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8 18:53:00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1

这次全州农牧林业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省农牧业、林业工作会议以及全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全省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全省农牧业、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年农牧林业工作,进一步分析查找全州农牧林业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安排部署今年农牧林业工作。上午,*同志传达了全省农村牧区、农牧业、林业会议精神,久桑同志全面回顾了20*年的农牧林业工作,并就20*年的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讲得很详细,也很到位,我完全赞同。刚才,州、县政府签定了动物防疫、森林草原防火、渔林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州、县农牧部门签定了畜牧业经济目标责任书。为了引起高度重视并传达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各地、各有关部门回去以后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快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统筹安排,找准重点,扎实工作,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工作形势,努力保持畜牧林业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20*年的农牧林业工作中,各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相关的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和牧区发展这条主线,抓住畜牧业生产的薄弱环节,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加之年内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促进畜牧业整体效益和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使全州农牧林业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概括起来讲,就是八句话: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又有新的起色;以草定畜工作进展顺利;三江源项目实施有条不紊;虫草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农牧民增收渠道明显拓宽;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三农”工作的结果,是政策有力,科技进步,工作扎实和天气总体有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全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与在座的诸位和农牧林业战线上同志们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畜牧林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畜牧业经济效益不高,土种选育和畜种改良、发展设施畜牧业、效益畜牧业等方面没有实质性进展,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难度依然很大;各类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还很缺乏,牧民组织程度不高;动物疫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畜疫防治力量仍然薄弱;草原基础设施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致使国家投资发挥不了应有功效;草原鼠虫害严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进展缓慢;三江源总体规划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标准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及时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总之,我州农牧林业工作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正面临难得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有利的大环境条件,又面临复杂的矛盾问题和制约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准确把握农牧林业发展的总趋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新观念推行新举措,积极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完成今年农牧林业工作各项任务

在20*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州委、州政府新牧区建设八项实事工程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牧业投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确保农牧民持续增收。

(一)提高认识,切实抓好农牧林业工作

畜牧业是我州的主体经济,也是全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解决*州“三农”问题,必须坚持畜牧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否则就谈不上“三农”问题,更无法谈及农牧民增收问题。要保持全州农牧民稳步增收,必须抓好畜牧业生产。一是要加强对当前畜牧业生产的常规管理。深入基层,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薄弱环节,以牧委会、合作社为单位,对当前的畜牧业生产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重点抓好牲畜饲放管理、接羔育幼、动物防疫、防灾保畜和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努力提高仔畜成活率,确保畜牧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二是加强土种选育工作。自从19*年牧业体制改革以来,我州土种选育和畜种改良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畜种控制在一家一户的范围内,严重的近亲繁殖导致牲畜个体生产能力降低,牛羊胴体重变轻,皮毛质量下降。今年州政府决定在全州范围内进行本品种选育工作,在本品种选育上有所新突破,州、县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县与县、乡与乡、村与村、社与社、户与户之间的种畜串换;同时,引进部分优良品种,使畜种改良成为提高畜牧业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各地、各有关部门从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群众生命线的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州农牧部门安排部署认真开展此项工作。三是继续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是我州畜牧业生产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州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一个《决定》、两个《办法》,建立健全防疫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加强畜疫监控。特别是各县农牧部门在今年的春季防疫中,要统一购置疫苗,集中力量开展4月份的牲畜口蹄疫疫苗及常规疫苗的注射工作。加强对牲畜和畜产品的检疫,严防牲畜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畜牧业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四是加强渔政管理工作。各级渔政部门要加强黄河流域、长江支流的渔业资源保护,加大扎陵湖、鄂陵湖等湖泊的封湖育鱼工作。在这方面我州的工作力度不大,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渔政部门要加大定期不定期的巡查力度,加大对药鱼、炸鱼、非法网鱼等违法事件的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确保全州渔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五是加强林业资源的管护。全面落实和兑现各项补助政策,积极引导和帮助退耕还林(草)农牧户结合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增加收入,确保“退的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继续抓好“封、护、育、造”四个环节,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措施,严禁商品性采伐,兼顾林区群众的利益,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认真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项目,真正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提高义务植树的实际成效,加快城镇绿化项目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工作。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各级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教育引导干部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森林草原防火和防灾抗灾意识,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搞好监测预报,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思想统一到位,工作落实到位,严防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二)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三江源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是我州乃至全省的一号工程,对于转变三江源地区农牧民群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地区草原生态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与建设项目、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技支撑项目三大类10多个子项目。其中,与农牧部门有关系的有三大类近十个项目,占总投资的70%以上,我们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容不得丝毫的麻痹大意。要投入足够的精力,强化管理,严肃纪律(包括财务纪律),切实把项目建设抓出成效。要在全州农牧林业系统形成“给愿干事的人以希望,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前途”的良好氛围,加强责任落实,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如果发现哪个县领导不力,措施不实,工作拖拉,就先要哪里的领导离开,让能干事的人来干,干不了工作就换人,这一点务必引起同志们的高度重视。今年一定要完成三江源项目中所有的工程,对此州三江源办已确定了各项工程的工作进度表,各地、各有关部门根据进度表安排,建立倒计时制度,20*年以前的所有拖欠工程要在6月15日前必须完成,20*年的部分工程在9月底全面完成。

(三)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发展效益畜牧业的有效途径

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力度的加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考虑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效益畜牧业,探索产业化路子。调整畜牧业结构,突出高原特色,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具有*特色的农畜产品优势产业带,重点突出藏羊本品种选育和牦牛复壮工作,力争使全州土种选育工作在年内有所新突破,为发展全州效益畜牧业奠定基础。同时,高度重视剩余劳动力转化工作,认真组织劳力与中藏药材采集种植和工程建设活动,引导富余劳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行业,延长产业链,增加畜牧业产值,拓宽增收渠道。要把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今后提高畜牧业效益的主要途径来培育,从产、加、销各个方面有所突破,促进畜产品升值。

