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4 10:50:06

差异化风险管理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1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税务风险; 管理; 实证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企业税务风险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且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而从实证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空白。因此,本文通过广东省部分城市不同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税务管理制度建设上的不足,并总结出影响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水平的因素,以期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假设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信息的沟通以及监督改进机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在中小企业内部产生了大量的税务风险。因此,本文参照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识别与评估、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要素,编制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不同类型、规模、运营时间、所在行业的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假设以待验证。

H1: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1A: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设置水平存在差异。

H1B: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水平存在差异。

H1C: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存在差异。

H1D: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涉税信息沟通水平存在差异。

H1E:规模较小企业与规模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水平存在差异。

H2: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3:不同运营时间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4: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H5: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差异。

三、样本分析

(一)样本介绍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共向广东省8个城市(广州、惠州、清远、中山、阳江、湛江、潮州、东莞)各类企业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问卷1 413份,回收率94.2%;其中有效问卷1 289份,较之问卷发放总量,有效率为85.9%。被试的具体情况见表1。

(二)评价指标的测度方法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评价中涉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调查问卷》中的16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属于定性指标,因此需要通过对问题选项的赋值来进行量化。具体的赋值方法包括:

方法一:根据企业对问题2选项“会咨询、不咨询”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2、0”值进行量化。

方法二:根据企业对问题4、问题6、问题7、问题8、问题9、问题11、问题12、问题13、问题14以及问题16选项“是、否”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2、0”值进行量化。

方法三:根据问题1、问题3中企业实际选择的信息沟通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从不、偶尔、经常”分别用“0、1、2”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四:根据问题17中企业实际选择的对国税发[2009]90号文的了解程度,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从来没有听说过、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大概了解一些、仔细研读过”分别用“0、0.5、1、2”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五:根据问题10中企业实际选择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情况给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企业选择“设置了税务部门、设置了税务岗位、有财务部门人员兼任、由外聘机构、否”分别用“2、1.5、1、0.5、0”来进行量化标度。

方法六:由于问题15是反向设置题,根据企业对问题15选项“是、否”进行的选择,分别赋予“0、2”值进行量化。

(三)整体样本的正态检验

传统上,学者多采用ANOVA方法识别因素的不同水平量所带来的差异。但是ANOVA方法应用的前提是变量的分布必须满足正态分布,因为ANOVA所采用的F检验等方法,是建基于正态分布假设之上的。为此,我们首先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的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

可见,全体样本的显著度在1%以上,拒绝样本为正态分布的零假设。这意味着,相关的样本不能采用传统的ANOVA方法进行分析,而Mann-Whitney U检验最显著的优点是无需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可以视为对大样本正态检验的代用品,因此,本文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代替ANOVA来进行分析。

四、不同企业规模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一)不同注册资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析

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3。

不同注册资本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特别是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元的小企业,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都显著低于注册资本在3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但在信息沟通水平上与大型企业没有显著区别,这是由于小型企业员工人数少,管理权相对集中,导致小型企业在涉税信息的沟通上,反而优于大型企业。就中小企业本身而言,随着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对于注册资本在500―3 000万元的中型企业而言,所有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建设都有了显著提升,这说明了注册资本越大的企业,规模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在其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上比起小型企业都有所加强。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与注册资本3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区别。但在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以及税务风险评估水平上还明显低于大型企业。

(二)不同收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4。

不同收入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特别是年收入低于500万元的小企业,无论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信息沟通水平还是监督改进水平,都显著的低于年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就中小企业本身而言,随着企业收入的增加,对于年收入在500―5 000万元的中型企业而言,除了税务风险管理岗位设置水平以外,其他制度建设都有显著提升,这说明了中小企业随着年收入的增加,虽然尚未设置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但在其他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上已经有所加强。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管理目标控制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与年收入5 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三)结果分析

无论从企业注册资本还是经营收入分析,规模较大企业与规模较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经营收入越多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也越高。研究假设H1得到了证实。具体到目标控制水平、岗位设置水平、识别评估水平、信息沟通水平以及监督改进水平上,规模较大企业与规模较小企业也都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水平上,无论是从注册资本还是经营收入来分析,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水平越高。研究假设H1A、H1B、H1C、H1D以及H1E得到了证实。

五、不同特点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上的差异研究

(一)样本调整

由于本部分重点研究不同特点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意识差异,因此,在数据的使用中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剔除标准参照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中《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将注册资本在3 000万元以上或年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上的规模较大企业予以剔除。剔除大型企业后,有效问卷为967份。被试具体情况见表5。

(二)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6。

根据表6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外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被试企业。

(三)不同经营年限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7。

根据表7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运营时间不同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运营时间在10―20年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大于运营时间在10年以下的企业。

(四)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8。

根据表8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以及建筑安装企业之间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五)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差异分析

将样本数据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的结果见表9。

根据表9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渐进显著度明显;主要体现在湛江、潮州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高于广州、惠州以及阳江地区企业,另外中山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明显高于惠州地区。

(六)结果分析

1.不同所有制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外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企业。研究假设H2得到了证实。

2.运营时间不同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运营时间在10-20年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运营时间不到10年的企业。研究假设H3得到了证实。

3.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虽然有所不同,但并未存在显著差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业以及建筑安装业的差异并不明显。研究假设H4没有得到支持。

4.虽然不同地区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但与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例如在2011年广东省城市GDP排名第九位的湛江市,其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显著高于排名第一位、第六位以及第十六位的广州、惠州及阳江。研究假设H5没有得到支持。

六、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及分析如下:

1.与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规模较小的企业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都显著较低。由此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的管理上是明显落后于大型企业的,这也证明了中小企业需要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制度相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水平也随之提高,这说明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时候,更注重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但在其他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同步跟上。

3.在对中小企业进行分析时发现,外资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水平上比内资企业要高。一方面由于国外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外资企业非常重视税务风险问题。另一方面,也由于外资企业收入较高,其员工素质普遍较高,在税务风险的管控上更有“执行力”。

4.中小企业的经营年限也直接影响了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经营时间较长的中小企业对税收制度了解的多一些,甚至是在税收问题上“吃过亏”,因此对于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要显著高于经营年限较短的中小企业。

5.本研究最初假设,中小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会影响到其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应高于其他地区。通过分析最终发现,经济发达与否并未显著影响到当地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可能会受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经营环境、税收环境、税收执法力度以及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6.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税务风险的管理不仅要求中小企业要有税务风险意识,关键还要建立一套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参照COSO的风险管理框架,中小企业同样需要从税务风险目标控制、岗位设置、识别与评估、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改进等要素入手,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仅有风险意识,没有建立配套的制度,将无法实现管理税务风险的目的。同时,各项制度的建设必须齐头并进,不能简单的将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停留在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要设置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岗位及控制目标,通过企业内部及外部的涉税信息沟通,识别与评估税务风险,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对策略,及时的完善、改进管理制度。

