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0 10:33:02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1

5月份,我科分成两个检查小组,对全区xx家律师所的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此次检点放在去年年终考核的基础上,采取听、看、查、评的做法,即听主任汇报所规范化建设情况;看所容所貌;检查公示栏、规章制度、立案和结案登记本、公章使用登记本、会议记录簿、业务归档、党建情况等;点评律师所好的做法,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有效地推进了律师所规范化建设,规范了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促进了全区律师业的健康发展。

一、检查基本情况

从检查的整体情况看,各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同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规范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各所的业务学习做得还不错,公示的内容比以前齐全了,人员资料也比以前齐了,档案归档也比较及时,制度建立方面也比较完善。具体表现为:

(一)努力抓好律师所内部管理工作。

在去年年终考核的基础上,各律师所加强了内部管理,一些律师所的合伙人多次召开会议,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把规范化建设作为所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作来抓,认真布置,并针对去年反映出的问题,查漏补缺,加强对所的规范化的管理。

(二)进一步实行科学化管理。

随着我区律师行业规模的壮大,律师所的数量已经达到39家,大部分律师所均配备有档案资料室、图书室,基本上能够达到人均一台电脑的配置。绝大部分的律师所更新了公示栏中律师的相片,统一为着律师袍的相片,显得美观大方。律师人数较多的所实行电子信息化的管理,建立了局域网,实现网上案件审批管理。在电子硬件设施配置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加强网站建设,网站内容更新及时,活泼生动。

(三)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各所制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而且对制度汇编进行外观的精包装。各所立案登记工作有较大改善。大部分所实行立案电脑和登记簿的同步登记。大部分所能够做好文件传阅,公章使用登记,同时设立了多项台帐登记。

(四)党建工作富有成效

大部分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能按要求建立党员活动登记本,积极组织党员学习文件、开展活动,认真考察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有的党支部按照“六有“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如天地正律师所作为市司法局党建设工作的试点单位,建立了专门的党员活动室、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工作室,在网站设置了党建栏目,今年推荐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有2名预备党员转正。

二、存在问题:

检查中也发现仍有部分律师所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

一是制度实用性不强。不少律师所对制度没有进行实质性研究,生搬硬套的多,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少,以致制度摆设的多,所内人员主动查找的少。

二是基本制度内容有欠缺。个别律师所群体、敏感案件讨论上报制度没有按文件要求及时更新;个别律师所未在投诉处理制度中明确成立投诉处理小组及其组成人员;个别律师所在制度里面缺乏分配管理制度。部分律师事务所没有明确具体的主任外出报告制度。

三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如收案登记有错登、漏登的项目;个别律师所没有实行收结案电脑化管理;部分律师所没有明确合伙人职责分工。部分律师所合伙人会议和全所会议召开的次数过少,会议记录内容过于简单,个别所的会议全部是学习记录,没有研究贯彻上级布置的工作、对所管理问题没有反映等。

四是档案标准化不够。部分律师所对案件归档不重视,没有集中归档。有的案件归档不够及时,有个别律师的案件结案后拖了两三年才归档。有的案卷装订不够规范,部分案卷中没有质量监督卡,有些质量监督卡没有当事人签名,无备考表,收、结案表上无审批,档案封面填写潦草。偶有发现个别案件使用废纸复印入档,传真纸入档,金属物未剔除干净。顾问合同档案内容过于简单,没有相关记录或反映工作内容的材料。

五是公示制度存在瑕疵。个别所律师相片下没有注明执业证号;新领证的律师迟迟未予公示;当事人须知没有更新,有的还写着旧城区和石湾区的投诉电话。

六是个别所台帐登记比较潦草。如立案登记由各承办律师登记,登记项目不全,字迹无法辩认。

(二)律师所党建工作主动性不强。律师所党支部主动开展党员活动的次数比较少,个别党支部的党员会议记录偏少。

三、改进建议

(一)建立实用性强的制度。规章制度不是摆设,是做好律师所管理的基础与依据。各律师所应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每当有与制度相关的文件下发后,应当月召开合伙人会议,讨论更新相关制度。不要每年待检查时才统一更新。各律师所可以参考其他所的制度建立本所制度,但要结合本所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建议各所将本所已建立的制度重新讨论,删除不符合本所实际的条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更新相应的制度,打造适合本所的 一套规章制度。

(二)做好立(结)案登记。各律师所应该由专人负责使用市律师统一发放的立案登记簿对案件进行登记,作为原始记录备查;同时建立电子档案登记,方便管理。结案可直接在电脑进行登记,每年打印成纸质文件归档。以上电脑记录要做好备份工作。

(三)尽量做好质量监督卡的回收。因为新版的质量监督卡没有印回执,很多律师所也遇上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一是建议律师所尽量加强跟踪,回收质量监督卡;二是可以使用去年下发的“送达回执“,由当事人登记签收。

(四)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按考核办法要求,各律师所每年至少召开全所会议三次以上(年初布置工作、半年工作总结、年底工作总结),合伙人会议可以不限形式召开,但是必须做好记录,每年不少于四次。每次会议结束,参会人员必须在会议记录本上签名。

(五)搞好文件的接收及传阅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渐有成效,现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的发文基本以电子文件为主,建议各所安排专人负责收文,并组织传阅。

(六)重视业务档案归档。律师业务档案是反映律师承办案件的真实记录,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建立科学、规范的业务档案的管理,对所的可持续性发展极为重要。因此,要求各所按照司法部《律师业务档案立卷归档办法》和佛山市司法局《xx市律师事务所业务档案立卷归档和管理办法》,律师档案必须在结案后三个月内,交所档案员归档。律师所可以借鉴其他律师所的提取归档保证金的做法,提留律师办案提成金作为归档保障,在档案归档后一并发放,督促律师及时将结案材料归档。法律顾问档案内容除有聘请法律顾问合同、收费凭证外,还应有聘方基本情况介绍材料、办理各类法律事务(如起草规章、审查合同、参与谈判、解决纠纷、提供法律建议或法律意见、咨询或代书等)的记录和有关材料(如走访记录)、协议存续、中止、终止的情况、工作小结。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2

自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以来,档案部门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落脚点,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积极受理、公正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档案行政复议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持续不断的学习强化了法律素质

全国各级档案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行政复议法》,努力提高对《行政复议法》的认知水平,强化了法律素质。各地档案部门积极参加政府法制办组织的行政复议知识培训,组织档案法制机构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行政复议的法律、法规。有的还将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纳入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纳入法制学习和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组织法律知识统一考试等形式,强化档案人员的行政复议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

