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范文

时间:2023-10-13 17:03:16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1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问题;煤矿安全生产;作用;措施

一、煤V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煤矿机电设备自身问题。机电设备保护装置不全,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煤矿企业为了加快生产进度,使得设备的实际运行负荷超过设计能力等。机电设备陈旧的问题很少被维护人员重视,导致机电设备安全状态差,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缺乏机电标准化工作意识。有些煤矿没有专门的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或者尽管具备这样的人员,也大多都是兼职,对于机电设备管理,诸如:电缆管理、配件管理以及电气完好防爆管理等方面管理不到位。部分机电职工缺乏较高的标准化意识,对煤矿流动设备或者固定设备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同时,机电设备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例如选型、采购、验收以及安装等等方面做的不够充分,设备标志不全,缺少编号等等。(4)操作人员问题。鉴于煤矿企业自身特点,许多煤矿的机电设备技术操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只能招收一些新员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机电设备理论知识,缺乏机电管理经验,同时其技术水平较低,专业素养也不高,违章作业常有发生,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二、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主要作用

1、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大部分的煤矿井下的机电设备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设备陈旧老化等,并且煤矿生产的任务重,因此,这些机电设备每天都是长时间的使用,没有定期进行检查,导致的安全隐患较多。这些隐患往往会导致机电设备突然停止运作或是发生较大的故障,甚至还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在煤矿生产中运用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后,可以使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得到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机电设备的运转,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2、规范机电设备使用的作用。对机电设备操作、使用不规范是引起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违章操作不仅仅可以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每年煤矿生产发生的事故中,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如何提高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就成为主要的问题之一。而在采用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后,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对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应用,不仅可以对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而且还能够避免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煤矿安全生产中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措施

1、严格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机电标准化是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组建标准化领导小组,设定机电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实现时间。可采取“三抓”:点上抓薄弱环节;线上抓达标工作;面上着重抓质量标准化的提高。同时制定机电设备标准化奖惩制度,定期开展机电标准化竞赛活动,从而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推进机电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及时更新机电设备,严把设备和配件入矿检验关。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如发现异常、带病运转的机电设备,应及时地进行更换,以给煤矿安全生产打下基础;同时,应选用行业定点生产厂家的设备和配件,对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等进行检查。对于要进入煤矿现场的机电设备,还要检查设备的质量合格证、完好等。对于仪表仪器与电气插件等还应通过实验室对其进行标准测试,确定合格后才使用,进而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入矿。

3、强化机电设备现场管理。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做好煤矿变电所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工作。对每一台机电设备进行安装时,都应提前做出完整的设备安装作业规范,主管工程师对机电设备严格审批,同时,为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检查人员应严格各工序的质量验收,只有机电设备确认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安装。其二,做好机电设备运行质量工作。机电设备技术人员应采用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 EAM)系统,使得工单模块同EAM设备管理模块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等状态进行跟踪检修,进而实现机电设备的可靠运转,服务于矿井生产。第三,对机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充分发挥机电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做到一个标准和一把尺子,把好检查考核关;发挥机电部门在生产与管理中的双重作用,同安监部门密切沟通,积极配合,对煤矿机电设备认真检查,从而有效的降低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给煤矿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不断提高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素质。(1)加强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培训。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借助网络技术平台使培训工作形象、生动,调动职员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所授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技术人员的实践应用;提升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文化素质水平,确保机电设备技术管理人员更加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操作原理,从而顺利的进行机电设备管理工作;(2)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机电设备技术人才,对有突出表现的机电设备技术人员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调动机电人员学习机电设备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机电设备技术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及其在煤矿中的全方位应用,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较高和严格的要求。因此为了不断提高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和不断提升机电装备水平,必须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臻.煤矿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常见问题与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4

[2]彭晓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更新改造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2

一、目标任务

(一)确保不发生重大事故,力争不发生较大事故,煤矿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泸县年底前完成国家级瓦斯治理示范县建设,并通过达标验收。

(三)所有生产和试生产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必须达标并通过验收。

(四)所有高瓦斯矿井、试生产矿井和基建进入煤层的矿井,必须完成抽采系统建设,有条件的矿井要完成瓦斯发电利用工作。

(五)所有生产矿井和试生产矿井必须完成压风自救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建设。

二、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严格节后复产程序,做到安全有序复产

各县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和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关于节后复产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严把关,合格一处,复产一处,杜绝复产验收工作先严后松,走过场。

(二)加强煤矿基础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1.做好联系测量工作,完善基础矿图。以县为单位,聘请省安全监管局认可的测绘单位,组织开展一次所有矿井的矿图联系测量,准确掌握煤矿井下采掘布局情况,为合法生产、依法监管、事故救灾提供支撑、打好基础。各县要督促煤矿企业及时根据实测数据对矿井的电子矿图予以更新,今后,各煤矿对电子矿图每月必须更新一次,确保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等电子矿图与矿井实际相符。

2.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标准化工作是进一步提升煤矿本质安全的主要抓手,各县、各企业务必要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各煤矿每月必须组织一次自查考评,查漏补缺,把标准化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做到规范管理、规范施工、规范作业,以质保安,不断推进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建设矿井要从源头上抓紧、抓好安全设施设备的建设安装,避免重复投入,陷于无休止的整改中。

3.要积极扎实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各产煤县要按照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规划,结合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省发改委、省能源局《关于做好小型煤矿机械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安监〔20__〕16号),指导督促企业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到20__年底前,采煤机械化和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45%和70%以上。要制定小型煤矿机械化和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规划,并从煤炭税费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拿出经费,对率先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安全保障条件,以及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步伐。要推广快速掘进方法,提高掘进进度,彻底解决“三量”(突出矿井“四量”)不平衡,导致采煤方法不规范、生产不合理的问题。古蔺县、叙永县要加快区域电网(站)的建设,为煤矿企业“双回路”供电和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及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三)加强煤矿基层工作,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防线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推进会精神,认真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对班组建设的“五项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范技能、安全文化建设及党和政府对煤矿工人的关心落实到班组。

1.煤矿必须建立健全各类管理班组,配齐班组长,明确班组长的职责权利,做到有职有权,特别是要授予班组长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决策和指挥停产撤人的权利。

2.提高班组长的工资待遇,加大安全生产在干部职工收入考核中的权重,激励基层班组做好安全生产。

3.按照国务院安办(安委办〔〕27号)要求,加强对班组长的教育培训,所有煤矿班组长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到年底前所有班组长必须普遍轮训一遍。市上将在年底对落实上述“五项要求”的优秀班组和班组长进行表彰。

(四)加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有效防治瓦斯事故

1.规范采区设计,严格控制采掘“头面”数量。矿井采区设计应坚持“三区配套两超前”,突出矿井应坚持“四区配套三超前”,即开拓区域、准备区域、抽采区域、回采区域抽采系统配套;开拓区域超前准备区域,准备区域超前抽采区域,抽采区域超前回采区域。县级安监部门核定矿井采掘“头面”时,应按上述原则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从严把关。