(四)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中藏药材资源管理工作

中藏药材资源管理工作是我州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关系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工作。各地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将州委、州政府继续实施虫草资源管理的政策措施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意识和保护虫草资源的自觉性、积极性。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对州外群众的政策宣传,要扩大宣传面,宣传范围尽量扩大到临近州县西宁、海东等到地区的主要乡镇,努力提高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增加宣传效果;二是总结去年工作的经验教训,查缺补漏,进一步补充完善源头控制措施,探索建立工作长效机制,逐步使限采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三是从现在开始,要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虫草限采工作,于4月10日前在全州主要交通要道设立生态保护宣传点,加大工作力度,严禁州外人员进入我州采挖虫草,对虫草限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认真研究对策,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切实作好虫草限采工作。将虫草资源管理纳入到政府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责上来,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政令不通的现象发生。四是将虫草限采政策向中藏药材资源拓展,严禁乱采滥挖秦艽、大黄、贝母、甘草、红景天等野生珍贵药材,扎实做好中藏药材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中藏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各地、各部门要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措施,将政府生态保护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解决牧民群众的民生问题。要切实处理好生态保护、群众增收、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三赢局面。

(五)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以草定畜工作

以草定畜工作是州委、州政府保护草原生态、调整生产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要以解决草地生态和发展畜牧业之间的矛盾、解决减畜和增收之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使此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既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知道以草定畜的有关政策和重要意义,争取他们的理解,又要规范工作程序,把握政策标准,从开始就将工作扎扎实实的稳步推进。同时,把以草定畜工作和退牧还草工程结合起来,通过行政手段,科学规划,一边实施好退牧还草项目,一边落实以草定畜计划,达到减畜增效的目的。今年,*、*两县在全面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回头看”工作,加大补课力度,将去年还没有完成的工作做深、做细,强化措施,确保以草定畜工作取得成效;班玛、达日两县根据州政府有关精神,及时调整充实领导机构,抽调工作人员,确保尽快有序开展工作,在切实保护好现有草场的同时发展畜牧业生产。

三、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对农牧林业工作的领导

作风建设关乎农牧林业发展大局,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常抓不懈。省、州委已就全州的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全州农牧林业系统要严格按照省、州的实施方案,将这项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以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促进各级农牧林业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农牧林业的能力。要加强组织作风建设,建立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从决策程序、执行程序、集体监督和过失追究等方面,制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办法,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各级农牧林业干部要继续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要关心群众和基层,狠抓政策落实,集中时间和精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汲取经验教训,特别要对工程建设中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环节,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腐败现象的发生。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各地换届工作已经完成,农牧林业部门充实了新的领导成员,班子成员要加强团结,注重协作,切实做到思想上互相沟通,工作上互相支持,处事上互相补充,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农牧林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同开创农牧林业工作的新局面。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2

一、深刻认识做好新时期农业行业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做好农业行业扶贫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事业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正式启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11年11月底又召开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行业扶贫工作的任务与要求,明确提出各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切实完成本行业国家确定的扶贫任务。做好农业行业扶贫工作,指导和帮助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是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二)做好农业行业扶贫工作是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做好农业行业扶贫工作,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贫困地区农牧业加快发展,可以有效减少贫困人口,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做好农业行业扶贫工作是加快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任务。农牧业是广大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是惠及广大农牧民最直接的民生产业。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原因,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还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装备水平落后、农牧民素质低、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等方面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身的力量,还需要全国农业系统的帮助和支持。做好农业行业扶贫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牧民素质,是加快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任务。

长期以来,农业部和全国农业系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支持贫困地区(包括贫困农牧场)农牧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先后指导和帮助贫困地区编制了多项重大发展和建设规划,倾斜性安排各类建设和专项资金,派出多批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支持参与贫困地区农牧业建设,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全方位行业扶贫的工作格局,为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农牧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做好新时期农业行业扶贫工作,要求农业部系统和各级农业部门进一步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科学判断上来,把思路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安排上来。要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职能,以定点扶贫和集中连片扶贫为重点,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扎实开展行业扶贫工作,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认认真真地为贫困地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促进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的广大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农牧区繁荣和农牧民富裕,确保这些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明确农业行业扶贫各项工作任务

新时期扎实做好农业行业扶贫工作,在总体思路上,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环境条件,坚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以提升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核心,帮助贫困地区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开展农民培训,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农民就业,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

按照上述思路,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继续通过种养业良种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畜牧业渔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等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扶持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大力发展“三品一标”,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推进特色种养殖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同时,依托贫困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环境和民族文化,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特色经济和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

(二)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研发推广适合贫困地区特点的农牧业机械,加快推进农牧业装备现代化。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开展草原防火、雪灾、鼠虫害、有害生物防治以及饲草料基地等建设,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有较为明显地改善。

(三)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围绕贫困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协作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和高效栽培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适合贫困地区特点及需求的良种良法。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等各类农牧业支撑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帮助开展举办各种类型的管理、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干部群众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做好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和“博士服务团”成员选派工作。

(四)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不断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办社、支持加工冷链等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支持粮油、林果、畜禽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优势特色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拓。加快实施“金农工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利用现代及传统传媒手段,为广大生产企业和农牧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积极牵线搭桥,发挥发达地区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和开发,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支持和鼓励贫困地区农牧企业参加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等,多种形式促进产销对接,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

