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教学范文

时间:2023-06-21 10:52:12

辩论教学

辩论教学范文第1篇

一、课堂辩论教学实录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像往常一样,进教室坐在座位上。教师面带微笑走到了讲台前。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送过东西给别人?

生:(几乎异口同声)有!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重新把它要回来呢?

生:没有!(个别同学回答:有!)

师:送给人家的东西能不能重新把它要回来呢?

生:“不能”、“能”、“不一定”。(七嘴八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请同学们先把“自读提示”和课文内容认真阅读一遍,看看作品主人公是如何来面对送给同学的礼物的,在阅读中还要查工具书为生字词注音、释义。

(学生默读课文,查工具书。读毕,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强化认读。)

师:作品主人公有没有把送给同学的礼物——羚羊木雕重新要回来呢?

生:有!

师:这种做法好吗?请同学们再认真看书,从文中找出“羚羊木雕要不要追回”的理由或根据,也可从自己平常的阅读知识中找到依据,等一会儿课堂辩论。

(学生听说要辩论,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然后立即投入到辩论前的准备工作中)

(两三分钟后)

师:“羚羊木雕”到底要不要追回呢?请正方的同学举手。

(根据辩论观点的异同,又让双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分钟讨论。讨论完毕,开始课堂辩论,双方代表发言)

生A1:要,因为“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生B1:不要,“送给了万芳,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生A2:要,“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生B2:不要,“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生A3:要,父母之命不可违。“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生B3:不要,奶奶的话有道理,送给人家的东西再要回来“这样多不好”。

师归纳总结,赞同后者。明确文本主题:本文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应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的友谊。

课文内容较简单,语言平易,适宜让学生自读,然后再围绕教师设计的辩论题目由学生自行探求答案,通过辩论,同学懂得纯真友谊的可贵,这样就可明辨是非,明确主题,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课堂辩论教学启示

1.课堂辩论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程序教学框架,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边活动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辩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我价值,与教师一起接受智慧的挑战,感受课堂创造性学习的快乐,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双方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了知识。

2.辩论教学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要开展好辩论,先要熟悉课文内容,要“读”;然后还要把观点、要点归纳表述成文,要“写”;在答辩过程中就更离不开“听说”的能力训练了。

3.辩论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辩论中实施知识与能力的课内外迁移活动,便于知识联系、纵横思维。如上述辩论中,有的同学就能以课外知识“情义无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4.辩论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辩论前的分组讨论就能为心理素质较差、胆量较小的同学多提供一些台下小场合的锻炼机会,以便之后勇登大雅之堂。另外,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所具有的积极心态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课堂辩论教学运用

1.辩论题目的设置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表达中心的需要而定。例如,我在教学《老王》一文时就针对性地设置了辩论题:“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给‘我’,根据当时的情景,‘我’到底应该不应该给他钱?”有的同学答辩明确:应该,老王不容易,他需要钱。有的同学说:不应该,老王是来表示感谢的,给他钱是对他的侮辱,他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别人的理解和精神安慰。

2.题目的设置还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和心理特点,注意难易的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其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在不同的层面上找到思维的乐趣。

3.辩论教学亦应适时适文,相机而为。因为要开展好辩论,一定要让同学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细致的了解,而课堂上的45分钟是有限的,因此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则较难实施。另外,不同的文体可辩性也不同。

以上几点是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点滴体会,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所裨益,希望对语文同仁能有所启示或帮助。

辩论教学范文第2篇

《小小辩论会》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我是根据教材要求,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1、了解辩论的概念及特点;2、学会针对对方观点运用自己准备的事实材料有理有据进行反驳,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与表达能力;3、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网络的利弊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如下:

一、播放视屏,了解“辩论”

1、播放一场大学生辩论会的片段,让学生说说: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现怎样?

2、读课本P 91上的“口语交际”题、查字典或上网搜查,了解什么是辩论及辩论有哪些特点。

二、确定辩题,明确观点

根据课文中提供的参考辩题,或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争议的感兴趣的实际问题,各自谈谈自己的看法,将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辩题作为本次口语交际课的话题。通过讨论,将“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作为本次辩论主题。

三、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和“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确定正反方,分为两组。并在自荐的基础上民主选举产生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具体事例和材料,以选取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并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

四、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

2、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3、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辨人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在辩论的过程中,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4、双方互相提问质疑,自由辩论。

5、双方总结自己的观点。

五、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自我反思。评价正反双方的优点、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在本次辩论会的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

2、教师对本次辩论会进行总结评价,表扬鼓励,指出问题,提出新的要求。

通过此次辩论会的成功举行,作为教师的我有以下两方面的体会:

一、辩论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有利于综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赛前的准备中,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搜集材料,写“辩论发言稿”。这样,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写作,积极性高,有话可说,大多数人都能写出富有见解的文章来。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敏于听而善于言,既要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听清对方说了些什么,哪些说对了,哪些说得不合理,又要针对对方说得不合理的地方,给予有力的反击。这样学生置身于竞赛的情境中,大脑处于高效运作状态,读、写、听、说训练得到强化,其效果大大优于传统课堂教学。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辩论时,学生既要注意听清对方发言论证是否严密,又要顾及本队的总观点,坚守住自己的分论点,还要有机地组织自己的材料,不失时机地给予对方有力反击。在高度紧张、激烈的论辩过程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以及要顾全到大局的整体性、论述的逻辑性。辩手的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说服力也就越强。通过搜集论辩材料、写成发言提纲、模拟练习以至比赛的一系列训练,就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爆发出一串串创造思维的火花,作出了一次次精彩纷呈的即兴发言。

第三,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辩论赛中,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辩论赛充分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是群策群力的比赛,它讲究整体的配合,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各辩论队要集体研究辩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深入研讨,配合默契,整体作战。由此,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精神就自然而然培养起来了。

二、成功的辩论会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辩论的意义。辩论就是正反双方各自阐明对某一观点的见解,并指出对方观点的缺陷,以便得出正确的认识。它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古希腊的哲学家常常为了一个哲学问题辩论不休;中国古代也有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功绩。正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在辩论中,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辩论的特征是口语表达,具有对抗性、综合性、逻辑性、策略性、应变性几个特点。辩论是一种知识、智谋的较量,是质疑、交流、锻炼口语的好机会,充满了挑战性,因此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实践活动。

其次,教师要悉心指导,让学生充分做好辩论的准备。辩论与一般演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针锋相对的“舌战”,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提前几天向学生宣布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并做好“如何做好辩论准备”的指导。辩论的准备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辩论者对于自己所持的论点要进行反复推敲,保证论点的正确性;二是要搜集和掌握足够数量的支持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三是要反复检验和推敲语言表达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表现力。教师还要深入辩论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处、重点处进行辩论,同时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发现辩论盲点,以平等的身份及时投入到辩论中,以辩友的身份出现,支持辩论弱势一方,形成良好的交锋场面。

辩论教学范文第3篇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了教改至关重要的课题。围绕着这一课题,笔者认为辩论教学不失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新思路。

开展辩论教学一改单向式交流而成双向式、多向式交流,这样,教学情境势必倍加和谐亲切,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教与学互相反馈,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但课堂辩论也易出现众说纷纭、难以收场的局面,那么如何行之有效、切合实际地开展辩论教学,使它成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突破口,并为素质教育服务呢?我曾作了些粗浅的尝试: 首先,应循序渐进。以课外思考题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然后把话题引进课堂。这样不仅节约时间,避免冷场,而且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演讲稿锻炼了写作的能力。一般说,把带有分析、综合性的话题放在总结课文这堂课上进行,以辩论形式分析,最后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比较合适。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分析,可设计这样的论题:刘兰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要答应府君家的婚事?为什么在完婚时才投河自尽?这样做是否意味着她对封建礼教作出某种让步?课后思考准备,课上辩论总结。

其次,巧设疑点。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广有争论的问题,都是设疑、质疑的重点,确定辩题的内容。对这些问题的辩论,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解疑中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和匠心独运的写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正确理解课文。

再次,把辩论引入作文教学中,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指导中。许多教师在给学生指导写作时,惯于给段材料,出个题目,提点要求,学生则当堂完成作文。学生经过短时间的苦思冥想匆忙敷衍,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干瘪单薄,不痛不痒。如果有准备地组织好课堂辩论,丰富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思路,那么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具体做法是先出好题目,以顺、逆相对的一组题目出现,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如《“酒香”不怕“巷子深”》与《“酒香”也怕“巷子深”》。接着辅之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如提示用顺向类比思维、逆向求异思维、多向发散思维等,如《“酒香”不怕“巷子深”》用顺向类比思维,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则用逆向求异思维。最后通过辩论确定各中心论点下的分论点。而且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那么其中心论点均予成立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的思维素质大大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

主动性、积极性,把它作为深化中学语文教改的一个新思路来研究,对语文教改是大有好处的。

辩论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辩论技能;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2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发展脚步明显加快了。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院校毕业生语言沟通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求职的过程中,而且还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现代社会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有时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职院校广泛开展《演讲与口才》课程。然而当前《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无趣,从而使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寻找适宜的教学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培养出适宜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专业人才,而且还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辩论技能教学模式

