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工程项目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2 16:45:25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1

【关键词】 小型水利工程 项目管理 造价控制

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工程规模小、投资费用少、建设类型多样、建设技术要求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就表明了小型水利工程在项目管理上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够有效节制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而工程造价是工程前期建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工程材料的质量与价格,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问题,因而,合理控制与规划工程造价也是水利工程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工程人员对其进行科学而谨慎地深入分析与判断。

1 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1 项目管理问题

(1)管理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在初期进行管理决策时,主要是依靠基层水利部门的相关管理经验,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2)管理人员缺乏。当前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者专业技术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规划、预算、勘测、施工等流程中无法对其进行深入地指导与管理。(3)工程项目周期长。由于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较为繁琐,建筑类型比较复杂,在实际施工活动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其中最占耗时间的项目无疑是对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与设计部署,而非专业人员的低效率部署,又进一步地延长了整个工期。

1.2 工程造价问题

(1)实地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实地情况包括水利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工程建设材料价格、采购地基本情况等信息。在管理活动中,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缺乏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的研究分析,工程造价的确定工作也就无法顺利进行。(2)招标与控价的不足。规划部署具体工程项目时,水利部门在招投标和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活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招投标阶段,水利部门对施工单位审核不严,未能监测其硬性条件;在施工阶段,水利部门忽视了对施工合同与具体施工过程的有限监管,从而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2 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对策

2.1 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1)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勘测工作。通过对目标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勘测与具体分析,综合考虑目标地区的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率、基本环境状况等多个要求,对各个地区进行比较,并对针对不同地质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坚持控制造价、节约成本的原则,选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效果最好的设计方案[1]。(2)提高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一般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受益。这就要求工程人员在设计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时,要以实用为根本设计目的,将农民、农业的生产要求纳入设计范畴,保证设计方案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切实改善生产条件而设置,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形象工程。

2.2 实施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实施阶段可分为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两部分。首先,在招投标阶段,水利部门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选用科学合理的招投标办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与工程队应当配有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能力和高素养的专家队伍,一方面,招标单位要严格审查竞标单位,另一方面,专家队伍应对中标单位以及提出的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其次,在施工阶段,工程部门应加大合同管理与施工进程管理的力度,及时审查核对合同遵循情况吗,防止在实际施工活动中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与浪费[2]。此外,在施工现场工程人员还应当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确定工程造价材料费的价格,其次是要对施工设计进行严格的把关,如果出现设计需要变更的特殊情况,应在征得多方部门统一后方可执行,最后是要强化施工阶段的现场签证管理,确保施工人员随做随签,以便协调管理。

2.3 竣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

一般而言,在工程竣工与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往往会产生投机的侥幸心理,其具体表现为放大工程难度、夸张工程量、增加无用工程量、重复结算同一项目等。针对施工单位出现的这些问题,造价人员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算清施工单位实际的工程量,对其进行科学的工程结算。同时,工程接收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应严格依据所签署合同,审核该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坚持按照合同条款内同结算的原则,对工程项目活动中一些意外的变更进行及时地分析判定,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工程量增加、替换工程建设材料等问题,应积极与施工部门进行协商判断,一旦发现问题,应就合同规定要求及时处理,以切实提高结算效率[3]。

3 结语

小型水利工程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科学合理开展的必要前提和准备,这就要求工程人员从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两方面完善水利工程管理。针对当前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工程人员只有从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阶段等三个进程上切实控制工程造价,才能真正推动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进程,促进水利工程的稳定发展,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建军.论水利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5(34):88-89.

[2]朱怡.谈水利工程造价管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5(10):62-63.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2

关键词:施工成本;管理;控制;考核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是指施工单位中标后,为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支出的各种费用之和,它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主要为直接消耗在工程项目上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由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构成;间接成本由为完成工程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构成。施工成本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及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将施工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之内,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成本管理已成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反映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又与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工程概预算及成本管理工作的实践,从以下方面浅谈如何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工作。

1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目标的制定

施工成本目标的制定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目标要力求合理,它直接影响成本的控制,目标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施工成本失控。

1.1施工成本目标制定依据制定合理的施工成本,必须有准确可靠的依据。一般包括:施工条件、施工定额、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单位有关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以及国家政策等。

根据分项工程拟采用的施工方案和方法选择定额项目,统计单位工程所需工、料、机数量,再结合施工单位自身条件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合理调整。

1.2制定施工成本目标施工成本目标制定步骤一般包括:①成本目标分解;②研究分析施工条件,计算基础价格;③选择定额项目,计算分项工程目标成本;④计算分部工程目标成本;⑤汇总单位工程目标成本;⑥报批。

1.2.1成本目标分解。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一般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三级,相应的目标成本由粗到细也分为三级,工程项目总成本目标、分部工程成本目标和分项工程成本目标。这样分解层次分明,并与施工进度、质量控制一致,有利于施工管理。将整个分解成果绘制成“金字塔”形状的“施工目标成本分解框图”。

1.2.2研究分析施工条件,计算基础价格。水利工程具有战线长的特点,跨村、跨乡、跨县,甚至有的跨省建设,通过研究分析每一个分项工程所在位置的施工条件,分别计算出每一个分项工程的基础价格,如人工工资、主材价格、机械台班费、水价、电价等;另外要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分析机械运转条件、材料场内运输等,计算相应的基础价格。

