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资金分类范文

时间:2023-10-12 07:45:27

工程资金分类

工程资金分类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47

1 做好维修养护经费测算工作

为科学合理的确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保证测算成果科学准确、真实可靠,按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试行)》(水总〔2015〕315号)、《宁夏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测算定额标准(试行)》,对县级区域内不同类别、等级的公益性和准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依据规模选取相应的综合定额标准,计算出单项工程年均维修养护经费,分类汇总得出县级区域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

2 编报年度工程维修养护方案

工程维修养护方案是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的依据,由工程管理机构或乡镇对小型水利工程开展拉网式普查,通过调查详细掌握辖区内工程现状,了解需要进行维修养护工程各部位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维修养护措施,精心编制各类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项目县根据上级奖补资金和县级自筹资金落实情况,结合辖区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和特点,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自行确定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经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同时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 规范维修养护工程的建设管理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项目的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完成建设任务,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直属的工程管理单位或受其委托的乡镇,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合同制管理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或相应技术力量的专业化队伍承担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对单宗维修养护资金超过50万元的项目原则上要履行招投标程序,对小于50万元的维修养护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和资金报账制。

项目县区统筹安排中央、自治区和市县维修养护资金,认真落实地方财政对维修养护经费的投入,部分县区以政府牵头对维修养护组织实施、资金使用范围与用途、部门(乡镇)职责、验收程序作了明确规定,积极筹措安排县级配套资金,按“谁受益、谁维护”,“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合理分配工程维修养护及运行管理费用,支持部门、乡镇做好维修养护工作。采取倒排工期、督促检查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做好已完工程的验收、结算等工作。

随着各项维修养护工程的全面实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也贯穿于维修养护工作的全^程。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从项目申报与审批、合同签订与管理、资金安排与使用、工程实施与验收等环节对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做到维修养护项目请示、批复文件、设计图纸、施工合同齐全,现场记录、工程验收单、结(决)算认定书手续完备,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结果能够妥善保存,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工程的维修养护情况。

4 明确维修养护资金的安排使用

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把管好用好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助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组织学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明确维修养护资金的使用范围。维修养护资金到位后县区均设立专用账户,对各类资金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实行专户专账、专款专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及完成的工程量及时拨付工程款,做到资金足额用于工程建设,杜绝了资金的挤占挪用,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严格绩效考评,确定资金奖补额度

根据《宁夏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绩效考评及资金奖补办法(试行)》的规定,做到科学评价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绩效,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10 月底前,对所辖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绩效进行分类自评和量化打分后,申请市级考评。区、市两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于每年11月、12月,组织对所辖市(县)进行抽查考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实地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按办法规定的考评内容逐项量化打分。对各市绩效考评得分第1名的县(区)进行抽查考评,代表县的抽查考评得分作为该市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绩效考评得分,参与全区维修养护奖补资金的分配。自治区级绩效评价结果于每年年底前在全区范围公示,并作为下一年度有关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为了科学分配奖补资金,发挥其最优绩效,自治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安排的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用于对全区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奖补。根据年度落实奖补资金额度、各市上年度考评得分以及经核定的各市维修养护资金需求总额等因素,确定各市下年度维修养护资金奖补额度。各市以同样方法,负责分配各县(区)资金奖补额度,确保资金分配科学合理、高效公平。

工程资金分类篇2

关键词:金融工具;四分类;两分类;公允价值;摊余成本

一、金融工具分类变化背景

国家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9年7月的《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中的有关金融工具规定做出有关修订与调整,又于2009年11月12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提出了对金融资产两分类的新规定,这一过程标志着在我国报告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的当下,其对金融工具分类的调整必然会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金融工具从四分类到二分类的变化原因分析

(一)四分类存在的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中将金融资产进行四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样的分类导致企业分类的主观性太强,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同一项金融工具随意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各项目之间界限划分不清,实务操作起来不方便,无法提供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叶建芳、周兰等的实证研究《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实证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比例较高时,为降低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管理层会将较大比例的金融资产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为了避免利润的下滑,管理层往往违背最初的持有意图,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短期内视为交易性质进行处置。因此具有选择主观性,违背了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会计目标要求。

(二)两分类的优点分析

金融工具两分类,就是指根据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的性质,按照计量模式不同将所有金融工具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两大类,将只具有类似贷款性质并以合同收益为基础管理的金融工具以摊余成本计量,其余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

将金融工具按照计量模式分为两类符合金融工具内在的规律性,降低了金融工具准则操作的复杂性。由于分类界限不明导致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复杂,模糊,按照计量模式不同进行分类,能够使分类更加适应确认和计量要求,在保证其一致性的同时使得公允价值变动的列报变得更加简明、清晰,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对信息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在操作上,两分类的实行,由于采用附特定选择性例外的全面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两分类的实行能够满足金融工具的发展需要,是会计发展的产物,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要求其确认与计量方式也要不断更新以适应其发展。但是原有的分类方式逐渐不能涵盖所有的金融工具形式,两分类则能体现所有金融工具的共同特点——未来现金流量的性质,同时也有利于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性质进行计量和列报,所以两分类适用于继续创新的金融工具。

三、两分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不可否认的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应时而生,两分类的实行带给公允价值计量仪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努力实现向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时局下,该变化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金融工具两分类,避免了四分类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2009 年 9 月 20 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完成时间确定为 2011 年。

但是,对于分类问题不能只考虑分类本身的方式、方法,还必须结合所有相关的问题进行考虑,采用两分类的方式,在逐步完善分类自身需求的情况下,还要适应相关问题的发展要求,具体体现在有分类产生的确认、计量、相关指标、信息使用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在我国真正有效采用新的分类方法。并且,由于我国自身的特点和基本国情,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照搬国际准则必定导致不适应我国国情的情形出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和自身特点,深刻分析与探究两分类将导致的后果,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逐步完善资本市场,采取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做法并逐步完善,充分发挥两分类所能带来的好处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锦莲.金融工具两分类方法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与财富,2011(4).

