业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在企业实际的经营和发展,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公司的决策失误,以最小的成本代价实现公司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相关公司的未来发展,提高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二、物流公司财务风险分类

1.筹资风险。由于物流公司本身具有的特点,在物流工资进行筹资活动时,公司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数较大,进行发展扩大的资金需求巨大,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筹资结构导致无法到达原有的筹资目标,从而产生了筹资风险。在物流公司进行日常运营的过程中,由于进行仓储的设施和运输的工具成本过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在进行筹资的过程中就会使公司有较大额度的负债产生。如果在实际的筹资过程中,物流公司无法得到需要的资金,就会影响后续的实际运营和财务环境,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由于物流公司主要的固定资产为进行仓储的设备和一定量的运输工具,这两样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和成本都较高,筹资会对物流公司的成本带来巨大的压力,财务风险很有可能会在这样高负债的情况下产生。

2.资金使用风险。在物流公司的日常运营中,资金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物流公司的资金使用问题也是当今物流公司普遍出现的问题。由于物流公司的固定资产在公司成本占有相当大的一个比重,对资金的需求量极大,为了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物流公司需要通过发行股票或者银行等多种手段来满足公司发展的现金需求,在这样高负债的情况下,财务风险出现的概率被大大提高。另外,在资金配置方面,物流公司为了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争取到更多客户和订单,可能会先垫付资金来吸引客户。这样一来,物流企业的资金配置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增加,而之后资金流动被阻遏更会扩大财务风险,影响物流企业的自身发展和日常运营。

3.投资风险。物流企业财务活动中的投资风险是指物流公司的投资无法实现原有的预期收益,影响到企业的运营发展。对于物流公司来说,想要扩大公司规模,就必须要在仓储和交通运输这两方面进行投资。在进行资金投入的过程中,风险本身就包含了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指物流公司无法在对未来效益进行保证的前提下使用公司的剩余资金来对公司拓展规模的项目进行投资,这就会导致物流公司内部产生投资风险。外部风险是指当物流公司在市场中进行投资时,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投资的风险大大提高,产生一定的财务风险,从而影响相关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未来发展。4.资金回收风险。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回收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物流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吸引顾客经常会用赊销信用的方式,导致物流企业有相当大数量的应收账款。如果有些客户在赊销之后拖欠账款,无法及时地进行还款或者由于一些不可控的原因拒绝还款,就会导致物流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产生财务风险,影响物流企业的经营。

三、物流公司财务活动中风险管理的措施

1.一般风险管理措施。

1.1稳定融资关系。融资方不仅可以为物流公司的日常运营提供大量的资金,也能够提供许多无形资产。在物流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融资业务时,应该从双方公司的信用度、银行额度、成本差异等有时方面提高物流公司对资金的使用率,从而大大降低进行融资活动的成本,减少需要进行筹资的成本,降低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1.2稳定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的建立和实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之后的资金回收过程。客户信用是之后进行账款回收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相关的物流公司在进行客户交流时可以对可以信用进行评价了解,选择信用好的客户开展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信用不好的客户则多加考虑,降低资金回收的风险,使企业资金处于稳定的状态。

1.3充分利用境外资本。物流公司对于境外资本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实际的财务成本,实现利润。使用国际证开证到一定额度之后,物流公司的国际证授信额度就能被排满,资金运转的速度和融资的效率得到提高,就能够保证物流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要的资金,降低资金进行周转时产生的风险。

2.当代物流公司财务活动风险管理措施。

2.1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根据物流公司的实际资金情况和运营管理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整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能够全面把控在财务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整体把控风险,不能一概而论,进行生搬硬套。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到财务活动中风险出现的微观和宏观因素,围观因素就是指对物流企业内部的财务情况和管理情况的分析,行业市场整体环境就是需要进行分析的宏观因素。

2.2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风险管理人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物流公司财务活动的风向管理问题。对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技能和知识层面上的培训包括引进全新的人员能够使物流公司面临的风险得到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分析和解决,减少物流公司的非系统的风险发生,使企业在投入最少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使物流企业得到不断的发展。

2.3树立企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实现物流公司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首先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有一定的重视程度。相关的管理者应该在公司内部加大风险意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使各级的财务工作者都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创建良好的财务风险的工作范围,从意识层面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发生的概率。

四、结语

由于物流公司本身具有的特点,在进行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概率的财务风险。对财务活动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能够确保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营,推动企业的发展,使物流企业能够在最小的成本之上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是物流公司想要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赵庆军 单位:山东高速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曦.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中国物流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D].硕士学位论文,2007.