2.规范采掘布置,强化通风基础。矿井生产水平和采区应实行分区通风,每个采区应至少设置一条专用回风巷,专用回风巷内不得安装电器等设备,不得有人员作业,电机车不得进入回风流内。采区进、回风必须贯穿整个采区,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3.多措并举,强化瓦斯抽采。煤矿应准确掌握开采水平和回采区域煤层的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等参数,选择合理的

抽采系统、抽采方法和抽采工艺,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瓦斯抽采,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充分抽采煤层瓦斯。要采用密集钻孔、大直径钻孔、水平长距离钻孔、专用巷道、采空区抽采等抽采工艺,积极抽采瓦斯,力争抽采达标,确保采掘过程中瓦斯不超限。4.切实做好防突工作。突出煤层开采前,企业必须编制完善区域“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区域防突措施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无法开采保护层的,煤巷应采取底(顶)板巷穿层钻孔、回采工作面应采取底(顶)板巷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的区域性瓦斯治理措施。要严谨细致地做好揭煤工作。所有开采煤层应按规定测定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系数和钻孔抽采(卸压)半径。

5.严格瓦斯管理。一是矿井应杜绝瓦斯浓度在3%及以上的超限现象,力争实现瓦斯浓度零超限。发生瓦斯超限,应作为事故严肃追查处理。二是企业应组建专业的瓦斯抽采队伍,坚持“多打岩巷多打钻”,树立“只有打不到位的钻孔,没有卸不掉压的瓦斯”的理念。三是企业应将瓦斯抽采打钻作为一项良心工程来抓,建立造假举报制度,发现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四是企业每月通报矿井保护层开采面积、瓦斯抽采量、抽采率、抽采钻孔量及瓦斯治理工程“五项指标”完成情况,并建立考核和问责制度。五是突出矿井矿级领导班子中没有防突技术“明白人”和防突工作经历的,以及防突机构不健全的,不得开采突出煤层。

(五)强化煤矿现场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和消除隐患

1.各煤矿要从数量和素质上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测和防突(突出矿井)等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监管与考核工作,严格查处“三违”行为,坚决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要明确下井带班领导的职责、权力和任务及相应的考核,避免下井带班形式化。

2.要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凡存在重大隐患的,必须停产整改,及时上报并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整改结束后,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安全生产专业人员、工会代表等进行现场评估,确保整改到位。

3.落实煤矿管理团队的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作业现场监管。严格按安监部门核定的采掘“头面”组织生产,不得私自新开“头面”,由矿长负责;“一炮三检”及放炮管理、瓦斯传感器安设位置及日常维护,由生产(安全生产)副矿长负责;瓦斯排放、水患治理、巷道贯通、突出矿井石门揭煤,由技术负责人负责。上述事项作为矿长带班下井的主要检查项目和考核内容。各级监管部门在现场检查时,凡发现上述事项有违反规定的,除对煤矿实施处罚外,还要同时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4.强化对顶板事故的研究分析和预防工作。顶板事故己成为我市煤矿事故之首,大大超过其他事故总数,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的绊脚石。要积极探索适合本矿井的顶板管理形式和支护方式,采用前探梁、液压支架等新技术,并从人员培训教育、班组管理方法、制度落实逗硬、工资分配体系等方面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的积极作用,建立起有效预防顶板事故的长效机制。

(六)强力推进煤矿科技兴安,提高防灾、治灾能力

一是要积极探索引进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头”、减“面”,降低安全风险。二是要对己建成的监测监控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进行完善,保证符合要求和使用效果,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安装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抗灾、治灾提供基础保障。三是要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落实好“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所有矿井应调查清楚矿井水文地质情况,配足专用探防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建立健全防治水各项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对防治水能力不足的矿井,应聘请专业的施工队伍,否则不得开采或限制开采。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监管工作

1.加强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凡人员配备达不到标准的煤矿企业,要通过引进、送培、定向培养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增加管理、技术人才。同时,要按照“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原则,稳定现有人才队伍。今年,原则上每个煤矿还须向四川科技职工大学送培1—2人,通过3—5年的时间,使全市煤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达到应有的人才配备和人才储备。

2.各乡镇要按照泸市府发〔〕36号和泸编办发〔20__〕14号文件的要求配齐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的煤矿实施监管。产煤乡镇所配人员中具备煤矿相关安全专业知识的不少于一半,并能坚持到矿山井下一线实施监管。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3

(一)指导对象与范围

1.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小煤矿是年生产能力30万吨及以下的煤矿,包括基建、技改、资源整合及正常生产的各类矿井。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煤矿、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中的小煤矿和其他国有小煤矿,可参照《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116号)执行。

(二)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是加强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迫切要求。我国小煤矿占矿井总数的90%左右,其产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责任不落实、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培训不到位等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突出,违法、非法生产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故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占全国煤矿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安全生产状况十分严峻。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对落实国务院确定的从2005年下半年算起,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小煤矿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到2010年明显好转的目标,任务十分紧迫和重要。

3.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是实现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小煤矿是我国煤炭开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其健康发展,必须依法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煤矿,通过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现小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煤矿基础薄弱、事故多发的状况。

(三)指导原则和目标

4.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点遏制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等重特大事故;坚持企业负责、政府监管,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地方人民政府要落实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本地区小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5.在完成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工作任务的同时,通过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到2010年,小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实现《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

二、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小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6.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人员的配置。矿井设立矿长,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总工程师,下同)等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矿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生产、辅助单位要配齐具有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7.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小煤矿必须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包括煤矿的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下同)、分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8.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小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负责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制定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落实管理人员下井跟班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的合法权益,落实职工安全培训;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报告和组织事故抢救;主动接受并积极配合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生产诚信。

9.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矿井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中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不少于5人,并确保每班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井下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10.落实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小煤矿每周至少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主持召开1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办公会议决定事项要明确责任,形成纪要,并在下次会议检查落实,留有记录。

(二)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1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技术负责人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责。矿井设立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质及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

12.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矿井灾害预防计划,加强矿井灾害预防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规定绘制矿井相关图纸,图纸要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与实际相符,采掘工程平面图每半月要实测填图一次,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报送相关图纸。对矿井地质情况、开采情况、周边矿井采空区情况等要由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分析,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并形成完整的技术基础资料。严禁超层越界开采。

13.确保矿井生产系统完善可靠。矿井和采区生产布局科学合理,回采工作面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严禁巷道式采煤,确保系统完善,运行可靠。年产6万吨及以下的矿井、年产6万吨以上矿井的一个采区只准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生产。

14.加强矿井“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并落实“一通三防”专项措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每旬组织1次对矿井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随时测风,严禁采掘工作面微风或无风作业。对风门、局扇等设施明确专人看管和维护。矿井必须安装瓦斯监控系统,并确保传感器安装符合规定,系统完好,监控有效。采掘工作面要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工,及时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情况,杜绝超限作业。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必须落实“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掘进工作面实现“三专两闭锁”。矿井按有关规定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并保证有效使用。开采自然发火煤层必须落实综合防灭火措施。所有矿井都要建立防尘系统,落实综合防尘措施。

15.加强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受水威胁的矿井和区域必须建立探放水队伍,配齐探放水设备。技术负责人每季度组织一次对矿井水情调查,查明矿井和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制定水害防治的专项措施。

16.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技术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技术分析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安全隐患或技术难题,应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经专家论证,矿井在技术上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要立即停止生产。

