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1 13:13:37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1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科学化 原则 意义 研究

一、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化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评价时要坚持客观公正性,杜绝在工作中融入个人感情,以审计的事实为依据,摒弃个人的喜好,使审计结果不附加任何的主观成分,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及影响,对经济责任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这就是经济责任设计科学化的客观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在开始审计工作之前要明确被审计单位的各项经济责任,根据每项经济责任的重要性次序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并经过量化考核,给出科学的审计评价结论,这即是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的科学性原则。

(三)谨慎性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的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审计工作中要保持谨慎、稳健的审计态度,工作的重点要紧紧围绕相关的经济责任,对于与经济责任无关的事项不予以评价。审计工作要在允许的审计范围内进行,不属于审计范围的工作不予以评价。对于责任不清、审计证据不充分的事项要不予以评价,在制定评价用语时,要注意规范性及准确性,对于容易产生歧义及难以理解的词语不能使用。

(四)重要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抓住事情的重点,这样才能将事情完成的更出色,在进行责任经济审计工作时,要抓住工作的侧重点,对于涉及范围较广、数额较大、影响较为恶劣、决策失误较为严重的经济责任事件要进行重点的评价。

(五)统一性原则。

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过程中药注意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开展审计评价,同时,审计评价的职责、范围、内容等必须能够达到统一。审计的考核指标及标准要能够统一,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进行统一的审计评价。

(六)历史性原则。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往往会涉及到前任领导干部所涉及的经济责任问题,这即为经济责任的历史性问题,这种问题的审计评价必须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环境下去分析,结合具体的历史问题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认定,才能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否则审计评价连公正性都没有,更不会具有科学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一)对经济责任评价的分值及指标进行科学的设置。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时,被审计的对象存在审计内容及审计对象的不同,要实现审计的科学化就不能对所有的评价指标一概而论,同时实现科学化审计的核心是制定出经济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的分值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这就要求在审计工作当中按部门的不同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划分,并对审计评价的分值及指标进行合理的设置。

(二)严格按照国家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及评价。

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及行为的衡量标准是审计准则,要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科学的进行,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审计准则来开展审计工作,确保所提供的资料及数据是可靠全面的,这样才能保证审计评价所依据的资料及数据时真实可靠的,才能保证审计评价工作的质量。

(三)为确保审计的评价结论的客观公正进行集体打分。

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能够客观公正的进行,需要召集审计机构中层及以上的干部的全体成员,参加审计业务会议,在审计组长汇报完审计情况之后,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需要全体与会成员按照分值标准对其进行打分,最大限度的规避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

三、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化的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能够为当地其他政府部门的决策工作提供直观的参考。

实践表明,如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之后没有为政府部门对领导干部的任用工作提供有效决策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就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不能实现科学化,就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为政府正确的任用领导干部提供客观、明了的参考依据。

(二)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科学化有助于实现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科学化。

人们常说:“一门科学,如果不能量化就称不上成熟;一项工作,如果不能量化就谈不上科学”,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是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工作质量如何对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能够实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科学化,科学合理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那么必然会对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促进整个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科学化进程。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对审计评价的评价流程及评价结论下达的规范都做了严格的要求,这能够极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同时,通过科学化的量化政绩,能够直观的反映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对于促进干部自觉遵守财经法纪、廉洁自律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有利于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的形成,能够极大的提高审计质量。

四、结束语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经济责任审计能否高质量的完成就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能够客观、公正、科学的完成,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能够很好的满足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化要求,这就要求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中,能够按照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坚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科学化的各项原则,极大的降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风险,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可新.谈如何建立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6,(2).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2

(一)基于公众受托经济责任观的理论分析 (1)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履行状况的义务(蔡春,2001)。Accountability的内涵也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可以概括为:当一个机构或个人被授权管理、支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而履行相应职责时,这个机构或个人就对对使用这些资金、资产、资源的过程和所取得的绩效负有向公众报告、接受公众或其代表检查质询的义务。对于没有按照授权规定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的行为,对于履行职责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或效果的,相关机构或个人应当承担责任,接受必要的处理处罚。根据Accountability的内涵要求,开展政府责任审计或公共责任审计,最终要落实到人,做到责任人格化,这样责任才能落到实处(董大胜,2012)。杨时展教授认为,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又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作为国家审计产生的基石,通过自身内涵及外延的完善,引导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审计的本质是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蔡春,2001)。

