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的力量作文范文

时间:2023-09-17 13:19:42

关爱的力量作文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 爱情故事 比较研究 认知

分类号:B844

1 问题提出

爱情作为一种高级情感是人在成长中所必经的过程,尤其处于青春期发展中后阶段的大学生,他们的性机能迅速成熟,男女情感上的吸引力大大强化,产生了相互倾慕、热烈的爱情。随着性观念趋向开放,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恋爱行为也已逐渐趋向公开化。人们对当前大学生恋爱行为表现出较大宽容的同时,其心理问题以及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调查表明,2000年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有关爱情的占到68.7%;2000年后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因恋爱导致的心理问题上升到了70%-90%。

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的爱情心理,对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给予正确的引导,开展科学健康的恋爱观教育,排除不良心理困扰,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引导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爱情本质的复杂性,国外心理学家普遍选择了通过研究爱情的类型来间接探究其本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其中,爱情故事类型研究成为更有效,也更科学的研究范式,能够更深刻、全面地构念个体对爱情的自我解释,更好地呈现爱情的本质特征,并指导其健康的爱情行为。

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Robert J.Steinberg开创了爱情故事研究的先河,并发现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26种“爱情故事类型”。本研究拟以“质”与“量”相整合的思想方法为指导,借鉴Steinberg的研究方法探索、挖掘我国大学生的爱情故事内涵,揭示当代大学生爱情心理特征,以利于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者更加科学、深刻地认知爱情。

2 研究方法

2.1 开放式问题设计

为尽可能多地搜集关于爱情的项目,设计了开放式题目:(1)如果爱情可以比作“事件”,您认为她是什么?(2)请描述您对他人(熟人、好友等)的爱情的理解或看法;(3)请描述您对中外文学作品(或历史)中的爱情的看法或评价。

对他人、历史、或者文学作品中爱情的理解和看法,能够“投射”出被试的自我心理特征,避免其回答问题时的回避和阻抗心理,问题2、3是对问题1的必要补充。

2.2 个案文本资料的收集

调取了3所大学10名心理咨询师保留的2005年9月-2010年7月来访学生关于爱情的咨询案例,结果得到1-4年级共19名大学生的爱情资料(遵循保密原则,由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息等进行去个体化处理)。

2.3 关于爱情故事类型的统计

制定规则对所有搜集到的有效材料进行“故事类型”的归类:

①完全同义者合并;②意义相同或近似的,依据权重原则进行“大并小”,即量多者收录量少者;③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信息的以所传达的信息点为独立单位分别列类;等等。

2.4 关于爱情故事类型的确立与分类

将由开放式和个案文本资料调查得到的“爱情事件”、Sternberg提出的26种“爱情故事类型”标明具体含义后进行汇总。

请中(外)文系、心理系各4名研究生进行归类,方式是每1名中(外)文系研究生与1名心理系研究生为一组,互相协商后对汇总的“爱情事件”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特征归属于所在类型的重要度进行判断,不能协商一致的单独成组。

2.5 研究对象

在浙江省、山东省7所大学的1-4年级以1:1:1:1的比例发放问卷113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86份,有效回收率为78.60%。其中大一212份,大二197份,大三169份,大四152份,信息缺失56人;男256人,女459人,性别信息缺失71人;文科449人,理科287人,文理信息缺失50人;城市277人,乡镇482人,城乡信息缺失27人。

2.6 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心目中的爱情结构和爱情故事类型的作用力特征,研究者继续抽取另外300名大学生,要求被试根据自我理解从爱情作用力(即该故事类型若有利于凝聚、培育爱情,则归类于爱情“向心力”一组;若该故事类型会消解、离散爱情,则归类于爱情“离心力”一组;若被试认为该故事类型在两种力的方向上均存在作用,且很难区分偏重于哪一种力,则归类于“混合力”一组)的角度对27种爱情故事类型及各自所包含的核心特征进行分类,并判断每一爱情故事类型、核心词对于该类的重要度(即假如该故事类型及其所包含的核心特征属于“向心力”,请根据自我理解判断其在多大程度上属于该类,其中最高分为7,最低分为1;属于“离心力”一组的以对应的负数计分;属于“混合力”一组的需分别给出在“向心力”、“离心力”上的得分)。

3 研究结果

3.1 爱情故事类型及其核心内涵

大学生的爱情故事类型共有27种;大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是牺牲、幻想、戏剧、商业关系;最不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是艺术、收藏和食谱;西方文化传统下的旅行、食谱、收藏、艺术等爱情故事类型在大学生身上表现微弱(详见表1、表2)。

3.2 中国大学生爱情故事类型的作用力类型(方向)分析

27种爱情故事类型可进一步分离为爱情的向心力、离心力和混合力三个基本大类:牺牲、承诺、成瘾等构成爱情的向心力;商业关系、间谍等构成爱情的离心力;战争、戏剧等不单独归属于上述两种力量,而是与向心力、离心力都有相关,且称之为混合力。排除战争、戏剧等分类的双牵性,两大基本类的相关系数r=0.51-0.68,各个类型归属于所在大类的重要度都在0.01-0.05水平上,分类信度较好(详见表3)。

3.3 中西爱情故事类型的比较

上述研究结果与西方研究结果(Stembeng的26种“爱情故事类型”)进行比较发现:西方文化中的被试最青睐的爱情故事依次是旅行、园艺、民主政府和历史,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最青睐的则依次为牺牲、幻想、戏剧、商业关系;西方最不喜欢的依次是恐怖、收藏、独裁式政府、游戏,而中国大学生则依次为艺术、收藏、食谱、旅行。总体上,东方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爱情故事(27种)与西方(26种)并无内涵上的显著差异(表略)。

4 讨论

4.1 爱情故事类型揭示了爱情的本质吗?

27种爱情故事好比爱情的27种互相影响的元素,它们渗透于大学生个体的爱情观念中,不同的只是

这些元素在每个个体身上的比重不同,从而造就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情,这也正是爱情的魅力与美妙所在。

每一个爱情故事可能含有多个特征,但是只有故事的中心思想才是偏爱该故事类型个体的最显著的爱情特征,比如,“园艺”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一段爱情的获得就像打理花园一样,需要你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呵护它;那么,偏爱“园艺”故事个体的爱情特征就是:像园丁一样满怀热心、爱心和耐心地去关爱对方。

爱情好比晶莹灿烂的水晶,27种爱情故事从27个切面和方向折射着爱情的本质。不同的是,每一个人爱情水晶的切面有大有小、有亮有暗;每一个人最大最亮,或者最小最暗的切面也不同。

4.2 爱情是忠贞的吗?

尽管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大学生的爱情是积极的,人间有真爱,但是由于“爱情元素”高达27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所有的“爱情元素”,差异仅仅在于有的元素量多,有的元素量少。换言之,即每个人都拥有12种爱情的“向心力”、6种“离心力”、9种“混合力”;同时,每个人对这三种“合力”的拥有量都不相同。

但是,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爱情“向心力”的合力大于“离心力”的合力,这种爱情关系就是忠贞不变的,小于等于“离心力”的合力就会毁灭爱情。

爱情的27种元素并不是爱情的27个“股东”,哪一个股东投入量大就拥有控股权。整个爱情关系的控股权受到个体性格、道德以及各种情境因素的制约,特殊的条件,或者“机缘”、“机遇”都可能使得小股东变成爱情的“董事长”。因此,即使一个爱情“向心力”占极大优势的个体,也有可能背叛爱情,同样,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一个容易背叛爱情的个体也可能成长为忠贞者;二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转变的几率小,后者转变的几率更小。

4.3 爱情匹配的原则是“相似说”还是“互补说”?

社会心理学中的相似说认为,个体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另一半;而互补说则认为,人们更倾向于寻找一个与自己在各个方面能形成有效互补的伴侣。那么,爱情伴侣选择和匹配的原则究竟是什么呢?

