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科学范文

时间:2023-10-07 17:15:23

探索生命科学

探索生命科学篇1

我校现有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既适合理、工科又适合文、管、艺术专业的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针对这种局面,在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已初具规模并已成为我校重点推荐的公选课的基础上,继续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食品营养学、普通药物学的生命科学系列课程,不仅丰富了我校公选课的种类,而且使学生对生命科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生命科学类系列课程立足于对理、工、文科等非生物学类学生进行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以生命为主线展开讨论,使学生了解学科间的交叉点,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有关食品营养学和常用药物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掌握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膳食平衡、合理用药的具体措施,为科学饮食、提高自身保健意识、抗病防病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法。

(一)精选教学内容

现代生命科学课程,突出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突出生命科学与理、工、文科各领域之间的交叉,精选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以教材《基础生命科学》[1]、《生命科学导论》[2]为主要蓝本编写教案,内容从生命的物质基础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进而讨论“克隆”、“癌细胞”等热点问题;从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在分子水平上阐述遗传疾病等的奥秘;从生物技术到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从生物材料到人工器官,明确仿生学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国内外科学图册和网站上采集丰富、精美的图片和信息补充到电子教案中,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经历,以及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著名实验,如Loewi的双蛙心灌流设计、著名的肺炎球菌实验、遗传密码的破译、PCR技术等,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

对于系列课程的开设,本着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之一———食品营养学,根据相关教材[3]重点介绍营养素的概念及生理作用、营养与疾病、营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强调保持膳食平衡及合理营养的重要性,补充讲授食品营养学应用的热点问题,如减肥、美容、糖尿病、补钙等内容,并通过视频向学生宣传食品的安全和卫生知识、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以及世界食品的发展趋势等国内外在本学科新的研究进展。学生既学到了有关食品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平衡膳食的具体方法。系列课程之二———普通药物学,其开设的必要性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药疗行为,且有错误诊断和不合理用药的倾向,这种情况已通过开放式问卷形式加以证实。因此,有必要对综合性高校非医药专业学生开设药物学公选课,以提高广大学生的合理用药水平。参考非医药专业的《普通药物学》[4],重点介绍常用药物的防治作用及不良反应,内容包括:药物的基本知识,常见疾病的用药知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与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用药方法,抗生素与维生素专题,各类药物的禁忌症及不良反应防治,家庭常备药物介绍等。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将人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适当补充到相关章节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抗病防病能力和科学用药水平。

(二)多元化考核

选修课教学中,学生方面的瓶颈主要在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到课率低、混学分现象严重。为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在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境界中得到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变期末考核为随堂测验、课堂提问、专题讨论、联系专业的小论文以及对本课程提出建设性建议等多元化的素质考核,学生可以发现并提出自身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把学生从只注重记忆知识结论的传统学习法引向注重探究问题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结合盖章形式抽查考勤,期末综合记分给出考核成绩。例如,在讲授食品交换份法时,要求学生以自身为对象进行能量和营养素的计算,结合自身的喜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在介绍体重指数(BMI)时,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判断自身的营养状况,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措施。通过课堂讨论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学生们的兴趣高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每次课的出勤率都达到95%以上,学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二、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遵循实验项目的科学性、趣味性和与实际生活的贴近性的指导思想,面向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实验项目。对已初具规模的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实行独立设课实验,开设的实验项目有: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叶绿体色素的层析法分离、牛奶中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现代工业水质分析等,使学生既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还学会了离心机、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导仪等常规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深受学生的欢迎。此外,注意把当代科学的研究热点及校内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学生的实验内容,既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又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结合本系教师的科研成果,设计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毒蛋白的合成及杀虫实验、污水的生物处理实验,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生物合成与生物降解的原理及方法,同时又加深对现代生物技术重要作用的认识。食品营养学、普通药物学课程,配置开放性实验,供选题目有:酸牛奶的制备、常用消毒药品如紫药水、碘酒的配制等,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拟定题目,实验步骤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均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独立完成。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班教学已成为我校公共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信息量,借助PPT软件,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等优点,将书本知识变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例如,在讲述遗传密码时,设计体外翻译系统的动画实验,通过慢放、定格、特写等方法,真实、艺术地展现遗传密码破译的全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新颖有趣,再加上教师的适时讲解,学生可轻松地掌握细胞中64套密码子与20种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从而也加深了对遗传的中心法则的理解。总之,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具有许多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信息量较大,教学节奏较快,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方面要把握好度,注意控制演示速度,使可视信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步。另一方面,由于页面的切换还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缺乏整体的认识和思考过程,利用板书、讲述、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此外,将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些演示实验、教具模型等穿插在多媒体教学中,可进一步强化教与学的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探索生命科学篇2

