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小镇范文

时间:2023-11-16 09:12:36

边城小镇

边城小镇篇1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建设;建设工程索赔;问题研究

[DOI]10.13939/ki.zgsc.2015.13.207

发展农村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这是对多年探索的充分肯定和总结升华,也是对农村小城镇走这条道路的总体部署。是在新的世纪加快发展小城镇,不断把农村小城镇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促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当中,建筑业同样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农村小城镇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国内的建筑企业的合同索赔意识也在逐步的提高,对索赔机会的捕捉越来越敏锐,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应对合同索赔和进行合同反索赔的能力必须相应提高,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索赔的问题研究实践中,普遍按索赔的对象来界定合同索赔与合同反索赔的,通常把承包商就非承包商原因所造成的承包商的实际损失,向建设单位提出的经济补偿或工期延长的要求,称为索赔。把建设单位向承包商提出的,由于承包商违约而导致的建设单位损失的补偿要求,称为反索赔。以合同形式表达的形式称为合同索赔,此种要求均以补偿实际损失为原则,并不存在惩罚的意思,建设单位对承包商的反索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承包商提出的索赔要求进行分析、评价和修正,否定其不合理的要求,接受其合理的要求。二是对承包商在履约中的其他缺陷责任,或拖延竣工工期,独立地提出损失补偿要求,建设单位、承包商和监理在建筑市场中是三个地位平等的主体,在理想的项目运作结构中,建设单位应该是处在一个功能弱化的地位。但是在我们国家当前的情况下,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建设单位仍然处于协调中枢的地位来应对政府部门、勘察、设计、总承包商、监理、设备分包等对象,在工程建设中,承包商利用索赔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作为建设单位,总是追求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双方利益上的冲突,集中体现在索赔和反索赔上。

1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建设如何应对承包商的索赔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面对大量繁杂的承包商提出的索赔、承包商在提出索赔时,经常夸大索赔的费用,把索赔原因与己无关的因素联系在一起,有时甚至 曲解合同协议条款含义以证明自己具有索赔的权利。

建设单位防范和应对承包商索赔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分清责任,谁的责任由谁承担损失,如果责任来自其他方面,比如设计单位、其他承包商、监理等,建设单位提供证据证明损失并非由自己的过失造成,同时向第二方提出索赔,以补偿承包商的损失。此外,在索赔事件发生时,承包商未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造成了损失,其损失费用由承包商承担。

第二,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考虑周详,事先防范,合同是索赔的前提条件,合同管理是索赔管理的基础。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具体的变更和索赔情况应尽量作一个可操作的安排,以便于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

第三,工程量清单报价中,若承包商的投标报价中个别分项来报价,或一些分项的报价明显过低,建设单位可认为在总报价中已包含,无补偿责任。

第四,要求计清总包配合费、施工措施费等已包含的内容,防止承包商在已计费的情况下,重复索赔。

第五,承包商提出的每一项索赔费用都必须提出充分合理的证明材料,以表明承包商具有充分的索赔理由,且计算数额的方法和计算过程准确、合理。索赔理由主要有施工条件变化、工程变更、工期非己原因拖延、风险分担不匀、建设单位违约、合同缺陷、国家法规变更及不可抗力等。

第六,超过时限,建设单位有权不受理。在国际上几乎每一个项目,土木工程合同条件都对索赔的提供时间有明确的要求,承包商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提出索赔通知和报告书,否则建设单位有权拒绝,其索赔不成立。

第七,认真审核超越合同规定的索赔。这些索赔指在合同中没有专门的文字叙述,但是可以根据该合同条件的某些条款含义,推论出承包商有索赔权;或是在承包商遭遇到非自己原因的环境困难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基于道义上的经济补偿要求。

2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如何对承包商进行反索赔

建设单位向承包商进行反索赔有两个特点。一是发生的机会很低,原因是较之承包商,建设单位的风险更大,它除了要向承包商按期付款、提供施工现场和负相应的协调管理责任外,还要承担社会环境、财务、经济、不可抗力、自我组织等风险,这些风险又不是建设单位可以事先预见控制的。而承包商不同,它的义务是按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只要施工技术和管理不出大的漏洞,能如期地保证质量的完工,一般不太容易违约。二是向承包商的反索赔,建设单位处于主动地位。它可以直接从应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中抵扣,从滞留金中扣款补偿损失;因承包商严重违约不得不终止合同时,建设单位可用履约保函从银行中得到补偿,甚至还可以留置承包商的材料设备作为抵押。承包商处于较被动的地位。

3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建设设计单位的索赔和反索赔

我们国家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文件,常出现的失误有设计深度不足,细部做法不明确;各专业设计协调不足,专业间管线冲突;在使用功能上遗漏环节,施工说明表达不严谨:对设备的名称、规格表示不清等。这些都会在项目施工中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常使建设单位陷入承包商索赔的境地,或是在使用功能上出现不可弥补的缺陷,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施工单位有权利要求索赔,那么要求索赔的原则如下。

一是承包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有一个图纸审核的过程,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要准确把图纸的每一个专业进行审核,一般出现问题的就是结构的细部处理,各个专业的建筑尺寸标准高度对不上,在施工中就会出现问题造成施工的经济损失、工期拖延那么施工单位有权利向建设单位要求索赔,施工单位提出索赔的理由,依据、应图纸设计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那么建设单位有理由申请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经济索赔,并且帮助施工单位要求索赔。但是如果施工单位的施工合同是“施工全过程承包”施工索赔,索赔的应该向设计单位索赔。

尽管设计师没有义务保证设计文件绝对正确,但是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来确保设计文件的质量是合同的保证。建设单位应与设计单位订立约定,要求设计师保证设计文件的正确完整性,即保证做到其他设计师所能做到的水平。

在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建设工程索赔管理问题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平公正地把合同索赔问题科学、有效地处理好,树立农村小城镇科学发展观,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建筑市场规范化理念,把政府、开发商、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建设,建筑市场作为同一个事业的利益主体整合在一个体系中,明确工程索赔所有权、协调各方利益,把工程索赔管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处理,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城市边缘区农村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市场不是一时就能规范的,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并在整个过程中实现广泛的参与,不仅要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也要协调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边缘地区农村小城镇建设工程索赔管理问题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哲峰,周茂清.比较优势视角下中国城镇化发展之路――基于县域小微企业簇群经济发展的调研[J].中国市场, 2014(11).

[2]罗小龙,谢刚,顾兴树.农村幼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J].中国市场, 2014(48).

[3]李英.农村小城镇房屋建设开发项目成本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 2014(38).

[4]李思林.农村乡镇行政管理问题研究(一)[J].中国市场, 2014(51).

[5]冯玉萍.加强工程项目中采购合同管理的研究[J].中国市场, 2014(31).

[6]李慧刚.AHP法在水利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 2014(49).

边城小镇篇2

关键词:兵团团场;空间布局;发展趋势

Abstract: Optimizing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very importanf for speeding up urbanization and raising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regiment of Xinjiang Corps as the theme to study, Through to the development typ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in Xinjiang Corps Regiment, the author points out spatial distribution's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Corps Regi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gional system's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Corps Regiment.

