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17 15:03:42

农牧业发展现状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 农牧团场;农业产业化;模式;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15-03

1 新疆兵团农牧团场农业产业化模式现状

新疆兵团(简称“兵团”)农牧团场为适应市场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产业化模式。现将主要的产业化模式及其发展现状介绍如下。

1.1 龙头企业+团场+职工模式

在实际生产中,团场对于西红柿、甜菜等对后续加工要求较高的大宗农产品缺乏加工场地和技术,只能采取与龙头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生产。采取该模式进行生产,要求在种植前就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按照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能力确定种植的面积,通过团场将种植任务落实到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收购要求。在该模式中团场主要发挥组织生产、协调关系的作用。团场协助企业组织生产,进行管理,企业会给予团场一定的报酬。

1.2 团场+职工的模式

对于棉花、啤酒花、红枣等农产品,为了运输、贮藏方便,增加产品附加值,由团产收购后进行初级加工。这类农产品采用团场+职工的模式[1-2]。采用这种生产模式,团场和职工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团场的效益来自于对农产品初级加工后增加的价值。职工的收入由出售农产品而获得。

1.3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职工或市场+专业合作组织+职工的模式

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农业生产中逐渐兴起的组织。农民自愿成立专业合作社能够在生产中统一进行规划布局,采用先进技术,积极拓展市场,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职工模式中合作社负责和龙头企业联系,市场+专业合作组织+职工的模式中合作社以团体的方式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合作社发挥了连接市场和职工的作用。

1.4 产品收购商+职工的模式

市场需求量大、当地龙头加工生产企业缺乏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完全采用产品收购商+职工的模式。职工自己选择种植的品种,企业和兵团不进行技术及资金的支持。产品收获后完全进入市场自由交易。

快速发展给农牧团场的经济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带来了生机。随着兵团整体的发展,团级单位党委也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整体规划,现已开始建立产业化链条,健全中介组织,已初步产生成效。但作为团级单位的农牧团场在产业化发展中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完善和改进,在农业产业化道路上进一步探索。

2 兵团农牧团场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特点

2.1 主要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已成规模

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兵团充分发挥其规划布局、组织生产、统防统治的优势,结合地区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特点,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果树园艺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了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生产基地。

2.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国领先

兵团的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发展壮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使用和普及率较高,机械化作业程度高。二是棉花产量居全国领先地位,占世界棉花产量的4.5%以上。三是兵团优质粮、棉、奶、肉、酱用番茄等主要农产品总产、单产水平及商品率不断提高。

2.3 农业科技含量高,普及推广范围广

由于兵团土地耕作面积大,劳动力紧缺,资金投入多,使农业科技的推广面积较大。近年来,在兵团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适合作物生长特点的配套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在提高产量和品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贡献率超过50%。

2.4 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性显著

兵团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具有组织化程度化高、集团化优势突出、劳动者素质相对较高的优势,组织结构严密,其组织内部经济调控能力强,有利于组织社会化生产,易于形成产业化经济的层次和多样化。集团化优势、开拓市场力量的集成性和一致性都对产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兵团的规模化经营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又一大优势,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在某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形成跨行业、联系相对比较紧密的产业经营组织,有利于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以农业为基础,跨行业的农业产业集团,有利于优势资源规模、高效利用和集中转化。这些特性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组织优势[3-7]。

3 兵团农牧团场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兵团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农牧团场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兵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农牧团场的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牧团场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3.1 团场以连队或以户为主的小生产方式与大市场运营方式难以对接

团场、连队职工进行分散经营。受自身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单个生产的农户很难把握市场的供求关系,造成农产品销售不畅的现象[8-10]。分散生产也不利于职工抵御自然灾害。

3.2 科技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矛盾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农牧团场所需的信息、技术、资金、销售等社会化服务明显滞后,所有产业组织和机构为职工服务的能力不强。同时没有建立相关的农业保障政策,降低职工参与市场竞争及组织营销的能力,而市场中介组织尚不完善。

3.3 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

农牧团场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生产非常少,一些团场甚至没有加工企业。农产品作为初级产品进入市场,农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较差。

3.4 职工市场观念淡薄,小农意识较强

职工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习惯于统购的单一模式,很少考虑农产品的转化增值,缺乏足够的参与市场竞争意识,懂生产但不会经营,市场信息不灵。这些因素将制约团场产业化的发展。

3.5 企业与职工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完善

农牧团场职工生产产品大多属于市场经济类型,尤其鲜食和待加工农产品受市场波动较大。农牧团场的企业大多自给自足,规模较小,由于市场波动大,加上企业灵活性差,虽然企业与职工签订合同,但遇到产品过剩和灾年,往往合同履行较难,导致职工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与职工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完善。

4 兵团农牧团场农业产业化对策

农业产业化对农牧团场经济发展作用显著,农牧团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针对积极推进农场农业的现代化及产业化,在对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

4.1 确立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指导思想,推进团部城镇化

农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和核心内容要与加快团场企业发展及建设团部城镇化结合起来,确立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指导思想。

团场工业的蓬勃发展是职工致富的必由之路。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团办工业是连接农业生产和最终市场需求的中间环节。团场小城镇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建设好团场小城镇有利于信息,集中团办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外商企业,培育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农场党委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抓市场、抓信息、抓调控、抓协调、抓基础设施建设,找准经济发展定位点、找市场发展经营、靠法律保障职工权益,推动团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科技观念。使职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逐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合作的市场经营主体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力军。

4.2 建立一体化经营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合同制模式

党委及机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指导。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涉及许多部门,要跨越不同的行业。要完善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从下到上要改革农业管理体制,由多部门分割管理改为一体化管理。通过合作制股份的形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和职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从目前来看,合同制在国内外都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兵团的合同制模式[10-15]。

4.3 鼓励和发展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合作社组织对农业初级产品加工率达到80%以上。合作社不但能够获得加工初级产品的利润,还能够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兵团农业产业化中,要先在投资规模小的畜禽屠宰、加工、销售等产品和服务行业中成立合作社组织。通过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大型加工型合作社[16-20]。

4.4 农工商综合体模式和联营体模式是农业产化发展的方向

农工商综合体模式和联营体模式是农业产业化中较高层次的组织形式,这2种模式都要求有较高的资本集中度和产业成熟度。农工商综合体模式尽管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降低成本,加快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但由于受国家的产业政策限制,目前不可能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流模式。联营体模式是指在某个或某些行业已经形成较大范围的垄断企业或集团,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就目前看,兵团不完全具备发展联营体模式的条件,但兵团的一些上市公司在一些产业已具有相当的优势。由于这2种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加销一体化,是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将来条件成熟时,一定是兵团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发展模式。