综上所述,公众受托经济责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动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本质是保证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二者在作用与反作用下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2)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与民生审计。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最新要求,是审计功能的拓展。正如前文所述,随着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愈发强调“向公众报告、接受公众或其代表检查质询的义务。”强调公众利益,强调报告的透明性、监督的广泛性,并且给予公众检查质询的权利,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民生导向的体现。

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是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的重要保证。民生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所有审计活动,如生态资源审计、保障住房审计、社会保障审计等。只有这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审计项目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对公众利益相关的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进而保证公众利益不受侵害,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

(二)基于审计署公告的实践分析 民生审计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是我国审计部门一直坚持的理念。本文以审计署公告为例 ,证明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念的存在及发展:

(1)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念的实践存在性。审计署从2003年开始对外公布审计公告,截至2012年12月,共公布141份。从《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2003年第1号)至《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2012年第34号公告),民生审计一直是审计工作的重点,并且伴随人民关注重心的转移,具有时代特征。从绝对数来看,民生审计从2003年的1项,到2012年的30项,在数量上有了绝对的增长,并具有一直增长的趋势。从相对数来看,民生一直是审计工作的重心,并随审计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民生审计一直是我国审计工作的重心。

(2)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念的实践拓展性。以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长期存在,并随着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从2003年的非典审计至今,各年度民生审计重点不尽相同,奥运、京沪高速、西气东输等政府重点工作,资金重大投入的项目都是民生审计的审计内容。已基本形成通过财政审计为契机,以全面绩效为要求,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途径,根据每个阶段要求承担的不同社会责任,调整民生审计重心的审计思路。

民生审计在不断拓展中形成了固有的实践特征。一是注重三农问题。每年审计署都调集审计力量对涉及三农问题的资金进行审计,如支农资金、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二是延展审计范围,从2004年第一次公开9个部门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到2012年49个中央单位接受审计,从2009年对非金融类集团企业审计,到钢铁、机械、能源、国防多方位集团企业接受审计,审计范围随民生要求不断延伸;三是拓展审计功能,从财政审计,到水资源、政策落实效果、安居工程、节能减排审计等,审计功能随公众受托经济责任发展而发展,拓展到众多专业领域,对审计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断提升;四是加强本体监督,自2011年开始审计署单独公布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报告;五是注重审计整改,从2006年公布的《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2006年第1号)开始,每年度审计署都加强对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的公布,其中2009年对《10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发现违规问题整改结果》做出专项公告;六是注重违纪惩处,审计署自《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件和事项》(2010年第20号)公告以来,每年公布审计署移送案件情况,至今公布198件。

通过审计署公告统计可见,民生审计导向的审计工作理念一直存在,随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在审计范围、审计功能等方面不断拓展。并根据民生审计的要求,加强了审计结果的透明性、整改性、惩处性。通过工作实践体现了民生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

二、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内容

笔者认为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保证人民权利全面有效履行的审计活动都属于民生审计的范畴,故而民生审计的审计内容庞大,结构复杂,且随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伴随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行为责任逐渐转移重点,并形成了行为责任要求下的,以民生审计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每一个层次都涉及到众多行为及报告责任,各有侧重。

(一)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 民生审计导向,是整个金字塔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结构的垫层基础。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应坚持民生审计为导向。一是审计方向,坚持人民关心的领域;二是审计活动,以维护人民权利为己任;三是审计结果,以向人民报告为目标;四是审计案件,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五是审计过程,以民主监督为理念。据此,民生审计导向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是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公众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根本保障。

(二)金字塔式的民生审计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行为责任分析 第一层关注公众受托经济责任制的全部要求,核心是把握合法性及控制性,要求以常规的财政审计为契机,严格控制财政资金常规运行过程中是否依法依规,并通过监督,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改革建议,寻获审计重点。而要确保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就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因此以受托经济责任审计为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基础。第二层核心是把握绩效性,在依法依规履行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关注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在资源稀缺的基础上,是否完成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这是政府部门的另一重要职能。因此,在第一层基础上,第二层强调绩效的履行情况,审计以绩效审计为主。伴随经济活动的愈加复杂,在审计资源有限的基础上,第一层的合法性及控制性、与第二次的绩效性往往在同一审计项目中被同时关注要求。第三层次强调承担社会责任。从国家审计层面,一是和谐稳定责任,包括政治、经济、世界地位等,主要涉及金融审计、涉外审计等;二是可持续发展责任,在国家稳定的基础上,要形成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主要涉及环境资源审计、科教文卫审计等。

