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02

互联网经济发展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

[DOI]10.13939/ki.zgsc.2016.16.028

中共中央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经历“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的阶段。从外部金融环境和内部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已正式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而互联网不仅为实体经济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成为新常态的重要动力支撑,更成为企业和民众沟通的桥梁。凭借其强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构建了民间的社群,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支撑平台,不仅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在社会公共服务和相关产业的融合上发挥着支点和杠杆的作用。当然,这里的融合不是表皮的物理叠加,而是根植于思维和理念的化学融合。毫无疑问,“互联网+”的新思维模式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 “互联网+”的历史追溯和主要特征

国内“互联网+”概念的首次提出,应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2014年11月,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经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进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它不但具有工具和平台的属性,更有产业植入和融合的功能。特别是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产业中,将成为重要的枢纽和中心环节。具体特征有:

第一,由表及里,渗透力强。“互联网+”改变的不只是企业的营销模式,更是企业内部的整体化学反应。它根植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注入了特有的互联网定律和文化,是一套全新的思维理念和运作方式。特别是数据化、网络化、透明化的流程和语言更方便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跨界融合,包容性广。“互联网+”的突出优势就是能在多个领域融合重组且在不同领域都能找准定位,发挥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能够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为民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管理和服务。

第三,个性定制,体验感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促进了个性化需求的涌现,大家也都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追求。互联网环境恰能提供交互和参与的平台,满足差异化需求和自我认知,让人们有渠道发挥各自的智慧,甚至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

第四,数据共享,开放度宽。自由、平等、开放的互联网环境更接地气,有益于了解基层组织的现状和相关精神的传达,也是新形势下政务公开、信息透明的具体体现。同时,数据的开放有利于市场掌握全面的资源信息,合理进行调节,为经济的正常运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2 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经济的“刹车”和“转型”势必会给常态化的工作带来冲击,使得原本的发展规模和路径需要进行适时调整。前后的变化不但需要适应和缓冲,更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寻求商机。但是,经济总量和增速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企业的经营运作,给地区经济和市场调节带来起伏和波动,也会直接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我们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预案,面对新常态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差距增大。不可否认,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本身就存在不协调、不平衡,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的享用上,官僚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改革的红利没有惠及所有百姓,长此以往,社会矛盾就会加剧。新常态下,粗放型经济需要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而相关的政策、财政依然将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定位于中心城区,偏远山区随着经济总量的减少能够享受的福利就更寥寥无几。

第二,未消化的产能依然过剩。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特定历史时期,堆积的产能在消化前就需要转型,如果定位不准,就会造成持续的库存。而库存率的上升直接影响了资金流,进而影响了再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的脚步。此外,国内消费群体已接近饱和,如果没有较好的理由,很难说服他们进行风险的投资。产能的持续过剩既是对所用消费资源的浪费,也势必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和非法营利,不利于市场的稳定。

第三,内容创新尚无法达标。要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重点是要进行技术内核的创新。但由于常年缺乏外部环境和机制的培养,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个人的思路受到局限,造成源动力不足。此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交流培养模式还不健全,这些都使得内因还不够成熟。

第四,人才失业率大幅度提升。产业大规模下降势必会缩水一大批企业,解放一大批劳动力,而社会中的人才流转机制还不健全,岗位相对饱和,这无疑会造成大批人才的闲置。而大多数有一定阅历和经验的人们,又不愿意从事底层的基础工作,这势必造成自身综合素质和预期岗位之间的错位,无法在社会中形成人岗匹配的最佳配置。长此以往,将加大自然资源的消耗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 发挥“互联网+”新思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解决前期政策遗留下的诸多社会问题,而运用“互联网+”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可以将矛盾的对立面衔接,搭建桥梁进行缓冲。同时,对于光电、核能、纳米、3D打印等新兴产业,不仅要发挥技术支撑、宣传推广的作用,更要起到引领和示范,从而为更好地植入传统行业汲取经验。互联网不仅拉近了商家和客户之间的联系,更在不同商家间、不同消费群体间搭建了桥梁,形成了新的商业圈和消费群体,从过去“点―点”的营销模式发展成为“面―面”的创新理念。

第一,建立以“互联网+”为技术核心的多向传播渠道。要想将改革的红利最大化地释放给民众,让大家共享公共服务的成果,就必须打通各种渠道,而传播路径的中间核心要素就是互联网。互联网经济犹如一块海绵,需要吸纳各种要素和养分,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利用互联网的边界融合效应,可以打造新型的生态圈和经济体,开拓一块新的“净土”。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各种设施一旦借助互联网平台,就如同插上了翅膀,可以惠及到远在千里之外的贫困山区,弥补地区之间的鸿沟。而不同地区也需要根据组织安排,成立相应的物流联络点或活动站,形成逐层管理的模式。

第二,消化与转型并举。发挥互联网的宣传和放大效应,增设海外市场,整合并解决前期的库存。当然,企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不然会有更多的库存,但也不能一蹴而就,应遵循“边消化、边转型”的原则。在将更多的一产、二产转向三产的过程中,针对客户定位做好服务业,开辟新的空间和营销思路。借助互联网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生产,实现“零库存”占用;而利用大数据分析,还可实现产品的热点汇集,确定预期生产、销售的方向。例如,尚品宅配利用互联网将“房型库”与“产品库”相匹配,通过消费咨询和相关数据即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在扩大服务业规模的同时,也可适当地联动一产和二产,形成产业的集团化和产能的分流化。

第三,实现产品互动和个人专栏。转变经济头脑,必要时可以将销售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互换,让消费者自行设计风格独特的产品,既充当生产者,又充当消费者,还培养自己的原创理念和创新思维,避免了大众化,突显了个性化。互联网还集成了大众智慧,用户可以参与设计、参与创新、参与传播、参与内容创造,用户对于物流、菜品的评价实际上是在参与管理。[3]诚然,用户参与的热情可以极大地促进购买的欲望,特别是在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较强的时代,产品一旦被贴上个人的标签或个人的智慧,往往会突破思维的局限。开辟个性产品展区,不仅是对个性化参与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潮流和新设计理念的追捧。

第四,政策引导,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要加大小微企业、新兴经济的扶持力度,政策上给予优惠,给大量人才以出口。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资源和渠道垄断,也缩小了传统经济强国和一般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特别是新兴经济领域,亟需平台和人气进行拓展和开发,这对于在全球经济中处于被动和发展的国家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需要我们运用互联网思维去抢占制高点。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设众扶、众筹、微商,不仅开设了多种就业、创业的渠道,让多个孤立的点连接,形成有规模、成气候的经济体系,更要加大原创内容的培养,鼓励草根文化走上历史舞台。