对30名被试的回访研究发现,大学生被试的爱情匹配原则与西方被试惊人的相似,即个体更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共享故事”的人,或至少与自己的故事大致相似的人,而不是总去寻找正如自己的人。个体寻找的那些人,从一个层面看与自己是相似的,从另一个层面看与自己又是有差异的。因此,爱情的选择和匹配原则不是单纯的相似说,或者互补说,而是由个体自身内在的“爱情图式”来决定的。个体基于对自身所偏好的爱情故事特点和自身所缺失的爱情故事特点来选择另一半,同时,个体所偏好的爱情故事特点存在若干层次,缺失的爱情故事特点也存在若干层次。

个体在选择伴侣时,依据自身爱情故事的若干(特点)层次,从对方身上与自己相似的爱情故事特点中有选择地(只能是有选择地,因为对方不可能具备个体所需要的全部爱情故事特点)选择出M个“相似点”,同时,从自身缺失而对方拥有的若干爱情故事特点中有选择地(虽然自身缺乏该故事特点,但即使是对方独特的爱情故事特点,个体也不一定全部喜欢)选择出N个“互补点”,于是个体最终所选择的理想伴侣就具备了“M+N”个爱情故事特点的另一半;这个完全由爱情“剧中人”有选择地选择和主动匹配的“另一半”,在“局外人”看来就成了既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人,这或许正是爱情的魅力所在。

5 结论

(1)大学生的爱情故事类型共有幻想、戏剧、牺牲等27种;其中牺牲、幻想、戏剧等是大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艺术、收藏和食谱等是最不重要的爱情故事类型。

(2)当代大学生的27种爱情故事类型分离为爱情的向心力、离心力和混合力三个基本大类:牺牲、承诺、成瘾等构成爱情的向心力;商业关系、间谍等构成爱情的离心力;战争、戏剧等不单独归属于上述两种力量,但与向心力、离心力都有相关,成为爱情混合力。其中,各个类型归属于所在大类的重要度都在0.01-0.05水平上,分类信度较好。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2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冲突;冲突解决模式;恋爱关系质量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3.005

1 问题提出

沙利文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因感受到异性间强烈的吸引,青春期的个体有可能会对某一异性产生喜欢与爱慕的情感,并渴望与之建立恋爱关系(贾晓明, 2003)。实际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比例从30%~53%不等,甚至可达63% (何影, 2010)。对大学生来讲,恋爱关系有其重要的心理意义,诸如自我价值感的确立,归属感和亲密感需求的满足等(Meier & Allen, 2009)。

然而,由于性别、个性、家庭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恋爱关系中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国内一份调查表明,恋爱问题占本科生心理咨询案例总数的12.9%,排名第三(冯蓉, 马喜亭, 2015)。本科生常困惑的问题集中为恋爱过程中的患得患失,这说明拥有了恋爱关系不等于就真正拥有了亲密关系给人带来的幸福与满足;而且,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恋人对恋爱关系的未来走向都是不确定的,这可能与大学生恋爱冲突频繁,同时又不知道如何有效解决冲突有关。既然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指导大学生如何应对冲突,在面对冲突时选择积极的解决模式是大学生恋爱咨询中的必然选择。

有关恋爱冲突对恋爱关系的影响,已有研究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研究者发现恋人之间的冲突与恋爱关系的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Campbell, Simpson, Boldry, & Kashy, 2005),并且冲突会一直影响恋人之间的关系,激烈的争论甚至可能会导致恋人倾向于否定彼此的恋爱关系(Fincham, 2007)。也有研究者认为,冲突本身并不足以影响亲密关系的质量,其解决方式才是关键因素,这一点在夫妻关系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当夫妻面临冲突时,他们的冲突解决模式可以显著的预测婚姻满意度,甚至可以预测几年后夫妻关系的变化(Bradbury & Karney, 1993),并且夫妻双方的建设性沟通模式对婚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力最强(琚晓燕, 方晓义, 戴丽琼, 2012)。那么,在恋爱关系中,冲突和冲突解决模式到底哪个因素对恋爱关系质量的影响更大?而这两个因素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共同对恋爱关系质量产生影响?这是本研究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探讨大学生恋爱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从人格等个人因素(张田, 傅宏, 2013)和亲子依恋等家庭因素(刘文, 毛晶晶, 俞睿玮, 李凤杰, 2014)的角度进行,很少从恋人间互动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恋爱冲突方面的研究则更多在关注恋爱暴力这个极端现象(奥登, 周虹, 白文兴, 2014; 何影, 张亚林, 王纯, 李丽, 张迎黎, 2012),对于日常恋爱冲突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外研究者指出,恋爱关系中的冲突及解决模式可能会延续到将来的婚姻关系中(O’Leary, Barling, Arias, & Rosenbaum, 1989; Gottman, & Levenson, 2000)。国内研究者也指出,大学阶段的恋爱经历是个体获得后期婚姻幸福的保证(孙时进, 李淑梅, 2010)。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恋爱冲突和冲突解决模式的现状特点,以及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恋爱关系的影响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被试

本研究以恋爱中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整群取样的方法,从北京市四所不同类型大学(综合类、工科类、文科类、医科类)选取1052名本科生作为研究被试。根据被试对于题目“是否正在恋爱中”的自我报告,最终筛选出正在恋爱中的有效被试323名(其中,综合类高校有效被试87名,工科类高校有效被试84名,文科类高校有效被试108名,医科类高校有效被试44名),剔除回答不完整和不认真作答的问卷后,剩下有效问卷 319份,有效率为98.76%。具体被试信息详见表1。

2.2 研究工具

(1) 恋爱冲突的测量选用由苏彦捷和高鹏(2005)编制的“亲密关系冲突问卷”。共包含10个题目,采用7点评分,从“意见总是一致(1)”到“意见总是不一致(7)”,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在恋爱关系中体会到的冲突越多。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2)恋爱冲突解决模式的测量选用由Heavey, Larson, Zumtobel和Christensen(1996)修订的“沟通模式问卷”(Communication Pattern Questionnaire)。共包含16项目,分成“建设性沟通”(指双方在遇到冲突时均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问题,进行协商并努力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法)、“要求-回避”(指遇到冲突时,被试/恋人积极地寻找协商和解决的可能,而恋人/被试则采取回避的方式)、“相互回避性沟通”(指双方在遇到冲突时均用回避的方式应对)三个分量表。采用9点计分,从“最不可能(1)”到“最有可能(9)”。得分越高,表明恋人之间采用某种冲突解决模式的频率越多。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2。

(3)恋爱关系质量由两个指标构成,包括恋爱关系满意度和恋爱关系承诺度。其中,恋爱关系满意度采用《简版亲密关系满意度问卷》,该问卷由Patrick, Knee, Canevello和Lonsbary(2007)修订,共6个题项,采用7点计分,从“完全不赞同(1)”到“完全赞同(7)”,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对当前恋爱关系的满意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恋爱关系承诺度采用《亲密关系承诺度问卷》,该问卷由Rusbult, Verette, Whitney, Slovik和Lipkus(1990)编制,邱莎莎(2010)修订,共5个题项,采用7点计分,得分越高代表个体对恋爱关系的承诺度越高。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

2.3 研究流程

首先,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问卷施测,由经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和被试学校的老师同时担任主试。施测过程采用统一指导语且匿名作答的方式,在自习课或主试任课老师的课堂上完成,测试时长30分钟,测试结束后当场回收问卷。之后,使用SPSS21.0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 。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恋爱冲突和冲突解决模式的现状特点

对大学生恋爱冲突总分、冲突解决模式各维度以及亲密关系满意度和承诺度总分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建设性沟通冲突解决模式、亲密关系满意度和承诺度得分均高于各量表的中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建设性沟通=6.16, M满意度=5.65, M承诺度=5.90);大学生恋爱冲突、相互回避和要求-回避冲突解决模式的得分均低于各量表的中值,处于中等偏下水平(M恋爱冲突=2.74, M相互回避=3.34, M要求-回避=3.07)。其中,性别差异明显,具体而言,男生感知到的冲突明显高于女生(M男-女=0.38, p

在恋爱冲突解决模式方面,以三种模式得分为被试内因子,以性别为被试间因子,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首先,大学生恋爱冲突解决模式主效应显著(F(2,318)=304.69, p

Contrast检验显示,大学生建设性沟通模式得分显著高于要求-回避模式得分和相互回避模式得分

(F(2,318)=18.33, p

3.2 大学生恋爱冲突、冲突解决模式与恋爱关系质量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恋爱冲突、冲突解决模式与恋爱关系质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恋爱冲突与恋爱关系满意度和承诺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恋爱关系中的冲突越多,关系质量越差;同时,恋爱冲突解决模式中的建设性沟通模式与恋爱关系满意度和承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互回避模式和要求-回避模式与恋爱关系满意度和承诺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恋爱中积极的冲突解决模式使用越频繁,恋爱关系质量越高;消极的冲突解决模式使用越频繁,则恋爱关系质量越低。此外,恋爱冲突与冲突解决模式中的建设性沟通模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相互回避模式和要求-回避模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在恋爱关系中,大学生体会到的冲突越多,他们越倾向于选择消极的冲突解决模式。

3.3 恋爱冲突、冲突解决模式对恋爱关系质量的预测作用

3.3.1 对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首先,把性别放入第一层;接着,把中心化后的自变量(恋爱冲突、建设性沟通、相互回避和要求-回避)放入第二层;最后把中心化后的自变量之积(恋爱冲突×建设性沟通, 恋爱冲突×相互回避, 恋爱冲突×要求-回避)放入第三层。

从表5可见,在控制性别变量后,恋爱冲突、建设性沟通、恋爱冲突×建设性沟通进入了回归方程。具体而言,恋爱冲突对关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建设性沟通的冲突解决模式对关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建设性沟通与恋爱冲突的交互作用显著。