Key words: Corps Regiment;Spatial Distribution;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P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新疆兵团)是党和国家安邦治国建立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忠实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祖国西部边陲的荒漠戈壁上艰苦创业50多年,已先后建成了近200个大小不等的成片垦区。由于兵团边境团场自身所处的特殊位置、承担的使命、兵团的特殊体制等原因,决定了兵团边境小城镇建设具有其特殊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兵团城镇的建设,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小城镇功能,提高城市化质量,建设具有兵团特色的军垦城镇,以更好地带动整个兵团团场地域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现状兵团团场空间发展类型

根据现状兵团团场的空间布局形式,可将兵团团场分为六种类型(各团场可能有多种类型,按照主要类型进行分类)。⑴兵地融合型,此种类型的特点是兵团团场的城镇与地方城镇接壤;⑵城市卫星型,此种类型的特点是团场城镇距离地方城市较近,或者所属于兵团城市的城镇 ;⑶边境型,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蒙古等国接壤,守卫着2019公里的边境线,此类型可分为边境戍边型和边境贸易型,边境戍边型主要是团场靠近边境,相对较为独立,没有可依托发展的口岸,边境贸易型团场距离对外开放口岸较近或者紧邻;⑷垦区中心团场型,此类型团场是其垦区范围内的经济、文化中心;⑸一般团场型,此类型团场一般附属于中心团场或者位于集中连片垦区内,相对又较为独立的团场;⑹独立团场型,此类型团场位置较为独立,与其他兵团团场相互不连接。

二 兵团团场空间分布特征

(一)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兵团现有城市和小城镇由于水资源地域分布以及绿洲面积大小的不均衡造成了除少数工矿城镇外,绝大部分城镇分散在50多块较大的绿洲中心或绿洲边缘交通干线上,宏观尺度上主要表现为线型、散点型,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态势。

北疆地区兵团团场分布较为密集,南疆兵团团场数量少、规模小。兵团十四个师中,其中南疆分布四个师,共46个团场,占总数的32%;北疆分布九个师,共97个团场,占总数的68%。

(二)团场布局大分散、小集中

兵团团场插花的布局在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其中天山北坡经济带较为集中,大部分团场分散在“风头水尾”的沙漠边缘及边境线上。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农十二师连成天山北坡小城镇密集带;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散点型绿洲城镇带;农十三师哈密垦区形成了东疆绿洲城镇区;农四师、农五师、农九师、农十师与哈萨克斯坦等8个周边国家接壤,守卫着2019公里边防线上的32个边境团场城镇,构成一条重要的边境城镇带。

在大分散的大背景下又表现为局部的小集中,除部分团场在空间分布上较独立外,大部分垦区内的团场都是连片分布,相对较集中。大分散的分布格局造成了兵团城镇体系的空间组织松散,信息传导缓慢,团场之间的横向协作较差,生产要素流动成本高,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弱化了城镇的辐射功能。

三 兵团团场镇空间发展趋势

(一)居民点空间布局形式的变化

随着生产管理半径的扩大,人口越来越向团部小城镇集聚,而在原有连队的基础上,设置中心连队或者作业站即可满足需求。根据管理半径的范围以及兵团肩负的特殊使命,将兵团居民点空间布局形式分为以下几种:

1 团场城镇+作业站

此类形式适用于耕地规模小于10万亩,土地面积小于50万亩的位于平原区域的团场,交通较为便利,作业区域距离团部5公里左右的团场。

2 团场城镇+中心连队+作业站

此类形式适用于团场规模相对较大,耕地规模大于10万亩,土地面积大于50万亩的团场,或者作业区域距离团部超过10公里的团场。

团场城镇5公里范围内不设作业站,连队人口长期居住在团部,5-10公里范围内设置作业站。连队人口冬季以团部居住为主,夏季农忙时多在作业站居住。大于10公里范围设置中心连队,为其辐射的作业站提供服务。

3 团场城镇+中心连队+一般连队+作业站

此类形式适用于边境一线的团场及分布在山区交通不便利的牧业连队,此类团场屯垦戍边的使命更加重要,需要在边境线上布置固定的居民点。

综上所述,今后兵团团场居民点空间布局形式将会出现以上三种组织形式。

(二)未来团场空间发展类型

根据兵团团场的区域位置关系,结合兵团经济发展方向,根据现状空间发展类型,确定兵团团场空间发展趋势为以下几种类型(由于垦区中心团场、一般团场逐步成为兵团新建的城市及所属城市的卫星团场,因此类型汇总将减少垦区的中心团场和一般团场):

1 兵地融合发展型

此种类型发展应以加强公共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为主导,为兵地双方提供服务,加强兵地双方融合发展和互补发展,在小城镇建设中可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 城市卫星型

此类型团场一般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与相邻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信息沟通、人才交流等较为便利,应积极发展为城市提供服务的生态农业、发展以农副产品批发集散为主的流通商贸业、发展以生态游为特色的城市近郊旅游业及“农家乐”餐饮服务业、培育及发展以城郊休闲度假为特征的房地产业。可减少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居住用地及集贸设施、物流设施、农业设施用地。

3 边境型

此类型可分为边境戍边型和边境贸易型,边境戍边型主要是团场靠近边境,相对较为独立,没有可依托发展的口岸,此类团场建设应重点改善居住环境条件。边境贸易型团场距离对外开放口岸较近,可依托该地缘优势,根据各口岸对外开放的需要,面向中亚市场加强农业设施用地、商品物流用地建设。

4 独立团场型

此类型团场相对独立,又远离地方县市,自发形成了小城镇的雏形。此类团场建设应坚持“突出特色,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以建设服务于本团域内的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场所,创建宜居城镇。

边城小镇篇3

本文以云南省极富特色的小城镇――西盟县勐卡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为实证,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规划过程中如何进行特色定位及特色塑造的方法、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小镇、勐卡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至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3.73%,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许多大城市在接纳农村人口转移方面已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因此,近年来小城镇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对象。然而,我国的许多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越来越大的,但城镇固有的历史文脉和山水风貌却逐渐消退。

城镇特色是城镇物质形态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反映,它是特定条件下的小城镇符号系统所提供的差异性特征[1]。她不仅体现在城镇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中,更重要的是孕含在她的人文风俗,以至其与环境相结合的人工创造的建筑物和空间形态及布局中。

在推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方面,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城镇化发展中创造性地探索出许多典型模式 ,采用灵活的策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逐步探索出中心城市带动型、资源开发带动型、大企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边贸带动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

勐卡镇地处西南边陲,地域及民族文化特色显著。一方面,国家及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旅游小镇被作为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新方向而获得更多重视;另一方面,旅游小镇是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重要模式,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边疆地区经济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勐卡小镇规划,对于探索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小镇规划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旅游小镇的类型

旅游小镇就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小城镇,大多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并且极具地方特色。旅游小镇根据其依托的旅游资源类型,可分为自然风光型、历史文化型、民族风情型及边境口岸型四类[3]。

2.1自然风光型

该类小镇以各类自然资源为旅游发展的依托,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为特色,如安宁市温泉镇、昆明“两区”转龙镇等。

2.2历史文化型

该类小镇以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各种特色镇,主要为古镇,特别是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具有非常好的古镇风貌。城镇的特色建筑、风水情调、民俗文化等成为吸引观光和休闲游客的重要资源。丽江的大研镇、禄丰县黑井镇即属此类。

2.3民族风情型

该类小镇民族文化保存相对完好,民族风情比较浓郁,并成为小镇发展旅游的重要依托,如师宗县五龙乡、丘北县普者黑村等。

2.4边境口岸型

该类小镇位于两国(多国)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界碑国门、海关、边贸场所等标志性景观,如勐海县打洛镇。

3、项目概况

3.1勐卡镇概况

勐卡镇隶属普洱市西盟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边陲、西盟县城西北面。勐卡镇西面与缅甸佤联邦隔河相望,国境线7.9公里,镇区民族以佤族为主,并有少量汉族与拉祜族。

