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范文

时间:2023-02-28 12:49:44

小型农田水利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工程工程特性 结构分析 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农田水利工程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是面广量大、基层技术力量相对不足,如何建好、管好、用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效地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建设一流精品工程,确保工程实现良性运行,保障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性分析

尽管各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差异,结构和规模都不尽相同,但运行规律和特点还存在着共性。通过对共性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特性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末端工程

灌溉渠道按地形、控制面积和设计流量大小可划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五个等级。其中干渠和支渠主要用于输水,斗渠、农渠主要用于配水,毛渠、灌水沟等临时性灌水系统称为田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多在斗渠以下。

(2)工程规模小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因此规模一般较小,这也是显著区别于其它工程的特性。

(3)工程形态多样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农田提供灌概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蓄、弓丨、提、抽等,同时由于地区水源条件和地理特征的差异工程形态也不相同。

(4)工程的配套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田水利工程在技术上的不可分性;另一方面是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具有很强的配套性。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特性

(1)公益性

农田水利工程自身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同时作为基础设施具有保护国家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等不可替代作用,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

(2)区域垄断性

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到地域、水资源限制,天然具有地域垄断性。但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垄断不是体现在利润上,而是体现在社会责任上,不能任意停工或抬高水价。

(3)正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经济主体造成的不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的影响,可分为负的外部性和正的外部性。

农田水利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保护了国家水资源、保障了农产品的供给,同时水费等价格体系并未能完全补偿这些正面的经济影响,因此产生了正的外部效益。相反即为负的外部性。

1.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性

(1)建设地点的分散性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在农村多分散在田间地头,不同村落,维护、管理都比较困难。

(2)建设内容的多样性

工程形态多样化决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如:水库、闹门、涵洞、机电井等。此外内容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建设方式的差异性,很难存在固定模式。

(3)建设监管难度大

建设地点的分散性、建设内容的多样性等决定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难度大。即使投资额相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管工作量会更大,监管难度会更高。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复杂性,说明建设的影响因素众多,分析其系统结构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趋利避害,提高灌溉效率。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

根据各专家调查法的优缺点,本文结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具体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采用选用专家会议法分析出了水利工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设资金缺位;管理粗放;产权不清、权责不清;农民参与程度低;工程纠纷多;缺少有效的规划和有效的组织机构。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结构分析

通过找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必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进行结构分析。

特性要因图具有直观醒目、条理分明、使用方便等优点,本文采用此方法建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如表1。

表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构表

3、灌溉工程的注意事项

(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组织领导,编制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灌溉工程需加强对农田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在分析农村小型水利问题和总结水利建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村水利建设规划,并通过县政府审批后,付诸实施,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确保规划项目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2)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标准

按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重点治理标准较低的骨干大沟,加大排量,加快排水速度,缩短排水流程,并对中小沟相应提高标准,形成以骨干大沟为单元的排涝网络。在提高面上大、中沟标准的同时,地方政府可集中资金,完善小型闸、涵、井配套,更新改造现有机电站,恢复灌排标准,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水利队伍,加强工程维护管理

工程效益的发挥要借科学管理去实现,小型水利有农田灌溉、除涝、降渍等减灾功能。要根据不同的小型农田水利特点,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使小型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

(4)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促进小型水利工程平衡发展

小型农田水利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重要基础设施。对大中沟及小型配套工程,当地政府组织农民采取“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方式解决。但操作难度大,且筹资投劳比例小.工程不易落实。因此,建议政府制定相应运转有效、较易操作的水利建设机制,确实解决生产性投入与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实施空间。

4、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的措施

4.1规划原则

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首先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其次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农村水利及农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与道路、林带、供电等系统、居民点的建设以及土地整理规划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设施,并根据需要设置排水系统。

最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环境评价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和类型应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选择。

4.2灌溉节水措施

a)应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发挥灌溉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b)高效节水灌溉应充分利用当地降水。井灌区应防止地下水超采;渠灌区应收集利用灌溉回归水;井渠结合灌区应通过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运用,提高灌溉水的重复利用率;

c)用微咸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宜采用咸、淡水混灌或轮灌;

d)用工业或生活污废水作为灌溉水源时,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

e)以集蓄雨水作为节水灌溉水源时,水源工程规模必须经过论证。集蓄工程的集流能力应与蓄水容量相一致,并应满足节水灌溉水量要求。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的基本任务是除害兴利。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水旱灾害,保证农业稳产高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应积极发展小型农田水利,但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的领导和技术指导。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合理,讲求效益,不搞形式主义不要一刀切。

参考文献:

【1】莫易娴.国内外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经验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4)

【2】杨艳.轮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7)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2篇

我国有效农田灌溉面积在全世界范围内,位列第一,这解决了一定数量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问题以及存在一定的关联的其它问题是国家长期探讨和关心的问题,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从整体水平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注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储水抗旱,可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并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灌溉现状

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均由当地居民自行建设,这不可避免地会遗留各种质量问题,例如,标准不合格、质量较差、配套不齐全、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等,这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开展,还降低了农业效益。现阶段,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成本投入有限、管理机制尚不完善,这无法满足新农村的建设需求,因我国农民的整体收入并不理想,且实施解决灌溉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社会效益,这对于思想意识相对落后以及经济水平不高的农民而言,是一项与自己无关的工程。因此,节水灌溉工程依旧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要求相关部门应增加经费投入,并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实现节水灌溉目标。

3灌溉的设计问题

3.1渠道设计原则

3.1.1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设计渠道时首先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具体的设计和装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开危险系数较高的地段,例如填方高度较高、挖方深度较深的地方。

