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范文

时间:2023-10-18 16:47:29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1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无疑面临着挑战。而在报纸行业中,地市报的发行量小,经济基础薄弱,最容易成为新时代被淘汰的对象。因此,地市报要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去,必须来一番脱胎换骨般的改革。

一、更新观念,迎接挑战。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正好用来描述地市报目前的处境。我国的地市报多是在十多年前创办的,至今在运行体制上还保持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绝大多数靠指令性发行,没有走向市场。因其经营方式落后,在大报的挤压下,生存空间本就越来越小,而现在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不过是让这种挤压来得更猛烈些,更彻底些。说到底,互联网的优势也都是它的市场优势,地市报的劣势最大的也在于它没有走向市场,还在走计划经济和官办报纸的老路。因此,地市报的出路还得在市场上去找,只要这一大方向对了,地市报前景光明。

二、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本地市场。互联网的优势地市报没有,但是这并不能说地市报就没有优势,就没有生存空间了。地市报(以及县级报)是中国最基层的报纸,离老百姓最近就是他们的优势,只是历来没有发挥这一优势,过于注重“指导性”而忽视了它的可读性、群众性。互联网的优势有利于传播国内国际的大新闻,而对于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事”他们不关心也无法关心。如果我们将群众在企业、商店、学校、办公室、街头和客厅里议论的那些热门话题端上报纸,将他们的呼声反映出来,群众就会喜欢这个报纸,而这些在大报和互联网上无法找到的新闻就是地市报的“特产”,并且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个“特产”是地市报“独家”的,别人夺不去的。

三、主动出击,寻求网上发展。只是这一条路并不是每一家地市报都可以走,必须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上网发展先必须投资建网站,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内地地市报来说难度相当大,即便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不是每家地市报都能做到。而且,地市报办得再好,它的网站也不能就是那些内容,否则是不会有多少人上网点击浏览的。在已有那么多著名网站存在、运作的前提下,一个地市报的网站去与其竞争肯定没有胜算。因此,地市报建网站虽然是一条路,却恐怕没有几家能够走得通,而且目前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但可否制作自己的网页,通过大型的新闻网站,“借船出海”,扩大知名度,扩大本地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另外,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与地市报的读者沟通、互动,吸引他们参与一些活动。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目前,地市报对于来自都市报的冲击已经引起了重视,而对于互联网的冲击还重视不够。其实,互联网是所有报纸的共同对手,这种危机虽然没有都市报的冲击来得直接,但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传统商业银行 创新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使得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影响其经营管理活动。在这种背景下,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探析,找出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是复杂的、多样化的,主要体现在交易平台、交易成本以及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进行分析:

(一)交易平台

在交易平台方面,互联网金融具有性能优越的交易平台,这也是互联网取得巨大成果的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数据分析、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工具等逐渐的应用与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便捷的交易平台。另外,余额宝、微信红包等金融产品的出现,出现了争抢银行客户的激烈局面。2013年11月11日是光棍节,当天各大淘宝网站提出优惠活动,淘宝交易额超过了100个亿。这些简单便捷而且性能极佳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交易成本

在交易成本方面。成本是商品交易中决定交易数量的一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融资成本造成影响。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网上交易成本逐渐的降低,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固定成本低,并且交易双方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采集、评估以及交易等,节约了大量的中间环节,这就降低了人工以及固定成本。传统商业银行在固定成本以及人工成本上都比较高,并且在进行交易过程中也会耗费一定的时间。相比之下,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青睐于成本较低的互联网金融,这就是在交易成本方面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三)经营管理

在经营管理方面。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经营管理,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执行经营管理活动中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这就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很大的冲击,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善。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实现低成本、多渠道的网上交易,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施经营管理,这就更加加剧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保证商业银行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途径

面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商业银行只有在相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加大创新发展力度,引进网络金融概念,不断的扩展业务,对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实施优化,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健康的发展。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下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首先,商业银行需要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只有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才能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其的冲击与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实际情况,注重经营理念的创新,转变传统的只注重大客户的经营理念,逐渐向着大小客户并重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有效的扩展银行的金融市场份额,促进商业银行快速的发展。

(二)合理的扩展银行业务

其次,商业银行需要合理的扩展业务,业务的扩展是银行发展的重点,对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时期,商业银行应该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自身的发展中,并利用互联网在银行服务、技术、模式上寻求创新。另外,商业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一起进行小额信贷业务,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商业银行的业务,为银行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三)不断优化银行经营模式

最后,商业银行需要对其经营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只有保证银行经营模式的合理性才能提高银行运营的效率。在众多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因素中,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率不高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这不仅是银行服务方式的具体体现,也间接影响了银行客户对其的满意程度。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银行的经营模式实施优化,加快对互联网金融体系产品,开创商业银行网上交易平台,构建客户服务端,不断的完善银行经营以及服务模式,保证银行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并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开创了互联网金融,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促使我国金融行业多元多样化发展的速度提升,但也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面对这一问题,要充分的了解互联网金融,充分的认识自身发展的不足,从经营管理理念、经营模式、业务扩展等方面,增强自身实力,加大创新力度,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理念,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水平能持续稳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洁.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与应对策略研究[J].金融视线.2012,25(1):87-88