勐卡镇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由原始社会直接跨越到现代社会的地区,虽经历数百年变迁,却依然保持着古朴的佤族文化特色,被列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从旅游小镇分类来看,勐卡镇几乎包含了所有旅游小镇的基本要素,在近年西盟县旅游发展中,勐卡镇以独特的民族文化、重要的历史地位及优美的自然环境闻名远近,在传承和弘扬佤族历史文化,推动西盟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项目规划背景

2005年,云南省提出旅游“二次创业”,多举措推动云南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2011年,云南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完成60个旅游小镇和200个旅游特色村的建设”,勐卡镇即为60个旅游小镇之一。同时,为规范城镇特色规划的编制,使城镇建设更具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特征,2011年,云南省颁布了《云南省城镇特色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为特色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指导。

2008年以来,勐卡镇、西盟县先后编制了《西盟县勐卡镇村镇建设规划(2008-2025)》、《西盟佤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及《西盟县勐卡镇旅游型特色小镇规划(2012-2030)》,三个规划对勐卡镇的城镇建设、景观形象、旅游发展方面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对于城镇特色的发掘和塑造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勐卡镇旅游特色定位

以上三个规划有一个共同点,即以旅游为切入点,对勐卡镇发展旅游的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开发途径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进行了重点旅游项目的策划,最终落实到整体规划布局的调整和旅游区的设计。

4.1勐卡镇旅游资源特点

(1)原始生态的自然本底

佤族保护生态的习惯法非常丰富而且严厉,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观,使得勐卡镇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的十分良好。

(2)丰富多彩的特色旅游资源

勐卡镇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保存完好的民族村寨,是西盟县原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集中展示的代表区域。勐卡镇区作为老县城所在地,经过多年发展沉淀了较好的文化底蕴。

(3)神秘独特的民族文化

佤族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格、特殊的聚落布局以及原始的宗教崇拜等,成为云南乃至中国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表现力的民族之一。勐卡镇作为“中国佤族文化荟萃之地”,佤族文化源远流长、古朴自然、博大神秘。

(4)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西盟佤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一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世界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研究和保护价值,也使勐卡镇的佤族文化保持着更加原始本真的本底特征。

4.2旅游特色定位

根据前面分析,勐卡镇旅游定位为:

以佤族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和边陲商贸特色旅游为主导,发展原生态特色产业经济的特色旅游小镇。

其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为:佤城岁月、边地春秋。

5.勐卡镇旅游特色规划途径

规划按照可持续发展、凸显文化性、保护生态环境、市场经济以及舒适化原则,从以下几方面对勐卡镇旅游特色进行规划:

首先,从交通入手,通过景观廊道的打造手法,串起沿途的佤山云海、梯田、茶园等自然景点资源,将勐卡镇的交通主干道打造成百里画廊展示组团;

其次,依托娜妥坝“国门第一寨”的美誉,打造以边境风光游览为主要特色的边境风情观光组团;

第三,以佤山天池、高山草甸、溪流水系资源为基础,打造生态休闲等为特色的绿色风情体验组团;

第四,依托勐卡镇区历史文化底蕴、社会变迁经历及城镇建设基础,打造以“佤城岁月、边地春秋”为特色,以旅游服务为主体功能的边陲小镇休闲组团。

最终,通过文化挖掘、资源整合的手法,形成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完备的产业体系构架,打造拥有独特魅力的原生文化体验旅游片区。

6、旅游特色规划

6.1历史特色项目规划

勐卡镇相对于西盟县其他乡镇,具有的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历史沉淀感,近一百多年来,勐卡镇先后依次经历了:三佛祖领导民族团结、抗英运动、解放战争、阿佤人民唱新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

规划通过一横一纵,即一条时间轴和一条空间轴将这些历史事件和历史遗存串联起来,两条轴线汇于一点,成为规划的中心。

6.2边境特色规划

主要利用素有“国门第一寨”美誉的娜妥坝来打造。娜妥坝村与缅甸相邻,由于历史原因,村寨被溪流划分为中国和缅甸各一部分,但两地佤族的情谊十分浓厚。

规划依托娜妥坝优越的边境区位优势,以“中缅友好商街”为主题,融入东南亚风情,将其打造成为游客探寻边境浓郁异国风情的理想去处。

6.3自然风光特色打造

自然风光是勐卡镇重要的资源本底,规划通过景观道路的打造手法,串起沿途的佤山云海、梯田、茶园等自然景点资源,将新县城至新厂乡的交通主干道打造成展示佤山之绿、佤山之情的百里画廊展示组团。

6.4民族文化特色规划

镇区是全镇的旅游服务基地和游客中转中心,应能重点体现勐卡镇的特色,成为盟卡旅游的展示窗口。勐卡集镇处于山地,在镇区整体打造时,重点借助其特有的山势地形,通过立体化道路、绿化及建筑要素的运用,打造山地城镇特色。

7、旅游型特色小城特色规划经验总结

7.1首先明确特色定位

旅游小镇在开发的过程当中,都是围绕着定位进行的,定位发生错误,方向也随着出现扭曲。因此,旅游型小镇必须准确判断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劣势,才能正确定位自身在旅游市场中的位置。而且,所有的分析、规划,其最终落脚点必将反映在具体的某一地域或地块,因此,小镇所依托的文化环境的挖掘将是项目定位的最根本依据。

与其他省份相比,云南省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民族特色小镇数量众多,因此,规划中首先应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确定小镇自身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区域条件及自身特点,确定自身的定位。

7.2善于寻找差异化

从旅游产业的角度出发,唯有差异化才能使旅游产业具有创造更大价值的潜力。

以勐卡镇为例,勐卡镇最明显的特色在于其浓郁的边疆地域文化氛围,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质感以及多元并存的文化形态,在旅游小镇特色规划过程中,必须将这些因素打造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7.3规划和特色的塑造紧密结合在一起

城乡规划在许多方面直接推动甚至塑造着城镇特色。城镇特色的塑造是规划的目标之一,好的城市规划成果必须起到保护或强化小城镇特色的作用。但是,城市规划不能决定城镇特色的全部,也不能决定城镇特色价值的发挥。从城镇特色的内涵、发展历史上看,每个城镇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形成的路径。只有清晰认识和遵循这一路径,才能在城市规划中采取有效的应对手段,全面地推动城镇特色塑造。

7.4特色内涵需正确、真实的反映

特色塑造应包括两方容:一是特色的保护与创新发掘,二是对特色内涵的正确、真实的反映。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角度,第二方面的内容往往更为关键、难度更大。城镇特色塑造在城镇规划中具体表现为特色要素的组织与创造,而特色要素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既包含了功能的布局、开发项目的选择、业态的引导,也包含了城镇形态格局的架构、景观要素的组织、建筑风貌的控制以及人们公共活动的安排,需要在规划中协调统筹、综合考虑。

7.5加强规划的系统性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规划的系统性不强,往往只有总规、控规、修规三个层次,其它类型的规划,如城市设计、概念规划、风貌规划、街景规划、广告规划等较少。要塑造小城镇特色,必须进行科学、完整的规划研究,可以将城市设计、风貌规划等非法定规划引入常规的规划编制中,并认真编制特色规划。

参考文献

[1]罗丹,车震宇等.小城镇特色规划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城镇特色规划为例,小城镇建设,2008.7

[2]武友德,王源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边城小镇篇4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退二进三”; 规划管理;改革管理体制

On the urban fringe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Hong,Zhao Jian-xia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Qingdao Shandong 266000)

【Abstract】Although China's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fringe areas, including planning, but its focus is the food base for the layout of other content, poor content to the edge area is basically a lack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gray" zone. Therefore, to study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edge area based on the formul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rational planning.

