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08 20:14:06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1

论文摘要: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文章建议库区以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建议安置区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近郊地区可以建设观光农业,城镇化地区可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保护和有效利用。

一、移民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具体情况,着重针对当地农业气候资源、土地存量、土质状况、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和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提出发展的方向和阶段目标。库区、安置区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薄弱环节,挖掘增长潜力,增强创新意识,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培育地方市场,拉动

就业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全面繁荣。

二、中线库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库区而言,柑橘种植和渔业养殖可以作为农业经济的两大发展方向。库区的柑橘种植已有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沿汉江柑橘带,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柑橘经济。但是,库区的柑橘种植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柑橘供应地,因而农户需要独立面对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带来的价格风险,实际收益并不能获得有效保障。因此,建议库区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将柑橘生产作为当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将其做大做实做强。

渔业养殖是库区充分利用自身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一特色农业。随着库区水源地建设的深入进行,对水质环境保护的要求会提高,这可能导致渔业养殖成本上升。就未来一个时间段而言,库区渔业生产的关键在于市场保障和销售渠道的通畅,以实现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养殖户稳收增收。

除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外,库区还可以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库区可以结合水源区经济林绿化带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形成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带,为海内外游客提供观光、度假、疗养、科学考察、探险与科普教育服务,从而开拓出一项新的绿色生态产业。

针对部分库区乡镇邻靠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交通区位优势,当地可以推动建立汽车工业园,集中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装配工业,逐步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二汽”零部件外包加工生产基地。

三、中线安置区经济发展策略

就中线安置区而言,结合当地具体特点发展蔬菜、水果种植,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部分安置区已具备良好的品牌农业基础,农产品特色鲜明、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下一阶段建议着重进行形象产品的品牌建设,使农产品技术研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环环相扣,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单位收益。

针对邻近城镇的安置区,发展果蔬种植和畜禽养殖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利用邻近城镇的区位优势,当地可以建设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和果林基地,还可以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家畜家禽养殖场,不仅为城区提供农副产品,还能够通过“农超对接”远销外省。此外,近郊安置区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近郊农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实现收入的多元化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拉动了就业,进而加速了近郊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对于具备一定城镇性质的安置区,应当结合本地工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移民进行工作岗位培训,使移民有一技之长,能够比较顺利地在本地务工,实现移民农户收入的较大幅度增长。

四、移民区域经济发展小结

对于中线移民区域,要实现已有特色农业的长足发展,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保障。移民地区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硬支持”,还要争取并充分利用政策性“软支持”。库区和安置区应当主动在南水北调受益区争取适合自己的对口合作项目,引进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有发展前景和能够实现双赢的招商。不仅要将企业引进,更要实现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将其培育成为地方龙头企业,政策上可以考虑在初期给予一定财政扶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实现产业链的延伸扩展,最终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转贴于

同时,移民区域要争取在受益区获得市场保障,受益区可以针对移民区的农副产品、工业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具体而言,可以建立“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库区和安置区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制成品可以通过与受益区建立的市场平台进入受益区,经过具体的销售渠道直接进入大中超市,实现无缝对接。

最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农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加大科技种植的普及,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将移民区已有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验由移出区带入移入区,进而实现库区和安置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曾德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稳致富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农业经济,2007(6).

2、颜帮全,蒲晓东.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化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1).

3、廖蔚.当前水库移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研究[J].财政研究,2004(12).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德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作为工业巨头的诸多大企业,而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为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德国采取了设立州投资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资助项目、中小企业参股基金、市场开发项目,为中小企业创造、保证就业、提高竞争力,以及对出口市场的开拓、培训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成立巴伐利亚建设融资促进银行,为企业申请商业贷款提供政府担保;成立巴伐利亚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等一系列手段。而这一点与我国实际也相吻合,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无疑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9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合理引导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会加大区域间技术及物质交换的难度,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合理引导。如美国几个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如加州的“硅谷”、北卡罗来纳的“三角研究区”、佛罗里达的“硅滩”、亚特兰大的计算机工业等都位于落后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3

近年来,高职师范教育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技能型、实用型的职业教育的师资人才,满足着广大人民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欠发达的山区地区,也亟需为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批合格的优秀的高素质师资和人才。

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1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

山区地区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高职师范教育水平相对低下,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教育师资上都需要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从本质上来说,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需求是高职师范教育失业的软动力,而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生存与发展的硬动力来自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时,区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引发人才的教育需求。

1.2 山区经济结构升级需要高职师范教育人才的推动

在山区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新兴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广泛应用,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提高,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必须大力发展区域内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培养高职师范教育人才。

1.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需要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职师范教育需要适当扩大规模,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而同时高素质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会促进大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输出,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

2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落后,综合环境较差

虽然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多年,但由于山区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仍然相对低下,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读书无用,不如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之类的落后观念,同时,部分家庭经济能力不足,无力支持学生持续接受教育。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教育难度和周期都有所提升与延长,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对高科技的接受和应用周期也相对较长,难以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2.2 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短缺

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现状的限制,财政教育经费支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低,且教育投入多针对义务教育。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于办校建学、基础设施建设、学习资源购置、实习资源联系等方面本身就存在先天缺陷,加上经费投入不足的影响,更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局面。

2.3 师资力量薄弱,吸纳人才能力有限

基于社会现状,山区内独立设置的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部分建立在原中专基础之上,师资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很难满足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山区内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在人才引进条件和措施设置上能力有限。

3 山区高职师范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更新教育观念:抓教育就是发展经济

改变一个地区的观念必须从领导者入手,要想转变山区落后的教育理念,必须转变地区领导者抓教育的观念。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发展高职师范教育事业,就是促进经济发展,教育与经济必须要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的社会进步,要加快高职师范教育发展,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将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3.2 加大教育投入,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近年来,我国财政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山区政府也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教育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切实加大对高职师范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高职师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大对高职师范院校基础设施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为教育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其次,注重学生学习资源的购置,加大购置资金投入,购置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最后,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适当增加人才引进的福利条件,利用解决住房问题、提高安家费等条件引进人才。

3.3 外聘校外导师,改善教育实习模式

针对于教育师资不足的问题,山区高职师范教育院校可通过聘用校外导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首先,在素质培养上,将校外导师请进课堂,以课堂为教学平台,或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学生与资深教育专家以及优秀一线教师的交流与探讨;其次,与基础教学实验基地合作,组织学生到基地观摩、学习,了解有关教育教学如授课、管理、测试、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认识;最后,还要就学生的实踐能力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教授、介绍教学经验,教导示范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能力。

3.4 适应经济发展教育,优化专业设置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升级,区域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才能更好地协调进步,高职师范教育院校需要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多考虑市场需求,培养区域内或者整个经济市场内较为紧缺的高素质人才。在专业设置上,还需经过社会调研和各学校走访,了解教育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和趋势,拓宽视野,紧扣社会需求提供教育教学。

4 结语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4

一、主产区粮食产量和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从2007―2011年粮食产量看,黑龙江省在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2.6亿斤的基础上,连续越过800、900、1000、1100亿斤四个台阶,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14.1亿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生产发展了,财政收入会相应增加。但在粮食生产的问题上,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即生产粮食越多,则地方财政的包袱越重,粮食生产与地方财政的这种反向效应,日益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之和分别为:278.8亿元、370.7亿元、459.6亿元、643.9亿元、727.2亿元,其中,县本级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0.4亿元、81.5亿元、110.7亿元、147.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之和分别为:280.7亿元、368.1亿元、443.3亿元、625亿元、704.6亿元,其中,县本级支出分别为267.9亿元、350.1亿元、417.1亿元、582.7亿元、659.1亿元。全省43个产粮大县(市)本级收支相抵后全部为负数,各年度缺口分别为:215.5亿元、279.9亿元、335.7亿元、472亿元、511.9亿元。