4 努力打造“互联网+经济”的融合新局面

毋庸置疑,互联网经济贯穿于国家的宏观层面和百姓的微观领域,给传统的经济形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新时期的经济形态具备融合性、全局性、客观性、参与性。抓住契机,挖掘互联网经济的潜能,构建新型经济圈,实行高效、精准的定制服务,激发民众参与的热情,将是未来“互联网+经济”给我们勾勒的蓝图。

第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实体的店铺由于房租、水、电、人工等固定成本较大,客流不好把控,如今已经陆续减少,而电商平台却蜂拥而上,成为了新的商业聚集地,像淘宝、天猫、京东等卖家,不仅改变了营销的思路,将客户的评价摆在了突出的位置,更转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例如:在线上交易,线下还能形成社群,构建新的生态圈,打造社区文化,让物流经济中也饱含着人文关怀。此外,网络流量和广告的消费也是虚拟经济的附加值,产品的外部性盈利要远远超出实物本身的价值。

第二,局部化+全球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是潮流,也是趋势。特别是随着多个自贸区的成立,跨地界交易将是常态,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经营,减少了中间交易环节,实现了电子货币的正常流通。同时,摆脱了局部经济需要只靠市场这个杠杆调节的弊端,能够站在全球经济的层面进行总体把控,实现了资源更优化、更合理的配置。此外,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流通也有助于彼此之间建立合作、友善、互助的伙伴关系,为打造命运共同体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第三,实际调研+客观数据。互联网相对开放和共享的数据节省了商家大量市场调研的成本,将大量离散的数据作为采集样本,保证结果客观、真实、有效。根据网络前端的数据收集和后端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即可进行风险的预判和商机的把握。特别是对目标受众群体不同兴趣的细分,即可有针对性地研发出有广阔市场的新产品,实现“对症下药”,又可根据K线图判断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走向,实现“重点突围”。

第四,被动选择+自主参与。传统的买卖双方是以商品等价交换方式进行商业活动,是相对比较客观和被动的。而新时期企业更应该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交互性,下放产品设计的自,真正点燃受众的参与意愿,让他们设计风格各异的产品DIY,发挥“智慧在民间”的效应,企业更多的只是引导和监管。同时,个性化定制的生产,虽然不能使用统一的生产流程线,但是却实现了定向销售,避免了大量的库存积压。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换挡重构期,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新常态需要有新办法、新活力、新增长。而“互联网+”的全新思维模式凭借强渗透性和强关联性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实现“稳着陆”。它不仅给产业提供了平台和工具,更激发了产业内在的潜力和活力,还平息了各种社会矛盾,发挥了“缓冲器”和“减压阀”的作用。新常态阶段,它将植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中,为政府治理和各项经济指标的稳增长提供技术创新源泉。

参考文献:

[1].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1-10.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Z].2015.

[3]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3.

[4]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编写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

[6]项建标,蔡华,柳荣军.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移动浪潮下的新商业逻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7]迟树功.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着力点[N].学习时报,2015-03-02(11).

[8]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9]巴音朝鲁.主动适应新常态 满足人民新期待[J].求是,2015(7):8-10.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市场;影响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6)03-0086-04

2013年被称为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现象风生水起,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尤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下纽交所成立以来的最大IPO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眼光。2015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截止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中国网民的规模已达到6.68亿人,居全世界首位,互联网的普及率已达到48.8%。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时代,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及互联网所产生的大数据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盘活地方资本存量,吸引新的增量,并且能有效地支撑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实体经济不断创新的新动力。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备受诟病。截止到2015年11月份,全国网络借贷问题平台累计达到1248家,占全部平台数量的34.5%,挂靠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银行卡遭“盗刷”以及各地频现的网络融资骗局等现象使得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众多的质疑。那么,应该如何客观地评价中国互联网金融所产生的影响呢?本文将就互联网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进行探讨。

一、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创新

(一)挑战银行垄断利益格局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一些新兴经济体,而且也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甚至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金融业仍然处于“垄断”状态。首先,从金融业总体格局来看,中国是典型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根据中国银监会的通报,2014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72.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超过90%,美国银行业占金融业的比重仅为22%,世界平均水平也仅为46%。中国银行业所持有的资产占全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为70%,而美国仅为8%。因此,中国银行业占金融资产的比重较高。其次,从银行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国有银行仍处于垄断地位。根据《中国金融稳定2015》,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五大国有银行的总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达到41.3%,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村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8.8%、10.9%、29.0%,除了交通银行外,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中,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都接近或超过60%,占绝对优势,其中对农行的持股比例接近80%。相较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国金融体系结构过于单一,这种“单一性”就决定了银行自身不会自觉地去打破“垄断”,增加“竞争”。无论是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还是开始于20世纪初的国有银行引进民资和外资的改革,都没有能让国有银行真正感受到“危机”,其仍然是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却靠着“赚取息差”,尤其是赚取活期存款与贷款之间的息差,这种最为简单,也最为原始的盈利模式,维持着其表面的“风光”。相比过去的改革,互联网金融对中国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存款市场的冲击。从2013年6月开始,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一系列网上基金类产品正是看到了中国银行业活期存款基准利率(0.35%)和贷款基准利率高额息差,给予广大的投资者活期存款超过4%的年化收益率,赢得了大量的客户群和短时间大量的资金聚集,据统计,“余额宝”销售仅17天,资金规模达到66亿元,截止到2014年底,仅“余额宝”的资金规模就超过了5400亿元,由余额宝所带动的货币基金销售量大增,从2013年6月的3042亿元增长到2014年20865亿元,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增长了约6.9倍。根据《中国P2P网贷市场监测报告》,2014年中国P2P网贷资金规模达到2012.6亿元。与此同时,根据2014年16家上市银行的年报表明,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总额平均却下降了2.01%,为中国近15年来的首次下降。另一方面,对客户资源的抢占。商业银行的业务不得不面对这样三个问题:首先理财产品的代销始终无法解决理财的碎片化,难以形成“羊群效应”的问题;其次银行难以顾及80%中小客户的“二八”问题;三是银行运营时间的“朝九晚五”现象,难以对客户实现全天候的服务等问题。由于商业银行业务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其很难有效地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实现对客户服务的平等化。伴随着余额宝、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多元化地选择投资理财方式。比如,2014年余额宝的客户数量已达到1.85亿人,P2P的网贷平台也由2010年的15家增长到2014年的1854家,造成商业银行的部分中小客户流失。