(六)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退牧还草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采取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恢复天然草原植被和生态功能。深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促进牧民增收。继续大力支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推广应用节能灶、固体成型燃料等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带动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和秸秆综合利用。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环境优美的新农牧区。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业行业扶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责任目标体现在规划引领上,把任务措施落实在项目建设上,把责任保障体现在加强领导上,采取有效措施,把农业行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行业扶贫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把各方面力量调动好、组织好、协调好、整合好、发挥好。要按照中央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指导,整体部署,分类推进。农业部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谋划。全国农业系统要把做好行业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行业优势,以定点扶贫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重点,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农牧场的支持力度,务求实效。

(二)进一步落实责任。全国农业系统要按照职能,围绕做好行业扶贫工作,在挖潜、对接、结合上下功夫,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责任,抓出亮点,把扶贫开发工作抓出气势,抓出成效,抓出影响力,尽快造福人民群众。工作中,既要重视“输血”式扶贫,更要重视“造血”式扶贫,特别要注意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式主义。

(三)进一步完善机制。要注意在实践中完善和落实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探索创新开展定点扶贫和行业扶贫工作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建立完善情况沟通与通报制度,加强工作监督检查,随时掌握了解工作情况和进展。加强与扶贫等部门的衔接,做好与各片区联系单位的沟通与配合,善于整合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工作活力和实际效果。特别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3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综述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畜牧业不断进行自身的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已由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现代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自己,应运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畜牧业,最终实现区域特色、养殖规模化以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为了促进现代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对现在畜牧业发展的研究,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1现代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畜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畜牧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

1.1当前畜牧养殖方式以及品种需改进

当前,虽然我国畜牧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的畜牧养殖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养殖模式,主要是以农户为主体的饲养模式存在,个体农户畜牧养殖存在一些不足,其规模相对较小,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低,同时,个体农户在进行饲养与管理中相对比较随意,缺乏科学的管理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必要的动物防疫措施,不利于动物疫情的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畜牧养殖风险。畜牧的品种趋于老化,没有能够加大资金投入,引入优良的畜牧品种,个体农户养殖技术落后,畜群结构不合理,以上各种因素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急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1.2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肉牛、肉羊以及奶牛等饲草类畜牧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其规模化发展相对比较缓慢,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都会生产出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使得我国畜牧业出现种养结合不够密切,整个饲养循环不够畅通。当前,畜牧行业缺乏大型的畜牧加工企业,大型畜牧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保证畜牧产业上下通道畅通,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情况是畜牧产业链短,缺乏相应的深加工配套措施,产业上下通道不通,饲养、生产以及销售衔接不紧密,畜牧产业结构不合理。

1.3国内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大

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畜牧产品价格密切相关,由于改革开放,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受到外国价格的强力冲击,比如,我国国内畜牧产品生产成本高,而外国畜牧产品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比较先进,其畜牧产品的价格低,这样一来必然会造成进口量增加,国内畜牧产品受到冲击,为了将产品没出去,只有不断的降低价格,最终损失的是养殖户的利益。国外的优质低价畜牧产品对国内产品产生严重冲击,使得国内畜牧产品价格不稳定,价格波动大不利于畜牧养殖户把控市场。

1.4畜牧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畜牧产品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主要包括传统的饲养模式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更多的是农户个体饲养为主,同时畜牧产品多样、产量小。价格低以及品质差等不足,阻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当前畜牧业还未形成产业化,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无法吸引客户,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极易受到外国畜牧产品的冲击。

2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

为了促进畜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国情,要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的发展本地畜牧业,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观,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畜牧行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完善畜牧产业结构,只注重动物防疫工作,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化,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措施如下:

2.1加快规模化养殖

畜牧业若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将畜牧规模化养殖作为重点进行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政策,利用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推动其规模化发展,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对中小规模的养殖户进行养殖场改造,不断完善场房建设,最终达到产业升级,合理划分生产区、生产区以及隔离区,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布局。

2.2优化畜牧产品深加工

当前,我国畜牧产品的发展的缓慢,仍旧沿用传统的饲养模式,产品加工落后,优化畜牧产品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畜牧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抢占更加的市场份额。加快畜牧产品的经营策略,实现产品的升级,积极推广产业的品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畜牧产品附加值,丰富产品的种类,最终实现产品的多样化,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3注重动物防疫,提高畜牧业抗疫病能力

国家要不断加大对基层动物防疫的资金投入,推荐基层畜牧防疫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疫人员的待遇,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坚持同进同出等养殖策略,实行自繁自养,尽可能减少从外地引入种苗,减少外源性疾病感染,加强基础免疫,提前做好免疫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

3结语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畜牧业的发展必将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对于当前畜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发进行解决,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成文.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6,(23):9-10.

[2]张锁良,宋宇轩.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J].家畜生态学报,2014,(11):6-10,17.

[3]张焕忠.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9):9.

[4]马飞.关于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6,(18):104.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4

[关键词] 基层 畜牧兽医 加强 服务 质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214-01

加强畜牧业自身发展,对于促进我国乡镇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经济发展,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一直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做好我国畜牧兽医工作已经成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稳定发展最为根本的保障,兽医诊疗工作以及兽医服务不仅仅关系到了我国畜牧业生产以及发展,对农民收入进行增加,更加关系到了人们身体健康,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的服务质量进行探析。

一、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地区的畜牧兽医机构都实施了改革工作,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原来畜牧兽医的站点不改变,在畜牧兽医机构改革过程中保持着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站基本不变,不管是在资产所有权方面还是在经费供给渠道方面,甚至是隶属关系方面都不变,重点将其放在运行机制方面来实施改革,在增强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内部活动方面做文章,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加服务功能方面。建立起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综合服务的中心,把乡镇里面所有畜牧兽医机构都合并成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的中心,人员实施统一和调配,资产要实施统一的管理,工作也要实施统一的安排。还要做到职能分离,实行一个区域站管理以及中心站管理,我国基层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以及部分公益性仅仅能够由县级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来进行负责,饲料销售以及药品销售等等经营性活动都要实行社会化的管理,过去原有的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都要进入到中心站中,受委托来实施品种改良工作以及产地检疫工作,并且从事一个具有经营性的活动。