综合县级财力计算口径的一般预算收入与中央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专项转移支付、上解支出等三项支出之差,2007至2011年,黑龙江省43个产粮大县(市)县级财力情况分别为:197.9亿元、238.3亿元、262.3亿元、346.5亿元、444.7亿元。从全国范围来看,如果按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仅占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的42%;从全省范围来看,同样按照总人口数量进行测算,43个产粮大县(市)人均财力水平也仅占全省平均财力水平的45%。

粮食产量和财力状况倒挂的现象还体现在省级层面。虽然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年均增长100多亿斤,但全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情况却以每年下降1至2位的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5位,到2011年仅排名第22位。县(市)级也如此。以产粮大市尚志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粮食总产不断攀升,从15.4亿斤一直增长到21.8亿斤,五年时间粮食增产6.4亿斤。但在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同时,该市经济特别是本级财政收入却没有同步发展,反而是收支缺口不断加大。据统计,2007年该市本级财政收支缺口为5亿元,到2011年本级财政收支缺口则达到了13.2亿元,陷入了“产粮越多、财政负担越重”的怪圈。

二、“产粮大县、财政穷县”原因分析

出现“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涉农税收。2007―2011年,黑龙江省的涉农税收情况如下:

自2006年1月1日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没有直接的税收负担。现行税制中涉农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14个税种。

从主要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看,在增值税方面,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予以免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以及远洋捕捞等予以免征。对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取得的所得减半征收。在营业税方面,对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生产的予以免征。在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对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内经营采摘、观光农业的单位和个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观光的种植、养殖、饲养的土地予以免征。在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方面,对农林牧渔业用地和农民居住用房屋及土地予以免征。在印花税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予以免征。在耕地占用税方面,对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在契税方面,对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予以免征。

由于有上述涉农税收优惠政策,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增收主要依赖农业企业税收。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税收主要由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构成。但受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影响,全省涉农税收年缴税额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以省产粮大市虎林市为例,2007至2011年,该市涉农企业年平均实现税收564余万元,分别仅占当年该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左右,税收贡献率相对较低。

由此可见,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免征,税负低的第一产业基本不提供财政收入,第二产业中涉及农业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粮食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几项主体税收上,而由于目前国家实行对粮食加工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导致上述几项税收占各地政府税收总量的比重都较小。即使能够征收的部分,按照现行的分税体制,粮食加工企业增值税收入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只获得25%;粮食加工企业所得税收入的60%上交中央,地方政府只获得40%。与此同时,按照现行政策,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开展粮深加工有诸多限制,导致涉农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有限,形成了粮食主产区“贡献大反而受益小”的不合理局面。

于是,转移支付制度日益成为粮食主产省(县)的主要收入来源。1996―2010年,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黑龙江省级对下实际转移支付规模年均递增43.3%,保障了重点民生支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主产省(县)财政的困境,解决了基本财力缺口问题。但与目前全国平均财力水平相比较,目前实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只是低水平的转移支付,仅能解决“吃饭”问题,能“治标”但不能“治本”。因此,要实现粮食主产区经济同步发展,使粮食主产省(县)人均财力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还必须健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促进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加快健全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立按商品量给予主产省转移支付的奖励制度。在现有对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县粮食产量、商品量增加量,每年再给予一定的补助,使其人均财力水平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取消对农业生产项目投入的地方配套。

二是进一步充实农业产业税源。从目前税收体制情况看,农业产业的税源比较单一。建议国家放开对玉米、水稻加工限制,加大对粮食仓储物流行业支持力度,适当增加或扩大农业企业税种,并将这部分税收收入划为地方政府财力。

三是进一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场准入和交易平台建设上,更应向农民倾斜;提高农业内部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分散的农产品加以集聚、整理和分类,并根据营销网络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采取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加工产业的重点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龙头加工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投资补助、原料成本补贴和资金贷款贴息补助等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实行有限的粮食价格管理,在价格调控方面进一步明确粮价保护的目的,合理制定粮食保护价格。同时,落实好粮食差价政策,认真实行优质优价政策等。

四是进一步稳定种粮农民收入预期,建立健全农民卖粮收入增长保障机制。建议扩大黑龙江省最低收购价粮食品种范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五是进一步形成产销区域合理分配格局。按照国家关于建立主产区粮食利益补偿机制的相关文件精神,主产区粮食利益补偿制度的基本内涵应当是,国家在继续坚持和强化现行粮食生产补助(农民种粮直接补贴、粮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产粮大县奖励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基础上,为统筹粮食产销区区域协调发展和利益关系,由国家单独建立对主产区的粮食利益补偿制度和机制。在具体补偿方法上,国家应以促进主产区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地方政府财力持续增强相协调为优先目标,统筹粮食产销区区域协调发展和利益关系,可按照主产省粮食流出量确定享受补偿的粮食数量,依据黑龙江省与销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和人均财政收入差距等因素,综合确定每斤粮食国家对主产省的补偿标准,并由国家综合计算确定对黑龙江省每年的补偿总额。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5