【Key words】Urban fringe;"retreat into three";Planning and management;Change management system

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指城市建成区的地带,或由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带。城市边缘区位于已建成的外城区的边缘,表现出明显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乡经济混合增长的特征。当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已进入中心区与区同步发展的旺盛建设时期,小城市的外缘建设亦在迅速起步,城市边缘区是多数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在我国城市边缘区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布局和对于短期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加之未能展开科学有效的管理,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问题。加强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加速CBD的改造,改善城市地域结构, 提高城市土地开发效益,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以至于搞好整个城市和周围地区的开发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大城市郊区则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表现为一些新的取向:城市改造中的“退二进三”使工业郊区化外延、大城市改造中的“原住民”郊区化迁移、新兴居住用地的郊区化扩散等等。主城区面临过度集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出现包括环境、交通、地价等方方面面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使得居住和工业用地到主城区以外寻找空间,显现出城市分散化、郊区化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日益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形成了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在我国特殊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城市与其边缘区城镇通过扩散与聚集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密联系。在由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大的经济区域中,这些城镇具有更强的发展优势,能够依托中心城市,协调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共同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消除城乡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2. 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大城市将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社会的相互联系也大大增强了。

当前,世界城镇化的主流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有可能形成新的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美、英等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相当高,己进入了后城市化阶段,出现了郊区城镇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另外,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离不开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城镇的贡献。以美国为例,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95%以上,但美国绝大多数城市人口工作选择在大城市里,居住选择在城镇。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依赖并得益于城镇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大城市边缘区及其腹地城镇的发展,才有了美国大城市的兴旺与繁荣。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大城市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欧美国家大城市的发展历程,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促进大城市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证明,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在我国的城镇中除目前仍从事着农业劳动的人口外,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己经脱离了农业部门,在各类城镇及其周围从事着各种非农劳动。因此,中国的城镇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低估的力量。近年来在“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大城市,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方针的指导下,城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建设成为当前的热点。城镇作为“城之尾,乡之首”,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但这同时也是其建设发展的难点所在。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使得城镇发展中的利益冲突、矛盾纠纷比大城市更为突出,人口、用地、产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尖锐。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城镇合理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今后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发展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要素扩散与乡村要素集聚而形成的,是位于大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之间的既不同于典型大城市、又有异于典型乡村的区域,已分担一定的城市功能且与主城之间拥有紧密的产业、居住、人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联系的区域。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沿阵地,既是发展变化最迅速的地区,也是问题最多、最敏感的地带。

3. 1980年以来,我国大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大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大城市空间在市域范围内快速拓展与蔓延,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进入中心区与区同步快速建设时期。

由于经济、土地资源、规划管理等原因,许多大城市边缘区城镇建设期间并没有做较深的考虑,便匆匆招商引资开始建设。城镇在经历了一段盲目建设与缺乏规划的无序发展过程之后。城镇演变成了“千镇一面”的雷同发展状态,缺乏个性与地域性,产业结构也由此变得混乱不清。而且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在人口与资源集中的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城镇的发展逐渐朝着产业功能复合化和空间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是我国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大城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刚刚开始,因此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政府在城市边缘区的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如二战后美国政府住宅资金援助促进了郊区住宅建设,迎来了郊区化的大众化阶段,促进了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我国大城市政府要认真研究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规律和动力机制,从城市总体格局、空间特点、城市性质、文化传统等方面出发,对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进行调控,引导郊区化健康发展。城市总体规划要进行适当调整,要把郊区居住区发展规划、郊区工业区发展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及服务设规划等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

中国Www.LWlM.com中,扩大城市总体规划的覆盖范围,使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建设有章可循。

4. 加强规划管理,以规划指导建设。

我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城乡建设用地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同时强调应注意两个规划之间的协调。但从目前的规划编制情况来看,边缘区是城市规划和±地利用规划最薄弱的地带,二者的协调配合也存在许多矛盾。边缘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求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生态”的原则,在切实保护优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基础上,统筹安排好边缘区用地。应根据集约用地的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城市用地规模及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防止城市盲目扩大;应在对边缘区农用地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应加强边缘区村镇建设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统一规划与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公寓式住宅建设和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减少宅基地及乡镇工业占用土地;应科学划定土地利用分区,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途管制制度。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城市边缘区非农用地扩展不同于国外的“居住导向型”,而是以“工业导向型”为主,即大致遵循“近郊农业用地一工业用地一居住用地充填一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配套”的扩展过程,故在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时,应特别注意边缘区的工业开发区选址与规划,既要注意保护农田,又要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还要注意环保设施的配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完善边缘区土地估价制度,推进边缘区土地的有偿使用。

5. 改革管理体制

城市边缘区的行政管理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必须协调好条块关系,完善内在管理机制。首先,改革和健全行政运行机制.理顺职权关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除少数不宣下放的实行双重领导外,一般都要放到乡镇管理。同时要理顺乡镇政府机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分工;理顺行政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理顺政企关系,实现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的调节、经济利益的诱导和经济方法的约束来管理,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

6. 结束语

边城小镇篇5

【关键词】新疆兵团;师域发展战略;城镇化策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党和国家安邦治国建立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忠实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祖国西部边陲的荒漠戈壁上艰苦创业50年,已先后建成了近200个大小不等的成片垦区。由于兵团边境团场自身所处的特殊位置、承担的使命、兵团的特殊体制等,决定了兵团边境小城镇建设具有其特殊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的建设,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小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建设具有兵团特色的军垦小城镇,对促进新时期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深远。在此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二师师域发展战略及城镇化策略。

本文围绕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目标,正确处理屯垦和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方的“三大关系”,坚持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加强兵地融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师域功能与空间的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兵团城市及小城镇的作用,注重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科学推进师域城镇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更好的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三大作用”,使农二师率先在新疆、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 师域发展目标

1.1社会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农二师的维稳戍边能力。提高城镇人口、高素质人口在全师总人口中的比例;全面改善兵团职工群众的生活居住、生产环境,保障公共利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2经济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农二师建设大军的水平。提升农二师经济总量占巴州经济总量的比重;提升兵团自身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培育第三产业,由传统农垦经济转向城市经济。

1.3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目标。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发展的基本原则,保护生态环境,调整资源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相协调,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2. 师域发展战略

2.1团场市、镇化战略。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思路,在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条件较好的集中连片垦区要积极建设兵团城市,市域内团场设置建制镇,加快市域外团场城镇化建设,实现屯田戍边向屯城戍边的战略转变,打造具有军垦文化特色的南疆兵团城市和团场城镇,增强兵团吸引力,实现“拴心留人、发展壮大”的总体目标。

2.2产业多元化战略。以天山南坡产业带为依托,以自治区将天山南坡建成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为契机,充分发挥兵团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势,结合巴州石化基地的建设、河北省对口支援、库尔勒市中心城市辐射等机遇,互补发展、借势发展、配套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经济体系。 主动参与库尔勒――轮台城镇组群发展,实施一批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及电力、纺织、食品加工等重大项目,发展壮大兵团在南疆的经济实力,使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和人口聚集区。

2.3农业现代化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领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立足农业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依托科技进步,加快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化推广、现代农业示范“三大基地”建设,夯实农业基础。形成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产业联动,促进发展。

3. 师域城镇化策略

3.1集聚发展策略。以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为目标,推进团场及连队整合,促进产业、人口、公共资源等要素向城镇集聚,体现规模效益,以拟建城市和工业园区为支点,加速城镇化发展。

3.2服务提升策略。以提高职工群众生活质量为重点,提高配套标准,加强基层服务设施普及力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城镇公共服务设施。

