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4 07:03:55

边城教案范文第1篇

处于“慢慢走,欣赏啊”这个专题中的《边城》(节选)是一篇散发着魅力的小说。这篇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历程中的一小段。专题名提示着读者要慢慢欣赏,欣赏什么?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波澜曲折的情节,要欣赏的是作者想展示给读者的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

在设计教学时,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小说环境描写的细致体会便成为把握的重点。在解读《边城》时,我们就要把目光到人物上,到环境上。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怎么展现的,他们处的环境是怎样的,环境的设置为人物性格的展现起什么作用,那样的环境、那样的人物又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怎样的联系,这些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的体现出来。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体验小说的环境美又成为重中之重。都说环境是为人物服务的,在这篇小说中,人物又何尝不是为环境服务呢?这可以在教学中点到。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学生能尝试鉴赏淳朴的人情,体会人物之美。

2.结合对文本后面链接的学习资料的研读,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以达到深入了解文章主题的目的。

3.欣赏作者将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抒情因素导入小说之中的表达方式,学习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初步了解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通过小说的语言、心理、环境描写,重点把握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端午节的赛龙舟习俗导入。

二、作者简介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1922年离开湘江只身来到北京。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边拼命读书,边拼命写作。1934年发表《边城》,成为“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沈从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很受关注,海外对其作品评价很高。是一位由国外而红及国内的作家。他的作品表现的是文学最本质的东西,即“情”,这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

三、情节概述

1、了解《边城》全文的故事情节

根据课下注释①了解情节梗概,有条件的话鼓励学生阅读《边城》全文。

2、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节选部分的情节内容。

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湘西过端午的风俗;翠翠与傩送的相遇;翠翠与天保的见面;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等。

四、分析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

1、这篇节选的小说你是否喜欢读?原因何在?

明确:不管学生喜欢与否,原因都在于这篇小说情节的淡化和环境描写的渲染,这也是这篇小说与以往读的小说所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2、《边城》中的人们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明。

明确:①开篇写道“水陆商务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生活环境的太平。

②“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为一种不幸所绊倒,觉得十分伤心外,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幸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还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环境的僻远使得边城的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体现边城之“边”。

③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生活环境的相对隔离,也是民风淳朴的原因。

④写端午节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写每到端午,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写中秋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边城》节选之外写到的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等等——民风淳朴。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极具地域风俗特色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如桃源深处的优美而又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

3、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必也是与这环境相匹配的,这其间有翠翠和她爷爷,有天保和傩送兄弟,有船总顺顺,还有许许多多。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㈠翠翠

①十分依恋爷爷,两人相依为命,等不到爷爷时内心着急。比如第四段第二节中“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第六节、第八节描写捉鸭人的少去、看龙船人的散去以及落日、银色薄雾、上灯等环境描写表现翠翠内心的焦急;两次想到“假如爷爷死了”“爷爷死了呢”,对爷爷无比的依赖。

②纯真、可爱。比如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那种内心极其着急、急于有人认定、希望有人能认识她的心理,到后来回家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

③聪慧、矜持。比如第五段中顺顺和老船夫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时的神态;第六段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前两年端午的事情,翠翠本正想着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㈡老船夫

①对翠翠亲情无限,疼爱有加。翠翠觉得一个人进城看划船不好,老祖父便连夜赶到城里请熟人替自己看一天渡船,自己陪翠翠进城。还给卖皮纸的过渡人铜钱,留下一枚时,“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那枚铜子送给翠翠。

②为孙女的亲事操心担忧。顺顺夸翠翠长得很美时,“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他虽“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其实自己内心十分操心,“不加检点笑着”问翠翠假如大老要娶她,她是否愿意,以及翠翠回绝后他虽不再说了,“心中却仍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试探翠翠的意思“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③善良、淳朴、工作尽职。祖父虽然陪翠翠进城了,到路上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去替那位帮他看船的朋友,让他去看看城里的热闹。老朋友醉倒后,祖父心理虽着急着翠翠,为了责任便没有离开渡船。卖皮纸的过渡人送他一把铜钱,因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老船夫便执意要把钱还给人家。

㈢傩送

淳朴、英俊、幽默。翠翠在码头苦等爷爷时,他好意邀她进屋去等;翠翠误会他并骂了他,他不予计较,还让人送她回家。

总:这样优美、淳朴的人体现的是整个湘西民风的淳厚,不仅仅是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傩送等,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他们的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他们表现的是如沈从文先生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五、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

1.《边城》中的环境那么美,其中的人物都那么善良,读这篇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湘西的景致那么美,温柔的河流、清冷的山风、满眼的翠竹;湘西的人情那么美,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给人淡淡的温暖。人物最终的悲剧命运又给人淡淡的忧愁。虽没有激烈的起起伏伏的情节,但始终牵引着读者的心。

2.既然《边城》是一个给人温暖的作品,又为什么要处理成悲剧?结合文本后的资料,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那么美的人,他们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可等待他们的都是非正常死亡、离家出走、爱情破灭等不好的结局,在这样一个充满善和美的“世外桃源”里,发生的却是一场以悲剧告终的爱情。这是什么?这就是人生,若都是大团圆结局就过于粉饰了。人生就是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有谁能预料到天保的丧命?

人是高尚的,必然也是龌龊的,一些无法解释的祸患总能与人的言行生硬联系。船总虽性格豪爽,可不愿意间接把大儿子弄死的女儿来作二儿子的媳妇。傩送也同样。这送了老船夫的命。沈从文想要表达的就是这种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也即他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的这个出乎意料的结尾显示了人性在美好的同时也具有的阴暗面。

六、作业

边城教案范文第2篇

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所描写的“边城”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重点是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

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方法:品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创作可谓百花齐放,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等人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各树一帜,而沈从文的作品也另辟新径,为现代文学注入了一股难得的清新之气。

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黑黝黝()焖菜()挪移()竹篁()碧溪且()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滨水()蒿艾()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

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

神往倾心间或悲悯信口开河自言自语

四、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给各部分命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开端: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

发展: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

高潮:可怜天下老人心

结局: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

本小说的情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五、赏读第一部分:

1.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2.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3.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

4.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

5.“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

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

6.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

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

7.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

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六、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用不尽相同。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

七、作业:课后练。

第二课时

本节任务:分析二三四部分,赏析小说中的风土人情

一、讲析作业:课后练

二、分析第二三部分:

1.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请加以归纳。

提示:两层。“老船夫做事累了……他就不去惊动她。”写翠翠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第二天……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爷爷张冠李戴,事情发生波折。

2.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3.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

提示:“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

4..大老为什么要让弟弟先开口?