4.5 确定主导产业,集中力量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其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扶持。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加工企业的发展,大力扶植龙头企业,培植地方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选择当地的主导产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要问题。因地制宜,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生产条件、工作经验和优势,而且要充分考察产品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前景,突出当地的特色。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打出名牌,牢固占领市场并积极扩大份额。

4.6 强化加工环节,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

要获取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仅仅依靠出售农产品是不够的。在组织生产好农产品的基础上,要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农产品的产业链越长,附加值就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要在逐步发展农产品初级加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把初级农产品变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21-24]。

4.7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兵团农牧团场的优势,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按照优质化、专用化、区域化、规模化的要求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保证企业按质量标准、产品规格、时间要求得到充足的农产品。

4.8 加大科研开发和推广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生产,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对科技的需要,与高校进行合作,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同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更好地带动单位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建设。

5 参考文献

[1] 聂卫国.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速推进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J].新疆农垦经济,2006(2):1-9.

[2] 李雪艳,乔永新.兵团农牧团场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01(5):19-50.

[3] 范公广.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企业品牌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373-20375.

[4] JUSTIN Y F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J].The American Economic,1992(82):34-51.

[5] DESAI K K.KELLER K L.The effects of ingredient branding strategies on host brand extendibi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2004(66):73-93.

[6] 谢松柏.科技斜新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助推器[J].世纪行,2011(9):18.

[7] LEWIS P,MARTIN W,SAVAGE C.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J].Quarterly Review of the Rural Economy,1988,10(1):48-53.

[8] 邵丽珠.兵团农业产业化: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新思路[J].新疆农垦经济,2009(7):46-52.

[9] 胡兆璋.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现代化转变[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48.

[10] 王东.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1,27(10):92-94.

[12] 孙法臣,胡洁.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7(12):31-36.

[13] 李发戈.专业生产合作社在推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四川省邛崃市依丰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37-38.

[14] 孙法臣,胡洁.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7(12):31-36.

[15] RUTTAN V W.The Impact of urban-Industrial development on agriculture in the tennessee valley and the southeast[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55,37(1):38-56.

[16] KOO W W,LOU J Q.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sectors in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J].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368):1-22.

[17] 李季鹏.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J].区域经济,2007(508):311-313.

[18] 陈玉霞.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97-98.

[19] 田燕秋.探索具有兵团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J].兵团党校学报,2011(5):26-30.

[20] MILLAN M J,WHALLEY J,ZHU L.The Impacts of China''s Reform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97):781-808.

[21] 兵团党委、兵团关于促进农牧职工持续增收的意见[EB/OL].(2010-06-02)[2012-06-21]..

[22] STEPHEN R,LEWIS J.Discussion:interrelations betwee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67,49(5):1154-1157.

[23] 兵团农业产业化工作办公室.兵团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问题及政策措施[J].新疆农垦经济,2008(1):35-44.

[24] 李景慧,李保成.新疆兵团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351-353.

[25] 王彦.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9(11):49-52.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农牧业;水利;作用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在现实条件下农业作为人类“母亲产业”,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养活并发展了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对于我国来说在广大的农村农业并不是单纯的种植业在很多情况下农牧混杂的状况长期存在,而且农民的主要的稳定收入长期来源于农牧业,所以提高农牧业的发展水平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尤其在F在很多农村农牧业生产还停留自靠天吃饭的状况下,而且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落后,进而有必要对现在水利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促进相关建设的发展。

一、水利建设关系农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

水利工程本质是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改造,对于农牧业来说其作用最大的就是减少了原本相对不利的自然环境影响,比如在新疆地区修建水库与坎儿井就是降低新疆地区水资源不能满足农牧业生产的需要。在现在商品化农业发展方向下,自然环境限制对于农牧业发展造成条件的先天不足,造成商品化后继乏力影响农牧业整体整体发展,而通过水利建设对于农牧业来说改变了周围局部小气候,使它们更与李玉农牧业的发展,为农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提升农牧业发展潜力,为本地区农牧业规划做出更好的交代。

二、水利建设关系农牧业生产数量

农牧业产品数量收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概括起来无外乎自然和人为条件,而自然条件中不论是土质还是水源都与水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些又都是影响农牧业产量的关键,2015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482.9公斤/公顷(365.5公斤/亩),比2014年增加97.8公斤/公顷(6.5公斤/亩),提高1.8%。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982.9公斤/公顷(398.9公斤/亩),比2014年增加90.8公斤/公顷(6.1公斤/亩),增长1.5%。这些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在2015年水利部加快实施东北节水增粮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加快灌区续建配套、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现代化灌区建设,继续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末级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解决好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问题。2015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势头良好,各项建设全面加快,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以上,为全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由此可见水利建设农牧业生产数量是一种正相关,在此过程中合理水利建设有利于农牧业增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水利建设关系农牧业生产质量

水利建设还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质量,典型就是陕北地区的水浇地与非水浇地的区别,以及内蒙古地区相关有水利支持的农牧场与靠天吃饭的牧民上产量质量的区别,在陕北地区有基本水利工程建设的地区即水浇地的存在,其亩产粮食的质量明显要高于非水浇地的质量,以玉米为例水浇地的颗粒明显要比非水浇地的颗粒饱满,而其美感也要高于非水浇地;在内蒙古草场有水利工程的地区的肥硕程度牛羊明显高于无水利工程的草场,而且有水利工程的草场牲畜的死亡率要明显低于非无水利工程的地区。

四、水利建设关系农牧业未来的发展

在现在商品化是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方向,而水利建设关系着一个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未来。农牧业商品化的自然要求主要是在因地制宜的状况下在地广人稀的地区,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产量大,剩余量大,储存条件好,交通条件发达,便于输出农产品,但是现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经基本被开发完毕而要进行相应的开发必须改造自然条件,水利工程建设就是改造自然条件的重要手段,通过水利建设使原来不适应农牧业生产的地区变得适宜农牧业生产,大规模水利建设影响区域自然极大,在基础上对于当地农牧业的影响自然是带有。

五、水利建设农牧业生产中现实状况关键作用

水利建设对于农牧业现实状况来说是选择该地区农牧业生产方式重要关键性条件,在水利建设充分的地区人们农牧业生产方式多样化,并且在此过程中农牧业生产对于人力的单纯需要低于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地区,这对于现实农业生产状况的影响无疑是关键的,故而我们可以说水利建设对现实农牧业生产有关键性作用。

六、水利建设在未来农牧业生产过程中作用效率提升

水利建设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相关人们的生活水平更重要的可以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其主要手段包括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水资源的应用效率,提高生产用水质量,并平衡由于季节和地形造成的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状况,以此提升水资源在农牧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

七、小结

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在农牧业生产作用的具体论述认为,水利建设在农牧业生产中主要的作用是减轻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升牲畜与农作物的质量与数量并提升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彭春林.节约型农田水利建设探析[J].吉林农业,2011,(3).