(二)倒逼资本市场进行改革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创下了美股史上最大的IPO,阿里巴巴市值2383亿美元,正式成为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亚军,仅次于谷歌。国人不禁要问,这样一家赚钱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的A股市场或者是H股市场上市,非得要到美国的纽交所上市吗?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健全,资本市场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风投市场不强[2]。风投市场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市场。在美国,90%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本结构中融入了风险资本,而美国有95%的技术创新来自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已然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相对于美国的风投市场,中国的风投市场不强主要表现在:首先资本来源总额差距大。2013年美国风投资本来源总额达到2553.6亿美元,而中国仅为233.89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9倍左右。其次投资阶段欠科学。2013年,我国风投机构投资金额在早期、扩张期和后期的占比分别为15.03、22.08%和62.89%,而美国的占比依次为30.34%、34.17%和35.49%。以上表明,我国风险资本投资的阶段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扩张期与后期,后端投资过于拥挤,前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则缺乏资金来源。最后投资行业欠合理。中国本土风险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IT行业,其投资金额占全部风投资金的比重为47.73%。而美国风险投资集中的前三大行业依次是软件、生物技术和工业能源,资金较为均匀地投资于这三个行业,而中国风投资金过分地倚重于IT行业,使得风投行业抗风险能力大大下降。第二,上市融资不易。股票发行制度可以分为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三种制度。目前,中国所奉行的发行制度是审批制,这是一种完全按照计划发行的制度,也是股票市场发展初期,为了更好地平衡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维护上市公司稳定,按照既定指标发行股票的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受到质疑。2015年初,著名学者厉以宁同志就在第二届中国财经领袖年会上呼吁,早日推行上市公司的注册制,而不要再搞审批制。而互联网企业大多数都跨国上市,这足以暴露出中国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已不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一些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需要。比如:阿里巴巴远赴美国纽交所上市,就是因为证监会坚持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必须是“同股同权”,而不能采用“合伙人制”的公司治理结构;京东远赴美国纽交所上市,就是因为上市公司必须要有两年以上的连续盈利记录。相较于中国股市的高门槛、动辄数年的审批流程以及稀缺的“壳资源”等等,像百度、当当和网易等优质的互联网公司都愿意选择具有更合理的定价机制和融资环境的美国。而这些优质互联网企业的远走他乡,也将催促监管部门加快对中国股市制度的改革进程。第三,股市口碑不佳。企业上市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融资,股市的融资成本又比较低,可相较于其他世界金融中心,中国A股市场的融资能力明显是不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概况起来说,主要是因为中国A股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具体而言:一是上市多,退市少。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数量为1900多家,退市的企业数量为2100多家,相较而下,中国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数量为2100多家,而退市的仅仅只有50家;二是散户多,机构少。在美国股市里,80%都是机构投资者,普通的老百姓会把闲散的资金交由机构打理,相较而下,在中国A股市场,80%都是没有专业知识的散户;三是赔钱多,赚钱少。拒不完全统计,近70年来,美国股票市场投资人的年平均收益率可以达到12%,相较而下,中国投资人人平亏损4万元。因此,美国股市能够很好地维护中小投资人的利益,而中国却恰恰相反。

(三)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

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企业融资渠道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目前,中国的企业大多是通过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筹集资金。小微企业因其无固定的抵押物、订单不稳定等问题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使得具有创新性和蕴藏巨大活力的小微企业生存境遇堪忧。根据《2014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和《全国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情况报告》,截止到2014年底,小微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4.1%,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而小微企业所占的贷款余额仅为18.9%。而电商小贷和P2P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局。例如,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的监测数据表明,截止到2014年末,阿里小贷累计发放贷款17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超过80万家。

(四)敦促监管机构破陈推新

根据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报告首次定义中国互联网金融形态,并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接近10万亿元。而对于一个体量如此大的经济体,监管机构对其监管程度可以说是处于无门槛、无标准、无监管的“真空”状态[3],比如,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前海微众银行就面临着违反《银行法》规定的“三亲原则”的风险,时下盛行的“摩根币”也面临着“网络传销”的质疑等。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确实让一部分国人和企业享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服务于大众的普惠性,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在敦促着金融监管机构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实现风险控制与人民普惠的双赢结果。

二、挑战零售渠道高额税收

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的人群越来越庞大,2014年中国GDP占全球的12%,网购的规模达到24%,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购国。为什么中国的网购会如此火爆呢?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零售渠道的多层级结构。一般而言,中国商品的零售都得经过五个层级的结构,从厂商到大区级、到省级、到市县级、到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五个层级的销售过程,每一层级都要利润,每一层级都要抽税,而且每一层级都要抽很重的税负,据统计,中国的商贸企业要缴纳的税种达到15种之多,而在中国香港只需要缴纳17%的增值税。于是,五个层级累计下来,实体店的税负就更重了。因此,中国的实体店的商品价格自然也就很高。而相对于实体店而言,网店现在是不用交税的,价格自然就便宜,当然,对于网店不交税现在也存在争议,但是将来网店即使交税,相较于传统的实体店,其可以打破这种多层级结构的束缚,自然税负也是较轻的。所以,在财税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权衡两者的利益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

三、助力市场诚信重新构建

诚信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根基之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由计划经济直接转轨而来,并没有经历漫长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所以,中国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主体的诚信观念非常淡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信用缺失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人民币,每年合同的履约率仅为50%。市场诚信的缺失会导致市场经济的交易主体间的交易成本增加,降低企业利润,不利于经济快速发展。那么,为什么中国市场经济的诚信缺失的现象如此严重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央行对个人以及企业信用信息的垄断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市场诚信的构建。由于,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的不公开、不透明,这就使得撒谎者的“违法成本”很低,因此,从事市场经济交易的主体都不重视建立良好的信用信息。而基于网购系统建立起来的信用评价使得人们开始重视个人的信用信息,因为商户若不重视信用信息的建设将得不到网络运营商的优惠政策和贷款,甚至还有被清退的可能性。现在,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职业差评师”和“虚假网络买手”等不利于真实反映信用信息的不良现象,使网购信用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遭到了质疑,但这样一些现象恰恰反映了人们开始重视信用信息,而这样一种重视的心理是有利于市场诚信的重新构建。

结语

自1978年起中国就开始了对金融业改革,可是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出现,还是允许外资投资办保险公司等都能没有撼动国有银行对金融业的垄断,这主要得益于国有银行的众多物理网点,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恰恰可以突破这种限制,因此,从内部来看,互联网金融对于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从外部来看,互联网金融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重构、税收制度的改革以及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J].财经科学,2015,(5).

[2]秦琴.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四道坎”[J].湖湘论坛,2014,(6).