3.1.2有效利用当地条件

应将灌溉渠道设置在地势较高的位置,而将排水沟设置在地势较低的位置,这不仅便于自流灌溉的正常开展,还有利于排水工程的进行。因此,在灌溉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当地地势条件,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尽可能避免和其余建筑物之间的交叉,尽可能地降低对现有农田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3.1.3干渠、支渠设计原则

在设计干渠、支渠时,应全面考虑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从工程现场出发,参照当地地形,合理设计。

3.2灌溉设计内容

3.2.1科学计算引水量

引水量计算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率先设定合理的渠道引水量,然后依据渠道引水量进一步设计横断面,并绘制相应的断面图,科学计算工程量,全面落实工程预算工作,然后由资深、专业水平较高的设计师编写最初设计报告。引水量具体是指灌溉净流量和损失流量相加的和,农作物品种、地质条件、渠道规格、自然环境条件、水源条件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引水量。在计算渠道引水量时,应严格参照相关灌溉规范,并全面考虑实际灌溉面积来进行计算。

3.2.2有效设置节制阀

在设定位于渠道侧面位置的分水量时,为确保配水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保证渠道极限(最小)流量也能达到低一等级渠道的引水标准,则应在适当的位置装设节制阀。在节制阀中,主要通过阀门控制开关、调整水位和流量,进而达到向低一等级渠道调配水源的需求。通常将节制阀设置在泄水阀和分水阀中,以此来达到分水和泄水的要求。有时也将它设置在渡槽等位置,便于事故检修工作的开展,并能有效调控输水流量,同时还应和桥梁、陡坡等保持一致,进而增加经济效益。对于渠系节制阀,应将其过水宽度和整个渠道宽度保持一致,这样有助于连接工作的开展。如若使用轮灌,应保证节制阀中的设计流量一致;若采用续灌,则无需保证设计流量的一致。开敞式是渠道节制阀最为常用的模式,闸阀高程和渠道底部平行,使用平底宽顶堰,通过消力墩来调控始流状态,以此来击打消能,位于闸下位置的消能工程相对简单。另外,还应尽量确保位于上下游位置的翼墙平整,通常利用弧面进行过渡,以此来降低水头损失量。对于平面河渠,使用套阀模式,具体是指相隔较近装设两个节制阀,逐步分级挡水,充当简易船阀,这不仅便于交通运输工程,还具有控水抗洪的作用。

3.2.3合理设计横纵断面

1)横断面。

待明确渠道实际引水量后,应结合引水量设计相应的水位高程和横断面,通常,水流量、比率与横断面紧密相关,其中渠道的地质条件、灌溉断面的坡度、水流中的泥重等共同影响着渠道比率,一般水流流速和渠道断面呈现负相关,如若渠道比率较小,则相应的流速也较小,进而出现渠道雨季,削弱其灌溉能力。因此,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渠道比率,禁止出现过小或者过大的情况,另外,还应考虑与渠道接触的地面坡度,尽量保持坡度一直,如若某处地面坡度较大,则预设计中的比例无法满足坡度变化,此时应适当地调整渠道比率,通常可以利用陡坡、跌水等手段,以此来达到坡度和地形变化的一致。

2)纵断面。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通常同时开展横纵断面的设计工作,其中纵断面的设计主要包含标准水位线、极限(最低)水位线、周边建筑物以及分水口位置等内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严格参照工程设计图纸,首先依据地面高程,设计出相应的高程线,然后依据具体的渠道底部的尺寸和水流比例,描绘常规水位深度,再参照水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水底深度以及渠道宽度,描绘加大水位线、极限(最低)水位线和渠道顶端的高程线。待完成渠道线描绘工作后,应再次检查渠道坡度,对于坡度骤然变化或者较高一级的坡度较高的位置,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计跌水和陡坡,同时,还应明确高度差和具置。

4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农民生活紧密相关,并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田水利工程可储水抗旱,它是一项关乎人民生活的工程。因此,我们应高度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具体的建设环节,科学规划渠道引水量,综合考虑水源条件等各种影响因素,并合理装设节制阀,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进而改善农村建设现状,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农田灌溉;农业用水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09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2.047

我国农业主要是以灌溉为基础,传统的灌溉方式是采用地面灌溉,但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地利用水资源,而且存在着严重的费水、费工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在农田灌溉时,水浪费、水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迫在眉睫,以此来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1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现状

1.1 节水新技术未得到有效推广

当前,对一些小型农田,我国已经投入新型节水技术及设备的使用,并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在一些地区这些新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节水新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的推广,致使节水灌溉技术在小型农田灌溉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节水效果。加上我国当前的农业发展部门管理制度还未健全,导致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使用中缺乏其相应的监督机制。农业人员的思想未达到技术层次,使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节水措施停滞不前。

1.2 投入资金力度不够

国家财政对农田的节水灌溉措施所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由于很多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相对较早,到目前为止这些水利工程已经出现老化现象,加上水利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维护,使原有工程灌溉功能受损,节水灌溉新技术不能达到相应的节水效果,有效灌溉范围在不断减小。财政方面的资金不足或是不加快资金落实的步伐,导致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制约。因此,需要国家财政对有关水利部门加大资金金额以及加强对节水措施的推广,因地制宜制定当地相应的节水灌溉计划,使节水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小型农田节水措施得到相应的改善。

2 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虽然我国水资源极其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水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导致可用的水资源相对缺乏。我国身为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大部分,其他途径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使农业用水量相对使用不足,导致一些地区农业处于缺水的状态。而且在一些地区,农业用水还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因此,水利工程应加大小型农田灌溉过程中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使农业有效利用水资源,降低用水量,提高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有效地降低投入,促进农业和经济共同发展。针对目前来说,我国小型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2.1 加强喷灌节水技术措施

