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范文

时间:2023-10-01 11:16:59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1

关键词:经济政治与社会 政治素质 培养

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有利于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其拥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感,勇于担当,维护国家利益,建设和谐社会,做合格公民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拥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增强竞争、平等、契约观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没有了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就没有了保证。

新中国成立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巩固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五大在理论上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体现了我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实事求是。

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调节,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与基本制度不冲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行了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使得学生树立起竞争、平等、契约等观念。在经济活动中,按价值规律办事。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敢于竞争,学会游泳。树立平等观念,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重法律,讲信誉,按合同办事,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认同社会主义国家,投身国家建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是一部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大规模地向中国输送鸦片,严重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英国议会以所谓民主的形式投票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在西方送来的“民主”下,拉开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序幕。随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方列强都是打着文明、通商自由等旗号在中国实施大掠夺、大屠杀。中国从近代以来,一些人虔诚地拜西方为师,却遭到了西方的侵略和剥削,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

百年来的近代中国史,使得中国人民看清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嘴脸,知道了他们送给中国的“民主”的本质。和他的战友领导全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才真正当家做主。通过学习上述内容,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拥护这一政治制度,懂得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针对有的学生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模糊认识,要讲清西方民主的本质是金钱政治、寡头统治。例如美国从1776年立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允许黑人有投票权,其间经历近百年的时间。美国只允许两个资产阶级政党――、共和党存在,无论哪个党上台,都确保代表财团的利益。美国竞选的运作形式类同流水线,竞选靠广告,广告靠钞票,钞票靠财团。美国法律允许向候选人政治捐款。美国媒体披露,美国驻外国大使价格不等,新任总统上台后,都要根据捐款多少,任命一批驻不同国家的大使。

在世界范围内看,最穷的国家海地就是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亚洲最穷的国家菲律宾也是克隆美国的政治制度。印度和中国同属文明古国,又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1947年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建国,印度照搬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而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六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人民掌握着国家权力,印度还存在着种姓制度,人分等级,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处于贫困状态。2012年中国人均GDP近6000美元,而印度只有1500美元。让数据说话,让事实说话,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维护国家利益,建设和谐社会

我国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就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威胁,他们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国家的统一受到了严峻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1962年我国进行了中印边界保卫战;1969年在珍宝岛进行了珍宝岛保卫战;1974年进行了西沙保卫战,维护了国家统一。捍卫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在日本首相安倍的推动下,日本向军国主义发展,在问题上向中方挑衅。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支持的、、,威胁着我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每个学生都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国家的统一与自身利益密切联系起来。没有国家统一,独立,个人利益无从谈起。旧中国上海租界公园内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悲剧,绝不允许在中国重新上演。使每个学生有爱国心、报国志,身体力行捍卫国家的统一与。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依法行使自己的民利,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2

关键词: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政治制度优势 代议制民主 协商民主 党内民主

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

教材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包含的四种制度,但未能对政治制度的含义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作一个集中的概述,这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完整准确地去把握我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概括起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基本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

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

教材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上述四项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并强调了这些制度都是在我国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同我国的国情相适应的,这些都是很好、很必要的。但是我们认为还有必要通过和西方民主制度的比较集中分析一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这对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有重要意义。那么同西方式民主制度比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究竟有哪些优势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权利高度集中统一,政府掌控着全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资源,能举全国之力办大事,对一些重大决策或者基础工程,它可以去推进和实施。比如长江三峡水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发展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又如原子弹、氢弹的研发,载人航天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的成功都是在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集中资金、科研力量和有限资源来实现的。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P16-17)

(2)决策快、效率高。西方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民主制的最大弊端就是决策过程长,效率低下。正如平等要以效率损失为代价一样,民主也是和无效率和低效率为伴的,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西方政治家、经济学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又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国迅速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令世界震惊。而我国之所以能比西方国家较快地走出美国2007-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较快推出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并迅速付诸实施。

