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2:48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1

关键词:工业化 内蒙古 草原经济

一、草原经济的含义与特点

草原经济内涵是在草原上进行一系列的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总称。由于草原所涉及的范围较大,进而除了草原区域的经济行为外,还包括利用草原上的各种自然资源而进行的经济活动。

对于草原经济的特点来说,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最主要的是草原经济是以具有再生性的草地生态资源为基础而发展的经济,进而草原经济可以被划分为特色经济;其次,草原经济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生态经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不但会影响着草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还对草原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草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其附属资源的完整性为目标;最后,在草原经济进行的同时,一定要以发展绿色产业为目标,不能进行传统的高污染的工业模式。

二、内蒙古工业化对草原经济影响

以内蒙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阶段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后,认为内蒙古工业化对于草原经济的影响主要包含了农业、畜牧业以及旅游业三大模块。

(一)内蒙古工业化对农业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在内蒙古工业化模式逐渐成熟的背景下,在积累了工业资本的同时,为当地的农民工打开了就业渠道,增加了收入,对内蒙古的农业现代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内蒙古工业化的发展还带动了当地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此外,工业化的发展还对内蒙古当地的农业产生拉力,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当地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在这种形势下需要通过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来满足农业的实际需求,进而带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2.负面影响

在内蒙古地区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百姓逐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这对于以农业为生存的农民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工业化还会导致工业员工与农民收入逐渐拉大,进而有很多农民迫不得己卖掉土地来换取一次高额的土地赔偿费来维持生活。农民除了种地之外并没有其他技能,导致他们的再就业趋势十分困难,因此不利于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在内蒙古工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建造工厂,特别是工厂在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排泄物,这些废物会对附近土地资源污染,进而会导致农业减产。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所示,内蒙古的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51.2万公顷减少为2012年的707.1万公顷,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导致农业更好的发展。也就是说内蒙古工业化的发展不但涉及到了农业,同时对于与其息息相关的畜牧业有一定的影响。

(二)内蒙古工业化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在内蒙古发展工业化的多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当地草原生态环境达到了一种非常脆弱的阶段,进而简单的传统的维护方式已经对草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必须加大投入来维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在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为内蒙古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逐步加大对草原生态建设投入,有助于草原经济的循环发展,最终达到发展可持续的草原经济目标。

可以说内蒙古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大多数是依赖于草原资源的。在草原资源充足的背景下,农民在草原资源中是有利可图的,但是随着人类的需求逐渐增大,草原资源就会受到人类的超载需求而无法支撑庞大的牲畜数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三化”的现象发生。内蒙古工业化的发展不但增加了畜牧业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工业化模式带动了畜牧业产品的加工与生产,使得牧民经济上升一个更高的层次。

2.负面影响

由于草原畜牧业是为草原资源为基础的,草原中的环境以及外界因素都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内蒙古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在工业化背景下人们想要增加日常收入,就会产生过度放牧的行为,进而破坏草原系统的生态平衡;其二,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引进外界前来开发,并且这些企业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过度地开采草原资源,进而破环了草原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在工业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还有可能导致草原的水土资源流失。总之,内蒙古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给当地的畜牧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在保证草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开采。

(三)内蒙古工业化对草原旅游业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在草原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外推力之一。这种外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工业化的发展为旅游业的六大基本要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例如钢材、水泥、电子设备以及游乐设备等;其次,工业化还给与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帮助,其中最明显的是交通设施的建设。在内蒙古地区工业化逐渐成熟的模式下,其旅游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同时,工业化为旅游产品的生产与创新提供支持,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保证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

2.负面影响

草原旅游业是以草原为基础的。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就会占据草原的空间,特别是在工业化为基础的超载放牧使得内蒙古草原面积逐渐减少。根据我国勘察院的数据显示,在2011年卫星遥感测定的数据中,显示内蒙古的草原面积为7000万公顷,比上个世纪的80年代减少了380万公顷。草原面积的逐渐减少给旅游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中有很多游客想到内蒙古找到大自然的感觉,但是由于草原面积的减少使得游客另寻他处。

同时,在工业化的影响下难免会出现拜金主义的渗透,在此背景下对内蒙古草原游玩的游客失去了原有的滋味。特别是在工业化与旅游结合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不顾草原旅游业的声誉而乘机大捞一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企业对草原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不但影响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使游客无法感觉到草原旅游的真正意义。

三、关于内蒙古草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发展绿色农业

要想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的草原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在发展草原绿色农业的过程中需要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内蒙古农业中的作用。其中主要包含采用高科技来解决当前农药以及施肥等存在的困境,同时还可以生物技术来对作物的品种进行改良。除了可以大幅度提升内蒙古地区农作物产量外,还会防止病虫侵害。虽然农业是以土地来发展的,但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提升当地农业生产的水平。在绿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对农民给予支持,例如种植补贴、农用设备购买补贴以及补助等。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工业化逐渐加深的背景下,在拉大了工业与农业收入的同时,一定要采取补贴的方式来稳定社会和谐的稳定发展。

(二)推广现代模式的草原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在整个草原经济中都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下,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发展现代模式的草原畜牧业,这也是现阶段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草原畜牧业为我们提供更多利益空间的同时, 一定要注重草原资源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提倡绿色的草原畜牧业经济,追求资源、生态、经济和文化均衡发展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

现代模式的草原畜牧业不但能够解决传统草原畜牧业处理不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某个区域范围内提升畜牧业的产量,进而提升畜牧业在整个草原经济发展的地位。另外,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发展核心已经不仅是发展草原畜牧业,而是通过草原畜牧业来带动整体的发展。通过提升牧民的日常收入来缩短与工业化人员之间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健康水平。

(三)加强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管理

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或多或少给当地的草原资源和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首先,需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在降低重复性建设和改变破坏性开发的基础上,对旅游环境进一步控制,最终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目标。其次,需要对草原文化进行保护,主要是保护内蒙古民族文化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免受拜金主义的冲击变异。民族文化是人文旅游的重要资源,保护民族文化免受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是十分重要。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是草原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保护民族文化,即能维护草原文化的可持续性,也是当前旅游工作的重要环节。

另外,草原旅游业是发展较快的产业,因此在没有处理好旅游收益分配问题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经济和谐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基础上,保证内蒙古地区人们的公平与正义,达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标。

通过对当前内蒙古工业化与草原经济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草原经济在内蒙古自治区处于重要的地位,它与内蒙古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工业化进程的背景下,应该形成一种和谐稳定发展的模式。总的来说,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谋求经济增长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要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茶娜.基于循环经济思维的内蒙古牧业旗县地区工业化成

长模式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07.

[2]多金荣.内蒙古生态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 内蒙古科技与经

济, 2010(11).

[3]宝音都仍.内蒙古矿产开发与草原生态服务关系实证分析

[D]. 内蒙古大学 ,2009 .