[2] 财政部会计司.国际会计准则2002[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工程资金分类篇3

关键词:高效管理;园林绿化;项目资金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园林绿化建设项目规模和质量逐渐提升,项目的投资额越来越高,涉及工程专业越来越多,资金项目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如何对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工程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做到高效的统筹把控,是园林项目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探讨如何高效管理园林绿化资金。

1资金管理难点

1.1资金项目繁多

一个综合的园林绿化建设项目,资金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会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标段或专业的拆分,建设其他费包含建设管理费、设计费、监理费等约10余个子项(图1)。因此一个项目会涉及10多个项目合同或付费项目,再按照首付款、进度款和尾款的合同签署规则,最终一个项目会产生30-50笔费用支出。在日常工作中,每次费用支出前资金核对工作量较大,需梳理当时资金的基本情况和使用情况,即控制额、合同额、已支付情况结余情况等等。

1.2资金分类复杂

在掌握项目资金基本情况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所有资金进行分类统计,即工程款、项目其他费的支出额、支出比例、结余额等情况,以便于各稽查部门实时了解各项资金拨付进度。与日常的财务管理不同,财务记账是流水账式的,仅记录某年某日收入或支出哪笔资金,并未按照工程资金方式分类。所以对项目资金进行分类梳理时,需先将所有费用排列归类,再进行分类统计,工作量相对较大。

1.3小结

对于投资额小、专业内容单一的小型项目,在进行日常的资金管理工作时,通过财务记录一笔笔汇总再梳理是非常容易解决的。但是对于投资额较大、专业较多、费用繁杂的工程,每次进行资金相关工作,就要进行一次资金的梳理,不言而喻是费时费事的。如何事半功倍地进行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笔者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分享一下相关的经验。

2高效管理项目资金的关键

资金项目多,涉及信息量大,如何进行高效管理?笔者认为,高效管理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整体到局部、从计划到支出,全盘掌握项目每笔资金信息,并能够通过这些信息进行所需要的资金统计。也就是说,关键要做到以下“三个快速”:1)快速掌握项目资金整体信息,即快速查询已到账资金金额总额、已支付资金金额总额、结余资金总额。2)快速掌握项目资金分类信息,即快速查询款项所属资金分类信息、检索该分类下资金支出和结余情况。3)快速掌握项目每笔款项信息,即各款项控制金额、合同信息(合同额、拨付阶段、签署单位等)、已支付情况和结余情况。

3“三个快速”实施思路和方法

项目控制金额、合同情况、项目进展情况、资金已支付情况、资金结余等情况与每一笔款项息息相关。换言之,确定每一笔资金金额时,均需要与这些信息进行比对。这些信息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与项目进程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将这些项目信息有序组合,形成成一张完整的信息网,使各阶段资金信息一目了然、便于查询和计算,即可做到高效管理资金的“三个快速”。

3.1总资金控制:批复的资金表格为基础表

项目总资金由市或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终确定并计划性拨付,以项目立项批复文件和初步设计概算批复文件作为拨付依据。立项批复文件是初步设计概算批复文件的前置文件,因此项目资金最终以后者为准。这两个文件中,均附有项目概算资金表格,不仅明确了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的三大部分的控制金额,还明确了各部分中细项的控制金额(表1)。如工程费中绿化、庭院、水电专业的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中设计、监理、招标、勘查等服务费用。同时它们作为项目前期的计划性文件,也是各稽查部门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依据。因此批复文件中的资金概算表格是项目资金的控制骨架,在整个项目资金管理中起到了标尺性作用。每项资金拨付要严格按照骨架脉络进行列支,并且实际拨付总和不能超过文件所列出项目控制价。所以在建立项目资金信息网时,前列就应是初步设计概算文件的项目资金概算表格(图2,总资金控制列)。

3.2运行中资金控制:合同信息完善资金网络内容

项目按计划推进,相继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招标单位、设计单位、监理等服务单位,签署若干合同或确定服务费用的文件。这些合同和费用文件起到了资金使用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法律性文件既服从于项目各项控制额,又明确了各项资金发生总额、拨付阶段和资金流向。因此在前面提到的总资金控制表格基础上,增加计划发生费用信息列,将合同额或费用额、支付节点、支付比例、签署单位等信息点提取录入,对项目资金的信息网进行完善。3.3资金实际发生控制:实时记录资金信息并计算对项目资金实际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管理。实时记录项目资金入账信息、支出日期和支付金额。实际操作方法前两步表格构建的基础上,对应合同支付节点和支付比例增加资金实际发生信息列和相关资金计算列,对发生的费用进行实时记录,并利用办公软件表格求和、加减法、比例等简单计算,得到项目资金管理需要的信息,如拨付总金额、拨付工程款总额和比例、项目资金结余等。这样一方面便捷统计拨付总额是否在资金计划额内,另一方面可快速统计项目总体和各部分已拨付资金、结余资金、拨付比例等等(图2,实际发生资金控制列,相关资金计算列)。