辩论是在人类语言产生时就产生的,与人类语言一样有着久远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名的“百家争鸣”,就是辩论发展的集中体现。如最著名的庄子与惠施公的辩论;孟子也曾自述:“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而得到古今好辩之名;墨家辩者,简称墨辩等。辩论可以分为二种:一种是竞技式辩论,另一种是自由辩论。日本在1990前后,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教学。不但对教科书产生了影响,也丰富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我们把辩论式教学分为论文答辩、辩论赛和自由辩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公平性,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发挥其个性特征,使其去全方位发展。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素质的提高,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能创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平台,促使学生亲身参与研究和探讨,并通过自由辩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及对事物的全面评价。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表的及沟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二、比较研究

虽然在《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辩论技能教学模式本质上都属于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然而其他许多方面二者都各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 前者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知识传授过程,后者是一种平等的思辨演绎过程。下面就其他方面加以比较研究。

1.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内容是教师所提供的,学生只是对现有的东西进行认知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在辩论技能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不只是教师所提供的,同时包含学生争辩过程中的各种知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对知识和语言表达水平的综合运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主动的学习,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明显。

2.教学内容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就是辩题。首先辩题的选择就是很广泛的。其次辩题具有教育性、可辨性、公平性和适宜性。最后,在辩论过程中会牵涉到许多知识,这是无法预测的。所以,我们说辩论技能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教师所掌握的,而是广泛的。所以《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不但与语言表达能力息息相关,而且还能检验自己缺乏哪方面知识,以尽快弥补。

3.教学形式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则是学生通过辩题的引导来发现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运用自身知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论文答辩、辩论赛和自由辩论的形式开展辩论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态度、思考、判断以及技能、表达等学习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提高思想素质品质,学会表达自我观点,学会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进行的是探索式和发现式的学习,也就是语言知识和技能由学生自己去挖掘而不是直接由教师传授,学生成为了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这样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由此可以看出,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教学“概念技巧”或“理论技巧”的层面,以实际训练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努力做到“学中练,练中学,学练结合”,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4.辩论技能教学模式

辩论技能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并且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经过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然后各自去寻找相关资料依据,或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辩论,这不但集合了所有学生的知识与认知,而且产生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资源。所有,运用考试来对教学效果进行判断是片面的。只有通过以教学过程为主,考试结果为辅的评价标准,才能准确判断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高等职业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新理论和新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某种缺陷和不足。辩论技能教学模式虽然能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水平,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帮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引导不当,极易导致课堂混乱。所以,正确运用辩论技能教学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著,姚梅林,郭安译. 教学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7-109.

[2] 李元授. 辩论学[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87-191.

辩论教学范文第5篇

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正在告别童年走向青春发育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自我意识正在萌发,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还不够成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此时的他们也有一些叛逆心理,单调的说教,灌输的课堂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教育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辨论赛这种活泼的形式更能贴近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所以,当宣布举行辩论赛时,学生都很高兴,用一周的时间积极的找材料,分小组,写辨词。

“课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而学生在准备辨词的过程中,要去收集资料,要选取支持本方观点的论据,要和同一方的同学交流合作,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过程不正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吗?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的前提是学生要乐于学习,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但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课改”强调“为了一切的学生”,而对这一部分“弱势群体”该如何指导,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同时也承载着人类文化。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观,培养健康发展的人。但这种关怀不等同于政治说教,而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浸染。本次辨论赛题的设置正是出于这种目的,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中学生对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将会有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这由学生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自信、顽强、进取。正好他们所说:我们要做“羊”,是因为它的善良、温顺、坚韧,这是多么可贵啊。我们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变得如此可爱。我们要做一匹“狼”,并不是要学习狼的凶残、狡诈,而是要学习它顽强的生命力,对目标锲而不舍的毅力,学习狼群的团队精神。这些正是学生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而语文素养是一个立体综合的能力,无法完全分解开来进行单项的训练,而在语文活动中来培养效果更好。辨论赛这种课型正是一个实践过程,赛前学生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材料、写出辩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课改”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将所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作为学生惟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所以,教师不能再满足学生知识的讲授,而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才能为他们以后发展奠定基础,才能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而在这节课上,教师说的很少,只起一个组织管理的作用。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看起来教师的工作是轻松了,实质不言。教师在课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指导学生如何来收集资料、到哪里去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到以后,还要指导学生来分析筛选支持本方的论据,最后指导学生写成辩词。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学生毕竟学生,完全的自主学习是不可能的,要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辩论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厅课题[2010]243

1.辩论式教学的内涵及优点

1.1 辩论式教学的内涵

辩论式教学法是教师、学生就某一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辩论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收集资料,突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理论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

1.2 辩论式教学的优点

1.2.1 提高课堂的吸引力,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辩论式教学从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锻炼自己;辩论赛中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大大超过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和课本信息,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地探索未知的能力;辩论式教学结合实践,将学生普遍关心的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制度原则转化成富有活力的热点问题,使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效衔接;辩论式教学特有的创造性、挑战性、对立性特点正切合了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把学生从“厌学”变得“乐学”。

