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活动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0:01

文学活动的概念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1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APOS理论;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它包含数学判断、推理、论证以及数学理论体系演化的一切矛盾的萌芽,也包含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数学教学是以数学思维活动为核心的教学,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的数学概念教学大多采用概念同化方式进行,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 给出概念的定义、名称和符号;② 揭示概念的外延;③ 利用概念的定义进行简单的识别活动;④ 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并建立所学概念与其他概念间的联系。这种教学过程简明,使学生可以比较直接地学习概念,但也有弊端,这种教学方式只能从形式上做逻辑分析让学生理解概念,这是远远不够的。数学概念具有过程和对象的双重性,既是逻辑分析的对象,又是具有现实背景和丰富寓意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返璞归真,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概念的现实原型、概念的抽象过程、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形式表述和符号化的运用等多方位理解一个数学概念。近年来流行的美国杜宾斯基等发展的APOS理论对我们很有启示意义,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要进行心理建构,这一建构要经历四个阶段(以函数概念为例):

活动阶段:理解函数需要活动或操作。例如对y=x2,需要用具体的数字构造对应:24 、39、416……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函数的意义。

过程阶段:把上述的操作活动综合为一个函数的过程。一般的有xx2;其他的各种函数也可以概括为一般的对应过程xf(x)。

对象阶段:把函数过程当作一个完整的对象处理;比如函数的加减乘除、复合运算等。在f(x)±g(x)中,f(x)和g(x)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出现的。

图示阶段:此时的函数概念以一种综合的心理图示存在于脑海里,其中有具体的函数实例、抽象的过程、完整的定义,乃至和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阶段一般不能逾越,应当循序渐进。同时又不可只停留在具体、直观、视觉化的阶段,必须升华、逐级地抽象、不断地形式化,最后完成数学概念的建立。这四个阶段中的“活动”阶段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直观背景和概念间的关系;“过程”阶段是学生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质;“对象”阶段是通过前面的抽象认识到概念的本质,对其进行“压缩”并赋予形式化的定义及符号,使其达到精致化,成为一个思维中的具体对象,在以后的学习中以此为对象去进行新的活动;“图示”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完善,起初的图示包含反映概念的特例、抽象过程、定义及符号,经过学习,建立起与其他概念、规则、图形等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综合的心理图示。

与概念同化方式的学习相比,APOS理论体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规律性,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真实的思维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从教学方面讲,也体现了一种教学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教学策略。为此就数学概念的教学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要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建构完整的数学概念,教师要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这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 能揭示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和形成过程;② 适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习活动能顺利展开;③ 适当数量的问题,使学生有充足的活动体验;④ 注意趣味性,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现数学概念形成中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法是知识产生的灵魂,教师要把握数学概念形成中的数学思维方法,这是学生展开思维、建构概念的主线。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要给予提示、建议并在总结中归纳。另外教师要设计能引起学生反思的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完成由“活动”到“过程”,“过程”到“对象”的过渡。

(3)数学对象的建立需经多次反复。我们应该意识到,一个数学概念由“过程”到“对象”的建立,有时既困难又漫长。“过程”到“对象”的压缩、抽象需经多次反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直至学生真正理解。“对象”的建立要注意简练的文字形式和符号表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学概念的直观结构形象。

最后,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概念图示的建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数学概念的心理图示。

参考文献:

[1]唐 艳.基于APOS理论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J].上海中学数学,2005(12).

[2]乔连全,APOS:一种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理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1(3).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2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英语俚语 动物词汇隐喻

一、引言

动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与人类的某些特征相似。因此,动物隐喻经常被人们使用。动物词汇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日常交流中。但由于对动物隐喻了解不足,经常会出现对有些句子不理解或者误解的现象。本文将以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词汇隐喻为例,探讨英语中使用动物隐喻现象,分析概念整合理论的工作原理。