3.4小结

通过以上三步搭建的信息表格,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资金管理信息网(图2)。纵列分为总资金控制、运行中资金控制、实际发生费用、相关资金计算、信息备注五大部分,可以快速检索项目各阶段的资金情况。横列分为总费用、工程款、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四大部分,可以快速检索每一笔发生费用的资金分类、控制价、所属合同信息及其他需要的资金信息等等。例如图2所示,在支付工程费一标段第二笔资金时,可以根据合同信息准确计算此次支付费用,还可以查询到以往支付的信息、二标段工程款支付情况、工程款总控制价、工程款资金结余等;在支付光明桥区设施专项保护费时,可以快速查询到此费用属于工程建设其他费里的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支付和结余情况、建设其他费总体情况等。因此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资金信息网,横列和纵列的信息组合,能够快速掌握项目资金整体信息、分部信息、每笔款项信息,做到了“三个快速”,达到了高效进行项目资金管理的目的。

4结语

项目资金管理是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难度一般但复杂度较高。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效率,把握资金组成脉络,做到“三个快速”,可以使项目各项资金条理清晰、分类明确,对项目资金的总金额到每笔支出均有严格的把控,提高了项目资金的统计与计算效率,做到了高效管理项目资金的目的。

工程资金分类篇4

[关键词]金融证券类专业 课程体系 金融学 证券投资 学科体系

[作者简介]刘建和(1973- ),男,浙江绍兴人,浙江财经大学投资系主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证券市场和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142-02

随着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断努力使其金融市场全球化,10年后A股市值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自从中国去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股市市值第二大的国家,中国两大证交所――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市值总和为4万亿美元左右。而据美国高盛公司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股市市值有可能超过美国。

一、提出问题

如此庞大的证券市场需要得到维持以及发展,必须依靠大量的证券人才才能得以实现。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证券市场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复合型、高端型、高素质、具有创新和竞争意识多方面要求并进的特点。培育具有这些特点的人才,有必要对内地的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专业化本土化改革。

林毅夫曾指出“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决定社会科学理论的贡献大小”。当前金融大学科的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历史长,制度设计比较完备,而内地金融市场发展时间短,制度建设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如何利用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对内地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进行安全分析,这是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设计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因此,本文认为进行专业化本土化改革研究,就是要把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结合内地金融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和本土化,使得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适应本地金融市场的要求。一方面,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可以把金融证券理论与中国股市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可以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面向实务;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改革的结果是培养能够把金融证券理论与中国股市的实践结合起来的人才,这样才能面向金融类企业对于实务人员的需求,推动金融市场合理化发展。

二、金融证券类的课程体系设计

内地学术界对于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立,虽然基本上沿袭海外金融体系的模式,但是受到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基础的特征的影响,金融学专业教育主要以银行管理为主体,与金融学理论以投资学和公司金融为主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正是如此,随着内地证券市场的发展,内地学术界对金融证券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这些成果主要可以归类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

宏观上,对于整个学科体系的建设诸多学者提出了不多的意见和建议。如“内地金融学内涵界定模糊,理论和学科建设滞后”“美国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较灵活丰富,培养目标侧重于实用性”“我国金融学的教学有必要跟上时代步伐,增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人才”。微观上,主要是对于学科体系中某门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如“应发展实验金融学来推动资本市场的规范化”“案例讨论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环节”。还有个别学者从“分层化教学的角度提出对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改革”。

从这些前人的教学改革研究上,不难发现仍具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发展的方面。目前内地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海外相比差距并不大,也具备了从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经济学到投资学、金融工程、期权期货及衍生工具等一系列课程,也充分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案例教学的方法。正是如此,笔者认为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症结在于专业化和本土化问题,并试图提出一种针对整个课程体系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三、目前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设计的不足

综上所述,金融证券类学科的理论体系基本上来自于西方,如何利用西方的金融证券类理论体系对内地的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进行剖析,以使得内地的金融证券类人才的培养符合内地金融市场的需求,这是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设计面临的重点,但是现有高校的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更多地专注于理论体系的传授。专业化和本土化的提出,能够有效地解决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实用性问题。总体来看,笔者发现现有的相关课程体系设计存在三个方面缺陷。

(一)论文教学走形式

虽然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培养方案中会设立一些关于文献研读或是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安排时间一般都是偏向于最后的一个和若干个教学学期。但是对于相关涉及的学生来说可能要求的学分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所以这方面的课程可能会由于选课人数不够或是其他原因而开设不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只能依靠自己去自学论文的撰写而缺乏一定的系统性教学。正如孙音在《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一文中所认为的那样,甚至连金融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也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论文的教学并不符合专业化和本土化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内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金融学基础课程主要是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等。一方面,基础课程体系主要侧重于宏观研究,使得学生对内地金融业的运作机制理解不多;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设计偏重理论性的文字描述,相关数理知识类课程相对较少。同时数理经济学方面课程设置虽然比较重要,但实际这方面许多课程有可能设置为选修课且被学生认为难度过高而选择性忽略。

(三)教学内容有偏差

同时内地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上缺乏专业化和本土化的案例实践。内地相当大部分的投资者在投资分析中以技术分析为主,因此证券分析课程中教学内容也往往偏向技术分析,对基本分析和价值投资的内容涉及较少。学生也以为A股并不适合基本分析和价值投资,对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足。这种思路的偏差使得固定收益证券和投资学等课程中大量的价值评估内容被学生认为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同时,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中大量使用海外的案例进行教学,最终导致理论的教学与内地金融市场尤其是A股的实践相脱节。