(三)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17.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次,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次。井下每班必须确保至少有1名矿级管理人员在现场带班。带班人员要做到与工人同下同上,深入采掘工作面,抓安全生产重点环节,督促区队加强现场管理,把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细化落实到区队和班组。

18.落实现场管理制度。煤矿要严格落实井口检身制度,严禁人员酒后或带火种等下井。要建立各生产、辅助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必须坚持作业现场带班,加强现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现场存在安全重大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存在险情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出到安全地点,并及时上报。

19.加强现场作业管理。每个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煤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向现场人员贯彻后认真执行,生产和辅助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对贯通巷道、排放瓦斯、处理自然发火、探放水等工作,煤矿技术负责人要到现场指挥和管理。

20.加强现场的顶板管理。井巷推广使用锚喷支护,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液压支护,2008年底淘汰木支护,严禁无支护从事采掘活动。要建立采掘工程质量班组验收标准和办法,严格当班的质量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确保采掘工作面支护优良和作业安全。

21.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建立设备定期查验、检测、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实行双回路供电,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22.加强爆破材料和放炮作业的管理。建立健全爆破材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爆破材料的储存、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严禁使用非矿用安全型炸药;保证矿井爆破材料“领、用、销”的数据记录真实、一致;煤矿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煤矿井下爆破作业规程》,坚持“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分别检查现场瓦斯,瓦斯超限停止操作)和“三人连锁”(班组长、安检员、专职放炮员三人共同认定后,才许放炮)放炮制度。

23.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建立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制定年度达标计划和考核标准,努力实现小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系统及地面设备设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24.落实职业危害的防治。配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和防护设备与装置,认真落实现场防治呼吸性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的措施,切实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如实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情况。按标准为职工免费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四)加强隐患排查的管理

25.建立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按有关规定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维简、折旧等费用,保证隐患整改的资金投入。每年制定安全资金提取和使用计划,安全资金要设立专用账户,专款用于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对重大安全隐患治理要制定专门计划,落实资金,明确专人负责。

26.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煤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每季度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的部门提交隐患排查整改书面报告。

27.认真做好停产整顿、节日放假停产检修和复产验收工作。停产整顿的小煤矿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限期完成整改。节日停产放假或检修的矿井必须制定和采取保障安全的措施,恢复生产前,煤矿企业要制定具体的复产方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对员工要集中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煤矿整顿、整改完毕后要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不得恢复生产。

(五)加强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

28.严格执行煤矿建设项目核准制度。新建、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矿井的生产规模,应符合煤矿建设项目产业政策。新建、改扩建煤矿项目,必须由项目单位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报有关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建设。“十一五”时期,各地区一律停止核准(审批)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新建项目。

29.实施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煤矿建设项目必须编制《安全专篇》,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后组织施工。项目竣工后经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后方可投入生产,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0.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监管。资源整合、基建和技术改造的矿井,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严禁资源整合期间突击生产,严禁基建过程中边施工边生产,严禁在改扩建区域进行生产。施工单位要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按照设计核准的建设工期组织施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建设单位对煤矿建设施工安全负相应的管理责任。

(六)加强劳动组织和用工培训管理

31.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煤矿必须严格按煤炭生产许可证登记能力组织生产,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建立井下人员管理系统,对井下人员实行入井、升井登记制度,实时掌握井下人员情况。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杜绝两班交叉作业。

32.严格井下从业人员准入标准。煤矿对招用的井下从业人员(包括农民工),必须按规定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完成其就业前的培训,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严禁使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井下作业。

33.严禁以包代管或层层转包。煤矿不得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一律不得生产。煤矿违规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34.保证安全培训条件。煤矿要明确培训管理责任,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场地、经费、教材、教员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设备,确保按规定落实对职工的培训。自身不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小煤矿,必须与具备资质的培训基地签订教育培训协议委托培训。

35.落实全员安全培训。煤矿对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七)加强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理

36.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煤矿要制定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并报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确定事故或紧急状态下的防范避灾、救灾措施和处置程序,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定期组织培训和演习。

37.保障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配备救护装备;不具备单独设立救护队条件时,应当落实兼职救援人员,并与就近的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或联合建立矿山救护队,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救援。

38.严格落实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煤矿企业负责人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积极组织抢险,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严禁发生事故后逃匿;支持和配合事故调查工作,不得提供伪证和虚假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开展警示教育,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按规定及时存储或补齐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资金。

三、加强小煤矿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一)健全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39.落实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政府作为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要完善小煤矿安全监管机制,充实和加强本地区煤炭行业安全监管力量,制订本地区煤矿安全发展的整体规划,研究制订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依法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推进小煤矿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实施煤矿的整顿关闭。小煤矿要自觉服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40.健全相关职能部门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制度。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监管监察、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相互配合,统一行动,落实对小煤矿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煤矿生产中的违法、违规和非法生产行为。对不服从政府依法监管,存在非法、违法行为的煤矿,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罚款、停产整顿、吊销相关证照、依法关闭等行政处罚。

41.严肃事故查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特别是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小煤矿主要负责人要予以资质处罚:对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次死亡1至2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责令参加复训,合格的退还其两个资格证书,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或一年内发生两起一次死亡3至9人责任事故矿井的主要负责人,吊销其《安全资格证书》和《矿长资格证书》,5年内不得颁发。

(二)扎实推进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

42.加强组织领导。煤炭行业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工作机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层层抓好落实。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43.发挥员工监督作用。小煤矿要组织员工参与、监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特聘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制度,为群众监督员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的安全生产现场监督作用。

44.发挥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典型事故案例和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要予以曝光,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鼓励和支持群众和媒体举报煤矿违法违规生产、重大安全隐患、瞒报伤亡事故等。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加强基础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4

关键词辛置煤矿;安全性评价;神经网络

通过较为细致的特征刻画,按照国家煤矿安全指引的相关要求,分析辛置煤矿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建立该矿安全计分标准和分类依据。然后以神经网络方法为基础,建立针对该矿的煤矿安全评价模型[1],给出方法检验和算例分析的同时,给出辛置煤矿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1煤矿安全评价要素

