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流程范文

时间:2023-10-30 18:15:41

量化投资流程

量化投资流程篇1

尽管量化投资已经成为市场投资的发展趋势,但是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是很熟悉量化投资。一方面是由于量化投资一定程度上依赖数学模型,而赚钱的投资模型都是机构的秘密武器,不会轻易披露。另一方面是由于量化投资采用计算机系统,设计各种交易手段,有着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与技术要求,现在许多量化投资都是计算机自动执行的程序交易。另外,量化交易者,俗称宽客(quants)的交易和故事多多少少增加了量化投资的神秘感。所以,人们一般把量化投资称为“黑箱”。纳兰(Narang,R.,2012)描述了量化交易系统的典型构造,打开了量化投资的“黑箱”。纳兰认为阿尔法模型用来预测市场未来方向,风险控制模型用来限制风险暴露,交易成本模型用来分析为构建组合产生的各种成本,投资组合构建模型在追逐利润、限制风险与相关成本之间做出平衡,然后给出最优组合。最优目标组合与现有组合的差异就由执行模型来完成。数据和研究部分则是量化投资的基础:有了数据,就可以进行研究,通过测试、检验与仿真正确构建各个模型。预测市场并制定策略是量化投资的核心,即阿尔法模型在量化投资中处于核心地位。随着量化投资的不断发展,量化投资模型也在不断改进。简单的策略可能就是证券或组合的套利行为,如期现套利组合、市场异象研究中的差价组合等。统计套利策略是经典的量化投资策略,如匹配交易或携带交易。近年来,高频交易成为量化投资的重要内容,基于高速的计算机系统实施高频的程序交易已经是量化投资的重要利器。丁鹏(2012)将量化投资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量化选股、量化择时、股指期货套利、商品期货套利、统计套利、期权套利、算法交易、ETF/LOF套利和高频交易等。他认为量化投资的优势在于:纪律性、系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分散化。

二、量化投资“黑箱”中的构造与证券投资学的差异

在传统的证券投资学中,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和期权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四块基石。前两者主要依靠均值-方差组合优化的思想,后两者则主要依靠市场的无套利条件。传统的投资方法主要是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两大类,而量化投资则是“利用计算机科技并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去实现投资理念、实现投资策略的过程”。从概念看,量化投资既不是基本面分析,也不是技术分析,但它可以采用基本面分析,也可以采用技术分析,关键在于依靠模型来实现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为了分析量化投资对证券投资学的启示,本文从量化投资“黑箱”的各个构成来探讨量化投资与证券投资学中思路和观点的差异。

(一)资产定价与收益的预测

根据组合优化理论,投资者将持有无风险组合与市场风险资产组合,获得无风险利率与市场风险溢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则将此应用到单一证券或组合,认为证券的风险溢价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与风险贡献比率一致的风险溢价,超过的部分就是超额收益,即投资组合管理所追求的阿尔法值。追求显着正的阿尔法是资产定价理论给实务投资的一大贡献。基于因素模型的套利定价理论则从共同风险因素的角度提供了追求阿尔法的新思路。其中,法玛和佛伦齐的三因素定价模型为这一类量化投资提供了统一的参考。可以说,在因素定价方面,量化投资继承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对于因素定价中因素的选择,证券投资学认为,对资产价格的影响,长期应主要关注基本面因素,而短期应主要关注市场的交易行为,即采用技术分析。在量化投资中,主要强调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进行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技术分析类似。但是,在技术分析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论,而量化投资则强调投资的规则化和固定化,不会因人的差异而有较大的不同。另外,量化交易更强调从统计和数学模型方面寻找资产的错误定价或者进行收益的预测。

(二)无套利条件与交易成本

在证券投资学里,流动性是证券的生命力。组合投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及套利定价理论等都认为市场中存在大量可交易的证券,投资者可以自由买卖证券。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各种交易都能实现,如套利交易。根据套利定价理论,一旦市场出现无风险的套利机会,理性投资者会立即进行套利交易,当市场均衡时就不存在套利机会。现实市场中往往存在套利限制。一是因为凯恩斯说的“市场的非理性维持的时间可能会长到你失去偿付能力”。二是因为市场总是存在交易费用等成本。但证券投资学中,对市场中套利限制与非流动性的关注较少,这是因为传统金融理论中简化了市场结构。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在既定的交易规则下,金融资产交易的过程及其结果,旨在揭示金融资产交易价格形成的过程及其原因。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不同的市场微观结构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是不同的。因而,从量化投资的角度看,为了降低交易带来的价格冲击,能实施量化投资策略的证券往往都应有较好的流动性,因为交易时非流动性直接影响投资策略的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讲,量化投资时的交易成本不仅包括交易费用,更主要的是要考虑市场交易冲击的流动性成本。

(三)风险控制与市场情绪

在证券市场中,高收益与高风险相匹配。量化投资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在证券投资学中,系统性风险主要源于宏观经济因素,非系统性因素则主要源于行业、公司因素,并且不考虑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在量化投资中,较多地使用因素定价模型,不仅会考虑市场经济因素,而且会考虑交易行为等因素,只是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多模型的量化投资系统中自然包括了这两方面的因素。除了各种基本面和市场交易的因素风险外,量化投资还有自身不可忽视的风险源。一方面,量化交易中,部分交易是采用保证交易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这种杠杆交易具有放大作用,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市场冲击的流动性成本也是量化投资的风险控制因素,理所当然地在图1的风险控制模型中体现出来。另外,在一般的投资过程中,市场情绪或多或少会成为风险控制的一个对象。然而,在量化投资中,更多的交易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如程序交易等,这样以来,投资者情绪等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在量化投资的风险控制模型中较少地考虑市场情绪以及投资者自身的情绪,主要是通过承担适度的风险来获得超额回报,因为毕竟减少风险也减少了超额回报。

(四)执行高频交易与算法交易

在对未来收益、风险和成本的综合权衡下,实现投资策略成为量化投资的重要执行步骤。为了达到投资目标,量化投资不断追求更快的速度来执行投资策略,这就推动了采用高速计算机系统的程序化交易的诞生。在证券投资学里,技术分析认为股价趋势有长期、中期和短期趋势,其中,长期和中期趋势有参考作用,短期趋势的意义不大。然而,随着计算机信息科技的创新,量化投资策略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谁能运作更快的量化模型,谁就能最先找到并利用市场错误定价的瞬间,从而赚取高额利润。于是,就诞生了高频交易: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和进行量化分析,快速做出交易决策,并且隔夜持仓。高频交易的基本特点有:处理分笔交易数据、高资金周转率、日内开平仓和算法交易。高频交易有4类流行的策略:自动提供流动性、市场微观结构交易、事件交易和偏差套利。成功实施高频交易同时需要两种算法:产生高频交易信号的算法和优化交易执行过程的算法。为了优化交易执行,目前“算法交易”比较流行。算法交易

优化买卖指令的执行方式,决定在给定市场环境下如何处理交易指令:是主动的执行还是被动的执行,是一次易还是分割成小的交易单。算法交易一般不涉及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和证券选择问题。 三、对量化投资在证券投资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量化投资的“黑箱”构造与证券投资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证券投资的教学中应当考虑量化投资发展的要求。

(一)市场微观结构与流动性冲击

在理性预期和市场有效假说下,市场价格会在相关信息披露后立即调整,在信息披露前后市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在证券投资学里,一般认为价格的调整是及时准确的,然而,现实的世界里,价格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在不同的频率下,这种价格形成过程的作用是不同的。在长期的投资中,短期的价格调整是瞬间的,影响不大。然而,在高频交易中,这种价格调整过程影响很大。市场微观结构就是研究这种价格形成过程。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有两种基本的模型:存货模型和信息模型。存货模型关注商委托单簿不平衡对订单流的影响,解释没有消息公布时价格短暂波动的原因。信息模型关注信息公布后信息反映到价格中的这一过程,认为含有信息的订单流是导致价格波动的原因。无论是关注委托订单的存货模型还是关注市场参与者信息类型的信息模型,这些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加强了流动性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强调流动性在量化投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一般的证券投资学中基本没有市场微观结构的内容,因而,为了加强证券投资学的实用性,应关注市场微观结构的内容与发展。