[4]沙日娜.内蒙古牧业旗县工业化进程与畜牧业发展关系研究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2

关键词: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区位分析;四川民族地区

【研究意义】四川i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30.2l万km,占全省总面积的60%。随着四川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牧)民增收、产业替代、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区分乡村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避免乡村旅游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对优化旅游资源组合、转变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李左人(2006)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更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和审美活动,因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四川城郊乡村旅游需要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持续发展。wWW.133229.cOm蔡军等(2010)阐述了灾后重建给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并以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探讨了在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四川乡村生态旅游规划。黄维兵等(20l1)分析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企业化制度建设、建立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研究开展针对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资本运营服务,以升级更新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夏爱萍和马朝洪(2011)通过分析和研究四川乡村生态旅游现状及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契机,得出要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形成现代化规模经营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必须在以人为本、生态优化的原则下,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方式,流转林地,整合资源,统一规划,景观培育,实现产业联合和多元发展。【本研究切入点】四jii城郊乡村旅游掩盖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特殊性,且对当地农(牧)户较为分散的生产条件、民族文化的微观农牧业基础及区位等研究不足,在人口较为稀疏的四川民族地区城郊乡村游是否可行,有待进行区位条件上的考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进行归类,寻找升级发展的合理途径,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1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四川民族地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该地区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间的地貌屏障,是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是游牧与农耕文化的交错带,是具有血缘、地缘联系的民族交融地区(艾南山,2007)。其总人口650余万人,面积3o.5万km,地广人稀,城镇化水平低。近年来,四川i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较快,模式也不断丰富和完善。2008年4月,四jli省《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规划布局了一批“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和特色家庭旅馆,启动建设特色牧(农、林)家乐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户。2010~2011年,凉山州西昌市、甘孜州丹巴县、阿坝州汶jif县和茂县先后被授予“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荣誉称号。可以认为2008年4月是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开端,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扶贫、以工代赈等相关政策和政府的分解目标管理措施促进乡村旅游深入发展,而开始的地点就在凉山州。2007年凉山州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8,fl元,接待游客人次是2005年的4倍,旅游总收入是2005年的3倍多;2008年凉山州西昌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00万元;2009年凉山州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

其中,凉山州西昌市将“一村一品”作为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的载体,推出高枧荷色、川兴蜜桃、黄水烟草、西乡葡萄、樟木箐樱桃、安哈彝寨、黄联石榴、月华油桃等八大乡村景区,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等功能于一体。

2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升级发展的区位限制“凉山模式”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为特点,西昌市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四川盆地城市及附近的攀枝花、宜宾、楚雄等城市散客。西昌市是四川民族地区唯一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试点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试点县(市),有可以依托的景区。在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上,西昌市具有较四川其他民族地区更良好的区位条件,能满足家庭游客短程旅游的需求。西昌市所处的安宁河谷具有较四川其他民族地区更良好的农耕条件,且政府主导的优势在西昌市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中作用明显。

从成都的农家乐模式到北京民俗村模式,我国乡村旅游大多以大城市周围的城郊乡村为实施地,而在四川民族地区,大平原、大城市、快捷交通的地区仅限于安宁河谷。凉山州乡村旅游采取观光采摘为主的农旅结合模式,吸引消费群体的主要是安宁河谷冬季的温暖天气和彝族风情,但类似这种观光采摘、民俗表演的农旅结合模式在甘孜、凉山(安宁河谷除外)、阿坝三州大部分地区均受地貌、气候与土地利用条件的限制而无法顺利开展。

从表1可以看出,凉山州人口规模、城镇人口规模、耕地面积均大于其他两州,年降水量、月均温变化、最低海拔高度等自然条件均有利于农耕人口和城镇集中分布。虽然凉山州城镇化率在全省排倒数第二位,但规模上明显大于其他两州,其交通线、耕地与人口集中分布在安宁河谷,因此,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较适合凉山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凉山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另外优势在于农业人口集中在海拔2700m以下的地区,游客不会出现高原反应。川西高原海拔均3500~4900m,正常情况下,即使以海拔27001\"1\'1为营地,海拔2700~3500133_也会成为有老人、儿童的家庭进行休闲度假旅游的屏障,使得这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布局选点比安宁河谷更复杂。而海拔2700~3500m的屏障带大致沿阿坝、红原、松潘、康定、木里、盐源、乡城一线,略呈j字形(简称松潘一木里线),西高东低,景观上为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因此,凉山州农旅结合模式在甘孜、阿坝两州并不适合。

3区位分析

3.1乡村旅游的区位类型基于吸引物的定义,北京市乡村旅游游客的目的主次顺序是:吃农家饭(23.2%)、欣赏风景(22.8%)、农产品采摘(14.9%)、欣赏乡村(10.7%)和住农家屋(10.3%)(王兵等,2006)。这种乡村旅游是以城市居民个人短时间的消费为主要特征,可称为“城郊型乡村旅游”。陶玉霞(2009)认为,乡村旅游需要提高到生态旅游层次,以资源开发为导向,这种乡村旅游可称为“原野型乡村旅游”,旅游只是区域内的次要活动。即城郊型乡村旅游是指以中心城镇居民为客源,利用城郊便利交通和较低的地租条件开展的短程旅游;原野型乡村旅游是指以独特事物吸引游客,受区域内游客接待能力的限制,专程旅游成本较高。安宁河谷内密布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城镇集中,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接近前者。

3.2方格状区域格局难以形成城郊型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由于四川民族地区山河相间,交通网呈格状,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缺少与成都农家乐、北京民俗村相似的城郊区位,即短程交通、低价的本地食品和充足的劳动力,该地区难以形成乡村旅游客源市场。此外,四川盆地边缘的龙门山、峨眉山等2000~30001ti的中山与松潘一木里线山地景观相似,分散了深入民族地区的盆地内游客;虽然象~t)rl石椅羌寨、峨边月儿坪彝族新村距离成都平原城市在60km以内,但其接待能力不强。

杜能环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区域内农业收益最大的一种布局方式,即肥力均匀的平原,自城市而外为自由农业带一林业带一轮作带一放牧区及高质易运品一荒野,其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依次递减。尽管各带均有收益,但距离中心城市越远,则交通成本越高。微观上,农户接待城市游客更容易发生的区位是在劳动力较多、土地相对丰富的林业带和轮作带,而牧区和荒原由于缺乏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接待能力较差。土地贫瘠、人口稀疏、交通密度低使该地区乡村旅游的供应总量少,旅游成本高,容易被盆地内低成本农家乐分流或替代。借用屏障(、barrier)与廊道(corridor)两种性质不同的单元来对四川民族地区区位进行宏观分析,其空间单元格局如图1所示。屏障1、2、3、4、5的高峰分别是雀儿山、雪宝顶、格聂、大风顶、贡嘎山,多有终年积雪,容易形成单独的景区或自然保护区,脱离农户管理。廊道1、2、3、4是阿坝高原、甘孜高原、安宁河谷、岷江河谷。除安宁河谷有较多本地城镇人口外,其他地区只在重要交通线路上才有成都客源,如成都游客经京昆高速公路过屏障4进人廊道4的安宁河谷,或经省道213由廊道3进入廊道1的若尔盖草原。广泛分散的农(牧)户不能为稀缺线路提供大量的农业剩余,因此,四川民族地区更适合低成本农家乐的经营方式。3.3农牧交错的区位条件维持了原野型乡村旅游的乡土性我国北方的农牧业受降水条件限制,古代小麦就成为游牧民族抢夺农耕民族的过冬食品。这条农牧界线在北方大致沿400mm等降水量线分布。在甘肃以南,受横断山区海拔高度的影响,气温降低,耕种受限,农牧界线与春小麦、冬小麦的分布界线近似。从全国来看,农牧界线大致沿燕山一六盘山一云岭一线,四川民族地区主要位于燕山一六盘山一云岭线西南段以西,农牧交错带约占四川民族地区面积的47%,适宜农、牧、旅兼营。此外,深处内陆的农牧交错区位条件避免了城市化,维持了原野型乡村旅游的乡土性,同时农牧混合经营使得农户收入相对稳定,保证了该地区农户乡村旅游的接待能力。