二、文献综述

1.概念整合理论的概念界定。概念整合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由 Fauconnier 和 Turner 等人在 Lakoff 和 Johnson 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是对心智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隐喻意义的建构过程始于不同认知域的两个输入空间,进而产生能够抽象概括出两个输入空间内容的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这四个基本的心智空间是建立在类比、递归、知识框架、概念包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一系列认知操作,彼此映射链接,形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2.有关隐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隐喻的发展与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其研究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隐喻”这个概念,将其视为一种修辞手法。随着语言学和认知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不单指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和行为。隐喻成为了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在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 Lakoff和 Johnson正式提出了“概念隐喻”,将隐喻纳入了人的行为活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等领域进行重新考查和研究。此外,Gibbs, Fauconnier, Zoltán K?vecses, Ning Yu 等人,对概念隐喻的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Fauconnier 通过对隐喻的再反思,对概念映射、概念整合等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从Fauconnier 的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下对动物词汇进行研究。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国内的认知语言学主要起步于80年代后期,但在这段时间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国内对概念隐喻的研究成果主要以石毓智、束定芳、林书武等人为代表,产生了一批隐喻理论研究的著书及论文。1996年后,概念隐喻的综述性文章逐渐增多,学者对于概念隐喻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研究逐渐深入。1996年,束定芳在《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首次对现代隐喻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1997年,林书武发表了《国外隐喻研究综述》。1998 年,束定芳发表文章《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将隐喻的研究引领到更深刻的层次。概念隐喻在理论上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在实践方面还有需要再加强。

三、浅析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隐喻

俚语能够生动地、形象地表达人类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在英语日常交流中有很多俚语,其中许多与动物隐喻有关。本文将以最常用的与动物词汇隐喻有关的俚语,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1.概念整合理论的映射方式。概念整合理论是基于类比、递归、知识框架、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一系列认知操作,它涉及四个心理空间的在线加工过程。这其中包括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1和Input Space2)、一个包含两个输入空间的抽象结构的普遍空间或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以及输入空间中元素组合、交互的合成空间(Blend Space)。

2.英语俚语中常用的动物隐喻。在英语俚语中,人们经常会说“every dog has his day”(人都有得意的时候),“He is a lucky dog”( 他是一个幸运儿),“work like a dog”( 拼命工作),“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a lost sheep”(误入歧途的人),take a pig to flute(赶鸭子上架),“beat a dead horse”(徒劳)等等。例如,当人们说:“Jack is a black sheep in his class”。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这个例子的话,首先确立输入空间的联系。一个输入空间是一只黑羊站立在一群白羊中;另一个输入空间是杰克在班级中。类属空间即他们与他们的同类格格不入或者对对同类有影响。合成空间合成之后,可以很快理解为杰克在他们班是害群之马。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人们对概念整合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概念整合理论对人们认知事物和分析隐喻有很大的帮助,丰富了人们认知图式,增强了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揭示了概念整合理论在动词汇隐喻映射方式,将隐喻研究推向另一认知深度。

参考文献:

[1]孙毅,陈朗.概念整合理论与概念隐喻观的系统性对比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2]房红梅,严世清.概念整合运作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9~12.

[3]黄华.试比较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4]舒舟.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5]王勤玲.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的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05,(1).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3

中学物理教学历来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传统的概念教学从物理概念的文本出发,着力在三个方面讲解和剖析物理概念:一讲清概念的内涵,即物理内容和物理意义;二强调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三理清相关概念的联系和相近概念的区别,课改后的概念教学,继续重视知识文本内容的宣讲,将知识内容讲授得精要、清晰、连贯,以教学艺术与教师情绪的感染将单向的知识传授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融入了演示实验、多媒体或实物展示、板书与演算等教学手段,但是,基层教师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的研究不足,采用的教学手段流于形式,难以让学生内化概念知识,以一节《阿基米德定律》公开展示课为例,笔者曾对学生做了一次课后测评,在为“浮力”概念设置的问题中,对“请举一个生活实例来说明浮力的存在”的39份答卷中,除1份外,其它35正确答案均取自于课堂教师所列举的实例;在回答“浮力的方向是否可能在水平方向上”问题时,却仅有7份回答“不可能”,从测评数据可以支持这样的判断:学生并未在这节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浮力”概念本质的分析进行深入思考,尚未对“浮力”概念形成扎实的知识储备。

物理概念,其本身的含义既抽象且深刻,在日常生活中常被误用或滥用,同时,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过程中,由于其自身认知特征的局限性,不仅仅需要教师帮助从现象中抽取并概括出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还需要学生自己对获得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整理,才能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背景下内化到自己的各自有所不同的知识结构中,那么,物理概念的教学可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在实行严谨的概念文本解读的同时,突出概念内化呢?现将在知识内容传播与教学活动设计两个方面,探寻可资利用的教学策略。

1 概念内容的选择与呈现顺序的策略

概念教学,一般是从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或实验现象开始,首先让学生观察并帮助学生归纳大量事实的共同特征,选择与设计有利于学生内化概念内容的实验与生活经验,存在三个主要来源:

