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5 16:56:40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1

摘要在其代表作《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中,辛格将幻想与现实巧妙结合,运用幻想的喜剧形式表达现实的悲剧核心。这一独特的手法体现了“超绝现实中的狂欢”,实现了幻想与现实的艺术对话,美与现实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幻想与现实 喜剧形式 悲剧核心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约翰・辛格(John Millington Synge,1871-1909)被看作是“爱尔兰戏剧运动中第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评论界普遍认为他的戏剧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但又不乏幻想因子。在其代表作《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中,辛格将幻想与现实巧妙结合,用幻想的喜剧形式表达现实的悲剧核心,构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爱尔兰悲喜剧。

在辛格看来,戏剧的目的不是以一种信息的形式来“昭告”观众,而是作为一种诗意化的媒介来间接地反映世界。所以,他的戏剧既非单纯的喜剧或悲剧,也非所谓的“狂剧”,而是将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将悲剧和喜剧融为一体,加入喜剧因素烘托悲剧主题,构成的一种风格独特的“爱尔兰式喜悲剧”。《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虽然以幻想的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但剧本的主题和主要角色却全部是悲剧性的,甚至连观众也会在笑声中突然感到悲哀。辛格以这种现实与幻想结合在一起的略显荒诞的戏剧形式,尖锐地批评了爱尔兰民族个性中的自卑、愚昧和粗暴,企图唤起人民正视残酷的现实,激励他们在悲愤中进取,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

《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是围绕克里斯蒂的“杀父”故事以及马尤村民对克里斯蒂的态度变化展开的。杀父行为在文明社会被视为极端的道德沦丧,杀人犯更是为人所恐惧和憎恶的。可是,当克里斯蒂出现后,马尤村村民们却是“带着喜悦的好奇心围绕过来”,得知他亲手杀死父亲后,他们兴奋地奔走相告;酒馆老板麦克带着尊敬的口气说:“这可是杀头的罪啊;我亲爱的!”还兴致勃勃地询问他使用的是何种凶器;佩吉恩对他一见钟情;村里其他妇女也为他争风吃醋。马尤村村民对克里斯蒂的这些好奇、赞赏和崇拜的反应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表现得如此直接、表面化的。戏剧追求的表面化之下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不仅仅是单纯个人的生活,抑或是人性或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实际表象,更重要的是要反映这种精神生活的本质。克里斯蒂与他的故事所象征的现实与幻想的主题理应是被关注的焦点。辛格笔下的马尤村民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当中:一个是充满了传奇、迷信,而无社会教条束缚的幻想世界;另一个是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现实世界。从这一意义来说,马尤村民是值得同情的悲剧性人物,而他们所代表的当时的爱尔兰人民更是值得同情。在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中,一直存在着反抗英国统治者的倾向,因此愿意接受克里斯蒂的“杀父”行径,这其实也是一种潜意识的反暴政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也只不过停留在幻想阶段,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将幻象付诸现实。

辛格对克里斯蒂的塑造既有悲剧创作方法,又有喜剧的表达形式。首先,克里斯蒂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顺应自己所处的社会,他完成了自我成长的过程,其最终结局却是必须要离开这个造就他的环境,这是悲剧行为的典型表现。传统舞台喜剧的种种细节(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追求某些经过夸大渲染的目标时引发了一切荒唐可笑的行为,最终则与社会达成和解等等)在本剧中既没有也不可能出现,这些都是悲剧核心的重要表现;再者,马尤村用想象力“创造”的那个“杀死了自己亲爹”的克里斯蒂的形象与真实的克里斯蒂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辛格由此展现出了自己深厚的喜剧功底。这种传统喜剧的效果源于一种现实,一个真实的自我与幻想的自我之间的鸿沟,无疑会导致各种荒谬可笑的事件发生。当克里斯蒂赢得了竞技比赛的胜利时,这一喜剧效应也在象征性的事件中达到了高潮。克里斯蒂,这个幻想世界中的“杀父好汉”在现实世界的竞技中变成了真正的英雄。这两种形象的合二为一使他认识到想象中的自我能够在现实中变得成熟,成为他敢于向佩吉恩求爱的资本。然而,正当想象开始与现实融合之际,这出典型的喜剧也已渐渐摆脱了最初的面目,直到本剧结束,这种自我觉醒的最终结果更是完全脱离了喜剧的范畴。尽管全剧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其核心却是悲剧性的。克里斯蒂的最大悲剧,或本剧的一个最大讽刺在于这位成长后的“花花公子”不得不离开这片孕育了他的“西方世界”。

叶芝曾在他的《民族剧院》中写道:“对《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一剧的抗议,其实是对其(辛格)作品风格的抗议,对其看待事物本质的方法的抗议。”这里说的辛格“看待事物本质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他对20世纪舞台艺术注入的新概念、新活力。辛格的目的是要批判“被歪曲了的、片面的现实和不自然的唯美主义”,他认为,“在舞台上,我们必须有现实、有欢乐。现代戏剧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是纯理性的,人们对音乐喜剧的佯欢假乐已感到厌倦,它不能给观众带来在超绝、粗野的现实中的狂欢”。

流浪汉是辛格实现幻想与现实融合的载体。在历代欧美流浪汉小说中,流浪汉是多少带有一些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形象。他们的喜剧性表现在行为方面,而他们的悲剧性则表现在命运方面。流浪汉多来自穷苦百姓,他们的言语行为常常是机智幽默、富有喜剧色彩的,但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出身寒微、地位卑贱、力量薄弱,加上他们常常采取以恶抗恶的生存方式,所以忍受了许多屈辱,经历了许多失败。有的流浪汉偶尔或在物质生活方面获得了一点胜利,但只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发现,那不过是暂时的甚至是虚妄的胜利。

在《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中,辛格对克里斯蒂和佩吉恩的塑造是以流浪汉为参照原型的。他们代表着两类不同的流浪形象:克里斯蒂代表着物理时空意义上的流浪,没有固定的落脚点;佩吉恩代表着心理精神意义上的流浪,她的心理情感顺序代替了物理时空顺序。克里斯蒂在佩吉恩及其他马尤村人的眼里是按照“未知――英雄――骗子”的线索发展的。由于不满父亲的粗暴专横,克里斯蒂在与父亲争执时用锄头将其砍倒,误认为自己杀死了父亲,于是仓惶出逃,来到马尤村,但当他发现自己杀父的行为居然被村民们视为英雄之举时,自信心立刻膨胀起来,甚至向女孩子们吹嘘自己如何抗婚、杀父。他一边吃着女孩子们送来的食物,一边慷慨陈述自己的杀父“壮举”。在村民们的肯定、赞美和争相示好中重新塑造了自己的英雄形象:充满勇气、仪表堂堂、技艺超群。此时的克里斯蒂获得了胜利,说话也变得美妙动听,仿佛有诗人一般的灵气,甚至对未来也充满了诗意的想象:

“离开你?[他跟在她的身后]我不会的。四五月份天气放暖了,你和我将会在有露珠的夜里漫步在Neifin,那时,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甜美的芬芳,你会看到远处一轮明亮的新月。”

他向佩吉恩展示的是一种流浪的生活,隐含凄苦、但却不无诗意的浪漫生活。随着父亲老马洪的来到,克里斯蒂的英雄形象在村民们面前顷刻间坍塌了,他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骗子”,不得不再次逃走,短暂的胜利也就随之结束。克里斯蒂的形象发展是符合流浪汉发展轨迹的,他“诗人的口才”和“英雄的胆量”仍然掩盖不了他“杀父”的现实,他的“西部世界的传奇英雄”的美誉和胜利仅仅是短暂的,最后还是不得不离开了马尤村,但他并非返回原来的生活,而是回到由“道路”所代表的流浪世界里。“流浪汉消失在传说和幻想之中,而现实却依然如故。”

佩吉恩是全剧中最浪漫、最有个性、最具叛逆价值的人物,她经历了精神意义上的流浪,从浪漫和想象世界到社会现实间的流浪。她与克里斯蒂之间的爱情碰撞成为爱尔兰人另一种生活选择的尝试。但当传说中的“英雄行为”一下子变成了现实时, 她不仅放弃了建立在“浪漫传奇”特质上的爱情, 也推翻了所有关于他的想象:一瞬间,史诗般的“壮举”变成了谋杀,诗人般的情怀成了弥天大谎。佩吉恩也由一个追求想象、浪漫的姑娘,转换为现实中酒店老板女儿的身份, 她竟然说:

“一个骑士般的故事与肮脏的谋杀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捉住他,否则,我们都得为他今天的行为跟着吃官司。”

如果说在此之前,她代表着爱尔兰民族对浪漫和想象世界的追求,那么,这一瞬间,她又回到了社会现实。

辛格选择流浪汉进行文学创作是出于自己厚实的生活积累和鲜明的创作意图。一方面,他深深地根植于现实生活当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来改变现实,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对流浪汉又有着独特的审美评价,“他(辛格)并没有视流浪者为无能之辈,而是把他们看成生命力旺盛的花花公子”。在他们的流浪生活中有着某种野性的东西,给生活带来一抹神话般的浪漫色彩。因此,《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中的流浪汉完全不同于剧中的其他人:如果后者代表的是爱尔兰的现实生活,那么,前者代表的就是现实中的异样声音,是僵硬中的变化与不同。他们是充满想象的传奇世界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一点,辛格使娜拉选择了与流浪汉出走的结局,又让佩吉恩也在得知克里斯蒂故事的一瞬间就迷上了这个逃难的年轻人,因为他要通过年轻女子与流浪汉之间的火花碰撞,向观众展示一种有别于爱尔兰现实的另一种生活选择。辛格借此寄托了他对爱尔兰民族挣脱现实锁链的希望。