川甘青交界是不同尺度的农业气候响应敏感区(一年一熟与高寒无农业交界、农牧业过渡、北亚热带敏感区),单一的农业经营不适合气候敏感区(张丕远,1996)。该地区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等藏族传统饮食特色均需要种植业支持。而实际上,从东北延伸至西南的春小麦区(也适宜青稞生长)为乡村旅游升级提供富余的物资保证。在这条线上,理县米亚罗镇八角碉村就将村寨、草原风情、农耕文化同时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理县桃坪羌寨2002年凭借其独特的民族农耕文化成为aaa级旅游景区。此外,甘孜州、阿坝州的高原纯牧区可以开发民族金属饰品、印刷品、唐卡等易运旅游商品,以供应游客。4两种乡村旅游类型的升级发展不同乡村旅游类型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李德明和程久苗(2005)认为,政府主导模式能广泛适应乡村旅游,“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适合观光农业或农事旅游,“旅一工—农一贸”联动模式适合开发旅游商品、纪念品。这些模式主要适合客源市场比较成熟的城郊地区。

由于一些大城市周围远郊的大田作物和林带景观较靠近城市中心,其乡村生态环境不能成为稀缺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因此对于城郊型乡村旅游,应适当增加供给档次,依托旅游线路和廊道,重点发展松潘一木里线以东的农林地区;对于原野型乡村旅游,应当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空问组合,保持其乡土,重点提高屏障2、3、4、5处的乡民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并在屏障1处修建度假村。两种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主要措施见表2。5建议以政府主导的模式在道路建设、住房改善、环境保护上见效明显,这为四川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方格状区域格局的存在以及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景点的季节性限制,四川民族地区升级发展对旅游线路开发、交通网、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等有更高要求。与阳朔、迪庆仁安藏村相比,四川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应建立在农牧交错的区位上,才更能保持乡村性和可持续性。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来看,在松潘一木里线以东,应发展替代旅游以减少环境压力,以西则应兼顾农牧环境的客观性和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认识,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和草原旅游线路的开发,将高寒麦类食品和民族聚落作为深度开发的关键,重点发展原野型乡村旅游,避免数量扩张的片面性,丰富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农业、农村特点,提升乡村旅游质量。

参考文献: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3

关键词:体验经济 体验产品 休闲牧场

一、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进入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以至于忽略了农业的发展。为了走出农业萎靡的状态,台湾做出了农业转型的决策,为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指出明路。最开始是农产果园为游客提供免费品尝来引起游客注意,然后慢慢的向休闲农业区发展,再然后开始兼顾农业与农场的发展,最后开发出多样化、规模大并具备体验性质的产品,实现全面发展,纵观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一共也是经历了这样的四个阶段。休闲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全面协调发展,经过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这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的被人们就收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是将大众自然本来存在的景观、生态和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大自然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色的完美融合,最后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通过游客与农业、农村的亲密接触,实现休闲体验目的。台湾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了各方面的经验,并收到来了显著成效,而大陆的农村休闲产业还在起步阶段,我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台湾休闲农业成功的经验。

二、体验经济理论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体验经济就被提出来。在奥尔德森看来,仅仅的产品并不能真真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切身的从产品中体验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在《未来的冲击》中,托勒夫曾表示,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最后发展到服务经济,经法发展最终将会转向体验经济,将来人们将会更趋向于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以服务为宗旨,利用商品体验吸引顾客,体验经济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演进阶段。按照不同的需求,可以分为娱乐、教育和审美等方面的体验,其主要特色是实现增加顾客的参与度,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并实现娱乐的过程。

三、休闲牧场体验旅游产品开发

经过长久以来的不断发展,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发展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农业旅游的领导下,台湾地区各个休闲农业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台湾休闲牧场体验是休闲农业其中的一个小分支,其旅游产品是按照不同的体验内容分类的,一般来说,一个休闲牧场是包括多个不同性质的景区快的,每个区块满足游客的不同体验需求,比如说教育方面的体验、以娱乐为主的体验和审美体验等等。

(一)教育体验

台湾休闲牧场中一般设有教育农园区域,将农场天然的环境和资源充分利用,将牧场打造成为一个天然的户外课堂,成为一个兼具教学和休闲体验的地方。比如说台湾著名的飞牛休闲牧场,该牧场专门为乳牛、蝴蝶生态区和其他的可爱动物设计相应的区块,园林区域类的各种植物、蔬菜瓜果以及蝴蝶之类的昆虫都是现成的,每个植物都有挂牌对之进行标注,注明其相关信息,为游客们提供活生生的教材。另外,在牧场人员的带领下,游客们还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喂养小牛。小马儿等小动物,或者是去感受一下挤牛奶的乐趣,甚至可以将自己劳动所获的新鲜牛奶带回家,体验独特的劳动乐趣。休闲牧场开发的教育体验产品不仅仅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还可以学习知识性非常强的专业内容。通过全程亲自目睹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并置身于真实的农村生活氛围里,让来自城市的游客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农村文化。

(二)娱乐体验

在休闲牧场里,游客们可以尽情的体验各种野外游乐项目。在台湾味全埔心牧场中,有规则简单但是乐趣十足的滚草包、套马挑战或者是骑马,另外牧场有非常多的牛,可以让游客们体验一下牛仔的乐趣,味全埔心牧场甚至配置了华丽的马车,游客们可以乘坐高大上的马车在牧场区域内游走观看,体验一次旧时的贵族待遇。味全埔心牧场区域范围较大,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览车一睹牧场风采,还有水上区域为游客们提供丰富的游乐活动。除此之外,牧场还设有专门的露营烤肉区。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牧场,让游客们享受无限的乐趣。

