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销售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0 06:45:55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医药企业;销售财务;问题;建议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疗体质改革的完善,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日趋重要,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命脉。科学合理的销售财务管理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保证。销售财务的内容包括销售收款管理、营销费用管控、营销预算管理、应收账款回收管理、销售报表分析等,是医药企业一项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

一、 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销售费用和销售价格的管控力度较弱

医药企业营销售费用财务管控力度不足,很多医药企业销售费用不断提高,但企业整体销售业绩却逐渐下滑,市场费用的投入没有换来企业收入的增长。我国医药企业市场营销费用 、销售人员日常费用占企业的费用比重较大,普遍存在费用报销不实、假票现象严重,销售费用的控制和使用不合理, 不仅使企业的利润降低,给企业带来税收风险,而且会使企业面临亏损,甚至会威胁公司的存续与发展。

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对销售价格的监管与指导性薄弱,甚至是缺失。目前医药企业的销售渠道相对混乱,尤其表现在招商销售模式下,市场价格紊乱。共同一个城市开发相同的终端市场的情况经常出现,多种渠道销售模式并存,导致制药企业无法有效控制药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预算制度执行力较差

在预算管理方面,我国医药行业普遍存在着财务预算管理 “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尤其是对销售环节的预算控制重视程度不足,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销售预算的编制质量不高,经营计划性不强,编报时间不合理,部门沟通协作性较差。使得预算管理水平较差,导致费用实际执行时控制薄弱,对营销售人员考核与评价也没有依据可参考。另外很多医药企业尚没有合理的财务预算考评机制,尚未把员工的绩效考评纳入预算考核与评价项目,导致预算的实际执行约束力较弱,其作用无法从根本上实现。

(三)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形成资金风险加大

为扩大销售规模医药企业通常以赊销方式吸引客户购货产品,应收帐款不断增大,若不能及时回收应收货款,将会产生大量的坏帐,造成企业资金短缺,阻碍企业持续发展。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工作已将应收账款作为重点管理,但实际工作中还会存在问题。未设置专人进行应收帐款的管理,对客户的支付能力、财务状况等信用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估,信用期与额用额度管控不到位。未将销售人员业绩考核与应收帐款回款率挂钩或考核比重小。对应收帐款的管理不够细化,对超信用额度和逾期应收账款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地解决方法。

目前部分医药企业应收票据管理不善,导致销售资金回收困难。应收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为了实现企业销售目标,承兑汇票结算占企业收款的比重逐渐增大,医药企业收取承兑汇票量不断增加。应收票据已成为销售财务管理的重点,票据收取、保管、解付还需进一步加强,收取环节还存在着假汇票、挂失汇票,汇票背书有误等疏漏;汇票财务保管环节还存在记录不全,汇票丢失、未及时办理解付手续;汇票解付环节出现问题处理经验不足等情况。使得到期的应收票据无法正常解付,资金不能及时收回,资金成本较高。

二、完善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销售费用的居高不下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阻碍

高额的费用之下,一方面是舞弊行为的滋生,另一方则是蚕食企业的利润。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要想取得成效,做好费用风险的控制,加强企业费用控制能力,已成为众多医药企业发展的必要战略。费用管理财务要从费用申请、费用报销、审批流程、预算管理方面入手,对费用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将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分类与细分,如将市场活动费用细分为科室会,城市会、全国会、国际会费用及对医学会、医院项目的资助费用,明确费用审批和费用标准严格费用审批流程,加强对业务费用真实性的审核, 强化资金计划控制。同时,将销售费用考核合理纳入到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中,实行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策略。

医药企业销售财务要及时了解销售经营相关政策,加强对销售价格的监管。建立销售价格管理台帐,对销售价格异常变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对特殊销售价格需要事前申请的原则,经相关部门及领导审批。对特殊销售价格及附条件的销售价格后期执行过程做好财务跟踪与备案。运营过程中的主动配合营销部门,对销售价格政策的制定与改进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和建议,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和完善销售环节预算执力度

在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中要有效发挥预算管控作用,建立专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医药企业销售预算管理制度。加强与营销部门的业务沟通,要明确预算责任的部门和人员,合理安排销售相关预算的编制时间和编制方法,提高销售预算的编制质量。还要将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月、每个人,预算日常执行过程中要加强财务对销售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审核。另外,医药企业应把预算纳入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中去,提高营销部门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企业财务要将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反馈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严格按照预算进行考核,进行相关人员奖惩。

(三)加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加强应收帐款客户的财务信用管理,对应收帐款定期与客户核对,及时反馈应收帐款逾期情况,督促销售部门及时催收货款并协助办理催款事项。定期或不定期向客户发出催收函,并将应收帐款对帐函进行备档,作为催收记录的依据。及时发现不良客户,打消客户拖欠企图;避免货款逾期。对客户支付能力、财务状况进行财务分析,与营销部门共同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依据客户信用,确定客户赊销额度、赊销信用期限,并经公司授权审批人批准后方可执行。每年对应收帐款回款优劣情况进行总结分类,反馈给营销部门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调整。

财务部应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台账,登记应收帐款客户、金额变动、账龄、催收情况等信息,每天与销售部门或负责业务部门核对台帐情况,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做到每月与客户进地帐务核对,每季度进行应收帐款回函。对金额较大的、逾期时间长客户,财务部门必要时或营销部门提出申请时派专职会计人员与客户对账,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财务部门每月应对应收账款龄进行分析,编制账龄分析报表。做到提前10日将预计逾期账款的客户进行提示业务部门,并建议业务部门制定催收计划,加紧催收并反馈催收结果及解决措施。对可能成为坏账的应收账款及时进行核销,并对已核销的坏账,应当进行备查登记。

对应收票据财务部应进行专人管理,应收票据收取时进行严格检验,做好票据存取、解付交接手续,交接手续需经办人与上级主管同时签字确认。不合格票据及时反馈业务部门。登记应收票据明细台帐,以便追踪管理。每天监控票据的解付日期,补银行承兑说明进度,对于即将到期的应收票据,应及时向付款人,提示付款保证银行承兑及时解付。对无法解付的应收票据,经批准后,转为应收账款,并通知相关责任人员及时催收。

营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医药企业监管力度,完善和加强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势在必行。医药企业销售财务管理已是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企业利润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医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段晓丽.医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

[2]张小乐.浅析加强医药企业销售环节财务管理的措施及途径[J].财务经界,2013(20).

[3]何志坚.医药企业营销财务管理实战宝典[M].海洋出版社,2002.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2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听他们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很是欣慰,这帮哥们起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我这个专门搞医药的老师询问,可是后来就有些不胜其烦,因为很多问题非常明显和简单,而且,很多问题一个人就可以问很多遍,后来仔细分析,发现,这些医药营销人员的基本功还不具备,否则,在医药行业侵润这么多年了,很多销售道理和销售功力都应该通晓了。但现在看来真不是这么一回事,感慨之余,想起了医药企业还有人力资源部的培训体系,这个培训体系应该能够发挥作用,于是和人力资源部的经理进行了沟通,谁知道人力资源部经理也是一头雾水,他们也不知道医药营销人员必备的基本功是什么。

感慨之余,梳理思路,在这里整理出医药营销人员的十大必杀技,希望笔者史立臣的心血不会白费,也希望更多的医药营销人员能够从中吸收到有用处的东西,学会用他人的知识和经验武装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医药营销人员,更希望医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借助我的思路整理出本企业的成功医药营销人员必备基本功的系列培训课程,不要在误人子弟弱化企业的营销战斗力了。

那么,医药营销人员成功营销到底需要哪十大必杀技呢?

成功医药营销人员十大必杀技:

1. 制定本销区销售计划的能力

2. 收集和整理客户资料的能力

3. 收集和整理竞品信息的能力

4. 分析客户和竞品信息,寻访潜在客户的能力

5. 约访客户的能力

6. 和客户沟通中说和听的能力

7. 推销能力

8. 客情维护的能力

9. 销区全局掌控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10. 时间和计划管理能力

下面我们就分别谈一下上面的十大必杀技。

1. 制定本销区销售计划的能力

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那么,没计划就是盲目的干,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在年度之初,制定本销区的销售计划是一年中工作的大事,有了计划才能在一年的销售活动中有的放矢,从容不迫,才能循序渐进的完成本销区的销售任务。制定本销区销售计划的能力其实很简单,但是也是最重要的,简单说,就是根据所在企业的年度营销计划制定本销区的年度销售计划。但是,这里面有非常需要注意的,你所在企业的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存在很多的营销思路和营销逻辑在里面,你的销区销售计划必须根据这些营销思路和营销逻辑制定,否则就会背道而驰,费力不讨好,多做无用功。

本销区的年度营销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销区总任务量即销售目标

2).本销区产品规划

3).本销区费用使用计划

4).本销区销售或者市场活动设计(根据企业总体年度营销计划结合本销区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分清主次)

5).本销区人力资源计划

基本上述几点就够了,销区的销售计划不必太多,多了没什么实际用处,十页八页就够,做完后还要提交主管领导审阅勘正,防止自己的理解和企业的年度营销计划冲突或者背离,这对销售人员梳理自己的销售思路非常有好处,同时,你的学生计划一旦被领导认可,领导就会在全年的销售中合理及时的向你的销区配置销售资源,不至于你像黄世仁般的经常盯着领导无计划的讨要销售资源,你要知道领导手中也缺“粮”啊,谁市场思路销售思路想的清晰,谁就能从容不迫的获得必要的销售资源,你自己都没搞明白自己的市场怎么做,领导怎么放心的把有限的销售资源心惊胆战的交给你呢?