1.2.3选择定额项目,计算分项工程目标成本。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选用相应的定额项目,基础价格逐项计算各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

施工目标成本的计算和制定与其分解正好相反,它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完成以上细部的基础工作后,按照“施工目标成本分解框图”,逐项汇总各分部工程的目标成本,最后汇总成整个项目的总目标成本,并按框图结构绘制成“施工目标成本框图”。

将分析计算成果报请总公司批准后,作为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目标。

2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

施工成本的控制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内部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是指施工管理者在先进的控制思想指导下,通过合理的控制流程,采用科学的控制措施,最终将工程实际施工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之内,以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系统过程。施工成本管理的成败与否直接取决于控制的结果。

2.1施工成本控制原理--动态控制原理

施工成本动态控制原理图如下: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成本目标偏离的可能性,拟订各项预防措施,使成本计划目标通过工程进展得以实现,这是施工成本动态控制的主动控制过程,是一种事前控制,即对将要发生的成本消耗在工程项目形成实体之前进行分析预测,并针对影响因素制订相应控制措施。当然施工成本管理只靠主动控制是不够的,因为谁也保证不了所有工作都将做得完美无缺,而且通常情况下,由于目标计划本身的缺陷和控制过程中出现一些事先分析不到的干扰,使实际成本与计划目标成本发生偏离,为此需分析偏差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这一过程叫被动控制过程。有效的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将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结合起来,力求加大主动控制在控制过程中的比例,同时进行定期、连续的被动控制。

2.2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措施

进行施工成本控制,需要因地制宜地制订系统的控制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并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

2.2.1组织措施:①在项目班子中落实施工成本控制的人员、任务和职能分工;②选择业务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劳务;③根据施工目标成本的分解,逐层制定系统的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

2.2.2技术措施:①层层进行技术交底,准确掌握设计意图和施工规范;②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在保证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采用成本最低的施工方案;③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充分挖掘节约成本的潜力。

2.2.3合同措施:①施工成本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合同文件,掌握合同双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尤其要知道合同文件约定的施工条件以及对工程进度、质量的具体要求;②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好各种图纸及往来文件,特别要注意实际施工变更情况和施工条件与合同文件不符的情况,要积累素材,按照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合理进行索赔;③内部签订“施工成本控制责任书”,以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2.2.4经济措施:①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财力及时投入;②及时进行工程项目材料、机械和劳务费用的核算工作。

2.3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2.3.1分项工程直接成本的控制。分项工程的直接成本由该分项工程形成过程中所消耗的量与相应的单价相乘可得,由此可见,直接成本的量化特点比较突出,它的控制就是“量”和“单价”的控制。根据直接成本的构成特点和其形成特点,采用“三线法”进行控制,即从“人工”、“材料”和“机械”三条线路进行动态控制管理。控制的原则就是在统盘考虑整个施工项目施工计划的前提下,力求人员不窝工、材料不浪费、机械少停置。

控制的第一步是做好计划。根据施工合同文件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的要求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详细制定出人工、材料和机械使用计划。人工计划的内容包括劳务的数量、工种、进出场时间等;材料计划应包括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时间、质量要求、堆存地点等;机械计划包括机械的名称、型号、数量、进出场时间及方式等。直接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 劳务的价格与熟练程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一般熟练的劳务价格高,但其在节约材料、节省管理费降低间接成本等方面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保证质量和工期。因此选择劳务时应注意在关键工序、主要部位选择熟练程度高的队伍;② 材料费在直接施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首先材料的市场采购要就近选择质优价廉的合格产品;其次材料要按计划采购,即不影响工程进展,又不积压,最终达到工完料尽;另外材料在现场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尤其是混凝土骨料;还有要严把材料的验收关,除数量验收外,要重视质量的验收;③ 机械的停置台班费用是工程不必要的成本,施工时要加强管理,增加机械使用次数,减少停置;机械选型力求单一、配置合理,尽量减少“大马拉小车”现象;进场机械要处于良好状况,并能满足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④ 尽量采用可以节约成本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

2.3.2分项工程间接成本的控制。间接成本的形成与施工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间接成本的控制就是要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尤其要避免重复支出。间接成本弹塑性较大,只要加强管理,合理计划,统一调配,即可取得好的效过。

3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核算和分析实际成本,检查工程成本所处状态和控制状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实施时应建立经常性的成本考核制度和阶段性成本考核制度以及竣工考核制度。

经常性考核是指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时时考核分析实际成本,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阶段性考核是指分月、季、年等阶段,对完成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考核,通过汇总经常性考核的基础资料,核算和分析该阶段成本管理状况,制定整改措施。

竣工考核是指每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完毕,施工单位对整个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考核其控制的效果,并总结成功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以指导企业今后的施工成本管理工作。

4总结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3

【关键词】精细化项目管理;中小型;水利工程;应用

在我国的公共基础项目的建设之中,中小型水利工程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经济、农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中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在生活生产,保障和促进我国农民增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备受关注[1]。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还是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2]。为农业、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在不断建设与发展之中,发展形势较好,但是在实际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基础建设领域较为薄弱、工程欠款较多[3]。加上近年出现的多次旱涝灾害,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显得格外的迫切。

一、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在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不断建设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陆续的发展完善,在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落实,新开发出的技术方法也在投入应用[4]。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就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来看,依然属于粗放式。