1.2.2 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辩题的选择与设置,辩论后的点评与总结方面具有极大的引导性,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师知识面的宽窄,也能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另外教师需对辩论过程进行调控,在学生的辩论中发现新材料、新问题,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检视反思自身,优化教学理念。

2.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开展辩论式教学的意义

全科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面向社区与家庭,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讲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临床专业学生中开设全科医学概论,是医学模式转变及医学生就业方向转移的必然要求,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了解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的角色,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为学生在毕业后愿意到基层就业,并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奠定理论基础。课堂教学中运用辩论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技巧与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在课前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和相关网站及杂志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相关前沿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全科医学的浓厚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能为全科医学辩论式教学积累经验,促进辩论式教学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普及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3.辩论式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中的运用

3.1 辩题的设计及课前准备

3.1.1 辩题的设计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结合教学要求和大学生知识经验、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辩题,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辩题的设计。首先,应注意辩题应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又能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其次,辩题观点应有较大分歧,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引领学生通过思考、推理、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最后,通过辩论,能够促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加强对全科医学概论基本框架的深入理解。我们曾在全科医学绪论、全科医学中医患关系沟通技能等章节开展辩论式教学,设计“我国将来的卫生事业是以全科为主,还是以专科为主”、“医学发展是以疾病治愈为主,还是以促进健康为主”等辩题。课堂辩论激烈,经课后反馈,教学效果良好。

3.1.2 课前动员和准备

在辨题确定以后,教师提前一到两周向学生公布,因辩题具有专业性,教师需对辩题进行初步分析,引导学生确立观点,同时阐明辩论的规则,并对辩论的形式、人员分组、程序等进行适当的安排。课后,学生根据题目查阅文献,分析、综合后确定自己的辩论观点,推选辩论代表。主辩人除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外,还要听取本组其他同学的意见与看法,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假设及结论,以便在辩论时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能有力地反驳对方辩手。

3.1.3 课堂辩论

由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双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之后,要求所有未参与辩论的学员积极进行讨论,此外,教师应该将一些被辩论者忽略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自由讨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虽然,在辩论式教学中,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能参与表达,但是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思考,如果学生能集中精力倾听别人要点、重点、漏洞,积极思考,即使不发言,思维能力照样能培养。

3.1.4 辩论的点评和总结

辩论的点评分为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学生评委在辩论准备和辩论中积极思考,发现辩论中的闪光点与不足,并分享自己在辩论准备中了解到的知识。

4.辩论式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课堂运用的思考

4.1 设计好辩题的规模,使更多学生参与辩论赛

辩论式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很重要。我校临床班学生采用大班授课,人数在150名左右,而一般的辩论赛,正反双方的辩手为3-4名,一场辩论最多8名学生参加。作为观众的其他同学在辩论前不能积极查阅文献和资料,在辩论中也难以深入思考问题,很难从辩论式教学中受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做法是:除去主持记录2名,评委5名,剩余同学分成正反双方,各推选10名同学做代表进行主辩,其他同学作为后备力量,双方代表依次阐述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己方观点或反驳对方观点并且在自由辩论发挥重要力量。在辩论赛中未发言同学在教师点评后以作业形式将课前准备材料及本次课堂心得进行总结。全体同学广泛参与在竞赛式辩论中,既能促进同学间的团队合作,又保证辩论参与的广泛性。

4.2 辩论的点评和总结

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在辩论中起导向作用。在点评时,首先应该肯定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以及辩论中思想的闪光点。其次,对同学们的课前准备、立论角度、论据、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等进行点评,指出辩论内容方面的具体不足,并示鼓励。最后,对辩论内容进行总结,对同学们发言中的一些明显的认识错误予以纠正,深化同学们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同[1]。辩论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辩论结束后通过辩论总结,能够使同学们对辩题的理解更加系统化。适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认识到对方观点中合理和科学的成分,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4.3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辩题的现实性

辩题除了具有可辩性,还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对同学们今后的工作才会有作用。因此,尽量让同学们共同参与到辩题的设计中来。让他们从感兴趣的现象或者问题出发形成辩题。另外,辩论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能提高教学效果,同学们能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如与案例教学法的联合运用可从案例中产生辩题,也能增加辩论的生动性和情境性[2]。

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地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课堂教学摆脱空洞无味。

参考文献

[1]刘亚丁.辩论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当代教育科学[J],2008,15:25-27

辩论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 辩论式教学法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2.037