3.3产业支撑策略。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加快发展能源电力、参与石油天然气化工为突破口,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集中力量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能源矿化工业,延长棉花、药业、果蔬和畜产品深加工四条产业链,着力培育和壮大纺织服装、食品医药、能源电力、矿产开发、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五大重点支柱产业,利用国家对口援建政策,积极培育轻工业、商贸物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3.4人才兴师策略。以引进高素质人才作为师域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充分利用国家各类产业扶持政策,体现兵团政策优势,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和创业优惠政策,鼓励疆外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和劳动力来师发展,形成支援农二师大发展的生力军。

3.5设市带动策略。以增设兵团城市作为带动师域发展的重要动力,重点推进设市工作,以设市为平台,加快产业调整,与巴州城市互补发展,发挥兵团技术、人才、信息优势,重点培育轻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各团场城镇与地方城镇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巴州城镇布局。

4. 结论

边城小镇篇6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给继续教育发展带来众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对这些机遇与挑战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探索继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继续教育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继续教育

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镇化不仅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破除其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来自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支撑,在整体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实条件下,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将是实现为该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托。云南省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重要的构成,其城镇化是在“山区、民族、边疆、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下推进的,具备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典型特征。因此,选取云南省为代表,对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继续教育发展进行研究,阐述继续教育享有的新机遇、分析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继续教育在云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发展策略,这对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的城镇化”以及解决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城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一)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增大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市民的学习需求在规模与内容上都在极速增长,这是继续教育发展所拥有的最重要的机遇。近年来云南省在“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城镇化发展新思路的指导下,人口城镇化增速明显。据统计,2011—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8%上升到40.48%,年均上升12.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16.5%上升到27.2%,年均上升5.35个百分点。①按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全省常住人口达4686.6万人,全省户籍总人口4604万人)计算,云南每年新增576.4518万常住城镇人口和246.314万户籍城镇人口,这些新市民进入城市之后迫切地需要融入新的生活,在生产技能、行为习惯、娱乐生活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的学习,这给云南继续教育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

(二)政府政策支持

1.各级政府普遍重视“人的城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刻,中央政府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虽然我国城镇化建设已取得突出成就(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左右),但这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并且存在着诸如“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①等诸多问题,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适时地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充分肯定了“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并将“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而在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核心”,对“人的城镇化”同样非常关注。人的城镇化就是指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市民化,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的支持。

2.各级政府关注继续教育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践行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依托在新形势下引起了各级政府的普遍关注。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但制定了“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宏伟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继续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由2009年16600万人次增至2015年的29000万人次,到2020年达到35000万人次”②,并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设专章对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等发展任务,对继续教育的发展从国家层面上进行了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在地方层面上《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同样的制定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目标,即“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45%③。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同时也立足于地区发展实际设专章对继续教育发展进行区域规划。从以上政府文件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这给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持。

(三)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1.政府办学体系不断优化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理念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边疆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关注程度逐年加深,在这些区域逐渐形成了“由国家教育部统筹、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各办学单位实施教育”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其中有政府主导的办学形式有: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所属的成(继)教院等多种形式。在云南省,经过建国后6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高校成(继)教院为龙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等为辅助,开放大学、职工高等学校、农民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等为重要补充的政府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政府办学体系逐年优化。

2.市场办学蓬勃发展

随着边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而以政府为主体办学的继续教育由于体制、运行新模式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表现出专业设置较为死板、对社会需求反应过慢等问题,不能够有效地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在市场广泛需求的支配下出现了大批的市场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各种民办的培训班、总裁班、证书班、职业学校层出不穷,极大地补充了继续教育发展的不足。以云南为例,在2011—2014的三年期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由32358人增至41629人,三年来共增加9271人,平均每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3090.3人;而民办中等职业在校生人数由原来的92234人增至102929人,三年来共增10695人,平均每年增加3565人。由此,我们可以管窥边疆民族地区市场办学之蓬勃发展。

二、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一)特色城镇化建设挑战继续教育办学模式

在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各地区依托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对城镇化建设路径进行不断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云南,人们也取得了众多突出成果:其一、从全省国土面积94%为山区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云南特色的“山地城镇化”之路;其二、立足于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国53.73%的平均水平的发展阶段,提出要持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能动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其三、从省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聚集的实际出发,提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与发展,保护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其四、从25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现状出发,提出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如此众多颇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给传统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探索出与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教育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挑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规模

近年来,边疆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逐渐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云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以每年12.3%与5.35%①的速度增长,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市区,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新的生活,因此人们选择参加继续教育以提升自身的生存生活技能。在这些区域,由于少数民族聚集,这就使得继续教育在面临人口城镇化快速增长挑战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团结各民族共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的使命。这一现状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如何在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新的资源,以满足来自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新市民”的学习需求是继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挑战继续教育专业设置

在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城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产城分离的发展模式是制约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阻碍,因此不断对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进行探讨,并及时的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布局。产业的升级直接影响了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强度,这给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确保自身所开专业是“市场所需、人们想学”,这是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三、继续教育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一)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

边疆民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独具特色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山地城镇化模式“”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模式”等多种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很显然,成熟于平原地区和大城市的传统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不能够满足特色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因此继续教育为了实现自身与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必须积极探索适应特色化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二)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人口的城镇化”。在边疆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中,大量来自农村的人员向城镇流动,并决定在此长期或永久定居下去,这一大批新市民的融入给城镇的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挑战,继续教育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因此,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新市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新市民的学习需求,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出发不断优化自身的课程与专业设置,切实地为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所需人才。

(三)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倡导城镇要延续自身文化特色,反对走“千城一面”错误路线,这在边疆民族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任务面前,继续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继续教育的对象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和传承着民族文化,因此继续教育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意,更是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点区域,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独立的有效措施。

(四)注重与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康,而人们的幸福安康离不开所处社区的和谐发展。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继续教育为了更好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必须重视与社区的合作,特别是少数民族社区的合作。少数民族社区的稳定发展关乎着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边疆的和谐稳定,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继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推动社区内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调动社区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社区整体素质,为社区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作者:朱胜晖 宁莎莎 潘艾伦 单位: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欧阳忠明,肖菲.新型城镇化使命下,成人教育何去何从[N].光明日报,2014-4-29.

[2]张璐.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不该袖手旁观[N].中国经济时报,2014-6-16.

[3]朱涛.城镇化———成人教育提供强力支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

[4]郭莲纯.城镇化背景下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6).

[5]刘征.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6]杜睿云,安树伟.人口城镇化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发展———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19).

[7]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8]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

[9]朱东辰,李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

边城小镇篇7

新型城镇化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城镇化与产城融合发展,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与农业转移人口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城市公共服务发展严重缺失,人口市民化速度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通过户籍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推动目前的2亿多农民工以及未来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化成各个城市的市民,让其真正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落户城市选择与产业配套问题。

1)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户城市选择问题,我们认为一二线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最有可能成为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战场。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80%的外来转移人口集中于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等50个城市,外来人口前10的城市流入总量占比高达43.2%。这就说明未来应该最主要解决一二线城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而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则使得受一二线中心城市辐射的周边中小城镇最有可能成为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战场,其未来房地产开发与城市配套建设需求也较大。

2)对于人口市民化落户城市产业配套问题,我们始终认为大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应该联动发展,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

结构效率、规模效率和分工效率是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三条渠道。镇区由于人口密度低、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条件差,不仅无法充分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实现结构效率,更无法实现城市经济所必需的生产、消费、贸易和交通运输的规模效应。依托区域内大城市功能,结合中小城镇自身特点、能力和资源禀赋进行差别化定位,重点发展一批中小城市,不但能够解决中小城镇的结构效率与规模效率问题,而且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形成城市组团、联动发展的分工效率。

由于比一般中小城镇分工效率更高,大都市圈中的中小城镇或者特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卫星镇更具发展潜力,包括上海周边的长三角中小城镇、广州与深圳周边的珠三角中小城镇等。