[2]张力多.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行业的影响[N].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2(2):122-123

[3]杜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浅析[J].时代金融.2013,28(7):236-237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3

引言

2013年,可以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P2P、众筹、支付宝、余额宝等新兴支付、信贷模式纷纷兴起。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就已到达了蓬勃发展的阶段。美国是民用互联网技术的发源地,我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金融种类都能在美国找到“模板”。从微观基本原理上来讲中美两国是相同的,但从宏观方面来说,中美两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不同,金融机构的健全程度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仍有很大差距。美国每次对待互联网金融所带来冲击的应对措施无疑对中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存在差距,我国仍需要进一步进行比对、探究与摸索,来防范风险并进行有效监管。本文将立足于此,对中美两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进行比较,找到差异,并给出我国今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看法。

一、21世纪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种类

互联网金融,我国金融当局的描述是: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支付、信息中介、资金融通。对此,业界对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大致可分分为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认为互联网金融于不久的将来会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一是认为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辅助与补充,仅为渠道上的创新,而在本质上与传统业并无本质区别。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从模式上来说有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P2P与众筹、大数据金融和虚拟货币几种重要形式。下面就几种重要分类进行分析:

1.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

首先要提出的就是现有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与升级,较为典型的是网银升级与ATM升级。以及在货币基金方面的形式创新,如余额宝。除此之外,互联网还为传统金融业务提供了机构与平台,例如基金网。互联网金融带来了传统业务的升级、重组与优化,使得现有业务更加便利、安全,并且更加高效的完善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业务与服务。

2.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体系,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创新。它主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与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使支付体系与互联网相融合,使支付趋于网络化。当然,移动支付体系形式繁多,但其核心原理是网关支付账户模式。它主要通过第三方来提供支付接口将客户与商户连接起来,运用第三方功能进行支付与担保。支付宝就是通过备付金账户来建立第三方支付体系。

3.互联网信用业务

互联网信用业务主要是进行网贷,如P2P(人人贷)和大数据金融来进行网络债券融资,众筹,进行网络股权融资。P2P是基于双方的信任机制来进行贷款交易;大数据金融则是直接利用数据介入市场将客户进行匹配。互联网信贷业务加速了金融脱媒、资金融通,跳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办理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带了冲击。

4.互联网虚拟货币

最典型的互联网虚拟货币是比特币。虚拟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货币发行,但由于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极为严格,几乎禁止流通使用,所以虚拟货币并未给我国的传统金融业务带来实质性影响。

二、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与思考总结

实质上,美国并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他们把这一模式成为“电子金融”。这一概念显然比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更加广阔。(以下均称为互联网金融)由于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史较长,下文会从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来分析美国的互联网金融:

1.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用互联网开始技术发展

九十年代初期,万维网与网络浏览器接连开发,使互联网向金融业,商业领域扩散。1993年,通过网络经济学理论,互联网金融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金融的交易成本,并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之后的信息革命更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进而使得流动性大幅提高,衍生市场也开始蓬勃发展,规模经济的形成更加速了金融脱媒。

2.2000年以后:高科技产业泡沫破裂

2000年后,美国对于高科技的投资热度明显下降,投资者心态也逐渐由盲目乐观转为平和理性。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趋于信息化、网络化。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增加,使传统金融机构的结构和策略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美国市场面临着巨大监管挑战。美国此阶段的研究与应对策略无疑对中国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3.2008年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

2007年, P2P面向客户发放贷款,成为有巨大潜力的网络融资平台;2009年,众筹――互联网金融新模式兴起。它面向公众筹集小额资金,让有创造力的人获取。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货币市场受到严重的挤兑,收益也急剧下跌,互联网金融优势不再,跌入谷底。

4.美国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总结与思考

美国是互联网金融的先驱。在上世纪90年代就比较完善与成熟。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理与距离的局限,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实现了银行的规模经济,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并实现了衍生交易并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没有互联网金融,就没有90年代的银行并购潮,就没有次贷危机与金融危机的产生。

三、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差异

整体上来讲,中美的市场发育程度是不同的。90年代时,美国面临着通货膨胀,金融脱媒,货币市场基金迅速发展,存款增速下降,而中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阶段,进行利率管制和一定的负债脱媒。当今,中国所经历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正与70、90年代的美国所受冲击类似,不同的是,中国背景情况复杂,人口众多更容易达到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冲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91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自余额宝问世以来,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从余额宝到微信红包,从P2P网贷到互联网众筹,再到当前日益多样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带来了严重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创新改革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至关重要。本文简要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与对策。

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分析

1.1 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实现的,虽然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最终会通过各种形式回流到商业银行中,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分流客观存在,商业银行的存款结构受到了重大影响,尤其对于竞争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来说,这种存款业务的冲击后果更加严重,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第三方支付平台有着延迟支付功能,结算资金部分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沉淀,这导致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分流,阿里巴巴2015年度财务报告显示,支付宝每天沉淀的资金已经突破了100亿元,当前第三方支付有着线下延伸和大额支付的发展趋势,这种资金沉淀势必进一步扩大,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也会更加严重;第二,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开始保险、基金等相关理财业务,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丰富了客户的投资理财渠道,且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年收益率要远远高于存款利率,使得许多客户将资金投入到互联网理财产品上,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也形成了严重冲击。