(3)可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受政见不同,利益相互冲突的政党竞争、更替的影响。比如邓小平在80年代初期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主张,就一直被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所继承,并一次又一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被推向深化。在过去几十年里,对农民的补贴不断上升,但对农业的投资却在下降,农民可能在短期内受益,但长期来看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粮食产量反而下降了。所以,尽管印度耕地居世界前列,人均耕地是中国的两倍,粮食却不够吃,而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两倍。

(4)一个更负责任的政府。谈到中国政府,西方评论家往往喜欢套用孟德斯鸠“绝对的权力就意味着绝对的腐败”,但他们没有认识到“绝对的权力往往也意味着绝对的责任”。在我国发生大地震、大洪灾、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时,总理总是最先赶赴现场,亲自指挥救灾,而2005年美国发生卡特琳娜飓风时,小布什总统还在度假,三天后小布什才终止度假去指挥救灾,而这时的灾区早已成为人间地狱,歹徒黑帮分子趁火打劫,灾民雪上加霜,被派去救灾的士兵第一件事不是救灾而是平暴,以至他们感慨宁愿自己被派往伊拉克!在西方民主国家,出了问题总互相推诿,执政党说是在野党拆台,在野党执政后又把问题说成是前任造成的。最典型的就是在对待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上的相互攻讦与拆台。如果当前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失业,这时执政党往往推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扩大就业,但这往往又会导致通货膨胀,在野党为了把执政党赶下台,就大肆宣扬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并承诺自己上台一定会降低通货膨胀,而真的上台后它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必定是推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暗把失业率提上去,到它执政的末期突出的问题又由通货膨胀变成失业了。这时在野党的竞选口号一定是解决失业,但真上台后又必定搞通货膨胀。这就是西方民主国家政党轮替中经常出现的暗中提高失业率以反通胀,又以暗中提高通胀率反失业的游戏。目的都只是为了自己上台而不是为国家利益。在两党轮流执政的所谓民主政治中,政党利益往往高于国家利益,两党政客出于私心,不负责任的相互攻击,大唱反调,对此奥巴马总统在其就任后的第一次国情咨文中就无可奈何地说:“在华盛顿,人们可能会认为和对方唱反调是游戏规则,无论自己的观点多么虚伪和恶毒。但这种做法使得两党都无法对民众有所帮助,更糟糕的是,这还会使民众对政府更加不信任。”

(5)能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经济政策没有特别倾向任何一个利益群体。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农民最早受益,随着改革深入,城市出现了下岗群体,国家又开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到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国家又废除农业税,并给种粮发放补贴。近年又提出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在东部有了相当发展后,国家又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始终坚持共同富裕不动摇。在西方多党制下,每个政党只代表特定的利益群体,有的代表中低收入阶层,有的则代表富人和财团。政党上台后施政往往偏向支持自己的群体,有的干脆就成为大财团利益的代表。中央政府往往借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对同党执政的地方大力倾斜。

三、应正确认识西方民主制度

欧美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把欧美式的政党竞争、议会选举、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西方民主政治说成是具有普世价值,适合一切国家的最先进的政治制度,极力向亚非发展中国家推销这种政治制度。但是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传统和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能适应欧美发达国家,也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但却不一定适合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中国等亚、非国家。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论中国与世界》一书中指出,美国殖民统治菲律宾长达50年,菲律宾独立后采用的是美式宪法,实现了三权分离,但治理并不成功,政府常常在重大问题上陷入僵局。“英国和法国曾经为其殖民地制定过80多部宪法,这些宪法、制度、权力制约与平衡都没有问题,但这些社会没有出现有能力运作这些制度的优秀领导人,而且这些社会的成员也不尊重这些制度……他们国家失败了,政体也崩溃了”。[2](P38-39)除菲律宾外,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中国台湾省也先后实行了欧美式的民主政治,但大多水土不服,效果并不理想。日本脱亚入欧,全盘西化,学习西方,成效最好,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实行多党竞争,也出了问题,首相频繁上台下台,十年中换了九任首相,有的干了不到一年。政局动荡,政策频繁变动,没有连续性,致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往日辉煌不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家萨缪尔森所说:“90年代的日本,是一个在宏观经济管理上最糟糕的国家”。[3](P135)泰国的情况更糟,不仅政府总理变动频繁,而且政党竞争经常演变成民众间各派别的纷争甚至街头暴力冲突。韩国经济上学习西方取得明显成就,但政治上也发生过总统频繁上台下台的事情。大部分民众对台湾的民主政治也不满意,一位小业主抱怨说:“现在整个社会乱糟糟的。贪官污吏横行,政党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永无宁日,经济一塌糊,生意大不如前。这种自由和民主我们老百姓不要,我们要的是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美]格雷厄姆・艾利森等.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高小勇,汪丁丁.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3