7.中小企业应认识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紧迫性。中小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应及时进行,不能等到出现税务问题了再“亡羊补牢”。在前文的分析中提到了税务风险可能给中小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一定要在税收上“吃了亏”才想起税务风险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成本就太高了。特别是对于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应该在成立初就打好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为企业快速平稳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外,与外资企业相比,内资企业更应该尽快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淑平,杨默如.企业税务风险成因及管理系统构建[J].财会通讯,2009(10)(中):139-140.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2

论文摘要:文化风险是企业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本文在界定知识与知识管理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并分别从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加强沟通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并购中文化风险的预警策略。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并购;文化风险;预警

一、企业并购的文化风险

1.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含义

文化风险是企业经营所面I临各种风险中的一种,主要是指企业在跨组织经营过程中,由于文化问的差异以及文化交汇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甚至导致企业跨组织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由于文化具有层次性,因此广义地讲,跨组织经营既可以是发生在不同国家间的跨国经营,也可以是在一国之内不同亚文化间的跨组织经营。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主要是国家文化的差异,一国之内同样也存在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可以是地区文化差异、行业或职业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差异等。企业在跨组织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之中,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文化误解、文化冲突有时会危及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2.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表现形式

(1)沟通风险。沟通风险,即由于文化沟通障碍和沟通误会而导致沟通失败的风险。由于不同组织的文化背景不同,对同一信息的理解会产生差异,甚至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曾在中国国内有名的“白象”牌电池出口到国际市场,其品牌就直译为“whiteelephant”,这种质优价廉的电池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状况却很不理想。后经调查发现“whiteelephant”在英语中还有累赘物、废物的意思,可以设想这种品牌的电池又如何能吸引消费者购买呢?

(2)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即由于不同文化导致的管理风格的差异,以及由于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之间和员工之间不能建立起协调关系而带来的管理失败的风险。尤其在跨国并购中,一国的管理模式和行为有时不能为另一种文化所接受,使得企业在内部管理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

(3)商务惯例与禁忌风险。商务惯例与禁忌风险,即在商务合作中由于习惯、方式的差异而导致交易失败以及不同文化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好恶差别而导致营销失败的风险。如在很多西方国家,在打高尔夫球时谈论业务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谈业务往往是打高尔夫球赛的真正原因。但是在日本,人们却从不在高尔夫球场上谈生意,而德国人将商务和家庭生活区分开来,他们很少在下午5点以后做生意。

(4)种族优越风险。种族优越风险,即由于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心理的种族文化取向不同,来自一种文化的人具有较强的种族优越感,相信自己的行为方式优于他人,有偏见地对待异族文化而产生的风险。个人与组织都可以有自我优越感。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优越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一些国际化企业由于相信自己在国内的经营方式优于海外竞争者,因而在海外采取与在国内相同的方式进行经营。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

1.知识管理过程框架。从知识管理过程框架来看,知识需求驱动知识活动,知识资源支持知识活动,影响因素制约知识活动,知识活动的成果得到学习和应用,如图1所示。

知识活动必须由若干执行者来实施,这些执行者可以是人(个人或团队),可以是计算机系统,还可以是人机系统的结合。知识流把各个执行特定知识活动的执行者联系起来,这些特定的知识活动与相关知识流便构成一个知识管理事件。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事件起始于知识需求,终止于需求的满足,但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半途而废。上述三类影响因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制约事件发展的全过程。

2.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从知识管理过程的框架图可以看出,知识管理是由知识需求为驱动力,围绕知识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过程。结合这一模型,可以建立起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体系,如图2所示。

在该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信息收集。信息是风险预警管理的关键。按照系统的观点,在企业并购中,将不同的子系统融合为一个系统,系统的要素、功能、结构等都要发生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并购双方的信息、物质、人员与能量等不断地交换和沟通。通过完整的信息收集,才能准确、及时地预测到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信号,为企业进行下一步预警活动的信息分析和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评估。信息评估主要是对风险环境和因素进行分析,环境分析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引起风险发生的文化、社会等环境因素的了解、评价和预测。企业要及时识别、评价在并购中文化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观察、捕捉出现文化风险前的征兆性信息。由于几乎所有的风险发生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兆,所以,企业应当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及早进行必要的防范。

(3)风险预测。科学的预测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因此,在企业并购中,要根据文化风险的成因、演变、发展和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为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4)风险预警。风险警报系统主要是判断各种指标和因素是否突破了风险警戒线,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发出警报。正如任何一种经济现象都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指标体系就是对经济现象特征的整体描述一样。企业风险的各种警兆只有经过警情指标来加以量化、说明与解释,才能得到科学、全面的反映。在企业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设置预警指标监测防范体系,一旦发生“病情”,决策者可立即得到警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手段和措施。

3.文化风险管理的信息三维图。在该模型中,信息始终贯穿于整个流程。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管理者要不断地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使风险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因此,管理者要从概念上能够清楚地勾画出在风险预警中所必需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在时间和逻辑上的顺序。据此,可建立起企业并购中的信息需求三维图,如图3所示。

时间维:在企业并购过程中,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分为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在并购前,要对并购对象及其风险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确定并购的策略及风险防范的方法。在并购中,要时刻监视并购中发生的风险问题,并要分析其根源所在,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在并购后,总结在并购中的经验与教训。

知识维:在并购中,从知识的纬度来分析,主要有政治、法律、管理、心理等相关知识需求。

逻辑维:从逻辑维来看,首先是发现问题,其次是确定目标,然后是进行分析、提出方案,最后是作出决策。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预警措施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任何企业都需要有风险管理措施,不同的是其实施情况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大小而有所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建立风险管理小组都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因为该小组行之有效的工作,可以清理风险险情或遏制风险的发生,以减弱其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并使企业对风险的反应由被动转为主动的积极行为。风险管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的方针和政策、指导和监督企业各部门风险管理的措施、编制风险管理的经费预算、对风险处理进行指导和咨询。

在联想并购IBMPC过程中,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双方的文化差异很大和IBM员工对联想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很低,并购面临着很大的文化风险。针对这一情况,新联想成立了过渡时期领导团队“T&T”Team。2005年1月,由来自原联想和原IBM两家公司不同部门的专家组成了一支专门的文化融合团队,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自公司各部门员工的意见,对现有的公司文化、员工渴望的公司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差距进行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联想的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通过不断沟通与互相了解,学习对方的优势,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等,这对联想的并购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为了有效地预防风险,企业要有健全的风险管理计划,以便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相关方针、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笔者认为,风险管理计划主要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首先,确定潜在风险。企业可以通过曾经发生过的风险和同行其他企业发生过的风险来确定可能对企业构成严重威胁的风险,也可以从企业内部,如企业董事会成员、离职或退休的员工、政府官员、社区居民、新闻媒体、行业分析人士等获得相关信息。

