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02 10:05:47

市场部管理制度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1

(一)、市场秩序

关于市场秩序的含义,由于作者论述的角度不同,也山于作者的理解差异,目前市场秩序的定义五花八门,内涵外延不一。目前主要有这么几种有代表性的提法:一是把“市场经济秩序”等于“市场秩序”。这种说法主要在经济学那里,他们更多地使用“市场经济秩序”这个概念,偶尔也用“市场秩序”概念,但是它们之间的涵义却没什么差别。内容包括产品的生产秩序、流通秩序、收入分配秩序和金融秩序。“它既指各类主体、客体、中介组织公平竞争中健康运行,高效配置社会资源的状态”[河南省教委资助项目主持人郭文轩,国内市场秩序问题探索,经济经纬,1999年1期]。二是把市场秩序等于商品市场秩序。“市场秩序是指市场运行中在以平等竞争为核心的市场行为的规范化。”[李治国,简论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福建论坛,1994年2期]第三种情况是把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等同:“市场秩序就是市场规则”。“也就是在市场运行中所必须遵守的法则和法律规范的总称”“市场运行有无秩序以及程度高低标志着市场的发育程度”。

(二)、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的和谐社会最基本涵义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充满活力、社会公平正义、法治诚信、安定团结”。和谐社会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和谐社会的自然基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三是公民与政府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一个美好理想社会,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不懈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先进性的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力量,通过执政功能的充分发挥,不断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从而实现政通人和,社会的协调和谐。

根据同志的表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光明日报,2004-09-27(1)]显而易见,这样的一种社会目标,无一不与政府行政理念的取向紧密相关甚至受制于它的创新程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是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等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并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实现这些任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通过日常的主要管理工作:对经营主体的监管(包括注册登记)、反不正当竞争、合同管理、商标管理、广告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来实现的。这些直接是以克服外部性、垄断和信息不完全等市场失效内容为目标的,而且与政府其他管理部门所存在的规制或监管职能相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内容并不只是某个行业或某个方面的专业性监管,而是内容多、范围广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市场经营主体从进入市场到参与竞争乃至退出市场,都处在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督、管理和服务之下。由此可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经济性规制职能的主要执行主体和载体,而工商行政管理在本质上是政府微观经济规制的具体化,以维护市场秩序、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为目标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

1、市场主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市场主体主要是指通过市场进行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各种经营者”[罗文阁:《构建信用监管体系深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研究与探索》,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8月]。目前我国市场主体秩序混乱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身份资格的混乱,市场进入行为不规范。一是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如政府、公检法机关)等经商办企业,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既从事市场监管活动又参与市场经营活动,成为政企不分的非正规市场主体。尽管国务院多次了禁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可是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部分个体私营企业挂靠集体、国有企业甚至个人挂靠(个体私营企业或个人以国有企业的名义承揽业务,上缴所谓“管理费”给挂靠企业)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市场经营主体身份模糊不清,名不符实:三是缺乏公司成立基本要件的企业,通过抽逃注册资本、虚假出资等手段骗取登记的企业大量存在,“无资本、无固定场所、无固定工作人员、无健全组织机构”的“四无”企业大量存在,骗买骗卖现象屡禁不止;四是假借外商名义签定协议,实际上资金全部由国内企业投入,外商并不实际出资,这类明显的假合资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其主体经营资格极不规范;五是不按照企业登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年检却仍然从事经营活动的经营者众多。

2、市场客体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

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交易的对象。我国市场客体秩序的混乱,目前主要表现为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非法市场客体的进入。一是国家限制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国家禁止进入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为了谋取暴利,一些不法经营者将、武器弹药、文凭、有毒有害的化学药品、非法出版物、走私物品等作为商品进入商场交易。这些违禁商品和服务的进入,冲击了合法的市场客体,损害了合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大量充斥市场的各类假冒伪劣产品。其现状主要表现为:品种多(几乎包括所有产品类别)、数量大、范围广;有些地方区域性、集团性、大规模地制假售假问题越来越突出。假冒伪劣已成为破坏我国市场秩序的“头号杀手”。

(二)、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

1、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存在的问题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就实体法而言主要表现:(1)相关法律缺乏兜底性,对一些新出现的违规行为无法认定和查处,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只做列举性规定,即须依法制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只限于第2章列明的各项行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执法监管部门不能随意认定其他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虽然在实际执法中有人认为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用“一般条款”原则予以认定,但仍有很多争论。这就使得一些新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逃脱了法律的处罚。(2)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对违规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设定偏低,其中对侵权行为民事赔偿的设定过低,导致经营者违规成本偏低。(3)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的法律救济途径和程序设定不科学,没有关照到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导致消费者与合法经营者维权成本过高,进而放弃维权。目前我国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消费者身份的界定过于狭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界定的消费者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购买使用商品较易界定,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则难以界定;二、对消费者权利保护中的消费者举证责任规定过严,导致消费者无法举证或举证不力;三、消费权益诉讼与仲裁方式不够灵活,最大的缺点是诉讼期限长,诉讼费用高。

2、非正式规则的存在的问题

非正式规则是制度的外延部分。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制度的非正式规则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的非正式规则主要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对市场秩序实施监管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一些蕴含在机构内部的伦理道德,这部分非正式规则对市场秩序的影响不会太大,在此不进行分析。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制度外部的非正式规则主要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蕴涵在市场经济体内的市场伦理和市场道德规范。因其深深埋藏于市场经济主体的意识或潜意识之中,对市场经济有序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这里主要分析外部的非正式规则的缺陷。

道德虽蕴涵在市场经济中,但市场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追求,不可避免会衍生出很多不合市场道德规范的负作用,出现反伦理、反道德的趋势:尔虞我诈、道德败坏、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冲突、市场失序等等。在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文化急剧变迁,符合市场经济的新的道德文化又没有及时建立,因而出现主流道德文化的断层,这种情况在市场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市场经营者越轨诱因强烈,致使违反市场道德,不讲商业信用,言而无信的现象随处可见,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交易规则趋于瓦解,市场信用制度面临崩溃。面对这种情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过分依赖正式规则的监管作用,忽视了市场道德和伦理对市场秩序的治理作用,没有根据自身的职能特点将代表市场道德和伦理的共同价值和标准引入到监管活动中,在依法监管和以德监管有机结合上创新和实践都不够。

3、落实机制的存在的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包括外部体制和内部体制。外部体制主要有两方面的缺陷:一、国家没有从立法上对各市场监管机关之间的职能权限进行明确规定,管理机构之间分工不明、职责不清、协调不够。我国市场监管的综合管理机构有三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发改委,具体到行业还有药品监督管理机关、保监会等机构,但法律并没有严格划分各监管机构的职能,比如:产品质量问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关都可以管,药品质量问题,除了上述两个部门外,药品监督管理机关也可以管,这样一来,看起来监管力度很大,但由于缺乏协调和分工,部门之间常常扯皮、推诱,出现“监管空白”。二、条块的双重领导,影响监管的独立性。工商行政管理体制虽实行了省以下垂直领导,但是省级机关仍然处于既受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又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的位置,基层机关也就仍然难免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影响,在市场监管中,当全局利益和地方利益放生冲突时,特别是基层机关就无法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甚至向地方利益妥协。

内部体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就横向而言,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性质同一的职能分由不同的机构承担,职能分散、重复,导致机构之间不必要的职责交叉和脱节、信息沟通不畅、尺度把握不一致,整体效能下降。例如,市场主体的进入和退出分由内资、外资等不同部门登记管理,导致登记标准不统一,对不同性质经济主体实施差别对待;性质统一的违规行为也分由不同机构监管,如:广告违规行为,广告监管机构和公平交易机构都可以查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多头和重复监管,影响了整体效能的发挥;二是强调机关综合机构的力量加强,忽视对业务机构的投入。这样一来机构机关综合部门对行政资源的消耗过大,而业务机构捉襟见肘,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纵向而言,也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的问题。一方面,纵向机构设置脱离实际情况过于强调上下对口,很少考虑不同层次机关所承担的职能以及工作量的差异,往往是一级套一级。例如,市级机关与县级机关承担的职能就有所差别,市级机关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除了具体的监管任务外还有大量的对下指导工作,因而两方面的工作都要兼顾,而县级机关则重点是对具体业务监管工作的落实,但上下统一的机构设置就意味着县级机关无法集中有限的资源去完成监管任务。另一方面对基层派出机构的设置标准模糊不清。什么样的经济区域需要什么标准(资源配置标准)的基层工商所,这是很多地方在设置基层工商所时忽略了的问题。不同的监管区域其监管内容和工作量是有区别的,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区域市场主体和客体多样化,市场行为较为复杂,工作量大,经济较落后的郊区则情况相反,如果不同经济区域的工商所都配置相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势必造成对经济较落后区域监管时资源的浪费,而对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区域的监管则由于势单力薄留下空白。