四、提高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对策

正是如此,针对目前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设计的不足,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提高专业化和本土化方面来弥补。

(一)提高课程教学专业化

要提高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设计的专业化特别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1.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以普通高校的金融专业研究生教学培养方案为例。许多高校并未设置有关应用文(特别是研究生论文)的培养,即使是设置了例如像文献选读这样的课程,但是这些课仅是面对各自的相关专业方向。有相当部分金融证券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为券商、投资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的投资管理部或投资银行部等相对专业的投资岗位。因此,本文建议在研究生期间第一学期或在本科生大三年级就开设一门应用文或毕业论文写作的必修课程,不仅系统地教授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可能会用到的一些文书格式,而且详细为学生撰写论一个全方位的引导与讲解。

2.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方向。内地的金融学科体系主要面向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两大专业为主,就业方向上以商业银行为主。随着内地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体系由以银行为基础将会逐步转变为银行体系和证券市场体系两条腿走路的模式。那么相关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有没有可能在内容上进一步向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为主体的微观金融学科靠拢?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对于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必要在方向上进行调整,逐步从货币银行学方向向公司金融和金融工程方向进行转化和完善。比如,通过在大金融专业方向下设置各个小专业的做法有效实现从原有的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转变化以银行、证券、保险、金融工程等多学科的大金融专业为主。

(二)课程设置的本土化需求

金融证券类专业课在教学上有必要在更高层次上提供本土化的理论内容。

1.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层次化。比如在金融学专业基础理论课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上,金融工程专业方向作为必修课可以以数理经济的理论教学为主体,其他专业可以作为选修课以投资学和公司金融基础理论教学为主体;本科学生可以以说明分析为主讲述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对于研究生则可以量化推导为主讲述主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从应用和数理推导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再分层设置。而其他的专业课如投资学、金融工程学也是如此,都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I、II和III等层次的进阶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

2.提高课程教学的本土化。刘建和、吴纯鑫在《金融证券类专业课本土化改革方法浅析》一文中把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从不同层次递进分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金融工程等。笔者进一步认为可以在这三个层次之下分别进行本土化案例的培养和完善。比如,虽然贴现率的不确定使得贴现现金流模型(DCF法)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但是可以从特定行业出发应用DCF法,同时设定不同的贴现率进行敏感度分析。这样就可以从A股市场中选择相应的实例让学生利用DCF法的敏感度分析来对上市公司进行基于现金流的价值评估。

当然,笔者也不过从专业化和本土化等方面对金融证券类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教学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也希望相关专业人士能够对金融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探讨,共同推进内地金融证券类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金融证券产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徐明圣.新形势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2]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金融与保险学科组.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的问题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3]焦继军.金融学科案例教学探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1).

[4]刘建和,武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分层化教学改革与金融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6).

[5]刘建和,吴纯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本土化改革方法浅析[J].商业经济,2009(12).

[6]刘建和,吴纯鑫.金融证券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四化”问题[J].商业经济,2009(2).

[7]宋逢明.发展实验金融学 推动资本市场的规范化[J].资本市场,2007(11).

[8]孙音.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

[9]肖鹞飞.现代金融学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学科建设的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7)

[10]叶立新.金融学案例讨论教学体会[J].时代教育,2008(2).

[11]于春红.中英《金融学》教学的比较及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2]赵汕.中美金融学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工程资金分类篇5

【关键词】金融学;实践;创新

一、我国本科金融学创新实践课程状况

目前我国金融学本科创新实践课程主要设置有证券交易系统、暑期见习计划、商业银行业务实习区、行业研究大赛、财务决策沙盘模拟等。

1.证券模拟交易及大赛

国内部分院校与世华财讯、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共同举办了“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两万余名同学能够同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股票、外汇、期货的模拟交易,比赛为一批以前不太了解金融投资市场的同学提供了通过实际操作快速了解外汇这种金融工具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价值投资理念,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学生参加这项赛事可获得创新实践学分1-2学分。

2.暑期见习计划

很多学校调动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推行大学生见习计划,并于每年暑假期间开展见习工作,从校内选拔优秀的金融专业学生到当地银行当见堂经理。通过暑期见习,使学生走向了社会,增强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将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在实际当中,锻炼了学生的毅力。学生参加这项计划可获得创新实践学分1学分。

部分学校与所在地银行人力资源处沟通协商,组织承办了该银行暑期实习生招募的校园专场招聘工作。通过录用实习生不仅可以将银行员工招聘日程表提前,缩短应届毕业生的岗位试用期,另一方面使同学们感受到了真实的面试过程,并有机会获得实习机会,积累实习经验,对于同学们今后找工作有借鉴作用,通过面试等考核的学生进入银行后,均要从最基础的大堂经理做起,这样有助于学生早日熟悉银行基本业务,培养他们从实际出发的意识。

3.商业银行业务实习区

更多的学校专门建立了商业银行业务实习区,按照商业银行惯例进行了布置,包括柜台业务办公区、后台管理业务办公区,配备的设备有LED利率显示屏、LED金融信息屏、计算机,还配备了银行专用的手提金库、点钞机、汇票机、支票机、伪钞识别机、分割箱、计算器等设备,此外,还配备有商业银行专业软件、国际结算业务软件、信贷及风险管理软件等。完全仿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模式进行布置,可同时接纳金融专业学生在此开展银行业务实践活动,包括银行柜台业务、国际结算业务、信贷业务、项目评估和管理业务等等。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和体验银行实务,可获得银行业务的基本技能,熟悉银行业务流程和要求,为将来尽快适应银行工作要求奠定良好基础。