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将对河南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建材市场的发展与稳定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将出现新的亮点,中原地区的建材市场将会迈向一个新时期,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一提到河南的建材产业,给人的感觉就是该省的建材市场太多了,几乎每个市都有一个专业的建材市场,郑州更是大大小小各类建材市场超过半百之数。多年来河南以其地处中原腹地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我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与此同时,河南也不甘于仅仅作为承担建材行业销售流通的地理载体,一直大力发展本省的建材工业,以完善本省的建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中国的建材产业中掌握话语权。目前河南建材工业的利润和利税总额以及投资总额都位居全国前列,建材工业已经成为该省的优势产业。而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使建材产业在河南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建材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中一个颇具分量的重要砝码。笔者认为,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使中原这片热土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在意见的指引和鼓舞下,中原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将会有大的改变,未来,党和国家的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将会继续强化,这些政策将如暖暖阳春温暖着中原大地。那么,在“三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河南建材的发展将会出现勃勃生机,中原建材市场的氛围将出现新的改变,一切都将明媚起来。随着意见的实施,河南建材市场也将出现新的景观,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交易形势将会出现拐点,新一轮建材市场巨变将随时展开。那么,意见的出台对未来河南建材市场影响几何,中原建材市场前景如何,将会出现哪些变化?一是意见的出台将会大大的改善河南经济发展环境,而发展环境改变将越来越利好于河南建材的发展与建材市场的繁荣,尤其是意见把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更是给中原建材市场提供了想象空间。意见提出,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意见还把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所有这些将会大大改善河南建材发展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同时,中原地区是我国发展农业的优越地区之一,地处黄河流域内的河南,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农业条件得天独厚。河南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488万人,下辖18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大部分县市都是以发展农业为主,走进河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绿色的长廊,玉米棉花,瓜菜杂粮,五谷飘香,农业发展成为最大的景观。意见围绕加快中原地区农业发展,进行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要求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将为建材市场留下了需求空间,有利于建材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意见为中原农业的发展绘就了蓝图。未来,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挖掘秋粮增产潜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优先安排并重点支持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低洼易涝地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和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大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在保护地下水的前提下,在井灌区因地制宜实施“机井通电”和“以电代油”工程。推进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项目中央补助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直接拉动中原建材市场的繁荣。笔者相信,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编制了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通过实施兴利除害水利工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创新体制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河南省的粮食生产能力由目前的1000亿斤提高到1300亿斤。因此,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将成为当前与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意见提出,坚持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统筹协调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由南水北调干渠和受水配套工程、水库、河道及城市生态水系组成的水网体系。进一步推进黄河、淮河大江大河治理,支持河口村、出山店、前坪等大中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蓄滞洪区建设,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适度开展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水平。严格地下水管理,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加快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及配套工程建设,研究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问题,实施总干渠防洪影响工程,建立渠首、沿线地区与受水地区经济协作机制,确保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水质。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深化黄河小浪底枢纽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贯通工程前期工作。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研究设立黄河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权交易中心,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综合开发示范区,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所有这些,都将大大拉动建材市场,促进建材需求的增加,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将大有作为。二是意见的出台将会促进河南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而随着调整工业结构的加快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将会逐步催变中原建材市场,促进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未来河南建材市场的繁荣、健康和稳步发展奠定基础。意见提出,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改造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加快培育一批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等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这对于建材产业来说,尤其迫切!近年来,河南建材工业在解决量的短缺的同时,结构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建材工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仍然存在,大部分建材产品总量过剩,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因此,在意见的指引下,未来中原建材结构调整将拉开序幕。在发展建材工业规模经济的前题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旋窑水泥、优质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坚决淘汰落后工艺的小玻璃厂、小水泥厂,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化学建材和非金属矿加工制品,提高建材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品的加工链,提高建材企业经济效益。组建一批大集团,加强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实现建材工业的战略目标打好基础。通过调整结构,可以预见,通过结构的调整,将极大地促进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稳定建材价格,保持市场的繁荣。其实,结构调整早在进行中,2010的《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明确公示,将水泥生产线、实心粘土砖生产项目、铂金坩埚球法拉丝玻璃纤维生产线、页岩烧结实心砖生产线、100万m2/a及以下的建筑陶瓷砖生产线、50万件/a以下的隧道窑卫生陶瓷生产线、2000万m2/a以下的纸面石膏板生产线、3000万标砖/a以下的煤矸石等建材工业项目列入限制承接产业的目录之中。目前,宏观经济对建材工业和市场的影响增强,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强;建材市场的影响因素增多,不确定性、复杂性大大增强,同时建材市场的波动周期以及波动幅度也在改变。为应对这些变化,必须依据生产力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科学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面向国内外市场与发挥建材自身优势结合起来,针对市场的近期需求和远期需求,把市场需求与资源深加工结合起来,把瞄准国际市场和国内城市消费市场与开拓农村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拓宽建材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河南建材工业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进步作为结构调整的推动力,用先进技术更新落后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技术,用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取代多年一惯制的老产品,使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将改变发展建材工业单纯靠投资、上项目、高投入、低产出的外延粗放方式,尽快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将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开发非金属矿资源和资源的加工工业,积极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改变生产技术单调化、产品初级化、市场单一化、企业小型化的落后面貌,通过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改变营销方式,使非金属矿工业产品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多元化,注重发展深加工技术和市场开发,使非金属矿工业摆脱资源型的发展模式。这样将会使中原建材产量在总量控制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品种,建材工业产品将与国际标准并轨,促使企业按国际标准的质量生产产品,国际质量标准,将对水泥产品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使水泥工业有新的发展。市场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下向深处发展,增加高档产品品种,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企业经济效益及建材社会效益将会明显提高。

河南建材产业与市场还大有潜力可挖。三是意见出台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和积极推进城镇化将成为河南建材发展的推动力,促进未来建材市场的繁荣,促进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拉动建材工业与市场向纵深发展。意见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推进教育、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电信、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高效联系,实现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群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际功能对接、联动发展,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意见还提出,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建设集约紧凑、生态宜居、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支持中心城市优化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功能区为组团的空间格局。增强郑州综合服务功能,提升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能力,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制定覆盖全行政区的城乡规划,建设内涵发展、紧凑布局的复合型功能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促进建材市场的稳定与繁荣。因为,上述政策将会带动河南建筑业,而建筑业的兴旺也令整个建材产业蓬勃发展建筑业是建材的最大用户。笔者预计,在“十二五”,建筑业发展看好,“十二五”时期,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将在2010年4399.80亿元基础上逐年提高,产业规模达到新的历史高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将会使河南建筑业的规模持续扩大,直接壮大河南的建材产业,膨胀建材市场的空间。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群建设将更进一步推动河南各方面的建设步伐,交通、市政、化工、冶金、电力、房地产等工程建筑项目都将不断增加对建材的需求,从而刺激中原经济区建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容量之大令人生叹。四是意见出台将会强化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与物流,而区位优势和物流、交通等条件的改变也将会带来中原建材批发交易市场的繁荣和活跃,有望成为我国建材价格和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是东西南北经济交通的枢纽,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交通运输优势非常明显,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部战略转移中,又是连接东部和西部的桥头堡,这些都为河南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为此,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意见提出,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强综合规划引导,按照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要求,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建设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基地航空公司,增开连接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扩大航权开放范围,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提升郑州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机场站和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的高效连接,推进空路运输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改造提升洛阳、安阳、商丘、南阳、信阳、三门峡、漯河、新乡等地区通枢纽,形成与郑州联动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意见还提出,构筑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网络建设,提高通达能力,强化与沿海地区和周边经济区域的交通联系,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覆盖城乡、连通内外、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开工建设郑州至万州铁路,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逐步形成促进大区域间高效连接的铁路通道网络。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完成宁(南京)西(安)等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形成多条出海运输通道。统筹研究洛阳、南阳、商丘、明港以及豫东北、鲁山机场建设,支持发展通用航空,适时试点开放低空空域。完善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实施京港澳、连霍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建设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道改造和农村连通工程等建设。推进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等跨省航道建设。意见强调建设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专业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优化郑州物流功能区布局,支持郑州干线公路物流中心、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二期和航空港物流园等建设,强化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配送功能,促进交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建设内陆无水港,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型现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食品冷链、粮食、邮政等专业物流,建设全国性快递集散交换中心、铁路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洛阳、安阳、商丘、濮阳、信阳、南阳等区域物流枢纽。推动国内外大型物流集团建设区域性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大力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研究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上述各种交通、物流等大项目将会陆续上马,将会大大拉动中原建材工业和建材市场,如果上述意见的规划能够如期实现,其区位优势和交通物流将是堪称一流,更会强化省会郑州这个全国闻名铁路十字路口的枢纽作用,也更能突出京九和陇海铁路在商丘交汇后的第二个十字路口的枢纽副作用,河南的公路、航空等交通将会有更大的改观,到那时,中部特有区位优势尤其是交通和物流的便利,将会带来以郑州为中心的建材市场的繁荣,对于建设建材大市场,构筑建材大流通,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郑州是中国中西部建材贸易批发中转基地,是中西部的建材物流中心,每年建材贸易额达260多亿元。郑州建材市场数量之多、面积之大,足以让国内建材行业的人士惊叹。郑州现有较大规模的建材市场近20家左右。建材市场总量迅速膨胀的过程,也是各市场之间争夺优质商户的过程。河南在承接建材行业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相当明显。除了土地、劳动力等诸多优势之外,资源优势非常突出———有统计数据称,河南建筑装饰原材料的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未来,河南发展建材物流时,应该把初级产品的个性化二次加工作为重要内容。