采用简单斜率检验进一步分析建设性沟通解决模式在恋爱冲突与恋爱关系满意度中的调节作用。以平均数加减一个标准差的方法将调节变量(建设性沟通解决模式)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控制协变量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两组被试的恋爱冲突对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恋爱冲突对恋爱关系满意度的负向预测作用在低相互沟通组(β=-0.57, t=-8.02, p

亲密关系满意度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3.3.2 对恋爱关系承诺度的回归分析

采用同样的方法考察恋爱冲突和冲突解决模式对恋爱关系承诺度的回归模型。从表6可以看出,在控制性别变量后,恋爱冲突、建设性沟通、相互回避、恋爱冲突×建设性沟通进入了回归方程。具体而言,恋爱冲突对关系承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建设性沟通的冲突解决模式对关系承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相互回避的冲突解决模式对关系承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同时,建设性沟通与恋爱冲突的交互作用显著。

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简单斜率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控制协变量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两组被试的恋爱冲突对恋爱关系承诺度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恋爱冲突对恋爱关系承诺度的负向预测作用在低相互沟通组(β=-0.52, t=-7.13, p

4 讨论

4.1 大学生恋爱现状

从均值结果可知,大学生总体恋爱关系比较和谐,即使在遇到冲突时,也会更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面对问题,通过沟通和协商努力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法。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大学生的恋爱冲突行为,而不能随意将问题严重化和扩大化。

另外,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几乎所有变量中(要求-回避沟通模式除外)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而言,男生感知到的恋爱冲突明显高于女生,并且男生报告了更多相互回避的冲突解决模式和更少建设性沟通的冲突解决模式;男生对恋爱关系的满意度和承诺度也都显著低于女生。对于解决冲突的模式,男生的回避倾向更明显,这一结果跟以往研究结果类似。以夫妻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在解决夫妻冲突方面,丈夫比妻子更多地采用回避的方式(Baucom, Atkins, Eldridge, McFarland, Sevier, & Christensen, 2011)。关于宿舍冲突解决方式的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采用回避方式解决冲突(邓林园, 刘丹, 伍明明, 方晓义, 2015)。这可能与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角色标准有关:男性角色的标准通常为事业有成,不感情用事,情绪不外露,而女性角色的标准通常与人际关系、情感有关,喜欢聊天,爱发泄等(Hall, 1994)。

有研究指出,在婚姻关系中,虽然丈夫报告的回避性冲突解决方式明显多于妻子,但丈夫报告的婚姻质量,尤其是婚姻满意度要高于妻子(邓林园, 戴丽琼, 方晓义, 2014; 梁丽, 郭成, 2014),这与本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在本研究中,男生对恋爱关系的满意度和承诺度都显著低于女生。这可能与在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中的性别角色存在一定的转变有关:在恋爱关系中,更普遍的情况是男生主动追求女生,为了确立和维持恋爱关系,男生对女生更为包容,因此,在被追求和被包容的关系中,女生的满意度会更高,也更愿意将关系持续下去;当进入婚姻关系之后,受“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以及现代生活压力的影响,大部分女性在不轻易放弃事业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卷入家庭,在事业和家庭的平衡与冲突的较量中,女性对婚姻的满意度可能会降低,而婚姻中的大部分男性只需要关注于事业即可。

在本研究中,男生感知到的恋爱冲突明显高于女生。这与以往针对友谊关系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女孩的友谊表现为具有更高水平的支持性(Colarossi, & Eccles, 2000; Jenkins, Goodness, & Buhrmester, 2002),而男孩的友谊有更高水平的冲突性(Updegraff, Helms, McHale, & Sales, 2004)。邓林园,刘丹, 伍明明和方晓义(2015)

的研究也发现,男生的宿舍关系也比女生表现出更高的冲突性。

4.2 恋爱冲突、冲突解决模式与恋爱关系质量的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恋爱冲突与恋爱关系质量的两个指标(满意度与承诺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恋爱关系中的冲突水平越高,关系质量越差;回归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无论是否考虑冲突解决模式的调节作用,恋爱冲突均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恋爱关系满意度与承诺度。

亲密关系满意度是指个体对所处的亲密关系质量的主观感受和判断(Rusbult, 1980)。根据社会学习和行为交换理论,关系满意度下降是关系中积极行为减少而消极行为增多的结果(刘漪蓉, 2012)。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体现了个体之间的不相容性,常常涉及到消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恋爱关系中冲突越多,个体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也就可能越低。这一点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Cramer(2003)的研究证实亲密关系中冲突的消极行为与关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亲密关系承诺度是指个体保持亲密关系的愿望或意图(Rusbult, 1980)。Rusbult的投资模型认为满意度Q定了亲密关系中的“承诺”,当个体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幸福的时候,是愿意与现有的伴侣保持关系,也更容易对亲密关系做出承诺(刘洁, 2014)。在本研究中,亲密关系满意度和承诺度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恋爱冲突在显著负向影响恋爱关系满意度的同时,也在显著地负向影响个体对这段关系的承诺度。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恋人冲突之后如果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会缓冲恋爱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交互作用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恋人之间建设性沟通水平的提升,恋爱冲突对恋爱关系质量的消极影响明显减弱。这一结果与婚姻关系领域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无论是国外研究还是国内研究均发现:积极的沟通方式与婚姻满意度和稳定性有很高的相关;消极的沟通方式则与离婚率呈正相关,并能在很大程度上预测离婚率(Stanley, Markman, & Whitton, 2002; 曾红, 2012)。婚姻不幸的家庭比婚姻幸福的家庭呈现更多的消极沟通方式(Christensen & Shenk, 1991)。

4.3 本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有待改进:(1)本研究样本均取自北京市,考虑到大都市的价值观念和极为丰富融合的文化底蕴,大学生对恋爱关系及恋爱冲突的认知可能与其它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本研究的结果推广需谨慎;(2)有研究指出,冲突解决行为对婚姻关系满意度存在同伴效应,伴侣更多建设性的冲突解决行为可以使个体注意到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因而有利于进行深入的交流,获得更多的亲密感(刘泽文, 崔萌, 韩易静, 2014)。但是在本研究中,由于条件的限制,被试中的男性比较少,无法进行恋爱关系中同伴效应的检验。

5 结论

(1)大学生恋爱冲突总体水平较低,恋爱关系质量较高,冲突解决模式较积极,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恋爱冲突、相互回避和要求-回避模式与恋爱关系质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建设性沟通模式与恋爱关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3)建设性沟通模式在恋爱冲突影响恋爱关系质量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随着恋人之间建设性沟通水平的提升,恋爱冲突对恋爱关系质量的消极影响明显减弱。

参考文献

邓林园, 戴丽琼, 方晓义 (2014). 夫妻价值观相似性、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 231-237.

邓林园, 刘丹, 伍明明, 方晓义 (2015). 父母冲突与大学生宿舍冲突方式的关系: 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3, 145-152.

冯蓉, 马喜亭 (2015). 研究生与本科生常见心理问题差异性研究. 教育与职业, 6, 94-96.

何影 (2010). 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调查与暴力影响因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

何影, 张亚林, 王纯, 李丽, 张迎黎 (2012). 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行为发生情况. 中国学校卫生, 33, 1153-1159.

贾晓明 (2003). 学习建立亲密关系: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中国青年研究, 6, 67-69.

琚晓燕, 方晓义, 戴丽琼 (2012). 澳门和东北地区夫妻沟通模式与婚姻满意度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0, 131-137.

梁, 郭成 (2014). 高校已婚青年教师的婚姻满意度与成人依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 865-868.

刘洁 (2014). 亲密关系建立与维持的影响因素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大学.

刘文, 毛晶晶, 俞睿玮, 李凤杰 (2014). 青少年恋爱关系, 内隐倾向发展特点及其与依恋的关系. 心理科学, 37, 395-600.

刘漪蓉 (2012). 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与冲突研究综述. 社会心理科学, 27, 290-294.

刘泽文, 崔萌, 韩易静 (2014). 青年恋人的成人依恋、冲突解决行为与亲密关系满意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8, 597-601.

奥登, 周虹, 白文兴 (2014). 童年期被虐待经历对大学生恋爱暴力发生的影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2, 1247-1249.

邱莎莎 (2010). 成人依恋、亲密关系动机、与大学生亲密关系质量的相关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苏彦捷, 高鹏 (2005). 亲密关系伴侣在冲突中的行为及其归因.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42, 122-130.

孙时进, 李淑梅 (2010). 研究生特定群体婚恋问题研究. 心理学探新, 50, 60-65.

曾红 (2012). 婚姻沟通模式、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的研究.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49, 123-127.

张田, 傅宏 (2013). 宜人性对大学生恋爱宽恕的影响: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 508-511.

Baucom, B. R., Atkins, D. C., Eldridge, K., McFarland, P., Sevier, M., & Christensen, A. (2011). The language of demand/withdraw: Verbal and vocal expression in dyadic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5, 570-580.

Bradbury, T. N., & Karney, B. R. (1993). Longitudinal study of martial interaction and dysfunction: Review and analy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3, 15-27.

