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战略范文

时间:2023-10-19 06:58:59

经济发展新战略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新经济环境;人力资源战略;战略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传统的事务型职能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战略型的职能模式,在这一新的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得到了显著的加强,也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将得以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于此,本文对新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然后讨论了新形式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选择途径。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讲,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的发展模式都应该朝着战略人力资源的方向发发展,将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对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现代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与特征 

1.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内涵 

从本质上讲,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其人力资源的各种活动进行整体规划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之间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展露管理才能保证其发展战略的最终实现。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来构筑其核心竞争力,帮助现代组织实现其绩效目标[1]。可见,在新经济条件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组织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说,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将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其战略目标系统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人力资源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1.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具被以下特征:(1)在人力资源的职能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现代组织的战略层次的决策、规划与实践活动,摆脱了传统的具体的、执行性的事务管理模式;(2)在与战略的关系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直接融入到了现代组织的战略形成与战略执行过程当中;(3)在对待人力资源的态度方面,战略人力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组织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根源,同时,也是现代组织在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基本动力所在;(4)在实践方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关注员工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同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项实践活动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性。

 

2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2.1以能力为本 

在新经济条件下,现代组织的能力体现在硬件能力与软件能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技术能力,比如现代组织能否创造有市场价值的技术,能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多个市场同时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反应,能否执行积极的、灵活的财务政策;后者指的是组织的能力,比如能够在市场上更快的获得转换的能力,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等。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建立信心、维持声誉等[2]。

 

2.2科技的进步 

在新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状态彻底的改变了。无论是就业计划的制订,还是职务分析的执行,无论是招聘形式的选择,还是录用资料的处理,包括招聘过程的面谈、笔试或者绩效评估,都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变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尤其是语音应答系统、网络培训系统、薪酬福利系统以及人力资源数据信息库等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进程明显的加快了,这些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3文化的融合 

在全球经济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和文化往来越来越密切,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同组织之间除了常规的交往之外,文化的融合也向纵深方向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威胁[3]。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组织的控制跨度得到了明显的拓展,工作的正规化程度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员工被授予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这些变化的发生要求一种文化提供多元的价值体系,保证组织中的个体得以进行相互调整。

 

3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选择 

3.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现代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将把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让每个员工充分发挥所长,创出更大的绩效。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环节,建立期科学严谨的员工培训体系、激励体系和灵活机动的人与事相适应的管理策略,使员工能充分分享组织成长所带来的好处,给员工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使员工能够体会到人格受到尊重。

 

3.2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新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组织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需要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方面要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突出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体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和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要将人力资源看做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认为组织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职业能力以增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

3.3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人才的能力与知识层次越高,现代组织对环境的要求就越高。并且,真正有真才实学与实践经验的人才一般倾向于选择体制完备、配置合理的工作环境,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获得发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中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加之人才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的增强,这就要求现代组织要与时俱进,逐步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公正的报酬制度与公平的发展机制,形成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3.4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在新经济条件下,需要对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调整的关键在于实现“能岗匹配”。为此,需要充分发挥现代组织的激励作用,将报酬和岗位情况进行权衡和比较,依据不同岗位的能级设定人员的相应报酬等级,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潜能[5]。此外,需要重视竞争在现代组织中的作用,积极的实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注重德才兼备,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减少人才任用与选拔过程中的主观因素,保证公正客观。与此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人才队伍,按照具体职能与作用,使人力资源体制改革和组织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

 

4结束语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格局;发展战略

Abstract: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hange of system, national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s constantly adjusted. It is both a chance and a challenge for Shanxi. Facing the new change of 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s an under-developed province, it is an urgent need for Shanxi to improve Shanxi’s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y making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 optimizing economic layout,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provinces and regions with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economic pattern;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2-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 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当前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全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国内促进区域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兴起,山西如何才能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社会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在完善中发展。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成熟,方法不断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区域政策的脚步在曲折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定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随后,为缓解国家能源需求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省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政策,放手让有煤地区发展小煤矿、小煤窑。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 41%。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981年的 25.5 亿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123.4 亿元,增长了近 4 倍,占全国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3.1% 上升到 1985 年的 3.7 %,排位也上升到第 13 位,虽然到 1990 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 14 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刺激了山西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相对缩小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央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多年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原材料、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实质性缓解,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供过于求,农副产品供给稳中趋升,多数行业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实施的沿海开放政策、“能源西移”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导致市场需求和要素流动向沿海和西部地区转移,开始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促使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明显凸现。从产业结构讲,90年代前期和中期,煤炭采掘业仍然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当时山西省委、省政府也曾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 14888 ”工程,但从总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仍停留在80年代的发展思路上,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20世纪末期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内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结束,基础产业“瓶颈”制约的状况已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资源供给的约束转向市场约束,企业发展从争项目、争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转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政府宏观调控目标也从抑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控制物价转向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导向要求山西改变低效的能源重化工发展模式,1999年10月,在运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制定了全省开展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同年12月,在省委七届九次全体会议上又明确提出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抓好五项创新、实现三个提高”的战略部署,并且提出了用10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后,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实施“战略工程”,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的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并实施了“131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4年,山西确立了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并将结构调整的实施重点确定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医药、现代服务和旅游文化七大产业领域。这一时期,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培育潜力产品为切入点,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大力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全省产业特色和优势得以显现,促进了山西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山西经济在国内的位次也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政策机遇下,山西省将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重化工基地上。山西省强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决策部署,明确传统产业要改造提升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四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要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优化城乡发展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而且对促进山西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强改革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繁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需求的大幅上涨,在21世纪的头几年里,山西工业经济始终保持20%左右的增长。2008年,山西工业占GDP比重高达56.5%,煤、焦、冶、电四大支柱产业占工业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从2008年9月份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山西省工业的发展形势出现逆转,焦炭、钢材等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一大批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山西畸重的产业结构,导致其受市场影响程度远高于其他产业类型结构的地区,山西工业经济下降幅度深且迟于全国复苏。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给山西能源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也为山西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山西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借能源需求低迷之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机遇,解决在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供应紧张时期无法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煤炭工业结构趋于优化,晋电外输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契机。