二、复议机构逐步健全

为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工作,大多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档案法制工作机构为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处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部分省市的档案局成立了专门的行政复议工作领导小组、行政复议委员会等复议机构,负责对本局行政复议工作进行规划和领导。为保证行政复议案件的办案质量,各地档案法制工作部门注重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精通、作风良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定期推荐法制工作部门同志参加行政复议人员统一资格考试,已有部分工作人员取得行政复议应诉人员业务资格证书。

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各地档案部门从制度建设人手,规范行政复议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制度体系。北京市档案局制定了《行政复议办理流程》和《行政复议案前和解调处制度》,同时组织行政复议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国务院法制办制定的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和市政府法制办制定的行政复议工作文书格式,为规范行政复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西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了以下几个制度值得借鉴;一是案件统一受理制度。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由档案局法制机构统一审查把关,符合受理条件的,自治区档案局授权法制机构负责人审批。二是集体讨论制度。所有行政复议案件都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并将大家讨论决定的意见,作为案件处理的初步意见,供领导作决定时参考。三是复议决定统一审批制度。所有行政复议决定(包括不予受理的决定),统一由档案局领导审批。四是沟通协调制度。为避免激化矛盾,把协调方式引入行政复议程序之中,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意愿,通过协调化解行政争议。五是统一登记保管制度。建立案件受理、办理登记簿,进行统一登记,并对行政复议案件卷宗实行集中统一保管。这些制度和措施的贯彻和执行,促进了档案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坚持依法定程序办理案件

在处置行政争议案件过程中,档案法制工作机构对申请人坚持做到“热情接待,秉公办案”,合理引导相对人利益诉求。在具体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过程中严格按法定程序办事,对申请人合理合法的诉求,坚决予以支持,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职权之外的诉求,则不应当支持,并依法作出解释和劝导说明工作。截止到2009年9月,全国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作为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案件共6起,已按《行政复议法》规定,将各项行政争议处理完毕。作为被申请行政复议的机构,参与行政复议应诉活动的案件共2起,经过审理,已由所在市、县人民政府办理完毕,未发生一起因行政复议处理不当而导致败诉的案例。

五、监督制度逐步完善

为加强内部层级监督,保障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能,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将行政复议工作列入法制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并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如重庆市档案局建立了行政复议工作责任制,将行政复议工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和依法行政评议考核体系,制定了详尽的考评细则,并确定了一定的分值和比重。二是制定行政复议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如贵州省档案局在其制定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中规定,对行政复议工作中出现的错案,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依照实事求是、过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对行政复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总结,并向所在省、市法制办报送报表。如大连市档案局购买并安装了《行政复议统计报备系统》软件,随时输入行政复议数据和信息,与市法制办进行联网,每月月初向法制办报送《行政复议案件月报表》和《行政应诉案件月报表》。四是利用互联网,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监督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行政复议活动。部分档案局将行政复议事项的设定依据、受理部门、受理时限、办理地址、办理电话、受理条件、申请要求等在本地区档案信息网进行公示,或开通接收行政复议申请、和举报的专用信箱。这些举措既拓宽了行政复议渠道,又便于人民群众监督。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与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行政复议、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相比,档案行政复议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和跟不上的问题。如:档案行政复议受案率低、维持率高;各地档案行政复议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档案部门还没有建立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法律文书不够规范,理由阐释不清晰,以致引发申诉和等。笔者认为提高档案行政复议工作水平,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档案行政复议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既掌握法律知识又具有较高档案业务水平的专业人员负责行政复议工作。二是提高档案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复议人员,培养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法学理论水平、档案业务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加强对复议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及作风教育,培养其爱岗敬业、严谨自律的良好工作作风。三是完善档案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方式。规范书面审理程序及现场勘察、调查取证等程序,使档案行政复议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除采取常规书面审理方式外,对重大、复杂案件应当适时引入公开听证、专家咨询等工作机制,提高案件审理质量,作出公正复议决定,有效化解矛盾。四是加强经验交流及难点问题研究。档案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及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分析查找问题,研究探讨对策。联系实际,将档案行政复议中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如档案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被申请人及受理部门的主体适格问题、档案行政复议的职权范围等作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好的经验及研究成果可以通过档案网站及报刊及时推广,五是提高档案行政复议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利用国务院法制部门已研发使用的行政复议系统,尽快实现档案行政复议信息统计分析、复议案件及复议人员资格电子化管理,构建覆盖档案行政复议工作领域的,高效、便捷的电子政务信息平台。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3

关键词 企业 档案管理 问题 建议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来说十分重要。企业的档案是企业的重要财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提供有力凭证,也为企业的在正常运转、规范化管理及健康发展提供十分重要的保障,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企业档案管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以便更好地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与不足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企I、领导与员工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与领导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费力的事情,价值不大,从而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的保管工作,影响了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设备设施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很多企业对于这一点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例如很多企业档案库房没有设置专门档案管理存放地点,导致档案的存放空间不足,同时,很多档案室缺乏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潮的“八防”安全措施。同时,很多企业档案管理相关操作不够规范,影响了整体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内部管理工作不到位

很多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工作,他们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很多是非档案管理专业出身,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培训,对于各种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不够熟悉。单位内部员工对于档案收集与移交工作主动性不高,对于档案管理人员配合上也不存在不足,造成档案收集不及时且档案质量不高。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够,导致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影响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二、提升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保证。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要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并且能够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相一致,工作流程要清晰、明了,可以更好的发挥制度的指导作用及约束作用。企业应该进一步建立可行、完善的档案制度,同时,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确保制度能够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二)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档案工作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的领导及员工要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档案意识。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主动积极地开展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创新性,并保持良好的职业服务态度。

(三)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企业领导要加强整体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选择具有良好责任心及职业素养的员工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积极为档案工作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档案工作人员要按照岗位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主动学习,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使自己成为既掌握业务知识,也懂得信息管理技术的符合人才。通过不断的探索与提高,更好地掌握整体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

(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企业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率。企业领导要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档案工作人员要做好系统的维护,提高利用效率。

三、结语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企业领导与员工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大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选择高素质的人才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更好地做好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星.关于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4(16).