3)加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中小城镇向中小城市转型,国家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向中小城镇。包括修建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缩小大城市与中小城镇的差距,推进就地城镇化。

2、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任务之二是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1)即三中全会《决定》后,中央再次强调要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这也符合我们长期对新型城镇化内容的预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和区位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决定的,对某个地块出价最高者,就能竞争得到这块土地。这意味着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模式由不同使用者的竞租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即每块土地都被出价最高的竞租者获得。同一土地使用者对于城市空间上不同区位的竞租形成了“竞租函数”,“竞租函数”是由区位对效用水平与利润水平的影响方式决定的。城市中不同部门“竞租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土地的用途和实际的地租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将使任何区位的土地获得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下所应具有的合理使用性质与结构。

2)未来新型城镇化将告别土地扩张的推进方式,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将更有计划和效率,会更注重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大城市更新或旧改的力度。

对于广州、深圳等土地资源紧张、高城镇化率的城市,存量土地目前已经成为城市土地供应的主力。2012年深圳土地利用模式的拐点已经出现,存量用地供应占供地总量的56%,首次超过新增供地。未来存量用地供应还将继续加大,成为深圳今后发展的主要支撑,2013年预计将达到土地供应计划的70%。

会议提出要减少工业用地、适当增加生活用地特别是居住用地,这是因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变化实质反映的是城市的转型与土地价值的重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后期阶段,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通常会成为工业的总部经济中心和生产业中心,占地面积较大的工厂则逐步外迁,导致城市中心工业用地比重逐步下降。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一线发达城市正逐步过渡到这个阶段,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的比例会日益减小,住宅、商业和基础设施的用地比例将增加,而且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工业外迁两个力量的叠加驱动下,新增的工业用地将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周边或郊区集体建设用地上。

3、会议提出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贯彻实施“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1)未来“两横三纵”城市群将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战场,从房地产开发角度来看,一线城市所在的优化开发区域仍是房企开发重点,而重点开发区域则增长潜力较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优化开发区域与重点开发区域,其中优化开发区域主要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3大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黔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

我国正处于服务业加速发展阶段,服务业即将代替第二产业主导国民经济发展。一线城市目前是我国承接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的主要对象,服务业在一线城市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更多、能力更强。中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群产值只占到了全国GDP的35%左右,而美国和日本三大都市群都占到了60-70%。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将遵循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最终形成大型的城市群,并且形成大的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卫星城、卫星镇)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所以未来一线城市所在的优化开发区域仍是房企开发重点,而中西部与东北地区由于整体城镇化率较低,随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移的不断推进,其未来城市群增长及房地产开发增长潜力较大。

2)会议要求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从某种角度来看,虽然特大城市存量土地仍有较大的利用与提升空间,但整体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已经相对稀缺,其未来土地价格与房价下降的阻力较大。

4、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城镇化概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边城小镇篇8

[关键词]长春城市群;次级核心城市;“O+X”空间构架;子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2-0007-06

一、“广域长春”的城市构架

长春城市群以长春市为核心,与哈尔滨市和沈阳市连成一线,通过沈阳市与京津冀城市群整合在一起[1],将京津冀城市群的影响力延伸到哈尔滨市,在东北地区的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2]。在地域结构上,长春城市群东西狭长,其高层次路网主要分布在松辽市―双辽市―辽源市―吉林市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这使得长春城市群能够便利地与哈尔滨市、沈阳市等省会城市构成大城市带,不过,在东西方向上沿着狭长地形构建次级城市带的条件还不是很成熟。长春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分区建设,针对不同区域的具体条件分别进行发展。长春城市群的东西向交通主干线为白城市―大安市―松原市―农安县―长春市―吉林市―蛟河市―敦化市―安图县―图们市―珲春市一线,南北向的交通干线主要由松原市―双辽市、扶余市―长春市―四平市、吉林市―梅河口市三线组成。在四边形区域外,交通的通达性明显降低。为了强化核心城市长春对四边形区域东西两侧的影响力,就需要不断完善东西向的交通网络,借此不断打造出更多的次级核心城市,并在次级核心城市的影响下,将附近的镇级中心地包容进来,构建以镇级中心地为依托的、以县级小城市为核心的子城市团,形成县级城市带动镇级中心地,镇级中心地支撑县级小城市的互动发展局面。

二、长春城市群的“O+X”形发展框架构建

长春城市群以长春市为核心,通过整合周边的中等城市和县级中心地,可形成“O+X”形的城市体系(见图1)。“O”由以沈阳市―哈尔滨市为轴线呈对称分布的两个“C”形弧线C1、C2构成,西侧的C1线即哈尔滨市―松原市―大安市―乾安县―长岭县―通辽市―沈阳市线,东侧的C2线即哈尔滨市―阿城区―五常市―舒兰市―吉林市―磐石市―辉南县―沈阳市线。“X”由哈尔滨市―沈阳市线和白城市―大安市―松原市―农安县―长春市―辽源市―辉南县―靖宇县―白山市线交叉形成,“X”形区域将长春城市群的大部分区域整合在一起,与“O”形区域共同形成长春城市群的主导区域。以“O+X”框架构建的城市群可将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白城市、松原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白山市、通化市、铁岭市等中等城市整合在一起,不仅将吉林行政区划内的大部分中等城市整合在一起,还在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一线上构成了省会城市链,并通过沈阳与京津冀城市群[3]连接在一起。长春市位于吉林省的中心,其到哈尔滨市、沈阳市、白城市、白山市的距离相当,这便于以长春市为核心构建多层次的城市体系。由图1可见,为了形成“O+X”模式的城市体系,需要在C1、C2上完成三段“断头路”,即两个C形弧段上的三条虚线。长春城市群首先以长春为核心,将辽源市、吉林市、松原市和四平市整合在一起,再将公主岭市、农安县、扶余市、舒兰县、九台市、磐石市、辉南县等全部包括进来,按照图1中四个箭头所指的方向向外扩展。

三、长春城市群的发展层次分析

长春城市群以长春为核心,周边存在四个与长春市紧密相连的区域。除了长春市自身管辖的行政区域外,还包括松原市、四平市、辽源市以及吉林市的部分区域(见图2),四个区域形成了围绕长春

的圆环状。长春市区周边有11个县级行政单元,分别为长春市的农安县、德惠市和九台市3个县级行政单元,吉林市的永吉县、磐石市2个县级行政单元,辽源市的东辽县、东丰县2个县级行政单元,四平市的伊通市、公主岭市、梨树县和双辽市4个县级行政单元,这11个县级行政单元依托地缘优势形成了长春城市群的次核心区域(长春市区为核心区域)。在图2中,CW和CE为长春城市群的外展区域。长春城市群的次核心区域向西扩展为CW区域,主要涉及扶余县、前郭尔罗斯县、乾安县、长岭县等区域,CW的宽窄与长春城市群向西扩展的实力相关,CW不断拓宽,将大安市、通榆县逐渐囊括其中,与白城连接在一起。长春城市群向东扩展成为CE区域,主要涉及舒兰市、蛟河市、桦甸县、敦化市、靖宇县、辉南县、梅河口市和柳河县等县级行政区域,并逐渐将白山市、通化市等纳入。CE和CW向城市群的东西两侧实际上并非均匀扩展,从图上可以看出,CW的北部区域和CE的南部区域扩展速度相对较快,逐渐将白城市、松原市、长春市、白山市等连城一线(“双白”城市链),“双白”城市链将CW、CE以及长春城市群的核心、次核心区域串联在一起,成为长春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在这种发展格局下,吉林市的中心区域也就得到了发展。