(一)项目建设前期管理缺乏深度与精度

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可直接进行初步设计或是可研报告,不需要编制项目建议书或是专项规划,其前期管理工作具有相当的简单性。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周期较短的性质特点。但是前期管理过于简单导致一些工作上的遗漏,例如,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前期通常没有划拨经费,在无经费的状况下进行前期项目工作容易出现不细致、不深入的现象,前期项目往往完成效果比较差,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带来困难与麻烦。工作人员在前期项目中体现出这样的状态。第一,对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入的认识,对待前期工作马虎。第二,对于原本需要进行论证的建设项目仅凭经验去做,这对技术部门辛苦研究的成果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同时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经验具有欺骗性,许多工作在经验的指导下出现错误,又必须进行重新作业,造成了时间、资源上的浪费。而有些十分迫切的项目在工作人员的这种处理方式下具有极大的被遗漏的可能。在这种马虎的工作状态下,往往会出现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因素预估不足,导致实施困难大,方案不断的变更修改,工程费用超标的现象。

(二)监控和管理粗放

由于水利工程所涉及到的方面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故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监控以及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状况中,由于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之间没有一个有效的合作与制约的关系,导致在各方势力角逐之中,监理单位的地位与作用被削弱。在整个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的监控与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另外,加上整个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环节十分的多,监管范围过大,监管部门无法进行全面的监控工作,于是出现了许多违规现象。例如,虚假招标、资质挂靠、地方保护,拖欠工程款、工程资料造假等违规现象。这些都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项目建设完成后,没有相关评价系统对工程效果作跟踪评价

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在完成之后,通常由于管理以及经费的原因,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工程评价系统对工程项目的目的、过程、执行效果、效益、作用以及影响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总结,对工程质量、投资效果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未能进行后期跟踪评价。整个工程项目缺乏监督和反馈,许多设计目标未能实现,另外如果工程不合格,出现闲置状态,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精细化项目管理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项目主要采用管理规则细化与系统化并行,运用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的方法,使各个组织管理单位高效、协作、精确、持续运行的一种管理技术[5]。其管理理念的关键内容是数据、工具与细节。反对仅凭经验与感觉来进行管理。中小型水利工程精细化项目管理贯穿整个项目的前期策划、实施过程、后评价全过程,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顺利实现工程设计目标。

(一)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细化

中小型水利作为民生项目,近几年来国家对其的关注与投入较大。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往往需要进行项目的拟建以及方案的筛选。在保证前期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对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对项目方案与其他前期准备进行科学细致的认识论证之后,才能保证项目方案中各个环节的有效性。

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简单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只有在前期工程得到深入、充分的展开时,才能成为优点,否则,就会给后期的工作造成巨大的麻烦。在前期工作中需重点注意的方面有:第一,合理有效安排项目拟建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对区域内各个拟建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及可靠的技术论证,做到未雨绸缪,保证各个项目的一次不间断的实施,提高施工阶段的效率。

(二)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的方式,一般是以项目控制为核心,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进行管理[6],这些方面对整个工程的建设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项目控制中动态核心管理的措施有三个方面。第一,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依据项目设计方案对项目的工程投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等进行严格的监管实施。第二,项目监理工作应该在项目中起到控制协调的作用,要避免其他部门对项目的横加干涉,保证项目规范、独立的完成。协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保证项目顺利的完成。第三,加强对质量的管理控制。保证工程的治理以及工程寿命

(三)加强项目后评价

项目评价的管理方式起源于美国,在我国中小型水利项目的建设中一般没有启用这一管理方式。但是项目评价具有其很好的优势。通过项目评价可以对整个工程进行一个全面、细致、有效的评估,更利于工程效果的发挥,以及对投资效果的评估。在工程项目完成后,其建设效果才能够体现出来,因此,对工程项目进行项目评价是对工程效果能否实现,能实现多少,有什么问题需要改进的最好办法。项目评价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项目实施过程评价,一个是项目效果评价。这两个部分,分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项目工程完成后进行。项目实施过程评价主要通过对项目实施中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质量控制等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工程实施的最佳效果。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对项目建设后对农民收入、农民生活、生态环境以及投资效果等方面进行数据的收集与评价。这一评价能够体现和加强项目的整体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精细化项目管理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各种弊端带来解决的方法,促进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林田荣.精细化项目管理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2011,08:76-77.

[2]丁春雨.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157.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的部署,切实规范和加强我市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现就做好我市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责任,推行“四制”管理,构筑责权明晰的建管体系

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要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所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行政责任主体,应明确加固工程行政责任人,组织相关部门成立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期间的组织领导、配套资金落实和有关协调工作。水利部门是重点小型水库项目建设管理的行业管理责任主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审批、竣工验收以及对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项目法人是重点小型水库项目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实施。

(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推行适度集中的建管模式,以县(市)、区为单位组建一个或数个相对集中的非经营性项目法人,由同级地方政府批准后,报市水利局备案。项目法人申报和批复文件应明确法人代表、内设机构和主要组成人员。项目法人一般由6~10人组成,可设办公室、工程科、财务科等机构,主要负责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项目法人代表应具有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且不得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技术负责人要具备水利工程中级及以上职称,财务负责人要具备会计师职称。项目法人在对外签署相关合同前,须报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三)项目招标前必须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市水利局负责实施方案的审查批复。实施方案存在重大设计变更的,按照相关程序报批。