二、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措施

1.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管理机制

近些年来,加快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的生产能力,这些离不开我国农业服务体系对其进行支撑,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加强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公共安全以及民众身体健康等等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是在实际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改革过程中,还是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学术研究过程中,我国农村畜牧兽医的服务质量都没有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想要建立管理机制必须要实施公开招聘,定岗定责,以钱养事以及动态管理的措施,把我国过去传统基层畜牧兽医站所实施的整体改制,进而实现兽医站人员的身份置换,所谓的身份置换就是指从单位人转变成为企业人,在实施改制以后,乡镇服务中心要实施竞争机制,进而将人员分化进行落实,使一部分人员成为基层畜牧兽医公益主体,进而获得政府财政,使其能够用在畜牧兽医服务部分实施支付资金的转移,另一部分的人员还要实施相对来说比较个人化的经营,基层畜牧兽医机构除了每一年将费用上缴中心之外,其余所获得的收益都要归个人。

2.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部门筹资机制

我国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组成中占有十分基础性的地位,但是,畜牧业在我国农业产值领域中的比重大小已经成为了直接衡量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十分重要的标志,当前形势下以及今后的时期中,加强我国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已经成为了乡镇经济工作中以及农业经济工作中十分重要并且紧迫的战略任务。将畜牧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已经成为了增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长久以来,我国的城市以及我国基层服务筹资的过程恰恰相反,我国城市畜牧兽医服务自上而下进行设置,我国乡镇兽医服务自下而上来实施设置,这一种战略存在的弊端就在于1978年至今所实施的改革政策得到了不断放大,进而导致了我国乡镇社会政府转变自身职能,与此同时,不仅仅没有对资金的来源进行解决,反而加重了资金的匮乏。特别是在1994年所实施分税制度以及2000年度所实施的将一改革、两调整以及三取消作为主题的我国乡镇税费改革,进而使得我国基层兽医服务供给产生了严重的变化。我国基层政府自身的税源得到了萎缩,与此同时,我国中央财政以及我国地方财政上级财政对于我国基层财政转移的支付规模比较小,不能够实施透明管理,缺少规范,很难对基层财政进行弥补。所以,要求我国中央政府财政资金必须要实施战略性的调整工作,使得财政资金向我国乡镇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倾斜,这样也就从本质上使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服务具有国家层面制度的保障以及国家层面财政的资金保证,从本质上有利于对制度障碍进行克服。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基层畜牧兽医服务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管理机制以及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要强化兽医部门筹资机制这两个方面对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光明.拉亲当前牧区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动物检疫2010,27(3).

[2] 魏生明.石文辉化隆县乡镇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期刊论文]-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38(5).

[3] 马光选.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的检视与反思[期刊论文]-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23(4).

[4] 吴红梅 论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以黔南州为例[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0).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5

一、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自治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出台各项扶持政策措施,积极组织引导,精心培育服务,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有力地推动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011 年已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总数 15679 家,其中种植业 4120 家、养殖业 6878 家、加工流通业 1662 家。 登记注册并已运行合作社总数 11042 家,登记注册并已运行合作社实有成员 32.1 万户, 登记注册并已运行合作社成员出资额 174.9 亿元。 通过几年的发展壮大,特别是财政项目的扶持、引导和带动,这些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带动农牧民增收,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发展迅速

2011 年全区新登记注册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4123 家 ,比 2010 年增长了 39%。 成员人数比 2010 年增长了 28%。 成员出资额比 2010 年增长 1.3 倍。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法建立、按章办事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全区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

(二)发展趋势从松散型趋向紧密型

自治区的合作社经营逐步扩大了规模,并进行集约化生产,产品也提升品质上档次。 同时建立了销售服务网络,延伸产、供、销产业链,合作形式已从最初的松散型逐步向紧密型发展,管理向集中统一发展,销售向统一服务发展,种(养)技术由传统逐步向现代标准化发展, 发展模式由单一的种植养殖向种(养)加、销发展。 合作的广度也已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等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合作的广度正在从技术信息、销售服务为主日益扩展到品牌创建、实体经营。

(三)服务内容不断拓展

各地坚持开放办社,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引导和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合作社的产业覆盖面日渐扩大,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畜产品购销、信息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运输等各个产业。 服务内容也不断拓展,从起步时的技术互助、信息传播扩展到资金、资产、技术、劳动、土地股份等领域多方面的合作,从生产领域逐步向生产、流通、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 全区农牧业的主要产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大部分合作社已经达到了统购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质量、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服务水平。(四)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目前, 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有生产质量技术标准178 个,拥有注册商标的 115 个 ,拥有农产品质量认证 (无公害、绿色、有机)的 97 个,获得专利技术的 5 个,有 200 多家合作社以不同形式参与了“农超对接”,并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呼和浩特、包头市等 30 余家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进一步提升了农畜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为进一步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国家财政从政策和制度上倾向于优先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的项目,占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 60%。 在这个大政策的引领下,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从扶持范围和措施方面。 一是以扶持能代表地方农牧业特色的专业合作社为主;二是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合作紧密的专业合作社;三是扶持专业水平较高的高素质队伍的专业合作社;四是扶持发展前景广、生产效益明显的专业合作社;五是选项时,立足当地已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的合作社作为备选基本条件, 从备选的合作社中再依据其现有规模、合作社运行是否规范、 是否对当地相关产业有带动作用,产业发展现状及运行效益等综合要素条件优化筛选。