[2]蒋显福.创立新机制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J].政策,2000,(1).

[3]史志芳.农田水利灌溉问题的探析[J].吉林农业,2011,(11).

[4]钱新月,单桂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J].科技视界,2012,(13).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现状;发展对策

Abstract: twen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animal husbandry got rapid development, but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till has the very big disparity. China animal husbandr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ha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poor, "high yield,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of animal products and animal husbandry foster technology the depth of the lack of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the main problems of key put forward some speed up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China, up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in effective measures.

Keywords: animal husbandry; Production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F4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近几年,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畜牧生产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畜牧生产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对策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大课题,这对于促进我国畜牧生产的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畜牧生产现状分析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畜牧生产中出现了畜种结构单一、老龄牲畜比重过大及商品畜缺乏、特色水禽产量较少等现状。通过对这些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现状是由于在我国畜牧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是我国畜牧生产发展不快,畜牧产业发展不全。当前,我国畜牧生产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畜牧养殖,畜牧业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等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慢,同时畜牧业中介组织、市场体系等建设也不够完善。二是我国畜牧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以致带来诸如防疫工作难以落实、生产水平难以提高、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产品影响力小,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我国畜牧生产安全隐患大,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近几年,一些影响我国畜牧生产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在畜牧生产中虽然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重大动物疫病仍然存在,并未能彻底消灭,可以说给我国畜牧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畜牧生产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也不够完善,畜牧生产未能得到严格的控制,使得各种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另外,畜牧生产需要方方面面提供完善的服务,可当前我国畜牧生产配套服务没有跟上;各级财政用于发展畜牧生产的投入也很少,以致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上述,现阶段我国畜牧生产现状还不容乐观,畜牧生产中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畜牧业发展。为此,认真、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出加快我国畜牧生产发展的具体对策,十分重要。

二、 我国畜牧业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就是要以推进优势农产品规划布局和大力发展畜牧业为重点。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主要有四点:第一,发展畜牧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和剩余农产品,特别是能够促进粮食转化,解决粮食的出路。第二,畜牧业既能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种植业的效益,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第三,畜牧业既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第四,畜牧业既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轻工和医药原料的重要来源。加快畜牧业发展可以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间的良性循环。据测算,目前畜牧业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可见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潜力

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有其自身的优势:

第一,畜牧业对资源条件的适应性较强,适应家庭经营。畜牧业受耕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制约较小、既可以转化粮食,又可以利用作物秸秆、糟渣、饼粕等农副产品。还可以利用广阔的草地。

第二,我国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较好。我国畜产品市场和价格放开较早,畜牧业生产引入市场机制也较早,农民在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体系建设均有一定基础,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

第三,我国畜牧业发展潜力很大。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历程来看,畜牧业的贡献应该越来越大。一般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高的可以达到8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环境比较宽松。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大部分省、区将畜牧业列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产业。

四、我国畜牧生产的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现状,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我国畜牧生产的健康发展,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政府对我国畜牧生产的政策引导

可以说,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对转变畜牧生产增长方式、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在畜牧生产过程中,一是要加大领导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税收、贷款、价格等扶持政策,通过政策调节以保证畜牧业生产质量;二是要改革现有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抓生产的方法,组织有关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养殖中出现的问题。

2、大力发展我国畜产品加工业

一个地区畜禽产品加工发达程度及加工水平的高低,可以说对促进畜产品转化增值,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各地要以发展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为突破口,积极培育扶持饲料加工、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等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我国畜牧业工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畜牧业的工业化水平。

3、调整优化我国畜牧品种结构

根据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现状,再加上目前我国生猪、家禽、禽蛋市场供应已基本趋于饱和,所以,今后我国畜牧生产的重点应转向草食家禽和优质水禽生产的发展上来。在稳定猪、禽等生产的基础上,以发展草食家禽为重点,并充分利用草地、秸秆等资源,重点发展牛、羊等食草节粮型畜禽生产。总之,各地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优质水禽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4、完善我国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专业化、网络化、配套齐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因此,政府应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化服务,将社会化服务纳入产业化体系,使之形成产业化利益共同体的主体之一。在信息、技术、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等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加强与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紧密联系,以形成多渠道、多功能的综合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畜牧业服务品质。另外,我国畜牧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良种繁育、疫病预防等环节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需要加强畜牧生产安全管理和监控,以此保证我国畜牧生产高投入、高质量,最终获得高效益。

结束语

总的来讲,我国畜牧生产是一项投入大、风险大、收益周期相对较长的产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需要我们在弄清楚畜牧生产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以实现标准化生产,促使我国畜牧生产水平更上一层楼,最终确保我国畜牧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风英、张瑞芳、:《略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畜牧生产》,《现代农业科技》,2007,(21)。

[2] 宋树才:《论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现代畜牧兽医》,2005,(11)。

[3] 浦华、郑彦、:《我国畜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01)。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

基础教育建设水平关系到经济水平的增长和科学人文素质的提高,具有维护地区稳定,巩固民族团结等特殊职能,又限于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严重不足,一直以来完全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完成,以中央政府供给为主。

1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现状分析

从1985年开始,农牧区实行以寄宿制为主的中小学办学模式,并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两免”政策。“三包”政策在实施30年来,政策范围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高,涵盖了农牧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含中职)教育阶段学校在校生,2016年教育“三包”年生均标准提高至3240元。截止2014年底,自治区学前、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园)率分别达到59.11%、99.64%、98.91%、73.37%和27.76%;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至0.57%,扫盲人口覆盖率基本达到100%。2014年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15%,是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占全国GDP的平均比例的近三倍,中央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与我国其他省份相比是最高的。近些年不断制定出台惠民利教政策,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更新等得到大力扶持,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解决了学生“愿上学”、“能上学”的问题,不断增强教育吸引力,不断促进教育公平迈上新台阶。