(三)审美体验产品

在牧场,最多也是最平常的莫过于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无际的草原以及成群结队的牛儿马儿,但是这些对于来自城市的游客们来说却是难得的风光。台湾的雪霸休闲农场位于海拔1923公尺高的地带,被人们称之为“山之巅,云之乡”,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自然景观独特,最让游客为之着迷的就是这里凉爽宜人的天气和美丽的风光,远离城市喧嚣,离开高楼大厦,置身云海之中,逍遥自在,看尽无限精致,享受大自然的美。雪霸休闲农场拥有著名的景观,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了极致的视觉盛宴,除此之外,雪霸休闲农场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的还有这里的奇异果和小蓝莓,因为农场主人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这里的水果香甜可口,深得游客喜爱,加上农场提供的现摘现吃的体验,雪霸休闲农场的常年游客不绝。

四、结束语

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开启了越来越多样化的经营模式,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项目和运营项目,已经是国际品牌项目,为休闲体验做出了战略性示范,为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通过建设农村旅游、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展开生态、休闲体验活动, 能够有效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短城乡差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长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到城务工人数不断增长,目前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很多在城里生活的人是非常渴望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这对于农村观光旅游产品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发展契机。我们现在应当做的就是牢牢抓住这个契机,以城市市场为目标,发展具有现代化色彩的农村旅游和休闲产业。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吕明伟, 任国柱.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吕明伟, 郭焕成.台湾农业旅游与休闲产业的发展经验[J].海峡科技与产业, 2006(6): 36- 38

[3]郑健雄, 郭焕成, 陈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M].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

[4]周琼,曾玉荣.台湾休闲农业的案例分析和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9(5):15-20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4

现在开会。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畜牧工作,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农转牧的发展目标,把畜牧业建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今天这次会议设中心会场和分会场。在中心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县四大班子的全体成员;县人大主抓畜牧产业人员;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主管畜牧工作的副书记(副乡镇长),畜牧站长;县直部办委局一把手;中、省直驻兰单位主要领导;县畜牧局全体班子成员及各场、站、所长;远大禽业、丰达公司、红光肉牛交易大市场等企业的经营者。在各乡镇、村分会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场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全体乡镇干部、村屯干部、养殖大户和部分农户。由于与会人员多,会场分散,请大家自觉遵守会议纪律,维护会场秩序,认真听会。

今天这次会议共有五项日程。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日程,请县委副书记李树春同志传达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日程,请副县长李学金同志宣读《兰西县加快东北产业开发实施意见》和《兰西县加快发展秸秆养牛实施意见》;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日程,请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文波同志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日程,请乡镇党委书记代表作表态发言。首先,请临江镇党委书记孙海波同志发言;

下面,请兰河乡党委书记李晓河同志发言。

下面,请北安乡党委书记金星同志发言。

下面,请远大乡党委书记高明同志发言。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日程,请县委书记王景顺同志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经过一上午时间,现在就要结束了。会上,我们学习了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兰西县加快东北产业开发实施意见》和《兰西县加快发展秸秆养牛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县委书记王景顺同志,县长杨文波同志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四个乡镇做了表态发言。总体上说,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王书记在讲话中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通过形势分析、算账对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发展畜牧业的重大意义,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进一步增强了信心。王书记在讲话中客观地分析了我县发展畜牧业所面临的政策、地缘、基础等优势,使我们对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潜能有了更加清醒的把握。三是进一步明确了任务。王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坚持总的发展思路不变的前提下,农村经济要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的思想,并指出了实现这种转移的四种途径;杨县长在讲话中从壮大基地、发育龙头、开发市场、争创品牌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工作内容,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四是进一步强化了措施。两位领导在讲话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遵循,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

下一步全县的畜牧工作,要以县十二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用经营理念指导全县畜牧工作,用经营手段创新推进落实的工作举措,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今年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施农转牧发展策略打好基础。按照景顺同志的要求,××年,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由农村产业化经营向产业化经营与城镇经营并重转移,工作的侧重点要由基础性工作向基础建设与财源建设并重转移,农村经济要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领导方式要由领导管理向经营服务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是要主动融入这种战略思想,主动接受农转牧任务,按照景顺同志、文波同志讲的意见,抓好工作落实。

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再讲几点意见。

⒈明确责任抓落实。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依据县里确定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明确各自的具体目标,并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实行目标责任制。乡镇要将责任落实到基层站所,落实到村屯,落实到每个乡村干部身上,使每个干部都明白干什么、怎样干、达到什么目标,自觉地组织和领带农民发展畜牧业。年末,县委、县政府将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

⒉引导扶持抓落实。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广大群众参与的程度。因此,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群众“买不起、不会养、卖不出去”的问题,在土地使用、资金投放、税收征缴、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引导农民自觉发展畜牧业。在这个方面乡村干部不仅要当指挥员,还要当战斗员,带头领办、创办各类畜牧养殖和加工的实体,成为农民的榜样,致富的高参,做引领农民养畜发家的明白人、领路人和带头人。

⒊典型带动抓落实。典型引路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我们既要及时总结现成的典型,又要根据工作需要,有目的地发现和培养尚未成形的典型。总结和培养典型要注意其代表性,周围的群众经过努力,跟着学就能做得到;也要注意层次性,县里要有全县的典型,乡镇要有乡镇的典型,村里要有村里的典型。对于成熟的典型,要适时地进行推广,让他们现身说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这次会后,畜牧局和各乡镇要组织乡村干部和养殖户到县内和县外学习秸杆养牛、发展东北及精深加工的典型,业务部门要搞好协调,确保参观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⒋巧借外力抓落实。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建立具有一定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要走招商引资之路,发展外向型畜牧业。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主动与域内外客商和科研院所联系,恳切洽谈,以我们的诚心打动他们,以我们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使他们在资金、技术和项目投放上向兰西倾斜,为我所用,实现共同发展。

⒌检查指导抓落实。农委、畜牧局要切实担负起职能部门的职责,对各乡镇的畜牧工作进行经常性地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各地开展畜牧工作的经验,用以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确保畜牧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各乡镇分会场会后要组织分组讨论,并将讨论情况及贯彻落实意见按归口划分,于月日前报到县委办和政府办。

同志们,这次会议即将结束了。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经营理念,以凡事讲效益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使全县畜牧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上午的会就到这里,请与会的县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农业工作领导,各部、委、办、局和中省直单位一把手,下午:准时到这个会议室,参加全县抗洪抢险总结表彰会。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5

一、“新三农三牧”问题的提出

农牧业劳动力“高龄化”。 一直以来,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以青壮年为主体,且男性劳动力占多数。但是到目前,农牧业劳动力队伍的主体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牧区进城务工,农牧业劳动力“高龄化”现象日益突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的“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占农民工总数近50%的80后和90后新生代农民工中,选择愿意回乡务农的分别只有7.3%和3.8%。2000年到2012年,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增加了136.62万人,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仅增加了28.55万人,表明在增加的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中,只有20.9%的新增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资料表明,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中,内蒙古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的比重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占农村牧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了20.1个百分点,超过100万青壮年离开土地、草场,老幼妇孺则成为“农村牧区留守族”和农牧业生产的主力军。由这样一支劳动力队伍来从事农牧业生产,其难度和质量可想而知。