2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向纵深漫延,以及全国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各地区之间区域加紧联合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中部崛起规划的提出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的获批,对山西的区域发展无疑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从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和国家大的战略措施中思考山西的未来、寻找山西的发展路径,是山西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区域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它不但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的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背景发生的深刻变化,导致竞争格局由单体(企业)竞争逐步演变为包括研发能力在内的地区间产业集群竞争,或者说是区域中心和以中心地区为依托的经济圈的产业聚集优势和经济实力竞争。随着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正在迈向国际化,逐渐成为国际性的经济活动中心与资本集聚地。山西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和独特产业优势,一直以来为国家和本省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种“畸重”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山西应变市场的能力较弱。这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山西省2009年一、二季度GDP竞出现了负增长,究其原因,近因是受上年第四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上游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远因则是由于长期以来山西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的问题,致使资源型产业在全省经济中比重比较大、抗风险能力薄弱所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山西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力提高能源基地的辐射半径,大力提高国际经济的参与度,把山西建成国内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

2.2 经济格局的改变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有学者用“重大变化”、“重新洗牌”来形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区域经济的增长点正在由南向北,由东向西调整,区域经济格局正在重构。这种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将有力地改善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对于促进全国各地区协调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1 由东向西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外需的回落,以出口为主的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受到冲击,而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基建项目和工业项目为主,此次大项目投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区域。所以,反映到GDP和投资增速度上,中西部地区就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了。此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赶超计划提供了机会,一些内陆省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可以说,今后一段时期将是中西部大发展的时期。

山西作为东、中、西部地区的连接地带,具有很重要的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未来中西部地区有望成为新兴经济体,山西如果没有及时顺势而上,抢抓机遇,融入大环境,将很可能面临被甩出这一梯队的危险。在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下,山西必须承担起全国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过程中“承东启西”的大任,积极培育自身优势,找准自己的定位。在原材料等主要商品的定价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借此时机开展深层次合作,建立自己的发声平台等,从而转危为机,加快建设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2.2.2 由南向北

除了东西部之间区域格局的变化,南北差距缩小也是区域经济改变的又一动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迅猛发展,在环渤海区域内相互关联度不高的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三大板块,也开始呈现出竞争合作的新迹象。东北地区在此次大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也表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也正在由南向北转移。

山西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其它三省二市相比,差异较大。但具有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功能互补优势,可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物质保障基地。山西要积极主动融入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之中,通过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互惠互利的“双赢”合作,促使山西产业结构实现有效调整和升级。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互补合作,充分利用京津冀的辐射带动优势,提升自身经济地位和产业水平。加快建立与周边区域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商贸投资环境。在北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赢得一席之地。

2.2.3 区域经济新变化对山西区域发展的影响

当前,省际间的区域联合方兴未艾,各地区纷纷联合,不仅使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也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经济合作体。如,东部地区的泛珠“9+2”的区域的进一步深化合作,长三角地区的重新思考、调整和突破;中西部地区的首都经济圈、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及武汉及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部六省地区的联合发展;东北地区的沈北新区等区域合作的联合发展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区域间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前,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合作日趋密切,相互之间的 “壁垒”也正在被打破,市场分割的问题和矛盾正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区域互动机制的完善而得以解决,东南西北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将随着分工合作的深化和经济资源的整合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山西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也应积极参与首都经济圈等省际区域经济合作,围绕国家重点战略要求,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区域协作的合力,着力打造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区、能源联合发展区等既符合本省发展实际,又能提升产业结构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使全省经济在经济危机之后更富竞争力和后劲。

3 新形势下山西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

面对国内外的区域格局的新形势和山西自身的区域发展现状,山西应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发展之中,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发展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引导都市区、城镇组群合理布局和整合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构造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3.1 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区域

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各地经济圈、都市圈的建设,山西提出了“东引西进”的对外开放战略。在“东引”上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在“西进”上主要是西进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山西积极融入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抓住东西合作中出现的结构性断层,逐步扩大省外市场。面对新的区域经济形势,山西应继续积极融入首都经济圈等经济区域,扩大山西与周边省区的区域联合。

环渤海经济区,是指以天津――大连为轴心,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四省和北京、天津二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区域,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海洋和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信息网络密度高,综合科技力量强,有独特的港口优势和辽阔的腹地和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环渤海经济区的组建与崛起,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矫正。山西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技术基础,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山西经济向纵深推进和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产生空前的影响,并为山西经济发展有效实施“重点东进”的开放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3.2 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为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年来,国家选择不同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局部试点、探索经验,为解决面上共性问题提供借鉴,把改革风险和试错成本控制在最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改革新进程的开始和关键。国家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山西等九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有的综改区试点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和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老工业基地转型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调整好的,资源性地区转型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了推动山西转型发展,2010年底国家批准在山西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将掌握先行先试的改革权力来解决禁锢全省多年的体制问题,这将对山西在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山西其他方面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快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山西应充分利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契机,把解决山西实际问题与探索全省共性难题相结合,把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把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结合,以跟上这一轮“新特区”发展的步伐。

3.3 创新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方式

回顾近30年的区域发展进程,结构调整始终是山西经济工作的主线和中心。山西省早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动议,90年代也出台过调整产业结构的意见。1999年10月,山西省提出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发展思路,从而启动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山西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从未动摇过。在新的形势下,山西要加大力度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调整方式,以适应新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合理确定自身的职能定位和介入方式,能动地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并应把培育潜力产品作为山西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要处理好与企业和市场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企业的调产主体地位。以循环经济为抓手推进传统产业的新型化,进一步强化新兴产业的规模化,从全球产业链演进中确定自己的产业层次。要顺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规律,把建设服务型经济作为促进结构升级的重点,增强生产能力,切实加强服务业的政策创新。从而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推动下,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构建山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山西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提高山西产业竞争力,实现转型发展,就必须强化产业政策导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和融合度,形成一个由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构成的完善和综合性强的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助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要以煤为基础,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在实现煤炭产业高效绿色安全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提升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同时,山西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立足自己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地梯次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把政策和要素集聚到“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上来,实现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因地制宜发展煤炭配套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以县级工业园区为承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提升应对市场能力。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 推进山西区域特色城镇化

