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2 01:37:44

辩论的特点

辩论的特点篇1

一 中学语文采用辩论模式教学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科中议论文较不易被学生所接受,枯燥乏味常使他们望而生畏,新课标内容的构建已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使教学内容有了可辩论性,因此构建辩论模式教学,可使学科内容更具条理化、信息化、口述化,也更生活化,因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口才、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也使单纯的学科知识与语言表达、信息处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等各种技能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新的时代,知识大爆炸,信息满天飞,人与人的合作与交流显得更为重要。怎样处理信息,从何种角度思考问题,怎样表达,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辩论中去体会、去提升。因此,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辩论模式教学,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善于从正、反两方面去思索问题,并使学生在学以致用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让学生终生受益,对培养新型的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 辩论模式教学具有可行性

第一,现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适合辩论模式教学。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渴望自我探索,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不知所措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这些正好说明了他们更喜欢一种能让他们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而且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去获取体验与知识。辩论模式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与同伴合作与交流的心理体验;同时辩论教学方式又让他们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体在辩论过程中的乐趣,并有时会体会到挫折和失败感,能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新课标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适合辩论模式教学。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与学生角色在新课标下已发生了转化,新课标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探索学习的苦与乐、得与失。这种角色的体现在辩论模式教学中再明显不过,教师通过设置论题来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学生确定正、反方后,围绕论题而展开搜集相关信息的活动,并从中汲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辩论中不断地疏理知识点,提升能力。

第三,从教学指导思想来看,义务教育的中学阶段适合穿插辩论模式教学。教学指导思想中,要求在教学中要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变换思考的思想、收集与统计的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集思广益的能力,所有这些需要渗透的思想方法和需要培养的能力,都可以在辩论模式的教学中去体现,这也是教师实施辩论模式教学核心的指导思想。

三 辩论模式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精心制作一个命题,在辩论模式教学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紧密相连的内容,精心制作一个内涵或外延都能让学生有论可辩的命题,以便让学生能力所能及地去收集相关的论据。命题设立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分别收集各自的证据材料。

在辩论模式教学课堂中,通过学生的群体发言、个体发言,正反两方互相辩论来完成辩论教学的主要过程。辩论中,要求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鼓励说理;辩论中,教师可随时注意辩论的方向,对有理有据的论述应予支持,对偏离主要方向的言论可适当纠偏;在辩论的最后可由学生进行口述总结,也可用布置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书面总结,或在教师的帮助下把辩论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具体化,从而达到辩论教学的目的。

四 辩论模式教学具有学习的过程性

辩论模式教学中的主要对象——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时不在学习,为论点寻找论据的过程就已经是一个自主的学习与积累过程,在辩论过程中更是学习的过程,有辩驳,也有汲取,更可以从对方的观点中去探索知识点,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所谓辩论胜利学到了东西,辩论失败同样也学到了东西。

辩论的特点篇2

关键词:孟子;论辩艺术;形成原因;特征

一、引言

《汉文典》在评价战国时代的诸子文章时,特别指出孟子善辩的特点:“逮至战国,孟子振响,善议论,长于讽陶,文最诀利。”孟子同时代的人“皆称夫子好辩”,而孟子回答:“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这句话传达出两层含义:一是孟子善“辩”,在当时已成公认的事实;二是孟子本身并不乐于“辩”,而是因为某些原因使他不得不作出这种选择。为何“好辩”?如何“善辩”?“辩”的影响?以下一一浅析。

一、孟子论辩艺术的形成原因

(一)时代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争霸战争不断,纵横游说的时代风气盛行。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他们崇尚的是“霸道”,而孟子宣扬的是“王道仁政”学说。在这种情况下,争取到崇尚霸道的君王的支持,实属不易。百家争鸣,各家各抒己见,众说峰起。孟子以接受孔子的传统自居,势必要扛起捍卫和弘扬儒学精神的大旗。但当时“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为了捍卫儒家道统,推行其政治主张,孟子不得不与各种人物进行面对面的论辩。此外,战国时代也是我国逻辑思辨发展的时期,孟子论辩之所以所向披靡,严密的逻辑性是其重要成因之一。在论辩过程中,孟子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普遍增强,且能成功运用排中律和矛盾律,因而无往不胜。

(二)学术氛围

人们多把孟子的“好辩”归因于战国时代的纵横风气,却忽略了作为文化中心的稷下学宫对孟子的影响。稷下的文化重心地位满足了孟子起而“辩”的需求;稷下盛行的“议论”风气促成孟子采取“论辩”的形式。

稷下学宫,是当时诸子荟萃的学术园地、百家争鸣的讲坛和列国的文化中心。正是孟子传播和推行儒家思想的最佳平台。齐国好辩,稷下学宫所实行的鼓励议论谈辩的政策,推进了谈辩风气的盛行。而稷下对谈辩的水平和能力非常重视,甚至谈辩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一个士人在稷下学宫的地位高低。这也就意味着,游历于稷下学宫的孟子,必须采用当时稷下所通行的“议论”方式来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且需要在“辩”术上过关,才能在学者云集的稷下学宫占据一席之地,争得儒家学说在稷下的话语权。这是孟子实现其“名辩”目的的首要前提,同时也是孟子“不得以”而“辩”的原因之一。

(三) 孟子个人原因

相较孔子的深沉庄重,孟子更像是一个有血性的傲然儒者,锋芒毕露。当时社会普遍存在士人自贵心理,而孟子又才华横溢,与统治者合则留,不合则去之,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逼得统治者也不得不“左右而言它”。此外,孟子思维敏捷、气质博大好辩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其散文中,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彩。喜用层层叠叠排比句式,论辩富有气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这样,孟子形成了独有的论辩艺术。

二、孟子论辩艺术的特征

(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孟子十分讲究辩论技巧,其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变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这一点在《庄暴见孟子》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庄暴见孟子》: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谈话的开始有些“话不投机”。齐王变了脸色,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而羞愧。但孟子却提出“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的观点。可谓出其不意,观点新颖。“好乐”与国家的治理紧密相关,“今之乐”等同于“古之乐”,迎合了齐王的心理并使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改善了谈话的气氛。然而孟子接下来并没有谈“今之乐”与“古之乐”的异同在哪里,而是巧妙地转换话题,再以谈“快乐”,诱使齐王在思想上走上孟子的思想轨道,从而牢牢地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既然齐王同意了独乐不若与人同乐,与少数人同乐不若与多数人同乐,自然而然就把齐王引入到自己想谈的领域――仁政。