所谓喷灌技术是使用喷头将水流变细的灌溉技术。在小型农田中,常用的喷灌设备可分为移动式喷灌、半移动式喷灌以及固定式喷灌三种。其中,移动式喷灌设备的喷射管件及其连接设备可以直接进行移动。而半移动式喷灌设备只有喷射系统可以进行移动。固定式喷灌设备采用的是整体式水利系统,其密封性较好,但它的整体部件是不能进行移动的。喷灌技术的技术原理是水泵制造水压差,通过外接管线进行水的输送,当水被输送到农田后,再通过喷头将水流变细,均匀地洒水灌溉农田。

2.2 加入防渗水渠的研究

据有关专家研究,土质水渠的渗水率最大限度可以达到50%。所以,加强水渠的防渗技术是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需要进行重点研究的。新型的渠道灌溉技术是将水泥、沥青、三合土这些防水材料加入到灌溉渠道的建设中,针对农田灌溉渠道的抗渗性,利用这些材料加以

改进,不仅可以提高供水效率,还减少了水的损失量。

2.3 滴灌的使用

滴灌对于我国干旱缺水地区的农田来说,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灌溉效果。它利用塑料管道通过半径约5毫米毛管上的孔或滴头把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实现了农作物的局部灌溉。这种滴灌还可以配合施肥一起进行,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农田的节约用水,还提高了农田的肥效。对我国干旱缺水地区的小型农田来说,这种灌溉方式最为有效。此种灌溉方法既提高了水利用率,又实现了农作物增产的效果。滴灌的使用使得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得以有效的改善。

2.4 采用低压管灌溉措施

这是采用低压管道来取替农田明渠,对农作物进行输水灌溉,从而达到节水效果的一种有效的灌溉方式。在这种低压管道中,水的压力一般要控制在0.2MPa以下,这种低压管道的承压能力比较低,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要采用专门的低压管,而且这种低压管的价格比较低。在小型农田中,常用的低压管有以下四种:塑料硬管、塑料软管、混凝土管、金属管。很多发达国家的农田灌溉大多都采用这种低压管灌溉方式进行农田的灌溉,这种灌溉方式在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应用也极为广泛。而且,低压管道在节水性能方面也很强,水在进行运送过程中与其他环境隔离,减少了运输水的渗漏,有效地防止了水蒸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运输水的损失。这种低压管的水渠与敞开式钢化玻璃水槽相比较,节水性能更强。对于同等水量,低压管的水渠能够更长效和持久地对农田进行供水。对于传统的水利输送管道来说,需要高压电力的支持。使小型农业用电量加大,提高了小型农业生产成本。采用这种低压管灌溉措施进行灌溉时,低压供水可以将水流变细,降低农田水资源的使用。这种低压供水灌溉正适于小型农田的作物灌溉,因为使用这种灌溉方式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不需要挖坑,使耕地的面积得到有效的保障。从经济角度来看,它的投资成本较低,可以通过一次投资来满足小型农田的灌溉需求,其实用性和实效性较为优越。

3 加强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对策

3.1 加强对再生水资源的利用

上文提到,我国的水资源相当丰富,只是近年来水污染比较严重,使得我国水资源匮乏。然而,我们可以加强再生水在小型农田灌溉方面的利用。再生水是经过水质处理之后合格的可用于灌溉的生活污水或是工业废水。但是,要对农田进行灌溉的再生水,一定要保证其符合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相应部门要进行严格的水质监测,确保其农田用水的灌溉标准。同时,防止污染物对灌溉农作物生长造成的影响,对污染物在田地内移动规律进行细致的研究,确保再生水的质量不会对所灌溉的农田产生不良的影响。

3.2 加强对节水设备及技术的研究

目前,我国在农业中所使用的节水设备并未达到有效的节水效率,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加大对新节水设备研发的投入,研究出更加有效的节水设备,加强农业节水设备的节水效率和自动化技术,在节省劳动力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要重点开发经济有效的节水灌溉农具。此外,还要对我国农业发展地区的地形及气候进行分析,并结合地区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研发出符合具有本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节水灌溉设备及节水技术。比如:对于一些经济作物的灌溉,可开发一种智能的节水灌溉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会自动分析空气湿度和温度,既能保证农作物产量,又能实现小型农田节水功能。

3.3 有关水利部门要加强管理制度

有关水利部门加强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希望用最少的灌溉水获取最大的灌溉效益,这样不仅节省了国家的水资源,又降低了农作物的成本。所以,有关部门要建立严格有效的节水管理的制度,并加强农业管理水平。农业节水灌溉制度的内容应包含农作物育种时期和生产期以及在生产期对农作物的灌溉时间、次数、周期等进行严格的管理规定。对于不同的农作物,要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针对一些耗水量大的农作物,必须加大其灌溉力度,对这些农作物的耗水量进行仔细的研究,找到科学有效的合理灌溉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农作物制定出不同的灌溉节水方案。同时,加强气象、水温等管理,保证达到高效率的节水灌溉目的。有关水利部门一定要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当地小型农田实现有效的节水灌溉能力。

3.4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小型农田体制改革

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来源大多是靠国家的补助建设或是通过集体出资或者农民筹资所获得的。就目前来说,对于农业水利工程而言,国家补助资金还是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很多农业地区还不富裕,无法出资建设新型农业节水工程。相关的水利设备不够先进,无法达到节水功能。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水利工程加大投入资金,并促进小型农田水利体制的改革,使我国小型农田节水措施得以完善发展。

4 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灌溉来说,在农业用水上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随着科技现代化农业用水改革以及农业科技技术的不断推广,相信在未来农业节水灌溉会取得更多的成就。随着加大国家的资金投入以及科技节水技术的推广,小型农业水利节水措施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金鹏.浅述节水灌溉在宁夏地区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1).