1.2 对传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冲击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支付结算、交易、担保、承诺等,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中间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了严峻挑战。首先,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银行卡结算、收付等中间业务带来了严重冲击,相较于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说,商业银行的网上支付在支付价格、操作便利性等方面都处于劣势,且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提供延迟支付功能,消费者更愿意接受第三方支付平台,且互联网金融逐渐拓展显现支付业务,如现金充值、代收付费等,这进一步挤压了商业银行收付等中间业务的生存空间。第二,互联网金融逐渐渗透到保险、基金等理财产品领域,其在基金销售上有着价格优势,这打破了银行金融产品销售的垄断地位。第三;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且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购和网上支付,现金业务越来越少,对现金的依赖程度降低,这就形成了对商业银行现金业务和柜面服务等的冲击。

1.3 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其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着较大优势,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能够推出相应的融资产品,抢占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市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银行吸收的资金通过贷款的方法可以实现获利,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获利渠道。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贷款融资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垄断格局。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贷款的贷前审查、交易竞价以及贷后管理等业务发展迅速,其凭借着互联网的优势能够提升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能够更有效判断客户资质,这有效降低了贷款业务的风险,避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不良贷款率。此外,互联网众筹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也给中小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更多选择,这些都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带来了严重冲击。

2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探讨

2.1 以客户为基础,提升服务质量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应当化压力为动力,积极创新经营理念,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

首先,商业银行应当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以客户体验为基础进行经营,积极巩固当前现有的客户,同时加强对客户的挖掘和拓展;第二,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经营方面还存在着硬件设施不完善、服务意识较差、业务流程复杂等问题,难以吸引客户,难以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将冗杂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积极完善硬件设备,方便客户,提升客户的体验效果,此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树立服务意识,以客户为中心,同时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推进商业银行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以更加开放、便捷的方式来为客户提供服务。第三,商业银行应当主动调查客户需求,以此为基础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

2.2 拓展业务渠道,简化业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商业银行应当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加强业务创新,简化业务流程。

首先,商业银行应当积极拓展网络银行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促进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共同发展,加强线上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客户粘性,避免客户流失。

第二,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借鉴互联网金融的经验,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建立商业银行独有的网络理财超市,保持自身特色;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等相关机构合作,创新支付方式,提升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第三,商业银行应当提升对资源和信息的利用效率,积极简化繁杂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手续。相较于互联网金融信贷来说,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审批时间较长,不利于业务的发展,因此应当将信贷业务比必要的审批环节去除,保证信贷业务的高效性和快捷性,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的竞争力。

2.3 加强对数据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输打破了时间控制和空间性质,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也应当积极应用数据,提升数据的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尤其应及时掌握客户信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构建自身的客户数据库,实现精准营销,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竞争力。

2.4 积极与互联网金融对接

首先,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流和合作,以开发银行零售业务和第三方支付业务,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积累的用户信息来分析客户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提升网上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的质量。

第二,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网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新风尚,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沟通和合作,实现对客户信息的共享,积极开发新客户。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当提升信息分析能力,了解客户的投资喜好,拓展网上信贷业务。

互联网金融属于新生事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商业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对接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语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受到了全面冲击,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霄鹏,刘文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14(2).

[2]吴高飞.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冲击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3]逄亚男.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应对策略[J].经济视角2014(5).

[4]四川银监局课题组,王筠权,王国成,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

[5]屈波,王玉晨,杨运森,等.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方法[J].西部金融,2015(1).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5

一、“互联网+”对零售企业的冲击和挑战

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网络购物逐渐成为流行趋势。“互联网+”的购物模式流行开来,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购物选择和更方便周到的服务,这是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互联网+”正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其规模也在不断增大。随着“互联网+”快速崛起,给零售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其中,百货商店和家电零售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人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更加便捷,同时还能享受更多优惠,这是百货商店和家电零售业等实体销售企业难以做到的。在“互联网+”模式的冲击下,传统零售业的消费群逐渐的流失,更多的流向“互联网+”等电商模式当中。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购物,相比于零售实体店,“互联网+”模式显然符合当前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更具灵活性。面对这样的消费人群,“互联网+”更具竞争优势,其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对零售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互联网+”给零售企业带来的机遇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零售企业需要适当的做出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给零售企业带来的机遇,为其指引了一条新方向。“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构想由此而产生。零售企业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经营模式,而是需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制定合适的经营战略。与“互联网+”模式相比,零售企业同样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样,“互联网+”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零售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沿着新的思路进行调整和转变。借鉴“互联网+”模式,从中探寻发展经营战略,吸引消费人群。借助“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优势,实时掌握市场的变化,预测市场方向。“互联网+”模式下,可以有效防止库存的积压。相比于“互联网+”,零售企业在产品质量保证上更具优势,还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服务,零售企业自身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出来,为零售企业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者人群也会不断的扩大和增加。因此,“互联网+零售”模式将成为零售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构建