煤矿安全要素主要分为人的安全要素、设备安全要素、环境安全要素和管理安全要素,具体划分见表1。(1)人的安全要素主要有D1~D12,即身体健康状况、劳动强度状况、工作负荷、情绪特征、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知识文化程度、安全态度、工作匹配度、人员操作准确率、工作经验与技能、模糊安全性状态。当身体健康状况好,劳动强度低、工作负荷小、情绪稳定、工作满意、工作压力小、文化程度高、安全态度好、工作匹配度高、操作准确率高、经验丰富、模糊性低的时候,人的安全要素总体而言会处于较高的水平,反之则处于较低水平[2,3]。(2)设备安全要素主要有D13~D20,即设备有效度、设备模糊安全性、机械化采煤率、机械化掘进率、安全监控系统运转率、瓦斯检测仪配备率、三专两闭锁使用率、安全保护装置灵敏度。当设备有效率高、模糊安全性高、机械化程度高、安全监控运转率高、瓦斯监测仪配备率高、三专两闭使用率高、安全保护装置灵敏度高时,设备安全要素将会处于较高水平,反之处于较低水平。(3)环境安全要素主要有D21~D36,即噪声、粉尘、煤层自燃性、煤层瓦斯、围岩含水性、围岩温度、围岩稳定性、煤层倾角、断层、古河床冲刷、陷落柱。当噪声水平低、粉尘污染小、自燃性低、瓦斯气少、围岩含水性低、围岩温度低、围岩稳定性好、倾角外向、断层不发育时,环境安全要素水平较高。(4)管理安全要素主要有D37~D66,即伤亡事故、三违情况、事故影响产量、事故隐患、事故影响时间、经济损失、干部持证率、特殊工种持证率、新工人持证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手册、瓦斯管理措施、火灾管理措施水灾管理措施、顶板管理措施、安措项目完成率、安措资金使用率、矿井质量标准化率、安全质量管理达标率、安全合格班组建成率、粉尘作业点合格率、消防系统、自救器保障程度、专业化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预案、矿井安全出口、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当管理水平较高,以上管理安全要素具有较高的实现率时,可以达到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4,5]。根据霍煤辛置煤矿以上四个方面的安全要素,建立了煤矿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将人员安全、机械安全、环境安全和管理安全有机的结合起来,将D1~D66共计66个煤矿安全指标,按照国家煤矿安全指导原则,建立表2中的霍煤辛置煤矿安全计分标准,通过进一步的后置神经网络模型开展霍煤辛置煤矿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2辛置煤矿安全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分析

神经网络是模拟人类脑部神经元功能而给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方法。该方法具有自组织性和较好的鲁棒性。使用后置人工神经网络开展霍煤辛置煤矿的安全性评价。将D1~D66共计66个煤矿安全指标作为人工神经元的输入信号,将表2中的霍煤辛置煤矿安全等级评价分值作为输出信号。具体来讲,输入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人员安全因素、设备安全因素、环境安全因素和管理安全因素,通过神经网络样本的学习,建立D1~D66与霍煤辛置煤矿安全等级评价分值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并进一步的使用该模型预测2015年11月和12月的安全等级评价分值。本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霍煤辛置煤矿安全要素数据、期望值及神经网络评价值如表3。由表3可以发现,11月的神经网络安全评价值为0.911,12月的神经网络安全评价值为0.902,均处于较高的安全等级水平。按照表2给出的霍煤辛置煤矿安全等级划分标准,霍煤辛置煤矿在11月和12月的安全等级均为A级,即为较为理想的安全煤矿。

3结论

通过分析霍煤辛置煤矿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建立了人员安全因素、设备安全因素、环境安全因素和管理安全因素共计4类安全因素量化指标,建立了辛置煤矿安全计分标准和分类依据,将煤矿划分为A~E共计5类煤矿安全划分。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5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煤炭行业发展之路。以煤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为切入点,建设规模煤矿企业,做大煤炭产业,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安全监管,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改善矿区环境,打造平安矿业。实现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努力把煤炭产业建设成全县骨干产业。

(二)发展目标

1、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县煤矿企业总数控制在23家以内。生产规模162万吨,年产原煤125万吨,实现年产值2.5亿元,税费收入5500万元。

2、加快产业集中和关联建设步伐。启动建成1个年产30万吨矿井,其他22个矿井年产原煤均达到6万吨以上(含6万吨);力争兴建煤矸石火力发电厂1家,使原煤加工转化取得突破。

3、提升资源回采率。逐步使薄煤层达到85%以上,中厚煤层达到80%以上,厚煤层达到75%以上。

4、安全生产明显好转。煤矿安全基础条件基本完善,80%以上矿井建成安全质量标准矿井;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2人以下;矿井瓦斯得到有效治理,矿工生活条件和矿井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三)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力培育和规范煤炭资源矿业权市场和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煤炭开发利用管理水平。

2、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县内煤矿分布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煤炭资源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3、布局优化合理的原则。调整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依法关闭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煤矿,促进煤矿重组联合、改造、提高,培育规模化煤炭企业。

4、勘查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工作,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形成有效保护和节约资源与合理开发的良好秩序,实现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严格煤炭生产的准入条件,提升科技兴安水平,加大安全投入,全方位、多角度预防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发生。

6、综合统筹的原则。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统筹比较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二、强化规划和管理,规范煤炭资源开发秩序

(四)强化监管部门责任意识。县安监局是全县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主管部门。其职责是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科学制定煤炭行业发展规划,督促煤炭企业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程和设计规范,确保煤炭产业安全发展。

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全县煤炭企业的登记主管机关。其职责是对煤矿企业进行登记注册管理,监督煤矿企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依法查处无照经营以及在登记中弄虚作假、虚假出资、擅自转让出资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全县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县国土资源局是全县煤炭资源主管部门。其职责是科学合理编制煤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严格按规划组织开发,核实各煤矿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制止和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县卫生局是煤矿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部门。其职责是负责对煤矿企业职工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同时对煤矿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严厉查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

公安部门要严格民爆物品的管理,对民爆物品的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实行严格监管。

电力部门在煤炭企业取得安监部门正式核发的开工令后按有关要求供电,同时配合煤矿企业做好双回路供电工作。

水利、水保、林业、环保等部门各自履行职责,加强监管和服务。

(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煤炭监管部门要相互衔接,紧密配合。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在编制煤炭开发规划、项目审查、设计资源的审核时,须征求国土资源部门的意见,作为批准时的依据。国土资源部门在编制煤炭资源勘查规划、矿业权、探矿权设置方案时须征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意见,作为批准时的依据。

(六)加强煤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全县煤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严格按照省安委会批复的《巴东县煤矿关闭整合方案》实施,按要求及时关闭3万吨以下的矿井,吊销所有关闭煤矿各种证照,停止井下一切生产活动,在关闭的基础上再进行整合。整合按收购、兼并、出让三种方式进行。凡拒不整合的矿井一律停止各种证照的年检和换证,主体矿井生产到采矿许可证到期时,自行关闭。达成协议的整合企业按规定的程序启动整合。

(七)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管理。允许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按程序取得探矿权,探矿权的设置必须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按程序向省国土资源厅函告。已取得探矿权的法定单位(或个人)在勘探开工前必须向有关部门交纳安全风险抵押金。煤炭资源勘探企业必须严格按设计方案探矿,严禁圈而不探、边探边采、以采代探。超过批准期限的,就视为业主自动放弃。凡涉及坑探工程的勘查项目,在实施坑探作业前,应提交具有资质的设计机构编制的坑探工程安全施工设计,落实责任制和责任人,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并备案,否则,一律不得实施坑探作业。

探矿期间由县国土资源局和所在乡镇负责安全管理,县安监局监督。

(八)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矿业权的设置,要符合省、州、县的矿区开发总体规划和煤炭勘查规划,要保障矿区的科学划分和合理开发,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保护和节约煤炭资源。严格控制矿井数量和规模,严格执行煤炭行业技术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督促企业采用正规的采煤方法,合理的开采顺序,适当的开发强度。煤矿新建和技改项目必须经县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并依法取得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制度。