[2] 孟小涛,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9,(18).

[3] 吕玉宏,黄承林,陈秋华.浅析解决郓城县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措施[J].科技信息,2009,(35).

[4] 张永勇.浅谈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J].科海故事博览,2011,(3).

[5] 张生成.关于如何开展节水灌溉的几点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17).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4篇

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1.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农业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提高农业的发展质量,应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首先就需要得到政府相应的资金投入[2]。而又因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以政府资金投入为主,以农民劳力投入为辅的状况。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成立专项的资助资金,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2.政府应该加强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政府在具体事项中的有力引导。农民对水利建设工程的专业化知识了解较少,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农民自己家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意见不统一、建设随心化、建设混乱化等问题,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则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划进行引导。县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对各村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情况、所出现的问题、设施设备的详细情况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对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和补全。在解决完当前的问题以后,政府应制定出详细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包括具体的建设目标、内容和任务等。其次,政府应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程序作出明确规定[3]。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申报和资格审查、专项资金的申报和审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后的维护程式与资金使用等等,所有的相关规定必须明文下发至农民手中,使其充分了解规定的详细内容,从而在政府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程度,使农民充分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益处,充分激发出农民对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情,从而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在这个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比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前后农业作物的收成情况,使农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优点得到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农民在心里真正接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制定有关的扶持政策,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奖励条例、补助条例等等,从政策中吸引农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

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农民的正确参与

1.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需要农民的参与

农民是农业的主力军,是对农田直接的操作者,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直接使用者。政府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时应该让农民充分参与进来,使他们了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基本状况,例如施工中的具体事宜、资金使用事宜、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方式等都应该使农民参与并充分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4]。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完成后,向上级递交工程建设申请前,应先交给村委会组织或其他的农民相关组织进行复核,如果农民审查后,一致认为存在较大问题,则政府部门应充分征求和倾听农民的意见进行修改,经村委会一致认同后,再向上级部门进行递交申请。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需要农民的参与

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通过审核以后,其建设的全过程也应该让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只有农民真正地参与到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全过程中,才能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得到切实充分的了解,对其之后的操作和使用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中一些专业技术含量较低的施工项目,可以由农民进行有偿承担,对于一些专业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可以由农民自己选择他们心中的优秀专业团队进行建设[5]。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充分投身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去,使他们充分了解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周期问题、技术问题、资金使用情况等问题,对建设完成后工程的使用和维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用水情况需要农民的参与

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就是工程的用水问题,除了要完善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应该对农民较关心的工程用水问题对农民进行透明化。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用水的价格制定上,需要农民的参与,农民可以在水利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国家有关水费的管理情况对水费制定的合理性进行充分地了解。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用水管理,使其了解用水的来源,以及引水的设备和工程状况,方便其在以后的操作使用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进行全程的维护和维修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大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想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首先就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相关机制,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运行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5篇

一些地区的政府资金无法保障小型农田水利的持续性建设。相对于大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多样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社会上融资显得十分困难。这是由于小型农田地理形势多变,产权也更加复杂,因此,社会融资相对困难。一些投资企业和个人由于看不到小型农田水利投资能够产生的回报而对于投资缺乏信心和兴趣。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想能够持续性发展,必须拓宽资金来源形式,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有着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从而保证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因此,要对当前农田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进行适当调整,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积极筹措资金,合理配置投人。既要充分利用中央政府的水利投人政策,又要充分调动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性;既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基础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辅助补充作用;既要在各类大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间实现配置均衡,又要兼顾项目的轻重缓急和群众的现实需求。

2、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难点因素。由于小型农田产权模糊、地形复杂,因此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难度大,风险大,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更主要的是,长期以来,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直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大部分采取的都是由于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本身存在的困难,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管理上相对混乱,缺乏规划,直接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无序和混乱。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所以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制度也相对匿乏和落后,这更加加大了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难度。相对于资金因素,管理因素更是当前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要瓶颈。再多的资金如果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调度,同样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农田水利对于解决“三农”意义重大,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而加快相关制度建设重要而紧迫。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水法规体系,以法律的方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有法可依。要在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防洪法》等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加强水利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形成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使水利建设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其次要加大水的行政执法力度,即做到执法必严。严肃查处并打击相关违法案件,规范水事活动,确保秩序井然。再次要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注意加强质量管理,制定激励政策,开展评优创先活动,即榜样示范。可以通过以奖代补等政策,调动各级大干水利的积极性。

3、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无论资金或者是管理都是需要人来进行操作和完成的。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严重,资金缺乏是一方面原因,专业农田水利设施建管护人才短缺更是其中之因。一是市、县专业技术人员老化、缺乏,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弱化。我国普遍存在水利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现有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的问题。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水管站并人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水利工作人员太少,且业务不固定,有的乡镇甚至连懂水利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没有,经费也得不到保证,很难应对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尤其是防汛抗旱期间繁重的任务;二是水利工程权责不明。现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大部分由群众投劳建成,大部分属村集体所有,由村或村小组使用,而工程管理、维修、安全度汛等则靠政府部门,权责不明;三是管理不力。

由于主体权责不明确,相当一部分已建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有的甚至长期无人管理,致使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出现病险隐患。由于缺少专业的水利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效率低下,很难形成有效的工作组织,并形成恶性循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缓慢,工程质量低,因而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和施工工人流向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从而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人才更加匿乏。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加大专业水利人员的培养力度,更需要从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形成良胜机制和良胜工作循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问题,需要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4、总结