(二)灵活运用逻辑推理

孟子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欲扬先抑、反复诘难。如《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哪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先设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两个不言而喻的结论,而后类推下去,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利用对话体论辩文的特点,巧妙设问,“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对二难推理的灵活运用和机智的反应,使其论辩更左右逢源。

(三)具有“驳”与“博”两大特色

“驳”是指孟子的论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同于以往诸子坐而论道的言说方式。“博”则是指孟子的论辩内容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的知识丰富。孟子的论辩,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气势博大、咄咄逼人,从未有理屈词穷的时候。

和《论语》等诸子论著的雍容风格不同,孟子不再局限于坐而论道的方式,而是更多地采用了针锋相对、声色俱厉、咄咄逼人的辩驳手段。这种针锋相对的驳辩方式是孟子论辩的主要特色,甚至有文章把称孟子之文为“以反驳艺术见长的辩对散文”,并推崇《孟子》为“我国古代辩对散文的开元者”。

关于“博”之特色,这里要讲一讲稷下学宫的“相灭相生”辩驳风气。鼎盛时期的稷下吸引天下之士纷纷来齐,几乎各个学派在当时都有其代表人物在稷下,这种局面势必会造成各家思想的相互激荡和吸收。稷下诸子,通过这种“相灭相生”、“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过程,互相批评和驳难、互相吸收和学习,以完善自己的学说。孟子论辩“驳”且“博”,吸收其他学派思想,融汇贯通体现到其论辩中。孟子的富民思想有不少是对《管子》中有关政治经济思想的直接吸取;孟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民本思想也是对稷下民本思想的吸取和发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言,也是在稷下学有关思想的影响和启发下提出的。可见,孟子论辩中所表现出的广博特点,得益于整个时代中所保存的诸子智慧。

三、孟子论辩艺术的影响

孟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在文学创作方面、在论辩技巧方面、在论辩精神方面,此处不一一说明。以小见大,从小处着手,我们重点谈论论辩技巧对当代辩论的影响。

以高校辩论赛为例,可见一斑。新生辩论赛、院院对抗赛年年举行,论辩各方为击败对手,无不精心研究攻辩之术。请君入瓮、引人入殷、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论辩技巧己成为辩论赛中常用的手法。辩手们或口若悬河,雄辩的论证使人折服;或唇枪舌剑,犀利的辩锋令人结舌;或巧舌如簧;或左右逢源;或机敏风趣。这些论辩高度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其中论辩技巧的获得,论点、论据的使用无不得益于孟子等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滋养。法庭公诉中的提问式辩论法,也可以从孟子的提问式辩论法中找到根源。

综上所述,孟子处于高谈雄辩的战国之世,以知言善辩而特色鲜明。尽管他在辩论中仍然存在着某些论证不严密、比喻不贴切,甚至还有程度不同的诡辩,这固然是他论辩中的不足,但这种不足,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之外,更多的还应从历史的局限中去找原因。孟子的论辩艺术,如一颗恒星闪亮在中国文学银河里,其中的文化宝藏,值得我们继续去挖掘和开拓。

参考文献

[1]李华.稷下学风与孟子之“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曾义.《孟子》散文论辩艺术特征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3]谭家健.略谈《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N].光明日报,1957(09)

[4]高悦敏,高黎黎.浅析孟子中论辩艺术的运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2)

[5]郭永朝.论孟子的人格结构及其价值期待[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4)

[6]王健,潘丽.浅论孟子“性善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1 (04)

辩论的特点篇3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1—0107—06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以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当作出发点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卷,第253页。)是批评、改造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伟大成果。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做了什么样的改造呢?最根本的是把头脚倒置的唯心辩证法正立起来,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这一点,马克思多次强调过。恩格斯说过:“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卷,第13页。)列宁也指出:“必须揭发、理解、拯救、解脱、清洗这种实质(黑格尔主义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就做到了这一点。”(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147页。)这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改造,主要是剥去唯心主义的外衣,吸取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把它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对辩证法的贡献决不止这些,他们明确提出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提出主观辩证法不过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明确提出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即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立面相互渗透的规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黑格尔论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论述了对立面相互渗透,并以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构造自己哲学体系的杠杆,但黑格尔并没有明确表述这些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而且在黑格尔那里,对立统一实际上指的是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规律是从属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到恩格斯才把对立面统一规律从否定之否定规律中分化出来,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法问题上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讲清楚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系与区别,强调辩证法的客观性;同时针对当时自然科学家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强调辩证法思维的普遍有效性。马恩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这一科学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是功不可没的,谁都不会怀疑的。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穷尽唯物辩证法的所有问题,后人也不是对唯物辩证法无所作为的。事实是,列宁把唯物辩证法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所面临的情况与马恩有所不同。马恩所面临的是公开的反对发展、变化的形而上学观。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播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公开地否认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愈来愈少了。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生了庸俗进化论。庸俗进化论承认发展、变化,但认为只有单纯量的变化,否认质的变化;这种量的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在事物的外部。它的要害是否认事物的自己运动,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庸俗进化论成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调和阶级矛盾,鼓吹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为了揭露帝国主义的本质,为了同机会主义的诡辩和折中主义进行斗争,列宁发奋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研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深入研究了矛盾学说,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光辉思想,把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列宁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可以分两个阶段来考察,有他的两篇著作为标志:即《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和《谈谈辩证法问题》。