结合“互联网+”以及零售企业实体经营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构建“互联网+零售”模式。“互联网+零售”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充分发挥“互联网+”以及零售企业实体经营的优势,弥补各自的缺陷,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当前,人们对于网络购物的热情很高,“互联网+零售”需要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不断的改进完善。在互联网+零售“模式当中,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发生了改变,不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是在网站上或是智能手机相关的APP上轻轻一点,即可完成一次产品的购买。互联网+零售”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接收订单,并由实体零售店提供消费者所需的产品,经过物流配送,产品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送达到消费者的手中,节省了时间,使其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互联网+零售”消费群体会不断的扩大。

成本控制、财务运作、品牌价以及产品营销是零售企业实体经营主要优势,而互联网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传输速率上的优势,构建“互联网+零售”模式,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传“互联网+零售”的功能更加完善。购物网站和分销店面相结合无疑是良好的经营策略,既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保证良好配送和售后服务,零售企业经营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来进行广告营销。将传统零售与网络零售业有机的融合,以开拓更为广阔的经营领域。传统零售能够和网络零售一样,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周到的产品服务,拓展销售渠道,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互联网+零售”模式的构建,对于新时期零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其有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结论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6

关键词:新常态 中小银行 经营转型 常态分析 机遇分析 主流趋势

近年来,银行业内外部经营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宏观经济经历高速增长后开始下行,并在底部震荡调整;银行业自身也面临监管收紧、金融改革深化、互联网金融冲击等严峻挑战。在此新常态下,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遭受严重冲击,步入了“增速放缓、风险上升、利润下滑”的新阶段。尤其对于中小银行,由于受自身“先天不足”制约,抗风险能力低,在新常态下若未及时寻找合适的经营转型战略,将会面临严峻的经营调整,甚至面临破产清算风险。因此,本文从中小银行的角度,分析新常态对其经营影响,提出未来银行经营发展趋势,为中小银行经营转型提供决策支持。

一、中小银行面临的新常态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严峻。近年来,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GDP增速已全面回落到了“6”时代。经济增长动能切换调整艰难,主要依靠粗放式投资和出口拉动,在全球金融危机“余震”、需求疲软的背景下。高外贸出口依存度将使经济增长受到明显抑制;粗放式增长的传统产业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型升级调整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力产业正在酝酿,尚未形成足够的支撑力,新旧产能之间“青黄不接”。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2015年9月末,全国信贷规模与GDP之比达1.89倍。目前该趋势还在继续扩大。

2.同业竞争不断加剧。一是银行牌照的垄断性优势逐渐被打破,银行准入门槛逐渐放开。截至2015年底,已有温州民商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前海微众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开立,2016年有12家民营银行获批,今后银行准入将逐步向社会敞开,垄断性优势将逐渐消失,逐渐进入完全竞争经营模式。二是存款保险制度等系列措施的推出。银行将真正自主承担经营责任,要在市场的激烈角逐中争夺生存权。三是各类直接融资场所及融资工具不断创新推出。监管当局在鼓励企业创新运用现有直接融资工具的同时,不断发展地方产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特色直接融资平台,使得银行竞争对象从银行间向所有类型金融机构延伸。

3.互联网金融井喷发展。自2015年以来,国内互联网支付业务、个体网络借贷、互网保险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涵盖了互联网金融支付、个体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消费、互联网股权融资等六个主要业态,基本覆盖了传统银行的所有业务,有的领域在技术层面上已超越了传统银行。

4.利率已基本实现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原则,近年来国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201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5年10月23日,央行在降息降准消息的同时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至此,存贷款利率管制已基本放开。与此同时,大额存单、同业存单等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进一步深化了利率市场化程度,目前利率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5.“惰性金融服务”需求强烈。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运用及科技的突飞猛进,智能和便利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追求。从银行客户的视角看,客户对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最新科技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渴望得到“惰性金融服务”,对便捷金融、“一站式”智能金融需求愈发强烈。

二、新常态下中小银行经营的挑战及机遇分析

(一)中小银行经营的挑战

1.经营风险加剧。一是不良贷款高企。近年来,受经济结构及信贷文化等内外部因素的交织影响,银行不良贷款持续攀升。2015年9月末,浙江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迭1397.57亿元,不良率达2.33%;2015年6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308亿元,不良率达4.08%。在经济持续震荡下,防控和化解不良贷款仍将是中小银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和艰巨任务。二是失去金融“保护伞”。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自2015年5月1日起,已经酝酿21年的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正式实施,意味着政策层面已经允许银行破产,银行将真正对接市场、自负盈亏。经营不善的银行将面临淘汰、破产清算,中小银行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三是金融系统性潜在风险在加剧。在经济下行期叠加目前企业高杠杆经营,极容易引发债务集中风险,进而影响系统性金融稳定。一旦系统性风险爆发,中小银行将首当其冲。