四、长春城市群分区发展设计

(一)长春城市群南区发展对策分析

长春城市群南区即以长春市―吉林市一线为界以南的区域,该区域由长春市―吉林市―梅河口市―辽源市―四平市围成(见图3)。该区域有三条从长春出发的主干交通线即lCM、lCS和lCJ,将核心城市长春的影响力引向城市群的南侧。在图3中,lCJ是长春城市群南区的发展主线,这条线将长春市和吉林市紧密整合,同时也连接起长春城市群的南区和北区。

1. 长春市―吉林市“双核”发展模式分析

在长春城市群中,长春市和吉林市邻近,在城市发展中能够很好地借助区位优势发展成为城市群中的“双核”。长春的部分职能能够较好地向吉林市疏解,吉林市也能够在长春市的影响下得到较快发展。从图3中可以看出,长春市和吉林市通过两条高速公路和两条铁路联系在一起,镇级行政中心分别靠近长春市或者吉林市,这为长春向东扩展和吉林向西扩展奠定了基础。靠近长春市一侧的镇级中心地主要有龙家堡镇、东湖镇、新安镇等,靠近吉林市一侧的镇级中心地主要有土门岭镇、桦皮厂镇、搜登站镇等,长春市和吉林市通过充分整合这些镇级中心地,形成“枣核状”的城市分布格局。图4中展示了这种“枣核状”分布格局的一般扩展过程。图4中的A、B两个城市,每个城市向另外一个城市有4条影响线,城市A的影响线为C1A、C2A、C3A、C4A,城市B的影响线为C1B、C2B、C3B、C4B,在两个城市之间的区域内,发展轴接近A、B两个城市的地方城市发展实力最强(图中用深颜色表示),在与发展轴平行的方向上,距离发展轴越近的区域城市发展实力越强(图中从发展轴向两侧较远的区域用颜色逐渐变浅表示)从发展轴向两侧扩展形成了①②③④等区域,城市的扩展强度I的变化顺序为I①>I②>I③>I④,在区域①内,C1A6、C2A6、C3A6、C3B6、C2B6、C1B6、C1B4、C2B4、C3B4、C3A4、C2A4、C1A4等是最可能形成小城市的区位,区域①涵盖了AB发展轴,C1A5、C2A5、C3A5、C3B5、C2B5、C1B5是发展轴上的小城市,在发展轴上形成城市链,将A、B两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

图3 长春城市群南区发展示意

图4 两个城市相互作用下的发展轴扩展示意

2.长春市―四平市、长春市―梅河口市两条发展线

长春城市群南区需要在长春市―吉林市“双核”影响下,通过长春市―四平市、长春市―梅河口市两条发展线对城市群的南侧更大面积的区域产生影响。如图3所示,长春市―四平市、长春市―梅河口市两条发展线,与吉林市―梅河口市、梅河口市―四平市两条发展线交织,在长春市―吉林市轴线以南区域形成扇面状城市发展格局。在四条城市链上,首先要充分发展长春市、梅河口市、四平市和吉林市等四个端点城市,同时要在城市链上构建次级核心城市。长春市要在宽城区、绿园区、南关区、朝阳区的基础上逐渐向外扩展,将东湖镇、大屯镇、永春镇、新安镇、范家屯镇、龙家堡镇等纳入建成区中。四平市要将梨树县整合在一起,并将十家堡镇、山门镇纳入建成区中,向北与蔡家镇整合在一起,向东逐渐将石岭镇、天德镇等包容进来。梅河口市要将辉南县和东丰县整合在一起。吉林市要将永吉县整合进来,通过向西扩展将桦皮厂镇、搜登站镇整合在一起。四个端点城市的发展程度对扇形区域的城市化程度有很大影响,以其为核心构建城市团,并逐渐相向发展,城市化的影响力就会覆盖到发展线围成的区域,这对于在发展线上构建次级核心城市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3. 在扇形区域内构建以伊通县为核心的三角形发展布局

图3中的四个端点城市间,需要构建出一个三角形,将长春市―四平市、吉林市―梅河口市、四平市―梅河口市三条发展线连接在一起。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处于四平市和梅河口市间的辽源市是重要的节点城市(“南顶点”),辽源市向东西两侧扩展,拉近了梅河口市与四平市间的时间距离,并将魏津镇、金岗镇、东辽市、泉太镇整合起来。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是图3中的两个虚线圆圈,西侧顶点(“西顶点”)是由刘房子镇、陶家屯镇、范家屯镇、乐山镇、蔡家镇等整合而成,东侧顶点(“东顶点”)是由烟筒山镇、取柴河镇、双河镇、吉昌镇等整合而成。三角形的核心是伊通县,强化发展伊通县,能够强化三角形的中心区域,将附近的伊丹镇、二道镇、马鞍山镇、靠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西苇镇、营城子镇等整合在一起,并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建立联系,在伊通县与“西顶点”间构建伊通县―马鞍山镇―靠山镇―刘房子镇城镇链(伊刘链),在伊通县与“东顶点”间构建伊通县―二道镇―烟筒山镇城镇链(伊烟链),在伊通县与“南顶点”间构建伊通县―西苇镇―辽源市城镇链(伊辽链)。在伊通县小镇群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向北构建伊通县―伊丹镇―双阳区―万昌镇小城镇链(伊万链),从而将长春市―吉林市“枣核状”区域与三角形的核心区连接在一起。伊万链能提升伊通县以北至“枣核状”城镇轴间的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成为伊通向北的发展轴。在这样的发展设计下,伊通县将会成为长春城市群南区的另外一个新兴的核心城市,在连接端点城市以及“西顶点”“东顶点”“南顶点”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长春城市群北区发展对策分析

长春城市群北区与南区有较大差别,在吉林市―长春市轴线以北形成“3l+2C”的城市发展框架,3l即ls、lf、lj,2C即Cqh和Cjs。从图5中可以看出,Cqh和Cjs以长春为核心,在长春城市群北区形成了两个层次,前者是第一层次,后者是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中,农安县、德惠县和九台市逐渐与长春市融合在一起,发展成为长春市的子城市。三个子城市都需要与周围的镇级行政中心充分整合,构建次级小城市团。农安县需要将柴岗镇、兴隆镇、农安镇、华家镇等整合进来,并通过开安镇、合隆镇与长春整合在一起。德惠县位于长春城市群北区的核心位置上,能够将九台市、扶余市、农安县连接在一起形成德惠次级小城市团,进而在扇形地城市化水平提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发展德惠次级小城市团的过程中,需要将达家沟镇、夏家店镇、高家店镇、边岗乡、天台镇、和平乡等镇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

并辐射到哈拉海镇、其塔木镇,从而与ls、lj整合在一起。在第二层次中,Cjs以松原市和吉林市为端点,扶余市、榆树市和舒兰市成为Cjs上三个重要的节点城市,这三个县级中心地需要以自身为中心构建次级小城市团。扶余需要将新源镇、弓棚镇、弓棚子镇等整合在一起,扶余向西通过新万发镇、三井子镇与松原整合在一起,向东通过弓棚镇与榆树市整合在一起。舒兰市需要将水曲柳镇、朝阳镇、吉舒镇、黑林镇整合在一起,并逐渐向缸窑镇、溪河镇、白旗镇扩展,向北通过新立镇与榆树整合在一起。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发展Cjs线的过程中,要强化发展弓棚镇和新立镇,通过镇级中心地将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进而向吉林市和松原市两个城市扩展。于是在长春市―松原市―吉林市扇形区域内,形成了“3+3”的小城市团格局(第一个“3”即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市;第二个“3”即扶余市、榆树市和舒兰市),在松花江市两侧地区形成Cqh和Cjs两条环长春城市带,为“广域长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长春城市群西区发展对策分析