河南建材工业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大对建材生产工业设计的研究和投入,逐步实现建材生产的集约化和柔性化。总之,意见的出台将会促进中原地区加快建设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建材批发交易市场,提升市场水平,降低交易成本;郑州、开封、洛阳以及一些地级大市如南阳、新乡、焦作、商丘以及安阳等将成为建材交易的大集市,市场交易将会空前活跃。这些批发交易市场将会成为反映全国建材市场价格的动态,准确传递市场价格信号,成为建材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晴雨表’。五是农村建材市场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靓点,中原经济区建设或催生农村建材消费大市场。意见提出,提高以城带乡发展水平。发挥县(市)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强县城发展活力,支持有条件的县城逐步发展为中等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原则,支持基础较好的中心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强化其他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成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鼓励城市骨干企业与农村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同时,意见还提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支持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村庄内外道路硬化。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沼气建设,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所有这些,则有望成为拉动城镇和农村市场增长的“双翼”。对水泥、玻璃、陶瓷、涂料、地板、五金、家具、灯饰等产品的销售将产生巨大拉动作用。未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将直接拉动建材需求,同时,河南建材工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腾飞的基础。就说水泥工业吧,截至目前,河南省水泥大小生产企业超过200家,年产量继江苏、山东之后,位居全国第三位。同时河南水泥行业技术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干法生产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水泥生产比重。本省的天瑞水泥和同力水泥两家企业占据了本地大部分市场份额,且已经走出省内、布局全国。玻璃工业作为河南建材产业的另一个支撑点,其整体规模在全国居于前列。时至今日,河南生产平板玻璃的企业数量在2009年初十家左右的基础上翻番,质量上经过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玻璃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了以上市公司“洛玻股份”为首的中西部生产能力最大的综合性玻璃深加工集群。工艺先进的浮法玻璃已为大部分河南企业采用,世界三大浮法玻璃工艺之一的"洛阳浮法"就诞生在河南洛玻集团。为适应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和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河南对改造传统建材产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墙体建筑材料、保温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不遗余力。河南狠下决心在全省所有省辖市和30个县(市)“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后,新型建材行业迅速崛起且不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新型建材每年可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约500万吨以上,预计全省2011年以粉煤灰、煤矸石、黄河泥为材料的新型墙材产量超过300亿标砖,新型墙材应用比例达75%以上。另外,河南还是全国最大的优质高效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全省耐火材料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优质合成耐火原料产量达100万吨以上,普通耐火材料下降至30%以下,不定形耐火材料比例增至40%以上,特种功能及优质高效耐火材料占35%以上。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6

[关键词]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合作机制

[DOI]10.13939/ki.zgsc.2016.16.168

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整体性社会结构的变迁,跨区域社会问题大量涌现,政府间沟通、协调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基于行政区划刚性约束的地方行政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地方政府合作提出了现实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都将地方政府合作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地方政府合作,但总体而言,合作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合作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地方政府合作的速度

1.1 合作区域不断拓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合作已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全国各个地区散播,除了较早出现的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合作外,目前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也普遍展开了合作,如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成渝经济区、闽南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辽中南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

1.2 合作层级不断增加

地方政府合作已在各个行政层级全面启动,主要有:省级层面的地方政府合作,如长三角经济区、东北经济区、西北五省区经济技术协作联席会等;跨省级行政区划的毗邻地区地方政府合作,如湘鄂毗邻四地市协作区、闵浙边区三地一市经济技术联谊会、嫩江流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川毗邻十二市经济区、鄂赣九地市经济协作区等;省级行政区划内的地方政府合作,如杭州都市经济圈、苏扬两地六市经济技术协作网、川南经济技术协调会、闽南经济区等;跨地区的对口支援,如、援疆、援青、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等。

1.3 合作领域有所拓展

地方政府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领域,具体涉及区域经济协作、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治安维护、应急管理、信息配套建设等诸多内容。例如,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赣鄂应急合作协议、滇粤劳务合作、泛珠三角区域人才服务合作、泛珠九省市医保异地就医合作、黄河金三角区域警务协作、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等。

1.4 合作形式趋于多样

地方政府合作的形式已从合作各方领导互访,签订意向书等发展到组织联席会,设立合作论坛,举办经贸合作洽谈会,签订合作协议,组建联络、执行机构等。例如,西北五市经济技术联席会、闽浙边区三地一市经济技术联谊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长江论坛、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长株潭三市文化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长三角地区重点合作专题组等。

1.5 合作的制度化水平逐渐提高

一方面,地方政府合作的各项互动机制已开始建立,并不断健全完善,主要包括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磋商机制、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制度、环境治污现场检查和督察机制等。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省级政府创建了“三省市主要领导定期磋商机制”“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污染联防、信息沟通和通报机制”“长江三角洲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等,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日常工作办公室工作制度”“部门衔接落实制度”等;另一方面,合作协议的内容也更加规范成熟,具有更强的约束力,主要包括收益共享、成本共担、信息互通等。

2 地方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重经济协作轻公共服务供给

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普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公共服务供给的现象。目前,跨区域公共服务供给合作在地方政府合作中占比极其有限,成功的合作更是凤毛麟角。从合作组织来看,现有的地方政府合作组织大都是致力于经济协作和经济技术交流,如经济协调会、经济技术联谊会、技术和经济协作网络等。从合作领域看,合作内容主要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通关一体化、产业结构转移、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等。例如,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的相关资料粗略统计,自200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二十余项与地方政府合作相关的区域规划,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振兴东北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等,这些规划确定的区域合作的主要内容大都是经济领域的和与经济相关的。

2.2 形式大于内容

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但合作的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地方政府间的许多合作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政府间协议、合作意向书等签署了很多,但只是搭了个架子,摆了个样子,走了个过场,声势很大,徒有虚名,合作协议的内容多数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合作组织也更多成了摆设,合作并无实质性进展,更谈不上带来实际效益。

2.3 内生动力不足

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自发性和自主性不足,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建立在共同需求的基础上,而是出自上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安排、命令等;合作中出现了矛盾和纷争更多的不是通过相互博弈和协商的途径解决,而是依靠共同的上级政府用行政命令和行政裁决的手段解决。例如,在已签订的地方政府合作协议、合作意向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迎合和应付上级政府,因而或合作内容非常虚,难以具体实施;或对收益/成本分配的规定不清晰,致使参与的各方无力采取进一步的合作行动。自发性和自主性的不足导致合作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应有的活力。

2.4 制度化水平不高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成熟的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尚未普遍建立起来,合作组织形式的制度化程度也相对较低。目前除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已初步建立了若干合作机制外,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更多的是通过倡导的方式进行的一种非制度化的合作,多数停留在会议、论坛、协商、互访的层面,主要依靠地方领导的认知来推动,缺乏完备的制度化的地方政府合作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做保证。完善的合作机制的缺失使得合作难以持续和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郑景元.加强琼粤区域合作,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J].中国市场,2014(8).