第一,教材与教参中的实例与实验。

第二,应用于生活中的现象和经验;适度的贴近学生社会生活的经验与现象,便于学生观察、感知和分析。

第三,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经验;教师能从中发现学生的认知偏差,学生也容易被唤起兴趣与注意。

概念内容的呈现顺序,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认知特征与学科内容特点,以直线式或螺旋式、渐进性组织或跨越性组织等方式来调整概念教学内容。

如初中物理“内能”一节,采用教学内容的渐进性组织方式,以三步骤建构内能概念:从“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对外做功的能力”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加热水杯,水杯内悬浮物从静止开始运动的演示实验,发现“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对外做功能力”,得到“温度高的物体具有能量”,即“任何物体都具有与类似机械能的能量”结论,再用反复弯折铁丝实验,总结出“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来进一步强调物体内能的能量特征,最后,加热铁丝、烘烤铁丝等实验,发现并归纳出内能所具有的“热传递方式转移内能”,拓展出物体内能转移的特殊方式。

2 形成概念的方法的教学策略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作用的认识发展过程,使用了严谨的科学方法,针对概念形成的不同方法,教学活动也各有不同的策略。

2.1观察法建构概念,例如连通器,用直观感知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将形状、粗细不同的各种连通器拿给学生看,观察且归纳出容器加水后的水面总处于同一高度这样共同特征,来形成连通器概念,课后就不难准确地识别出其它的未在课堂上呈现的连通器了。

2.2数学法建构概念,如密度,应用发现式教学策略

分别测量同种物质的形状、大小各异的物块,发现各物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的共同特征,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概念,当然教学侧重点不仅在于从大量示例中发现具有共同特征的数学关系,还要辅以概念形成的物理发展史的教学。

2.3理想化法建构概念,如惯性、分子电流等,采用讲演式讲授法

帮助学生在尊重假说的基础上,实施理性推理的教学活动策略。

3 概念适用范围及与相似概念的区别的教学策略

每个物理概念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含义,要掌握概念决定条件、物理量的量度公式、适用范围及与相似概念的区别,采用类比式讲授法与设想类问题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内化概念内容。

例如,“电阻”概念与“密度”概念类比,两者量度公式极其相似,一样不能从电阻定量公式R=U/I认为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而与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一样,决定导体电阻的是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_同样,内能中的分子动能与机械能中的动能概念,压强与压力概念,等等,类比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化与顺应新概念的认知,避免概念的混淆。

日常口语会话中常常会被滥用的能量概念,设想类问题的讨论式教学活动,如“气功师号称能‘隔空打物’或‘隔山打牛’,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师生既可以围绕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概念,也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实验,将所学知识加以合理发挥,来促成对能量概念知识的全面、深刻的理解,

4 概念内化需要的时间与资源的教学活动策略

学生构建个人化概念所需要的时间与资源,在教学活动方面,设计发现性实验与开放性问题,在教学方法方面,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同时,辅以交流、合作、探究等课堂活动,都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策略。

例如“内能”一节,如果将“反复弯折铁丝”作为学生发现陛实验,让学生发现“铁丝弯折处会发热”,判断“铁丝内能增加”,形成内能具有“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的能量规律的结论,不仅给予学生形成与建构概念的时间,还能让学生理解与辨别内能概念内含的本质特征,课堂上常常出现的“你还能举出……的生活实例吗?”等等开放性问题,也都是以问题讨论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辨别概念,也为学生内化概念的过程中得到生生与师生之间的互助。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4

关键词:数学概念;数学符号;概念引入;概念形成和同化

一、引言

我们注意到,教学中,侧重于语义分析、语义理解、语义记忆和例子辨析,反复指正定义,重结论,轻过程,重解题,轻概念,常常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觉得枯燥乏味。数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重要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都充满着人类理性的思考与探索的情意,也就是说,在形式化的数学概念这一“冰冷的美丽”里面,蕴含着人类探索的“火热的思考”,在它的形成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意义。

我认为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重视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学生的思维带回现实中,主动参与对常识材料细致入微的探究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火热的思考”,探究概念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在探究中学习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 数学概念的概述

(一)数学概念的定义

数学概念是反映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上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根据数学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不同,可以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是根据事物的感知特征而形成的概念,如事物的形状和事物的个数等。抽象概念是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形成的概念,如有理数、函数等概念。数学概念通常包括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定义,性质,例子和属性。