1.年龄具有相仿性:

与专职辅导员相比,兼职辅导员来源于学生群体,同时又能很好地深入学生群体,年轻、学生的身份使他们更容易与广大学生产生共同语言,及时发现学生群体的动态情况;他们也是学校学院与学生群体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校院层面的动态情况和精神主旨可以通过兼职辅导员及时传达和实施,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愿意接受,更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2.教育具有实效性:

兼职辅导员兼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专业学习者的双重身份,在党建团建、班级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主动作用,在学业指导方面同样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利于他们在环境中营造创先争优的思想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兼职辅导员还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长的身份,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同学的学业规划。

3.培养具有梯队性:

兼职辅导员是一批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优秀研究生党员,他们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后备培养对象,也是各企事业单位党政管理干部的人才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研究生党员在担任兼职辅导员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逐渐成长,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专职辅导员队伍和其他管理岗位的优秀后备人才,做到了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建设,实现了“选拔—培养—输送”的完整机制。

二、研究生党员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实践经验

1.有力的政策保障。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10年,浙江大学出台《浙江大学兼职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该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和资格,选聘办法,管理与考核以及津贴等,从政策上支持了学院对兼职辅导员的选聘和培养,同时确保经费支持,从而鼓励了优秀研究生党员投身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成为兼职辅导员中的一员。上述文件的出台使学院有章可依,保障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2.严格的选拔程序。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合学院实际,进一步细化选拔程序,坚持兼职辅导员队伍的高标准严要求。在选聘原则上,兼职辅导员主要从素质优秀、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品学兼优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选聘,聘任的岗位主要有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副书记(挂职)。对于从研究生群体中选拔兼职辅导员、必须首先征得研究生导师同意,以不影响本人学业为基本前提。选聘标准包括:中共党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解、拥护并能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学生,热心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能保证每周有一定的工作时间,能够至少连续工作一年;品学兼优,在大学期间至少担任一年的班团干部或院系以上的学生干部。每学年开始,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组织人事科、学工办、团委共同协商提出拟选聘兼职辅导员人数,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聘。学院党委组织进行书面审核、公开面试、导师意见征询等环节,确定初步人选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予以聘用。

3.全面的管理体系。

①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辅导员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副书记(挂职)作为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内容:团委副书记(挂职)主要协助作好学生党建团建、年级学长组、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指导、社会实践、宣传工作、学生资助等;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学生党支部日常的组织生活、党员发展培养和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学院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畅通的沟通平台、丰富的培养模式和详细的考核办法,确保学院兼职辅导员工作深入、细致、全方位。②系统的培训与交流。学院密切关切每位兼职辅导员的成长,帮助、引导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其职业发展、工作方式、就业选择等方面主动关心,不断给予指导。学院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即每两周一次的学生兼职辅导员交流学习会。每期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开展主题学习,搭建兼职辅导员相互熟悉、互通经验,关注时事、统一思想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兼职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贴近学生、精干负责的学生工作骨干队伍。此外,学院还经常主动邀请学校相关部门和兄弟院校老师来学院对兼职辅导员工作进行辅导,如解读中央文件精神,开展宣传工作培训,党员发展工作的培训以及各类面对面交流,不断提升兼职辅导员的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4.严谨的考评机制。

根据学生兼职辅导员特别是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人员流动情况,学院采取一年两次的兼职辅导员考核制度,即在秋冬学期末与春夏学期末分别进行考核工作,包括现场述职会与书面考核,具体由学院学工办(团委)负责开展,考核结果在学院党委备案。兼职辅导员的岗位津贴根据其在岗年限、工作时间、考核结果发放。

三、完善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1.整体布局,科学选拔兼职辅导员人选。

兼职辅导员的选拔要整体设计,坚持提前布局和公开招聘两手同时抓,让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骨干脱颖而出。要注重从本学院的本科生中培养基本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后备力量,其中尤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通过学生在自愿参加的学生组织中的表现,充分参考班主任和学长的推荐,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加强有计划、系统性地培训,让培养对象在实践中提升成长。每年进行一次摸底调研,对部分表现优秀的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考察和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对愿意在本院继续深造的培养对象,在征求其导师同意后,学院将其列入兼职辅导员的重点人选。这样的兼职辅导员通常对校院的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比较熟悉,能够比较快地进入角色、融入环境;同时因为该生一直是本院的学生,对学生群体比较了解,与学生沟通交流较为畅通,便于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要重视从新入学的研究生党员中选拔培养兼职辅导员后备人选,通过观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体现,了解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社会工作经历,在资格审核、面试中严格把关,宁缺毋滥,把真正热心学生工作的同学吸纳到兼职辅导员队伍中来。