农村牧区人才“空心化”。农村牧区的发展进步需要一系列的社会资源,而最重要的资源则是人力资源,如果没有合格的劳动力资源,其它的资源就得不到合理利用。农村牧区人才“空心化”对于整个农村牧区的发展影响至深至大,它的严重影响无论怎样估价都不过分。2008年以来的五年间,内蒙古国有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出现了四年下降,2012年比上年减少了2162人。目前,全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中, 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73.5%。2000年到2012年,内蒙古80个县域新增专业技术人员仅有7万余人,其中:教师和医务人员占到三分之二,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仅有2万余人,增长十分缓慢。造成内蒙古农村牧区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主要有以下的几条渠道:一是农村牧区的学生通过升学等方式跳出“农牧门”,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回到了农村牧区,甚至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也很少有人回到农村牧区参加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也是内蒙古农牧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二是农村牧区现有的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村牧区,这其中包括教师、医生及其他一些技术人员。这给本来人才资源就不丰富的农村牧区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是进城务工使大量的农村牧区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青壮劳动力、包括各种拥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流出农村牧区,使得农村牧区的发展前景堪忧。

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丰裕型贫困化”。所谓“丰裕型贫困”是指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一种趋势,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还有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却并没有随之好转,尚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2011年国家和自治区调整了扶贫标准,农民上调66.67%,牧民上调72.22%,按照这一标准,内蒙古的贫困人口为266.6万人,占全区农牧业人口的20.34%。与此同时,新一轮部级和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名单出台,内蒙古共计57个旗县名列其中,占全区除市辖区以外旗县级行政区域总数的71.5%,其中:国贫旗县31个,占38.75%,区贫旗县26个,占32.75%。在全区旗县人口排名前十位中,5个旗县是国贫,1个是区贫,占60%,人口总数达到266.72万人,与全区贫困人口数相当。

2.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2001年以来,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收入与全国农村居民及全区城镇居民收入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近两年又有所扩大。2012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为366元,为12年来第三大差距,相当于2003年的水平。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由2001年的3563元扩大到2012年的15984元,收入差距比由2001年的2.8:1扩大到2012年的3.2:1,在全国的位次自2007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始终维持在第15位。进一步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指数为1285.9,而在2000年以前,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指数均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指数,200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指数为411.9,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指数为393.2。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后,农村牧区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由此前超过城镇居民转变为滞后于城镇居民。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享有的各类补贴和福利,实际差距更大。

3.贫困农牧民与一般农牧民的收入差距不断增大。进一步分析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收入状况来考察农牧民的贫困问题,内蒙古统计资料数据显示:2000年达到或略超过当年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22.94%,超过8000元的富裕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8.84%,2012年这二组数据分别变化为6.84%和36.6%。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农牧民存在显著的能力贫困。由于农村牧区地区的教育相对落后,致使农牧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从而导致能力贫困。而能力贫困又是造成农牧民收入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牧民的生存脆弱性则是由于农牧业对自然因素的依赖以及农村牧区居民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缘故,导致他们生产与生活抗御风险灾害的能力较差,内蒙古农牧民的贫困化是一种新型的“丰裕型贫困”。

二、“新三农三牧”问题产生的原因

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此话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东部沿海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经验的总结。在对待原有“三农三牧”问题上,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是搞“曲线”兴农兴牧,试图通过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化来推动“三农三牧”问题的解决。 当前,发展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考虑时间、空间和基础条件,而将其视为普遍经验甚至一般规律,必然出现两个显著的片面性:一是推进城市化建设而忽视农村牧区的建设;二是推进工业化建设而忽视农牧业的发展,导致“三农三牧”发展的主战场不是在农村牧区,而是在城市,由此带来了“新三农三牧”问题的产生。在内蒙古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中,县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等无不与“三农三牧”紧密相关,因此,解决“三农三牧” 问题要有新的思路,要把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主战场真正摆在农村牧区,直接从农业牧业、农村牧区和农民牧民身上着手,并且主要依靠开发利用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民牧民自身的潜力和资源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并非只有工业才能致富。只要经营有方,农牧副渔也可以使农牧民致富,更何况农村牧区还可以发展旅游业、休闲农牧业和民族文化产业。

三、 解决对策

解决“新三农三牧”问题,固然一方面要实行城市反哺农村牧区、工业反哺农牧业的政策,大力发展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必要实行农牧业与非农牧业相结合、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举措。

(一)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在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弱,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产值之比仅有1.1:1,远低于全国2.4:1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辽宁、山东3.6:1和3.8:1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可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对于提高农村牧区工业化水平,安排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村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应当作为内蒙古农牧业与工业结合的重要形式。

(二)大力发展新兴的休闲农牧业

休闲农牧业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农牧业。休闲农牧业的重要意义,除了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在于在城市化过程中挽留绿色而又美丽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保护和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休闲农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蓬勃发展,而内蒙古的休闲农牧业则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牧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

(三)大力建设“一村一品”基地

“一村一品”近些年在我国取得可喜的成绩。一方面,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省市农村的“一村一品”,或者一镇一品、一县一品的发展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也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一村一品”运动,2005年在陕西召开的“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就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一村一品”的确大有可为,也表明农民和牧民的确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主体,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和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有助于非农牧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也有利于加快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还有助于留住农村牧区的人才和青壮年劳力,并且吸引城市中的人才到农村牧区去居住与工作。这样既可以缓解农牧业劳动力劣质化、农村牧区人才空心化问题,又可以防止过多的农村牧区人口盲目涌入城市,避免出现城市化失控的局面。

(四)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这是我国三十五年改革开放,取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在新时期解决“新三农三牧”问题仍然要坚持这一点。但是,目前解决“新三农三牧”问题相关的改革涉及面相当宽,从农村牧区来说,首先是大力推进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让农村牧区青少年都达到高中教育或相当于高中水平的中等技校文化程度,这是解决“新三农三牧”问题最重要的战略性措施,通过这个措施,力争培养一代新型农牧民,同时也为城市输送合格的劳动者。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6

为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巴西政府2010年制定了“低碳排放农业计划”,通过提供长期低息信贷方式,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有利于减少碳排放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如免耕直播技术、农林牧一体化生产方式、农作物轮作、扩大生物固氮技术以及扩大人工造林和整治草场退化等。

近日,笔者来到农牧业发达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和巴拉那州,参观了牧场、农场和农工企业,看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种低碳排放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得到普及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小土坝水库改变农场命运

作为畜牧业大国,巴西有草场1亿多公顷,养牛存栏数近2亿头,居全球第二位,牛肉出口居世界第一位。

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南部的美景农场,青青的牧草像绿色地毯铺展在起伏不平的山坡上,牛群悠闲地踱步、低头吃草或卧在草丛间休憩。

