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16 11:22:00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1

【关键词】 焦虑症;针灸;治疗

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主要症状为无明显原因的恐惧、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和运动性不安。属中医的情志病“郁证”、“不寐”等范畴, 抗焦虑的药物很多, 但药物治疗由于短期效果不明显, 长期服用易成瘾且不良反应较多、成本高受到一定限制, 本文以针灸为主, 辅以中药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42例焦虑症病例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 3中焦虑症诊断标准, 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 评分均在60分以上, 排除因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亢进等继发性焦虑。其中男19例, 女23例, 年龄23~59岁, 平均年龄36.8岁, 病程最短6个月, 最长5年。

1. 2 治疗方法

1. 2. 1 针灸疗法 取穴:百会穴、四神聪穴、神庭穴、水沟穴。伴有坐卧不宁加神门穴, 伴有心悸窒息感加内关穴, 失眠症状加安眠穴和三阴交, 胃肠不适加足三里穴。

1. 2. 2 方法 患者平卧, 全身放松, 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 取1~1.5寸毫针快速进针达到相应深度, 针百会穴、四神聪穴、神庭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 以患者耐受为度, 有麻、胀、酸感为宜, 留针30 min/次, 针刺1次/d, 5次/周, 连续4周为1个疗程。

1. 2. 3 中药辅助治疗 在针灸的同时患者同时口服逍遥丸, 主要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3次/d, 8粒/次, 服药30 d为1疗程。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20项, 根据分值评定患者的焦虑情况, 疗效评定采用SAS评分, 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标准进行评定。SAS降分率>50%为治愈, 降分率31%~50%为显效, 降分率20%~30%为有效,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42例患者中, 治愈16例(38.1%), 显效15例(35.7%), 有效7例(16.7%), 无效4例(9.5%), 总有效率为90.5%。自评量表评分, 治疗前SAS平均分为(67.8±7.3)分, 治疗后SAS平均分为(42.3±11.5)分, 治疗前后,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焦虑症在中医中与“郁症”、“怔忡”、“不寐”病症相关, 当情志不畅、气机失常导致心肾不交、心气不足或肝气郁积、痰热内蕴致神失所养。运用针灸能疏肝理气、健脾化痰、抑郁散结, 达到镇静安神的目的[1]。现代医学认为, 脑为思维活动的场所, 主宰人的精神活动, 人的一切活动均受大脑控制, 脑组织功能代谢通过血液提供能量和氧, 通过针灸刺激可改善脑局部缺血区的糖代谢, 促进激发受损脑细胞的再生, 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焦虑症作为精神类疾病, 可通过调节脑部功能, 平衡紊乱的脑组织状态, 从而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焦虑症中的各项症状也可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 心肝脾肾的气机失常也会导致神智不安等。

脑为元神之府, 主神明, 督脉循行于头部正中线, 系阳脉之海, 通络于脑, 百会、神庭为督脉之要穴, 百会为诸阳之会, 系督脉与太阳经交会处, 针刺百会、神庭能调理督脉经气, 升阳清脑。水沟穴系督脉与手足阳明交会, 通于任脉, 有“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之效, 配合四神聪可宁心开窍, 清脑安神。安眠穴位于头部, 有镇静安眠的功效。神门穴为心经之原穴, 是心气出入门户, 用泻法刺之, 能安神定志, 静心安眠。内关穴为心包经之络穴, 且八脉交会, 伴有心悸窒息感的用斜刺内关穴能通阴维脉, 理气达神, 达到安神定悸作用。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 针刺能调节所属脏腑的经气, 调节脾胃、益肝补肾。神庭、四神聪、安眠均位于头部, 通过针灸刺激, 直接作用于督脉穴和头部穴位, 通过调节脑部神经功能, 治疗精神类疾病。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的应用, 在有效调节心、肝、脾、肺经气的同时, 也对焦虑症有针对性的治疗[2]。

配合逍遥丸治疗, 有疏肝健脾、通畅气血的功效, 避免因服用西药产生依赖性和不良反应, 但见效较慢, 不利于急性发作的治疗, 以针灸为主, 中药为辅, 起效快, 无需长期治疗不良反应较少, 同时费用较低, 患者易接受, 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3]。根据临床经验, 治疗过程中配合心理疏导、注重心理治疗,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能有效减少焦虑, 增强疗效。

参考文献

[1] 朱兆洪, 丁柱. 焦虑症的针灸临床治疗及选穴特点探讨. 中国针灸, 2008, 28(7):545-548.

[2] 白洁, 臧东静, 徐静. 焦虑症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概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6(7):612-616.

[3] 罗文政, 毕钰桢. 针刺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临床杂志, 2007, 23(5):58-60.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2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抑郁;焦虑;大学新生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on University freshmen'Depression and Anxiety.Cheng Zuheng, Wang Yiran. College of EducationScie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group psycho logical counseling on treating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the university freshmen .Methods The 26 university freshmen who has depression and anxiet y from the selection of 90 SCL-90 were randomly divid 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13) and controlled group(n=13). The former received group counseling; the latter received no interventi o n. SDS, SAS scale were u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the scores of SDS, SAS reduced obviously, Group counseling was an effective wayto improve university freshme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Conclusion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can reduce depression and anxiety effectively , 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freshmen.