其次,准备风险管理所需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培养员工风险意识、开展风险教育等;在组织结构方面,建立风险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及其职责,规定风险期间的沟通方式等。在规章制度方面,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为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做好准备。在财务方面,把企业的风险管理列入日常的财务计划中,并拨出一定额度的资金作为专门预算,支持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活动。

再次,确定风险预控对策。风险预控就是根据风险评估与警报的结果提前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力争在爆发前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而对难以完全避免的风险,风险预控也可以事先准备相应的对策,力争减轻风险对企业的危害和冲击。

最后,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所谓“未雨绸缪”尤其是对于不可抗力引发的风险,就是警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提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和应对工作。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凡事要作最坏的打算而朝着最好的方向努力。只有这样,当风险来临时才能从容接受和应对风险。这里指的做好准备就是假如风险无法避免,就要做好应付最坏情况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制定应急预案、行动计划、风险沟通计划等。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3

摘要:海外并购由于涉及到不同地域与国家,面临不同的监管制度、市场环境,从而使得海外并购整合风险识别与控制相比国内而言愈加复杂。其中,文化异质性是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重大障碍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面临的文化差异风险,表明文化整合风险对海外并购整合绩效的根源性影响。文章在分析海外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风险的基础上,阐述风险控制措施和文化整合的步骤,提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海外并购;文化异质性;文化整合

一、引言

在“走出去”战略背景推动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规模急速扩展,并购势头强劲:2007-2013 年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案例数从35 例上升到99 例,增长比例达到182.9%;交易金额从126.70 亿美元增加到384.95 亿美元,增长了203.8%(清科研究中心,2013)。然而,在全球跨国并购的实践中存在一种“70/70 现象”。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如TCL集团并购汤姆逊、上汽集团并购韩国双龙,均因整合过程中文化异质性问题凸显,文化摩擦不断,从而导致并购交易失败。

海外并购交易的成败并不能仅仅以并购交易的完成作为衡量标准,而是以能否发挥并购整合后协同效应作为评价标准。2010年Deloitte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表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整合失败案例中的53%并购失败是由于整合过程中存在文化冲突所致。因此,如何顺利进行海外并购交易文化整合,开展有效措施应对文化差异风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文化异质性风险及影响海外并购由于涉及到不同地域与国家,面临不同的监管制度、市场环境,并购企业双方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与企业价值观均有所差异。2012年3月,BBC世界服务做了一项《各地区对中国未来经济市里的紧张程度》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发达国家民众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将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视作负面威胁。同时,因为海外并购存在所谓的双重文化冲突(Calori et al.,1999):企业文化差异即并购双方自身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即并购双方所在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民族文化差异为宏观因素体现在民族主义倾向以及民族思维与行为模式的区别;企业文化差异为微观因子主要为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经营风格、薪酬管理制度及员工价值观等。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文化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一)文化异质性对并购交易初始阶段具有重要影响

地域及国别差异带来的文化异质性会增大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谈判难度,使得海外并购直接在交易谈判阶段即遭受失败。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媒体和公众力量的阻碍常常使得中国的海外收购流产(张建红、周潮鸿,2010)。例如,2004 年中石油竞购俄罗斯Yukos石油公司,2009 年中国铝业收购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股份等,都是迫于意识形态差异,遭受媒体与公众力量阻碍,导致交易受阻而退出竞购或被迫终止收购。

(二)文化冲突体现在整合阶段主要表现为管理层抵制

Callenna&Hambrick(1993)认为文化冲突可能导致并购企业高层经理离职率的上升;Datta & Puia (1995)研究112 笔大型的美国企业跨国收购事件,发现国家文化差异会对跨国并购后股东获取财富效应带来消极的影响。在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中也存在诸多示例,例如2003 年,TCL 集团在并购了法国彩电业巨头汤姆逊公司后,中法文化理念的差异使得在双方合作开始之初就面临重重困难。汤姆逊公司两位高管相继辞职,而中方企业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最终不得不撤出欧洲市场。同年发生的联想集团外聘员工集体辞职案的发生也是由于双方对企业文化认同不一致导致:对方难以接受公司对员工外出时间的严格监控以及对每天早晨上班做广播操等企业文化的抵触。

文化冲突通常也体现在整合过程中被并购企业的工会风险。与境内企业不同,国外企业工会组织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综上所述,以上案例给中国企业拉响了警鸣,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常常会导致并购计划失败的风险,要求并购企业在并购完成后及时采取文化整合风险的应对措施。

三、海外并购交易中的文化整合措施

Hofstede(1972)认为文化可以通过若干维度进行度量,进而定量描述某种文化的特定价值取向。两种文化在某一维度上获得的分值接近程度与“文化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文化整合,即把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主导文化,包括并购企业的工作作风、企业精神、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有步骤地引入被并购企业。2005年联想收购IBM后引入戴尔、惠普等国际企业的强势文化来管理企业,并非通过自己的企业文化强势灌输不无道理。

(一)文化整合的制约因素

目前而言,文化整合比较突出的几项制约因素包括: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差异,企业传统和性质的差异,跨文化经营人才的缺失和经营目标的差异。因此,文化整合风险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并购双方的高层管理者之间发生冲突,会花费大量时间,导致被并购企业的高级管理层离开并购企业,从而阻碍并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是不同文化源之间的破坏性冲突,即目标企业被并购企业并购后,由于并购双方存在不同文化源的冲突,最终导致并购计划的流产。每个企业相对独特稳定的企业文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及其员工。但是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差异显然是存在的,若并购方不及时融合双方的企业文化,就非常容易对并购整合产生长期破坏性的影响。因此,从实际的海外并购过程来看,并购交易的完成只是第一步,重点及难点在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管理。

文化整合不仅是一个文化变迁的过程,更是文化再造创新的过程,需要有效地整合双方文化、认识双方文化、确定文化差异、寻求协调办法、确定文化整合方案和具体实施来完成最终的文化整合。其具体措施应包括:开展跨文化经营与管理理念、加深有效沟通达成共识、提炼核心价值观、宣传企业文化、制定相应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等。