今年已75岁的农场主保罗利诺亲自驾车带我们参观。他说,1992年他买下美景农场时,这里并没有什么好景致。长期过度放牧使得草场土壤退化,牧草产量低下。保罗利诺最初以为问题出在牧草上,便投资更新牧草品种。然而,新种的牧草第一年长势喜人,第二年就大幅减产,到第三年牧场又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保罗利诺意识到,生态环境恶化是草场退化的根本原因。这里十年有八年旱,泉眼和溪流都干涸了,整个农场只剩下一处水源。

他下决心整治农场的生态环境,请来巴西农牧业研究院的卢西安纳研究员帮忙解决这个难题。卢西安纳长期从事农业灌溉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他研发的“小土坝水库”,在半干旱地区推广后取得了显著成果。

卢西安纳拿出许多图片给我们介绍说,这些小水库选择农田低洼地,用推土机推出漏斗形的池塘,然后再用推出来的土在池塘周边围成堤坝,形成5000~10000立方米的“小土坝水库”,雨季时蓄水备用,旱季时放水灌溉。水库里的水还具有向四周渗透的扩散效应,使周边地表保持湿润,保护牧草和灌木的根系,防止土壤板结和退化。小水库的水向地下渗透时,又提高了地下水的水位。

现在,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小土坝水库”遍布农场,有的开挖在低洼地,利用地势蓄积雨水;有的开挖在山冈上,利用地势落差将水引灌到牧场,省力又省钱。

这些小土坝水库的建成,使美景农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原先浅褐色的大地变成了绿意盎然的草场。农场内有3处泉眼重新冒出了泉水。水源问题解决后,保罗利诺又根据农业专家的建议,搞起农作物和牧草轮作的直播技术。每年他用1/3的地种玉米或大豆。这样下来,整个牧场3年就能轮作一遍,既收玉米和大豆,增强土壤肥力,又不必翻耕土地进行播种。

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美景农场的土地更加肥沃,牛群从450头增加到1200头,每头牛只需养2年便可出栏。农场收益越来越多使保罗利诺信心更足,他又租赁了相邻农场的800公顷退化草场,进一步扩大了生产。

陪同笔者参观的巴西农业部国际司司长塞利奥说,巴西农业耕地有5400万公顷,每年生产粮食1.6亿吨。但是,开发新土地越来越受环境因素制约,亚马逊热带雨林、江河湖泊沼泽地以及稀树草原等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禁止滥砍滥伐。“巴西农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就在修复退化的牧场。”他说。

他们这样解决焚烧秸秆难题

里贝朗普雷图是圣保罗州最重要的甘蔗产地,具有巴西“甘蔗之都”的美称。当地的莫济安纳甘蔗加工厂,拥有7万公顷的甘蔗田,每年收割甘蔗600多万吨。

现在正是圣保罗州开镰收割甘蔗的季节。陪同我们参观的工厂技术员说,传统的甘蔗收割靠人工。每到收获季节,工厂要雇用4万多临时工。为方便砍割和运输,收割甘蔗之前,传统的办法是先放一把火,将甘蔗叶全部烧掉,只剩下甘蔗茎秆。所以,每逢甘蔗丰收,焚烧甘蔗的田里,燃起熊熊火苗,浓浓的烟雾久久不能散去。如今,莫济安纳工厂97%的甘蔗田采用机械收割,既省工省力,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工厂技术员说,机械化收割有不少好处。过去焚烧过的甘蔗,遇到下雨就不能收割,时间长了还会腐烂。焚烧后的甘蔗运到工厂,还要用水清洗。现在,甘蔗运到厂里,采用“干洗”法,即把甘蔗切成碎末后,用风力将甘蔗秸、土块或碎石等分离出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用水,又保持了糖分。他说,圣保罗州70%的甘蔗田已经采用了机械化收割。到2017年,机械化率有望达百分之百。

过去,大量的甘蔗渣被视为废物。本世纪初,巴西开始推广用甘蔗渣发电的新技术,现在全国1/3的甘蔗加工厂安装了生物发电机组。莫济安纳工厂生产的电力,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用电需求,还并网输送到周边地区,满足了10万人的居民用电。

免耕直播减少碳排放

巴西农牧业研究院伊维尼奥研究员告诉笔者,翻耕土地时,土壤内蕴藏的大量的碳会被释放到大气层,加重臭氧效应,加速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实行免耕直播,就能有效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上世纪70年代,就有巴西农业生产者从美国引进免耕直播技术。但大规模在巴西推广还是近年来的事。

笔者在巴拉那州圣米格尔市参观了一个农业生产社。合作社成员过去都是无地农民。在政府的安置下,他们分到了土地,种地养畜,并通过合作社组织农产品的统销联运。最近,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这些农民又开始搞免耕直播,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参观了其中一家农户的玉米田。农业合作社社长尼尔德玛介绍说,“这家农户有25公顷玉米田,土壤指标达到7.45……”笔者问:“这个指标是什么意思?”他说:“这个指数表明,这里的土壤适合采用免耕直播”。

陪同参观的巴西直播技术协会顾问里查德·拉利斯教授走进玉米田,在田间刨了一个小坑,抓起一把土告诉我们:“这里的土层较厚,土壤松软和潮湿,没有太多的板结,土壤中的植物根系也比较发达。土壤指标就是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的。只有达到一定指标的土壤,才能采用免耕直播技术。”

他说,按照农业部要求,免耕直播前,要有农业技术员对当地土质结构进行分析,测定土壤指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合适的生产方式。另外,直播农田的土壤表层不能在外,必须有植物秸叶覆盖,因为巴西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水分蒸发快,的土壤会很快失去水分和养分。概括起来讲,直播基本要求有三条:不翻耕土地,土壤被植物全面覆盖,实行农作物轮作制。

为此,直播农田一般都采用农作物轮作或套种技术,即一季农作物收获后马上播种另一季,不让土层在外。或者先种一季玉米,玉米收割后将玉米叶留在田里覆盖土壤,然后,再使用播种机播种大豆。也有玉米和牧草套种,等玉米丰收时,牧草也长起来了。牧草收割后,再播大豆或玉米。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7

一、R-Review――温故而知新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在获得的过程中,以原先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接收到的新知识进行整理、编码,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构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本节课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章的最后一节,从内容上看可以说是前两节内容的训练和延伸。

温故而知新,就是在开始本节课内容之前,带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图2)的形式复习回顾,有助于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和新知识的学习。

二、“3W”原则――灵活运用

在新课讲授环节,以“3W”原则,采用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材料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对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分布、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并寻找发展措施。

1.W-What――知其然。

(1) 展示大牧场放牧业的牧牛业(或牧羊业)景观图以及农产品。

(2) 采用读书指导法,让学生阅读教材第51页的内容,结合上一环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大牧场放牧业的具体含义。

2.W-Where――知其然。

展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的国家。安排学生从图上找出分布的国家,利于图文知识的转化,以及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教师:通过读图,我们可以找到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有――

学生:美国、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南非。

教师:在美国、阿根廷、巴西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

3.W-Why――知其所以然。

展示世界地形图、全球气候类型图,学生开展限时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气候特点及分布的原因。

教师:读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图和全球气候类型图,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地区的气候是什么类型的?