Campbell, L., Simpson, J. A., Boldry, J., & Kashy, D. A. (2005). Perceptions of conflict and suppor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attachment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510-531.

Christensen, A., & Shenk, J. L. (1991). Communication, conflict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nondistressed, clinic, and divorcing coupl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9, 459-463.

Colarossi, L. G., & Eccles, J. S. (2000). A prospective study of adolescents’ peer support: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9, 661-678.

Cramer, D. (2003). Facilitativeness, conflict, demand for approval, selfesteem, and satisfaction with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7, 85-98.

Fincham, F. D. (2007). Attribution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From balkanization to integra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Gottman, J. M., & Levenson, R. W. (2000). The timing of divorce: Predicting when a couple will divorce over a 14-year peri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2, 737-745.

Hall, C. S. (1994). A ubiquitous sex difference in dreams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1109-1117.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罗曼窑罗兰说院野是生命的火焰袁没有它袁一切变成黑暗遥冶

有时袁感觉觉爱很遥远袁彷佛这个世界十分冷漠遥其实袁爱就在身边袁它帮助我们走出了迷惘君提高了生命质量遥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800字。

命题缘由

自2007年起,山东省进行新课改下的高考自主命题,高考作文考查的常规形式—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已在近5年里有所考查:2007年、2008年考查话题作文,2009年、2011年考查命题作文,2010年考查材料作文。应当说,山东省作文命题形式的这种“稳中有变、只求小变”的变化是积极、有益的。

山东省上一次考材料作文是在2010年,选取俄国文学大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作文。纵观全国各地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和最近几个月的高考模拟作文题目,材料作文成为2012年作文命题的趋势。个人认为,从种种迹象看,2012年山东省考查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比较大,在备考时加强材料作文的练习尤显重要。

就本道材料作文题目来说,一是关注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经典的东西可以是名著,也可以是名言,只要它能在现实中找到准确的注脚,便可以永恒。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现实生活中,一些缺少爱的行为却屡见不鲜:殴打父母、顶撞师长、见利忘义、冷漠旁观、虐待动物……在现实生活中,爱与被爱才能使生命闪光,使社会成为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经典与现实结合,既引领学生关注并阅读经典,传承文明,又引领学生感受、思考社会和人生。它有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力。要落实新课程标准中“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绝好的方法是在写作中考查学生的思辨力。材料中“火焰”与“黑暗”都与爱相关。有了爱,生命就能绽放光彩;没有爱,人和社会变得冷漠,“一切变成黑暗”。因此,生活中的爱与冷漠就成了写作中绝好的话题。

写作导引

写好材料作文的首要因素是准确理解材料。作文材料一般由材料语和分析语两部分组成。特别是对分析语的审读一定要吃透,因为分析语中往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材料的含意:二是显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实际上是给学生以立意上的引导,是帮助学生立意的。

本题的材料语告诉学生爱的重要性:有了爱,生命就会闪光,人生会熠熠生辉:没有爱,这个世界就是黑暗的,现实就是冷漠的。而分析语一方面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生活中的爱,如父母、老师、朋友的爱等: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毕竟这个社会还有冷漠麻木的一面,如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社会舆论一再发出“道德滑坡、人心冷漠”的感叹。经过审读,我们可以有以下立意:阐发生活和社会中爱的作用和力量,讴歌爱的伟大意义,呼吁人们要奉献爱心、消除冷漠,让这个社会因爱而更加温暖、光明。

就文体而言,它适合于各种文体,学生可依据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写作。在具体的写作中,应注意:一,写身边的事要挖掘出其深刻的含义,写出新意,避免肤浅和落入窠臼:二,抒情或议论时要有所依托,抒发真情实感,避免空洞说教、无病:三,挞伐不良现象时,要把握分寸,多关注生活亮点,避免言辞过激、情感失控。佳作展评

爱在转头的一瞬间■刘媛媛

每个人都是爱的结晶袁携带着爱的种子降落尘世袁然后用漫漫一生的时间让它生根发芽成长耢香整个世界遥

——题记

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们往往只关注到自我的发展,过多地看到了社会阴暗的一面,以致变得越来越自私,以为爱正在远离抑或消失。

当我读到罗曼·罗兰的经典名言“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时,我的心头不禁一紧:我们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负面新闻,难道爱的火焰真的熄灭了?我要寻找爱的火焰。

她的手虽是那么的柔软,但她能编织出生命的图腾。当2岁女童突然间从10楼窗口坠下,我们转头凝望,有一个人冲出人群,义无反顾地伸开双臂,徒手接住正在下坠的女童。女童安然无恙,她身受重伤。她用爱将生命从死神手里拉回。于是,她身上散发出的温暖人心的爱的光辉,照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她就是感动国人、感动世界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我们亲切地称呼她“最美妈妈”。因为她有母亲的温柔呵护,有母亲关爱生命的力量。

那转头的一瞬间,爱定格在伸展双臂的一瞬间——因为有爱,生命得以重生。

如果说吴菊萍的爱是一种大爱,那么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应该属于人之常情,是一种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爱。这种爱,我们时时刻刻沐浴在它的阳光之下,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它的温暖。

我深刻感受到,这爱的力量也是在转头的一瞬间。朱自清在《背影》中深刻、细致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没有千言万语,没有泪洒千行,仅有的,是父亲站在车站为远行的儿子送别的神伤。虽然没有言语,却胜似千言。作者似乎能清晰地听见父亲满怀的牵挂与不舍,也能心有灵犀地感受到父亲的无奈与落寞。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是爱的沉重、爱的牵挂。当作者最后一次转过头时,映入眼帘的,只剩下父亲瘦削的背影。那背影渐行渐远,渐渐变得模糊,作者此刻才觉得父亲的爱是那般深沉,那般温暖,那般美好!这样的场景,我们不也似曾相识吗?

人间处处有真爱。

如同美一般,我们之所以忽略爱,感受不到爱,不是因为爱已消失,而是因为我们缺少发现爱的眼睛,我们不肯在转头的一瞬间发现爱并感受爱。

走在茫茫的人海之中,让我们拿起爱的放大镜去寻找爱。爱的踪影随处可见,爱的故事也每天都在上演,哪怕只是小学生扶老奶奶过街、出租司机拾金不昧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失主、市民抬着因心脏病发作而晕倒的女司机去医院……

爱在转头的一瞬间。

从现在开始,驻足、观看,世界弥漫着爱的氤氲……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4

[关键词] 《暮光之城》;火与冰;纯爱小说;互文性

自2005年出版至今,《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已在全球售出超过8 500万册,成为继《哈利•波特》后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魔幻类小说。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也取得了惊人的票房。这一系列小说和电影将西方的“吸血鬼文化”推向了新高潮。美国《时代》周刊如此评价《暮光之城》:“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如简•奥斯汀,达到了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1]23该作品巨大成功的背后其实隐含着深刻的西方文化隐喻:“火与冰”的意象奠定了创作的核心内涵;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故事倡导了作者的道德观与爱情观;与文学经典的种种互文关系体现出作品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一、火与冰:欲望与理性的对抗

第三部《月食》的开端引用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短诗《火与冰》:“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有人说毁灭于冰。/根据我对于欲望的体验,/我同意毁灭于火的观点。/但如果它必须毁灭两次,/则我想我对于恨有足够的认识/可以说在破坏一方面,冰/也同样伟大,/且能够胜任。”[2]1诗中比较了火与冰这两个极具毁灭性的力量,阐明世界毁灭于火或是冰的可能。这首诗实际奠定了整个创作的核心内涵。

表面看,小说中的“冰”喻指身体冰冷的吸血鬼爱德华,“火”喻指体温灼热的狼人雅各布,两者本是天敌,却都深爱人类的贝拉。爱德华虽属血族,却坚强地克制着对贝拉血的渴望。两个人经历了炼狱般的抉择,最终“愚蠢”的羔羊与“暴虐”的狮子热烈相爱。雅各布则代表贝拉对人世的牵绊,对她“如此特别,像太阳一样温暖”[3]。他阳光般的力量守护着贝拉,但冲动的行为也可能把结伴永世的承诺压垮。冰与火的矛盾不可调和,两种力量都将置脆弱的人类于死地。

若从深层意义上解析“火与冰”的含义,也可将其理解为西方文学的永恒主题——欲望与理性的斗争:火象征激情与欲望,而冰象征理性与冷静。吸血鬼对血无法控制的本能像火一样,狼人的火爆性格也具有火的危险,如果这些不以理性控制就会带来毁灭,因此需以“冰”的方式去处事。然而冰也并不完美,它的另一面象征仇恨与阴险,如血族与狼人之间的世仇;又如维多利亚组建“吸血鬼新生儿军队”的可怕报复。这种生活方式也会将一切毁灭;事物本身不具有情感,而人的意志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于是每个人都须在理性约束与自我放纵中取得平衡。爱德华在与吸血本能的痛苦斗争中控制住了欲望的缰绳,做出了理性选择:不以爱的名义去剥夺贝拉为人的权利。爱意味着牺牲与承担,而不只是占有。他最终不仅战胜了嗜血的欲望,而且具备了充满人性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理性与欲望的搏斗是艰难的,但也因此才是伟大的:人必须通过理智战胜自己的欲望,实现自我的救赎。[4]