(四)重点小型水库项目的施工、监理及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可由项目法人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进行打捆招标,招标执行工作要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市招标投标综合管理办法》(**政发[**]23号)和《关于加强市综合招标投标交易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办文〔**〕42号)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

(五)重点小型水库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并通过招标确定监理单位,因监理费过低等原因无法招标产生监理单位的,经市水利局批准后,可委托具备合格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监理方式可采取巡回监理或集中监理。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监理力量承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监理任务。监理人员必须全部持证上岗。监理单位应按照规范和合同的要求编制监理工作细则,监理日志、监理月报等监理文件要严格按要求进行记录和填写。

(六)重点小型水库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必须履行开工报批手续,开工报告由市水利局负责审批。

二、加强监管,加大配套力度,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资金

重点小型水库项目按照地方负总责、投资包干使用、部门监督检查、限期完成的原则实施。

(一)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大坝、溢洪道、输水设施等主体工程建设。法人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专项资金,必须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滞留、截留或挪用。

(二)各地要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县级配套的资金不得少于水库加固总投资的10%,确保项目主体工程按计划完成,按期验收。

(三)重点小型水库专项资金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管理和核算,并按照规定报送年度财务决算。财政部门要加强财务监督管理。

三、落实制度,强化保证体系,全面提升质量与安全管理

重点小型水库项目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逐个落实小型项目的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措施,建立和健全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和落实参建各方的质量与安全责任,规范管理行为。质量监督执行《**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一)参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和有关技术标准组织建设。

(二)承担重点小型水库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施工单位要具有水利水电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其中库容较大、保护人口较多、地理位置重要、施工技术难度较高的水库要选择总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具体标准由市水利局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三)禁止转包、违法分包和出租、出借资质、允许他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一经发现,要依法予以查处。

(四)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法人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在建水库垮坝失事和群死群伤事件。

(五)要完善制度措施,切实做好重点小型水库的安全度汛工作。汛期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项目法人要按规定制定度汛方案报防汛主管部门批准,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度汛方案的要求安排施工储备防汛物资,正确处理施工进度、质量与水库运用、安全度汛的关系。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制定好除险加固期间水库的调度运用方案,并监督实施。尚未实施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科学确定调度运用方案,按规定报批后严格实施。水库运行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调度运用方案,加强对病险部位的日常巡视检查。

(六)建立项目建设月报制度和通报制度。市水利局要制定建设月报并定期对全市重点小型水库加固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七)建立加固项目销号公告制度。对于通过加固脱险的小型水库项目,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向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每年公布当年销号的水库名单和除险加固责任人。

四、严格程序,抓好工程验收,科学评价除险加固效果

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项目原则上应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下达之日起一年内完工。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验收,法人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竣工验收由市水利局主持。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项目法人应将全部档案移交给管理单位。

五、健全机构,规范管护措施,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重点小型水库要积极推进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管理主体,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落实“两项经费”,建立水库长效、良性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一)要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水建管[**]188号)做好小型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乡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的水库、无专门管理机构的水库,各级政府要确定相应的行政领导责任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管和指导,落实看护人员和管护经费,将日常巡视检查和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二)项目竣工验收后,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管理部门要按照《**省小型水库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各项管理措施,规范水库管理。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5

论文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建设 管理

论文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特别是多年来出现的大面积干旱,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本文通过分析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面临的管理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主导模式,这一模式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保证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项目法人制使得工程产权明确,确定了项目法人的经济法律职责范围和责任义务,规范和指导了业主的建设行为;招投标制的推行,实现了工程承包企业由政府指令方式向市场选择方式转变,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承包企业的水平;工程监理制,极大拓宽了业主项目管理的能力,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合同管理制,使得工程参与各方相互制约,各方权益得到了法律保障。

1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工程规模小,属小(2)型及其以下工程级别,主次要建筑物属5级及5级以下。

工程投资小,总投资大都在数十万元,而且投资是以国家补助为主,受益地方及受益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构成工程建设投资来源,较难实行招投标制。

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工艺简单,多为土石方工程,设备安装也较为简单。

大部分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均包含有群众性建设,且在大多数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建设单位也是项目建设的施工者。

小型水利建设项目因工作量、工程量小,不能完全按照规定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单元工程划分,难以进行质量监控。

2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目前农村仍在普遍运行的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基本未进行全面配套与改造,渠系建筑物老化,渠道崩塌堵塞、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渠首浪费水,渠末无水灌溉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灌溉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农田抗大旱能力普遍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

2.2 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前几年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县(区)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2.3 工程施工方法不统一,工程建设质量没有保障。因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少,没有统一的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普遍较差。大部分工程采用受益群众集体承建的施工办法;有些项目因受益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剩余劳动力较少,这部分项目主要采用由施工队伍总承包、专业施工队伍与受益群众联合承建的办法;项目点剩余劳动力极少,施工条件较困难的项目采用专业施工队伍承包建设;项目点群众积极性一般,施工条件一般的项目采用专业施工队伍与受益群众联合承建,施工队伍负责技术施工,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负责土石方工程开挖与材料运输;项目点受益群众积极性高,有能力承建项目施工的由项目村屯牵头承建。由于施工方法不统一,项目建设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部分工程质量较差。