(二)业绩评价与高杠杆

对于证券组合而言,不仅要分析其超额收益和成本,还要考虑其风险与业绩。在组合业绩评价中,一方面要考虑风险的衡量,另一方面则要分析业绩的来源。在证券投资学中,组合业绩来自于市场表现以及管理者的配置与选股能力。对于量化投资而言,市场时机和管理者的能力依然重要,然而,量化投资的业绩评价还应考虑另一个因素:高杠杆。量化交易中,部分交易是采用保证交易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这种杠杆交易具有放大作用,在市场好的时候扩大收益,但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会加速亏损,这些与传统的业绩评价就不太一样。在一般的证券投资学里,业绩评价主要考虑经风险调整的收益,很少考虑其杠杆的作用,这不仅忽略了杠杆的贡献,而且有可能夸大了投资者的技能水平。

(三)人为因素与模型风险

在量化投资中,非常注重计算机对数据和模型的分析,这突出了量化投资的规则性和固定性。然而,实际中,别看量化采用了各种数学、统计模型,但策略设计、策略检测和策略更新等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决策。量化交易策略与判断型交易策略的主要差别在于策略如何生成以及如何实施。量化投资运用模型对策略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借助计算机实施策略,能够消除很多认为的随意性。但是,量化策略毕竟体现投资者的交易理念,这一部分依赖于投资者的经验,一部分依赖于投资者对市场的不断观察与更新。实际上,人始终处于交易之中,对于市场拐点以及趋势反转的判断主要还是依赖投资者的经验。光大的乌龙指事件充分表明了人为因素在量化投资中的两面性:决策实施依赖于人的设定,而人的设定不仅依赖于经验,而且人还会犯错。人之所以会犯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市场的认知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则是人们使用了错误的模型。经典的证券投资理论中,股票价格的变动被认为是随机的,小概率事件出现的机会比较小,但是经验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具有肥尾现象,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机会超出了人们原先的认识,即市场还会出现“黑天鹅”。更为关键的是,量化投资更依赖数学和统计模型,这就使得量化投资存在较大的模型风险,即使用了错误的模型。为了防范模型风险,应采用更为稳健的模型,即模型的参数和函数应该适应多种市场环境。近年来,研究表明,证券收益及其与风险因素的关系存在较大的非线性,同时,市场中存在一定的“噪声”,采用隐马尔科夫链等随机过程和机器学习等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信息处理成为量化投资的重要技术支持。

(四)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启示

量化投资流程篇2

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久高速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不断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货币基础,与此同时,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积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纷纷上马大型的建设项目,包括农林水利、电力、公路、铁路、住房、城市基础建设及其他工业。这些项目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大的特点。虽然我国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是还不足以改变当前投资项目评估的混乱现状。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发改委出台四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后,各个地方政府纷纷上马大型建设项目,这也暴露出了投资总量偏大、结构失衡、预算超支等严重问题,而项目整体投资分析研究的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项目投资决策评价多从财务的角度出发,分析得出各种财务支持指标,从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但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过程存在众多难点和困境。因此,优化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现状分析

无论对于政府投资还是企业投资而言,资本性项目投资均具有投资内容独特、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变现能力差和投资风险大的特点。这也决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过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保证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不失误。

(一)资本项目投资决策指标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前两个指标是非折现指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而后四个指标是折现指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了资金时间价值。从非折现指标向折现指标的过渡也反映了投资者对资金价值和风险成本的进一步认识和关注。

非折现评价指标具有计算简单、含义清晰等优点,但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从而可能导致决策失败。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较清楚地反映了项目投资回收的时间,但不能说明投资回收后的收益情况。投资利润率指标虽然考虑了项目所能创造的全部收益,但却无法弥补由于没有考虑时间价值所带来的问题,因而仍然可能造成决策失败。当非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和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发生矛盾时,应以折现评价指标的评价结论为准,这是因为货币时间价值常常是影响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净现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投资评价指标,是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之间的差额,它以现金流量的形式反映投资所得与投资的关系:当净现值大于零时,意味着投资所得大于投资,该项目具有可取性;当净现值小于零时,意味着投资所得小于投资,该项目则不具有可取性。净现值的计算过程实际就是现金流量的计算及时间价值的计算过程。净现值的大小取决于折现率的大小,其含义也取决于折现率的规定:如果以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的全部收益(损失);如果以投资项目的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已放弃方案多获得的收益;如果以行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则净现值表示按现值计算的该项目比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多获得的收益。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折现率,对项目建设期间的现金流量按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而对经营期的现金流量则按社会平均资金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分段计算。净现值率实际是将净现值与投资的现值进行比较,以现值形式反映投资所得与投资的对比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净现值在投资额不同时不能正确决策的缺点。获利指数是以相对数形式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进行比较,而净现值则是以绝对数形式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和与投资现值进行比较。基于财务分析的角度而言,考虑了时间价值和相关风险因素项目投资评价指标已经能够较好地反映一个项目的投资价值,在实际运用中,财务分析指标常常会遇到较多的问题,

(二)项目投资决策指标运用现状投资项目财务评价需要在国家现行税制和价格体系条件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用度,从而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当前,政府和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时主要依据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项目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财务评价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较多的不足。

首先,动态折现指标的计算过程存在商榷余地。财务评价的动态指标因采用贴现技术而使项目财务评价更具科学性,但在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时,常假设该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在项目计算期的期初或期末发生,这使得未来现金流量偏离预期。由于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投进使用并正常运转的项目未来现金流量是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并不只是在年初或年末发生,而是会时时发生,对时时发生的现金流量以假设的发生时点计算现值,是有失偏颇的。项目计算期的贴现率应与投资项目的资本成本相适应,从而计算的净现值只要大于零,该方案理论上就应该是可行的。但我国投资项目计算期的贴现率是由国家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组织测定、并定期调整,与投资项目本身的资金成本相脱节,造成决策的短期行为。

然后,项目投资风险分析缺乏系统性。投资活动是一种逐利活动,其风险与收益呈同向变化,很多财务收益很好的项目可能由于风险过大而不具可行性,即拟投项目的不确定性对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外汇效果均有重大影响。而原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将对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独立于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外汇效果分析之外,使其对投资项目可行性决策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各财务评价指标在对项目进行评价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有时根据不同评价指标得出的投资结论会大相径庭。应以哪些指标为投资的主要取舍标准,哪些指标为次要标准,各财务指标的可行性标准是多少,现行评价体系都没有给出一个指导性的标准。

最后,缺乏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原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对投资环境影响的评价仅局限于定性评价,定量方面基本没有。但很多投资项目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四周的生态、资源、人居等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水体污染、植被破坏、耕地占用等。因此,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不应该只是定性分析,还应以成本、用度、收益等形式将环境影响纳进到投资项目财务评价中来。

综上所述,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建立有助于规范我国资本性投资,促进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财务评价指标在衡量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阻碍了投资者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制度因素和指标具体运用出发对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三、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优化路径

折现财务指标与简单财务指标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评价项目的可行性。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问题的限制,指标的评价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决策财务评价内容和方法。

(一)积极创新,优化动态指标的计算考虑到原有动态指标计算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对动态指标的运用进行改进。在可行性条件下,将项目计算期内现金净流量的折现期尽可能缩短,使折现现金流量接近实际情况。以资金成本为依据调整折现率,采用资本成本加权平均的方法确定项目的资本成本,根据项目风险的大小调整折现率。优化投产期现金流量的估计方法,传统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一般采用等额现金流量模型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但实际上项目投产期各年的现金流量不可能是相等的。因此,应该将影响现金流量的各主要因素视为一个系统,用系统的观点猜测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净流量。