(二)数学概念的符号

数学概念往往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例如多边形全等的符号“≌”,对数符号用“㏒”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符号的存在,才使得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更为简明、抽象。因而,要使学生学好数学概念,必须使学生掌握数学符号的表示。

三、影响概念学习的客观因素

(一)学生的年龄、经验与智力

学生获得概念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而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之一。但研究表明,就智力和经验对概念学习的影响程度来看,经验的作用较大,有丰富的经验作背景,可使概念的学习变得较易;反之则易致死记硬背概念的字面定义,不能真正领悟概念。教师应及时注意指导学生获得实际经验,以增强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师应纠正学生死记硬背书本而不接触书本以外的东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二)学生的概括能力

研究表明,概括(抽象)是人们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学生掌握概念,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的制约,要实现概括,学生必须能留意相应的具体事例的各种属性予以分化,比较、类化,从而抽象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因而分化、类化又成为概括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把教会学生对材料进行分化、类化当作教学的重要一环,使学生在对材料顺利分化、类化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概念的关键属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另外,概括能力中很重要的是发现关系的能力,即发现有关具体刺激模式的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应概念间的关系的能力,如果发现不了这种关系,概括就难以进行。

四、数学概念的学习

概念学习的过程,本质上说是一种认识过程,此种认识过程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构建而成的,一类是关于学习的积极性:动机,兴趣,态度和意志,另一类是学习和认识的规律:感觉,知觉,思维和记忆。

(一)概念的引入

一般来说,引入概念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观察,概括出观察对象的本质属性。如通过观察一组实例或一种数学活动。但必须注意:实例有助于形成概念,又不等于概念。因此引用实例时一定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要着力于揭示概念的真实含义。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理性思维,以解决数学内部的需要引入概念。以这种方式引入概念时,应注意充分显示旧概念的局限性,明确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概念的获取过程

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学概念。所谓获得概念,是指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特征及其范围,并能识别具有这种本质特征的同类事物。学习数学概念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

1、概念的形成

总结以往和近年来的有关概念形成的研究结果,我概括出概念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辨别不同的刺激模式。在教学环境下,这些刺激模式可以是学生自己感知过的事实,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事实。

(2)分化和类化各种刺激模式的属性。为了了解一类刺激模式的本质属性,就需要对刺激模式的各种属性予以精确分化。各种具体模式的属性不一定是共同属性,为了找出共同属性,就需要从具体刺激模式中分化出来的属性进行比较,找出共同属性。

(3)提出和验证假设。一般来说,事物的共同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因此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提出各个刺激模式的本质属性的假设,然后在特定的情境中检验假设以确认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2、概念的同化

概念同化方式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

阶段:

(1)接受概念的定义、名称和符号的信息;

(2)建立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实质性的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3)通过辨认概念的肯定例子和否定例子,使新概念和原有概念精确分化。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概念课在教学中的难点,通过调查研究写了这篇文章。由于时间有限本文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技巧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分析还不够透彻,研究还不够全面,我将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去发现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肖柏荣.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12-59.

[2] 李莉.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层次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2:1-8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5

【关键词】 概念图 阅读教学 图式

一、概念图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概念图又可称为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或概念地图(concept maps),是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 Novak)博士根据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手段。它用节点代表概念、用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和表达,是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在大脑中储存的一种方式。

根据概念图理论,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与阅读材料所呈现的知识结构相贯通,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是读物与读者的图式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图式知识对读物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利用概念图进行信息和知识的加工整理,能使之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二、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索

借助概念图我们可以把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展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形式图式,培养其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概念图可以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构建知识网络,利用问题或者任务设置引导学生把课文转变为思维导图。先是文章的结构脉络题,然后是课文中的关键词及重点需要掌握的四会词汇,相对直观地整体理解语篇,最后是借助这个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开展仿写活动,完成知识的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利用概念图进行阅读教学是一个从感知到熟悉,从熟悉到记忆,从记忆到运用的渐进的过程。

现就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实验教科书的M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中的阅读课文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为例,谈谈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Step 1 Warming up

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eat people and the important people? (Brainstorming)

(活动目的:借助思维导图,通过brain—storming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评价人物的标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Q2. What do great women have in common? Please look through the six pictures and passages then discuss it in group of four.

(活动目的:在回顾伟人应具有的品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女性伟人的特点, 促使他们找到阅读定位、预测文章内容、培养预测技能,为实现“自上而下阅读模式”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成有意义的学习。)

Step 2 Pre—reading

Read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of the reading passage. What do you suppose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we are going to read?