[2]丹.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51).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7

[关键词]欧盟 珠三角区域一体化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814.1;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9-0035-07

2009年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意味着珠三角区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问题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公共政策议题。本文拟以欧盟区域一体化为借鉴,从制度层面研讨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创新路向。

一、欧盟区域一体化的基本经验

欧盟是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成功典范。欧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已逾60年,先后经历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三个阶段,如今的欧盟已成为由27个国家组成的庞大区域联合体。欧盟区域一体化的基本经验如下。

(一)构建多层次、网络状的组织体系

为解决欧盟成员国之间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差异问题,推动其区域一体化的顺利发展,欧盟构建了多层次、网络状的组织体系。正如欧盟研究专家贝娅特・科勒-科赫(Beate Kohler-Koch)所指出,欧盟已经不是多层级治理模式的“三明治”体系,而是一种多层次、组织间网络状治理体系。

欧盟设有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5个主要机构。其中,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组成;欧盟理事会是欧盟的主要决策机构,由来自欧盟各成员国政府的部长组成。理事会肩负着协调成员国立场、制定一体化的法规和政策、推动欧盟一体化发展的重任;欧盟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实施欧盟有关条约、法规和欧盟理事会做出的决定。向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政策实施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欧洲议会除和欧盟理事会共享立法权外,还有民主监督权及欧盟预算的决定权;欧洲法院则是欧盟的最高法院,其职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二是直接对成员国进行。使欧盟一体化的运行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欧盟在上述机构及成员国政府中都设置了专门的区域协调机构,如欧盟委员会内设的第16事务部(D-G16)即“区域政策事务部”,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内设的区域政策委员会等,在纵向上形成了超国家、国家、跨境区域、地方等多个层次的区域协调体系,实现了各个层次的权利平衡和利益表达机制的畅通。与此同时,欧盟横向方面的区域协调组织也名目繁多,如区域委员会、银行、利益团体、政策联盟等在整个区域协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反馈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日益彰显出公共部门、私营机构与第三部门的“合力”作用。

(二)采用多管齐下的政策工具

欧盟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共同体和法治社会,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较好地选择和采用了法制、经济和行政多管齐下的区域协调政策工具。

一是完备的法律工具。欧盟不是一个国家,但欧盟国家间区域一体化却创造了一整套前所未有的既不属国内法也不属国际法的独特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欧盟国家间区域一体化就是建构在这一法律体系基础上并在其指导和规范下发展的。此外,欧盟的成员国也制定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如德国的宪法、改善地区经济结构的法律等,在促进德国区域协调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总之,欧盟采用了完备的法律工具,使欧洲一体化得到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保证。

二是精细的经济工具。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手段,集中体现在设计精细的多种扶持基金方面。这些扶持基金主要有结构基金(Structural Fund)、聚合基金(Cohesion Fund)、团结基金(The European Union Solidarity Fund)和预备接纳基金(Pre-accession aid)。欧盟通过上述扶持基金的组合使用,落实了区域协调政策,使落后区域追赶发达区域,重构衰败的老工业区域和振兴萧条的农村区域,扶持城市或跨界地区的滞胀区域,有效地推动了欧盟成员国的协调发展。

三是规范的行政工具。欧盟为区域发展基金的筹集制订了相关规定。如规定每个成员r国每年要上缴本国GDP的1%作为欧盟预算经费,其中四成用作各种基金扶持区域协调发展。同时,确立了区域援助的通用规则和严格的项目报批流程,包括财政援助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得瞒报;要有伙伴制;欧盟的经费不能取代成员国或区域的公共支出;必须有区域的优劣势分析(SWOT)、独立的评估和伙伴咨询;每个项目均需有量化目标、有实际意义的产出结果和融资方案等。此外,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第一步,欧盟委员会下设的区域总司(DG-16)提出议案,内部协商论证后形成动议稿;第二步,欧盟专门委员会讨论形成修正案;第三步,欧盟理事会批准;第四步,欧洲议会批准;第五步,欧盟委员会执行。

(三)形成多样化的区域协调模式

一是落后区域治理模式。随着欧盟版图的扩大,其成员国内部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明显。因此,对落后区域(1ess developed regions)的治理成为欧盟的重中之重,欧盟结构基金的很大比重就用于扶持这些地区的发展。在欧盟,一般按人均GDP水平来确定某一地区是否属于落后区域,如果该国或地区人均GDP低于欧盟人均GDP的75%,就被确定为落后区域,可以享受欧盟基金的资助。目前,欧盟有超过25%的人口、64个区域的人均GDP低于75%的欧盟均值,属于典型的落后区域。

二是创新区域发展模式。创新区域是新经济时代欧盟区域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早在1995年欧盟就了《创新绿皮书》。在2000年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欧盟理事会上,又明确提出了建立欧盟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将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社会的战略构想。在欧盟这种整体的创新政策和竞争激励机制指引下,近10年来欧盟国家共涌现出200多个颇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区域。

三是跨境合作模式。跨境合作是欧盟国家区域整合的一种新模式。它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行政区边缘区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其中丹麦、瑞典两国跨境的“奥尔胡斯区域合作”(Oresund Region)是欧盟国家跨国合作的成功范例,它被经合组织(OECD)称为

“跨境区域合作的佼佼者”。奥尔胡斯区域合作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这种合作有一整套健全的制度安排作保障。它包括两国间、区域主体间和各级政府间的区域合作组织体系及市场、公民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网络。其中,民间的“奥尔胡斯区域委员会”负责区域合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是流域治理模式。欧盟境内有莱茵河、多瑙河等众多国际河流。流域的合作治理问题非常突出。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欧盟形成了一套丰富而又实用的流域治理模式:成立了流域保护国际委员会;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和制度约束力的公约;设立由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组成的观察员小组,监督各国流域治理计划的实施:签署了系列流域水环境管理协议以及制订实施流域可持续发展计划等。

上述表明,欧盟在冲破国界阻隔,推进跨边界区域协作治理,实现超国家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整合方面,走出了一条具有一定普适性效应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道路。

二、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共广东省委早于1994年10月召开的省委七届三次全会上就明确提出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设想。次年,广东省政府制订与实施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卓有成效地推动了珠三角地区经济和都市圈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目前,珠三角地区正按照《纲要》的总体框架要求,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殊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1、签署了系列合作协议。

一是“广佛同城化”合作协议。广佛都市圈是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强化广州、佛山两市的同城效应,对于有效落实《纲要》,全面提升广佛整体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携领珠三角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建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2009年3月19日,广州市和佛山市签署了《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广佛两市将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拓宽合作领域、促进两市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和推动两市经济社会等方面更加紧密融合,并全面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格局。随后,广佛两市还签订了环境保护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城市规划合作、产业协作、法制合作等多份子协议,拟率先通过公共交通、城市规划、产业链、区域市场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推进广佛同城化。

二是“深莞惠”合作协议。2009年2月27日,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在深圳召开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并签订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加快珠江口东岸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该协议提出重点加强深莞惠三市之间发展规划的衔接,在产业发展上错位发展,加大东江流域的水资源共同保护力度。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完善珠三角电网和跨区域输电通道,加强三市在治安、疫情、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急协作。此后,深莞惠三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合作、环保合作、金融业合作等协议也先后签订并启动。

三是“珠中江”合作协议。2009年4月17日,首届珠海、中山、江门三市紧密合作工作会议在珠海举行,会上签订了《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三市将率先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环保、应急处理等方面展开合作,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形成珠中江三地互动共赢的良性发展,全面提高珠江口西岸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同时,珠中江三市还先后签订了医疗卫生服务、旅游、警务、农渔业、环保合作等具体领域的合作协议。

四是“广佛肇”合作协议。2009年6月19日,广州、佛山、肇庆三市签署了《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以一体化为目标,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劳动力和产业双转移为重点,推动广佛肇经济圈发展。框架协议签订后,广佛肇三市还在交通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签订专项合作协议,同时拟共同开展广佛肇经济圈重大战略研究,制定广佛肇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

五是珠三角九市专项合作协议。除上述“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个经济圈的合作框架协议外,近几个月来,珠三角九市还陆续签署了区域应急管理合作、警务协作、反走私紧密合作、公积金异地互贷、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作、公职律师协作、版权协作、人才工作联盟合作、旅游合作等具体领域的合作协议,各种合作协议的签署已成为当前珠三角地区的一个热门公共话题。

2、形成了初步的协调机制。

推动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必须有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形成如下协调机制。

一是区域合作发展论坛。从2003年开始,广州、佛山两市先后举办了广佛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共同研究广佛同城化战略规划和政策框架,以及提升广佛都市圈的对策。目前,佛山和广州正准备举办广佛同城化论坛,围绕广佛同城化问题,带动媒体全方位的报道,及时宣传同城化的新动态、新举措和新成果,共同合作,共同出谋划策,共商广佛区域合作与发展大计,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广佛同城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其他区域也举办了类似的区域合作论坛。