加快城镇化是实现山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与区域一体化接轨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山西省新型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容是: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镇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实行稳步推进农民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政策,不断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城镇化模式;形成 “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群、经济圈的互促互动。

3.6 加强科技和体制创新

在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先导,支撑助推全省转型和跨越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各地正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山西省要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方向,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变成化解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重大机遇;变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同时,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保障科学发展,能有效整合和放大山西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让山西更具发展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体制机制的优势实现山西的又好又快发展。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各种创新载体等资源。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上取得突破。发挥好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以资产资本化、资本股权化、股权多元化为重点,实施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高端化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形成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软硬环境。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落实对民营经济的各类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着力点,全方位地实施开放引进战略,激发劳动、知识、资本、管理的活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蒙,贾文毓,李建华. 山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3).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3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22-2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各国都将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也明确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创新的驱动因素和内涵,才能够找到促进创新的最有效途径。结合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创新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就培育壮大自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本质和基本战略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美国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研究中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国家之间的竞争,第一次使用创新驱动一词,他把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大规模投资、改善技术装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财富驱动发展阶段”。这里使用的驱动概念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就创新驱动阶段来说,不是说创新驱动就不需要要素和投资,而是说要素和投资通过创新的驱动,可以实现在减少物质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基础上加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1 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根据波特的理论划分,创新驱动阶段是从要素驱动阶段到投资驱动阶段递进演变过来的。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不断地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迅速而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1.2 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谋略。创新的内容包括理论、体制、机制、管理、知识和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驱动是指利用新知识、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制度及商业运行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资资源等有形要素资源进行的新组合。使各种物质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和组合,创造出新的增长要素,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了内生性增长。同时,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应用和扩散,形成了创造性的增长要素。显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成果和社会成果。

2 濮阳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势和不足

近年来,濮阳市在科学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实施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优势。

2.1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显著提高,创新主体建设不断壮大。2011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77项,其中国家项目42项,争取资金1 589万元;省项目132项,争取资金3 766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3项,市科技进步奖120项。申请专利2 918件,授权2 117件,目前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0.99件,居全省第5位。截至2012年,共建立了以光电子、家具制造、精细化工、羽绒及服装加工、石油机械制造等各类不同产业特色的省定产业集聚区8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7家,濮阳市创新型示范企业27家,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5家,濮阳市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2家。2012年濮阳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占27.2%。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7 351人。

2.2 各类创新基础要素进一步增强:第一,濮范台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濮阳市创新驱动发展带来战略机遇;第二,濮阳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自2011年起的5年内,可获得中央转型专项资金共约15亿元,对濮阳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加大,健全的科技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2012年濮阳市科学技术支出18 385万元;本级科学技术支出7 207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1.74%。第四,由濮阳市科技局牵头,着力打造的“企业号”、“农业号”、“进步号”、“持续号”四支国家级科技航母舰队,为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平台。

2.3 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濮阳市共有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53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家;重点实验室16家,博士后研发机构5家,院士工作站2家,河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目前,濮阳市已有260家企业与185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合作项目325项,引进新技术、新工艺222项,项目总投资达35.7亿元。随着创新主体和载体不断壮大,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濮阳市今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动力和源泉。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意识薄弱。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创新意识不强,不愿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认为当前通过低价竞争、粗放生产方式尚有一定的市场生存空间,没有把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科技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仍很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三是社会科技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濮阳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数量比较少、规模比较小、层次比较低;科技人才总量不大,专业结构、人才分布结构均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型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行业拔尖技术人才短缺问题,随着濮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突出。

四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总体规模偏小,竞争能力不强,对濮阳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截止2012年底,濮阳市拥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家,占全省1 850家的0.37%;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占全省59家的1.69%;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占全省18家的5.55%。

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认识,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转化成为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行动。把创新驱动发展教育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年度培训的主要内容,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创新之风。

3.2 推进制度和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

3.2.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投入体制机制创新。开放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建立全健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以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民间资本投入为主体,以金融投入为支柱,以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3.2.2 落实国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工作。把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必要条件。

3.2.3 建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责任制,把企业科技创新意识、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机构建设、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作为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

3.2.4 建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效果作为自主创新驱动的根本目的和主要评价指标。要把转化应用前景好的科研成果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把对地区生产总值的科技贡献率作为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

3.3 培育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人才工作重心向企业转移,将科技优惠政策向企业倾斜,将社会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参与实施重大重点项目的研发,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眼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

3.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自主创新载体建设

3.4.1 培育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载体建设。抓住濮阳市被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发展机遇,着力培育以新材料、光电子、生物、节能环保、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特色化、专业化、高端化新兴产业体系。引导和支持濮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骨干企业,依托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自主研发基地和联合研发平台。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载体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4.2 积极发展科技型孵化基地建设,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规模,整合资源,推进濮阳区域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组团发展,打造“企业号”科技航母舰队,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共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科技资源。支持濮阳市孵化基地以省内外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开展事关濮阳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和战略性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学术交流。

3.5 强化合作意识,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需要在创新的理念层次上达成共识,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通过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一批高水平的企业研发机构。并主动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知名企业在濮阳设立研发中心。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实现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

3.6 加强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引进一批涉及濮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注重培养挖掘本地创新人才。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规模,引导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唐启国.邵阳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创新驱动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12.11.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9日。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兴产业 发展策略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凭空进行,它要借助于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当前,镇江市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持了技术升级、产业转型,今后,如何在低碳经济的模式下拓宽和深化新兴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镇江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按照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五大新兴产业的统计范围,新认定的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总量快速增长,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领先增长,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一)发展格局良好

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格局.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动力电池等六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0家;新材料业。主要包括高性能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功能性纤维材料三大特色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1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制造、软件、物联网和LED四大板块,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57家;航空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新材料、客舱设备及内饰件、航空机电等,拥有规模以上涉航企业14家;海洋工程产业。主要产品包括海洋平台工程船、海洋工程配电系统、海洋系泊链、中低速船用柴油机等,拥有船舶及配套企业95家。

