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活动范文

时间:2023-09-29 00:17:58

进出口贸易活动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结算;风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大国。近些年随着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崛起,我国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结算中的风险与日剧增。其中贸易结算是国际贸易的连接点,倘若结算环节出了问题,将导致整个贸易进程不能继续。为此,本文立足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对我国贸易结算中的风险与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活动增长速度很快,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大国。我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也越来越密切。但是在合作的背后,存在着各种贸易摩擦,我国已经成为贸易活动中的主要受害国之一,比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措施使贸易摩擦一步步升级,其中就有对结算方式的刻意限制,严重制约中国的出口,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也使中国商人对国际贸易的信心大大减弱。

二、国际贸易结算中的风险漏洞

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的活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国际贸易结算中存在不少的风险与漏洞,本文对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证结算产生的风险

信用证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产物,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频繁使用。因为在交易中存在较大违约风险时,信用证是支付交易成本最低的结算方式;然而当违约风险较少时,使用信用证结算则会增加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实务中,除了增加了贸易的结算成本,而且还有信用证结算本身的缺陷,其缺陷在于,信用证业务的实际效用偏重于促使进口方履行付款责任,而对出口方提供与信用证要求相符单据的约束力比较小。这就有可能产生买方违约的行为,买方在自己握有较多贸易主动权的情况下,必然会从众多贸易结算方式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结算方式,从而给卖方在资金收回方面产生一定的风险。

(2)托收结算的风险

托收是在出口方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票,委托出口方银行通过他在进口方的分行或行向进口方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托收的风险主要在于进口商在出口商的货物出港后,提出降价,这对出口商是十分不利的,倘若双方交易不能持续下去,那么出口商只能转卖他人或者把货运回,有些时候会给出口商带来极大的损失。有时货物已经到达目的地,进口商就是不赎单,结果造成了大批的滞港费、仓储费等。出口商不但没有收到货款反而无辜受到损失。

(3)直接汇款的风险

直接汇款是日常生活中最为直接的交割方式,这种结算方式的交易基础与银行完全无关,是一种完全的商业信用。直接汇款在外贸交易中虽然经历的程序简洁,但在汇款方式上过于固化,且受到汇率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主流,倘若某国经济发生动荡,势必影响和、汇率的大规模变动,对交易带来潜在的威胁和风险。这是不太值得提倡的一种交易结算方式。

(4)赊销的风险

赊销是进口商与出口商之间的一种付一款安排。与预付货款相反,赊销是进口商尚未付款就可以提取货物,途径是出口商在装运货物后直接把运输单据寄交进口商。也就是说出口商在未获得付款或付款承诺之前就失去对货物所有权的控制。

三、国际贸易结算中规避风险的对策

(1)加强进出口商的资信认证体系建设

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交易双方的自信十分重要。当前进出口商或多或少的财务问题以及信用问题。为此,有必要从要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对进出口商的综合经济情况和综合商业形象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进出口商的工商注册情况、财务状况、公司结构、管理人员情况、历史重大交易额、法庭诉讼纪录以及专业信用评估机构对该公司的信用等级评估等等。通过资信调查,加强对进出口商的自信认证体系建设。

(2)适当规避信用证风险

供货商可要求将转让信用证改变为背对背信用证,必要时可在付款期限上做出让步,因为背对背信用证对供货商有利,其在提交相符单据后即可得到背对背信用证开证行的付款保证。此外,可要求转让行加保,明确其凭相符单据付款的独立的付款责任。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存在着得不到或延迟获得货物的风险,故进口方也应加强风险的防范,确保装运的是合同所订的货物进口商可以请独立的有专业声望的检验公司实施装船预检、监造和监装,签发装船证明等,这是防止国际商贸活动中出口商进行诈骗的有效方法。进口方收到银行转来的各种单据后,要由有经验的人员对单据的真伪进行鉴别,以降低出口商伪造单据的风险。如有可疑之处,应致电伦敦国际海事局核实,单据核查属实后再付款,否则应立即通知银行,冻结资金,拒绝付款。

(3)多种结算方式并行

比如说部分信用证,部分托收。这是一种信用证交易和托收交易同时使用的结算方式。即一笔交易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结算方式,即一部分金额做信用证,另一部分金额做托收。例如,一部分货款由进口商开立信用证,其余部分金额由出口商在货物装运后,连同信用证项下的装船单据,一并委托议付行通过开证行向进口商托收。信用证货款和托收货款可分别开立汇票,全套装船单据附于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托收项下的汇票做成光票。为了安全收汇,出口商可要求进口商在信用证条款中规定,开证行必须在托收的光票收款后,方可交单。

四、结语

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不论采用何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最基本需要关心的就是资信问题,只有交易双方都具备良好信誉,贸易才能顺利进行。当采用某种结算方式后,应及时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尽可能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主动位置,在保护好自身利益的同时,从贸易中获利。

【参考文献】

[1]田运银,夏瑞林.当心某些信用证外表下隐藏着出口风险[J].对外经贸实务,2004(07).

[2]闫奕荣.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分析及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3(06).

[3]张宏东.中小出口商如何防范保理的风险[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5).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2

而黑龙江省发展边境贸易始终没有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对俄贸易升级缓慢。黑龙江省作为扩大对俄科技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其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有着国内其他省份无法替代的天然条件,应充分发挥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从地理位置上看,黑龙江对俄的边境线长达3045公里,是国内通往俄罗斯的重要通道。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黑龙江省已经开通了25个对俄贸易口岸,构成了水陆空健全,陆海空联运、客货运兼有的过境通商方式。2004年,黑龙江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3.1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创黑龙江口岸外贸历史新记录。其中,出口21.1亿美元,增长31.6%,进口12亿美元,增长24.2%。从贸易方式看,边境小额贸易仍独占鳌头,进出口总值达19.9亿美元,增长23.8%;从企业性质看,私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总值23.2亿美元,增长72.2%,占黑龙江口岸进出口总值的70.2%。2004年,黑龙江口岸对各贸易伙伴国进出口总值全面上扬,其中,对俄罗斯进出口总值达29.2亿美元,增长31.1%,对美国进出口总值达9.1亿美元,增长49.5%。据哈尔滨海关统计,2005年上半年,黑龙江口岸进出口依然保持强劲增势,进出口总值,达到2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59.7%;已超过2002年全年的17.8亿美元。按目前情况分析,预计黑龙江省2005年口岸进出口总值有望达到45亿美元,增辐超出去年全年10亿美元以上。

而近几年中俄投资合作也已逐步展开,截至2004年底,双方实际投资近10亿美元,较好地拉动贸易稳步增长。

因此,大力发展口岸经贸合作,实施对俄贸易升级,是实施黑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和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开发边境口岸城镇,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第一,大力加强重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创新和贸易升级提供平台。

第二,因地制宜,进行贸易创新,大力发展境外农业,境外工业园区、互市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

(1)贸易种类不断扩大。

(2)大力发展境外农业。

(3)因地制宜,南联北开,发展互市贸易区、境外工业园区和境内出口加工区。

第三,扩大重点口岸的管理权限,进行制度创新。对于重要的贸易口岸,应该逐步扩大管理权限。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3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贸易的科学内涵、特点及意义

 

(一)对外贸易的科学内涵。

 

对外贸易,也可以叫做“进出口贸易”或者是“国外贸易”,简称为“外贸”。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国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之间的技术、商品、劳务的交换活动。它是经由出口和进口两个大部分共同组成的。所以说,对于运进劳务或者商品的国家及地区来讲,叫做进口:而对于运出商品或者劳务的国家或者地区来讲就是出口了。这些从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就已经开始存在和发展了。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就更为迅速。其性质以及作用是由不同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对外贸易空前繁荣,因此具有了世界性。当我们在提到对外贸易的时候,一定要指明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例如日本的对外贸易,中国的对外贸易等等。有一些岛国例如日本和英国,习惯性的将对外贸易称之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特点。