2.立足实际,充分征得研究生导师的支持。

高校研究生培养,导师是第一责任人。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必须首先获得导师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导师从学生科研学习考虑表示不同意,学院应充分尊重导师的意见“,忍痛割爱”是在所难免的。导师的支持也是兼职辅导员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的必要条件。导师帮助、指导研究生统筹规划好学业生涯,使研究生在担任兼职辅导员期间,能够在作好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3.培养为主,不断保持兼职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充分条件。兼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辅导员的标准同样要求,不断培养兼职辅导员的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和职业自信等,增加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应合理分配专兼职辅导员之间的工作,做到互通有无,相辅相成,培养兼职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策划总结能力、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等,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体会在工作中成长的快乐,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应定期了解兼职辅导员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业和工作,传授经验,激励先进,指出不足,指导他们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探索生命科学篇3

关键词: 高考多元评价 考试科目 命题主体 考试方式 录取方式

自高考恢复以来,我国针对高考存在的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简单等问题,曾对高考评价进行过多种改革及探索,即高考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多元评价是指在高考中运用多种方式和形式测试、评价学生的素质,并在招生时采用多种指标录取学生的一种评价制度。本文尝试从考试科目、命题主体、考试方式和录取方式四个方面评述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1]

一、高考多元评价在考试科目方面的实践探索

考试科目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更是一种教育导向。自高考恢复以来,全国曾实行过“3+1”、“3+2”、“3+文/理综合”、“3+大综合”、“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①和“3+X+1”②等多种方案,下面就主要的几次改革展开论述。

(一)文理分科

自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以来,沿用以往的文理分科的科目设置办法,即文史类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医农类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由于考试科目较多,造成了基础教育应试现象严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严重偏科、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因而受到社会抨击,于1995年被彻底取消。

(二)“3+1”模式

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育部于1987年宣布开始试行“3+1”模式[2]。该方案首先在上海实行,“3”是指语、数、外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1”是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各专业的要求,从其余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学六个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作为考试科目。1989年,在总结上海经验的基础上,在湖南、海南、云南等地进行“3+1”模式的语外历政、语数外物、数外化生、语数外地四个科目组考试试点。

(三)“3+2”模式

1993年,原国家教委在“3+1”模式的基础上在部分省试行“3+2”模式[3],其后逐步形成了“3+2”考试模式,即语、数、外3科是文理必考科目,“2”是按文、理两类各加两门高等学校选择的新生最需要的科目,文史类加试政治和历史,理工类加试物理和化学。1995年,除上海外,这种模式正式推行于全国。

(四)“3+X”模式

1995年,上海在“3+1”模式的基础上开始试行“3+X”模式[4],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教育部认同。1998年新一轮高考改革开始,教育部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出高考科目改革的“3+X”模式。“3”是指语、数、外作为必考科目,“X”指由高校根据自身水平、特点、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个科目(包括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大综合)中自行确定1门或者几门考试科目。1999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在高考中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广东省率先进行了这项试验。到2002年,我国除港、澳、台之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推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

从文理分科到“3+1”模式再到“3+2”模式,可以看出考试科目的改革一直是不断发展的。由于语数外三科中,语文、数学是基本工具课程,也是最基础的学科,另外把外语作为必考科目,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在改革中,语数外这三科一直是处于核心位置的。但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学科、新知识不断涌现的形势下,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要求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只是在高考中加入2门相关科目,忽视了学科内容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容易产生知识残缺不全现象,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于是,“3+X”模式应运而生。

“3+X”方案本身是在“3+2”模式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革,这次改革是高考制度实施以来科目设置变革中变化最大的一次:它不再采用全国统一的、有固定科目组合的科目设置模式,仅对全国必考的三门科目作了规定,其余的科目设置都由高校自主掌握。但是这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本质,考试本身的竞争性使考生把高考当做是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从而力图把能力发挥到极致,考生的压力、焦虑等并没有随科目的变化而减少。

二、高考多元评价在命题主体方面的实践探索

命题主体改革的重要实践探索体现在试行分省自主命题。分省自主命题是在现行高考体制下实行多元评价的有效方法。从出题的组织者来看,命题主体分为全国统一命题和分省自主命题两种形式。全国统一命题为现行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其命题主体是教育部学生司考试中心。自主命题是国家把命题权下放,由命题省对部分或全部考试科目进行自行组织命题和阅卷。该项工作首先于1985年在上海试点。2004年,教育部决定增加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9个省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命题工作。到2008年已有18个省市试行高考自主命题。