(二)增长态势较快

2012年1~9月份,新兴产业预计完成投资480亿元,增长55.7%,高于全市工业投资35.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销售预计完成1650亿元,增长34.1%,高于工业销售17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销售37.3%。(预计2012年全年可实现销售2200亿元,增长32.4%。)服务业发展增势良好。1~9月份,预计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5%;服务业税收1~9月预计累计完成100亿元以上,增长20%,高于全市税收总量增速5个百分点。15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展顺利,服务业集约发展、特色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科技创新能力继续提升,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1~9月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4.7%。

(三)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根据国家和江苏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镇江市《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7月23日正式施行,《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了发展目标:“加快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建设,推进新兴产业集聚、集约、集成发展。2015年,五大新兴产业销售力争翻两番以上;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40%左右,力争形成3个销售千亿元以上的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也陆续出台,包括:《关于加快全市新兴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关于认定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等。确定了“5+X”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了重点新兴产业,特色板块初步形成,区域发展百舸争流。

(四)优势领域日益突出

目前镇江已建成扬中电力电器等5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京口航空航天高性铝材等6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这11个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示范区,各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板块竞争优势进一步突显。如新能源产业领域的薄膜太阳能、晶硅太阳能进一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发展体系;新材料产业领域已形成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和新型碳材料三大特色板块;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而航空制造、海洋工程产业也在迅速起步,并且具备了爆发式增长的人才、技术、投入等方面的基础。与此同时,一批产品特色明显、企业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行业影响力较大的骨干企业竞争能力有所提高,对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支撑作用。新能源领域的环太硅科技、大成硅科技、哈电集团,新材料领域的宏达新材料、山特维克材料有限公司,电子信息领域的南自通华、巨宝科技,航空制造领域的鼎胜铝业、巍华合金,海洋工程领域的中船设备、港盛重工等一批骨干企业或是产销大幅增长,或是在手重点项目迅速推进,对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镇江市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追求绿色GDP、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新兴战略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要实现镇江市低碳经济和新兴战略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镇江市产业现状,截至2011年末,三次产业占比为4.4%、55%、40.6%呈现“二、三、一”结构,且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上世纪90年代,镇江市经济发展依靠金东纸业、索普化工、京阳水泥等为代表的一批支柱企业,但是造纸、化工、水泥均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业结构急需升级。2009年镇江市实施“千百亿工程”后,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材料、造纸及特种金属等已跃升为本地主导产业;目前镇江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世界500强中有50余家落户镇江。但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比例失调,传统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点在工业产业中表现较为明显,“十一五”末,全市传统产业共实现销售2762亿元、利税202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69.4%和57.3%;吸纳就业人员32.7万人,约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80%;服务业方面,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占比偏小,且服务业中传统商业和交通运输业依然占据了很大比重。

(二)能源结构以原煤为核心

镇江市的工业企业以高能耗的重工业企业为主,且三次产业呈现高碳经济特征。镇江市地处沪宁工业带、长江和运河十字交汇点,具备发展基础工业所必要的港口、交通、能源、水利、用地及城市依托等优势条件,镇江市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原煤使用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远远超过长三角一带的其他城市,根据《镇江市统计年鉴2012》,2011年全市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50万吨标准煤的行业有5个,依次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五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975.43万吨标准煤,占全部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87.69%,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每增加一万元产值需要消耗5.11吨标准煤,属于高能耗、低产值行业。因此镇江市减排发展空间很大,发展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显得尤为迫切。

(三)产业层次偏低

在价值链中,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营销三个环节,价值呈现微笑曲线分布,镇江企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生产单机、零配件产品多,终端产品少,附加值相对较低。有的上下游产品延伸不多,适应市场能力弱,缺少发展后劲。不少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整体附加值偏低,碳排放量较多。同时高端新兴产业规模依然偏小,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偏低,而对于利润丰厚的前端研发和后端品牌销售阶段生产经营存在不足,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低端。

(四)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水平亟待提升

大中型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数量规模、上市公司数量规模是一个地区工业实力的标志和象征。在国家统计局首次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江苏有73家企业入围,而镇江市仅有1家,可见镇江规模企业偏少,销售总量、规模企业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当前,镇江市已着力打造了7个新兴产业特色园区,但集聚区离“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产业内部“过得硬、打得响”的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还不多,产业发展的集中度和集聚度还处于较低层次。

(五)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企业研发投入较少,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缺乏支撑。2011年,镇江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2%,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高层次、复合型技术带头人、技能型人才紧缺和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上仍较薄弱,同时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其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不多。我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实力有待提升。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所在,直接决定着实现低碳发展目标能否成功,但目前由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中国70%的低碳核心技术需要“进口”,低碳技术的软肋制约着经济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

(六)人才瓶颈制约矛盾突出

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端人才的竞争。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跨越,人才作为智力支撑、技术支持是关键。目前,镇江新兴产业发展正面临中高端管理型、技术型人才和生产一线产业工人共同短缺的现实难题,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尚不能适应高科技、高技术、低碳经济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我市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瓶颈。如何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造最佳用人环境,努力放大对人才的“磁吸效应”,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低碳经济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将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升级”的核心是三次产业比重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演进,是产业内部由加工、再加工向技术集约化、生产高效化演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是产业结构合乎规律的演进过程,也是产业技术提高和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选择依据看,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同时要促进传统产业低碳改造,积极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碳汇林建设,努力促进二、三产业比例结构的调整。

(二)优化能源结构

为确保低碳经济发展,应积极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加大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调入电力、天然气来逐步减少原煤的调入。将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低耗能和高增加值的行业与产品上,禁止新上高耗能产品项目,限制现有高耗能产品与企业的发展,减少对煤炭的依赖程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大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进而减少原煤的终端消耗量,优化能源结构。

(三)强化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5

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就平衡增长战略与非平衡增长战略展开激烈争论。针对以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恶性贫困循环”理论为代表的平衡增长战略,佩鲁提出增长极理论,其后被布德维尔、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等加以丰富和发展。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佩鲁提出一个经济体不会同时出现经济平衡增长,通常会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个增长极是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它不是区位,而是领头产业或关键产业,这些产业的增长速度更快,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关联,吸纳更多的资本和知识,然后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关联的乘数扩张效应,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增长,进而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可见,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偏重于产业增长极,比较强调增长极的正面关联带动效应而忽视了它可能导致抽空周边地区资源的负面效应。