提示:一是他老实厚道,让着弟弟以求公平;二是弟弟唱得比他要好,自己不便启齿。

5..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

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三.分析第四部分:

1.第三部分的有几层意思?请概括之。

提示:有两层意思。“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写爷爷将亲事委婉告诉翠翠。“月光极其柔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写爷爷月下为翠翠唱歌。

2.爷爷问翠翠选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提示:翠翠其实心里是早有所属的,只是在爷爷面前不好意思说出来。

3.翠翠拿芦管出来吹,又吹不好,这是为什么?

提示:她一心等着傩送为她唱歌,却等不来,心里乱。

4..翠翠何以要求爷爷唱个歌来听?

提示:她的本意是要想知道傩送为她唱过的是什么歌。

四、作者为什么把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塑造成一个个不愿多说话的形象呢?(讨论)

提示:是为了表现作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湘西,人们身上那种孤寂的色彩。

五、作业

边城教案范文第3篇

1.教学环节设计的适应性。把握好教学环节设计,实质是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的把握。对教学环节缺乏规律性认识,只为课件去备课或课件只是教师自己教学过程或教案的翻版等都是不正确的。“教学、课件两张皮”放弃了教学备课的主体――学生和教学环节设计,这方面的失误往往是课件设计中最致命的。如果课上只是依靠课件领着学生去学习,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课件就无法往下进行,而课堂环节也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此外,对教学环节把握不准导致按钮设计混乱,如“新授”等,也会使使用者和学生造成误解。还有些课件实际上等于课堂实录,大段大段录下教师自己的分析、讲述,特别是对段落、篇章的总结;在板书设计上,图案、线条也是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自己的教案。这种替代教师讲课内容或是“原版”的教案设计,不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给教师随机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留出空间和余地,恰恰违背了语文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本意。

2.教师的课堂地位不应让位于课件。教师的课堂地位不应让位于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无论有多先进、方便、快捷,它都只能是一种资源、工具,绝不应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现在,一些教师从上课之初就把自己定位于电脑的操作者,而把学生全部让位给了多媒体课件。学生完全和电脑屏幕进行交互学习,人与人交流变成了人机交互。虽然利用多媒体课件后,教学形式可以实现多样化,但这是不可取的。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让位于课件,还会造成情感教育的缺失,使语文科目的“人文性”消失殆尽。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在课堂上需要的是一位可感、可亲的教师,而不要一个永不出错的冷冷冰冰的机器。如果教师是本堂课的导演的话,那学生就是演员,而课件只是道具而已。导演要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以最大的舞台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件只是能够帮助导演和演员发挥的最好道具罢了,绝不可能代替了导演的位置。

3.先入为主的形象定型性。形象大于思维,语文教学的形象思维性大于逻辑思维性的特点决定了在教授语文课文时应忠于原著的作者意图,带领学生们进行形象思考,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并对文中的形象进行还原重塑。或是徜徉在优美如画的散文美景中,或“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林妹妹”,在牵人心魄的小说中,即便是“千人千景或千人千面”那也能达到有益的思维形象性训练。而有些教师往往上课之初就调用多媒体显示影视题材中的荧幕形象,以帮助学生们进行形象思维。可这种做法往往给学生们造成先入为主的形象定型,造成的后果是提起“某篇散文的优美景象或小说中动人形象”,学生们的头脑中只会有一种定型形象,而不会有语文课那特有的多样思维形象性,限制了学生们的形象思维。曾有位教师在分析《边城》中的人物翠翠的性格特点时,先是用多媒体课件放映了一张电影《边城》中的剧照,然后让学生们对照着图片结合课文分析人物性格。课上,学生们对这幅图片很感兴趣,发言很是踊跃,可总是围绕图片来论述。课后,询问上课的学生“翠翠”这个人物形象,学生们的回答也基本上是那张剧照人物形象的“翻版”,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反而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4.符合课文实际,切忌贪大求全。在语文课堂上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在制作时应注意,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应当本着为突出重点、难点而服务。小而精,针对性强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课件也是应当提倡的,不一定非得盲目追大求全的课件。那样只能是费时费力,华而不实。譬如,有的语文课件在介绍背景资料时,往往会求大求全,大量调用音像图片资料,这样势必冲淡主题。又如,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边城》和《荷花淀》是两篇优美的诗化小说,尤其那遍布篇中的优美景色很是引人入胜,这时如过多地放映景色图片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偏移,使得课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重点偏移,而影响课堂教学计划。

5.课件设计的细节适应性。有些连设计者都没太注意的小细节,却有可能影响课件的整体教学效果。

(1)文字背景设计,应做到文字大小适宜,背景颜色适意。当然也视多媒体教学环境而定。课件中文字大小是否能够调节,多大号的字体适合大屏幕教学面对全体学生,都是课件制作者应注意的问题,否则上课时学生看不到课件中的文字,就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背景颜色或图片也不应喧宾夺主,图片背景不宜太过花哨,否则不能突出主题,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纯背景颜色不宜太亮或太艳,否则会影响学生视力。单机大屏幕教学与网络教学所需要的文字大小、颜色又都不相同。

(2)活动图标的干扰。有时为了标示连接或翻转,有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很多语文课件在页面中都设计有一个活动的或翻转的图标,它对理解无任何帮助,但又必须存在,所以应放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切忌不要让图标运动或转动,以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典型的干扰,设计者应意识到这个问题。

(3)选择按钮的指向性不明。有些课件除了设计者外,谁也不知道页面的按钮是干什么用的,怎样使用?学生们在和课件交互时也无法明白各种按钮的功能和作用,也会影响到教学。所以按钮的指向性应明确,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与课件的交互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因军.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误区[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边城教案范文第4篇