列宁在写作《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时,对辩证法的理解产生了一个飞跃,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紧紧抓住了对立统一规律来阐述辩证法。例如,他写道:“辩证法的东西(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97页。)对黑格尔批判康德割裂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形而上学观点时所得出的结论:“这两个规定,如果单纯看来,没有一个是真的,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真的。这就是对这两个规定的真正辩证的看法,也是它们的真正结果。”列宁旁批:“真正的辩证法。”(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119页。)在回答“辩证法是什么”时,列宁是从矛盾的对立、依赖、同一和转化的意义上来回答问题的。列宁写道:“这里也有辩证法的本质。对立面的统一、同一这个公式正是表现着这个本质。”(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卷,第285页。)我们可以看到,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无论是摘录黑格尔的话,还是他自己加的批语,只要涉及到辩证法的内容或给辩证法下定义,列宁都是围绕对立、同一、转化来阐明的。最突出的是辩证法十六要素。综观十六要素,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体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不是把辩证法仅仅看成是客观事物的辩证法,而且也是认识的辩证法,思维的辩证法。二是对立统一观点象一根红线贯穿于辩证法要素十六条中,除第一条讲观察的客观性外,这是前提,其余各条都是围绕对立统一规律提出来的。

在形成辩证法的十六要素以后,至此,列宁关于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的思想是完全成熟了。所以他在写完辩证法要素十六条之后作了总结,明确提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我们把《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里的十六要素与《卡尔·马克思》中的关于辩证法的四个特征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列宁对辩证法的理解,加进了自己的新的研究成果,作出了新的发现。

列宁说,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抓住了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提出了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问题,有没有说明和发挥呢?应该说他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作了初步的阐明和发挥。可以认为,这篇短文是列宁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来阐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纲要。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一分为二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在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普遍性以后,紧接着从两种发展观的高度,阐明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提出了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阐明了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提出了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指出了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很清楚,列宁是准备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来展开辩证法的多方面的内容的。这里,有的做了较多的发挥,有的只是提出了论点。总的说来,列宁还没有对核心和实质问题作系统的说明和发挥。但应该指出,这篇短文已经指明了“说明”和“发挥”的基本点。

考察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历史,中间是不能跳过斯大林的。这并不是因为斯大林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问题上有什么重大的贡献,而是因为他是列宁之后系统写出唯物辩证法基本特点的人,而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几个特点对中国哲学界影响极大,曾经作为经典在中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供党员和群众学习过,现在我国哲学界对斯大林所归纳的几个特点的认识和评价也很不一致。因此,研究一下斯大林是很是必要的。

斯大林哲学的代表作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表在1938年(比的《矛盾论》迟一年),首先作为《联共党史》第四章第二节发表的。这本小册子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讲了四条,即:(1)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普遍整体;(2)自然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3)事物发展是量变到质变,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不是循环,不是简单重复;(4)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斯大林的这四个特征,从总体上看,不仅是对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倒退,而且是对马恩思想的倒退。

说它是从列宁辩证法思想的倒退,这主要是因为列宁的辩证法思想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第一,列宁强调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强调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强调把辩证法用于认识过程和思维运动。而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四个特征只是讲自然界如何如何,根本不提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第二,列宁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他的这一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在《哲学笔记》中,这一点,斯大林是清楚的。但他关于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却只字不提列宁这一重要思想,他所列的“四条”也没有体现这个精神。另外,列宁不仅讲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而且还讲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而斯大林在讲到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时,却只讲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就把矛盾动力说变成了“斗争哲学”。这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关于否定之否定,列宁虽然不满意黑格尔的形式主义三分法,但他不是抛弃这个辩证法的重要规律,而是承认这个规律,揭示这个规律的实质: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但在斯大林的辩证法“特征”中却取消了这一规律,他只讲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而不讲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实际上他是反对曲折性和重复性的。他把事物发展的曲折,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看成是简单重复,是循环而加以反对。这说明斯大林并不理解黑格尔,更不理解列宁。

为什么说“四个特征”甚至是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倒退呢?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但他们反复强调,辩证法适合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是以这三个领域的普遍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而斯大林的辩证法却只是适合“自然界”的,适合于人类社会也是从“自然界”推广去的,而不是根据研究社会本身发展规律的结果,更排除了辩证法是关于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的重要观点。马、恩在讲到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时,都不是只讲矛盾的某一种属性,而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而斯大林就只讲对立面的斗争,而且把矛盾斗争又简单归之于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斗争,抹煞了矛盾性质及其斗争形式的多样性,这种理论势必造成实际斗争的扩大化。马、恩在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时,虽然没有接受黑格尔把“否定之否定”作为辩证法核心、实质的观点,但他们并没有否认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恩格斯在几个地方明确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出“否定之否定”是由矛盾引起的螺旋式发展,这和列宁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也是被斯大林在讲辩证法的特征时给“遗漏”掉了。

有些同志认为,斯大林关于辩证法的四个特征是“继列宁之后建立辩证法体系的一次初步尝试,是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辩证法成果的一次积极的综合。它符合列宁的十六要素的精神实质,在其最基本的方面是和十六要素相一致的。”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应该说,斯大林的“四个特征”的某些条文和十六要素一样,但其精神实质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和列宁的辩证法研究成果的积极综合,而是倒退。当然,斯大林把辩证法的特征梳了辫子,归纳成几条,比较通俗,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辩证法,这是应该肯定的;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斯大林的这几条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特别是列宁辩证法思想的精神实质,也给人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比如,只讲斗争,不讲同一,否认事物运动的曲折前进,会助长人们行动中的“左”倾盲动。

斯大林是看过列宁的《哲学笔记》的,了解列宁的辩证法思想,为什么会有如此倒退呢?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条:第一,是他犯了同费尔巴哈相类似的错误,不懂得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具有唯心主义的局限,但“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却有一个广博的辩证法纲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卷,第386页。),是“一切现有逻辑材料中至少可以加以利用的唯一材料”(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卷,第121页。),因此,在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把辩证法一起丢掉了。由于不懂得黑格尔,又怀有极大的偏见,这种状况使得30年代苏联哲学界都认为,黑格尔哲学是德国贵族对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革命的一种反动。苏联从1930年底开始,由斯大林亲自发动,在哲学界开始了对德波林派的批判。这场批判运动的起因之一是德波林派过分夸大了黑格尔哲学的意义和作用,在他们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根本的改造,只要把它和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加以综合就可以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德波林派的观点是错误的,批判是应当的。但是在批判中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革命意义却估计不足,批判运动的结果贬低了黑格尔哲学。斯大林对黑格尔哲学怀有戒心,他的小册子就得避开黑格尔的“痕迹”(如“否定之否定”)。列宁说,不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就不会懂得马克思的《资本论》;我们也可以说,不懂得黑格尔的辩证法,就不可能懂得马、恩和列宁的辩证法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斯大林有意违背列宁的辩证法思想,这跟苏联30年代的斗争形势有关。斯大林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布哈林进行了长期斗争,党内斗争很激烈;特别是30年代中期以后的肃反扩大化,这些不能不影响到斯大林。“实践出真知”,是指对实践要作出科学的总结,如果对实践作出了错误的哲学总结和概括,或者硬要某种哲学理论为错误实践进行辩护,在这两种情况下,哲学理论就不可能是正确的全面的。斯大林“四个特征”中的问题是这两种情况共同造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作为联共党史的一节而存在,它当然要总结斗争实际,要为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的斗争实践论证,这是不言而喻的。斯大林是在30年代苏联政治思想路线比较“左”的背景下来消化、“综合”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的辩证法研究成果的,因此,关于辩证法他写出这样的几个特征来,是可以理解的。