[2] 姚云霞.浅析企业中的档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1).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4

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省、州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全县档案工作,安排布置2009年档案工作,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

一、省、州档案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一)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

2009年1月19日,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在昆明召开。云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丁绍祥到会作重要讲话,省档案局(馆)长黄凤平作工作报告。

丁秘书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在各项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希望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要从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把云南省的档案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我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云南做出积极的贡献。

黄凤平局(馆)长在会上作了《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全面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讲话,对20*年全省档案工作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省档案系统在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安排布置了2009年的工作,要求各级档案部门从着力于观念创新、切实增强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于资源建设、切实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着力于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着力于创新开拓、切实提升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着力于队伍建设、切实打牢科学发展的根本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二)全州档案工作会议精神

2009年3月19日至20日在个旧召开。州档案局局长潘新荣作了《深入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我州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讲话,对20*年全州档案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从九个方面安排布置了2009年的工作:一是加大查阅利用和服务社会民生工作力度;二是完善农业农村和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三是强化档案档案信息化建设;四是抓好“八项工程”和档案馆综合评估实施工作;五是开展档案安全执法检查;六是抓好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七是做好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和档案接收征集工作;八是抓好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九是加快档案馆库建设步伐。

二、20*年全县档案工作主要成效

20*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档案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县档案局(馆)围绕年初与县委、政府签订的20*年目标责任制和*档案工作“六项工程”的各项年度计划任务,按照“依法治档,科技兴档,强化服务,发挥效益”的工作思路,加大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力度,突出档案信息化建设重点,拓展档案服务领域和方式,开拓创新,勤奋工作,稳步推进了各项业务建设,全县档案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档案工作切实纳入议事日程。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一是在年初召开了全县档案工作会议,全面安排布置20*年全县档案工作。王光荣副县长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开创全县档案工作新局面》的讲话,对继续深入实施*档案工作“六项工程”,优化服务质量,保证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县人大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段立清,副县长王光荣,县政协副主席张明科,各乡镇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县属各部门、省州驻泸单位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及档案局(馆)全体干部职工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二是县委、县政府将县档案局列为未纳入州考核的部门进行中心目标考核。三是许多单位做到了将档案工作与部门职能同安排、同布置、同考核、同奖惩。全县档案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单位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全县会议精神,研究和安排布置本单位的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各单位的重视,真正纳入了议事日程。

(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县档案局重视档案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特别是档案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结合档案业务监督指导的需要,多形式提高全县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档案业务培训向纵深发展。20*年共举办了5期档案业务培训班,共培训档案人员250人。其中,首次为私营企业举办档案业务培训1期,将档案业务指导的工作领域拓展到了私营企业;举办林改档案现场培训1期;举办家庭建档知识专题培训2期;举办公安档案信息化业务培训1期。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荐使用全面推开。在做好推荐使用的过程中,配合昆明南天网络公司做好“南天”软件操作使用的技术指导和相关技术服务工作;督促、指导各单位开展档案文件级目录的录入工作。全年共推荐安装了32套“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至20*年底,全县共有88个单位安装使用了92套“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已安装使用该软件的单位正按要求继续做好室藏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少数有条件的单位已开始进行室藏档案全文数据库的建立工作。二是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工作进展较快。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对于加快馆藏档案目录数据的录入进度成效极为明显。至20*年底,共录入馆藏档案目录417628条,其中:录入案卷级目录14955条,录入文件级目录402673条。此项工作荣获了“全省档案创新奖三等奖”。

(四)行政执法检查成为管理档案事业的重要手段。一是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对于推进依法治档进程作用明显。20*年,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20*年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的通知》精神,我县于8月1日至9月10日分自查、抽查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在全县范围开展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其中:8月25日至28日抽查了4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情况;8月29日至30日对8个乡镇的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督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提出了整改意见,各被检查单位及时进行了整改。二是州档案局执法检查对于依法治档意义重大。20*年,由州档案局组织的档案执法检查组到我县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检查组重点抽查了中枢镇瓦窑村委会、县法院等单位的档案安全管理情况;听取了全县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档案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显规范。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根据县政府有关通知精神,县档案局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基础上,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努力做到准确界定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最大程度予公开。按要求及时公开了20*年至20*年的信息132条,全部属于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六)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掀起热潮。一是新修订的《云南省档案条例》得到广泛宣传。全县共征订了80套《条例》学习手册和宣传挂图。二是档案法制宣传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县档案局多次召开局(馆)职工会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对新修订的《云南省档案条例》进行了专题集中学习和辅导。集中学习了修订《云南省档案条例》的必要性、条例的起草情况、条例的主要内容等。全县以学习宣传《云南省档案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掀起了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学习的热潮。

(七)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批工作全面完成。20*年,县档案局采取措施加大了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8号令的力度,各机关在县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积极开展本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工作。全年完成了对48个单位的审批工作,全县累计完成了对73个单位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批工作,除不符合审批范围的单位外,我县该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各单位在开展20*年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工作时,均已按审批后的保管期限表执行。

(八)档案管理升星工作继续推进。一年来,以抓好档案目标管理复查转升星级工作为重点,积极主动开展对各立档单位的档案业务指导工作。20*年共指导了45个单位的立卷归档工作和升星级准备工作,共有30个单位完成了档案目标管理复查转升星级验收工作,其中:19个单位达到五星级,10个单位达到四星级,1个单位达到三星级。

(九)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即将启动。经过多年的努力,至20*年底,共争取到建馆资金50万元,其中:省上的建馆补助经费25万元,县财政划拨的建馆经费25万元。年内,洪副州长、刀县长、王副县长及县政府办公室李主任、何副主任等领导,曾深入县档案局、档案馆调研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县领导要求,县档案馆建设项目要在年底前做好前期工作,2009年上半年动工建设。根据县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县档案局在前期工作中,重新编制完成了《*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建议书》。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年10月20日印发了《关于*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在县政府大院内建盖档案馆一幢,新馆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20万元。

(十)馆内基础业务进一步夯实。一是馆藏档案安全保管工作更加规范。严格按照《档案库房“十防”规定》和《档案库房消防安全“八不准”》做好馆藏档案的日常安全保管工作;制订了《*县档案馆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二是接收和征集工作有新进展。接收进馆纸质档案180卷275件,征集到《红河向东流》资料一本。三是积极做好提供利用。县档案馆共接待查阅人员204人次,提供利用档案309卷次,复印296页。四是现行公开文件查阅中心正常运行。共接收20个单位报送的现行公开文件及资料67件。五是稳步开展编研工作。完成编研材料2篇;完成了《*县档案馆编研材料汇编》一书。六是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申报工作取得新成果。对照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申报的条件,经过筛选,共向省档案局报送了4份馆藏档案的申报材料,包括《承领布韶荒庄开垦纳粮告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员训练班第三期同学录》、《张润庠考试试卷》(长卷)、《伟大领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系列照片)。其中,《张润庠考试试卷》(长卷)经云南省档案学会珍贵档案文献评审鉴定委员会审定,被评定“云南省珍贵档案文献(三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档案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县档案馆库房属于危房,馆藏档案安全隐患较大,而新馆建设项目因缺乏资金迟迟难以启动。二是工作经费紧缺。许多业务工作因缺乏经费难以很好地开展。如:馆藏珍贵档案的保护和抢救,档案的征集和接收,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设施设备的配置等。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总体上滞后于政务信息化发展的势头,跟不上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需求。四是家庭建档工作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家庭档案涉及到千家万户,一方面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制约因素很多,推广中许多问题和困难无法预料。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全县广大档案工作者继续发扬甘守清贫、坚忍不拔、奋发进取的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力推进档案事业持续发展和上新台阶、新水平。