此外,辛格还塑造了其他在自由的幻想生活与残酷现实的矛盾中挣扎的流浪人物:饱经折磨、孤独、困倦的农民;流浪各地、以道路为家的补锅匠;能说会道、浪漫诗人般的游民等等。辛格以同情的笔触描写了他们不幸的遭遇和悲惨的命运,郭沫若说他“是把写实主义的精神,彻底地应用在戏曲上而成功”。辛格剧中的这些人物用幻想来冲淡严酷现实的折磨,他们虽然面对着生活的艰辛和公众舆论的非难,却仍有着对完美生活的向往,对一成不变现实的反叛和对生命中变动的追求,表现出的是充满诗意的想象和对非凡行为的崇拜。正是通过这些挣扎于幻想与现实中的流浪人物,辛格寄托了他对爱尔兰民族挣脱现实锁链的希望,鼓励爱尔兰民众要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警示他们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

辛格对于传统舞台喜剧或悲剧的改造构成了他作品中独一无二的鲜明特色:运用喜剧因素来刻画悲剧主题,运用幻想形式反映客观现实。这一新颖的表现手法使辛格的戏剧具有了深刻的内涵与不衰的艺术魅力,为爱尔兰戏剧运动增添了新活力,开辟了新天地,即使在爱尔兰已经取得民族独立的今天,他的作品仍然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深远的政治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桂杨清、郝振益、傅俊:《英国戏剧史》,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Salmon,Eric J.M.Synge" s“Playboy”:A Necessary Reassessment,Modern Drama,Vol. XIII,No.2,September.1970,128.

[3] 李玉花:《在笑声中啜泣 在悲愤中进取――评辛格的〈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4]Synge,J.M.Collected Plays,London:Penguin Books LTD.1952.

[5] Deane,Seamus.“Synge and Heroism,”in Celtic Revivals:Essays in Modern Irish Literature 1880-1980,Faber and Faber,London,1985,53.

[6] Athinson,William.“J.M.Synge’s Vagrant Aesthetic,”in Assessing the Achievement of J.M.Synge,ed.,Alexander G.Gonzalez,Greenwood Press,Westport,1996.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2

[关键词]浪漫主义;误解;本来面目;心超脱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12-0073-03

不知曾几何时,在流行观念中,浪漫主义变成了排场和奢华的代名词,好像没有星星、月亮、海滩、鲜花、掌声、香车、美人,就没有浪漫,而这些,一个现代人都几乎可以通过心算快速折换成人民币,贫困潦倒和鳏寡孤独即与浪漫无缘。实际上,浪漫主义的旗手们,不是穷困潦倒,就是背井离乡,或英年早逝,几乎与舒适奢华无缘,反而是贫病催生了浪漫。如此反差,令我等现代人,读浪漫主义诗歌时反而有点迷惑了,究竟什么是浪漫?

对浪漫主义的误解是普遍而又深入的,即使是英国文学专家,对浪漫主义也有一种偏见,从社会政治角度品评作品的鲁宾斯坦认为,浪漫主义就是“生活在个人感情,独居幻想和优雅情趣的个人小天地里,用艺术、自然和古代之美来逃避世间的不平或代替它的赐予”。浪漫主义退化为消极避世懦弱感伤,一个褒义词反而变成贬义了。甚至尼采也认为浪漫主义是“颓废派”的第一类型,是“贱民在浪漫主义的旗帜下嘟嘟囔囔,渴求高贵”,“渴望拥有坚定的信仰,却力不从心”,在他眼里,浪漫主义堕落为卑下虚弱的贱民在白日梦中自欺欺人,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还有人文学者不经意间写道,“尽管在浪漫主义时期,人们表现出对理性的反动,但人们不过是用想象力、人格、良知等去替性的位置而已。”

上述误解对浪漫主义是何其不公!真正的浪漫主义者,都是特立独行的勇士,是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者,在他们的作品中极少无病的成分;在个人生活中也是感情充沛,绝不是感情枯竭、行动乏力的“普鲁弗洛克”们。浪漫主义也不是反理性的,它反对的是病态地执着于并不透彻的“理性”,以及尚不完善的科学、逻辑、概念,而窒息了人的感性和情感;它也不是去替性,正相反,它比偏执拘泥的所谓“理性”更理性,它发现了理性的暂时的成果变成了窒息性灵的教条,看到工业时代用科学主义的逻辑去替代古典主义的逻辑同样是病态和死路,所以,它独辟蹊径,试图用感性、体悟、自然、想象、天人合一等返璞归真的方式去解放人类的性灵、打开人类的思维。

什么叫浪漫?想象力!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别人送999朵玫瑰,你也送999朵玫瑰,那不叫浪漫,叫有钱,叫想象力贫乏。浪漫主义者最注重想象力,想象力使人心态超脱出常规的禁锢,瞬时就外化为现实中的浪漫之举。比如,爱迪生看见自己的实验室付之一炬时,他不是去打水灭不可灭之火,而是立刻对儿子说,快,快去叫你妈妈,估计她这辈子都不会看到这样好的火光了。一场大火也舍不得放弃,这难道不是大大的俗气?还是超常的浪漫主义?也许皆而有之吧,但这在大俗的浪漫之中,有对亲人的挚爱,有对灾难的安之若命的放手和超然,爱迪生的思维在严酷现实和转瞬即逝之美之间的转换如此之快,这奇特的浪漫令人惊叹。这种浪漫是契机的、随顺自然、听任天机活泼、大道自然,自己也跟随天机一起活泼自然,随机随性,一点都不处心积虑,刻板教条。

什么叫浪漫?浪漫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而不是处心积虑,顾忌世俗,不敢自然流露真情。自然流露的喜爱之情,比一切苦心孤诣的策划都美,都浪漫。比如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普鲁弗洛克顾虑重重、彷徨徘徊,总觉得“有时间一百次地不决断,一百次地幻想和修正幻想”,而结果只是“在喝茶和吃点心之前”幻想一下。本以为他如此反复思虑之后,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决定,结果只是端起茶杯喝一口茶。喝茶尚且如此犹豫,示爱岂不遥遥无期。内在如此缺乏充盈的春意,缺乏爱的激情,怎么可能向外有所流露呢?内在的情、志、意、神充足时,自然向外流溢,匮乏萎顿时,自然顾虑重重,向内收缩,所以,没有内在的精气神,不可能自然流露。像普鲁弗洛克式的约会,因其内在空乏、处心积虑、无法自然流露而走到了浪漫反面。

什么叫浪漫?回到自然!回到自然现在常常异化为回到农村去消费自然、践踏草甸、攀摘花朵,还美其名曰:拉动农村经济,回到自然沦为回到农村去掠夺和抢劫。真正的浪漫主义的回到自然是“以自然为师”(华兹华斯),弱化自我,是弱化自我中心主义的过程而不是强化自我的过程,是人的自然化,人符合自然的律动,体验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之感。回到自然是在欣赏自然的过程中,消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分离隔绝的过程,如济慈,神入麻雀,与其同食,亦如徐志摩,能神入花朵,感到花瓣慢慢长在自己身上,回到自然是神入众生,发现众生含灵皆如我,草木有情须呵护。回到自然是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被绿色重重围住,通过凝视自然、体验自然、神入自然并忘记自身,在观看中忘记了自身,而不是像在城市中,是看与被看,是两个分离的主体的互相打量、掂量、较量。在自然中,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会慢慢发现自己是自然的元素、部分、片断、过程。生从自然中来,死回自然中去,纵身大化之中,化为阴阳二气,生死都是自然变化过程的一部分。这样地回到自然之后,人才会慢慢放弃人类中心主义。

什么叫浪漫?个人主义!关于个人主义,当下大致有三种误解:其一,个人主义是惟我独尊、独霸一方,是跑到第一,挡住后来者的去路,是爬到最高,压在后来人的顶上,只有他一个人出头,其他人都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不是个人主义!这是霸权主义!其二,把极度自恋当成了个人主义,它类似诗人顾成的诗,“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对不会忽然掉过头去”,爱人的眼睛是为诗人而生的,诗人眼里只有自己,不见爱人,不见众生。这是极度自恋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是个人主义。这种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导致他社会化不完全,太超“凡”脱“俗”,不“俗”得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懂,自恋得脱离了生他养他的群体。如果和同样才华横溢的济慈相比,慈的善解人意一点也不妨碍他独树一帜,济慈对重病的母亲和兄弟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与济慈以写诗来补贴家用等“俗气”的行为相比,顾成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其三,即使是字典,也把个人主义错误地定义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一个概念,其实个人主义从来就没有和集体主义相对过,就如浪花与大海不是两个对立的概念,将一滴水剥离于江湖,它获得的“自由”无异于自杀。

所以,第一,个人主义存在于集体之中,且自能在集体中得到永存。一个人独居深山、终老山林、自生自灭的人是谈不上个人主义的。个体与集体,同体而异名。其一,从人生意义上,个人永远生活在集团、家庭、社会、文化中,只是各种各样意义之网上一个小小的结点;其二,从心理成长上,在“个人的心理生活中,也始终有他人的参与,这个他人或者作为楷模,或者作为对象,或者作为协助者,或者作为敌人”,个人永远无法摆脱他人而独立存在,个人与集体是一体两用,而不是两个不同的对立物;其三,在物质生活上,真正的个人主义者不是掠夺者,而是“交易者,生产者,而非像匈奴王一样的剥削者……他为了自己并依靠自己的头脑而活着,既不会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也不会为了自己而牺牲他人”。