2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

2.1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突出

目前,近20个县(区)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还有超过70%的县未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大多在农牧区。农牧民居住分散,出行交通不便,这决定了大多农牧民子女需要寄宿学校,这给农牧区分散办校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学校的建设不尽合理,且农牧区学校规模普遍偏小,教育发展规模不经济、教育成本偏高等问题突出。笔者在那曲调研发现,仍有部分中小学校存在校舍不足,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校舍维修改造问题突出,原因是高寒气候,教学房屋设施折旧快,破损率高,地方维修经费不足。而新建的农牧区学校,大多只有教学楼、宿舍楼、体育活动场所,学校教学设备比较陈旧,图书馆、实验室等未配套建设,后期仍缺乏大量的资金。中小学普遍反映基础教育公用经费偏低,仅维持了学校的日常教学,一些现代教学必备的常规用具、图书资料、实验用品、计算机电脑等设备严重缺乏,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这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一些乡镇电力供应不足,电压不稳定,影响了学校教学的正常秩序。农牧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上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图书馆、实验室、现代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投入。

2.2中小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质量不高,基础教育质量差

农牧区教育硬件师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师资匮乏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成为教育进步的短板。笔者坚信,没有好的教师,校园建设再高大上,也培养不出更多优秀的学生。在调研中发现,农牧区存在招教难,教师学历偏低的现状,而且农牧区教师向城里流动比较普遍,基层学校也没有好的办法留住好教师。农牧区学生从小接受藏语教学,使用藏文版教材。而藏文教材是通过汉语简单生硬地翻译过来,学生在缺少文化环境和背景下很难理解,这也不利于藏、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农牧区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差,农牧区基础教育中汉语教学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汉语学习缺乏兴趣,存在被动学习汉语的不良现象。笔者在那曲调研发现大多农牧民家庭父母学历低、汉语水平差,很多家长甚至不会讲汉语,家庭内部日常交流主要为藏语,家庭父母对待孩子学习汉语、讲汉语态度不积极,也不能有效辅导和监督孩子完成汉语作业,这就导致农牧民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差,有的学生都不会讲多少汉话。随着农牧民学生上学层次的提高,汉语教学课程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增加,而自幼使用藏文版教材的学生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导致理解困难,学习吃力,于是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2.3农牧民观念落后,家庭对教育的实际需求下降导致基础教育发展滞后

农牧民也是“理性经济人”。笔者在那曲、林芝调研发现,近年来冬虫夏草价格快速上涨,带动了当地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农牧民会过于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等到挖虫草的季节,就会让一些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就请假回家帮家里一起挖虫草。对于一些农牧民子女选择挖虫草的情况,学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的学校干脆放持续20天左右的“虫草假”,这就形成了特有的“季节性失学”的现象,教育质量无疑受到了影响。在部分农牧民中间还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观念,他们不愿意让子女接受教育,认为传统农牧业不需要接受学校教育来改变,学校应试教育不能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接受教育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而且教育投入回报周期很长,农牧民家庭看不到教育带来的未来预期收益,特别是2007年取消包分配后,一些农牧民家庭会对子女大学毕业就业担心,这也导致农牧民家庭及子女对教育的期望下降,农牧民对教育的实际需求下降,家庭与个人对教育的有效需求之和低于社会需求,从而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政府为了保证农牧区基础教育的“两基”目标,运用行政手段发展教育,实现一票否决制、住校干部、联系乡镇等制度和政策,对农牧民进行强制性供给,体现了政府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强烈要求,但这并不是最好的供给方式,很难得到农牧民的支持,相反会引起一定的误解和抵触心理,也无法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农牧区基础教育“辍学率高、入学率和升学率低”等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3政府提高农牧区基础教育供给的建议

3.1继续加大农牧区基础教育经费投入,重点改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

笔者在那曲实地调研发现,农牧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基础教育成本很高,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然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高寒偏远地区、边境地区的办学条件比较差,图书馆、实验室、现代教学手段缺乏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笔者建议政府要保障基础教育经费稳定增长,加大对农牧区学校现代教育设施建设投入。新增教育经费应该重点投入到改善农牧区条件差的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扩建一批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完善相关配套设施,逐步缩小至消除县级间教育发展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

3.2提高农牧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量”与“质”,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的师资、生源质量、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内地,笔者分析主要原因就在于缺少像内地一样拥有大量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因此优秀的教师对农牧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调研发现农牧区学校目前的现状是引不进、留不下优秀教师,笔者研究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农牧区的生活条件艰苦,于是很多年轻优秀的教师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不会选择进来或者进来后会选择离开(有些地方规定,乡镇小学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后,通过考试等途径可以进入县城学校)。笔者建议,农牧区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加快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解决学校引不进、留不住优秀教师的困境,除加强教育年轻教师树立崇高的“老”精神,关键在于对长期在基层,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师在工资、职称评定、职务提升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倾斜的政策,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让农村教育教学岗位成为“香饽饽”,以稳定基层教师队伍建设。农牧区学校师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本地培养、班培养、内地师资引进,其中本地师资培养是当地师资的主要构成。比较这三种途径的教师,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并且互补。内地教师不懂藏文无法深入基层一线教学,而本地的教师供给不能在短期内集中解决。所以笔者建议政府在教师公招计划中打破地区壁垒,吸纳一批来自周边的藏族聚居区的“汉语讲的好,又懂藏文的老师”,例如四川藏区毕业的师范学生进入工作是十分可行的,这样可以增强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师资力量培养直接关系到普及义务教育的成败。加强农村师资的培养力度,“国培”和“区培”指标应向农牧区学校倾斜,实施农牧区教师培训专项工程,严格清理城区学校或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向农村学校借调教师,让农村教育教学岗位满编满员力量充足,用优厚的待遇引进和留住人才。要切实改善农牧区基础教育中汉语教学质量,小学要尽快全面通用汉文版编写的教材,自幼加强汉语教学,培养农牧民学生汉语文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消除农牧民学生汉语言障碍问题。这同时是农牧区学生接受教育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自治区稳定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团结的需要。笔者相信农牧区基础教育的明天,优秀的教师比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更为急需。减少“虫草假”对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鉴于虫草收入是当地农牧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笔者认为强制学生留校并不现实,建议学校对全年假期进行结构性调整,相应缩短其他假期,以保障总体教学时间基本不变。