2.4 工程投入不足,设施配套不完善。在自然条件较差、偏远、交通不便及经济落后的村屯,小型水利工程需要资金投入大,而国家的扶持力度小,群众的经济能力也十分有限。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设施配套不齐全,建成后生产经营效益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先天性不足与后天管理跟不上,导致小型水利工程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很难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2.5 工程验收与移交不规范。由于工程投资少、分布散,有些工程验收不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且没有做好移交手续就投入运行,导致工程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3 小型水利工程珒祋中的管理对策

3.1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人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3.2 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3.3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近两年结合实际情况,正在认真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

3.4 加强技术培训派驻施工现场的项目法人单位技术代表和管理人员,要坚持培训上岗,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

3.5 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各地区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关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大对建设领域的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做到奖惩分明,以此来规范建设领域的组织和个人行为。

总之,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文件选编[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向东.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6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 管护 机制 对策

农田水利关系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关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利用,关系国家粮食安全。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又是和农民联系最为密切、农民受益最为直接、农业增收最为明显的民生工程,因此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目前我国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工程结构毁损、新建资金短缺、管理维护失灵等方面,而管护机制上的滞后与失灵又成为了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应该在于,明确小型农田水利的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主导投资及管理的作用,加快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新机制。

一、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1、管护主体缺位,产权机制不明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乡镇、村集体的功能逐步下降,大多数原本归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流于形式,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由于管护主体的缺位,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致使公益性设施财政支持缺乏,略带经营性设施很难实现良性发展,并且出现了“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村民管不了”的现象。近年来新建的一批水利设施大多数投入则集中在具有代表性、政绩性的主体骨干工程上,而对于相关配套设施及管理维护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即重主体轻配套、重新建轻管理。由于新建的小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缺乏管护意识,尚未明确具体的管护责任,形成了只建不管、管用脱节的局面。对于具体的小农水工程项目来说更是存在严重的管护问题:一是项目多方管理,实际都没有管到位;二是项目无人监管,项目管理失控;三是项目重复安排,资金监管难到位。这些都造成了管护主体的缺位,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各方面效益。

2、管理方式不当,运行效率低下

2002年税费改革之后,国家取消了“两工”和各项费用,村委会丧失了收取“共同生产费”的权限,这也大大降低了村委会参与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缺乏稳定收入来源的村委会,无法筹集足够的经费来进行小农水设施的管护与新建,而国家倡导的农民自发形成用水协会的实际作用往往不及村委会,很难达到切实有效的管理效果,造成了地方政府主导的村级代管模式失效。在实地调查中,广大村民对“小农水”管理问题上最有争议的就是水价问题,乡镇政府以及村委会将一些灌溉用小型水利工程移交给村民成立的用水协会。用水协会上接政府,下接村民,成为小水利运行的关键一环,但实际中,村民对用水协会的定价并不满意,而用水协会考虑到日常维护成本以及部分新建成本定价较高,造成了村民的用水矛盾。并且,大多数农民用水协会运作不够规范,管理水平较低,协会工作经费缺乏,又收不到足够的水费,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工程维修养护缺乏必要的资金,没有建立起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韩俊,2011)。而对于其他一些小水利工程则严重缺乏管理,由于年久失修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防洪、灌溉作用。再者,村委会将部分可供发展养殖业的山塘、小水窖委托给专人管理,由于其经营性较强,受委托方难免为例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及社会效益,大大影响了其防洪抗旱的功效,不合理的养殖导致水质变差,水资源污染严重,村民矛盾不断,运行效率低下。

3、管理人员技术缺乏,管护机制失灵

虽然部分水利工程(小型泵站、附属配套设备、小型引水闸等)设有专人管理,但是管理人员多为象征水利部门或村委会委派的亲戚或熟人,管理人员素质较为低下,并不专业。一方面,由于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普通村民对小水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管理报酬较低、管理资金不到位、日常管理任务较轻,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知识水平有限,管理技术滞后,不能及时发现这些小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病险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进行整治,进一步加剧了小水利工程的老化实修,功能衰减,难以维持工程的正常高效运转。最近几年以来,乡镇水利的发展基本上呈现工作人员多、编制少、支出大于拨款的现象。在乡镇机构改革的大环境下,很多水管站、水利站都被撤销或者合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刘竹梅,2012)。

此外,最为关键的便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机制没有完善,新建时主要是政府组织、出资,农户投劳出力,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工程建设不规范、工程质量很难保证,建成之后由于产权不明,没有合理明确维护责任,工程年久失修、效益大大下降后也没有形成及时有效的保修维护机制,最终严重影响了小水利工程建设的功效。

二、创新小型农田水利管护机制

1、明晰权责分工,完善产权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最为基础的工程项目,承担着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对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因而具有广泛的公共性和准公共性,各级政府理应成为“小农水”工程的主要投资和管护方。国家的投入、管理、监督力度直接决定了“小农水”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县乡政府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方面处于主体地位、肩负主要职责。县乡政府,作为与小农水关系最密切的政府层级,理应承担小农水设施新建运营管理维护的主要责任,并且有效合理地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而不能只建不管,建管脱离,权责不一。

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问题,应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严格界定各类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是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公共性和农户家庭经营的个体性矛盾的重要途径。要按照“民建、民管、民有、民营”的模式,逐步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培育成为用水和管水主体,赋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灌溉工程自主管理职权,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农田水利服务体系。