“火”与“冰”的隐喻意义也可通过作品系列名称来加以阐释:“暮光之城”意指“黄昏或黎明”,是光与夜的临界点,充满神秘与虚幻,呈现出整个故事的魔幻色彩。《暮色》(twilight)与《新月》(new moon)分别指向小说的吸血鬼与狼人题材;《月食》(eclipse)的核心内容围绕贝拉在爱德华和雅各布之间的情感徘徊,吸血鬼与狼人如同冰与火的对立,但为了保护贝拉,他们结成了联盟。可以说雅各布象征太阳,代表光和热;爱德华喻指月亮,代表黑暗冰冷;贝拉是力量弱小的人类,象征地球。在面对情感抉择和生死战斗的关头,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并肩站在了一起,这就是月食。[5]122终曲《破晓》(breaking dawn)意味着矛盾的破冰,新生的出现,象征生命的轮回和光明的前程。贝拉经历了生死考验和血的洗礼,最终依靠自身的强大力量和天赋,击退了吸血鬼世界的执法者,并使狼人和吸血鬼结成永世的合盟。破晓,是光明与黑暗交替之时,是火与冰的交接点。通过故事的结局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两个世界、两种文明最终交融的和谐力量,其中理性与欲望最终达成了平衡,通往理想的永恒。[5]123

二、异类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典式的纯爱故事

《暮光之城》中具备了青春剧中的各种元素:萌动的青春、校园生活、荡气回肠的爱情等,再加上魔幻元素营造出的浪漫意境。各种矛盾力量之间的对抗也增强了故事的张力:人与血族之恋,吸血鬼和狼人之间的比拼,吸血鬼家族之间的较量等。然而,小说的吸引力并不仅此,还有其中所蕴含的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广泛性。正如制片人格雷格•穆拉迪安(greg mooradian)所言:“可以说以吸血鬼为噱头的电影作品能用多如牛毛来形容,而《暮色》只是将吸血鬼当成衬托的背景,里面真正描述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吸血鬼文化是对青春期独有的强烈欲望的一种比喻,感觉上像是:‘我想要你,可我却不能拥有你。’在我看来,以此表达青少年的渴望会形成一个非常新奇且精彩的对比。”[6]《暮光之城》的成功在于它对反类型的吸血鬼题材进行再创新,塑造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纯爱故事。作者细腻连贯的讲述、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浪漫唯美气氛的营造是对莎翁经典原型推陈出新的一次精彩演绎。其中情侣间身份的藩篱变成凡人与不死者之间的鸿沟。对爱德华来说,贝拉是他渴望90年的灵魂伴侣,但对血的欲望阻止了他的靠近。与此同时,他也不愿贝拉转变为同类,失去人的灵魂。他曾对贝拉说,“对我而言——让你变成我这样只是为了让我不会失去你——是我所能想象的最自私的行为。”[2]205在他看来,人类生命虽短暂,却能体会各种甜蜜辛酸;而他纵拥有不死之身,也只能在黑暗里咀嚼无尽的孤寂与哀伤;他想保护她,又怕伤害她,就如书中所言“狮子爱上了羊羔”,这一比喻形象地剖析了两人的关系,将情侣间炙热而绝望,隐忍而深情的爱发挥到极致。这种禁忌之爱加上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亦真亦幻的故事和曲折诡异的情节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冲动。在想象力赋予的空间内,读者见证了理智与情感的搏斗、灵魂与肉体的挣扎,见证了初恋的美好,从而构筑出一种童话般的理想——对纯美爱情的向往。用作家奥森•斯考特•卡德的话说:“爱情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人生的指引者。”[2]432梅尔自己也说:“请不要把它仅当成一场不可思议的非现实爱情历险,当你曾经、正在或者将来在自己爱情的旅途中触动到类似感觉的话,它更是一段为你谱写真实爱情乐章的暮光传奇。”[2]431

转贴于中国

因此,这部青春校园故事实际展示了作者所崇尚的优雅洁净的道德准则和一种具有古典禁欲色彩的情感观念。如同19世纪英国诗人丁尼生所认为的,爱情是神圣的,不为欲望所支配,更不能凌驾于义务而存在;也如同19世纪另一诗人白朗宁提出的灵魂使爱情永恒,幸福依靠精神而非肉体来维系的观点,[7]434这些观念在乔治•艾略特等人的作品中也时有呈现。相比大多数爱情小说与电影,《暮光之城》风格干净清新,没有任何色情描写,即使情到深处也只是轻轻一吻。在西方追求性自由、性爱观念混乱、粗俗搞笑的青春片泛滥的今天,这种纯爱显得尤为可贵,它记录了每个人都曾拥有的关于爱的梦想。如梅尔所言:“我的故事其实有一种寓意。不管一个人在生命中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认为自己必须做什么事情,总能有别的选择,别的出路。只要信念不变,真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拨云见日。”[2]432中国

三、通俗小说中的伟大文学传统

《暮光之城》中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是统领全文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作品的全部内涵。其最深刻的实质在于作者寄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于深厚的文学功底之中,[5]123借助象征、隐喻与暗示等手段,把西方文学经典的创作传统融入通俗小说的实践中。

梅尔出身英国文学专业,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小说中,她不时引用和指涉多部文学经典来传达她的文学旨趣。《暮光之城》系列作品在结构、内容与主题上都与几部文学经典形成互文关系:《暮色》中初到福克斯镇的贝拉与爱德华的几次接触在情节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傲慢与偏见》中达西与伊丽莎白的邂逅;《新月》的结构设置部分对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生离死别”的故事;《月食》中更直接引用了《呼啸山庄》的内容来表现三位主人公之间的纠结与冲突:“‘你在读什么?’‘《呼啸山庄》。’他(爱德华)说,‘我和你相处时间越久,就越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我发现我能以从前我认为不可能的方式来同情希斯克里夫。’……摊开的那一页上面的几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希斯克里夫的一段话:‘当然我恨他——恨得要命,我绝不会向他抬一只手……只要她还要他做伴,我就绝不会把他从她身边赶走。她对他的关心一旦停止,我就要挖出他的心,喝他的血!……可是,不到那时候,我宁可寸磔而死,也不会碰他一根头发!’”[2]200贝拉、爱德华和雅各布所演绎的爱恨情仇,其炽热与强烈的程度也并不亚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们。

整个系列同时也包含了多种小说的类型:它是简•奥斯汀式的女性成长小说,描绘了贝拉从弱小的少女,经过人生的历练、经验的叠加,最终成为一举定乾坤的人物;它是哥特式的浪漫小说,在爱情中融入恐怖、悬念、冒险等元素,它也承继了魔幻小说的风格,诸多超自然力量的背景使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此外,作品中还蕴含了很多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元素,如吸血鬼世界的执法者沃尔图里家族来自意大利,这里正是欧洲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与友善温和的卡伦一家相反,其成员傲慢、专横、残忍,这两个家族之间的抗衡也许正呼应了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主题,暗讽了欧洲文明与美国文明的冲突与差异,而沃尔图里家族最终的挫败有意无意体现出作者对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讽刺。

可以说,上述种种互文现象表明作家在已知的传统框架中开辟出新的思路,在延续了西方文学创作传统的同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四、结 语

《暮光之城》借用吸血鬼与狼人的传统题材,以“火与冰”的意象构建了一种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欲望与理性的对抗;作者对唯美爱情的精心描绘暗示了她对纯净情感态度的倡导和对当今西方堕落混乱性观念的反驳;更重要的是,小说与文学经典构成的种种互文关系印证了它不仅是一部通俗文学的佳作,也是对西方文学创作传统的一次很好地继承与发展。中国

[参考文献]

[1] 郭云.品味《暮光之城》[j].青年文学家,2009(16).

[2] [美]斯蒂芬妮•梅尔.月食[m].龚萍,等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3] [美]斯蒂芬妮•梅尔.新月[m].龚萍,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4] 石建炜,唐代清.《暮光之城》:欲望时代的反欲望叙事[j].电影文学,2009(11).

[5] 张晓琛.《暮光之城》的隐喻性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08).

[6] 适之.暮光之城[j].大众电影,2009(24).