第二,怎么在集体中展现个人主义呢?首先,个人应顺应自己的天性禀赋,不畏群体压力,而将其自身天性发挥至极致,“各从所欲,皆得所愿”(《黄帝内经・素问》),并在集体中得到认可认同,才叫个人主义。所以,真正的个人主义并不屈从于集体主义的利益而扼杀自身的天性,相反,它借群体智力来发掘个体的独特性,它是以一人之力,为众生开路,如佛陀成长于僧团之中,融会百家,却以一人之悟,开辟出众生解脱之路,如此的一人之力,是依仗集体智慧的个人突破,不是远离集体的故步自封和颐指气使的唯我独尊。如此个人主义,是既认识现实,又超越现实;既融于集体,又超越集体;是心的不受奴役,心超越于条条框框,以一人之力能在体制标准之外发现新天地,而不是自己就是体制,自己就是标准。

第三,个人主义是反抗“积久弊生”的规则,是“不屈从流俗”,是“追求超越、无限、实现人的最大潜能”。当然,浪漫不是违法乱纪,而是反抗约束个性、人性,压制想象力的规则,使人人云亦云的规则,其实,时下时髦字眼“创新”“与时俱进”其实就是浪漫主义。

第四,“从本体论的意义上,individualism应该译为“个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自我中心主义egoism。它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本体论认识。

浪漫主义也是回到平凡,回归俚俗之言,倒不全是因为貌似高贵矜持的语体常常暗藏陈腐、呆板、无味、死气沉沉和自我拔高。回归俚俗只要是为了吸取俚俗的鲜活性、多样性的活气,是一种觅“活”,是对已经呆板僵死的新古典主义的反驳。

浪漫也是回到自己。回到自己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回到个体的鲜活的经验中,而不是冰冷抽象的大而全的理论,教条的、机械的、非个人化的、人工的死板之中。因为现象即本质,个人的就是人类的。把个人的表达好了,自然能够勾起他人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而不是用抽象的、普遍性的理论来描述人类经验,而是用鲜活的、自己的经验来描述共有的人性。我们最熟悉的人是自己,抛开熟悉的人不去描写,而去写不熟悉的他人,怎么可能致臻于完美?把自己写好,表达好,把自己的激情做成人类激情的样本,就是浪漫主义。二是,回到自己是返观自身,找回真我;是不向外驰求、迷己逐物;是努力找ば牧檎孚校在此寻找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悟境。但浪漫派在多大的程度上找到真我,是个问题,似乎没有任何一个浪漫派作家像郁山主禅师一样找到了内心本具的摩尼宝珠,达到他那样的禅悟状态:

我有明珠一颗,就被尘劳封锁,如今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五灯会元・卷六》)

由于浪漫主义的禅悟境界还有欠缺,还有尘劳封锁,所以,难免陷于忧郁。

所以,今人所谓之浪漫,也是一层淡淡的忧郁(romantic melancholy)。这是浪漫主义的最虚弱处、最不通达处,最不解脱处。忧郁表明他们没能长时间地超越于世相之外,他们博爱的心灵缠缚于众生的辛苦,而自己又不能解忧拔苦,只能徒自叹息,只有把短暂的灵魂飞扬的瞬间以文字凝固为永恒。在历境验心的过程中,这没有经过严酷现实检验的心态便变得定不住、靠不住!佛经云:忧思苦恼,皆从爱起(《楞伽经・卷三》),这忧郁不仅是社会意义上的众苦逼迫,不得解脱,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个人意义上的,“忧郁是爱的目标的丧失”。爱而不得,遂至于忧郁。济慈诗歌中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比华兹华斯要重,他渴望永恒,渴望爱情,渴望生活,渴望诗歌成就,但永恒不可得。他以美为食,而食物短缺,美太稀少、短暂易毁,人之美也不过是“一时之尤物(fair creature of one hour)”,物之美,不过百年,万物皆呈生灭之象,永恒之美渺不可得,让他遂至忧郁。他们的忧郁应该发现真善美之难得又易毁后油然而生的一种忧伤。

总体看,浪漫主义是一种时代精神,是作家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文变染乎世情”,浪漫主义时期的世情是工业革命处于上升时期,科技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和提升了人们的经济地位,整个时代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浪漫主义者以敏感的心灵率先感受了时代的变化,便会为整个人类的未来而引吭高歌,因为希望乃是最好的精神状态。试想,如果处于经济萧条、动乱、世界大战的时候,还会涌现出一批批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家吗?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3

头衔:流浪猫的Super宣传员

榜样事迹:以相声界Super Star的身份,发起关注流浪动物的慈善活动,引起更多社会关注。

他是相声界里的北大才子;他虽年纪轻轻,却在相声界摸爬滚打多年,从七八岁登台说相声,到大学毕业之后选择以说相声为生,直至成为京城名角;他爱猫、爱画画、爱演出,更热爱写作和做学问。他就是徐德亮,说相声,品相声,谈北京,论足球,更用自己的嘴上功夫和实际行动帮助身边的流浪猫们。

爱猫如命,自己养

在去徐德亮家采访以前,只知道他养猫,画猫,却不知道他家的常驻“猫民”多达8只,白长毛拉拉,白短毛咪仔,黄长毛Lucky,三花猫Lufer……对于每一只,徐德亮都能娓娓道来许许多多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绝对不带重样的。

养猫的名人不少,甚至有人说,养猫已经成了文艺圈里的通行法则之一,猫成了大家展现自己生活情调和乐趣的象征。然而,这些评论都不适用于徐德亮。他是个名人,更是个文艺人,但是,猫对于他而言,绝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如家人般的存在。从家里为猫们特别摆放的特大号“猫抓垫”,到对于每一只猫的藏身之地都了如指掌,这样的细心,如若不是个爱猫如命的人,岂能做到?

心怀怜悯,自己救

除了目前常驻的8只“猫民”以外,徐德亮家的“流动猫口”也不在少数,清一色的“中华田园猫”,全是他从外面带回来的小流浪们。徐德亮说他2003年开始养猫,一不留神,就在2007年的时候,一脚踏进了公益猫圈,开始了“捡猫——治病——送养(或者自己收养)”的救猫之路。虽然它们当中的很多只,都被徐德亮和他美丽又善良的夫人因为“不舍得送走”而留下了……

随着家里猫口的增加,他也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能再养了,可是,遇到那些楚楚可怜的小流浪,善良的“耳钉徐”还是忍不住把它们带回家,打理得干净健康,再给找个好人家。他说,终归要给这些孩子们一个获得新生的机会和时间。

热心公益,助宣传

Point 1 网络力量大,微博显奇功

无论是几年前流行的博客,还是最近两年流行起来的微博,只要你静下心来仔细翻一翻,都不难发现,猫,是徐德亮字里行间不能缺少的内容。随着他越来越“深入”公益猫圈,对于流浪猫的关注和宣传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多。

猫咪的领养帖、动物保护的宣传帖、公益活动的预告帖等,在徐德亮的微博中几乎处处可见。有的言辞犀利,有的诙谐调侃,有的真情流露,总之,徐德亮用简单不华丽的语言和行动向世人展示着他那颗充满文艺细胞的心脏背后的善良本质。

Point 2 拉动身边人,义演汇爱心

徐德亮在相声圈的好友都知道他养猫,他爱猫,他更是个公益猫迷。“让我们帮你越过寒冬”流浪动物义演活动,就是徐德亮在2011年底发起的一场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流浪动物过冬问题的慈善义演活动,并邀请了何云伟、李菁、王文林、张德武等圈中好友前来捧场演出。

作为活动发起人,徐德亮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从演出前的宣传,到现场新闻会的主持;从演员的邀请,到名人义卖作品的征集;从场地的选择,到与合作团队的沟通;这一切都是作为一场公益活动的发起人需要想到和处理的。他曾经很担心活动的效果不好,那样无论是演员还是合作团体都会对这样的活动失去信心,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不过,爆满的演出现场说明了一切。

徐德亮说,他很庆幸和感谢他的朋友们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虽然他自己一直觉得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他还是决定要把这个活动坚持做下去,至少做到每年一次。

后记:

徐德亮是众多文艺明星中普通的一员,他出口成章,他平易近人;他不是微博粉丝之王,却在用自己最实际的行动感染更多的人;他是爱猫人心目中最帅的“耳钉徐”!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4

【关键词】浪漫主义;生态批评;英国文学

一、生态批评的概念

生态批评主义是一种全新审视文学的视角,它是18世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地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后而形成的“拯救型”产物。生态批评主义是站在对自然和生命尊崇的立场上,对文学作品中作者对自然的表现进行鉴赏与批判,具体的说,生态批评主义源于人类自身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活动的一种反思,在文学作品中是以批判的视角看待文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崛起,达到了繁荣的时期,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柯勒律治、济慈等作家的经典作品加以研究,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探讨这一类文学中体现的意义。

二、浪漫主义经典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浪漫主义文学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产物,到19世纪快速发展,是19世纪文学代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最高出现于英国,英国涌现出了大量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代表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在这一时期,浪漫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1.消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留恋过去,其代表人物有柯勒律治、华兹华斯等人;2.积极浪漫主义,即代表作家大多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文学作品中较多的正视现实,并且批评现实社会中的黑暗面,其代表人物有雪莱、济慈等人。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针对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中的代表各选一人,对其文学作品加以分析。