(二)确保项目风险因素分析始终贯串于财务评价过程风险成本是折现法下的基本因素,将对拟投项目的风险分析融入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中,提高项目评估工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分析盈利能力时,用期望收益和期望用度代替预计收益和预计用度,综合考虑投资项目的市场风险、销售风险和生产风险,计算项目的经营杠杆系数;在清偿能力分析时,计算项目的财务风险;在外汇效果分析时,考虑项目经营期内的汇率变动风险。经过这样的改进,各指标值就充分考虑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三)把握重要影响因素,适当增加影响因素指标企业的投资活动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经济收益和成本的考虑仅仅是当前投资项目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加快有关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表露的方法研究,公道确认计量有关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如和利润,并将上述计量结果纳进据以进行财务评价的预计会计报表中,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并对项目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

(四)拓展关注范围,增加项目的发展能力分析原财务评价侧重于项目的生存能力分析,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项目发展能力分析将显得更加重要。项目的短期获利能力只是项目表现的一个方面,投资者应该全盘关注项目的未来生命周期,对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能力予以关注,因此,有必要在原评价体系中增加项目发展能力分析。

(五)培养系统思维,整合各个评价指标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具有众多的分析指标,导致了企业在运用过程中不知道以哪一个为重点。企业可以据各指标在财务评价中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设立一定的权重,由国家或地区政府部分根据形势的变化对指标权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并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指标权重评定方法和比较标准,量化评价结果。通过综合结果能够较清晰地反映项目的整体情况。

量化投资流程篇3

关键词:金融一体化;测度;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2-0009-05

一、文献回顾

(一)金融一体化衡量方法

从现有文献来看,金融一体化测量方法较多且不一致。具体而言可从两个层面衡量:微观测度与宏观测度。金融一体化的微观测度是指具体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它反映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产品价格趋同程度,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等。衡量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方法具体又包括价格法、Feldstein-Horioka法、欧拉方程法和动态计量方法①。金融一体化的宏观测度主要指跨境资本流动的制度安排和真实资本流动现状或是反映一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下面简要概述金融一体化宏观衡量方法。

最早从跨境资本流动角度衡量金融一体化水平的是《IMF汇率制度与限制年度报告》(AREAER),该报告列出从1966年至1995年间各国货币当局是否对资本流动存在法规限制,并采用虚拟变量方式应用到以后的实证研究中。由于虚拟变量无法准确反映各国资本管制程度的差异,一个标准的改进是通过AREAER构建一个变量反映资本流动无约束年份占总样本年份的比例,即份额测度(Share)。但改进之后面临的问题是不能反映实施或取消资本控制的具体年份,也不能反映货币当局政策的反复变更。

Quinn(1997)在IMF方法的基础上对资本项目收入与支出分别给定分值来反映资本项目控制强调(即Quinn方法)。通过特定计分原则②,Quinn在研究中计算出OECD(1950-1977)和部分发展中国家(1958,1973和1988)资本项目自由化过程中金融一体化总体趋势。但该指标隐藏了同一期间不同类型国家的显著差异性。因此,在Quinn增长回归中使用了金融一体化指标的增量(AQuinn)。Klien和Olivei(1999)在Quinn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11个分类项目,更详细地反映OECD国家金融一体化程度。Montiel和Reinhart(1999)基于15个新兴市场国家年度数据构建资本控制强度来反映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指标(MR方法),将对资本项目控制强度分为无限制、轻度和严格限制三个层次,从而勾勒出不同国家金融一体化水平。此外,一些学者基于上述类似方法构建了对股票市场一体化测度的方法③。上述方法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从资本流动的法规性限制角度建立衡量指标,这些方法实质是从定性角度获得衡量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数量尺度,优点是能直接反映一国资本控制程度,缺陷是不能准确反映资本控制的效率和程度,并带有一定主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不少学者从资本实际流动角度来衡量金融一体化水平。如Kraay(1998)使用实际资本流入和流出量与GDP比值来衡量金融一体化水平;Lane和Milesi-Ferretti(2001)使用累积的证券和直接投资存量与GDP比例来衡量不同年度的金融一体化水平。此类方法将上述比值作为金融一体化信号,比值越高,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由于可能存在较多因素影响到资本流,所以上述比值不能完全代表一国金融一体化程度。但与第一类方法相比,其优点是适用范围较大且不受主观影响,特别是适合分析单独衡量一个国家金融一体化程度。在分析我国金融一体化水平时,我们采用此方法来测量。

(二)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

无论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从效率市场和完全市场理论视角来看,金融一体化能通过多种渠道促进一国经济增长。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出发,资本是一国经济增长基本生产要素,资本的缺乏将约束一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而金融一体化能有效地解决全球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地理差异,进而促进各国经济增长。Fischer(1998)认为伴随着金融一体化的资本自由流动,国际闲置资金流入到资金贫乏的国家或地区,提高了资本的全球配置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提高。金融一体化除了通过直接资本流动促进经济增长外,随着股票市场国际化与一体化的推进,金融一体化极大地促进国际证券资本流动,从而提高一国股市流动性和资本配置效率。Prasad、Rogoff和Shang―Jin Wei(2004)认为北南资金流动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国家发展的资金瓶颈,增加其国内储备和投资。这不仅为闲置资本提供了较高的资本回报率,而且降低了吸收资金国家的无风险利率,从而达到双赢福利状况。

金融一体化能有效促进国际风险分担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收入和消费波动较大的国家,金融一体化能通过国际风险分担来增加国民福利,减少消费、产出的波动,其原因是一个国家能通过多元化来消除与国内消费波动相关的具体国家风险。van Wincoop(1996,1999)通过对OECD国家基于金融一体化风险分担的增益为11%至35%之间。Obstfeld(1995)发现在发展中国家通过金融一体化能有效地消除消费波动,其福利增益在054%至531%之间。金融一体化除平滑消费波动而对一国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用外,众多学者还分析了基于股票市场一体化的国际风险分担及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增益。Martin和Rey(2000)认为股票市场一体化能起到风险共享,降低融资成本,消除投资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如换汇成本)和信息成本。金融一体化能通过国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外国直接投资能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进而推动该国经济更快增长(Borensztein,De Gregoria和Lee(1998);Grossman和Helpman(1991))。随着一国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专业化水平也随之提高。专业化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但专业化所带来的单一产品结构意味着其产出受消费波动的影响增大,企业将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企业分散集中的风险,减少一国经济波动。Kalemi(2001)等分析了发达国家之间金融一体化能有效地分散专业化所带来的风险。此外,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亦能产生众多益处。国内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能促进国内金融发展,为国内提供流动性和降低资本成本,从而刺激投资和促进该国经济增长。Mishkin(2005)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而金融全球化能促进国内金融发展,进而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不仅直接促进一国经济增长,而且能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如通过提高金融行业竞争程度促进本国银行改善金融服务能力和提高其资金效率(包括学习外国银行管理经验和引入先进技术,levine,1996;Goldberg,2004);有助于提高一国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有效地改善国内银行的监管水平与能力(Mishkin,2003);促进一国制度优化和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缓解国内金融抑制而促进一国经济增长(Rajan and Zingales,2003)。

从理论分析来看,金融一体化能改善经济外部环境和调整内部经济效率而促进该国经济的更快发展。但是,经济现实并非完全如此。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实现上述潜在的益处。相反,很多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伴随着国内经济剧烈波动。Razin和Rose(1994)分析了138个国家从1950-1988年间金融一体化对产出、消费、投资波动的影响,认为金融一体化程度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Mendoza(1994)使用随机动态周期模型发现产出与消费的数量变化对金融一体化程度具有较小的反应。Baxter和Crucini(1995)发现随着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消费波动减少而产出波动增加。Gavin和Hausmann(1996)研究了1970-1992年发展中国家产出波动的来源,认为外国资本流入与产出波动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论来看,并不存在一致性结论。