2.从项目管理方面。 一是确立申报项目建设内容时 ,邀约相关产业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和专家对拟申报合作社实地考察,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和量力而行相结合的原则,细化项目建设内容。 广泛征询合作社全体成员的意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指导合作社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确定项目建设内容;二是项目实施期间监督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内容进行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三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项目资金按实施进度达标后拨付,规范自筹资金的筹措及支出,确保项目资金的规范运作;四是项目建设完成后,与合作社保持密切联系,指导他们抓好建后养护及运行工作,密切关注项目运行的效益情况。

(二)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效

通过财政项目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效整合了生产要素,转变了发展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财政的扶持,从制度建设、资金扶持、市场引领等方面对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促进了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扶持,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有能力,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情况,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农牧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共同从事产、加、销等经营活动,加强了农户、合作社、基地之间的利益对接,一方面促进了产业基地的形成,另一方面促进了合作社的发育,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和推动下,基地和农牧民良性互动,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2.促进了合作社发展经济动力不足问题的解决。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注册资金存在现金少、实物入股多的状况。 在经营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的注入,无疑解决了这个现实问题。 并且在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加大自有资金的投入,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更有能力实现经营目标,迅速扩大了经营规模,充分发挥了农机、水利、科技等要素作用,为改善品质、增加产出提供了保障。 真正起到带动农牧户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3.促进了先进技术的推广 。 通过项目加强了培训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讲什么农牧民想听,教什么农牧民能懂,让做什么农牧民愿干。 借助这种迅速有效的传播方式,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把先进适用技术和市场信息反馈给会员和农牧户,形成了一支与专业机构相配合, 与农牧民直接相连的群众性科技推广普及队伍。 这支队伍弥补了政府农业技术推广力量的不足,较好地衔接了政府专业推广普及机构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缩短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促进其采取科学饲养、种植的方式方法,节本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4.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才能将分散的农牧户成为产业链或产业群体的一分子,不同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设备、土地等生产要素,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按照市场要求优化组合,向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5.促进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财政项目引导合作社基地实施土地治理,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水平。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农牧民进行规模生产,提高了农牧业综合效益;通过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牧业生产水平;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减少了生产与市场对接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极大地改善了合作社基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近几年 ,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上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合作社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规模小,实力弱。 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工商部门正式注册成立的合作社已达到 15679 个。 但是这些合作社发展不平衡,整体上规模小、实力弱,还处于起步阶段。 普遍存在着起点低、不完善、不规范、层次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的现象。 急需财政的扶持和引导。

二是服务少,功能弱。 全区登记注册并已运行 11042 家合作社,大部分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一些合作社停留在种、养殖业的初级阶段,生产的农畜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由于没有经济实力,合作社服务内容多为简单的生产资料的购销,不能为社员生产服务和信息,服务能力弱,对农牧民吸引力不大。

三是人才缺,管理弱。 目前合作社中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带头人很少,甘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社员也较少。 社员年龄偏大,多数是 45 岁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牧民。 正是由于管理人才的缺乏,合作社管理跟不上,规章制度不健全,入社成员少,合作社与社员还存在联系分散的问题,没有形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紧密的联结体系。

四是融资难,发展弱。 合作社的注册资本大多数都是以现有的土地、农机具、牲畜等做为注册资本,流动资金很少。 融资时抵押物缺乏,可做抵押贷款的有效资产不足,银行贷款出现担保难的问题,所以融资贷款难度大。 全区登记注册并已运行 11042 家合作社,能贷到款的屈指可数。

2.扶持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上述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因此财政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扶持额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扶持措施,从宏观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从制度上对为农民专业合作的发展搭建了运行的基本构架,要落实好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合作社是农村牧区最好投资支持的组织载体。

二是项目自筹资金难以到位。 合作社自筹资金难以到位, 各成员意见难以统一及支持配合力度不够等的影响,项目实施的质量、进度、任务量等指标顺利完成比较困难。

三是项目申报和管理要求较高。 由于合作社是农民的组织发育还不成熟,有的项目申报和管理要求不十分符合合作社实际,一个合作社申报项目可研、扩初设计至少需要 2 万元,环评报告需要 0.3 万元,审计报告需要 0.3 万元,报账时自筹资金开税票,一个 179 万元投资项目,税票需要 7.2 万元。

(二)建议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牧区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为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的发展,建议如下。

1.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建议国家财政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在选择产业化项目、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上,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在重要的位置。 重点支持合作社能力提升、示范社建设、成员培训、信息服务、贷款贴息及农超对接等,对条件成熟的合作社给予更多的扶持,精心培育,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为农牧民增收服务。