 

1.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如果以产品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种。从古到今,货物贸易是全球贸易发展壮大的载体。但是随着全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服务型经济模式的到来,服务贸易奋起直追,至今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2.能源贸易变局影响深远。能源贸易以其对国家间的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力而被各国重视。

 

3.亚洲经贸发展最具活力。新型的工业化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新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的经济市场脆弱不堪,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出现新的态势。

 

5.贸易与投资日趋融合发展。投资与贸易的一体化对国际贸易也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改变了贸易格局,也对传统贸易的统计方式产生了冲击。

 

6.区域自贸协定竞争日趋激烈。二战结束后,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区域贸易协定在领域和局部地区很大程度上拓展深化了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

 

(三)国际贸易的意义所在。

 

国际间的对外贸易不仅把商品生产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同时通过对外的贸易还把商品生产水平很低的国家地区也拉入了交换的领域中来。从而使得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深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得这些国家或者区域的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愈来愈具有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规律也就渐渐的成为了商品生产的主导因素。除此之外,做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货币职能也随之增添了新的内容,黄金和白银除了具有一般货币的普遍职能以外,还新增加作为国际结算,国际信用,国际支付等的手段。而随着黄金白银成为了世界货币以后,也使得商品世界价格的可能性能为了现实。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一)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依然很大。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出口的贸易规模不断的在扩大,贸易顺差也在不停拉大。在2009年我国的出口贸易总额度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一位,在全球的贸易出口总额中占到了10%左右。但是进口量与出口量相比却明显不足,依然保持着很高的贸易顺差。

 

(二)外贸依存度增长快速。

 

自从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活动逐渐增多,进出口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我国经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显著进步,外贸地位一天比一天重要,我国对于外贸的依存度明显加深。

 

(三)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拉动,机电产品以及高薪技术产品增长快速。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从初级制成品转变成为了工业制成品为主,90年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经相当高了,这也可以说明我国的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的增长来拉动的。但是在这期间工业制成品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大宗产品如轻纺业、茶农业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态势,机电类产业产品增长十分之迅速,其次就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成为了经济增长出口增加的突破口。高新技术产业是一支后起之秀,发展迅猛,我国的高薪技术出口主要分布在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产业以及电子技术产业。从出口结构的变迁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国出口结构由最初的劳动力密集型变为资本密集型再到后来的技术密集型的一个转变过程。

 

(四)加工贸易成为了最主要的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又是加工贸易的最主要形式。

 

贸易我们可以把他分为一般的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其中加工贸易又可以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其中进料加工企业相比来料加工的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进料加工企业需要自行取料进行加工成为半成品或者成品进行出售。在销售中获得利润,因为进料加工具有强烈的动机去提高产品质量和推陈出新,这样就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

 

(五)中间品出口中半成品以及零部件的出口增长迅速,资本品出口势头明显。如果按照最终的用途来划分的话,出口的产品又分为消费品,中间品以及资本品。

 

(六)我国进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油等能源性的进口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这也显示了我国能源消耗不断扩大的事实,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中机械设备的进口比重增加,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来我国的进口特点是侧重于关键性的设备以及比较短缺的能源进口。同时中间品的进口比重变化较小,资本品的进口有所下降。以上就是我国的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下面让我们了解下日本的对外贸易情况。

 

三、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

 

(一)日本是有名的以海港城市为外贸途径的岛国,其重要的外贸进出口城市大都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海港里,例如东京,横滨,大阪以及名古屋等等都是较为优良的海港,海运便利,利于发展海上对外进出口贸易。日本的进出口构成如下,美国长久以来是日本的第一大出口国,但是由于进来美国经济的不景气也随之影响到了日本对于美国的出口量。中国和韩国是日本的第二和第三大出口国,中国和美国分别是日本的第一第二的进口国。

 

(二)日本的进出口产品构成如下:车辆及其零件,电气电子产品以及机械设备是日本最主要的产品出口构成,对于中国的产品出口量持续上涨,而对美国的出口略有下降。此外矿物产品和机电类是日本主要的进口类别,原油是日本的第一大进口产品。

 

(三)日本对外贸易的结构特殊点以及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过程。日本的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在日元长期升值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依然能够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首先是持续推行产业的相关政策用来促进出口。同时加快日元国际化的进程,用以消除或者减小日元持续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大力发展互补性的对外投资模式。日元升值后,直接对外投资快速增长。最后在国内推行战略性的保护政策。虽然日本的贸易保护和直接的非贸易关税壁垒并不是非常高,但是日本的市场保护程度却非常之高,主要是体现在间接性的贸易保护措施壁垒,产业政策,商品的高标准上面。还有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产品的措施都很好的保护了本国的市场。日本的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实施很久了,美国多次找日本协商都无功而返,这些都是我国应该学习的地方。

 

四、中日对外贸易的差异探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活动渐渐的成为了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经济角度来多方面的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中日两国之间对外贸易上的异同点,并从中寻求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问题的办法。

 

(一)中日两国外贸的主体存在着差异。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日本的经济开始迅猛发展起来,并且逐步确立了大型综合商社在对外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它是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经由自由市场竞争而形成的。虽然当时日本的大中小型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是平等的,但是这只存在于理论上而已,大型商社具有中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更容易获得进口许可以及配额;利用自身的知名度和信誉更多的揽取客源;拥有雄厚的资金与人才优势;灵活的市场调研与信息反馈;发挥自身的数量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经验手段丰富;这些优点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相比,中国的外贸所缺少的正是大型的综合商社,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但能够与日本那些大型商社相匹敌的且具有科工贸综合实力的大型集团寥寥无几。

 

(二)进出口经营权的差异。

 

进出口的经营权问题是中国和日本在外贸方面的又一重要差异。我国只有那些获得了经营权的企业才可以直接对外签约进行进出口的贸易活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得以加入到世界的经济往来当中。但就目前来看,仍与日本有着较大的差异。日本无论是何种企业都可以自由的进行对外贸易竞争,也可以通过大型商社进行进出口贸易的。而在中国即使是进出口业务也必须由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进行。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虽然会在短期内给我国的进出口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随着对进出口贸易管理的加强与规章制度的完善,此举必然会给我国外贸带来新的力量与动力。

 

(三)经营范围的差异。

 

我国长期以来在对外贸易中都遵守着对外进出口商品的分类管理。不同级别的外贸公司分别具有不同的外贸经营的范围。只有少数的商品种类可以交叉经营,这样严格的范围分配减少了活力但是也相应的降低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行为。但是最近几年里,外贸企业的经营范围出现了明显淡化的趋势。在日本,大型的外贸公司都具有明确的法定经营的范围,商社都采用明确分工的原则,公司内部分工更加明确。国内的一些中小型外贸企业却没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分工,弊端很明显。

 

(四)中日外贸企业的竞争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我国以自身独特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家的性质,相比日本更容易由政府出面对外贸经济进来政府调控。但由于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缺少像日本那样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制度规范,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企业的无序盲目竞争比日系企业严重的多,我国外贸领域竞争无序化问题十分突出。政府的调控软弱无力,甚至有些地方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此现象视而不见,这更加深了问题的严重性。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外贸问题依然刻不容缓。

 

五、关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几点建议

 