二、中国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测量

分析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的关键是如何测量金融一体化水平。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若从跨国资本流动的法规限制角度测量金融一体化进程,将无法分析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因为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法规性限制并没有差异。即使发生较小的法规修改,其测量的可操作性仍是较低。相反,以实际资本流量衡量我国金融一体化水平,既具可操作性,又能反映我国资本项目渐进改革进程。我们选择的衡量指标包括以下几个:

1.资本总流量。该指标反映流入流出资本量与GDP比例。Kraay(1998)使用该指标来测度一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由于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对资本流量具有较大影响,故此指标可用来反映一国金融一体化水平。该指标从总体上反映一国金融一体化水平,但不能分别反映资本流入和流出占GDP的比重,所以还必须包括其他指标才能全面反映一国金融一体化水平。在分析中,流入和流出资本量用FDI与证券投资之和来反映④。用公式表示为:fil=(OFCt+IFCt)/GDPt,其中,OFCt表示第t年本国资本流出量,IFCt表示第t年外国资本流入量,GDPt表示第t年国内生产总值。

2.外国资本流入量。该指标等于各期流入的外国资本量占GDP比重。与资本总流量指标不同,该指标没有包括本国资本流出量。由于相对于本国流出资本而言,外国资本流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为了反映外国资本流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以此指标反映我国金融开放度。用公式表示为:fi2=IFCt/GDPt。

3.资本总存量。上述两项指标均是从流量角度反映我国金融开放程度,但仅仅从资本流量角度反映金融一体化程度是不够的,一项更直接的指标是外国资产和负债总量占GDP的比重。该指标等于流出资本存量与流入资本存量之和占GDP比重来反映金融一体化水平。用公式表示为:fi3=(TOFCt+TIFCt)/GDPt。其中TOFCt表示从样本开始到第t期本国资本流出的总额,TIFCt表示从样本开始到第t期外国资本流入的总额。

4.外国资本流入存量。同样地,为了单独反映外国资本流入存量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用累积的外国资本流入总量与GDP比重反映金融一体化水平。即用一国对外长期负债占GDP比重表示一国利用国外资本的程度,进而反映金融一体化水平。用公式表示为:fi4=TIFCt/GDPt。我们将其发展趋势表示如图1所示。

图1:我国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指标

从上面四个指标结果来看,金融一体化存量指标比流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关度更高,且稳定性更高,这与Prasad、Rogoff和Shang-Jin Wei(2004)的观点一致,即资本存量比资本流量更能反映一国金融一体化的实际水平。故后面的分析中,本文采用存量来衡量我国金融一体化程度。

三、金融一体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

考虑到一个标准的经济增长模型,国民产出(Y)的增长依赖于物质资本(K)、劳动力(L)及全要素生产率(A)。这样,得到C-D生产函数:

该模型将增长的源泉分为两类,一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生产效率。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国内投资资金不足的缺口;二是改善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质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改善国内金融服务与效率等,通过影响要素使用效率而最终影响经济增长。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国内储蓄水平与投资水平大体相当,而从1995年开始,国内储蓄开始高于国内投资。但即使在国内资金剩余的情况下,外国资本还是快速流入国内。因此,我国吸收外国资本主要目的是提高国内技术与管理水平,改善国内宏观环境,即金融一体化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后者。为此,将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来源分为两部分:金融一体化和其他因素。并假定金融一体化对生产效率具有指数形式的作用⑤。表示为:

其中:efi示表示金融一体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指数形式作用

fi表示金融一体化水平(存量指标)

B表示其他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将(3)式代入(1)式,并对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本文估计的基本方程:

(二)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全部为年度数据,GDP、资本形成及就业人数(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相关年份;其他项目数据来源于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计量中均按各年有效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在实证分析中,我们使用OLS方法进行回归。

(三)回归分析

在方程(4)基础上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形成、劳动力与以存量指标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具有统计学上意义上的显著性。这表明实证结论支持经济理论的解释,也符合我们的预期。第二,资本形成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相对较大,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投资拉动的总体性特征。第三,劳动力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也比较明显。这说明经济发展进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较大。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就业紧张,也有助于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比较优势的益处。但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失衡与国际冲突。第四,金融一体化两个存量指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进一步分析。以存量指标为变量进行的回归结果说明,通过吸引外国资本流入能显著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同时,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需谨慎分析。从数量上看,fi3和fi4对经济增长效应分别约为0.25%和0.34%,由于我们使用衡量金融一体化水平是与GDP的比值,在GDP总规模较大的情况下,跨境资本流必须发生较大的变化才能引起金融一体化指标发生变化。

四、动态分析:金融开放的动态冲击效应

为了反映经济增长与金融一体化之间的动态影响,下面将建立自量自回归模型(VAR)考察我国经济增长对金融一体化的动态响应。具有ρ阶滞后期的VAR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yt为m维内生变量,A1、A2、…Aρ为待估参数矩阵,εt为扰动项且服从白噪声向量形式。由于我们主要目的是分析经济增长(LnY)对金融一体化够(fi3、fi4)动态扰动的反应,所以需推导出脉冲响应函数。假定yt满足协方差平稳条件,由(6)式可得VAR的向量移动平均MA(∞)方程:

从图2可以看出,国民产出对金融一体化两个指标的扰动均表现出相似的动态反应过程。在五期以内,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小的正向作用且在三期以后呈现降低的趋势,并在第五期以后逆转为负面效应。这说明在现有的资本跨境的制度安排框架下,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效应。对此动态过程合理的解释是:首先,从金融开放的进程来看,由于我国对金融自由化持较为谨慎的姿态,对资本项目开放采取渐近方式,故跨境资本总量与GDP比值比较低。从数据上看,1982-2003年期间外国资本流入占GDP比例在10%以下,2004年虽然提高到15%,但本文分析对象是1982-2004年的整个区间。因此,整个样本期间来看,跨境资本总量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例仍然不高,其对整个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有限。其次,从结构上看,我国对跨境资本流动采取有选择的政策,外国资本主要以FDI形式流入。在这样一种外国资本流入结构约束下,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属于投资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受投资水平的影响比较显著。当投资水平稳定时,前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呈下降趋势。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投资减少,其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也将呈现负面效应。最后,我国对外国资本需求呈阶段性变化的特点影响到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从我国对外部资金需求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入外国设备和技术急需大量外汇,而国内企业出口创汇能力较弱。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对实现进口替代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出口导向战略的有效实施,外汇储备剧增带来货币供给扩张和居民强烈的储蓄倾向等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国内资金出现过剩的势头。在国内储蓄和投资关系出现逆转时,外部资本流入进一步降低国内资金成本,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其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呈下降趋势并出现负相关现象。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金融开放度增大并没有内在深化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而仍然是停留在投入增长型的低层次模式上。

五、结论

首先,本文从跨境资本流的视角建立起衡量我国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流量和存量指标。从样本期间1982-2004年来看,我国金融一体化水平逐年提高,反映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渐进进程。具体来看,存量指标更能反映出一国对外金融开放的程度。

其次,实证结果显示,以存量指标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结合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因素,认为我国经济属于要素投入型的粗放增长。其中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劳动力要素次之,而用两种指标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幅度存在差异。这反映出现阶段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仍然有限。

最后,我国经济增长对金融一体化扰动的VAR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从跨境资本流角度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表现为投资拉动式效应,而没有内在地深化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这凸显出我国对外金融开放的结构性及方向性问题。

注释

①详见《国际金融研究》“金融市场一体化衡量方法及评价”一文,2004年第6期,P28-33。

②当完全被禁止时,分值为“0”;当存在数量或法规的限制时,分值为0.5:当交易被征收高税时,分值为1;当交易税有所降低时,分值为1.5;而交易无限制时,分值为2。将两类分值加总后,金融一体化程度最后的分值是0和4之间。

③这些学者包括Levine和Zervos(1998),Henry(2000),Bekaert、Harvcy和Lundblad(2001),Edison和Warhock(2003),Warnock(2004)等。

④在本文分析中,若无具体说明,我们均用FDI与证券投资之和来表示跨境流动的资本水平。Edison,Levine(2002)在分析国际金融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时,采用此方法测度各国的金融一体化水平。本文采取类似方法衡量我国金融一体化水平。

⑤包群、许和连等(2003)研究我国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增长的关系时使用此方法,本文参照处理。详见《世界经济》2003年第2期,P10-18。

参考文献:

[1]Borensztein.E,De Gregorio J.W and Lee J.W 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15-135.