三、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

(一)、和谐市场监管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是建立于对政府在市场秩序形成过程中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的充分认识之上。在转型时期,所谓适度和谐市场监管既指和谐市场监管不得过度,也指政府千预不能软弱与缺位。适度和谐市场监管原则是判断和谐市场监管正当性的基础。市场机制的运行边界构成了和谐市场监管的最大限度和范围,即和谐市场监管应当以不违背市场内部规则为前提,以不损害市场机制运行基础为极限。概括而言,和谐市场监管的适度性指的是:

第一,正当的和谐市场监管是有益于市场秩序形成的行为,因此政府在和谐市场监管市场经济时,必须遵循市场本身的内部规则,政府为维护市场秩序制定的规则也应当符合市场本身的规律。市场秩序的形成应当主要依赖于市场内部规则的调节,和谐市场监管只能是辅助作用。不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只会侵犯经济人的私权而无任何有效益的和谐市场监管产出,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规则。

第二,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不仅应当防止和谐市场监管的过度,还应当防止和谐市场监管的软弱与缺位。和谐市场监管的深度与广度应当是符合市场现状要求的。在规范和谐市场监管行为时,既要根除“官本位”思想,又要防止矫枉过正,过分的依赖市场本身,片面强调和谐市场监管对市场自由秩序的破坏,从而抵制和谐市场监管。

第三,和谐市场监管主要应当通过制定外部规则来实现目标,即制定与执行法律法规,因此和谐市场监管应当是依法和谐市场监管、合法和谐市场监管,政府的和谐市场监管必须带有很强的自律性。

“适度”这个词可能具有某种模糊性,但是也并不是不可以捉模,那么如何判断“适度”,笔者以为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

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应当是经济与效益的。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政府介入市场亦应当是一项成本收益活动。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狭义上包括和谐市场监管主体人、财、物及时间的投入,广义上还包括被和谐市场监管者因和谐市场监管而增加的支出和减少的收入。具体来说,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几月嘟分组成:

第一,制度的制定成本。和谐市场监管主要是通过外部规则的制定与绷T来实现目标的,因而制度的制定是和谐市场监管的第一步。这种制度的制定既包括普适性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包括具体一项行政指令的制定。作为政府供给的正式的制度安排,和谐市场监管行为的实施会产生经济规划、制度设计的费用。

第二,制度执行的成本。和谐市场监管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度的执行来实现和谐市场监管的目的。而制度的执行也需要成本,包括:建立及维持执行组织的成本;组织实施的费用,如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打破旧制度并消除制度变革阻力的费用。

第三,制度变革与变迁造成的损失。如被和谐市场监管者为符合政府制定的制度而做出的改变。另外,和谐市场监管过程往往是为行为人设定义务的过程,被和谐市场监管者承担并履行义务的成本也应当包括在和谐市场监管的成本之内。

第四,信息收集、分析的成本。无论是制度的制定,还是制度的执行,和谐市场监管是建立在对大量信息充分收集、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决策信息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和谐市场监管的效果的好坏。对于信息数据的统计采集、归纳汇总、传递分析是不可缺少的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的支出。

第五,其他成本。前面四种成本是政府良胜和谐市场监管中不可避免的成本支出,事实上在这些成本之外,和谐市场监管还可能附带其他支出,如和谐市场监管过程的浪费,这种浪费也是严重而难以避免的。另外和谐市场监管并不可能总是合适而正确的,因此在和谐市场监管中试错、纠正的成本也是存在的。

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的存在要求政府在和谐市场监管时将和谐市场监管成本与和谐市场监管收益进行权衡。市场秩序形成过程中的和谐市场监管收益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市场不当行为的矫正,对正当竞争者利益的维护,实现市场秩序化保证市场的良胜运转。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则这种和谐市场监管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如果成本大于收益,则这种和谐市场监管的是不合理的,是不适度的。

(2)和谐市场监管的绩效

在考虑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和谐市场监管的绩效。所谓和谐市场监管绩效是指和谐市场监管行为所达到的效果或获得的收益。具体而言,和谐市场监管的绩效是指和谐市场监管应当通主妇寸不正当市场行为的矫正,正当竞争者利益的保护,维护市场内部规则,实现市场秩序化二我们要全面的、整体的、长远的角度来衡量一项和谐市场监管行为的绩效,而不应该是片面的、局部的来看待一项和谐市场监管行为。例如,将竞争机制引入民航业,也许从短期来看各航空公司会出现恶性竞争,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提高我国民航竞争力、有利于民航业发展的。

另外,在考量和谐市场监管绩效时,应当将其与和谐市场监管成本综合考虑。因为和谐市场监管市场本身也是一项成本收益活动。如果和谐市场监管成本远远高于和谐市场监管绩效,事倍功半,那么这项和谐市场监管行动是不可取的,是不适度的。

(3)和谐市场监管的能力

与市场中的经济人一样,政府也不是全能的。我国政府到底能力边界如何,政府在执法时有多大的能力,都将影响到和谐市场监管市场的实际范围、方式。在实践中对政府能力过高、酬氏、过于理想化的判断,是造成目前和谐市场监管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响和谐市场监管能力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如政府部门自身权力的配置及各相关部门的权力协调能力,政府占有并使用的资源的多少,政府官员的决策能力,政府及其成员对技术和信息的掌握程度等等。其中有的影响政府能力的消极因素能够即时或较快被排除,而有的则不容易被排除,有的需要借助于制度的变迁,而有的则需要凭借资源的投入。例如“禁止生产、销售含瘦肉精猪肉的禁令早在1997就制定并,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究其原因是由于检测猪肉是否含瘦肉精的成本很高,检测需要昂贵的设备,检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只有少数大城市的执法机构才具备执法的能力。”[应飞虎:“工商管理体制应重视政府能力问题”,《工商管理体制制论坛》2004年总第4期,第42页]事实上,在政府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这种禁令存在是必要的,但制定制度时应该考虑合适的、有效的实施机制,否则对政府能力的过高估计和认识,使得禁令不能被较好实施,反而造成和谐市场监管软弱的表象,使民众失去对政府的信心。

对政府能力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合理、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确定和谐市场监管的深度与广度必须充分考虑政府本身的能力。量力而为的和谐市场监管才可能是“适度”的和谐市场监管,超过政府能力的和谐市场监管行为将异化为和谐市场监管过度、和谐市场监管缺位、和谐市场监管软弱。所以经济立法应当更务实,关注对政府能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政府能力的现状与走向进行调查分析,考察我国政府能力提升的空间与路径,确立有限政府的理念和政府能力的界限,建立可行的政府能力评价指标和体系,使和谐市场监管权限定在政府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2、适时和谐市场监管原则

工商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对现实具有极强的回应性。工商管理体制作为现代法,能自觉承担起对现代社会中涌现出的诸多新型社会关系的调整任务,能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中迅捷的回应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实问题,针对繁复多变的经济生活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工商管理体制的这种回应性很大程度上是经由发挥政府职能而实现的。工商管理体制对和谐市场监管的规制是基于政府角色的定位,针对政府在不同时期定位的差异,工商管理体制在厘定和谐市场监管规则时也应当体现出适时和谐市场监管的原则与理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市场运行模式。在目标模式下,市场得到充分的发育,形成自身较成熟、完善的内部规则体系,市场参与者能较好的遵守内部规则,在市场内部调节下形成市场秩序,而政府应当尽量退出市场,最低限度的介入市场,主要发挥政府的服务与保护职能。但是,我国从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前提下,市场秩化单靠其内生力量是不可能的,它需要国家的“监护机制”“从上”来促进市场秩序的形成,政府要积极的培育市场。可见,我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是一个变动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和谐市场监管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也应当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经济改革的目标有远近之分,和谐市场监管的程度相应具有阶段性,有近期与远期模式之分。

在改革的前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打破计划经济,树立、建立市场经济的观念与制度的雏形,实现从完全计划经济到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的任务与重心在于改变传统绝对强势的观念,将权力收缩,给市场以充分的自。因此,工商管理体制更多关注与强调的是限制、防止政府的过度和谐市场监管,限制政府和谐市场监管体制的权力,防止和谐市场监管权力对市场的侵害。

就近期来看,市场经济的观念与制度已初具模型,我国社会内部由行政控制经济模式而留下来的各种人为设计的“制”的成分在逐渐解构、弱化和消弹,而内生于市场运行中自生自发形成的“序”的成分却在生长的扩展。并且由于自改革之始,各界便强调政府退出市场,因此政府过度和谐市场监管的现象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较好的解决。相反,却在学界、实务界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由“谈市场变色”到“谈和谐市场监管变色”的极端变化。对和谐市场监管消极作用的过分强调导致了政府从某些不该撤出的部门过早的撤出,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得不到抑制,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层出不穷,由于和谐市场监管软弱或缺位造成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强调政府不得过度和谐市场监管市场之外,还应该重视和谐市场监管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政府要退出不应当和谐市场监管的市场领域,一方面法律应当赋予政府更有效的和谐市场监管手段,在需要和谐市场监管的领域更加有效、有力的行使和谐市场监管权力,保证市场安全、秩序的运作。就远期来看,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市场内部规则发挥主要作用,政府的职能应当是服务与保护市场,和谐市场监管的范围与现在相比将有大大的缩小。