本文从资金因素、管理因素和人员因素对影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探索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治理制度;治理模式

1 前言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保证国家粮食供应与社会安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经常被看做是公益事业,尽管规模很小,但是数量很多,因此对其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当前,我国农村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还以村集体直接管理为主要模式,产权不清,主体缺位,工程老化,效益衰减的现象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到了农产品产量的稳定性以及农业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许多地方开始了合作治理模式的研究,希望农户能够直接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上来,从而使小型农田水利得到更加合理和充分的利用。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的合作治理进行了研究,为探索完善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必要性

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治理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供水组织、用水户以及其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经常发生资金、人力、技术以及监管不足的缺陷,无法有效的发挥小型农田水利的优势作用,更无法满足小型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在治理小型农田水利的过程中体现出许多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是典型的公共资源,数量和需求不断增多,各种设备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但是其规划建设确实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涉及许多政策和工具,因此需要其主体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最后,合作治理是我国社会变革的归宿,是为了达到公共事务治理目标而转变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对降低小型农田水利的破坏、违规使用等行为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加快小型农田的合作治理模式,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 促进小型农田水利进行合作治理的建议

3.1 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合作治理工作的完善

首先,应该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制定有效的实施和监督方案。政府是治理小型农田水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但是在合作治理模式中,政府仅仅是一个参与者的身份,监督和保护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其次,政府的公信力是实施合作治理的基石,因此要采取措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尽管近些年来,政府在加强诚信建设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显著。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多元化主体合作治理需要政府的强大推动作用,只有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才能够让其他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主体对其产生信任,从而发挥更好的号召作用。

3.2 夯实合作治理的根基

小型农田水利的直接使用者和最终受益者都是广大农户,因此,提高农户的积极响应力是进行合作治理的基础。要让各个农户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的重要性并掌握使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注意事项,积极的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的合作治理当中。其次,还应该培养合作治理中各个主体的责任感,力争让每个参与主体都能够承担起小型农田水利发展的重任,明确各方责任,树立良好的承担责任的氛围,对推卸责任的人必须让其承担一定的后果。再次,技术也是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根基之一,因此突破技术难关,建立强有力的技术团队也是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的有效措施。最后,要想做好小型农田水利的合作治理工作,还必须投入充足的资金供给,不仅要增加政府的投资力度,还要鼓励农户出资出力,完善配套设施。

3.3 建立和完善合作治理的保障机制

建立和完善合作治理的保障机制,首先要构建长效激励机制,对于在合作治理中表现突出的主体或个人不仅要给予精神上的嘉奖,还要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诱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合作动机,从而积极有效的投身到管理当中,实现小型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该提供多种渠道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合作管理当中,积极配合其他主题的工作,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其次,合作管理中,民主的协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各方面达成共识能够让合作的效果更好,对事物的考虑也最全面。合作主体多元化是合作治理的主要特征,因此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要允许各方将自己的观点表明,共同讨论,民主决定,才能够保障各方利益不受到侵害,才能够展现出合作管理的优势。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管保障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应该实施内部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法律监管多管齐下的监督方式,从而保证合作管理的公平、公正、合理的特点,更好的为农户,为社会服务。

4 结束语

小型农田水利合作治理模式是在一定制度下相应的治理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能够为我国带来许多的益处,因此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的治理模式,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产品带来的损失是政府应该积极实施的一项举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重点发展的公共事业,只有多方面共同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够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宏媛,刘茂林,郑敬阳.小型农田水利治理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09,26:149.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性

1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的相关概念

(1)水利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将水利定义为:“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活动”。

农村水利工程包括农村生态环境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农村工业用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2)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国际上通常称灌溉与排水。

《辞海》则对“农田水利”如下解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各项水利技术措施,改造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合理、充分地利用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调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条件,保证作物稳产高产;调整区域水情,防治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全面丰收。主要内容包括:农田灌溉和排水、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沼泽地改良、围垦、草原灌溉、供水及治理沙漠等水利措施。”

本文的“农田水利” 一词,其含义限定在农田灌溉和排水方面。

(3)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农田水利服务的工程和设施。农田水利工程包括农田灌溉工程、农田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等。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农田水利设施为农田水利工程常常是为同一事物的不同叫法,可以相互替代。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从工程规模大小上来区分,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分为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中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农村的小水库、塘坝、机电井、蓄水池、抽水站等小型水利工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①蓄水设施,如小水库、塘坝、水池、水窑等;②引水设施,如小型栏河闸坝、引水闸、截潜流等;③输水配水设施,如渠道、管道、闸门等;④渠系建筑物,如渡槽、随洞、倒吸虹、桥涵等;⑤提水设施,如机井、泵站等;⑥田间灌水设施,如灌水沟畦、喷灌、滴灌、“小白龙”、闸阀等;⑦防洪设施,如保护村镇、农田的小型丁堤,小型河道堤防等;⑧排涝除渍设施,排涝泵站、排水闸、排水沟、地下暗管等等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水文水资源条件、种植结构、灌溉方式、工程建造特点等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界定不尽相同。

(5)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常是指为了达到农田水利的某项具体目标,在确定的地点、投入一定量的建设资金,经过策划、决策与实施的必要程序形成固定资产的一次性建设任务。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通常包括土建工程、田间工程和仪器设备三大类。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涉及的相关部门包括:项目参建单位,金融服务部门,项目监察机构、公用工程相关部门等。其中项目参建单位包括:咨询评估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标机构、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机构、供应商和商。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特性分析

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地域性、结构和规模不同而形态各异,但具有共同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这些特性,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2.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特性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末端工程