本销区的销售计划能让你理清思路,能让领导充分信任你,又能及时的获得销售资源,年度工作中干起活来从容不迫,何乐而不为呢?

2. 收集和整理客户资料的能力

这个能力说来也简单,销售人员在销区要无时不刻的收集所在销区的客户资料,即使你的销区的销售网络已经成熟,但是也不要懈怠,因为商业是在运动和变化的,没有任何网络是长久不衰的,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比如客大欺主,比如客户恶意串货,比如客户资金链断裂,比如客户被竞争对手惦记着或者已经挖走,比如区域的医药政策变化,比如企业的营销思路变化,比如销区人员离职带走商业客户,等等,诸如此类,烦不胜举。哪些销区的客户网络没有建立或者健全,商业路径没有打通,渠道断裂,终端失控的销区就更要注意随时或者有意识的收集客户资料。

光收集也不行,收集之后还要分析,哪些客户资料有用处,还缺少哪些客户资料,哪些客户是潜在的客户,哪些客户是没机会合作的客户,哪些客户是竞争对手的客户,根据这些客户资料自己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是什么等等,收集起来要整理归类,一些逐步完善,一些逐步强化,一些抛弃不用。

当你有了你所在销区完善的客户资料,你就有了驾驭这个销区的根本,当你学会利用这些客户资料,你就已经开始整合你的销区商业布局,统筹规划你的商业网络的能力,竞品可怕吗,小样,这些客户都在我手拿把攥中,玩死你还不像喝壶小酒一样简单?

3. 收集和整理竞品信息的能力

竞品是我们的敌人,上场时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竞品就是分割我们利益的群体,了解他们,解决他们,就是我们销售人员存在的一个终极目的。也是我们实现我们销售目标的根本。

竞品信息主要收集:价格体系,市场活动,包装物料,促销动向,政府管理,商业网络,营销思路,市场操作,销区的管理体系,人力资源,质量事件等等。

有了上述的信息,你就要静下心来仔细的分析整理,把马上要采取应对行动的放在前面,将来要采取应对行动的放在后面,根据信息制定应对计划,上报企业,获得资源,打击竞品,分割更大的市场。

有了根据竞品信息制定的应对计划,企业肯定支持你,你的应对计划也肯定能够获得成功。

4. 分析客户和竞品信息,寻访潜在客户的能力

手中有了客户信息和竞品信息后,一方面要制定或者调整自己的销售计划或应对计划,另一方面就要挖掘潜在客户,销区的客户资源是永远也挖掘不完的,因为我们的市场还没有完全占领,只有无限接近完全占领,但是永远也不会达到。

根据客户和竞品信息,找出我们的薄弱或空白市场,针对这些市场寻找潜在的客户,我们可以根据手中的资料划定一定范围,这样可以事半功倍,在这些范围里面,寻找能够或者最有希望成为我们客户的群体,从而,进一步拓宽我们的市场,增加单产或者增加销区销售总量,争夺更大的市场分割,把市场做深做透,打击竞品,让它萎缩,让它一蹶不振,甚至让它退出你所在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你就是老大,你就是驾驭者。

5. 约访客户的能力

约访客户的能力很多人感觉都具备,但是,说实在的很多约访客户的销区人员在这方面能力实在欠缺,约访客户并不是简单的给可会打打电话,约个时间见个面,见个面随便聊聊,聊完了生意就谈成了。如果业务都这么简单,那就不存在什么市场难题了,也不需要什么能力提升了。

约访客户必须在前面五点的前提下进行,当你已经充分的了解竞品、客户、市场的前提下,在经过对即将约访的客户进行充分的分析总结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你的年度营销计划,确定即将约访的客户将在你的年度营销计划中所占的作用、比例和地位,以及约访这个客户你即将实现的目的,这样你在约访客户时已经胸有成竹了,所以也会在约访客户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同时约访客户要尽可能对客户目标有一个工作时间的详细了解,为了尽可能的约访到目标客户主管人员甚至老板,你必须进行前期的准备,比如约访对象的工作或者作息时间,约访对象的谈话习惯,约访对象的个人爱好,约访对象最关注的内容,等等,这些工作一定要做,否则会出现在约访过程中尴尬情况,这会影响到你约访客户的目的。

6. 和客户沟通中说和听的能力

很多业务人员费劲力气见到客户后,只会喋喋不休的说,不去注意和观察客户的反映,这只会让客户感到烦躁,业务人员在说的方面我不是太担心,一方面这是做业务最基本的条件,另一方面业务人员已经具备了前几点的要求,所以,说对业务人员来说已经是轻而易举了。

在说的过程中,医药人员一定不要仅仅的谈论业务内容,真正的业务获得并不是只是谈论业务就可以解决的。业务人员一定要多谈论你或者你学到的医药行业的发展态势,这些行业政策分析并不是泛泛的,而是针对你对客户的了解,客户非常关心的内容,这样,你会抓住客户的心,更会让客户对你刮目相看。

业务人员更要学会倾听。

倾听,你才能知道客户的真实的内心想法,你才能从你已经充分准备的资料中找到客户更感兴趣的更关注的内容,才能让客户把你最关心的内容透露给你,才能在未来的谈判中获取主动。

倾听,要注意客户的情绪,客户的情绪反映能够告诉你他对那些事更关系,比如愤怒,无奈,比如兴奋等等,这样你可以理清自己的下一步谈话思路,更能够牵引双方谈话的内容。

笔者史立臣认为:学会倾听,实在是医药业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7. 推销能力

资料收集了,分析了,该说的也说了,那么,就要进行推销了。业务人员进行推销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客户的关注点,要让你的产品和客户的需求紧紧的贴近,千万要记住,你给予客户的或者即将和客户合作的是利益,不是产品或者不仅仅是产品,产品紧紧是你给客户利益的一个载体,更多的要推销你给予客户的利益,还有推销你自己推销,说明了就是推销你个人,你给予客户的利益。

推销的黄金法则是紧紧的抓住客户的现在,未来的利益。

8. 客情维护的能力

推销成功并不是业务的真正开始,一个业务人员不能认为推销成功就已经万事大吉了。

乔基拉德说“我相信,真正的营销是始于推销开始之后,而不是之前”

医药行业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客户都是长期的,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医药业务人员在完成初次的推销或者销售后,就是真正的合作开始。

对于一个客户,一方面要长期的合作,这样才能逐渐实现双方利益的目的,在和客户进一步的深度合作中,产品的销售数量和产品的合作种类都要进一步加强,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为此,后期的客情维护非常重要,逐渐的深度合作后,你会发现,初期的合作无论从产品数量和品种种类上都可以忽略不计。另外,每一个客户在横向上有很多的潜在客户,这些潜在客户可能是你现在客户的朋友、客户,你现在的客户由于和你合作非常好,他会给你介绍更多的客户,这些客户将是你开发和拓展空白市场或者强化现有市场的重要亟待需求的,从纵向来说,你先有的客户可以把他现有医药销售网络中的二级、三级客户及其终端客户郑重的介绍给你,让你的产品在他的销售网络里面能够很好的是实现销售。

所以客户维护能力及其重要。

维护好你的客户就要做到一下几点:

⑴ 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

⑵ 时刻关注客户的业务动向

⑶ 你所在的医药企业的销售政策动向即使和客户沟通

⑷ 慎重认真的解决自己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纠纷,如产品质量问题,退换货问题,串货问题,低价销售问题等等。

⑸ 关注医药行业政策和事件动态,随时向客户提供有利于其业务发展的建议。

⑹ 逢年过节、客户及其家人生日或者客户的红白喜事都不要忘记,都要即使的给予问候和探望。

9. 医药政策的研究能力

这一点最让笔者史立臣头疼,很多医药销售人员认为自己就是做销售的对医药行业政策可以不予关注,关注了也没实际用处。其实,这是目光短浅的认识,医药行业和其他行业存在及其不同的地方,就是受国家行业政策的影响非常重,医药销售细节和医药产品销售过程中的行动都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所以,医药营销人员必须要了解我国的医药行业政策和医药行业的事件,因为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你的业务运作的合理与合法,更会影响到你的业务量的提升。

所以,医药营销人员必须去研究医药行业政策和事件,同时也要研究你所在销区的地方医药政策,这可以指导你如何进行你的区域业务规划,如何修正你的业务规划。比如一家医药企业的销区业务人员经常关注和研究当地招投标政策、新医改策略、新农合和社区政策等,在所在销区招投标中以价格不占优势、产品知名度不占优势、所在企业品牌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取得了以较高的价格中标的结果。原因就是这个医药营销人员对国家和地方的医药行业政策研究的非常透彻

10. 时间和计划管理能力

时间对销区的医药营销人员来说是无所谓的,因为很多医药营销人员有大把的时间来吃喝玩乐进行挥霍。这些挥霍时间的医药销售人员认为商业网络已经建立,销区队伍已经成型,正常销售就行了,那用进行时间管理。其实,这样的医药营销人员在目前整个医药营销不再少数,于是,结果就出现了,医药行业营销人员数量庞大,质量稀少,很多企业找一般达到销售人员非常容易,但是,找能够熟知行业,管控区域或者管控全局的医药营销人员非常难,很多企业一个营销公司的高管两三年都找不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象呢?其实归根结底是大部分医药销售人员在销区销售过程中时间和计划管理不够。

医药销售工作时间应该如何管理呢?

