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云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09 22:41:54

描写云的作文

描写云的作文篇1

听了这个提问之后,其他同学也若有所思,大都又翻出了课文,仔细阅读、思考起来。

本文的环境描写确实很多,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环境呢?我向正在思考的同学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这一问题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回应,一个同学说作者这里是用自然环境来烘云托月,处处突出自然和谐之趣。如文章在写第一场景时写对歌的人“来自四方”,表现了人们的热情,对歌会的热衷。唱歌的环境是“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环境描写表现了对调子、场地的天然随意,充满了唱山歌随意、自然的风情。

他的这一回答也激起了很多同学的热情,这时又有一同学站起来说,本文中描写环境较多的第四段写赶马女孩唱歌,铺设的是“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还用山鸟的歌声和云雀的轻吟来给赶马姑娘伴唱。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无比秀丽、令人陶醉的景物,来烘托女孩所唱的轻松随意洒脱的山歌。山歌与美丽的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的民俗风景画。山歌与人们的生活、心灵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深入细致地展现了云南人民与歌密不可分的风俗民情。

另一个同学补充道:本文中的环境描写除了这些之外,第五段也较有特色。这一段是用场面描写来渲染气氛。这里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歌唱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参加者都身着盛装:“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场景描写,充分展现了云南人民对民歌的钟爱和珍视。

我看同学们讨论得如此热烈,又进一步总结道:其实,作者写《云南的歌会》目的不只在于写歌会,而是在于写云南是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沈从文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自己在文章中大量使用环境描写是错误的。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种哲学的观念支撑着他。那就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人生哲学――“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这种哲学观念具有多重含义,其中就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赶马女孩触目是山花烂漫,侧耳是鸟鸣悠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期耳濡目染,当然会出口自然,充满了淳朴本色美。所以,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从不吝啬自己的笔墨,他就是要对原生环境进行浓墨重彩描写。

描写云的作文篇2

关键词:多层次描写 比较手法 场面描写 细节描写

一、多层次描写

在描写中描写能力的提高是有方法的,描写的第一步是要安排好描写的层次,层次清晰了描写的风景才会给人一个完整的美感,才不会显得凌乱。

1.空间顺序

比如《火烧云》一课,作者先写地面上“小孩子的脸是红的,大白狗变成红色的狗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儿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一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然后又写到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再后面看完火烧云于是孩子们困倦了,回屋睡觉了等描写又回到了地面”。

2.时间顺序

文章开头部分写到“晚饭一过,火烧云就上来了”,中间部分“五秒钟之内”“再过两三秒”“这时候,火烧云已经完全下去了”等时间词语的描写。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晚霞,这种自然现象每个人都见过,每个人眼中的晚霞变化和心中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样,要把它栩栩如生地描写出来首先要安排好描写层次,作者就安排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个层次,时间是“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完全下去了”这一段时间里的变化比较完整。空间顺序从“地面”到“天上”再到“地面”。非常完整、有序地把文章写都干脆利落,值得我们学习。

二、比较手法的运用

在描写中运用比较的手法,彼此烘托,可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举文中两处比较的例子来学习这种写作手法。

1.第一处在第一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和第二段“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两段的段首进行了比较,突出作者心中最为看重的是故都的秋。

2.第二处是第三段对南方五处名胜的描写也运用对比手法,五处名胜的热闹与自己心情不相符,与清、静、悲凉不合。

3.第三处是倒数第二段作者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看,可能江秋与北秋各有特点,没有优劣之分,但在作者笔下却褒贬分明,轻重有别,正因为这样,才使作者显得可爱,文章也显得可爱,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有独钟,写景时才会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也正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才更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三、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在棋王一文中,场面描写是十分精彩的,此文也是一个场面描写的范例,可以学习如何写好一个有众多人物或事件同时出现的场面。