三、2009年全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主要任务

2009年,我们将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找准*档案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努力推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今天召开的是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所以2009年全县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我在这里只侧重讲农业农村档案工作。

(一)更新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限制,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树立档案工作是“一线”的理念、“人的档案最重要”的理念、走出档案发展档案的理念,推动档案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加强管理,确保乡村两级档案的保管安全

一是要创造条件改善乡镇和村委会档案保管条件,增强基层档案室防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档案应急工作体系,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在突发和极端情况时有应对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三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切实加大制度执行的力度,坚决避免把制度讲在嘴上,挂在墙上的现象。在管理上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的责任。四是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有条件的乡镇要有计划地添置扫描仪等设备,逐步开展档案全文数字化处理工作,尽早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利用网络化。

(三)夯实基础,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乡村两级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关系到农村档案资源到底全不全、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关系到农村档案工作将来能不能很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服务,能不能很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我县各乡镇已于20*年完成了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批工作,但多数村委会至今还没有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抓紧制订并完善乡村两级各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国家档案局在20*年在同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制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中,重新明确了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各村委会在制订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可参考执行。制订和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时,一是要把新产生的一些门类或内容的文件纳入归档范围;二是要把涉及广大农民各方面利益、特别是有关民生的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并延长保管期限。另外,今后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根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发展,及时增补新的内容,从而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不断完善。

(四)突出重点,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的监督和指导

一是加强监督。县档案部门将在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把对涉农单位特别是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情况的检查作为重点。重点检查该归档的是不是都归档了,保管期限定得是不是合理?确保把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都收集齐全、完整归档,为提供利用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指导。加强对村委会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积极探索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途径。重点是指导各村委会开展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升星级工作计划,县档案局已印发了泸档字〔2009〕5号文件。在今天的会上,王副县长还将代表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村委会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县共有81个村委会和5个城市社区,至20*年底,已完成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其余76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计划在今年内完成。

(五)提升质量,强化乡村两级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乡村两级档案利用的重点是乡村两级的干部和群众,要把利农便民,方便本乡、本村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来考虑和安排。一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档案价值与作用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利用档案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要修改不利于各方面特别是普通农民利用档案的利用制度,简化利用手续,降低利用门槛,方便群众利用;三是要主动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宣传介绍档案信息,让普通农民知道哪儿有什么档案,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利用档案去解决;四是档案人员要热情服务,对利用者热心解答问题,热心提供档案,开展深入服务;五是要主动服务,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档案信息。

(六)丰富馆藏,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

县档案部门将进一步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一是采取措施加大依法接收档案的工作力度,将涉及民生的档案、反映本地特色的档案以及撤并乡镇档案接收进馆,为档案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打好基础;二是广泛征集流落散失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防止资源流失。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关于征集领导干部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的通知〉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档案征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云南省名人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规范征集方式和渠道,对散存、散失在民间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珍贵档案、历史档案、名人档案开展征集工作,防止珍贵档案的损毁和流失,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加强重视重大活动档案,切实落实《云南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参与重大活动(事件),现场拍摄收集活动(事件)档案。

(七)以人为本,重视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进一步规范各类社会保险保障、食品安全、、宗教、婚姻、土地承包、山林延包、房产、移民、知青、学籍、公证、破产企业等民生领域的档案工作,重视、发挥这些民生档案在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重视对馆藏档案及现行公开文件中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把档案中含有大量民生信息,与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权益息息相关的,如户籍档案、婚姻档案、干部职工人事档案、人口普查档案、知青档案、人员档案、土地承包与流转档案、林权档案、移民档案、土地征用拆迁档案、房地产档案、就业档案、医疗档案、保险档案、计划生育档案、学籍档案等等,优先整理,优先数字化、信息化,优先开发利用。

密切关注各部门、各单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新政策、采取的新措施、开辟的新领域、开展的新工作,为这些新领域的工作及时建档,及时把各种新形成的与人民群众有关的各类档案建立起来、收集起来,如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就业培训档案、居民健康档案、民情档案、土地流转档案等多种类型的民生档案,把它们列入归档范围、收集范围、进馆范围。

(八)广泛宣传,开展家庭档案管理知识咨询和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抓紧抓好家庭建档工程的实施。深入各立档单位宣传家庭建档工作的意义、整理方法和家庭建档工作中的突出典型,广泛增强家庭建档意识;开展家庭档案管理知识的咨询和培训工作;积极推广家庭档案规范管理方法;积极探索和注重总结开展家庭建档工作的成功经验;力争建立一批特点突出和规范的家庭档案。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5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建议

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是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高校建设和服务的有效途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我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在此阐述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促进高校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

一、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力度不够。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化、信息化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专业的管理人员及规范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等等各方面人力、物力的支持,因此档案信息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观念上的偏差,校领导对数字化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高校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是现行资金的投入仍不能满足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需要。

2、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偏低,业务不精。

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但应具有档案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多高校档案管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档案管理意识不明晰、专业知识不全面、知识结构完善、创新意识不突出等问题,导致档案工作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没有创新和发展,影响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

3、档案信息化资源相对分散,利用不充分。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办公也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不同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和网站,每年将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数据涉及到教学、科研、行政、财务、后勤,是非常珍贵的资源。然而这些电子文件大多散落于各个部门,由于各个部门对电子文件的不重视,所以并没有及时上交于档案馆,因此时间一长这些电子文件就大部分丢失,导致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电子文件的利用很不充分,造成严重的信息资源浪费。

4、数字信息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但电子文件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依赖,不能直读、易更改、信息与载体相分离的自身局限性对电子文件的长期保管和安全保存构成了极大地威胁,计算机病毒与网络黑客的攻击也是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同时,操作失误、网络系统软硬件故障的偶发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总之,这些网络的破坏因素和工作人员技术的限制都加大了档案信息化、网络化的不安全成分,所以高校档案信息化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1、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加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高校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同时购置适当的新的技术设备。有了硬件设备的支持,才能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配备相应的软件系统,优化数据库,规范档案信息化的标准,充分实现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统计和利用等服务。

2、重视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高科技项目,要根据建设需要,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构建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档案工作队伍,确保档案馆建设正常运行。首先,提高现有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对外学习交流、档案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培训等方式拓宽知识面,加强他们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方面的运用能力,提高他们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其次,根据本校档案馆(室)人员配备的具体情况,引进高素质现代化管理人才, 尽量招聘一些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