2.利润空间收窄。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3184家法人银行,其中,城市商业银行133家、农村商业银行859家,银行业同业竞争非常激烈。在利率市场化下,由于客户的逐利性,尤其中小银行。为了留住客户,加强运用价格竞争策略,致使存贷款利差不断收窄,加之近年来银行资产质量不断下行所带来较大的拨备计提压力和核销压力,最终导致银行利润空间不断收窄,甚至部分银行开始出现亏损。2015年,全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比2014年下降16个BP;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4%,较2014年下降7.2个百分点。在这一波利润空间收窄中,中小银行首当其冲。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2015年27家规模千亿以上的城商行中。11家银行净利润在最近三到五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达89.5%。

3.金融脱媒加剧。随着各类交易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成熟,以及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的配套推出和完善,传统银行面临资本市场各类直接融资工具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双重冲击,金融脱媒现象不断加剧。近年来,银行贷款增量明显下滑,尤其是浙江省,上市公司众多又是互联网金融的发源地,贷款增量由2009年的9041亿元一路下滑至2014年的4575亿元,几近“腰斩”。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面对直接融资市场冲击,由于受经营规模、专业人才、科技技术等内部不足和外部监管的制约,无法实施或不能高效实施混业经营;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最大的影响并非市场份额下降,而是秉承着开放、合作和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金融在人们的观念和生活轨迹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相对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将导致传统银行客户信息流被截断,使银行无法有效掌握客户信息。

(二)中小银行经营的机遇

1.经济转型升级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市场份额。经济转型升级意味着经济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将面临调整重构,过剩产能和落后企业被淘汰的同时必然伴随一系列新兴产业和新兴企业的兴起,特别是对经济运行整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生产、现代服务业有望进入黄金发展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伴随金融服务及金融市场机构的调整,中小银行得益于自身组织架构扁平化,具有决策链条短、决策速度快等优势,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抢占市场先机。

2.中小银行小额经营定位为其风险分散经营奠定基础。中小银行一般都定位于服务区域性客户,在目标区域内的网点分布和客户服务覆盖面广。只要充分发挥网点广覆盖优势,挖掘小额、分散客户的潜在价值,这些将给中小银行带来相对低风险、高收益的发展机遇。

3.中小银行的本土化经营将更有效满足“惰性金融服务”需求。中小银行一般都是在特定区域内有其特有的“人缘”、“地缘”及“血缘”优势,与区域居民有着长期的业务往来。熟悉区域居民的生活习惯及真实诉求。在“惰性金融服务”需求愈发强烈的新常态下,只要中小银行善于挖掘客户潜在金融服务需求,及时提供本土化的“惰性金融服务”,必将成为“绑架”客户的先行者。

三、新常态下银行经营模式变革的主流趋势

在新常态下,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蓬勃l展。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冲击越来越大,传统银行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纯粹搞网点数量的大规模、高成本扩张来取得竞争优势,而是要借势互联网金融,推动传统银行经营模式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以专业化服务寻找未来的金融市场蓝海,防止过度同质化竞争。

1.网点体验型银行。新常态下未来银行的变革趋势之一是借助科技技术打造智能的体验型旗舰店银行,注重客户体验、银行形象以及品牌文化的建设,在物理网点引入互联网科技、智能化设施,打造智能型物理网点,兼容电子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衔接。同时配备专业的咨询顾问,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服务。网点体验型银行的优点是能够与客户现场互动,现场解决客户更加复杂的金融问题,提供更具个性的金融服务,提高客户体验度和安全感。缺点是物理网点运行成本高。对专业人才要求高,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突出。

2.网络驱动型银行。网络驱动型银行主要是指无实体网点或少实体网点的银行,依靠互联网实现远程开户、提供远程金融服务,如新设立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网络驱动型银行的运行支撑模式是“网络银行+在线支付+大数据”,核心技术是大数据分析。网络驱动型银行的优点是低成本,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可快速扩张,借助大数据分析能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订制服务。缺点是对技术及人才要求高,虚拟环境令客户缺乏安全感。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信贷;影响

中图分类号: F830.49;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银行业面临着国内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外资银行冲击的双重压力,这给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低、资源配置效率高、风险特殊等特点。首先互联网金融交易在网络上进行,省去了众多的实体店的相关费用,节约了人力成本,所以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低;其次互联网金融依靠强大的数据积累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最后互联网金融出现时间较短,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数据信息管理制度不健全,面临着法律风险、信息的丢失和泄露的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一)分流银行信贷业务的规模

互联网小规模信贷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并且更容易获得信贷资金,很多中小企业把目光转向互联网小额贷款。以宜信为代表的一些互联网小额信贷公司将注意力放在那些被银行所排斥的中小型或小微型企业等客户身上。这些小微企业没有有效的担保和抵押物,银行一般情况下不会考虑向其提供贷款或资金支持,他们转向互联网金融。这必将分流银行信贷业务的规模,减少其来源于贷款业务方面收入。

(二)冲击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的主体地位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信贷业务平台产生了强烈冲击,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具有丰富信息资源和充沛的资金,已成为新的不容忽视的金融中介。比如一些P2P网贷平台,资金转移操作完全由资金供求双方独立完成,不用像传统信贷业务那样需要银行作为资金中介。此外,互联网信贷平台也具有收付款、转账、汇款等传统银行的业务功能,信贷业务不再单单依靠银行作为中介,这就冲击了银行在信贷业务中的主体地位。