一是销售人员应该自己分析自己所在销区的营销计划,什么时间达成多少销售量,回款多少,开发多少商业客户和终端客户,这样,你在从事销区的销售中就会从容不迫,按计划分步完成;二是在时间管理上应该有学习提升,总结提升,政策研究计划。三是对现有客户分类分级管理,什么时间拜访哪些客户,什么时间关注客户哪些事情等等。

有了完善的时间计划管理,医药营销人员就会在从容完成销售任务基础上,自己持续的获得提升。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分销渠道;药品分销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因其对人民生命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范围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成长,已经由药品本身的质量、疗效等因素扩大到涉及到药品从生产企业经过销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过程,亦即药品的分销渠道。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全年共实现医药工业总产值11933.82亿元,同比增长27.07%,同时,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销售收入达2469.37亿元,整体集中度达到40.59%,同比上升0.97个百分点。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和集中度的提高标志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与医药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而面对日新月异的医药市场环境,医药企业的运营重心已经开始由生产导向型向客户导向型偏移。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环境下,分销渠道的建设对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覆盖率等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实际意义。扬子江药业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应该客观分析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正确的认识自身渠道的优势及劣势,结合自身特点对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渠道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并尝试探索新的渠道。

1 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现状

扬子江药业集团创建于1971年,其前身为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经过40余年的发展,扬子江药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员工8000余人,总资产近100亿元的大型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燕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在内的10多家成员公司,遍布泰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与地区。

经过40多年的积累与创新,扬子江药业集团已经形成以中药产品为主导方向,同时中西药并举的产品格局,产品类别覆盖抗肿瘤、内分泌、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多个领域,产品结构涵括10多个系列、100多个规格,其中5个产品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单独定价产品,7个产品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知名品牌”。

公司自创立起,连年创造销售佳绩,1988年率先突破江苏医药行业产值的亿元大关,并从1996年起,综合效益连续10多年处于江苏医药行业的领先地位,先后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1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0.16亿元、利税30.0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 扬子江药业集团药品营销渠道现状

扬子江药业集团对药品的营销实行一种绝对垂直式的管理体系。整个集团的产品销售工作由营销机关管理委员会负责,在委员会下根据区域的不同设立多个销售局、销售公司。扬子江药业根据医药市场环境的变化与不同细分客户群体的需求差异,不断对企业的分销结构进行调整,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四大销售公司发展到现在按东部、东南、华南等区域设立三大销售局、九大销售公司及35个省公司、165个办事处。其主要营销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3.1 扬子江药业分销渠道的优势

(1)垂直化的结构体系,有利于控制营销渠道。

由上图可以看出,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营销体系采取了垂直化的结构设计,处于销售一线的省公司在所负责省区内设立办事处,负责市场开发与临床促销,并直接受负责几个省区的销售公司管理,这样的销售公司在扬子江共有九个。这九个销售公司分别组成三个销售局,即销售一局、销售二局与销售三局,三个销售局直接对董事长负责。在此种组织架构下,集团高层领导可以完全操控整个营销体系,同时,一线的营销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司的营销通道将市场信息迅速反馈到集团高层。

销售渠道中的零售终端、中间商和医药生产企业之间的需求关系构成闭合回路,能否在商品交换中占据主动权取决于对下游企业的控制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渠道的控制力表现在对渠道的运行有多大的话语权和自由支配能力,扬子江药业集团通过在营销渠道各个环节建立全资子公司的方式,取得了对产品营销渠道的绝对控制权。

(2)全方位的、多点覆盖的销售渠道保证市场占有率。

扬子江药业将医院作为其药品销售终端,并连续多年加大在渠道终端开发上的自己和人员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目前,扬子江药业的市场已经覆盖除台湾、外的所有省、市、县级以上人民医院,在发达地区的医院覆盖率更是已经接近了他们在北京、上海等省会城市的覆盖率。公司将二甲以上的医院作为终端开发的重点,并规定三乙以上的医院必须保证全部开发,二甲医院的覆盖率要达到80%。正是凭借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理念,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6000多家医院。

(3)采取适合中国医药市场行情的市场开发策略与产品策略。

扬子江药业集团根据自身的产品组合状况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策略。产品组合状况具体是指企业的产品线的多少,产品品种与规格的数目,产品中创新要与仿制药的比例等。扬子江药业集团旗下品种与规格众多的产品构成了其复杂的产品结构,且大部分为仿制药,企业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在所有的产品上投入相同的财力将其打造成核心产品,因此集团采取了产品群的策略。通过药品“打包”的方式与医院进行谈判,提供“一揽子”的产品服务。这种策略的优点在于,虽然大部分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相比不具有明显优势,无法为企业提供利润,但是产品群中的一部分产品,尤其是一部分具有单独定价资格的仿制药能为企业提供丰厚的利润。正是通过这种产品策略,扬子江药业旗下的银杏叶片、左克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排在首位。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医药渠道 营销管理 物流体系

一、药营销渠道概述

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药品较为特殊,其销售渠道具有以下特点:(1)不存在零阶渠道。我国医药管理法有明确规定,药厂不能将药品直接销售给患者,必须通过医药商业企业才能进行销售。这种销售形式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品销售成本,抬高了药价。(2)药品销售渠道行业门槛较高。任何药品销售企业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获取GSP认证后才能进行药品销售。(3)药品销售限制较多。处方药需经过医师处方才可获取,特别是麻醉类、精神类药物。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销售渠道范围。

二、当前医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通过各种政策扶持,为医药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医药营销渠道管理过程中依然暴露了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营销渠道结构存在缺陷。从医药营销渠道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商,三者密切相关,环环相扣,是我国医药营销渠道的主要构成。在医药营销过程中,商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能力的不足,让销售渠道得到了有效扩充,增加了药品生产企业所获得利润。但商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商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竞争,造成整体效益受到压缩,导致销售渠道过长。很多大型商下面还有次级。换句话说,药品到达患者手中时,需经过层层。这不仅让渠道成本有所增加,也加大了渠道管理难度。部分渠道成本费用变相为药价升高,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2)医药渠道范围相对较小。目前,我国医药渠道整体规模较小,覆盖能力有所不足,导致营销深度不够。上述情况给医药渠道建设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医药营销渠道的运行效率。(3)商品名混乱。部分医药企业过度强化产品商品名,导致药品通用名弱化,造成了“一药多名”现象日趋严重。这给医药市场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医药招标采购风气不正。实际招标过程中,部分医药营销企业会相互压价,造成低价投标,给市场规范运作带来了极大影响。甚至部分招标采取“暗箱操作”,收取高额投标费,增加了医药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完善医药营销渠道管理相关策略分析

(一)实施渠道战略设计

随着我国新医疗制度的出台,让医药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也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渠道建设是医药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未来成长。有效的渠道战略设计可让医药企业营销渠道保持长期稳定性,为企业带来稳定盈利。渠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企业能够应对市场未来变化,尽可能发挥医药企业自身优势,使得企业本身始终保持竞争力。同时,渠道战略设计可赋予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特征性,使其不易被模仿,避免药品同质化问题。有效的渠道战略设计将能够创造出一个高效率、高管理水平的营销渠道,让医药企业的核心力得以增强。

(二)加强渠道人员管理

首先,要对营销渠道成员进行合理筛选,通过综合考查,包括财务及偿付能力、公司管理能力、销售能力、产品情况及企业文化等要素,来筛选出理想的合作对象,以降低渠道运营成本,提升渠道利润。其次,要对渠道成员管理进行强化。建立专门的渠道成员档案,结合渠道成员所在地的经济环境及销售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级,以促进医药企业相关资源合理配置。对经销商进行动态化管理,通过进销存管理,保持合理的供货频率;通过定期销售分析,对产品流向、价格定位等进行全面把握;通过回款管理,促进回款速度,以降低贷款风险。此外,要加强渠道成员评估。通过定期评估,可有效反映出渠道成员的销售能力,将实绩与定额进行对比,并实施奖惩制度,若实绩与定额差距较大,则要考虑是否更换渠道成员。

(三)完善物流体系

对医药物流体系进行完善,可促进渠道建设,对于降低渠道成本及提升利润具有重要的作用。医药企业可联合构建物流配送中心,并建立合作伙伴,以实现资源共享,达成共赢。渠道成员对流通环节进行整合,以降低渠道内耗,共同来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渠道运行效率提升。同时,可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合作。借助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构建出一个良性的物流平台,以促进物流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将传统物流也与医药营销渠道进行整合,得到新的商业途径,以提升合作成员的综合效益。

(四)提升管理技术

医药企业需提升管理技术,善于应用现代经营理念。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渠道运作效率提升。同时,医药企业应该建立专属内部网络、零售网路,对门店计算机网络进行完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扩充渠道覆盖范围,将医药渠道打造成一个信息化平台。

四、结语

加强医药营销渠道管理是促进医药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发展瓶颈期,很多医药企业都面临着市场及同行竞争对手的考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医药市场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并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通过实施渠道战略设计、加强渠道人员管理、完善物流体系并提升管理技术,以促进医药销售渠道高效率运行,让渠道管理更为规范化。基于营销渠道的升级,让医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得以提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忠康,迟桂华.我国医药营销渠道模式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物流科技,2012,06.