0 引言

当代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是完全无法适应他们的心理特点的。90后大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他们的思想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化,他们敢于求新求变,讨厌墨守陈规的教学模式。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法即是笔者多年来着力探索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辩论式教学法的理论及实践。

1何谓辩论式教学法

辩论式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每门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的困惑与迷茫之所在,设置辩题,通过学生和学生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分析、探讨、辩驳,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辩论中明晰问题,得出结论,进而使学生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辩论式教学法与其他的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首先,传统教学法的主体是教师,而辩论式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这样,就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关系变成了“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的教学关系,建立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学生由原来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积极地发现、获取知识。学生广泛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不仅能很好地获取了知识,而且进行了加工整理,发展了应变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其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法要好得多。

2 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辩论式教学法

下面,笔者以两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成功应用辩论式教学法为例,来对思想政治课怎样使用辩论式教学法做出初步探索。

首先,以笔者在2013年教授“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为例。在讲到这本书中的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这一内容时,学生对这一问题有很大的困惑。有些学生说,当前的分配制度导致了贫富分化,并出现了两极分化。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观点,社会主义是不能出现两极分化的,如果出现了两极分化,意味着改革的失败。所以,教师就当堂面对学生在学习该理论时候最迷惑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辩论,把正反双方的辩题布置下去,要求同学们准备两周时间后开展辩论赛。辩论赛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的内容是“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不会导致两极分化”,反方的内容是“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会导致两极分化”。两周以后,辩论赛如期举行。双方唇枪舌战,情绪高昂,观众席上掌声不断。学生自己选出评委负责在辩论赛结束后,对本次辩论赛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当场点评。最后由教师就本次辩论赛进行总结、宣布获胜的一方并颁发奖品。

其次,以2011年给公共管理专业学生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道德”部分的内容为例。讲到这部分内容时,恰逢广东佛山发生“小悦悦事件”:一名叫小悦悦的2岁女孩遭遇车子多次碾压,而18个路人见死不救,最后是在一名捡垃圾的阿婆的呼救下被送往医院救助,但小悦悦最终死亡。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所以教师觉得这是很好的教学素材。故而教师要求学生们就这一事件展开辩论,辩题由学生自己出。学生选择了两个辩题:“关于小悦悦事件中18个行人的看法,正方为“18个行人应该上前施救”,反方为“18个行人不应该上前施救”。另外两个班级的辩题为“小悦悦事件折射的是法律的不完善还是人性的丑陋”,正方为“小悦悦事件折射的是法律的不完善”,反方为“小悦悦事件折射的是人性的丑陋”。“小悦悦事件”发生的时间是2011年10月13日,学生们决定就这一事件展开的辩论赛时间为10月17日,该事件新颖,社会上各方的观点激烈交锋。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适应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变心理。从辩论题目布置下去开始,学生们自己广泛查阅资料,定主持人,定选题,定辩论组成员,定学生评委。由于这是最新的时事新闻,所以辩论赛准备时间定为一周。学生们热情高涨,不仅密切关注了整个事态的进展,还注意全面分析各个媒体的观点,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并开出相应的书单供学生查阅,同时也负责解答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辩论过程中,主持人完全按照正规辩论赛的模式组织整个辩论过程。学生们对这一引起全社会强烈反响的事件各抒己见,慷慨陈词,纷纷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竭尽所能捍卫己方观点。教室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就连下课都没有休息。这次辩论赛调动了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后来,增加了一道特别程序,就是非辩论组的同学也可以上台进一步阐述自己支持的一方的观点,这样,辩论赛就成了全体同学参与的活动。

最后,由教师总结致辞,表扬优秀的同学,指出有待改正的方面。并把这一事件提到道德的高度进一步阐述。由全体同学投票选举本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并发放“最佳辩手”和“辩论赛优秀主持人”等荣誉称号及相应的奖品。

3 思政课辩论式教学价值及注意事项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使用辩论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正反双方的辩论反驳,明晰是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不知不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这种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还能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而,在整个思政课教学中推广这一教学法很有必要。

但是,这一教学法对学生和教师都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笔者结合这些年实施这一教学法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课程中辩题的选择。思想政治课程中辩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这是辩论赛的起点。选择辩题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现实性原则。辩题既要体现教学重难点,又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触动,引发他们的深刻思考。上述笔者引入的小悦悦事件的辩题就很好地符合了这个原则。二是教育性原则,这一点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特别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本来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辩题要能使学生通过辩论,促进他们进行理论探索,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明辨真伪善恶,抵制错误思想和言论,树立对党、对国家的坚定信念。上述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的关于“中国目前的贫富分化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这个辩题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实践也证明,通过这一次辩论,学生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提升了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学生整体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辩论赛的准备和组织。辩论赛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如果按照通常的正方对反方的模式,那参与的学生只有8个,容易使得其他同学认为辩论赛跟自己无关,因而达不到所有成员受益的目的。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比如笔者在上述第二个辩论赛中探索出的让非辩论组的同学也可以上台进一步阐述自己支持的一方的观点的方法,不失为一个有效调动全体成员积极性的好办法。辩论赛需要学生有广博的知识面,而学生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理论深度不够,很容易使辩论赛缺乏深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鼓励,可以给学生提供书单供查阅,在学生有困惑时,应耐心细致地予以解答。