《棋王》分为主要场面和次要场面,主要场面是“盲棋大战”,战前场面“到了街上,百十人走成一片。行人见了,纷纷问怎么回事,可是知青打架?待明白了,就都跟着走。走过半条街,竟有上千人跟着跑来跑去。商店里的店员和顾客也都站出来张望。长途车路这里开不过,乘客们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一街人头攒动,尘土飞起多高,轰轰的,乱纸踏得嚓嚓响。一个傻子呆呆地在街中心,咿咿呀呀地唱,有人发了善心,把他拖开,傻子就依了墙根儿唱。四五条狗窜来窜去,觉得是它们在引路打狼,汪汪叫着。”战中场面“棋开始了。上千人不再出声儿。只有自愿服务的人一会儿紧一会儿慢地用话传出棋步,外边儿自愿服务的人就变动着棋子儿。风吹得八张大纸哗哗地响,棋子儿荡来荡去。太阳斜斜地照在一切上,烧得耀眼。前几十排的人都坐下了,仰起头看,后面的人也挤得紧紧的,一个个土眉土眼,头发长长短短吹得飘,再没人动一下,似乎都把命放在棋里搏。”这些场面描写每一部分又有主角与配角互相映衬、互相对照。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或喜悦、恬静,或悲怆、紧张,让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真实地展开活动。

四、细节描写

注重细节描写文章才会更传神。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社会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微末节的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有细致性、细小性、和细部性的特征。此法,笔触周密,细致入微;小处着眼,工笔刻画;截取一部,细细勾勒。

《鸟》中对鸟的声音和形态等细节进行了描写。“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候是独奏,有时候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这段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喜爱之情。

描写云的作文篇3

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直作为初中语文教材,文中,作者对“百草园”的景物有如下一段描述: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2001年,某地级市中考语文卷出了这样一道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夏天景色的句子是         。   其参考答案是:“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无独有偶,2001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某省“全省初中语文教学优质课观摩”活动。活动中,一教者在引导学生玩味上述语段过程中,作了这样的小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写的是春景;‘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写的是夏景……”;优质课观摩总结阶段,一位专家点评该课时指出:“教者分析景物描写的顺序到位……”(事后了解到,教者使用的《教参》就有这位专家参编的——《教参》原文写道:“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是春季的景色;“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是夏季的景色)。   不难看出,《教参》也好,优质课也好,专家点评也好,中考题也好,都如出一辙。那么,对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之景作这样的理解、考查对吗?我们只要多留心生活,多一点理性分析,答案应是:否。   笔者在此主要想探讨两个问题。   先谈鲁迅先生此处所描绘的是何季节之景。   应该肯定的是,鲁迅先生笔下的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绝不能用“春景”来概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绝不能用“夏景”来概括。   联系此“景”所在语段后面的文字,应当看到:鲁迅先生这里所写的应是开阔地带之景,是概写;后面所写的是狭长地带(泥墙根一带)之景,是详写。   “菜畦”何时“碧绿”,春季自不必说,然,只要对农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人勤地不懒,秋季的“菜畦”比春季的“菜畦”更“碧绿”,亦即秋菜比春菜颜色更青。“石井栏”是器物,一年四季都“光滑”,无所谓什么季节之景。“皂荚树”,也称“皂角树”,属豆科落叶乔木,书载最高可达30米,我国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生长普遍,一般树高5米左右,春季开黄白色花,夏秋季节可收成熟皂荚——用儿童的眼光观其“春华夏实”或“春华秋实”都不无乐趣,即使秋日树叶黄枯,冬日只有光秃树干,也无损于“皂荚树”的“高大”形象,因而,不能断其仅为春景。“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桑树在我国生长极其普遍,树干也极高。为了探究“桑椹”在江南绍兴几时“紫红”,笔者2002年春暮曾寻访了一回鲁迅故居,今年又通过笔友网上证实:“百草园”那里高大桑树上结的“桑椹”当在春末夏初时节“紫红”,是故,断其为春景亦欠妥。“树叶里”“长吟”的“鸣蝉”是在夏季,但“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却是春季独有。笔者虽生活在江北,但据我的多年留心观察,结合绍兴笔友描述,“百草园”那里“菜花”开得最盛当是清明节前后,而到了初夏麦黄时节,菜籽已收获囤仓,因此,“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绝非夏景。关于“叫天子”(云雀),《辞海》和《十万个为什么》都有相近描述:云雀,亦称“天鹨”、“告天子”,鸟纲,百灵科……春日鸣声嘹亮且多变化,常于田野、山坡且飞且鸣,直升至相当高处,又复敛声而下,迅速隐入草丛……,故而,“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乃春景无疑。   再说对鲁迅先生此处所描绘的景物及写景顺序如何界定。   既然“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不能用“春景”来概括,“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能用“夏景”一言以蔽之,那么,鲁迅先生笔下的这段“百草园”之景及安排顺序应如何界定呢?笔者以为可表述为:描绘 “百草园”开阔地带(主要是春夏季节)之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先写“静物”,再写“动物”;写“静物”,由低到高,写“动物”,从高到低。   此种界定不难理解。“描绘开阔地带(主要春夏季节)之景”无需赘述。“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从宏观的角度可视为静止的事物,姑且借用绘画、摄影用术语“静物”来界定,而“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四种事物从方位的视角上看则是由低到高;“鸣蝉”“黄蜂”“叫天子”属“动物”,其栖息物“树”“菜花”“草”从方位的视角上讲则是从高到低,其中“叫天子”栖息的“草”便是人们常说的茅草——云雀春季喜在新长的茅草丛用棉絮、茅草花等物造窝下蛋孵雏。         

