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企业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1 03:18:45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维护供热企业和热用户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根据《河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和使用城市集中供热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市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的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峰峰矿区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集中供热工作。规划、物价、环保、房产、供电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权范围,共同做好城市集中供热工作。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集中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开发,鼓励采用新技术,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改善城市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城市人民政府鼓励多元投资建设城市集中供热。第二章供热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五条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并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能源,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第六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禁止新建采暖锅炉房。现有的燃煤锅炉供热应逐步并入城市集中供热。第七条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应按照城市集中供热规划及近期建设计划,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国家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妨碍集中供热工程正常施工。城市集中供热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竣工图和有关资料,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核验后方可投入运行。第八条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按照下列产权归属实施维修、改造和管理。无维修能力的用户可委托供热企业有偿代管代修:热源厂区的供热设施由热源单位负责;热源厂出墙一米至热力站出站一米供热设施由供热企业负责;用户庭院管线和室内供热设施归热用户或产权单位负责。第九条热用户按规划要求投资建设的分支管线和热力站,竣工验收合格后应移交供热企业管理。供热企业在保证热用户正常用热的情况下,根据规划要求,可以在热用户庭院管线上发展新用户。第十条凡新建工程室内采暖系统一律采用按户分环进行设计,安装温控阀和热计量表。对原有热用户的采暖系统逐步实施改造。第十一条建设工程影响城市集中供热设施正常运行或维护的,建设单位应提前与供热企业联系,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施工。第十二条禁止私自拆改、移动室内供热管道和散热设备,室内装修不得妨碍正常供热检修、维护保养。第十三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挖坑、取土、爆破、排放雨水和污水、倾倒垃圾和各种废弃物、修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及其他危害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禁止破坏、盗窃和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占压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第十四条在城市集中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上下或者两侧埋设其它地下管线的,应当遵守管线工程规划和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禁止依托架空供热管道、加压站、换热站搭设建(构)筑物及进行牵拉承重作业。第三章集中供热管理第十五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企业应具备相应资质,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第十六条城市集中供热期为当年的十一月十五日至次年的三月十五日。具体采暖时间可根据实际气温的状况,适当变更。第十七条供热企业应与热用户签订供用热合同,明确供、停热时间,室内温度,收费标准和违约责任等双方权利和义务,并保证合同的履行。热用户增加、减少供热面积或停止用热等与供热企业签订的合同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当事先向供热企业申请或办理有关手续。第十八条供热企业对其供热设施要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保证供热设施正常运行。供热企业因供热设施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供热时,应及时通知热用户并组织抢修,同时报告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第十九条因以下情况之一,热用户室内采暖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供热企业均不承担责任,应全额交纳热费:(一)热用户内部采暖系统结构不合理,供热企业提出改正意见但未进行纠正的;(二)热用户保温及建筑围护结构不合理的;(三)热用户室内装修影响散热的;(四)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和采暖设施的;(五)私自扩大供热面积、改变供热方式的;(六)属于临时故障,经24小时处理达到供热要求的。第二十条供热期间热用户住宅室内合格温度应不低于16℃。热用户发现室温低于16℃时,向供热企业提出申请,供热企业应派人现场核实。供用热双方要共同分析原因,责任明确后,由责任方负责处理。属于供热企业原因的,应按下列标准减免热费:平均室温每低于合格温度1℃按不合格面积及时间减收热费10%。平均室温在10℃以下的按不合格面积及时间免收热费。平均室温连续20天或累计30天不合格的免收全部热费。第二十一条供热企业应制订服务规范和标准,完善供热计量、监测手段,加强科学管理,保证均衡稳定供热,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供热企业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尽责,秉公办事,搞好服务,接受监督。第四章用热管理第二十二条使用城市集中供热的热用户在供热前应对其庭院管线及内部系统进行检修、清洗、试压,经供热企业验收合格后方可供热。第二十三条供热企业应在供热前与热源厂签订供热协议。热源厂应在设计能力范围内保证民用采暖用热。供热企业应根据年度热源和负荷状况,制定并落实热网运行方案及供热计划,保证供热效果。第二十四条城市集中供热计量应当采用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供热计量装置,并按规定进行检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中断热力站计量仪表电源,移动或损坏计量仪表、阀门开关和铅封。第二十五条热用户应禁止下列行为:(一)擅自在室内采暖设施上安装水龙头、排气阀、加装散热器;(二)取用供热管道内的循环水;(三)擅自接热和扩大用热面积;(四)擅自改变用热性质;(五)增加或减少供热设备。第二十六条城市集中供热实行交费用热的原则。供热价格及相关取费的确定和调整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市物价部门审核并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热用户必须按期交纳热费,逾期不交者按日加收5‰滞纳金。第二十七条因不可抗拒或不可预见因素造成减少或停止供热的,供热企业应及时通知热用户,并采取措施恢复供热,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热用户与供热企业共同承担。因人为原因造成的减少或停热事故,损失由责任方承担。第二十八条热用户变更或用热性质改变,须到供热企业办理变更手续。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九条热源厂、供热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热用户造成损失的,应给予赔偿;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可以给予行政处分:(一)热源厂供热流量、压力、温度不符合设计标准的;(二)供热企业未按照规定对城市集中供热设施进行检修、维护、保养的,或者在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抢修的;(三)供热企业没有严格履行供用热合同,造成热用户连续20天或累计30天不能正常用热的。第三十条城市集中供热设计、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设计、施工,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已经取得设计、施工资质证书,情节严重的,提请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设计、施工资质证书:(一)未取得设计、施工资质或者未按照资质等级承担城市集中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的;(二)未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设计、施工的。第三十一条未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经营活动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二条在城市集中供热设施的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危害集中供热设施安全活动,损坏、擅自拆除、改装、迁移、占压、动用集中供热设施的,应立即停止并恢复原状,除赔偿损失外,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并可处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经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供热企业可不予供热或停止供热:(一)长期拖欠或拒付热费的;(二)不办理入网手续或不履行供用热合同的;(三)严重影响城市集中供热正常运行的。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讼。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三十七条城市集中供热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2

供热计量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供热计量收费面积大幅增加

近年以来,北方采暖地区累计实现供热计量收费建筑面积8.05 亿平方米,占全部供热计量装置安装面积的66.7%。2011 年、2012 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8 亿平方米,2013 年安排改造面积2 亿平方米。

供热计量收费机制进一步完善

目前出台供热计量价格和收费办法的地级以上城市达到116 个,占北方地级以上采暖城市的95%左右。据统计,在116 个出台计量热价的城市中,已有46个城市的基本热价比例降到30%,有39 个城市取消了“面积上限”。