1.柯勒律治在消极浪漫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柯勒律治少年丧父,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病苦和鸦片的阴影中度过的。受生活经历的影响,其对于工业革命和城市文明比较厌恶,更加向往自然与农村生活,其代表经典文学作品《古舟子咏》就体现了这一点。《古舟子咏》讲述了一位老水手奇特的航行经历,在航行过程中,他遇到了冰雪、大雾,一只信天翁飞来指引他航行到了一个安全的地带,可是他却无故的将信天翁射杀,此后,海上无风无浪,船只无法航行,水手无处安生。后来,老水手每天都忏悔着这一切,于是在看到海蛇后涌起了对自然万物无尽的爱,正是他对自然的怜爱,天使出现救下了所有“死去”的水手。

在诗歌中,柯勒律治将信天翁比作自然界的保护神,如果人们不尊敬自然,那么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就会被打破,人们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种互相伤害似的惩罚,对于自然和人类双方而言都是极其惨痛的。令人庆幸的是,诗歌的结尾,老水手对大自然充满了关爱与敬畏之心,而自然也会回馈给老水手真诚的对待,帮助人们的生活环境回到一切正规之中。

这首诗歌的价值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来说,较好的宣传了对自然的仁爱与赎罪思想,19世纪的英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最大,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同时,也对自然带来了持续的伤害,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必须唤起对自然的关爱才能促进人类生活的持续发展。

2.济慈在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批评

济慈是浪漫主义文学中擅长描绘自然景色的代表,在其代表性文章中,对自然的描绘都非常的华美,《秋颂》是其描绘自然篇幅较多的诗歌,其创作背景是在19世纪印尼特火山爆发之后,受火山爆发的影响,英国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天空几年都是灰暗的,直到三年后的秋季,英国的自然环境才从印尼特火山爆发中缓和过来。温润迷人的秋季来临,欣欣向荣的果实生长,这一切触发了济慈的内心情感。他在《秋颂》中描绘了一个安宁且和谐的秋景,在诗歌结尾,济慈感叹道:“啊,春日的歌哪里去了?但不要,你也有你的音乐――”此时,何柳、飞虫、微风、蟋蟀、知更鸟、羊群、燕子等自然界的一切和谐共处,诗人无法不感叹这个秋季的来临,实在让自己流连忘返,不再一心期盼着春天的到来。

在诗歌中,诗人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万物,表明了济慈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表明了济慈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如果不热爱自然,那么自然所带来的灾难是需要很长时间去愈合的,这也在侧面反映出诗人对于工业革命对自然带来破坏的忧思与不满,于是只能用完美的秋季之景映衬出工业革命给自然带来的满目疮痍。济慈作为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在诗歌结尾描绘的完美的秋景也极大程度上获得了读者内心的共鸣,使人们意识到了自然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结语

生态批评主义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作用是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进一步关注与关爱,利用生态批评主义的视角对浪漫主义文学加以研究,能够促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变工业革命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无论是消极浪漫主义文学还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其只是在对生活的态度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对自然的描绘中,都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关爱。在研究过程中,生态批评主义更加发挥其价值,读者进一步感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文学作品也进一步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张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生态批评[J].外国文学,2012.03:123-133+160

[2]刘燕.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初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167-168

[3]惠玲.刍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生态批评渗透[J]. 作家,2013.06:120-121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5

关键词:蒋光慈 革命 爱情 浪漫

“革命加恋爱”作为一个主题和创作模式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流行,而蒋光慈(1901-1931)正是这一创作模式的代表作家。这位早逝的作家,在其有限的生命与文学创作中,有几个十分显著的关键词:革命、浪漫、爱情。在伟大的“革命”与细腻的“爱情”中间,蒋光慈通过“浪漫”架起了一座桥梁:无论在其个体生命中还是文学创作中,都渗透着异常凄美的血色浪漫。这种对于浪漫的追求既是与生俱来的个人特点,也是后天诗人内心难以抑制的渴慕。正如夏济安语:“为了证实自己属于‘浪漫主义’,他也得过‘浪漫’生活,并提笔加以描写。”[1]也许,也正是这股对浪漫情有独钟的追求酿成了1930年的苦果:蒋光慈的退党风波――被。当蒋光慈1931年“在耻辱与寂寞中死去”[1]的时候,让他一生引以为傲的“浪漫主义”殊荣,也常伴他入土为安。

一、“存在主义”哲学视角解读蒋光慈生命中的“血色浪漫”

“只有透过历史与虚构交错的阅读行为――即把生命看成实中有虚的建构,把小说看成虚中有实的生命――我们才有可能了解“革命”与“恋爱”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复杂意义”。[2]96因此,重温“蒋光慈与宋若瑜”充满激情的爱情对理解“革命加恋爱”的浪漫很有必要。蒋光慈这一浪漫诗人,其生命中主要有三段感情,唯独与宋若瑜的生死之恋绽放了异常美丽的浪漫之花。这种短暂的绝对之爱,成为了蒋光慈生命中一种永恒的存在。

(一)诗人气质的流露

诗人对于人生如梦的幻灭感是极为敏感的,“尘世的虚幻与爱情,是真实诗歌的两大基本的、噬心的注解。这两项注解,如果彼此不能互相引发震颤,那么两者都将不能成全”。[3]41蒋光慈在其短暂的生命与文学道路上,惯于称自己为“诗人”,一个注定漂泊流浪的诗人。而1925年蒋光慈被派遣到北京冯玉祥部下做翻译,正是这种尘世带给诗人的虚幻感、压迫感与反感激发了蒋光慈内心对爱更加热烈的渴望,渴望爱能够克服虚幻与短暂,使生命充满生机,使自己成为特殊的,成为不可替换的,成为不朽的。因此,蒋光慈在已经写了两封长信的基础上,“1925年7月20日,宋若瑜与母亲一起由开封乘火车去北京,与蒋光慈正式商订终身大事”,[4]二人结束了为时六年有余的相思之苦。

蒋光慈与宋若瑜确实称得上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的“同道中人”,根据吴腾凰传记的记载,二人都有过被开除学籍的经历,蒋是因为追求平等、自由而伙同同学打了校长,而宋是因为思想活跃、追求革命真理成立“青年学会”,办《青年》刊物而被开除。二人都将自由与平等作为自己的信仰,冲动、激情、倔强、自恋、浪漫。乌纳穆诺有这样一种观点,即“爱,将它所爱的一切人格化”,也就是说,我们只怜悯,我们只爱和我们相像的事物,而且越是相像越赢得我们的爱。蒋光慈与宋若瑜这两个自怜情结与自恋情绪极重的人,在茫茫世界中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在爱情观上,“男人渴望被爱――或者同样的,被怜悯。男人希望别人能够感觉并且分担他的困难和苦楚”。[3]89宋若瑜对蒋光慈是真心充满了仰慕与怜悯的,宋对于蒋的作品、蒋的正义感由衷地钦佩。这种怜悯与爱让诗人蒋光慈飘零的流浪感终于在爱的巢穴中找到了栖息之地,而那积攒已久的浪漫情愫终于得以点燃,能够伴随着生命的脉搏实现铿锵有力的跳跃。

(二)爱与死亡的暧昧

“当他(蒋光慈)与宋若瑜踏上致命的红毯时,他们不仅重演了生死同衾的古典戏码,而且还展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殉道(主义)心志。”[2]111蒋光慈与宋若瑜的生死之恋是十分浪漫的,这种浪漫既源于爱情开始时的勇气与执著,更多地在于伴随死亡而来的更加绵长的思念。以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给蒋光慈与宋若瑜的爱做注解,其凄美的“浪漫意味”是十分悠长的。

“世界和生命中最富有悲剧性格的是爱。爱,在本质上具有某种悲剧性的破坏力”,“当爱涌现在心灵低处的刹那,死亡也同时存在。爱是悲伤的慰藉,是对抗死亡的唯一药剂,因为爱就是死亡的兄弟”。“爱是死亡的兄弟、儿子与父亲,而死亡是爱的姊妹、母亲与女儿,爱的最深处包含着最深沉的永恒的绝望,而从其中跃现希望和慰藉。”[3]86-87爱与死亡一直处于一种极其微妙的关系当中,宋若瑜是一个面临死亡的肺病患者,那种徘徊在生与死、爱与遗憾中的复杂性考验了蒋光慈的忠贞与英雄情结,蒋光慈与宋若瑜义无反顾地走到了一起,于是也就上演了一场充满血色浪漫的生死之恋。在本质上说,爱与死亡本是一体的,而蒋与宋的感情特殊在必须无奈地以对死亡绝望的预见为开始,死亡作为一个永恒的梦魇,时刻提醒着他们生的短暂性,破坏了他们“永远地相偎、相抱、相聚、相恋以终古”的誓言。也许,他们的结合是为了克服生命的短暂,渴望得以延长生命的长度。然而当这种渴望终究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死亡,所以这种爱中包含了最深沉的永恒的绝望,也就更加凄美与浪漫。

(三)有限生命时间中的强烈“生命感”