(二)文化整合风险的应对策略

文化异质性的根源在于人本因素、并购企业和外部环境的差异,不同层面的企业文化具有不同的属性,因此文化整合风险的应对策略为:在全面掌握跨文化整合方法技巧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具体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评估分析文化差异。并购企业在并购目标企业时,提前建立工作团队和聘请咨询公司调查分析评估目标企业的文化,分析确定并购双方的文化差异,估计并购成本和风险。在分析并购后双方融合情况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并购的风险和盲目性。在找到双方互相兼容切入点的基础上,建立起双方的信用感和信任感。

2.整合愿景。并购后,在并购双方高级管理层充分沟通各自原有战略愿景的基础上,明确并购后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

3.并购企业在完善自身企业文化和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同化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

4.组织结构整合。并购企业在全面考虑被并购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风格的基础上,精简冗杂的组织机构,协调双方的组织机制和组织结构。同时注重整合双方的管理制度,为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在充分考虑原有管理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管理上的长处或优势,逐步改善管理风格,提升管理水平。

5.技术整合。为了避免规模不经济风险和降低跨国并购技术风险,需要在并购后及时进行技术整合。整合硬件技术需要全面检查调整目标公司的设施设备,改造过时的设施设备。相应地,软件技术的整合包括调整必要的技术岗位,稳住核心的技术骨干,改造技术组织,使其适应组织的整体运作。

6.加强跨文化培训。Lenard 很早就提出,跨文化培训是加强人力资源整合的重点所在,培训是实现跨文化整合的基础手段。通过培训,使得双方增进了解和正确认识彼此的企业文化和民族文化,非常有利于推动新企业的文化整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异质性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影响体现在文化差异增大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谈判难度,使得海外并购直接在交易谈判阶段即遭受来自媒体与社会公众的阻碍;给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带来困难,可能导致高层经理离职率上升;后续整合过程中被并购企业的工会风险等。并购双方企业发生的文化冲突常常体现在民族主义倾向、管理层经营风格、薪酬管理制度及员工价值观等。TCL并购汤姆逊,上汽集团与韩国双龙等等失败案例均表明文化异质性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影响重大,必须重视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措施。文化整合的顺利实施需认识双方文化、确定文化差异、寻求协调办法、确定文化整合方案等。具体实施层面需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文化整合小组,同时参考文化冲突衍化阶段进行不同的整合路径选择,以及积极承担东道国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公民”良好形象等。

课题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校级课题“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整合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2014S091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杨震宁.国际化进程中的边缘化风险与规避[J].中国软科学,2008(10): 86-97.

[2]杜晓军.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关键风险的识别研究[J].管理评论,2012(4):18-27.

[3]陈菲琼.组织文化整合视角下海外并购风险生成与演化[J].科研管理,2012(4): 100-106.

[4]许晖.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关键风险的识别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4):92-97.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4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准则差异在内部审计目标方面,中外准则不存在差异,均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己任。区别在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定义较为全面的渗透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即内部审计除改善内控和治理过程之外,还对风险管理产生影响,参与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职责之一。然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在定义中并没有涉及风险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内部审计领域关于风险导向思想的认识较IIA相比还存在差距,内审与风险管理的协同作用有待在内审定义中予以确认。

(二)审计计划的准则差异在审计计划方面,通过比较IIA《工作标准2000——内部审计活动管理》规定,和我国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第十条规定,二者均在审计计划制订阶段体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奠定了风险因素在整个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但在多大程度上凸显风险导向的思想存在明显差异。IIA将风险作为制订审计计划唯一提到的计划基础,而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将组织风险和其他因素并列成为年度审计计划的考虑因素。此外,中外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审计计划中体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思想部分的详尽程度也存在不同。IIA的几个相关实务公告对准则给出的大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就这一方面而言比我国准则更为完整、详细、丰富。

(三)其他方面的准则差异在风险管理的准则上,中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准则覆盖的范围与详细程度和国际基本没有重大差异,但在局部细节方面,比如在没有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中,内部审计应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过程这一问题,IIA提供了解决思路,而我国准则并没有涉及。在管理层对风险的接受方面,国际准则中单独列示,而我国准则却没有关于管理层对风险接受的相关内容,更谈不上凸显风际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

二、在我国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的对策

(一)严格区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职责范围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分别设立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直接参与风险管理过程,两个部门的职能设置必须严格区分、不能有交叉,内部审计必须独立于风险管理过程之外。否则,一方面可能产生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若内部审计在事实上承担部分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在进行内部风险管理审计时,就可能出于对自身评价和自身工作的考虑,无法给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对于只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而没有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承担起风险管理的责任,识别、评估并应对风险,执行咨询职能,但不对该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审计。

(二)提高风险评估信息技术在识别风险之后进行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工作的基础,决定了风险应对方案与审计范围和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如何量化风险,是风险评估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阻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全面实施的影响因素之一。内部审计人员不管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评估报告出具审计意见,还是由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析文/曲江玲本部门进行风险评估,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风险评估技术。企业应针对自身业务特点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积极筹备建立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依据管理层偏好设立风险模型系数,多维度分析风险,实时监控重大风险,将经过内部审计部门认可的历史风险评估记录录入系统。遇到重大事项或者争议较大的事项时,可积极寻求外部专家工作。

(三)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能够识别各个业务和事项的关键风险点。目前我国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毕业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随着企业经营业务的不断深入化和复杂化,财会专业背景已经不足以使原有内部审计人员贯彻执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引入同时具备内部审计知识和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优化内部审计业务,识别重要风险。同时在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中增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考试的重点内容予以考察,将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我国的传播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5

关键词:企业并购;文化;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企业并购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但并购业绩令人担忧。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做好文化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和并购专家米切尔・马科斯指出,忽视企业文化整合是60%~80%企业合并经历缓慢痛苦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力推进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研究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十分必要。并购中的企业文化风险表现在并购双方文化的差异。由此导致了并购企业没有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而是文化之间相互摩擦、效率低下、人心不齐,出现了1+1

一、企业文化在并购中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体系,包括企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和信仰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的内涵由深到浅可以归纳成四个层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一)企业文化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文化因素对企业运行的影响是全方位、全过程的。企业并购不仅仅是两家企业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当进行并购时,两家企业要对资源、人事、组织结构等进行重组变革。同时,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进行调整和重构。员工常常难以适应这些转变,无疑会导致冲突。文化差异包括经营思想、价值观念、工作方式、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的冲突会对并购后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并购中两种文化碰撞,企业精神文化受到冲击,员工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下降,进而导致企业生效率下降。有些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才因不适应并购后的局面,会离开企业。这对并购的企业将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另外,不同的企业文化由于对企业员工的激励和资源配置能力不同,会导致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率不同,从而同一存量资产会产生出不同的盈利水平。