4.行业研究大赛

一些财经院校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搭建学术与实践结合的智力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行业研究大赛,促进在校学生提升行业研究实践能力及研究水平。参赛学生们在教师及有关投行人员的指导下,对指定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运作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并做出行业研究报告参与评选。大赛邀请学院的专家全程对参赛队进行辅导,由投行人员定期对参赛队进行辅导,且向进入决赛的九支参赛队每支团队提供2000元人民币的调研资金。学生们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5-7人,采取自由组合方式。要求每支队至少邀请一名在校教师为参赛指导,参赛团队鼓励由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组成。通过大赛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资料收集处理能力,对所研究行业有了一个更加全新且全面的认识。不同学科的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增强了创新研究能力,开拓了思维。学生参加这项赛事可获得创新实践学分1-2学分。

5.课程设置

一些学校为低年级学生开设专业导入性、知识性课程,如《金融概论》、《中国金融史》等供学生选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经济、金融学科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即将开始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些综合性大学借助各种金融信息系统,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现代金融理论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综合在一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仿真图形等各种方法设计开发出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现实金融问题的学科。其独具特色的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工程学、衍生金融工具定价、固定收益证券分析、算法交易、信用风险控制、实验金融学、实验投资学、Matlab与金融实验、SAS与金融实验、基于EXCEL的财务分析、CFA(金融分析证书)专题讲座、金融工程案例、国际资本市场案例、随机过程、微分方程、C语言等。课程体系上比较注重数学方法、计算机语言编程与软件使用以及实验教学与案例教学。

6.财务决策沙盘模拟

一些工科院校开展企业财务决策沙盘模拟课程,该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学生们分别组成若干管理团队,互相竞争,每个小组的成员将分别担任要职(CEO、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将财务决策展示在模拟沙盘上,复杂,抽象的财务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去体验,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科学决策程序。课程为2学时,学生利用假期时间(上接第246页)完成学时。

二.国内院校本科金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特点及比较

通过横向比较综合、理工及财经三类学校后发现,综合类的院校更偏重于理论基础的学习、理工类的院校更偏重于数学应用类的金融课程、财经类院校的金融专业设置比较细化。纵向比较一类、二类及三类本科学校可发现,一类院校金融学分类比较细致,课程设置也比较的全面、系统且各具特色;二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也比较系统全面,更关注于实践操作;三类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简单,基本没有具体的方向细分类,但创新课程的安排上也比较丰富。

1.金融学专业院校的横向比较

工程资金分类篇6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学活动,所设涉及的概念和普通经济学概念是相同的,如投资、成本、收入、利润等。这些基本概念是环境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在环境工程技术经济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概念有以下几类,分别概述如下。经济学上将投资定义为为获得预期收益而投入的资源或经济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货币资金。按投资类型来划分,有可分为建设性投资和流动资金。就环境工程而言,项目的投资往往表现为为了达到某种环境治理或改善的目标而投入的资金,如将某湖泊的水质从四类水提高到一类水而需要进行的工程投资和非工程投资。在达到预期的环境治理目标后,项目投资可能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环境工程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社会效益往往会大于经济效益,因为优美的环境会让居民感觉舒适,但往往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环境工程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往往要依靠后期的环境开发来获得,这是在做环境工程的技术技术分析时应重视的问题,即如何合理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环境工程的所处理的问题的基本特点是工程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工程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如对湖泊的水污染治理,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全部完成。因此环境工程的投资通常都比较大。我国的环境工程一般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因此从资金来源上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财政预算,二是银行贷款,三是外资和自筹资金。其中国家财政预算和银行贷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利用外资的环境项目也逐渐增多。在经济学中将成本定义为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必须付出的各种费用。在环境工程中却并不是直接生产某种产品,而更多的表现为提供某种服务,具体又可细分为总成本和经营成本。如某湖泊治理中需要兴建一个给排水站为例,成本主要包括修建给排水站的土木工程投资、给排水设备的购置成本、燃料和动力费(主要是指电费、燃油费等)、泵站职工工资、基本折旧与摊销费、设备的维护运行费、贷款利息和其他费用等。以上各项构成该项目的总成本,从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及贷款利息后就是项目的经营成本。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可以从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个方面来考虑。在计算折旧费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折旧年限,二是折旧率。摊销是指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应按照有关的协议合同在收益期平均摊销没有规定收益期的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分期平均摊销。在环境工程中,固定资产主要是指为到达的某种目的而修建的土木工程或机械设备,如泵站的站房、水泵等。而摊销则需要根据环境工程类型的不同分别进行考虑。环境工程项目的现金流量反映项目在建设和生产服务年限内流入和流出系统的现金活动。对环境项目的现金流量分析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中衡量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性数据。由于环境工程类型众多,涉及的现金流量类型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项目的现金流入包括销售收入(如果有经济收益)、固定资产残值、流动资金的回收等,而现金流出则包括工程总投资、经营成本、税金(如果有)等。