(二)、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谐市场监管的管理体制策略

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通过的两个《决定》和《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不仅包含着肯定工商行政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的思想,对以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主要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转变职能提出了如下方向和要求:

1、切实转变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段话明确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在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上我国面临着两个特殊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此要继续排除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干预;但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先天不足和内在缺陷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需要政府在培育市场等方面承担责任因而又要求强化规制。既要强化监管又要改善监管,既要强调监督又要强调服务,其中关键之处就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当前市场竞争秩序较乱的重要症结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行为不规范而表现出来的政企难分、地区分割、部门垄断、等,这既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同时也是工商行政监管职能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点。为此应“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各级政府各个政府部门摆脱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这就指出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又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

2、进一步破除体制障碍,规范市场准入体制

所谓体制,就是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平等竞争市场秩序不相适应的环节。应当明确“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对非公有制经济给予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结合《学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文件问答》提出的“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的要求,从而在一视同仁地提供公共服务、一视同仁地进行市场监管基础上构造出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这些都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快准入体制改革,在登一记管理基础上完善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起到破除垄断、培育市场又完善监管的目标。具体来看,要规范市场主体资格,改进年检验照和登记管理工作,积极进行市场外指导、服务,帮助基本符合条件的主体达到进入市场的条件。对个体私营经济实行“四不限”,即不限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式、经营规模,以有效培育市场。

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方式方面的体制改革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三证合一” 市场主体准入制度 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促进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在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何实行宽进严管,坚持放管并重的管理理念;如何发挥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如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问题再次受到了学术界和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有关登记注册制度的改革举措。

从原来的“先证后照”到今日的“先照后证”,从注册资本的实缴制到认缴制,直到刚刚推出的“三证合一”改革都是对国务院这一决定的正确落实和执行。这一系列的改革之所以具有重大意义,是因为它是适应科学发展理念的改革,是针对传统登记职能价值定位改革反思后的重新认识,是准确突出市场主体准人制度功能定位的改革。伴随着这一轮改革进程,围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准人登记职能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市场主体准入功能的发挥则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

一切改革都是基于一定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活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改革也是如此。多年的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凡是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并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的改革就是成功的改革。这次在工商部门推动下完成的“三证合一”改革,虽然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改革,但反映的是当今整体政府改革的观念变化。可以说,这次改革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改革实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实践时,这些年非常强调科学分析政府职能、重新认识有限政府,解决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则是关注政府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任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及功能发挥的重要部门,同样需要处理好这几个关系。以职能定位为例,市场主体准入功能定位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传统市场主体准入管理体制中的一些旧有弊端,市场主体一般身份认定与管制行业经营资格许可紧密相连,市场主体身份认定需要管制行业经营资格的审批以及行业准入管理规定中普遍存在的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等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主体的自由经营与自主发展的空间。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中,科学发展的理论定位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主体的需求,不能用简单的政府规制手段、严格的政府审批主宰市场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具体到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上,则强调制度设计在总体上有利于实现多元化市场主体均衡发展的目标。要能够使个人和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济主体并使得其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得到法律确认。

这次“三证合一”改革将探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的三证合一,最大程度地为市场主体准入实现便利化,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第三届工商行政管理创新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透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商部门将进一步推进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和“先照后证”的落实,同时会协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快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让企业更便捷地领到“身份证”,更顺畅地办理“资格证”。这些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当前改革中制度设计上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是在修正政策中存在的对非公有制经济、中小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的旧有歧视,也是在为多元市场主体的大规模发展扫清障碍。

同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强调的是尊重科学规律的发展,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表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发展的长期动力。这些市场主体占据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往往自身的生存经营环境和生存能力又明显不足。企业传统准入制度在体现和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方面的明显不足,反映为政府对企业、行业的管制空间过大。登记注册工作反映的不是我国现阶段不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现实要求,实际情况是市场主体自主经营权难以真正落实,特别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的活动空间难以拓展。

在这种现实环境中,市场主体登记主管机关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革大力支持多元市场主体格局形成,从市场主体的自身结构上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调尊重市场规律,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经营自和活动空间,落实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市场的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小微企业破茧成蝶,飞得更高。

传统登记职能中价值定位的反思

从价值定位角度分析,传统上我国企业登记职能长期以来被定位成一种行政管理措施,将其第一位的价值目标锁定为规范与管理。与之相呼应,市场准入制度的功能定位也主要是通过登记和监管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规范、监控,以保证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对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事主体的独立的经济地位的获得和经营自由权的落实以及市场所追求的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定位则相对弱化。这种价值定位使得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功能被界定在“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范围内,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对不同市场主体在设立、组织机构、财产责任、资格条件等做出了相应严格的法律规定。

与这种价值定位直接联系的是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和影响我国市场主体准入登记职能的多重前置审批制度。在当今改革的过程中,在反思传统价值定位的过程中,我们尤其应当关注多重前置审批的弊端及其对登记职能发挥的负面的影响。

由于制度设计的原因,在《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从总体上看缺乏必要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包括工商行政管理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在内的大部分行政审批事项都存在随意设立的状况。加之主观上认为管理就是管制,就是审批,认为离开了审批性监管,市场主体的“质量”就无从保障;不严格审批,市场主体进入相对容易,就可能产生条件不具备要求的市场主体参与经营活动并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问题,所以审批被常年坚持。

也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较长时间以来,在登记审批制度中存在审批环节多、周期长、不同部门之间重复审批、多头审批的现象。除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前置审批外,有些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及政府职能部门的专项审批也在市场主体设立登记程序中长期存在。在个别地方,甚至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也规定前置审批许可项目。这种过多、过严地前置审批使得市场主体登记审批过程耗时过长、成本增加,甚至错过市场机遇。对于政府而言,则不得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审批过程,日常工作都要穷于应付大量的审批文件而降低审批效率,现实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由审批权带来的寻租问题。

长期的实质性审查原则的坚持,对登记主管机关而言,带来的首先是工作上的沉重压力。强调实质性审查,要对当事人的申请所涉及的主要登记事项和是否符合开办条件等实质性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这在实际上几乎绝不可能,工作效率难以提高。

事实上,工商部门往往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这种审查的真实效力一直备受质疑。其次,工商部门将审查原则界定为实质性审查,也事关登记机关的责任问题。西方国家企业登记审查以形式审查为主,登记注册是一种备案式的准则登记,谈到登记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可能引发的责任问题,则要由相关人负责。例如,英国公司登记制度规定,登记机关只负责形式审查,实质情况由股东和董事、经理承担责任,会计师和律师承担连带责任。而我国登记机关进行的实质性审查,隐含着需要由登记机关承担和保障市场主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甚至要对可能的虚假承担连带责任,这无疑放大了登记机关的责任范围,从而在事实上加大了登记机关的社会责任。

新时期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功能定位

第一,探讨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市场准入功能时必须首先明确市场主体准入功能的发挥是整个工商行政管理的基础。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从构成上看,包括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制度和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制度两部分。其中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制度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市场主体准入、主体资格延续和退出的申请予以审查核准并公之于众,使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或经营资格。它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引导市场主体依法进入市场,确保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行为的公正性和市场交易规则的统一性。而市场主体监督管理制度则主要是指登记主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依法监管的管理制度。新时期研究市场主体准入功能的发挥,更应当强调登记注册功能和监督管理功能的统一而不是分离。这次工商部门“三证合一”的改革不能简单的理解成是登记环节的放松和登记功能的弱化。事实上登记注册的功能仍是市场主体准入功能的重要部分。

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必定是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登记主管机关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资格及经营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督导和检查,是登记注册工作的延伸和继续。

市场主体准入功能的发挥不能理解成只在登记环节提供便利,任由市场主体自由进入,随意经营。市场主体准入功能在监督管理环节的职能不是弱化了,而应当是在新环境和新形势下不断得到加强。市场主体准入行为发生后,大量的经营活动必须通过监管职能的发挥才能保证其合法、合规,才能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市场主体退出和清算程序如果缺乏相应的规范,对“关停”、破产、歇业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缺乏后延管理,致使许多企业虽然终止了经营活动,但并未依法组织清算和办理注销登记,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隐患。

可见,在探讨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功能定位时,不能因为强调准入改革就造成监管缺位甚至出现登记注册挤占监督管理空间的问题。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仍应强调登记和监管的有机统一,强调监管是登记工作的延展和深化,并在监管的主体、监管的理念和监管的方式上实现创新。

第二,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改革和职能定位问题的探讨中,更应当强调其职能作用必须体现在如何为培育健康的市场体系服务上,而这正是“三证合一”改革的核心。

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是以一个国家市场体系的发达程度为基础的,因而在市场经济国家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的培育都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完善和功能的发挥,在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培育健康市场体系和发展健康的市场主体方面应当发挥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健康的市场体系具有四个明显的标志,即合理的产权结构、合理的市场产业组合、合理的市场区域布局和合理的市场权责机制。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工商部门可以通过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改革,一方面推动市场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对市场经济的助推功能;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鼓励竞争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经济进步。