【Key words】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ling; Depression; Anxiety; Uni versity freshmen

大学新生告别熟悉的中学校园迈进了陌生的大学殿堂,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其学习方法 、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新生对大学生活感到不适应,处在迷茫 和困惑中,容易产生一些抑郁、焦虑心理问题,对他们在大学阶段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大学新生的抑郁焦虑症状进行干预,旨在提高大学新 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期尽快地融入大学生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某高校入学后1个月的大学新生,随机按班级整群抽取新生357名,发 放SCL―90,筛选出26名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大学新生,并随机将13名新生作为实验组,进 行团体心理辅导,另外13名新生作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

1.2 测评工具 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Derogatis (1975)编制, 共计90道题 ,包括抑郁、焦虑等10个因子,采用五点计分[1];②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 用于衡量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中的变化[2];③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 定人们焦虑 主观症状的测量工具,有较好的效度,是目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焦虑评价量表。从这些量表 的测量得分可以比较测量的准确性,从而对被试的抑郁焦虑程度有1个综合的评价。

1.3 干预时间 辅导时间为2007年9月21日~11月27日(期间有1个星期是国庆节),每周 辅导1次,共8周,每次2个小时,共16小时;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照常上课和学习 。

1.4 团体心理辅导过程 设计8次活动,每次活动都有1个比较明确的主题,分别为相识 、增加信任感和建立小组气氛、人际关系训练、认识抑郁与焦虑并学会情绪表达、社交训练 、自信训练、自我认识训练、结束活动。这8次活动紧紧围绕1个主题――治疗抑郁和焦虑 。这8次活动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即第一次为开始阶段,第二次为发展阶段,第三次至第 七次为成熟阶段,最后1次为结束阶段。每次活动中都包括讨论、游戏、角色扮演、放松训 练等内容,不仅注重组员认识的改变,更注重他们行为习惯的改善。活动前对实验组和控制 组的被试进行前测,活动结束时再对同样的被试进行后测。实验组的被试除了进行上述测试 之外,还采取了小组分享、课程报告等主观评估方法。

1.5 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实验前先利用SDS与SAS量表进行前测;实验进行1个月后,用相 同的SDS和SAS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试;实验结束后,再用这两个量表对两组成员进 行施测。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由表1和表2可以得出,实验组的SDS与SAS前测得分高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差异都无统计学 意义(P>0.05);辅导1个月之后,实验组的测验结果低于对照组,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后的测验,实验组SAS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5,P

实验组辅导1个月后测的SDS和SAS得分显著低于前测(P

3 讨 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关系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 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助人过程[4]。大学新 生刚步入 高校,面临一系列人生发展的重大课题,而在完成这些人生发展课题和目标的过程中,会面 临着不同的内心困惑及矛盾冲突,团体心理辅导为大学新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学 习新的认知与行为方式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3.1 精心设计活动,有的放矢 根据导致大学新生产生抑郁情绪的生活方式因素、学习 目标的改变、人际关系不良、心理定位的改变等因素,通过“我的核桃”“我的T恤衫”“ 自画像”等活动促进成员探索自己,深化自我认识,识别和接纳自己的独特性等,通过“我 的优点和限制”“天生我才”“让我自豪”“戴高帽”等活动可以达到成员肯定自己、提高 自信、拥有积极心态的目的,通过“哑口无言”“回应练习”“情绪脸谱”等活动,使成员 掌握了一些交往的技巧,增强了他们与人交往的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绪管理观”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改变与消除挫折的刺激情境和引起挫折感的心理因素,积 极主动地适应挫折情境。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3.2 运用团体力量矫正改变错误观念和歪曲认知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本身是一个 倾吐心事的地方,和其他组员的交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就是对社会退缩的治疗,打破 了自我封闭的恶性循环;参加小组本身就是采取了行动,打破了什么也不做的抑郁状态;而 且,在小组中和其他组员对生活的意义、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讨论交流会促使他拓宽思路, 寻找生活的意义,组员们对抑郁的理解及创造的一些解决办法都对他不无启迪;在小组中看 到他人也同样会有抑郁焦虑,就会摆脱别人每天都快乐地生活着,只有自己才生活悲惨的错误 想法;在小组中对他的帮助也会树立自己的有价值感,感到活着的意义;另外,小组中的其 他组员都像是一面面镜子,可以看出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正确认识自己,而不是盲目自卑; 而组员之间感情的支持是小组产生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团体的力量为大学新生改善自己的 社交行为提供了机会和条件,所以效果极其显著。

3.3 借助辅导,提高希望特质 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发现有许多更优于自己的 “强者”,以前的那种优越地位和感觉都不复存在了,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挫折,因而内心深处 便不同程度的产生失落感,情绪低落,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点的挫折时,就会产生 强 烈的心理冲突,体验到自卑和失落。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如“我的生命线”“我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人生规划”等活动都有利于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估并展望未来,树立明确的 学习目标,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中还穿插了“头脑风暴” 等练习,为成员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使他们亲身体验到了集体智慧和力量,从而为 实现目标提供了路径支持。

3.4 及时强化,助人自助 在每次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要求成员分享彼此的感受,并 以书面形式写下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收获、意见、建议等,并将在团体中学到的经验运用 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这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规划的过程,其实质是成员的 一个自我教育过程。每次活动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以行为演练为主,还要发放辅导者根 据本次团体辅导内容编辑的学习材料自学,从作业中可以了解到组员是否产生了变化。这样 通过参与团体活动获得的亲身体验,通过分享交流得到进一步深化,加上辅导材料的学习以 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使团体辅导的效果能够稳定而长久。