爱妻宋若瑜的死,不仅让蒋失去了爱情,不久也便意识到死亡的逼近(也患病)。此刻,对生命有限性的沉思,对于虚幻般无法掌控的死亡意识的威胁,一定加重了蒋光慈的痛苦。蒋此刻的存在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向死的存在”。然而“生命的完满不是通过无限的获得所能拥有,恰恰是因为生命拥有死亡才获得圆满”,“死亡是生命的一个必要的参照坐标”;同时“死亡也是生命开展的驱动性力量”。[5]这未来的而又终会到来的死亡激发了蒋光慈生命的“力”道,“死亡反弹起了生命的魅力”:[6]根据吴腾凰编写的《蒋光慈年谱简编》,宋若瑜1926年11月6日病逝,而1927年27岁的蒋光慈作品颇丰――1月出版诗集《哀中国》、短篇小说集《鸭绿江上》,4月发表《短裤党》,6月发表诗歌《到武汉以后》,10月写成长诗《哭诉》、出版中篇小说《野祭》,开办春野书店,出版《太阳月刊》,11月出版书信集《纪念碑》、写成中篇《菊芬》、编著《俄罗斯文学》。

蒋光慈生命中这段充满血色浪漫的生死之恋,一度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蒋光慈在对爱情的追求、表达以及选择上,都饱含了热烈、浪漫、理想主义与英雄情结,其与宋若瑜的书信集《纪念碑》的热烈程度绝不亚于当代。这种对于浪漫的主动追求与向往不仅反映在蒋光慈的个体感情中,同时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在其“革命加恋爱”题材小说的写作中,蒋氏的浪漫更是得以“泛滥式”地抒发与表达,那种情有独钟、矢志不渝的执著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令人感动的。

二、革命何以浪漫

“革命”与“爱情”作为两个迥异的题材,而蒋光慈却在书写革命时加入了爱情,这一创作倾向是诗人的浪漫天性使然,还是另有原因?“革命加恋爱”小说的写作一方面让蒋光慈的作品风行一时,另一方面也让蒋光慈处于众矢之的,面临各方猛烈的抨击。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蒋光慈在贫困交加、到处受追捕和迫害的情况下,仍能够出生入死,进行革命文学的创作?是蒋光慈的信仰,还是单纯地为了谋生?

(一)“革命”与“爱情”的共通之处:虚幻感

为什么蒋光慈对“革命中书写爱情”情有独钟?个人认为是因为革命与爱情具有一种共通的东西:虚幻感。爱情是一种直觉,而非理性判断,像“美”一样,无以名状、无法描摹;而革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无法预测、难以把握。“虚幻”是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这份具有不确定性的虚幻感――朦胧、神秘、浪漫。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将永恒与不朽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而在爱与被爱中能够实现人类的这种对于永恒的渴望。”[3]40蒋光慈作为一个富有浪漫情调的诗人,具有对于不朽的渴望,因此追求浪漫的爱情成为一种天性。

而虚幻的爱情在与虚幻的革命不期而遇的时候,点燃了蒋光慈的革命激情,追求爱情与向往革命变得相得益彰,并不矛盾。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对于“革命加恋爱”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书写生命,不是被迫的,而具有主动性与自觉性。人类追求永恒与不朽的渴望,成为这种写作的内在驱动力。实际上,这种对于浪漫的书写与追求,不但符合蒋光慈的创作个性,也唤起了社会的共鸣,实现了蒋光慈所宣称的“鼓动社会的情绪”的责任。正如夏济安言,“帮助他们(“革命加恋爱”小说的创作者)的书畅销的不只是革命的热情、粗暴的描画,而且是美味的伴有苦涩甜蜜的并以爱情为佐料的革命的出场”。[7]

(二)对“革命”的信仰与理想主义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蒋光慈锲而不舍地进行着“革命加恋爱”的革命书写?夏济安先生认为蒋光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以诗人自居,浪漫是其有意的效法,并且至死不变”。某一种至死不变的追求难道不是一种感人的执著吗?这种锲而不舍与执著难道不是一种前进的驱动力吗?对于革命中的血腥、与眼泪一直是蒋光慈感兴趣的描写对象。革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希望,蒋光慈乐观地相信通过革命可以找寻到人生的出路。革命,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号化,变为“理想”、“信仰”以及“流血”等的代名词。而“信仰是建立在不确定性上的信仰,信仰就是信仰希望,在基督教文化中,信仰上帝就创造了上帝……”[3]112的确,革命本身就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而在革命者虔诚地信仰革命的时候,这种信仰也就变成了一种力量,推进了革命的历史进程。于是,浪漫主义诗人蒋光慈怀揣着理想主义,在各种压力之下坚定不移地进行革命题材文学的创作。

在另一方面,写作确实能够给蒋光慈带来不菲的收入。根据吴似鸿的《回忆录》,1930年吴似鸿搬进蒋光慈公寓时的见闻:“蒋在沪东西华德路的住宅是二楼套房公寓。兼作他书房的方形客厅内有两张软垫椅子,一张皮沙发,一个写字台,一个餐桌和两个放满俄文书的书架。后面是卧房,另有女佣的小卧房,女佣是个老妇。”在吴似鸿的《回忆录》中还有一个细节:“被共产党开除时他去银行提出存款,结果有一千元。”[1]由此见得,稿费与版税确实也能够算作蒋光慈奋力写作的一个强有力的驱动力。

革命何以浪漫?这种将爱情、英雄主义、侠客精神与革命融为一体的个体化书写,本身就将“革命”赋予了浪漫色彩,而蒋光慈在书写革命中对自身生命的主动书写更具感染力与浪漫情怀。

三、对1930年蒋光慈退党的再思考

1930年的退党风波是极具浪漫气质的蒋光慈留给文坛和党内的永恒回忆。短暂的生命中其身份具有多重性与复杂性,在16岁的少年时代“无政府主义”思想对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成为早期无政府主义社团的创立者,青年时代成为早期的职业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位名噪一时的革命文学作家,其兼具诗人、小说家、无政府主义信仰者和共产党员多种身份。蒋光慈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虽是学术界的一个常识问题,但这一主题的学术研究较匮乏,范围较小,成果较少。一方面由于无政府主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看成是反动的思想潮流。另一方面是由于蒋光慈头上的革命政治光环掩盖了他驳杂的思想构成。

在评价蒋光慈晚年“退党”这一现象,以往研究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偏于政治色彩的批判: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作祟。第二,其退党是诗人气质的流露,坚持文学创作者身份的独立性,是对个性化的自觉坚守。[8]第三,蒋光慈文学观决定了他在革命中的自我定位:区别于革命家的革命文学家。[9]然而,运用无政府主义思想对“蒋光慈退党”却有全新的解释。蒋光慈在生命情感和革命理念之间,在文学的感性经验和意识形态之间,在甘愿流血牺牲的革命家和书写革命的文学家之间,一直无奈地徘徊,焦灼地挣扎着,最终仍坚持做书写革命的作家,而并不做甘愿流血牺牲的革命者,递交了“退党书”,被开除了党籍。这一富有个性与挑衅意味的行为,隐含了蒋光慈驳杂的思想构成。

刘思复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第二代代表,也是一代宗师,这一鼎盛时期形成的“师复主义”精髓与蒋光慈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师复主义的精髓有三点:第一,无政府主义当以破坏为主。这一点也正暴露了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政治运动的破坏性与局限性。第二,要求绝对自由,不建立政党。政治斗争是污浊的,政治家争权夺利的工具,不能给人们带来任何的利益,他一生秉持政治冷淡主义,幻想在政治外消灭政治。第三,师复把无政府主义运动分为传播阶段和平民大革命阶段,而传播又可采用两种手段,一和平手段:即文字宣传;二激烈手段:抵抗、扰动。当前在中国,其他问题都谈不上,文字宣传是师复无政府主义活动最重要的内容。[10]蒋光慈一生为革命所做的贡献既是进行文字宣传,他创作诗歌、小说,创办文学社,办报纸杂志,而对流血于街头的暴动这种革命活动,作为诗人的蒋光慈认为是蛮干与白白送死,在二者的龃龉与夹缝中,蒋光慈选择了退党。少年时代“无政府主义”思想在其个人行为中明显有着遗留,不仅如此,蒋光慈的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与思想也有无政府主义思想有耦合的部分。因此,蒋光慈作为革命文学家的动机与精神支柱不仅是革命高涨的热潮激起了他的热情,更多的是源于他内心对“自由”的渴慕与无限追求。

蒋光慈作为早期革命文学的倡导者,“革命加恋爱”小说模式的开山鼻祖,以粗暴的呼喊和打破一切的反抗姿态愤然出场,成为闪耀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的璀璨明星。而后经历了几年辉煌与焦灼、激情与抑郁相交织的生活,最终在耻辱和寂寞的而立之年,悄然陨落。一直以来,对于蒋光慈的抨击之声实在很多:批判其思想的不纯正,创作的散漫、粗糙、无技巧,小资产阶级情调,性格的浅薄、狂妄、自负、偏执、滥情等等,本文并不旨在为蒋光慈歌功颂德或者进行体无完肤的批驳,仅在于对蒋光慈其人及创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认识。实质上,蒋光慈确实不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但是,在各种高压之下不断创作的执著精神是打动人的,这种将爱情、英雄主义、侠客精神与革命融为一体的个体化书写,本身就将“革命”赋予了浪漫色彩,而蒋光慈在书写革命中对自身生命的主动书写更具感染力与浪漫情怀。同时,其作品在革命年代起到的宣传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蒋光慈是时代成就的英雄,同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遗憾而终。这一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其进行个案分析对研究左翼文学、文学与政治关系这一主题,是有必要和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夏济安.黑暗的闸门――蒋光慈现象[J].庄信正,译.现代中文学刊,2010(1).

[2]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革命加恋爱――茅盾、蒋光慈、白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

[4] 吴腾凰.蒋光慈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67.

[5] 赵江滨.从边缘到超越:现代文学史“零余者”无名氏学术肖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82.