[3]姚国章,赵刚.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2).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自我改造能力比较弱,因此,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用互联网技术深度改造农业全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根本变革。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薄弱环节,互联网改造农业主要包括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精准干预、精确记录,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网上销售。

关键词:

“互联网+”改造农业精准生产互联网营销

“互联网+”代表先进的生产水平,因其无限的创造力和与其他产业天然的融合性,迅速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互联网融合的空间巨大。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农业,使农业产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一、实施“互联网+农业”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仍处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含量、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繁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传统农业因生产要素“世代使用”而发展十分缓慢,必须用工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几千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没有实质性的变革,汉明的犁耙在明清两代仍大量使用,期间生产工具虽也不断改良,但一直停留在农耕时代水平,导致“虽然中国农业在制度和技术上经过多次变革,迄今仍未突破传统的农业范畴”[1]。随着代表工业文明的机械、化肥农药等广泛使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在农业中逐渐推广,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了质的变革,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升,农业现代化进入了快车道。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同时又缺乏自我变革的能力,因此,必须借助代表更高级产业文明的生产要素进行改造,才能真正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催生人们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经济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对于工业文明来说,由互联网带来的智能化、信息化是更高形态的产业文明,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改造,必将创造更加高级的农业产业模式。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不高、交易效率低下、产品追溯难度大的状况,极大影响农业的竞争力,严重制约着农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就是瞄准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全产业链深度改造,实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其中,在生产和管理环节上,主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精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在流通环节上,依托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改变农业传统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总之,实施“互联网+农业”战略,通过农业互联网系统研发、农业智能设备使用、农产品网络营销等,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创新,是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创造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的必由之路。

二、运用智能技术发展农业精准化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水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专业化程度不高,农户从事播种、灌溉、施肥等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个人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和精细操作。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化、粗放式,不但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还造成水、化肥等生产资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利用智能技术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精准化生产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使用,如以色列详细记录农作物所需的光照、水分、养分、温度以及预期产量等数据,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这些数据对灌溉、施肥、温度等进行精准控制,极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益,为我国农业精准化生产提供了借鉴。

首先,要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准干预。精准干预即以物联网、智能设备、监测系统为基础,通过传感器对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将相关数据实时传入后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在科学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做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决策,并通过智能设备进行精准操作。以农作物为例,在田间配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对土壤湿度和肥力、光照、温度以及杂草、病虫害等情况进行监测,将这些信息不断向后台控制中心传输,控制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进行精确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在最佳时间开启智能设备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精准干预,实现农作物生长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精准对接。可以这样说,“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打破了粗放式的传统生产模式转而迈向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数据化,农业因此获得了类工业的产业属性”。[2]

实施精准干预,需要配套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一方面要打造农业生产智能设备。在农作物行业,构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物联网测控体系;在畜禽鱼等行业,建设饲料精准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另一方面,要建立精确的农产品专业化数据库。通过开展精准农业资料搜集、信息格式标准化建设,完善卫星遥感资料、病虫害资料、区域气象资料、自然禀赋资料,将农作物不同阶段的体征参数、生产资料需求参数、生长干预参数具体化、标准化,建立详细的数据库,提高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能力。[3]其次,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确记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建立农产品生长过程追溯体系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课题。实现生长过程可追溯,需要对农业生产过程精确记录,给每个农产品建立“成长档案”。如双汇集团为每一头生猪配备档案卡,记录了生猪从出生到出栏的日期、配种时间、进水进食情况、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等信息。智能设备的运用,为农业生产精准记录提供了方便。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后台控制中心将农产品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干预手段等信息完整记录下来,通过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储并与农产品绑定。消费者和监督部门可以使用信息识别工具详细了解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为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和追踪溯源提供了条件。

三、依托互联网平台创新农业营销模式

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农产品具有“一长一短”明显特征。“一长”即农产品生长周期长,在投入生产到产品上市的周期内,生产决策依据的市场情况可能已发生很大变化,农产品就会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而滞销。“一短”是指农产品保质期短。超出保质期,农产品就会失去使用价值而无法销售。农产品“一长一短”的特点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加快打造‘互联网+农业’电商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健全现代农业营销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推动农产品高效流通、价格稳定”。[4]首先,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订单农业。农产品“一短”的特点凸显其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性,“一长”的特点又使这种符合的难度很大。对这一悖论,发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订单农业是最佳解决办法。订单农业是一种新型营销模式,主要做法是农户与企业、超市、个人等签订农产品订单,并根据订单要求进行生产和交易。其实质是根据潜在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优势是实现产销无缝对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由于信息平台不健全,一开始订单农业的应用并不广泛。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B2B、B2C、C2B等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同地方的买卖双方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洽谈业务,订单农业得以大规模应用。

其次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逐渐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2014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对于农产品网上销售,我们提供三种参考模式。第一种是利用淘宝等综合性电商和一亩田等农业电商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销售业务。其中,农业电商能够集中精力研判农产品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开展一对一服务,较综合类电商的潜力和作用更大。这种模式借力第三方成熟的管理平台和较高的知名度,既降低了融入成本,又使农产品能够迅速走进消费者的视野。第二种是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开发自有互联网平台。农业企业可以借鉴小米公司的成功经验,利用自身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与消费者进行广泛互动。可采用O2O模式实行线上线下融合,邀请网上消费者到企业进行实地产品体验,形成集网购、体验、休闲为一体的农产品营销模式。这种模式以自有平台为基础,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直接,有利于深入挖掘产品价值,打造品牌农业。第三种是个体农户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农户可以用微信、微博等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随时随地产品信息、完成订单。这种模式门槛低、程序简便、操作简单,十分适合我国农业目前分散经营的状况。

四、小结

在我国的三次产业中,农业发展最薄弱,基础设施、生产方式、销售方式最落后,依靠常规方法,农业很难赶上二、三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个领域和产业利用互联网加快发展的机会均等。因此,在由互联网引发的新一轮产业融合和调整中,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具体的农企和农户,都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促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民、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快速缩小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差距,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心合.论传统农业及其改造[J].农业经济问题,1996(4):39-44.

[2]杨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63-65.

[3]王永峰.我国农村建立精准农业经营模式的探索J].农业经济.2015(3):18-20.