二是高层联席会议。上述珠三角中部、东部、西部地区的紧密合作框架协议都规定,建立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原则每半年举行一次,通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情况,对重大合作事宜进行协商和决策;在此基础上,建立市际政府间工作协调机制,就相关事宜进行安排和沟通。

三是部门间工作协调配合机制。通过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开展合作,这是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亮点和重要举措。如广州、佛山两市公安局的警务协作和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的警务协作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广州与佛山两市的改革发展、规划、交通、经贸、环保、宣传、体育等部门间的沟通对接机制正在逐步建立。上述机制有利于《纲要》和城市间合作协议的贯彻落实。

四是城市间学习考察与公务员交流。在珠三角地区,各市领导之间的互访、考察交流已成为日益频繁的活动。如2009年4月1日至1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集中组织珠三角地区九市市委书记、市长以及省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央驻粤单位主要负责人,先后在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召开落实《纲要》现场会,现场会举办时间之长、代表团规格之高以及考察点之密集都是以前罕有的。《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还提出,在广佛两地试行两市政府公务员交流和相互兼职制度,推动人员交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发展理念融合和体制机制创新。这种市际干部交流对于促进两市政府间交流。推动两市区域合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建立了区域协调机构。

一是市际合作领导小组。目前珠三角地区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中,都提出设立市际区域合作“领导小组”作为推进和发展合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通常由协议成员方的市委书记、市长组成,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

二是专责小组。上述合作协议都明确规定就重要合作事项成立专责小组,负责区域合作的推进和落

实。如《广佛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广佛两市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干的人员组成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四个专责小组,就两地合作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和协调。专责小组要“建立行政磋商机制和行政互认机制,负责两市相关领域衔接协调,并落实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确定的有关工作事项,对接制定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制定具体举措,协调推进落实”。

三是日常办公机构。前述高层联席会议都在各市的发展改革部门设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具体事项的落实。

4、启动了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

目前,广州佛山两市在省建设厅的指导下,正在携手编制《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规划重在明确广佛都市圈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以促进广佛两市城市功能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已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开展《珠中江区域紧密合作规划》的编制工作;“广佛肇”经济圈区域一体化的规划编制问题也已提上了议事日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1998年第一次粤港合作联席会议、2003年第一次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及深化落实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来,粤港、粤澳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纲要》颁布以来,粤港、粤澳三地之间进行了更紧密的合作。笔者相信,粤港、粤澳区域的更紧密合作,对于推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一体化建设,促进粤港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区行政的传统思维和理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虽然珠三角地区在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行政区行政的传统思维和理念仍然存在,影响甚至制约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纵深推进。这种行政区行政理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区域内发展理念的不一致,一些地方各自为政,盲目上项目,铺大摊子,争夺资源,导致区域内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和产业同构问题比较严重;二是“切块”管理,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及交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三是管理主体单一化,缺乏激发和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区域公共事务治理的意愿与能力,进而在处理区域公共问题时,以命令替代对话,以官方意志替代公众意愿。

2、一体化的法规制度缺失。

如前所述,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已经签订了许多合作协议,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主要依靠签署市际协议的方式来进行。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无法律对这种行政协议的效力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容易使协议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各地行政权力互不隶属,运行机制各有不同,如果仅靠行政手段和方式来开展协调,势必导致执行力不足而使协议收效甚微且不能长久。从实际情况看。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也已暴露出各地由于法规规章冲突、执法依据不一而造成统一规划难以实施、执法合作成本高企等问题。

3、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是珠三角地区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过程中虽然建立了诸如“领导小组”、“市长联席会议”、“专责小组”等合作机制,但还缺乏强有力的一体化领导机构来确保实施,尚没有形成一套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反馈机制与监督机制,因而当面临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入等涉及到双方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摊的棘手问题时,这种体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往往使许多问题搁浅或遗留。二是至今主要是政府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舞台上“唱独角戏”,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一体化的组织间网络体系还没有形成。三是目前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尚缺乏各种有效的区域利益协商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政绩考核机制等,使得地方政府最大程度地追求着本行政区域内的狭隘利益,进而影响《纲要》的有效实施。

三、基于欧盟经验的珠三角一体化创新路向

广东省委书记最近在讲到珠三角城市一体化时指出,欧盟各国之间的利益涉及货币等复杂因素,尚能协调好,作为一个省的若干个市,不可能协调不好。的确,虽然欧盟的情况与珠三角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但欧盟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等基本经验对于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借鉴欧盟经验,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向如下。

(一)区域一体化理念的创新: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一体化的理念很难实现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欧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成员国各方具有共同的合作理念,尤其是法德两国。法德百年来为争夺领土和霸权几次兵戎相见结下深仇大恨,没有法德的和解很难实现欧洲一体化。在推行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法德两国正确处理历史恩怨,摒弃前嫌向前看,从猜疑妒嫉的敌国转变成紧密联盟中相互依存的轴心,从互谅互让发展到互相信赖互相尊重;其他各成员国也有强烈的一体化共识,由此推动了欧盟一体化的发展。欧盟的区域一体化理念确实值得珠三角地区借鉴。在这方面,《纲要》也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九市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因此,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需要珠三角地区的各市政府破除以边界为基础、各自为政、单边治理等狭隘的行政区行政理念,树立以跨边界为基础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区域协作公共性管理(Regional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m,RCPM)主张整体、开放、联合、协作和互信等基本价值理念,它不仅是一种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理念,更是一种推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战略。它植根于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理念,即在一个地区边界管辖意义逐渐下降的公共管理世界中,区域内各政府应该突破或超越以边界为基础的科层制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跨边界为基础的一体化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以提升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绩效。

(二)区域一体化体制的创新:从一元化到多元化

如前所述,为实现欧洲一体化,欧盟建立了由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共治的组织间网络体系。《纲要》也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显然,要实现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既需理性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组织间网络机制,增强区域一体化决策的民主性和合法性。又须精心设计一体化的区域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增强《纲要》和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执行力和作用力。

一是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组织网络体系。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意味着珠三角地区各市将从行政区内部科层制管理走向跨区域联合管理,它有利于构建一种超越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的组织网络模式。组织网络模式是典型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它是指在跨管辖区、跨边界、跨组织或跨部门环境中,为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构建组织网络安排,通过多个不同组织或部门之间的对话、谈判和协商,达成协作承诺,并通过执行和实施这些承诺,联合治理单个组织或地区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

目前,应该着力构建与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相适应的政府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一体化的区域网络治理格局。首先,增强政府的领导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创新意识,发挥政府在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最大推动功能。其次,强化市场主导、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参与,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协同、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组织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区域网络治理体系。最后,健全一体化的区域市场组织体系,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

二是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根据《纲要》提出的“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在政府机构设置中率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和“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借鉴欧盟的运作模式,可考虑设立具有综合指挥协调功能的“珠三角区域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并设立相应的下属机构,如综合规划、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农村经济、环境保护、口岸管理、流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等部门,将区域公共问题和一体化问题交由相关机构去处理,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跨时段的合作,使中央给予“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得到更好的执行和落实。同时,设立“珠三角区域合作争端调解委员会”,由广东省政府牵头,珠三角地区各市政府官员和法律专家组成。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应地区间争端当事方提请的争端解决请求,运用斡旋、协商、调解等手段促使争端各方解决纠纷和争端。必要时,还可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牵头,组建由珠三角地区九市中级人民法院委派代表参与的“珠三角区域合作司法协调委员会”等类似机构。