[2]王健.医药营销渠道的构筑与管理[J].铜陵学院学报,2012,04.

[3]魏莱.医药营销渠道管理探讨[J].现代商业,2008.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 药品 营销 渠道 品牌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48-02

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事关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但是尽管这样,还是有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大胆尝试,挑战法律的尊严。我们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见到大大小小不关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医院,与医院相对应的是大大小小的药店,近年来不断的增多。本文重点探讨的是连锁药店这个渠道的品牌营销。

1 药品营销市场现状

对于药品营销市场现状,将重点从目前药企所采用的销售模式和销售人员这两个方面结合最近发生的案例展开。

1.1 营销模式落后导致的混乱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药企业都想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现在最为常见的就是必须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医院相关负责人乃至医生进行“沟通”。为了获得医生对本企业产品的青睐,根据医生处方量给予一定的“回扣”成为企业促销药品的“潜规则”,这也是药品促销中商业贿赂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这样的一种模式是屡禁不止。

像发生在医院的这样的事件,最为重要的就是商业贿赂。目前我国对商业贿赂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强硬,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贿赂行为的行政责任是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这与违法者通过贿赂手段赚取的交易利润相比往往微不足道,因此,难以对医疗机构的医生起到震慑作用,实际上往往是隔靴搔痒。尤其对于医院医生来说,即使受贿行为被查实,由于监管存在“法不责众”的现实情况,况且涉及到医生的面广。医生之所以敢于受贿是因为违法成本低、风险小。

我国的药品营销渠道已从原来的少渠道、多环节、封闭式的流通模式,转变成为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模式,国目前医药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摆脱低水平和无序竞争,以及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有效途径。药品营销渠道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企业与市场、产品稳定等因素,使其渠道选择各有特点,符合实际。这无疑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

1.2 营销人员素质不高使药企渠道出现“血栓”

目前在药品的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的都是一般的销售人员,文化层次比较低,营销者没有药学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虽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绝大多数也只是临时培训的)却又缺乏营销技能,导致了药品市场营销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药企本身缺乏培养人才的政策,使得药品营销管理人才缺乏,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药品整体营销观念、技巧、理论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有的营销人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缺乏亲临一线市场的实战经验,所以也只是纸上谈兵,起不到实质的作用。有一些营销经验却无系统的营销理论指导,导致营销政策与市场具体行情脱节。另一方面社会本身似乎对药品营销人员的一种漠视,也使得好多的人不愿意从事药品销售行业,可是说生源本来就不足,是致使这个行业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所在。

由于药品营销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好多营销人员从来就没有想过从事这个行业,所以直接决定了营销人员短期行为的邪念,不管何种方式,哪怕是骗达到目的为主,使得营销人员在进行药品销售时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给整个医药市场形成了一个极大的落差感。这给药企在带来很多的周折与困难。具体表现在:经营理念、市场拓展、品牌建设、促销执行、价格统一、服务方式等多个方面。

整个药品销售人员的素质直接给药企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障碍。也是的很多的药企在痛苦中挣扎。甚至有些药企在老百姓心目中都有过敏的现象。为何如此呢?据笔者了解,是因为老百姓上过当受过骗。这是一个最为简单不过的道理。

2 连锁药店渠道的品牌分析

药品营销连锁渠道,是指药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途径,以及相应设置的市场连锁营销机构。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出售药品是渠道的起点,消费者从连锁药店购买药品是渠道的终点。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是连锁药店,参与销售或帮助销售的单位或个人称为中间商。如批发商、零售商、经纪商等,其事这一切都是围绕连锁药店而展开业务的。

2.1 渠道营销实质是改变传统的营销渠道

渠道营销实际上是从源头上改变了药品营销的实质,其实质就是连锁经营,连锁药店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服务、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等显著特征。因为有非常独到的渠道存在,或者说正在建设自己的渠道,所以渠道是一个有明确原则乃至制度的标准。和以前的营销相比,渠道的营销更加的体现了效率。对企业本身来说也是品牌的一种无形提升,药品营销走向品牌化是药企当前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药品竞争市场越是趋向激烈。

实际上只有品牌才能更好的维护营销的渠道,也就是说这样的一种方式直接决定了药企必须的生产质量相当高的药品。品牌的建立在以前来说需要的是时间的累积,但是在今天来说需要的是公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这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问题,也是老百姓最能直接享受到的实惠。

渠道营销首当其冲解决得是战略定位问题。所谓战略定位,就是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采取的战略进行选择 。作为医药连锁药店,在进行战略定位时,应当明确连锁药店的任务、目标客户群及服务内容。连锁药店是服务于广大群众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组织,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从药店中获取医药的专业服务和安全性的保证。

2.2 渠道营销无形中加强了药品营销人员的素质

渠道营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过程,但是对于药品从业人员来说也是一个不断淘汰和不断挑战的过程,品牌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享受的,包括药品的营销也不例外。因为连锁药店品牌自身的文化乃至产品的说服力使得企业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选拔人才的机制。这是一个硬性指标,也是一个考核的标准,因为有其固定的经营场所而给消费者一个心里的最大安慰。

渠道营销的实质是优化终端,因为沟通和交流等多各方面足以建立和消费者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对于销售来说无疑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一切全都要建立在综合素质很强的销售人员或者说是服务人员的全心全意服务的基础之上。

3 连锁渠道营销的品牌价值

对于连锁药店这个主要的营销渠道,有其特殊性,因为连锁药店的统一性管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乃至改变整个药品营销中的一些弊病。所以说有其重要的品牌价值。

品牌不仅是质量的保证,更是服务等一系列的保证。是一个含有很高附加值的概念,渠道营销的最终目标就是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价值。

3.1 从源头上规避了药企间的恶意竞争

医改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吃药贵”的实际问题。这是最为基础的问题,目前的新农合就是最好的开始,而连锁药店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吃药贵”的问题,使普通老百姓都能够用的起药,也使得长久以来“小病扛,大病才往医院抬”的局面被打破。

在医药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拥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国外药企也看好了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市场。于是国外药企的加入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医药销售市场的竞争。因此说,我国的医药市场不仅仅面对的是众多的国内竞争者,更具挑战性的是国外竞争者。这在中国这个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2 品牌的价值在于整合资源并加以利用

连锁经营的最大优势是实现产品之间的资源共享,如拥有统一标志的门店销售,这样做无疑降低产品的营销和店面成本;有专门的运输公司统一配送,是每个连锁药店降低物流成本;由药企统一采购药品,增加组织的议价能力,降低进货成本;店内统一的销售服务,发挥并共享医药专业人员的资源优势。在连锁药店内,药品的专业化销售能够起到销售人员和消费者相互信任的作用。药店的人文性关怀及药品的专业化销售能够提升消费者对连锁药店内药品的可信度,同时具有一定医学、药学知识的专业售货员,通过给予消费者合理的建设行性的意见,并为顾客进行个别咨询与服务,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连锁药店内增加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等多元化产品的销售,方便了顾客,增加了连锁药店的顾客流量,对连锁药店形成品牌忠诚度,从而带动连锁药店药品的销售。

3.3 品牌使药企和消费者实现双赢格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锁经营逐渐在我国兴盛起来,并且快速的应用与各个兴业,连锁药店的目的就是要获取最大的效益,而多个店恰好满足了药企的目的,同时也解决了社会问题。

自199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总共对药品实施了20多次降价,使药价虚高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同时也压缩了连锁药店药品的利润空间。

对于医疗机构,由于我国医药市场和医疗体制的现状,造成在药品购销领域中商业贿赂盛行的原因多样、复杂,所以仅靠上述几点措施不能确保根除这一现象。国家还应该多管齐下,从更广的层面上、更深的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现象,必须改革现有医疗体制、规范药品招标制度和医院进药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这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整治医疗行业商业贿赂不流于形式,确实为制定防范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开个好头。真正达到医改的目的,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缓解社会压力,为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做出药企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结语:综上所述,连锁药店作为医药营销的最好渠道,通过上述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连锁药店渠道营销的重要性分析和品牌价值。连锁药店作为商业流通部门,连锁药店的品牌载体不仅仅是其销售的产品本身,还有由其提供的其他服务及附加值。目前我国消费者尚未对连锁药店形成品牌忠诚度,通过连锁药店这种渠道经营。避免了传统销售背后存在着法律、市场、管理三方面主要风险,连锁药店可通过清晰的战略定位、强化服务、培育连锁药店品牌以及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来防范和标准化经营的风险,冷静、理智、慎重地运用这一战略。我们相信,医疗体制的改革和药企的自身改革必然会使整个药品销售市场出现另外一片大好景象,连锁药店必然发挥别无可替代的品牌优势。

参考文献:

[1] 邓少军,范方志. 营销渠道沟通的行为分析[J].当代财经,2005,(11).