2.健全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制定符合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通过减税、低税、免税或补贴政策让农牧民直接受益。 改善金融服务,拓宽担保渠道,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需要金融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部门对合作社降低信贷准入门槛, 有效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问题,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放宽贷款贴息项目申报条件,对有能力获得银行贷款的合作社贴息贷款额度应放宽至贴息额达 10 万元即可,且单笔贷款放宽至 10 万元以上,让更多的合作社享受到实惠,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 依法依章建立健全成员个人账户、会计账簿、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与成员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3.加强扶持项目管理 。 建议项目申报采用标准文本 ,减少申报材料内容,如审计报告、环评报告等;认真审查合作社合作的真伪、成员是否属实、资产是否符合要求、运行是否正常规范、建设项目是否合理可行等等,要到实地进行考察;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主要针对合作社基地建设、生产、流通环节进行扶持,适当扶持合作社培训,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服务,组织标准化生产,品牌培育等工作。 扶持额度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合作社带动能力的大小、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具体情况决定;建议项目建成后,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及产生的效益量化到每一个成员作为股份,并对成员进行公示。 建立相应制度和措施保障。 项目验收时,不仅查验工程是否保质保量,财政资金支出是否合规合理,还要检查合作社成员账户设立及记载情况,重点检查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分配情况。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6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要点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也会多样化,农业领域中的畜牧养殖业更为复杂,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都会因此而存在风险。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使专业户获得更高的利益,就要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种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畜牧养殖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这种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且对畜牧养殖业会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乎到养殖专业户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如果气候环境不适合禽畜生长,就会导致禽畜的健康状况不佳,必然会致使禽畜大量死亡[1]。所以,气候环境是畜牧养殖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同的季节,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环境影响的结果。养殖专业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气候环境特点,从养殖经验出发制定出应对措置,以避免气候环境对畜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济利益不会受损。

1.2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能够直面市场环境,对于市场多元化的运行状态充分掌握。由于畜牧养殖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就必然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风险。中国的畜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畜牧业要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要对市场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1.3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正科学化发展。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户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性,放弃了养殖的自主性,就必然会面临技术风险,也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1.3.1畜禽抗病疫苗使用中所存在的风险畜牧养殖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生产、市场和消费等环节中频繁流通,对于禽畜的各种疾病往往就会采用疫苗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禽畜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畜禽品种选择中所存在的风险

选择畜禽品种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当,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所引进的畜禽品种优良,畜禽就会健康成长,生产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3畜禽饲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是保证畜禽产量的关键,饲料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国的饲料管理更加严格,保证了饲料的质量。但是,在饲料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假冒产品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这些饲料如果用于喂养畜禽,就必然会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可见,饲料质量是否安全可靠是保证畜牧养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史发展。多数的养殖专业户实施了产业化经营,但是在养殖管理上依然持有传统的关键,导致畜牧养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科技成分很高的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发挥,使得畜牧养殖业面临诸多的风险。

2畜牧养殖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

2.1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畜牧养殖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畜牧养殖专业户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规避各种风险的措施,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风险预防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风险和利用往往是并存的。养殖专业户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风险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3]。所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对风险予以正确认识,才能够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出来。

2.2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有能力对风险准确评估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养殖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对畜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地认识潜在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对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4]。对畜牧市场的信息要多方了解,才能够提高风险预防工作的有效性。

2.3政府要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针对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使得相关政策更为完善。在畜牧养殖中,个体农户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不仅维护了畜牧养殖专业户的利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畜牧养殖专业户及时地了解政策,以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得养殖规模扩大,同时也需要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养殖专业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作者:沈牡鸿 单位: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5(15):42—43.

[2]黄承伟,周晶.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144—149.

[3]黄志权.畜牧养殖中风险的种类与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4(06):266—266.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7

[关键词] 畜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143-01

畜牧业是壶关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09—2011年壶关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3.5%,农民人均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8%。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下,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建设小康社会和壶关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壶关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壶关县畜牧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但是,壶关县畜牧业的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与全县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畜牧业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落后草畜矛盾日益突出。②畜产品品质不高,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③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粗放,畜产品加工发展滞后,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增值潜力。

二、发展方向与对策

加快现代畜牧业,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实现畜禽品种良种化、饲养管理规范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疫病防治程序化,已成为加快壶关县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畜牧县”的必然选择。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

优良品种是规模化的先决条件,是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没有良种就没有优势产业的形成。新时期的畜牧业不再是过去低水平、低质量的数量扩张,而是新技术、新机制支撑的现代畜牧业,对良种的要求就更多、更高。

2.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

“双赢”。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草产业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要求。为改善壶关县生态环境,县委、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实行草原禁牧舍饲养殖,这项重大举措对人们传统的养殖观念及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变革。大力推行“人工种草、羊只下山、舍饲圈养、规模经营”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坚持走立草为业、兴草富民的路子。

3.大力开拓市场、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带动农民发展种草养畜、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加工企业、销售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积极发展“合同牧业”和“订单牧业”,走“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经济人+农户”的路子,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紧紧把握区内外市场的需求,打,走特色之路,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实现畜牧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升级。建立牧业信息服务中心,用信息引导生产、流通、消费,指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避免盲目性和低水平重复。

4.建立、健全壶关县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具体措施如下:①在服务体系上,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一大批科技素质高的技术人才到农村从事技术承包等工作,形成农民与科技人员长效合作的机制,来推动畜牧业发展。②从“良种、良法、良料”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饲养管理和经营水平。③以饲草料开发为基础,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行粮草轮作,大力发展草产业。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三贮一化”技术,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将种草养畜和秸秆养畜相结合,为畜牧业奠定良好的饲草料基础。④加强畜禽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依法对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安全监管,使壶关县畜产品安全与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⑤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实施的方针,大力推进标准化、无害化生产,加大“无公害食品行为计划”和原产地域保护的实施,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实行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无公害食品标识制度。⑥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大力推广人工受精、同期、优质饲草料配制、人工种草、暖棚养殖、程序化免疫等先进实用技术,缩短育肥周期,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增加畜牧业经济效益。

5.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切实形成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强大合力

党委、政府要从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上全力推动。制定支持畜牧业稳定、快速、持续增长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建立畜牧业发展优惠贷款政策,重点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大户和养殖园区的发展。壶关县畜牧业从分散饲养到规模饲养,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金短缺,单靠农民兴办规模养殖场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大大影响集约化畜牧业发展。建议政府及金融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支持畜牧业的发展,实行低息、政府贴息,进行宏观调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壶关县关于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战略部署,将一些涉农项目的资金向畜牧业倾斜。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加快畜牧业发展。采取可行措施,加快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民奔小康。