2、创新运行模式,完善方法机制

(1)构建引导规划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受益性民生工程,政府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程序作出合理化规定。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申报、资金的筹措、劳工的组织、预期的效果、建后管护方案等合规性审查程序,项目资金拨付程序,资金使用程序及财务公开方案等都要做具体说明,使这个小农水工程建设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所有程序的制定都要以文件等形式发给农民,使农民知道哪些程序由自己完成、哪些程序由政府负责办理。农民在政府规定程序的引导下,有序地投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来。使之实现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的最优模式,形成项目规划的长效机制。

(2)倡导民主参与机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范围广、周期长、任务重大、影响深远。只有在政府的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拨付下,依靠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才能顺利完成。要把农民组织好、发动好,把项目建设好、管理好,必须建立和创新一种农民自主建设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新机制。其中包括:第一,参与项目规划过程,保证规划民主决策。因为不同乡镇地区结构、地理构造不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选址、建设规模、出资比例、投劳方案、管护模式等系统规划问题都要由村民自行组织参与民主决策,进而保证项目方案受益的公平性,效益的长期性。第二,参与项目申报过程,确保项目优质合理。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由农民自主决定申报哪些项目和实施项目的顺序等,有助于实现项目的建设后受益的公平性,真正体现村民的意志,防止部门代言,政府专断。第三,参与项目实施过程,确保过程高质高效。在小农水项目实施过程中,村民是工程劳动力的主要来源,通过投劳方式由农民自己承担部分低技术含量的工程,可以转移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对一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可在政府指导下,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用水产协会组织公开邀投,择邀专业队伍组织完成。通过农民自己参与工程建没,使他们成为建没主体,让农民对项目的质量问题、标准问题、工期问题、投入问题等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从而为建后管护打下良好基础。第四,参与水价制定过程,确保价格公平合理。灌溉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确保灌溉用水有效合理,是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用水价格又是村民感受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因此制定合理的用水价格需要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通过民主协商,综合考虑各方面建设维护成本,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出村民满意的价格,进而确保村民用水的公平合理,真正达到小农水的灌溉功效。

(3)管理机构改革机制。乡镇政府作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主要管理主体,构建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对于小农水利工程的管护至关重要。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管理模式及其相应管理机构改革,甄选合格管理人员,有效合理地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管护是当务之急。因此,以乡镇政府为主体,要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管理站及其相应管理机构改革,在精减低效管理机构人员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专业大学生等高素质人员辅助管理。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和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职责。

(4)完善后期维修机制。由于小农水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使用强度大,工程功能衰减或设备老化在所难免。在钟祥市的实际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地方的小水利设施出现故障时通常采用“发现问题—年度汇总—集中申报—资金下达—集中维修”的程序,对于工程故障设备或需维修的项目实行“捆绑式”申报。这样当一些规模小、维修资金量小但较为关键的小水利设施出问题后,很难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导致后期维护资金的严重滞后,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为此,要在乡镇水利管理单位(通常为水管站)设立水利设施管理专项资金,主要针对工程使用旺季故障维修使用,这样可以保证小农水利工程能够持续高效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保障农业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管理专项资金的严格审查和监督,防止资金的挪用或贪污情况发生。此外还要加强小农水管理的财务透明度,定期向村民公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保障各项资金的高效用转,促使乡镇政府在小农水设施建设中切实担任起新建、运营、管理、维护的各项职责,真正提升小农水设施的管理质量。

(5)创新运营模式机制。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类型较多,不同的工程类型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管理,而要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管护模式,因地制宜。根据实地调查数据以及广泛采纳乡镇水利管理部门和广大村民意见,制定了新模式(表1)。

3、加强监督机制,完善法律保障

(1)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小农水”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各项功效的发挥,关系到农业生产质量和粮食增收的保障,也关系到政府投资的有效性。因此,要建立起政府部门对施工单位、村民对施工单位、村民对政府的监督机制。首先是要对项目的建设管理进行监督,包括建立和推行项目公示制,让乡镇政府、农民群众明白各项工程的实施情况。其次要通过政府部门质量跟踪监督和严格项目验收等方式,强化对项目质量的监管,防止出现劣质工程。

(2)加强对工程资金使用的监督。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至关重要,加强对资金的有效监管,有助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措施包括对各阶段的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公示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广大村民的知情权,让资金在阳光下运转。

(3)加强小农水建设的法律监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农田水利有关法规和政策,比如《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中的相关政策都是按行业线条式制定的,对农田水利虽有涉及,但不系统、不明确,难以有效规范和指导农田水利发展;大部分政策,权威性不够,需要提升法律效力。因此,需要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加快出台关于小型农田水利的法律法规,如《农田水利法》等,对我国农田水利的地位、作用、性质、投资机制、建设和管理体制、各级政府部门职责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制定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有针对性地对小农水的建设进行法律规范和约束,对不同的监管主体、利益主体的行为制定明确的规范。

三、总结

建设好、发展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小农水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管护问题。本文在研究其问题的同时,针对现有的农田水利提出了新的监管机制,探索了新的管护模式,以加快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农业的发展,切实服务于三农,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 韩俊、何宇鹏、王宾:加快推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发展[J].中国经济报告,2011(7).

[2] 胡学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需要四种机制创新[J].中国水利,2008(22).

[3] 张文:浅析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2012(3).

[4] 李俊峰、李恩瑶:探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2(1).