[2]《风险管理》(第4辑).中国金融风险经理论坛组委会编.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5).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每一个企业都会有一定的财务风险,当然医院也不例外。而随着医院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的财务风险也越来愈大,因此医院必须对其面临的财务风险有一定的认识,认识其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医院财务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据此加强医院的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意识,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财务风险,以保持医院的健康发展。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内涵

医院作为一种经济实体一定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财务风险。一般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在医院的日常活动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会使得医院财务活动偏离了预期,从而使得医院可能会承受一定的损失或获得一定的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医院的风险有两层涵义,有可能会为医院带来机会同时也会给医院带来损失,若是蒙受损失过大还可能会使医院陷入危机之中。

二、医院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医院财务管理不到位

医院在对财务进行管理上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合理。首先医院并不同于一般营利性的企业,医院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它是为社会提供福利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所以应该摒弃在财务管理目标上以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片面的目标。其次,虽然医院在为社会服务,提供社会福利产品,但是也应注意到医院也是一种经济实体,是有盈利性质的,并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片面地定位为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医院财务管理者风险意识能力不足

在医院中风险总是存在的,它与正常的状态并存,而医院财务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将这些风险在医院造成影响之前识别出来,并根据所预测的风险种类、重要程度等方面,制定出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或管理。但是就目前医院财务管理者来说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对此有很多的疏忽,致使医院的财务工作的管理者斌没有很好的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导致医院会由于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不足,而是医院做出错误的不合理的决策和判断,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的发生,使得医院蒙受巨大的损失陷入危机之中。

(三)医院日常经营管理不善

在医院的日常经营中由于各种经营活动不恰当而导致医院的财务风险增大。比如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增加,医院会对其医疗基础设施进行扩建,这就需要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引进大型设备。然而这些都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若是医院在这些日常经营活动中没有认真科学的进行管理规划,很可能导致医院由于资金支付困难而陷入危机之中。同时医院又由于资金困难且融资渠道有限必定会使得银行借款比例加大,从而使得医院对银行债务依赖增大,但是若债务水平过高,这也会引发医院的还款危机,财务风险增大,使得医院陷入新一轮危机之中。

(四)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水平不高

由于很多医院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因此在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医院大型设备的采购上并没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的进行决策的依据并不是根据制度来定而是由医院领导主管决策,同时在执行时也没有进行职责明确的岗位分工,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还不高,相关的会计知识还比较薄弱,主要还是一些基础的会计技能多限于管钱和做账,缺乏统筹资金运营的能力。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一)对医院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

医院虽并不同于一般营利性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实体,但是它除了为社会提供福利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同时也具有盈利性质。因此在医院的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上不能片面的定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其目标的定位上也追求两者的结合,在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医院的价值提高,对医院的资金运营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追求在医院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

(二)提高医院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

医院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不高直接会导致医院的财务风险增大,所以十分有必要提高医院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提高财务风险的意识。医院领导可以组织活动宣传财务风险知识,或对医院的管理者进行培训加强其对财务风险重视程度,同时对其进行技能培训,使其不仅有着财务风险意识,也有着应对财务风险的措施,真正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医院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管理

在医院的日常经营中应加强对资金的管理。首先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考虑到医院的长远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在需要进行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对资金的需求量进行合理的预估,然后将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最优的融资方式。其次在医院的需对医院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如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等,及防止医院的资金利用不合理也防止医院对对银行借债的依赖过重,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优的资金结构和负债水平。总之在医院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不仅要根据医院的长期规划进行经营决策,而且还应注意到企业的财务指标合理地选择资本结构,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

(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首先医院要有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同时提高对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意识,建立或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度,从制度上对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约束和控制,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使得对医院的日常投资决策有一定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以有效的降低医院的财务风险。首先可以对医院的财务工作者进行一定的员工培训,加强其对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会计知识,提高医院的财务工作者的自身素养和能力,培养员工进行财务风险应对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引进一定的高级会计人才,加强财务人员的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预估和控制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应对医院的财务风险,提高医院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的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医院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蒋巍. 浅议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 管理视野,2012(6)

[2] 孟祥辉. 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 中国外资,2012(9)

[3] 董音茵,司红梅.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探讨[J]. 财会研究,2009(4)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6

[关键词]风险预控;安全管理;煤矿安全;危险源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56-01

前言

安全是煤炭企业永恒的主题。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近些年全国发生的几起大的煤矿安全事故说明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十分尖锐。基于风险预控的安全管理方法是一种事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它可以很好的防止煤矿企业事故的发生,而且它可以不断修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的质量,能够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效安全。