参考文献

[1]尚青生,王春景.化隆县畜牧业发展的建议[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27-28.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篇8

今天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全县建设生态畜牧养殖强县的一次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发〔2004〕1号文件和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畜牧大省的战略决策,确定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规划、新举措,更好地组织和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推动我县畜牧业真正实现快发展、大发展,促进全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后面,××同志还要作具体安排部署,××同志还要作总结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畜牧业是一项能够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尤其是在××这样的山区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在认真分析研究县情的基础上,始终把畜牧业作为××的第二支柱产业来培植。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我县畜牧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规模化养殖有了新的进展,生态养殖场、养殖大户和营销队伍明显增多;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牛、羊、禽等草食畜禽发展迅速;技术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兴牧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基础条件逐步改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加工体系逐步形成。2003年,全县畜牧总产值已达2516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46%。可见,畜牧业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逐步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畜牧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方面还不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一是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地方、个别同志认为畜牧“富民不富财政”,因此,“只见嘴动,不见行动”,停留在一般号召上,甚至撒手不管,导致这些年来畜牧业没有突破性进展,停留在“步子不快慢慢走、成绩不大年年有”的状态。二是技术支撑乏力。全县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税费征收上,有的被抽调出来从事行政工作,有的兼职行政执法人员,这些导致了畜牧科技推广难以到位,甚至给养殖农户带来了损失。三是加工营销滞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和高品质、高档次的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加工企业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规范的大行牲畜交易市场。农村经纪人和中介组织虽有一定发展,但停留在“跑腿”阶段,成了“下手”,没有直接连接市场,增加了销售环节,分割了农民收入。四是基地不成规模。说起来到处都是“专业村”、养殖大户,可畜圈里、山坡上却看不见专业养殖的影子,数量上尚未形成优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就××而言,大力发展畜牧业,首先是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畜牧业在整个农村经济中,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十分紧密,辐射力和带动力十分巨大,易于做大做强。加快畜牧业发展,不仅可以有效转化粮食和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过腹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条,而且可以就近就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其次,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畜牧业是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回报率高的速效产业,其规模可大可小,设施可繁可简,对自然条件和电、路等环境条件要求不是太高,技术便于掌握,也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大多农户都能饲养,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快捷之路。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畜牧业应该说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第三,这是拉动财政增长的必要措施。××财源结构单一,长时间来就“吊”在烟上,但如果5年以后彻底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烤烟不能再作为高税产业了,××财政怎么办?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畜牧业,壮大养殖基地规模,带动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等的发展,从而拉动财政增长。第四,这是我们立足优势、抢抓机遇的必然要求。××荒山草坡不少,尤其是退耕还林后,饲草资源更加丰富,加之又紧靠重庆大市场,农民又具有传统的养殖基础。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更重要的是当前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畜产品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个西部地区在成本、价格和劳动力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特别是现在从中央到省、市都非常重视畜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省里今年决定拿出5200万作为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这对我们对接上级政策争取项目和资金提供了机遇。

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于××来说,既十分重要,又十分必要。因此,我们必须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畜牧业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分析我县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努力克服过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研究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把我县畜牧业推向新的阶段。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把畜牧业培植成全县的第二支柱产业

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畜牧养殖业强县的意见》(县发〔2004〕15号),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县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文件精神,围绕任务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生态特色,立足实际搞好科学规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发展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畜禽产品,能够满足人们崇尚自然和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和发展潜力。××地处边远山区,远离工业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也相对较少,这就是我们的特色,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畜牧业的新观念,充分运用新技术,努力探索新路子,着力打造生态畜禽品牌,千方百计营造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但我们搞规划,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必须要立足资源优势,必须要符合客观实际,做到科学合理。从全县总的情况看,平坝地区要重点规划各类养殖小区,结合粮食转化、引草入田,大力发展“三元”杂交猪、家禽和水产养殖;高山和半高山地区,要结合退耕还林(草)、草山草坡改良和秸杆加工利用等,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努力培育养殖大户;××等低矮河谷地区,要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水资源条件,积极发展水产养殖。各乡镇要着力抓好畜牧科技示范村建设,认真规划和建设好商品猪养殖小区,条件好的地方可以适当扩大一些。从今年起要确保每乡镇年均发展小区养殖大户100户以上,出栏商品猪2000头以上。

(二)认真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要认真做好科技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以养殖小区建设和科技示范村建设为载体,切实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和饲养习惯,大力推行良种、良料、良法、良舍相结合的科学养殖方式,引导农民从传统的饲养方式向科学化、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要认真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大力推广生猪和牛羊人工授精技术,努力提高良种覆盖面。切实做好××黑猪等本地优良畜禽品种的保种提纯、选育推广工作,保护地方特色品种,努力打造地方良种品牌。要认真抓好以基层干部和畜禽养殖大户为重点的畜牧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科技兴牧水平。要加快草业和饲料业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切实抓好草山草坡的改良与建设,积极推广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技术。要加快饲料工业发展步伐,实现粮食转化增值。要认真做好动物疫病控制和畜禽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工作,切实抓好以牲畜“五包”有偿服务为主的防疫体系建设,抓好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