灌溉渠道系统是指将水源引取的水输送、分配到田间并进行农田灌溉的工程措施。我国按地形条件、控制面积和渠道设计流量大小对灌溉渠系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灌溉渠道一般分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五级。一些复杂的大型灌区,可增设总干渠、分干渠、分支渠等多级渠道,而在地形平坦的小型灌区,渠系少于五级。

干渠和支渠主要起输水作用,称为输水渠道。斗渠、农渠主要起配水作用,称配水渠道。在农渠以下的毛渠、灌水沟、娃等临时性灌水系统,以及放水建筑物、量水设施、等通称为田间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在斗渠以下,属于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

(2)工程规模小

工程规模小,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其它工程之间的显著区别。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一般规模都很小。

(3)工程的区域性

农业生产受土壤、气候、光热和水资源等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必须顺应农业生产的区域规律。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4)工程形态多样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在田间,用蓄、引、提、抽等方式给农田提供灌概,其形式多样。通常有水库、渠道、塘现、闹门、涵洞、菜站、机电井等等。

而且由于地区的水资源条件和地理特征存在差异,不同地区取水、输送水的方式各异,即使是功能相同的工程,不同地区的工程形态也大不相同。

(5)工程使用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常都是季节性使用,半年使用半年闲。风调雨顺的年份,雨水充足时,工程利用频率小或者根本不用;天旱或者渍涝的时候,工程可能需要超负荷工作,而且可能会因为资源稀缺而发生水事纠纷。而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基本地处野外农田,无人值守,日晒风吹雨淋,易老化损坏。

(6)工程的配套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在技术上的不可分性,一个项目的不同工程必须同时建成,相互配套协作,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产生效益。不配套的单独一个设施或几个设施难以产生效益。

其次,不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末端工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具有很强的配套性。只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发挥配套作用,大中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

2.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特性

(1)公益性

受农产品价格因素的制约,农田水利工程本身的投资回报率较低,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基础设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护国家水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公益性特点。

(2)效益缓释性

农业生产的效益取决于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一些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长,从种植到收获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见效缓慢、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

(3)区域垄断性

受地域、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天然的地域垄断性。但是农田水利工程的垄断与商业上的垄断不同:前者的垄断性体现在社会责任上,不能随便抬高水价或者停工不干,后者体现在利润上,因为没有竞争者而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4)收益风险大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其产出既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种植的品种和种植方式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收益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风险很难无法预期,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比其他工程的风险大很多。

(5)正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

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后果,可以将外部性划分为负的外部性和正的外部性。所谓负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负面的经济影响,即对这些经济主体造成了某种损害,而实施行为的经济主体又未能通过市场交换或价格体系对受损害的经济主体给予补偿。所谓正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正面的经济影响,即对这些经济主体的利益与福利带来了增进,而获益的经济主体又未能通过市场交换或价格体系付给实施行为的经济主体报酬。

农田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保障了农产品的供给、保护了国家水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这些正面的经济影响并未从水费等价格体系中得到完全的报偿,产生了正的外部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还有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些还有景观效益。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在提高了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同时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效益并没有在农田水利工程供给品的价格体系中得到体现,也产生了正的外部效益。

2.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特性

(1)建设地点的分散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末端工程,面对农村的千家万户,分散在不同的村落,分散在田间地头,土方工程多,维护工作量大,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都比较困难。但是其运行效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农作物的收成。

(2)建设内容的多样性

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建设内容。受工程形态多样化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内容多样性的特点。水库、渠道、塘现、闹门、涵洞、菜站、机电井等,各有不同的建设内容。

工程建设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式各有不同,很难采取哪一种固定的模式。

(3)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共同特点,但是农田水利工程比之其他土木工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更甚。

除了露天作业,日常施工受大风、雨雪、气温影响大之外,农田水利工程还受季节影响,一些工程必须避开雨季、洪水季节。一些工程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安排在冬天农闲季节施工。

(4)施工队伍素质不高

相对于房屋建筑、铁道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其他土木工程而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不高,大多为普通的土方工程,相对比较简单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等,不需要施工资质等级较高的施工企业施工。

此外,单个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量不大,工程造价不高,在工程招投标中,往往大中型施工企业不屑一顾,参加投标的一般都是小型施工企业,施工队伍的素质和施工管理水平都不高。

(5)建设监管难度大

由于存在建设地点的分散性、建设内容的多样性、施工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施工队伍素质不高等特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难度大。同样投资额的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量比其他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量更大,监管难度更高。

3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物质载体,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真研究目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并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2]周魁一.中国科学技术史 水利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郭元裕.农田水利学[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赵江涛 男 1977年1月生,山东沾化人,滨州市小开河引黄灌溉管理局工作。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8篇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对于农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落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随意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乏,下面将对这三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问题进行详述。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系落后

农民在长期的用水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没有考虑到集体的经济效益,即没有人愿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只是想一味的去用水。这主要是由于管理体系的问题,政府也很难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另外有的地方政府组织农民修建农田水利工程,但是修建后的水利工程没有发挥其作用,水利工程的修建只是一个摆设,不少农田水利工程出现了堵塞以及破裂的现象,但是没有人组织进行修理,这种情况长时间发展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出现淤泥、杂草以及垃圾,无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的目标。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农民的思维局限性,因为其更多注重的是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以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无法克服自然灾害给农田带来的损失。还有不少农田水利工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失去使用价值,但是却没有进行翻修,政府没有倡导进行翻修,农民也就没想翻修,水利工程管理意识十分缺乏。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随意、不彻底