节能节费效果初步显现

山东省青岛、临沂、济南、寿光等城市实施计量收费后,每平方米耗热量下降30%左右,形成每年每平方米6 公斤标煤的节能能力。鹤壁市实施计量收费后,在总能耗不变的情况下,2013 年增加供热面积约30 万平方米。这些典型都说明,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实现了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赢。

供热计量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新建建筑供热计量装置欠新账、按热量计量收费严重滞后等现象仍然在少数省份非常严重。

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总体上讲,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是北方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很大,节能减排的潜力也很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很强烈,供热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

2013 年9 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十条”,要求到2017 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 年下降10%以上,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

燃煤是我国冬季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下一步国务院还将与各省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今后几年地方政府不仅面临节能压力,更要面临大气污染防治的双重压力。供热计量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广大人民群众对供热计量收费的呼声强烈目前大多数城市都已经执行了新建建筑65%的节能标准,但是部分新建建筑没有实施供热计量收费。节能建筑和非节能建筑一样,都实行按面积收费,导致节能建筑不节能、节能建筑不节省热费。用户强烈希望改变传统的按面积计价收费,实现自主调节室温和节能节费。供热行业、建设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合理要求,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各地一定要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加以纠正。

供热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目前节能增效、降低成本等问题已成为供热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收费难、原料成本上涨,另一方面管理落后,管网跑冒滴漏、热损失大,供热系统不合理。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供热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内部挖潜。供热计量改革不仅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节能改造,更是供热企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可以促进供热企业自身精细化管理、节能增效、降低成本,是供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下一步工作重点

目前供热计量改革现状是大部分新建建筑都安装了计量装置,但同步实施计量收费仍然在部分地区严重滞后。因此,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全面地推进计量收费。

正是因为没有计量收费,有些地方新竣工建筑才不装表。正是因为没有计量收费,质劣价低的计量装置才大行其道,质量好的计量装置反而被挤出市场。正是因为没有计量收费,一些没有经过收费实践检验的不成熟的计量方法才大量应用,成了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也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是否实施计量收费成了供热计量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把计量收费问题解决了,不装表、装假表等问题都解决了。这样以来,我认为未来的工作有7 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强制全面推进计量收费

对已经安装了计量装置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供热企业必须在今冬明春无条件地实施计量收费。

加大监管力度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两个不得”,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须同步安装计量装置,同步实现计量收费。否则,不得予以验收备案、不得销售和使用。

下一步我部将加大对各省建设主管部门的检查力度,对执行“两个不得”不力的或者没有落实供热企业选购、安装热量表的省市,我部将约谈政府分管同志和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并给予通报。对计量收费达不到要求的城市,我部将不再受理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城市荣誉称号的申请以及相关财政补贴项目的申报。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对违反供热计量强制性标准的规划、设计、监理、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单位,重点在施工和开发等环节,要依法进行严罚,情节严重的要吊销企业资质。

严格落实供热企业主体责任

实施供热计量必须完完全全地赋予供热企业供热计量和温控装置选购权、安装权。

完善价格激励机制

各省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要督促已经出台计量热价,基本热价比例偏高的城市把比例降到30%、取消“面积上限”。

放开计量装置产品市场

各地要立即取消各种人为的地方性事前强制性准入,放开市场,由供热企业直接面对供热计量生产商进行招投标,所有合格表生产商都可以参与竞标,不能搞地方保护和市场割据。

引入能源服务公司模式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控改造、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取得节能减排和经济效益。各地要充分利用国家对合同能源管理的优惠政策,在供热计量改造和收费项目中,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充分发动用户参与计量收费

各地要开展多种形式供热计量改革宣传教育活动,在宣传中要讲清楚推行供热计量的“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国家节能减排、有利于当地防治大气污染、有利于个人减少热费支出、有利于促进市民健康延长寿命。

另外,国务院最近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贯彻落实这个意见,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切实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三项重点第一是抓紧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第二是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力度。

第三是加强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等各类地下管网的改造和建设。

全面落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加快编制各类专项规划。

除了给排水规划,我们还要有水质提升规划、还要有管网改造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好了以后,各地的项目库的建设也就完善了。

第二个步骤是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国家会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但大部分建设资金还是要通过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入民间资本来解决。

第三个步骤是对现有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要认真进行检查落实和指导。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集中供热换热站管理 实践与探讨

集中供热是我国三北地区冬季主要的供热方式,也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通过集中供热,不仅能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品位热源,而且能进一步优化热源配置,提高热源利用效率,减少城市污染,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必不可缺的基础设施。目前,如何科学、高效的输配热源,满足居民采暖和工商业生产用热需求,已成为当前日益紧迫的工作任务。下面,结合莱芜市集中供热实践,对当前的运行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探讨。

一、莱芜市集中供热发展现状

莱芜市地处鲁中地区,年平均气温12.7℃,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7℃,自90年代初开始发展集中供热事业,截止2010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520万,汽化率55%。热源以蒸汽供热为主。2009年,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开展了“汽改水”工程,逐步以低温水供热为热源。莱芜市集中供热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热源分布

截止2006年,莱芜市已建设热源厂四座,分别位于城东、城西和城北,热源相对比较丰富,工艺布置比较合理。其中有三座热电厂,一座集中供热锅炉房。四座热源厂外供热负荷达240t/h,高温水供热能力450万平方米,完全能够满足莱城居民、工业用热需求。

管网及换热站

莱芜市现已建成蒸汽主支管线60km,高温水管网21公里,换热站160个。

(三)主要供热方式

莱芜市集中供热主要由2家热力公司经营。四家热源厂向2家热力公司供应热源。热力公司统一调度、输配,从中赚取差价。

二、供热运行管理体制

(一)运行管理

莱芜市集中供热运行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热源厂生产阶段,热力公司调度输配阶段,用热单位通过换热站向用户供热阶段。

(二)建设管理

莱芜市在集中供热发展之初,由于没有供热专项规划,没有专门的供热管理机构,建设资金缺乏。热力公司通过财政贷款,向用热单位收取管网“开口费”,统一建设供热主管网。各用热单位不论大小,都要出资建设单独的汽水换热站及站后的供水管网,并负责换热站的运行管理。热力公司只管主管网建设和蒸汽输配。这种建设、管理方式,在建设初期缓解了市财政建设资金压力,促进了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