4 结 论

4.1 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学新生的抑郁程度,也可有效减轻其焦虑程度。

4.2 团体心理辅导在治疗性目标上是非常有效的。

5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3- 35

[2]舒良.抑郁症的评定与治疗.中华医学杂志,1999,79(5):398-400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41-196

[4]王兰爽,刘森. 团体心理辅导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初探.教育科学, 2006,22(2):90-91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3

[关键词]书法训练;丁螺环酮;广泛性焦虑症;焦虑自评量表

据介绍,书法能陶冶情操,稳定情绪,改善注意力,增强对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自信心和减少自卑感等作用。鉴于此,我们对3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在进行丁螺环酮系统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书法训练,并与单用丁螺环酮系统治疗的3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加以对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系我院2005年3月~2006年3月住院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一3关于广泛性焦虑症之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15分,焦虑自评量表(SAS)≥51分;④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和/或其它神经精神疾病者;②有酒精及药物依赖和类似药物过敏者;③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有明显异常者;④因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持续合作者。符合上述条件者共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32.9±8.2岁;平均病程16.3±9.8月。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33.2±8.3岁;平均病程16.7±10.4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两组均予以丁螺环酮系统治疗,初始剂量为10mg/d,以后视病情变化酌情递增至20~30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书法训练,时间均为8周。

1.2.2 书法训练 让患者每周一~五的下午在书画室里进行书法训练,每次90~120min。方法:由经过专门培训的2位心理科医师和2位主管护师进行讲解和指导。首先讲解书法训练的目的、意义及操作方法,然后让患者用毛笔按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大字红膜字体临摹,由易到难顺序完成,并向患者提出书写要求,检查和监督书写作业完成情况,实施期间随时注意调整患者的情绪,并做好观察记录。定期对患者的书写作品进行现场评估,并带领其交流书写体会.在书写过程中,通过培养对书写的兴趣,逐步建立自我控制的意识,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1.2.3 评定工具及方法 采用HAMA及SA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进行评定。①HAMA: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0~4分5级评分,得分越高焦虑程度越重。②SAS: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分4级评分,其中第5、9、13、17、19条共5个条目为反序计分。临床疗效按HAMA减分率评定:即减分率≥80%为痊愈,60%~79%为显著进步,30%~59%为进步,<30%为无效。

1.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输入微机,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见表1。

2.2 两组HAMD及SAS评分结果比较经过为期8周的系统治疗后,两组HAMA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87、13.71、15.17、19.89,P<0.01)。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HAMA及S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8周末,观察组HAMA及SAS评分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15、3.52,P<0.01)。见表2。

3 讨论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4

发现不孕要坦然,不迷信土单验方、广告传言

患者得知自己被诊断为不孕症时,最初往往会感到震惊,不敢也不愿相信,出现茫然、焦虑的情绪。同时,来自亲朋好友的舆论压力也会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为了尽快达到生育目的,不孕患者多有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迷信土单验方、广告传言,四处奔波求医,甚至烧香拜佛。这些盲目治疗和不科学的行为,往往是花了钱而不见效,使患者出现失望、悲痛、自卑、愤怒等心理。这种心理压力长期作用于患者,往往会导致内分泌紊乱,给正常生理机能带来不良影响,形成生理-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使不孕症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不孕症时,应坦然面对这一事实,积极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向不孕症或妇科内分泌专家寻求建议,向他人倾诉内心烦恼,转移对不孕症的过度关注。同时应提高自身对不孕症的医学认识,相信科学,积极进行系统检查和规范治疗,以免劳民伤财,丧失治愈的信心。患者的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真切的关心、贴心的理解,积极鼓励和帮助患者,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治疗后要坦然,莫因焦急忧虑导致不育或流产

有许多不孕症患者,对症治疗后告知痊愈,便时时刻刻操心,何时能够怀孕。治疗不孕症一定要有耐心,这点很重要。因为人的生殖能力较低,即使是健康的夫妻,女方一年才能排12个卵,每个卵子排出后只能存活12~24 小时;如果不能在排卵期适时性生活,就会错过一月。故不孕的治疗是以年为单位的。应坦然面对,不要因治疗后一时的未孕便焦虑不安。

不孕症的病因复杂,包括生物、环境、社会以及心理等因素。不孕症患者多伴有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功能性病变,以及心理障碍。患者经系统正规的治疗后,即便生殖器官病变得到治愈,但如果心理障碍持续存在的话,也可以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不育症。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心因性不育。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孕症患者经长期奔波治疗,仍未受孕,最终丧失了继续治疗的信心,放弃了生育自己孩子的愿望,领养了孩子。但却在领养孩子后,意外的发现自己怀孕了。这就充分体现了保持心态平和的重要性。

即便治愈后怀了孕,也要坦然面对。一般认为,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和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影响内分泌-植物神经系统-性腺激素轴,引起机体激素紊乱,导致子宫收缩,输卵管挛缩、宫颈黏液分泌异常等,导致流产。临床上很多不孕患者,经治疗后好不容易怀孕,又提心吊胆,惶恐不安,担心胚胎好不好,会不会有畸形,等,甚至失眠。在这种状况下,最后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或流产。再次怀孕后更加恐惧,形成恶性循环。我曾遇到一个病人,治疗后连续怀孕、流产11次,第12次怀孕后在我们的治疗鼓励下,最终顺娩一男孩。因此,不孕症患者怀孕后仍要坦然面对。