1 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内涵

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全过程分为危险源识别、日常监测、预控中心信息处理、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五个部分,相互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具体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削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同时它也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是通过循序渐进不断修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最终实现煤矿的长效安全管理。它具有闭环性、动态性、系统性和及时性四大原则,能够降低煤矿生产系统的风险,根除重大事故的发生,能够做到实时正确地预警,能够根据生产系统里不同的子系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和正确的预警方式,能够在日常监测中随时向预控中心传递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事故的因果链。

2 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必要性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和起点,它可以为整个系统的实施、运行和保持奠定基础。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煤矿企业对其生产活动范围内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总体的评价,可以全面掌握当前生产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状况。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可以使企业能够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持续改进。

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企业主动开展本质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煤矿企业更好的履行其基本生产安全法律义务的重要保证。

4)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实施、细化和补充,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3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全过程

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在实施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过程中,应结合生产实际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工作方法和步骤。通常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步骤如图1所示。

3.1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是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危险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缺陷。

危险源辨识是使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前提和基础,危险源辨识的全面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工作是否有效。因此危险源的辨识应该全员参与,在整个煤矿企业中进行,覆盖该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和设施的各个方面,使危害能够全面的辨识与控制。煤矿企业可以首先通过编制全员危险源辨识调查表,要求企业的员工全员参与,认真填写生产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危害。然后再综合使用危险源辨识的各种方法,对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源作进一步的辨识,以期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辨识出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3.2 日常监测

日常监测是指煤矿企业通过全面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日常的生产活动进行监测,主要的任务是检查日常生产活动中是否出现了辨识出的危险源以及是否产生了新的危险源,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预控中心。如果检查人员发现了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存在,首先应该根据企业的相关规定和经验采取初步措施,比如停止生产作业、疏散工作人员到安全地点等,然后将发现的危险源和采取的措施立即汇报给预控中心。

3.3 预控中心信息处理

预控中心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的管理部门,是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预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企业的主要领导,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企业的技术骨干,负责企业风险预控工作的日常管理;企业各生产单位的基层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

日常监测的信息反馈到预控中心后,预控中心要组织人员立即对信息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出现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然后综合使用各种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检查是否出现新的危险源。如果没有发现危险源,则继续进行日常监测。如果发现危险源则对危险源进行评价。

3.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预控中心判定为不可容忍的风险,应该系统的进行原因分析,本着避免人员伤亡、消除危害和降低风险的原则,制定控制措施的实施草案计划,论证其可行性后予以确定。

因煤矿企业大规模连续生产,且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应该对生产系统中的风险采取分级风险控制,将不可容忍的风险分为部级不可容忍风险、公司级不可容忍风险和科室级不可容忍风险等,分别制定“不可容忍风险控制改进清单”,相关执行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实施控制和改进。煤矿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不可容忍风险的控制改进措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新建、改建、改造等消除或控制风险的技术性措施;另一类是通过修订企业的管理程序和作业规程、标准,制定并落实监控管理措施、落实应急预案,或建立互相监督检查和奖惩机制,或通过安全生产目标等管理性措施控制风险。

3.5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和实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包括对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准备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新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应由预控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价,论证其充分性和可行性,经过讨论确定后,批准并实施。相关的责任部门、岗位人员在实施措施前应经培训学习,确认已理解并能按措施要求实施,预控中心应对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未能达到要求时,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达到要求时,应予以标准化,巩固成果。

风险控制措施评审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计划的控制措施能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容忍程度;②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③是否已选定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④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结束语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它的核心是对煤矿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日常监测、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制定出风险控制的措施。这是一套规范、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煤矿企业控制生产经营风险,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建芳.风险预控下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

[2] 唐功利.试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式[J].科技风,2014(05).

[3] 顾八信.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9).