一、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习近平提出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先要学好,学不好就难以用好。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存在着误解、错解的问题。

简单举几个例子,例一: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有明确的说明,社会主义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衡量社会主义的成就和得失的标准,应是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标准的统一。笔者提出这一观点,竟有学者提出批评。有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错解为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宣称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一元论,再讲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二元论、三元论。并宣称唯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列宁、斯大林和邓小平批评过的唯生产力论即庸俗生产力论强加于马克思主义。

例二:马克思讲过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这方面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几乎所有的相关著作和辞典对此都存在误解。都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只是扩大生产规模,没有包括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没有扩大生产场所和增加机器设备,只是提高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把粗放型增长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把集约型增长与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这种解读既错解了马克思《资本论》相关论述的原意,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相悖。不能把我国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错解为由外延型转变为内涵型。我国每天都有大量新企业增加,不能排除这种外延扩大再生产。也不能把外延扩大再生产理解为只是原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建设虽也存在,但更重视和强调的是增加技术含量, 增加中高端有效供给,着力于创新驱动发展。马克思很重视科学作为生产力的独立因素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包括《资本论》中的许多问题搞清楚。有些马克思本已讲得很清楚的问题我们还在争论,或是做了错解。在这样情况下,怎么能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因此,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学好,要弄懂它的原本涵义,按照其原意掌握它的精髓。

例三: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指出,建立社会主义要把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人民的国家手中,以建立国有经济。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写入我国宪法的。但有的学者否认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他们引用恩格斯批评有人把俾斯麦的某些国有化称作社会主义,是冒牌社会主义,将恩格斯这一有针对性的批判移接到我国国有企业,诬之为冒牌社会主义。这种张冠李戴的分析,实际上混淆了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已经67年了, 应系统回顾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又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可以说,当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际, 与之相应,我国经济发展顺利,成就明显;反之,经济发展就会遭受挫折。改革开放前所犯的左的错误,恰恰是因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很快,短短3 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得很好,这与我们较好地把握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关。那一时期我们认同和宣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视尽快发展生产力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就是要抓好两大环节: 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直到列宁、斯大林反复提出的基本原理。

但后来,急于求成的主观唯意志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偏离了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具体体现为1958 年搞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在生产力还落后、社会主义刚刚开始建设的条件下,就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既违反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搞大跃进,又违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拔高生产关系,搞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刮共产风。这种既违反自然规律又违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后来还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忽视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前30 年和后30 多年的经历都要加以认真梳理和总结。要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敢于面对现实,不要回避问题。改革开放38 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而言,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忽视了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分化。我国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的富豪在不断增加。有报道称,我国富豪数量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帮助最后的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精准扶贫确保每一个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然而,扶贫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些贫困人群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处在较低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上,两极分化问题会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如果回避或不重视两极分化这一现实问题,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便只能是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的抽象概念。当然,不能搞劫富济贫,也不能限制富豪群体的扩大,更不能搞国进民退, 但一定要持续探讨缓解两极分化的理论与对策。习近平强调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讲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实打实地研究问题,要回顾得失成败,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写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篇大文章。