[2]Barry Eichengreen.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What Do Cross Country Studies Tell Us?[J].The World Band Economic Review,2001),15,(3):341-365.

[3]Ellen Vanassche 1.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on Industry Growth[R].Working Paper,2004(11)

[4]Eswar S.Prasad,Kenneth Rogoff,Shang-Jin Wei.Effect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on Developing Countries:Some Empirical Evidence[R].IMF Working Papeg 2004

[5]Frederic S.Mishkin.Is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Benefieial?[R].NBER Working Paper,2005(11891)

[6]Hali J.Edison,Michael W.Klein,Luca Antontio Riccik,and Torwten Slk.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Survey and Synthesis[R].IMF Staff Papers,2004,51(2)

[7]Hali J.Edison,Ross Levine,Luca Ricci,Torsten SMk.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2,21(6):749-776

[8]M.Ayhan Kose,EswarS.Prasad,and Marco E.Terrones.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Macroeconomic Volatility[R].IMF Working Paper,2003

[9]Peter J.Montiel.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Market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J].Journal of African Economies,2003,12(2):12-52

[10]Sorensen,B.E.and O.Yosha.Intemational risk sharing and European monetary unific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2):211-238

[11]武剑.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及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

量化投资流程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 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 作用

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长远的发展,需要企业了解和掌握自身的盈利能力、资金风险、偿还债务能力,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制定科学的现金流量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作为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时刻发生改变的现金流动来说,是企业发展的血液,是企业抵御资金风险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对现金流量分析内涵进行解读和诠释,分析现金流量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其作用和企业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时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何增强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一、现金流量分析内涵解读

企业发展离不开现金的保障和支撑,现金流量分析指的就是对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动做现金流量分析。对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动(流入和流出)进行测算、记录、分析及评价。其内容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生产经营性现金流量,筹资性现金流量,投资性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真实反映阶段性现金流量具体流向。其主要目的是以现金流量表的形式,提供直观的现金流量数据,为企业管理决策以及投资者提供参考和依据。现金流量显示是正数时,表示阶段时间内,现金净流入;阶段时间内,现金流量是负值,表示现金净流出。

二、现金流量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现金好比企业发展的血液,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作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现金的使用和流动对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的作用巨大,现金流量分析也是作为判断和鉴别企业管理运行正常与否、企业管理科学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对于现金的使用和控制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着重分析现金流量,提高现金流量的可控性和科学性。

(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

现金流量分析,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增强企业的决策能力,特别是企业筹资活动中,需要对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预测和控制,企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不断增大,企业资本和债务规模的变化导致的现金流量变动日趋明显,企业都希望在筹资过程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做大的产出,这些指标是资本获利的大小,通过每股收益累积成企业的总收益,现金流量分析能够很好的监督和控制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比,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形式直接反映企业日常的运行状况,直观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对于企业的筹资决策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提高企业决策能力。

(三)抵御企业资金风险

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无时无刻都面临着各方面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首先,企业的日常资金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容易因为成本控制问题,导致资金的短期断流和不必要浪费,这对于企业的资金安全是巨大的挑战,很容易直接伤害企业的利益。其次,企业的投资行为越来越多,在投资过程中,企业的投资风险巨大,在内外部环境影响下,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很容易导致投资失败,所以在投资之前和投资过程中,强化企业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科学分布和规划企业投资活动,增强企业的抵御资金风险的能力。最后,企业的债务风险加剧,需要对债务风险进行控制,这就需提高企业的偿还能力,而这个能力的体现和了解就需要通过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表,清晰了解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减少企业的债务风险。

(四)规范企业价值评价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指的是对企业的净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而净现金流量分析是反应企业价值,评价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阶段性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结合企业的成本控制,科学的调配企业的各种资源,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测算企业的经济价值,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和管理水平。

(五)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作为企业的财产,现金的流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是对内,对外的重要实力体现,现金本身的获利能力有限,但是企业的利用资本投资,经营生产性活动,将现金变成流动的资本,从而产生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关系和权衡,不能一味的讲求收益性,因为毕竟存在着收益风险,也不能一味强调流动性,这样会失去现金的流动价值,只有利用好现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才能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

(六)准确评价企业投资

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行为是重要的企业发展行为之一,在投资过程中,企业一般都会根据投资方案对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梳理和了解,这样能够提高投资方案的可控性,也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现金流量分析是最直观的,最直接的反应企业投资收益的方法,并且通过货币的形式,量化了投资收益的相关指标,对投资决策来说,大大提高了投资活动的效果。

三、增强现金流量分析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和强化现金流量的层次分析

现金流量的层次分析在现金流量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运用,对于企业刚刚开始重视现金流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法,利用企业损益表的相关数据作为分析的起点,并利用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进行层次化、结构化的现金流量状况和质量的分析,在企业的营业收入现金流量中,对票据的审核和相关账务和款项的波动进行科学的反映和分析,能够实现对企业营业收入进行控制。管理人应该重视各个层次的现金绝对变动和周转率。把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量紧密结合在一起,重视投资的成本,和回报率的关系。利用现金流量分析能够清晰的引导管理者在决策问题时的层次和顺序,帮助企业了解和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分清事情的轻重缓解,有效规避资金风险。

(二)重视和强化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采用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主要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和预测现金流量的发展趋势和变化。就是利用现金流量分析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和统计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各结构内的现金利用和流动比率,预测现金流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现金流入情况、现金支出情况以及现金余额。通过结构细分,将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现金的余额和可支配比例,指导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重要和强化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

资金的流动是企业发展过程的必要环节,但是企业的收入并不是仅仅由企业的现金流入决定的,其和现金的流出比例有很大关系,所以在现金流量分析过程中,需要重视现金流量的比率分析,经过科学的计算方式,得出准确的比率。实现真实可信、准确的企业收入,管理者在重视现金流量分析,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的过程中,要以现金的流量为重点,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还能力等能力为补充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这对于企业的风险规避,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和提高现金流量分析能力,尤其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现金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获得最优现金收益的重要手段,所以说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应该积极利用好现金流量的层次分析,结构分析以及比率分析,切实提高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能力,发挥在企业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力.浅议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J].中国外资,2012(20)

量化投资流程篇5

决策效率、决策质量以及决策成本是评价投资决策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云会计平台进行决策相关大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撑。

(一)提高企业的投资决策效率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规模化背景下,固定投资决策越来越频繁,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也越来越大。过去,由于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各种限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并且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考察、调研,这使得投资决策往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决策效率相当低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企业基于云会计平台可以直接取得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同时通过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相结合,能够避免部门之间数据的孤立以及传递过程中的缺失和时间拖延。通过企业各分子公司的业务系统以及管理系统与云会计平台无缝对接,能够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海量的数据,这样大大节约了投资决策的数据获取时间。同时,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海量决策相关数据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效率。

(二)保障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

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案一方面会利用有限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依靠投资决策者以往的经验来决定,其中主观因素导致的投资风险比较严重,决策质量较低。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通过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连接,收集企业投资决策所需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经由后台的数据模型进行数据整合、清洗、处理,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更加科学、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进而减少主观判断依据,保障企业的投资决策质量。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其投资变现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企业持有的资产风险相对较大。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着债务风险、投资总额变动风险、投资期变动风险以及估算风险等诸多风险,由于固定资产回收期长、流动性差等特点,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风险可控性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而是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负债比重、现金流量、技术支持、人员配置等要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国际货币状况、市场营销情况、政府政策、投资环境、市场发展、消费者偏好等一切与投资决策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挖掘,进而对比、分析得到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云会计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但使投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而且能够通过数据支撑,使风险控制在最小。