(三)优化银行信贷业务流程

互联网金融在信贷业务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促使银行对其信贷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传统的贷款业务流程相当复杂,银行信贷的定价方式存在诸多不足,银行在贷款审查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信贷操作流程效率低下,已跟不上互联网时代信贷工作的步伐。互联网金融信贷模式的发展与创新为银行提供了借鉴。银行应该优化了信贷流程,解决中小企业及客户对资金的需求问题,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促进银行信贷业务改革

互联网企业借助强大信息处理技术开展金融业务,其方便、快捷、高效的个性化服务向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促进了银行信贷业务的改革。人人贷等小贷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及成功运行,使得y行也纷纷加入到小微贷款这个市场中。如果银行能够加快信贷业务改革,不断创新,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来改变自身的盈利方式并提升客户的体验度,那么银行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三、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一)改变传统思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银行要借鉴互联网信贷业务的新模式、新技术,逐步加快信贷业务的创新发展。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创新金融产品,通过对传统信贷业务的创新发展,缩短银行从业人员与市场的距离,满足客户的多样需求;其次,构建综合性网贷平台,在网络信贷服务体系创新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主化客户操作和跨区域信贷服务。最后,实现客户管理的网络化,借鉴社交网络信息管理模式,构建实时交互网络平台,与客户进行在线交流沟通,使信贷产品的设计和运作不断完善。

(二)加强和互联网金融贷款机构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互联网金融信贷模式虽然其功能和成本较银行信贷也有诸多优势,但其正常运行还离不开银行。所以银行应和互联网金融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银行和互联网贷机构可以共同分享客户信息、商户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拥有大量信用交易数据的优势,同时利用自己风险管控的特长,推进在线融资平台建设,为广大中小企业及时高效地解决融资难问题, 同时还能够发掘新的潜在客户, 增加企业效益。

(三)大力发展在线融资服务,增加市场份额

银行应加快在线融资产品的开发速度,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银行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在技术、商户资源、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控制放贷成本和风险,利用在线融资业务推动传统信贷模式改革。相关信贷业务机构要抓紧制定出促进在线融资业务发展的办法,改革传统信贷模式的风控机制,逐步实现融资业务全流程在线操作。

(四)加快技术改革,增强市场信息的整合与分析能力

银行对互联网与社交网络中的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能力较弱,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数据获取难度大,另一方面银行缺乏分析非结构化数据的专业人才。银行应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客户社会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能力,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凭借数据集中的强大优势,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确保信贷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银行要注重信息应急处理和信贷信息保密,加强信贷信息安全保障,降低相关技术风险。

四、结语

通过改变传统思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加强和互联网金融贷款机构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大力发展在线融资服务,增加市场份额,加快技术改革,增强市场信息的整合与分析能力,从而减少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促进我国银行信贷业务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甄烨,王文利,张园园.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J].黑龙江金融,2015,11:50-53.

[2]计燕红.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6,5:231-232.

[3]陈聪.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中国矿业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贝贝(1992C),女,汉族,河北高邑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刘欣欣(1992-),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篇8

关键词:共时性;广告;控股机制;数字传输;互动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74-03

“时代的脚步并不为过去的峥嵘而停留,在网络、移动终端推动的媒体变革大势下,传统媒体越来越快地进入到重组与整合。上海报业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不改革、无前途,不调整、无发展。既然要改革,必需先行者。今天我们的转型,也许正是一个时代的注脚,也是一个城市和一代人转身群像中的一个剪影。[1]”被誉为“上海人的新闻主干道”,追求厚重的新闻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的《新闻晚报》在15年的办报之路的征途中走到了历史尽头,也成为了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第一批停刊的报纸之一,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自2008年以来世界知名报业纷纷倒闭,也预示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似乎要走向末路,中国报业是否也要顺应世界潮流纷纷改换门庭?《新闻晚报》停刊的原因和产生的后继效应以及对在新媒体冲击下的我国传统报业又有什么启示成为业界持续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将以此为契机来深入探讨我国报业升级发展中的必由之路。