我国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都是由于管理随意而导致损坏的,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时没有切实的考虑其影响因素,例如水利工程的尺寸以及厚度都没有进行严格的考察,只是简单的进行管理。有的水利工程在出现损坏的情况之后,维修人员只是简单的将漏洞修补,而没有考虑漏洞产生的原因,这样的话漏洞还是会再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缺乏科学指导依据,乡下政府只是为了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而没有切实的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落到实处,有些乡下政府为了谋求更多的中央拨款就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偷工减料,没有按照国家正规的标准去建设。有的乡下政府虽然没有挪用中央拨款,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这样所导致的后果是水利工程的质量非常差,农民根本无法用到水利工程进行田间灌溉。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严格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其作用。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方法主要是转变农民的原有观念,促使其全部参与,另外还要明确水利工程负责人、培养水利工程管理人才,下面将详述这些解决方法。

1.加强农民观念的转变

农民由于自身局限性所以很难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农民觉得无所谓,毕竟习惯了长距离灌溉的生活,忽然的转变使得农民变得不适应,所以农民没有了解到水利工程修建的好处。为此政府要对农民进行相关的教育,开导农民的思维,要使得农民弄清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以及作用,这样农民才会积极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农民政府要予以表彰,对于不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农民政府应该限制其通过水利工程进行田间灌溉,即做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这样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就会显着提高,并达到全民参与的程度。

2.落实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人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所以很难进行管理,主要是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负责人,人们对于水利工程的损坏都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这样就会使得水利工程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对于这种情况应该首先明确每位农民的责任管理区域,那个区域的水利工程损坏就由那个区域的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人进行维修,这样的话就会使得水利工程的维修变得简单,而不会出现谁也不管的情况。毕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服务与广大农民,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农民,为了得到更高的粮食产量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就需要每一位都认真维护自己所管辖的水利工程,这样的话便可以实现互利双赢。同时还需要一套健全的奖罚措施,对于在维护水利工程中有较大贡献的人要予以奖励,激励其保持维护的激情。对于在维护水利工程中没有贡献的人和故意损坏水利工程的人要予以处罚,旨在遏制其再次破坏水利工程,这样就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变得有序、简单而且有效。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影响因素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小型的农田水利设备是其基础保障,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关于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较为落后,无法完全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自2009年,我国财政部门及水利部门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工作。极大程度延缓了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改善了农田灌水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总值。以下简要针对小型农田水利的影响条件进行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资金影响条件

现今,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是由政府部门投入的。而政府对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是依赖政府的相关政策及工作计划为导向。最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农业的生产建设工作,体现在增加建设农业资金投入、农业津贴补助数额加大、农业相关政策越来越完善等方面。但是,近些年,因为天气异常情况时有发生,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所以,各个地区人们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都把建设农田水利项目当做确保农业稳定生产的重点项目。加大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本,无疑确保了其进一步发展。然而,因为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及形式较为单一,从而造成其在建设资金方面时常碰到经济紧缺的情况。政府更加倾向农业生产中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方面。尽管最近几年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工作获取了政府的关注,成本投入逐渐增多,依旧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小型农田建设的资金问题。另外,因为各个地区的财政收入及经济情况差别较大,所以,政府投入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中的资金也存在差别、部分区域的政府无法确保资金满足小型农田水利的连续性建设。同大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类别相比,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进行社会范围的融资活动十分艰难。这是因为小型的农田地势较为复杂,产权也不单一。部分企业及个人在投资期间无法看到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资金厚回报,缺少投资的信心与积极性。那么,对于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来讲,想要保证其长远、连续性发展,就需要开拓资金渠道与形式,建设多元化的投资途径,进而确保可以稳定、连续的为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提供经济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应针对现今农田水利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融资体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合理分配资金。不但应合理、全面利用政府关于水利的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将社会的功能发挥出来,进行补充。不但应均衡各型农田的水利项目,同时还应顾及项目的程度与民众的需求。

二、管理影响条件

对于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来讲,管理影响条件是其难点内容。因为小型的农田归属人员较不清晰、地形较为复杂,所以建设、管理小型农田的水利项目难度较高、风险较大,存在许多不确定的条件。最为主要的是,长时间以来,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始终缺少专业的管理体系及部门,很多地区都是地方政府直接进行管理。因为缺少专业的管理体系及管理自身的困难,所以导致我国当前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秩序较为混乱,缺少计划,造成整体建设工作杂乱无章。另外,因为缺少专业的管理部门,因此,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标准也较不全面,十分落后,从而更加剧了小型农田水利管理的困难。同资金影响条件相比,管理条件是现今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的瓶颈。就算再多的建设资金,假如缺少合理的计划与分配,也无法全面发挥功能。对于处理“三农”问题来讲,农田的水利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同我国的社会稳定及粮食生产存在密切的关联。所以,应该增快创建相关标准规定的速率。第一,先创建全面的水标准规定,通过法律的形式保障水资源的利用率。应认真落实好《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法》等法律规定,并创建水利配套的政策法规,形成全面的法律系统,让水利项目建设工作步入正轨。第二,增大执法强度。严格打击惩处有关违法事件,规范水体活动,保证秩序;第三,以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为重点,增大水体的使用效率。增强质量管理力度,利用鼓励政策、榜样师范等行为激发人们的参与积极性。