在应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推动了辩证法的理论向前发展。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记硬背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结合,加以灵活的运用。他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从总体上看,着重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把它充分展开,形成一个有丰富内容的理论体系。自己说过:“关于辩证法,列宁说过‘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解释和发展。’解释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要解释,我们现在解释得太少了。还要发展,我们在革命中有丰富的经验,应当发展这个学说。”(1957年)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第一,在唯物辩证法发展史上,明确提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问题上,主要是批判机械唯物论的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指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为“两种思维方法”的对立。列宁结合对庸俗进化论的斗争,深刻地揭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并指出这种对立的本质在于:是否承认并坚持对立面统一的原则。

明确肯定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宇宙观,这就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提到世界观的高度来认识,从而使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了。他又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联系了起来,概括为“两个对子”的思想,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史的。从人们的认识过程来看,人们认识事物的存在与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同时的。事实上,人们只有通过联系、运动、变化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决不是先认识到一个什么存在状态也没有的“事物”存在着,然后再认识到这个“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运动、发展变化。从作为认识史的哲学史来看,也不是先有唯物与唯心的对立,然后才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事实上是同时存在的。这两个“对子”都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提到两种宇宙观的高度,提出“两个对子”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尤其在当代,不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作为哲学的基本对子提出来,就无法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反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法鉴别各种哲学流派。

第二,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上提出了矛盾“精髓”的思想,对矛盾特殊性作独到深入的研究。关于矛盾的普遍性问题,这从黑格尔开始就有明确的论述。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作了阐述,他谈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列宁指出,一般来自个别,一般包括个别,但一般只是个别的部分、方面或本质,而不是个别的全部,任何一般都不能包括全部个别,任何个别都不能全部包括到一般当中去。正是根据列宁的这一思想,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上,提出矛盾精髓的思想。在看来,研究辩证法要抓住对立统一规律这个实质,而要研究对立统一规律就要紧紧抓住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这才深得矛盾问题的精髓。

研究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在认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矛盾论》中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它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认识事物。”他还指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还就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阐述。他在作了具体详尽的阐明以后指出:“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实行具体的分析。”象这样重视矛盾特殊性,并就如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作了如此详尽的研究,这在前人是没有的。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只有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结上,注重对矛盾特殊性的分析,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达到有效地解决矛盾,改造世界的目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思想的提出和阐明,标志着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进入到了第三个层次。版权所有

第三,具体阐明了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个思想在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哲学中就存在。“矛盾动力论”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得到充分的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吸收了黑格尔的这一合理思想。列宁提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又说:“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那么,矛盾究竟如何推动事物的发展?应该对“矛盾动力论”进行更具体的考察。

首先把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区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他提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样说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准确的。内因和外因都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原因,但起作用的方面、角度和大小是不一样的,而且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不仅解决了事物“自己运动”的源泉问题,而且回答了事物运动发展的外部影响外部条件问题。这样提出问题,在理论上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是关于矛盾动力的一个经典概括。只有承认内因、外因结合共同决定事物的发展,才能真正划清辩证法在这个问题上同各种形而上学的界限,在实践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无论是内部矛盾还是外部矛盾,它们又是如何通过矛盾双方的作用而决定或者影响事物的发展呢?这就要考察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无论是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事物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结,也不会有由此达彼的桥梁,就不能实现事物的转化。从《矛盾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是认为,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为事物转化提供“桥梁”和根据(蛋变鸡,石头则不能变鸡的例子);而斗争性能打破旧的平衡,改变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打破矛盾统一体,使旧事物转化成新事物。在谈到他们的作用时,总是强调指出,只有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起作用,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他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的结合,决定事物的发展。这个思想在《矛盾论》里谈到,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也谈到,这是他的一贯思想。实际上还提出了,当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割裂时,同一性就会成为事物发展的保守性,斗争性就会对新事物产生破坏性,会阻碍和破坏事物的发展。他在论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充分展开了这方面的道理。

还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来阐明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他指出,一个复杂的事物,包含有许多矛盾,这个事物的性质,主要就是由其中的主要矛盾规定的,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起主要作用,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事物的性质就要发生变化。从长远看,从事物发展的规律看,代表新事物的否定因素,开始弱小,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但由于它自身的斗争,和从对立面汲取到有益的东西来壮大自己,同时还得到外因中有利因素的支持,它就会成长壮大起来,由弱到强,由矛盾次要方面转化成矛盾的主要方面,新事物就战胜旧事物。由于事物运动并不是一直都是前进的、上升的,也会有一时的、局部的倒退,这或者是代表新事物的否定因素的过于弱小而又得不到有力的外因支持,或者是代表旧事物的肯定因素过于强大,因而新事物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旧事物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能解释事物发展何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为什么有时也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是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成为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根本所在。具体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从根本上对列宁唯物辩证法核心和实质问题的发挥。