同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还可以通过职能的履行间接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虽不能从宏观上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但却可以通过登记职能的履行,间接地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新形势下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登记注册制度在提供社会经济服务中的助推作用。社会经济服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总体上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自身业务开展并运用工作成果向社会提供的各类服务。宏观层面上表现为通过提供核心的公共产品―公共秩序来实现;微观层面则表现为向社会提供具体的经济服务。

这种服务首先体现在登记职能的履行中应当减少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在全国建立的政务中心和网上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一个部门一个窗口对外,集中办理行政审批等做法,都是服务职能的具体落实。未来,工商部门在“三证合一”改革过程中,为实现对经济的助推作用,还将逐步落实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除国务院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的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外,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市场主体登记主管机关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企业监督管理活动中,通过统计报表制度、年检报告制度、登记档案制度、经济户口等制度的落实,形成了大量涉及市场主体基本活动的信息。如市场主体的类型、性质、经营行业以及地区布局等,特别是随着信用体系的建设,大量涉及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信息资料也越来越集中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传统上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是为了政府宏观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自身工作的需要,包括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进行市场监管。但从微观的层面看,则可以通过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机关所掌握的无可比拟的信息资源优势在市场主体准入登记咨询、政策咨询、档案查询、第三方信用查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实现市场主体准入功能在提供社会经济服务上的职能作用。

综上所述,以科学发展观认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部门的改革,可以发现,我国传统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价值定位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新时期,准确界定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功能,才能在改革中不断推动市场主体等级和管理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3

公益性较强的城镇公共配套设施,城区菜市场是城市居民“菜篮子”重要组成部分。与民生息息相关。全市开展城区菜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菜市场硬件设施上档升级,市民购物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市民的购物环境更加安全、卫生、舒适。为建立城区菜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市城区菜市场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城区菜市场管理的总体要求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要求。按照“干净卫生、上档升级”的总体目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责任,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区菜市场综合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

(二)工作原则。一是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县(自治县)政府负责菜市场的综合管理,所在街道(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坚持分工协作原则。各相关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做好菜市场的监管工作,做到权责相符,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监管到位。三是坚持科学管理原则。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形成制度完善、责任明晰、监管到位、管理有序、运行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城区菜市场管理水平。继续推进菜市场的产权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工作,鼓励企业成立专业化公司统一管理,实现菜市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二、市场开办者职责

市场开办者是菜市场经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者,对市场内物业、治安、消防、计量、设施维护、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秩序、价格等管理承担第一责任。市场开办者应当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按其规划用途使用市场,依法经营;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经营准入、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市场安全、计量管理、信用管理、人员培训等档案,做好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菜市场,及时维护和更新市场设施设备,做好场内交易商品划行归市;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维护市场内外环境卫生,确保干净整洁;审查商品经营者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签订食品质量安全保证书,把好准入关;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督促其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相关制度;配备监测设备和人员,坚持每天检查和监测所有食品,确保食品安全;与商品经营者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督促其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合格计量器具,不使用国家规定淘汰、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定期组织送检,设置公平秤,逐步推行计量器具统一购置、统一检定、统一管理、统一轮换的“四统一”管理模式;设置消费者投诉站,公布投诉电话,鼓励建立先行赔偿制度;公示服务费用、代收费用、基本制度、重大事项和食品安全信息,试行场地租金公示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定期自查自检,确保消防通道畅通,设施完好有效,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定期对商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食品安全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当地有关行政部门报告情况并配合做好相关查处工作;定期进行法律和政策的宣传教育,督促经营者明码标价,广泛开展价格诚信、文明摊位等创优评先活动,引导文明经商、守法经营。市场开办者必须与商品经营者签订经营或租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督促和管理,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造成较大社会影响或信用等级较低且不改正的,应及时清退。

三、商品经营者职责

商品经营者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菜市场管理制度,依法取得相关证照(除农民自产农副产品直销区外),亮照经营;按照经营合同确定的地点或区域经营,不乱设摊点、占道经营、场外交易,店牌、广告等设施的设置符合市容管理规定,商品摆放整齐,摊位内外环境干净整洁;遵守食品安全有关规定,认真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实行进货查验、索票索证、不合格商品退市等制度,建立进货台账,记录进货渠道,承诺经销食品安全;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依法周期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定期维护和保养;实行明码标价,向消费者出具有效销售凭证,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做好本摊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不擅自改变防火分区、乱拉乱接电气线路、违规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违规用火、动焊;遵守交易规则,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文明经商,诚实信用,树立市场良好形象。

四、相关部门职责

市、区县(自治县)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服务与监管并重、教育与查处并举、平时与长期结合的监管长效机制,推进市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一)规范市场秩序。商贸部门负责指导菜市场规范发展,开展分等定级工作,适时评比示范菜市场。工商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市场开办者与商品经营者依法签订合同,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履行市场监督管理义务;加强对经营主体、商品质量、交易行为的监管,促其依法经营;加快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及时公示市场开办者和商品经营者的信用等级。国土房管部门要加强对菜市场隶属的物管企业的监管,督促其全面履行物业管理合同。市政部门要加大指导和监管力度,保持市场干净整洁;推进菜市场场外经营人员入场经营,依法取缔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行为。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菜市场外设置的摊点收取费用,或者以罚代管。卫生部门要加强指导菜市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农业(渔政)、工商、林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对陆生、水生野生动物销售的监管,保护野生动物。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菜市场环保工作的监管。公安部门要加强治安、消防安全、交通秩序的管理,维护良好秩序。

(二)保障食品安全。商贸部门要牵头做好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督促市场开办者和商品经营者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制度,将质量安全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各环节和各参与主体;加大检测力度,建立健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及时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三)维护消费者权益。工商部门要加大对经销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消费欺诈等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力度,督促菜市场建立和落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申诉、举报。实行计量器具定期强检制度,质监部门要加强市场计量器具和计量行为的监管,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市场计量器具准确、计量行为规范。

(四)稳定市场价格。农业部门要指导各地建立蔬菜供应保障基地,提高蔬菜自给率。商贸部门要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指导建立社区肉菜店,推进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在菜市场内设立直销专区(摊),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物价部门要督促菜市场实行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对行政性收费、社团收费的清理整顿,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研究并落实促进菜市场价格稳定的具体措施,严格落实价格支持性政策,及时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切实降低经营成本。有关部门要完善蔬菜信息监测和制度,定期收集产地、批发、零售蔬菜的价格、供求和质量等信息。

(五)促进便利消费。商贸部门要会同规划、国土、工商等部门合理规划布局网点,指导制定菜市场歇业、关闭、拆除、改变用途等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居民消费。对市场确需歇业或终止经营的,商贸、国资等部门要指导协调国有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采取协议收购、置换产权等方式,重新选择市场开办者;对市场确需关闭、拆除或改变用途的,由规划部门会同商贸部门审核市场开办者的申请,在征求当地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提出处置意见,并依法查处擅自改变菜市场规划和使用性质的行为;对转让有财政补贴资金改造的菜市场,由商贸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建设需要拆迁的菜市场,由商贸部门负责指导选址重建。

五、统筹协调,共建市场管理机制体系

(一)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和北部新区管委会要进行统筹安排,进一步加强对城区菜市场管理的组织领导力度,督促本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要通过划拨土地、资金投入等方式新建一批公益性的菜市场和便民肉菜店,满足居民消费需求;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稳定市场价格。

(二)建立目标考核制度。严格按照宜居建设和有关规定考核,确保责任落实,监管到位,确保市场经营规范、干净整洁、食品安全、价格稳定。特邀监督员,定期组织社会评议活动,建立社会评议的监管机制。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整改不力,信用等级较低,经营管理不善、脏乱差现象突出、群众意见较大的菜市场,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整改。对监管不力,群众意见较大、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主体构建;必要性;运行管理;注意事项

1 内部市场运行主体的构建

市场是指供求关系的总和和商品交换的场所。供求关系是一切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个人、企业、单位、集团、国家)之间的价值交换,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是构成市场的基础。在企业内部,所有的单位和个人都不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也构不成市场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培育“独立的经济利益”的主体,是构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市场化就其本来意义讲,没有内部外部之别。市场化就是一切法人主体作为市场主体依法独立经营,独立进行交换。在企业内部没有具有工商营业证的法人实体,只能做为“模拟法人”在企业内部市场中进行供求交易,怎样来划定这些“模拟法人”的实体,就是内部市场运行主体的划分工作。

在企业内部怎样培育和划分内部市场主体工作,首先要按照分工不同,经营方式不同,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对企业经营活动细分划小核箅单位,使之成为相对独立明确的价值活动单元。其次对这些相对独立的活动单元,核定各种经济指标,实行自负盈亏,使其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使它们由于分工不同,经营方式、经营对象和经营成果不同,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它们之间需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换,也就产生了供求关系,从而形成r构建内部市场的基础即内部市场运行主体。经营活动细分关系到价值活动的职责范围、价值所在,关系到企业各系统的组织协调、管理尺度的制定和实施。