常规方法不能治愈时也不要泄气,要坦然,接受现实,还有高科技解决方法

经过系统科学的检查和正规的治疗,仍会有少部分患者由于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最终不受孕(多与女性输卵管阻塞、粘连,男性少精、无精、弱精等因素有关)。当不孕症患者得知自己不能自然受孕时,仍要坦然面对这一事实,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人工生育辅助技术可以帮助不孕症患者受孕。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是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即通过促排卵、取卵、体外受精培养,以及胚胎移植等方法,使不孕症患者受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辅助生殖技术也不断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时,不孕症患者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心理因素对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与否也存在着重大的影响。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5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一)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中学生考试焦虑(状态、特质焦虑)、心理健康的现状,剖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探讨考试焦虑特别是过度焦虑的心理辅导策略。

(二)探索焦虑状态形成的原因,并探讨激发学生适度焦虑的策略。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以积极科学的态度应对各种考试。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将来步入社会参与更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三、研究措施

(一)开展培训工作,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参研教师的实际出发,我们确立了“培训―调查―总结―研究―实施―再研究―推广”的总体研究思路。

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培训;二是关于本课题的理论学习。

(二)认真扎实地开展研究工作。采取了“调查访谈―咨询―问卷―分析总结―寻找对策―辅导矫正”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

四、研究成果

(一)研究工具

我们聘请了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冯正直教授做我们的专家顾问,指导我们设计制作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包括三部分内容:⒈症状自评量表(SCL―90);⒉焦虑自评量表(SAS);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表的分析使用了spss 11.0软件。

(二)研究被试

调查对象为初一至高三全体学生,共计2365人。其中男生1321人,女生为1044人;初中为914人,高中1451人,年龄在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15.23岁。发放调查表100%,收回调查表95%,有效卷70%。我们借助三医大的资源(人力、仪器)对调查量表作了分析。

(三)测查时间

为了确保我们研究的是学生考试焦虑,一般测试是在考试前2~3天进行,考试为期末考试、中考和高考。

(四)形成分析结果

1.SCL―90结果

性别比较:比较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其他,样本量为男生709人,女生707人。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1)我校男女生总的心理健康水平分别为:男生为1.6176±0.48369,女生为1.7569±0.51592,表现为阴性结果,说明我校男女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各因子,在性别上均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除其他外P<0.05),说明女生总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因子比男生要差。

(2)其中,男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小于2,说明我校男生在心理健康各个因子上都处于正常水平。我校女生在强迫症状上存在问题,其他方面均处于正常水平。

城乡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城市1181人,农村235人。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1)我校城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均分为:城市学生均分为1.6631±0.49823,农村学生均分为1.807±0.52053,(P<0.01),说明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非常显著差于城市学生。

(2)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都<2,说明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中,除了强迫症状大于2,其他各个因子也均处于正常水平。

(3)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各个因子中,其心理健康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农村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其他>抑郁>焦虑>躯体化>恐怖。

年级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初一167人,初二302人,初三249人,高一467人,高二23人1。

比较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其各个因子在年级上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的(P<0.01)。

经过事后检验,得知:

总均分上:初一>高一,初一>高二,初二>高一,初二>高二,初三>高一,初三>高二。

成绩比较:比较因子同“性别比较”,样本量为成绩优等的61人,成绩中等的1050人,成绩较差的305人。

比较结果分析显示:我校各等级成绩学生在总分及其中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其他四个因子中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其他因子则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经事后检验,进一步得知:

总均分上: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⒉特质焦虑状况(样本量同“SCL―90结果”)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性别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

城乡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城乡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城市学生的特质焦虑要显著地低于农村学生。

年级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年级间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表现为学生的特质焦虑随年级的上升而上升。进一步分析:初二<高二,初三<高二。

成绩比较:我校学生的特质焦虑在成绩等级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地差异(P<0.01),表现为学生的特质焦虑与学生成绩等级成正比。进一步分析得出:

成绩好<成绩中,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3.状态焦虑状况(样本量同“SCL―90结果”) 比较结果分析显示:

性别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城乡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城乡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成绩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成绩等级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进一步分析得知:成绩好<成绩中,成绩好<成绩差,成绩中<成绩差。

年级比较:我校学生的状态焦虑在各个年级学生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进一步得知:

初一<初二,初二<高二,初三<高二,高一<高二。

(五)探究原因,形成对策

1.探究原因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我校部分学生处于无焦虑状态。通过座谈、家访、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作了探究,从积极的方面分析,这是由于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调节考前焦虑,教给学生掌握正确的过度焦虑的调节方法,增强了心理素质而取得的效果。

而从消极方面分析,有以下原因:

(1)学生学习动机偏弱。(2)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存在偏差。(3)社会上“读书无用”“毕业即失业”等舆论的不良影响。

从实验教师的访谈以及以上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中有不少存在考试焦虑状况,且不同人群的考试焦虑状态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年级差异和成绩差异两方面:

(1)年级差异:学生的焦虑水平随年级升高而具有上升趋势。

(2)成绩差异:学生的焦虑水平随成绩的上升而具有上升趋势。

2.研究对策

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如果无焦虑,对学习无推动作用。但是过度焦虑,则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据此,针对我校的调查结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对策,采取“两线并行,内外兼治,区别对待”的方法,“两线”即无焦虑和过度焦虑两条线,“内外”即内因(学生)和外因(学校、教师、家长),“区别”即针对不同情况的辅导方式。具体对策如下:

对策一:对学习焦虑水平偏低的学生,应适当“加压”。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整学生学习心态。通过谈话法、举例说明法、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法等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变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2)调整家长的期望值。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考试焦虑程度。家长对孩子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要变考前施压为平时关心;制定目标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不能由家长包办代替;家长需改变仅以学习成绩为惟一标准的观念,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对策二:对学习焦虑水平过高的学生,应适当“减压”。

内因方面:

(1)知识疏导法。让学生了解学习焦虑与学习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只有将学习焦虑控制在适中程度,才会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使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焦虑现状,主动积极地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2)认知矫正法。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

通过年级学生会、班会、学科教师的考前指导等途径,让学生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应通过考试检测阶段学习的情况,为下阶段的学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而不要只盯着分数,将失误扩大成无可挽回或弥补的错误,因而增加无谓的焦虑。

②引导学生对自身应付考试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估价,即正确认识自我。

首先引导学生检查并分析自己对考试的担忧,然后整理已写下的担忧,去掉重复的,合并相同的,按担忧程度的大小排序。其次,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担忧进行合理性分析。再次,引导学生参与担忧辩驳,得出合理反应,并用积极的话语反复进行自我鼓励,帮助自己树立信心,使自己卸掉包袱,轻装上阵。

③行为矫正法。指导学生掌握一点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松弛训练法、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运用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释放心理压力,减轻焦虑程度,这些方法简单易懂,容易操作,效果也比较明显。学生可以用这些方法自行调节自己的焦虑程度,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外因方面:

(1)学校方面。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一是改革评价标准,由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向品德、学习、综合能力、科技创新、心理健康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转化,形成了多元评价机制,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进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评选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降低焦虑感,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二是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对普通学校的信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

(2)教师方面。我校教师首先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新型的人才观;其次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减轻了他们对学习和考试的恐惧;再次,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优质的教育赢得学生的信赖;最后,针对部分学生的焦虑状况,开展了不同层面的辅导活动,如年级、班级的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教师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减少“师源性”考试焦虑,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信,降低学生的焦虑感。

(3)家长方面。第一,希望家长换位思考,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子女;第二,希望家长认清当前的形势,了解考大学并非惟一的出路,行行皆可出状元;第三,希望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子女,了解他们的特长兴趣,与子女一道制定未来的目标;第四,希望家长改变管理方法,不以成绩好坏作为“晴雨表”,变“奖励”“惩罚”为“帮助”,和子女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帮助子女克服困难,战胜恐惧,健康成长。

对策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1)针对不同的焦虑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2)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当然,以上所言对策,并非孤立的,分清具体原因,综合使用,对症下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五、研究效果

(一)引导学生战胜考试焦虑,积极投入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从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可看出,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应试心理的辅导,使我校学生具有了良好的应试心理。

(二)形成了适合我校校情的矫正考试焦虑的对策,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

(三)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中涌现出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心理中心教研组组长,重庆市优秀教科室主任、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重庆市语文教学先进工作者,区学科中心组成员等。

实验教师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先后获得区、市、部级奖励,而关于教育教学其他方面的论文有30余篇获奖,并有部分在刊物上发表。

(四)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2007年和2009年,我校学生勇夺沙区中考状元桂冠。我校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年均100余人次。2007年和2008年我校两位同学分别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和“区长奖提名奖”。

(五)学校的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学校的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

1.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近年来,我校连年获得中、高考的升学突出贡献奖;2008年我校是区高考升学比例增长最大的学校,获得初中、高中升学考试一等奖。

2.就读我校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充分说明了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认可。

3.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认可。近几年来,我校获得了多项荣誉:沙坪坝区重点中学、沙坪坝区课改先进单位、沙坪坝区科技示范学校、沙坪坝区民主管理示范学校、沙坪坝区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科技特色学校、全国学习科学示范学校等。

六、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课题已结题,如何将研究进一步深入并将研究成果推广,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家长的素质以及对考试和学生前途的认识参差不齐,需要我们多渠道地疏导;目前的社会环境对学生和家长乃至学校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影响,我们无力改变这一现状,这也制约着我们对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但我们仍将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使相关工作更具有效性、延续性和长效性。

(稿件编号:100827008)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6

关键词:强迫症状;焦虑;悦纳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普遍较大,各种心理问题出现的比例较其他年级更大,在其他年级出现的如异性交往过密、亲子关系僵化甚至恶化、厌学情绪、考试焦虑等问题在高三学生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受到强迫症困扰的学生也最多。

强迫症是指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它一般表现为患者反复出现相同的观念、想法、行为明知不对但无法自控,从而感到十分痛苦。如强迫思考、强迫记数、强迫检查、强迫清洁等。在高三学生中出现强迫症状的表现有:头脑中重复出现一些字句,频繁思考同一无意义的问题;一提笔就反复练字,无法控制;反复检查自己做过的题目,以致考试时不能完成答卷;怕忘记带文具,反复检查书包,以致常常迟到……高考前强迫症状的高频出现,是因为一些学生学习过分紧张,学校、家庭要求过严,学习中经常体验失败,在班级处境不甚良好,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出现强迫症状。