3.3改变农牧民观念,增加农牧民对教育的实际需求

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如:“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后天的经济”。家庭的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有着高度正相关的关系,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等等。逐步改变农牧民传统的“读书无用论”的传统观念,改变农牧民家庭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轻视基础教育的未来预期收益,提高农牧民家庭对基础教育的正确认识,改善农牧民学生厌学情绪。增加农牧民家庭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完善就业政策及配套服务,增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形成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解决好农牧民学生接受教育毕业后的后顾之忧,要使得农牧区学生具备“就业有保障、创业能致富”的条件,要使得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条件,提高初高中阶段教育收益。政府要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笔者赞成在基层教育一线工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职业教育。例如:昌都地区左贡县中学通过开办职业教育,使得一部分基层差,难以适应初中学习的学生继续留在了学校学习,这样既完成了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又对学生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效果非常好。但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初中目前不允许开办职业教育,笔者建议可以结合教育实际,中央政府和政府应该灵活变通,如果暂时解决不了,但至少课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职业教育或农牧业相关内容,例如:农耕、养殖、机械加工等专业实用技术,这对于当地适龄儿童家庭对入学的积极性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明洪.农村公共产品及相关问题分析[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郑洲.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以农牧区“四基”供给为例[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明洪.建设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M].中国民族报,2011.

〔4〕杨欣,汪希成.中国藏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进展评述[J].新疆农垦经济,2015(8).

〔5〕郑州,张明.需求不足对农牧区基础教育影响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农牧民实际需求的视角[J].经济经纬,2008(10).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内蒙古 农牧民收入 现状与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内蒙古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地,人口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这6个少数民族人口总和占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的99%以上,其中蒙古族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23.76%分布在城市,24.94%分布在镇,51.3%分布在乡村[2]。半数以上的少数民族分布在乡村,从事农牧业劳作。

近年,随着内蒙古经济发展加快,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2013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近十年收入的最高值,农牧民的收入呈现增长趋势。但相比全国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内蒙古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还很大,并且可支配收入结构也不合理,所以如何提高农牧民收入值得我们探讨。

二、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现状

(一)内蒙古人均纯收入现状

从全国视角看,2013年,上海、北京、浙江和天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已超过15000元。其中,上海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9595元,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全国各省市之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8595.73元,比2012年增加984.42元,同比增长13%,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居第15位,在西部大开发省份中已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农牧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农牧业产品价格持续走好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

从内蒙古盟市视角看,2010~2013年,12个盟市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都在不断增长。2013年,内蒙古各盟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提升,其中,乌海市位居第一,人均纯收入达到14062元;包头市仅次于乌海市,达到了12801元;鄂尔多斯市以一元劣势紧随其后;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已达到或将要达到10000元。相对来说,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兴安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偏低,兴安盟人均纯收入仅为5765元,不足乌海市的一半。

数据来源:根据201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二)内蒙古可支配收入现状

可支配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构成。近年随着国家和自治区“惠农惠牧”的政策稳步实施,内蒙古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36.2元,农牧民可支配收入为2988.9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约为农牧民的3倍,到2014内蒙古城镇居民与农牧民可支配收入缩小为2.8倍,虽然差距在缩小,但是效果不显著,二者差距仍然很大。

数据来源:根据2010~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得出。

2005~2014年,内蒙古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结构中,除了农牧民家庭经营净收入高于城镇居民,其他三项收入都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与城镇居民差距最大,2014年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7406.1元,而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仅为2070.7元。转移净收入二者呈现缩小的趋势,2005年城镇居民转移净收入大约是农牧民的10倍,到2014年缩小为2.8倍。城镇居民与农牧民的财产净收入,由2005年的2.2倍扩大到4.6倍,呈现扩大趋势。

内蒙古农牧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三者所占比重很小。2005年,家庭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分别占74.38%、16.88%、6.29%、2.45%,到2014年,分别为58.86%、20.75%、16.48%、3.89%,虽然农牧民家庭经营净收入占比在降低,其它三项收入比重都有所提高,但是后三项收入的占比总和仍没有超过50%,说明,农牧民过分依赖经营净收入,即收入来源单一。

三、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存在的问题

(一)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居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亟待提高

从2008年到2013年,全国各省市排名中(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次位居全国第十五位,1次位居全国第十六位,总体居于中等偏下水平,与沿海发达省份农牧民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到2013年,内蒙古仅有7个盟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一万元以上,其中乌海市收入最高为14062元。但是,与全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相比仍然相差5533元,差距还很大,内蒙古农牧民的收入亟待提高。

(二)内蒙古各盟市之间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

内蒙古各盟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其中乌海市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062元,而兴安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765元,两者差距近三倍。乌海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2000元,属于富裕农牧民地市,与全国排名第五的江苏省相当;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和锡林郭勒盟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刚到10000元,与广东和福建等地相似;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和赤峰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对较低,徘徊在内蒙古人均水平线上;乌兰察布市和兴安盟则比较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刚过5500元。各盟市间收入差异较大、不平衡,在进行整体区域发展规划时,要着重对贫困农牧民地市进行帮扶,促进该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

(三)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

2005~2014年,内蒙古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虽然有缩小的趋势,但不明显。从表2可以看出在可支配收入结构中,农牧民唯有家庭经营净收入占有优势,工资性收入差距最大,2014年,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是农牧民的8.4倍,说明农牧民的工资性收入来源少;其次,转移净收入差距最小,呈现缩小的趋势,主要归功于近年内蒙古“惠农惠牧”政策扶持的结果,但要消除这种差距,仍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另外农牧民的财产净收入与城镇居民也存在不少差距,主要因为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仅限于银行储蓄、出租农机具租金和土地流转等方式,相对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较少。

(四)内蒙古农牧民可支配收入来源单一

从全国来看,农牧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逐步缩小,工资性收入的比重逐步加大,并且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从内蒙古农牧民的可支配收入结构来看,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过大,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比重过小。这是由于内蒙古的非农产业发展滞后,为农牧民提供外出就业的机会少,所以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太低,导致收入增量受到很大限制。