(活动目的:激活学生已有的写作图式,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为新的文章图式的构建做准备。)

Step 3 While—reading

Activity one

Skim the text and write the thinking map of the text in pairs, you can refer to the question “Who is the protector?” and “What animal are observed?”

Activity two

Fill in the chart according to the text.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文章中查找特定的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概括文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必须借助此活动构建文章的结构,即文章的内容图式。由于本文有两条行文线索,主线protector,暗线wildlife,因此思维导图改变了惯常的放射状导图,采用这样的线性思维导图模式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篇。)

Activity three

Read the text again carefully, add details to the concept map,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if you can’t,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then using the mind map, try to recite them.

(设计说明: 促使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把握每部分的主要事实和细节,进行“综合或交替”阅读,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主要信息、根据文章线索,排除冗长信息的干扰,完成全文的概念图,从而把握文章大意。)

Activity four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6

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这“三基”中最重要的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理解基本方法。初中物理概念涉及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范围,其概念为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主要通过语词说明来定义,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新课程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上,为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好铺垫。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上初中物理概念课的。

一、创设情景,建立概念

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建立物理概念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1. 联系生活,设疑激趣,建立概念

没有问题就没有紧张的思维活动,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把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这样建立的物理概念学生易于接纳。

例如,在学习“重力”时,用“为什么水往低处流”和“为什么我们跳起后总要落回地面”的问题来创设情境建立重力概念。在学习“惯性”时,用“当汽车突然加速时,车上的人为什么会向后倾倒”和“而当汽车突然减速时,车上的人为什么会向前倾倒”的问题来建立惯性概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更能使学生有学好新概念的强烈愿望,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兴趣。

2. 演示实验,直观创境,建立概念

做有趣的演示实验来建立概念,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获得了感性认识,为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教师先演示实验:准备好相同质量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滴入两滴墨水,让学生观察两杯水的现象来建立分子扩散现象的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创设了真实、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这样能将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入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二、独辟蹊径,理解概念

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的物理概念,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才容易记牢,才能灵活运用。下面介绍四种概念教学的方法:

1. 概念类比法

初中生对一些抽象物理概念难以理解,如果采用类比法,把抽象的概念和生活中的事物相类比,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

例如,像“电流”、“电压”、“声波”这些概念难以理解,而且还看不见,但通过教材中“电流”与“水流”,“电压”与“水压”,“声波”与“水波”相类比,化无形于有形,使这些抽象概念在感知上得到认识。像“分子动能”与“物体动能”,“分子势能”与“物体势能”,“内能”与“机械能”相类比,化微观于宏观,这样理解概念就容易多了。

2. 概念模型法

有些物理概念通过引入模型将物理概念实际化,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光线”时,把图形画在黑板上与学生共同理解概念——光线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很显然,学生对照图形容易明白: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方法既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又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掌握它们,使学生更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3. 概念公式法

古语:“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吟十遍还不一定能理解,但把概念变成公式后,效果就不同了。

例如,建立起速度概念后,先通过文字表达其概念——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然后用公式表示:v=st。 如果学生去背诵和理解这些文字的物理概念,学生很难理解,但通过变成公式后,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速度中包含了哪些物理量,使学生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转贴于

4. 概念实验法

许多物理概念都比较抽象,若用传统教学方法直接灌输给学生,由于缺乏真实体验,学生一般难以真正理解。但通过实验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概念的理解就容易了。

例如,在讲“比热容”时,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认识到 “不同物质吸热和放热的能力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其吸热和放热的能力相同”这一特点。学生通过对实验“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在相同时间内进行加热来比较它们的温度变化”的探究活动去构建物理概念,继而认识和理解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比热容概念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与物理学的探索和发展过程相一致,有利于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掌握。

三、发散思维,深化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为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概念,在教学中可采用 “概念求同”和“概念求异”的方法去扩大其内涵和外延。

1. 概念求同

在物理学中,同一个物理量有不同的定义,同一定义有不同的名称。通过“求同”的方法去深化概念,能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个物理量。

例如,在讲“重力”时,建立起概念(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之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重力,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物体在月球表面是否受到重力?,那么概念又是如何定义呢?”经过交流与讨论,可以初步认识到:月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月球吸引而受到的力,也叫重力。所以,学生可以自己判断:重力并不是只指地球的吸引力,其概念得到了深刻认识。