(三)减少企业的投资决策成本

企业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与改良一般涉及到销售部门、库房存储部门、财务部门、生产制造部门等,传统的投资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考察、纸质资料收集和整理、电子邮件、电话等途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基于云会计平台,企业按需购买软件服务,通过互联网和数据端口与所有部门以及子公司相连接,减少了硬件和设备的成本,而且企业无需派大量的调研人员对市场和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通过云会计平台,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投资环境、消费者偏好、相似产品的市场占有量等结构化数据和包括产品相关图片、视频、音频、文本、文档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都能够方便地被企业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基于云会计平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相关大数据分析,不但可以减少企业投资决策中过多的人力成本,还可以减少相关硬件设备的购买、维护和后续修理费用。

二、大数据、云会计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新建生产设备,往往由于投资回报时间较长,资金占用量较大,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与生死存亡,所以在投资决策前期需进行大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投资决策的风险主要由于缺乏信息和决策者不能控制投资项目的未来变化等原因造成,所以任何投资决策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决策风险。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与改良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形式,由于其投资变现能力最差,所以投资风险也相对最大。然而一旦投资风险带来的损失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企业只能停止经营,宣告破产。基于云会计平台,决策者可以通过数据分析而得到可靠的信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原因和后果进行细致的分析、估算,利用大数据的信息资源不断调整战略目标和投资方向,从而将决策风险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由于决策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等主观因素以及市场环境和生产设备技术要求等客观因素都不可避免地使投资决策面临诸多风险。从主观因素来看,企业投资决策者的目标是单一、绝对的,利益最大化是企业投资的最终目标。

量化投资流程篇6

关键词: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投资规模;投资区域;投资领域;投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4.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14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growth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s growing, while agricultural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made good achievement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 academic field gives close atten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China's current agricultural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scale, regional, field, mode, and summarizes that China's agricultural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ccupies a small proportion, the investment area was widely distributed, highly concentrated, diverse investment, product revenue was low, investment mode was various, and proposed to adopt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cale; regional; field; mode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历届政府和领导人都很重视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就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拉开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序幕,也为农业“走出去”奠定了基础。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上,同志又提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2007年中央1号文件正式把农业“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1]。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竞争力较弱等问题,积极开展农业“走出去”,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说既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1 投资规模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市场也更加开放,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4―2014年,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2.9亿美元增长到20.4亿美元,增长7.03倍,年均增长21.54%。截至2014年末,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8.34亿美元增长到96.9亿美元,增长11.62倍,年均增长27.8%。如图1所示。

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达1 231.2亿美元,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为8 826.4亿美元。租赁和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金融业这四大行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四大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71.14%,占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77.81%。而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仅占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和存量总额的1.66%,1.1%。见表1。

2 投资区域

2014年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主要分布在东盟、俄罗斯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其次是欧盟、非洲、澳大利亚和美国。我国对以上7个国家(地区)的农业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总额为17.43亿美元、62.26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流量总额和存量总额的85.44%,64.25%。

长期以来,亚洲就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市场,大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都与我国保持密切经贸往来。作为“一带一路”中最为强势的南线,东南亚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很大,区域优势非常明显。2014年我国对东盟的农业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为7.83亿美元、24.44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和存量总额的38.38%,25.22%。与东盟国家相比,我国香港并没有广阔的农业用地,但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和出海投资的中转站,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稳定的投资环境也吸引着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2014年我国对香港地区的农业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为2.1亿美元、8.11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和存量总额的10.29%,8.37%。

俄罗斯是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第一大国,全境内的农业用地总面积为1.68亿hm2,其中有近1/4耕地处于闲置状态。肥沃的土地、低廉的出租价格,再加上两国接壤的有利地理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着我国投资者前往俄罗斯进行投资。2014年我国对俄罗斯的农业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为3.52亿美元、21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和存量总额的17.25%,21.67%。

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盟内部改革面临着较大压力,欧洲各国和我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意愿加强。2014年我国对欧盟直接投资流量明显增长,其中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达到了1.68亿美元、4.04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对欧盟农业直接投资流量总额和存量总额的8.24%,4.17%。随着欧洲各国经济复苏和投资环境逐渐改善,一方面,欧洲各国放宽外资准入限制,为我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好欧洲市场,并将欧洲作为首选投资目的地,未来我国对欧洲的投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

受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埃博拉疫情的影响,2014年我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流量较2013年相比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对非洲的农业直接投资流量仅有1.33亿美元,占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6.52%,投资国家主要集中在赞比亚、埃塞俄比亚和南非等国家。自2000年成立中非合作论坛以来,中非建立了持续稳定、相互扶持、全面发展的新型伙伴关系,加强了各方面的合作。中非合作近年来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也逐渐加大了对非投资,再加上非洲部分地区局势动荡,我国企业对非投资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安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集中程度很高,对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较多,但对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的投资相对较少。2014年我国对澳大利亚、美国的农业直接投资流量仅有0.75亿美元、0.22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3.68%和1.08%。见表2。

3 投资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农产品需求持续旺盛,农产品消费量增加明显,许多农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如大豆、棉花、橡胶、棕榈油、棉花等农产品的进口量大幅度增加,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强我国对外农业投资,对缓解我国农产品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涉及农、林、牧、渔多个领域,从最初的远洋捕捞发展到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粮油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仓储和物流体系建设、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产品生产与加工、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能源等[2]。我国已经在俄罗斯远东、南美巴西、澳大利亚、非洲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建有境外农场,主要种植大豆、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投资种植棕榈油、橡胶、水果等作物;在美国、加拿大主要投资种植大豆及油菜籽;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种植棉花、种子加工及繁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投资畜产品养殖、加工;在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主要投资种植蔬菜。同时,我国远洋渔业企业也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远洋渔业,积极参与全球区域性渔业经济合作体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4 投资模式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既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也拥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即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将资金投资于某一海外项目创办企业,并有权对企业直接进行经营管理的投资方式。我国主要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包括“绿地投资”、“褐地投资”等模式。

4.1 绿地投资

“绿地投资”又称为创建投资,是指直接在投资东道国境内设置独资或合资企业与工厂的模式。随着我国农业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农业企业走出国门进行“绿地投资”。为了达到扩大产量、减小风险和费用的目的,我国一些农业企业逐渐改变了之前直接购买成品的方式(表3),加大了对生产环节的投入,这将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4.2 褐地投资

“褐地投资”主要是指通过跨国并购的模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2010年前,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投资动机是自然资源获取与市场开拓,产业链环节也大多处于低附加值的初级环节,因此主要采取“绿地投资”的投资模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业企业不得不由产业链的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扩展,逐渐改变了之前以“绿地投资”为主的模式,跨国并购模式占比逐年上升。据数据统计机构Dealogic的并购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并购农业企业金额高达98亿美元,创出中国农业并购史上的最高纪录,98亿美元的并购总额也占到全球农业并购金额的近60%,美国则以35亿美元并购总额以及21%的全球占比排名第二[3]。近5年我国农业企业具有代表性的并购事件主要有:2012年光明集团以12亿英镑买下了英国早餐麦片生产商Weetabix 60%的股权;2013年双汇国际斥资71亿美元并购美国肉业巨头史密斯菲尔德100%的股权,史密斯菲尔德除了养殖、销售,还有一部分是有品牌的包装产品,买下史密斯菲尔德实际上是获得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链,不仅保证了原材料供给、获得了美国销售网络,还获得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技术;2014年2月中粮集团以28亿美元收购Nidera Handelscompagnie BV 51%的股权,4月份,中粮集团再度与私募股权公司厚朴投资管理公司以40亿美元收购Noble Agri Ltd 51%的股权。