(一)国家首先应该在态度上重视起来,郑重对待对外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努力实现进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多进行技术性,能源性进口,充分满足国内市场,以此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鼓励支持我国外贸发展的补贴政策以及法律规范,向国际规范靠拢。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严禁向出口进行补贴,所以我国可以采用税率汇率利率等多种方式进行出口补贴。政府今后的补贴方向应以基础能源,理论研究,高新技术层面为主。人才和高新技术对于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还应加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指导与调控。对于我国产品的进出口市场进行规范与管理。加强大型商会协调指导和管理功能,建立增强出口市场中介的组织作用。我国的出口企业需要接受政府与其他组织形式的调控管理,比防止出现恶性竞争,得不偿失,影响发展进步。

 

(四)最后,我们应大力发展我国优势产业,扩大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的产品出口,尽量把优势产品转化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世界的整体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国传统型的出口产品类型已然不适应市场需要了,所以我们需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新的产品种类,用以满足不同的市场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开发新型产品。

 

(五)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指导与调节,促使企业由“Made in China”转变为“Create in China”,实施积极的扩大内需以及增加收入的计划措施,让中国真正的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此外还需要提高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门槛,提高企业质量,将那些经济效益低下,能耗过高的外资企业统统淘汰掉,如此以来,便能够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蒸蒸日上,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4

扩大进口的重要意义

重视利用外部市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950-2009年。半个多世纪,世界贸易平均增长9.6%,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速。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外贸年均增长17.5%,比经济增长平均快7-8个百分点,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开放市场和扩大进口,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进口,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本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进口对中国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约达46%。即使是进口消费品,也可以产生相应的示范效应,进而传导到生产环节,促进一国生产的发展。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扩大进口对于我国发展低碳、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促进结构调整将起到积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改革开放近32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不断改善,中国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加快。进口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消费者的成本,提高了消费品的质量,增加了广大消费者的福利。近年来,国外高档消费品、食品及电影、音像等文化服务产品的对华销售增速不断上升,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评价外贸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时,通常采用支出法来测算,即以净出口来计算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但也要看到,这种方法更多是统计意义上的计算尺度,并不能全面反映外贸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更不能据此就认为进口对GDP增长是负贡献。据近期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测算,1987年至2007年,外贸出口和进口对GDP增长率的年均贡献分别达到2.7和1.5个百分点。

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既重视出口,也重视进口,积极推动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为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扩大进口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长期以来舆论更关注出口,使得中国在进口方面尚未全面被各界真正了解。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主要包括:

取消或放宽进口限制,推动贸易便利化。关税方面,目前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已降至9.8%,略高于发达国家6.5%的平均关税水平,但远低于发展中国家46.6%的平均关税水平,2010年降低了鲜草莓等6个税目的进口关税,同时从7月1日起分步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零关税待遇。

非关税措施方面,近年来不断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措施,近5年来,中国已分批取消了800多个税目商品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目前已基本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商品,仅对个别商品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2010年还取消了部分机电产品的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加快推动贸易便利化,海关、质检、环保等部门进一步改善了进口检验检疫、海关通关环境,货物进口通关便利化程度明显改善。

鼓励支持进口。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先进的关键技术设备、节能环保技术及产品和重要资源性商品进口。例如,国家有关部门了《国家鼓励进口的产品目录》,对企业进口给予支持。

加大进口促进力度。一是宣传介绍中国有关进口法律法规,提高政策透明度,设立进口促进平台,营造良好贸易环境。中国首个进口促进平台一上海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已在上海浦东成立,将于明年一季度投入运营。二是举办各类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暨交易会等。2010年11月商务部将在浙江义乌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带动中国与非洲全方位的经贸合作交流。三是积极研究运用各种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扩大进口,包括为企业提供进口融资便利等。四是支持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促进团,积极赴有关国家开展投资贸易促进活动,有效减少贸易顺差,例如,2009年,商务部先后组织了赴欧、美、亚、非等地投资贸易促进团15次,往访国家超过40个,签署金额逾500亿美元,受到国外高度评价,营造了互利双赢良好氛围。今年截至8月份,商务部已组织了投资贸易促进团17次,赴世界各地开展贸易促进活动,规模和国别远超以往。

加快区域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目前,中国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4个自贸区,已经签署了10和自贸协定,为扩大进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今后中国扩大进口的潜力和空间

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市场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提高。据世界经济论坛报告,2009年中国市场开放度位列全球第49位,较以前有了明显提升,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为今后扩大进口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为充裕的资金要素,有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条件。2009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人民币,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9%,创1986年以来的最高实际增速。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中国的出口总额。

今后,随着中国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为经济增长释放出一个长期而庞大的内需市场,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扩大对华出口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一起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今后中国扩大进口的重点和措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目前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今后将在优化进口结构、推动进口便利、完善促进体系等三个重点方面,采取8项措施,鼓励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1、按照产业政策要求,积极进口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等;

2、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和争端,鼓励增加自主要贸易顺差国的进口;

3、进一步优化进口关税结构,引导企业扩大进口;

4、继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和放宽进口管理,降低进口费用和成本;

5、不断完善进口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高政策透明度,营造良好贸易环境;

6、举办各类进口商品展览会、博览会、推介暨交易会等,带动中外经贸合作交流;

7、积极研究运用各种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扩大进口,包括为企业提供进口融资便利等;

8、继续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促进团,积极赴国外开展投资贸易促进活动。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5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评价指标 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一、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

贸易自由化对环境的影响,一般归结于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1.规模效应

在生产活动的污染系数一定和产业结构的布局一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污染系数和生产布局一定的情况下,贸易的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是负的,也就是说对环境是有害的。

2.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产生于贸易活动所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也就是说,开展贸易活动之后,原来多元化生产的国家会趋向于专业化生产,而且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而进口其他产品。对于一国的环境来说,如果扩大的出口部门的生产活动的平均污染程度低于规模缩小的进口部门,则该国的结构效应就是正的,也即自由贸易会使该国的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反之则结构效应为负,开展自由贸易将使该国的环境状况趋向恶化。

3.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指的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产单位产品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降低。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洁净环境的偏好增加,对“洁净环境”这种特殊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人们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购买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生产的产品。在不存在“政治失灵”的情况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与法规,使生产单位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下降,促使环境改善。

二、对外贸易与我国环境污染

1.出口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和纺织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尤其是纺织品占到了出口品的24%,这些产业在技术和资本均比较落后的条件下,主要是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及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进人世界市场。但是这些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密集型或轻度污染产业,如棉印染,丝印染、制革、毛皮鞣制等都是高度污染密集产业。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使这些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在出口创汇及巨大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大力发展这些产业,导致地区性的土壤污染与水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居民生活。吴江盛泽是著名的“丝绸之乡”,盛泽丝绸享誉国内外,但是当地丝印染业的发展却给盛泽镇河道下游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水污染,使渔业生产连连遭受重创。

2.进口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

目前,中国每年都进口大量的ODS(臭氧层损耗物质)和化肥、塑料薄膜等环境污染物。首先,进口CFC(氟氯,又名氟利昂)和使用CFC的空调器、冰箱等,加重了中国环境的压力,并增加了中国淘汰这类ODS难度,进而影响中国履行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其次,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使地面水富营养化,易造成赤潮并使近海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易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蔬菜等农作物也会受污染;而且还使土地严重板结,最终失去农业耕种价值。另外,中国自20世纪70年末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面积已扩大到5000余万亩。由于塑料薄膜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需400年之久),故形成“白色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亩地有残膜3.9公斤的条件下,玉米产量下降11%~12%,大豆下降5.5%~9.0 %,蔬菜下降14.6%~59.2%。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理论认为,生态环境不应成为贸易增长的牺牲品,对外贸易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观只重视出口多少,进口多少,比过去增长多少,评价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多,评价外贸与社会经济均衡发展少;对外贸成绩掩盖下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视而不见。