第四,把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应用于政治、军事、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把辩证法化为一系列科学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科学方法论的意义,《资本论》就是运用辩证法分析矛盾运动的典范。列宁也很重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他提出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统一的思想,就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几十年来长期处于党、政、军的最高领导地位,他十分重视把辩证法运用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他的一系列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的军事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在军事科学中的运用和发挥,这是前人所不可比拟的,在唯物辩证法史上应该占有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他还善于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党的政治工作、经济工作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诸如自始至终的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多谋善断,不失时机,留有余地,一般与个别相结合,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抓典型,解剖麻雀,一切经过试验,抓重点,弹钢琴,抓两头带中间,胸中有数,从坏处着想从好处争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抓三分之一,波浪式推进等一整套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科学方法论和他创建的一整套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都是具有独创性的。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是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统一的体现。的这一重要贡献,开拓了发展唯物辩证法的新的广阔领域,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所具有的无比威力。

辩论的特点篇4

那么,初次参加论辩赛的参赛队员在赛前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主要有四项:认识准备、核对准备、立论准备和试辩准备。

(一)认识准备

所谓认识准备,是指参赛队员在赛前对"论辩赛"的性质和特点要有所认识。我们知道属于口头论辩的大致有三类:一类是专门场合下进行的有特定议题的论辩,如谈判论辩、法庭论辩;一类是由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的矛盾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争辩,如邻里争辩、同事间争辩、上下级争辩;再一类就是各种形式的论辩赛。前两种论辩,论辩双方各自有明确的立场和主张,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或争取第三者支持自己的观点。于此同时,自己也有被对方说服或作出妥协的心理准备。论辩赛则不同,论辩赛是一咱作为比赛项目来进行的模拟论辩(即论辩演习)。这种论辩往往不问论辩者本人的立场和主张,而侧重于人们的论辩技巧的比赛。比赛双方都不准备说服对方或被对方说服,而以驳倒对方、争取评委的裁决和听众的反响来击败对方。因此,这种比赛有以下三个特点:

1.论辩的题目、论辩的程序、发言的时间等,都是由论辩赛的组织者所决定,参赛者必须按规定进行论辩,不能随意改变。

2.比赛胜负标准包括立论、材料、辞令、风度以及应变技巧等综合因素、胜负由评委根据标准及主观印象进行裁定。

3.论辩时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攻击,而不能涉及对方的立场和人品。

初赛者了解了论辩赛的这些性质和特点,就不会在比赛中,在思想和方法上与日常争辩相混淆。

(二)核对准备

某队初次参加论辩赛,到正式临辩时,他们突然发现黑板上写的辩题为《当今青年一代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他们事行准备的辩题却是《当今青年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某队经过初赛、复赛进入了决赛,在决赛开赛前,突然听到比赛主持人宣布各方允许发言时间比初赛、复赛时增加一倍,而他们事先却按初赛、复赛规定的时间准备辩词。更有甚者,进入赛场后,双方才发现谁为正方谁为反方都未搞清楚。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初赛者缺乏经验,在事先准备过程中缺少仔细核对有关比赛事项这一环所造成的。

前面已经说过,论辩赛是一项新近发展起来的比赛项目,目前虽有"国际雄辩赛"这样大型的论辩赛,但还没有统一的比赛规则。事实上,论辩赛的规模有大有小,层次有高有低,各主办单位的具体要求也会因时因地而不尽相同,所以论辩赛的规则也很难趋于统一。既然目前论辩赛的规则难于统一,这就要求参赛者在接到比赛通知后,不能立即简单地按照通知上的要求去准备,更不能想当然去准备,而应设法主动地找主办单位仔细核对一下通知上各项比赛规定和要求是否实无误,包括辩题的确切的字面样子,正反方所属,论辩程序细则,各位队员的分工和允许发言时间等,这既是为了确保本方准备辩词时无误,又是为了防止主办单位的工作上有可能失误。一些主办单位本身也是初次主办论辩赛,由于缺乏经验,难免出现疏忽,包括通知传递时的差错,这就要求参赛者每次都要主动认真地核对有关比赛事宜,以使比赛获胜取得起码保证。

(三)立论准备

辩题被明确无误地确认后,参赛队员就可以根据辩题,共同商量,研究确立一个最有利于本方论证的具体的总论点。所谓最有利于本方,就是指该总论点不仅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而且用之攻能破对方任何的立论,用之守能抵挡对方的任何攻击。能不能确立这样一个总论点是一次论辩赛准备的成败关键。

为了要确立这样一个总论点,首先要对辩题进行严格的审题,也就是要对辩题字面上的每个词或词组逐个进行概念分析,即通常所说的"破题"。这种分析要同时站在双方的立场审视,不能一厢情愿。尤其是要分析出哪些词或词组对对方立论具有潜在的有利因素,可能成为双方首先争论的焦点,因为一般的论辩赛双方都会抓住辩题中的某个词项解释入手开始辩论,有时会出现整个论辩赛始终围绕这种解释来进行。因此,尽量设法站在一定理论高度,对辩题作出有利于本方观点的界定,以获得大多数听众的"公认",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为了典型说明这个问题,下面试举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一例。

1990年第三届亚洲大专辩论会有一辩题为《儒家思想是亚洲四素》。南京大学持反方。为了说明儒家思想不是主要推动因素,南大对"儒家思想""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成长""主要""推动因素"四项词组进行了剖析,发现辩论双方争论焦点肯定会在"主要因素有多个,儒家思想是其中之一。"于是,南大把"主要因素"界定为必须是具有总揽全局功能这一点上。这样一来,南大总论点的方向便明朗了:儒家思想只是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成长的背景条件,而并非是一个主要推动因素,推动四小龙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四小龙做得尤为突出的能总揽全局的正确而灵活的战略和政策。

能攻能守的总论点的确立是论辩赛准备的关键,但并不等于说在实际论辩中就一定获胜。如何使这个总论点在实际的唇枪舌剑中充分发挥好,还要有一定的战略战术与之配合。所谓战略,是指论辩中用以争取胜利的带有全局性的总的论战方法;所谓战术,则是指论战中的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法。上面列举的南京大学一例,就是制定了"避实就虚"的战略和设计了一些具体的战术,才保证了整个论辩赛的成功。

由此可见,立论准备包括三个过程:审题、确立总的具体论点、设计相配的战略战术。应该说,这三个过程是整个论辩赛准备的灵魂,初学者在这个准备阶段应昼找一些有一定理信纸水平又有一定实际论辩能力的人请教一下。此外,不应把立论准备看作是一个孤立的静止准备看作是一个孤立的静止准备阶段,而应在以后的辩词撰写和试辩过程中随时要审视先前的审题总论点及战略战术设计有无不慎之处,以便及时修正。