5 结 论

5.1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大,农业占比低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总体来说是不断扩大的,但农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流量、存量占比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偏小,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并不高,发展还是比较缓慢。造成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较小的原因较多,比如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农业对外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投资领域范围广,投资流程烦琐以及各方面潜在的因素都会影响我国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5.2 对外直接投资区域广泛,集中程度高

(1)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遍及全球,但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对东盟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农业直接投资流量尤为显著,二者合计占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总额的48.47%,这种高度集中的投资区域分布可能会因为个别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不稳定而给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风险。

(2)投资目标区域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对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直接投资很少,使我国农业“走出去”的目标市场多元化程度较低,许多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地区)有待开发。

5.3 投资领域多元化,产品收益较低

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领域覆盖面广,行业众多,主要以国内比较优势不强、供给紧张的种植业和远洋渔业等资源密集型行业为主,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从投入环节来看,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生产领域,在产品深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投入较少,因此生产出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收益也比较低。

5.4 投资模式多样化,以跨国并购为主

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由最初的独资向合资、合作模式转变,改变了单干的生产方式,选择与东道国企业合作,已经有“公司+农户”、新建、并购或租用、直接利用当地成熟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模式等。总的来说,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跨国并购模式成为主流,海外农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越来越成熟,逐渐与国际农业市场接轨。

6 建 议

6.1 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提高对外投资水平

要提高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水平,政府和企业都要倾力而为。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增加农业企业对外投资专项资金。其次,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应当具备一定的资金、规模、人才、技术等实力,政府可以将这些企业作为农业“走出去”的主体,对这类企业给予更多帮助,比如降低专项资金的申请标准,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最后,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这类小规模企业可以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加强合作,最好能够建立产业集群,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6.2 巩固已有投资规模,继续开拓海外市场

(1)当前应把农业“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结合,巩固已经取得投资规模的亚洲、非洲等国家。

(2)加强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投资,学习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努力在这些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农业。

(3)开发具有投资潜力的农业市场。以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中亚五国为例,中亚五国农业资源禀赋充足,与我国农业互补性很强,但双方在农业投资领域的合作项目却不到10%,大部分的投资合作项目都集中在能源化工产业。因此,我国与中亚五国在农业投资合作方面潜力巨大,进一步扩大对中亚五国农业投资规模更有利于将双方的互补性转化为互利性。

6.3 提升对外投资层次,优化投资结构

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应把提升对外投资层次和优化农业投资结构作为投资目标之一。企业要加强农产品研发、加工、物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投资。具体来说,可以用新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换取东道国的产品和市场;提高对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道路、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使投资领域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高科技领域发展。

6.4 加强对东道国的了解,优化投资模式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哪个领域、选择哪个投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东道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企业在对外投资时,要注意东道国的国情,不断优化投资模式,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进行投资。特别是在未来以海外并购为主流的投资模式中,农业企业出海并购,尤其是并购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先进、规模较大,在当地甚至在本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并购时很可能会受到当地政府、政策、民众的影响,需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此外,企业还要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在企业管理、文化融合等方面多投入一些精力[4-10]。

参考文献:

[1]刘合光.关于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6(4):28-30.

[2]程国强.境外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EB/OL].(2014-01-22)[2016-09-28]. http://.cn/wzsy/gysd/1094105.shtml.

[3]作者不详.中国收购农业企业金额高达98亿美元[EB/OL].(2014-09-05)[2016-09-26]. http:///news/20140905/110445508.shtml

[4]杨易,马志刚,王琦,等.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现状分析[J].世界农业,2012(12):107-112.

[5]陈伟.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其模式[J].经济体制改革,2012(4):66-70.

[6]宋洪远,徐雪,翟雪玲,等.扩大农业对外投资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2(7):11-19,110.

[7]赵明骥,吴秀敏.我国对外农业直接投资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11):55-58.

[8]王永春,徐明,王秀东.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5(10):79-84.

[9]王晓林,郭蓉婉.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2015(14):69.

量化投资流程篇7

关键词:水电站;决策;开发;管理

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自东向西横贯其中,形成东、南、北三面环山,中西部低平的阶梯状地形。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洋县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理论 蕴藏量36.64kw,可开发装机容量15万kw.下水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成熟,生产管理简单,具有较好的 社会 经济 效率及投资回报率。因此,开发小水电站已受到县内外众多投资者的青睐,特别是私营 企业 投资小水电项目已成为一种 时尚 。现就小水电项目决策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作以简述,以防止决策失误,投资失败,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投资风险。

1、要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小水电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成败,可行的投资决策是产生良好投资收益的前期和保证。因此,投资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投资决策科学性原则随着小水电资源的广泛开发及高 科技 在小水电站中的广泛 应用 ,国家对小水电开发的要求越来越高,投资者决策的难度及复杂性也比以往相应增大。

仅凭经验主管地进行决策或采取“三边工程”的做法,都是不可行、不可取的。小水电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受制于诸多因素, 影响 经济效益方面的主要有水电资源条件、开发技术含量、建设条件、资金筹措、电力销售价格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小水电投资决策应以系统工程的概念予以综合考虑,避免对一些至关重要的因素考虑不周。如汉江一级支流——胥水河流域跨越地区和县域界限,流域上游的太白县、中游的洋县、下游的城固县在同一流域,各县都有不同的开发方案,这就出现了规划方案互相冲突,水电开发、输出不尽合理,本应该在流域第1期 张亚智:小水电开发送筻与项旦筻 窒 垒的中上游筑坝蓄水,形成库容,以便对整个流域的各梯级电站用水进行合理调控、发挥最佳效益。但是沿途各县都缺乏统一的规划方案,大多数电站为径流式开发,使水能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失去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1.2 投资价值最大化原则投资者要追求最大的投资利润,多数投资者把电站装机容量和单位千瓦投资作为选择投资项目的依据,往往忽视了项目的单位电能投资和投资收益率,增加了项目投资的风险。利润和风险是共存的,虽然小水电是低风险项目,但风险因素依然存在,考虑不周处理不当照样会导致投资失败。投资者在考虑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应重视风险因素,正确权衡投资和收益增加与风险加大的得失,在项目的经济 分析 和经济评价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尽量减少风险因素。

2、要提高小水电的前期工作质量

2.1 做好流域规划,梯级滚动开发为了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洋县在对全县水能利用状况进行详细普查的基础上,把流域水能开发与农田灌溉、人蓄饮水工程结合在一起,统一规划,梯级开发,一张蓝图管到底,这种长藤结瓜的建设方式,既节省了投资,又提高了项目的综合效益。如在酉水河一条流域上就规划建成了红桥水电站、堰家岭水电站、卡房水库坝后水电站、王河水电站、梁河一、二级水电站、龙王滩水电站、宋家堰水电站、酉水街水电站、荞麦山水电站。在金水流域规划了碗牛坝水电站、金水街水电站等,规划确定后不论是国家投资还是个体投资,都服从县上统一规划,达到了合理利用水能资源的目的。

2.2 拿出最优的设计方案设计单要认真进行实际勘察,细致调查,搜集整理水文、气象及地质资料,并对工程的施工条件加以客观、公正的归纳 分析 ,坚持 理论 联系实际,选用合理的水能规划方案,按照小水电站的设计规范和 经济 评价规程,最终确定保证出力倍比系数、年利用小时数和装机容量。小水电站站址和开发形式确定后,决定电站规模和经济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水量。因此,合理选择设计流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设计对流域所采用的水文年限较短,选定的典型年失去本流域的代表性。多数径流式水电站采用的是旬平均流量甚至月平均流量作为 计算 电站设计流量的依据,往往计算出的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偏大,不符合实际。