[5] 刘竹梅: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中出现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北京农业,2012(7).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7

不同于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的大型建设项目,对于绝大多数小型建设工程来说,如果需要花费数万元来建一个数据库和网站,是不合适宜的,也不不经济的,针对小型工程项目的特点,建设经济的(花钱要少)、适用的(够用就好)信息管理平台,才是小型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首选。

一、小型工程项目的特点

从项目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来简单讨论小型工程项目的特点,也是小型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适用范围:

1、体量小。对于一个单位来说,每年经办的大多数项目,基本上都是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一般来说,都是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少部分有上千万的项目。

2、分项简单。一般的维修改造项目,可能只是一个分项工程,比如室内装修改造,或者暖气更新改造等。有些小型单位工程项目因为具有第三个特点,也适用这一管理系统。

3、分包简单或甚至没有分包。由于体量小,业主与施工方只有一个总包合同,没有分包;有的即便有分包,也是只有少量的分包,比如只有劳务分包,或者某些垄断性比较强的专业分包,如室外与自来水厂接驳的市政自来水分包,或者煤气管道安装的分包等。而且很多业主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一般在合同中都明确禁止分包。

4、工期短。小型建设工程一般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七八个月,但基本都是当年开工,当年完工,特别是国有资产投资的项目,基本都要在一个预算年度内完成开竣工、结算、审计、上报决算等工作。

二、小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建立过程

针对小型建设项目的特点,可以认为,没有必要每个项目都要建一个数据库,可以将很多个项目用一个数据库管理起来,那么分配到每个项目上的建设成本就非常小了,也就是说,有了推广和适用的前提。

1、多个项目如何实现共用数据库

管理人员登录系统后,系统自动识别其单位,然后系统会列出该单位下所有工程项目,最后根据人的指示,进入项目管理系统。

系统在初期建立项目信息时,会给每个项目分配一个唯一的编码,根据这一编码将多个项目区别开来,管理人员的每一步操作都是针对这个项目来进行,除非退出系统,重新登录到另一个项目管理上。

系统始终贯彻以业主为中心,在系统建立某个项目时,由业主方管理员向建设、施工、监理、设计、供货等各方分配管理员帐号,然后各方管理员才能进入系统进行操作。项目在竣工交付、决算完成后,业主方系统管理员可以将其他各方管理入口关闭,只能业主方管理员能够进入。对于业主方其他部门的人员进入,可以赋予只读权限,防止因操作失误造成数据丢失。

2、系统的基本结构

根据项目管理的七项职能,组织协调、安全与环境管理、投资与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形成本系统的基本结构。同时,根据小型建设项目的特点,每个管理职能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图2系统结构图

(1)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模块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是建设、施工、监理、设计、供货、分包、审计等各方的基本信息和管理人员名单,人员名单应尽可能地详细。人员信息是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各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之间进行沟通时,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快捷地找到当事人;同时也是业主方在使用阶段,当项目需要维修、更新,且施工资料不足以说明情况时,及时找到当事人。

人员名单与系统管理员名单不同,各个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可以以该单位的身份登录系统,对该单位应当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如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而各单位的人员名单是不能对系统进行操作的。

二是任务分工表,作为一个项目,任务分工表不不可或缺的,同样,做为一个小型项目,也应当有自己的任务分工表。但是根据项目大小不同,任务分工表可以不同,有的可以简单,有的可以复杂些,基本框架不变。

一般小型工程的任务分工表只涉及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如项目稍大些,设计、监理、分包等单位也可以提供。

三是组织结构图,一般工程,不论大小,在施工前,业主方都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组织结构图,稍大一些的工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等也被要求提供组织结构图。另外,这里的组织结构图是指项目的组织结构图,与系统中七项职能下的组织机构图是不一样的。

(2)安全与环境管理

这部分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规定、专项方案、管理记录、应急准备等六项内容。

组织机构是指由总包方统一领导的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各级组织管理机构,以图表的形式由施工单位提供。

管理目标包括项目总的安全与环境管理目标以及建设、施工、各分包单位的分目标。总目标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写,或者委托施工总承包方来进行编写,由建设单位进行审查,然后由建设单位系统管理人员录入;其他各方的分目标由各单位进行编写,然后由各单位系统管理员后台录入。

管理规定的内容根据项目的特点来要求,比如有安全施工承包责任书,如涉及夜间施工的,有夜间施工管理规定,靠近居民区的,有施工噪声控制规定、施工时间的规定等等。

专项方案的内容非常重要,根据工程内容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建设方、监理方的要求,施工单位应当提供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方审批后实施。专项方案由施工方后台录入,如果涉及到分包的,分包方的专项施工方案报总包方,由总包方后台录入,然后统一由监理进行审批。系统应当具备网上审批的功能,但网上审批不能代替纸质件的审批,因为纸质件的审批毕竟要存入工程档案的。

管理记录的内容是包括各种检查记录表,如施工现场(周)安全检查记录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专项周检查记录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评分表、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等,具体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

应急准备的内容需要根据项目特点确定,项目的安全重点在哪些方面,就需要哪方面的应急准备。而且应急预案应该操作性强,与项目本身特点相适应。应急准备、应急预案应该履行报批手续。

(3)投资与成本控制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建设方和施工方。

投资决策的内容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报告、方案批复、资金落实、规划报批等方面。