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从环境工程的特点来看,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主要有两种分析方法,一是确定性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二是不确定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现分别讨论。依据投资项目是否有备选方案,分为绝对经济评价方法和相对经济评价方法。绝对经济评价方法主要应用在单个项目的经济分析,相对经济分析法则主要适用于方案间比较时的经济分析。绝对经济评价中常用方法为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运用的关键是合理确定计算年限和折现率。对于不同环境类型,所采用的基准收益率有所不同,在实际计算时应参照部门规定,如给水工程的基准收益率为8%,排水工程收益率取4%,其他类型的收益率可类推。内部收益率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低于最低期望盈利率则认为项目是不可行的,反之可行。内部收益率反应的是项目在寿命内的平均盈利能力,在单个项目的经济评价时较常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反应的投资项目财务上清偿能力及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进一步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投资回收期,二者区别在于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工程资金分类篇7

【关键词】金鹰国际集团 “全生活”模式 财务管理

为分散经营风险、保证市场地位,传统百货商转变为百货类地产商,建立“百货+地产”“二元联动”机制,调整企业资金周转节奏。随着百货业的现代化,联动基础上的产品(含服务)及其组合多样化逐渐成为百货类地产的发展良方,而此举更需要以稳健的资金流动性为依托。本文以金鹰国际集团为例,对其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百货类地产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

(一)百货类地产发展历程

我国百货类地产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发展经历了初步导入期、二阶成长期和现代成熟期。其中,二阶成长期分为单一经营和多元经营两个时期。1984年起,部分工商企业开始开展总经销业务,实施“分租模式”,以赚取租金和管理费获利,百货类地产商和房地产所有者之间仅是简单的租赁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4年,国内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百货商店为商厦所取代,百货业进入二阶成长阶段。在单一经营时期,百货类地产商拥有部分房产产权,采取“租售并举”的方式从事百货销售业务,各项商业活动均围绕百货。在21世纪初,百货业开始多元化经营,百货类地产的经营类型由单一的百货向“百货、休闲、娱乐”三位一体的多元消费转变。2004年,政府为抑制过热的商业投资和房地产投机,引导企业适度集中化、产品供应差异化,在土地和金融管控上制定系列政策,使国内百货类地产迈入现代成熟期。

(二)百货类地产现阶段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能源革命的到来,使我国百货类地产处于电商和国际百货巨头的双重冲击下,其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均快速显露,主要表现:

(1)购物平台化,实体店前景堪忧。现代信息技术使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在线购物平台凭借价格优势改变了客户的消费习惯,体验与下单的分离使各实体店被迫成为线下经营的“试衣间”,百货市场份额由线下向线上流动。因此,实体店的存续与管理便困扰着百货类地产商。

(2)项目资本化,资金流动性不足。一方面,大量资本沉淀在项目前期,大额融资带来的高额融资成本占用了有限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项目运营持续吸收流动资金,如物业管理、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等,进一步削弱资金流动性。因此,一旦资金链断裂,项目就极易早夭。

(3)定位模糊化,业态互动性缺位。定位模糊使项目整体或趋同,或分散,各业态的有机互动因此难以进行,项目系统性自然难以形成,多种业态有机集群的马太效应无法发挥。

(4)网点布局盲从化,市场开发能力弱。百货类地产商在网点布局时多盲目“跟风”,“扎堆”问题严重,造成项目商铺坪效每况愈下,有效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市场空置率常年居高。

(5)商业模式孤立化,匹配问题被忽略。百货类地产商业模式概括了项目开发运营的整体逻辑,企业软、硬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是落实这一逻辑的实际载体。商业模式与实际载体的不匹配,易使各项经营活动偏离战略目标,缩短企业寿命。

二、百货类地产案例分析――金鹰国际

(一)金鹰国际集团 “全生活”模式

金鹰国际集团(以下简称“金鹰”)是国内百货类地产的领军者之一。自1992年进驻中国以来,以百货经销为立足点扎根南京市场,而后通过新建南京金鹰国际集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收购南京新百投资控股集团,确立“百货+地产”二元联动机制,实现单一化经营向横向一体化经营的一次飞跃。继而从纵向开发酒店管理、汽修服务、海外购物,辅之以信息管理智能化,完成从横向一体化经营向混合经营的二次飞跃。金鹰“全生活中心”作为其混合经营的核心产物,由汇集金鹰先进管理理念和管控策略的“全生活”模式进行管理。

本文所提出的“全生活”模式,其管理理念可以概括为“顾客导向、战略集成、流程优化”,融合了“顾客份额” “战略聚焦”和“流程管理”三大思想。三者分别服务于项目定位、业态整合和运营管理三大管理板块。“顾客份额”思想既能使项目定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又能让经营者意识到与客户互动的重要性;“战略聚焦”思想通过强调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战略活动的协同性,敦促从事混合经营的百货类地产商,认真审视组织各业态、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的互动情况,确保企业发展战略与作业活动的有机连接;“流程管理”思想用于确定各项作业的开展次序、具体内容,使工程复杂性高、施工难度大、作业周期长的百货类地产项目能正常运转,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根据“安东尼模型”,这三种思想分别作用于企业管理的战略层、管控层和作业层,完整覆盖金鹰内外部环境。

(二)金鹰国际集团“全生活”模式与财务管理匹配1.金鹰国际财务管理框架。

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以一定的框架为根基。金鹰的财务管理框架是以“百货+地产”为核心的“全生活”模式。从流程角度看,金鹰“全生活”模式包括以下内容。

(1)分析项目环境。金鹰采用“边聚焦、边取舍”的方法,依次就“项目所在城市”“项目所在商圈”“项目所在地段”的发展规划、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文化程度、地方风俗特色、周边基建水平等多项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消费潜力与发展能力。