在立论准备停当,各辩手便可分头撰写自己分工的辩词。(初学者如何撰写辩词由另文介绍)

(四)试辩准备

如同其他比赛一样,论辩队要想在正式比赛中获胜,一定要在正式比赛前搞一次尝试性的比赛,以检验自己的赛前准备是否经得起实际的考验。为了达到检验的效果,试辩条件和气氛要尽量搞得逼真些,这就需要在正式参赛队员进入准备阶段的同时,应有一支与之实力相当的假设"对方"也进入准备阶段,并且双方都应处于"保密"状态。不过,为了增加正式队员的一些难度,正式队员应故意泄露些立论方面的要点,来吸引"假设对方"作有针对性的进攻准备,用之在试辩中检验参赛一方的立论和战略战术是否能奏效。

试辩的另一个意图,是让参赛队员进入角色。前面已经说过,论辩赛的最大特点就是辩题观点不一定与论辩者本人最初的观点相一致,就像某些演员本身的性格与剧中人的性格不一致一样,需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才能进入角色。论辩赛在比赛过程中不仅有理信纸上的正面交锋,还辩论风度、情态等方面的表演,通过试辩往往能促使参赛队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情感上也完全站在所持的辩题观念上,以便逼真地表现出理直气壮、慷慨激昂、义正辞严而又通情达理地维护真理的样子。对于初赛者来说,试辩还可以先锻炼一下上场的胆量,培养一下临场的经验。

试辩一般宜在正式比赛前一两天举行,这类似于赛前的热身赛,使参赛队员保持最佳竞技状态。试辩的程序应严格按照正式比赛的程序进行,不过不管正式比赛是否设有赛后听众提问,试辩赛一定要有听众提问。这个道理很简单,不管假设的对方准备得如何充分,总比不上众多听众的眼亮耳明,参赛队员在试辩中完整地亮出主要观点和战略战术,"假设对方"可能没有一下子找到"破的"的方法,听众赛后提问揭短则可弥补"假设对方"论战之不得力。

试辩结束后,参赛队员应与假设对方迅速共同进行总结,对原先准备的辩词和论辩技巧作相应的调整、修正和补充,这样赛前所有的准备便完备了。

孙子曰:"上兵伐谋",高水平的论辩赛首先是认辩双方在论辩思路与立场上的较量。对于一个已经确定下来的命题,如果能找到一个最佳的思路,确立好自己的立场,那么就能为整个论辩的胜利奠定基础。

在论辩赛中,论辩命题一般可分为价值命题、事实命题和政策命题三种。价值命题一般是讨论某伯事是否较好,如"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这类命题要求论辩员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对辩题的背景知识有通盘、深入的了解。事实命题是讨论某件事是否真实,如"儒家思想是亚洲四小龙取得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这类命题注重举例实证,要求论辩者掌握大量材料:政策命题是讨论某事该不该做,如"亚太区国家应该成立经济联盟"。它要求理信论与实践的结合,既需逻辑推理,又应有大量材料佐证,所以论辩比赛中政策命题较为常见。对论辩命题分类的意义在于根据不同命题的特点和要法语来确定思路、建立框架、组织材料,最终的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的立场。在确定思路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知已知彼。对一个辩题,围绕正、反方立场,可以有多种理解。这时候就不仅要找出自己论证辩题的各种思路,而且还要找出对方可能出现的各种思路,尽可能地把双方可能的思路都逐一考虑,并找出应付之策,这样对已对彼都心中有数,就为我方确立适当的立场找到了根据。

确立立场就是针对对方可能出现的思路,在我方可以选择的各种思路中找出对本方观点论证最有利、例证材料最丰富的思路。

确立立场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一)弱化我方命题,强化对方命题。确立立场不仅应确立我方对辩题的理解,还须限定对方对辩题的理解,也就是必须明确指出对方应该论证的内容。尽可能扩大我方立论范围,从而给我方留下较大的加旋余地。其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对辩题中的主要概念作限制性解释。如在南大队对台大队"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论辩中,正方南大队一辩开头就指出:"人类和平共处""是和战争相对而言",消除了战争也就实现了人类和平共处。这样就把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排除在外,为本方以后论述打下了较好基础。另一个方法是对辩题加条作。如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北大队对香港中文大学队的比赛中,辩题是"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北大队是反方,正方中文大学队举出许多例子论证许多国家由于具备某些条件,发展旅游业获得了成功。北大队马上指出,正方的立场并不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所以中文大学队跑题了。这实际上是要正方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发展旅游业都利大于弊,当然使正方无从论证,陷入被动。

(二)尽量选择逻辑性强、不易受攻击的立场。其主要方法是"高立论"。在任何一个细节上都和对方纠缠不休往往会丧失本方的优势,到最后仍是"一笔糊涂帐";不如干脆对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众所周知的观点予以承认,接着立即指出:这些仅仅是问题中一个方面,但我们应该讨论的是更重要的东西,把争论上升到更高层次,使对方精心准备的材料无从发挥,在我方熟悉的阵地上与其交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如在北大队和澳门东亚大学队的比赛中,辩题是"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北大队是正方。具备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当今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而新加坡更是饱尝贸易保护主义之苦。东亚大学队开始就大谈"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严重"这一层次上与对方纠缠,显然要占下风,而且很可能引起评委和观众的反感。所以北大队经过仔细斟酌,论辩伊始就明确说明,当今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确实相当严重,在这一点上我们非但不否认,而且还可以举出比你们多得多的例子。但是,我们应该讨论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是否可以抑制,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是否存在或是否严重。这样就避开了对方拥有大量材料的事实,把论辩中心提高到对我方有利的"可以抑制"层次上来,避其锋芒,争取主动。

辩论的特点篇5

一、什么是“辩论式”学习

所谓“辩论式”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怎样进行“辩论式”学习

(一)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前提

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二)选择恰当的“论题”是保障

在语文教学中,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教学中依据什么来确定辩论题?我们要依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那么怎样使论题聚焦呢?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