[4]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现代管理.2015(6):8-10.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电子商务;销售

一、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的相关概述

互联网经济的时代特征是相当明显的,其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互联网这个时代的发展产物,将互联网的技术和精神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总理提出了“互联网+”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在报告中指出,通过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加强信息技术、移动网络与我国相关产业的联系,从而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引领我国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发展,如今也已经搭上了互联网这辆快车,不得不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变革。在互联网思维的不断驱动之下,农业资源经历着全新的彻底的整合,农业产品更加多元化,农业生产模式更加先进化。总体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一是生产的智能化。要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就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措施,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最优的配置。二是农业的电子商务化。农业经济要搭上网络销售的快车,利用网络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易,这样一来就突破了地区的限制,网络为农业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销路,加强了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联系,最终也使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二、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量实践表明,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非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如能将农业经济发展跟互联网发展高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新型农产品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并且使农产品产业链得到延长。通过互联网时代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从而能够对农业经济的生产规模以及后续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实现了由资源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跟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将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了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最近几年,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以资源型为主要发展方式,我国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使农业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节省农业发展资金,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成本得到节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效率,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那么就能够同时为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快速提供信息。众所周知,现在面对的市场环境是随时都会变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竞争,只有把握好市场环境中的信息,才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第二,节省农业流通成本。通过搭建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程序由烦琐变为简单,农产品的流通也随之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农业技术获取和学习更加便利,最终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能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

三、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高效整合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就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融入到互联网经济发展当中,对农业资源进行深度的整合和优化。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将其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另外,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不能照搬别的地区的发展模式,要依据地区经济情况,制定合理的互联网发展策略。一般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首先要综合分析地区的土壤、水文、肥力等条件,结合大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出合理的发展对策。此外,利用互联网能达到快速获取市场信息的目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这一优势,对农产品的价格、行情和走势进行评估和分析,这有利于消除盲目发展的弊病,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促进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为农户了解各地的从业资源状况提供了便利条件,农户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采取合理的发展对策,也为农户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二)重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三种可供参考的重要模式。模式一,充分利天猫、京东等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其中,农业电商能够集中精力研判农产品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开展一对一服务,较综合类电商的潜力和作用更大。这种模式利用了当前我国最成熟、最具有知名度的电商平台,使得农产品更为容易和快速为广大消费者所知晓。模式二,是有实力的农业企业自主开发互联网平台,借力互联网资源。一些具备强大实力的农业企业可以不必借助第三方平台,而依靠自身实力建立网络平台进行网络销售。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便是自有平台优势,完全可以打造自身专属的农产品品牌,使得农产品的市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模式三,个体农户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当前我国的互联网终端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个体农户几乎家家安装了电脑和互联网,这为个体农户的网络销售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模式的门槛较低,操作简便,成为了农业分散经营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三)要注重培养农民的互联网思维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农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注重对农民互联网思维的宣传和培养,能够使农民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对农民进行宣传和培育,促进农民思维的变革,让农民不断接触新的发展理念,培育出具有现代化思维的新型农民。同时要注重对农民互联网技术的培育,使农民能够掌握相关技术,提高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现代化农业经济不断发展。

(四)要注重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与互联网充分整合,首先要加快农业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通讯效率,使互联网能够在农村真正产生作用,才能促进互联网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同时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他们促进互联网对农业经济发展环节的影响,提供适合农民使用的网络服务,建立健全农村互联网信息建设,使互联网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农民的充分重视,提高农民的学习意识,让农民不断掌握先进的生产思想,积极接触先进的发展模式,掌握相关的发展技术,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综上所述,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基础地位,民以食为天,农业经济发展好了,对社会局面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要借好互联网这个东风,与时俱进,开创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龙婷利.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经济,2016(9)

[2]李正行,孙怡,徐泽昊.“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南方农机,2017(2)

[3]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发展;农业经济

前言

在当今国民经济体制升级转型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农业,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而“互联网+”的提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农业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已成为提升农业经济,实现农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需求,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1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意义

1.1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产品的革新

在互联网时代,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与农业经济发展中,对推动农业经济产品的革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把握互联网所具有的开放性优势,可实现先进农业经济发展理念、生产模式以及技术应用经验的有效渗透,从而实现农业产品数量与品质的整体提升[1];把握互联网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可在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上,实现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与设备的不断革新,从而丰富农产品种类,增强农产品经济效益。此外,把握互联网所具有的全面性特征,可实现农产品从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系统化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优化发展,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

1.2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农业生产、管理以及营销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经济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能力,实现了农业生产与经营这对市场变化情况的掌握,为生产者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经营者经营管理决策实施提供有益参考,保证农业生产与经营的适宜性、科学性,从而提升农业经济效益[2];互联网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通过构建互联网商务平台,可大大简化农产品交易流程与效率,扩大交易渠道,在节约流通成本的同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3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创新与改革,使农业经济发展融入了更多的科学理念与科技元素。在此过程中,农业生产者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农业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规模的调整。同时,基于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

1.4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者综合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生产者可依据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先进农业生产理念、生产与加工技术、销售方法等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提升。从而在思想上、行为上得到革新,增强自身综合素养,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2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因此认知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性,依据时代特色与发展需求,实现农业经济的优化发展至关重要。

2.1实现各项资源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整合利用

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特色,促进农业经济优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农业经济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对此,在发展农业经济时,需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发展当中也要积极贯彻国家的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农业生态文明的实现来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向前推进一大步。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可以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还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建设方式推广应用到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恰当应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大力推进集约化农业发展模式,贯彻落实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方法,确保农业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2.2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支持,而在科技的辅助支撑之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拥有了强大的动力。要积极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秸秆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重要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完善有关配套设施,并进行大范围的示范和推广,使得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逐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标准以及技术规程,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使其能够更好的胜任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

3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彼此之间具备相互推动作用,而且只有实现了二者的协调发展,才可以满足农业生产和综合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为了更好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走一条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龙晶.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7):168-171.

[2]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

引言

我国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农业大国,但是目前在我国所有产业结构中,农业却最为薄弱。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从现有情况来看,若保持原有经营模式,农业经济发展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很难得到突破。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将农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优化原有生产模式,充实和更新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市场信息,形成更加广阔的新型销售渠道,从而优化整合社会资源,让农业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1“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1.1背景

2015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开起了“互联网+”产业的新发展模式。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3月15日的记者会、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走“互联网+”的发展路线,这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成熟、电商平台发展迅猛、经济新常态下信息化发展的共同结果。传统产业通过内部转化,在电商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农业的互联网营销也是如此,农业经济搭乘电商平台的“互联网+”模式是新型需求下,农业将会实现大的突破。

1.2农业经济遇上“互联网+”大机遇

自古以来,我国的农业都是支柱性产业,对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业的年度生产总值都在持续上涨,虽然每年的增长幅度有所波动,但是总体趋势上升。互联网目前已进入产业互联网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化将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传统产业”需要经过互联网的引导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并推动传统企业进行模式创新,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在农业、家装、服装、汽车、餐饮等传统行业中。农业经济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将会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扩大农业的市场空间,将分散的农户产品集中起来销售,还能够减少农产品的交易环节,降低各项交易成本。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模式过于单一