计量收费方式

各单位在换热站前都安装了计量表(按吨计量),热力公司按用气量与各用热单位结算。由于没有实行分户热计量,各用热单位都是按建筑面积向用户收取热费。

三、存在问题

1、单位换热站太多,建设规模普遍较小。供热运行中间环节多,要经过三个环节才能将热能输送到用户,运行效率低,热能浪费严重。莱芜市目前供热面积520万,建有大小换热站160多个,每个换热站的平均供热面积仅为3万左右。同时,由于分支开口的增加,造成管网运行失调,管网沿程压力将增大,减小了管网供热服务半径,末端用热质量难以保证。

2、采暖补贴实行“暗补变明补”后,许多单位不再承担换热站的运行管理职责;也有部分企业因破产、改制或其它原因,无法管理换热站的管理工作,造成用户不能正常使用集中供热,单位包供的旧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由于供热方式为分户单供,各用热单位均设置小型汽-水换热器,各用户为满足自身的用热,在采暖期擅自调节,从而造成整个管网用热分配失调。

4、运行与管理脱节,供热质量较差。对供热引发的矛盾和问题,热源企业、热力公司、用户热力站三方互相扯皮,责任不清。

5、计量方式不合理。各用热单位换热站前虽然均按分户计量进行了设计、施工、安装了计量表,但蒸汽使用量以吨计量,而不是以热量进行计量,蒸汽的温度、压力不作为计量参数,损害了用户的利益。

6、收费结算方式不一。供热企业按使用蒸汽量与用热单位结算,而用热单位按建筑面积向户收取暖费。由于供热市场缺乏有效监督,部分用热单位(如小区物业公司)收取的采暖费没有全部用于供热,而是采取时开时停、分时段供热的方式,从中截留了部分热费,用户意见很大。

四、解决方案

方案一:理顺体制,由供热企业直接管理到户。

按照“谁供热,谁收费,谁用热,谁交费”的原则,由供热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逐步让热力公司接管换热站的运行,并向用户直接收费,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行效率。

方案二:由能源服务公司接管换热站的运行管理。

对城市管网及换热站布局重新进行专项规划,根据规划结果,对现有的换热站进行合建、扩建或改建,取消小型的换热站,提倡小区或单位集中联片供热,提高换热站的供热规模,并由能源中介服务公司接管换热站运行,负责与热力输配企业结算,向用户收取热费,负责向用户供热。

方案三:由热源生产企业接管部分换热站,并负责管理到户。根据莱芜市总体规划,莱城北部为居住区和办公区,建筑面积近50万,距兴源热电直线距离仅3公里,完全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经对周围用热负荷进行测算,在城北兴源热电蒸汽出口处规划建设一处较大规模的换热站,向市区敷设热水管网,采用一级网直接连结方式,低温热水供热,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为节省投资,应充分利用各小区内原有的热水管网,只建设供、回水主管道。该工程可由政府主管部门协调有关供热企业出资建设,政府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建设完成后,可以取消长勺小区、福莱佳园、市医院等近20处换热站,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三种方案对改变现行的供热管理体制都有积极的作用。

五、政策支持

改革现行的集中供热管理体制,前提条件是要制定合理的配套政策。一是要尽快组织编制供热专项规划,使今后的供热管理、运行及建设有据可依,并根据供热专项规划,整合改造现有的换热站。二是加强对供热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加强对供热费用收支情况的监督,提高供热费用收支透明度和供热质量。三是要科学制定热价。现行热价是按吨或面积来计量,无法判断供热质量的优劣。让一些不讲诚信的供热企业钻了政策的空子,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下一步,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开展相关考察和调研工作,制定莱芜市的供热价格,供热、用热双方按用热量进行结算,提高供热企业的积极性。四是开展分户热计量工作。对新建建筑,要按分户计量进行设计、施工;对既有建筑,要尽快确定试点单位,并逐步推广成功经验。

六、成功实践

2009年,热力公司接管了朝阳小区换热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取消了市建设小区、国税小区等四处换热站,供热面积达20多万,运行情况很好,说明这种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差别热费增值税 纳税筹划

Abstract: The “heating cost with differences” is a new term appearing in recent years, which refers to the fee charged by the city central heating enterprises to the user. On the "new" fees, there has a very large difference of heating enterprises in accounting treatment and tax.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x planning, this paper will disscuss how to reduce the tax burden of enterprises when charging the fee.

Key words: heating cost with differences; VAT; tax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8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差别热费”,相信享受城市集中供热的居民都听说过,但不一定明白“差别热费”到底是是什么。其实说白了“差别热费”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接头费”,学名叫“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费用”,是指供热企业的新用户接入集中供热管网时向供热企业交纳的一次性费用。那为什么现在又叫“差别热费”了呢?这要从河北物价部门的一个规定说起,从而也给河北的供热企业提供了一个纳税筹划的空间。

关于“差别热费”,河北省物价局专门出台过两个文件,即河北省物价局冀价工字(2003)90号《关于将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费用纳入价格管理的通知》和冀价工字(2004)80号《关于城市集中供热实行差别热价的批复》。文件明确指出,为支持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规范集中供热管网建设资金管理、减轻居民负担、维护消费者利益,将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费用纳入价格管理。

以石家庄为例,居民住宅参加集中供热,差别热价标准为每采暖期4元/平方米,期限为10年,期满后执行统一热价。居民一次性缴纳的,差别热价按32元/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优惠价格执行,缴纳后执行统一热价。差别热价乘以用热面积即为差别热费。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供热企业向用户收取的一次性“接头费”是要交纳营业税的,但现在政府部门把“接头费”明确纳入价格管理了,变成了“差别热费”,再明确一点说就是变成“热费”了。而热费是要交纳增值税的。营业税要交给地税局,而增值税是要交给国税局的,征管单位也发生了变化。“接头费”交纳营业税,是按3%的税率(建筑业)向地税局交纳的,而变成增值税后一般纳税人就要按照13%(小规模纳税人按3%的税率)向国税局交纳了。这样一来,税率可能提高了,何来的筹划空间呢?