(九)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坚持建设规模与资源储量和服务年限相匹配的原则。一个矿区内按设计标准有偿取得后的剩余储量属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煤矿生产中严格执行回采率标准和管理办法,禁止越层越界和私挖滥采。完善煤炭储量管理档案和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技术和管理规程。县国土部门对回采率和煤炭储量实行年度核查、动态监管,对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煤矿,责令限期整改,对逾期仍达不到回采率标准的,依法予以处罚。

(十)规范煤炭运输和码头管理。按照安全、有序、环保的原则,统一规划全县煤炭运输和码头建设。严禁超限超载运输,对不符合运输要求的要责令煤矿业主整改,对不符合规划的煤码头,要限期恢复原状;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煤码头,要依法严肃处理。规划批准的煤码头,应同时具备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水土保持方案,并严格监督执行。对已造成的污染,按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治理。

三、加强综合治理,完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十一)构建煤矿安全监管体系。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实行“四个一”煤矿安全机制,即一名分管领导、一套专班、一辆专车、一年四季抓安全监管。保证每月对高沼矿井不少于1次,其它矿井每季度不少于1次的安全检查。建立乡镇煤矿监管体系,产煤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煤矿监管专班,保证对矿井每月不少于2次的安全检查。加强乡镇人民政府驻矿安全员和县安监局委派技术员管理,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保证对矿井日常安全监管。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煤矿企业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不少于5人的专职安全检查人员,落实班组安全监管责任人员。

(十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各产煤乡镇、煤炭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各产煤乡镇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行政首长负责制;煤炭管理部门要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煤矿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从矿长到班(组)长到煤矿工人都必须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凡发生事故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落实好煤矿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制度,企业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0天,矿长、副矿长每月下井不得少于15天。认真落实安全办公会议等各项规章和制度。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十三)加大煤矿安全投入。煤矿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足额提取生产安全费、维简费,由企业建立专帐,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要以“一通三防”和水防治为重点,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夯实安全基础。落实好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由部门代收县财政局代管。落实好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煤矿企业必须给每个工人保足20万元意外伤害保险。

审计、财政等部门对有关部门收(提)取和使用的安全生产相关费用情况定期不定期进行审计。

(十四)提高瓦斯防治水平。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煤炭主管部门,涉煤乡镇要指导监督瓦斯治理工作。所有煤矿按规定配齐瓦检员、配备光学瓦检器、瓦斯报警仪并发挥其作用,认真执行“一班三检”、“一炮三检”制度。既要重视高沼矿井的管理,也不能忽视低沼矿井安全,建立完善瓦斯事故应急救援预防体系。

制定完善监控管理制度,使瓦斯远程监控真正发挥作用。2008年前所有煤矿按规定要求安装三级瓦斯监控系统,并确定专人负责井上井下的管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十五)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煤矿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生产辅助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煤矿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组织验收。

(十六)加强民爆物品安全管理。煤炭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制度,聘用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和爆破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保管、使用民爆物品,确保民爆物品不流失和民爆物品事故不发生。2007年10月底前,所有煤矿必须修建符合国家标准的小型民爆物品仓库。

(十七)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煤炭管理部门要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做到分批达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是:2007年底达到10%,2008年底达到30%,2009年底达到70%,2010年达到80%。

(十八)依法打击、取缔和关闭非法煤矿(井)。由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县安监、工商、公安等部门配合,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取缔和关闭非法煤矿(井)。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承担取缔、关闭非法煤矿(井)的第一责任,会同县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和取缔关闭非法矿井,发现一处取缔一处。依法惩处拒不执行决定、干扰破坏行政执法的违法犯罪行为。

(十九)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素质。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安全、职业病防护、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素质。对煤矿负责人和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实行强制培训,落实学历教育和专业培训。煤矿企业设立矿长,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总工程师)等安全管理人员,上述人员必须具有煤矿安全生产相关专业中专(含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相关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其中矿长还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岗位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生产、辅助单位要配齐具有相应安全生产管理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等现象。每个煤矿企业要建立符合要求的安全教育室,实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形成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严格煤矿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协调专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负责持证监管。

(二十)提高煤矿安全技术水平。积极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淘汰落后的采掘方式,推行壁式开采和金属支护。各矿井要装备瓦斯监测报警断电系统,完善可靠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二十一)加强矿山救援体系建设。制定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县矿山救护队规范化建设,确保达到省级资质标准。支持枣子矿区、二等岩矿区、野三关矿区、江北矿区分别设立一支辅助救护队。县救护队按照“加强训练,严格管理,主动预防,积极救援”的总体要求,按规定进行装备和训练。建设和运转经费主要从救护费中解决。县救护队每年与企业签订救护协议,按规定标准一次性收取救护费。辅助救护队要配备专人和必要的设备设施,经费由所在煤矿自筹。严格按标准征收矿山救护费用,确保机构运转正常。

(二十二)加强税费征管,实行“一站式”收费。县发改局、县安监局、县财政局是“一站式”收费管理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是征收的责任单位。“一站式”收费项目和年度计划由县人民政府分年度下达到各乡镇。“一站式”收费分月收取,由乡镇人民政府收取后上解到县财政局。“一站式”收费分配方案由县人民政府具体研究制定。实行“一站式”收费后,各职能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再进行收费项目的检查。各煤矿企业应规范财务核算,严格发票管理,按要求报送相关报表。实际产销量超过核定量20%的,应主动申报补缴地方税费。税务部门有权对偷税行为和未按规定使用发票的行为进行查处。

四、以人为本,建设平安矿区

(二十三)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办理和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环保设施、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废弃物、采煤沉陷区治理,确保环保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凡因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经权威部门认证,按照“谁引发、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地灾治理和相应赔偿,并依照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具体的管理办法另行文)。

(二十四)提高职工劳动保障水平。提高煤矿生产技术工艺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改善作业环境,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按规定保障井下工人劳动保护用品的正常发放。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监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做好煤矿尘肺病等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所有矿井按规定设立综合防尘系统。

(二十五)提高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煤矿企业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要加大矿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矿区环境。所有煤矿“两堂一舍”建设达到标准,改善职工生活和居住条件。

(二十六)稳步推进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文化活动。加强对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安全理念、安全态度的教育和引导,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指导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广大职工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把安全文化渗透到职工的劳动和生活中,使“重视安全、珍爱生命”成为职工的自觉意识。

(二十七)维护矿区稳定。在规划和建设中,对有资源的乡镇科学规划,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进行煤炭资源开发,解决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用煤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煤矿企业大量招用劳动力从事井下井上各项工作,为从事运输工作的提供煤炭资源等多种形式加以保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稳定和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矿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十八)组建煤炭企业协会。按照“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参与实施行业管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煤炭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服务”的宗旨,组建煤炭企业协会。协会由企业组建,县安监局监管。协会是企业和政府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发挥服务和自律功能,推动煤炭行业技术与管理进步和巴东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二十九)预防和惩治腐败,为企业创造宽松发展环境。规范部门收费、检查、处罚行为,为企业创造宽松发展环境。涉煤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依法行政,不准以任何理由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礼品,严禁借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不准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及由监管监察对象支付费用的娱乐、健身、旅游等活动,严禁参加任何形式的赌博;不准以任何形式从事安全生产评价及其他中介活动,或收取中介机构提供的钱物;不准违反规定向监管监察对象集资、摊派、拉赞助、推销产品、索要钱物、接受馈赠或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谋取私利;不准到被监管监察单位报销应由本单位或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滥施行政处罚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不准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私自处理、留置罚没财产;不准徇私枉法,包庇、纵容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或对监管监察对象故意刁难和打击报复;不准在煤矿及其他企业入股“分红”或提供有偿技术咨询服务。要加大对失职渎职、贪污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继续清理和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的问题。