在各省高考改革的趋势愈演愈烈的形势下,自主命题的利弊日益突出。因为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实质是国家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所以可以在命题中很好地体现各省市的地方特色,从而使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但是高考分省命题的分散性会使高考与国际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有所出入。而且,就我国国情来说,我国中东西部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于教育落后地区,命题质量与水平难以保证。[5]因此,在以后的多元评价探索中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从而使高考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高考多元评价在考试方式方面的实践探索

多年以来,高考一直被认为是“一考定终身”的考试,为了改变这种格局,就应该从考试方式的改革入手,使其作为多元评价探索的主要内容。这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增加考试次数几个方面。

(一)高中毕业会考制度

高中毕业会考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一种评价形式,其作用是对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同时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重要依据。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上海率先兴起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试验,1993年,全国范围普遍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并以此推行高考考试方式的改革。

高中毕业会考是据以划分高中毕业生成绩等级和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国家检测高中毕业文化水平、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双重功能。但是,高中毕业会考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高中毕业会考是分三次进行的,从而使时间安排和教学进度存在严重矛盾;会考是水平考试,考试题目的难易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成绩,因此试题难度难以把握。另外会考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客观上加重了学校师生的负担;形成了学校工作围绕考试转的不正常现象。因此,近年来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正在逐步被学业水平测试所取代。

(二)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纳入到高考评价体系,由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一考定终身”的模式。2010年起,全国有山东、江苏、江西等16个省实行新课改,各地新课改的高考方案都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

学业水平测试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包括学生选修和必修的科目,组成一份试卷,在高二或高三进行测试,考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以此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学业水平测试比起以往的会考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一是考试更加人性化,如在重庆的改革中,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二是其强化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评价功能。

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并作为高考录取参考。2009年,山东省在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院校部分专业开展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增加考试次数

增加考试次数的重大试点是二次高考,又称春季高考,经教育部批准,北京、上海、安徽三地在2000年春季进行了1999年的第二次高考。春季招生给一些考生带来了第二次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入学机会,但是试验也带来了教学管理与就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经过几年的试点并不成功,不久就被取消了。但是增加考试次数的新方案不断被提起,刘海峰教授提出两次考试统分结合方案,即在统考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各高校再进行一次单独招考,将统考成绩与单考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录取。这一改革方案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统分结合考试模式,也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较高的实践探索价值。

考试方式是高考最主要的载体,所以考试方式的改革在高考多元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是至关重要的,从会考制度到学业水平测试及同时进行的增加考试次数,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改的政策。但是,改革同时带来的管理复杂化、工作量加大等问题,在以后的高考多元评价探索中也亟待解决。

四、高考多元评价在录取方式方面的实践探索

高考多元评价归根到底是为高校多样录取服务的,而多样录取的关键是不断扩大高校的招生自。因此,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扩大高校招生自是多元评价探索的关键。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多样化招生、自主招生改革逐步发展,现以高校自主招生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为例进行评述。

(一)高校自主招生

从2003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中,教育部允许部分高校实行自主选拔录取,第一年批准参加改革的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赋予它们5%的自主招生权。2013年试点高校已增至90所。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试行是对我国高校传统统招体制的改革,但自主招生改革除了践踏教育公平之外,仍然没有脱离统一考试的“羁绊”,有限的规模与数量使自主招生改革推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显得无力。[6]有的教育界人士指出,自主招生考试已沦为了若干场的“小高考”,日益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同时,自主招生考题的高考化倾向,已很难发挥其应有的选拔特长生的作用。但是,在2010年的“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研讨会”上,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名校公布了近几年来学校对大一新生水平测试的结果,其中表现非常突出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入校的。这样也用事实说明了,自主招生在选拔优秀、拔尖、特殊和创新的优秀人员方面的优势是单纯的高考无法比拟的。所以高校招生需要不断寻求自主与统一的平衡点,采取多样化的招生模式并不断完善其体系。

(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度

“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选取部分优秀的中学,其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北大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的进一步深化的积极探索,是建立和完善教育诚信体系的有益尝试,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这些改革表明:多样化的高校招生模式正处于不断探索中,高度集中的单一评价模式正在被多元评价模式所取代。

总之,我国高考评价制度实践探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历程。在多元评价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比如,深化高考命题内容改革,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扩大高考自主招生的高校范围等,从而使我国高考评价真正实现多元化。

注释:

①此处“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由考生任选一门。

②此处“1”为基本能力测试。

参考文献:

[1]朱卫国.多元评价是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J].阅江学刊,2010(4):5-11.

[2][3][4]万冬根.大学评价和本科招生相关性分析研究[D].硕士论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6:10-11.