传统外贸发展观没有跳出贸易本身看问题,就贸易谈贸易。其发展评价指标概括不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全貌,更反映不出其发展规律。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趋势着眼,从社会经济整体结构和综合功能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目标,以开放、改革、发展为设计基本取向,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规律性。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对外贸易规模总量评价指标、服务或货物贸易总量比例评价指标、贸易收益增率比例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技术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等七个评价指标。从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角度出发,我们重点研究环境保护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1.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对外贸易生态效益是指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程度。对外贸易本身只是一种交易行为,但是支撑这些交易行为的是交易商品的物质生产。在这种物质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料等,必然要消耗或开采一定的物质资源。对外贸易的发展固然要以一定的物质资源作为基础,但不一定要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如果只有对外贸易的短暂效益,而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就谈不上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一,对外贸易源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必然要服务于自然。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奉献,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相容关系遭到破坏,人类自身也必然受到惩罚。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就是从对外贸易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对外贸易的作用。换句话说,也就是从对外贸易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目的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存,摒弃单纯以追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

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主要引用绿色产品贸易额作为评价指标。指一定时期内绿色贸易额在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适宜于货物贸易分析。它可取三个数据:进出口生态效益、出口生态效益、进口生态效益。可用公式表示为:

进出口生态效益=绿色贸易额(绿色出口额+绿色进口额)/进出口总额

出口生态效益=绿色出口额/出口总额

进口生态效益=绿色进口额/进口总额

用一定时期绿色产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来反映对外贸易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程度,能够及时监督贸易与环境相关性,调整进出口贸易对环境与生态的不利影响。其比值越大,说明对外贸易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越小,这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反之,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越大,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越差。出口生态效益指标评价出口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进口生态效益指标评价进口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其道理是一样的。政府及企业应根据检测指标及时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防止对外贸易对环境与生态的负面影响扩大。

2.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

对外贸易资源效益是指对外贸易对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对外贸易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高,则对外贸易资源效益好,反之则差。

资源是对外贸易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特别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永续性,而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就更为重要。

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资源按目前的开采水平,也不过够开采100年左右,我国已探明的石油资源,按目前的开采水平,不够开采40年,所以全力防止地球生态资源的衰竭和灭绝,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之内,既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就是从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评判对外贸易,以期达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该指标可引用单位耗材量和单位耗能量来评价,即一定时期内每出口或进口1个美元消耗多少原材料,一定时期内每出口或进口1个美元消耗多少能源,主要用于货物贸易分析。它可取三个数据,进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效益、进口资源效益。可用公式表示为:

进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量(单位出口耗材量+单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额/进口资源量(单位进口耗材量+单位进口耗能量)×进口额

出口资源效益=出口资源量(单位出口耗材量+单位出口耗能量)×出口额/出口额

进口资源效益=进口资源量(单位进口耗材量+单位进口耗能量)×进口额/进口额

单位耗材量与单位耗能量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资源的利用开发率,它等于出口或进口耗材或耗能总量与出口或进口之比,主要运用于货物贸易分析。该比值越高,说明资源的利用开发率越低,这时出口量越大,对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就越不好;反之,则资源利用开发率就越高,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

进出口资源效益反映的是出口与进口资源的比率情况,其比值大于1时,说明出口资源量大于进口资源量,此时比值越大,出口的规模越大,则资源消耗的越多;其比值等于1时,说明出口资源量与进口资源量相等;其比值小于1时,说明出口的资源量小于进口的资源量,此时比值越小,相对于进口资源来说,对本国的资源消耗越少,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好。出口资源效益反映的是出口资源量与出口额之间的关系,其比值越高,说明出口对资源的依赖越大,出口是以资源为代价的,出口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如果此时不计资源的总量和补给情况,一味地追求出口的规模总量,那么规模总量扩张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就越不好;反之则越小。进口资源效益反映的是进口资源与进口额之间的关系,其比值越大,说明进口资源性商品越多,对国内的资源补充程度越大;反之,则对资源补充程度越小。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6

一、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理论的演变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自古典学派以来的历代经济学家所重视。他们常常是自由贸易的热烈拥护者,极力宣扬扩大国际贸易的优越性。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仅令人信服地论证了贸易的静态利益,而且还包含有丰富的关于国际贸易动态利益(亦即发展利益)的思想。最早涉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的,应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提出的动态生产率理论和“剩余产品出口”(VentforSurplus)模型,对以后的理论发展有重要影响。斯密认为,分工的发展是促进生产率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分工的程度则受到市场范围的强烈制约。对外贸易是市场范围扩展的显著标志,因而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能够促进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加速经济增长。斯密的这些论述包含了国际贸易具有带动经济增长作用的最初思想。斯密的“剩余产品出口”理论更是着眼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首先假定一国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存在着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多余的资源可以用来生产剩余产品以供出口,这样贸易就为本国的剩余产品提供了“出路”。他写道,对外贸易可以“给国内消费不了的那一部分劳动成果开拓一个比较广阔的市场。这就可以鼓励它们去改进劳动生产力,竭力增加它们的年产物,从而增加社会的真实财富与收入”。[(1)]这种剩余产品的生产不需要从其他部门转移资源,也不必减少其他国内经济活动,因而出口所带来的收益及换回的本国需求的产品,也没有机会成本,因而必然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需要说明的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以国内充分就业和一般均衡为前提的,因此,出口部门的扩张是通过从进口替代部门转移资源来实现的,涉及进口替代部门缩减,就这一点而言,并不必然得出经济总量同时增长的结论。因此,“剩余产品出口”理论可与比较成本说互补。

李嘉图创立的比较成本理论,论证了贸易静态利益的基础。实际上,在他的著作中,也包含着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实现英国工业化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他指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积累。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会因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逐渐昂贵,工资(劳动力的价格)也将随之上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工资上涨将使利润下降,从而妨碍资本积累。通过对外贸易,如果能够从外国获得较便宜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原料,就会阻止在本国发生作用的土地收益递减倾向,促使经济增长。总之,李嘉图认为,通过进口廉价初级产品,阻止土地收益递减、工资上涨和利润下降倾向,就可保证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2)]

较为系统地论述贸易的发展利益的古典经济学家,是英国的约翰·穆勒。他关于贸易对经济发展贡献的论述给后来的经济学家很大的启发。他第一次明确区分了贸易利益和发展利益。他认为,国际贸易具有两种利益,一种是直接利益,另一种是间接利益。直接利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际分工,使生产资源向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产量和实际收入;二是通过贸易可以得到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该国经济活动持续进行所必需或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料。间接利益则表现在,通过贸易分工推动国内生产过程的创新的改良,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产品进口造成新的需求,刺激储蓄的增加,加速资本积累,等等。穆勒这样写道:“市场的扩张使生产加工过程趋于改善,一个为比本国更大的市场进行生产的国家能够引入更为广泛的劳动分工,能够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也更可能进行生产过程的创新和改良”。“开放了贸易,通过使人们熟悉新鲜事物,有时可以使一个原先因缺乏精力和雄心壮志而造成资源开发不良的国家经历一次工业革命,驱使那些原来满足于微不足道的舒适和惰散的人更为勤奋的劳动,以满足他们新的偏好,以致鼓励了储蓄,提高了资本的积累。”穆勒还指出,贸易通过下列途径推动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外国工艺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资本的收益率;外国资本的引进使生产的增长不仅仅依赖于本国居民的节约和精打细算,并且为本国居民提供了激励性的示范,向人们传输了新的观念。”[(3)]约翰·穆勒的这些精辟论述对后来发展经济学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贸易利益问题。