一、时下教学的低效状况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许多教师往往把目标定得很全面,很高很大,目标常与实践落实存在较大的差距。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性不强,与教学计划和教案上设计的不符。随意性大,缺乏紧凑有序的教学节奏,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教案上定好的教学目标到课堂上被弱化,甚者虚化了。其次,课堂氛围上,假热闹空效果现象多,特别是低年级,或程度稍差得班级,不用心的大声朗读及随意附和,甚者哗众取宠者时常可见。学生漫无边际的讨论,加上光声电一体化的多媒体演示,让课堂绚烂多彩,声情并茂。而究其效果,学生热闹了视听,心智的开启却很少。最后,老师常做的作业是记忆考查,多停留在浅层次的训练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迁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落实到考试上,自然识记部分还不错,但当涉及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就不理想了。

二、突破有效课堂教学瓶颈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一个包容知识、能力、情感的师生互动活动。教师如导演,他将演员、剧本、背景、表演等舞台元素进行整合起来,学生即演员在导演的引导下,体验剧情(教材),恰当表演(学习和感知),最后成功上映(考试和评价)。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旧有模式,做了有效教学的尝试。

(1)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处理

教育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是让有准备的教学达到一定的目标”。每个学年的教学大纲已经将教学目标确定,教师在开学初,需将大纲中的考点及大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单元和课文甚至课时中去。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大目标,在每个课时教师当具体完成的目标在行课前必须烂熟于心,并且将其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及方法体现在教案中,每课时尽量目标的设定尽量做到少而精,这样有的放矢,集中时间和力量突破实现教学目标。并且三维目标力求做到明确具体,可观察,可量化。在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上,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难易适中,容量适当,不是用目标去要求学生,而是根据学生适当调整目标,提高或是降低要求。

例如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将三维目标分解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侧重小说的主要情节,采用学生概括情节比赛,学生打分后完善补充的方法;第二课时侧重分析林冲的性格发展变化,围绕“逼”字,师生共同寻找相关信息。使学生对于封建社会的社会现象有较为充分的理解;第三课时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环境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对于较好的班级还可以结合水浒其他的经典环境描写运用课堂掌握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训练。

(2)教学环节设计力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A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语言学科的教学首先要求有和谐轻松地语言氛围,才有益于产生浸润性效果,教师走上讲台就要保持亲切平和的情绪,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感染带动学生的情绪,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关注新闻时事,走进教室的瞬间如板报的变化,某位同学课桌上的一个细节,都是老师营造良好氛围的包袱和契机。小品演员受欢迎是因为他的言语魅力和动作滑稽,教师树立个人魅力也可以参考借鉴。

例如在教授《边城》时,我播放了今年暑假去凤凰古城拍摄的照片,学生们对于如诗似梦的边城风光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远古纯朴的湘西画卷之中,为我介绍边城里所发生的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在教授《雨巷》时,我无意穿了一件紫色的T恤,在赏析丁香姑娘前,由我衣着的色彩切入,自然而富有机智。

B先声夺人的导入设计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设计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知识探求欲望。有助于主题的自然切入和过渡。精彩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境、悦耳动听的音乐,启人心智的发问都是很好的导入方法。

C 创造浓墨重彩的高潮

一堂课40分钟,学生很难做到时时刻刻都认真听讲,教师就要在安排重难点上有所侧重,不是平均用力而是做到张弛有度,起伏适当。作为重点和难点应当设在高潮环节。教学高潮是教师有意创设,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环节,最能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环节。教学高潮的设计可以是课前悬念的解答,可以是巩固重点知识的游戏或是竞赛,可以是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争辩,还可以是师生情感的高度共鸣。

D 设计回味无穷的延伸美

刘勰对于写作的要求是“风头、猪肚、豹尾”我想一节好课也应当做到这三个环节。作为最后阶段的延伸和拓展,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环节,也是新旧知识衔接的纽带,也为下一课时的学习埋下良好的求知欲。同时结尾的设计还可以是由课本向课外的延伸,由学习向评价的过渡,由教师引导向自主探究的飞跃的过程。具有回味无穷的美尾采用以下这些方法如:课内知识的课外联系、用歌声渲染的情境、学生温故探新的预习等。

(3)评价反馈机制的多样性

评价和反馈是教学过程的小结和反思,是检测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环节。传统的评价有练习、作业、小测和考试等。这种实行许久的方式有其可行性,可以保留。但还可尝试新的评价机制,如 课后口语交际运用实践考察、学生学习心得的撰写、学生设计小测题考学生、学生课外发表的文章、等,都可以以量化的方式计入学生的学期考评分数中。摆脱以一张考卷评价人的旧有评价模式,改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

实践证明多元的评价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建立良好的自信心,促进新一轮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堂课是否成功是否高效,不应当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的评价,应当有更加丰富的评价体系,它 不但包含知识的、能力的评价还需有情感及价值观的评价。它不当由听课老师的评价,更要听学生的评价。让学生说出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能力,体验了什么情感,参与了什么环节,还有什么掌握的不理想,如何改进。让学生有教得对象变成教得主人。

(4)留足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时间

叶老说“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习才是更为成功的教育。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教学前、中、后整个过程中来,我感到学生有无限的潜能。我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参与我的导语设计、预习题目的设计、课堂游戏的设计、课堂练习的设计、课后作业的设计及反馈方式的设计。在这一合作学习中,学生研究了课文,发现了难点,锻炼了创新意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教师完善了教学设计,发现了教学中的不足。

边城教案范文第5篇

【教材内容】

《边城》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专题四的一篇选读(自读)课文。该专题以“慢慢走,欣赏啊”为主题,倡导以“活动体验”为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材料,开展语文活动。《边城》作为“永远新的旧故事”的小说模块选文,被要求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境界,感受小说的情节美和环境美。”编者希望学生在进行这个专题的学习时能够概括提炼鉴赏方法,在鉴赏活动中通过自主阅读、互相交流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从来提升审美体验。