(三)金字塔式的民生审计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报告责任分析 随着行为责任的重点转移,报告责任为适应其发展,也提出相应要求。第一层财政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要求明确违法乱纪情况是否发生,经济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第二层绩效审计要求明确经济活动下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是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履行。第三层专项审计要求明确经济活动是否承担起相应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四)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新特点

(1)报告透明性。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全民意愿,是主管部门的本体要求,是政府部门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具体体现,董大胜副审计长8月赴宁夏调研时指出,必须履行法定职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调要推动审计结果公开。由此可见,加强报告透明性,是民意,也是政府自身的要求。

(2)整改落实性。民生审计的本质在于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通过审计方法,揭露问题只是手段,整改落实才是根本,只有通过整改,提高思想认识,纠正错误行为,完善相关制度,加强改进落实,才能确保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才能维护公众的利益,才是民生审计的本质。

(3)违纪惩处性。在整改落实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违纪的重大问题,要坚决予以惩处,根据问题的性质,作出相应的党纪及政纪处分,并与人事制度想结合,实施干部任用一票否决制。对于侵害公众利益,严重影响公众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的行为,依法作出刑事处罚。

(4)民主监督性。民生审计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寻找审计重点,听民意,保民生。加强民主监督需从整个环节入手,无论是从审计重点规划、审计活动实施控制的过程,或是整改落实、违纪惩处都应引入民主监督,坚持群众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审计研究》2012年第1期。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3

今天召开的全市审计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审计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工作,交流了经验,表彰了先进,对于推动我市审计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有着重要意义。刚才,明轩同志就我市如何搞好审计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一会儿辅义、元忠同志还要讲具体的意见。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工作机制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明确形势和任务,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更扎实有效地抓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特别是要注意研究新形势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路和对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改进工作方法,着力在抓落实、抓成效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市纪委、市监察局确定了专门的部门(综合研究室)负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综合协调。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也要明确联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具体部门和分管领导,创新机制制度,使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反腐倡廉其他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审计成果的分析运用

搞好审计成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也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反腐倡廉的其他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建立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机制,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切实得到发挥。

一是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结合起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以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和管钱管物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领导干部为重点。要通过审计,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考察领导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和廉洁从政情况,促使领导干部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在审计工作中,如发现领导干部有收送钱物、超标准购车、领导干部及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等方面的情况,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督促领导干部予以纠正,严肃处理。

二是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中央和省上始终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重点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落实“四个坚决纠正”、解决教育乱收费、农民负担等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可以发挥这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领导干部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导致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或者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弄虚作假,脱离实际,劳民伤财;或者违反中央和省上规定,搞“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等等。对这些问题要坚决纠正,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三是把经济责任审计与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相结合,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掌握的一些领导干部违纪问题的重要线索,如果不够具体清楚,可以委托审计机关先行审计或专项审计调查,根据审计情况,纪检监察机关再决定是否立案查处。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同审计部门之间移交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的协调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审计部门提供的案件线索,深挖细查违反财经纪律背后隐藏的腐败问题,坚决惩治各种腐败行为,以严格的纪律保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加强对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审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从而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体系中的作用。要继续把审计监督手段运用到干部管理和监督领域,把审计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考察干部,多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合力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分别计入干部考核和廉政档案制度,为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五是把经济责任审计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起来,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注意从违纪违法行为中揭露深层次的问题,查找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分析原因,健全制度,着眼防范,强化监督,更好地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治本功能。

三、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督检查的整体合力

经济责任审计是纪检、组织、监察、人事、审计等部门的共同任务。这些年来,各部门以联席会议的形式研究部署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综合分析成果,共同提出建议,提高了我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这些好的做法应当继续坚持。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整体合力。要主动向审计机关的同志学习,加强监督,服务于经济建设。要大力支持审计机关的工作,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协助的,不能推诿扯皮,该提前介入的要提前介入。要积极依靠审计机关,正确使用审计成果,很多大案要案是审计机关提供的线索,纪检监察机关对这类案件的定性处理也是依靠审计结论。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措施不到位、任务不落实的地区和单位,要分析原因,限期整改;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坚决支持审计机关依法行使审计职能,帮助排除工作中的困难和阻力,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4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部门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对各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的行为。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对有关部门负责人因各种原因离开现工作岗位之前,就其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做出鉴证和评价。