受古典经济学家上述观点和理论的启发,后来的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问题。与亚当·斯密“剩余产品出口”模型相似的有所谓“大宗产品”(Staple)出口带动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所谓大宗产品,主要指原材料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的开发和新发现,常常导致国内大量剩余。这些剩余由大批量的出口吸收,便可减少国内资源的闲置和失业,增加国民收入和消费,提高储蓄和投资,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一模式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因尼斯在30年代根据加拿大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史实中总结出来的,因此一般认为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这一思想还是有启发价值的。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有一个带动整个经济起飞或高速增长的领先部门。当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时,就有可能成为这样的领先部门。

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与发展中国家有特别密切的关系。他把经济分为两大部门,一个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的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传统的尚未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的农业部门。现代的工业部门采用现代技术,面向市场,易于接受变革。传统的农业部门技术落后,生产仅能糊口,没有什么产品流向市场,收入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现代工业部门运用再生产资本,雇佣工资劳动力,进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传统农业部门由于受制度和组织形式及资源条件的约束,劳动的边际产品低,并且常常低于其平均水平,劳动力供给因而具有“无限”的特点。现代工业部门的企业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吸收劳动力以扩张工业生产的积极性。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面对农业部门的低工资水平,工业部门只要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便可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加利润。借助资本的积累,工业部门得以不断扩张,吸收源源不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要现代工业部门的边际产出超过传统部门,整个经济就可以从劳动力转移中得到好处。尤其是在剩余劳动力尚未吸收完,资本主义部门工资不上升的情况下,利润和积累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将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将加速。如果资本主义部门即现代工业部门生产的是出口产品,传统部门生产的是进口产品,对外贸易的扩展无疑将有助于扩大现代工业部门产品的市场和需求,并降低劳动力的工资(因为食品的价格将因进口而降低),从而进一步增加资本主义部门的利润和积累,促进经济增长。

基于以上观点,再联系到19世纪后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国家利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事实,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EngineforGrowth)的观点便应运而生。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命题是D.H.罗卜特逊在30年代首次提出来的,50年代R.纳克斯对这一学说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纳克斯在分析19世纪国际贸易的性质时指出,19世纪的贸易不仅是简单地把一定数量的资源加以最适当配置的手段,它实际上是通过对外贸易把中心国家的经济成长传递到其他国家,即中心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引起的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大量需求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因此,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理论认为,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带动经济增长的:

(1)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的效益,它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因素。

(2)出口的增长也趋向于使有关国家的投资领域发生变化,使它们把资金投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率的领域,亦即它们各自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生产,就会提高劳动生产率。

(3)出口也使得一国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国内市场加上国外市场比起单独的狭小的国内市场就能容纳得下大规模的生产。

(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以降低成本,改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淘汰那些效率低下的出口工业。

(5)一个日益发展的出口部门还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并刺激加工工业或附属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部门的发展,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4)]

澳大利亚国际经济学家马克斯·科登提出了贸易对经济增长率影响的理论。他的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将对外贸易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并且特别强调外贸易对生产要素供给量的影响和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科登认为一国进行对外贸易,对宏观经济将产生以下5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收入效应,即通过贸易,提高了收入水平,贸易的静态利益转化为国民收入总量的增加。

第二,资本积累效应,当派生于贸易利益的一部分收入增加额被用于投资时,该国的资本积累就会增加。

第三,替代效应。如果投资品是进口含量较大的产品,则由于贸易的开展,会使投资品对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这将导致投资对消费的比率提高。因为投资成本的下降,人们更多地将收入用于投资了。投资率的提高无疑会带动经济增长率的上升。

第四,收入分配效应。贸易的发生将会使收入转向出口生产大量使用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的报酬大大提高。如果各个生产部门或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储蓄倾向是不同的话,则这种收入分配的变化又会影响储蓄率的高低。例如,当收入更多地分配于储蓄倾向较高的部门或要素所有者,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储蓄率就会提高,因而提高了资本积累率。

第五,要素加权效应。假定生产要素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不一致,那么产出的增长率就可视为各种生产要素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当出口扩大,并且出口生产使用的是那种增长更快的生产要素时,出口生产的增长率往往会提高得更快。科登认为,所有上述效应都是累积性的,这意味着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强化。[(5)]

80年代中期以来,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把创新作为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

这一理论通过对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大部分应归功于生产率的提高。基于这一事实,新增长理论构造了一系列模型,将创新活动内生化视为有目的的研究和开发投资的结果——这一投资活动的显著特征是不仅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率,而且有溢出效应和外部收益。在这里,创新是推动生产率增长的核心因素。新增长理论所揭示出的增长机制表明,如果对外贸易能够刺激一国的创新活动,便能促进该国的经济增长。显然,创新活动与对外贸易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种联系是通过更为广阔的市场、更为频繁的信息交流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对创新活动的刺激而实现的。可见,从新增长理论中能够引伸出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依据。[(6)]

以上我们极其简略地考察了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理论的演变。可以说,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深化,人们对国际贸易作用的认识也在不断扩展,对国际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态利益的认识,也更加深化了。开展国际贸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互通有无”,亦不仅仅着眼于通过交换获取静态贸易利益,提高消费水平和增进国民福利、而更多的,是通过贸易的发展促进信息、物质、思想的交流,激发本国的创新机制,从而带动经济发展。当然,国际贸易能否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现实的推动作用,这要取决于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稍后我们将作更深入的分析。

二、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

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作用,我们称之为贸易的发展利益或动态利益,已为理论研究和经济生活实际所证明。但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机制是什么?贸易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带动经济发展?上面介绍的关于国际贸易发展利益的各种观点中虽都有所涉及,但都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下面试作些归纳性分析。

概括说来,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

1.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把本国的企业纳入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之中。一方面,持续的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将促使本国的企业提高效率。竞争必然加速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过程,同时促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的规模,从而优化本国的市场结构,改善本国企业的实绩。即使本国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仍然不得不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企业不能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展开竞争。为了扩大在国外的市场份额,出口企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生产出成本低、质量好的商品去参与竞争,并不断按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按国际标准生产,按国际营销惯例办事。这无疑会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无疑是一国经济发展最本质的基础。

2.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

先看出口。出口企业往往是面对世界市场来组织生产,市场容量大,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事实上,许多工业部门要求有适度的初始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性质,如汽车、电冰箱、电子计算机等等,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可以使成本降低很多。如果一国的企业在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这一类商品的同时,还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同类产品,那就不仅企业能提高赢利水平,而且国内公众也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不仅如此,在出口贸易的带动下,一个工业部门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以致各种各样的从属的工业部门都建立起来。因为在经济运行中,各产业之间呈现出各种联系。所谓“联系”,是指一个部门在投入和产出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两个方面:一是后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联系;二是前向联系,即某个部门同吸收它的产出的部门之间的联系。如果出口产业是“联系效应”大的主导产业,就可取得很大的“乘数效果”,带动其他一系列部门的发展,从而循环反复地连续推动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的增加,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再看进口。从国外引进国内没有生产的产品,往往能起到开拓国内市场,引导新产业成长的作用。由于国内仍未生产,一时无法确定新产品会有多大的市场,即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社会需求量究竟是多少。当国内进口需求很大,以致即使高关税壁垒也难以阻挡进口时,国内企业就得到了明确的生产信号,进口替代的工业由此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进口替代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就是进口商品刺激国内需求,进而导致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产生。如果条件具备,进口替代部门还能转变为出口部门。进口国外的新产品还可促进一国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

3.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进口看,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将直接促进国内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其作用类似于创新对增长的刺激,而且还节省了创新的成本。从出口看,出口的扩大使得创新活动所能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反过来刺激本国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经济增长。