时隔至今,我国很多地区仍在使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由于信息落后,技术跟不上时代,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浪费,产出率不尽如人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我们对农业产出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近年来机械农具慢慢引入农业生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2农产品不够标准化

由于农产品种类复杂多样,人们对农产品具体标准不明确,造成下单困难。例如,买三斤牛肉,但是,牛肉的部位、肥瘦比例都没有明确标准,容易造成买卖双方认知差异。另外,由于许多进口农产品流入市场,造成农产品质量规格价钱不统一,许多消费者在选择同款产品时,更偏向于进口产品。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农村缺乏互联网人才,互联网基础较差

由于农村文化水平限制,目前农村互联网基础普遍较差,互联网人才极度缺乏。加上设施不完善,没有专业化电商平台,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结合受到极大程度阻碍。

2.4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高

因农产品大多需要时鲜,配送时间不能太长,导致冷链物流成为农产品销售者的首选,物流配送成本随之增加。而目前我国尚未完善冷链物流渠道,导致很多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上时,已经腐烂变质,这些因素对发展农业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2.5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存在信任问题

由于现在电商平台数量增多,彼此之间的评价机制良莠不齐,同种农产品众多商家同时销售,造成消费者对货品品质好坏很难鉴别。加上这段时间频频有假货事件曝光,消费者与销售者之间的信任危机悄然而生,从而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发展。

3“互联网+”时代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3.1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互联网+农业”的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具有以下几种特点:①开放性:也就是互联网中的许多信息内容都是对外开放的,用户只需要一网的电脑,就能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查询。那么农户就可以根据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料,来及时了解当前农产品的价格、了解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用户可以通过上网及时的了解政府的最新政策,以便他们及时作出产业调整。②综合性:是指互联网包罗万象,不仅仅是能够提供农业发展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供与农业有关的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可以提供工业、信息技术产业等信息,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用户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综合性这一特点,及时了解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③创新性:是指互联网会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技艺展现出来,通过这些新技术与新工艺,农户可以找到发展农业经济的新方法,可以通过利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机械设备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总之,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可以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于新兴农产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逐渐形成农产品产业化模式。这种产业发展结构主要是以市场发展为基本导向,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的重视,通过市场,农民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实时的调整,这就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实现了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将信息网络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促使农业的跨越式发展,能够突破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发展模式,逐渐的转变为技术型农业发展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以及核心技术成为其中的重要衡量指标。现如今,我国的农业发展主要还是以资源型为主,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这就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实行“互联网+农业”的这一发展模式,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3.3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运用“互联网+农业”的这一发展模式,能够促使农业的发展成本的节约,能够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①互联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2],高效化、实时化、畅通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其中,能够促使农业生产者与经营者及时的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动态,现如今,市场环境可谓是瞬息万变,只有及时的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动态,才能够去应对这些市场的变化。②有助于农业流通成本的节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建立网络为主的交易平台,能够使交易的程序得到了较大的简化,这对于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提高农业技术提供了便捷,使农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的加快,这对于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4互联网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

4.1运用互联网改善农业生产模式

互联网拥有广泛性和创新性,具有极大信息量,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农户及时掌握最新消息,了解最新策略,学习最新农业知识,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与农业的有机结合,能够将农业生产模式智能化,有效化,让农业生产更加适应时展,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2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高效整合

我国农业经济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那么就需要紧紧的抓住“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对农业发展资源进行整合。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这些理念作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还需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策略。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来对农业地区的以下几方面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土壤、水文、肥力等,通过大数据来对当地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为之提供解决对策。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加强对市场信息的速度的获取,对农产品的价格以及行情等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走势进行评估,以便对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去获取数据的。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让农户及时了解我国各地的农业资源状况,进而可以让农户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或与其他地区的用户合作,或将自己的农产品销往其他地区,并在其他地区引入其他的农产品,以促使双方能够各取所需。

4.3农产品企业联合搭建电商平台

从对农产品企业搭建互联网电商平台来销售农产品的模式而言,成本耗费大、影响力难以打开、销路问题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建议有能力的农产品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搭建起同类别农产品的电商平台,一方面能够减少农产品企业的成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产品种植经营上,另一方面可以以多企业的共同努力,打开影响力,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并且能够共享物流。

5结束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其中的基础性产业,对保证社会的稳定,对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在这个背景环境下,我国农业发展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紧紧抓住互联网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蕊.农业经济发展实施“互联网+”战略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6,03:26~27.

[2]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134~135.

[3]欧阳韬.如何利用“互联网+”加速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6:107~108.

[4]刘艳军.“互联网+”战略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提升战略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6,03:54~56.

[5]姜春霞.浅谈互联网+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6,28:14~15.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互联网+农业”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中,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要想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就要结合互联网,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1“互联网+农业”的概述

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的特征是很富有时代性的,主要表现为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生活中的基本要素得到整合。将网络的优势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众所周知,“互联网+”这种发展模式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政策对农业进行政策引导以及给予一定的支持,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跟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给其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很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他产业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互联网+农业”能够使我国农业发展实现重大改革,实现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使农业资源高效率地整合,最终使其生产模式实现跳跃式发展。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中,通常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生产智能化类型,在这种类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业技术得到提高。第二种是农业电子商务类型,使用该种网络营销模式,通过农产品O2O,实现更有效率的交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三种是信息化发展类型,打造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互动频率更高,从而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

2“互联网+”时代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经过大量实践表明,“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非常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特征,如能将农业经济发展跟互联网发展高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实现新型农产品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提升,并且使农产品产业链得到延长。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结构,实现市场资源配置,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农民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市场信息,从而能够对农业经济的生产规模以及后续发展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实现了由资源型农业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互联网+”时代,农业发展跟信息网络结合在一起,将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从资源型向技术型转变。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包括了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等。最近几年,农业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创新等方面,这些方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以资源型为主要发展方式,我国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因此,大力推广“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能够使农业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

2.3节省农业发展资金,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通过“互联网+农业”,农业发展成本得到节省,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高效率,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跟农业发展紧密结合,那么就能够同时为农业生产人员和经营人员快速提供信息。众所周知,现在面对的市场环境是随时都会变化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这种竞争,只有把握好市场环境中的信息,才能游刃有余地去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第二,节省农业流通成本。通过搭建网络交易平台,交易程序由烦琐变为简单,农产品的流通也随之加快。另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这是因为通过互联网,农业技术获取和学习更加便利,最终新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能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

2.4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得到提升

在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之时,“互联网+农业”模式的科学化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依托互联网平台,农民可以学会更多的经营和管理知识,乃至获取信息知识的速度也会加快。而且,他们还能够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对农业发展的认识,把更多更好的科学与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提升他们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人才。