《边城》作为“京派”小说家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作品,讲述了地处三省边界的边城茶峒所发生的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卷。《边城》既是一部带着悲痛情绪的怀旧作品,又是背后隐伏很深悲剧感的温暖作品。

课文主要选取《边城》第三至第六章。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初遇傩送,并在内心激发强烈而含蓄的爱情伏笔,第五章补叙翠翠巧遇天保,但翠翠心有所系,隐隐透露出某种结局的悲剧意味,第六章在叙事上又回归现在,迎亲队伍撩拨翠翠情思。

这四章小说在时间上回环往复衔接天衣无缝,然而由于篇幅较长,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可以“长文短教”,抓住一个点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

【学生基础】

这篇课文作为一篇节选小说,篇幅长、叙事散文化,主题内涵丰富,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如果不能够静下心仔细阅读体会,容易错过文章的优美与深邃,而教师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是后续文本探究的关键所在。

基于高一学生年龄发展的阶段特点,如果能够从人物形象分析入手,结合主人公与阅读者身处相似年龄阶段的这一共同点,在拉近主人公与阅读者的心理差距后,再带领学生探讨,美好人物的“悲哀”以及从中引发的悲剧感,让学生从自身年龄出发体味这种“悲剧感”,以及作者有意而为的“哀而不伤”的理想化诗意描写,就能使我们对《边城》小说的分析事半功倍。

【教学设计的重点及基本思路】

《边城》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对小说“人物美”的分析上,根据李健吾先生对《边城》的分析,他提出:“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而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别人看。”

教师可以从这两点出发,先带领学生分析、感受小说主人公洋溢的美好的品性,做所谓“人物美”的教学环节设计,再适当提高教学层次,在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础之上设置“悲剧感”教学目标,分析当美好人物被置于“悲哀”境地之后,作品所呈现的“悲哀”的艺术力量和感染力。最后简单补充,面对悲剧,小说主人公最后仍旧选择了等待与希望――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这种“哀而不伤”的艺术处理手法成为京派小说《边城》的一大亮点。

在具体教学设计上,笔者将结合学生喜看故事的学情,着重通过对翠翠、傩送“端午初遇”的情节做分析,再进行文本细读,先鉴赏傩送、翠翠两位小说人物的美好品质,再略讲悲剧艺术,主要激发学生课后对《边城》的阅读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阅读小说文本,对小说主要情节有大概了解。

2.通过细读第四章翠翠、傩送“端午初遇”的情节、略读其他章节对翠翠、傩送及爷爷等小说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美好品质,进行品味。

3.感受当美好人物置身于“悲哀”境地时所产生的“悲剧”力量,以及某种“哀而不伤”的坚守。

【教学内容】

1.大概了解沈从文作为“京派”代表作家的一些文学主张以及他在《边城》的践行;

2.大概了解《边城》主要故事情节,大致把握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

3.对小说人物的“成人之美”进行分析把握;

4.在“成人之美”基础之上分析悲剧与“哀而不伤”;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读细节及语言,感受人物的“成人之美”。

2.难点:理解“成人之美”的悲哀与“哀而不伤”的坚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阅读节选课文,完成如下填空,并陈述理由:

这是一个关于( )的小说。

二、教学导入

1.检查预习

这是一个关于( )的小说。

设计意图:小说主题本就不是唯一,《边城》作为一篇“长文”,可以从“风俗美”、“环境美”、“人物美”等方面进行探讨,预设学生答出“爱情”、“等待”、“孤独”、“民俗”、“少女”、“成长”等答案,主要的答案还将集中于“爱情”,此时可以大致引入《边城》的故事简介,再引导学生细读第四章,翠翠与傩送的“端午初遇”。

激趣:翠翠与傩送第一次的相遇不同于寻常“娇羞”少女与“英俊”男子一见钟情的“和美”,翠翠甚至因心中焦急,还骂了傩送一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但是这次初遇却使翠翠念念不忘:翠翠同她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什么原因,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请同学找出翠翠与傩送相遇时的对话、神态、行动描写,思考背后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三、体味“初遇”与“成人之美”

(一)请学生找出两人初遇的对话描写,分角色朗读,拉近与故事人物的距离,思考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那人才注意到翠翠。码头上已无别的人,那人问:

“是谁人?”

“我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翠翠轻轻地说:“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那男的却听得出来…,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待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那人才注意到翠翠”、“我是翠翠”的“才”和“是”的用法有何特别,“是”能不能改成“叫”。(参考答案:或许此时的翠翠美丽却“不甚起眼”,但她本人对自我具有某种“认同”,而这种自我意识或许暗示了她今后面对爱情时的一种态度。)

2.“轻轻的说”与“便带着笑说”能够表现出人物怎样的神态和心理?

3.结合上下文的人物描写,对比傩送面对水手调笑“你这时捉鸭子,将来捉女人,一定有同样的本领”时“水上那一个不再说什么”的稳重,和在面对翠翠时,“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的逗弄和“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的耐心,以及“男的以为…放肆的笑着,不见了”的“放肆”;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开朗自信沉稳)

4.傩送被翠翠“骂走”之后,派人送翠翠回家,分析这一举动背后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负责任)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这一章让学生细读文本,学会从文本中概括归纳出人物性格,体味人物纯良品性,为后文的“成人之美”做概括铺垫。

(二)总结人物性格:

“端午初遇”主要体现出翠翠作为情窦初开的少女的某种娇羞和活泼的情态,表现出傩送既沉稳又爽朗的一面,并且富有责任心。

1.引导学生分析本章最后一段话,翠翠生气爷爷留自己一个人,“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做声。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提问学生,“那一点儿埋怨”、“看明白…就完事了”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翠翠怎样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懂事)

总结:无论是责任感还是懂事,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于把他人放在考虑之前,引入概念“成人之美”,板书。

2.提问,爷爷为什么会留下翠翠一个人看龙船?为什么在龙舟这天爷爷不直接不摆渡?为什么找了人替之后,还要自己再返回?