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节约使用国有资金,发挥资金最大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干部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的规定,增加了事业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对事业单位形成有力的监督力量,对于干部管理和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三、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本文分析的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基于事业单位内部机构分析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问题。

1.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内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由于领导重视不足等原因,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一般内设于财务部门或者纪检部门,将内部审计限制在了一定范围内,多数时候账务处理与内部审计相重合,形成了 “形式主义内审”。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大多为财务基础工作方面的人员,对单位管理、投资和外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不足,不利于对内部机构负责人进行全面的审计和评价。

2.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造成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现象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的不平衡是致使部分单位没有自己的内部审计相关制度章程、工作规范指南的重要原因。很多时候审计人员只是依靠自身工作经验实施内部审计工作,或者有在实际工作中没有遵照执行本单位的内部审计章程及工作规范等,使得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现象。

3.未有效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人员运用一些审计方法控制审计质量是审计部门自身的一种自律行为,目的是为了强化审计质量。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控制也是审计的重点。通过对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审计环节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预期的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实现,保障审计效果。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还未全面开展质量控制制度,使得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也缺乏有效的保障。

4.先离任后审计问题比较普遍

“先离后审”是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审计时特殊现象,这一现象不仅违背国家“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也使得内部审计的结果利用不充分,其缺陷一是失去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预警功能,同时也降低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使得被审计责任人责任心降低,增加工作中出现非善意行为的可能性。

四、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措施

1.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合理设置审计机构,培训专职审计人员

事业单位负责人应理解、重视和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设置独立审计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给予审计工作必要的支持。组织培训专职审计人员,并要求参加经济责任审计的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精通经济业务、经营管理问题,还必须娴熟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技术和手段,独立性强,政治意识强,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2.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范

事业单位应当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本事业单位的规模、人员、特色制定本单位内部审计的规范,保证所有内部审计项目都有章可循。建立内审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对未能按照审计规范执业的内审人员追究其责任。

3.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内容,以审计小组成员特长确定审计岗位和审计人员职责,确保在审计方案上控制审计质量。合理确定审计取证范围、使用规范的审计方法和明确审计取证责任是确保审计证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主要是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严格遵循“先审计后离任”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动态化

科学确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明确审计内容与审计重点。贯彻“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重点部门和领导干部,结合其任职情况编制滚动审计计划,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监督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五、结论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5

一、经济责任审计理论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对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是国家审计机关或者社会上具有独立性的审计机构、审计专职人员,而审计的对象就是其中具体的负责人,比如党政机关领导人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可以从狭义与广义进行区分。狭义上的观点是经济责任审计只是审计领导人的财政财务的收支情况。而广义上的观点是经济责任审计包括财政财务的收支活动,其中还包括其他几个指标,如综合经济指标、重大经济决策合理性、项目效益性、领导人是否廉洁公正等情况,审计的范围更加广泛。

(三)平衡计分法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中的运用

1、平衡计分法的概念。平衡计分法主要适用于团队绩效考核,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起来。

2、平衡积分法评价的指标

(1)对财务成果的责任。合理的通过财务指标来反映财务状况对,这是企业的经营责任,其中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盈利状况、偿债能力、企业发展都负有责任。

(2)对客户和供应商的责任。对客户和供应商负责,保持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缩短回收期,加快资产更新,提供偿债能力的保障,为企业长期的盈利和发展提供基础等等,这也是评价的一个方面。

(3)对企业内部流程的责任。只有法定代表人管理好内部流程,从而使得客户满意,才能维持长久的合作关系,从而进一步创造企业价值。首先客户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同时要注意企业内部的决策合理性等。

(4)对企业学习和成长能力的责任。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运转的能力主要依靠的是设备系统、企业人员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员工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企业有责任对员工的行为负责,在企业学习和成长能力可以体现为污染防治、社会捐款上的责任等等。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概况

(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现状。目前我国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尽管研究人员数量较多,但我国大部分研究的是针对党政领导人的审计研究,相对较少的是单独对企业领导人在评价的内容、作用、意义、原则等方面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研究,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研究和评价内容相对较少进行完整的研究也不是十分充足。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问题