3、完善电子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各高校档案机构必须根据国家《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尤其要制订电子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如电子文件管理实施办法、电子档案保密制度、电子档案利用规范要求等等,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实现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

4、整合信息资源,使高校丰富的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首先,利用数据库技术,通过手工著录、扫描、数码处理等方式有重点、有选择地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馆藏各类档案数字化,扩大数字信息资源总量。其次,通过对电子文件的收集,按照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归档、整理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建立相应的数字化档案数据库。再次,积极参与电子校务建设。档案馆可以牵头对校内的数字资源统一协调和指导。依托校园网,将档案管理系统与学校其他系统如OA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等有效衔接。使档案部门的管理者通过校园网收集到这些系统形成的电子数据,其他部门亦可以借助网络共享数字化的档案信息,形成档案信息化服务的良性循环。

5、构建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使信息安全威胁最小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的信息化也同样面临着一个信息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重视信息安全问题,从技术层面上应部署网络版杀毒软件,硬件防火墙,配备或培训合格的网络管理员;从制度方面讲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非法操作;同时从管理层面上网络管理员应定期对硬件进行维护、定期升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总之,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及网络为依托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广大档案管理工作者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促进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工作中也要积极与其他业务部门交流,共同促进高档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冰.浅议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

[2]吴淑鑫.浅议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华章,2012.06

[3]龙安梅,黄建强,丁艳玲.新时期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初探.兰台世界, 2009, (1): 55.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6

我国现阶段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策略主要有部际联席会议、文件中心、馆际互备、异质备份、馆室联动、统一平台等制度性要求,是我国各部门特别是各级国家档案馆管理电子文件的基本遵循。除了个别制度发端较早以外,我国现阶段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在“十一五”时期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电子文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9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正式确立。该《办法》第二章第四条规定:“建立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牵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的职责主要有五项,一是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全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二是研究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方针政策;三是审定电子文件管理规章制度、重要规划、重大项目方案;四是组织起草相关标准;五是研究解决全国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其他重大问题。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承担。同时,根据《办法》的要求,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明确负责电子文件管理的部门,承担本地区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顶层设计的初步完成,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政策制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规范电子文件管理从而促进国家历史记忆传承、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

电子文件中心制度

2007年4月,“全国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提出要求,在各级国家档案馆建立电子文件中心或者备份中心。2010年10月国家档案局在沈阳召开的“档案馆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建设现场会”,将“电子文件中心”调整为“电子文件备份中心,进而将这一做法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在各级国家档案馆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可以消除现行档案移交年限规定的制度障碍,有利于各级国家档案馆提前介入从而发挥档案馆的综合优势和促进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各级国家档案馆更好地履行资源整台职能,有利于各级国家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赋予的作为“政府公开信息公开场所”的任务的贯彻落实,是“大档案观”的一项具体体现。如果作为“电子文件备份中心”进行建设,则属于后面将要讨论的备份制度的一种实现形式。

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较早。该中心2005年6月启动并列人“数字安徽”建设重点调度项目,同年10月举行启动仪式,12月省长办公会确定拨付建设经费300万元,同时决定纳入安徽省“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

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另一典型样本,当属浙江省推行的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制度。浙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2009年12月28日《关于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省立即启动开展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切实保障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提高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该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创举,于2011年被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评为“全国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最佳案例”之一。

诚然,电子文件中心制度,强化了各级国家档案馆提前介入和整台档案资源的职能,但我们亦应同步推进对机关电子文件管理职能的重视和强化。电子文件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关键在各级机关档案部门。“只有好的输入,才能有好的输出。”因此,在继续落实好电子文件中心制度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加强投入,建立和完善加强机关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相关制度性保障措施。

异地备份制度

2010年5月,“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原则上,无论是档案馆,还是档案室,所有应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都应至少有一套异地备份。”

电子文件异地备份制度的提出,是适应新形势发展而强调的新要求。1999年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曾要求对归档CAD电子文件“必要时,复制第三套,异地保存”。2003年国家档案局的6号令也提出对归档电子公文“一套异地保管”的要求。近年来,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海南特大洪水、甘肃舟曲泥石流、云南盈江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的密集爆发和对档案造成重大损毁的现实,是促使异地备份成为电子文件管理一项基本制度的催化剂。国内外电子文件丢失的惨痛教训,如阿波罗登月数据丢失案、莎士比亚手稿光盘数据丢失案等,也更加彰显了异地备份制度的厚重意义。与此同时,印证了箴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浅显但深厚的哲理。

在异地备份制度实现路径的选择上,

“馆际互备”机制当属一项创新之举。我国档案部门早些年曾有过一段建设“后库”的经历。但是,现今如果要求各地普遍建立各自的备份基地,其建设成本和管理运行成本都将居高不下,所需要的各项投资估计将会是天文数字。因此,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降低异地备份成本和提高异地备份制度建,设效率的角度出发,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实行各档案馆之间利用冗余空间互建备份基地的新思路,要求各省级档案馆先行先试,结对开展馆际互备,并提出了适当远距离和考虑地震带、江河流域、电网布局等因素的异地备份基地选址参考原则。之后,各省级档案馆纷纷结成对子,互为电子文件异地备份基地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整个电子文件馆际互备制度建设过程中,思路清晰,要求明确具体,各省级档案馆贯彻实施工作扎实,推行迅速,成效显著。目前,馆际互备工作也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基层档案部门和相关专业档案部门逐步推开,为在电子文件长久保存过程中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电子文件安全,提供坚强保障。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对档案馆异地互备工作的业务流程、技术要求等加以规范,使之在制度的约束之下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

轨道。

异质备份制度

电子文件异质备份制度大概是从“归档双轨制”发展而来的。1998年年底召开的第三次“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工作会议”提出:“在国家正式颁布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规定以前,各单位对需要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一定要转化为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共同保存。”2001年4月,“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工作座谈会”正式提出“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并存的原则”,明确要求“凡是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的中央、国家机关,都要实行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归档双轨制。”电子文件归档双轨制,成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开展初期的一项基本制度,对于保证电子文件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此制度规定下,我国大多单位长期以“归档双轨制”应对电子文件的挑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管理实践的深入,人们逐步发现“归档双轨制”在施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和困难,比如:有些类型的电子文件(如音频、视频、数据库、多媒体或超媒体文件等)是无法打印成纸质文件的,而且这些类型的电子文件数量越来越多;电子邮件、电子订单等类型的电子文件即使被打印成纸质文件,也会因为原来生成于计算机系统中背景信息的丢失而丧失证据效力。与此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电子文件立法工作的不断推进,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和证据价值越来越广泛地得到确认。继《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等对电子文件法律地位的有限认定之后,2011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原有规定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七种证据以外,在证据种类中增加规定电子数据等。并且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一修正案获得通过,进一步增强了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将来,我们还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作为呈堂证据被采信的案例。这为我们适时调整既有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策略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12月,令计划主任《在全国档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要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归档收集,确保应归尽归,同时注意规范电子文件格式与归档标准,对重要电子档案还要及时进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安全可靠、便于共享。”同期召开的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也就此提出了要求。2009年,杨冬权局长在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2010年5月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及后续的一些会议上,都一再重申和强调了上述要求。电子文件归档双轨制,发展成为重要档案异质备份制,成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中又一项至关重要的基本制度。