(2)确立项目主题,明确项目定位。金鹰坚持产品(服务)本土化策略,通过参考上述分析结果,锁定目标受众,建立独具地方特色而不失品位的项目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项目定位。

(3)引入主力店,多渠道融资。金鹰的融资渠道有:银行贷款、资本证券化和主力店投资。引入主力店可大大减轻前期投资压力,但此前要与主力店签订合作协议,避免后期利益冲突。

(4)联系当地政府,低价购入土地。主题、定位、品牌是金鹰获得当地政府认可,并以低价拿地的敲门砖,对亟待发展的二、三线城市而言更是如此。因此,金鹰可在土地拍卖外,享受一些优惠待遇。

(5)并行出售类房地产销售和持有类房地产招商工作。金鹰将部分土地用于出售类房地产建设,并对剩余待建持有类房地产土地进行招商签约。

(6)以售养租,持续开发项目。当出售类房地产土建封顶时,便将其快速出售,待销售所得的资金回流足以支撑“全生活中心”一期部分持有类房地产建设时,金鹰将随即按照所订的合约开始动工。在一期工程竣工且满足开业条件时,金鹰便开始筹划下一期的工程建设,仍依照上述步骤。

(7)着手二期工程,管理一期工程。在落实第二期工程施工的同时,金鹰会承担一期出售类地产的物业管理工作及持有类地产的人员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控制工作。

2.金鹰国际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由上述流程可知,资金贯穿金鹰项目开发与运营的全过程,所以适当的资金流动性,是各项工作有效展开的前提与基础。为此,金鹰设置了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是一种以战略为导向,以分权管理为基础、以预算为主要控制手段、以结算中心为管理机构的资金管理方法集。既协调集团内的层级关系,也赋予集团各专业公司较大的经营自,在保证专业公司的相对独立性、异质性的同时,使集团在融资、投资和运营上均有较高效率和效益。

资金融通是金鹰进行项目定位的首要工作。资金需求预测、渠道开发与选择是资金融通的两大关键内容。第一,在资金需求预测上,金鹰建有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集团设置了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全面预算制度的拟定、调整和监管。集团预算分为集团总部预算和专业公司预算。总部预算包括以经营成果为核心的盈利预测,以内部现金流为基础的营运资金预算,以技术、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为主的投资预算。专业公司的预算主要是经营成本的估算。每类预算均采用“二下一上”的方法编制,以定量考核为目标,以数据和说明为依据,以财务指标为形式,保证预算中每个条目都能得到执行。第二,在渠道开发与选择上,金鹰结合项目资金需求预测状况,合理取舍融资途径。目前金鹰共有三种成熟的融资方式:一是主力店的直接投资,共同开创供销双赢格局;二是银行的低成本高额贷款,夯实借贷战略合作关系;三是通过REITs将高质量、稳收入的持有类房地产证券化,获取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资产现值的融资额。

资金筹备完成后,出资人资本报酬最大化迫使集团财务管理人员妥善安排各项投资活动。金鹰的投资活动分为:跨行业并购、相关项目施工和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首先,为使“全生活”涵盖高品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购目标行业的标杆企业便成为金鹰有效配置资源的最满意选择,标杆企业的行业认可度和知名度,将为金鹰后续经销活动提供便利,也便于金鹰调节内部经济周期节奏;其次,高品质的百货类地产项目建设是金鹰发展的根本,是其营业利润的不竭源泉。低价购入土地及“螺旋式”滚动投资使金鹰的流动资金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且实现增值;最后,金鹰的跨行业混合经营决定了信息化技术在其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金鹰自成立以来就未停止过信息化建设,不仅自建专业信息技术团队,还积极与业内领先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SAP系统、金鹰购APP等相继落地。无论线上销售,还是线下管理,金鹰均能做到循序渐进、多而不杂。

资金运营是金鹰消化投资资金的过程,也是经营管理项目的过程。金鹰设有独立的结算中心,从事“五个统一业务”,即资金调配、构建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内部结算和资金审查五项业务。集团的各专业公司资金周转周期不同,经济效益也不同。结算中心便将资金周转快且效益好的专业公司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贷给资金短缺的专业公司,实现内部资金的相互调节,并减少外部融资数额,降低财务风险。该结算中心还承揽了审查各专业公司资金运作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工作。“四查四建”是审查的重点内容,具体为:一查历年决策程序及结果,完善既有财务决策流程;二查赊销记录和应收账款结存状况,改进应收账款(货款)管理办法;三查存货流转状况,改善现有物流管理制度;四查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调整目标成本管理办法。此外,金鹰为确保资金的“松入严出”,规定了“收支两条线”。各专业公司所获取的利润都将经由总部划拨的分账户直接转入总部账户;若专业公司要预支款项,则须提前填写提款审批单,经本公司财务部和副总裁审核并批准后,报集团总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得到总部财务部核准的划拨款项。

从上述内容可见,金鹰的“全生活”模式与其财务管理模式是相互匹配的。下图可较为清晰地概括二者的匹配关系。

三、结语

百货类地产商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混合经营成为其突破瓶颈的最佳选择,但其成功与否受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直接影响。而百货类地产的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一种内在资金运转机制,需要以一定的外部框架为支撑,二者的相互嵌套与匹配才能保证资金在企业内的高效流动。本文以金鹰为例,分析了混合经营模式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对模式的构成要素、运行机理和内在联系进行了剖析,为百货类地产财务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MICHAEL E P.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3-61.

[2] 彭玺.顾客份额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09(24):66-57.