2 煤矿企业运用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进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煤矿企业也不例外,也有必要引进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管理绩效,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内部市场化管理,就是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以充分发挥内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划小核算单位,将企业每一个内部单位都转变成经济单元、市场主体并鼓励市场主体问有序合理地竞争,从而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市场经营积极性,激发出各级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潜能。内部市场化管理不同于行政管理。市场化管理体现自主经营而行政管理则是指标控制;市场化管理是自身利益驱动而行政管理则是责任驱动;市场化管理是按市场规律运行而行政管理则是按领导意图办事。内部市场化管理与专业管理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市场化机制是通过专业管理的内容体现出来的,而专业管理必须按照市场化机制的要求来运行,各项专业管理必须统一协调运作,不能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是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基石。这些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制度化、计量、定额、培训、信息等内容,没有可靠的基础工作作保证,内部市场机制的运行就没有基础,进而分配机制难以有效实施,市场主体的经营自觉性也就无法被激发出来。

内部市场化管理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互比竞争性。内部市场化外在表现为量的对比,内在表现为理念上的对比,整体表现为经营素质的对比。企业通过细分生产主体,细化生产要素价格,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了合理优化配置,企业内各个单位以及各位员工都成了内部市场管理的参与者,工作比多少、理念比先进、素质比高低,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二是可调控性。这主要表现在指标的计划性调控、价格的计划性调控、先进管理的推进性和生产经营的整体指挥性上。三是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性。这主要表现在指标体系的全面协调性、定额体系的先进协调性、价格体系的完整协调性、计量体系的配套协调性以及纵向层级的整体协调性。四是经营效果的公开透明性。

在煤矿企业引入内部市场化管理,可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使职工个人与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与企业之间变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为行政隶属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有机结合;同时。改变煤矿企业以往长期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痕迹,转变员工观念并最终降耗节支,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3 内部市场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的运行

内部市场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的运用,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为保障内部市场化合理、规范、有序地进行,在组织管理方面,必须成立内部市场化管理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经营副矿长任副组长,各经营部门负责人为组员,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市场化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应当定期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和平衡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有关工作,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内部市场化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方面。首先,应加强同市场化机制密切相关的制度建设工作,在基本制度、责任制度和专业制度中,后两者应是工作的重点;其次,规范化管理主要涉及内部市场化管理工作中的三大标准体系和相关流程体系,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以及安全、生产、质量、经营等流程体系,煤矿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顺利运行必须要对这三大标准体系和相关流程体系进行规范。在定额管理方面,必须制定完善的劳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能源消耗定额(如自用煤、水、电、气、油等)等,只有完善的定额体系才能保证市场化考核机制的顺利实施。此外,计量是定额管理的重要基础,没有准确的计量,定额管理就是一句空话。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计量管理制度,做好计量器具的配备、检定、校验以及台账记录等工作。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5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管理的市场化改革可以理解为逐步放松计划性、一体化政府管制的过程,而一体化政府管制的对象则是传统体制下文化企业产权结构主要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要彻底改革国有文化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改革的方向就必须是由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向多元法人产权主体演变,创新投融资体制,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扩大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准入领域,营造开放多元化的文化市场发展格局。具体而言,我国文化市场准入制度的创新主要指的是继续扩大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准入领域,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国家,在产权从公有转为私有的过程中,英国经济学家马克和帕克对英国各类企业私有化后的经营成效做了综合比较后发现: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国有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有显著提高;在垄断市场上,国有企业私有化后的平均效益改善不明显。也就是说,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企业效益主要与市场结构有关,即与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提高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这就是新制度经济学的超产权理论。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市场竞争才是文化企业治理机制向效益提高方面进展的根本保证条件,鼓励竞争也因此应该成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导向。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应在国有与民营、国内资本与国外资本的关系上,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为不同所有制文化企业建立起以平等待遇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03年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实际上从2004年开始突破行业准入限制,主要标志就是国家层面文化政策的变动。2004年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出版单位合作和融资行为的通知》,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以及文化部等部委联合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2012年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等明确了鼓励非公有资本可以进入的文化领域范围,同时也不断加大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

当前非公有资本可以进入的文化领域有:文艺演出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中介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出版物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等。文化市场准入的目的就在于一方面要保证意识形态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准入制度创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根据国家《反垄断法》和《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确定文化市场需要设置准入的领域与不需要准入的领域。文化行业具有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的特点即公益性和垄断性,但是并非自然垄断行业的所有业务都具有自然垄断性,如电视频道、出版业务等,有些业务是可竞争的,如印刷业务、发行业务等,属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政府应该将是否是自然垄断业务以及与意识形态关联度高低共同作为市场准入的参考条件,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中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科学界定行政审批的范围,改进审批方式。2001年国务院决定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了《国务院批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发〔2001〕33号),2001年至今,国务院共了10次有关取消和下放相关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据笔者统计,已取消的有关文化市场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共计93项,已下放的共计35项。

以行政审批制度为主导的我国文化市场准入交易费用高昂,深化文化市场行政审批制就要按照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以及“宽进严管”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减少投资项目审批,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等级制改为认缴登记制等。同时,兼顾行政效率和公民自由,科学界定行政审批的范围,由企业自由决定的事项、由市场自行调节的事项、由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事项、实行公开招标的事项、地方和基层管理能够决策的事项、国务院已命令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的事项、无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事项都应该一律予以取消或者下放。

二、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创新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也是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制度创新的目标之一。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创新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加快行政部门职能转变。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开的要求,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的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有效的政府治理。①优化政府组织结构。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设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将原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的职责合并,这是我国文化领域实现“大文化部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要进一步稳妥推行大部门制,在优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部门设置、职能配置与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理顺其与文化部的职能关系,健全文化管理机构间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②完善综合执法体制。实行综合执法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我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始于2004年,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决定在综合性试点地区以属地管理方式对文化市场实施统一执法,于2011年年底基本完成。在管理实践中,综合执法机构的法律地位、执法程序规范、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失,2011年《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行政执法法制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立法层级仍然不高,无法系统有效地对执法工作进行规范。当前应进一步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整合执法主体,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完善省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标准规范和制度建设,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市场监管是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文化市场的监管是文化市场行政部门的主《中国出版》CHINAPUBLISHINGJOURNAL2014年11月上8要任务。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直接面向社会,从全国范围看,大市场、小队伍的状况普遍存在,文化市场管理任务日趋繁重、难度逐步加大与管理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市场监管薄弱、效率不高。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一是要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全国文化市场信息监督管理平台,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二是要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全国联网、分级监控、功能完备、标准统一的原则,加强技术监管力量和手段,建立健全全国网络文化市场监控管理系统。[2]《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文化市场建设工程之一就是要建设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要求“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水平,重点建设互联网及其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数字音像传播、数字出版内容集成、版权交易等监管平台,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要实现从注重事前静态审批向注重事中和事后动态监管转变,注重从刚性管制方式向寓监管于服务的刚柔相济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向人工巡查与技术监管相结合转变,从全面的政府监管向政府行为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管理文化事务中的作用,并最终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立体型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健全市场管理法律制度。文化立法推动的制度建设代表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制度建设的深刻度,是评价我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制度安排与创新的指示标。与文化经济的增长速度相比较,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法律环境相对滞后。

目前文化领域的法律只有《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其他多是由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缺少文化市场管理基本法、某些市场领域立法空白、立法层级较低等问题随着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按照依法管理文化市场的原则,按照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符合、与文化市场发展趋势相适应、与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相衔接的要求,全面梳理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做好法规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制定和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修订完善《著作权法》、互联网、广播影视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总体而言,完善市场管理的法律制度,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市场主体层面的法律制度,明确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的立法,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平等、自利的实现;二是完善市场行为层面的法律制度,调整市场主体在文化市场交易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使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能够有法可依;三是完善市场管理层面的法律制度,制定《文化市场管理法》,在宏观层面上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规范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关系和管理权限,加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力度,明确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机构等。