(三)区域一体化机制的创新:从简单化到精细化

欧盟推进区域一体化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设计了精细化、多样化的协调机制和协调模式。借鉴欧盟经验,结合珠三角地区的实际。目前应构建如下机制。

一是构建法制机制。按照《纲要》提出的“着力构建法治政府”的要求,要在国家法制和地方法制建设两个层面做好推进《纲要》有效实施的立法工作,废除与一体化有冲突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建立和健全与区域一体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法制保障,实现从“依靠政策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向“依靠法律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转变。

当前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协调,打破自成一体的行政格局导致的政策壁垒,扫清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建议广东省人大行使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制定促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法规体系,如《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条例》和《珠三角区域规划条例》等,通过法律手段保障《纲要》和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有效实施。同时,珠三角地区各市应联合制定一体化的区域政策和行业规范、区域市场准入规则、区域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区域市场监管体系等。

二是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必然涉及到不同城市之间的利益分配,必须有大局意识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长期以来珠三角地区难以建立一体化协调发展格局的关键是,在目前地方政府主导发展格局中各地区都在“打小算盘”,缺乏一个有效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广东省委书记在讲到珠三角区域一体化时曾指出,在实际操作中,不应该出现“人人都觉得从长远来说同城化好,但是一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个个又都不愿意舍弃”的现象。

因此,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构建合理的地区间利益分配、约束和激励机制。如在涉及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管理收费等利益问题上,如何进行利益分配、协调、补偿一系列的问题,必须由各兄弟城市共同协商解决。同时,要统筹完善珠三角地区的财税体系,解决珠三角九市之间的发展均衡问题。此外,本着互惠互补的原则,珠三角各市应与港澳建立更加紧密的协作机制,消除无谓的“龙头老大”之争和城市间的恶性竞争。合力把珠三角区域的“蛋糕”做大做好。

三是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根据《纲要》提出的构建“数字珠江三角洲”的要求,在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过程中,珠三角各市应突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和体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城市和数字化区域,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联合执法信息机制、维权信息联动机制和检测结果信息互认机制等。实现珠三角区域公共信息管理一体化。

四是构建综合绩效评价机制。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应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体化,是经得起实践、公众和历史检验的一体化。如果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绩效是以牺牲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公共利益为代价,一体化政绩就变成了劣迹,这样的一体化不会有好结果。因此,必须按照《纲要》提出的“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考核奖惩机制”的基本要求,以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导向,按照珠三角不同功能区划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绩效评估体系,同时完善政绩监督机制、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德]贝娅特・科勒-科赫等,欧洲一体化与欧盟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崔朝阳,市际协议非最佳选择[N],羊城晚报,2009-06-10,

[4],欧盟都能协调,何况一省中的九市[N],南方日报,2009-02-03,

区域经济发展建议篇8

关键词:亚洲金融对外贸易区域合作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1-047-04

尽管建立亚洲区域货币有助于打破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促进亚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但基于亚洲“全球化”趋势强于“区域化”的特点以及亚洲经济缺少“领头羊”的现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甚至单一货币区等较深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的难度较高,现实意义也不大。围绕区域核心货币的竞争仍是主流,真正的货币合作恐怕要在鼎立之势打破之后。

未来10年内,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框架应以完善政策对话、危机救助、监管合作等机制为主,同时培育发展区域金融市场。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和各国的金融深化,改善亚洲金融体系结构,为亚洲贸易投资模式的转变和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创造条件。中国则应着力为扩大人民币的区域使用创造经济和制度条件,把人民币打造成区域核心货币。

一、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区域金融论坛形式为主的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启动。目前,虽然在清迈倡议下的区域流动性救助安排、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政策对话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迄今为止,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清迈倡议”实现了多边化,区域流动性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

2000年5月,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东盟+3)的财长们决定在东盟+3的框架内设立一个区域金融合作协议,这就是清迈倡议。财长们决定,通过清迈倡议在四个重要领域展开合作: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建立资本流动监测机制,建立区域政策对话和经济监控机制,进行人员培训。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具有准机构性质的流动性救助机制,清迈倡议对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清迈倡议只是促进进一步谈判的协议,而不是一个关于货币互换安排的最终协议,此后,在清迈倡议下的行动逐步展开。

2007年5月,在10+3日本京都财长会议上,各方一致同意通过建立自我管理的外汇储备库,即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或财政部分别划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建立区域储备基金。该基金再签署协议,委托各参与国在非危机时期分别管理各自的出资,危机发生时集中使用储备基金,帮助发生危机国家应对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区域储备基金的建立,是改变清迈倡议以往的双边性质,向多边化机制发展的开端。同时,东盟+3决策机制和基金启动机制也从双边安排向多边转变。

2009年2月22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盟+3财长会议为强化清迈倡议再次采取行动。财长们在会后联合公布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行动计划》,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将共同储备基金扩大到1200亿美元。与此同时,为保证共同储备基金有效管理和使用,提议建立独立的区域监控实体。在上述两项措施实施之后,共同储备基金启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性贷款的挂钩比例从80%进一步降低。

2009年5月3日印尼巴厘岛10+3财长会上,各方就外汇储备库主要要素及香港加入储备库达成一致。储备库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中(包括香港)日韩和东盟按照80:20比例出资,中国、日本分别为384亿美元,韩国为192亿美元,东盟为240亿美元。在中国的出资份额里,香港出资42亿美元。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于2010年3月24日正式生效。2010年5月初,在10+3塔什干召开的财长会上,各方就10+3独立监督机构(即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

“清迈倡议”的多边化以及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不仅完善了亚洲区域流动性救助机制,而且为开展区域货币合作搭建了基础平台。

(二)亚洲金融市场发展倡议多,联合行动少

2003年由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EAP)牵头成立的亚洲债券基金一期(ABFl)是发展区域债券市场第一次联合行动,总金额为10亿美元,现已全部投资于EMEAP经济体中和准发行体发行的美元债券。由和准发行人发行的债券只能以美元计价,因为没有本地货币的参与和缺乏二级市场。2005年6月,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正式推出亚洲债券基金二期(ABF2),种子基金数额为20亿美元,确定了向私人部门开放的原则。投资方向由8个经济体的和准美元债券拓展到和准本币债券。与第一期不同的是,ABF2允许在八个市场上发行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债券,这八个市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

在亚洲金融市场发展方面的倡议很多,包括2003年东盟+3也提出了建立亚洲债券市场动议(ABMI)、2002年泰国提出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CD)、2002年香港提出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和信用担保市场的倡议等。但基本没有采取联合行动。2008年5月10+3马德里财长会通过了ABMI新路线图,其重点是推动各国进一步发展各自的本币结算债券市场,从而进一步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新路线图”主要致力于10+3促进本币债券的发行、扩大本币债券的需求、完善债券市场监管架构以及改善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2009年,新的东盟+3签署的《行动计划》,再一次将建立区域金融市场提到议事日程,但没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三)建立了多层次的政策对话机制,但一些跨区域的论坛在促进亚洲区域合作方面的作用有限

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中最重要的政策对话机制是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1国组成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EAP)。该组织成立于1991年2月,其宗旨是通过交流与合作,维护东亚金融稳定、推动区域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支付体系建设并加强银行业监管合作等。为加强EMEAP在金融稳定方面的合作,2006年11月,EMRAP行长会决定成立副行长级的货币与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经济监测、危机管理等重要职责。此外,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参与的东南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论坛(SEANZA)以及跨区域亚欧会议(ASEM)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也为亚洲加强政策对话和经济监督提供了平台。但是,由于美国并不愿意看到没有他参与的亚洲区域集团的建立,美国的干扰也是亚洲区域合作的障碍,由美国参与的跨区域论坛在促进亚洲区域合作方面的作用有限。