[7] 聂珍钊,等.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顾晓辉(1974— ),女,英美文学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5

[关键词] 《暮光之城》;火与冰;纯爱小说;互文性

自2005年出版至今,《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已在全球售出超过8 500万册,成为继《哈利•波特》后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魔幻类小说。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也取得了惊人的票房。这一系列小说和电影将西方的“吸血鬼文化”推向了新高潮。美国《时代》周刊如此评价《暮光之城》:“充满着爱恨情仇的张力,但又优雅精致如简•奥斯汀,达到了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1]23该作品巨大成功的背后其实隐含着深刻的西方文化隐喻:“火与冰”的意象奠定了创作的核心内涵;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故事倡导了作者的道德观与爱情观;与文学经典的种种互文关系体现出作品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一、火与冰:欲望与理性的对抗

第三部《月食》的开端引用了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一首短诗《火与冰》:“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有人说毁灭于冰。/根据我对于欲望的体验,/我同意毁灭于火的观点。/但如果它必须毁灭两次,/则我想我对于恨有足够的认识/可以说在破坏一方面,冰/也同样伟大,/且能够胜任。”[2]1诗中比较了火与冰这两个极具毁灭性的力量,阐明世界毁灭于火或是冰的可能。这首诗实际奠定了整个创作的核心内涵。

表面看,小说中的“冰”喻指身体冰冷的吸血鬼爱德华,“火”喻指体温灼热的狼人雅各布,两者本是天敌,却都深爱人类的贝拉。爱德华虽属血族,却坚强地克制着对贝拉血的渴望。两个人经历了炼狱般的抉择,最终“愚蠢”的羔羊与“暴虐”的狮子热烈相爱。雅各布则代表贝拉对人世的牵绊,对她“如此特别,像太阳一样温暖”[3]。他阳光般的力量守护着贝拉,但冲动的行为也可能把结伴永世的承诺压垮。冰与火的矛盾不可调和,两种力量都将置脆弱的人类于死地。

若从深层意义上解析“火与冰”的含义,也可将其理解为西方文学的永恒主题――欲望与理性的斗争:火象征激情与欲望,而冰象征理性与冷静。吸血鬼对血无法控制的本能像火一样,狼人的火爆性格也具有火的危险,如果这些不以理性控制就会带来毁灭,因此需以“冰”的方式去处事。然而冰也并不完美,它的另一面象征仇恨与阴险,如血族与狼人之间的世仇;又如维多利亚组建“吸血鬼新生儿军队”的可怕报复。这种生活方式也会将一切毁灭;事物本身不具有情感,而人的意志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于是每个人都须在理性约束与自我放纵中取得平衡。爱德华在与吸血本能的痛苦斗争中控制住了欲望的缰绳,做出了理性选择:不以爱的名义去剥夺贝拉为人的权利。爱意味着牺牲与承担,而不只是占有。他最终不仅战胜了嗜血的欲望,而且具备了充满人性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理性与欲望的搏斗是艰难的,但也因此才是伟大的:人必须通过理智战胜自己的欲望,实现自我的救赎。[4]

“火”与“冰”的隐喻意义也可通过作品系列名称来加以阐释:“暮光之城”意指“黄昏或黎明”,是光与夜的临界点,充满神秘与虚幻,呈现出整个故事的魔幻色彩。《暮色》(Twilight)与《新月》(New Moon)分别指向小说的吸血鬼与狼人题材;《月食》(Eclipse)的核心内容围绕贝拉在爱德华和雅各布之间的情感徘徊,吸血鬼与狼人如同冰与火的对立,但为了保护贝拉,他们结成了联盟。可以说雅各布象征太阳,代表光和热;爱德华喻指月亮,代表黑暗冰冷;贝拉是力量弱小的人类,象征地球。在面对情感抉择和生死战斗的关头,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并肩站在了一起,这就是月食。[5]122终曲《破晓》(Breaking Dawn)意味着矛盾的破冰,新生的出现,象征生命的轮回和光明的前程。贝拉经历了生死考验和血的洗礼,最终依靠自身的强大力量和天赋,击退了吸血鬼世界的执法者,并使狼人和吸血鬼结成永世的合盟。破晓,是光明与黑暗交替之时,是火与冰的交接点。通过故事的结局可以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两个世界、两种文明最终交融的和谐力量,其中理性与欲望最终达成了平衡,通往理想的永恒。[5]123

二、异类罗密欧与朱丽叶:古典式的纯爱故事

《暮光之城》中具备了青春剧中的各种元素:萌动的青春、校园生活、荡气回肠的爱情等,再加上魔幻元素营造出的浪漫意境。各种矛盾力量之间的对抗也增强了故事的张力:人与血族之恋,吸血鬼和狼人之间的比拼,吸血鬼家族之间的较量等。然而,小说的吸引力并不仅此,还有其中所蕴含的一种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广泛性。正如制片人格雷格•穆拉迪安(Greg Mooradian)所言:“可以说以吸血鬼为噱头的电影作品能用多如牛毛来形容,而《暮色》只是将吸血鬼当成衬托的背景,里面真正描述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吸血鬼文化是对青春期独有的强烈欲望的一种比喻,感觉上像是:‘我想要你,可我却不能拥有你。’在我看来,以此表达青少年的渴望会形成一个非常新奇且精彩的对比。”[6]《暮光之城》的成功在于它对反类型的吸血鬼题材进行再创新,塑造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纯爱故事。作者细腻连贯的讲述、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浪漫唯美气氛的营造是对莎翁经典原型推陈出新的一次精彩演绎。其中情侣间身份的藩篱变成凡人与不死者之间的鸿沟。对爱德华来说,贝拉是他渴望90年的灵魂伴侣,但对血的欲望阻止了他的靠近。与此同时,他也不愿贝拉转变为同类,失去人的灵魂。他曾对贝拉说,“对我而言――让你变成我这样只是为了让我不会失去恪―是我所能想象的最自私的行为。”[2]205在他看来,人类生命虽短暂,却能体会各种甜蜜辛酸;而他纵拥有不死之身,也只能在黑暗里咀嚼无尽的孤寂与哀伤;他想保护她,又怕伤害她,就如书中所言“狮子爱上了羊羔”,这一比喻形象地剖析了两人的关系,将情侣间炙热而绝望,隐忍而深情的爱发挥到极致。这种禁忌之爱加上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亦真亦幻的故事和曲折诡异的情节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冲动。在想象力赋予的空间内,读者见证了理智与情感的搏斗、灵魂与肉体的挣扎,见证了初恋的美好,从而构筑出一种童话般的理想――对纯美爱情的向往。用作家奥森•斯考特•卡德的话说:“爱情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人生的指引者。”[2]432梅尔自己也说:“请不要把它仅当成一场不可思议的非现实爱情历险,当你曾经、正在或者将来在自己爱情的旅途中触动到类似感觉的话,它更是一段为你谱写真实爱情乐章的暮光传奇。”[2]431

因此,这部青春校园故事实际展示了作者所崇尚的优雅洁净的道德准则和一种具有古典禁欲色彩的情感观念。如同19世纪英国诗人丁尼生所认为的,爱情是神圣的,不为欲望所支配,更不能凌驾于义务而存在;也如同19世纪另一诗人白朗宁提出的灵魂使爱情永恒,幸福依靠精神而非肉体来维系的观点,[7]434这些观念在乔治•艾略特等人的作品中也时有呈现。相比大多数爱情小说与电影,《暮光之城》风格干净清新,没有任何色情描写,即使情到深处也只是轻轻一吻。在西方追求性自由、观念混乱、粗俗搞笑的青春片泛滥的今天,这种纯爱显得尤为可贵,它记录了每个人都曾拥有的关于爱的梦想。如梅尔所言:“我的故事其实有一种寓意。不管一个人在生命中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认为自己必须做什么事情,总能有别的选择,别的出路。只要信念不变,真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拨云见日。”[2]432

三、通俗小说中的伟大文学传统

《暮光之城》中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是统领全文的主要内容,但并不是作品的全部内涵。其最深刻的实质在于作者寄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于深厚的文学功底之中,[5]123借助象征、隐喻与暗示等手段,把西方文学经典的创作传统融入通俗小说的实践中。

梅尔出身英国文学专业,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小说中,她不时引用和指涉多部文学经典来传达她的文学旨趣。《暮光之城》系列作品在结构、内容与主题上都与几部文学经典形成互文关系:《暮色》中初到福克斯镇的贝拉与爱德华的几次接触在情节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傲慢与偏见》中达西与伊丽莎白的邂逅;《新月》的结构设置部分对应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生离死别”的故事;《月食》中更直接引用了《呼啸山庄》的内容来表现三位主人公之间的纠结与冲突:“‘你在读什么?’‘《呼啸山庄》。’他(爱德华)说,‘我和你相处时间越久,就越能理解人类的情感。我发现我能以从前我认为不可能的方式来同情希斯克里夫。’……摊开的那一页上面的几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希斯克里夫的一段话:‘当然我恨他――恨得要命,我绝不会向他抬一只手……只要她还要他做伴,我就绝不会把他从她身边赶走。她对他的关心一旦停止,我就要挖出他的心,喝他的血!……可是,不到那时候,我宁可寸磔而死,也不会碰他一根头发!’”[2]200贝拉、爱德华和雅各布所演绎的爱恨情仇,其炽热与强烈的程度也并不亚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们。