其实国家对“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居民供热是有优惠政策的,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是免征增值税的。向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包括供热企业直接向居民收取的、通过其他单位向居民收取的和由单位代居民缴纳的采暖费。一般的供热公司,其供热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来自向居民供热,也就是说其供热收入的绝大部分是免交增值税的。“接头费”变身成“热费”后,其绝大部分也应该是免交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的目的即在于此。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为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而对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或经营活动进行的一系列合理的安排。成功的进行纳税筹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不违法的原则

纳税人为达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纳税筹划本身并不违法,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禁止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但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规定纳税筹划是合法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是以避税为目的的,从国家的角度讲企业纳税筹划的直接后果是减少国家的税收,所以各国政府都在不断完善税法,堵塞漏洞,同时加大对非法避税的打击力度。我们所讲的纳税筹划不是非法的避税,这就需要纳税人熟悉税法,精通会计,同时善于寻找税法的漏洞和模糊之处,运用一定的技巧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最终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这一点并不是企业的每个财务人员都能做到的。进行纳税筹划就象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偷税的深渊里,弄巧成拙,从而招致补税、罚款甚至是刑事责任。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一定注意不要突破了法律这道界限。

第二,要遵循成本与效益的原则

有时我们进行纳税筹划的初衷是好的,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事实使我们很尴尬。进行纳税筹划在产生筹划收益的情况下必然会增加筹划成本,此时最忌讳的是筹划增加的成本最终竟比节税的收益还要大,或筹划产生的收益与增加的成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都是筹划的失败。所以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不仅要计算筹划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同时还要对进行筹划给企业增加的成本心中有数,权衡利弊,决定对筹划方案的取舍。

现在举个例子,说明“接头费”变身成“热费”后,按照我们的筹划思路,能为供热企业节省多少税款。

供热企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一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先说小规模纳税人。小规划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3%,假如某供热公司一个供暖期收取的“接头费”为100万元,假设其中居民用户交纳90万元,非居民用户交纳10万元。如果交纳营业税,则应交纳100*3%=3(万元)。但若交纳增值税,由于对居民供热免征增值税,则只需交纳10/1.03*0.03=0.29(万元)。税负降低90%以上,筹划收益相当明显。

如果供热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增值税税率为13%,对非居民用户收取的10万元“差别热费”的销项税额为10/1.13*0.13=1.15(万元),即使不考虑进项税额,也比交3万元的营业税降低税负60%以上。若考虑进项税,实际应交纳的税款将更少。

企业交纳增值税比交纳营业税的数额大幅减少,同时也可以大幅减少以流转税为计算依据的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数额,从而达到一个连锁节税效果。

可见,“接头费”变身成“热费”后,能大幅度地降低供热企业的税负。

但在实务中如何操作才能达到我们的筹划目的呢?

第一,供热企业要拿出有关“差别热费”的政策文件来,向税务机关解释这一块已经纳入价格管理,成为了热费的一部分,不应该再交纳营业税而应交纳增值税。

第二,在收取热费时,要向用户出具国税的发票,即商品销售发票,在发票上单独注明用户的用热面积、“差别热价”和由用热面积与“差别热价”相乘计算出来的“差别热费”。而且,“差别热费”这一块最好与用户的正常热费开在一张发票上,正常热费和“差别热费”各占发票的一行,总额一并收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迎合税法上的另一个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 。该条明确规定:纳税人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差别热费”和正常热费开在同一张发票上,按照“价外收费”的有关规定必须交纳增值税。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5

论文关键词:火电企业;盈利能力;市场营销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每个国家和企业都不得不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开始重建其电力工业,掀起了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标志的电力市场改革的浪潮。电力市场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变革,是电力工业在经历了百余年平稳发展之后面临的一次历史性的大冲击。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火电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如果不能充分、深刻地思考和认识未来的竞争,不能做到未雨绸缪,不能尽快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那么在将来愈演愈烈的发电市场竞争中将会陷入被动境地。尤其是近年来,电煤价格持续攀升,火电企业总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因此,如何提高火电企业的盈利能力,打造火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场营销

强化市场营销,加强经营工作,是提升发电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

1.电量营销

电量是火电企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只有争取到更多的具有边际利润的电量,才能真正增加企业的利润。

(1)牢固树立“电量就是效益”的理念,没有电量,就没有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市场意识,全方位抓好市场营销工作,积极开展电力营销的研究和实施工作,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多沟通、勤联系,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电网公司的沟通与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电量计划,确保计划内电量不低于区域电网平均水平。

(2)在确保有边际利润的情况下,深入开展电量工作,积极寻找外部电量替代机会,合理统筹和优化电量结构,提高机组经济性。

(3)认真研究大用户直购电政策,积极推进直购电工作,提高机组发电负荷。

2.热力市场营销

开拓热力市场是发电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要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力度,扩大热力市场,形成稳定的供汽能力,使供热尽快产生效益,增加企业收入。在确保机组发电量的同时,应将强化对外供热作为打好盈利攻坚战的重要突破口,全面做好供热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管理工作,促进热力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在供热过程中,应本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发电公司的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在用户管道架设、管线改造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出面提供帮助,为用户排忧解难,确保供汽可靠性和供汽质量,坚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保持并发展与供热用户的伙伴关系。

3.做好电价、热价争取工作

增强政策敏感性,把握国家政策变化,加强对电价政策的研究,科学筹划,密切组织,推动煤电联动政策早日实施,切实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强与上级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最大程度地稳定热价水平,保证合理经济效益。

二、计划管理

计划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统领,要强化计划工作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的作用。按照“目标倒逼,责任到人,闭环控制,偏差管理”的原则将发电企业全年的生产经营计划指标进行分解,明确各部门职责,结合电量、收入、利润、供电煤耗等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强化形势预测分析,综合平衡和优化各项计划指标及计划方案,科学制定季度、月度综合计划。另外,强化计划管理的刚性,将各项综合计划目标和重点工作层层分解,落实综合计划目标,同时提高工作落实标准,强化计划工作的闭环管理,严格奖惩考核制度。通过对计划任务和重点工作的层层分解和具体量化,努力把公司各个环节纳入目标管理,实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有目标和责任,人人肩上有指标和压力,建立自下而上的保证体系和自上而下的责任追究体系。

三、成本控制

1.燃料成本控制

2010年以来,受电力消费需求强劲增长、煤矿安全事故停产整顿、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恶劣复杂气候以及交通运力受限、煤电油运紧张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煤炭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始终在高位震荡,极大地压缩了发电企业盈利空间。按照国家目前的政策,煤电联动在短期内实施的可能性不大,而燃料成本又占到发电企业总成本的70%左右,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燃料成本,是发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和落实重点合同煤计划。加强公关协调,积极争取落实重点合同电煤计划,努力提高电煤供应保障度。针对当前市场煤价飚升的严峻形势,确保重点合同煤兑现率是降低标煤单价的有效措施。

(2)火电企业应成立燃煤管理领导组,每月对燃煤采购的量、质、价格和考核因素进行充分讨论与认定,合理签订电煤采购合同,并在次月对上月所定事宜进行综合性评价,以监督燃料管理决策上的优劣。