任何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只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辅助管理方式,不可能也没必要所有内容都要事无巨细的全部包含,因此项目概算、预算、结算、结算四个方面的内容不需要把全部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内容全包括进去,只需要其中的投资组成部分或者主要的工程量内容。如果需要查看更为详细的内容,可以查阅归档的招投标资料或者竣工资料的内容。

招标与投标的内容主要包括招标文件技术要求、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文件、中标通知书等内容。

工程款支付显示的是项目款项支出的详细情况,包括预付款、工程进度款、预借款、尾款、质保金等。

(4)进度控制

这部分内容包括进度计划和进度实施检查。

进度计划包括项目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计划横道图、施工计划网络图、施工计划时标网络图、重要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等,根据项目特征和业主、监理方的要求确定这部分内容。

小型工程项目管理篇8

【关键字】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主导模式,这一模式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保证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项目法人制使得工程产权明确,确定了项目法人的经济法律职责范围和责任义务,规范和指导了业主的建设行为;招投标制的推行,实现了工程承包企业由政府指令方式向市场选择方式转变,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承包企业的水平;工程监理制,极大拓宽了业主项目管理的能力,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合同管理制,使得工程参与各方相互制约,各方权益得到了法律保障。

1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1.1 工程规模小,属小(2)型及其以下工程级别,主次要建筑物属5级及5级以下。

1.2 工程投资小,总投资大都在数十万元,而且投资是以国家补助为主,受益地方及受益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构成工程建设投资来源,较难实行招投标制。

1.3 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工艺简单,多为土石方工程,设备安装也较为简单。

1.4 大部分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均包含有群众性建设,且在大多数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建设单位也是项目建设的施工者。

1.5 小型水利建设项目因工作量、工程量小,不能完全按照规定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单元工程划分,难以进行质量监控。

2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2.1 缺乏长远的规划,项目前期工作不充分。在过去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中,由于受经济、自然条件以及技术力量薄弱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工程在实施前均没有经过认真规划及勘测设计,加之各种渠道资金由不同部门管理,造成无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实施,工程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差,效益低下,工程刚建成就存在先天性不足。

2.2 建设主体不明确,项目多头建设,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规范和技术管理标准。小型水利工程投资来源有水利国债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财政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民间资金等,不同的资金来源由不同部门管理与实施。因此,造成工程建设标准、技术规范和要求不统一,工程建设的质量参差不齐。长期以来,工程建成后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造成管理不规范,部分工程灌溉效益较差,无法实现良性运行,供水保证率得不到保证。

2.3 工程施工方法不统一,工程建设质量没有保障。因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少,没有统一的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普遍较差。大部分工程采用受益群众集体承建的施工办法;有些项目因受益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剩余劳动力较少,这部分项目主要采用由施工队伍总承包、专业施工队伍与受益群众联合承建的办法;项目点剩余劳动力极少,施工条件较困难的项目采用专业施工队伍承包建设;项目点群众积极性一般,施工条件一般的项目采用专业施工队伍与受益群众联合承建,施工队伍负责技术施工,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负责土石方工程开挖与材料运输;项目点受益群众积极性高,有能力承建项目施工的由项目村屯牵头承建。由于施工方法不统一,项目建设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部分工程质量较差。

2.4 工程投入不足,设施配套不完善。在自然条件较差、偏远、交通不便及经济落后的村屯,小型水利工程需要资金投入大,而国家的扶持力度小,群众的经济能力也十分有限。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设施配套不齐全,建成后生产经营效益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先天性不足与后天管理跟不上,导致小型水利工程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很难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2.5 工程验收与移交不规范。由于工程投资少、分布散,有些工程验收不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且没有做好移交手续就投入运行,导致工程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3 小型水利工程中的管理对策

3.1 建立健全水利建筑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禁止非法转包和分包行为。投标人资格审查是招标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招标人能否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仅凭资质等级及其提供的承诺是不够的,如何使投标人在资格预审中提供的资料所展现的施工能力、人力、物力等资源配置和管理经验符合项目建设要求,投标人资格审查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规范要求和程序》,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要建立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上,纳入动态管理的施工企业。其参与水利水电建设的综合能力均在档案库中有相应的体现,其参与水利水电项目经验的多少,取得的资质等级及其行业培训情况,曾经从事过水利水电工程及质量等次,相关的业绩确认,是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有无其他违规违纪记录等均要有翔实记录和相关证明。中标人进入现场后,是否按其投标时的承诺,配置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和设备,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只有这样,招投标活动才能确保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项目建设目标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2 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程合同及规程和规范严格执行原材料及其构件和中间产品的检测检验,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程及隐蔽工程要执行严格的验收签证制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真正实现“项目法人负责,监理控制,企业保证”的目标,严格按照施工提供并经审查的施工组织计划。对照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按照合同规定,对资金支付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

3.3 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做好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工作;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工勘测设计技术规程、标准和合同要求: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要完整、准确、可靠,论证充分,计算成果可靠;设计文件深度满足相应设计阶段有关规定要求,设计质量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安全需要。

3.4 加强技术培训派驻施工现场的项目法人单位技术代表和管理人员,要坚持培训上岗,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

3.5 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各地区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关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大对建设领域的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做到奖惩分明,以此来规范建设领域的组织和个人行为。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文件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向东.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

上一篇: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要点范文 下一篇:管理学激励过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