[2] 刘敏.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有关法律问题[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2):30.

[3] 冯国忠,张有朋.连锁药店要审慎进行多元化经营[J].中国药房,2006,17(13):10371039.

[4] 康琦.我国每4067人拥有一家药店[N].中国医药报,20070827(A5).

[5] 赵丰,刘小平.从药店商品分类谈连锁药店多元化经营[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112113.

[6] 蔡亚禄.新形势下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的选择及控制[J].安徽医药,2007,(04).

[7] 孙文军.医药企业渠道体制中的分销延伸[J].中国医药导报,2006,(10).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6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医药制造企业增值税税负差异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制药行业间税负差异原因,进而提出强化医药制造企业税源管理的建议。

医药制造行业是吉林省具有地方经济特点的优势产业之一,医药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性多年在全国排名前列,是吉林省工业发展较快的产业之一,现已与广东、贵州等省共同跻身全国医药制造业的第一梯队。为了保持医药产业的比较优势,就需要发挥税收管理的职能,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把吉林省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一、吉林省医药制造业实际税负现状

2007年吉林省416户医药制造企业累计销售收入67.5亿元,实现增值税5.98亿元,全省增值税平均税负为8.86%。在416户企业中高于全省增值税平均税负的共有87户,销售收入37.69亿元,应纳增值税4.57亿元占全部应纳增值税5.98亿元的76.42%;低于全省增值税平均税负共有169户,销售收入29.46亿元,应纳增值税1.41亿元占全部应纳增值税5.98亿元的23.74%。有销售收入无税企业,共计28户,销售收入为0.37亿元;销售收入为零的共计132户,占全部户数的31.73%。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于全省医药平均水平的87户企业仅占全部户数20.91%,缴纳了近76.42%的税金,应当作为税源监控的重点,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医药制造零税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需要进一步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直至进行税务稽查。

二、吉林省医药制造业税负差异原因分析

1.增值税税负偏高原因分析。在416户制药企业中高于平均税负8.86%的有87户,占全部户数的20.91%,2007年共缴纳增值税4.57亿元,占全部应纳增值税的76.42%。此类企业共同的属性:一是企业规模较大、生产设备技术先进、人员素质较高,资金雄厚,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产品附加值高,增值额大,营销体系较完善,形象好、商誉高,增值税税负也比较高。二是由于目前药品销售市场竞争的日常激烈使得医药产品销售费用(主要是广告宣传费用)、产品研发支出较高,客观上拉动了医药产品的价格,但这部分费用均不能在进项税中抵扣,却需要产品销售价格得到补偿,因此相应的增加了销项税金。三是从税收政策看,中药的原材料抵扣率较低,中成药制造企业主要原材料基本上属于农副产品依收购发票所列金额按13%扣除率抵扣,属典型的“高征低抵”,这在政策上就使我省的中医药制造企业税收负担普遍高于其他行业。

2.增值税税负偏低原因分析。在416户制药企业中低于平均税负8.86%的有169户,2007年共缴纳增值税1.41亿元。税收负担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关联交易,使成员企业的税收负担偏低。由于规模企业较大,设立了分支机构或关联企业,因税收政策、营销策略的不同人为地降低产品销售价格分解了产品的附加值部分造成部分相关企业税负偏低。

(2)部分医药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良好,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使部分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却较低。主要原因是:①国家为解决药价虚高、就医昂贵的问题,开展的反商业贿赂活动及实行的药品降价政策法规的出台,特别是“齐二药事件”给全省的医药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受国家对医药政策性降价影响,赢利空间再度压缩,税金下降,企业增值额相对减少,造成税收负担降低。②药品原材料成本不断提高,特别是有些主要原材料急剧上涨,使企业产品成本提高,增值额相对减少,造成税收负担降低。由于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医药制造受产品降价及原料涨价的双重挤压,直接导致企业销售收入、税金的下降。

(3)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税收漏洞。 我省的中成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有相当一部分为药农种植的中草药,收购初级农产品抵扣13%,产出中成药销售适用17%税率。因此对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管理至关重要。

(4)少数企业因无新技术、新产品跟进,导致销售萎缩,税负偏低。

3.增值税税负为零的医药制造企业,其中有销售收入无税的28户,没有销售收入的132户,两者合计占全省医药制造企业416户的38.46%,对于这部分的企业要进行认真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纳税检查,要深入企业进行调查了解,要从投入产出、购销存、银行存款、现金资金流量、凭证流等角度出发,运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收稽查的联动机制,要逐户深刻剖析零税负的症结所在,堵塞税源的跑、冒、滴、漏。

三、加强医药制造业税收征管的建议

全省大部分医药制造企业税负低于全国、全省同行业平均水平,排除关联企业平销行为、企业发展萎缩等特殊原因,显然还应从强化对制药业的税源管理,在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方面下功夫。针对制药业现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强化税收管理。

1.对医药制造企业实行按同业、按税负分类管理。通过对同行业单户企业的调查分析,总结整个行业生产、供应、销售的规律,建立相关的税收负担、税收弹性的数学模型和指标参数,进一步深化同业纳税分析、纳税评估、强化同业税源管理。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类管理,对能够按规定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有关资料,及时缴纳税款,财务管理规范,会计账证健全,税负不低于全省制药业平均税负水平的,为一类纳税企业;能够按规定及时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有关资料,及时缴纳税款,财务管理水平比较高,会计账证比较健全,税负在全省制药业平均税负70%~100%以内的,为二类纳税企业;对不符合一类、二类企业标准的税负偏低、无收入、零税负的纳税企业,确定为三类纳税企业。对三类企业,税收管理员除实行常规管理外,税务机关要根据企业情况对三类企业派员进行实地调查评估,对原材料购进、生产、销售、成本等过程实地全程监督管理,分析、求证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对发现的问题约谈举证或移交稽查部门处理,形成对整个行业的全面管理。

2.全面实施对医药制造企业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联动机制。针对医药制造企业行业特点,结合GMP生产流程,全面及时采集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税收、行业等指标,尤其是收购农副产品的数量及价格、资金往来、投入产出比、增值税税负等重要指标,设计确实可行的纳税评估体系,依托综合征管软件V2.0和“一户式”系统等税源监控手段,对采集的医药制造企业的各类指标进行科学专业的数据分析,摸清行业规律,确定正常税收指标参考值的幅度范围,一旦企业相关数据及其变动超出正常范围,就应确定为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对象,及时进行约谈或实施检查。

3.加强信息传递和综合利用税收信息。在目前纳税人资金流、货物流难以有效控管,仅靠纳税人自行申报信息又难以掌握真实情况的情况下,只有把纳税人放到行业和产业链中,全方位采集其货物流和部分资金流信息,包括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企业基础信息和纳税申报信息)、行业信息、产业链信息,以及从行业主管部门、工商、银行、技术监督、海关、统计、审计等职能部门获得的第三方信息,才能缓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将这些外部信息与企业的纳税申报信息、一窗式管理信息相比对,从而加强对企业纳税申报信息的监控力度。通过建立跨地区相关税务机关情报交换制度,实现对制药企业税收管理的信息共享,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征管困惑。通过相关税务机关之间信息情报传递和交换,有利于税务管理人员全面、准确掌握企业生产、销售、财务处理、税金缴纳等详细情况,提高税收管理水平,有利于强化制药业税源监控,进而推进制药业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防范税收流失。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7

一、 销售模式的先天缺陷

1、 仿制产品,缺乏原创优势:一直以来,国内药企在药品研发上采取的都是仿制方式,化学药高达95%以上都是仿制产品,没有专利权,由此造成药品缺乏独特性,在产品上可发挥的内容非常缺乏;尽管非专利药也有其发展的潜力,但在国内医药市场的结构却过于单一,其实中国医药科研能力并不弱,只是商业转化能力太差。

2、 重复建设,供过于求:国内药企高达6000多家,绝大多数都是以化学药制造为主,由于缺乏专利技术,各厂家基本都在3、4类新药上做文章,市场上蜂拥而上的都是雷同的产品,形成重复建设的局面,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药企为求生存而采用带金销售。

3、 公费医疗,费用竞争:公费医疗作为劳保体制的重要内容,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并延续到市场经济时期,其造成的后果是病人大开“福利药”,对药企的影响就是可以借此大幅提高医生的处方量,并为进入公费药名单而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公关费用,由此不断为药价虚高“加油”,助长了带金销售的势头。

4、 专管产品,药价信息闭塞: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实际是属于国家的专管产品,而且由于各地区的利益,药厂在申报高价格时都会得到本地政府的支持,在专管产品的名义下,老百姓对药价中间各环节是不熟悉的,也为药厂提高销售费用提供了条件。

5、 医院运作模式不明确:最典型的就是医药不分家,以往医院是靠国家补贴生存的,而现在医院要靠自身经营生存,在诊疗费低的情况下,只能靠卖药生存,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就形成了带金销售盛行的土壤。