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辩论学习

例如:《苦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孩子,凭着你这颗善良的心,诚实的心,苦柚子也会变甜的”。我们就以“柚子到底是苦还是甜”作为论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了共识:小姑娘的诚实打动了伯父的心。柚子是苦的,但伯父的心里却是甜甜的。不仅统一了认识,还体会到了小女孩美好的心灵。

抓住课文中能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例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还可以于“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开展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学生学习“渑池之会”这一部分,我们就让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学生在辩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把握“辩论”的时机是关键

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辩论最好?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愤”、“悱”之际,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我们引发辩论,往往是最佳时机。例如:《狐狸和乌鸦》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只狐狸用奉承话,骗取乌鸦一片肉的故事。当学生学完课文后,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乌鸦喝水》中,我们知道乌鸦特别聪明,那么这只乌鸦怎么会上当呢?乌鸦到底聪明不聪明?如果课堂上能抓住这个问题。顺势开展辩论,就可以说把握住了“辩论式”的时机。通过辩论学生就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爱听奉承话,再聪明的乌鸦也会上当。这样的辩论才更有价值。因为它不仅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

三、“辩论式”学习的作用

(一)在“辩论武”学习中,落实了读的训练

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他就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这就促使着学生要对课文进行研读。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就使“读”在辩论式学习中,得到了落实。

(二)在“辩论式”学习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式”学习中,辩论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通过语言说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说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辩论式”学习中,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学生为了在辩论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很多同学在分析评点周瑜这个人物时,引用了很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通过这场辩论,使全班掀起了读“三国热”。这就使我们的课文的确成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诱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潮,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内容,使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结合。

(四)在“辩论式”学习中,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辩论的特点篇6

熟悉内容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着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摘自:《青年科学》2003.8,原文:“毕业论文答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邓秋香)

文明礼貌

在答辩过程中,除以上几点需要注意外,这一条也需注意,虽然起不上很大的作用,但可以给答辩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你与他人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一般而言答辩老师选择的是你。

答辩结束

辩论的特点篇7

讨论主题:

结合自身医学生的特点,面对当今社会上的医患关系,如何加强自身医德医风的形成和培养。

活动形式:

1、小组成员集体宣读医学生誓言。

2、以辩论赛的形式辩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德与体制哪个更重要"引出集体讨论内容。

3、结合自身医学生的特点,集体讨论如何加强自身医德医风的形成和培养。

4.总结讨论成果

活动目的:

党的十八大的报告中说到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和谐社会是党一直以来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想做到真正的和谐社会就要必须先从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入手,但如今"医患关系"却让我们束手无策,成为大家备受关注的话题。生病了寻求医生的帮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医闹事件也让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很是头疼。网上有数据分析了一些近年来医疗纠纷事件增多的原因,管理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态度、收费、管理等存在缺陷;流动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就诊人数增加;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过高,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等。医院该如何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医生应该如何跟患者沟通?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院应持什么态度,采取哪些措施?这些实际上都是紧紧围绕着医患关系而言的。作为医学生,我们是现在的主力军,希望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活动要点:

1.提前掌握医学生誓言,要有属于我们的气势。

2.提前查找资料,关于辩论的材料储备,以及讨论涉及的最新社会动态。

3. 结合自身医学生的特点,思考如何加强自身医德医风的形成和培养,提出完善自身医德医风的方法和建议。

4.总结讨论成果

活动对象:

第八小组全体成员:周丹丹,赵静婷,唐迪雅,宋欣,李俊彦,杨莹,孟子堰,朱丹丹,赵绿扬,臧勤,吕佳豪

活动时间: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18:30开始

活动地点:

302#2208

活动流程:

1.全体宣读医学生誓言

2.用辩论的形式引出讨论内容

立论阶段

(一)正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二)反方一辩开篇立论,3分钟

驳立论阶段

(三)反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四)正方二辩驳对方立论,2分钟

质辩环节

(五)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反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30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六)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一、二、四辩各一个问题,正方辩手分别应答。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30秒,三个问题累计回答时间为1分30秒。

(七)正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八)反方三辩质辩小结,1分30秒。

自由辩论

(九)自由辩论,4分钟

总结陈词

(十)反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十一)正方四辩总结陈词,3分钟。

3.进行细致小组讨论,约30分钟

4.总结讨论成果

预估讨论时间:70分钟左右

活动任务安排:

1. 10月27日晚6:30,全组成员于三食堂进行关于小组讨论活动的策划,确定讨论主题、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并进行细节讨论,确定活动具体流程。

2. 组员提前掌握医学生誓言

3. 10月27日—11月3日进行前期准备,关于辩论的材料储备,以及讨论涉及的最新社会动态。提前查找资料,思考如何加强自身医德医风的形成和培养,提出完善自身医德医风的方法和建议。

4.11月4日晚6:30,全组成员于302-2208进行辩论赛和小组讨论。

5、11月4日辩论赛具体安排:

主持人:周丹丹,

正方一辩:杨莹,正方二辩:孟子堰,正方三辩:李俊彦,正方四辩:朱丹丹,

反方一辩:赵静婷,反方二辩:赵绿扬,反方三辩:唐迪雅,反方四辩:吕佳豪,

现场拍照及计时:臧勤,

辩论会总结:宋欣。

6、11月4日集体讨论具体安排:

(1)每个组员轮流发言,由其他组员发表意见和评论

(2)由主持人提问,各组员集思广益回答问题

辩论的特点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传统管理观;辩证管理观

1 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探析

1.1 发掘“辩证”一词的含意

按《 现代 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也作“辨证”。第二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示“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从 哲学 角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精神三大领域的人或事物自身进行直接地或通过相关 文献 资料进行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又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可见,“辩证”一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文,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后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 规律 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 历史 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

1.2 透视辩证管理观

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行的,而对辩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几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 中国 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二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人医国”,“其道一也”。按传统中医学观点,“证”通“症”,“辩证”的意思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施治”或“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 治疗 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见,辨证施治在诊断和治疗上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辩证”的两层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证论治本身并不是辩证法和认识论,更不是辩证管理的思想源头与方法论基础。

第三类观点是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发,认为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 理学 的方法论基础,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辩证管理学的思想渊源,并且辩证管理学是以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术关系)和特殊性(社会关系)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管理学。仔细推敲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观点有两点不足需要指证。