学生A:温带大陆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教师:这些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学生B:干旱、半干旱。

教师:为什么在这样的气候下会出现大牧场放牧业?

学生C:这些地区植被稀疏、草场广布,更适合放牧业的发展。

三、T-Transfer――举一反三

在此环节,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新疆和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现状,找到新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别国经验,提出发展措施。在这个过程中,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化和迁移,提高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现“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播放CCTV“新疆牧民转场”新闻(约2分半)。

1.用新闻引出我国畜牧业大致的分布地区。(图片展示分布区位置)

2.提供一则有关新疆畜牧业的资料,学生阅读材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完成相关问题。

新疆优良的天然牧场造就了高品质的牛奶,本地牛奶品牌众多,但在内地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与内蒙古的牛奶品牌相比,还相差许多。新疆的畜产品多以出售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短,深加工欠缺,加上缺乏科技指导和品牌引导,畜牧业加工业产值远远低于内蒙古。

问题设置:

(1)游牧业的特点有哪些?

农牧业行业前景分析篇8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游牧型畜牧业与放养型畜牧业存在许多差异,其中在以下几方面尤为突出:1)规模:放养型畜牧业中牲畜的食物来源主要限于聚落周围地带,因此畜养规模有限,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性很强。游牧型畜牧业中牲畜获取食物的空间范围很广,完全脱离了农业聚落的束缚,畜养规模很大。2)区域:由于放养型畜牧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依存关系,其分布地区多与农业生产结合,出现在农耕区或半农半牧区。与放养型畜牧业分布地区不同,游牧型畜牧业则跳出农耕区的基本范围,成为草原环境的产物,并在迁移中建立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那么除了草原环境与马具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原因成为游牧业脱离农业而趋向草原的动力呢?离开中外史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释,我们将问题的视点放在环境上,并指出游牧业的产生与环境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2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兴起与气候变迁

在广义农业的范畴之内,游牧业出现最晚。就中国的历史背景而论,对亚洲草原民族研究具有权威地位的拉铁摩尔、江上波夫等外国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中国北方草原地区游牧业与骑马民族兴起的标志。对于这一观点的理解应包含这样的内涵,即胡服骑射是中原民族对抗草原骑兵的应对措施,因此这一时段不但标志着骑马民族的成熟、强大,而且也显示了真正以文化、生产手段与分布地域不同而区别出农耕与畜牧两大区域的历史进程。在此之前游牧生活已经在北方民族中存在很久了,只不过那时这些民族的空间发展还仅限于北方草原地带,农牧民族双方还没有在空间上发生激烈冲突,以中原诸国为代表的农耕民族也用不着采取任何防御性的应对措施。

2.1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

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战国以前的文献中也将其称之为“鬼方”、“猃狁”等,战国时期“匈奴”一词开始反复在文献中出现。大约从战国初期这些活动在山陕、内蒙古一带的非农业民族逐渐具备了骑马民族的特征,不但有成群的牲畜,而且有极具战斗力的骑兵部队,屡屡对秦、赵等国构成军事威胁,并以中原诸国北方劲敌的定位而见诸于史籍。伴随游牧活动,整个民族具备典型的“行国”特征。“行国”之称始见于《史记·大宛传》,其中提到所谓的“行国”就是“随畜迁移,与匈奴同俗”。这时匈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中的典型“行国”。正像所有游牧民族一样,匈奴人的马背生涯扩大了他们的活动空间,不但带领他们驰骋于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带的东西南北,而且这一骑马民族自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登上历史舞台后,在近10个世纪内影响着中国历史,影响着中亚乃至于世界历史。

2.2 气候变迁导致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的考古依据

匈奴人如何骤然兴起、如何发展成影响中国北方乃至于整个欧亚草原的“行国”,是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游牧业的重要问题。在对文献记载进行考辨的同时,考古发现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大量的依据。

1974~198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队在伊金霍洛旗纳林塔乡朱开沟村进行了近10年的发掘工作,其中取得的成就对于探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阶段,表1归纳了这五阶段文化遗存的年代、环境、文化以及经济特征。从中可以看出朱开沟遗址的文化时期内,这一地区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方式的互动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方式由农耕、狩猎、采集向畜牧业为主方向的渐进过程。

植被类型是环境特征的标志性指示物,朱开沟遗址不同阶段木本与蒿科、藜科等草本植物花粉比例的变化,显示出遗址所在地区环境的基本面貌与变化特征。蒿科、藜科均属于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草本植物,这类植物对旱生环境有较明显的指示作用。虽然在整个朱开沟遗址文化的5个阶段中,木本植物中针、阔树种花粉比例的变化,反映了气候存在冷暖、干湿波动的特征,但从整体看变干则是气候变迁的基本趋势。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文化层中蒿、藜科植物花粉的比例仅占50%,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植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50%增至70%,至第五段已达到93%,成为占绝对优势的植物。由于蒿科、藜科植物的旱生属性,这类植物比例增加反映了环境逐渐向干旱方向发展的变化特征。对于全新世湿润期以来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具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向,地理学家从另一角度也给予了证明。

早期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十分密切,因此伴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人类活动方式与生存手段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在朱开沟遗址第一段发掘的生产工具中既包含农业生产工具,也有用于射猎的工具,这些工具证明了人们在这一阶段不但从事于原始农业种植,同时也将射猎作为辅佐农耕的重要谋生手段。在农耕与射猎两种生存方式之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朱开沟时期的人们在从事农耕与射猎的同时,还存在放养业。如果对于朱开沟遗址五个阶段的环境、工具以及猪、羊、牛骨骼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就会发现遗址文化层从第一段到第五段随着气候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羊、牛与猪之间的比例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猪、羊、牛虽然都属于人类驯化、饲养的动物,但由于动物之间生理特征的差异,一般将猪的饲养视为农业生产的标志,而羊与牛的饲养则成为畜牧业的象征。朱开沟遗址五个文化段中猪、羊,牛比例的变化,说明的正是农业与畜牧业比例的消长。第一段中猪所占比例超过羊、牛比例的总和,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在各业中占有突出地位,此后各段中随着气候转干,农业逐渐消退,而畜牧、射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中指出,当文化发展到第五段时,不但房址、墓葬数量明显减少且分散,而且人们使用的工具中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与后来在内蒙古其它地区发现的青铜器均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

朱开沟遗址的文化信息清楚地显示了随着气候变干,草原边缘民族一步步放弃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没有像拉铁摩尔曾经指出的那样,由于农业民族的强大,逼迫游牧民族从自然条件较好的农耕区退向草原,也不是源起于与农耕区对立的其它环境中,草原边缘民族在由原始农业转向放牧业几乎没有发生空间区域的位移,或许几代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事着原始农耕业,到了后来他们却渐渐放弃了农耕技艺,将谋生的方式变换为射猎、畜养,而导致所有这一切转变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当然,促使畜牧业从原始农业中分离的环境背景,并不仅仅限于气候变干一个环节。大量的研究明确指出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经历过一次变干且变冷的过程,随着气候变冷、变干,温性森林减少,草原扩大,那些原本在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生长的农作物,渐渐失去了生存条件,而面对环境变化牛、羊等牲畜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活在这里的草原边缘民族失去了农业这一食物来源,自然而然将生存的依托转向畜牧业,并在越来越多依靠畜牧业的同时,不断积累动物驯养经验,从牛、羊的畜养到马的驯化,进而使驯养牲畜变得更加成熟、独立。