四、对策

(一)巩固和提高我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

内蒙古应该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适合各盟市特色的农牧产业。要加大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我区优势产品和绿色产品,大力改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2014年,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想要加快发展我区的农畜牧产品,应采取“互联网+”的模式,将内蒙古特色风味的羊绒、牛奶食品、牛羊肉等农畜牧产品,带入线上发展发挥其优势,打造绿色品牌、特色品牌和名优品牌。从而带动农牧产业增收,提高农牧民的收入,缩小各盟市之间农牧民的收入差距。

(二)加快非农产业发展,扩展农牧民收入来源

目前,在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中非农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在发展非农产业时,不能只是简单地扩大传统的商业和服务业的量,而是应该以培育市场、扩大就业、完善服务为重点,以形成门类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化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非农产业体系,从而吸纳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提高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同时,利用地区特色优势,开发内蒙古丰富的草原景观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将这种资源与农牧业相结合,形成地区产业优势。在发展了非农产业的同时,还可以扩宽农牧民收入来源,使农牧民在内蒙古经济增长中获益。

(三)完善内蒙古农牧业公共政策

要完善政府的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农牧业补贴、牧区生态保护等政策。首先,要扩大粮食补贴范围,并增加农牧民种粮补贴。大宗种植补贴不仅限于玉米、小麦、大豆、花生、葵花籽、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其次,要完善农牧民的社会保障政策,新农合与农牧民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要达到百分之百。最后,要增加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1)农牧业生产设施投入。主要加强对水利设施、电力设施、标准农田改造等方面建设投入。(2)公共生活、环境设施投入。主要加强自来水安全生产设施、乡村道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建设。(3)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投入。“预防+治理”工业废气对农牧民的草原河流、草原植被、农作物等环境的污染。(4)旧村改造投入。主要对农牧民居住安全和居住条件改造等补贴投入。只有完善了农牧业公共政策,农牧民的收入才能提高,可支配收入结构才能得到调整,农牧民的收入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J].学术探索,2009(02):38-43.

[2]杨源.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状况[J].热点透视,2014(05):41-43.

[3]王关区.内蒙古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探讨[J].北方经济,2011(03):16-19.

[4]张蕾.改革开放初期内蒙古牧区经济体制改革与畜牧业发展研究[J].农业考古,2014(01):66-72.

基金项目:1、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JY045):农业政策变迁对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2、2015年度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ZD201526):“新农合”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内蒙古的实证调查。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内蒙古 贫困 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强力带动下,经过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内蒙古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由2001年末的183万人减少到2008年末的66万人,每年减少10万人以上;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5.2%减少到7.2%。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已经脱贫的农牧民是较低水平的脱贫。当前,内蒙古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推进的扶贫开发战略,因此,扶贫开发的对象和重点都发生了变化。根据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如何比较准确地测算农牧民的贫困现状,并恰当地确定符合我区农牧民生活实际的贫困标准,据此深入分析我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分布及致贫原因,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保证我区扶贫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贫困标准的制定

贫困标准,是测定和计算人们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存的界线和尺度。

内蒙古现阶段农村、牧区生产力水平较低,农牧民的整体消费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处于低层次的状态。农牧民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绝对意义上的贫困。因此。测定我区农牧民贫困标准应以生存条件满足为前提。测定农牧民贫困的方法很多,普遍使用的方法有:收入法、支出法、热量标准法、计算恩格尔系数等。由于我区农村、牧区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客观条件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仅仅使用单一的方法来测定农牧民的贫困标准不能够准确反映农牧民的实际消费情况,因而,应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考虑。互相验证,才能比较准确地测定现阶段我区农村、牧区的贫困标准。

统计指标是社会主义经济现象的客观反映,为了便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间的对比,同时又能科学地确定我区农牧户的贫困标准。应本着全面、侧重、简明、稳定可操作原则,选择能够反映农牧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指标作为衡量贫困的重要依据。根据我区农牧民调查的现有资料,主要选择以下三个指标:1.热能消耗指标;2.人均纯收入;3.恩格尔系数。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扶贫开发战略和扶贫政策体系,根据十七大和十七届三全会有关精神,在综合分析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确定的2008年扶贫标准,从我区农牧民不同消费支出水平实际出发,自治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我区农区和牧区扶贫标准,确定2008年我区农区标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牧区标准为牧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分布状况

内蒙古全区边境沿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农牧民、蒙东丘陵山区沙区贫困地区、阴山风蚀沙化区贫困地区、黄土高原沟壑区贫困地区四个区域,贫困人口分别为6.9万人、51.1万人、23.4万人、7.8万人,贫困人口占该区域农村、牧区人口比重分别为7.6%、55.7%、25.5%、8.5%。笔者认为,仅从农牧民收入衡量内蒙古自治区的贫困分布略显片面,而进行宏观综合更有现实意义。用其他方面的研究进行贫困分布比较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人群大部分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贫困程度深,发展条件差。发展能力弱,因灾致贫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另外,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维持温饱费用高。产业结构单一,非农收入比重小。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明显不足,出行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因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严寒等因素造成的农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大,维持温饱费用明显偏高。因条件所限,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自治区农牧区贫困标准难以客观反映各盟市农牧区贫困状况。目前,各盟市贫困标准无法统一,无法确定以行政区域划分的贫困人口在各盟市的分布。本文采用了按经济类型区连片分布作为农村、牧区贫困分布的依据。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贫困成因

贫困的出现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但归纳起来,或主要根源于所处的地理条件恶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或主要根源于国家经济开发部署不尽合理等,在我区,这些因素都兼有之。内蒙古现阶段农牧户贫困也主要由这几个因素造成。

(一)自然条件的限制

贫困农牧户主要分布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老、少、边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交通闭塞、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经济开发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农牧民无法也没有能力接受先进的生产方式,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据了他们生产、生活的主导地位。因此,农牧民没有更多的收入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农村牧区人口素质不高

对大多数农村牧区劳动力而言,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素质更具有意义。一般的农业科技培训的内容多是农牧业适用技术,掌握了这些技术,农牧民可以提高种植和养殖水平,直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达到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的目的。目前,我区对农村牧区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培训十分薄弱,很多农牧民终身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活动。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跟不上先进技术发展的水平,创收不易,难以摆脱贫穷困境。