二、 产品缺乏生命周期管理

1、 缺乏品牌基础:这是计划经济短缺时代的产物,在调拨体制下,药厂不需要关心经营,只需要按照国家的计划将药品生产出来,国家自然会通过采购站一级一级调拨到计划所需区域,药厂不需要靠品牌经营,更谈不上产品管理。

2、 传统药品化学名的意识局限:在以往药品的包装盒上,最突出的只是药品的化学名,而商标(商品名)却在包装盒的角落,又小又不明显,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医药市场盛行的是普药,药厂无法对自身产品的发展进行管理。

3、 企业短期经营的局限:由于国内药企缺乏专利权,重复建设严重,企业根本无法考虑产品的长期发展,只能注重短期利益,只有在品牌被企业所重视时,产品发展的管理才会进入企业的视线。

三、 以量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模式

1、 以销售量作为公司单一的经营目标和衡量销售人员的业绩标准:这种单纯的财务指标往往就构成了销售政策,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销售人员的短期行为,因为销售政策决定着销售人员的行为模式。

2、 目标—结果型模式:也是一种利益驱动模式,是企业发展初期比较粗放的模式,就好像国内当年的承包制,在一定时期发挥了作用,但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这种模式只会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

3、 产品缺乏长线品种:之所以采用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药企多数是短线经营,由于缺乏长线产品,企业只能追求短期利益,那么销量自然是唯一的指标,但随着市场环境的转变,短线经营企业的处境将日益艰难。

4、 企业缺乏品牌建设:这也是受企业短线经营思路所决定的,短线战略自然会形成短线行为,对于费时费力的品牌建设,自然不在企业考虑的范围,但对于有长远战略眼光的企业,品牌建设必将成为其重要的经营目标。

四、 分离的销售组织模式

1、 总部职能与分部职能脱节,缺乏专业支持:国内药企的管理职能基本上都在总部,而分部的管理职能非常单一,往往一个地区只有一个人,根本无法承担管理职能,只是单纯的业务职能,在管理上无法与总部职能对接。

2、 整体推广与个体推广脱节,依靠个人之力:由于职能的不对应,药企的整体推广和区域的个体推广不能有效配合,往往只能依靠医药代表的个人之力开展推广。

3、 企业经营与外部销售分离,缺乏长期建设:国内不少规模较小的药企采取委托第三方进行销售的方式,企业只负责生产和少数地区的销售,其他地区则交给另外的公司或者个人进行销售,这种方式符合小企业的发展思路,但在企业的长期建设上则缺乏系统性。

五、 区域开发实行承包制/底价制/买断制

1、 企业内部费用承包,费用型销售模式:医药企业对分支机构实行费用承包体制,制定销售目标,费用按一定比例从销售回款中提取,其特点是费用的使用完全由分支机构支配,有助于提高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但容易引发销售人员的短期行为。

2、 企业内部底价销售,增加销售人员积极性:这是不少药企采用的方式,分支机构在销售产品时与总部之间有一个结算价,而具体向医药公司和医院的供货价则由分支机构自行决定,中间的差价则由分支机构留存,用于各项费用和奖金的分配。此方式对销售人员有一定的积极性,但由于市场的差异性很大,总部对市场和各分支机构的业务过程难以规范。

3、 企业外部买断销售,减少市场投入和风险:部分规模较小的药企,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拓展市场,往往会以招商的形式,将产品卖断给当地的医药公司或者医药代表,利用其资源使产品进入市场,但这种方式完全取决于医药公司和医药代表的能力,药企对其没有控制权,只能是一种短期的经营方式。

六、 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客户管理

1、 专业销售特点:这是由医生诊疗的专业性所决定的,医药企业必须要通过医生才能将药卖出去,而医生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体,病人用药完全取决于医生的诊断,因此与医生的个人沟通就成为非常重要的方式。

2、 减少费用投入:利用个人关系开展推广对国内药企来说是最便利的方式,不需要大量的费用投入,而投资在个人身上的资金基本上都是变动费用,包括提成、差价等,要到药品卖出去后才会产生,企业自然愿意以此来调动医药代表的积极性。

3、 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由于药企在产品本身和品牌建设上都缺乏优势,可以利用的就只有价格和人员推广,而最核心的还是依靠与医生的人际关系来达成销售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医药代表的个人沟通技巧就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

4、 医院内部利益需求:由于医生需要得到额外的利益,使人际沟通成为最佳的方式,从而也带动企业以此为核心来构建整套推广体系,国内药企的问题在于过度依靠个人的人际沟通方式,而往往使其成为了唯一的推广方式。

七、 粗放的网络管理

1、 销售网络建设缺乏系统性:销售网络是一个立体的概念,涵盖了中间商、零售终端以及不同层级的市场,但不少药企在开拓市场时缺乏系统的考虑,往往不假思索地冲着中心城市的省医院、市医院和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而去,而没有考虑市场拓展速度、不同的市场层面、竞争产品和市场基础建设等综合因素,整个销售网络的建设没有体现出策略性和系统性,在拓展市场时“事倍而功半”。

2、 零售网络缺乏管理:国内药企普遍对药店等零售终端缺乏系统管理,但处方药在医院如果销售很好,往往会自然渗透到药店,如果此时能够及时理顺药店网络,做好终端陈列和营业员教育,则能促进企业品牌的提升,从而配合拉动医院销售的提升。

3、 缺乏向下级市场的渗透:这是药企在销售网络建设中缺乏立体化的表现,很多企业往往扎堆在中心城市,大家都盯着有限的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竞争日益白热化,其实在周边市场更容易拓展,而且由于药企的产品众多,不可能都能在中心城市的大型医院销售,只有建立了立体化的网络,才有利于产品顺利地进行分销。

八、 带金销售推广

1、 专业推广的特点:由于药品消费的特殊性,药企必须借助于医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了一对一的沟通方式,给带金销售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部分药企也会采用专业推广会的形式,但缺乏系统性,不能坚持做下去,因此效果也比较有限。

2、 供过于求:众多药企的众多雷同的产品,必然造成竞争的加剧,而在利益第一的竞争原则中,在企业或产品其他条件差异性很小的情况下,带金销售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效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是自然竞争的产物。

3、 医院内部利益需求:由于医院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必然激发医务人员对利益的渴望,灰色收入成为弥补利益的最佳途径,于是药企与医务人员在利益上一拍即合,给带金销售创造了蓬勃发展的环境。

4、 企业短期经营的特点:当带金销售成了公开的秘密之时,药企已经无法脱离这种模式了,并且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在短期内生存下去的欲望形成了不断提高带金比例的局面,使带金销售成了唯一可依靠的手段。

5、 药品价差空间巨大:当然带金销售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而这来自于药品巨大的价差空间,医药代表可以从厂家拿到低于批发价20%的供应价格进行销售,如此大的价差来自于国内药企省去了新药研发的巨大费用,再加上地区保护和价格信息不透明,使厂家可以很高的价格通过报批,最终将价格中的虚高部分用于带金销售。

九、 目标-结果的业务管理

1、 短期经营模式: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的国内药企形成了短期的经营思想,因此重财务硬性目标不重软性管理目标、重最终结果而不重过程就成了业务管理的模式,诸如费用承包、第三方买断等都是此种类型。

2、 追求销量快速上升:企业往往将销量作为考评销售人员的唯一指标,而在这种销售政策的引导下,销售人员的所有行为都围绕这个指标,只要销量能快速达到企业要求的指标,销售人员什么手段都会用,但对于品牌、网络、关键客户、产品、市场秩序等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知名的伤害。

3、 不注重销售业务过程:一句老话叫做“水到渠成”,这个“渠”就是业务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没有管理好,“水”是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单纯注重目标而不注重过程,企业得到的都是短期效益,而只有管理过程才能使企业赢得持续发展。

十、 单兵作战的人员管理

1、 渠道专业性的特点:一对一沟通是处方药推广的特点,药品的进院和宣传、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等都是依靠医药代表独立完成的,在团队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在以目标-结果型导向的经营模式下,大部分医药代表都是单兵作战。

2、 缺乏系统的推广模式:很多药企过于依赖销售人员,认为处方药推广只需要医药代表的个人能力,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推广方法,只要能找到销售技巧好的医药代表就可以了,在内部人员管理上采取的是传统的经验交流式方法,靠医药代表个人去“悟”,从而造成医药代表的销售技巧难以得到迅速提升,销售效果也难以很好控制。

3、 缺乏长期经营的意识:要建立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销售团队,就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的业务控制体制和培训体制,通过制度和教育迅速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技能,但很多药企基于短期经营的思路,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费用和精力来培养人才,担心人才流失,只愿意用人而不愿育人,则只能靠医药代表个人来打天下了。 第二部分

国内药企销售模式运作的优劣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 市场开发针对性强:药企自然非常熟悉国内处方药市场,熟悉国内的医药体制,熟悉医院的运作模式,熟悉医务人员的利益所求,因此国内药企所采取的方式针对性很强,符合国内市场的特点。

2、 销售上升迅速:国内药企采取的推广方式,确实可以在短期内使药品进入医院,使医生大量开处方,从而迅速提高药品的销售量,获取理想的利益,这全都是基于带金销售和人际关系的建设。