引出爷爷的尽责,以及为他人考量“溪边的那个朋友,也应当来看看年轻人的热闹,回去一趟,换换地位还来得及。”“人既醉倒后,祖父为了责任又不便与渡船离开,留城中河边的翠翠,便不能不着急了。”“祖父静静的拉船过对岸家边时,要翠翠先上岸去,自己却守在船边,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来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去。”

概括出爷爷的“成人之美”,其实原文中很多处的描写都体现出小说主人公的“成人之美”,而这成人之美或是沈从文有意为之――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四、体味“成人之美”的悲哀

(一)沈从文的牧歌小说的“哀愁”

沈从文曾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边城》作为一个至纯至美的文本,可是里面的隐隐不安却时有流露,当爷爷留下翠翠一人的时候,翠翠看着落日,“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翠翠望着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假若爷爷死了?’”;当听闻河边水手说混话,翠翠心里跑出的第一个想法是“爷爷死了呢”,且这个想法“便占据到心里有一会儿”。

所以说,《边城》一直被某种“不安”所笼罩。而这里的不安似乎更多的指向翠翠最后命运的“悲剧”。

(二)《边城》故事情节的某种“悲剧”

1.请学生阅读《边城》小说情节简介,概述出各位小说主人公“成人之美”而导致的“悲哀”。(参考答案:相依为命的爷爷为翠翠操心,而最后却死于雨夜;两兄弟互相为了“成全对方”,一个离家出意外,另一个面临“情义两难”的局面也离开翠翠,因而最终导致翠翠爱情的悲剧…)

总结:一切都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

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惟其良善,我们才更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然带在人物气质里的。――李健吾

2.引入鲁迅关于悲剧的定义:“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

请学生结合文本情节、小说人物个性说说怎么理解这句话。

总结:《边城》里面都是“至真至纯”的人,但最后所导致的“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摧毁给我们看,这种“悲哀”在我们内心所引起的共鸣比普通故事更加深刻。

五、品鉴“悲哀”的“哀而不伤”

请学生读《边城》最后一段“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思考如果调换语序,“这个人也许明天就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了”有何不同。(学生讨论)

总结:“也许明天就回来”侧重于“希望”和“等待”,寄寓了某种“哀而不伤”,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温柔更具艺术的感染力,更体现出人性的健全。

结课及作业布置

1.提问同学,之前有没有学过类似“成人之美”而导致的某种“笑中带泪”的“悲哀”艺术效果的文学作品。(参考答案:欧・亨利《麦琪的礼物》《最后的长春藤叶》;余华《兄弟》等)

总结:“成人之美”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故事架构。

2.作为沈从文的代表名作,《边城》深邃优美,清新而温厚,请同学课后找出原著来读一读,思考其中的“成人之美”与“悲哀”。

【板书设计】

边 城

沈从文

傩送

翠翠 成人之美― ―悲哀― ―希望(哀而不伤)

爷爷

【教学设计特色】

重点突出。本教学设计以“成人之美”为重点,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将“人物美”落脚于“成人之美”的“良善”,再在“成人之美”的基础之上为下文的“悲哀”和“哀而不伤”做铺垫。

层次分明。每一步的教学设计,从“成人之美”到“悲哀”,再到“哀而不伤”有目标有分层,上课逻辑也能较好的进行把握。

紧扣文本。全部上课内容均通过文本细读有理有据进行分析。

边城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学;语文课堂;教学技巧

后茶馆式教学是近几年由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是结合新课程理念,在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汲取茶馆文化中的情景多样、文化多元、服务多层、方式多变、互动多向、管理民主等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有效推进教学进程、注重思维引导与点拨、实时调控与反馈等途径,努力解决茶馆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体察这一理念,我选择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的《边城》进行教学实践。为体现以学定教的宗旨,我抛弃了原来的教案,在课前几天搜集学生在阅读《边城》时遇到的问题。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围绕小说的写作背景、情节、主旨和写作风格四个方面提问,并将问题写在纸条上汇总到老师手里。然后我将学生的问题大体按这四个方面归类,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简单的问题留待课堂当堂解决,一些比较复杂、需要借助参考资料的问题事先布置给学生,让其回家查阅并写成小论文拿到课堂进行交流。另一方面,我则依据选出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备课内容。对比以往着重讲《边城》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收集上来的学生的问题却主要集中在小说情节方面。他们不明白翠翠为何不大胆告白以致让自己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不明白爷爷在翠翠的婚事上态度为何忽明忽暗,也怀疑茶峒的民风是否真的如此淳朴善良。而在艺术风格方面,有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觉得《边城》写得很普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它?请问它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应该说这些问题已较为充分地暴露了师生间的差异,体现了90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趣味。教师作为成年人,与学生的代沟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我们长期漠视这种差异,而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安排教学,从而让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造成与学生更深的隔膜。

正式上课用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就一些浅显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主要是关于情节方面的。在“为什么翠翠对二老的好感要强过大老?她为何不及时袒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问题上,学生表现活跃,能够根据文本细节和边地风俗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碰到两个问题:第一,由于《边城》是中篇小说,课本只是节选,除了少数学生曾在假期完整读完过小说,大部分学生对文本显得非常陌生;第二,本节课筛选出四个大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将每个问题逐一抛给学生,教学方式显得呆板。第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对学生的自觉性估计过高,以为他们必定会利用国庆假期将小说看完。第二个问题则是因为备课不周,对教学内容思考得较多,对教学方式思考得太少。因此,第一堂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基本上是老师在做普及性的介绍。

第二、三课时,就小说创作意图、结尾艺术、悲剧成因、艺术成就进行深入探讨。这几个问题事先已布置给学生,每一大组负责一个问题,写成四百字左右的小论文。课堂教学则按每个小组负责的问题依次进行讨论。学生准备得较为认真,既查阅了相关资料又融入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其中不乏相当有水准的发言。发言过程既有师生对话、也有生生对话,课堂气氛较为热烈。由于这两堂课讨论的问题都有一定难度,而高中生的阅读方式更多是感性的、体验式的而非理性的、研究式的,所以,最终学生参与讨论的广度与深度都不够。主动发言的少,独抒己见的少,针锋相对的少。生生之间的相异构想没有得到显现,期待中后茶馆式教学七嘴八舌议论的场面也没有完全实现。