(三)农村牧区经济体制不完善

往往把农区体制转轨的方式照搬到牧区,在牧区采取“一刀切”的牲畜户有户养的体制转轨模式。另外,因人口数量增长造成文盲半文盲人口增多、身体素质差以外,贫困农牧户还存在因循守旧、商品经济观念淡薄、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能力弱和小富即安的自我满足心理,而这往往又是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的最重要根源。

(四)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贫困农牧户的产业结构单一,消费主要依赖传统的种养业收入。在种养业收入中。又有很大部分用来满足自身消费,一般很少转化为现金收入。商品率低下,既影响农民当年的消费,也影响下一年度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农牧业生产只能处于传统经济的循环中。

四、新时期内蒙古农村、牧区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一)合理确定农村牧区扶贫对象

我区新阶段的贫困标准需要根据现阶段农村牧区居民收入水平和分布结构,结合营养、其他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来确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逐步趋向合理。贫困标准的制定可以更好地保证扶贫实际工作的连续性。扶贫对象的确定要改变目前以县为单位的做法,确定扶贫对象直接面向贫困农户,则意味着自治区的扶贫对象不再是贫困地区而是贫困人口:国家扶贫工作的受益者不再是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而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

(二)建立合理的农村牧区反贫困体系

为适应反贫困新形势,需要建立一个在解决温饱基础上能进一步发展的反贫困体系,因此必须对现行反贫困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第一,要明确政府反贫困的职能和政府各部门在反贫困行动中的关系。政府的反贫困职能应该定位于保障设施、营造环境、引导发展等层面上。第二,要把反贫困行动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把反贫困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反贫困本身而言,也需制定科学的长期规划,因为扶贫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活动,需要保持一个连续持久的政策稳定人心,减少因政策波动而造成的损失。第三,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发展可持续的种植业、畜牧业及乡镇企业,特别注重农牧林草的协调发展。因此,以输出劳务、异地开发等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与有效增加农牧业劳动的投入量、实现农牧业的产业化同步进行。

(三)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农村牧区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开发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现状

(一)人力资源数量状况

内蒙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劳动力量大,农村牧区每年新增人口13―22万人。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城乡对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使得人力资源数量不能快速减少,数量上的增加取代了质量上的提高。

内蒙古虽然地域辽阔,可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只有5%,人均可耕地面积从1957年的0.62公顷,减少为现在的0.26公顷;人均可利用草原面积为2.9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3.8%。而且,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可利用耕地、草地面积在逐年减少,缩小和恶化了农牧民的生存空间,导致农牧业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虽然人口密度不是很高,与自然环境的单位承载量相比,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是过剩的。

(二)人力资源质量状况

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综合水平,是劳动力所具有的知识和劳动技能的综合。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牧区的劳动力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年龄大的人口文盲居多,再加上有相当数量的低年龄者过早地从业辍学,没有接受义务教育,成为新一代的文盲和半文盲。依照国际惯例,人均受教育年限至少应达到9年,才会使教育压力降到零的临界值,否则,就会造成人口素质压力。

由于农村牧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农牧民的收入较少,加上饮食、营养、保健方面的原因,农牧民的身体素质普遍较低。农牧民承担疾病的风险能力极低,“小病拖,大病磨,重病再往医院抬”的现象仍然非常普遍。

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科技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技术和技能。由于农牧民受教育年限少,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低,多数农牧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能够看懂农牧业科技书刊的人为数不多,对农牧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观望的态度。内蒙古农村牧区,农牧业科技人员短缺,每万人当中不足一人。农业科技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能对经济增长有贡献。

(三)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内蒙古农村牧区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一产业,高于全国水平,而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力则低于全国水平。农村人力资源依然滞留在第一产业,没有能力和机会进入第二、三产业,相应的来自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也非常少。农村牧区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来自于二、三产业的收入仅占纯收入的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差距就更大。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开发的认识狭隘

内蒙古作为边疆落后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和制约,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形成了狭隘的认识。农牧民早已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落后生产方式,认为搞养殖业和种植业不需要学习,导致很多农牧民终身未接受过教育。只有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提高农牧民素质,才能使他们转变思想,接受更多的教育,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

(二)基础教育不扎实

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在解放以后建立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普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对学龄前的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对小学毕业的学生实施初、高中的全面的普通教育。2002年以来,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一费制”,有效地遏制了义务教育中的乱收费现象,基本上杜绝了农村牧区学生,尤其贫困地区学生的辍学现象。但“一费制”的实施,也使一些乡村教学机构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这又是一个困扰农村牧区教育的现实问题。

(三)成人职业教育短缺

农牧户作为农村牧区成人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接受者,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牧区教育应是农牧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截至2009年底,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有26所,在校学生人数为111389人,农业大学1所,在校学生数为27820人。虽然有农业方面的院校,但是招生的对象都是初高中毕业生,并没有农牧民的成人参加。再者,职业技术学院也不全都针对农牧业,而是有其他方面,如警察培训学校,真正的农牧业院校是寥寥无几。农民对职业技术的培训觉悟也是非常低,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的技术主要是从父辈手中传过来的,是一些经验性的知识,缺乏科学性。目前农村牧区教育资源如此短缺的情况下,针对农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未能与普通中等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势必也影响农牧民的技术提高。

三、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农牧民受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对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淡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仍潜移默化现代的农牧民,我国传统文化中封建、保守、缺乏进取精神等个性的不完善,都构成了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求的投资、增值观念、创新思想、风险精神等方面的阻碍作用。农牧民所重视的投资是物质资本的投资,重视看得见的投资,从来也没有人认为向人投资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而把向人的投资都归结为消费范畴,从而就制约了投资的积极性。农牧民对子女的投资目的多数是为了走出农村牧区,光宗耀祖,而不是服务于农牧业。有相当一部分农牧民务农放牧仅限于“种田为吃饭,养猪为过年”,缺乏明显的投资意识、商品意识。

从现代消费经济学的角度,应使农牧民认识到,一个家庭用于教育的费用,不能仅仅算做消费,应当既被看作消费,又被看作投资,应该树立教育投资也是一种生产投资的意识。要对农牧民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认识水平,消除读书无用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到接受教育和衣食住行一样,是每个人生存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条件,并且把这种观念更新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由于对义务教育法宣传的力度不够,教育法制没有深入到农牧民的思想中,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造成农牧民对教育采取顺其自然的状况。

(二)开发人力资源重在教育

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教育是最重要的开发。它是进行其他方面开发的基础,所以要特别注重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