描写云的作文篇4

关键词:恐怖美学 内在恐惧 外在恐怖 怪谈

小泉八云(Koizumi Yakumo),日籍英国人,以民间灵怪故事集《怪谈》(K waidan, 1904)一书的出版,确立其“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的文学地位,在《怪谈》一书中小泉八云运用日本传统文学语言风格对日本民间灵异、怪诞的故事进行描写,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尝试通过恐怖美学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还原《怪谈》中的“恐怖”之美。

人类审美中的“恐怖”总是与“美”紧密联系的。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提到,甲骨文与金文中“美”可以拆分为“羊”与“大”,“羊”指代头佩祭神用的羊角,“大”指代负责巫乐、巫舞的部落祭司,由此可见,自从“美”一诞生,就与“灵异”相联系。[1]18世纪中期“怀古主义”(medievalism)在英国中上层人士中广泛传播,他们热衷于搜集中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2]这些源自于中古世纪的灵怪的民间传说被视为哥特文学的原型。[3]直至1757年,爱德蒙・伯克提出的“崇高论”①提出“崇高”与“恐怖”的有机联系,首次以美学的角度审视“恐怖”。著名哥特小说家拉德克利夫夫人认为伯克的崇高理论已经无法涵盖所有的恐怖形式,她于1826年进一步完善伯克的崇高理论,将恐怖定义成两个纬度:Terror与Horror。②德文德拉・瓦尔马与里克特・诺顿进一步完善该理论,他们认为:“terror”指内在心理的恐惧;“horror”指外在事件的恐怖。[4]本文在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内在恐惧(terror)与外在恐怖(horror)两个层面来解读《怪谈》中的恐怖美学。

一、外在恐怖赏析

小泉八云在《怪谈》一书中,对恐怖事物进行细节性的描写,将恐怖美学中的“外在恐怖(horror)”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多次出现了“坟墓”“棺木”“残尸”“食人鬼”等肮脏、污秽的意象,令读者感到“害怕”与“恶心”,而这两种人类正常的应激性正是恐怖的根源。[5]

《狸精》③一文中描写道:脸上没有五官的狸精横行在荒草丛生、死寂荒凉的护城河堤上,专门夺取夜归人的性命。在这一章节中,小泉八云对狸精、护城河堤等外在事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到“害怕”与“恶心”,这便是恐怖美学中外在恐怖的体现。

小泉八云对“外在恐怖(horror)”的运用使得《无耳琴师芳子》④一文给了读者感官震撼和更多的想象空间。当寺佣在墓园里发现芳子时,周围的环境弥漫着恐怖的气息:漆黑的夜幕中,透出两三点诡异的荧光。眼神空洞的芳子,面无表情地弹唱琵琶,四周墓碑上的鬼火伴着凄厉的琵琶声上下飘忽。对于恐怖事物的直接描写,让读者直面内心当中被压抑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读者的感官体验。