(三十)搞好协调配合,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安监、国土、公安、工商、卫生、电力等涉煤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保持沟通、整合资源、搞好配合,为煤矿企业的办证照、年检、项目审批、技术服务、产品市场营销规范以及其他方面实行公开承诺,提高办事效率。

(三十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按照思想好、作风硬、责任强、业务精、法律熟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强行风建设,强化忧患、实干、执行、自律意识,养成勤勉敬业、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廉洁奉献的作风。煤炭安全监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按程序搞好衔接和沟通。重视关心煤炭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六、其它

(三十二)其它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行井工生产的参照本决定执行。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6

【关键词】煤矿机电;问题;对策

要进行煤矿开采,机电运输是生产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每一个环节。煤矿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如何预防煤矿机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是一个煤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煤矿机运事故频发的原因剖析

(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二)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根据我们平时工作统计。在煤矿机电出现事故中,大多是因为职工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多发事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采掘一线电机车司机不稳定,农协工、农换工多,文化基础差,工作无长期打算,学习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差,素质极低,给机电运输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三)对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

一些矿井没有专职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多为兼职。部分机电职工标准化意识差,未能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五)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

(六)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七)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建设时,煤矿设备的投入必须成套,而且相互之间必须配套,所以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相当大,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难以承受。由于投入不足,致使煤矿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设备相对老化。另外,我国煤炭行业的设备制造业,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原材料、加工制造及检测手段等综合配套能力较低,加之涉及的材料、电子、液压及机械零配件等行业的能力不相匹配,导致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 设备维护工作量大。

(八)煤矿设备选型不合理

我国煤矿生产设备品种少、水平低、质量差,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还不能满足煤炭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比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重型刮板输送机等都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对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配套化,对不同的地质条件、使用人员及管理水平等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实际情况则是设备与条件不相适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磨合期内,往往事故率较高。

(九) 煤矿设备检修存在缺陷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 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及时检修,防患于未然。

二、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努力加强培训,严格管理,减少和杜绝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要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二)要严把质量关

在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煤矿在购进机电设备时,各个厂家所生产的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更有一些小厂家为了自身利益,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加强用工制度管理

煤矿机电工种技术性较强。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尽量减少或者不使用临时用工。特殊工种不能调换频繁,要严格考核发证,坚持持证上岗。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7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途径

前言

煤矿机电设备的运用也带来了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而且在我国当前阶段很多煤矿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机电设备出现问题而引起的。机电设备不安全,就无法保证煤矿工作顺利进行,就会阻碍煤矿事业前进的脚步,甚至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因此,要让煤矿安全生产首要前提就是要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如何才能降低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率,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加强对机电的管理以及对机电设备水平进行优化。

一.分析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1.机电设备老化,没有及时维修和更换

很多煤矿企业为了实现更大利润化,在生产过程中仅一味追求生产速度,对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做得不够到位。而且,在煤矿建设中,要想拥有一套完整又先进的设备,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这对很多企业来讲都是一个较大的经济负担,让企业承受不起,只好继续使用老化的设备,直接影响了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另外,在现阶段,我国制造煤矿设备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缺少原材料,在工艺设计和检测方法等方面配套能力都比较差,在相关的电子、机械配件和液压、材料等行业的发展水平也都偏低,造成煤矿行业的整体装备都比较滞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量很大,影响了煤矿事业的发展。

2.设备造型配套不合理

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煤矿生产设备水平比较低、品种比较单一、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尤其是高技术的新产品比较缺少,在生产过程中,采煤机、输送机、掘进机等都要靠引进先进技术才能完成。因此,这些现有的设备远远不能满足煤矿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要求整体配套,所以要针对不同的管理水平、煤矿地质情况的不同和不同使用者来调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没互相适应之前,都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而在这个磨合期间,事故的发生率是最高的。据资料调查,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就是在配套不合理没有互相适应情况下发生了事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又不能发挥它的整体效能。

3.管理水平落后,缺少一支高素质的建设队伍

很多企业传统的对设备的管理方法是发现坏的才修,这种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应该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即对重点部位进行监测检测的方法。而我国很多企业只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只一味地扩大生产规模。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会造成机电事故的发生。另外,随着我国煤矿设备向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在对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上都要依靠技术人员来操作。由于煤炭行业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待遇又比较低,不被人们看好,造成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少。而且在岗的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对机电设备操作水平能力比较差,无法保证机电设备操作安全。

另外还存在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的现象,矿井的主要精力在现场的生产,职能管理作用淡化。另外,职工对机电标准化作业认识不足,未能按照《煤矿生产矿井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设备管理、管理不到位、设备存在隐患等等,都是机电事故时常发生的原因。

二.减少煤矿机电设备事故发生的有效策略

1.及时更换设备,做好养护和维修工作

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机电设备的更换,要设立专项资金,增加对设备的投入资金,有些使用时间比较长的设备如果不更换会给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因此,在购进设备时,要考虑它的节能性和先进性,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另外,机电设备长期运行会出现磨损,这就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在平时要做好养护和维修工作,提高它的性能和生产率。

2.加强煤矿机电的部门管理工作

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要严格制定机电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要求,这是保证煤矿安全平稳生产的基本条件。要完善机电管理部门体系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在企业内部划分责任,明确分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具体明确安全事故责任人,让企业日常管理工作有序进行;(2)让机电管理和安全生产合理配置,要保证生产安全就要以制定机电管理制度为前提,做好机电管理工作才能促进安全生产;(3)建设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机电设备的运行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作,要培养一批高水平并能吃苦耐劳的建设队伍,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让他们在各自岗位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对他们加强技术培训

造成煤矿企业的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安全意识不高。因此,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政治思想教育。要定期对他们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利用发生的事故案例,让他们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绝对不能存在麻痹思想。让他们时刻提高警惕,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把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

煤矿生产作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必须培养一批有能力的建设队伍,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那么,要提高他们的素质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通过多种途径为他们提高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机电知识水平。让他们在实践工作中更加掌握机电技能,在实践中多锻炼、多学习,对于新技术、新设备要尽快学会应用,还要具有敢拼敢闯、不断创新的精神。

三.结束语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是企业内部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内容,机电管理和安全生产密不可分,只有做好机电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应该改变思想,运用新的管理理念,永远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采取有效措施把机电事故降到最低限度,消除煤矿生产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加强建设队伍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企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不断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促进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荆霞.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山东煤炭科技,2009(2)

[2]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2)

煤矿安全员配备标准篇8

为了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杜绝较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发生,维持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按照《雅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转发〈四川省安全监管局 四川煤监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依法打击和重点整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的通知》(雅市安监函〔2018〕116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县煤矿实际情况,对各煤矿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特形成本报告。