2. 概念求异

初中生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概念中的一些关键词的意思把握不准。

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其概念(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很容易理解成: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此时,教师要解释清楚“容易”与“能”,“不容易”与“不能”的区别,学生从而认识到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四、整合应用,巩固概念

物理概念以关键词为其核心内容,上完物理概念后,为解决一节课的难点问题,教师可编辑各种形式的练习题来巩固。

例如,可准备填空题——缺少关键词,选择判断题——缺少或改变关键词;还可准备短文阅读题——寻找涉及物理概念的语句,图片观察题——反映物理概念的现象,实验探究题——对物理概念的综合应用等。

物理概念大多都是以生活为源头,从各种观念中形成的,为了巩固曾建立的概念,就必须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速度概念是在“物体运动快慢”的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可通过体育课的“百米赛跑”测出的时间而计算同学们的速度来巩固概念,还加深了“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7

关键词:科学课堂; 前概念; 利用;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72-001

学生的前概念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和直观感受,通常以他们的生活常识为主,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朴素经验。说它是一种朴素的经验,却是学生思维的结果,是学生科学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前概念是促进科学知识建构的主要因素。科学学习不是简单地将新信息装入一个新的容器中,而是在学生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理解,即从原本零散的一些认知走向较为系统的认知,从浅层次认知达到认知的深层次。

一、解读学生前概念,创新教学方式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前概念,设计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系列探究实践活动,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和存疑的问题入手,让整堂课的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地开展,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起清晰的、完全的、正确的科学认知。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们要充分解读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觉察学生认知的思维困境,要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验为主线,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去体会、去领悟。如《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学习前,我上课前先给每位学生下发一张人体轮廓图,让他们画出“食物到哪里去了”,“食物在每个地方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信息反馈,我把握了学生初始概念,心中有了数,接下来的实际教学就得心应手了。我便以观察、模型、模拟实验等方法对此展开研究,让学生重新思考消化器官的形状与作用,从而梳理了学生对“消化器官及食物消化”的认识,生成了学生构建科学概念需要经历的过程。

二、利用学生前概念,引领自主探究

1.利用前概念激发认知冲突,引导问题探究

认知冲突是指认识上的不平衡,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实际发生的现象与自己认为应该发生的事进行比较时,所产生的不满意的心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在遇到新概念时,总是先用已有认知结构去同化,如果获得成功,就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同化不成功,则会调节已有认知结构或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顺应新概念,以达到新的平衡。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新概念重组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在新旧经验之间、科学概念与错误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使科学概念同他们的前概念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认知冲突,积极主动地在探究活动中转变已有的错误概念。我们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利用这种认知冲突帮助学生进入探究的情境。

2.利用前概念贴近学生心智,引导主动探究

为了让学生能主动将自己的心智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我们就要根据已知的学生前概念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好学生所熟悉的情景以及相关环节,让每个活动都从学生的原有认识出发,因此学生乐于参与,并能使探究活动更具亲和力,在亲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将原有认知与事实的碰撞中构建起新的认识。在教学《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时,我先将学生的前概念暴露出来,问学生:如果一杯浓盐水里的水一天天地蒸发减少,最后水全部被蒸发完,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呢?几乎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食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我让学生进行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水的探究活动。此时,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在探究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学生的前概念在科学的事实作用下,重新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形成“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的科学概念。

三、修正学生前概念,构建科学新概念

学生前概念与科学理性概念的两者间存有偏差和一定的距离。对许多概念已有自己的认识,这些认识对科学概念的形成可能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原有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不完全,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初就能够发展起对自然以及对自己周围的世界的理解,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缩短孩子自己的观念和科学的观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对某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的、基本的性质。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从前概念不断地向科学概念转变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将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置于突出的地位,如“白色”即“无色”,“透明”即“无色”等,当学生发现已有概念不能对某些新的发现给予合理的解释时,就会产生怀疑和否定,比如通常学生认为铁块在水里是下沉的,但看大铁船却能浮在水面上时,就会产生疑问。把要研究的问题放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和学生进行辩论,让思维与思维发生碰撞,在热烈的思维互动中,实验过程中修正前概念,不断突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在验证中修正,在修正中重构,达到科学概念的自我建构的终极。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前概念有效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前概念对科学知识的教与学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资源。我们应该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通过前概念获得科学认知新的生长。