反思这次教学,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多。整个教学设计贯彻了以学定教这个大的方针,课堂中实施了读、练(写)、议、讲四个环节,教学内容是能够吸引学生的。由于教师事先对提问进行引导、对问题类别进行归纳,教学主题不明确、教学过程自由散漫的现象得以避免。课后调查也表明学生在学完之后对《边城》的好感有大幅提升,对沈从文也有更深入的认识。之所以没能形成宽松、自由、热烈的讨论场面,原因有三。第一,选择的教学篇目欠妥。《边城》在课本中是节选,只就节选部分展开讨论内容单薄,但学生要阅读全本小说又往往受条件所限。《边城》是文化小说,注重抒情气氛的营造,人物、情节都不复杂,所以学生很难展开针锋相对的讨论,基本上只能自说白话。第二,教学活动设计过于单一,单纯的提问加讨论模式很难维持学生长久的兴趣。第三,问题设计欠妥。问题太多使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问题太大又未能贴近高中生实际学习能力,最终还是只能由教师主讲。

总结以上教训,我的体会是,在语文课堂运用后茶馆式教学应精心选择篇目,争议大、问题集中的篇目更适合此种模式,比如《雷雨》《孔雀东南飞》《宇宙的未来》等。教学活动设计应该多元化,除讨论外还可采用播放视频、录音,展示实物,学生表演甚至实地参观等方式,以贴近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后茶馆式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应该积极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边城教案范文第7篇

一、成长期:由初登讲台到合格教师,读书入格 新教师从初登讲台到成长为一名基本合格的教师,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时间的磨炼。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中学的新课程教学实际不相吻合,知识需要转变。这时候,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书――把知识教下去。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读使自己尽快入格的书――优秀教案、教参。

教学是一门科学,自有其严格的规律。孟轲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新教师而言,优秀教案、教参就是规矩,就是蓝本,就是引导。一个设计优化的教案,一个名师的经典教案,常常能给人,特别是新教师以启迪,就像城濮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优秀战例给军事家的启迪一样。教参,顾名思义,就是给教师教学提供参考的资料,对新教师而言,就是某个问题理解的标准或者几种可行性理解的汇总。新教师把优秀教案、教参奉为圭臬与楷模,未尝不可,更无可厚非。田园牧歌式美文《边城》的教学对于新教师而言,未必拿捏得准确,教参中作者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观念、作家写作的特殊背景等资料可以帮助理解。新教师如果能认真读一读,知晓了,肚里有货,课堂上就不会犯错。也许就能够带领学生通过参透他们真挚纯美、充满关爱的心灵世界去呼应作者田园牧歌般的心灵诉求、生命追求,去感受人生本色质朴而唯美的生命主张。

教学又是一门艺术。任何一个好的或者比较好的教案,都不可能而且也不应该适用于所有班级。社会动态不同,教学能力不同,施教目的不同,学生水平不同,教学设备不同,死搬优秀教案的刻舟求剑式教学要不得,需要新教师审时度势、精心揣摩、巧为应变。应变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应变能力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快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成熟期:由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读书入行 一名基本合格的教师意欲早日成为教学的骨干,必须自我反思,自发科研,自主学习。这里重点要说的学习,就是读书,即深入读好教材,准确读好大纲,广泛读好“大语文书”。

(一)读透教材

就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品读文本很重要。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作品与文章中的许多内涵是需要细细的品读、感受、体悟才能获得的。语文教师应当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文本,在对文本进行处理时,不应该轻易地让其滑过去,而应该像犁地一样认真地、细细地“犁”。语文教师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这种能力强调原创性,摒弃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直接拥抱作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与作者、作品、编辑对话,进而生成真实的阅读体验。否则,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浅白解读地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结论灌输给学生,那么,课堂信息量小,解读视点单一,浅层次地重复现成的观点,文本阅读的价值自然就单薄。

(二)读准大纲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科考试说明》,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准绳,必须读好读准。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教学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及课程评价等,在备课前务必认真学习,反复领会,全面掌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才能使得自己的教学具有整体性,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和运用教材,保证教学质量;依据“考试说明”进行指导性复习,解读考试大纲,才能在指导学生复习考点这盘棋中,知晓什么时候该复习哪个考点、哪个考点最重要,才能使得学生牢固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点和能力点,保证学习效果。 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教学历练,在学生的视野里,骨干教师们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课堂思路清晰,施教方法得当,教学资源积累丰富,所教学生能够在学业测试中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取得学生较高的信任度。因为已收获了自己的预期评价,相当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教师职业倦怠,进入其专业发展的缓慢期,而一个有所追求的教师,企望成为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的教师,必须广泛地阅读与吸收教育理论,进入有初步教育理想的境界。

对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区分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依据,也是评判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对前沿的教育信息的了解,是评判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标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继续获得专业发展,就必须有意识地阅读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前沿的发展信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张志公的《语文教学论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从世界级大师们的理论精髓中获得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施教能力,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

教师只有比较系统而完整、扎实而精深地掌握语文教育理论,才能比较自如地把握语文学科,使语文知识活化,充分展示语文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的张力,发掘学生的语文潜能,引导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而教师本人也就能够在自如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学生被他们的教学风格所吸引、迷恋,语文学科成为学生的最爱,他们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和热爱的老师;他们成为同行、粉丝们敬佩和学习的名师。

四、成功期:由教学名师到教育专家,读书入化 能够成为教育专家的中学教师尽管凤毛麟角,但也并非无人能企。而要达到这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高境界,实现由教学名师到教育专家的跨越,读书依旧是重要的抓手之一。这一阶段所读的主要是学科建设、教育思想方面的书籍,通过读、思、行,内化为他们的心理品质、唯美追求。

边城教案范文第8篇

一、注重细节描写,让人景变得“栩栩如生”