一、煤矿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有3家煤矿企业,主要分布在清溪镇、河西乡2个乡镇,生产总能力为33万吨/年,清溪镇的汉源县东明煤业有限公司联营煤矿(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简称东明煤业)和四川省汉源县华新有限责任公司星春煤厂(生产能力15万吨/年,以下简称星春煤厂)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河西乡的汉源县良立煤业有限公司李西沟煤矿(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简称良立煤业)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一)东明煤业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1.业主方面。该矿是雅安市内唯一一个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属于原安监总局规定的十三类淘汰矿井之一(2020年之前必须淘汰关闭),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8〕554号)、《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有效防范和遏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13号等文件进一步限制了该企业生存时间,禁止通过指标交易提升产能。加之现行省级机械化改造升级改造政策(川安监〔2018〕50号)对于30万吨/年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不同意扩资源,不同意提升生产能力。

在当前煤炭产业政策背景下,煤矿业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依法办矿理念差,急于回收投资成本,不愿意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安全投入,在向其宣传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时,业主充耳不闻,抱有一丝幻想空间,认为相关政策会松动。

管控措施:一是持续加强引导退出力度。加强相关政策和指标交易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自愿申请退出煤炭行业。二是加强监管力度。联合多部门形成合力持续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力度,严防企业非法违法组织生产,督促煤矿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办矿,保障安全投入,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三是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日常工作服务,做到不推、不躲,提高工作效率。

2.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煤矿“五长、五科、五队”和5名技术人员配备人员时有离岗、脱岗现象,队级管理配备不齐,人员易出现脱岗、无证上岗;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

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依法依规配齐配强“五长、五科、五队”安全管理人员和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地测5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采煤队、掘进队、机电队、运输队、通风队配备“一正三副”。矿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带班作业与工人同进同出。严禁无证替岗、无证上岗、脱岗等现象发生。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和执行矿井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严厉查处矿井“三违”行为。二是加强煤矿人员配备、持证、履职情况和煤矿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煤矿人员无证上岗、脱岗、不按规程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

3.采掘接替方面。该矿2018年1月4日自查出“四量”不平衡后,制定了整改方案进行专项整改。2018年5月24日,按照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关于有效防范和遏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13号)文件要求,企业结合矿井实际及业主投资情况,2018年7月12日向我局作出了《安全生产承诺书》,承诺愿意进行限制井下生产相关活动,不再布置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只在允许工作点、面内组织工作。根据企业申请、《安全生产承诺书》及相关资料和结合企业实际,我局2018年7月13日同意东明煤业恢复采掘作业。

管控措施:一是严格要求企业在批复的作业点面按照煤矿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严禁非法违法组织生产。二是要求企业加大顶板、通风、瓦斯、机电运输、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零容忍工作力度,统筹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反三违”、“打三违”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和5个专项检查等工作。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四是敦促清溪镇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辖区煤矿监督检查,并加强驻矿安监员工作情况的监督和保障;督促驻矿安监员严格履行驻矿盯守职责,对煤矿作业点面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煤矿整改到位,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镇政府和县安监局。

4.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方面。一是因夏季雷电较为频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易被损毁,维修不及时、维护不到位时有发生,井下传感器故障等原因导致安全监控系统有时不能真实有效反映井下实际。二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新系统尚未完成升级,原有系统也不能正常运行。

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健全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功能,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严格超限报警追查处理。二是督促煤矿按照制定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成升级改造,升级改造期间加强老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必须保证升级改造期间原有系统正常运行,新老系统顺利衔接。

5.重大灾害治理方面。(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矿抽采钻孔工程质量不达标、不合理、瓦斯检查制度不落实、通风系统不可靠、瓦斯超限追查处理不严格、抽采不达标、“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引起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积聚。

(2)防治水方面,该矿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类型,矿井水患危险性级别划为Ⅲ级(较危险级),井田内岩体裂隙一般发育,矿井充水主要是砂岩裂隙水和老空区水为主,其次是大气降水。该矿井下在+1570m水平布置有水泵房,井下涌水通过水泵经+1688m明斜井抽排至地面,若抽排不及时和探放水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导致涌水倒灌井下巷道。地面突遇区域内强降雨后,洪水从地面煤仓处大量涌水,漫过+1688m明斜井的挡水墙倒灌入井。

管控措施:(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一是强化防突管理。井下按要求安设高低浓度或全量程甲烷传感器;采区设置专用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回风,严禁不合规定的串联通风;加强抽采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严格抽采钻孔质量达标监督,瓦斯抽采做到应抽尽抽;规范瓦斯抽采达标评判,严格按《四川省煤矿瓦斯抽采达标评判细则(试行)》要求的达标评判条件、步骤、方法、内容和标准进行达标评判。二是严格落实瓦斯超限追查处理机制。煤矿对超限报警追查处理必须查清超限瓦斯来源并从通风系统是否可靠、通风设施是否可靠、风量分配是否合理、瓦斯防治和应急响应措施是否落实、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和现场管理是否到位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督促落实防范措施。三是严格落实瓦斯检查制度。煤矿须配齐配强跟班瓦检和瓦斯巡检队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检查和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严格落实“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

(2)防治水方面,一是加强水害防治管理。及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延续《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落实超前探测制度,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建立和执行允掘通知单和探放水效果验收制度,按规定设计、留设安全隔离煤柱;加强井下+1570m水泵房维护管理,确保排水正常。二是加强地面防治洪水入井措施。健全汛期值班,加强雨前、雨中检查,雨后巡查工作机制,确保各井口不出现洪水倒灌入井现象发生,不受洪涝灾害影响。

6.维稳方面。一是该矿位于清溪镇双坪村矮板凳地质滑坡点下游,从2017年至2018年连续两年勘查结果显示,双坪村部分村民房屋裂隙有增大的趋势,村民认为该矿放炮作业、采空区沉陷导致房屋开裂,已多次阻挡企业正常生产,并要求企业必须停止生产作业,业主认为该矿是合法生产矿井,不肯停止生产,双方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二是该矿位于大樱桃种植区域,煤炭的生产和运输会污染大樱桃外表,导致大樱桃变黑,周边村民在大樱桃采摘季节会阻挡企业生产、运输。三是该矿一直拖欠2013年、2014年关闭两个煤矿企业互助补偿资金约450万元,易引发关闭矿井业主上访、阻挡企业正常生产。

管控措施:一是按照县政府部署积极配合清溪镇、西溪乡和县公安、国土资源、住建等部门做好维稳工作,督促煤矿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与周边村民的矛盾。二是做好关闭煤矿业主的解释、疏导工作,并督促煤矿做好与关闭煤矿业主的协调沟通。

(二)星春煤厂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煤矿“五长、五科、五队”和5名技术人员配备有更换未及时更新系统现象,队级管理配备不齐,人员脱岗、无证上岗;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

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依法依规配齐配强“五长、五科、五队”安全管理人员和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地测5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采煤队、机电队、运输队、通风队配备“一正三副”。矿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带班作业与工人同进同出。严禁无证替岗、无证上岗、脱岗等现象发生。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和执行矿井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严厉查处矿井“三违”行为。二是加强煤矿人员配备、持证、履职情况和煤矿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煤矿人员无证上岗、脱岗、不按规程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