[6] 赵江滨.生命,坟及坟的那一边――对《过客》的重新读解[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4).

[7] 刘剑梅.革命与情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20.

[8] 李跃力.个体性革命话语生产的困境与失败――再论“蒋光慈现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

[9] 吴述桥.文学家在革命中的位置――蒋光慈与托洛茨基文学思想[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

[10] 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183.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6

关键词:唐尼采蒂;喜歌剧;内容梗概;创作分析;历史地位

唐尼采蒂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极快的创作速度、高产而不乏优秀的音乐作品,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1832年5月12日在米兰首演的二幕歌剧――《爱之甘醇》,被誉为意大利喜歌剧最高杰出作之一。该作品风格浪漫,完全有别于过去意大利的喜剧,初演以来就不断被搬上舞台演出。诚然,《爱之甘醇》的剧情有些荒诞,如奈莫里诺相信那位江湖医生的花言巧语便难以想象。但是,整部喜歌剧的确诙谐处处,而剧中赋予每个人物的咏叹调及二重唱,曲曲动听,余音绕梁,尤其是奈莫里诺所唱的咏叹调“偷洒一滴泪”,更可说是意大利歌剧中屈指可数的男高音咏叹调。重要的是,全剧具有意大利“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的要素。

一、意大利喜歌剧的兴起与发展

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是一种吟诵调中插入对话的笑歌剧。笑歌剧是从正歌剧(opera seria)的“幕间插剧” (间奏曲)演进而来的。幕间插剧原是一幕短短的笑料,配上音乐。16世纪末期和17世纪早期,在意大利非常流行。笑歌剧主要采用日常生活中富有人情味或滑稽性的故事为脚本,音乐中多为较简单而通俗的旋律和调子,曲式自由,只需少数人物在简单的布景里唱做。在表演技巧上运用散文式的歌词,节奏随语言而动,特别是绕口令式的宣叙调十分生动诙谐。终场时全体角色陆续登场,以重唱、小合唱造成高潮以赢得观众的赞美! 意大利喜歌剧在本国习惯称为“诙谐歌剧”,最早的尝试是17世纪上半叶马佐基等创作的《鹰》。17世纪60年代初,在佛罗伦萨成立了以演出喜歌剧为主的著名的“花园剧院”,由此喜歌剧开始脱胎于正歌剧幕间的喜剧性表演,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剧种。

二、唐尼采蒂的生平介绍

唐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出身于贝加姆一个编织匠家庭,9岁进迈尔主持的教会音乐学校学习,后来由迈尔资助进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学习,是意大利作曲理论大师马蒂尼神父的“徒孙”,从学生时代起就创作歌剧,后来从军期间也没有停止作曲。唐尼采蒂写作技巧之熟练令人惊讶,从唐尼采蒂1818年正式上演的第一部歌剧《勃艮第伯爵恩里科》到1844年上演最后一部歌剧《卡杰琳娜•科尔娜罗》,26年间他创作了创作了75部歌剧、16部交响乐、19部弦乐四重奏、193首歌曲、45首二重唱、3部神剧、28部康塔塔,还有器乐协奏曲、奏鸣曲和其他室内作品。 他写过历史英雄歌剧《玛丽亚•斯图阿达尔》、《马里诺•法列埃罗》,悲剧传奇剧《卢克雷齐娅•博尔吉亚》,社会心理传奇剧《夏莫尼的林达》;也写过抒情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宠姬》,音乐滑稽剧《晚钟》;还写过带对白的法国喜歌剧《军中女朗》、《里塔》等;另外,喜歌剧是他的主要创作领域之一,诸如《荒唐事》(1818《匿名信》(1822)、《幸运的骗局》(1823)、《爱的甘醇》(1832)、《军中女郎》(1840)、《丽达,或挨打的丈夫》(1841)等等,这些喜歌剧凭着轻松诙谐的情节、优美自然的曲调、简朴明快的织体以及紧凑起伏的戏剧节奏,为他赢得更多喝彩。

唐尼采蒂在意大利歌剧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罗西尼、贝利尼被称为“美声学派”三巨头。纵观唐尼采蒂,在创作上确有传神写心、超尘出格的手笔,而正是这些技艺为后来的威尔第所吸收,加以发展与完善。著名的音乐学者朗格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的《罗昂的玛丽亚》对于威尔第深刻的音乐戏剧创作来说,是一个不够完美的先驱,而他的《唐•帕斯夸莱》则是罗西尼的意大利喜歌剧的完美的后继者。所以,这两部作品十分明确地规定了他在歌剧史上的地位,他恰恰是位于罗西尼与威尔第之间的人物。” 应该说,他是介于罗西尼与威尔第之间承上启下的一位重要人物。晚年回到故乡贝加姆,1848年4月8日去世。

三、《爱之甘醇》内容梗概

《爱的甘醇》是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意大利喜歌剧,也是唐尼采蒂的代表作品和最受人喜欢的一部作品,主要讲述发生在意大利小村庄里的一场有趣爱情风波:青年奈莫里诺和军官别尔括列同时追求农场主之女阿迪娜,阿迪娜虽喜欢奈莫里诺,却嫌他腼腆,假意答应别尔括列的求婚。奈莫里诺为赢得爱情,用仅有的钱从江湖医生杜卡马拉那里买来“爱情灵药”,喝下后效果不大,为获奇效,以参军换钱再买灵药。村中少女得知奈莫里诺的叔叔给他留下大笔遗产后,纷纷向他献殷勤,奈莫里诺却以为灵药显灵,一番周折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杜卡马拉用葡萄酒假冒的灵药热销四方。

四、《爱之甘醇》创作分析

在这部歌剧中,唐尼采蒂按照喜歌剧的传统审美习惯,从选材到创作技法的运用,在角色配置、喜剧男低音、重唱部分、终场形式上,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的样式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如此,但它和传统意义上的意大利喜歌剧又有所不同,把它和当时的杰作《塞而维亚理发师》相比,尽管两者同属19世纪前半期的作品,可是在这部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并不是罗西尼喜歌剧中那种生机勃勃和不断高涨的情绪,而是一种甜蜜又伤感的气氛。虽然这只是极其微妙的情感色调的差异,然而对于唐尼采蒂来说,这种微妙并非偶成,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风格构成因素。它和古典主义倾向的《塞维里亚的理发师》足以分明泾渭的新的因素,这种新的因素便是唐尼采蒂高超技巧下所隐藏的浪漫主义的特质, 表现了唐尼采蒂擅长写优美流畅旋律的特点。

《爱之甘醇》这部喜歌剧共有二十个分曲构成,第一幕分为两场十个景,包含前十一个分曲.第二幕分为两场十个景,包含后面的九个分曲。该剧看点在第二幕,如第二幕中阿迪娜“问问吹动的风,它为什么不停下来?”以及接下来与奈莫里诺二人的二重唱“去问那西风”、合唱“让我们唱”、二重唱船歌“你有钱,我漂亮”等旋律抒情动听;江湖医生杜卡马拉“听好了乡下人……”的一大段兜售他狗皮膏药的演唱,实在精彩,“治臭虫咬、治牙痛、治痛风又可美容……”一长串绕口令口沫飞溅;杜卡马拉向阿迪娜兜售“爱之甘醇”,而阿迪娜就是不吃他那一套,二人的对唱、重唱,也是十分精彩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偷洒一滴泪”,这是第二幕中阿迪娜以为奈莫里诺不爱她,伤心地走后,奈莫里诺唱了这首歌。由于它的曲调优雅婉转,伴奏部分十分精巧,因此一直流传不衰,成为男高音歌唱家经常演唱的曲目。

此外,《爱之甘醇》的旋律充满意大利民族民间因素。唐尼采蒂在该剧中使用了大量的民间舞曲节奏音型,如阿蒂娜出场时的咏叹调“薄情的伊索尔德”,它的前后两段分别用了华尔兹和马祖卡的节奏,并佐以不方整的句法和大小调的交替。在华尔兹部分,由E大调通过降低六级音,进入bE和声大调,再转入其关系小调c小调,最后转入B大调,直到进入马祖卡的部分又回到了E调。在第二幕开场时,阿蒂娜和杜卡马拉的二重唱“我是富翁,你是美人”,采用了意大利民间的船歌形式,采用传统的音型伴奏,使得庆婚场面气氛很活跃。此外,唐尼采蒂也使用进行曲节奏,如贝科雷出场的前奏中出现了行军式的节奏音型,暗示了上场人物的身份等等。

《爱之甘醇》还非常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抒情性。浪漫主义的思潮将意大利的喜歌剧也带入了抒感的天地。唐尼采蒂对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情感的理解非常深刻,他提高旋律自然而真挚的表现力,把咏叹调作为抒情的完美形式:在表情意义、速度、停顿、语调的抑扬,都体现了抒情的特征。例如,阿蒂娜虽然卖弄风情,她的咏叹调也很抒情;军官贝科雷的趾高气昂的神情,但作曲家却让他以优美的口吻演唱。旋律的歌唱性是19世纪世纪浪漫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在奈莫利诺多数的咏叹调中,大量使用五度下行,叹息式的下落,柔情的小三度的上下行,经过性的倚音极富表情;旋律气息宽广,乐句悠长,以大跨度的“拱形”线条为特征,即往往以较低音区的悠长音调开始,逐渐提升转入高潮,而后又回到原先的水平结束。这样结构的旋律,富有内在动力,因而更有感人的效果。旋律的平稳起伏,温暖流畅,歌唱性很强,使情感在这里不受阻碍地自然流露。