(3)火电企业应成立配煤中心,以更好地优化企业的入炉煤结构,降低燃料成本;结合机组状况,成立煤炭调研小组,寻找可以掺烧的经济煤种,对多种劣质煤种进行掺配实验,优化完善掺烧方案和具体措施,找出一条适合企业机组掺烧的可行方案;要加大煤炭掺烧比例,力争达到35%~40%。

2.物资成本控制

物资采购是火电企业另外一个成本大户,应减少一般物资的库存资金占用比例,提高专项物资库存资金的占用比例(重点提高脱硫、干灰设备品配件比例)。

(1)完善火电企业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招标活动的全过程监督,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物资采购计划的审批程序,以费用归口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为手段,进一步规范成本支出审批程序,特别加强对预算外物资采购的审批管理。

(2)推行“零库存”管理,与信誉好的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商谈对企业常用的备件如轴承、阀门、磨煤机备件等消耗性备件进行联储事宜,签订代储协议,做到随用随取,用后付款,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降低备件采购费用。

(3)强化对消耗性物资材料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有效杜绝管理漏洞,减少物资材料浪费,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努力实现物资材料管理的可控和在控。

(4)加强废旧物资的管理工作,修旧利废,避免重复采购,最大限度地分降低企业成本。

四、财务管理

高度重视和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的执行刚性,切实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逐级传递成本控制压力。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以费用归口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将各项费用指标分解到部门,责任到人,层层分解落实,每月考核,规范成本支出审批程序,严格对预算外资金的审批管理。

火电企业要通过支付货款方面时间的合理筹划,流动资金贷款时间上的压缩及电费回收后及时归还贷款时间差方面的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利息支出,同时,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等多种付款形式,缓解资金紧张,有效降低贷款利息支出,通过上述措施可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五、节能降耗

坚持深入挖潜,规范节能基础管理,把节能降耗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在生产过程中的保证作用,使各种参数和技术指标达到最佳状态,持续保持指标的先进性和进步性。充分利用对标平台、创一流及两型企业创建体系,按照“五确认、一兑现”的方法,对照设计值,查找问题、制定措施、狠抓落实,确保节能降耗各项指标的圆满完成。

1.加强供电煤耗基础管理

(1)充分利用机组检修机会,做好设备节能改造和运行调整工作,谋划好抢发电量时机,做好发电量结构调整工作。

(2)制定煤耗管理考核办法,确定供电煤耗确保值和目标值,按月分解考核。

(3)加强生产统计分析监督工作,发现能耗指标异常,及时与相关领导和部门进行沟通,做好对供电煤耗过程的管理和考核、监督工作。

(4)加强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运行可靠性管理,保证入炉煤采样的代表性。及时处理设备缺陷,确保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严格考核。化验数据真实、可靠,煤化验验报告按时间要求上网。

2.降低发电厂用电率

(1)应严格执行集控运行厂用电的绩效考核,提高运行人员降低厂用电的积极性。加强各项单耗指标的检查考核力度,提高运行人员综合考虑机组能耗的能力,合理降低各项单耗。

(2)锅炉以提高锅炉效率为原则,把煤粉细度控制在合格范围内,提高制粉系统出力;把锅炉飞灰控制在2.5%以内,同时控制锅炉氧量,减少空预器及系统漏风,降低制粉和吸、送风机耗电。

(3)汽机在提高机组真空、降低机组热耗的前提下,优化选择循环泵运行方式;继续优化凝结泵运行方式,减少电泵、循环泵、凝结泵耗电。

(4)提高输煤系统出力,缩短系统空载运行时间。根据进厂煤和存煤煤质,及时改变堆取煤及系统运行方式,降低系统耗电量。

六、提高机组可靠性

提高火电企业盈利能力,设备健康是基础。应强化对火电企业设备健康状况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加大设备可靠性管理和技术监督力度,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彻底解决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降低非计划停运次数。同时,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科学合理地安排检修工期,提高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消缺率和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隐患治理始终可控、在控。

七、结束语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6

山东省供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供热管理,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供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供热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供热,是指利用热电联产、区域锅炉等所产生的蒸汽、热水和工业余热、地热等热源,通过管网为用户有偿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行为。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及相关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发展供热事业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原则。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将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采取措施发展集中供热。

第五条 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支持热、电、冷联供,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和供热煤耗超标的小火电机组。

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及工业余热、煤矸石、垃圾等发展供热。

电网企业应当优先保障符合有关规定的热电联产和综合利用工业余热、煤矸石、垃圾等发电的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六条 省、设区的市、县(市)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政府发展改革、经济贸易、价格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制度,公开投诉电话、信箱,受理有关供热质量、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的投诉,并及时予以处理。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 设区的市、县(市)政府应当组织供热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规划,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经批准的供热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的,应当符合供热规划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或者核准手续。

第十条 从事供热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一条 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应当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的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

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

第十二条 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供热系统,应当安装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供热系统,应当逐步进行改造,并安装温度调控装置和热计量装置。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具备分户热计量条件的,应当安装分户热计量装置;不具备分户热计量条件的,可以采取单元计量、楼宇计量等方式安装热计量装置。

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中,应当同步进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对既有公共建筑供热系统先行改造,促进供热系统节能。

第十三条 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不得新建分散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前已建成使用的分散燃煤锅炉,应当按照规定限期停止使用,并将供热系统接入集中供热管网。

第十四条 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建设单位应当自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热主管部门备案。

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移交供热工程项目档案。

第十五条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单位,应当依法承担供热系统保修期内的维修、调试等保修责任。

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不得低于两个采暖期;保修责任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不受两个采暖期的限制。

供热系统的保修期,自居住建筑或者公共建筑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第三章 供热管理

第十六条 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供热经营活动。

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可靠、稳定的热源;

(二)有符合国家标准且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供热设施;

(三)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资金;

(四)有固定的、符合安全条件的经营场所;

(五)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并经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六)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七)有与供热规模相适应的抢险抢修队伍和设备;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申请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应当根据供热规模向设区的市或者省供热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证明材料。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准予行政许可的,应当核发供热经营许可证;不予行政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政府可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投标方式,确定符合条件的供热企业,并与其签订供热特许经营协议,授予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的供热特许经营权。

第十九条 供热企业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或者歇业的,应当在采暖期开始6个月前向县(市)或者设区的市供热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对供热范围内的用户用热作出妥善安排。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供热企业在采暖期内不得停业、歇业。

第二十条 供用热双方应当签订供用热合同。

供用热合同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供热时间、供热参数、收费标准、缴费时间、结算方式、供热设施维护管理界限、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 供热企业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连续、保质、保量供热。