(二)文化整合的意义

1、文化整合有利于员工之间互相认可,同心协作。企业并购会由于两个企业文化差异而导致冲突,阻碍了两个企业员工的沟通协作。通过文化整合,形成共同可接受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使得员工相互认可、相互协作,提高并购后企业运行的效率。

2、文化整合有利于企业较快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如果企业并购只是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而忽视企业文化整合,企业并购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事实证明,文化整合不力是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进行文化整合是必不可少的,文化整合能使员工之间消除文化障碍,积极沟通,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减少了内部摩擦和冲突,有利于企业较快地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3、文化整合有利于产生协同效应,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并购的动因大多是为了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并购不仅仅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整合。而文化整合的效果关系到整合后无形资产的利用配置效果。整合后的企业文化是两个企业文化中优秀文化的集合。这种新的强大的新文化和精神力量将会有利于企业达到并购的预期目标,达到1+1>2的兼并效果。

二、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风险

(一)文化差异风险分类。企业文化包括由内向外四个内容层次,即价值观念、经营观念、经营制度、工作程序。据此,可以把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风险分为以下几类:

1、价值观取向差异风险:一般来说,这类风险最有可能发生在混合并购和跨国并购中。经营事业不同,文化形成的过程也存在很大差别。跨国并购时,涉及的企业文化因国家、社会、民族、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和冲突就很大,因而风险也大。这种价值观上的冲突是最难调和的,对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产生的影响最大。

2、经营观念差异风险:此种风险最容易发生在企业横向并购时。经营管理理念和作风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沉淀下来的经营管理传统。所以,以新企业为并购目标的并购文化风险就小些,而以老企业为目标企业的并购伴随的文化风险就会大些。

3、经营制度层差异风险:在这个层次上的文化风险较小。因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程序在大多数企业中存在较大的共性,例如等级式的组织结构、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即使并购双方在经营管理制度和程序上存在较大的冲突,由于经营管理制度和程序相对易于改变,也可以通过对其作出某些变更而降低文化风险。

4、工作程序差异风险:这种文化风险很小,一般说来,并购企业各方在这个层次上的冲突完全可以通过重新制定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来避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四种风险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式子来表示:

价值观取向差异风险>经营观念差异风险>经营制度层差异风险>工作程序差异风险

(二)差异导致的冲突。两家企业并购后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产生摩擦或冲突。当企业文化差异引发冲突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冲突的体现:一是个体;二是组织。在个体层次上,企业文化冲突会使企业员工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面受到冲击,进而影响他们日常的行为。对于双方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来说,如果双方的管理风格差异很大,会使管理者陷入困境,不知道以什么样的风格进行管理。何况,管理风格受管理者性格影响,且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被并购企业的管理者如若不能达到并购企业的要求,可能就会被辞退或自己感觉不能适应而主动辞职。在组织层次上,当一个组织或部门面临变革,他们往往以一种集体的力量来对抗外来文化,这反映出企业或部门文化的凝聚力很强,员工们都非常团结。这无疑会导致更大的冲突,严重影响到并购后企业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并购企业若是强行要求其改变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将遭遇到非常强烈的抵制。

三、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管理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磨合和新型文化的培育过程,对于并购中其他方面的整合也有一定的影响,且文化整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文化协同效应的大小及并购后企业的运行效率。大量的并购案例表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文化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才能对企业拥有的各种内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促进企业管理各层面的改革和完善,从而使并购双方真正形成有机的整体,达到优化组合的目的。

(一)并购前的管理

1、做好并购之前的企业文化调研工作。在企业并购前应进行文化调研,充分了解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状况,合理分析企业文化的差异,让双方员工接受此次并购,并能互相了解、相互理解,接受各自的差异。

2、选择正确的文化整合模式。对于文化整合模式,理论界一般认为有吸纳式、渗透融合式、分离式和消亡式四种。吸纳式文化整合模式指被并购方完全放弃原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假设,全盘接受并购方的企业文化,使并购方获得完全的控制权。渗透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指兼并双方在文化上进行平等的沟通,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和有机融合,形成包容双方优良文化特质的一种混合的、超越个别组织的新文化模式。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指兼并企业和被兼并企业在文化上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双方的文化变动都较小。消亡式文化整合模式指被并购方不接纳并购企业的文化,又未能坚持自己的文化,在一段时期内处于文化迷茫的整合状态。那哈万德认为,对被兼并企业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企业原有文化的强度、对兼并企业文化的认识与认同感。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看,被兼并企业的选择非常明确。当被兼并企业希望保留自己原有企业文化,同时又发现兼并方的企业文化也有可取之处时,企业会选择渗透融合式文化整合模式;如果被兼并企业员工对自己的文化不认同,但愿意接受兼并方的文化时,吸纳式文化整合模式是较好的选择;当被兼并企业原有的企业文化很强,不愿意对它进行改革,则可能选择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并购模式是多样的,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并购企业领导人要根据企业原有文化特性、企业并购战略、企业发展战略、领导人偏好等因素,选择适合于本企业具体情况的整合模式。选对了模式等于整合成功了一半。

(二)并购中的管理。并购中应根据双方企业自身特点,并参考依据文化整合理论,制定独一无二、切实有效的文化整合策略,并与员工积极沟通。倾听了解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提高员工参与文化整合的积极性,使员工认同、支持、接受并购的各项措施。同时,企业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地将并购决策传达到执行层,且使得并购的进展情况及时地反馈到管理层,避免信息传递链现象,使得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提高并购工作的顺畅性。

(三)并购后的管理

1、做好并购后的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文化整合毕竟不是将两种企业文化进行简单的堆积和叠加,而是要将不同文化通过相互的接触、交流、吸收、渗透,从而融合为一种全新的、统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文化整合是一个动态过程,并购企业应大力宣传新企业文化,使员工逐渐认同、接受,这需要较长时间的不断努力。

2、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一方面对员工进行跨文化培训,包括对文化的认识或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冲突处理方法和地区环境模拟等。解除双方员工的文化障碍,提高员工的文化适应能力,使两种不同文化能更好的融合;另一方面也要对企业领导者进行培训,使领导者认识到文化整合对企业并购成败的重要性,提高领导者的思维灵活性,使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勇于创新,提高并购绩效。

(四)注意事项

1、把握好整合速度。并购文化整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企业上上下下齐心协力,长时间的磨合。员工需要慢慢地适应并购局面。如果速度过快,会使员工接受不了,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并购的进展和效果。

2、注重顾客价值。在并购中,要切实关注顾客,与顾客保持联系,积极沟通,听取顾客的意见和建议,避免造成顾客价值的损失。

3、注重精神文化的整合。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对员工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所以,整合好精神文化对于鼓舞员工士气,积极支持并购有重大作用。