一、《新闻晚报》的创刊至停刊始末

《新闻晚报》虽然创刊不到15年,但是它的出身却是极有历史的,清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的十里洋场创办的《新闻报》跨越三个世纪记述着清末、民国和新中国的荣辱兴衰,凭借“无党无偏,经济独立”的办报宗旨在复杂的历史格局和上海滩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经久不衰,最终成为近现代中国报纸产业格局形成的代表之一,成为可以和《申报》相提并论的民间资本报纸产业,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新闻报》由中国人民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报纸停刊。改革开放后,报纸在上海复刊,《新闻报》由《解放日报》主管,到了1999年,这是一个特殊时期,正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改革的行政和执行权力最大化以及改革模式尚未探索成型的时期,《新闻报》被一分为三,也就是一日三刊,早中晚分别是《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这实际上是借鉴了美国有线新闻网特德.特纳的全天候24小时滚动播送新闻的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全覆盖的市场经营模式。2004年10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明确《新闻晚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过改制和改版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立了上海新闻晚报经营有限公司,确立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统一经营《新闻晚报》的发行、广告、品牌维护和拓展以及各类创收、投资活动。2008年10月,为进一步拓展《新闻晚报》品牌,公司进行了重组,并更名为上海新闻晚报传媒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24日,《新闻晚报》进行了全新的版式改版,以新版式、新语境、新角度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2010年1月25日再次全新改扩版,提出了全新的口号――“主流力量、进步中国”,倡导主流、成就主流,打造新闻媒体的主流力量,以新的定位、新的起点、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新闻晚报》将整合采编、发行、广告合力铸就上海报业品质新时代。2011年《新闻晚报》的发行量为70万份。以新锐蓬勃之势,彰显出主流大报风范。2013年10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组建上海报业集团,《新闻晚报》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休刊,成为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首张休刊的报纸[2]。

二、从发展始末看《新闻晚报》停刊的原因:不破不立,不弃不生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我国报纸的阅读率已经连续两年下降,2011年报纸的阅读率为63.%,比2010年的66.8%下降了3.7个百分点,2012年的报纸阅读率为58.2%,比2011年下降了4.9个百分点。[3]” “2010年为32.8%,2011年为38.6%。[4]”

看到上面的数据显示,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是必然发生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新闻晚报》的停刊是不是这一趋势的直接产物,换句话说,《新闻晚报》是不是因为新媒体的冲击而丧失了市场主体地位而停刊的?

(一)体制内发展的必然结果

笔者认为导致《新闻晚报》停刊的根本因素是体制内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的传统媒体非常特殊。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变化,既有互联网的冲击,又有中国媒体机制的影响,当然还有自身经营的作用。我一直把中国的这种特点叫做共时性发展。[5]”中国当代媒体的发展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无一不受国家体制,国家政策和国家行政干预手段的影响,不是一种处于完全市场竞争单纯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经济实体,所以它的经营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受国家行政制度政策方针的干预,2013年10月28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整合重组建立上海报业集团,资源的重新整合集约的目标是为了做大做强,以应对实力更为强劲的国内外优势媒体的竞争,必然意味着将要淘汰一些可能或已经成为集团负资产的实体,《新闻晚报》就成为了这重新整合之后第一个被淘汰的媒体,被第一个踢出局的媒体。

(二)宏观经济因素,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

数字媒体的强有力冲击,致使无力拓展新业态是导致《新闻晚报》停刊的直接原因,早在《新闻晚报》停刊前的2013年,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新闻晚报传媒有限公司在2013年年度报告中指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0,360 万元、营业利润-7,624.68 万元、净利润-7,620.49万元。因受到新媒体和新技术冲击,传统媒体经营困难加大,《新闻晚报》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受此影响,晚报传媒公司 2013 年业绩出现了较大亏损,[6]”

由此可见,在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前,《新闻晚报》已经是强弩之末,面临着经营亏损,业态落后,定位不准的种种问题,即使不停刊,也要面临着重大的内外部结构调整,资源的重新整合的战略方向改变的问题,否则很难在数字媒体大行其道的市场冲击之下站稳脚跟。传媒产业的改革路径,无非是两种,一是继续加大市场化的力度,拓展产业的边界;二是直面数字化和互联网,用新的业态来塑造自己,塑造未来。而在2013年12月27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尽管2013年年报未到披露时间,但大部分文化传媒公司2013年业绩呈现较快增长几成定局,特别是影视、游戏、动漫、广告等子行业的公司[7]。

由此可以看出,上海晚报传媒公司尽管隶属于文化传媒公司之列,但是却是以《新闻晚报》这样的传统媒体为主营单位,所以并没有赶上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引领的文化传媒股的东风,反而被这股数字媒体的东风刮的摇摇欲坠,市场前景黯淡。所以《新闻晚报》的停刊直接原因之一,是数字化和互联网组成的新业态严重地冲击了传统报业的市场占有率,使得《新闻晚报》本就定位不明的品牌形象遭受巨大冲击,从而出现巨额亏损,直接导致了《新闻晚报》的停刊。

(三)宏观政治环境因素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决定了《新闻晚报》的停刊。“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8]”从十文件精神可以看出,中央是鼓励新闻出版业这样的传统文化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之路的,更加鼓励传统文化产业走市场化的竞争之路,以优化上海乃至整个东南地区文化产业的结构,为全国文化产业尤其是新闻出版业树立一个典范。而《新闻晚报》的停刊正是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可谓是有的放矢,有据可依。总之,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新闻晚报》的停刊,就是不破不立,不弃不生。

三、《新闻晚报》停刊对传统报业媒体影响: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新闻晚报》停刊,在新媒体普遍冲击之下的传统媒体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出版业是迟早的事情,就像是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术代替了木板雕刻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一样,数字技术是一种新的传播生产力,而生产力代替原有的生产关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新闻晚报》的停刊对整个华东地区的传媒影响力是持续的。