[5]孙锦明.谈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利弊[J].教学与管理,2005(4):74-75.

[6]翟居怀.对我国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5):17-18.

探索生命科学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摸索出了一些简单、常见而且实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它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1. 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2. 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来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变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殖民扩张。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3.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

(2)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克服知识难点

多媒体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从视觉、听觉、色彩、动感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而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使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新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描述生动,并配有一套投影教材。包括地图、实物图等。它色彩鲜明,画面清晰,在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缺点是这些图都是静止的。缺乏动感,层次不清楚。

探索生命科学篇5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6-0012-04

科学是对规律的揭示和把握。同人类社会或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政党的发展同样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党活动与自身建设规律,不仅有利于政党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且对政党履行历史使命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党建科学化,就是“指党的建设必须遵循党建自身的客观规律,使党建的活动、形式、载体与其客观规律相符合,确立并完成党建的目标和任务,实现党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1]尽管党建科学化的命题是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但实际上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就一直思考并总结政党活动规律,探索党的建设科学化。“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2]284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后得出的精辟论断。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探索伴随民主革命的整个历程,实际上起到了拓荒者和奠基者的作用。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探索的历史背景

我们党早在建立之初,就把科学建党写在党的旗帜上,并在不断实践中加以科学化。民主革命时期这个问题之所以被重视,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解决党内存在不适应革命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问题的必然要求

从总体上来看,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在民众中的凝聚力逐渐增强。这一事实证明:党的自身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的素质总体上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相符合的。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党的建设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党的建设的科学发展。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本身深受共产国际及苏共影响,党建模式基本照搬苏联,缺少适合中国革命实践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需求的独特科学理论,致使党的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一个政党在建立并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外部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如不及时对自身建设和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纠正、总结、反思、提炼,使党自身的运行以及社会活动均能始终保持在既定轨道和一定范围内,就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就已经出现了只重军事、不重党建,发展党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倾向。因此,1929年12月,在古田会议上作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报告中,对红军第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了严厉批评。除此之外,当时党内还存在一些不适应革命形势、革命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宗旨和性质的问题,如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意识不够强、干部作风不够好、党内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力,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属于缺少科学理论武装,“还没有把丰富的实践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没有对革命实践的一切问题,或重大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3]813;有的是不善于把科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3]797;有的是制度建设不完善,有的是因为思想理论水平比较低,对党的活动及中国国情的认识出现偏差或者说认识错误;有的属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出现了问题,漠视纪律、。虽然这些问题都不带有普遍性,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从规律上去认识、探询、把握与遵循,而任其发展,不但会损害党的肌体,同时还会消解党在民众中的威望,党所承担的任务也难以顺利完成。因此,经过长期深思熟虑后,1929年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主张,强调要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党的建设与科学化联系起来。

(三)探索党的建设科学化已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民主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之所以比较早地就进行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探索,是因为此时党的建设科学化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曾经多次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而每一次严重的错误都给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造成重大损失。如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导致1927年大革命惨遭失败,王明等人的“左倾机会主义”,则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失去根据地,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7卢沟桥事变后,“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已经不是‘左’倾关门主义,而转变到右倾机会主义,即投降主义方面了。”[4]362纠正错误本身固然重要,但分析错误背后的根源,吸取教训才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也是凸显其先进性的特质所在。所以,在纠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中党不是无意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积累和分析提炼。1937年11月,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做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报告,报告在分析战争失利原因后指出:“共产党内理论水平的不平衡,许多党员缺乏北伐战争时期两党合作的经验,党内小资产阶级成分的大量存在,一部分党员对过去艰苦斗争的生活不愿意继续的情绪,统一战线中迁就的无原则倾向的存在,八路军中的新军阀主义倾向的发生,共产党参加政权问题的发生,抗日民主根据地中的迁就倾向的发生”[4]362对抗战局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必须坚决加以反对。1945年在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党总结了自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到遵义会议以前的错误,并指出总结错误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5]270。在当年党的七大上,又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再次对党的工作做了一次系统的总结。报告强调:“二十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3]996可以说党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把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所犯的失败错误进行总结反思,上升到理论、制度和方法,奠定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同时,正如所判断的中国革命“自从一九一四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之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之后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4]628。同时,中国共产党长期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从来不缺国际视野,对包括欧洲资产阶级政党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成败得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其他政党的经验教训同样为探索党的建设以及党的活动的科学化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探索的主要内容

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探索既注重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不同层面、领域、时期、背景的探索,找寻其内在规律,又注重揭示各部分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区别,从总体上把握党的建设的科学化。