4.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说,国际贸易从三个方面促进一国的资金积累。一是出口部门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提高积累率,从而加速发展。二是外贸的发展为引进外资提供必要的条件。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最终是由该国的出口能力决定的。出口越多,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的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进口往往同国家之间的借贷关系联系在一起,这又可利用外国的资金来引进技术和设备等等。三是对进口竞争部门提供刺激。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满足于现有的市场,积累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进口市场竞争的出现,使企业产生了提高积累率的巨大压力。无论什么情况,积累总是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5.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现代经济发展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结构优化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或合理化,是指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协调发展以及各产业内部的结构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结构,以及各产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移。扩大对外贸易,无疑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平衡的增长,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刚好符合,因此需要利用世界市场。当国内资源过剩而需求不足时,就面对国外市场组织生产;而在国内需求很大,但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条件时,就适当进口。另一方面,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引进竞争机制,就必然要发展本国具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以优化资源配置。进出口竞争的刺激和进出口结构的不断调整,又会促进本国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6.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对一国生产和消费所产生的示范作用和某种教育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交换带来的利益还要大,它促进人们思想的进步、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尤其是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孕育出来的精神文明成果,诸如效率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等,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尤为重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抵制资本主义固有的腐朽思想侵蚀的同时,大胆吸收一切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使人民逐渐摆脱封建的、小生产的以及“左”的思想的束缚,抛弃了封闭落后、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精神包袱,大踏步走向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舞台,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

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内的条件,也有国际环境条件;既有微观条件,也要有宏观条件。由于各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呈现出多样化,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性,没有统一的模式。

首先,国际贸易能否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要看该国的经济主体能否采取合理的行动,能否对国际贸易作出合理的行为反应,要看该国是否具备必要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从微观主体来看,如果企业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那么即使面对巨大的进口竞争压力,它们也会无动于衷,不会去迎接竞争而努力提高自身的效率。即使有进口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它们也可能不去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以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当然,企业更不会积极谋求扩大出口而积极从事创新活动,不会谋求最大限度的规模经济,由出口而获得的收入和剩余也将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更谈不上实现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从市场发育状况看,如果缺乏完备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在本国不能充分自由地流动,那么由进出口所引起的经济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配置就无从谈起。就拿出口来说,它对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大小与否,取决于出口部门与国内经济其他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交换等各方面的联系程度,这就要求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作为联系的“渠道”,这样,出口的增长才能通过市场这一中介向各个部门传递经济和技术的“信息”,通过出口的扩大而牵动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带动经济增长。如果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要素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之间、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之间的联系程度较低,即使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动力,但由于出口的增长向各经济部门传递动力的各种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渠道不畅或中断,或者其他经济部门无力或无法作出积极的反应,那出口增长就无法带动经济增长,而且出口本身也会衰竭下来。另一方面,出口产品生产函数的性质对出口作用的大小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使用不同投入系数、使用不同生产要素的出口产品往往具有不同的联系效果。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质及其技术水平与其他部门技术水平的差异程度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变量。如果出口生产的技术水平与其他部门相差不多,或出口的扩张仅仅是外延规模的扩大,没有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则其他部门从出口的发展中受益的可能就很小。

其次,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对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开展国际贸易,会引起本国生产要素收益发生变化。从短期看,贸易会引起出口行业的产品价格上升,因而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获益;同时,进口竞争行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因而这个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都会受损。从长期看,贸易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出口部门和进口竞争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引起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收益。所谓“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概括了这种情形,即:开展贸易后,会使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而使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如果贸易引起分配格局的变化变得十分不合理或不公正,就会涉及社会的安定,影响经济的平衡增长。这样,政府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和措施,比如利用税收、补贴等等办法,使任何个人或阶层都不因对外开放而蒙受收入水平绝对下降的痛苦。进一步分析,如果出口收入的国内分配有利于对国产品具有较高消费倾向的集团,其结果就会有效地提高对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带动本国的生产和就业。当出口收入的增加集中到储蓄倾向较高的居民手中,则出口的扩大又会给其他部门的增长提供资金,提高投资水平。反之,如果有较高进口倾向的集团或对进口品消费倾向较高的居民更多地得到了出口收入,则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就受到了削弱。当然,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但贸易引起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则是可以肯定的。

再次,国际贸易能否持续地带动一国经济发展,还要看能否在总体上保持贸易收支的平衡。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对外贸易的基本功能是维持国民经济的总量均衡,而这一点会集中反映到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平衡上来。一方面,国民经济中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是出超还是入超;另一方面,贸易收支的平衡状况又制约对外贸易是否有效的帮助一国经济达到总量均衡。实践表明,贸易收支平衡是外贸增长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对一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而著称的西方经济学家哈罗德,把对外贸易收支平衡的变动同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命题:一国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可能形成入超倾向。这里暗含着这样的意思:如果该国不能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贸易收支平衡,那迟早要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就曾经因贸易收支逆差过大,外汇储备不足,不能支持高速增长的进口而实施紧缩,放慢经济增长的步伐。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出现一段时期的贸易收支逆差,是难免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益的。[(7)]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且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地缩小这种差距。即使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一定时期内也不足以消除贸易入超的倾向。再者,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强化贸易入超倾向,因为外资的流入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通常会以进口的方式带进一部分投资品,使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规模扩大,而且投资引进进口需求往往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性的。尽管这种进口从短期看不需要支付外汇,但从长远看还是要靠出口来支付,还是会成为产生贸易入超的一个因素。一些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开办初期需大量进口关键设备、原材料等,会直接影响到短期的贸易收支平衡。

发展中国家在较长时期出现一定规模的入超,既是实行开放发展模式所必然带来的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从市场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保持一定的贸易入超,实际上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在国内搞建设。当然,若出现严重的国际收支平衡,则会对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巨大的冲击,妨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入超规模不能过大。还应特别指出的是,要密切注视并具体分析产生贸易入超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进口过多的高档消费品等等而导致的贸易入超,对国民经济增长就有弊而无利。这种情况是极可能产生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外贸易的“示范效应”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刺激本国人民为实现经济增长、提高消费水平而奋发努力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它也有刺激“消费早熟”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开放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面对发达国家消费模式的强烈引诱,常常试图在低水平生产的基础上实现高消费,导致进口过大,从而对贸易收支形成强大的压力。如果贸易收支不平衡进入了非常严重的状况,那政府就应当进行干预。

最后,国际贸易能否发挥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要看一国能否选择正确的外贸政策和外贸发展战略,并能适时地根据变化了的国内外情况调整这种政策和战略。

注释:

(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9页。

(2)参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五、六、七章,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3)上述引文转引自许心礼等:《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页。

(4)转引自姚曾荫主编:《国际贸易概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5)参见许心礼等:《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0~11页。

(6)熊贤良;《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条件》,《国际贸易问题》杂志1993年第7期。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7

关键词 进出口贸易 风险 防范措施

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进出口的贸易收益相比较一些普通的贸易有着很高的利益,同时市场的竞争和风险也会逐渐增多,所以进出口的贸易企业一定要将贸易过程中的风险意识提高,完善自身风险的管理和预警体系。现在国家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过程中的风险逐渐增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同时将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监管体制不严格、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的问题反映出来。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欺诈事件不断增多,对企业的贸易事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进出口贸易正常的秩序产生了干扰。本文就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的风险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一、进出口的贸易现状

(一)没有完善风险的管理体系

现在有很多进出口的贸易企业没有有效完善和调整管理风险的体系,整个管理体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的立法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不对等,没有有效的法律对进出口的贸易活动进行有效规范;没有将专业的管理风险结构建立好,使得企业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时候没有组织保障;企业内部没有将风险管理科学且合理的机制建立好,一旦面对风险的时候管理机制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比较差