首先,从微观集团经济来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成立上海报业集团之后,实际上《新闻晚报》已经成为一块不良资产,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定位差异化不明显,经营亏损,经营最好的时候也是微利经营,所以《新闻晚报》的停刊实际上是将集团的包袱卸下来了,更有利于集团的轻装上阵,后续发展,从整个集团发展来看是有利的。

其次,从宏观传媒环境来看,《新闻晚报》的停刊最大的受影响者是上市公司新华传媒,这里面有两个关系:第一,从业务关系看,新华传媒与新闻报社存在关联关系。根据新华传媒2012年度报告,公司与新闻报社的关联关系是“广告”,当年的关联交易金额为2.81亿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62.88%。而新闻报社指的就是《新闻晨报》和《新闻晚报》。第二,从股权关系上看,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是新华传媒的实际控制人。2008年1月24日,新华传媒完成向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发行新股购买9家传媒类公司股权资产,其中包括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根据解放报业集团的业务结构,其旗下报刊的广告,均由上海中润解放传媒有限公司总。这意味着,《新闻晚报》的停刊,将影响中润解放继而影响新华传媒[9]。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发展的两个道路实际上是广告之术和联合之术,但是这两个战术是依托传统媒体的上升发展而生的,其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旦传统媒体自身经营和发展出现了问题,这两个战术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伴随的就是经营亏损,一损俱损。

最后,《新闻晚报》的停刊面临的是企业内部组织资源的重新整合,原《新闻晚报》报社员工在集团内部通过全员竞聘,重新确定岗位,一些有实力有经验的编辑记者重新走上各自的新岗位,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也使得人才资源在集团的机构优化后能够得以持续保留,发挥新的作用。总体而言,《新闻晚报》的停刊是利大于弊的,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效率,提升了整个集团的发展空间,集团的品牌形象得以近一步强化,从而建立起自身的行业地位。

四、《新闻晚报》停刊: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的崛起和替代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机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IPTV,MP3,MP4实现的能够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10]。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新媒体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替代性,替代了传统媒体所有的媒介功能,并且衍生出了许多未知的功能,比如大数据挖掘,对传统媒体不具有却又想解决的目标受众定位问题做了很好的驱动,同时也引发了从广告到营销到数字创意等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内容改革,可以看出新媒体替代传统媒体是必然趋势,但是《新闻晚报》的停刊是否是这一趋势的产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新媒体依然发展迅速,但是传统媒体基于其暂时的不可替代性而不会因此消失,比如电视作为大公共传播媒体的平台,还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新闻晚报》的停刊正是传统媒体暂时不会被新媒体取代的表现。在互联网数字技术没有兴起之前,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凭借其低成本,可复制,易保存,及时性,发行广泛,内容多样占据着老百姓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因此成为稳定可靠公信力的大众传播途径,参与了人类几次重大的改革,其影响力、传播力、渗透力不可谓不广泛,不深入,不透彻,可以说传统媒介已经深深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是互联网兴起之前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兴起之后,凭借其超强的数字传输技术和综合化的音像显现技术迅速占领了传统媒体市场,又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方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传播形态,是依托数字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传播和交流活动进行的虚拟的还原和放大,这种传播形态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数字生活空间。[11]”也就是说,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试图取代他们每天拿报纸回家阅读的行为,传统媒体在对抗新媒体的冲击中虽然冲力不足。《新闻晚报》的停刊却给我们一个启示:传统媒体要想从技术层面打败新媒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内部稀缺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消灭不良资产,融合新媒体的优势,提升媒介经济经营效率才能延长自身的生命力,这是所有传统媒体默契达成的共识。《新闻晚报》的停刊表面是传统媒体消失了,内在却是加强了像《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这些传统优势媒体的实力,可谓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也是传统媒体在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所做的有效措施之一,正是传统媒体与时俱进的表现之一。所以,《新闻晚报》的停刊不仅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的崛起和替代,反而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竞争之下反思之后进步的结果,也表明传统媒体正在摸索寻求一条蓝海之路,突破新媒体的壁垒,从而可以保证传统媒体的生命力得以延续,这是一个在我国目前的媒体经营体制下创新求变,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好开端。

《新闻晚报》停刊,但是留给人们诸多的思考,传统媒体在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主流,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时代背景之下步履维艰,新生命力的诞生总要有着牺牲和消失,传统媒体如何走出困境,在浮华速食智能闪烁的互联网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传统而高贵的品味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新闻晚报:新闻晚报电子版在线阅[EB/OL].http:/// newspaper/xwwb/.

[2]休刊公告:坚守最后的日子[EB/OL].http:///.

[3]朱鸿军.中国社科院传媒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J].出版人,2014(4).

[4]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5]陈刚.《新闻晚报》停刊与互联网冲击无关[EB/OL].http://blog. .cn/adorno.

[6]陈剑锋.2013年年度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摘要[EB/OL].http:///paper_new.

[7]中国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化产业信息周报》,2013(44).

[8]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文化管理体制,2014.

[9]上海报业整合:《新闻晚报》明年停刊,新华传媒受影响[N].上海证券报,2013-12-24.

[10]互联网实验室.中国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R].2006-2007.

上一篇:养老产业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下一篇:儒学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