4、塑造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描述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它不仅可以使管理者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和未来业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具有激励价值,促使每个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自觉地同企业的经营业务和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构筑企业共同愿景将有助于企业化解和分散文化风险,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

企业并购过程不仅仅是企业间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优化组合,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优化组合,如果说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那么并购中的企业文化整合则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有效的企业文化整合管理并不一定能保证企业并购成功,但无效的企业文化整合管理必然导致并购的失败。企业文化整合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它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逐渐地接触、磨合,并购企业领导者只有依据实际情况,客观灵活地选择文化整合模式,加强与员工的积极交流,并进行适时的文化培训,才能使文化整合过程顺利完成,企业并购目标也才能顺利达成,从而真正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郑祖波.文化差异管理[J].经济管理,2003.11.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 应收账款 差异化管理

一、供电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应收账款本质上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提出的一个会计概念,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最主要是源于电力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与客户资金交付时间不一致。

从供电企业的角度:一方面,电能具有不可储存性,其供给和消耗都是即时的,而客户交付电费却是周期性的,企业电费的确认日期与客户的缴费日期存在偏差。近年来,虽然智能电网下电费预付制度有所普及,但由于供电企业仍承担着稳定持续供电的责任,同时为拓展市场,追求客户满意度,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另一方面,供电企业通过应收账款给予客户一定的价值让渡,有利于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宽供电企业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客户的角度:首先,就客户付款制度而言,如果不是预付电费或及时交付电费,供电企业就会产生应收账款。其次,客户为了利用对供电企业的应付账款这一无息负债筹集资金,缓解资金压力,为自身创造价值,更倾向于延迟付款。最后,当客户可能出现不良财务状况无力及时交付电费时,供电企业就面临着潜在或现实的呆坏账风险。

二、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智能表计、预收电费制度逐渐推广,预收电费制度在降低了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的增量数的同时,也降低了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的存量数,因为供电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考核指标,往往用预收账款冲抵应收账款。这一处理方法虽然在会计操作上符合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表面上看似乎供电企业具有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能力,但在应收账款的实际管理中不能全面公允地反映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更不利于供电企业准确把握和判断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以及可能产生的资金缺口。笔者认为,我国供电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应收账款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分工不合理。目前,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主要有销售和财务两个部门。其中,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应收账款(电费)的统计、收取以及将应收账款的数据汇总上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则主要根据销售部门上报的应收账款(电费)信息,确认收入实现,并对应收账款进行确认计量以及后续处理。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的详细信息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只有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汇总信息。这种不合理的分工将产生以下负面效果:一是销售部门直接与客户接触,对客户信息更加了解,其主管应收账款更便捷,但销售人员出于个人绩效考评的考虑,有可能为追求销售量导致应收账款整体质量下降,容易产生诸多的潜在风险。二是由于两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缺乏有效交流,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供电企业决策层很难及时、准确获取全面的应收账款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三是部门管理存在漏洞,相关职能部门间职责分工不够明晰。一旦产生应收账款相关问题,部门间相互推脱责任的现象不可避免。

(二)供电企业应收账款事前风险防范不完善。目前,绝大多数供电企业关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账龄分析、坏账计提、催收账款等事中和事后跟踪管理,没有从应收账款源头上有效控制应收账款质量,以降低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例如:缺乏对客户信用以及销售合同风险的事前评估,相关的评级制度和方法并不健全。信用部门设置方面,部分供电企业将信用部门单独隶属于销售或财务部门。前者主要支持电力营销,但不利于监督和约束销售部为提高销售业绩而做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后者往往由于不能与客户直接接触,无法直接捕获相关信息,容易片面地仅依靠数据分析评估客户信用,甚至完全充当会计指标分析核算部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信用管理人员安排方面,由于很多供电企业缺乏对信用管理部门存在意义的正确认识,往往将业务能力较弱的边缘化人员安置到该部门,导致无法正确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大大增加不良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严重影响后期应收账款及时回收。

(三)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在数据分析方面,绝大多数供电企业只运用账龄分析法分析判断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和时间价值,而对应收账款背后动因和坏账风险源缺少分析,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规避坏账风险。在账款催收方法上,缺乏创新思维和对新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应收账款管理的发展。

三、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思想

针对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概念。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对客户特征进行识别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应收账款客户进行区分,再根据客户细分对不同的应收账款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方案,以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效果,更好地实现应收账款管理价值。

(一)客户特征识别。供电企业可以通过相关数据收集、统计分析,识别出客户的信用状况、缴费习惯、财务政策及其为供电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这是差异化管理的基础。

(二)客户类型划分。根据识别出的客户信息,供电企业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设定相应的区分条件,对应收账款客户类型进行划分,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客户群,这是差异化管理的前提。

(三)差异化管理。针对所划分的不同应收账款客户群,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和管理方案。

这三部分前后相继,相辅相成。一方面,客户信息识别和客户群细分是差异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差异化管理是客户信息识别和客户群细分的核心目的,差异化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直接影响客户信息识别和客户细分的方法选择和操作流程。同时,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结果也是下一期间应收账款客户信息识别和客户细分的基础。客户信息识别、客户群细分和差异化管理三个环节相互促进、共同作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循环。

四、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实施步骤

(一)完善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组织环境。

1.设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统辖管理企业应收账款工作。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相关工作主要是由销售和财务部门负责,但由于二者职能特点的不同以及部门利益的不同诉求,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不高。因此,设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统辖财务和销售部门处理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从组织结构上为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2.完善应收账款相关的流程控制。供电企业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应收账款相关内部控制流程管理。一是销售部门内部,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例如销售业务岗位和应收账款收款岗位应相互分离制约。二是财务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按要求提供的客户消费信息、缴费信息和其他信息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核算,识别应收账款风险,并考核销售部门应收账款相关工作的效果。三是财务部和销售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需要接受应收账款管理部门监督指导,相关重大信息以及决策需要上报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审核或备案。四是关键岗位人员需要定期轮换,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五是加强事前评估工作,构建事前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在为客户供电之前,基于所获取的客户信息做全面的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客户群开启不同级别的风险防范措施,将风险消除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二)构建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指标体系。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基础是客户信息的识别,而对客户信息进行识别判断需要相应的指标支持。因此,构建一套符合我国供电企业客户信息识别特点的指标体系非常重要,既有利于对应收账款客户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又有利于事中事后采取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指标体系可以从客户信用和价值回报两个维度出发,制定出定量和定性的相关指标,以衡量客户的信用风险和价值回报量,并由内部或外聘相关专家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对两个维度上的相关指标进行赋值和打分,制定出量化和定性的指标标准,为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客户的指标值提供参考依据。相应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对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客户进行差异化细分。根据所构建的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指标体系,对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客户在客户信用风险和价值回报量上进行打分,根据量化评价结果和既定的模型标准值进行对比,将应收账款客户进行分类,如图1所示。按客户信用度和价值回报两个维度评估应收账款客户层级,每个维度分为三级,分成9个格以表示两个维度上不同级别的组合。最后,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客户群的特性以及之间的共性,为企业下一步制定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如图1所示,根据对差异化指标评价,可将供电企业客户区分四个大客户群,即A类客户群:高信用高价值、高信用中价值、中信用高价值;B类客户群:低信用高价值、中信用中价值;C类客户群:高信用低价值、中信用低价值;D类客户群:低信用中价值、低信用低价值。首先应明确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总体目标,了解企业现行应收账款管理的组织体系、职能分布,分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资源整体配置状况。然后结合企业应收账款客户差异化识别结果,分析不同应收账款客户群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需求特点,制定针对不同客户群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案,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规避风险的同时利用应收账款政策为企业创造价值。