同时,这个准备工作还包括教师本身的准备。教师不仅要了解辩论赛的基本常识,还要对辩题有深刻的见解。要做相关的准备工作,才能在最后的总结阶段,把辩论赛引入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解析阶段,弥补学生理论的不足,高屋建瓴地指导辩论赛。

最后,评选最佳辩手和优秀主持人,发放奖品。在辩论赛结束后,由全体同学对本次辩论赛中表现优异的选手进行民主投票,选出最佳辩手一至两名,并由教师颁发奖状和奖品。目的是鼓励优秀辩手,激励其他同学更好地参与辩论赛,向思想道德水平高、能力强的选手学习。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方法很有必要。而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能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值得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高度关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仲豪.关于“辩论式”教学方法的探讨:以《政治经济学》教学为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 刘春荣.“辩论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

[3] 李妍.浅谈对对话式教学的认识.长春理工人学学报,2013.8.

辩论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学方法;辩论模式研究

美国辩论研究会创始人弗里莱在《辩论与论辩》(Argumentation and Debate)一书中将辩论划分为应用性辩论与教学性辩论。后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才与思辨能力,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意义重大。同时,历史内容作为政治思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思想教学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传统课堂教学性辩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缺陷,已难以满足当代合格思政教师培养的要求,需从新的视角对之展开研究并提出改革方法。

1 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性辩论的缺陷

1.1 辩论形式的缺陷

传统课堂辩论即辩论式学生,基本程序为:设立辩题――个体思考――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分析评价,其基本原则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长期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即组织上的难题。随着大学扩招,各班人数大大增加,以50人班级为例,划分小组存在一定困难。辩论对立双方或者人数过多,或者分为几个小组,难以兼顾每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同时,大课堂对程序组织要求高,容易出现混乱局面。

1.2 内容上的缺陷

现行思政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中,历史内容部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事实”与“观点”混淆,导致历史书写出现错误。如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称“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1]等句,均存在较大争议,对思政专业学生认识历史,分析问题产生了不利影响。

2 教学性辩论改革路径思考

2.1 辩论模式的改革

针对传统大课堂人数多,分组难的问题,借鉴研究生导师制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此类问题。即指定导师,将学生交由数名导师,采用读书会的形式组织教学性辩论。实践过程如下:(1)大课堂教学仍维持原状,主要讲授知识与方法;(2)将学生进行分组,每名导师指导10名学生,形成读书小组;(3)预先指定辩论题目,指导正反双方同学阅读相关内容;(4)选定地点进行辩论与讨论,形成书面总结与评价。通过课堂讲授与读书会结合的方式,此种模式较之以往能够更有效地兼顾每位参与成员。

2.2 历史思考新方法的介入

针对教材中历史内容部分存在的问题,将新方法引入大课堂教学和读书会辩论讨论中。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指导学生理解书写内容“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如《纲要》中提到巴黎和会时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一语,即以作者的观点替代了历史事实。资料显示,由于北洋政府直接收回山东的外交主张无果,转而开会讨论签约,因信息不畅,才导致国人误认为北洋政府“卖国”,引发学生抗议。第二,对历史内容书写者视角的认识。受革命史观与正统性影响,历史叙事特别是大学本科教材倾向于将历史事件简单化、人物脸谱化。单一话语体系导致学生理解问题出现诸多错误。在大课堂教学与读书会实践中,以非全知的视角,力图释放内容解读的弹性,如通过模拟书写者的视角,认知为何这样书写,从而对历史事实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实现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与研究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

3 结语

从实践结果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性辩论模式经历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变革。形式上因人数增加而由传统大课堂转为课堂与读书会辩论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上由传统的一元化标准内容,转为多元化表述。通过形式与内容的革新,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方法与水平的提升,并为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辩论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 任务教学法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2JK028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2JK0292);西安邮电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编号JGC201144)。

引 言

教育部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要求学生能用英语交流、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鉴于此,结合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辩论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有着广泛的积极意义。