五、《爱之甘醇》历史地位

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思潮席卷整个欧洲,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自接影响着艺术家们。本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文学等艺术领域内浪漫主义风格的发展,在这此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浪漫主义逐渐地渗透进意大利的歌剧创作中。身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之交,唐尼采蒂对待歌剧创作态度又是如此灵活,在进行创作时,他也很有见解地把这种浪漫因素引入到这部喜歌剧中,调和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因素,将传统的喜歌剧表现范围加以扩展,风格较前灵活,提高了作品的情趣,给歌剧舞台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如果说《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一部向着古典主义告别的总结,《爱之甘醇》就是响应浪漫主义召唤的宣言。

保罗・亨利・朗曾说过:“与《费加罗的婚礼》相比,它并没有反映出社会的平民阶层向贵族阶层作的斗争,而只是停留在描写乡间的男女之间的爱情。然而我们还是可以说《爱之甘醇》中有着小少堪与莫扎特相称的特色,例如作品所显示的人道主义,以诙谐、活泼的心态,对不平等现实的超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把有限的故事时间转变成艺术史中的无限水恒。”喜歌剧《爱之甘醇》塑造了鲜明的音乐形象,结构了强烈的戏剧冲突,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声乐部分旋律优美流畅,并能竭力发挥歌唱家的声音特长与演唱技巧,因此,该作品受到歌唱家们的欢迎。《爱之甘醇》作为全球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作品之一,代表了意大利喜歌剧的最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台]高谈文化编辑部.你不能不知道的100部歌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8.

2.聂亚平,刘明健.多尼采蒂歌剧咏叹调新研究浅谈[J].艺术教育,2009(4):99.

3.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301-302.

4.朱建.意大利歌剧的一颗灿烂明星――纪念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逝世200周年[J].音乐爱好者,1997(6):30-31.

5.王石磊,唐塘.朴素与纯情诙谐与真诚――析歌剧《爱的甘醇》的浪漫主义特色[J].文教资料,2008(3下):35,76-77.

6.王石磊,唐塘.朴素与纯情诙谐与真诚――析歌剧《爱的甘醇》的浪漫主义特色[J].文教资料,2008(3下):35,76-77.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7

[关键词]电影;《欲望号街车》;浪漫主义;元素;色彩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创作的《欲望号街车》是其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文主要的研究是以浪漫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欲望号街车》中的故事情节,看其如何符合浪漫主义的元素和风格。由于受到早期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在《欲望号街车》的创作中,田纳西·威廉斯也表达他关于浪漫主义的想法。他不仅很好地表达主人公布兰奇身上怀旧的浪漫和幻想,也使用了一种心理的分析方法,来进一步加强浪漫主义的特点。威廉斯也采取其他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如象征主义和“塑料剧场”,这是一种戏剧的新形式。

一、威廉斯与《欲望号街车》简述

(一)威廉斯及其浪漫主义作品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是20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美国戏剧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用别具一格的浪漫主义剧本创作方式,用亦真亦幻般的剧本语言给美国的当时的电影银幕和舞台带来深刻的变革。他离开了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创造了许多戏剧作品的悲剧人物,他以奇特的心理描述和关怀来审视弱势群体,以此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代表作品有许多,如《欲望号街车》《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在今天还可以在舞台和屏幕上观看,热度和知名度可想而知。

田纳西·威廉斯出生于1911年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南方小镇中。威廉斯的母亲是一个标准的美国南部的淑女,乖巧又有灵气,但他的父亲则雄伟傲气,沿袭了祖上的军事好战传统。因此,他长大后就一直处在这种清教徒和骑士精神之间的冲突中,他在创作的一些作品如《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中很明显地表达了这种矛盾。威廉斯童年有脚病,他的时间大多和祖母、母亲和妹妹在一起,虽然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但给他带来了一个害羞的女性性格。后来,威廉斯发现,写作可以帮助他逃离现实的矛盾和不满,所以他的写作生涯开始了。他的第一部电影《玻璃动物园》在芝加哥1944年被搬上舞台,并大获成功。

1947年,他的代表作《欲望号街车》创作完成并走上舞台,这标志着威廉斯成为南方的文艺复兴剧一派剧作家中的代表者。这之后,他几乎每隔两年都会有一个新的剧作被提上百老汇的舞台,包括《夏白色和烟》(1948)、《红魔鬼打标》(1951)、《道路》(1953)、《热铁皮屋顶上的猫》(1955)、《音乐神地狱》(1957)、《甜美的青春鸟》(1959)、《晰蝎之夜》(1961)。他的电影经常关注到南部一些老的女人及其被抛弃、流浪的诗人群体,怀旧与伤感的凄凉感充斥在他的作品中。然而,二战后的美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话题在20世纪60年代时就渐渐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了。威廉斯的创作由此也逐渐走下坡路,到1983年威廉斯孤老去世在一个破旧的旅馆中,这一趋势都未能改变。

(二)《欲望号街车》剧情概述

《欲望号街车》讲述了被解职的老师布兰奇在乡下妹妹家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透露出了浓浓的20世纪浪漫主义元素。布兰奇从南方的贝尔叶(BelleReve)出来,她是一所小学的老师。在家庭没落以及损失贝尔叶处的房地产和她的丈夫去世后,她开始用一种四处放浪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来解决变故带给她生活的寂寞和空虚。她开始尝试各种,甚至与学生和陌生人乱搞关系,她的学校最后炒掉了她。布兰奇失去了这份聊以度日的工作后只能乘坐“欲望号街车”去南部投奔自己的妹妹斯黛拉和粗鲁而实际的妹夫斯坦利。而希望在妹妹家开始新生活的布兰奇却因为妹夫的粗暴及崇拜实用主义的性格和自己的恩典、怀旧、感伤和浪漫的性格冲突,烦恼不已。斯坦利要把布兰奇从他的家人中驱逐出去。而当布兰奇正要开始放下过去继续生活时,斯坦利残酷地向众人宣示了她不堪的过去。因此米奇也未能和布兰奇结合。令布兰奇完全崩溃的是,斯坦利甚至了她,难以接受现实的布兰奇疯了,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作为一个指向不一的作品,《欲望号街车》的解释方向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方法论者和理论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解释方向去阐释这部电影。二元悖反的特质(心理和身体、优雅和野蛮的悖反)使一些批评家从形式主义理论出发去解读,还有一些从现实主意的角度来理解冲突,认为作品反映了物质和精神、梦想和现实、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部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还有一些方法按照心理分析的理论对主人公斯坦利进行分析,认为它具有男性沙文主义的特质。本文将尝试使用浪漫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电影。

二、浪漫主义概论

(一)浪漫主义的源起

在18世纪结束之时和19世纪早期,此时的欧洲处于风雨突变的过渡期,同时,在艺术上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古典主义流行两百多年后,已进入下降阶段,浪漫主义在这时则得到了一个辉煌的发展,这是在欧洲所有国家风靡一时的创作方法,并在北美和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发展成为强大的文学和艺术运动。

浪漫主义的崛起,是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由欧洲的社会和政治条件决定。在1789年,法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了封建专制制度,它震惊了整个欧洲。然而,在革命出现反复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需要捍卫和巩固革命果实,革命和反革命出现了长期的斗争。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动荡、混乱、受灾,似乎完全超出人们的预期。法国大革命后的现实对人们产生巨大的冲击,造成大众人民普遍的心理创伤,而这些浪漫主义艺术便表达的是这种不解的伤疤。

除了社会因素外,思想因素也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产生了影响,主要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和风靡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康德等古典主义哲学家,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夸大主观、自我的作用。傅里叶等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这些理论都是不成熟的,但不能否认它们对浪漫主义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浪漫主义的特色

上文已经表明,浪漫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社会原因和哲学原因,而浪漫主义文艺运动也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有着独特的风格。一般表现为:不满现实,拒绝庸俗与丑恶,对奇观化有极强的兴趣,并把现实奇观化而非如实反映。他们宁愿来表达主观思想,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他们通常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爱,对那些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很有兴趣。浪漫主义导演大多反对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经常采用那些具有强烈感彩的题材,尤其是戏剧等。在表现手法中,浪漫主义导演大多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达到形象鲜明、给人强烈印象的效果。

无论是这些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还是浪漫主义的特色,在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中都能管窥一二。

三、《欲望号街车》中的浪漫主义元素

(一)浪漫主义技巧的运用

在《欲望号街车》中,为了增强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威廉斯主要采取了两种创作技巧:象征主义手法和“塑性戏剧”剧场形式。

象征主义,是浪漫主义的艺术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欲望号街车》给观众一个个生动的象征符号,它打动了观众,这些象征元素包括中国式纸灯罩、镜子、飞蛾、被称为“”的电车等。中国式纸灯罩有着深刻的内涵,它照亮的是布兰奇和她的梦幻世界,在那里,布兰奇可以逃避现实。而当斯坦利和米奇撕毁那纸灯罩时,就标志着布兰奇的精神世界被完全摧毁。镜子和中国纸灯罩的象征意义是相似的,也代表布兰奇她自己和她的梦想世界。镜子被打破的片刻,她和她的梦想便已经触底。运用象征手法,使主体更深入,人物的性格也更生动。