(一)创立思想,实现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党的建设科学化必定是以指导思想的科学化为前提。中国共产党对指导思想科学化的探索始于对党内错误思想行为的深刻认识和纠正。在初期的革命实践中,党内先后出现的右倾投降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其实都是在教条化、机械化地理解和照搬马克思主义,而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化首先需要认识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活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规律,上升到科学的理论、制度、方法,并以科学理论进行指导、以科学制度做保障、以科学方法去实现。在纠正右倾和左倾错误的过程中,认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反马克思主义的。”[3]876它经不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教条主义不仅无益于革命,甚至还可能阻碍革命。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无数挫折均表明,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其本身必须接受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现科学理论的本土化、中国化,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3]795。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基本原则要坚持,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以及照搬苏联革命模式的做法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只能根据所处的历史阶段和自身国情走一条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所以,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及时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把革命实践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成果——思想。此后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继续用思想指导中国革命,一方面对思想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使之日益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指导思想的科学化。

(二)开创思想上建党,实现思想建设的科学化

民主革命初期,党内不少人希望把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以适应革命的需要,但同时又担心吸收过多农民或小资产阶级入党会影响党的性质,从而不敢放手发展党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思考,利用科学的建党学说成功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6]的历史难题。

解决这一历史难题有两个切入点:一是思想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首先是因为思想建设在党的所有建设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思想问题解决了,其他方面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其次,现实中党内出现了不少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分析指出,光是组织上入党,而思想没有入党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极大。解决党员队伍、党组织纯洁性问题,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一定要“在思想上认真地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5]234通过纯洁党员思想以保障党组织的纯洁。

二是支部建在连上。这是三湾改编的重要举措。这一改革影响了党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乃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壮大。实践证明,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可以随时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士兵提高觉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功解决了士兵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精神动力问题,既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开创作风建党,实现作风建设的科学化

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始终是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它渗透于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党的领导人如、、等更是模范践行和大力倡导党的优良作风。1939年,向全党发出“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号召,告诫全党:“我们是共产党人,是讲革命的,要革皇帝官僚的命,把旧世界打它个落花流水。我们既要革命,既要和旧的制度决裂,就万万不能沾染官僚习气。”要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

1941年5月,为了最大限度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对党的肌体的损害,针对党内出现了学风上的主观主义、党风上的宗派主义和文风上的党八股,党中央开展了一次“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党范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史称整风运动。1942年2月1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不仅科学定义了党风的内涵,指出党风不仅指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风”。“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总结党风建设实践和整风运动的成果,把党的作风高度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个方面,揭示了党风问题的实质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中国革命之所以能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由弱到强,由小到大,在众多政党中脱颖而出,优良党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并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又针对作风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忧患意识,为即将进行角色转变的中国共产党敲响了警钟,继续倡导优良党风以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探索的主要特点

由于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规律的揭示、把握和运用,因此科学化的探索必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对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探索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调查研究、注重从实际出发探索科学化

真正的科学化来源于客观实践而非书本或观念。科学化要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2]284因此探索科学化,首先重视调查研究,反对本本化。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1938年在扩大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期间,陈云也提出领导者指导工作应该采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态度,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陈云的唯实论表明加强党的建设,不能完全照搬马列主义的原话,也不能照搬上级的指示,而是要深入实际,从党的建设的实际出发,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3]814其次探索科学化,要从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出发,充分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质,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在中国从事革命的一切党派,一切人们,谁不懂这个历史特点,谁就不能指导这个革命和进行这个革命到胜利,就会被人民抛弃。”[4]683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党的建设的正确思想主要是来自于中国革命的实践中。

(二)重视把党的建设科学化体现在常规工作中

探索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主要目的是改进党内存在的,不适应革命任务和党的性质与宗旨的问题,提高党领导革命的能力。因此探索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把总结的理论、制度、方法落脚到党的建设各项实际工作之中。确保党的各项工作得到正确理论的指导、正确制度的保证、正确方法的实施。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党的建设科学化探索中,把理念和思想落实到了具体的工作当中。比如为了落实思想建设的科学化,在三湾改编中,重要的举措就是把支部建在连上。“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2]65-66支部建在连上为以后红军中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又如作风建设的科学化也具体体现在整风运动的各项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祝福恩,马丽娟.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2012(2):19.

[2].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上册[M].延安: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出版社,2010.

[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05.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n Party’s Construction of Mao Zedong in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Period

Yuan Dongmei

(Party School of Chongqing City Committee of C.P.C., Chongqing, 400041)

Abstract: In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period, the first leading gene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Mao Zedong as its representative relied on self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party and social activities rules to do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n party’s guiding thought, ideology construction, style construction, which are th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maladjusting to the revolution need, inconformity with of the party’s aim and nature in that period. While, the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Mao Zedong’s scientific exploration are focusing research and reality and taking party’s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into daily work.