此外,下列几种情况也易导致学生出现强迫症状:①生活中出现强烈的精神刺激,如受到严厉批评、人格受辱、家庭争吵、亲人伤亡等,造成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回忆过去、担忧未来。②人格 发展 有缺陷,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急躁好强、内倾退缩等。表现为:墨守成规,求全责备,遇事强求细致、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反复评价。③得到错误信息而不知所措,常常思考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情对自己造成伤害时的对策,过分关注于这件事,不知不觉形成强迫性思考。④学生在过去因一些负面事件刺激留下的创伤性体验,也可能在高考前较高心理压力下诱发强迫症。

一般来讲,具有强迫症状,持续时间较短、频率较低,或对日常工作学习没有造成较大麻烦,自我感觉不是特别痛苦,就不需进行专门辅导。但有些学生在书刊杂志中了解到一知半解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就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特别是高三学生,在高考压力下,持续被不理解的强迫症状所困扰,就会造成难以释怀的苦闷心情,从而严重影响学习。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们进行合理认知、辅以积极的自我调节就会最大限度助其减轻困扰。

①悦纳自我。出现连续强迫症状表现的学生,大多较为自卑。他们不断苛求自己,在追求完美中体验到更多的失败与挫折,因而经常得出否定自我的结论。存在此类心理障碍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屑去做,对自己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过于耿耿于怀。对这样的学生要引导他们降低要求,悦纳自己目前的状态,树立起可以逐渐改进的信心。②接纳当前的症状表现。强迫症并不是可怕与不可治愈的心理疾病。对已经出现强迫症状的学生,班主任可引导他们悦纳自我的同时,接纳出现的症状。把这些症状当作是不期而遇的朋友,自己不喜欢这个朋友,但也赶不走,与其苦苦纠结于摆脱它而不能,可以尝试和它一起前进,这样能够减少因过分关注带来的过度焦虑。症状是缓解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也是宣泄自己消极情绪的方式,如果强行控制自己,可能会对自己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③主动与人交往,拓展注意范围。此类学生,往往注意力过多关注自身感受,忽视身边的人和事。班主任在帮助他们在逐步完善自我的同时,可协助他们拓宽注意范围,尝试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解他人的喜、怒、哀、乐,学会主动关心、体谅他人,学会与他人交流。可以鼓励他们从向班主任倾诉开始,进而到自己的父母、好朋友。④转移注意力。鼓励学生当强迫症状发生时,尝试中断强迫行为或抛开强迫思维,去进行另外一件与此完全无关且不需过多注意的事情,如到操场快跑或大声唱歌而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尝试内心压力用另外形式释放后的舒畅。⑤顺其 自然 ,为所当为。这是心 理学 界著名“森田疗法”的核心思想。把它运用于此,就是为了说明被强迫症状干扰的学生同样能够坚持学习,而且,也可以坚持每天按计划去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完成既定计划后的愉悦,获得充实感,从而可以较长时间地转移注意力。另外,当发现学生有强迫症状时,不可对学生冷嘲热讽或表现出过分关注,以免给学生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7

一、基本情况

1.个人情况

来访者:女,汉族,39岁,大学本科文化,某普通高中高三英语教师,参加工作14年。来访者说话有条理、表达清晰、思维逻辑性强。家住市区,丈夫是大学本科文凭,也是本市某高中教师。儿子上小学六年级,家庭关系良好。

2.问题概况和个人陈述

长期以来为自己头发脱落而担心、忧虑,感到工作压力非常大,紧张和焦虑,经常失眠。一提到睡觉就特别紧张,提心吊胆的,很担心失眠。因为怕睡不着,所以晚上九点多就提前上床躺着等入睡,尽力想快些入睡,但结果适得其反,常常是别家或四周的灯都熄了好久自己还睡不着。躺在床上什么都想,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不但睡不着,而且心跳加快。越不能入睡,就越紧张和焦虑。睡着后又容易醒,醒后就又睡不着了。每晚大概只睡四五个小时。

3.心理测评

对来访者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显示,焦虑(3.44)、抑郁(2.67)、躯体化(2.23)、强迫症状(2.46)四方面得分状态都处于异常水平,焦虑得分最高。

二、诊断与分析

1.诊断

来访者明显具有焦虑性失眠症状的特点。焦虑性失眠以入睡困难最突出,来访者躺在床上后,脑子越来越清醒,过去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不停地在脑子里显现,不想都不行,越是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事,越易引起烦躁,越不能入睡,而越想越兴奋,越兴奋越睡不着,就这样翻来覆去无法入睡。其实这就是一种焦虑症,多数因精神紧张、工作或思想压力大、生气、环境变化等引起。

2.原因分析

(1)工作焦虑。对工作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威胁的压力事件做出忧虑、焦灼不安的情绪反应。罗杰斯认为焦虑是一种紧张状态,是有机体对潜识中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的矛盾的反应。当这种矛盾或不一致有可能进入知觉或意识,并可能因此而迫使当前主要的自我概念产生变化时,焦虑就会产生。来访者当下经历和体验的焦虑包括学生考试、承担公开课、示范课、领导听课等任务,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她潜识中的自我概念,因而产生了焦虑。

(2)人格因素。来访者具有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的A型人格特点,生活长时间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社会适应性较差。新一届高三,新一任校长,运作模式改变了,要求和以前不同了,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她的焦虑还与其完美主义和过分在意自己的不足有关。