威廉斯“塑性戏剧”形式的成功应用,给美国戏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改变了美国戏剧沉闷的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他把传统戏剧的艺术特色和不同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使艺术形式多样化。在《欲望号街车》中,威廉斯将舞台设置、戏剧语言、服装、音乐、音效和灯光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它们的组合不仅给导演从社会、心理、道德、戏剧表演、审美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增加了一个梦幻般的浪漫氛围,给观众带来双重的听觉享受和视觉感受。服装也别具匠心。布兰奇穿着高贵华丽,导演在电影中使用的美国南部口音、声音、音乐和歌曲也非常突出,激化了矛盾,衬托人物的心理,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气氛,蒙上了悲伤的情绪,也预示了全剧的悲剧结尾。

(二)浪漫主义的人物塑造

目前,影评界一般认为,威廉斯的电影剧本中主要的人物具有以下特性:敏感,生于南方,出身于贵族名门,有品味有文化,清教徒式的性保守,早年有爱情的创伤,放纵自己,结果精神错乱,丧失美丽的容貌,最后被送进疯人院。而《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布兰奇正具有这些浪漫主义特质。

布兰奇身上有两个突出的浪漫特质,怀旧和幻想。她难以忍受残酷的现实,而沉溺于彩色的过去,一个天堂般的世界。在那个幻想中,她是个美丽的姑娘,她的魅力使无数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在那里,她举止优雅,还有教师这个体面的职业,可以说是极富诗意和浪漫情绪。通过这些幻想,也通过在她妹妹和妹夫面前的炫耀,布兰奇试图达到内心的满足感。不过,当斯坦利向众人展示了布兰奇的悲惨过去后,布兰奇就已经面临崩溃,而他对她的更是让这个昔日的女皇颜面扫地,彻底被摧毁。

事实上,这样的人物塑造是十分符合浪漫主义电影标准的,这类电影通常需要一个脱胎于现实而又因为现实的问题,再次逃离现实,通过这种人物的塑造,作家可以深刻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愿望和对现实的反感,进而寄托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四、结语:浪漫主义理想的表达

《欲望号街车》被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是不可接受的悲剧。这主要体现在威廉斯用布兰奇为代表,反映了二战后一大批在功利主义盛行后的浪漫悲剧。因此在北美深受欢迎。这部电影正是对威廉斯这一大批浪漫主义者在战后社会理想的破灭有着极度细腻的刻画,可以说,影片中残酷的社会和功利主义的社会思潮毒害了许多过去的浪漫主义者。通过这部影片,创作者向人类社会敲响了警钟,物欲横流的思想席卷了浪漫的灵魂和精神,所以,热爱美丽的事物才是人类最值得珍惜和继承的宝贵财富。而《欲望号街车》正是这种浪漫主义幻想的表达者和寄托方。

[参考文献]

[1] 李丽.威廉斯·田纳西的《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人物心理世界的外化手段[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29-31.

[2] 周文.“权力号”街车——对《欲望号街车》的福柯式阅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5-17.

[3] 臧艳雯.论田纳西·威廉斯的女性观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32-35.

[4] 冯枫.从《欲望号街车》的人物刻画看田纳西·威廉斯男性至上的女性观[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62-67.

关爱流浪动物的意义篇8

关键词:高校;节俭观缺失;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79-02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受外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日趋加深。近日,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广大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如果不及时解决大学生节俭观缺失的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

一、高校学生节俭观缺失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逐步步入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相对富裕,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高校学生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出现了一些虚荣、浪费、挥霍等现象,节俭观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生活讲究排场。当代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冲击不断加深,讲面子、讲排场等高消费现象不断刺激着广大学生的消费欲望,部分大学生的物质需求急速攀升,生活消费中节俭意识的缺失已经不只停留在食物的浪费、水电的浪费,而是迅速发展为追求日常消费的品牌化、高端化、炫富化等。

其二,日常消费追求奢侈。随着当今科技不断进步,市场上的学习用品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而且款式新颖,包装亮丽,新品也层出不穷,这一切刺激着学生的购买欲望。于是,很多学生开始追求奢侈消费,如高配电脑、高端电子词典、高档手机等。奢侈消费虽然只限于少部分大学生,但其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学生现在生活如此奢侈,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极其不利,他们不懂得量入为出,不懂得积小富为大富,只看重眼前的享受和利益,没有长远规划,可谓后患无穷。

其三,恋爱崇尚虚荣。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常事,这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各种必要的“投资”,既有时间与情感的投入,还需要有金钱上的投入。因此,各种消费接踵而来,部分恋爱中的大学生爱慕虚荣,无论选择约会地点、为对方购买礼物、外出用餐、看电影、逛街,以及旅游等,都是摆阔气、讲排场,可谓“消费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恋爱故,钱物皆可掏”[1],爱慕虚荣的恋爱消费不仅会影响节俭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二、高校学生节俭观缺失的原因

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曾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不及时解决大学生节俭观缺失的问题,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兴衰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而要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找出大学生节俭观缺失的关键原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在消费大环境下,高校学生必定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日趋多样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刺激着人们的各种需求。社会上的一些奢侈和浪费的不良风气及现象不断“入侵”学校,造成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这些不良现象和风气,时时刻刻都冲击着大学生们的思想,污染着学生的心灵,造成了他们思想意识上对勤俭节约意识的淡薄和忽视。

2.主流思想的负向诱导。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落后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追求享受,节俭知识逐渐被遗忘、节俭意识也逐渐淡化,一些人的节俭行为甚至还被社会大众所蔑视,被认为是“抠门、拮据”。相反,铺张浪费、挥霍无度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崇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思想。这一切不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严重阻碍了“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3.人们内心病态思想的阻碍。从主体活动的能动性来看,人的活动不同于动物,人不是单纯为了肉体生存而消极和被动地适应环境的生物,而是要超出这种单纯肉体需要的一种对环境进行积极改造的行为。不少学生为了炫耀而过度挥霍,铺张浪费,过度消费,是一种的表现,是主体没有节制自身欲望的行为。

4.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负面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作用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产品日新月异。这一切不断加深了高校学生们的消费欲望,形成了一股“换机”风,学生们以拥有最新潮流产品为“荣”,而那些仍然使用着“脱离潮流”产品的同学们则会受到嘲笑和蔑视[2]。

5.家庭及学校对节俭教育重视不够。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从“苦日子”走过来的家长不想让孩子再过“苦日子”,于是对孩子提出的一些脱离现实的消费愿望,家长们宁愿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也往往尽最大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学校也认为,消费是学生的私事,学生花自己的钱是个人自由,于是不想过多干预。同时,如今的高校只注重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并没有专门设一些引导学生消费观、培养学生节俭意识的课程。

三、高校树立新节俭观的对策

从古到今,节俭的美德都一直为世人所称赞。节俭不仅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品格。高校学生不管在生活、学习或是以后的工作中,都有必要传承节俭美德,提高个人修养。

然而,传统节俭的具体含义是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相适应的。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传统节俭主张通过降低个人的需求来实现与供给状态不平衡的相适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外来思想不断交融。广大人民群众在消费动机、消费选择、消费态度等方面都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思想观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展的需要。在新的局面下,必须树立一种新的兼具传统美德与现展相适应的新的节俭观。

1.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节俭观。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理论指出,事物都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整个过程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并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与继承相统一的扬弃[3]。在过去传统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物质条件极大匮乏,广大老百姓不得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抑制消费,来满足生活所需,从而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节俭观。在如今社会,人们已经步入了“总体小康”社会,应当在继承传统节俭美德上,内在包含“俭而有度,合理消费”,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新节俭观――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前提下,科学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节制消费。新节俭观既要鼓励群众科学合理消费,又要反对消费主义,积极引导人民改变陋习。

2.树立“节俭消费”观念。马克思指出:“奢侈是自然必要性的对立面,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于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4]。奢侈浪费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行为,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因而必须树立“节俭消费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理念,形成崇尚节俭、鄙视浪费的社会风尚[5]。就比如说我们的伟大领袖,他的节俭观影响了中国的好几代人。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也指出:“要使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6]。

3.加强中国现代国情教育。我国现在的经济虽然有了显著发展,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与发达国家还有明显差距,全国还有很多人没有摆脱贫困,国家每年的失业率也还是很高;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资源很不均衡,人均占有率很低,科学技术水平还不高,人民的人均GDP和其他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天道酬勤,勤奋是国与家的财富之源,而节俭会增加勤奋的动力,善于节俭的国家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国家。

4.高校要加强节俭道德教育。许多学校认为,消费是学生们的私事、是他们个人的自由,于是没有也不想过多干预。事实上,节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道德教育,它也是广大学校的重要职责。学校应当根据学生消费动机和行为等具体特点,提倡“适度、适当”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劳动、认识财富,树立起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老师们为人师表,也要以身作则,将节俭教育寓于校风建设之中。同时,应将节俭教育写入教学大纲,将节俭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灌输”节俭文化、消费文化等内容,也可以对高校学生开展理财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如何更有价值地消费、更有理性地消费。

5.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适当地组织勤工俭学等有偿劳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部分学生去偏远的贫困山区支教,让他们体验贫困地区的艰苦生活,以及当地学生学习的艰辛,使大学生在生活中深刻体会到浪费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自发树立节俭意识。“为摆脱贫困而节俭是一种本能,为养成习惯而节俭是一种毅力,为形成文化而节俭是一种美德,为打造文明而节俭是一种品格,为促进社会发展而节俭是一种责任。”[7]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大学生节俭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节俭责任,将个人需求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8]。

参考文献:

[1]刘丽波.大学生消费过程中的节俭教育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3(11).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孙伟平,崔唯航.树立马克思主义消费观[N].光明日报,2014-02-28.

[6].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G]//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陈栋.节俭教育要到位[N],光明日报,2005-11-05.

上一篇:人体工程学的好处范文 下一篇:人口红利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