[3] 戴娟萍.行业衰退周期中百货零售业企业发展策略探索[J].经济论坛.2010,4(476):136-138.

[4] 葛晨,徐金发.母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模式――北大方正集团、中国华诚集团等管理与控制模式案例评析[J].管理世界.1996(6):190-196.

[5] 秦剑.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的现金管理探讨[J].企业研究.2013(10):84-88.

工程资金分类篇8

1.围绕“补短板”实施民生工程。2016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33项民生工程,新增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6项,提标6项,退出6项,继续实施21项。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补短板”的任务要求,把实施民生工程与推进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着力在扶贫工作、“三农”工作、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和其他城乡公共服务六大方面,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2.部署落实目标任务。根据县政府相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民生工程实施办法、资金筹措等文件。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提请县政府与各乡镇(开发区)及县直牵头部门签订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督促各乡镇(开发区)和县直牵头部门及早部署、落实任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实施、早完成、早见效。

3.分类分级压实责任。发挥牵头抓总职责,落准落细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推动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协调项目主管部门加强目标管理、跟踪督查和绩效评价,督促各乡镇(开发区)强化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和建后管养,确保民生工程政策执行不变形、不走样。

4.按月序时调度分析。从4月份起,每月梳理汇总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对各项民生工程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完工率、发放资金、发放标准、补助人数等指标进行量化,按月分析总结汇报。

5.定期会商解决问题。加强与县直主管部门、财政局资金管理科室会商,强化内外沟通、左右联系,通过会商交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形成民生工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6.落实约谈通报制度。聚焦重点,精准调度,按月梳理汇总分析民生工程进展。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督促、约谈、通报等制度,对资金拨付、工程进度、政策执行、建后管养等环节发现重大问题的,定期进行通报,必要时进行约谈,督促整改到位。

7.确保完成民生工程任务。对照目标责任书,督促各级各部门逐项落实投资计划、资金下达、工程进度,分类分项加强调度,确保新增6项、提标6项政策执行到位;补助类项目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抓好调查摸底、审核评议、公开公布三个重点环节,实行动态管理,按月(季)等方式及时打卡发放到人;保险类项目要简化操作办法,缩短受理周期,提高补偿待遇;工程类项目要早准备,早启动,早落实,并认真抓好项目管理,按序时进度推进,确保当年完工项目10月底前主体完工,11月底前全面竣工。跨年度项目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加强资金保障管理,引导资金多元投入

8.加强民生资金保障。坚持厉行节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开支,集中财力保障民生支出,保障民生工程资金足额筹措。编制民生工程资金预算,督促各乡镇(开发区)优先安排、重点保障,确保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到位。

9.强化资金使用管理。精打细算、科学管理,简化民生工程资金拨付程序,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证资金拨付进度不低于序时进度、资金支出进度不低于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需要;加大对特殊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完善各项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严厉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冒领等行为。

10.推动资金多元投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带动作用,鼓励引导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坚持多元导向,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PPP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民生工程保障服务和产品供给。

三、推进管养共建共享,严格项目考核评价

11.创新建后管养举措。按照财权事权相适应,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一步明确项目所在地政府、受益单位民生工程管理养护的主体责任。督促各乡镇(开发区)持续提升工程建后管理养护,硬化经费预算,创新管养举措,促进所有工程类项目发挥长久效益。

12.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根据县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建立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工作机制的意见》,科学界定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根据民生工程项目类型,探索财政投入一点、集体投入一点、群众投入一点、社会投入一点的模式,多渠道增加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民生工程建后管养多方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发挥基层和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推动作用,创建民生工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享格局。

13.强化督查考核工作。按照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要求,对相关民生工程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加强结果考核,对任务完成、建后管养、绩效评价、日常工作和社情民意等重点指标进行评分,有差别打分、排名,避免简单以统计数字代替工作的具体评价。通过考核,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推动民生工程有序实施。

14.推动人大、政协巡视常态化。健全完善人大政协民生工程巡视工作机制,选择若干项目,对部分民生工程项目视察巡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制度》,加强与各级特邀监督员的联系,定期提供民生工程文件、月分析总结等材料,适时组织特邀监督员开展视察、巡视、检查、调研等活动,认真听取、收集特邀监督员反馈的意见建议,形成监督推动民生工程实施的整体合力。

四、强化信息平台建设,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15.加强民生工程信息公示。在原有公示项目进度、资金发放、惠民政策等信息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县民生工程信息全程网上公示制度》,督促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落实公示平台,完善公示内容,创新公开方式,巩固公示成效。

16.强化舆论引导。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民生工程实施,营造良好实施氛围。加快民生领域基础信息大数据、互联网平台统筹应用,提升民生工程组织实施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

17.丰富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重要作用,努力建立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民生工程宣传平台。继续开展民生工程有奖征文活动及开展民生工程“摄影展”活动,进一步扩大民生工程成果宣传。

五、加强干部队伍素质,持续提升基础工作

18.扎实做好信息和报表工作。督促各地各部门对照每季度省民生工程宣传要点,扎实做好民生工程信息编写报送工作。进一步完善资金在线填报系统和民生工程项目进展情况报表,提高报表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19.加强基础数据库管理。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全面汇总、整理、录入各项目基础数据,健全完善民生工程基础数据库,推动民生工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0.强化作风效能建设。巩固扩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焦裕禄和沈浩精神。落实效能建设“八项制度”,严明工作纪律,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推动民生办运转严谨有序和业务开展稳健高效。

上一篇:劳动与教育的课题范文 下一篇:银行业行业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