3“互联网+农业”的农业经济创新发展策略

诚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互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通过调研发现,已经有多个省份在“互联网+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因此,我们应当侧重于如何改进产业发展思路,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数据,以及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升级得到带动,农民更加富裕。主要创新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助“互联网+”发展高效农业。众所周知,在转变农业经济方式的过程中,高效是其中一个凸显的特征。借助互联网,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开发,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分工更加细化,农业门类增加。依托互联网智能化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农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第二,借助“互联网+”发展精细农业。在精细农业中,空间信息技术得到利用。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经济与环境层面的效益得到提升。目前,就我国而言,可以借助国外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比如GPS、RS等技术。运用这些技术,可实现精准播种、施肥,乃至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第三,借助“互联网+”发展智慧农业。最近几年,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如火如荼地建设。其中,从经营的角度来看,京东商城和淘宝电商平台力争打造规模化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它们建立直销网络模式,促进了专业化网络销售平台的发展。从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对农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借助信息平台,农产品更加全面地展示在客户面前;其次,通过云端网络技术,农产品信息和质量得到监控,相关信息可以及时传递给生产经营者,为决策人员提供参考。

4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农业发展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影响。对于农业发展而言,应当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依托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使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黄艳红,陈梦倩.浅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商,2015(38).

[2]徐珍玉.“物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新机遇[J].上海信息化,2015(6).

[3]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6):134-135.

[4]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5]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世界农业,2015(12).

[6]汪勇,张蓉.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迁[J].华东经济管理,2001,15(1):135-136.

[7]韩翠峰.“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5(5):29-32.

[8]姚建松.我国精细农业发展前景探讨与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3):26-28,36.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8篇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在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支持下,我国农村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截止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48元,同比增长9.0个百分点。虽然农村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当前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薄弱,水利设备设施比较陈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增效。二是农业经济类型较为单一。当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比较分散,种类也较为单一,生产规模也较小,质量普遍较低。此外,农业生产周期性较强,且极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也较弱。三是农民的弱势地位。大多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农业知识及技能,获取知识的渠道欠缺,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科技化发展。四是农业生产成本高。近些年来,农业生产效益不断下降,而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升高,大大降低了农村经济收入的增长速度。五是农业金融、科技等支持体系不够健全。土地流转、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体制等改革不到位。导致农村家庭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较低。

“互联网+”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平台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推动互联网模式仍面临很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完善的农村物流体系。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物流体系建设仍比较薄弱,各快递公司往往只能配送至市县一级,无法满足农村网民的网络销售及网络购买行为,农村网民只能借助中间商与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对接,而中间商的加入会导致农民在经营行为中丧失了话语权及定价权,并且这种间接对接也会增加农产品的成本,从而导致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

农村的互联网建设较为薄弱。由于地域的限制,农村的网络建设存在工程难度大、成本高、工期长等缺陷,导致农村互联网基础较低。此外,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互联网的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均不足,加之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农民对互联网的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均比较低,严重影响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模式下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为“互联网+”模式在农业经济领域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为发展农村经济制定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战略规划。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及法规意见中,应鼓励农村互联网发展,以推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战略规划下,各省级、市级、县级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办法,为“互联网+农业”发展及农业销售、流通、经营、发展等环节提供便利。

积极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意向及使用率。第一,继续推进互联网、宽带“村村通”工程,积极研发出适合农村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宽带的村村通。第二,加大对智能终端的研发力度,智能终端设计应以操作简单、成本低为主,有利于提高智能终端在农村的应用率。第三,加大对农民互联网知识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技术水平。第四,积极引进互联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重视互联网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积极培养引进互联网人才的农业生产经营知识,使之成为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互联网+”模式在农村经济的推广奠定基础。

创新“互联网+农业”模式的监管方式。第一,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在农业生产^程中,可将农作物的生产状况信息与生产区域的光照、湿度、温度等自然因素有机结合,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大数据有效的整合,同时对整合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指导,从而实现农业活动向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第二,加强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尽量做到“从产到销”全程实时监控。同时建立实时资讯及交流平台,在平台中可以及时回答消费者的咨询,并及时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及监管,从而实现与消费者“零距离”交流。第三,完善农业生产信息披露及共享机制。积极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生产要素、成本收益、供给需求等监测预警水平,完善农业信息的制度。第四,建立互联网一农业产业诚信惩罚机制。在“互联网+”模式下,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同时建立清晰的奖惩机制,以推动互联网一农业市场的长远发展。

建设多样化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多样化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解决“大市场与小农户”的供需矛盾,提高农民的收入及农业的收益,第一,鼓励各互联网平台借助自身的优势,积极进军农村市场,争取最大化的将无公害、独具特色的、优质的农业产品推向全国。第二,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的电商平台。电商平台的信息流、资金流、产业链均应符合“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实际,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可通过该平台对农产品进行推广及销售。第三,利用“大众创业”的发展契机,积极推进“一村一品”、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项目,加速成果转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农村电商

一、农村互联网经济发展状况

2016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分别提到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包括:分享经济、海外仓、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物流、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消费金融行业关键词。农村电商作为关键词之一被提名,表明互联网已经深入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成为电商战略发展的新重地。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经济将呈现以下发展状况:第一阶段是互联网+农产品。这一阶段农村通过互联网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将本地的农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第二阶段是互联网+农村经济组织。随着农村市场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变得更加,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更多的农业经济组织,一些农产品变得更具特色,细分明显。第三阶段是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与农业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这一阶段,农产品会更加注重创新,一些智能化的农业相继出现。第四阶段是互联网+农民。市场的扩大、组织的出现、产品的创新都不断了提升了农民的素质,传统的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化。他们逐渐成为了有知识、懂技术、会操作的新时代农民。

二、互联网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互联网打破信息不对称局面。大力发展农村移动互联网可以使广大农村实现“弯道超车”,跑步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实现农村“数字脱贫”,缩小甚至跨越城乡数字鸿沟,有助于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以往农村与城市信息不对称,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城市。现在利用互联网,农民能够快速便捷的取得国家最新的“三农”政策、农业技术、市场等有效信息,同时还能将自己的信息放到网上,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例如以前的农产品市场由于缺乏对买家信息的了解,不能够主动联系到买家,也由于自己的信息没有通过网络传播到更广的地方导致买家对当地情况不了解,进而使得农产品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甚至在其它地区农产品货源短缺本可以赚钱的时候却赚不到钱。农村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这样的状况不会再出现,像“一亩田”的统一平台模式、“聚超网”的P2R(生产商到零售商)商业模式,砍掉了容易混进假冒伪劣商品的中间环节,实时呈现供求信息,是消弭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典型例证。