2.3 因地制宜,精益求精作好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并妥善处理好建筑物的安全和投资的矛盾在进行建筑物的总体布置时,应根据实际的地质、地貌、施工条件及地质条件进行单项的建筑物设计,在满足安全和 应用 的前提下,使各建筑物尽量布置紧凑合理。实现结构简单,易于施工,减少投资和便于运行管理的目的。尽可能实现某些单项建筑物设计的定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力求在经济上可行的情况下,在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灵活运用上下功夫,特别应该注意 研究 防洪标准、洪水计算 方法 及泥沙淤积与建筑物安全运行、投资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合理确定机组的安装高程,做到既不浪费水头,又要充分估计到洪水对电站的危害性。如洋县金水电站在建设期间,过分强调了电站水头的利用,虽增大了电站的装机容量,但降低了厂区的防洪标准。2002年“6.9” 费水头,又要充分估计到洪水对电站的危害性。如洋县金水电站在建设期间,过分强调了电站水头的利用,虽增大了电站的装机容量,但降低了厂区的防洪标准。2002年“6.9”洪水,使电站厂区和厂房内的所有设备全部淹没,对电站形成毁灭性的灾害,尾水处河床抬高了近两米,尾水出口被严重淤积,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之巨。

3、加强小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小水电站投资项目决策后,投资人出资组建项目法人公司是首要任务,这有利于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约束机制。

法人公司的出资保证了投资项目的资本金的来源,法人公司作为投资项目的唯一主体,避免了小水电站建设管理中的割裂现象。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实施,能够对水电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同时实行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充分利用合同手段,明确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达到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投资的目的。

量化投资流程篇8

关键词:企业 现金流量 财务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内容及对其进行财务分析的意义

现金流量指的是一个企业的现金流转或现金流动的状况,是对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差量情况所作的客观性的描述。通常而言,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是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来实现的,它是通过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状况来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一种动态情况的报表。与此相适应,可将现金流量划分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流量三部分。首先,从经营活动来看,其现金流量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上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说明企业在不动用其外部筹资的情况下,通过对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以对企业是否有偿还负债、支付股利和对外投资等能力进行分析。其次,从投资活动来看,其现金流量包括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外置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现金,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通过对上述这些反映投资活动所支付的现金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增加对获得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而导致资源转出的程序的了解,而且也能够及时掌握以前资源转出所带来的现金流入的信息。再次,从筹资活动来看,其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借款所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通过上述筹资活动中的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债权人预计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要求权益及获得前期现金流入而付出的代价。

可以看出,现金流量能够提供企业当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能够反映企业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现金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与支付能力,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当期取得的利润的质量,因而它所揭示的现金净流量比利润表揭示的净利润更客观、更充实,更能说明问题,所反映的现金流量信息在协调各种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通过现金流量所提供的数据,可以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财务适应性进行有效地评价。通常情况下,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增大、流速加快的情况下,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会相应增强。

2.对收益质量信息进行有效地评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收益能力大小是通过企业营销收取现金、降低成本及回避风险的能力等方面来表现的。现金流量表反映的信息总是以收现制为基础的,其收现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收益的实现程度。而对收现能力大小的评价,又取决于对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获得多少。

3.通过对企业财务弹性进行有效地评价来预防财务风险。企业资产的正常运行总是表现为对经济环境的变化的适应性以及对投资机会的充分利用,财务上把这种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称之为财务弹性。一般来说,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反之,则弱。当一个企业的现金流动超过需要的时候,表明现金流动的效率高,这时企业就会对到期的债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一旦企业由于现金流量的效率低而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就会使财务面临不确定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风险有可能导致企业的破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现金流动的信息进行随时的了解,以便及早作出安排,防止可能发生的各种财务风险。

4.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科学预测。一般来说,现金流量提供的是现金来源、运用和净流量等信息,它以现金为基础进行编制,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企业的现金来源、运用及偿还能力。在会计实务中,企业要通过编制现金预算,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以及投资需求进行分析,对现金流入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控制,在预算期内,对企业的现金需求予以满足。

二、对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方面

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占现金流出的比重越大,企业的经营状况就较好,财务所担的风险就越低,这说明现金流入结构就越合理。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例进行分析,获得更多的信息。当该指标为正指标、比值增高的时候,单位现金流出换回的现金流入就会越大,现金流出的效率也就会越高;反之,则说明现金流出的效率越低。通过对现金流量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使报表的使用者进一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形成过程、变动过程及变动原因等。

2.支付能力分析。一方面可以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之比来反映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与现金股利之比来反映企业年度内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他们之间的比例大,就证明企业支付能力强,反之,就会形成支付风险。此外,还可以用“综合支付能力”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当企业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收入和投资活动取得的现金收入足以支付本期的债务和日常经营活动支出时,可以有一部分余额用于投资和分派股利;反之则无法用于投资活动和分派股利,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得不到扭转,则说明企业面临支付风险。所以,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经营者,都非常关心企业的支付能力,都需要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的支付能力。

3.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现金到期的债务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的对比。这里的本期到期债务不包括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只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通过这种指标分析,可以帮助报表使用人对企业即将到期又不能展期的债务偿还能力加以衡量。二是现金流量的负债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当一个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高于同业的平均水平时,表明企业具有较好地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三是现金债务总额比,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的对比。它可以准确地体现和反映企业对债务规模的维持的程序,它们之间的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承担能力越强。上述分析表明,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对债权人来讲,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

4.获利能力分析。通过现金流量,可以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资本支出进行比较,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利润的能力。反映该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一是销售现金比率,即经营现金净收入与同期销售额的比值,它能够准确反映每元销售所能得到的现金。二是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即经营现金净流入与普通股股数的对比,它反映的是企业对现金股利的最大限度的分派能力。三是全部资产现金的回收率,即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值,它表示的是企业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产生现金,或者说,企业资产生产现金的能力有多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评价其获利能力最终要落实到现金流入能力的保证上,即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客观分析。

5.企业未来发展规模的潜力分析。企业要实现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就必须追加大量的长期资产,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即投资活动中的现金流出量要大幅度提高。无论是对内投资的现金流出量,还是对外投资的现金流出量,它们的大幅度提高,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和发展机遇的到来。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联系起来,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考察。当投资活动中的现金净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现金净流入量在本期的数额都相当大时,说明该企业在保持内部经营稳定进行的前提下,能够从外界筹集大笔资金用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当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出量与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在数额上比较接近且较大时,则说明企业能够在保护内部经营稳定的前提下,将大笔对外投资的资金支付到期债务收回,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难以产生扩张的动机。当然,对现金流量还可以从支付股利能力、现金周转能力、投资活动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以及非现金的投资和筹资方面进行财务分析,以此增加对企业过去和将来的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

三、对现金流量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从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合上进行分析。如前所述,现金流量通常反映的是一定期间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它既不能反映企业的营销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仅凭一张现金流量表的信息就事论事,只有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结合起来,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作出较全面、正确的评价。在现代权责发生制下,无论是会计信息还是现金流量信息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样,权责发生制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具有某种程度的对应性,如果能既结合对损益表中收入、成本及利润项目的分析,又结合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变化情况的分析,才可以进一步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发现企业财务的异动,识别企业的虚假信息。

2.要注意从过程和结果的结合中来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当期内的期末与期初在现金净变化量方面确定问题。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在确定当期末与期初的现金净变化量的时候,无非会遇到这样三种情况,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或者大于零,或者小于零,或者等于零。不过,不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能从期末与期初数量的简单对比中来判断企业现金流动状况是出现“好转”,还是“恶化”,抑或是维持不变。而要揭示现金状况变化的原因,就必须对影响现金流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区分出预算或计划中安排的与因偶发性原因而引起的不同情况,并对由此产生的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展开分析。从这种意义上说,分析现金流量的变化过程,甚至比对现金流量变化结果进行分析更为重要。

3.要把各部分现金流量的处理与企业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大主要因素。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引起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购、产、销等活动,因而企业经营活动对其现金流量的变化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对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来说,它们只是企业的理财活动部分。但是,当一个企业在开业初期的时候,各种理财活动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影响较大,在企业现金流量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既是理财活动,就难免会存在着相应的财务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的理财活动越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可能越大。

上一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市场投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