(三)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谈产业化,首先就有一个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关系问题。龙头企业肯定能带动产业化,但基地的规模化也能引来龙头企业,促使产业化升级,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有的同志一提产业化,总认为首先应该有龙头企业,否则,即使基地发展起来了,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产业。这种认识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关键是培育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产业化组织体系,使产业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在积极引导畜牧业生产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首先要发展规模养殖,着力建好基地,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区别于传统畜牧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传统的兼业养殖方式不可能产生规模效益。我们要引导和动员千家万户由兼业养殖向专业养殖发展,通过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把“普及”这个基础打牢,以增加全县畜牧业的总量;要通过扶持措施的落实,提高养殖专业村、专业户的养殖效益。其次,要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只有引导和扶持一批畜牧养殖场、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类龙头企业,才能有效对接大市场,提高畜牧综合效益。第三,要认真研究畜牧市场的变化规律,搞好畜禽及其产品营销。要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和规范畜禽交易市场,努力形成以县城为交易中心、乡镇为交易网点的市场体系。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投入是一项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不愿投入或者没有资金投入,最终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要真正把畜牧业发展壮大,必须建立完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民间投资、引入外资、金融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相结合的畜牧业多元化投融资体制。要充分发挥农民作为投资主体的作用,调动农民投资、投物、投劳的积极性。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对全县各类养殖大户和种畜饲养场(户)特别是养殖小区农户,县财政将每年安排20万元以上的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并安排专门资金对发展畜牧业方面的贷款实行财政贴息。对在县内兴办年产值400万元以上、税收20万元以上的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企业,县政府将按税收的5%给予奖励。要集中捆绑使用现有各项支农资金,力争发展一片见效一片。财政扶贫资金和畜牧“三费”要重点用于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推广、科技教育等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金融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对畜牧养殖业的信贷投入。今年农村信用社将贷款1000万元用于发展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要重点向畜牧养殖业倾斜,帮助农户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畜牧、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力争从省政府的5200万专项资金中拿到更多的份额。要积极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采取带薪、带职、带项目、带资金等方式,领办或创办畜牧养殖基地、加工企业和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畜牧业发展。

(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要能真正应对千变万化大市场,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关键。畜牧部门要以实施“五包”有偿服务为契机,充分发挥现有畜牧科技人员的作用,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尽可能减少家民的养殖风险。要充分利用农经网,选配好专业信息人才,搞好畜牧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工作,切实为县委、政府决策,为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及时快捷、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引导,培育和规范畜禽购销协会、农村畜牧经纪人队伍等中介组织,形成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组织网络,拓宽畜产品流通渠道,规避农民直接面对市场的养殖风险。要依照有关法规,加强防疫检疫、种畜禽、饲料兽药等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病有害产品的违法行为,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创新畜牧工作管理机制。县、乡(镇)两级要建立健全畜牧产业化建设的相关机构,加强对畜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创新管理机制,逐步推行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双线管理”模式,实行双向承包。各乡镇要成立以党委、政府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建设行政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明确畜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县畜牧局要成立畜牧技术指导机构,主要任务是搞好以“五包”为主要内容的有偿服务,加强对全县畜牧技术干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牲畜户口档案,严格兑现赔偿,解除养殖农户的后顾之忧。通过“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双线运作,各负其责,做到层层抓落实,户户见成效。

二要加强畜牧干部队伍建设。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依靠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畜牧干部队伍作保证。因此,要在畜牧干部队伍内部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稳定和盘活现有畜牧技术人才。要不断深化畜牧部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推行分类分级管理,实行“一长”负责制;逐步推行职称评聘分离,全面实行聘用制,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结构工资制。要将工作实绩与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挂钩,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调动广大畜牧干部特别是畜牧专业技术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县畜牧局和乡镇党委要加强对乡镇畜牧干部的管理,稳定在岗畜牧干部队伍,鼓励已调岗改行的畜牧、兽医、水产技术人员在自愿前提下回到畜牧部门从事专业工作。要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适当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编制,在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部分人员,充实和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业务力量。要打破地域界限,通过联合招聘调整和充实村级兽防人员。

三要提高依法治牧水平。要稳定和健全畜牧业执法机构,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做到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依法治牧水平。要依法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制度和动物防疫“一票否决”制,确保畜禽产品安全。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兽药、饲料市场,理顺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要加强对基层兽医人员的管理,坚决依法整顿和规范畜禽疫病诊治秩序。

四要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县委、县政府将把畜牧业列入经济工作的单项指标,分年度制定具体方案,对乡(镇)和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畜牧部门负责人进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奖惩和任用挂钩。同时,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对全县各地畜牧业发展情况实行动态考核和定期公布,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各乡(镇)和畜牧部门要进一步细化考核方案,逐级考核,认真兑现奖惩。

五要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加快畜牧业发展是全县的一件大事,各级各部门都责无旁贷。宣传部门要调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及时宣传报道畜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任务目标、政策措施及其典型经验,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共谋畜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国土、林业、水利、电力、工商、税务、人事等部门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省、市和县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畜牧业建设用地用材、用水用电、办证办照、工商税收以及退耕还草、基地建设、饲料加工、市场营销、干部转岗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农办、畜牧、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为畜牧业发展搞好技术培训和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纪检监察和政法部门要坚决查处各种干扰和影响畜牧业发展的违纪违法案件。各乡镇要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一些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优惠政策,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只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能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新办法、新措施,都可以大胆实践和尝试。

六要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抓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发展畜牧业,既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更要有一种科学的发展观、绩效观;既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更要从长计议,量力而行;既要注重发展的速度,更要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切忌追求高不可及的目标,搞不切实际的规划,做违反规律的事情。同时,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是生产的主体,是自负盈亏的风险承担者。各级各部门在组织指导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喧宾夺主,违背群众意愿,搞行政命令。要把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真正交给农民和投资者,采取宣传教育、政策调动、典型示范、服务引导等多种形式,从思想观念上帮助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群众看到自己真正的优势和实实在在的收益,从而消除犹疑和顾虑,激发养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这项产业才能长久,才具有发展壮大的可能。

上一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下一篇:采购合同的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