在具体做法上,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凡未向电子文件中心移交电子文件的单位,要将本单位所有电子文件在异地备份一套,其中划入永久保存的,还要转换成纸质或缩微胶卷,实行异质备份,以确保电子文件安全。已建立电子文件中心的,由好文件中心统一进行电子文件的异地异质备份。原则上,无论是档案馆,还是档案室,所有应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都应至少有一套异地备份,所有划入永久保存的重要电子文件,都要尽快转换成纸质或缩微胶卷保存。”

这―制度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做法,比如英国和美国2000年和200i年的人口普查数据都储存在缩微胶片上,新加坡政府已经下令,所有政府之间的重要的电子邮件都要储存到缩微胶片上,这相当于所有电子邮件的5%;在美国超过20州要求所有的重要信息都要眼睛可读复制,这必须是纸张或者缩微胶卷。

在异质备份策略的选择上,缩微胶片等模拟介质适合作为长期、有效保存的介质。在电子文件生命周期中,数字信息的调用频率随时间递减,而数字信息的维护成本却随时间递增。因此,对于具有长期保存价值但使用频率不甚高的电子档案,采用缩微技术方式进行异质备份,既可以达到电子文件资源长久保存的目的,又有利于降低档案信息资源的维护成本。

馆室联动制度

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地方层面推进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同时,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推行纸质档案及其相应的电子数据同步进馆的做法,或可称之为“同步进馆制度”或“馆室联动制度”。

该项制度的建立源于十年档案移交工作。在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下,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于2001年启动了2001―2010年十年档案移交和接收活动,涉及单位100多个。十年间共有85个单位、143个全宗、62万多卷档案移交到了中央档案馆,其中,中央统战部、文化部、教育部、工商总局、旅游局、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气象局、中科院等36家单位移交了档案实体和数字化数据,占已移交单位总数的42%。通过档案数字化,各单位既可保留一套档案数字化数据供本单位日常利用,同时又可将档案原件移交进档案馆,减少了本单位库容和安全等方面的压力,形成了档案移交方和接收方双赢的局面,促进档案移交工作达到新水准。

2008年11月,在京召开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整理和数字化现场会”提出要求,各中央和国家机关在向中央档案馆移交档案时,要同步移交电子版档案数据。中央档案馆为了统一标准,有效整合各部门移交的电子版档案数据,制定了《中央档案馆电子版档案数据接收规范及要求》。会议要求今后移交进馆电子版档案数据要严格按此规范执行,以保证档案数据与档案实体的一致性,保证移交进馆的档案数据具有通用性和易迁移的特点,以便对移交的电子版档案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为各单位在中央档案馆建立了一套基础数据的备份,并可保证各单位数据的查询和迁移。

2011年3月,“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要在移交前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并在移交时把档案实体与档案数字化数据一并移交。在今后十年档案移交工作中,凡是要移交的档案,首先必须数字化,只有把档案数字化了,才能在档案移交后本单位更方便地利用档案,才能提高本单位档案的利用效率,才能通过数字化利用代替原件利用来确保本单位档案原件的安全。档案数字化后,本单位留一套数据,并移交一套数据给中央档案馆作为备份而异地存放。会议强调:“各单位移交档案前首先要进行数字化,在移交档案时一并移交一套数字化数据,是今后档案移交工作的一项硬性指标。”同时要求:“档案数字化数据要符合《中央档案馆电子版档案数据接收规范及要求》”。

通过馆室联动,方便了档案移交后本单位档案的利用,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央档案馆接收进馆档案的质量和优化馆藏结构,有效地降低了重复劳动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本。

在推行这一制度的时候,应当注意的是:该项制度设计实际上是对档案管理机制的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调整。传

统管理机制下,档案实体的移交和接收是档案管理责任的分水岭;在现行制度设计下,尽管档案实体管理权限随着移交而转移,但事权并未完全转移,各机关仍然保存有完整的电子形态的档案信息,档案安全责任因而并没有随着档案实体的移交而完全让渡,馆、室双方今后都将是档案信息的长期保管者和守护者,在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双方都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统―支撑平台制度

为了减少重复开发,提高规范化程度,国家档案局近年启动了“国家电子文件支撑平台系统”建设项目,组织力量研制开发统一的电子文件管理支撑平台,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创新性与示范意义的、能够被社会所认可的、公开标准的、不断修改完善并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电子文件支撑平台系统,初步实现我国对电子文件系统按统一标准规划、设计、建设、应用与管理,推动我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标准化、国产化进程。

据了解,该项目目前已完成二期工程,重点推出了多媒体电子文件管理相关标准规范、关系型数据库长期保存整体解决方案、流式文档和版式文档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等。

随着该项目的最终完成和试点示范工作的推进,有望为各地档案部门提供一个规范化的、可模块化选择使用的、完全开放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促进我国各级档案部门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7

农村村委会档案(即村级档案),是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及村群团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在从事农村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变革、创新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农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历史反映。抓好农村村级建档及管理工作,对于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规范村务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当前农村档案管理现况

近年来,我县档案部门努力巩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自觉地把新农村建档工作作为档案部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摆上位置、列入议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和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在引导、规范、发展上做文章,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促进农村稳定、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

1、村级档案信息资源取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管理深化了新农村建设的管理工作,档案的开发利用,还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2008年,外资企业在安香乡修建厂房占地补偿工作,其中涉及到20多户村民的土地权属问题,由于界限不清,补偿不均而引发了激烈的矛盾纠纷,后来通过查阅村里土地、房产档案,明确了土地权属,使占地补偿工作得以顺利解决,使外资企业在该乡顺利落户。