(二)布德维尔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布德维尔继承和发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把产业增长极概念拓展到区域增长极。指出,由于外部经济和集聚效应,作为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在地理上集中,形成一个区域增长极。他认为增长极既是产业增长极,也是区域增长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区域推进型产业的复合体,是引导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地理“增长中心”,可以由市场自发形成,也可以由政府政策计划形成。并指出在区域发展初期,投资应当集中于这种增长中心,使增长由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最终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三)缪尔达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缪尔达尔对增长极的运行机制做了补充,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强调区域之间的相互效应,还论述了政府在增长极理论应用中的作用。他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循环积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核心地区更容易出现一种上升的循环正反馈运动,而边缘地区则可能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必然会有一个地区差异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扩散效应”促成经济发展正反馈运动,“回波效应”则导致负反馈运动,“扩散效应”是指经济发达地区向周围地区进行经济技术扩散中所起的作用,而“回波效应”则指由于资本、人才外流以及贸易发展对周围地区产生的冲击。此外,缪尔达尔认为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促进具有累积优势地区的发展成为增长极,逐渐向落后地区扩散,带动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趋于平衡发展。

(四)赫希曼的增长极理论

赫希曼的增长极理论与缪尔达尔有许多相通之处,利用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来分析二元经济结构,但在对待政府发挥作用大小方面持相反观点。他通过“联系效应”来解释不平衡增长,认为经济进步不会在所有地方同时出现,经济进步会首先出现在核心区,由核心区带动边缘区的发展。所谓“联系效应”,是指在一国的社会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赫希曼强调“发展确实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他指出,政府要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时,可以考虑选择联系效应比较大的产业优先发展,从而发挥较大的联系效应。他把发达地区的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称为“涓滴效应”,不利影响称为“极化效应”。其“联系效应”对应着产业增长极范畴,而“涓滴效应”和“极化效应”则对应于区域增长极的范畴。与缪尔达尔强调政府积极干预相反,赫希曼提出政府对增长极的发展应采取谨慎的干预,认为谨慎的政府干预是促进“涓滴效应”生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五)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产生于理论争辩,时代趋势也进一步给予其应用的现实土壤,二战后成为很多国家战略规划的理论参照。纵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极理论应用于本国发展战略,其具体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行业进行规划,选择出合适的产业增长极,并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计划。典型的产业规划比较成功的国家有日本,日本在战后几十年,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实现了日本经济的起飞;(2)区域经济振兴计划,这主要是针对一些落后地区或者有比较资源优势的地区,进行特定地区发展规划,美国就利用增长极战略应对战后国家内部贫困地区发展的问题;(3)协调区域发展规划,从国家整体角度看待本国各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协调不同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如英国利用区域内的小城镇的经济数据衡量城市和腹地之间溢出效应程度,从而确定增长极来促进英国农村的发展;(4)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是经济体由不发达向发达方向转变的必由之路,利用增长极理论,合理确定不同的城市增长极,缩小城城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具体到中国,由于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比较高,以上几种增长极理论的应用,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体现。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增长极理论的契合

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站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特征可以归纳为:(1)战略导向性,体现了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和前进方向,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引导,政府有较大的作用空间同时也应受到相应的约束;(2)综合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只是要求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追求商业模式的创新,甚至是体制的创新;(3)动态演化性,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限定的产业范围,会随着技术进步和一国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约束而选择不同产业,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会历经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的产业演化过程;(4)多重联动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横向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二是在产业内部,对于产业链的上下游的联动,三是能够联接国内外市场,增进国际交往;(5)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确定的成长路径,发展空间和风险是并存的。

增长极理论的有关研究中,针对产业增长极的产业选择,尤其是关于推进型产业确立为增长极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相契合。国内学者提出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主要有:①技术创新能力,普遍的做法是主要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评价,在佩鲁的主导型产业概念中,内含着技术创新的要求;②产业关联度和协调作用,利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矩阵求出各产业的扩散能力和感应能力,赫希曼对于产业增长极的“联系效应”的分析就是产业关联度和协调作用的机理的理论化;④比较优势;⑤发展战略及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备受关注,需要政策支持。关于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路径,国内学者认为应分三个步骤进行产业增长极的选择:确定何种产业为推进型产业 确定推进型产业中的推进型公司的区位 根据推进型产业的区位确定增长极。推进型产业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反映产业现状及潜力的特征性变量、反映决策者价值取向的政策变量以及反映其他重要经济参数的参数变量,最终确定产业增长极。

如上所述,不难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与产业增长极选择有许多相通之处,增长极理论关于推进型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佩鲁关于产业增长极的主张,内含技术创新的要求,对应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特点。赫希曼对于产业增长极的“联系效应”的分析可应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重联动性。缪尔达尔和赫希曼对政府作用的不同主张,引导着决策者对于战略的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因此,在对具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规划以及后续发展,经济增长极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三、经济增长极理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增长极理论对发展经济学以及研究产业关联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其理论应用的以上几个方面,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体现。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谈到经济增长极理论,应当包含产业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增长极的运行机制、政府作用等内容,运用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缩小区域经济不平衡、国民经济整体布局和国家或地区产业规划。增长极理论主张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和产业,把他们培育成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和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而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来看,在很多方面,与经济增长极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就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极理论大可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加以借鉴。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增长极”效应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是通过推进型企业和产业综合体通过技术创新活动以及生产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增长。国务院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发展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从产业增长极的理论角度看,国务院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和发展的重点,就是要力图将这七大产业打造成七个产业增长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完全符合佩鲁所说的整个工业体系包含某些有活力的部门或“有推动力的产业”,这些部门或产业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效应和外部性,通过“扩散效应”和“联系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增长。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增长极”效应

“有推动力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可视为有推动力的产业)的地区性集中给产业结构和增长带来了某些特殊效应:一个在区域上集中和增长的复杂产业极,将会强化经济活动,导致公共需求,并出现相互关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个区域内集中,将会形成有产业增长极推动下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可以说,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是两位一体的,是个增长极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维度。目前,除了国家层面出台了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各地方省市也都出台了各自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这正是既要打造产业增长极,又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结合各地方省市内外部条件,打造区域增长极,最终目标是要缩小地区间贫富差距,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定位