三、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创新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信用制度的建设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制度构建的必然条件和重要内容。当前文化市场主体信用缺失的行为仍屡见不鲜,如由于信用缺失导致的市场混乱无序,侵权盗版现象仍屡禁不止,“三俗”文化长期存在,平庸、低劣、粗糙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等问题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增加了市场交易费用,也损害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影响了政策的稳定性。要使政府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理成本,对文化市场信用体系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就是解决之道。其实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会议原则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强调市场信用制度的构建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市场、企业和国家的交易成本,增强文化经济活动的可预期性和效率。具体而言,文化市场信用制度的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构建文化市场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制定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标准,建立健全文化市场基础数据和信用信息,建立文化行业统一、高效运行的征信系统,打破当前文化市场信息分割局面,以便能够有效降低和削弱市场交易风险。第二,加强文化市场契约制度建设。以契约的方式来具体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使交易主体依法守约、互相依赖,降低交易风险。[3]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管理通过法律管理、自我管理、契约管理和自律管理等四个方面实现,文化中介组织是基于文化市场交换的权利与义务的管理,是实现契约管理的一种形式,因此,信用服务市场可以作为契约制度的补充,进一步发挥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保障机制。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以信用征集、信用咨询、信用评估、信用担保和信用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4]第三,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制度。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高效查询和共享。对诚信经营,在政府采购、纳税、银行信贷、公共服务等活动中拥有良好信用层级的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和予以鼓励;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罚力度,依法实行经济处罚、降低或撤销资质、吊销证照等方式,限制其市场准入,[5]以黑名单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真正做到总理在国务院常委会议上所说的“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健康的文化市场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活动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开始以商品的形式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逐步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兴文化市场。但由于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导致一些宣扬色情暴力、封建迷信、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充斥文化市场,这一系列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一、我国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总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产品,而且还开创了众多的文化消费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对满足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文化市场,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和公民道德发展程度的约束,使得文化市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文化市场行政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目前,我国文化市场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层次制管理,从纵向上看,分为若干层次,每个层次只是管辖范围不同和职能不同;从横向上看,设立平行的若干部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这样的管理体制纵横交错,由于各部门从各自的工作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因而交叉管理、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等问题突出:一方面各层次各部门工作重复,另一方面有了问题又互相推诿。比如,音像市场管理问题,在一些省区,除公安、工商等协管外,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家主管,其结果是谁都在管,实际是谁也不管。而清查时,要么各自查各自批的摊档,要么你查我的,我就查你的,造成谁也不管的局面。由于没有实行文化市场管理与稽查分离、检查与处理分离、罚没与保管分离、办理与收费分离,导致一些执法人员利益熏心,知法犯法,以权代法,严重影响到正规化管理和规范化办案,造成了文化市场管理秩序的混乱。比如,在管理上,只是由工商部门发一个营业执照,却没有明确由哪个部门负责日常的稽查管理。这样,至少已造成了以下几种不好的结果:1)审批条件不规范;2)管理力度不平衡;3)管理有时重叠,有时出现真空地带;4)管理部门或相互竞争,或相互扯皮,让不法经营者有空子可钻。由于缺乏严格的执法程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稽查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主动亮证、执法文书不规范、处罚随意性大的问题。

(二)政策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完备的文化市场政策规定、法律体系是文化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对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律环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文化市场管理的立法工作较为欠缺,尽管国务院、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国家广电总局为促进与规范文化市场发展制订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是从系统性角度来看,至今尚无一部较为完整而统一的文化市场管理法,国务院在这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没有形成系统。这给文化市场的依法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比如,政策界限难以把握,有的法规文件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由于其内容不够细化,不够具体,使得各地制定的地方性规章差异较大,也使文化执法无统一执行标准。这既给操作单位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更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提供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

(三)文化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文化市场政策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加之各文化主管部门未充分履行其职责,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促使了许多不良文化滋生(如黄赌毒现象泛滥,拜金主义思想横行等)。而相关的文化行业协会对文化建设的引导、协调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媒体也未发挥申张正义、监督社会不良现象和传播教育的职能。特别是一些娱乐性节目,盲目追求电视收视率,宣扬一些腐朽思想和非主流文化思想,严重侵害了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此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深入,由于缺乏有效的文化准入门槛和社会监督平台,各种外来思想良莠不分大量传入,人们在接受这些外来思想的同时,盲目地接受了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特别是青少年阶层,由于对社会行为的认知度不高,不能理性地分析文化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不仅自身对某些不健康文化入侵难以抵制,还加大了社会对文化市场监管的难度。

(四)文化市场参与主体职业道德缺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文化市场参与主体众多,诸如政府机关、电视媒体、期刊文艺杂志、网络传媒商、高校文化团体等,都是文化市场最主要的参与者,对文化市场的道德建设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社会矛盾交错发展时期,许多文化市场参与主体却并未充分发挥其传播健康文化的职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有的政府机关及部门存在严重的市场寻租行为,有的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不健康文化,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高校抄袭行为频发,社会中文化产品走私盗版行为盛行,黄赌毒行为得不到遏制等等,都反应了当前文化市场各参与主体职业道德的严重缺失。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文化市场同样需要依法治理和规范。但许多文化稽查人员对有关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掌握的不深、不透,对新颁布的法规不熟,甚至有的还沿用旧的法规,严重影响到执法质量。

(五)文化市场建设投入要素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主要依赖国家财政的投入扶持,民间资本投入量有限,远不及欧美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入。对投入文化产业的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性要素的配置不科学、资本投入不足是我国文化产业形不成规模,缺乏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文化领域投入不足问题凸显。尽管文化部门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供给能力迅速提升,但由于文化市场体制不健全,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在实现企业化运营管理的同时,其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方面是公共文化部门经营管理日益商业化,垄断性增强;另一方面是经营性文化部门行政化问题严重。再从文化产业机构和文化市场从业人员来看,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冗杂,高素质文化建设型人才缺乏,资源配置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看,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英国为例,英国的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文化产业机构是中国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也较低。

(六)行业整合催生了一批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行业整合使部分文化企业出现行业垄断趋势,也使中小文化企业利益受损,消费者文化权利亟待保护。以网络传媒为例,2009年,由于在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核中受阻,新浪与分众传媒宣布放弃已达成的高达13.74亿美元的合并计划;2010年11月,腾讯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与奇虎公司展开著名的“3Q”大战。两公司分别向法院提起反不正当竞争诉讼,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才实现兼容;2011年,针对电信行业垄断问题,国家发改委对电信通讯行业进行了反垄断调查。上述事件都反映出部分文化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形成了垄断地位,广大群众享受文化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应有保护。

二、解决当前文化市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文化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快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文化市场管理涉及多个部门,文化部门职权有限、手段有限、力量有限,不可能包打天下。需要加快文化市场法规建设,并加大市场执法力度。首先,减少行政干预,加强立法工作。要及时制定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法律法规,通过稳定的交易规范保障市场体系的有效运行。当前对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尚没有一部基本的法律,应制定一部《文化产业促进法》,将成熟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上升为法律。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对现有的不适应文化市场大发展大繁荣的规定加以清理。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政是保障文化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要加强和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综合协调文化市场执法主体的执法行为,提高文化、工商、公安、海关等各部门的行政能力,提高各有关部门全面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二)健全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机制要在坚持部门分工负责,严格审批程序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加大监管力度,克服管理真空和重叠现象。首先,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随着高科技文化经营项目的出现和市场管理的深化,简单粗放的单靠人力监管的方式已不适应管理需要,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市场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努力提高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水平。其次,加强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创建文化市场举报平台,建立健全举报电话接听记录制度、查处制度和反馈制度,切实做到举报案件记录准确、查处到位、反馈及时,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第三,支持行业协会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成熟的行业背后必定有健全的行业组织。各地文化部门要注意发挥行业协会在文化市场建设中的作用,引导企业自律,推动行业发展。通过一系列监督管理机制的确立,逐步形成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市场管理模式,有效引导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遏制文化市场中的垄断倾向由于文化市场机制发展还不够健全,文化企业垄断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企业垄断是文化市场自由竞争的阻碍,它妨碍公平竞争,扼杀文化产业的创新动力,最终侵犯了消费者的文化权益。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大资本投入力度,一方面通过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运作,推动文化企业扩张、融资、兼并、重组,实现文化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小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部分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市场建设,从而逐步建立起文化市场良性发展的竞争机制。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制定文化市场垄断行为认定、处罚标准,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垄断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垄断行为及时予以处罚。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7

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完整版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市场监管行为,健全市场监管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市场监管职责的部门(以下简称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及其生产经营行为实施的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市场主体,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市场监管,应当遵循合法适当、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权责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市场监管,不得违法增设权力和减少职责。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减损市场主体权利或者增加市场主体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当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公众参与市场监督。

第六条 市场主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自觉守法,诚信经营,接受政府和社会组织、公众的监督,依法承担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责任。

第二章 监管职责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市场监管统筹和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市场监管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制定、调整所属市场监管部门的权责清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所属市场监管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

第八条 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确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市场监管部门的,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涉及行政许可的,行政许可实施部门为市场监管部门;

(二)不涉及行政许可但有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主管部门为市场监管部门;

(三)不涉及行政许可且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市场监管部门;

(四)涉及多个部门且监管职责分工不明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市场监管部门。

第九条 市场主体依法应当取得而未取得行政许可,擅自从事与许可事项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由行政许可实施部门予以查处。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市场主体依法应当取得而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查处。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市场监管部门的不同层级对同一市场主体及其生产经营行为均有监管职权的,原则上由最低一级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监管。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发现市场违法行为但无权查处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其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赋予特大镇人民政府行使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部分市场监管职权,委托较大镇、一般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行使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部分市场监管职权。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整合市场监管职能,相对集中行使执法权。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整合所属机构的执法职能,交由一个机构履行。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将适宜由行业组织承接的市场监管职能或者事项,转移、委托给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

第十三条 市场监管的范围、方式、程序需要通过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明确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三章 准入监管

第十四条 市场准入实行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没有法定依据不得设定或者实施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已取消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恢复。