2、村级档案为农村解决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开展农村建档过程中,由于材料收集较为齐全完整,“土地证”存根等资料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农村中经常发生的宅基地等纠纷迎刃而解。如:2009年九口子乡武装村有2户农户因土地归属问题发生争执,甚至到法院,后经查阅该镇、村档案室的原始宅基地资料,明确了各自宅基的四至,矛盾得以化解。3、村级档案为维护集体利益和安定团结提供了保障。如独羊岗乡独羊岗村早在80年代,由该镇政府协调,在该村创办了纸箱厂,按协议规定,需要占用该村土地2亩,并每年支付土地使用费5千余元。91年,该村发现厂房所占面积、补偿标准与原协议不符,村集体多次找到厂方交涉,要求补偿土地使用费,却因依据不足而无果。2004年,村级档案室建立后,经过查找,发现了这份原始资料,使积存近十多年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4、村级建档改变了档案管理混乱无序的局面。尽管过去本县也搞过几次“清理积存文件归档”的工作,但没有形成长效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的更迭,又出现新的积压,农村档案管理还比较混乱。通过开展村级建档工作,在村内建立了档案室后,档案管理、案卷质量都有了保障和提高,一些村还挽救了一批平时难以征集到的珍贵历史档案资料,为研究农村解放前后的政治、经济变化提供了原始依据。

5、村级建档促进了村务管理和村务公开。我县已建档的行政村一般按照档案部门的建档标准进行档案管理,使村干部由经验管理走上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的轨道,不仅改善了管理手段,也融洽了干群关系,村务公开就是一例。如:玉亭乡西桥村通过建立农户创业档案,真实具体地反映了村干部、农户在新农村建设中工作成绩和表现,增强了村支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了农民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为促进生产建设,减少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该村也由此成为了新农村精神文明的示范村。

二、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档案管理工作一直不被重视。长久以来存在着各种档案文书资料管理混乱,档案缺失,各种土地承包、租赁等重要合同档案资料在干部换届过程中散失的现象,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开展。

1、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已颁布实施20多年,由于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干部群众对《档案法》知之甚少,对与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了解不多,致使许多乡镇干部档案意识薄弱。2、基础设施简陋。由于地方财力困难,大多数农村没有专门档案室,档案都堆放在大队里,安全保密措施得不到保证,基础条件十分落后。3、档案管理各项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农村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农村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整理不及时;档案管理混乱,有的村借出档案不履行任何手续,档案借出后无法收回,还有的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私自涂改档案,严重损害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利用价值。

4、人员变动频繁。村级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由村主任管理,由于换届变动,基本上是一两年一换,再加上文化水平有限,导致档案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档案管理无序。

5、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化。有些村由于工作人员变动,缺乏工作技能,日常文书处理工作混乱,档案管理工作松散,造成档案移交不清,档案收集很不齐全,不完整。村级档案管理上制度不健全,人员不明确,登记账薄不建立,投入经费困难,档案的管理条件不安全,档案资料没有统一管理等问题比较突出。

6、档案内容单调。有些村把收到的上级红头文件当成档案收集保存,而自身形成的文字材料、会议记录、名册报表等材料未能全部归档,造成上级部门红头文件材料多,反映本身工作活动的文件材料少,文书材料多,专门档案少,特别是一些反映当地社会历史、农业经济、地方特产、农业科技、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档案更资料更是缺乏。

三、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也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有潜力可挖,我们要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村档案工作抓得更好,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服务。

1、加强宣传指导,提高农村档案工作意识。首先,县、乡档案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生动有效地宣传档案工作和档案法律、法规,增加广大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增强其档案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贯彻国家和档案法律法规,逐步把农村档案工作引向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其次,县乡档案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认真履行指导职责。档案工作在农村是软任务,上面不抓,下面不动,上面一抓,下面就重视。因此,县档案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乡镇,乡镇督促指导村级,环环紧扣,相互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要将农村档案工作列入农村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纳入领导议事日程,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有规划、有检查,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农村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随着农村档案工作的建立完善和不断发展,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档案材料的大量出现,对农村档案人员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县乡档案部门要把提高农村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作为推进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农村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法律学习和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并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上岗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以人员素质的提升推进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3、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农村档案工作发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与上级党政及业务部门有着十分密切的业务关系,不能只靠档案管理部门的“孤军奋战”,只有各部门搞好协调、齐抓共管,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在抓农村档案工作中,可与组织、宣传部门配合,把村级建档工作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村级建档工作的顺利进行;征得农委(农办)的同意,把村级建档列为“小康村”评选的条件之一,予以考核等。与乡镇目标工作配合,把村级建档任务落实给包村干部,并与工资挂钩,兑现奖罚。由此种种,只要我们搞好协调,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农村村级档案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4、开展农民建档工作试点,加快村民档案建档工作步伐。一是要把农民档案的建立工作纳入工作安排和议事日程,农民档案的建立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需要,也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事业的需要,要提高建立农民档案工作的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二是要开展农民档案的建立工作的试点。现在农民手中存在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退耕还林还草合同、林业承包大户合同、农村税费改革合同、农村推行小额贷款合同、农村的专业户、计划生育推行的十二联户、科技示范户等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资料,为农民档案的建立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条件成熟的乡镇可先开展试点工作,逐步加以推广,使农民自身认识到建立农民档案的必要性、重要性,形成农民自觉、自愿建档的思想意识。

档案管理合理化建议篇8

关键词县级档案事业崛起建议

一、制约我省县域档案发展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经权威调查:全省仍有不少县级档案事业发展的机构、人员、经费、档案保管等基本条件还没有得到解决。全省档案事业发展不平衡,在档案事业经费、档案基础设施,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大,全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不足。特别是有些县档案馆有馆无舍、馆舍危房、档案馆功能不全等状况依然严重存在。严重落后于东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中部地区也算是落后的。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人员少、事业费严重不足,已影响到工作正常开展。大部分县级档案保健津贴得不到落实。人员问题在机构改革后,有的县级档案部门只有2—3人;有的档案部门是县志、党史、档案三四个部门合在一起,平均人员数也很少,且都列政府事业单位,属事业编制。政府对档案部门的经费管理,或多或少地采取了事业单位事业经费零基预算的办法。档案部门办事只能一事一办报批经费,或依靠非常少的一点档案利用收费。在其它社会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档案部门只有几千元至万元左右的事业费。难以满足履行各项工作职能的需要,已严重地制约着县级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馆库问题突出。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新建市、县综合档案馆16个,改扩建3个。县档案馆平均建筑面积为654平米,有12个县、区因档案馆破旧而租用其它房子存放档案及办公。另有10个市县档案馆已鉴定为危房但仍在使用,还有一些县级档案馆设在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内,只有几十平米,两、三间房子,不符合档案保管要求。

(三)信息化建设发展滞后。全省档案局(馆)配服务器12台;微机新增224台,7个设区市和5个县(区)在互联网上设立了档案网站。建立现行文件查阅的县档案馆目前建立机读目录的很少,据统计约167.6万余条,其中省局(馆)就达85万条。县级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薄弱。