二、内在恐惧赏析

《怪谈》中“内在恐惧(terror)”的描写体现了小泉八云对恐怖美学炉火纯青的把握。“内在恐惧”不同于“外在恐怖”对恐怖事件的直接描写,弗洛伊德学说中明确指出“令人恐惧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某些其他因素――被压抑物,无意识那缺席的存在”。[4]由此可见,读者内心的恐惧除了对该事物的直接恐怖性描写之外,还存在于内心“被压抑物”的释放,这种被压抑心理的释放是德文德拉・瓦尔马所认为的一种“无形的心理恐惧的氛围,引起对另一个世界的某种疑神疑鬼的颤栗”。[4]

《怪谈》一书中体现了小泉八云对“内在恐惧”描写的精确把握。《鸟取的被褥》一文中,全篇并无过多恐怖场景与画面的描写,但是在耳边反复出现孱弱声音在低吟:“哥哥,你冷吗?”却让读者顿时毛骨悚然。《青柳》⑤一章结尾对被拦腰截断的三棵柳树的描写语言虽没有丝毫的诡异成分,但是柳树悲惨遭遇的出现却让人联想起消失的青柳一家的遭遇,让读者沉溺在对另外一个未知世界的想象和臆测当中,这便是德文德拉・瓦尔马所认为的恐怖美学中“内在恐惧”的形式。此类恐怖美学的形式在《怪谈》当中比比皆是。《碗中的倩女》⑥中对女鬼淳子的描写:“眼波盈盈流转,水润般的红唇微微翕动”,无任何的诡异之处,却让关内“心脏快跳出来”和产生“害怕的心情”,这是因为女鬼淳子的倩影出现在了不符合常规的地方――关内的杯子里,这让关内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对未知世界的臆测,内在恐惧便油然而生。

三、结语

中西方文学中的恐怖美学既存在相似之处又存在不同之处。而这恐怖美学教化意义和恐怖取向上的差异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造成的:中西方美学取向差异。西方近现代美学主要是从心理上讲艺术,并且强调艺术的非艺术功力性的审美特征。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恐怖美学往往侧重的是非社会功利性。而东方则强调艺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摹写、反映、认识,变成了基本美学理论。

文化模式差异是造成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恐怖美学的恐怖取向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东方“道”的哲学理念中崇尚中庸与含蓄,因此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恐怖美学更为注重内在恐惧(terror)。而西方社会则注重于“理念”,即理性追求。在对理性与真理的追求中,西方儿童文学作者倾向于对外界客观恐怖事实的描写,这就是外在恐怖(horror)。

小泉八云在《怪谈》中灵活运用了日本传统文学的语言风格特点,呈现出日本本国传统乡土气息的同时又呈现出西方哥特文学的元素。本文通过对《怪谈》一书的文本细读,感受到了小泉八云在该部短篇故事集中恐怖美学手法的完美呈现。文中所描述的“内在恐惧”与“外在恐怖”是研究恐怖美学的两个角度,本文尝试以这两个恐怖美学“恐怖”指向中的维度作为切入点,解读小泉八云的成名代表作《怪谈》中的恐怖美学,为进一步了解小泉八云的美学思想提供可借鉴经验。

注释

① 选自《关于崇高与秀美概念起源的哲学探讨》(Edmund Burke,A Philosophical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Our Ideas of the Sublime and Beautiful,1757).

② 选自拉德克利夫夫人1826年著《论诗歌中的超自然》.

③ 选自《怪谈》第二章.

④ 选自《怪谈》第六章.

⑤ 选自《怪谈》第三章.

⑥ 选自《怪谈》第五章.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 李会芳.哥特小说探源[J].作家,2008(14).

[3] 杨洋.爱伦・坡恐怖美学主义对哥特作品的突破性影响[J].名作赏析,2011(5).

[4] 於鲸.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崇高与诡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4).