2.采掘接替方面。该矿处于少数债权人转股权人生产经营阶段,没有足够的利润来稳定各方面债权债务,经2018年4月27日,公司组织债权人大会,过半债权人员同意通过指标交易回收煤矿方面资金。6月份该矿参加指标交易失败后,已停止掘进作业,该矿目前四量不平衡,煤矿2018年6月15日向我局作出了《四川省汉源县华新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星春煤厂停止井下掘进作业的承诺书》,愿意进行限制井下生产相关活动。

管控措施:一是严格要求企业在批复的作业点面按照煤矿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严禁非法违法组织生产。二是要求企业加大顶板、通风、瓦斯、机电运输、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零容忍工作力度,统筹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反三违”、“打三违”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和5个专项检查等工作。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四是敦促清溪镇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辖区煤矿监督检查,并加强驻矿安监员工作情况的监督和保障;督促驻矿安监员严格履行驻矿盯守职责,对煤矿作业点面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煤矿整改到位,重大问题及时报告镇政府和县安监局。

3.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方面。一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查维护不到位、井下传感器故障等原因导致安全监控系统有时不能真实有效反映井下实际。二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新系统尚未完成升级,原有系统也不能正常运行。

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健全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功能,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严格超限报警追查处理。二是督促煤矿按照制定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成升级改造,升级改造期间加强老监控系统维护管理,必须保证升级改造期间原有系统正常运行,新老系统顺利衔接。

4.重大灾害治理方面。(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矿抽采钻孔工程质量不达标、不合理、瓦斯检查制度不落实、瓦斯超限追查处理不严格、抽采不达标、“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引起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积聚。

(2)防治水方面,该矿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类型,矿井水患危险性级别划为Ⅲ级(较危险级),若探放水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导致涌水倒灌井下巷道。

管控措施:(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要求煤矿一是强化防突管理。井下按要求安设高低浓度或全量程甲烷传感器;采区设置专用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实现独立回风,严禁不合规定的串联通风;加强抽采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严格抽采钻孔质量达标监督,瓦斯抽采做到应抽尽抽;规范瓦斯抽采达标评判,严格按《四川省煤矿瓦斯抽采达标评判细则(试行)》要求的达标评判条件、步骤、方法、内容和标准进行达标评判。二是严格落实瓦斯超限追查处理机制。煤矿对超限报警追查处理必须查清超限瓦斯来源并从通风系统是否可靠、通风设施是否可靠、风量分配是否合理、瓦斯防治和应急响应措施是否落实、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和现场管理是否到位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督促落实防范措施。三是严格落实瓦斯检查制度。煤矿须配齐配强跟班瓦检和瓦斯巡检队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检查和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严格落实“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

(2)防治水方面,加强水害防治管理。及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延续《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落实超前探测制度,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建立和执行允掘通知单和探放水效果验收制度,按规定设计、留设安全隔离煤柱。

5.维稳方面。一是该矿生产周期回收资金时间长、利润收益未达到预期目标、涉及相关人员不满情绪长期积累、未及时解决而僵持局面长期存在,负面因素长期积累容易产生瞬间爆发,引发不可控制的状况发生;二是该矿位于大樱桃种植区域,因大樱桃被染黑与周边村民存在矛盾和冲突,存在村民阻挡企业运输煤炭、斩断水管等情况;三是该矿一直拖欠2013年、2014年关闭两个煤矿企业互助补偿资金约740万元,易引发关闭矿井业主上访、阻挡企业正常生产。

管控措施:一是按照县政府部署积极配合做好维稳工作,督促煤矿依法依规妥善处理与周边村民的矛盾。二是做好关闭煤矿业主的解释、疏导工作,并督促煤矿做好与关闭煤矿业主的协调沟通。

(三)良立煤业安全生产风险分析

1.安全管理方面。受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资金短缺、效益低等各方面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有证有人,但不能胜任工作岗位,技术人员指导安全生产还有一定差距;机械化改造进度缓慢,业主长期处于亏本状态,没有更大资金量再投入。

管控措施:一是为了提升我县煤矿企业技术力量,我局积极沟通协调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到我县进行成人继续再教育培训。二是督促煤矿加快机械化改造进度,按期完成改造工作。三是严格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与使用,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投入。

2.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煤矿五长和5名技术人员的工作和技术力量偏薄弱,队级管理配备不齐;各项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

管控措施:一是要求煤矿依法依规配齐配强“五长、五科、五队”安全管理人员和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地测5类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采煤队、掘进队、机电队、运输队、通风队配备“一正三副”。矿级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要求带班作业与工人同进同出。严禁无证替岗、无证上岗、脱岗等现象发生。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和执行矿井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严厉查处矿井“三违”行为。二是严格要求企业在批复的作业点面按照煤矿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严禁非法违法组织生产。三是要求企业加大顶板、通风、瓦斯、机电运输、安全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零容忍工作力度,统筹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反三违”、“打三违”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和5个专项检查等工作。四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五是敦促河西乡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辖区煤矿监督检查,并加强驻矿安监员工作情况的监督和保障;督促驻矿安监员严格履行驻矿盯守职责,对煤矿作业点面加强跟踪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煤矿整改到位,重大问题及时报告乡政府和县安监局。

3.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方面。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查维护不到位、井下传感器故障等原因导致安全监控系统有时不能真实有效反映井下实际。

管控措施:要求煤矿健全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功能,加强安全监控系统维护管理,严格超限报警追查处理。

4.重大灾害治理方面。(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通风系统不可靠、瓦斯检查制度不落实、瓦斯超限追查处理不严格等可能引起瓦斯积聚。(2)防治水方面,该矿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类型,矿井水患危险性级别划为Ⅲ级(较危险级),若探放水措施不落实等可能导致涌水倒灌井下巷道。

管控措施:(1)通风瓦斯管理方面,要求煤矿一是强化通风管理。落实通风管理制度、通风设施管理制度和“一通三防”例会等制度;矿井总风量满足需要,风量分配合理,井下用风地点风量、风速满足规定;主通风机及附属设施完善并按规定进行性能检测,实现双回路供电;通风、瓦斯检测仪表按规定使用、维护和校验;风门、风窗、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按规定设置、管理;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供电,配备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自动切换。二是严格落实瓦斯超限追查处理机制。煤矿对超限报警追查处理必须查清超限瓦斯来源并从通风系统是否可靠、通风设施是否可靠、风量分配是否合理、瓦斯防治和应急响应措施是否落实、安全监控系统维护和现场管理是否到位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督促落实防范措施。三是严格落实瓦斯检查制度。煤矿须配齐配强跟班瓦检和瓦斯巡检队伍,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检查和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严格落实“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2)防治水方面,加强水害防治管理。及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延续《矿井水患现状调查报告》,落实超前探测制度,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建立和执行允掘通知单和探放水效果验收制度,按规定设计、留设安全隔离煤柱。

5.维稳方面。一是河西乡长期上访户杨从海李琼夫妻二人、黄大伦(前核桃沟煤矿业主)的纠缠,影响该矿正常生产秩序。二是该矿一直拖欠2013年、2014年关闭两个煤矿企业互助补偿资金约450万元,易引发关闭矿井业主上访、阻挡企业正常生产。

上一篇:即时通信功能范文 下一篇:插花礼仪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