企业内部对进出口的贸易风险进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国家有很多进出口的贸易企业没有充分重视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风险,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非常薄弱。发现和控制风险都是由企业的管理层决定,假如企业中的领导人员自身没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不具备长远风险观念,发现风险的时候没有采取合适的防范风险措施,企业就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取得自己生存的空间。

(三)没有健全预警制度

风险的预警制度是给进出口贸易提供保障的基础制度,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对企业的收益进行最大程度的保护。可是现在我们国家有很多进出口的企业没有将风险的预警制度建立好,其主要的问题是预警的效率很低且非常不稳定,没有将科学且规范的预警制度建立好,就不能够将预警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现在有很多企业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和程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很容易出现进出口的贸易风险,如果没有健全风险的预警制度,很容易导致风险的损失扩大。

二、针对进出口的贸易风险提出的防范措施

(一)改变企业的思想观念

在进出口的贸易活动中管理风险的情况能够发现,自觉对风险实行管理制度和充分认识管理风险的重要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尽管管理风险的最终目的是对企业进出口的经济利润进行有效保障,可是具体实施的时候,会因为眼前一时的利益出现抵触的心理。其主要的原因是管理风险是具备前瞻性的一种行为,通常风险都会滞后发生,并且风险的发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时候会发生,有的时候又不会发生。所以,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风险发生的不确定、前瞻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不是很了解,在进出口的贸易活动中就不能够有效实施风险的管理制度。基于此,企业一定要改变员工的经营观念,在其传统的观念上进行不断更新,增强企业员工防范风险的意识,将防范风险的意识贯穿在企业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全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力度增强。

(二)仔细调查合作企业的资信

资信实际上是指企业在商业中的形象和企业实际的经济状况。企业的商业形象主要是指企业的商业作风、道德和信誉等。企业的经济情况是指企业注册的资本、每年的盈利额、授信的额度以及企业账户的余额,还包括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业务的范围等。合作伙伴的资信情况与对方是否有足够的诚意履行约定以及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责任有着很大的关系。判断合作企业资信好坏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履约诚实守信。第二个是履行合约的能力。在企业进行实际进出口的贸易活动时,必须要先对合作企业资信状况进行仔细调查,将自己预期想要达到的经济目标实现,防止自己遭遇上当受骗的情况,避免在交易过程中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建立健全企业的资料系统库

企业想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建立准确、客观的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所以企业在建立风险预警制度之前一定要将数据库建立好,及时提供给风险的预警系统客观、准确、可靠的资料,方便预警系统快速生成价值更大的信息。采取网络技术能够全方面研究和调查国家的市场情况,对进出口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外汇的市场有没有出现变化,在该基础上再收集、转换和处理信息,不断更新企业的数据库。该方法能够将企业数据库信息可靠性、真实性、连续性、及时性和全面性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预警机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健全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现在的网络技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取的资源能够及时共享出来,形成科学、合理且统一的风险预警和评估系统,一旦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活动中出现风险,该系统能够及时对贸易的形式进行分析,及早解决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努力将潜在与贸易中的风险危害程度降到最低,提高企业风险的管理效率。

三、结束语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进出口贸易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的制度进行分析,找出能够防范风险的措施,希望提出的措施能够帮助进出口贸易企业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风险。与此同时,进出口贸易的企业需要对国家内外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环境进行仔细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结算、价格、汇率和国家风险建立完善的管理和预警体制,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的防范意识,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将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的风险有效化解,使得企业能够可持续且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露露.我国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主要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D].西北大学,2007.

[2] 孙旭.出口企业收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进出口贸易活动篇8

自2013年12月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后,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出现了新局面,对外贸易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我国与海合会成员国的贸易显著提速, 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7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2014年海合会成员国重启和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ncil),简称海合会(GCC))国家——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巴林、卡塔尔、阿曼——位于“一带”与“一路”的交汇点上,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加快发展我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贸易并挖掘双边贸易潜力,对实现我国外贸转型发展、调整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巩固贸易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与GCC国家贸易发展现状

(一)贸易规模增长迅速,我国以逆差为主

中国与GCC国家的经贸合作深入始于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的建立,同年中国与GCC在北京签署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双边自贸区谈判,双边贸易发展活跃,2010年中国-GCC建立战略对话机制,双边贸易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图1)。自2004年-2013年,我国与GCC贸易额从247.32亿美元增长到1653.47亿美元,年均增速28.1%,远高于同期我国外贸年均增速18.1%的水平,其中中国向GCC出口从104.36亿美元上升至596.77,年均增速23.7%,从GCC进口由142.96亿美元上升至1056.70亿美元,年均增速32.4%,而同期,我国外贸出口年均增速18.6%,进口年均增速17.7%。由于从GCC进口年均增速显著高于出口年均增速,我国对GCC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图1),2012年,中国对GCC逆差464.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3年稍有下降,但依然达到459.93亿美元,占双边贸易额的28%。

(二)贸易商品结构体现明显的互补性

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是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其将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成品。按此分类方法,我国从GCC进口商品非常集中,主要是第3大类,即矿物燃料、润滑剂和原料,中国从GCC的石油、天然气进口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4-2013年,其占中国从GCC进口总额的比重从79.47%升至84%,其次为第5大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主要是与石油有关的石化和塑料等产品,但是该产品进口呈明显下降趋势,2004-2013年,其占中国从GCC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7.83%下降至13.85%,但是这两项总和占中国从GCC进口总额一直维持在97%左右。

我国向GCC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6-8类,即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2004-2013年,这三类产品出口占中国向GCC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92%-94%。随着GCC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和国内建设的展开,中国向GCC工业制成品出口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出口增速上看,2004-2013年均增速超过100%的商品包括皮革、皮革制品、钢铁、发电机械设备、金属加工机械、其他运输设备以及摄影仪器、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钟表等;从出口规模看,2004年,中国向GCC出口还以纺织、服装及有色金属为主,其占当年中国向GCC出口总额的三成以上,到2013年,出口以钢铁、一般工业机械、设备和机器零件、电信和录音机音响设备和仪器以及服装及衣服配件为主,四项共计占中国当年向GCC出口总额的34.3%。总体上看,中国向GCC国家出口以其严重缺乏的工业制成品为主,而从GCC进口的则以中国稀缺的原油等初级产品为主,双边贸易结构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三)双边贸易地位迅速提升

贸易规模的扩大一方面体现了贸易国经济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贸易国相互需要的结果。GCC成员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能源产业发达,是世界重要的能源输出主体,但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品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原油进口依存度2014年达到59.6%,同时我国又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丰富廉价的工业产品和生活消费品需要广阔的销售市场。

贸易产品的互补性既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双边经济的协同发展。2004-2013年,中国向GCC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从1.76%上升至2.7%,从GCC进口占中国进口比重从2.55%上升至5.42%,而同期,GCC向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比重从5.01%上升至9.75%,从中国进口占其进口比重从6.76%上升至11.20%,双边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14%上升至3.98%,年均增长7.9%,占GCC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5.63%上升至10.23%,年均增长7%。当前,GCC国家已上升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GCC第三大贸易伙伴。

中国与GCC国家贸易规模的扩大是双边经济发展和需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则体现了双边比较优势的差异性,贸易地位的提升是双边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良好预兆。所有这些都是由双边贸易的发展条件决定的。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GCC国家贸易的发展条件