整个系列同时也包含了多种小说的类型:它是简•奥斯汀式的女性成长小说,描绘了贝拉从弱小的少女,经过人生的历练、经验的叠加,最终成为一举定乾坤的人物;它是哥特式的浪漫小说,在爱情中融入恐怖、悬念、冒险等元素,它也承继了魔幻小说的风格,诸多超自然力量的背景使故事变得跌宕起伏。此外,作品中还蕴含了很多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元素,如吸血鬼世界的执法者沃尔图里家族来自意大利,这里正是欧洲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与友善温和的卡伦一家相反,其成员傲慢、专横、残忍,这两个家族之间的抗衡也许正呼应了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主题,暗讽了欧洲文明与美国文明的冲突与差异,而沃尔图里家族最终的挫败有意无意体现出作者对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讽刺。

可以说,上述种种互文现象表明作家在已知的传统框架中开辟出新的思路,在延续了西方文学创作传统的同时,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四、结 语

《暮光之城》借用吸血鬼与狼人的传统题材,以“火与冰”的意象构建了一种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欲望与理性的对抗;作者对唯美爱情的精心描绘暗示了她对纯净情感态度的倡导和对当今西方堕落混乱性观念的反驳;更重要的是,小说与文学经典构成的种种互文关系印证了它不仅是一部通俗文学的佳作,也是对西方文学创作传统的一次很好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云.品味《暮光之城》[J].青年文学家,2009(16).

[2] [美]斯蒂芬妮•梅尔.月食[M].龚萍,等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3] [美]斯蒂芬妮•梅尔.新月[M].龚萍,译.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4] 石建炜,唐代清.《暮光之城》:欲望时代的反欲望叙事[J].电影文学,2009(11).

[5] 张晓琛.《暮光之城》的隐喻性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08).

[6] 适之.暮光之城[J].大众电影,2009(24).

[7] 聂珍钊,等.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6

关键词:情感教育;关爱差生;全面发展

正文: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被视为差生。他们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是差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关爱差生,成为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我从多年的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关爱差生的必要性,下面我就如何关爱、转化差生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好多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是因为他们在自己暂时落后与失败的情况下,在家长、老师长时间的轻视、冷漠情感下,自己看不起自己,破罐破摔,在各方面都放纵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抓住学习以外的各种活动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我班有一名男生学习较差,长相平平,不善言语,但从家访中得知他从小就学习美声演唱,而且得过奖。元旦汇演将要到来,我鼓励他来一个美声独唱,果然一曲未了就把全班同学给震住了,后来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的文艺演出,从此以后全班同学对他刮目相看,这位同学比原来活泼了许多,学习上也比以前主动了。

二、给学生以宽容

宽容心是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态。如我班学生熊某成天调皮捣蛋,我接班后不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以为教育一下就了事了,没想到几天后又打架了,火气冲天的我把他狠狠训了一顿,自以为这下没事了,可没几天故事又重演了,想想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正当我为难之际,班里的学生告诉了我一个不知的事实:上初二时他天天要打架的,现在已经好多了。我的心里明白了,于是找来熊某,先表扬他比上学期有进步,打架的次数减少了,再明确告诉他打架是不文明的,老师愿意看到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现在的熊某对于打架已经开始陌生。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但宽容应有一定的限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了。

三、运用集体与舆论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能及时作出褒或贬,肯定或否定,倡导或抑制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直接的监督和调节。集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的成长需要集体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集体舆论的认可,他们就会更热爱集体,更愿意为集体贡献力量。健康的舆论使学生更信任集体,更依赖集体,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责任感。在这个事件中,我通过播放安全教育片让班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对不良的言行进行集体抵制,也教育了违纪的学生。这样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关爱学生就必须欣赏学生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而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赏识尤为重要。教师欣赏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这是人之常情。但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一个班级难免会有学习较差、纪律观念淡漠、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如何对待这些后进生便成了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要真正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应该真正的去关爱他们,将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他们。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欣赏他们,信任和鼓励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非常珍惜,紧紧抓住,给以最多的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努力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尽量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对他们的行为上的反复,给以最充分的细心和耐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尽心尽责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没有不能感动的学生。感动是最好的动力,学生一旦非常感激老师,就会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

五、关爱每一名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总之,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我们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平等对待学生等方面开始,是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新教育形势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习上得到全面发展,让教师的关爱播散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杨金卫, 陈晨. 关爱" 差生", 夯实校园和谐之基[J]. 星星, 2007 (4).

[2] 马巧艳. 关爱差生, 时代对教育的呼唤[J]. 现代教育科学: 教学研究, 2011 (6): 98-98.

[3] 罗静. 教育更应关爱差生[J]. 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2010 (6): 99-100.

[4] 邓云霞. 关爱 “差生”[J]. 青年文学家, 2009, 10: 098.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7

关键词:体像 认知 恋爱态度 主流文化

1 引言

体像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心理感受,是对自己身体的姿态和感觉的总和,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所给予以美丑、强弱等主观评价。个体的体像状态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正常的体像心理;第二,体像烦恼,这是一种由于个体自我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偏差导致自我体像失望而引起的心理烦恼;第三,体像障碍,这是个体想象客观上不存在的体像缺陷并因而痛苦的一种心理病症[1]。研究发现,总体上讲有22.3%的青少年学生存在体像烦恼,在女性青少年中采取各种减肥措施比例高达44.9%[1]。大学生体像烦恼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围绕此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有研究发现,形体认知偏差与身体自尊和一般自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现有的研究偏重于临床人口, 或着重于青春期少女的减肥、节食现象的描述性研究,成人的体像、体像认知与恋爱关系等方面涉及较少。另外,目前关于大学生恋爱的研究比较多,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及能否成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性、容貌与身材等等,当代人似乎比过去更能感觉到他们自己外表的缺陷或不足,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身体,都不外忽地表达了特定的审美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通过自我认知来完成的。处于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目前“以瘦为美”的主流文化趋之若鹜,对自己及他人体像的认知、评价也因此会受到影响。那么,大学生的体像认知与其恋爱是什么关系?本研究从大学生的体像认知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苏州大学的教育学院、文学院、文正学院,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学生120人,年龄19—25岁,剔除无效问卷19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1份,问卷有效率为84.2%。

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体像认知量表”和“恋爱态度量表”。体像认知量表由被试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项,每周内是否存在及存在的症状出现的频率,按五级评分,得分越低表示对自己的体像认知评价越低。恋爱态度量表,被试就自己对恋爱的看法做出选择,量表按五级评分(坚决同意到坚决不同意),最后计算被试的总分,总分越高,越倾向于现实型恋爱。量表根据诺克斯和斯波拉科斯基的理论编制,他们把爱情的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浪漫型,即把爱情看作是一种神秘的、永恒的力量,对爱情充满了激动、幻想和渴望,较少注重一些现实问题。另一种是现实性,以注重现实为特征,恋爱关系维系稳固、和谐。恋爱态度量表可用以测量一个人对恋爱的态度是现实型还是浪漫型。

2.3 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积差相关等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在恋爱态度量表中,笔者考察了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恋爱态度,结果见表1:

根据诺克斯和斯波拉科斯基对恋爱态度划分的理论,由表1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恋爱态度的均值高于男大学生的恋爱态度的均值,这说明女生更倾向于现实型恋爱,男生更倾向于理想型恋爱。

由表2可以看出,F的相伴概率为0.424,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齐性的假设。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5小于显著性水平0.05(t=0.005

由表3可以看出,男大学生对自己体像认知评分高于女大学生的评分,女生对自己的体像要求更高。有关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见表4。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女大学生的体像自我评价比男大学生更消极.