供热企业进行年度供热设施检修,应当避开采暖期,并提前15日通知相关用户。

在采暖期内,因特殊原因需要连续停止供热超过24小时的,供热企业应当提前两日通知用户;因突发事故不能正常供热的,供热企业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并通知受影响区域的用户。

第二十二条 居民采暖期起止时间由县(市)或者设区的市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采暖期内用户室内供热温度,在正常条件下不得低于16℃;低于16℃的,供热企业应当减收或者免收热费;因用户原因导致室内供热温度低于16℃的,由用户承担责任。供用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用户室内供热温度的具体检测办法,由设区的市政府制定。

第二十三条 居民采暖热价实行政府定价;其他热价实行政府指导价,由供用热双方按照政府指导价协商确定。

逐步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制度,实现按照用热量计量收费。具体办法由省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供热主管部门制定。

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供热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法定程序适时调整热价。

第二十四条 热价的制定和调整应当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和公平负担的原则。

制定和调整热价,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用户和供热企业等有关方面的意见,并采取措施减少对低收入用户用热的影响。

第四章 用热管理

第二十五条 需要用热的单位和居民,应当向供热企业办理用热手续。

单位用户变更用热面积、用热量以及其他用热登记事项的,应当向供热企业办理变更手续;居民用户终止用热或者恢复用热的,应当向供热企业提出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 用户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热价或者供用热合同约定的热价,按时向供热企业缴纳热费。

用户有权就供热收费、供热服务等事项向供热企业查询,供热企业应当在3日内予以答复。

第二十七条 供热企业工作人员在入户抄表和对用户室内供热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时,应当出示有效证件,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八条 任何用热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在室内供热设施上安装放水阀、排气阀、换热装置等;

(二)未经供热企业同意,擅自改动供热管道、增设散热器或者改变用热性质;

(三)在供热管道上安装管道泵等改变供热运行方式;

(四)其他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五章 设施管理

第二十九条 供热设施的更新、改造、维修和养护,由产权人负责。

用户可以委托供热企业对其所有的供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维修和养护。

第三十条 供热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对其维护管理的重要供热设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装、拆除、迁移供热管网、标志、井盖、阀门和仪表等供热设施。

第三十二条 从事工程建设,不得影响供热设施安全。

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或者供热企业查明有关地下供热管线的情况。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和供热企业应当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供热企业协商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三十三条 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敷设管线;

(二)挖坑、掘土或者打桩;

(三)爆破作业;

(四)堆放垃圾、杂物或者危险废物;

(五)排放污水、腐蚀性液体或者气体;

(六)其他影响供热设施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供热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其维护管理的供热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供热设施正常运行。

第三十五条 供热企业应当制定供热事故抢险抢修应急预案,公布维修、抢险和供热服务电话,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供热企业发现供热事故或者接到供热事故报告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抢险抢修,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供热系统未安装温度调控装置、热计量装置或者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新建分散燃煤锅炉的,由供热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处以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歇业的;

(三)未按照规定要求连续、保质、保量供热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擅自提高热价或者变相提高热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个人可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在室内供热设施上安装放水阀、排气阀或者换热装置的;

(二)未经供热企业同意,擅自改动供热管道、增设散热器或者改变用热性质的;

(三)在供热管道上安装管道泵等改变用热运行方式的。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装、拆除、迁移供热管道、标志、井盖、阀门、仪表等供热设施或者建设工程施工可能影响供热设施安全而未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的,由供热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供热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敷设管线的;

(二)爆破作业的;

(三)堆放危险废物的;

(四)排放腐蚀性液体或者气体的。

第四十二条 供热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供热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营私舞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7

我区集中供热的现状与特点

1990年以来,区政府积极推动我区集中供热事业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区经济稳步增长,住宅楼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园区、产业功能区逐渐增多,区政府对集中供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快了集中供热发展步伐,总体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我区集中供热起步于1990年,以成立区供热办公室为标志,相继启动了×××平房宿舍区、×××宿舍区、×××宿舍区平房宿舍区以及×××小区集中供热工程,但供热面积、供热规模都比较小。从1997年开始,随着×××、×××、×××、×××、×××、×××等住宅小区的相继建成,我区集中供热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3月,我区坚持经营城市的原则,按照“一年启动,三年建成”思路,又启动了我区有史以来最大的集中供热工程——×××区域集中供热工程。工程总投资近8000万元,安装4台40吨锅炉,主要负责3.0平方公里范围内居民小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商住楼进行集中供热。10月底,投资419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实现了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此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我区大气质量、优化城市热源布局、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至此,全区已发展在册供热单位2家,社会供热单位8家,自供单位13家(祥见表一)。

表一:供热单位情况统计表

供热单位

供热单位

个数(个)

供热面积

(万平方米)

在册供热单位

×××供热公司

2

46

×××供热公司

40

社会供热单位

8

65

自供单位

13

10

(资料来源:×××供热管理办公室)

(二)住宅楼热化率较高。截止2004年10月底,全区竣工各类住宅楼190万平方米,其中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167万平方米,建设单位自管住宅11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住宅和建设单位自管住宅热化率均为100%;无管理单位住宅12万平方米,热化率为75%。全区住宅楼热化率为98.4%(祥见表二)。

表二:住宅楼集中供热情况统计表

住宅楼性质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率

物业管理住宅

167

100%

单位自管住宅

11

100%

无管理单位住宅

12

75%

(资料来源:×××物业管理办公室)

(三)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区各类园区秉承“为我区招商引资打造高标准的建设平台”的理念,重点对集中供热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建设。目前,我区三个区级工业园中,×××工业园已建成供热站一座,安装10吨、20吨蒸汽锅炉各一台,用于园区的工业生产和采暖;×××工业园已完成集中供热的规划、初步设计等工作。

现阶段集中供热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供热体制有待改革。一是分散管理制约城市供热事业发展。多年来,我区集中供热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开发一处住宅、开发一处商住楼,新建一处小锅炉房,以致大量分散锅炉房普遍存在。这些供热单位建制不全,管理混乱,短期行为严重,个别单位去年采暖期甚至发生了弃管现象,造成受冻居民上访。二是供热市场化与落后的供热系统存在矛盾。目前,我区集中供热住宅全部采用单管串联式供热,把广大热用户作为一个群体捆绑在一起,损害了交费者利益,使热商品难以进入市场,阻碍了供热体制改革进程。三是节能降耗摆不上日程。由于用热多少与热用户在经济利益上无关,热用户对供热能耗漠不关心,导致能源极大浪费,建筑节能难以推广。