缪尔达尔和赫希曼的产业增长极理论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唯独在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还是审慎政策这个问题上,秉持完全不同的态度。缪氏认为要实现增长极的形成,逐渐向落后地区扩散,最后使整个国家的经济趋于平衡发展的目标,政府应该发挥积极干预作用,有计划地推动增长极的形成。而赫希曼提出政府对增长极的发展应采取谨慎的干预,认为谨慎的政府干预是促进“涓滴效应”生成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增长极自发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政府应当采取审慎态度,由市场更多发挥资源配置和优胜劣汰作用。实际上,这二者并不矛盾,涉及一个发展过程的两个层面,即政府如何定位的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其中有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政策支持,一是市场竞争。政府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区别不同发展阶段和地区比较优势,进行积极或审慎的干预,前瞻性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区域振兴初期,大多面临成本高、市场认知度低等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个阶段,政府要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有计划地促进增长极或者地区增长极的形成。市场需求是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只有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吸引各类资源,真正发展壮大,形成市场增长极。从这一点来说,政府要进行审慎干预,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可见,缪氏的观点适用于政策层面,而赫氏的看法更多是针对运行层面。

(四)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

当前,各地方政府都在按照各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积极地上项目,更要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可能带来的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认识到负面效应的可能性。许多地方政府在推动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导致资源、政策、资本、人才过分集中,可能会对周围地区和其他产业产生冲击,达不到“一个中心,多点开花”的预期。当前许多地方纷纷提出建立国际性大都市和各类产业基地的倾向,是值得商榷的,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也可能由于“回波效应”和“极化效应”,导致区域发展不协调,最终影响某个地区或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培育增长极的产业选择和地域选择上,要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综合考虑本地区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环境的软约束和硬约束,做出科学合理的产业和地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Boudeville J.R..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2]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评述[J].南开经济研究,1997(01).

[3][美]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163-177.

[4]褚淑贞,孙春梅.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10(01).

[5]王昌林等.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10-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08-112.

[6]李小建,苗长虹.增长极理论分析及选择研究[J].地理研究,1993(03).

[7]王瑜.增长极理论与实践评析[J].商业研究,2011(04).

[8]赵放.增长极理论视角下政府干预政策的选择[J].经济纵横,2007(04).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6

关键词:创新能力;投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刘建华(196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姜照华(196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5―0061―03

收稿日期:2006-07―02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适用性

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理论、要素禀赋结构理论、新追赶理论等在国内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梯度推移理论认为[1],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自己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一种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国家或地区向处在低梯度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传递下去,通过扩散效应,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梯度发展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不可超越。它应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积蓄力量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如钢铁、纺织、食品等。其原因如下:第一,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虽然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可能造成亏损,但不发达地区却完全可以凭借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地租与税收低等方面的优势,依靠发展这些部门来为本地区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第二,这些部门虽然在发达地区已达到成熟或衰老阶段,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却可能仍是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或空白。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部门,是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实现地区经济起飞所不可或缺的部门。通过它们的发展,可以加速工业的聚集与城市化的进程,沿着这个方向发展才能最容易地取得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与技术转让,而这是落后地区在实现经济起飞时极为需要的。落后地区采取这种发展战略不但对自己有利,而且对发达地区同样也是有利的;第三,在一个科学文化与经济基础都很落后的地区,不去发展这些它们占有一定优势的产业部门,而想超越发展阶段,把主要力量用于发展在本地没有多大市场或其他方面优势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在这些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与发达地区展开角逐,其结果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

梯度理论忽视了落后地区的积极因素及其特殊性、多样性。为此,马尔立等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坚持反梯度理论[2]。反梯度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也可能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优势和后发优势:一个时期内经济文化的暂时落后并不妨碍后起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吸收和利用世界最新的文明成果,而且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资金、技术成本的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只要能把潜在的优势转化成现实的优势,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赶上或超越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林毅夫等提出的“要素禀赋结构”论”’认为,要素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和地区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1%~3%之间。唯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要素是资本。有的国家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可以达到20%~30%,也有一些国家仅能达到10%甚至更低。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其工业化水平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从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而进行赶超。

以胡鞍钢为代表的新追赶理论则认为,中国不仅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而且还存在更悬殊的知识发展差距。他们对1978~1995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横断面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其中人均资本增长解释占19%,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占73%,其他不可解释因素占8%[4]。这表明知识贫困是欠发达地区当前和未来经济增长率低下和经济起飞困难的重要原因。向知识贫困宣战,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知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则是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中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知识资源匮乏,对现有的知识资源利用能力低下。

从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角度看,目前中国各区域的经济都已走出劳动力经济时代(劳动力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正进入资本经济时代(不变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大于50%),因而落后区域提高经济增长率的关键是投资的较高质量、较高速度增长,而促进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5]。因此,把加快提高投资能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结合起来,由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较快增长,这应该是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二、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比较

(一)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力的评价,现有评价方法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指标体系的选取问题,究竟选取那些指标,主观性还比较大,并且有些指标是重复的,如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的评价体系,总量指标与“人均指标”混杂在一起,有明显重复;二是各指标的权重问题,主观随意性还比较大,影响了评价结果,致使评价值波动很大。本文认为,对于综合竞争力或区域创新能力等的评价,总量指标与比例指标不可混用,应当全部采用总量指标,同时各权值的选取应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在客观数据基础上来确定,而非所谓的“专家”主观判断。本文从科技投入能力、科技产出能力和科技对经济社会作用这三个方面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利用2004年各省市(因缺乏数据,不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权重,其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因而可以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得到

各个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到区域创新能力指数QI的测算公式为

QI=1000*(0.136X1+0.029X2+0.19X3+0.092X4+0.0043X5十0.068X6+0.014X7十0.173X8)

在上式中,所有的x都是原始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X1代表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X2代表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3代表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4代表高等学校科技经费内部支出,X5代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X6代表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科技论文,X7代表技术市场成交额,X8代表新产品销售收入。

利用上式对2004年各省市的测算结果见表1。各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有很大的差异,除四川、陕西和重庆外,西部其他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处在靠后的位置;中部省份则大体上处于中间位置,这是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