辩论式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性

辩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辩论式教学在西方教学中颇为盛行,经过众多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柏拉图就是辩论式教学的典范。学者Christopher G. Dugdale认为:离开作为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辩论式教学模式,教学的难度是不可想象的。将辩论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可以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在口语教学中,教师有策略地、适度地实施辩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的提高,让学生随时都对教学内容保持高度集中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浓厚的语言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国内学者文秋芳也认为将辩论引入英语课堂可以在四个方面贯彻“最大限度”: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的覆盖面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的交际真实性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达到最大限度。这种尝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训练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大大提升语言理解和输出能力,迅速提高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语言综合素质和智力水平。

辩论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它不是将辩论与教学的简单叠加,而是服务于教学,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这种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式能够增强学生语境适应能力,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营造出综合运用语言的实际环境,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其自信心。

1.辩论是一项目标明确的动态教学活动,辩护及驳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能教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的适当技巧,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英语交流、英语会话的自信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辩论注重论点的辩论与交流,强调语言的运用,而不是形式。辩论涉及内容广泛,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活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来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比单纯的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方法更容易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法能力、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

3.评价反馈有助于教学活动。学生辩论的质量可以评价学生的论据是否清晰;学生辩论的风格,可以评价活动是否生动有趣;学生辩论效果可以评价其协作能力和组织方式是否得当。

4.辩手通过陈述性演讲稿的多次改写可有效提高其写作能力、听力理解能力。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听和读被视为接收,说和写被视为创作。学生辩论中论点陈述的缜密和流畅切实反映了在其他几个方面的关联性。

辩论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从任务教学法视角出发,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其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等合作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完成学习任务。结合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听说课程的实际,将辩论赛引入课堂,设计辩题,分配小组,积极参与无疑体现了任务教学法理论的若干观点,转变教师讲解语言知识时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在任务中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从而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义。

1.课前准备阶段

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三册和第四册每单元Part B中的Speaking Tasks部分都有一个特定的正反辩论话题, 选题多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感兴趣的热点内容, 时代感强, 新颖多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做好引导和组织工作,向学生介绍辩论赛的要求和流程,将全班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小组。组织双方学生收集资料, 罗列论据, 讨论方案。由于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所以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各推选6至8名同学当辩手。以Unit 10中的辩题为例:Arguments for or against encouraging teachers to bring humor into classroom teaching,教师可以给予辩前指导: ①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me students(positive); ②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school administrator (negative)。在准备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词汇量、阅读能力及信息的分析能力。

2.课堂辩论阶段

陈述—自由辩论—总结陈词的辩论赛程序可为英语课堂辩论提供一定的借鉴,但为了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可以适度调整辩论赛的流程和时间比例分配,可以允许对方队员重复解释说明,可以适当增加非参赛选手的提问时间等。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一方面锻炼其思辨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而言受益匪浅。

3.点评阶段

辩论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这就要求教师在点评阶段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肯定学生的充分准备工作和课堂积极表现,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等。同时,也要适当指出不足,便于他们确立努力的方向并正确地评价自我。教师点评侧重点可以围绕学生语言掌握程度,如:词汇选择准确性,语法应用合理性,语言表达清晰度等进行评价。同时除教师点评外,还可增加学生点评、打分,做到公平公正。

4.反馈阶段

信息反馈是教师和学生得以弥补不足,自我总结,促进提高的有效途径。在英语课堂辩论结束后,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交一篇书面报告, 及时总结和修改在口头辩论中的要点及不足,将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转化为书面表达能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其书面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

结 语

辩论式教学作为丰富课堂组织活动的手段之一,通过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其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真实活动,使课堂口语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语言学习者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与此同时,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把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内涵。总之,集听、说、读、写能力为一体的英语辩论式教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

[2]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彭曼君,熊丽君,交际策略和课堂辩论[J].当代教育论坛:科学教育研究,2006,(9).

辩论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辩论 口语教学 应用能力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把口语教学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口语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能拘泥于课本上的死知识,要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再创造,并能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如何开展好口语教学值得研究和探讨。目前仍有许多口语教师把情景练习作为口语课的主要形式,替代型、复述型的浅层次对话居多,而对于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讨论、演讲,尤其是辩论等教学活动却开展得很少。实际上,辩论与其他第二课堂活动比较起来,有着其他活动形式无法比及的优势。一项调查显示,18%、33%、42%的学生分别认为讨论、演讲、辩论的方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彭青龙,2000)。辩论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将辩论融入英语口语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辩论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辩论作为一种高级的语言技能,是语言的艺术,是智慧的结晶,是对现有文化的批判继承,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是对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开拓创新。

口语的学习不应是机械重复许多含有某个特定语法功能项的句子,而是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口讲话,让学生有讲的愿望,有话可说,通过对话来解决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同时又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事实上,将辩论作为一种课堂活动必将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传统语言课堂三要素(学生、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将会改变。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将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将一直处于积极、活泼的学习状态。