描写云的作文篇5

关键词:《红楼梦》;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I20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导言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是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贾府兴衰历史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红楼梦》是一本艺术结晶的大作品,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鲁迅评价其特色是在极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极自然的细腻描写中,揭示出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极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本研究将对《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分析,以期探究其巨大的文学价值。

二、人物细节描写

人物细节描写包括人物语言描写和人物的行为和神态细节描写。在人物的语言细节描写中,曹雪芹无论写人物语言还是叙述人的语言,在细节真实性的处理上,都显示出了他高超地驾驭语言的能力。《红楼梦》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流畅,含蓄深厚。“言为心声”,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系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样的话,只有凤辣子才能道出来,她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奉承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众姐妹。短短几句话,作者活脱脱地勾画出凤姐的世故、乖巧、聪明。

另外,曹雪芹对人物行为和神态的也进行了细致描写,通过这些描写揭示人物的深层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真实感和艺术典型的丰富性。如作者写黛玉和史湘云的睡态:只见姊妹两个尚卧在衾内,那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而和睦。湘云却一把青丝,托于枕畔;一幅桃红绸被,只齐胸盖着那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上面明显着两个金镯子。不同的睡态,表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性格:黛玉的处事精密、小心谨慎;湘云生性豪放、不拘小节。而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圃”,更是把史湘云那洒脱的性格表现得更是淋漓尽致。喝醉酒的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衣襟上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读者读到此,谁能不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所陶醉呢?

三、情节细节描写

《红楼梦》的情节寓于细节之内,抽去了细节,不仅影响作品的形象生动,而且连情节本身也不复存在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文中屡次提到的一块重要的玉,贾宝玉的出生、摔玉、丢玉情节都是围绕着玉这一细节而展开。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有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 四字。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时,贾宝玉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完林黛玉,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这奇异的互相厮认,作者为读者渲染了三生石畔还泪宿债的神秘色彩。当宝玉问起黛玉“可也有玉没有?”当他得知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便摘下那玉,狠命摔去。“摔玉”是《红楼梦》第三回的高潮,在宝玉看来,神仙也似的黛玉应该有“通灵宝玉”,竟然没有。于是他顿时痴病发作,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宝玉”狠命摔去,不要这“劳什子”。玉是天命的象征,黛玉因宝玉摔玉而不安,伤感得淌眼抹泪,这是以泪酬报、灌溉之情的开始。

四、环境细节描写

细节的真实同样是现实主义创作中塑造典型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红楼梦》中,有多处细腻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不仅起着烘托气氛,营造氛围的作用,更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写潇湘馆的竹十分突出。竹的外形,竹的神韵,无一不与林黛玉相互交融。竹成了林黛玉绝妙的象征。宝玉吟“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表明潇湘馆中的的翠竹,可以引来至贵至洁的凤凰,喻指黛玉高雅秀洁的个性吸引着宝玉的爱恋之情。“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也就是说黛玉象青翠欲滴的竹竿般,有着修长纤巧的体态;又似津津生凉的竹叶般,有着清丽高雅的风尚。而竹挺拔、有节,又蕴含着林黛玉的叛逆性格。“斑竹一枝千滴泪”,这里的竹较好地映衬着号称“潇湘妃子”的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与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在“秋霖脉脉且阴的沉黑”的黄昏,黛玉病卧在床,听那雨滴竹梢之声,更觉凄凉。黛玉心有所感,写下《秋窗风雨夕》词:“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窗外之竹受秋风秋雨吹打,窗内主人受封建礼教的摧残,,“连宵脉脉复飕飕”。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此时,这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也形成了一个充满哀怨、郁闷气氛的情景,传达出生离死别的凄惨气息。所有这些,无一不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

五、结论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在人物形象、情节、环境等方面,为读者精心勾画出了许多典型而生动的细节。这些细节描写相辅相成,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独特,情节更加流动感人,环境更加独具神韵。正是这些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细节,成就了《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而抽去这些细节描写,《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必将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描写云的作文篇6

一、直接抒情

任何抒情都是有所依托的,无缘无故的感情是没有的。直接抒情是以专门的段落,直接地、单独地抒发内心的感情。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的几个段落: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这些都是直接抒情。作者写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战士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二、与叙述结合

就是抒情与叙述融在一起,感情渗透在对事或人的叙述过程之中。与抒情相结合的叙述,与一般的客观叙述不同,它是带着感情叙述的,有着浓厚的主观感彩。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最后几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袄,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里尽管没有更多直接抒情的句子,但作者深深的恋念之情,却渗透在字里行间。