(四)亚洲汇率和货币合作停滞不前

关于亚洲汇率机制和货币合作主要还处在学者研究和探讨阶段。尽管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曾提出亚洲通货单位(ACU)的动议,由于存在很多技术困难,参加国之间无法达成共识,亚洲开发银行将原定2006年5月启动ACU的计划无限期推迟。虽然在亚洲,日元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区域效应相对较强,但任何一种货币都没有成为其他国家的锚货币,不是区域核心货币。

二、亚洲“全球化”倾向大于“区域化”,大量金融资源区外循环,区域金融合作缺乏推动力

亚洲国家主要通过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普遍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产业发展既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也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这决定了亚洲基本的贸易流向。尽管亚洲区内贸易份额从2003年开始已经超过区外贸易,但从贸易最终需求看,亚洲对外贸易的主要需求拉动力仍然在区外。亚洲对外贸易最终需求70%左右依赖欧美市场。而导致区内贸易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跨国公司主导的东亚生产网络布局。从自由贸易协定数量上看,目前亚洲国家在谈和已经签署的自由贸易区协定猛增到近100个,但亚洲区内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数量只占全部贸易协定的25%。

亚洲资本流动也不具备“本地偏好”(home-biased)特点。第一,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亚洲国家加快开放资本帐户,区内FDI也因跨国企业生产网络区内布局而活跃,但投资的区内份额仍然比较低,亚洲FDI流入和流出60%左右是在区域内进行的,如果排除香港因素,东盟10国+3(中日韩)的区内直接投资份额仅为30%左右。亚洲区内证券投资份额大致为10%。第二,由于亚洲区内没有稳定的可信赖的国际货币,无论区内还是与区外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主要以美元来进行结算,亚洲国家为保障国际支付能力不得不储备大量美元储备资产,这决定了亚洲区域净资本流向;第三,亚洲国家金融市场在规模、效率、深度和流动性等方面与美国和欧洲都有很大差距,金融体系结构是银行主导,无论是官方外汇储备还是私人资本不得不投资美国等区域外的金融市场。大量的亚洲储蓄剩余不是在区域内转化成投资,而是在区外循环。

可以说,亚洲的区域化不仅没有表现出对区外的对抗性,反而是全球化的“副产品”。无论从贸易还是投资方面看,亚洲的“全球化”倾向都大于“区域化”,这导致亚洲各经济体对美元和美国金融市场的依赖。尽管近年来亚洲区域各主要经济体相互依存关系逐步深化,但亚洲区域金融资源的区内循环比重不高,金融运行不可能摆脱美元体制1。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经济受美国和欧元区宏观经济政策的外溢效应更大,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不突出,使合作缺乏动力。这也是亚洲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未来10年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框架

基于亚洲“全球化”趋势强于“区域化”的特点以及亚洲经济缺少“领头羊”的现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建立汇率联动机制甚至单一货币区等较深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的难度较高,现实意义也不大。围绕区域核心货币的竞争仍是主流,真正的汇率和货币合作恐怕要在鼎立之势打破之后。

未来10年内,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框架应以完善政策对话、危机救助和防范机制为主,同时采取合作或单独方式发展区域债券市场。

(一)强化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EMRAP)对话平台的作用,加强政策对话

尽管涉及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对话平台比较多,但EMEAP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对话机制。已经初步构建了危机管理构架及建立了金融市场交易室网络。EMEAP的相关机制分为三层:行长级会议机制、副手级会议机制和工作组会议机制。已经发起了两期亚洲债券基金,编制了地区金融稳定宏观监测报告。相对其他论坛,其参与成员相对较少,容易达成合作共识,未来,应将其作为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政策对话的最重要的平台。

(二)在“清迈倡议”原则框架下,继续完善亚洲区域危机救助和防范机制

第一,进一步加强外汇储备库建设,应在“清迈倡议”多边化的基础上,增加其独立性,逐步减少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资方案的联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的的补充转变成替代。这虽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不愿意看到的,但这正是亚洲摆脱美元体制的重要手段。

第二,加强区域内经济监测机制和区域金融监管机制。清迈倡议建立之初有四个内容:监控资本流动、区域金融监管、货币互换和培训。但目前看,主要在危机后解决区域内的短期流动性短缺问题取得比较大的进展,在危机防范方面少有作为。未来应在经济监测、国际资本流动监控和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建立机制.

第三,逐步加强外汇储备库的机构化,为设立亚洲货币基金做准备。目前外汇储备库尚未使用过,根据规定,在非危机时是由各国央行管理,但是到危机时刻储备库如何实现有效管理还是个问题。从长远发展需要看,按照亚洲货币基金的方向发展,外汇储备基金需要集中统一账户管理,储备库的机构化也是必然选择。

(三)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ABMI)下,大力发展亚洲债券市场

由于亚洲主要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比较缓慢。实际上,亚洲金融市场发展与亚洲主要依赖欧美市场的贸易模式转变互为条件,要转变亚洲过度依赖外需的局面,要把亚洲储蓄剩余在区内转化,这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的支撑,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是关键。ABMI 提出的初衷是为了通过发展以东亚地区货币为计价单位的债券市场,以降低东亚地区对美元的依赖性。ABMI下,新的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路线图希望各成员能够主动地进一步发展本币结算债券市场,采用或者单独或者联合的方式寻求建立一个更加有利于发行人及投资者进入的市场。但是,目前这个机制显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未来,亚洲各国应在消除阻碍跨境债券融资的技术如信用评级、税收、跨境清算交割等方面加强合作。

四、我国的参与策略

作为亚洲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受美元体制的影响最大,加强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立场是坚定的,也应该发挥最重要的作用。但鉴于目前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为竞争。而且,“合作”往往离不开必要的“妥协”,在合作的成本与收益的对比中,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方式和时机尤为重要。未来10年是亚洲区域金融合作的初级阶段,也是为更深层次的汇率和货币合作“排兵布阵”做准备的阶段。为此,我国的基本策略是:

第一,我国应将政策对话、完善区域危机救助和防范机制和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作为合作重点,并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清迈倡议和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等三大机制中扮演积极推动者的角色,争取发挥主导地位。

第二,将打造人民币亚洲区域核心货币作为目标,围绕该目标为扩大人民币区域使用创造条件。包括加快转变贸易模式、完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开放资本账户、深化金融改革,尤其是发展人民币计价的离岸和在岸债券市场等;

第三,积极参与或主导有关亚洲汇率和货币合作的研究,为更深层次的区域金融合作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注:

1.所谓美元体制,是指不能与黄金相兑换的美元发挥关键货币功能的国际货币体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由以美元为核心的短期及中、长期国际信用周转体系所形成的整个国际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曲凤杰,“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定位、挑战和对策”,《国际贸易》2010年6期

2.李君濠,“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措施的发展近况”,澳门金融管理局研究暨统计办公室

3.刘红忠 乔碌卓,“东亚金融合作的研究范式及其架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

4.朱孟楠,傅俊霖,“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与对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期

5.王子先,“欧元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6.Haruhiko Kuroda ,Masahiro Kawai,“STRENGTHENING REGION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May 2003, PR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No.03A-10)

7.Jee-young Jung “Region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in Asia:challenges and path to development”,

8.高海红,“中国在亚洲区域金融合作中的作用”,国际经济评论2009.5-6

9.楼继伟,“全球经济不平衡与亚洲的货币金融合作” 2004 年6月25日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事业单位物流管理范文 下一篇:乡村体育发展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