(二)城区集中供热规模有待扩大。目前,中心城区内仍有大量临街门脸、平房宿舍、城中村未实施集中供热,能耗高、热效率低,供热方式落后,是影响城区冬季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三)供热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个别供热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温度不达标、维修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费用收缴困难,导致供热企业经营困难,入不敷出,无力采用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区集中供热事业发展。

(四)各类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还有待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仍处于起步阶段。比如:×××工业园入驻企业达300多家,但由于企业性质、厂址分散等原因,仍没有实施集中供热(汽)。另外,乡镇产业功能区中,除×××产业功能区已建成集中供热站(两台锅炉,一个10吨、一个2吨)外,其它建设产业功能区的乡镇由于多种原因,都采取了或准备采取一家一户的供热(汽)方式。

推进我区集中供热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我区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认为,要继续保持我区集中供热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区政府的引导和推进,更需要规划、建设、供热等部门严格监管、各类园区管委会的努力和供热企业改善服务去实现。主要对策和建议有:

(一)从改革供热管理体制入手,构筑城区集中管理的新格局。理顺体制是关系我区供热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一是积极推进供热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以主管区长为组长,区规划、建设、供热、环保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城市集中供热领导小组,对城区集中供热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从我区集中供热大局出发,把重点放在供热规划、严格控制分散建设、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上来。严格控制乱开发、乱建设,新开发的各类住宅、商贸楼应严禁新建小锅炉房,原则上一律并入10吨以上锅炉房。二是积极推进分散锅炉房并网改造。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和保证措施,对现有分散锅炉房实施并网改造。并网改造的原则是:能并入×××区域集中供热工程的坚决并入区域集中供热工程;不能并入该工程的就近并入物业管理小区供热范围,到2006年城区范围内基本取消10吨以下锅炉房。对那些无单位管理住宅、一两栋楼一个小锅炉房的住宅以及那些不讲大局、不讲群众观点、擅自停热的个别小锅炉房坚决实施并网改造。2005年3月份我区将启动×××工程。因此,×××小区、×××小区、×××小区以及×××两侧商住楼等可并入区域集中供热×××工程;另外,如果我区2005年启动×××等宿舍的平改工作,改造后的住宅也可并入区域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并网改造的措施是:1、并网范围内区域锅炉房,可采取并网移交的办法,即锅炉房、附属设备等供热设施整体移交,免收入网费;2、并网范围内没有纳入集中供热的商住楼(含未供热的楼房),向产权人按×××元/平方米收取配套费;3、并网范围内市管单位按文件标准收取配套费;4、并网范围内区属行政事业单位供热设施整体移交,免收配套费。三是积极推进分户循环系统。原则上新建住宅都要推行安装采暖计量装置,并在设计、施工组织、竣工验收上进行把关,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搭车蹭热等问题,使“用热交费、节能降耗”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从普及城市集中供热入手,积极谋划运作集中供热大项目。加快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中供热率,既是增强城市载体功能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城市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因此,要按照“规划控制、合理布局、社会投资”的方式,积极运作集中供热大项目,在3-5年内,使中心城区住宅楼、商住楼等全部实行10吨以上锅炉房集中供热。建议分别在城区南、北各建设大型供热站一座,分别对南北区域实行集中供热。根据《×××城区总体规划》,我区中心城区将整体“西进南拓”。因此,第一步,建议2005年或2006年在×××建设40吨锅炉房一座(×××路供热站),启动城区南片区域集中供热工程,负责×××小区和×××工业园以及各类房屋的集中供热,以后视情况再对锅炉房进行增容。第二步,建议3-5年内在×××路东建设40吨锅炉房一座,对×××、×××宿舍、×××别墅区、×××路两侧商住楼实行并网改造。如对×××周围宿舍改造,改造后住宅也可并入该网。这样西有×××供热站、东有×××供热站、北有×××供热站、南有×××供热站,我区城区范围内可全部实行集中供热,既达到了环保要求,又节约了能源。

(三)从规范供热行业管理入手,提高供热企业服务水平。供热行业实行规范性服务,进一步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供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更重要的是能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应制定《×××供热行业服务规范》等一系列强化服务的措施和办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另一方面,供热企业应完善服务承诺、用户报修、入户测温、挂牌服务等制度,增加服务透明度,提高服务水平。

(四)从统一规划、稳步运作入手,推进各类园区集中供热工作。建议有条件的园区都要实施集中供热(汽);无条件的园区(功能区)应严格控制小锅炉房建设,尽量建设燃气、燃油锅炉房,禁止建设燃煤锅炉房,保护大气环境。各类工业园区或产业功能区集中供热解决措施建议如下:一是×××工业园集中供热(汽)解决思路。根据×××工业园总体规划,该园区一期占地704公顷。考虑园区内锅炉房的用途既要满足集中供热,还要满足园区内工业用汽,2005年可在该园区规划×××路建设供热站一座,安装2台20吨蒸汽锅炉,满足园区供热和供汽要求。以后根据引资情况,再进行增容改造。二是×××工业园集中供热(汽)解决思路。×××工业园内企业进驻较早,涉及饲料、机械、家具、服装等多种行业。这些企业仓库、车间较多,工业蒸汽用量很少,且除办公用房外,需要集中供热的房屋也不多。对于×××区域内园区的集中供热,可以考虑并入×××工程;对于×××园区内的集中供热,可以考虑并入×××供热站。三是×××工业园集中供热(汽)解决思路。该园区目前入驻企业5家,已安装的两台蒸汽锅炉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今后,随着入驻企业增多,可再考虑增容改造。

主要参考文献:

1、《×××城市总体规划》

2、《×××区域集中供热方案》

供热企业工作计划篇8

我区集中供热的现状与特点

1990年以来,区政府积极推动我区集中供热事业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区经济稳步增长,住宅楼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各类园区、产业功能区逐渐增多,区政府对集中供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快了集中供热发展步伐,总体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起步较晚,发展较快。我区集中供热起步于1990年,以成立区供热办公室为标志,相继启动了×××平房宿舍区、×××宿舍区、×××宿舍区平房宿舍区以及×××小区集中供热工程,但供热面积、供热规模都比较小。从1997年开始,随着×××、×××、×××、×××、×××、×××等住宅小区的相继建成,我区集中供热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4年3月,我区坚持经营城市的原则,按照“一年启动,三年建成”思路,又启动了我区有史以来最大的集中供热工程——×××区域集中供热工程。工程总投资近8000万元,安装4台40吨锅炉,主要负责3.0平方公里范围内居民小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商住楼进行集中供热。10月底,投资419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实现了供热面积40万平方米。此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我区大气质量、优化城市热源布局、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至此,全区已发展在册供热单位2家,社会供热单位8家,自供单位13家(祥见表一)。