(一)中国-GCC自贸区谈判为双边贸易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的基础

中国-GCC自贸区谈判始于2004年,2005年双方建立了自贸区谈判工作机制,制定了谈判工作大纲,并就货物贸易的关税减让等问题进行了磋商,到2008年,双方共举行4轮谈判,在货物贸易谈判大多数领域达成共识,并启动了服务贸易谈判。2009年第五轮谈判双方就货物贸易主要关切和服务贸易初步出价进行了深入磋商,并就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经济技术合作和自贸协定案文等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2010年中国--沙特经贸联委会第四届会议上双方明确要加快推动中国-GCC自贸区谈判,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更加自由便利的环境。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就是以“一带一路”为纲,以自贸区为目,推进中国-GCC自贸区势在必行。2014年中国-GCC自贸区谈判重启,这是机遇也是挑战,GCC成员国和我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自贸区谈判的推进对双边贸易的扩大提供了动力和条件,这也是重要机遇。特别是我国现在正经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转型升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不断改善,产品技术含量也在逐步升级,这更为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扩大对GCC出口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推进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能源消费激增,对GCC油气资源的进口需求也在激增,而推进中国-GCC自贸区谈判,也为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中国-GCC战略对话机制为双边经贸深入广泛合作明确了方向

中国-GCC自贸区谈判还在进行中,中国-GCC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在以战略对话的形式推进着。迄今为止,中国-GCC战略对话机制已进行三轮。 2010年在北京启动第一轮战略对话,并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关于战略对话的谅解备忘录》,奠定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基础;2011年第二轮战略对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双方明确要根据《谅解备忘录》以及2004年在北京签署的“经济、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完善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文化、教育、科研、环境、卫生等领域的磋商、协调与合作机制,并为此制定行动计划,确定具体时间表,尽早完成自贸区谈判;原定于2012年的第三轮战略对话推迟至2014年在北京举行,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战略对话2014年至2017年行动计划》,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第三轮战略对话新闻公报》,公报确定了双方在政治、经贸、能源、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合作目标,强调双方应加快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认为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建立自由贸易区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双边战略对话机制逐步分层次明晰了双方对对方的重要性,如果说第一轮战略对话是“敲门砖”,第二轮则夯实了双方合作的“基本平台”,第三轮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定了双方经贸合作的目标,还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制定了行动计划。中国-GCC战略对话机制为双边交流合作特别是经贸合作搭建了阶梯,每一轮对话都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双方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深入合作。启动战略对话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2011年双边贸易额猛增了44.51%,2011-2013年双边贸易年均增速22.37%,2014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就接近了2013年全年的贸易量。双边战略对话不仅直接带来了贸易量的扩大,也促进了双边在投资和能源领域的合作,中国企业在基建、消费品和电信等领域加大了对GCC的投资力度,GCC也进军中国管理市场,双边投资活动带动了投资品的贸易,间接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中国-GCC战略对话的进行与不断升级为双边经贸深入广泛合作描绘了前景,明确了方向。

(三)“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GCC双边贸易注入了活力

中国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战略,“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也是提振我国经济的重要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在经贸合作方面覆盖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广泛领域。“一带一路”战略经中国提出后,得到了GCC成员国的广泛响应,GCC成员国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和伊斯兰文化圈中心地带,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辐射中东、非洲以及中亚和南亚等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其多个国家位于我国出口欧洲和非洲的重要通道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中国-GCC互联互通,双方在该战略框架下通过重启自贸区谈判和加强双边战略对话,逐步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提高贸易投资水平,促使双方在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潜力充分释放。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和GCC的比较优势充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GCC双边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双边贸易迸发新的生机,双边在巩固货物贸易的基础上,还可不断加强文化交流和信息沟通,促进服务贸易、金融投资合作,带动双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中国与GCC成员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挑战就有机会,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通过加强双边战略对话,促进双边自贸区谈判,中国-GCC国家贸易会有新的突破。

三、中国与GCC国家贸易展望

(一)加强双边能源贸易与合作

GCC成员国石油储量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约45%,天然气储量约占世界23%,作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之一,中国从GCC进口商品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自2006年美国石油进口下降开始,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激增的能源消费需求形成了GCC能源出口的新保单,双边能源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启动双边自贸区谈判时,中国油气进口占GCC油气出口比重为5.85%,占中国油气总进口的比重为23.67%,2010年双边战略对话机制建立后,2011年中国油气进口占GCC油气出口比重上升至10.81%,增长了将近1倍,占中国油气总进口的比重为25.86%,随着双边自贸区谈判和战略对话的持续推进,到2013年,中国油气进口占GCC油气出口比重已上升至12.03%,占中国油气总进口的比重则上升至28.17%,达到历史新高。 2004-2013年,中国油气进口年均增速26.37%,GCC成员国油气出口年均增速20.46%,中国从GCC油气进口占中国油气总进口年均增速2.24%,而GCC向中国油气出口占其油气总出口年均增长8.57%,GCC对中国油气出口增长迅速。能源贸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都将是双边贸易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拉近了中国与GCC成员国的关系,增进了互访和交流,在该战略背景下,随着自贸区谈判和战略对话的进行,希冀GCC能向中国石油企业开放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市场,促进双边能源合作和双边贸易的可持续性。

(二)提升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扩大对GCC制成品出口

中国-GCC成员国贸易的另一主要交易对象就是工业制成品,其中GCC向中国出口制成品主要是源于其资源优势的第5大类化工产品,而中国向GCC出口制成品则是源于中国的生产制造优势的第6、7、8三大类,包括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从产品技术含量和要素密集度的角度来看,2004-2013年,我国出口GCC产品中低技术含量制成品增速最快,年均为35.59%,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出口增速最慢,年均为23.62%,中等技术含量和高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29.25%和30.55%。低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增速经历了一个过山车,从2004年的20.75%上升至2008年的93.81%,之后开始下降,2013年降至8.12%,而高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则呈缓慢上升之势,2004-2013年我国向GCC高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从15.15%上升到19.09%,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出口比重也有所上升。这一方面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了产品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是GCC市场对制成品消费水平的提升使然。由于中国与GCC成员国贸易长期表现为逆差,GCC的资源优势源于天然,我国的生产制造优势则重在人为,要缩小逆差,扩大出口,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我们的生产制造优势,适应GCC市场对制成品的高端要求,借助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势环境,不断提升制成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产能,扩大对GCC高水平制成品出口。

(三)促进双边服务贸易发展

基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和贸易现状,中国-GCC能源与制成品贸易无疑是最值得关注和需要充分发展的,但是,随着世界服务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步入世界服务贸易大国之后,中国-GCC服务贸易也是值得期待的。2004-2013年,GCC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6.54%,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4.91%,进口年均增长17.19%,进口需求增速明显。GCC进口服务需求增长最快的是运输和旅游服务,其次是商业服务,出口服务增长最快的是其他商业服务,其次为通讯和旅游服务。而同期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18.55%,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6.84%,进口年均增长19.8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我国服务出口增长最快的是金融服务,其次为文化和娱乐服务、许可证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建筑服务,进口增长最快的也是金融服务,其次为文化及娱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总体上,中国和GCC成员国服务贸易都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加之双边市场容量可观,而双方在服务贸易的交易对象上又具有显著的差异,所有这些都为双边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此外,相较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更有助于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所以,积极促进双边服务贸易发展,既符合双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福利水平。

随着双边重启自贸区谈判、持续推进战略对话机制,加上“一带一路”战略的利好推动,中国-GCC成员国经贸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期,抓住机会就是获得了制胜法宝。为此,我们应该加快推进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产能,拓宽外贸渠道,促进我国外贸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①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fta.mofcom.gov.cn/index.shtml.

②根据UNCTAD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③根据UNCTAD数据库数据整理计算.

上一篇:数字与信息教案范文 下一篇:网络专题的制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