(3)不合理认知和思维。艾利斯指出每个人都有一些合理和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并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时,最终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在本案例中来访者具有一些过分概括化、绝对化的要求和想法。如直发就会掉发;梳头时每次掉几根,会掉光;学生成绩不好,是自己教得不好;学生现在成绩不好,就完不成高考任务;晚上必须得睡好,否则第二天一定精神不好;自己的课必须上得很好;校长听课是非常糟糕的事;考试、解题比赛成绩不好十分失败、丢脸;儿子一定要表现好;亲人的所有困难自己都得帮等。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导致其陷入不良情绪困扰,焦虑、抑郁、悲观滋长。

(4)应激事件。同事的突然病逝对来访者产生了较大的剌激。森田正马曾指出,我们最大的、最根本的恐惧是死亡的恐惧,人害怕死亡其实是因为有贪生的欲望。我们都希望健康地生存,希望活得更好,希望被人尊重,希望向上发展,希望成为强者,成为优秀者,成为幸福的人。本案例中来访者的同事突然病亡,没有一丝征兆,对来访者来说完全出乎意料,来访者深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特别是对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的忧虑。

(5)精神交互作用,失眠形成恶性循环。森田正马指出,当个体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种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来吸引注意力进一步固定它。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这种感觉越发强大,这就是精神交互作用。本案例中来访者越关注睡眠就越敏感,越强迫自己入睡越睡不着,陷入了精神交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三、辅导方案与策略

综合利用来访者中心、认知合理情绪、森田疗法及放松训练等理论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咨询辅导。首先,收集来访者信息,作出初步诊断,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其次,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人格上的一些不足,找出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改善,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再次,利用森田疗法的理论技术应对失眠,以放松训练辅助;最后,达到帮助来访者解决焦虑性失眠的问题。

四、辅导过程

1.第一次辅导

来访者讲述了进入高三教学以来的压力,对睡眠的害怕,对同事病逝的忧伤与难过,对父母的担忧,对儿子学习成绩的紧张与焦虑和对内分泌失调、脱发等问题的不知所措等。

辅导措施:以来访者为中心,肯定其前来咨询的积极性,并向其说明心理咨询的情况,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场所或一种氛围,帮助其找到某种答案或自己解决问题,咨询时间是属于她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并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友好的方式接受她的态度,积极鼓励其表达,尽可能详细收集资料。无条件接纳、认识和澄清她的消极情感,指出其部分不合理的认知。利用森田疗法的思想,建议其面对现实,首先接受暂时睡不着的现实,接受自己的压力与失眠,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然后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在睡觉时,顺其自然,不强迫,不关注,做应该做的事,也就是不想睡用不着早早上床,做些可以做的事,等瞌睡了再睡。如果一晚上都不想睡,可等一晚上看是什么样的结果。

2.第二次辅导

全面挖掘其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与之对质,与来访者一同积极看待工作焦虑和压力。正常人在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将要发生不利的情况或危险时,都会产生压力与焦虑,这种压力与焦虑通常并不构成疾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压力与焦虑并不是坏事,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勇气,去完成工作或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从某程度上说,压力与焦虑是一种积极的应激本能。只有当压力与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和程度时,才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妨碍人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正常生活。

非常不利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应努力去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改变这种状态,在不可能时,则学会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下去。最后明确指出其失眠产生的机理是精神交互作用下形成恶性循环,对失眠问题进一步采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技术加以巩固。

3.第三次辅导

主要是训练来访者以深呼吸法、冥想法放松。然后应其要求赠送了放松音乐,要求她睡觉时在背景音乐下练习深呼吸法和冥想法放松,慢慢进入睡眠。此外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可根据焦虑情绪缓解和睡眠改善情况,看看内分泌失调和掉发状况是否有明显好转,如果好转不明显,则建议看医生。第二,建议积极参加文体活动,适当增加耗氧运动。尽管带高三比较紧张、繁忙,还是要调节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劳逸结合,如跑跑步、打打球,可能有助于睡眠,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内分泌功能。也可以唱唱歌,在适当的场合、时间高歌一曲,找回自己过去那种感觉,从心底感受那种轻松与舒适。第三,注意饮食调整。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如牛奶、面包、饼干之类的食物,也可喝点莲子粥,有助于睡眠。

五、讨论

1.效果跟踪与评估

本案例经过近一个月的咨询辅导,来访者逐渐打破了精神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失眠恶性循环,较好地采纳并掌握了森田疗法理论中“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技术。认知情绪理论分析消除了来访者对工作、家人、死亡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深呼吸法、冥想法放松练习,较好地缓解了其工作中过大的压力、紧张与焦虑。一个半月后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中,其焦虑、抑郁、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均降至正常范围。几天后在校园中遇到她时,其面部肤色变得红润了不少,精神面貌好了许多,反馈中得知其睡眠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焦虑性失眠好转。来访者还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如打乒乓球、跑步,拔河比赛、书法比赛等,积极而活跃。

2.成功之处

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次咨询时对来访者积极的关注与接纳,使其感受到被理解。沟通过程中真诚的交流和适时、适当的自我暴露,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与咨询关系,才会有第二次与第三次咨询辅导。当然也与来访者积极配合、主动训练和感悟有关。来访者非常聪明,对精神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失眠恶性循环及顺其自然的思想与技术领悟较快,对自身不合理的想法一点就明白,并积极进行放松训练,阅读推荐的相关书籍。