(二)投资能力的比较

目前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事实上东部地区正是由于吸引了大量外资而得以快速增长。2004东部地区投资40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中部地区投资15126亿元,增长30.2%;西部地区投资13749亿元,增长26.6%。第二位因素,也是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便是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东部地区正是由于能够把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较好地结合起来,才有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看,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12省区的国家预算内资金比例平均为12%,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仅为2%,中部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和东北三省分别为5%:从自筹资金比例看,东北三省平均高达68%,中部六省平均为62%,西部11省区平均为50%,而北京、上海、天津三市平均仅为41%,由此看来,自筹资金比重大,是目前制约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问题,融资难是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基于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特殊性,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其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相差很大,因而每一种区域经济战略都有其适用条件。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根据这些地区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选择“再造战略”,即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再造区域发展环境,从而使区域重新焕发活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8]。国外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也采取了再造战略[9]。据一次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工业产品按品种处于导人期的只占15%,处在成长期的占10%,处在成熟期的占35%,而处在衰退期的产品占40%左右。市场竞争力比较差,直接原因就在于企业技术开发不力。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情况也非常严重,全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3.2%,比全国平均水平13%低9.8个百分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只占15.4%,比全国平均水平22%低6.6个百分点;全省有一半以上的设备在超期服役,经过系统技术改造的只有8%,经过一般改造的只有15.8%,全省每年完成的技术改造工作量还不如固定资产折旧,新度系数逐年下降。要使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对其产业等进行再造,中央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通过再造,一方面保持已有支柱产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物流、电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同时,使高新技术产业有较大发展。一些老的资源型区域产业再造的过程就是通过资本、科技、人才投入的倾斜,使主导产业群多样化,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不断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从而向现代化转型。产业再造投资巨大,对人才和科技要求高,仅仅依靠地方将难以推动,需要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下,采取中央和地方互动的方式,发挥双方面的积极性。

(二)中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对于河南等“中部”区域来说,根据其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则应采取“对接战略”。“对接战略”[10],就是通过基础设施、生产业及重要制造业等与沿海的对接,从而提高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对接沿海区域就是接轨国际、接轨机遇、接轨发展。要加强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开展交通对接、金融对接、工业对接、旅游对接等。而为了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更需要搞好与沿海区域的科技对接和人才对接。

科技对接:在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或融资、研究院所成果转化、人才、技术投融资及咨询等与之相关联业务上开展与沿海的对接。与沿海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科技合作。人才对接:可以通过聘任沿海的专家或者退休的技术人员担任中部区域产业经济的顾问,从沿海区域或通过沿海区域引进专业人才,组织委派干部到沿海区域挂职锻炼。沿海区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休息日前往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担任“顾问”,即担当“星期六工程师”,实现不迁户口、不转关系的“人才柔性流动”。

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国中部区域,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和制造潜力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的目光,“中间”地带成为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的生产加工制造基地。目前,地区政策上的差距日益缩小,国内外企业,在选择投资点时首先考虑该地区是否拥有完备的配套关联企业和区域创新体系。因而加快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快国内外企业在中部地区追加投资、合资并购或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步伐,加快与先进区域的对接。因此,中部区域要实施好对接战略,就必须建设好区域创新体系。

(三)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战略

投资能力和区域创新能力都比较弱的西部地.区,应该采取融合战略。这是落后地区在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迅速提高投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战略选择。””融合战略,作为一种新战略,它使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各种文化、各种经济成分以及资金、人才在区域内高度交易、交流、融通、汇聚和增殖,形成集群效应。在新的形势条件下,为使落后地区能够更快地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加入到世界科技经济新的发展进程中去,在加快资本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走融合的道路。

目前,落后地区在科技与经济上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中心城市与边远山村、资源型产业与其他产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等等),为此,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充分发挥外向牵动、中心城市带动、信息化带动、技术改造带动和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这要求而且也可以使落后地区更好地把区域内外的产、学、研融合起来,更好地把资源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融合起来,更好地把组织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起来,更好地把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融合起来,更好地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新兴产业(包括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到区域的增长极中[12]。要实行国内合作与国外合作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方针。大力引进和发展跨区域综合商社与跨国公司、产业共生体系、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跨区域连锁经营店、区域内外合办的批发市场、地域生产综合体和产业带、中介组织、电子商社、港口或口岸(这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最为富集、高度融合的地方之一,是落后地区起飞的一个关键条件)等都是落后地区融入发达区域的途径。无论是落后地区经济的突破,还是科技的跨越,没有外向牵动的力量,不借助于国内外的资本、人才、科技等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首先是通过与国内外合作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占领国内市场,在此基础上使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并不断扩大产品出口比例,从而达到占领国际市场的目标。即首先紧跟国内外领头雁,然后加大力度、抓住时机,超过领头雁[13]。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7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经济发展新战略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复苏期;经济环境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渡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开始呈现起伏上升的复苏特征,但总体基础仍然较脆弱,复苏过程将缓慢曲折。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都在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外贸和能源政策上有所调整和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危机重重。同时,中国经济的内生环境也出现了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灾害频仍、房地产市场进入宏观调控期,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流动性下降;固有的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地阻碍经济的和谐发展。经济复苏期,对中国经济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深刻认识内外部环境的新特点、新趋势,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整和优化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征

从目前情况分析,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将有所改善,国民经济总体形势企稳向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1年世界经济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为3.1%,发达国家平均增长为1.3%,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将高达5.1%。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调控方面,通过各个国家通力合作,金融机构房贷信心和市场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地恢复。通过采取政府主体投资、政府入股银行等等模式和手段,外贸企业流动性瓶颈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尽管如此,可以看到,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间社会经济因素、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错,旧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新的利益的博弈开始显现,促成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新的演化趋势:

1.主要经济体寻求自我发展倾向增加,体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缓慢走向复苏,各经济体经济外部化程度不一样因此受危机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从而导致缺乏国际间合作基础,经济体之间利益很难协调。在国内就业压力和政治力量博弈下,主要的经济体(国家)自主发展趋势明显,各国或经济体将解决自身体内就业、社会稳定、基础产业的发展等问题作为首要问题,陆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