由表4可以看出,F的相伴概率为0.97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能拒绝方差齐性的假设。T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t=0.001

调查“你担心体重增加吗”一题上男女大学生差异显著;根据结果,有超过53%的女大学生担心自己不够苗条或担心变得太胖,并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消除自己的担心,如努力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占26%,加上适当的运动,但很少有大学生采用利尿剂等减肥产品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由表5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体像认知与恋爱态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05 。大学生对自己的体像认知水平越低其恋爱态度的得分越高,即越倾向于现实型恋爱。

4 讨论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已经十分普遍。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十分明显和严重的。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及能否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爱情的本质是由爱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任何一个因素的过分看重,都会影响爱情观的健康发展。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大学生要求恋爱对象必须具备娇好的容貌与身材(26.8%)、财富与背景(10.9%)等条件。这种条件无形之中对正处于寻找恋爱伴侣阶段的大学生产生了负向的引导,尤其是女大学生。她们对自己的体像普遍的存在着不满的态度或对自己的体像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恋爱态度(如要求伴侣具备的外在条件)与其对体像的认知互相强化。恋爱越现实,就越容易强化大学生对自己体像的负性认知。反之,大学生对体像要求越高,其恋爱态度越倾向于现实型。

体像是人类审美文化的产物。没有审美需要,就不会有所谓消极或积极的体像。人类总是在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对自己躯体进行变形、改造,甚至为此付出健康或生命的代价。文化(尤其当下的主流文化)潜移默化地雕塑着人们内心世界的自我画像。我们自我欣赏的目光里,也难以摆脱社会审美的影响。社会对于女性有着更苛刻的审美要求,某种程度上女性成了社会审美的“奴隶”。本研究对大学生体像认知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深受“以瘦为美”这一主流文化的影响,对自己的体像评价不高,甚至为自己的某些不足感到苦恼,也深深影响了其恋爱对象的选择。

其次,体像是人际交流的基础。尤其在恋爱这一特殊的交往关系中,身体外表更受关注。不言而喻,身体是非语言交流的不可缺少的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身体具有一定文化的象征意义,是信息的载体。譬如,男性躯体与女性躯体的差异就是一种性信号或性标记。反映在恋爱关系中,大学生们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增加外表吸引力或者选择恋爱对象时加入容貌与身材等客观标准。在爱情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 适当考虑一定外部条件是自然的, 但恋爱时不能过分看重对方的体貌。成熟的爱情主要还在于双方内在的素质,如心理相容性格互补、自愿平等忠贞专一等。

访谈结果表明,有超过45%的大学生称“很计较恋爱对方的身高、胖瘦”等;近60%的大学生为“自己的男(女)朋友外貌娇好感到很有面子”。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A. Adler)提出的“补偿作用”可以解释部分人的这种心态。对自己体像评价低的大学生存在某种自卑情结。按照阿德勒的解释,有自卑情结者可能在行为上表现两种现象:一种是为掩饰自己的缺陷或缺点,调查中,有37%的大学生采取措施掩饰自己的不足部位;另一种是极度奋力寻求另一方面的满足,借以掩饰原来不足。这可能就是大学生们对恋爱对象外在相貌高要求的一个原因。现在大学生的恋爱加入了太多的外在标准,爱情以获得纯粹感官满足为目的,它是一种对“情欲之爱”的追求。择偶时着重注意恋爱对象的外表(身材、皮肤、相貌等)和风度的吸引力。问题是天长日久的相处会使外表失去新鲜感而降低吸引力。随着外表吸引力的退去,大学生的所谓爱情也就不存在了。这会给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带来身心伤害。

5 建议

大学生的体像认知影响他们的自我悦纳程度,相应的会影响自己对恋人及周围人的态度。严重者会发展为体像障碍,不惜代价用整容换取爱情。鉴于以上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存在错误体像认知的大学生进行干预,增加大学生的自我悦纳程度,尤其是女大学生。教会他们先学会爱自己,然后才能去爱他人。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大学生对自己体像的认知偏差,让大学生学会自我悦纳,形成正确的认知,摆正恋爱态度。

(1)体像认知调适

认知疗法指经过解说与指导的再教育方式,纠正被治疗者对人、对己、对事理的错误思想与观念,协助其重组认知结构,由此使被治疗者感觉“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依靠帮助被治疗者将情绪困扰理性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3]。

心理异常源于错误的信念,而心理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纠正错误的信念。可以这样分析A:容貌与形体不足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看作是一个事实。对这样一个事实的反应源于人们的态度,而不是事实本身;B:由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社会普遍将美貌看作人具有价值的条件,所以,个体也会有这样的信念:美对于幸福和愉快是重要的,由于自己的容貌不好,便有理由为之苦恼;C:由于对美的重视,而自身又缺乏,或自认为缺乏美貌,于是带来自卑、苦恼等情绪反应;D:心理治疗的焦点在于纠正被治疗者有关美的不合适的信念。通过以上的步骤,逐步改变大学生的体像认知偏差。我们的文化浸染着种种消极态度,每天都会有熟识的人要把我们埋入其中。大学生绝不可让自己被导入这种固定的态度之中。

(2)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爱情的心理因素是思想吸引、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恋爱双方经历相当充分的“磨合”,全面了解了彼此多方面的差异,并能接受和容忍这些差异。恋爱双方心理相容度愈高,情爱发展就愈充分,就愈能体验到爱情的欢乐。心理相容是男女恋爱成功的心理背景,理想、价值观、人生态度是否一致又是心理相容的最重要因素。当恋爱时,一定要对对方的思想感情、心理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心理相容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靠外表赢得的爱情自然难以达到心理相容或者不可能长久。

(3)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理解。通过提升自己的内在素质获得异性的吸引。鼓励大学生参加成长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取得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

总之,要加强大学生正向的自我体像,使他们能够以适当的悦纳态度,去面对环境和旁

人的眼光,不致让成见腐蚀心灵,学会爱自己爱他人。

参考文献

[1] 赵晶.青少年体像烦恼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6,6,91-92.

[2] 潘晓红,徐群英等.青春期少女自我体像及相关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8),542-544.

关爱的力量作文篇8

关键词:母爱文化产业 核心价值体系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he city and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of a culture is conducive not only to our city 's cultural industry chain to build,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city culture strong city strategy, to build the core value system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aternal culture industry; the core valu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深入发展母爱文化不仅有利于我市母爱文化产业链的打造,而且对于推进我市文化强市战略实施、打造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紧紧围绕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市母爱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立足独特的母爱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发展母爱文化,自2008年以来连续举办了四届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并将每年5月份确定为“母爱文化月”,开展了“十大杰出母亲”和“十大孝星”评选、优秀母爱歌曲演唱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发了以“母爱圣地、幸福乳山”为主题的城市形象专题片、旅游音乐片、广告片,红色母爱题材大型吕剧《乳娘》在我市首次上演,申请注册了与母爱文化相关的商标、网站域名以及通用网址,在城市显要路段、公交车辆设立了母爱文化宣传的高炮广告、车体广告,制作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对外宣传画册,出版了《母爱无疆》、《母爱温情山》等母爱系列丛书,举办了 “欢乐中国行----魅力乳山”、“母爱颂――总政歌舞团赴乳山慰问演出”等文艺晚会,吸引了央视、旅游卫视、新浪、搜狐、《中国妇女报》等5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每年母爱文化节前后有近10万旅客来乳山感受母爱文化,极大提升了我市的知名度、区域形象。特别是借助母爱文化的影响力,先后引进了山滨海旅游度假区、福如东海文化园、东方如意国际城等重点旅游项目,开辟了“母爱文化”旅游路线及景区景点,举办了“东方欢乐节”、“欢乐向前冲、相约山”等一系列旅游互动活动,形成了母爱文化旅游品牌,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旅游综合收入、来乳游客数量均增幅在20%以上,旅游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在母爱文化项目落实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目前我市已聘请专门机构对母爱文化产业进行了规划,并且“十二五”期间确定了27项精品工程,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单位责任,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挖掘层次有待加深。目前一些母爱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仍处于零散状态,“母爱圣地”的独特魅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还没有实现资源优势的价值转化。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珍贵的亲知、亲见、亲闻的当事人、人物照片、历史资料正濒临遗失,如当年胶东育儿所的乳母仅剩肖国英老人一人,亟需进行抢救性挖掘处理。

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突出表现在星级酒店宾馆、大型演出场馆等要素在数量、档次等方面还满足不了母爱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深入发展母爱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领导,推进落实。建议探索设立母爱文化发展办公室,充实策划、组织、宣传、规划等方面专业人才,统一负责母爱文化建设工作,在已完成母爱文化产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工作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母爱文化发展,将母爱文化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调动各级各部门发展母爱文化的积极性。

二要宣传推介,打造品牌。充分利用高端平台在母爱文化方面的号召力和权威性,使母爱文化节成为我国东部沿海文化产品和我市综合发展实力展示的重要平台。建议与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等单位合作,深入挖掘胶东育儿所的有关史料,开展大规模的当事人包括工作人员、乳母、见证人、革命后代的大型电视寻访活动,解开抗日战争时期胶东育儿所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与全国妇联、团中央、中国妇女报社、中国少年儿童报社、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等高端机构合作,联合举办诸如全国中学生“感恩母爱”演讲大赛、全国十大杰出“敬母”好少年评选启动或颁奖仪式、知心姐姐少年夏令营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让更多的人通过母爱文化了解乳山、体验乳山、感知乳山、宣传乳山。

三要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在硬件方面,围绕解决食宿设施“短腿”问题,加快推进已规划的分时度假酒店、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等建设,鼓励引导别墅改建为酒店,规划建设好利群华玺、长城文华、山福山半岛等五星级酒店,规划建设一处集快餐、冷饮、咖啡厅、烧烤等特色小吃于一体的美食小区,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项目,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完善整体旅游服务功能。在软件方面,发挥银滩游客服务中心的作用,建立旅游服务向导和评价机制,及时为游客提供景区形象展示、出行安排、信息咨询、质量投诉、旅游保险、安全救援等多重快捷服务,提供周到化、个性化、情感化服务,打造全国知名的母爱文化服务品牌。

上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范文 下一篇: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