3.体会

高三教师肩负的任务重,压力大,同时面临着家庭环境、人生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心理健康方面应得到关注与援助。学校应多开展一些学习培训与训练活动,帮助他们释放压力,缓解焦虑与紧张,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

焦虑心理症的辅导方法篇8

[关键词] 坦度螺酮;非糜烂性反流病;随机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b)-0124-02

Clinical studies of tandospirone in adjuvant therapy of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MA Huan,ZHANG Li-li

Department of Gasroenter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Mianyang, Mianyang,6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andospirone in adjuvant therapy of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167 patients with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in our hospital,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rapeutic group (n=81,treating with pantoprazole plus mosapride)and control group(n=86,treating with tandospirone ,pantoprazole plus mosaprid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DQ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in the therapeutic group(90.38%)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70.24%). The symptoms of heartburn,reflux,chest pain and regurgitation were improved, and the RDQ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herapeutic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Tandospirone;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包括食管症状、食管外症状和(或)食管粘膜的损伤[1]。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类型,是指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传统内镜下未见Barrett’s食管及食管粘膜糜烂和/或破损[2]。在我国,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中约50%~60%为NERD[3]。目前研究发现,NERD的发病并不完全是由食管反流所致,还可能与焦虑、抑郁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内脏高敏感性密切相关。基于上述机制,该研究在传统药物泮托拉唑、莫利的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辅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消化内科门诊诊断为NERD患者167例,其中男77例,女90例,平均年龄为(51.4±10.3)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烧心、反酸等症状,且经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或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筛选后考虑伴有焦虑抑郁状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1例,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30~79岁;②有典型的烧心、反酸、胸痛等症状;③胃镜检查食管粘膜正常;④症状≥4周;⑤HAMA评分为8~35分或/和HRSD评分为7~29分。

1.3 排除标准

①胃镜提示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s食管、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等疾病;②有胃食管手术史;③就诊前2周内曾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胃肠道动力药等;④已经服用抗焦虑抑郁药;⑤合并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⑥药物过敏者;⑦有精神病史或无法配合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 mg,1次/d),枸橼酸莫利片(5 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10 mg,3次/d)。治疗4周结束后对反酸、烧心、胸痛、反食症状进行评估。

1.5 疗效评估

该研究采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对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症状评分。RDQ调查过去4周内烧心、胸痛、反酸、反食的情况。以每周症状出现的频率计为1~5分。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计为0~5分,采用“症状频率计分加严重程度计分总分”,评分最高可达40分,临界值为12分[4]。疗效分为3级:显效:治疗前后评分下降3~5分;有效:治疗前后评分下降1~3分;无效:治疗前后评分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还需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情况。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完成情况

对照组失访2例,治疗组失访1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97,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治疗4周后RDQ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39,P

表1 两组治疗前后RDQ评分比较(x±s)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0,P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4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适症状,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无明显异常。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疾病,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中常见类型。NERD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其发病机制不仅包括胃内容物反流、内脏高敏感性、食管上皮细胞间隙增宽等因素,还与社会因素、心身疾病有关[5]。传统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或H2受体拮抗剂联合胃肠道动力药在改善烧心、反酸等症状上效果明显,但并不能缓解所有反流症状,尤其对NERD患者效果欠佳。反流症状与情绪因素相互影响,反流症状可导致焦虑抑郁情绪产生,后者亦可加重反流等不适,由此产生恶性循环[6]。近年来,临床医师越来越重视NERD存在食管高敏感性的特点和其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对于联用PPI制剂和胃肠道动力药疗效欠佳的NERD患者,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坦度螺酮是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首先研制的氮杂螺酮类抗焦虑药,于2004年在国内上市。作为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对5-HT1A受体表现出两种作用,即完全的突触前激动功能和部分突触后激动功能,坦度螺酮激动突触后5-HT1A受体发挥抗焦虑作用,同时下调突触前5-HT1A自身受体密度而起到抗抑郁作用,它通过与突触前后5-HT1A受体的直接结合来实现抗焦虑及抗抑郁作用,并通过恢复5-HT与5-HT1A、5-HT2A受体的平衡结合状态而发挥持久的抗焦虑作用[7]。

该研究纳入的患者均为合并有焦虑抑郁状态的NERD患者,结果显示,联合坦度螺酮辅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为70.24%),治疗后RDQ评分(11.24±2.97),较治疗前(17.96±2.27)明显改善。故传统治疗联合坦度螺酮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烧心、反酸等症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对于NERD患者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式,全面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在治疗临床症状同时,关注精神心理状态的调节。推荐合并有焦虑抑郁情绪的NERD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坦度螺酮辅助治疗,可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孙晓红,柯美云,王智凤,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动力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2):1718-1721.

[2] Vakil N,van Zanten SV, Kahrilas P, et al. The Montreal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 global evidence-based consensus[J].Am J Gastroentero,2006,101(8):1900-1920.

[3] 胡品津.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研究的现状[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54.

[4] 陈天红,朱建军.蒙特利尔定义与RDQ评分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 2012,28(18):3069-3071.

[5] 王树美,骆真,褚传莲,等. 非糜烂性反流病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3):199-201.

[6] 季洁如,陈胜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2,24(5):262.

[7] 张红卫.坦度螺酮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10,5(2):186-187.

上一篇: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下一篇:学生课外阅读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