三、与描写结合

通过描写来抒情是较多用的方式,在借景抒情中最多见。即所谓“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景为情写”、“情为景抒”。写景就是写情。借景抒情情更浓。景、人、事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不能为了写景而写景,为了写事而写事,或某一段写景,某一段写事,要做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如巴金的《海上日出》最后两段: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时,人就不能够看见它。然而太阳在黑云里发射出光芒,透过黑云的周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到后来才慢慢儿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黑云变成了紫云或红霞。这时候,光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两段描写,突出了太阳的伟大力量,它渗透着作者的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最后以“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的心情。再如《草地夜行》的末段写道:“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这段话,就是借景描写,它来抒发小战士在老战士舍己为人精神感召下,决心搏击风雨,冲破黑暗的强烈感情,坚定了长征必定胜利的信念。

抒情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求自然、真挚,这样才能感人,达到抒情的目的。矫揉造作,无病,是没有任何感染力的。

描写云的作文篇7

关键词:《逍遥游》 运用材料 重复 意趣

重复乃作文之大忌。诗歌移步换景,忌意象重复;散文形散神聚,忌描写对象的重复;议论文要求论据典型充分,但避讳对同一论据的重复运用。而庄子的《逍遥游》,重复运用同一则材料,却无重赘之嫌。其中机巧,值得玩味。

读《逍遥游》,不难发现,文中有两处重复:第一、二自然段(此分段据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逍遥游》,下同)与第六自然段的前半部分写的都是鲲鹏;第四自然段写蜩、学鸠,第六自然段写斥,名异实同,描写对象都是昆虫、小鸟。为什么所写对象、内容大致相同,读来却毫无重赘之感呢?反复诵读、细心揣摩,我们发现:这两处描写虽对象相同,但各有侧重,手法各异,又各自与上下文一脉相承,文气贯通,都是文章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两处对大鹏的描写是: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第一自然段)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第二自然段)

(二)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第六自然段前半部分)

两处对大鹏的描写,旨趣各异:

其一,写作手法与表达效果不同。前者侧重于叙述,叙述鲲鱼化鹏、徙于南冥的过程,语气平畅、舒缓;对鲲鹏描写具有一种模糊美: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描述大鹏徙于南冥的宏阔场景,旨在突出“风”的作用:大鹏凌风展翅,扶摇而上,需要借助六月大风的力量。这段描写为第三段“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作了充分的铺垫。

后者侧重抒情,语句短促、整齐,气韵酣畅,彰显大鹏腾空之势: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与前者相较,这段话省略了鲲鹏化鸟的过程,添加对北海荒芜之景的描绘,为大鹏的腾飞创设了苍凉、壮阔的背景;并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形体之大: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将前者模糊之象具化为可感之象,给读者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这段话前三句语气舒缓,是铺垫;中间三句渐至高潮,从四言到六言再到九言,语势逐渐增强;最后三句简短有力,气韵不减。在读者面前呈现出大鹏振起垂天之翼,凌风升腾的磅礴盛景。这段描写具有词的节奏美与韵律美,说它是宋词豪放派的滥觞,亦不为过。这段描写突显了庄子对大鹏所达崇高境界的钦佩与赞美。

由模糊到细腻,由叙述到抒情,两段描写文意相补,文脉相承。

其二,引用的出处不同。前者指出,此典出自《齐谐》,《齐谐》是记怪异之事的乡村野语。后者说此典亦是名君贤臣谈论的话题,乃庙堂雅言。以此证明鲲鹏化鸟、徙于南冥的故事乃雅俗共赏的奇言妙语,以期得到读者的认同与认可。

再比较文中两处对虫鸟的描写:

(一)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第四自然段)

(二)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第六自然段后半部分)

面对动辄跨越万里、徙于南冥的大鹏,蜩与学鸠表现出满腹的不解和难以企及的无奈;斥则表现出十足的不屑与无端的自足。这两段漫画式描写,活画出世俗之人面对崇高伟大时的狭隘、自闭心理和自欺欺人、盲目自大的丑陋、滑稽嘴脸。两段描写内容相近,而语气不同、情趣不同、意蕴不同,读来妙趣横生,余味无穷。

以上是横向比较。从纵向来看,也就是从行文的次序来看,两次对大鹏、虫鸟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我们可将《逍遥游》的文脉进行简单梳理:

第一部分:世间万物皆有所待。

(1)大鹏,依赖巨风(六月息 )――有所待

(2)大舟、草芥 ――有所待

(3)蜩与学鸠――也有所待

(4)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皆有所待

第二部分: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但其境界有“小大之辨”。

(1)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

(2)鲲鹏――大境界;斥――小境界

第三部分:真正的逍遥游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

(1)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有所待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

(3)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无所待,臻于逍遥之境主旨:追求绝对的自由

第一部分写到大鹏、蜩、学鸠,强调它们的相同之处:有所待。蜩与学鸠因能力所限,活动范畴极小,大鹏可以自由地在北海与南冥之间悠游,而这种“自由”也离不开六月的大风。第二部分写大鹏与斥,为了突出其不同之处――“大小之辨”:万物虽然皆有所待,但他们达到的境界有大小之别。大鹏是大境界,斥是小境界。第三部分进一步指出宋荣子、列子都是得道者,境界亦可分高下,他们仍有所待,未臻逍遥之境。只有对外物无所凭依、无所牵绊的无已、无名、无功之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

涵咏把玩,不禁慨叹庄子运用材料的技巧,同一则材料,经过艺术的加工,旨趣不同,作用各异。全文气韵流畅,相同的材料镶嵌其中却毫无斧凿之迹、重复之感。清宣颖认为这种“文复生文,喻中夹喻,如春云生起,层委迭属”的风貌堪称“垂天大观”,是古今横绝之文。庄子质性自然,所用材料信手拈来。重复非刻意,妙趣乃天成。

参考文献:

[1]吴小洪.谈《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辨”[J].青海师专学报,2008,(1).

[2]陈.《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王逊.《庄子・逍遥游》篇鲲、鹏、蜩、蝉形象再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5).

[4]檀作文.《逍遥游》的逻辑结构与本意新探[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4).

描写云的作文篇8

1?郾按一定顺序观察。学生如果无充分的观察,是难以打开写作思路的。在观察和描写雨景之前,可以向学生提下列问题:(1)雨下得怎么样?(2)颜色有什么变化?(3)都是什么样子的?(4)如何表达雨声?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展开想象。指导观察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的方法,或远观、或近看、或仰视、或俯瞰。同时注意观察的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远而近,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或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观察有顺序写出来的雨景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例如有这样一段文字:“我透过玻璃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成一条小溪。”这里先写雨景的整体:“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一片”,再从局部落笔描写雨落到屋顶上的样子和雨水顺着屋顶流下来的样子等等。其局部描写又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这样美妙的下雨场景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2?郾突出雨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是前提,抓住所写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是关键。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应首先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会学生抓住某一特定景物,在不同时间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感受和体会,突出景物的特点。如描写雨景,可布置学生各自观察同一场雨,观察后互相交流,共同分析、比较。看谁能说出别人没注意的地方。例如这段文字,“一会儿,粗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在玻璃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这就写出了下雨时先后的不同和屋檐滴水样子的变化。有声音,有形象,给人印象深刻。

3?郾展开想象,注重细节描写。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主题更深刻。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注重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总会向学生提几个有助于启发想象的问题:“这像什么呢?”“看到这些,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呢?”……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应该指导学生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误哀乐融注到作文中去,才有可能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产生情感共鸣。例如上面所举描写雨景的句子:“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一片。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作者把雨幕想象成宽大的珠帘,把屋顶溅起的水花想象成薄烟,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想象成断了线的珠子,把地上漫流的雨水想象成一条小溪。这一连串形象的比喻皆因作者能抓住细节,展开想象去描写。另外,描写雨景还可以把风、云、雷、电交织在一起写,如,“忽然刮起一阵东南风,天上布满乌云,雷声紧跟着闪电震得窗户都发抖,大雨像从天下倒下来似的”。寥寥数笔就把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场景描写了出来。

4?郾增加阅读,积累语言。描写景物要善于绘形、绘色、绘声,让人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恰当的动词和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让学生熟悉并运用一些常用的词汇,如描写雨景中写雨声的“哗哗的”、“淅淅沥沥”、“唰唰的”、“沙沙的”等;写雨色的“白亮亮”、“灰蒙蒙”等;写雨形的“飘落”、“倾注”、“飞溅”等。要积累丰富的词汇,当然离不开阅读。

作者单位

上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范文 下一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