1、对审计评价的范围与内容认识不够统一。审计评价的范围与内容认识不够统一这个问题,导致了审计评价的不准确和不具体,在内容上,还有在看法、现实实践、做法上都有着许多的不同。

2、缺乏科学规范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际情况当中,各审计机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并非十分一致,选取的指标也不是很全面,所以导致结果并非时分令人满意。许多问题给全面正确评价企业业绩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不仅仅影响到了审计评价的最红结果,而且也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3、审计评价的质量受到了影响。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和客体方面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审计评价的质量,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是实施审计的审计机关以及审计人员。现如今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程序、内容和方法上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也缺乏统一系统的操作规范指南。在从事这方面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由于接触实际工作较少,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作为被审计领导干部和所在的单位,由于一些单位领导者对审计的错误认识,导致一些审计工作的不配合,比如隐匿财务资料、提供虚假报告等行为,都是审计工作的阻力,从而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客观性,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加大了难度,影响审计评价的质量。

(三)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建议

1、 健全行业标准。针对审计评价内容范围不够统一,应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整研究,行业内部统一行业标准,健全体制,利用行业协会的影响力统一行业规范和人员执行力。

2、 建立科学适用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有助于各地审计机关提高经济工作执行的有效性,提高公正性和客观性,以便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减低审计风险。

3、 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工作培训,尤其是实践工作中会遇到的相关问题的培训,以便日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对于不配合审计工作以及弄虚作假的单位加大处罚力度,减少因为被审计单位自身行为带来的审计工作的实施障碍,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真实性。

三、结论与展望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6

[关键词]审计;经济决策;影响;意义;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5-0104-02

党的16大曾经提出决策要科学化,民主化,特别是要科学化。对于地方领导干部而言,几乎每日大量面对的问题都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因为我们党执政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经济,追求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难免会发生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去解决。

1审计对于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的必要性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正确的政绩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保障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实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地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决策的监督,一方面可以获取客观准确的经济信息,掌握经济运行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实施科学的经济决策;另一方面能够客观评价地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经济决策行为,实施科学、民主、依法的经济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地方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中的失误。经济责任审计是否开展的到位,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地方领导干部充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切实推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

经济决策审计不仅仅促进了地方领导干部进行科学的经济决策,还有利于促进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全面提高对于领导干部经济决策审计的工作力度,不仅是防腐败现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的重要措施。经济决策必须对公众负责,审计伸张的是人民的声音,维护的是人民的权利。所以决策审计是否到位要看它是否将以民为本的审计观作为其重要体现。当前,一些地方领导的盲目投资、违规地胡乱建设等决策性的失误每年都要给地方集体和国家人民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甚至有的还屡次犯同样的失误。虽然导致这类失误的原因有很多因素都包含在内,但是最为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地方领导干部缺乏民主意识和财政法纪观念。往往利用权力“一手遮天”,既没有专家进行规划建设,也没有贯彻落实调查研究,完全没有把群众意见放在心上,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专搞“政绩工程”,做的都是些形象工程。若不加强审计力度,严格执行监督管理,这样的现象还会屡屡出现。

2审计对地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的影响

2.1开展经济决策审计对于加强地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环节有着重大的影响

加强地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经济行为,有利于建立正确的经济决策,规范经济行为的执行,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约束。从而能够客观地评价地方领导干部是否正确进行经济决策,是否严格遵守国家法纪,为地方正确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还可以使广大干部受到教育,有所警戒,提高经济决策行为的水平与能力。

2.2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地方领导干部廉明勤政,有效预防了腐败现象

经济责任审计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环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促进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引导地方领导干部正确行使经济权力,严肃国家法纪,推进廉政建设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审计监督,可以提早发现一些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避免了问题的不良扩展,从而清除地方领导干部腐败行为的滋生。

2.3开展地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审计,对于促进和深化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是否科学化,民主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刚修成的桥梁倒塌、房屋倒塌、巨额资金流失、环境与资源受到污染或破坏等问题,绝大部分都是由于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不正确、不全面或者不科学造成的。这些经济决策的问题会给地方和国家与人民造成不少的损失,少则千万元,多则数十亿元。由此可见,经济决策不科学所造成的危害性远远超过了领导干部腐败所造成的危害。审计部门作为监督部门,如何促进经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显得迫在眉睫。为此,开展领导干部经济决策审计是一项重要的新课题。