3、 费用投入较少:相对而言,国内药企由于生存压力和对利益的追求,在费用上计算得比较精明,把费用都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而且很少长期的投入,基本上都要起到见利见效的作用,因此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而言是有利的。

二、 劣势分析

1、 缺乏持续的竞争力:由于国内药企的先天缺陷、传统体制的延续、生存的巨大压力、经营思想的短期化、管理体系的粗放,使企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要改变现状必定要经过痛苦的转变。

2、 销售人员各自为战:每个医药代表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由于单兵作战使企业缺乏稳定的人力资源,人才流动性大,同时医药代表的销售技能和客户关系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共享资源。

3、 恶性竞争严重:在同质型的环境中,使带金销售成了许多企业唯一的竞争手段,并且愈演愈烈,使整个处方药行业处于一种畸形发展状态,反过来又造成企业在系统的营销建设方面日益萎缩,创新能力大幅弱化。

4、 缺乏成熟的营销模式:在于国内药企沟通的过程中,很少有药企能提出富有创意的营销模式,谈来谈去都跳不出带金销售的范围,而人际关系又仅仅存在于个人的经验之中而无法共享,表现出药企特别单薄的营销体系。

5、 市场缺乏管理:在短期经营思想和粗放的管理模式下,很多药企在市场上处于自然竞争状态,医药代表为了完成销售指标而置市场秩序和基础不顾,窜货、费用流失、客户流失等现象屡屡发生,损害了企业的根本利益。

6、 缺乏品牌建设:前期只有极少数处方药企业注重了品牌建设,利用大众媒体传播企业和产品品牌,对销售起到了极大的拉动作用;而大多数药企很少投入费用系统地建设品牌,宁愿去打通关系都不愿树立品牌,整个企业都缺乏品牌意识,在和医务人员一对一沟通中也很少见到对品牌的宣扬,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资源流失。

7、 推广手段单一:大部分药企采用人际沟通的推广手段,另有部分也采用推广会、研讨会、专业广告、赞助、支持发表文章等形式,但都不成系统,总体而言缺乏一种整体性的推广力量,很难起到规模化的效应。 第三部分

转型期对国内药企销售模式的影响

一、 医疗制度对销售模式的影响

1、 医药分家:医药分家是一种趋势,对医院的利益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目前尽管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但这种变化值得关注,比如医院药房由社会专业医药零售企业进行管理的方式已在上海出现,带金销售模式会遇到开处方与用药量不直接吻合的障碍。

2、 医保制度:随着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大病到医院、小病到药店逐渐成为趋势,同时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的逐步确定,便利性大大加强,将使病人持医生处方到居住区附近的定点药店外配成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带金销售的效果。

3、 医药价格制度:目前国家对药品虚高的现象正在加紧整治,同时不少有实力的医药公司已经卷入到零售药店的资本“圈地运动”之中,比如太极集团、海王星晨、三九医药、广州医药等,集约化形成的价格优势直接冲击医院,将使医院处方流失到社会药店的比例增加。

二、 招标制对销售模式的影响

1、 医院集中招标采购的推行,加剧了制药企业在医院市场的竞争:招标将焦点直接集中在价格上,打掉了带金销售的中间价差,中标药品无法再实施带金销售,而且中标药品给企业带来的利益也大大下降。

2、 不同区域招标价的差异:对于流通性强的药品会造成区域冲货,相应要求药企加强对销售网络的维护,以及对办事处和医药公司的管理,采取综合考评的销售体系。

3、 招标制下产品研发的应对:现实中往往中标的药品“不中等死、一中就死”,要避开这样的两难境地,就不得不强化对产品的开发力量,以全新产品开拓市场,从根本上脱离困境。

三、 新药品管理法对销售模式的影响

1、 药品分类管理:规范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对处方药将更加严格,同时非处方药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宣传和政策支持,这便给药企建设品牌创造了条件,也给处方药向非处方药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2、 广告宣传管理:新药品广告管理办法出台,只有非处方药才可以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而处方药只能在专业媒体上进行传播,这将促使处方药强化基于产品本身的学术推广,从根本上改变国内药企的销售模式。

四、 带金销售模式的尴尬

1、 医药体制的改革:力图从利益体制上使带金销售失去生存的环境,将给带金销售直接造成打击。

2、 监督部门的打击和媒体的曝光: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大型医院的医务和药务人员受到惩罚,更有各大媒体发表医药代表自报内幕的文章,同时监督部门也设置便衣深入医院打击带金销售,这些措施都使带金销售陷入困境。

3、 带金行为的恶性循环:带金销售的最大毛病就是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医药代表完全依靠带金来提高药品的销量,一旦药品销量下降,他们就将理由归结于竞争对手的带金比例更高,从而要求公司进一步提高带金比例,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无法摆脱。

4、 个体销售行为的弱势:另外在众多药企医药代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如果取消带金销售,那么他们将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这也说明销售模式的转变应该由企业入手,要为销售人员创造一种环境。

5、 推广模式的单一:对于少数走在前面的药企,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综合的销售模式,但对于其他众多的药企,仍然处于推广模式单一的状况,带金销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面临的潜在危险是一旦带金销售受到致命打击,他们连反应的机会都不会有。

6、 销量难以做大:由于医院内部利益分配极为复杂,因此采用带金销售的药企往往不敢将销量做大,一旦用药量大幅上升,面临的就是停药的危险,因为竞争产品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或者医院内部存在利益冲突,这些都是药品采用带金销售的无奈之处,企业无法正大光明地不断提升销量。国内药企的最大问题不是在于使用带金销售,而是在于完全依赖带金销售。 第四部分  转型期国内处方药企业发展方向

一、 营销经营模式

1、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共同发展:国际上有一项统计表明,一个新药作为处方药的生命周期平均为8年左右,而转化为非处方药后则能长达30多年,因为非处方药是相对安全并且成熟的药物,可以按照消费品的运作模式进行销售,塑造强大的品牌优势;在我国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后,国内药企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非处方药。

2、 从产品经营发展为品牌经营:产品和品牌同为一个硬币的两面是相辅相成的,但产品作为有形物总是有生命周期的,而品牌作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可以一直延续下去,推动企业获得超值的回报,国内三九、太极、地奥等著名企业都在向此方向发展,其他众多药企也应该走这条路。

3、 完善整体推广的营销模式:国内药企应该改变目前单兵作战的市场拓展模式,强化组织职能对销售人员的支持,塑造企业的整体品牌,从整体角度考虑,将销售人员的工作放在企业整体发展的架构中进行规范。

4、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无论是从产品、渠道、区域、客户等各方面都要进行细分,在拓展市场时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尤其是以中成药和生物药为主业的企业,更应该发挥在产品研发方面的能力,从根本上确立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益。

二、 实施产品管理模式

1、 分产品进行系统管理:在战略上确立合理的产品结构,从品牌、利润和市场规模三方面综合考虑;在管理上设置产品经理或者产品管理小组,对不同的产品实施专业管理,为销售人员提供支持,确保每个产品都能按照战略顺利发展。

2、 促进不同产品的市场占有:对不同产品在不同市场区域、不同渠道的发展进行良好规划,在市场拓展过程中体现针对性,提高市场开发效率。

3、 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一方面企业在整体战略上要明确整个产品体系的生命周期构成,为不同的产品分配合理的资源;另一方面每个产品经理或管理人员都要依据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特点安排合理的推广战术。

三、 目标管理模式

1、 采取综合的销售目标管理和考核模式:单纯以销量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国内药企可以采取以销量目标为主、其他软性管理目标为辅的综合考核模式,使企业可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基础。

2、 将销售目标与销售业务过程管理整合起来:在设立企业综合目标时,一般分为财务目标和管理目标,管理目标将涉及到销售业务过程中的网络建设、关键客户、产品销售比例、品牌目标、费用比例等多项指标,那么财务目标和管理目标的整合,可以规范销售人员的行为模式,使他们可以专注于企业战略意图的贯彻。

四、 客户管理模式

1、 强化客户开发的策略性:主要体现于沟通的策略性,这个策略性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沟通技巧,还可以体现于巧妙地利用第三方资源,比如社会关系、相关媒体、企业资源等,采取一种整体性的客户开发模式,缩短客户开发的时间,减少费用的投入,而不是单纯硬碰硬地强行开发。

2、 实施关键客户管理模式:上海罗氏公司曾经有个统计,不到全国总数2%的270家医院,竟然占据了全国1.6万多家医院销售总量43%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关键客户对企业来说何等重要,对关键客户进行系统管理,可以确保企业销量的稳定性,当然不是每家药企的关键客户都是同样的270家医院,要从企业自身出发,找出在客户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大客户加以管理,将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收益。

五、 区域管理模式

1、 采取规范的办事处管理模式:完善办事处的管理职能,理顺责权利,为销售人员提供强大的专业和后勤支持平台,其中的关键在于依据各地区的战略和核心业务来健全职能,使整个组织以高效率运作。

2、 强化对市场基础的管理:一个稳定的市场基础包括完善的销售网络、良好的客户关系、良好的市场秩序、系统的品牌建设等,使企业可以构建一个牢固的销售平台,以顺利地销售更多的产品,获得持续的增长。