(四)现行文件中心和档案的综合利用质量不高。尽管有100个综合档案馆在上级资料中称已建立了现行文件中心,其质量和利用都需提高。

(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仍是薄弱环节。全省只有九江、瑞金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项工作开展较为落后。

(六)县级档案工作仍在超负荷运作。“十五”期间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新增馆藏档案资料62万卷册,累计达519万卷。较“九五”末增长13.6%;向社会开放档案32.7万多卷(册);接待查阅人员30.4万多人次,提供档案资料32.7万多卷(册),汇编各类参考资料197种,431万余字。县级档案部门依目前的人、财、物力量,这样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

(七)县级档案执法难普遍存在。县级档案部门档案执法工作方面比较薄弱,执法工作缺乏力度,工作往往不到位。执法工作大都借助人大、法制局、司法局等部门联合进行,以制造声势,增加力量,主要问题在执法主体不到位、人员编制少、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破解制约县级档案事业发展难题的政策建议

加速县域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省要实现县级档案事业快速发展、和谐发展,要靠改革开放和创新思路,靠基层档案工作者的努力,靠政府的支持和关心。在现阶段要使工作有明显的起色,主要靠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有针对性地给予一定资金扶持,解决制约县级档案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议如下:

(一)县域档案发展抓住以下机会:

1、针对制约县级档案发展的突出问题,我省县级档案工作中的特殊困难、特殊的问题,制定破解难题的特殊政策,给档案发展以政策支持。

2、针对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带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各级加大对档案事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把县级档案工作者的热情保护好,积极性利用好,创造性发挥好。

3、针对改革和调整国家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的机会,强化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4、针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档案事业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与时代同行,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正让“四位一体”在县级档案工作中落到实处并发展创新。依法行政,依法治档,规范工作程序。

(二)县级档案工作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省应该尽早出台《××省档案局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和《××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以明确行政执法主体,执法范围,执法责任,保障制度,特别要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指导、行政确认、行政收费、行政奖励等具体细化,便于基层操作。对执法工作中的过错追究、听证、监督等规章制度及评议考核等配套制度一并完善。真正让县级档案部门,能够做到梳理法律依据,明确执法内容;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执法制度,保障执法进行。真正做到有法必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省为了实现档案事业在中部的崛起,一定要根据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对档案工作宏观管理的要求。报请省政府,为基层出台适当增加县级档案事业发展必要的人员编制,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配备执法所需交通工具及各类条件的有关政策和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使基层档案部门事业协调发展,确保县级档案部门实施行政管理和档案安全保管两种职能得到有效履行。

(三)县级档案部门事业经费要有强制性列入县级预算的政策支持

解决的办法:增加预算项目,促使预算基数增加,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有所增加。

1、档案保护费、抢救费列入预算的标准,每个基层县档案局可以以本县档案馆藏量来决定,这个比较合理。有多少馆藏就有多少向政府争取资金的理由,按照我省的条件,县、市、省的此项预算标准拟为1—1.5元、2—3元、3—4元。例如:有一个馆藏档案为6万卷册的县级档案馆,预算资金可申请在6—9万元,以此类推。

2、解决档案人员保健津贴,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根据人事部、文化部《关于印发图书、文物、博物、档案等事业单位贯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意见的通知》(人薪发[1994]19号文)中关于“从事国家珍贵文物、图书、档案资料保护的人员,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根据国发[1993]79号文件的规定,其津贴可在国家规定比例的基础上适当高一些,高出幅度按工资构成的10%掌握”的基本框架和补贴原则;基层档案局(馆)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保健津贴拟申请的标准为每天每人6—8元。如按一个五名干部的县档案局(馆)来说可争取财政预算1—1.5万元,也可按现工资构成的10%补贴。

3、事业经费(公务费)的预算可按县域人口申请预算,标准一般为10万元人口预算1—1.5万元。一个30万人口的县档案事业经费可达3—4.5万元。保证履行各项工作职能的需要。

4、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是现行文件网上查阅、县档案部门信息网和信息中心的专门费用。根据我省已建网络的县档案部门的经费,此项经费拟申请为3—5万元,可要求每年增加信息化建设维护费和管理费、租用宽带的网络经费不能少。

5、档案保管经费:是向档案移交单位收取的保管经费,以弥补档案经费不足的一项固定的、政策性的收费、标准拟为1.5—3元卷(册)/年。

6、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项经费:视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要10万元左右才能满足县级一般的档案陈列布展。每年增加一定的维护经费,标准为1.5—3万元。

(四)破有局无馆难题需省、市、县三级联动

我省是经济薄弱省,基层档案事业发展特别是馆藏发展基础很差。以赣州为例,18个县市区,按省档案“十一五”规划要求有7个要建新馆。另11个县(区)也存在建馆和扩馆的需要,因为按新馆达2000平米以上的要求,赣州没有一个。建一个达2000平米以上的馆,一般需350—500万元左右,投资是较大的,建议启动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方案。

1、全省档案工作会议,把各地建档案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省委省政府领导通知各县(市)长或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县长参加,会上签署完成各县建档案馆及档案其它工作的责任状,注明立项时间和完成时间。这样新馆建设有望。

2、在每年的年末,省档案局邀请省人大、省政府组织巡视督查组,检查各县市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在来年的档案工作会议上,好的表扬、差的通报。

3、省、市、县在三级联动建馆方案中各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奖励、扶持建设新馆的先进单位。坚持3—5年,县级档案有局无馆或有馆无舍现象必定全部改变。

4、对有馆库条件的县档案局一定要督促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五)增加利用档案收费项目,调整档案收费标准

××省档案系统执行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130号文件的档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对补充县级档案事业经费不足、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收费项目和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不能满足档案工作的需要。我省应该尽快尽早增加利用档案收费项目,调整档案收费标准。建议:

1、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对档案行政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制定符合××省情的县级档案收费办法。

2、收费的标准不得低于原有执行的收费标准,而且要有较大的提高。

3、对收费项目,除原来执行的合理的收费项目外,研究制定部分新的项目,根据县级档案的情况可增加以下项目。

(1)档案整理收费:这是各立档单位要求档案部门为其整理档案的收费项目,标准可面议,也可根据档案整理难易度决定。

(2)档案保管收费:这是档案部门对档案移交单位已存档案馆中档案保管的收费,以弥补档案管理的经费开支,按年度收取。标准为1.5—3元卷册/年。例如:一个馆藏6万卷册的县档案局(馆),每年可收取约9万元左右的保管经费,政府调控20%,仍有7.2万元,用于置办改善档案保管条件。

(3)档案业务培训班收费:报请省财政、物价批准一个全省参考标准。

三、结束语

上一篇:平面设计和版式设计范文 下一篇:监理工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