沈从文创作的《边城》语言如天籁,既是具有山野气息的乡土语言,又是具有浪漫神韵的诗化的凝练语言,娓娓叙来,余韵久存,如山泉涓涓,小溪潺潺。苏学林描述沈从文的语言文字为:“远不肯落他人的雀巢,永远新鲜活泼,永远表现自己。”因此,沈从文通过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结合自身深厚的语言功底,采用细腻、温和的语言手法对人物、景物做了极其细微的描写,使得人景“栩栩如生”。

(一)爱在心口难开――人物描写

在文中翠翠是一个纯真、可爱、纯朴的少女。少女心扉初开的她在合适的年龄,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碰到合适的人。内心对心上人二老的想念未曾停留片刻,对他的状态也是时刻关注着,想要向他表达自己的爱意却只能深深埋在心底。翠翠的这一切表现作者并没有用语言直述,而是通过各种细节描写娓娓道来。

如节选部分中当守船人和翠翠对话中讲到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时,她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这里对翠翠嘴唇的细节描写,表现出她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虽嘴上不谈,但内心充满了对二老的爱意。又如当祖父拿天宝试探翠翠时,但翠翠只是注目溪面的薄雾,仿佛看到了一种什么东西,轻轻的吁了一口气;当祖孙俩愉快地调侃完前年的端午节以后,翠翠只能“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这里通过动作描写暗含了翠翠有心事,或许是想和这位年迈的祖父说明自己的心上人是谁,又或是想让祖父去试探一下二老,但她最终还是藏在心里。这种浅淡得无以察觉的爱,这种爱在心口难开的爱,甜蜜中带着忧伤,这种感觉超越了时光,抵达我们心灵深处。这也道出了在当时闭塞的湘西边地,新的婚姻和恋情观念还未潜入时,在她的意识里,传统的婚姻和恋情更符合自己,因此她只能以沉默来对待一切。

(二)人文和谐美――景物描写

沈从文文学世界中的一个核心方面,是一种经久不息的人文和谐美:传统文化与人的和谐统一,自然景物与人交融共存。他一直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要有一种尊崇自然、尊重命运的态度,要摒弃都市里被人们崇尚的一切名与利。他笔下的宁静淡泊的湘西风情,浓厚的湘西文化,原始自然的生态无一在他的描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节选部分中的“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到“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作者对龙舟外形、赛者形象作了细致的描述。龙舟壮美,小伙健朗,鼓声擂动,欢呼震天,把这一盛会特有的热烈场面表现得真真切切,充分显示了湘西地方特色。同时告诉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在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既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利益而忽略人文,又不能只知追求眼前利益而破坏生态平衡。

又如“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绑着的大筒烟火……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散着满天花雨。”作者对鞭炮细微的描写,突出了湘西新年热闹景象。但如此之美的景色仍无法掩盖翠翠对那个端午的怀念,相比之下,更是道出了以翠翠为代表的湘西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

二、善用对比,让文学作品“别具一格”

一篇文学作品,素材的选择和情感基调的确定都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书生、乞丐都代表着社会人物的缩影;不管是欢快、愉悦还是凄凉、惨淡都体现着作者的情怀和对生活的表态。恰当的素材取舍会让作品主题更突出,精确的情感基调会让作品更深入人心。

(一)偏偏独爱端午节――素材的选择

对小说本身而言。在中国有三大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但作者只选择端午节作为重点描写对象。原因在于在湘西,秋天不但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恋爱、结婚的季节,端午节划龙船人人竞争,既为节日欢庆,又为博得少女的心扉。作者需要借助一年一度的端阳划龙船来显示翠翠的感情变化,也需要借用这个来描绘翠翠的爱情觉醒。因此相比其他两个重要节日,端午节更能营造出一种恋爱的气氛,也更显示了当地人和自然的特殊风俗。这也是小说《边城》独特的魅力,是博得众人眼球的一个特色。

(二)等待的爱情――情感基调的确定

对当前社会形势而言,《边城》节选部分有一段翠翠和傩送的对话,场面含蓄、婉约,充满东方古典美。后文大篇幅描写翠翠对傩送的关注、想念,但时隔两年都没有道出自己内心的那一份爱意。作者察觉到这种对爱的执着和守候在当今社会很缺乏,因此作者为了留住这份纯洁的爱情,缔造了翠翠这一完美的角色,通过描写翠翠的爱情故事向大众传达一个信息,告诉大家放慢脚步耐心等待爱情的降临。这种纯洁的爱情观相对现代社会来说,就如一股清流般,激起青年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才使得《边城》被年轻男女们一遍一遍捧阅。

三、《节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对学生学习上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节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两点,一是懂得细节描写,既包括人物描写,还包括景物的描写,两者相结合,可以使人物性格更生动形象,更能渲染气氛;二是善于通过对比,选取对作文更有利的素材,为作文确定更合适的情感基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具代表性。因此为了让教学内容发挥其更好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中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认真阅读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查阅大量资料,结合学生特点,制定详细教案,真正做到行之有效地教学,真正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中所包含的价值。

通过对《节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的浅谈,可知任何一部作品、一篇文章、甚至是一句话,要想成为经典,需要通过精雕细琢,需要进行入微细致地描写,需要对各个素材进行衡量,需要对现实与理想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将人物、景物描绘得惟妙惟肖,才能让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才能让人们对此有爱不释手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顾丹萍.例谈语文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J].文学教育(下),2014,(10).

[2]谢爱琴.对《边城》教学中的理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2,(1).