第十五条 工商登记前置许可事项范围按照国家编制的目录执行,确需调整的,由省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有权机关批准或者取得授权。

工商登记后置许可事项目录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标准化制度,制定办事和业务手册,明确行政许可的依据、条件、期限、流程、裁量标准和申请的材料、格式文本等事项,并在行政许可受理场所、政务网站公布。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集中办理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第十八条 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时,不得违法增减条件和程序。

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备案等非行政许可事项时,不得设置前置性限制条件,不得以行政许可的条件和程序要求行政相对人。

第十九条 市场监管部门实施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不得违法要求申请人接受中介服务。

行政许可前置环节确需技术审查、评估、鉴证、公证、信用评级、咨询等有偿中介服务的,应当向社会公开,并不得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管。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维护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规则,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不得限制、妨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不得限制、妨碍其他地区的商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对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或者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市场主体,应当依法对其采取责令停产停业、吊销相关证照等市场退出措施。

第四章 后续监管

第一节 一般监管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监管程序,落实监管责任,组织和督促所属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做好市场监管工作。

第二十三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制定本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具体标准和规范,明确监管事项、依据、程序等,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监管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编制监管信息共享目录,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数据比对等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自动监控系统实施在线监管,并可以运用移动执法、电子案卷等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监管效能。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全省统一的数据标准、依托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各级人民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市场监管信息的交换共享,并与社会信用信息等平台互联互通。

第二十六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在市场监管信息产生、更新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将市场主体的行政许可、备案、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表彰奖励等监管信息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到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并对其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七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依法对市场主体实施监督检查。

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应当制作监督检查记录,如实记载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等内容。

第二十八条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实施日常监督检查:

(一)随机抽取市场主体和随机选派监督检查人员,通过书面检查、实地检查、网络监测等方式进行检查;

(二)根据监管需要,对特定领域、行业、事项进行专项检查;

(三)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商品进行抽样检验检测;

(四)对投诉举报、上级交办、部门移交、媒体报道的线索和检验检测发现的问题进行核查;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二十九条 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有关人员,要求其提供有关材料;

(二)查阅、复制、登记保存有关的合同、原始记录、销售凭证、账簿、电子文档等资料;

(三)检查有关的财物、场所,查封、扣押涉嫌违法经营的物品;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市场监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对于涉及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信息,应当保密。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考核、管理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执法裁量标准,严格限定和合理规范裁量权的行使。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执法台账、执法文书管理,完善登记立案、监督检查、调查取证、行政决定等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第三十一条 市场监管部门对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可以采用提醒、约谈、告诫等方式实施监管。

第三十二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交易平台、网络商品和服务经营者以及其他网络交易服务机构的监管,建立网络交易信用,督促落实网络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实名登记和身份核实制度,依法查处网络交易中的违法行为。

网络交易平台应当实行网络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实名登记和身份核实制度,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披露制度,为网络交易当事人提供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服务,采取措施保障网络交易安全。

第二节 协同监管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综合执法,两个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对同一市场违法行为都有监管职权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调整为一个部门执法。

第三十四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层级之间的执法联动机制。

上级部门应当依法监督和指导下级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指挥重大执法活动,查处或者协调查处跨地区的重大案件,及时移送属于下级部门监管的案件或者违法行为线索。

下级部门应当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重大执法任务,查处或者协助查处涉及本地区的重大案件。对上级部门移送的案件或者违法行为线索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回复处理结果。

第三十五条 不同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可以开展联合执法。

联合执法的牵头部门为发起部门或者承担主要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联合执法的组织、协调工作。其他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参与联合执法。

合执法有争议的,牵头部门可以提请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

参与联合执法的各部门分别对各自的执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市场监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线索应当依法进行核查,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应当依法及时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权范围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监管职权的市场监管部门。

对前款移送有争议的,由发生争议的市场监管部门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监管部门。

第三十七条 市场监管部门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需要其他市场监管部门协助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其他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第三十八条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取得的检验检测报告、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其他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调用。

不同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在联合执法中共同依法取得的证据,可以作为行政执法证据共同使用。

第三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机制,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信息系统。

第三节 信用监管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信用监管制度,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采集、记录和交换共享机制,强化信用信息的公开、公示和应用。

信用信息的范围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四十一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将市场主体的信用承诺纳入其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鼓励市场主体在经营场所公开信用承诺。

第四十二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完整、准确、规范记录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将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四十三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建立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分类的标准、程序和相应的监管措施,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十四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根据市场主体失信情况,依法采取重点监管、约束、限制措施。

第四十五条 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应当及时、统一在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查询服务。

公开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六条 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存在错误或者遗漏的,应当及时更正或者补充。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公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存在错误或者遗漏的,有权向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异议,要求予以更正或者补充。市场监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异议之日起二十日内核查和处理,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异议提出人。经核查,发现信用信息确实存在错误的,应当同时在公示影响范围内做出更正和补充。异议提出人对核查结果仍有异议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诉讼。

第四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开展财政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等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应当查询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或者要求市场主体提供由具备资质的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明确信用记录、信用报告的主要内容、评价标准和运用规范。

第四节 风险监管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风险监管制度,对存在或者可能存在隐患的市场状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实施风险联动防控,防范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市场风险。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的风险预警和协调处置机制,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之间风险信息交换共享;完善市场信息通报、应急处理和救援机制,提高对市场风险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

第五十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市场风险信息采集、整理、分析、研判和报送制度,并建立统一的风险信息数据库,实现风险信息交换共享。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风险信息采集网络,通过投诉举报、检验检测检定、监督检查、媒体报道等途径采集风险信息。

第五十一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市场风险监测制度,识别、验证市场风险。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市场风险信息分析结果,制定市场风险监测计划,并将监测情况录入风险信息管理平台。

市场监管部门对突发的市场风险事件,应当及时组织实施应急专项风险监测。

第五十二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经监测识别的市场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发生概率、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等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置建议。市场风险评估可以委托独立的风险评估机构进行。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对高危行业、重点工程、重要商品及生产资料、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第五十三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市场风险预警和处置制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向社会风险警示,并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第五章 社会监督

第五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市场违法行为,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市场监管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按照规定奖励举报人,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五十五条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全省统一的运行规则、数据规范,通过12345投诉举报平台,对消费投诉、市场违法行为举报实现统一接听、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统一考核。

第五十六条 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规范和准则,规范会员行为,引导会员合法生产经营。

第五十七条 行业组织应当推动行业诚信建设,依法收集、记录和整理会员的信用信息,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并公开结果,增强会员的诚信意识。

第五十八条 行业组织应当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沟通合作机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市场监管活动。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主动向行业组织了解行业市场准入、商品和服务质量、竞争行为等有关情况,并协调处理与市场监管有关的问题。

第五十九条 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公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可以依法对市场主体财务、纳税情况、资本验资、资产评估、交易行为等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鉴证。

第六十条 新闻媒体应当对市场违法行为和市场监管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监督,与新闻媒体建立沟通联络机制,及时调查、处理、回应新闻媒体反映的市场监管问题。

对社会关注的市场监管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相关信息。

第六十一条 行业组织和新闻媒体应当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引导生产经营者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责任,引导消费者选择合法生产经营者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视其情节轻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三条 市场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实施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事项时,违法增减条件或者程序的;

(二)实施备案等非行政许可事项时,违法设置前置性限制条件,或者以行政许可的条件、程序要求行政相对人的;

(三)在实施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过程中,违法要求申请人接受中介服务或者指定中介服务机构的;

(四)限制或者妨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

(五)限制或者妨碍其他地区的商品或者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或者协助其他市场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的;

(七)对违法行为线索不依法进行核查或者不移送有监管职权的市场监管部门的;

(八)编造、篡改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或者对存在错误、遗漏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拒不更正、补充的;

(九)未按照规定及时市场风险警示或者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的;

(十)未按照规定及时采取重点监管、约束、限制措施的;

(十一)未按照规定及时回应新闻媒体反映或者社会关注的市场监管问题的;

(十二)对投诉、举报的市场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或者泄露投诉、举报人信息的;

(十三)违反规定泄露案件查处信息的;

(十四)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六十四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阻碍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二)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三)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言、谎报案情,影响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办案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五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市场监管,适用本条例有关市场监管部门的规定。

第六十六条 中央驻粤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实施市场监管,可以参照本条例有关规定执行。

市场部管理制度篇8

论文摘要:证券市场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受人瞩目的市场,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分析很多。本文试图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我国的证券监管进行一些分析,为提高证券监管水平,实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战略提出新的思路。

l、引言

从动态角度理解,战略是一个过程,称战略管理。完整的战略管理活动一般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阶段。其三个阶段的主要内涵是:1.战略制定。主要是确定组织任务,认定组织的外部机会与威胁,认定组织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建立组织的长期目标,制定可供选择的战略,以及造反特定的实施战略。2.战略实施。主要是要求组织确立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雇员和配置资源,以确保选定的战略能够贯彻执行。3.战略评价。主要是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并根据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不断调整和修改战略。其中战略制定是整个战略管理活动的起点,它的决定将持久地影响一个组织的发展,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所以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需要正确地确定组织的任务,正确地分析和评价组织的外部机会与威胁,以及组织的内部优势和弱点。一个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制定正确的战略将会使这些有限的资源发挥充分作用,以达到组织目标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战略管理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媒介是战略管理小组(strategicmanagementgroups,smg),smg一般是由组织内外利益相关和权力中心的人构成,其主要任务不仅在于确定组织的战略定位,而且还要使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各阶段都能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和支持,为正确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指导和保证。不管战略制定得如何完善,如果没有组织成员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战略的实施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