作者简介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7

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党支部提升站位、统一思想、全员宣贯、加强监管,在响应集团廉政宣教月活动开展中强化了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积累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工作的经验,推动了党支部风清气正的党风建设。

一、廉政宣教月活动开展

在活动月开展期间,党支部深入学习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等指示讲话,在项目内部加强反腐倡廉思想建设,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堡垒,逐步推行有效和长效的监督防控体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尤其作为海外工程从业人员,更要保持立场坚定,自觉抵制外部错误言论和自身不良思想倾向。

在坚持学习正面典型先进事迹的同时,党支部积极组织学习集团通报各单位的典型反面案例,并观看警示教育片。在往前走的同时不断“回头看”身边人、身边事,端正步伐,时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为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党支部还深入学习共产党问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等,并结合项目日常工作生活开展自检。如对于重大事项必须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杜绝违规发放各类补贴;杜绝提供或接受超标准接待及消费活动;杜绝收受礼金、优亲厚友等“微腐败、亚腐败”行为;杜绝公车私用等违规行为;严格规范考勤、请假、休假等。坚决遵守“八项规定”,严压“四风”,共同打造和谐廉洁的项目氛围。

此外,党支部还起模范带头作用,带动项目各合作单位开展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将良好的党风建设理念覆盖并融入到项目全体人员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二、廉政风险梳理排查

廉政体系建设需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维护。前期在风险识别、梳理排查等关键环节要全面覆盖,针对项目工作开展中全成员、全方位、全过程进行排查,扎实推进集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是对重要岗位分类梳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从工程管理、商务、财务、综合行政等各岗位环节入手。识别重点岗位,从党支部到项目部各部门、各人员进行全方位排查风险。对重点岗位人员,根据岗位职责的权力清单,对业务流程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廉政风险点,提升日常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对重大环节深入排查。针对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大环节,如工程分包、物资采购、合同管理、人员聘用等,重点排查风险防控薄弱环节,各环节职能部门结合公司制度与核心管控权限,深入分析在职能权力运用、职责履行、审批流程、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

三是多措并举全面排查。为提高风险点排查质量,着眼风险防控要素,确保重要风险点不遗漏,在风险点排查中需采取“自我查,周围帮,班子带,组织审”的方式。自身对行使职权的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自查;在工作开展中由不限于本部职能部门的同事就廉政风险进行互帮互查;以领导班子“带”的形式,梳理分析项目工作开展中的廉政风险点并予以警示;由党支部组织不定期开展廉政检查,就发现的问题不断整改完善,形成闭环管理。

三、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廉政风险防控主要是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重大事项、关键环节以及重要岗位中的风险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查找在自我思想、外部影响、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纠偏措施。

一是建立有效的监管防控体系。党支部结合集团、公司纪委总体要求和相关制度,持续开展并不断完善日常监督工作。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做实做好“三会一课”制度的开展,形成日常思想学习、自我批评、互帮互查的有力抓手;有侧重地安排“学”的内容,合理制定实施方案,抓责任促落实,确保学习有成效。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对廉政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汲取经验教训。

二是促进各项沟通机制不断完善。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将不断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沟通、监督平台,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职工群众身边的违反党风党纪问题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等进行监督。考虑两个项目间地理位置分部及交通条件,党支部还将持续完善两个项目间的沟通交流渠道,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做好培训和宣贯活动的互通、互达,做好排查和监督工作的共享、共监,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共同促进党支部的廉政建设。

四、总结展望

日常生活中的风险管理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营运资金安全 风险识别 防范措施

一、绪论

近几年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例子层出不穷,资金紧张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温州小企业倒闭潮,政策调控致房企资金紧张,稀土材料的暴涨暴跌,股市的低迷,银根的紧缩,投机炒作风行等,复杂的经济形势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举步维艰,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使企业面临诸多风险。其中营运资金风险首当其冲,如何加强营运资金风险的管理,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中小企业日常营运资金的管理入手,结合内控制度深入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风险和防范措施。

二、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一)内部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资金量有限,管理基础薄弱,业务流程也没有大企业规范,所以首先应做好自身的内部资金各环节的管理,确保稳定生产,避免资金损失是首要任务。在内部资金环节应注意两个风险。

1.最低“存量资金”断流的风险

最低“存量资金”是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的最低存款保证额。包括如基本工资支出、维护生产正常进行的水电费支出、应按时上缴的税款、需定期偿还的贷款及利息等。日常资金支出困难,必然造成企业人员及生产不稳定、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等不良后果。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最终会导致企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转,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倒闭的风险。

2.内部资金业务环节的风险

企业的内部资金业务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是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资金收付工作,但往往由于对日常工作疏于防范,从而造成资金收支差错、丢失、挪用、被盗等风险,产生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二)内部存货风险

风险存货是企业可变现的流动资产,存货的安全关系到企业资金的安全。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具备大企业大批采购成本低以及帐期长的优势,往往占压更多的资金,如果再对存货管理不善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资金风险。