1.对A类应收账款客户群,该客户群为供电企业优质客户群,客户信用度良好,企业有能力支付应付账款,而且历史数据也表明该类客户有意愿及时支付应收账款,且客户发展前景较好,能为供电企业带来良好的销售收入和稳定的现金流,对供电企业价值提升有重大积极作用。因此,供电企业应主动加强与该类客户群的沟通交流,了解客户在用电管理上和技术上的需求,加强服务,提高客户体验满意度。在授信额度和期限等销售政策上给予客户适当的优惠,在应收账款管理上也尽量满足客户的资金运作安排,以增强客户的稳定性和促进客户的电力消费增长,并实现企业与客户间资金交流的良性互动。

2.对B类应收账款客户群,该类客户群虽然信用度较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加高,但是由于其用电量较大,可定性为潜在大客户。对此类客户,应注意加强引导和培育其良好的客户信用。例如,加强用电辅导,在满足其用电量的同时制定用电优化方案和加强用电技术改造,降低客户用电成本,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供电企业销售业绩;了解和跟踪客户的财务状况、保持警惕性和敏感度,一旦企业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同时采取信用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客户及时支付所欠电费,培养客户形成良好的回款习惯。对于信用非常低的客户,可结合采用预收款方式供电。

3.对C类应收账款客户群,由于该类客户信用良好,但为供电企业带来的价值一般。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对该类客户分配的资源可适当降低,保持常规的关注度,减少不必要的监督和管控,稳定供电,实施正常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即可。

4.对D类应收账款客户群,由于该类客户群信用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概率高,而且对供电企业贡献的价值也不高。对该类客户群,应加强事前风险防范和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例如,采用预收电费制度,强制或者采用优惠政策激励客户预付电费,避免存在该类客户的应收账款,规避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定期对客户的电能计量表进行免费校验、对客户的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安全检查,在提高客户用户体验的同时,从技术层面防止客户出现不良的用电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客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投保,转移一部分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有效锁定应收账款实际价值。

五、小结

本文对我国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管理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思想,初步尝试构建供电企业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指标体系,明确应收账款差异化管理的实施步骤。针对细分出来的供电企业四大类应收账款客户群实施差异化管理方案,以期为提高我国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提供借鉴,促进企业价值提升。

参考文献:

1.Clarkin J F.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J].Topics in health care financing,1982,8(3).

2.de St Georges J M.Summary of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J].Dentistry today,1995,14(8).

3.张海英.现代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融资的作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1,(21).

4.韩启发,尤开进,田沛文.谈新形势下电费回收风险防范[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7

目前,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仅占GDP的8.7%,而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这一比例超过20%;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比例)的世界平均水平为8%,中国仅为2.7%;保险密度(人均保费收入)在中国为人均47美元,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512美元,相差极为悬殊。

但是随着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保险行业的战略地位大幅度抬升。可以预见,从业人员达180万人,占金融业从业人数40%以上的保险行业将在未来出现很大的变化。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针对中国保险市场的行业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国外成熟保险市场的发展规律,预测了未来十几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IBM 预计未来十几年中,推动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力量将来自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结构多元化;二是市场竞争走向规模化和差异化;三是监管逐步放松,并向综合金融监管过渡;四是技术驱动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创新。这四个特点将影响中国保险业。

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结构多元化

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几年中将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06年至2020年的GDP年增长率将达到8.5%,2020年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 ,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社会财富也将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加速,预计2006年至2020年的老龄人口年均增长3.28%,老龄人口比例将从2005年的11%增长到2020年的17.2% 。区域经济的格局还将继续发展演进,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将长期存在,经济发展仍将以阶梯状方式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推进。同时,城市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将从2005年的43%提高到2020年的60% ,城市中将出现数量庞大的“新移民”。

未来消费者的个人价值观和行为特征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常见的消费者价值观和行为特征差异体现为风险偏好差异(对风险的态度为规避、中性或偏好)、消费习惯差异(不同的渠道偏好、周期偏好或消费场景偏好)、教育程度差异(受过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或初级教育)以及年龄和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消费者为儿童、青少年、中年或老年)。他们的社会背景也体现出结构化的差异性,如职业的差异性、个人收入和财富的差异性、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性以及家庭结构的差异性(丁克、有需要抚养的老人、多子女或单亲)。上述的价值观、行为特征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以价格、产品特性、服务、购买的便利性、文化特性、安全感等综合因素构成的消费者价值驱动体系的差异性。因此,保险消费者在2020年的金融风险管理需求将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不仅需要基本的财务风险保障,同时还将追求个性化的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2020年的消费者需求,将呈现“井”型线的分布。

竞争向规模化和差异化两个方向发展

IBM认为,消费需求结构的多元化将驱动中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向追求规模和追求差异化两个方向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保险市场将形成由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专业保险公司和专业化行业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竞争格局。

前者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提供全面和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强调在整个价值链的能力为特点,后者以追求在细分市场上的领导地位、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强调在某一方面或产业价值链中某一环节上专业化能力为特点。

通过兼并和重组,大型银行和其它非保险行业的金融机构进入保险行业,同时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也进入银行和证券等相关金融领域,形成了追求整合规模优势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一些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凭借专业化的能力在细分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了专业保险公司。而那些继续执行无差异竞争战略的保险公司将丧失竞争优势,最终成为行业收购和兼并的对象。

随着产业网络的不断成熟,将出现大量只在产业价值链的某些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专家型企业。一些企业通过聚焦核心能力,利用某一领域的领先技术或规模优势成为专家型公司,如提供共享销售渠道的渠道合作伙伴、提供专业广告设计和市场推广活动策划的市场营销公司、提供融资和其它财务管理安排的财务服务公司、以非常快的速度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的产品专家、只针对某一细分保险市场提供服务的专业险承保公司、专门处理特殊理赔服务的第三方理赔、提供第三方呼叫中心服务的呼叫中心和提供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租赁服务的设备管理服务商等。