综上,在利用学生前概念生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笔者形成了一定的见解:学生的前概念的价值不仅有效于科学课堂教学的生成,更有效于促进科学教学方式的改变,有效于丰富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用心解读学生的前概念,精心缝合教学与前概念的契合点,使科学教学更亲近学生,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情趣,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验和验证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忠学.小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2007

[3]全日制义务教育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文学活动的概念篇8

关键词 文化 行政文化 政治文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当代行政学的重建和发展,行政文化作为一个外来的研究术语也被一同引入到行政研究的工作中。现在,行政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公共行政研究的重要领域。不过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它还处在一个探索发展阶段,对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甚至行政文化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这无疑对行政文化研究的深入带来极大的困惑。本文针对目前行政文化概念的不一致认识,试图对行政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

一、行政文化概念的提出?

(一)文化?行政,当代行政学研究的新视野。早期行政理论和现代行政理论都是建立在传统实证主义方法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方法指导下,行政学理论尽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其局限。70年代以后,这些思想受到了批判,胡格韦尔特在分析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后尖锐地指出:行政生态理论“象所有功能主义有关现代化的理论一样是有缺陷的。这是因为功能主义者忽视了把发达的世界和欠发达的世界之间历史的和当代的结构关系考虑在内”。这一缺陷“造成了特殊的不良后果??[1]?”。在这里,胡格韦尔特所批评的缺陷也就是缺乏具体对应的、实在的具体环境。行政不仅与环境相关,而且是特定条件下的特定环境,对任何行政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其所赖以存在的特定环境基础之上。?

而要研究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下的行政问题,就必然地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文化高度体现了一个社会、民族所特有的那种特殊意义,也正是特殊性的影响才使得行政研究的具体化要求显得格外强烈。当代西方管理学者也都强调:“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一种文化,即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的一种文化。”至此,文化与行政的问题就成为当代行政学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行政文化也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被提出的。从此,文化作为一个新的角度,为行政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也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恰当的分析行政的方法。?

(二)政治文化概念的诞生,是行政文化引起世人关注的逻辑原因。我们知道,行政学是从政治学分出来的一门学科,自从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以来,行政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才彻底独立出来。但是,在研究行政学的同时不能完全撇开政治学,它始终都是受政治的影响的。概括地说,就相对而言,行政与政治关系紧密;就被包含而言,行政与政治不可分割。因而,在阿尔蒙德的“政治文化”概念提出以后,行政文化也相应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各种认识?

行政文化不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研究行政学的方法论,在我国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究竟行政文化是什么这一概念性的问题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人们对行政文化概念的概念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第一种观点是从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的,台湾著名学者张金鉴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吏和公务人员所应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2]?”。这种观点揭示了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官吏和公务人员所表现的环境主体的行政文化,不过对于行政文化的内涵却没有明确的指出来。?

(二)第二种观点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的不同界定,就广义而言,行政文化是指行政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制度和组织机构。从狭义来说,行政文化仅指行政意识形态,即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3]?”。这种观点突出了行政文化的观念形态,却没有明确指出行政文化的主体。?

(三)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的整体??[4]?”这是从文化与行政的关系揭示了行政文化的内涵,但这里的文化是包含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的大文化的概念。不符合行政文化是社会文化在行政这一特殊领域内的表现这一说法。?

(四)第四种观点从心理层面定义的,“行政文化是人们在行政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行政实践的观念意识,是客观行政进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和积淀,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内由学习和社会传递获得的关于行政的态度、道德、思想、价值观等观念??[5]?。”行政文化是“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民众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公共行政系统的普遍性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是公共行政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稳定反映与沉淀??[6]?。”从心理层面定义行政文化比较准确地突出了它的本质,也与政治文化的概念相一致,都是狭义方面的定义。但这两个概念把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为社会大众,显然扩大了其狭义的范围。?

三、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我们认为,合理的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弄清它与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搞清楚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准确定位,从而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合理的定义。?

(一)行政文化概念的理论前提。?

1、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契合点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依法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性活动。而文化作为一种深藏于心的精神积淀,是人的一切目的的心理动力,是推动行政过程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将文化引入行政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将文化引入行政的领域是为了行政学领域开拓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要知道,行政文化首先是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个领域或者是研究公共行政的一个视角。对行政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揭示社会文化对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影响作用的。所以绝对不能文化全能论的倾向,行政文化也不是万能的工具。

?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主要是人们界定的角度不同。对于文化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复杂的概念来讲,只能用哲学抽象的方法给文化确定一个大致的范围,一般包括三种文化观:广义文化观、中义文化观和狭义文化观。广义文化观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文化观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狭义文化观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的观念形态。为了便于对行政文化下定义,不使概念过于宽泛,我们从狭义文化观的角度对进行分析。因此,分析行政文化的概念我们也主张狭义的角度。?