战略管理能使企业更积极地适应未来发展趋势,使企业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益处不仅为ceo、总裁以及众多的盈利组织的管理者所理解、体会和接受,而且也为非盈利组织的管理者所认识、理解和实践,同时战略管理的观念13益广泛地被政府机构采用,使得政府机构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工作效果。

与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相比,政府公共部门或机构的战略管理活动有其特别之处,表现在:一是政府机构在进行战略管理方面的自主性较小;二是立法者和政治家们对重要的决策和资源往往进行直接或问接的控制,很多战略问题往往被政治化,导致可选择战略的减少。尽管如此,战略管理的基本思路及其产生的作用却是没有区别和差异,我们仍然可以运用战略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来完成政府公共部门或机构的战略分析,指导这些部门或机构正确高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下面笔者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证券监管。

二、证券监管的战略制定

对于公共部门而言,在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确定组织的战略任务时,如同企业运用战略管理一样需要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对组织职能的要求,分析组织的swot(strength、weak、opportunities、threats)。

证券监管的战略目标如果不明确,则往往会导致监管政策的模糊、矛盾、摇摆甚至是失误,向证券市场传达令人难以理解的信息,招致市场利益相关者对监管部门的指责和批评,结果是造成监管的效率低下、达不到预期的监管效果,与监管的最终使命背道而驰,因此,证券监管部门有必要借助战略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来指导自己制定其战略目标。由于证券市场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结合证券监管的实际情况,笔者的战略定位分析将更多地着眼于政治、经济等社会深层环境因素的关注,这是与企业战略管理的环境分析存在的重要区别之一。对于一个公共部门,政治、经济因素才是其环境因素中的“关键影响因素”(cirticalsuccessfactors)。

目前我国正处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定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是我们现实经济生活无法回避的阶段。处于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证券监管,就是要对市场的参与者或者说是利益相关者建立激励与约束的规则和习惯,监督规则和习惯的遵守和执行,让遵守者得利,让违规者受惩。当然,这个历史时期还要求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由于转轨时期市场发育不健全,证券监管部门有时需按政府的要求部分地实行对证券市场的直接干预,替市场来完成一部分基础性资源配置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证券监管部门的调配工作就能不依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运作,不依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行事。监管部门不仅要依市场经济规律行事,更重要的是要在行事中逐步培育完善市场的功能,逐步让位于市场,让市场发挥作用,在条件具备时退出这些领域而完全让市场来完成相关资源配置。这说明证券监管部门在现阶段有比直接干预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成为新制度的供应者,新制度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在转轨期间通过宏观纲领、计划、政策和法律等手段,保证新制度的逐步建设和功效发挥,为顺利过渡创造和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结合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可以对证券监管的战略定位作出如下描述:

1.证券监管部门是证券行业的监管部门,而不是宏观管理部门。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应是央行和财政部,它们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和调节社会的各种总供给和总需求。所以,证券监管部门在为证券市场提供新制度时、新政策时不能以此为目标,而应在各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为宏观政策的有效执行,结合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并监督执行,否则“越俎代庖”制定的监管活动一方面会难以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协调,另一方面会损害监管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导致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证券监管部门是证券市场新制度的提供者和制度执行的监督者,而不是制度的执行者。这个战略分析的结果远比我们对监管部门常用的“裁判一运动员”的说法准确得多,更符合证券监管的现状。因为裁判只管裁决与判断,不管比赛规则的制定,如果裁判一边制定规则,一边执行规则去评判运动员的所作所为,难免会为了照顾运动员的旧伤故疾而制定比赛规则或在裁决时修改比赛规则,甚至干点“吹黑哨”的事,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证券监管部门也不应是制度提供者。按照现代法学理论,制定规则是公众自身的事情,民众决定规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内容。对于政府,其功能仅仅是监督人们执行公众所制定的规则,一旦规则的制定交由部门制定,部门制定出的规则不可避免地偏向或有利于本部门利益,即所谓的“国家利益部门化”。但由于在现阶段,证券监管部门还必须担当新制度建设者的角色,所以证券监管部门在这一阶段建设新制度时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听取证券市场各方呈述的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证券市场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衡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基本准则得到实践,例如投资者对公司和中介机构欺诈行为的诉讼赔偿制度、公司和中介机构对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或不当行为的诉讼、监管部门对公司和中介机构违规行为的调查和处罚等等,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对于涉及证券市场利益格局变化的制度更应在充分听取和吸收所有证券市场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透明操作,谨慎制定,否则证券监管部门一旦卷人众多的利益集团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和协调之中,监管的效率、效果以及监管的权威性将大打折扣。

证券监管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正是提高监管效果,树立市场监管权威的必然选择,也是进行证券监管战略分析的必然结果。

三、证券监管战略实施

对战略实施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短期目标,制定政策,配置资源,调整现行组织结构,避免或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哪里有公共性,哪里就有约束、政治影响、权力限制、公众审查和无所不在的公众所有权”,这些都迫使证券监管部门必须更仔细地考虑战略实施的程序。为达到减少阻力的目的smg必须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利益相关者管理和监管资源管理这两个重要环节。公共部门的战略实施之所以比公司战略实施显得困难得多,就是因为公司可以很少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在获取和配置所需资源时也少有约束。

对证券监管这样的公共部门而言,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证券监管部门必须对来自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阻碍战略实施的动机和能力进行详细的评估,这是与公司战略实施存在的一个重要差别。“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们找出特别需要优先考虑的利益相关者。”战略管理小组(smg)在进行战略管理过程中要列出拟定中的战略的利益相关者,按照他们对战略成功实施的态度和影响力,分为战略的支持者、中立者和对立者,对不同类别的利益相关者则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见表1),在战略管理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认真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战略实施的基础。

证券市场是一个纯粹利益关系的市场,巨大的利益冲突使证券监管活动的实施存在根深蒂固的障碍,因此在证券监管过程中,证券监管部门除了以法律和法规所赋予的权利强制推行所制定的政策和规定外,有时还“必须以政治手腕代替权力策略才能应对利益相关者”,采取间接策略以达到实施战略的目的。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对监管资源的配置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可用于证券监管的资源有内部监管资源和外部监管资源,内部监管资源主要是《证券法》等法律法规授予的监管权力资源以及相应执行监管的人力资源;外部监管资源主要是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潜在的可用于战略实施的资源,如央行、财政部等。资源表现形式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知识、经验、认可监管战略的态度,按资源对实施战略的重要性可以分为核心、支持和辅助三个等级。在进行战略资源的管理时,有一点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证券市场上任何监管政策的实施都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有限的监管资源必须进行清理、评估和分级,争取核心资源,利用和保持支持性资源与辅资源,这样才可着手实施战略(见表2)。这种资源的分级管理和对外部资源的充分关注与依赖是一般公司战略管理活动中所不具有的。

四、证券监管战略评价

战略管理决策对任何一个组织的影响都是显著和持久的,对证券监管部门而言,有违市场环境的战略决策虽然不会给自己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损失,但对监管权威性的伤害是不可低估的,对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战略的及时评价可以使smg通过考察组织战略的内在基础、预期与实际的对比分析,及时地采取矫正措施对潜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保证行动与计划的一致。尽管战略管理的评价只是整个战略管理活动的最后阶段,但其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战略评价是保证实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证券监管部门目前被迫承担或是主动承担了许多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责任和义务,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监管资源能支持的范围,为了实现这些任务也因此广泛地介人了具体的市场运行,进而干扰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这种对证券市场过于深人具体的介人,一方面使市场的参与者永远没有机会培养自我约束机制,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向市场发出了错误的监管信号,使市场的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形成了对监管部门扮演“市场超人”的角色期待,监管部门成为了市场的“大管家”。证券监管部门的工作从微观层面的公司质量、发展前景、治理结构、甚至利润分配到宏观层面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脱贫解困、社保基金的筹集与投资、甚至gdp的增长速度;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到公司募集资金的指定银行专户存储、使用,监管内容的横向之广,纵向之深恐怕是现有的监管资源所无法承受的,结果无论市场出现的问题是否与监管部门有关,市场参与者必将矛头指向监管部门,监管工作也难免会顾此失彼。而证券监管的定位一旦不符合监管者的基本职责和当前的监管环境,有限的监管资源分配到太多的具体审核审批及职责之外的活动中,必然无法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制度制定,无法采取有力的手段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树立监管的权威性,“监管力度不够”将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战略评价对证券监管部门来说,如何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达到监管效率最大化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上一篇:安全监管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活动宣传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