整合的流程、标准的信息沟通、数据传输和共享、安全技术等技术进步和行业标准化趋势使得利用外部专家成为可能。领先的保险企业同外部专家跨越整个产业价值链进行合作,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从而增强整体竞争力。

监管逐步放松,并向综合金融监管过渡

未来对保险业的监管将向综合金融监管过渡,逐渐减少对市场行为的干预。未来的监管将通过制定全面行业规范,逐渐覆盖到保险企业、渠道商、保险中介和其它参与行业竞争的所有企业。监管的核心将逐步转移至对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监督控制,并放松对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的干预。最后,随着对混业经营限制的放松,未来的保险监管将逐渐向统一的金融监管过渡,并通过建立行业自律组织从不同方面对保险企业的经营进行监管。

监管重点的转变将推进保险业务规范的标准化、信息的透明化和中国市场的国际化。在不断演进的政策环境下,能够有效地利用合规管理策略来应对变化中的监管体制将成为保险企业的一种关键竞争优势。

当前的保险企业为了避免违反政策规定而进行的被动合规管理,带来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系统和流程不完整、信息和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不足以及各个业务线的信息没有实现充分共享等弊端。

在更严格的风险监管、更准确和更全面的企业信息披露和行业国际化、标准化的种种外部压力以及运营成本和效率、资本配置优化、维护企业信誉等内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保险企业将在2020年主动地为政策变化做好准备,进行整合的风险管理,建立起覆盖整个金融服务体系的共享系统和流程,充分利用外部和内部信息的透明度来支持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

技术驱动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创新

未来开放的技术架构将逐渐消除保险市场中地域之间、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各个机构之间的边界,最终推动产业网络的形成。2020年保险行业的技术架构将具有以下特征:

虚拟网络:通过共享计算资源(流程、存储和带宽)形成一个全新的、无缝连接的计算环境。

开放标准:促进形成透明化的产业价值链(由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和员工参与其中),支持各个环节的连接与整合。

信息整合:多渠道整合信息,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并利用IT技术处理和发送信息。

未来十几年间,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将驱动中国保险市场的产品、服务和销售渠道的不断创新。例如,利用超级计算能力建模进行风险定价,使得可保风险范围扩大;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远程客户身份鉴定;利用RFID和定位传感技术实时监控被保标的物的位置和状况;利用移动设备安全技术为实现实时和远程在线客户服务提供支持等。

2020年的保险企业将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行业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比如,以灵活可配置的方式,提供包含创新金融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全面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制定、实施整体的渠道组合策略,采用新的渠道合作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来针对细分市场进行销售;沿着内部专业化和外部专业化的路径,改进运营模式,依靠内部优势和外部合作伙伴实现最佳业绩表现。

2020年的保险消费者

31岁的张小姐与人合伙经营私人的旅游公司,虽有30万年收入,但不稳定。B公司专门为张小姐公司的主营路线提供了责任保险。相较于其他公司的基础养老保险产品,张小姐为此支付了较高的价格,原因在于,B公司能够提供其他公司无法提供的保险产品。在这里价格不是主要决定因素,关键是能够覆盖张小姐比较担心的风险。

差异化风险管理篇8

【关键词】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35-02 DOI:10.15912/ki.gocm.2016.03.191

风险管理最初起源于金融领域,而其运用在护理管理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措施将护理工作中现存以及潜在风险因素缩减在最低可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一种管理理念。风险管理可以贯穿到医院各科室部门的临床护理工作环节中,尽可能的减少不良事件,减少患者投诉纠纷率,达到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60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56例,女性224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1.5±5.6)岁;文化程度上,小学及以下者为45例,初中者217例,高中及中专者132例,大专及以上者86例;观察组男性278例,女性202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43.1±6.7)岁;文化程度上,小学及以下者为53例,初中者202例,高中及中专者124例,大专及以上者101例;两组患者在基本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等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具体风险管理操作如下:1.2.1健全制度与护理流程:要开展风险管理,首先需要制定制度来促使整个管理体系标准化运转,同时要将护理流程做细化处理,当出现突发意外事件时能够及时的提供对应处理措施,减少风险事件的伤害性,同时将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责任制划分,提升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相关工作管理优劣直接与责任人的薪资福利待遇与晋升直接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相关护理流程的制定要依据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做针对性的设计,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同时尽可能的做量化标准规定,保证工作评估的有效性。1.2.2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除了将风险管理对各科室部门人员做责任划分,而后由责任人负责成立各部么的风险管理小组,其中对护理工作各分支内容做责任管理,其中包括褥疮、输液、服药、器械等各内容的划分归组,将各成员自身的工作职责与要求做明确划分,提升各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时让相关细节负责人对现存的风险问题做发现、解决、总结和对策提出,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执行人员。1.2.3强化风险意识,提升专业技能:在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上要通过多种形式做不同程度的强化,将风险问题与护理责任人员的薪资、晋升相连,同时完善患者投诉机制,打通患者投诉渠道,及时的让患者对护理工作做监督,同时也需要专业的监督人员对问题做发现、纠正与总结。日常要强化风险管理的培训与工作总结,强化风险问题所牵涉的法律知识,对护理工作技能做进一步的培训提升,提倡护理人员个人技能的提升与深造,进行一定的奖励与支持工作。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要做细致的分析总结,提出应对措施,避免相同问题的反复发生。每月或者季度对风险管理工作做分析总结。1.2.4规范风险应急预案:对于本科室的常见风险问题做总结,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其内容可以是坠床跌倒、输血输液差错、褥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导管松脱等。能够在风险问题第一时间做应急处理,减少风险问题的不断扩展。同时对于患者纠纷问题要做对应的准备,强化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与矛盾处理能力,规范患者纠纷处理要点,避免违规处理引发的法律纠纷问题。

1.3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不良事件分为护理投诉与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总比。

1.4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运用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18%,对照组为81.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情况: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1.88%,对照组为11.0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风险管理中,核心是围绕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积极解决患者实际所需,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强化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做好健康宣教和相关治疗配合度的沟通工作,保证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减少沟通不当引发的护理纠纷与不良事件。特别是在当下护患纠纷较为突出的当下,妥当的护理沟通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春花,王芬,倪雪梅,鲁懿萱.产科护理运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792-793.

[2]郭志群.临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效果及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2):91-93.

[3]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37(5):1231-1233.

上一篇:工程问题的定义范文 下一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