3审计对地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的意义

3.1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保证

领导干部能否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进行经济决策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展开经济责任审计,加强了对地方领导干部的管理,可以提高对于干部使用的透明度,为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考核评价提供客观正确的参考依据。同时,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对于自觉维护财经法纪,促进领导干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以及提升自我约束力,推动廉政建设,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具有决定性意义。

3.2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进地方领导干部依法进行经济决策

经济决策工作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有很多领导干部在进行经济决策的时候经常会带有个人主观性以及随意性,经常由于“决策是拍脑袋”,而给地方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从而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地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作出重大经济决策的情况、是否依法执行以及个人是否严格遵守国家要求等方面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该领导是否具备作出正确经济决策的水平和政治素养,也能够正确评价该领导是否履行了其经济职责。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必然要追究在任领导者的责任,这就迫使领导干部务必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制定经济决策。

3.3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有效防止地方领导干部在经济上的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还有很多领导干部“一言堂作风,一支笔审批”,监督对他们而言形同虚设。因此,单位资金容易被他们挪用,严重影响了经济决策的贯彻实施和运行。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于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源头上预防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3.4经济决策审计在促进地方领导干部进行科学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某个地方领导干部在行使其经济决策权时,没有严格按照经济决策的相关规律进行办事,而是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在进行大型经济建设事项中进行独裁决策,必将造成一些经济上的损失。加强领导干部经济决策前、中、后的审计,是促进重大经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3.5经济决策审计对于推进机制防腐败具有重大意义

经济决策的出发点是经济建设,如果某地方领导干部对某一项重大经济决策权力的使用过于集中、决策机构之间没有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必定会产生腐败等不良现象。我们平常所谓的“豆腐渣工程”等等不良的现象就会频频出现。而这些现象背后很有可能存在着不正当的权钱交易,工程加大投入资金却仍然未能如期完成。这就是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所导致的。加强地方领导干部对领导经济决策的审计监督,可以从源头上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

3.6经济决策审计对于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加强对于他们的经济决策效果的审计监督和鉴定,对经济决策失误追究相关责任。一方面促进了领导干部合理使用和节约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也更好地保护了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一步强化经济决策审计,严格责任追究的制度,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的频繁发生,避免因为重大的经济决策失误而导致的重大经济损失,从而提高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

4结 论

审计对于地方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的影响及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经济决策审计的内容,使地方领导干部切实把经济决策做到位,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为主要目标。做到合法决策,规范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这是审计对于地方领导干部强有力的督促。

参考文献:

[1]闫凤岭.经济决策审计的主要内容及方法[J].中州审计,2003(6).

[2]付平.决策失误与决策审计[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3]余灿.试论公共决策审计[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2).

[4]张美芹.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的区别与有机结合[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0-21.

[5].正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规律和特点[J].审计月刊,2011(5):15-17.

[6]张勇,毕铭悦.论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概念框架[J].会计之友,2012(9):23-24.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 内部经济责任 审计 问题 对策

一、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的审计对象是医院领导干部,是对其在任职期间及职权管理范围内所担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审查。审计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到其管理和资金的使用,还包括因资金运作而做出的决策、制度贯彻落实及相关活动等。同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是审计部门的自身法定职能,还是医院监督管理干部的重要手段之一,审计结果直接与干部奖惩、任用、选拔挂钩。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包括医院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部门开展的专业审计。无论是审计主体、审计内容,还是其审计的目的都具有特殊性。

二、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一)开展医院经济责任审计能有效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发展

医院有着丰富的卫生、人力等资源,通过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使各级领导进一步优化医院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医院的经济责任审计,是贯穿于各级领导整个任职过程中,也贯穿于医院整体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因此医院开展内部审计,不仅有利于医院发现自身管理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同时还有利于医院领导自我约束,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促使医院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促进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良性发展。