2、合理界定行政文化必须理顺其与政治文化概念的关系行政是政治过程的一部分,政治主导行政,行政反作用于政治,与行政活动有关的行政文化以及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政治文化是一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政治文化主导行政文化,政治文化的改变必将带动行政文化的改变,行政文化是政治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政治文化引导着行政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说,其概念的内涵必须与政治文化概念相吻合。?

二战后,随着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兴起,政治文化研究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特别是随着大批民族国家的建立,西方国家极力向新兴民族国家输出政治制度和行政制度,但西方模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有的甚至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社会危机。于是,部分学者将研究眼光深入到制度背后的文化因素,研究文化与制度的互动关系,指出一定的制度必须建立在相应的文化基础之上,必须不断培育相应的社会文化氛围,并提出了“政治文化”这一崭新的概念,开启了比较政治学新的研究领域。其中,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比较政治学体系最具权威性,他给政治文化下的定义也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7]?。”我们认为,政治文化从狭义角度即从观念形态来界定可理解为人们在长期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和发展的,对政治活动、政治关系、政治形式及自身在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那么作为和政治文化如出一辙的行政文化也应该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从观念形态、心理倾向等精神意识的角度去把握行政文化概念。?

(二)行政文化内容的合理界定。?

1、行政文化主体的确定。对于行政文化的主体,我比较认同台湾学者张金鉴的看法,把行政文化的主体界定为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有的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和人民大众相互认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行政文化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人员,也包括行政系统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行政文化的概念,是在行政人员之间的相互活动之间即行政过程中形成的,而这一系统外的人民大众是被影响者,他们虽然也参与了行政活动,但最终是通过行政人员来界入行政过程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不属于行政文化的主体。?

2、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行政文化是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社会公共行政管理工作,从文化深层次来探讨行政管理高效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规律性,从文化底蕴角度来研究如何全面提高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一种思想道德文化体系,一种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首先,从文化的角度把握行政文化的本质。行政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是社会文化中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形式,它与社会行政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特殊方面,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特殊文化,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行政文化是政府在行政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包括行政人员对行政系统的态度、感情、信仰、价值等。所以把握行政文化,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既要把握行政中的文化,又要看到行政文化中的行政,从文化的角度看行政,把握行政中的文化,这才是行政文化的本质。?

其次,要充分认识行政文化的特征。行政文化同文化一样,是人的后天实践的产物,是通过学习、传递而被社会成员接受掌握。具体来说,行政文化有三个特征:①时代性。行政文化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②继承性。任何行政文化都或多或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相互渗透。新的行政文化总是在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③模式性。行政文化是客观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和积淀,表现出模式性的特征。具体反映在因为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各国行政系统所反映和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和特色,即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行政文化模式。?

一个概念在正确反映对对象本质的同时,也要反映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外延。行政文化的外延包括行政价值,行政态度,行政道德,行政思想以及行政习俗。?

行政价值是行政文化核心的价值观。行政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行政领域内的具体化,是行政主体对行政活动及其目标、结果的稳定的心理取向、评价标准和行为定势,实质是行政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内化。行政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一定社会行政管理的整体化、意志化、个体化的群体意识,从根本上决定了行政活动的走向。?

行政态度、行政道德、行政思想是行政文化外延的骨架。行政态度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突出表现为行政情感,即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的直观评价和内心体验,如好恶、爱憎等。行政道德是存在于人们内心并以一定的善恶标准调整行政关系、指导行政行为的规范准则。行政思想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高级的理性思维和高度抽象的精神活动。它是对行政活动的一种本质的、自觉的反映,并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

行政习俗是行政文化的行为样式 和载体,是行政主体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习惯和风俗。?

四、结论?

基于以上对行政文化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这样定义行政文化:所谓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体系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等观念,以及行政人员中行政实践中所遵循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等。作为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因素,行政文化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的进步状,是行政管理之魂。?

参考文献?

1.胡格韦尔特.发展社会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38?

2.张金鉴.行政学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2.292?

3.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4.郭济主.行政哲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吕元礼.行政文化概念浅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6.陈世香.公共行政文化及其影响的系统分析[j].探索,2004;(4)?

上一篇: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范文 下一篇:考古学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