2.3 游牧业产生

朱开沟遗址第五段发掘的青铜工具虽然带有游牧经济的文化特征,但若对遗址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时朱开沟人从事的仍属于放养型的畜牧业,而不是游牧业。前文已经指出放养业与游牧业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放养业是在定居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动物饲养过程,而游牧业则完全脱离了定居生活,随阳而居,逐水草而迁。在整个朱开沟文化的发展阶段中,尽管定居农业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定居生活在遗址中却始终显示出核心作用。定居生活与畜牧业相伴的现象维持很久,直至春秋时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畜牧业中仍含有定居、半定居的经济成分。

在活动区域上游牧业与放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空间的拓展,对于游牧业来讲,决定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在于土地占有权,而更多地取决于迁移权,只有在随阳而迁的迁移过程中,草原民族才能不断获得丰美的水草,发展壮大。因此驯化马匹,发明控制牲畜行动、适应频繁迁徙的用具是草原边缘民族摆脱定居农业,迈向游牧生涯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中外学者就马具出现与游牧业兴起的因果关系早已形成共识。其中拉铁摩尔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就注意到草原与农耕区的边缘地带存在既非完全农耕,也非绝对游牧的草原边缘民族,随着马具的产生使这些民族脱离定居生活,放弃过渡文化最终成为真正的游牧人。与这一观点相应,由朱开沟阶段代表的放养型畜牧业向游牧业转型过程中,同样离不开马具、车具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3号石椁墓及其它墓葬中发现了成套马具,包括马衔、镳、銮、铃、节约、铜泡等,其中马衔有两种形式,一种比较罕见,两端有齿状倒刺;另一种为常见套环式。两端有齿状倒刺的马衔外侧有可以转动的环,只要马头偏离方向,倒刺便刺入嘴中,任何野马也会被驯服。南山根墓葬的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内蒙古考古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墓葬中也多次发现马衔、节约、马镳、轴头等马具、车具,经研究证明,这些马具、车具的所属时代早于公元前6世纪。有了马具,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马民族。内蒙西杭锦旗桃红巴拉遗址是一处时代相当于公元前665~590年的典型匈奴墓葬,墓内已没有殉猪、殉鸡以及任何表明从事农耕的遗留物,而是以数量可观的殉马、牛、羊的头、蹄为主,显然马、牛、羊牲畜是当时主要的财富与生活来源。如果说马具的产生是草原民族脱离定居生活,走向游牧化的标志,那么至少早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百多年前,以匈奴人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已经形成。在以后的二百年中随着匈奴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成长壮大,逐渐与中原诸农业国构成文化、生产方式以及活动区域的分异,至公元前4世纪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正是在空间上明确这一区域分异的标志。

2.4 匈奴等北方草原民族的空间扩展

匈奴既是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也是最早见于文献的游牧民族之一。自7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鄂尔多斯地区开展考古工作,相继发现大量极具特点的青铜器,这些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珍贵文物经考古学界研究,认为是以匈奴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与游牧业伴生的文化。这批青铜器不但反映了匈奴人的游牧生活方式与文化内涵,而且也揭示了这一草原民族的起源历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属于起源于鄂尔多斯以及临近地区的土著文化,其早期往往与商式铜器伴出,以后不断向东、向北扩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鄂尔多斯青铜器分布范围很广,并在不同时期形成各自的分布中心。其中:相当于商代晚期的多分布于鄂尔多斯、山西吕梁地区以及陕西北部。相当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相继在鄂尔多斯,北京昌平、延庆,河北平泉,内蒙古赤峰、宁城等地发现,并在外贝加尔出土了相似的器物。相当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的主要发现于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和河北北部。其中仍以鄂尔多斯地区发现为最多,向北在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也有类似发现。相当于两汉时期的除鄂尔多斯外,蒙古境内诺颜乌拉、海尔罕山、色楞布贝勒赫、呼尼河等地以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左岸、科伊巴尔草原都有一定数量器物发现。

上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分布中心的变化,既证明了朱开沟所在地——鄂尔多斯地区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渊源关系,也清楚地显示了匈奴人的空间发展历程与气候变迁的对应变化。在匈奴历史早期,即相当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具有游牧文化特征的民族从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以及山陕等地开始向塞外延伸,这一点可以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分布区多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吻合得到证实。这一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农耕区尚处于岛状分布状态,农耕区之间还存有大片未开发地带,这里或保持着原始自然风貌,或成为非农耕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一切都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穿插式出现在山陕一带构成了背景条件。大约距今3500多年前中国北方气候开始转冷,气候变迁不但促进畜牧业进一步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而且也使塞外辽河流域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转向含有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与此同时以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为标志的草原民族也进入了辽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随着以匈奴为主的北方草原民族逐渐强大,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之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农耕民族在作出“胡服骑射”的应对性措施的同时,也在双方的交接地带修筑了防御性工程——长城,在长城的制约下匈奴等游牧民族南下活动受到限制,故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多呈现沿长城一线分布的特征。秦至两汉是匈奴人壮大的时期,这时匈奴人不但建立了王庭,而且依凭马上优势将自己的势力从漠南伸向漠北,直抵西伯利亚的旷野之中。

2.5 中国北方畜牧业与欧亚草原文化的同步性

畜牧业的产生地不仅限于中国北方草原,整个欧亚草原现已发现多种典型畜牧文化类型。这些畜牧文化虽然显示了各自区域性的文化特征,但在发生时间上却表现出极大的同步性。与朱开沟文化晚期、夏家店上层文化时代相近,欧亚草原除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的鄂尔多斯青铜器外,黑海北岸的斯基泰文化、咸海沿岸、谢米列奇耶和天山地区的萨基文化、叶尼塞河中游米奴辛斯克盆地的塔加尔文化、图瓦的乌尤克文化、阿尔泰的巴泽雷克文化、蒙古西部的乌兰固文化、蒙古东部和外贝加尔的石板墓文化等都是典型的畜牧文化。这些典型的畜牧文化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从欧亚草原的中部一直延伸到中国长城沿线,构成世界上连续性最长的文化景观。能够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驱动欧亚草原上不同地带的人们同时脱离定居农业生活,走向草原与畜群相伴,其促动因素不应仅来自于人类活动本身,全球变化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目前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全新世温暖期结束之后,气候转冷、转干的地区不仅限于中国北方,在气候变迁的共同背景下,欧亚草原不同地区的人们作出了共同的选择,放弃原始农业,融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3 结语

上一篇:网络调研方案范文 下一篇:心理研究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