(二)开展医院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的加强医院的内部监督力量

医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医院内部监督监察的一种创新。通过对医院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更好地考察使用干部,从根源上起到了防腐的作用。同时,医院采用的公开选拔、竞聘等干部选拔机制,需要用审计等手段进行必要筛选监督,确保选择的干部能够更好的履行职责。对于调离、退休的干部来说,也能够更好地掌握其任职期间的工作情况,更能合理评判其经济责任。通过审计监督,能够更好地落实好党风廉政责任制,有效加强医院内部各项监督,杜绝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三、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院经济责任审计认识和审计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虽然大多数医院开展了内部审计,但是有的领导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意义却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缺乏专门的审计人才,多是由财务人员兼任,且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素质不高,加之缺乏相关的培训学习,导致医院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其重要作用,不能有效开展各项审计活动,也影响到了其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另外,还有少数人,法律观念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对待工作不严谨,甚至,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例如有的管理者对流失的固定资产,进行财务核销处理,而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使资产盘点成为形式,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和审计风险。

(二)医院内部审计制度、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医院的内部审计内容庞杂,如考核业务科室领导的工作完成情况和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医院职能部门领导的运行成本使用情况和财经纪律遵守情况等等。虽然很多医院虽然制定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审计程序和模式。

(三)医院经济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同于其他财务工作,是一项风险系数高的工作,因为它要评定的不仅仅是业绩,更重要的是对责任人的评定,评价不当可能影响被审计人的前途等等。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都缺乏一套较为明确的责任划分体制,对医院领导,特别是涉及较多岗位的中层领导干部以及一些业务繁忙的科室,都没有明确的落实岗位经济责任制,忽略了对诸如固定资产监管等经济方面上的监管。这就造成了权力和责任不清,固定资产浪费流失严重,而且一旦出现问题,无法清楚的界定责任,加上审计手段、会计信息、内控系统等不完善,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和较高的审计风险。

四、强化医院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领导,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素质

医院领导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医院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它对促进干部履职尽责的重要意义,真正将审计结果与干部监督联系起来。要将经济责任审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促进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强化专业人员配备,并加强对审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审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而作为审计从业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为医院领导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合理评价领导管理效益。另外,在审计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客观公正,不做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进一步完善医院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机构

医院要严格执行所国家和单位内部所制定的审计制度,认真履行相关审计程序。要按照“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严格组织任命程序。要全面开展审计工作,除了开展效益审计,还要开展其他相关审计,并依据审计结果,对医院内控制度、财务制度的严密性、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行评估测试,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促使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能有效进行,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约束核心作用。同时要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明确审计部门的责任与权限,配备相应的专业审计人员,确保医院各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权威性,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标准,明确经济责任制

医院要根据各部门职能,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制,明确在财经管理中各级领导的权力和责任,不断健全医院经济责任审计体系。通过对各级领导在任期内经济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进一步强化医院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促使各级领导不断提高自身经济管理水平和廉政管理,为更好地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创造良好的氛围,也为责任追溯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琼.分析探讨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J]现代商业.2010.(11)

经济责任审计意义篇8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监督、作出审计评价的活动。它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环节,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保证,对新时期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开展工作中应把握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能够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所启迪。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之所以存在较多困难,主要是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依据的法规不健全,审计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欠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对干部使用的部署与审计项目计划的确定在衔接上有一定差异,形成“马后炮”而失去审计的实际意义;审计机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不适应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审计工作的专门化和审计质量。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都存在哪些问题呢?首先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没有明确规定,带来财务审批权限不明,从而审计部门无法划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无从着手,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失去意义;其次,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情况,造成费用支出失去控制,年终结算出现赤字,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难以保证;再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既弱化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又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度,影响组织部门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及时了解。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正确认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我们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前提。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违规引税、违规代开税务发票,费用开支过大、控制不严,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自我纳税意识不强,票据管理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借款手续不完备,财务人员不严格执行《会计法》等相关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等,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诸多表现形式要有正确的认识。

从问题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现实工作中错综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权利运作不规范,难以实施监督。二是意识淡薄,妨碍监督。三是机制不健全,弱化监督。四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职责划分缺乏明确的规定。五是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六是领导干部财经知识欠缺,过多考虑小集体利益。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首先,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制约的有效机制,要明确党政领导职责,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其次,抓好对资金使用权的监督,要对领导干部参与经济活动有严格具体的规定,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并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和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第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制,使重大经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第四,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第五,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第六,加强领导干部任职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及时查清问题,及时纠正错误。第七,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建立相应组织机构,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专业性。

开展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从严治党,强化干部监督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需要。我们要积极探索和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实行有效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到既规范经济行为又激发工作干劲的效果。

上一篇:环境污染归责原则范文 下一篇:矿山安全生产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