探索生命科学篇6

我在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中,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探索识记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二)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三)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一)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二)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三)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美国西部开发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探索生命科学篇7

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 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 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

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三、 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1、 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

当前,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唯一手段,或者说是最重要手段。因此,解答考题的技巧,也就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几乎每个学校都相似,这里就不再分析。

2、 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每次考试后,通常由教师进行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平时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M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探索生命科学篇8

关键词 高中生物 问题提出 教学策略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91 文献标志码 B

“问题提出型”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为主的,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的“问题解决型”课堂教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的能力。但在目前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或问题串驱动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而忽视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现在的课堂一般是教师问得精彩,学生讨论得热烈,圆满地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实,教师都明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的起点,是知识的生长点,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开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与建构,是培养学生核心科学素养重要内容。“问题解决型”课堂教学形成的原因在于教师不了解问题产生的途径,不清楚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构成要素,从而影响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因而难以开展“问题提出型”课堂教学。

1 问题产生的途径

1.1 解释自然现象过程中与已有认知图式的矛盾

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是思维与现实的碰撞,容易产生问题的火花。例如,由于细胞在高渗环境中失水,在低渗环境中吸水,因此,人们一直认为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是自由扩散的。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而水分子与脂质不溶,理应很难通过脂溶性的磷脂双分子层,这就造成了已有的认知图式(脂双层的细胞膜骨架)难以解释自然现象(水分子易于通过细胞膜)。于是,问题产生了:“水分子究竟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这才有了阿格雷对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在用已有认知图式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有理性分析的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质疑已有观点,否则问题会被忽视。

1.2 对自然现象与实验实践现象的“寻根问底”

很多科学发现都源于对自然现象的“寻根问底”。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探索往往会从三个层面上提出问题:① “是什么”,这是对生物学现象的描述,用来阐明一个生物学事实或描述一个实验结果;② “怎么样”,这是实验操作阶段,通过人为的改变实验条件,预期或证实生物学现象;③ “为什么”,是生物学原理的探索阶段,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科学家通常通过提出假设来解释生物学现象,然后用实验论证解释的正确与否。

例如在“生长素发现”中,科学家通过“什么是向光性”“单侧光怎样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单侧光为什么会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3个问题阐明了植物的向光性及其原理。然后再进一步通过“生长素是什么”“生长素是怎样促进植物生长的”“为什么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探索了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由此可以看出,“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3个问题在探索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往复循环,推动科学研究不断逼近生命本质。

1.3 从科研文献资料中获取

1.3.1 科研文献资料中陈述的问题

在科研文献资料中遗留着大量未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阅读前人的研究,可以知道很多未知的东西。例如艾弗里研究了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提出了格里菲思未解决的问题――转化因子是什么。生物学文献资料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模型与假说,这些往往是问题的来源。

1.3.2 对科研文献资料的归纳和分析

通过对科研文献资料进行列表分析、知识框架图的构建等,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如在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后,分析孟德尔的假设,学生知道,孟德尔阐述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分配时的遗传现象,即意味着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w上,且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时的遗传情况,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表1)。

1.3.3 对科研文献资料的质疑

科学问题来自于怀疑精神。对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的质疑推动着科学不断地在纠错中成长完善。如在对“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探索过程中,在20世纪20年代,基于人们对蛋白质的认识水平,人们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到了30年代,开始有少数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DNA是遗传物质。于是,科学家开始寻找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4 来自于人际间的知识交流

科学问题可以在人际间的知识交流中产生。通过交流,会不断地受到启发,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科学家在研究了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后,同样可以受到启发产生问题:“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遗传现象?”

1.5 来自于社会、生活的需求

科学的发现与研究离不开社会的需要,知识是在解决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与生长的。例如屠呦呦对疟疾的研究;对酶的研究最初也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法国葡萄酒变酸的问题。

2 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

2.1 学生的动力因素

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心理动机,支配着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索新知、探索真理。高中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发展大致有四个层面:

① 直觉兴趣,他们对呈现出来的生命现象或生物学实验现象(包括演示实验、模拟实验)充满好奇;

② 操作兴趣,他们会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动手操作,用以验证或探究,大部分学生一上实验课就情绪高涨;

③ 因果认识的兴趣,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实验操作,而倾向于对生命现象原因或机理的探索,渴望理解生命本质;

④ 概括认识的兴趣,受个别生命现象的因果联系的启发,去探索其他的生命现象,总结归纳包容性更大的一般性规律。

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兴趣发展的层次来设计教学。首先,教师要从从学生的直接兴趣入手,从认识生命现象本身的兴趣开始,创设真实的生物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来体验生物学现象的形成过程,即调动学生的操作兴趣,T导学生产生探究生命现象形成原因的欲望,也就是因果认识的兴趣;最终,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探求问题的解决。