(三)外部往来业务中存在的资金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主要的资金往来单位是客户、供应商和银行。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的业务往来同资金业务一样贯穿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在这些业务过程中经常会存在收款困难、材料供应不足、采购质次价高材料以及遭受欺诈等风险,都会造成资金的损失。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业务主要是日常的资金收付业务和融资业务,在与银行合作的过程中,管理不当也会产生日常业务的资金风险,以及对融资缺乏筹划造成资金紧张或融资困难的风险。

(四)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资金风险

企业的发展要靠经营策略的不断调整来适应市场的变化,经营策略的调整要靠合理的判断,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灵活的优势,但也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少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的失误,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从而造成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当经营策略失误的后果最终反映到资金链这一层面时,可能已经导致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挽回。

三、产生营运资金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对日常资金情况监控不到位、业务流程缺乏控制

“企业存续期内经营活动的需要现金需求量波动频繁,企业不可能永远持有充足的现金供给量,加之外界偶发因素影响,现金风险的存在有着其显著的客观性。”有些企业日常资金支出虽按预算执行,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未能灵活处理,没有及时调整和平衡资金收支,造成支出安排不合理,主次不分,导致基本支出的缺口,无法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即使对日常资金收支调整到位了,但如果在资金业务流程的整个过程中,对内部人员和业务流程缺乏控制,没有严格的内部审核及牵制制度,日常工作麻痹大意、疏于防范,仍会造成资金收支差错甚至丢失、挪用等风险。这些虽属老生常谈,但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最直接而且数额巨大,此类事件不仅在企业,而且在金融部门,政府单位仍时有发生。

(二)存货管理不到位

有些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低,在存货管理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企业从采购入库开始到生产及销售各环节安排不合理,各环节大量存放,可能会因管理不当造成存货毁损丢失、占压过多、周转不畅。尤其是一些存货价值高的企业,比如稀土材料加工企业,材料价值非常高,生产链长,产品体积小数量多不好管理。不但给日常管理带来压力,还会产生资金损失和资金沉淀的风险。

(三)缺乏对外部往来单位信用管理与合作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所以自身信用度不高,与大企业合作往往处于弱势,需求得不到满足;与小企业合作也担心对方的信用问题。

目前社会信用情况复杂,与往来单位的资金风险在不断加大。对于“客户信用管理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账款回收不力等,可能导致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遭受欺诈”。对于供应商,缺乏信用调查,“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对于合作的银行,如果银行的内部管理有漏洞,又不能靠企业单方面监控来解决,也会带来资金风险。加之在日常管理中,企业与往来单位不及时对账,缺乏协作沟通,缺乏相互信任,没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都可能造成往来资金的风险。

(四)分析决策不到位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造成资金风险

中小企业经营风格各异,很多决策都体现着经营者的主观意志。比如“不少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过于关注强调企业资金安全性,如何满足生产经营对资金的需求,降低资金占用等方面,而没有强调营运资金结构的管理,缺乏一个柔性的流动资金配置结构。”还有很多经营者对盈利能力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更为关注,而缺乏对资产质量状况和债务风险状况等相关指标的重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激进的策略,导致由于分析不全面,决策不当造成资金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风险。

四、应对营运资金风险的措施

(一)加强内部资金业务流程的监控

企业在正常收支的同时必须保证维持日常经营所需最低资金额度。财务在执行年度资金预算的基础上,应加强日常监控,把日常收入和支出分为重点的几部分,尤其是几个基本支出大项是每月必须确保的,由财务人员每月初编制上月资金收支情况,同时编制本月资金收支计划,报财务主管审核上报总经理审批。本月支出时要首先确保维持日常生产的资金到位,再按剩余额度审批后逐项安排支出。如果资金紧张需随时更新资金情况和收支计划,便于对将要出现的问题提早采取应对措施。

在收支业务过程中严格执行资金管理环节的内控制度,防范由于内部管理漏洞造成资金损失的风险。做到会计与出纳岗位分离;支票保管与印章保管分离;银行印鉴章分开保管;支出审批、审核、付款各岗位责任分工明确;及时传递凭证记帐和对帐;财务主管定期或不定期审核银行对帐情况和库存现金情况;重点监控大额资金支出情况;对大额汇款退回重汇增加原因说明审批手续。总之通过严格的付款手续、岗位的互相牵制和及时的对帐等措施把内部资金风险降到最低。