3、 强化区域市场开发的策略性:主要指开发区域市场要具备广度和深度,也就是层次性,另外还要有时间性和阶段性,而不是一味往中心市场挤,要根据企业资源情况运用直接、间接、快速、重点、等多种战术,以期最有效地开拓市场。

六、 销售推广模式

1、 变个体推广为整体推广:国内药企应该跳出依赖医药代表个人凭灵感发挥沟通技巧的方式,要让他们在一套销售体系中展开工作,这套销售体系包括了品牌、团队、培训、激励和过程管理,要让推广产生整合的力量。

2、 变单纯的人际沟通为多样化的推广方式: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始终是处方药销售中最关键的因素,它应该构成整个推广体系的核心,而一对一沟通、学术会议、品牌传播、赞助、考察、专业支持等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转动的手段。

3、 跳出带金销售模式的限制:也就是从利益推广转变为需求推广,需求的内涵比利益更加广泛,国内药企应该全方位考虑目标客户的需求,包括整体和个体、有形和无形、学术与商业、声誉与利益等各种对应关系,而不再是依赖带金销售的单一手段。

七、 费用管理模式

1、 对费用的使用进行考核:强调投入产出比例,将费用率的指标放入考评体系,使销售人员建立盈利观念,提高费用使用效率。

2、 对费用进行细分管理:重点是对费用的使用方式进行管理,要求销售人员在各个推广环节综合分配,关键要用于销售网络建设、学术推广和重点客户关系建设,而不能变相简单地用于提高临床费,或者向医药公司提供“暗扣”以提高销量。

八、 医药公司管理模式

1、 网络建设管理:通过医药公司对批发渠道进行掌控和渗透,强化对零售药店的开发,分产品对不同渠道进行开发和管理,力争形成立体化的网络体系,能适应企业各种不同产品的销售需求,建立稳固的市场基础。

2、 销售指导管理:国内以处方药经营的医药公司处于一个非常优越的地位,市场开发费用由厂家负担,临床推广费用也由厂家负担,医药公司只是凭借着拥有进药渠道而顺利地吃掉流通中的一大块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药企应该主动和医药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与医药公司共同开拓市场,建立联合推广的形象,靠自身品牌提高医药公司的声誉,同时引导医药公司在销售网络和医院关系维护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3、 销售目标管理:药企应该充分利用销售目标体系,将激励机制融入医药公司的管理,例如在目标考核中设置层级返利、分阶段返利、铺点奖励、配合奖励等多种灵活的销售政策,引导医药公司全力配合药企实现既定目标。

九、 医院系统管理模式

1、 药品进院管理:建立医院信息档案,做好目标市场和医院选择,根据战略安排医院开发的进度,以及制订系统的医院开发策略,使整个市场开发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医生用药管理:建立医院的重点医生和学术带头人的详细档案,分析其每周、每月用药量的变化情况,找出销量升降的根本原因,使医生用药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水平。

3、 销售沟通管理:主要是做好对医院和医生的背景分析,比如病人结构和用药习惯,尤其是对医生用药习惯的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沟通策略,选择最恰当的沟通方式,并对销售效果进行跟进。

4、 关系维护管理:重点要处理好进院和用药关键人物的关系,另外还要注意医院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建立起顺畅沟通的渠道。

5、 资金使用管理:关键要管理好医院开发费用、临床推广费用,降低费用的无效流失率,在临床推广中要尽量降低“超方量”;同时还可以综合利用费用,开展阶段性的学术推广,但是要提前申报费用计划。

6、 销售指标管理:最主要有月度回款率、医院开发率、资金费用率、药房占有率、销售增长率等几项指标,可以综合衡量医院销售和管理的成效,另外还要采用其他软性指标进行评价,使医院管理维持良性发展的状态。 结语

随着国家医药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进入WTO后跨国药企的进逼,国内药企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医药销售行业分析篇8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零售药店的现状,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和人员策略等方面,探讨了我国零售药店应根据自身情况,制订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零售 药店 营销 策略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分销系统的全面开放,我国医药零售业竞争日趋激烈,零售药店要想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须制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药店销售存在的问题

1、市场竞争状况日趋激烈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医疗保障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药品零售市场特别是大城市中的药品零售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而随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以及医疗机构药品分业制度改革的实施,更是使得药品零售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存在不公平竞争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医疗机构药品销售额占药品市场的85%以上,零售药店药品销售比例极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医疗定点药店的设置,我国医药零售业呈现了强大的发展势头,但目前普遍存在因医院控制处方外流而导致药店处方量不足的现象,所以,医药零售业的发展需要公平的竞争环境,而竞争环境的改善有待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3 、零售药店经营水平普遍较低

目前我国零售药店的经营普遍存在经营模式陈旧、营销方式落后、竞争手段缺乏的情况。价格战、赠品促销方法仍是主流。而价格战对药店经营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赢取一定的市场,但大幅度降价带来行业利润水平的回落将与药店经营成本的走高形成一对更为突出的矛盾,如果企业把营销工作的中心转到以降价为主上来,是对企业的巨大伤害。

4 、药品零售业药学服务工作差距大

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绝大多数还不能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之转变, 药学服务包括用药咨询、上门服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健康关怀等,同时要求药品零售企业利用不同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跟踪回访顾客,向顾客征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以全新的经营理念给顾客以全新的感受,在让消费者感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提高药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方面,我国的药品零售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5 、药学专业人员不足,执业药师的配备缺口大

由于我国药品零售业药学人才严重缺乏。且由于目前我国执业药师制度不完善,导致执业药师严重短缺,与零售药房的发展不成比例。我们在对广东省119家药店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这119家药店仅有17名执业药师,仅占专业工作人员总数的2%。零售药店这种状况,如何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如何保证药品分类管理的顺利实施,令人生忧。

二、药店营销策略分析

1 、价格策略

价格在中国永远是最锋利的武器,但价格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美国的连锁药店常常采取两种定价策略:每日低价策略和高/低价策略。我国药店可以从美国药店定价策略中受到启发,在定价时,应该考虑是否可采取每日低价的形式,并进行相应的促销策略。 尤其是对于常用药、保健品而言,这种策略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短期的、定期的价格促销或广告促销,可以对顾客形成紧张的气氛,促使其采取集中购买行为。此外,对于多元化经营的药店来说,这种策略还能起到招徕顾客的作用,带动顾客购买其他的产品。

2 、产品策略

药品零售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产品种类,实现产品组合多样化,制定产品上货架的清单制度,让销售额增长快的产品优先上架;提供低价和高档产品线,以满足不同收入和购买力人群的需求;储存在某个类别里的领先品牌产品,很多消费者非常注重与品牌药品的购买,如果企业仅能提供低价药品给消费者,可能就失去对品牌的追求消费群;密切注视新的“重磅产品”,即广告投入很大的产品,它能带来药店在某段时间很大的人流和销售的产品。

3 、渠道策略

药品零售强势企业纷纷进入上、下游,出现了企业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势头。生产是控制成本的第一源头,流通是优化商品与物流的重点保证,终端为王。强势企业均想提高利润、增强市场控制力,纷纷进入上下游,希望打通整个产业链。为了节约流通成本,降低药品成本,药品零售企业开始尝试了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具体策略包括:向下一体化策略,如大的制药企业海王、桐君阁等先后涉足药品零售终端,双鹤等药品批发公司干脆就自己开起了药店;国控开始重视零售药店的发展,国控的国大药房和整合的一致1 000多家连锁药店,把连锁作为战略来发展;广药集团健民北京店和采芝林北京店两家旗舰店令人刮目相看;向上一体化策略,零售老大老百姓大药房先后涉足制药与医药物流,其医药物流公司组建不到一年时间,销售额就达到6亿元,另外的零售业强势企业如益丰大药房等也先后涉足医药物流与制药;海王星辰利用自身品牌大力发展自有品牌销售,通过和生产企业协约生产自有品牌,从而达到掌控生产,获取更高利润。

4 、人员策略

目前,在药品零售企业药学人员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们是向消费者提供药学服务的主要方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竞争能力。零售药店应不断规范员工的形象和服务行为,树立“让顾客满意”的服务宗旨。药学人员的服务态度应热情、耐心,服务用语应规范、文明,还应对处方进行审核,并给予消费者用药指导。同时零售药店还应对药学人员进行药品、医疗知识、销售技巧、消费心理学知识以及人际关系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可以更好地提高零售药店的药学服务质量。

5、 促销策略

促销的策略包括:精心设计在药店正面入口处的装潢、店名招牌、广告招牌、展示橱窗等。根据消费者偏好调整药店陈列的橱窗、橱柜的形状、大小和排列,调整药品的展示以便于消费者易看、易拿、易挑选,店铺的通道设计应当流畅以便于顾客行走;店堂的招牌、POP等广告形式应当是药品零售企业的主要广告形式,这是由药品零售市场的消费特点决定的,对于准备购药的消费者来说,由于希望尽快买到药品以消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广告必须在他们方便的前提下才会起到理想效果。

三、小结

零售药店在制订自己的市场营销策略过程中,要认真全面地分析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的状况,选择可行有效的营销策略。营销战略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零售药店要想在市场中取得成功,争取更大的中国药品终端市场的份额,必须拥有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上一篇:产品仓库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