边城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案教学; 认识; 实例; 反思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仍摆脱不了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指出:“反思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一点是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中的失落。”课程改革主张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理念。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育理念指出:传统的“指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非指示性”语文教育对此作了反拨和颠覆,这个教育理念的实质是以人为本,坚守对话态度和人文情怀。这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形式不再是为了建立教师的权威,不再把学生当成听话的工具。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实际的需要,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转变刻不容缓,只有改革,才能让语文教学重焕生机与活力,才能让学生真实地成长。

一、对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

所谓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老师既定的学习方案指导下,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地说,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其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提供给学生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性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总之,学案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语文学案式教学”与传统语文课模式相比区别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与学案式教学有着质的区别:前者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前者主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截然不同。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案教学模式示例

“学案式”教学,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将“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认为其特点应该是“多边互动、师生有效指导、自主创新学习。”

下面我以《边城》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试一试,看谁字音读得准。

喁喁 黑黝黝 焖菜 碧溪 傩送 涎皮 甬道 莞尔 蒿艾 角隅 胡诌 茨滩 碾坊 茶峒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节奏划得明,课文读得好。

朗读第四部分高潮与尾声段落——翠翠与傩送的见面;引导学生模拟朗读,读出语气。意在涵咏文章,揣摩细微

活动三:寻一寻,看谁美点找得多。

1、分析风景美:学生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内容;学生诵读,描述找出的内容。

2、勾画关系。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回答在本文中“青年男子”“妙龄女子”分别指谁?围绕在他们身边还有那些人?划出人物关系图。

活动四:体会人情美,人性美。(小组讨论)

1、写了什么

(1)指出小说“写了什么”?

明确:以“爱”为中心,围绕一个“爱”字展开一件件故事。

(2)课文中体现了哪些“爱”?

明确: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

(3)这些“爱”中所突出的是: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

2、怎样写的

(1)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划分情节脉络。

明确: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2)“薄薄的凄凉”——隐约的内心波动,无法勃发。

“胡思乱想”——摆脱不掉的情思,莫名其妙。

“忽然哭了”——无处言说,人情质朴。

心里沉重——入情渐深

本课亮点是采用“学案”教学,教学中,我感到“学案”比教案更优越,更受学生欢迎,原因在于: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明确要求。学生上课不是只带着两耳去听课,而是带着问题进课堂,有目的、有计划地去交流和解决问题。学习的内容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自己“发现”、“探究”出来的,意在促进学生从过去的“动耳听、动眼看”的被动听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既“动眼看、动耳听”,也“动手做、动脑思”,逐步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流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师而言,不再意味着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对学生而言,上课不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课堂不再是单纯追求掌握课本知识的地方,而是成了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的操练场,教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边城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脱离学情 长远发展

高中尤其是所谓理科学生之所以还耐心上语文课,重要的是高考150分的分值太大,本该生动活泼、包罗万象的语文课堂显得苍白无趣而又无可奈何。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以下是关键因素。

首先是教法僵化,脱离学情。主要表现为严格按照教材,尤其是教辅教案,自己不质疑,不越雷池一步,也不允许学生“离经叛道”,更不许怀疑设定好的答案。一篇简单的学生完全可以看明白的课文,非要按部就班地把设计好的问题和答案充满激情地和盘托出,然后期待学生全身心地配合。比如汪曾w先生的《跑警报》,其内容很简单也易理解,只要介绍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那么学生完全能自己读明白并且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可按照教辅教案的设计,需要两个课时,而且要学生在每个情节中都归纳出“表现的是我们民族的韧性”这个特点。一个挺有意思的文章学生看完也许会有很多想法,如学生对在防空洞里谈对象这个情节很感兴趣,会提出诸如国破家亡、丧志等看法,老师如果抓住这些课堂资源,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想象力,语文课堂至少会让他们有参与感和成功感。又如《平凡的世界》、《边城》在高中课本中都是节选部分,学生对整部小说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的,不可能对人物和主题进行准确的概括与总结,只要对节选部分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就应鼓励和引导,但最终却必须汇总出一个程式化的主题思想,这无形中使学生反感。结果是老师如释重负地完成任务,学生茫然地接受语文课的“神奇”,长此以往,学生由迷茫到怀疑,以至于拒绝,自此语文课越上越尴尬。

其次,注重眼前,忽视长远发展。由于高考的冲击及平时成绩排名的压力,很大程度上,从高一开始就结合高考大量做练习,要么鼓励学生漫天背诵、记忆,使得学生无暇欣赏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不能慢慢品味一些经典的小说,更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而是一篇接一篇地精讲精练,生怕留下所谓的知识死角。如很多经典的现代诗歌,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都很有情致,学生肯定会被其中的优美图景打动,希望在这样优美的诗歌中徜徉、激荡,领略文字带来的精神享受,但高考不考现代诗歌,所以某些老师会以此为由大大减少对此的关注,最终背诵此诗了结。更可怕的是在教授鲁迅的文章时循规蹈矩――学生本来就头疼鲁迅的文章,像《春末闲谈》这样的杂文很有深度和厚度,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语言也不好理解。对于一些所谓揭示主题的语句和内容,学生可能有自己不同的即使是肤浅的理解,也不要生硬纠正,更不要着急把对鲁迅深邃的思想强加给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丰富,他们会有深切体会的。同样在涉及一些牵扯社会、历史等学生感兴趣或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情节和知识时,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品味,看似不务正业,却强化了语文意识,提高了文学素养甚至是人文素养,这对学生的后期发展乃至一生都是有影响的。试图在题海战术方面和数、理、化争夺时间和空间,看似取得一时成就,但周而复始,学生失去兴趣,对语文课若即若离,对如何学好语文课更是一筹莫展。

最后,只教“语”忘了“文”,忽视语文课承载的厚重。语文课往大处说是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就单从教授语文课来说也应有其高度和深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除了语文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知识的辅助。比如像《诗经》、《离骚》这些经典的内容,就是民族的文化瑰宝,远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就创造了如此动人的篇章,从中也能窥探出先祖们的生活和情感。先秦散文的纵横捭阖、博大精深,汉赋的铺成华丽,魏晋的风骨,再从唐诗到宋词、元曲的凝练、神韵,甚至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之后就是以鲁迅的文章为代表的现当代文学等,在高中课本中都大量涉及,面对此就不能只是背诵和分析课文,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文学体系,感觉到我们的民族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文学既丰富多彩又高深莫测,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既傲然独立又海纳百川,就像中华民族一样历经风雨而绵延至今。有效提高学生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兴趣,使得语文课堂既有知识又有情趣,还丰富多彩,发人发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正如高明的军事家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样,我们也应有战略眼光,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兴趣,用丰富的知识、激情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改变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允许学生在成绩上有反复,慢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语文课既内容丰富又充满神秘感。

上一篇:珍珠鸟教案范文 下一篇:拼音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