首先,该观点所提出的“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的论断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唯物主义是研究世界物质本性的,而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会形成 科学 、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侧重点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前者在承认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和变化、发展条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观物质本性,后者在坚持世界客观物质本性基础上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研究管理主体、客体与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还不如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基石。这是其一。其二是,该理论虽然以辩证唯物论为方法论基础,但没有意识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构成辩证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的另外两块重要基石。因为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及相关范畴对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学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该观点仅仅是对创建辩证管理学的一种理论构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辩证管理学、如何把辩证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等内容,所以,其对具体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差。

商业银行欲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改变原有观念,并树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技术属性方面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规律,以及管理与上述两大规律之间的辩证规律,从管理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商业银行传统管理因缺乏辩证管理的优势而陷入双重困境

客观地说,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进行管理,还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都具有对生产力进行管理和对生产关系进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辩证管理观,即在兼顾对自然技术属性进行管理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并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这种管理才是科学的。否则,管理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很容易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2.1 商业银行管理思想的三次革命没有使银行真正摆脱理论方面的困境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的银行家对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认识和取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商业银行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也随之发生变革和更新。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管理虽然经历了以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等为代表的资产管理理论、20世纪60-70年代出现并占统治地位的负债管理理论和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并延续至今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下简称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三次管理思想的革命,但是这三种理论都是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角度分析银行管理的,也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从管理的社会属性角度对银行管理的研究,所以是具有片面性的。不仅如此,这种银行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上的片面性,导致资金池法、线性规划法和财务规划模型等以资产或负债为内容的具体管理方法也会加强和延伸这种片面性。其实,这只是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困境之一。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困境就是,现行的诸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教科书不只是单方面从管理的自然技术属性来研究银行管理,而且还把银行经营运作中技术性联系很强的业务人为分割开来并机械地加以研究。比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科书中常见的情形就是,把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讲述;还有就是把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也分别分成不同章节进行研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某个论题像“解剖麻雀”般地“分而析之”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解剖麻雀”形而上学地加以运用,并且对“解剖麻雀”观点背后的“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哲学要义全然不知的话,那么就有可厚非了。实际上,除了上述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之间以及贷款管理与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之间密切相关以外,商业银行管理中还有其它很多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对这些项目进行辩证研究,机械的“解剖麻雀”观是要不得的。

2.2 商业银行管理实践方面的困境

从管理二重性角度来看,如果说现在的一般 企业 管理由于在 自然 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方面偏倚重于一方、缺乏把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科学 管理理论指导而被称为“瘸腿管理”的话,那么目前的商业银行管理就可以被称为“单腿管理”。因为当前商业银行不仅缺乏像一般企业管理中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那样专门研究人与人际关系的管理理论,而且也没有反映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此情况下, 经济 中出现以巴林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倒闭事件以及人们发出“不断下降的竞争力和沉重的监管负担,正在将商业银行推向死亡” 的感慨,都是不足为奇的。这恰恰是银行管理实践方面困境的写照。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相比,尽管它们正在奉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单腿性”,但是,我国的资产负债管理依然不可与之同日而语。正如我国有些学者所言:“我国银行的内部管理基本上还处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阶段,没有真正进入全面资产负债管理阶段。”具体说来,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困境主要体现为目前尚无法有效得到解决的一些矛盾。比如,实行能够体现管理二重性辩证关系的科学管理与缺乏这种科学管理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某些银行职员因素质差而读不懂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门和负债管理部门内部各自为政的矛盾,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对员工群策群力和团队精神的要求与银行职工在现有奖惩机制下工作积极性不足的矛盾等等。

3 商业银行实行辩证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商业银行要逐步摆脱管理实践中的困境,应该把辩证管理观落实到具体的管理中工作,通过具体的银行业务及相关管理践行辩证管理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思路和原则:

3.1 商业银行应该从其自身形成和 发展 的 历史 过程中把握自己的生存 规律 及将来的发展趋向

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构成的人类社会基本要素。第二类是由氏族部落、民族、家庭、企业、国家与政党等组成的人群共同体或社会组织。第三类是包括需要、利益、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等在内的运筹性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应该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辩证眼光,在人类社会基本要素构架下,在商业银行与其他人群共同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考察商业银行与其他社会组织与人群共同体如何通过选择、调动、处置、分工、匹配等手段来发挥运筹性因素的作用,从而由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概括、 总结 并发现规律,以便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规律性指导。

3.2 建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

客观经济活动过程的辩证二重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辩证二重性和辩证管理的双中心制。如图1所示,银行管理自然技术关系和人与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银行必须同时以人和工作为辩证管理的中心,处理好以工作为管理中心和以人为管理中心的辩证关系,才能确定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3 商业银行应在不同环境下确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

无论在确定性还是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应该能够处理好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间辩证关系,处理好银行偏好与银行效用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理性选择行为、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型。这决定了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3.4 在综合权衡各个管理主体不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商业银行的最佳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经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银行重要的管理客体,同时也可能是不同特征的另外其它管理主体的管理客体。例如,商业银行给生产性企业发放的贷款,既是商业银行的管理客体,又是作为借款人的生产性企业的管理客体,同时还成为银行监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管理客体。如图2所示,银行对贷款的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二重性与银行信贷客户使用信贷资金进行生产的管理二重性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银行管理的复杂性。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和倡导商业银行进行辩证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1)按银行业务关联度或重要性不同,把银行业务分为不同的业务群,研究同一业务群内部和不同业务群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前提下,把重要的业务群管理与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合起来,对重点业务群的管理交由相关部门进行专项管理。比如,可以把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与 金融 创新业务合并成为一个业务群,并建立金融产品创新推广部专门负责这一业务群对老产品的改良和新产品的创造、原有市场的巩固和新市场的开拓等业务的辩证管理。

(2)处理好以工作对象的银行业务绩效管理与以人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辩证管理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

参考 文献 

[1]杨文士编著.管 理学 原理(第二版)[M].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金鳌.二十一世纪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陈功伟.试论辩证管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3).

[4]沈云岗.关于创建辩证管理学理论的构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上一篇:中学德育方法范文 下一篇: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