2.优化资源配置。互联网对农业生产中所需资源,都具有相当程度的重新组织和配置作用,提高了土地、劳动、资本等各项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以“劳动”资源的配资为例,农村互联网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大方向,而且也符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农村互联网会产生一大批的独角兽的企业,中国的农村人口众多,而且城乡差距又这么大,其实城乡的差距就意味着创业的机会、投资的机会,包括就业的机会,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配置,近年出现的淘宝村、淘宝县吸收大量本村劳动力就是有力的证明。

3.创新农业商业模式。当“互联网+”向广大农村加速渗透,当现代的电子商务邂逅古老的农耕文明,传统农业被重新定义,再偏僻的乡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产品,催生原有农村经营模式乃至生活模式的重构,农村电商市场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原野”。“移动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尤其是与农村的商业、社会、生活、资源等的对接,必定会产生很多的新的商业机遇,并兴起很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还可以解放农村的劳动生产力,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打造现代智慧农村。目前已经涌现出了几种明显的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如:农资电商、土地流转电商化、城乡流通渠道变革、农产品电商(生鲜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休闲农业互联网平台等。

4.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地传统农户7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卖东西上而非种植上有了电商之后,这个时间可以压缩到百分之几,意义特别重大,农民有更多时间可以放到地头上去,去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事实证明,电商可以解决一些以往传统农业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不仅能制造供需信息的对称,而且还能制造用户信息的对称。用户信息的对称作为市场信号,让生产者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同时又把农产品卖出比以前更高的价格。这也就意味着,农民节省出了更多的时间提高产出和产能,以及产品创新等,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会显著提高。如此,互联网跟农业的结合度也会越来越深,也为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5.带动农村金融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农村金融成为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竞争的“蓝海”。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为返乡农民工参与创业、创新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农村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加强微型金融,增强农村金融的普惠性等方面发挥独特功能和作用。

三、互联网影响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推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实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要做好以下工作。推进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在政府方面,应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扶持,提升农村人口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及使用。进一步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加大推动提速降费的重大举措,创新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打通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要全面推动“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发展物流快递等,真正解决“互联网+”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铺好路、搭好桥。同时要加快农村移动终端普及力度,推行“手机下乡”活动。移动终端厂商应积极发展质优价廉、简单易用的移动终端,应扩大面向广大农村的供应力度,使收入不高的农村居民能用得起移动互联网。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农村金融,改善农村征信体系,提供农资贷款、机械贷款等多种形式小额信贷,为农村互联网减轻资本障碍和创业阻力。各级政府要接入农村大数据,打造“农村云”,推进云计算解决农村资源分配、信息流通不畅等问题,优化社会效率。在企业方面,需要针对农村地区特性提供更贴近农村地区需求的应用,提升农村人口使用互联网的意愿。目前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针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电商和农村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对农村互联网发展起到带动作用。以“互联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关键,质量是保证。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农村电子经济才能蓬勃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要鼓励人才回流创业,投入“智慧农村”建设,政府制定全国性的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创业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课堂,学习各种专业农业知识,通过社群构建,相互交流创业心得。如通过移动端的“乡村专家和医生”服务,可以打破地理、空间限制,实现北京某个农业专家对创业者的点对点指导,对于各种农产品、家畜家禽种植养殖过程突发状况的紧急应对。

作者:王伊欢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梅红.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研究——以网上菜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互联网经济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发展;路径

一、互联网经济诞生及其内涵

互联网经济,顾名思义,也就是建构在互联网之上的经济,是随着互联网兴起和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经济的两个主要特点是以互联网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场所,以互联网为中心形成复杂的经济关系。具体来说,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经济活动,诸如出售、购买、支付、交换和分配等,而政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获取经济信息,制定经济金融政策。互联网自上世界九十年代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互联网的普及。据统计,现在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互联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项活动。互联网经济也从城市走向农村,从幼稚走向成熟。

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即借助信息网络来进行的交易活动,具体地指向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出售、购买活动。近年来,我国各大互联网销售平台快速发展,很多人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所需要的日常用品、衣物甚至是奢侈品,电子商务交易额以每年近百分之二十速度增长。仅在“双十一”这一天,天猫商城的交易额就可以达到上千亿元,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而我国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从日常百货到专门的服装、美妆和鞋帽应有尽有,而且各大品牌几乎都利用互联网经济发展自己的延伸产业,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利益吸引了很多入驻商户,而它所提供的便利又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

(二)互联网消费人数成倍上升。互联网经济之所以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消费者支撑起来的,有消费才有利益的交换,才有了劳务分配和其他经济行为。我国现在的互联网普及程度非常可观,连远在偏远山村的用户基本都可以接触到互联网,而据统计,来自农村的互联网消费额也成倍増长,也即是说,互联网经济的消费人群已经从城市普及到农村。有消费就有生产,就有交易,因此互联网商户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改变给互联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消费者始终在为互联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巨大。互联网金融涉及金钱交易、管理等和金融有关的层面,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良好有序的金融管理。据统计,现在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人数已经超过五亿人,而交易额也在逐年增长。互联网经济交易的产生和发展,也必然滋生金融行业的发展,相关部分根据资金流向和网络交易的具体情况,展开金融监管,比传统的监管要方便快捷也要科学得多。

三、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举措

(一)政府规范管理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自诞生以来,产生了很多乱象,比如产品质量问题、权益保障问题等。互联网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很多过程的处理都要依赖互联网来进行,这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沟通不力、处理不力的情况,甚至也会有一些不良商家借机发展,以劣质产品和阴谋手段来牟取利益。因此,政府对互联网经济的规范管理至关重要。现在网络支付行为多开通了实名认证等身份认证平台,根据认证可以准确地获得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数据,并借以制定经济管制决策。

(二)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经济的各种形式之间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传统经济正面临着新的转型,因此,将传统经济和现代互联网经济结合起来十分必要,用互联网经济方式来改造传统产业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现代社会,传统经济产业普遍面临更新换代慢、市场竞争力弱等特点,但是在互联网这个信息技术平台,可以结合传统产业的优势,融入最新的互联网运营技术,利用互联网来实现更大的效益。

(三)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互联网经济依靠互联网来与运行,但是目前对互联网在线交易的安全监管是非常不力的,一方面用户信息容易泄露,网上交易无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备的落后和互联网运营技术的缺乏,用户在使用时安全意识比较弱,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势,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互联网消费人数成倍上升、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巨大的环境下,获得了巨大收益。为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经济发展,需要政府规范管理互联网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改造,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管理,为互联网经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作者:杨宛霖 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

参考文献:

上一篇:渔业产业发展范文 下一篇:医学教育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