图6展示了长春城市群西区的城市体系结构。在该区域内,从长春市出发的两条弧线即长春市―农安县―松原市―大安市―白城市―线和长春市―长岭县―通榆县―洮南市―白城市―线,在长春市西侧形成椭圆形区域,这是长春城市群向西发展的重点区域。在该椭圆形区域的边界上,农安县、松原市、大安市、白城市、洮南市、通榆县、长岭县等城市构成以长春市为核心的城市链(弧形链),目前需要在长春市―长岭县―太平川镇一线上构建便捷的交通方式,将长春市―合隆镇―烧锅镇―三岗镇―永久镇―太平山镇―双龙乡―孤店乡―龙凤乡―东六号乡―前七号镇―大兴镇―保康镇―北正镇―太平川镇等串联在一起,以使弧形链闭合,在此基础上构建次级小城市团,形成以上述几个次级核心城市为支撑,将更多的乡镇中心地包括进来的城镇体系。弧形链上的镇级中心地与次级核心城市间的关系,在构建次级小城市团的过程中要采取如下方式:农安县次级团以农安为中心,将开安镇、华家镇、柴岗镇、哈拉海镇整合在一起,形成距离长春最近的次级小城市团;松原市次级团以松原市为核心,将前郭尔罗斯县、王府站镇整合在一起;大安市次级团以大安市为中心,将月亮泡镇、红岗子乡、大山镇、两家子镇和安广镇整合在一起;白城市次级团以白城为核心,将林海镇逐渐整合进来;洮南市次级团以洮南为核心,将安定镇、黑水镇和双港镇等整合在一起;通榆县次级团以通榆县为核心,逐渐将四井子镇、大布苏镇、边昭镇和新华镇等整合在一起;长岭县次级团需要以长岭县为核心,逐渐将龙凤乡、东六号乡、孤店乡、双龙乡和前七号镇等整合在一起。弧形链上这7个次级小城市团高效互动,共同促进弧型区域发展。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弧形链边界上的8个城市(前面谈及的7个次级核心城市+长春市)中间还存在一个次级核心城市即乾安县(如图6),以乾安县为中心形成了两个几乎呈对称发展的弧形线:大安市―乾安县―边昭镇―新华镇一线和松原市―乾安县―长岭县一线,前者将大安市次级团、乾安县次级团与通榆县次级团连接在一起,后者将松原市次级团、乾安县次级团和长岭县次级团连接在一起。乾安县次级团成为两个弧形链的“核心”,在乾安县西侧有大安市―龙沼镇―大布苏镇―边昭镇―太平川镇铁路线,在乾安县东侧有松原―查干花镇―乌兰图嘎镇―长岭县高速公路线,这为强化乾安次县级团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乾安县次级团发展进程中,需要以乾安县为中心,将水字镇、鳞字乡、让字镇、赞字乡、才字乡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并逐渐将查干花镇、大布苏镇、龙沼镇等也整合在一起,在椭圆形区域的中心区位上逐渐培育出以乾安县为中心的次级核心小城市团。

(四)长春城市群东区发展对策分析

相对于长春城市群的南区、北区而言,东区不但距离长春市较远,而且交通的便捷程度也较弱。从图7可以看出,在东区内沿吉林市―蛟河市―敦化市―大浦柴河镇―露水河镇―抚松镇―靖宇县―辉南县―磐石市―烟筒山镇―双河镇―永吉县一线形成了闭合交通干线(闭合线),从敦化市向东延伸出安图县―延吉市―图们县―珲春市一线(延伸线),通过敦化市将长春市与城市群的东侧区域整合在一起,由此,在长春城市群东区构建过程中可以形成“+#+”形的城市发展框架。

1. 东区西侧的“”形子城市群的构建

在图7中,东区西侧的“”形子城市群由桦甸市、磐石市、辉南县、靖宇县等中心地构成,该子城市群又由4个次级小城市团构成,这些次级小城市团分别以县级城市为核心将周边的镇级小城市整合在一起形成。靖宇县次级小城市团以靖宇县为核心,整合花园口镇、赤松镇、龙泉镇、景山镇、西南岔镇、万良镇、抚松镇等。辉南县和磐石市距离较近,通过整合平安川镇、辉南镇、团林镇、牛心镇、细林镇、富太镇等逐渐融合在一起。桦甸市次级小城市团以桦甸为核心,逐渐将呼兰镇、红旗岭镇、红石砬子镇等整合在一起。东区西侧的“”形子城市群通过“#”形区域的南“―”线向东通过白山镇、露水河镇与东区东侧的“”形子城市群衔接在一起,向西通过驿马镇―官马镇―烟筒山镇―取柴河镇―双河镇一线与吉林市建立联系,进而与长春市整合在一起。

2. 东区东侧的“”形子城市群的构建

从图7中可以看出,东区东侧的“”形子城市群中,由珲春市、图们市、延吉市、龙井市、和龙市、安图县和敦化市等7个县级城市构成7次级城市团中,敦化市与其他6个城市较远,作为连接蛟河市与其他6个县级城市的媒介。安图市、珲春市、和龙市三个县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将图们市、延吉市和龙井市等6个城市整合在一起,再与土山镇、福洞镇、西城镇、八家子镇、头道镇、东城镇、智新镇、老头沟镇、石门镇、三道湾镇、八道镇、长安镇、月晴镇、石岘镇等镇级中心地整合,在长春城市群的最东端通过“#”形区域与长春市呼应。“#”形区域的南“―”线和北“―”线是7次级城市团与吉林市进而与长春进行整合的媒介。

3. 东区中间区域的“#”形子城市群的构建

图7中,“#”形子城市群是由蛟河市、敦化市、露水河镇和桦甸市围成的区域。若构建“#”形子城市群就需要依托现有的交通网络,逐渐形成蛟河市―松江镇―漂河镇―二道甸子镇―红石砬子镇―那尔轰镇―西南岔镇―景山镇―靖宇县交通线,将蛟河市、桦甸市和靖宇县等三个县级中心地沿南北方向串联在一起,此外还要连通红石砬子镇―老金厂镇―夹皮沟镇―大浦柴河镇一线。于是“#”形区域的四边上都有便捷的交通线相联系。在“#”形子城市群东西两侧的两个“”形子城市群的影响下,露水河镇会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小城市,带动白山镇和北港镇的发展,露水河镇会逐渐成为“#”形区域的一个顶点。“#”形区域在东区东西两侧的“”形子城市群之间发挥更好的桥梁作用。

4. 在东区内提高交通网络通达性

从图7中可以看出,闭合线区域的交通通达性程度相对较高,延伸线区域的通达性程度相对较低。前文述及,在提升长春城市通网络的通达性方面,需要构建蛟河市―松江镇―漂河镇―二道甸子镇―红石砬子镇―那尔轰镇―靖宇县这条南北向的交通线[4],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构建两条东西向的交通线,即老金厂镇―夹皮沟镇―大浦柴河镇―安图县一线和露水河镇―白河镇―松江镇―和龙市―龙井市―延吉市―长安镇一线(图中用虚线表示),通过连通大浦柴河镇和松江镇再将两条线整合。交通网络得到完善后,7次级城市团虽然距离城市群的核心区域较远,但也能够通过多条城市走廊与长春建立联系,长春市的城市影响力进而可以尽量向东扩展。“#”字交通网络提高了长春城市群东区的通达性,使长春城市群的远、近域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得到提升。

孟祥林.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保定”的融合发展策略[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13.

孟祥林.“软区划”与京津冀一体化[J].中国经济报告,2015(6):96-99.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保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5-30.

上一篇:表示肯定的词语范文 下一篇:感谢老师的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