(二)加强存货管理,加快周转速度

中小企业应体现小而灵的特点,发挥优势,加快存货周转速度,包括做好从采购环节开始到成品销售出库的各环节的存货管理。正常情况下企业采购原材料应根据产品订单情况、排产计划和生产周期等因素确定材料的最低库存量,采购过程中控制好采购批量和节奏,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占用。后续各环节的存货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快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包括对生产在线的材料加强管理,防止毁损、丢失、被盗,对生产链较长,材料价值高的企业,必要时在生产中间环节增加库房或专人统一管理,增设监控防护装置,保证物料安全。对于需要外派加工的材料,要控制好外派加工和收回的节奏,尽量避免大量待加工材料存放在外单位的情况,防止物料风险发生,同时加长应付帐款结算周期,应付账款不仅可作为短期融资的一种手段,而且一旦材料无法收回,可用其低偿损失。另外对于存放时间较长不用的材料,要定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加强往来单位信用管理和协作

对于客户,销售部门应将信用管理作为重点监控的首要工作,同时财务及时将应收账款情况反馈给销售部门以便加强回收,尽可能协商收取一定比例的预收货款以缓解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压力;对于供应商,采购部门在考察后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逐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最好能签订长期的框架协议,以保证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财务严格按验收入库单和合同规定的帐期支付对方货款,不随意拖欠货款以提高自身信用度,遇原材料供应紧张或资金紧张,利用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求支持渡过难关。对采购固定资产等大额的往来款项利用信用证等担保付款方式,避免产生纠纷。在合作过程中企业逐步建立起自身的良好信誉也尤为重要,比如,我们对二十多家外协加工单位的付款周期是三个月,财务从不随意拖欠加工费,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外协单位对我们极为信任,偶尔由于偿还贷款暂时需要资金周转时,他们会全力支持暂缓收款。

另外选择管理规范的银行和选择好的往来单位同样重要。在与银行的日常业务中企业自身应先加强监控,及时对账避免出错,靠自身无法控制的,只能选择规避风险。比如,我单位在某国有四大银行之一开设基本户通过银行工资,有一次在周一已在银行办理完工资手续,钱已从账上划走,一周后职工反映未收到工资,经调查银行忘了上传数据,银行内部没有及时对帐所以未发现问题。后来此情况仍常有发生,反映出银行内部管理的混乱,为规避自身资金风险,我们只能放弃该银行,去选择管理相对可靠的银行,这在银行业竞争激烈的现在并不困难。

在选择好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积极寻求贷款支持,在这方面中小企业虽没有大企业的优势,但通过与银行不断的沟通,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比如业绩比较好时或国家银根放松时,取得贷款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贷款后的筹划,通过在银行占用一定的授信额度,进行流动资金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专款专用,不能用在长期投资上造成回收周期长还款困难;如需长期投资贷款,也要长短期搭配,防止长期占压资金无法及时收回的情况;按时支付贷款利息和偿还贷款提高信用度。另外,在企业资金较宽裕时,可能暂时不需要银行贷款,但还需适当的维持一定的授信额度以保持贷款的连续性,否则一旦中断以后贷款可能会更加困难,这时尽量将适当比例的贷款和银行票据结合使用,以降低财务费用负担。这样与银行保持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旦资金紧张遇银根缩紧时,银行也会根据企业的情况及合作的关系给予帮助。

(四)加强相关指标分析,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应借鉴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灵活应变的优势,通过加强分析并不断调整经营策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一些重点监控指标作为决策的指导,常用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分四方面内容“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企业应依据财务报表各相关指标的情况定期进行监控和分析。尤其是一些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在关注盈利能力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的同时,还需关注资产质量状况:包括基本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和修正指标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以及债务风险状况:包括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和修正指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关注现金流量表中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主的各项指标情况。在确定经营策略时,“企业要综合考虑抵御风险的能力、筹资能力、对风险偏好等权衡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确定营运资金的筹集策略,以降低流动性风险,增加企业的收益。”避免因资本结构失衡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五、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要规避营运资金的风险,就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加强内部各环节的管理、加强对外部相关单位的管理与协作、加强对经营策略的合理分析和判断。企业只有自己强身健体,有效的规避资金风险,才能保证血液的畅通。在市场变幻莫测的今天,新的风险还会不断出现。随着上市公司内控建设的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的管理也必然逐步走向规范。作为一个财务工作者,有责任帮助经营者做好参谋,不断发现新的风险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峰.搭建资金管理中心创造资金集中管理价值 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2011年8月

[2]刘宁.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的探究,中国外资,2011年第10期

[3]刘涛,虎恩波.营运资金风险管理防范与应对措施,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24期

[4]《高级会计实务》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辅导教材,2010年6月

上一篇:创业投资行业报告范文 下一篇:儒家思想与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