2.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领域进入者增加,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出口面临更大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发达国家将重振制造业作为就业出路之一,不惜进入一些能效低、规模大、利润薄的低端领域,希望通过扩大出口规模来缓解国内就业率低迷和总体贸易赤字的问题。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总体竞争力逐渐提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有可能通过本币贬值等手段加速争夺低端产品领域的国际市场。未来,中国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强有力的挑战,而在低端产业领域同时面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更加激烈的竞争。

3.能源价格可能再次攀升,国内企业经营风险增加。数据预测,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产品的需求将有所回升,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多采取为低利率等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和主要货币汇率走低,能源类大宗商品作为保值和投资的渠道之一,交易价格可能再次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将带动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霍达等,2009)。另外,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将被消弱,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4.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全球经济力量博弈的重要手段。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采取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还有旨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贸易障碍。随着世界贸易市场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传统关税壁垒和数量限制措施在当前已经相对采取的较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当前国际贸易领域重要的非关税壁垒。根据世贸组织的数据,从1995―2007年,各成员方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达23 897件,这其中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的事件达到16 794件,占总量的71%。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环境的新特征

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固有的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同时,伴随全球经济复苏过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新的问题和矛盾开始体现出来。

1.经济增长对政策拉动形成依赖,缺乏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今年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线性增长特征。政策拉动的外部效果就是透过政府的投资,国有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竞争性领域,从而挤出了社会投资。社会投资受到对市场信心降低、国外需求不足、融资门槛过高、相关市场准入性限制措施等影响无法实现有效地增长机制。体制环境内缺乏从政府投资向民间投资的增长动力转换趋势。研究甚至表明,投资过快增长对中国经济效率的提高产生的是抑制作用(吕冰洋、余丹林,2009)。另外,国内消费增长也同样是靠政策引导和补贴,在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多数国民可支配收入没有显著的改善,稳定的消费增长内生机制就很难形成。还要注意的是,在政策拉动的机制下,政府体系的投融资平台贷款将积累大量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出于融资和保障基础性设施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了各种政府投融资平台,后者作为承贷主体统一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之后再将贷款转贷给相关的企业或项目,使债务转而信贷化,债务风险隐藏于贷款中。近两年来的新增贷款的增量就大部分流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

2.环境性约束持续刚性、自然灾害增加,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在人口压力和粗放型经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目前中国生态安全形势已十分严峻。加之,自然灾害频仍,经济增长的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未来空间收缩。2008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造成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经济损失,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农业和工业等损失严重。两次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1 516亿元和8 451亿元。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2 000亿元~3 0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3%。

3.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劳动力流动性下降。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国家区域均衡发展政策的密集出台,促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作为劳动力传统输出大省,现在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本地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与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形成竞争局面。2009年有7个省已经对最低工资标准作出了调整,其中最高档平均调整幅度达到17%左右。还有20个省计划将在2010年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希望借助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人力资源的供给来看,劳动力的流动性意愿呈现下降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的比重明显增大。而“80后”、“90后”出生的所谓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工多是独生子女,较父辈所受教育水平更高,对工资回报和个人发展空间更为重视,就业选择往往集中在几个较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今年年初出现的“用工荒”现象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用工荒”矛盾再度尖锐的同时内地企业招工也出现困难。

4.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深化,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依然与结构性问题相伴随(高帆,2010)。需求方面,国内消费增长长期处于启而不动、后劲不足的尴尬中。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较大是影响消费后劲的根本性因素。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国家中的最低水平。供给方面,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复杂性增加。受金融危机和外贸需求降低的冲击,以制造出口为导向的产业链条的产能过剩问题尤为明显。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近2亿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约5亿吨,铝化工、造船业、煤化工等等行业也均存在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此外,受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意愿增加的拉动,各地新材料、新能源及相关制造设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密集上马,市场尚未培育成熟已经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问题。同时,产业产能过剩调整的具体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经济发展规划、附属企业的生存、区域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

三、经济复苏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优化路径

应对经济复苏期内外部环境新的变化趋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有不断调整优化,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关键性任务:

1.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心,建立内需为主、外需为辅的双动力增长引擎。把经济增长的基础放在内需即潜在庞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上,同时坚持稳定外需、增强经济的外向性,实现扩大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为辅的经济增长双驱动。经济的发展一定是结构质态上的演进(刘伟,2006)。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突破,创造性地利用结构调整这一契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及后发优势,通过精细发展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以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狠抓改革转机制增活力,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来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环境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通过增加就业渠道、调低国民税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鼓励社会服务事业发展,为国民消费创造动力源泉。通过政策带动性消费和激发居民自主性消费,双管齐下。应对消费结构升级的特点和趋势,促进产业投资的高端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约化、市场经济的有效化,从而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系统发展的理念出发,增强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密切关注,有效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加大政策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降低国民的消费不确定预期。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研究表明,新兴产业将成为影响中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方向(厉以宁,2009)。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动新兴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实现突破,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要的增长动力,就必须下更大力气改善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明确发展的重心。从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的考虑,服务业的发展应分为三个重心:以服务生产为重心,集中在现代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系统等等产业;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重心,集中发展现代旅游业、创意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方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以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平台和降低能耗、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为导向来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公共系统的支撑能力,同时降低其能耗水平。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有利趋势,以城市群为中心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区域合理布局。

在经济增长动力的环境路径优化方面则要做好:(1)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积极调控好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农民工流动的体制,建立以工作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发展小城市,吸引农民工落户成为真正的市民。(2)区域经济统一布局的优化。以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为主线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重视发掘各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统一区域要素市场,通过不断缩小国内的区域差距和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3)优化农村经济环境。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以及农村科研方面的投入,优化农村经济的要素资源配置,保证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4)消费环境的优化。进一步整顿消费市场秩序,加强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培育信贷消费和绿色消费,让人们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健康消费。

参考文献:

[1]厉以宁.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走向[N].经济参考报,2009-11-17.

[2]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3]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

[4]霍达,李芸珊,王建东.能源价格与国民经济成长[J].中国软科学,2009,(1).

[5]高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何以成为可能[J].探索与争鸣,2010,(1).

[6]王炜.产业生态集群创新及其政策选择[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上一篇:采购合同的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发展经济的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