1.强化普及农村牧区九年义务教育。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尤其是劳动力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达到和保持某一水准,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要从源头抓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面向农牧民提供义务教育是对三农、三牧最大、最有价值的补贴,也是避免出现新文盲的重要途径。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具有纯粹公共品的特征,由于政府的职责首先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以在财政支出优先次序上,理应把保证实施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放在第一位考虑,给农村牧区的儿童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为了在农村牧区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把辖区内适龄儿童失学人数的多少作为考核“一把手”政绩的重要指标。

2.发展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按照“面向农村牧区、面向农牧民、面向农牧业”的方针办好农村牧区职业教育,是有效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农村牧区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懂技术、懂科学、会种田、会养殖的新型农牧民。其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农牧民掌握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来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加快农牧业现代化步伐。根据新世纪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农村牧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要农民当好农民,要牧民当好牧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的办学模式和途径,使其成为深受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牧区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力资源。

3.加强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几乎空白,体现了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要逐步建立农村牧区成人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农村牧区需要的人才。农村牧区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时间可短可长,内容可简可繁,以多种形式来适应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农牧民的需要。农村牧区成人教育应该是多层次的:一是普及型,内容应该包括一些文化知识、农业技术、专业技术和实用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二是提高型,针对农村优秀中青年进行较为系统的农业现代化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以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较高水平的专门人员。三是学历型,通过电大、函授等方式,提高农村牧区各类专门人才的学历水平和实际能力。四是扫盲性,针对文盲和半文盲群体,举办各种类型的扫盲班训练,辅之以各种专门技术、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积极发展农村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在教育的战略上,要突破旧观念,从养成教育要过度到继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

(三)加强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两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硬件环境。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是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存储、销售等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它直接运用于生产,给农牧民带来了方便,有利于增加农牧民的收入。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是农牧民生活和娱乐所必备的条件,能够开阔农牧民的视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解放陈旧思想,有利于开发农村牧区人力资源。同时,搞好农村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这些都会推进农村牧区现代化的进程,唤起农牧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李嘉岩.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反贫困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姜冬梅.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研究[J].农业经济,2004(7).

农牧业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内蒙古 现代物流 县域经济 内在联系

内蒙古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投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我国平均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区域经济优势。而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随着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现代物流业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现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同样起着助推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内蒙古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及经济实力。

1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及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1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发展现状

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点投资地区,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依据内蒙古的区域优势,现已建成了以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航空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经济不发达、铁路与公路在部分地区尚未开通、基础设施落后及交通不发达等种种原因,使得现代物流业在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的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物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政府对于物流业相关政策制定不完善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从而限制了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另外,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部分地区还没有开通铁路与公路导致交通不便利、有关交通的基础设施非常不健全、对于物流产业的投入较少导致物流业设备落后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业的发展;最后,不合理不科学的物流产业结构及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综合素质偏低等都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落后。

1.2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政权为调控的主体即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是依据其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使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由于整个区域的资源状况不同、交通情况不同、区域环境不同、文化水平及人才数量等差异性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极大的差异性。另外,由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恶劣、易出现自然灾害、环境较差及人民大多数以单个家庭为单位进行农牧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经济模式和其劳动人民的综合素质低、文化程度不高、就业体系不健全等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2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及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依存度

经济的发展作为推动现在物流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同样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综合性物流服务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并给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的经济水平发展越高,其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就会越好,规模越大。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的经济中心是县城商品及加工品中心,县城的经济发展有其发展的相对优势,人才资源相对丰富,物流业相关设施基本上比较齐全。但县城经济与周边乡镇及农村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差异性与不对称性,正是这种非对称结构将其他的区域极化成为商品的流通整体,从而带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另外,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现代物流的需求,并随着县域经济的向外扩大化发展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都使其对现代物流的需求不断提高,县域经济规模的不断加大使现代物流业的内涵与空间不断得到丰富,使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系统不断扩大化并向县域经济的外延扩展,进而加快了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进程。随着县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人们对于物流、精神、文化、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从而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当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收入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时,人们对于物流业的需求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物流的需求是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县域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会加大地区人们对外界商品的需求及对于本地商品的外输,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市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高度决定了商品市场规模的大小,而商品市场规模的大小又决定了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及发展水平,所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2.2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县域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积人流、商流及物流等各种生产要素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缺乏都会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这以生产环节的中断。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行成本,改变了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现代物流业是有相互联系的许多节点及网络体系构成,提高了物流业的运作速度及运作效率,为企业节约的资源使用的成本。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增加了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减少相关交易费用上有很大的进步。现代物流可以使物流企业与商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商家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其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优化了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挥了区域产业的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向科学话、合理化的、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 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由于地理位置及环境气候等种种因素,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业与养殖业是其主要生产模式,其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发达,其工业化水平发展进程较慢,程度较低,尽管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资源较为丰富,但受到深加工技术的负面影响,使资源变为消费品的能力较低;其次,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相关产业结构升级较为缓慢,民营经济发展也比较缓慢,加之人才与资金的匮乏、当地人民思想观念成就等种种原因导致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及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济发展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超越县域经济的发展阶段,需要借鉴发达城市物流发展的相关经验,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从简单逐渐向复杂发展,从阶段服务逐渐到全过程服务发展。

由于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处于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缓慢发展的混合阶段,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数量、企业的规模都还达不到发达城市的水平,导致对于物流的需求比较分散,对社会性的物流企业有一定需求, 但是数量有限, 要求也很简单。所以发展当地物流业必须与当地经济相适应,同时,为促进物流业随经济发展水平更好的发展,必须着重思考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业的改善,将现代物流思维运用到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以县城经济为中心,来带动周边乡镇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及经济的发展,加快内蒙古西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并注重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根据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地理特性,发展畜牧业及相关副产品的发展,并推进这些方面的产业化,进而还会再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所以物流业与当地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4 结束语

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但同时物流产业作为当地发展的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对当地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大规模、数量及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地区的经济繁荣。

参考文献

[1]戴晶晶.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12):157-158

[2]戴晶晶.内蒙古西部半农半牧区物流发展现状[J].区域经济,2015(18):23-28

[3]付桂军.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经济发展对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76-81

[4]马 宁.从经济学角度探讨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中国投资,2013(8):17

[5]张红波.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12):61-68

作者简介:

戴晶晶,1983.12,内蒙古,010070,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物流管理,讲师,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范文 下一篇:个人廉洁风险防控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