2.2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结构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技能与思维策略三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提出问题”的前提。这里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生已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原理、生物学实验知识、生产生活实践知识等)与其他的学科知识。问题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生命现象之间的矛盾,驱动着学生由已知知识向未知知识的探究。丰富的知识能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生命现象,有利于问题的提出。例如“水通道蛋白”的发现中,如果学生利用化学学科相关的知识,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膜的生命现象,就能提出“水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问题。

认知技能包括观察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生命本质的探索离不开实验与观察。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实验观察是提出问题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途径。观察和实验技能是最基本的认知技能。

思维策略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思维方法,可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具体的生物学情境,检索并提取已有的知识结构,选择一定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例如,学生在学完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后,通过列表分析,选择类比的思维,提出“在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问题(表2)。

2.3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这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只有这样,学生才具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才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生活学问题。只有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才会实事求是,勇于质疑。通过关注困挠人类的疟疾,才有了青蒿素的发现与提取;关注“恶苗病”,才有了赤霉素的发现。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能通过学习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的课堂组织策略、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及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评价等都会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具体关系总结如图1所示。

3 构建“问题提出型”课堂教学的策略

3.1 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精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美国心理学家罗克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上,教师必须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展现自我。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好奇心才会被点燃。例如将双缩脲试剂放入蛋白质溶液中呈现紫色,学生会好奇:为什么会呈现紫色?

3.2 强调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提问动机

通过对科学家“提出问题”的历史事件进行教学编辑,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始于问题,问题的提出促成了知识的生成与建构,从而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例如,科学家在利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美国学者库兰特对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产生了疑问,最终利用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证明了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的论点。又如科学家在揭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后,切赫和奥特曼产生了疑问:“是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最终通过实验完善了对酶的化学本质的定义。

3.3 关注知识结构的开放性,促使学生问题的生成

“提出问题”的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有关。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展示封闭式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不利于学生问题的生成。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特别应指导学生建构起有序而开放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流,克里克归纳出了中心法则,并对其进行了补充”这些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如在中心法则的基础上,补充DNA、RNA、蛋白质等的功能,并借鉴克里克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引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① DNA和RNA均能复制,蛋白质在某些情况下能不能复制?② 蛋白质能调控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翻译,那么RNA能否调控DNA的复制、RNA的转录与翻译?③ 有些蛋白质和RNA能作为催化剂,有些DNA是否也能起催化作用?这样从而建立起开放型的中心法则的知识结构(图2)。

3.4 注重思维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强烈的提问动机与有序开放的知识结构后,学生可能仍然提不出问题,仍然无法从已知走向未知,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很多:逆向思维法、类比联想法、追因索果法、条件改变法、比较归纳法等等。下面就在“提出问题”过程中最普遍的重要思维方法作简单介绍。

3.4.1 逆向思维法

从生物学问题的相反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从而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例如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研究的是“颗粒遗传”,提出了体细胞中存在的两个等位基因是各自独立、互不混杂的。学完“分离定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解释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红花与白花杂交,其后代开出粉红色的花。从而诱导学生从分离定律的对立面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如果这对等位基因是相互作用的,可不可以解释这种遗传现象?

3.4.2 类比联想法

通过类比联想也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作出相似的假设。例如受“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启发提出“动物是不是也由细胞构成”的问题;根据噬菌体(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提出“烟草花叶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不是RNA”的问题。

3.4.3 追因索果法

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提问,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使学生不断生成和建构认知结构。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科学家是紧紧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研究的: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是什么,从哪里来?如果没有光,植物的生长将会怎么样?为什么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

3.5 合理评价,激励学生提出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教师需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及时给以肯定,强化他们的提问动机。评价问题的三个标准:① 问题提出的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单一知识、单一学科知识?多学科知识?);② 问题的深刻性(属于感知水平?操作水平?指向生命机理?知识或技能应用水平?);③ 问题表述的明确性与具体性。当然,学生提出问题时采用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价问题的价值。再让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他评等,使学生学会提出“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4 总结

由于教育的综合性,教师在选择某一材料展开教学时,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利用科学发现史进行教学时,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以进行知识结构、认知技能、思维方法等“提出问题”的能力结构的培养,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生物学教学由“问题解决型”走向“问题提出型”是当今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陶忠华.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生物学知识教育形态的开发[J].生物学教学,2017(03):23-24.

上一篇:文创公司营销方案范文 下一篇:课外阅读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