表一:供热单位情况统计表

供热单位

供热单位

个数(个)

供热面积

(万平方米)

在册供热单位

×××供热公司

2

46

×××供热公司

40

社会供热单位

8

65

自供单位

13

10

(资料来源:×××供热管理办公室)

(二)住宅楼热化率较高。截止2004年10月底,全区竣工各类住宅楼190万平方米,其中实行物业管理的住宅167万平方米,建设单位自管住宅11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住宅和建设单位自管住宅热化率均为100%;无管理单位住宅12万平方米,热化率为75%。全区住宅楼热化率为98.4%(祥见表二)。

表二:住宅楼集中供热情况统计表

住宅楼性质

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集中供热率

物业管理住宅

167

100%

单位自管住宅

11

100%

无管理单位住宅

12

75%

(资料来源:×××物业管理办公室)

(三)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初具规模。为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区各类园区秉承“为我区招商引资打造高标准的建设平台”的理念,重点对集中供热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建设。目前,我区三个区级工业园中,×××工业园已建成供热站一座,安装10吨、20吨蒸汽锅炉各一台,用于园区的工业生产和采暖;×××工业园已完成集中供热的规划、初步设计等工作。

现阶段集中供热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供热体制有待改革。一是分散管理制约城市供热事业发展。多年来,我区集中供热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开发一处住宅、开发一处商住楼,新建一处小锅炉房,以致大量分散锅炉房普遍存在。这些供热单位建制不全,管理混乱,短期行为严重,个别单位去年采暖期甚至发生了弃管现象,造成受冻居民上访。二是供热市场化与落后的供热系统存在矛盾。目前,我区集中供热住宅全部采用单管串联式供热,把广大热用户作为一个群体捆绑在一起,损害了交费者利益,使热商品难以进入市场,阻碍了供热体制改革进程。三是节能降耗摆不上日程。由于用热多少与热用户在经济利益上无关,热用户对供热能耗漠不关心,导致能源极大浪费,建筑节能难以推广。

(二)城区集中供热规模有待扩大。目前,中心城区内仍有大量临街门脸、平房宿舍、城中村未实施集中供热,能耗高、热效率低,供热方式落后,是影响城区冬季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三)供热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个别供热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温度不达标、维修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费用收缴困难,导致供热企业经营困难,入不敷出,无力采用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区集中供热事业发展。

(四)各类工业园区集中供热还有待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仍处于起步阶段。比如:×××工业园入驻企业达300多家,但由于企业性质、厂址分散等原因,仍没有实施集中供热(汽)。另外,乡镇产业功能区中,除×××产业功能区已建成集中供热站(两台锅炉,一个10吨、一个2吨)外,其它建设产业功能区的乡镇由于多种原因,都采取了或准备采取一家一户的供热(汽)方式。

推进我区集中供热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我区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认为,要继续保持我区集中供热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区政府的引导和推进,更需要规划、建设、供热等部门严格监管、各类园区管委会的努力和供热企业改善服务去实现。主要对策和建议有:

(一)从改革供热管理体制入手,构筑城区集中管理的新格局。理顺体制是关系我区供热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一是积极推进供热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以主管区长为组长,区规划、建设、供热、环保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城市集中供热领导小组,对城区集中供热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从我区集中供热大局出发,把重点放在供热规划、严格控制分散建设、推进供热体制改革上来。严格控制乱开发、乱建设,新开发的各类住宅、商贸楼应严禁新建小锅炉房,原则上一律并入10吨以上锅炉房。二是积极推进分散锅炉房并网改造。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和保证措施,对现有分散锅炉房实施并网改造。并网改造的原则是:能并入×××区域集中供热工程的坚决并入区域集中供热工程;不能并入该工程的就近并入物业管理小区供热范围,到2006年城区范围内基本取消10吨以下锅炉房。对那些无单位管理住宅、一两栋楼一个小锅炉房的住宅以及那些不讲大局、不讲群众观点、擅自停热的个别小锅炉房坚决实施并网改造。2005年3月份我区将启动×××工程。因此,×××小区、×××小区、×××小区以及×××两侧商住楼等可并入区域集中供热×××工程;另外,如果我区2005年启动×××等宿舍的平改工作,改造后的住宅也可并入区域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并网改造的措施是:1、并网范围内区域锅炉房,可采取并网移交的办法,即锅炉房、附属设备等供热设施整体移交,免收入网费;2、并网范围内没有纳入集中供热的商住楼(含未供热的楼房),向产权人按×××元/平方米收取配套费;3、并网范围内市管单位按文件标准收取配套费;4、并网范围内区属行政事业单位供热设施整体移交,免收配套费。三是积极推进分户循环系统。原则上新建住宅都要推行安装采暖计量装置,并在设计、施工组织、竣工验收上进行把关,从根本上解决能源浪费、搭车蹭热等问题,使“用热交费、节能降耗”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从普及城市集中供热入手,积极谋划运作集中供热大项目。加快供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中供热率,既是增强城市载体功能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城市供热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因此,要按照“规划控制、合理布局、社会投资”的方式,积极运作集中供热大项目,在3-5年内,使中心城区住宅楼、商住楼等全部实行10吨以上锅炉房集中供热。建议分别在城区南、北各建设大型供热站一座,分别对南北区域实行集中供热。根据《×××城区总体规划》,我区中心城区将整体“西进南拓”。因此,第一步,建议2005年或2006年在×××建设40吨锅炉房一座(×××路供热站),启动城区南片区域集中供热工程,负责×××小区和×××工业园以及各类房屋的集中供热,以后视情况再对锅炉房进行增容。第二步,建议3-5年内在×××路东建设40吨锅炉房一座,对×××、×××宿舍、×××别墅区、×××路两侧商住楼实行并网改造。如对×××周围宿舍改造,改造后住宅也可并入该网。这样西有×××供热站、东有×××供热站、北有×××供热站、南有×××供热站,我区城区范围内可全部实行集中供热,既达到了环保要求,又节约了能源。

(三)从规范供热行业管理入手,提高供热企业服务水平。供热行业实行规范,进一步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供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更重要的是能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一方面,应制定《×××供热行业服务规范》等一系列强化服务的措施和办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企业行为。另一方面,供热企业应完善服务承诺、用户报修、入户测温、挂牌服务等制度,增加服务透明度,提高服务水平。

上一篇:防汛防旱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老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