三、人员影响条件

对于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来讲,人员的影响条件对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管是资金条件还是管理条件,都需要人为进行操作来完成。农田的水利设备损坏严重,一方面是因为资金的紧缺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是设备的使用及管理人员缺少造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各市、县地区专业人员紧缺、普遍老龄化。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现存的水利技术专业人才年龄相对较高。自乡镇体系改革以后,乡镇中的水管站合并到了农业服务中,从而导致从事水利工作的人员更加紧缺,并且业务工作较不固定。甚至一些乡镇没有专业的水利人员,同时资金方面也无法保证,很难处理水利项目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在抗洪、防汛期间的工作;其二,水利项目责任划分不清晰。当前,农村中的小型水利项目很多都是由民众投劳创建的,归属村集体所有,村小组负责使用,而维修、管理工作则需要政府进行,责任划分不明确;其三,管理力度较弱。因为主体的责任划分不清晰,很多已经修建完成的水利项目监管力度较弱,严重的甚至无人监管,从而导致水利设备老化、失修,形成安全隐患。因为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从而导致小型农田的水利项目建设效率较低,较难产生高效的组织,引发恶性循环。建设小型农田的水利项目较慢,质量较差。所以,更多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转向了大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中,进而加剧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人员紧缺的问题。良好的处理上述问题不但需要增加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同时需要对相关的管理标准及制度进行改进与完善,促使更多专业人才向小型农田的水利项目建设中转变,形成良性循环。

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农田的水利项目建设来讲,其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决定农业专业化、现代化的前提。因为小型的农田水利项目工程较为复杂,对其影响的因素较多,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深入对其进行分析,找寻相应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闵志红.农田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浅谈[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2]赵晓峰.当前中国农村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生成演变逻辑―以湖北荆门农村农田水利改革实践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02).

小型农田水利范文第10篇

1.1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特点

1.1.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

往往都很小在对农田水利的灌溉渠道进行分类时,我们可以根据等级将其分为干渠、农渠、斗渠、毛渠和支渠等几类,干渠和支渠是两种主要的输水渠道,而斗渠和毛渠则是主要的配水渠道,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两种设施则是灌水沟和毛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几乎都是末端工程,所以其规模往往都较小。

1.1.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灌溉农田的主要途径有引水、抽水、蓄水和提水等,并且几乎都建设在田间。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会受到地理环境和当地水资源的影响,其形态也是十分多样的。由于它们都是一些露天的设施,很多都处于闲置的状态,那么其很容易就会出现损坏的问题。农田水利设施还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一旦出现了干旱的气候,其就会超负荷的工作,就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1.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各地的农村还是存在着较多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特别是在有很多水域的南方地区,每一个村落都建设了相应的水利设施,从而尽可能的满足当地农民的农业灌溉需求。然而,在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下,又必须要控制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成本,所选用的材料几乎都是简单的砂石,所以,从修建的水利设施的技术水平上来看就是较为落后的,在灌溉农田作物的过程中,要想进行有效的灌溉就必须先将坝体挖开,这种灌溉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危险性的。

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2.1对水利设施的投资不科学

我国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实际上是较为重视的,并且对水利工程项目也给予大量的投资,然而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才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对于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却都是十分忽视的,而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缓慢,在国家所投入的款项总额中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费用投入到了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中了。水利投资的分配十分不科学,制约了农村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着老化现象,并且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大部分农村存在着的池塘、水坝以及沟渠等小型的农田水利设施都存在着年久失修的问题,无论是雨季的排涝,还是旱季的灌溉,它们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村现阶段已经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因此,农民都有着极强的个人经济意识,而集体的观念却是非常淡薄的,对待小型的农田水利设施都存在着只顾用水、不顾管水的问题,并且在河道的位置处还存在着设置渔箱渔网的现象。对于小型的农田水利设施仍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严重的漏水和渗水问题,并且支渠下面还存在着用水混乱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着严重的老化失修和损坏的问题。

2.3基层水利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人力资源的配置却仍是不够科学合理的,没有合理的设置水利单位管理机构,存在着过多的非工程管理岗位,这都大大的降低了其管理的实际效率。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技术的综合素质不高,其施工的整体质量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对于初级、中级和高级工程的技术人员仍是十分缺乏的,技术人员往往都很难得到培训和深造的机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这就大大的限制了水利管理单位的发展。

3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有效对策

3.1完善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

应以“水利设施是由谁投资建设,产权就归谁所有”的原则,这样便能够大大的提升农民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这一制度能够极大的改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并且也能够加快农田水利事业的改革进程。如果农村的小型水利设施是由村民个人投资完成的,那么投资人就是可以独自管理这一设施的,而其他村民要想使用这一设施就应缴纳一定的费用。如果农田水利设施是以村为单位筹资建设的,那么就应共同享用这一水利设施。如果水利工程项目是以乡镇投资为主的模式,村和农民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那么主要管理的责任人就应是乡镇单位。最后,如果农田水利设施是由农民之间一起投资修建的,那么他们就应共同管理并维护。

3.2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

在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管理工作时,应让全体用户都参与进来,让所有村民都了解到资金的具体来源、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水价和收费的具体方法,在施工时,用户代表是具有监督资金使用、设备采购以及工程质量等权力的,工程竣工后,村民也应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还应建立更加健全的聘用制用人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实施的维护水价的秩序。县级的水管部门也应对资产的具体实施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有序运行,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转变经营方针,加大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力度

在维护和管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时,应严格的按照“先急后缓,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更新改造和沟渠的治理工作,进一步的加大对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力度,有效的解决水利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问题。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管理时的组织性较差,同时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明确清晰的划分其职权,因此就容易出现用水纠纷,对水利设施的长久使用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想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的健康发展,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章程,如灌溉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水费管理制度等。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其主要负责组织各家农户对内部灌溉工程做好管理和维修工作,并制定和上报用水计划,进行有效的灌溉调度,及时的调节所出现的农户间的利益冲突,解决好各类用水纠纷。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分布广泛,并且也存在着大量的水利设施,同时它们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确保粮食生产那以及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农村是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的,那么我们就应做好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现有的管理模式,充分的发挥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写作教学范文 下一篇:消防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