辩论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交际能力。将辩论引入口语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整个活动过程将贯穿着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教育。辩论会迫使学生对思维进行整理,从而对相关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为了辩论,学生必须一条条将内容列出来,使杂乱的思想变得系统化。而学生辩论主题要应用到的大量支撑材料往往是课本上难以找到的,因此,活动要求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来解决真实世界的具体问题。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改革和创新对教师最关键的要求是“转型”。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权威和中心,而担任了帮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辩论这一形式的引入,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的工作将更具挑战性。和传统课堂活动不同的是,在辩论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教师的控制减少了,学生投入大为增加,学生自主性加强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不管教师是示范者、组织者,还是监督者,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整体作用应是协调、促进和指导。因此,诱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辩论实施的环节

1.准备阶段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活动开始前,老师要提前明确辩论的规则,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互补性,使每个学生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而充分的准备不仅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而且也会使“等待”辩论表现的过程变为一种乐趣。

一开始学生会无所适从,拿到辩题后不知如何入手、如何对素材进行处理,内容没有思路和条理。因而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既是活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更是活动的指导者。要让学生知道辩论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进行。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启发,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同时也应将评价标准告诉学生,便于他们确立努力的方向并正确地评价自我的表现。

(1)辩题的选择

辩题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并尽量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哪个应该优先”一题就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等知识。美国著名辩论权威A.Craig Baird(1956∶59)评论说:“知识的综合性和看问题的多角度性的倡导者们不妨再从争辩和讨论参加者那里学一下实践经验和方法。辩论者们所要解决的任务问题几乎都直通这些知识领域。”所以,一个好的辩题准备下来几乎可以等同于做一篇论文了,学生自然受益匪浅。

(2)辩词的准备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通常,为了一个辩题的准备,学生要在课下大量地搜集、整理资料。这些资料包罗万象,包括中英文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陈述性辩词就是在这些资料基础上整理的讲稿,而要使自己的陈述做到缜密周到,讲稿必定是经过成员们千斟万酌的,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锻炼,写作水平必将显著提高。

2.辩论阶段

正式辩论阶段,每一组在进行的时候,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与听众。这样做对听众和辩论双方来说都很有帮助,因为它可以确保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参与。辩论的同学为了自方的立场,必须据理力争,而听众则会侧耳倾听,不仅为了客观评价,也为了能够吸取经验,取长补短。

3.评估阶段

科学的评估手段是辩论活动质量与持续性的保证。评估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由听众代表给辩论双方打分,老师则在此基础上对这几组辩论做个总结,评出辩论方的名次及优秀辩手。此外,也要求辩论双方进行自评。

评估标准包括:

(1)立论:观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语言是否清晰明了,是否能抓住观众注意力。

(2)自由辩论:辩论同学是否能积极应对对方的提问,同时进一步申辩,巩固己方的观点。

(3)语言: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词汇量是否丰富,表达思想是否到位,语言使用是否准确而流畅。

(4)仪态:辩论者是否足够自信,辩论是否富有激情而幽默,能否引起观众共鸣,以及能否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

恰当的评估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更为了解,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更为突出,哪方面更为薄弱,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更合理地制定自己的下一步学习目标。

四、辩论与学生的能力培养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辩论前的阅读、查找资料等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的前提,它不同于一般的课前预习,它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相关书目,主动查找相关信息,结合现实深入思考,提出问题;课堂的提问、辩论活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锻炼口才、胆识,学习新的思维方式的过程;课后的总结、辅导是深化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进一步理清思路,整理论证要点,归纳结论,积累经验,汲取教训的过程。

这些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也就把“学习原则”)(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放在了“教学原则”(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之前,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英语辩论除了可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还可以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思考分析、提出见解的能力。所谓“辩论”就是思辨、讨论的过程,学生们在这个活动中必须学会深入细致地分析、严谨缜密地推理、全面系统地总结,这样才能制定稳妥的战略战术,争取辩论的最终胜利。整个过程都将大大提高学生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勇气和信心

中国学生学外语的一大弱点是不敢说。而辩论过程中,除了阐述己方的观点,还要准备好接受对方的辩驳和攻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退路,必须及时调整心态,鼓起勇气和信心,积极组织反驳。久而久之就会克服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的紧张心理,逐渐树立自信。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辩论这种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一个人的出色表现不一定带来全队的胜利。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分工负责、密切合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增强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辩论式”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价值观,能改变学生单一的记忆、接收,模仿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辩论过程中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的教学形式更符合教学大纲中的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会学习、能交际、有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外语界[J]2000.2.

[4]李元授,夏松瑜,编著.辩论训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张笑双.课堂演讲辩论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9.

[6]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发展问题与对策.中国外语[J].2007.3.

上一篇:在线音乐教育范文 下一篇:企业科技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