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对马克思所讲的政治经济学对象要有所发展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过去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也都是这样表述的,尽管有个别的学者提出要研究生产力,但主流观点还是强调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个别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讲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据此提出首先要研究生产力,这是错解。针对前人的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关系的肤浅分析,马克思系统深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产占首位,所以要首先分析生产。因此,才有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说明。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要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并指出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过,我们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但是他又没讲要研究生产力。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要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关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他没有任务来为资本家出谋划策,研究通过什么办法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他固然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但这是就资本主义既有生产力的发展来考察的,重在研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怎样随之变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怎样由形式隶属发展到实质隶属。因此,马克思不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考察生产力的发展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宗旨的。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不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服务于革命的任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一再强调, 社会主义要快速发展生产力,要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也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4

唐老亚就是典型的代表。当他得知有关华裔美国人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的确切信息后,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掌握的确凿的资料来反驳他的白人历史老师—闵耐特。在小说的结尾之处,闵耐特先生把华裔美国人在美国所遭受的剥削和迫害归结于他们对“天命观”的笃信。闵耐特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展示他的想法。他认为“不像其他的移民族群,[中国人/华裔美国人]他们的被动哲学和毫无竞争力的本性使得他们深受剥削和迫害……中国人在淘金失败后,因为穷困潦倒和胆小怕事而被迫去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听完这些话语,唐老亚勇敢地回击道:“闵耐特先生,你刚才说的有关中国人的事情是不真实的!”然后这位历史老师问他是否被冒犯了,他和蔼地回答道:“是的,你冒犯了我。”并且他纠正了历史老师的错误,大声讲出了他的真实想法和真相:闵耐特先生,你刚才说我们是消极被动、没有竞争力的人,这种说法是错的。是我们完成了峰山隧道的爆破工作;我们在险峻的锯齿山上连续工作了两个极其严寒的冬天。因为我们的工资被拖欠,以及选工头的事而举行了罢工,而且我们最后取得了胜利。我们创造了在一天里铺铁路最长的世界纪录。我们在普龙蒙特利(Pronmontory)铺下了最后一根枕木。广为人知,正是你们这样的白人不让我们在竣工照片里出现。[5]唐老亚所引述的历史,已然成了他自己的一部分了,他感觉像是他自己也曾参与了铁路的修建。他也重复使用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同中国人进行身份的认同。中国人并不是胆小鬼。他们不怕冒险,更不怕死。唐老亚正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至少,在他那个特定的班级里,他帮着中国人或华裔美国人恢复了太平洋铁路修建的这段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正面的精神形象得到了重建。

二、文化形象的重建

(一)重建华裔美国人被隐没的历史

文化在历史中慢慢沉淀下来,沉淀的文化又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美国的霸权统治之下,白人是社会的中心。因此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主流压迫下,华裔美国人为美国所创造的历史却成了文化空缺和历史空白。“在他(赵健秀)的创作中,他要做的就是重新挖掘华裔美国人的历史,尤其是要恢复在美国历史中长期遭到忽视,但对美国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华裔铁路工人的历史面貌……他以铁路为原型,因为铁路就是一块试金石,验证着华人和华裔的力量。他要恢复这段历史,重塑华裔的英雄篇章,打破由于白人霸权主义的亚裔而出现的华裔失语现象。”[6]长期以来,西方的剥削在意识形态领域被描述成鸿篇史诗,这也正代表着官方的看法。在美国的历史书上记载着: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是19世纪的一项伟大的工程。然而,只字未提华裔美国人以及他们的巨大贡献。因此,他们在“经济建设上被囊括”,却在“社会政治上被驱逐”。[7]在小说《唐老亚》中,作者赵健秀通过主人公唐老亚的梦来再现华人先民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正如李有成所陈述,“唐老亚以其一再出现的梦境,点滴断续地重新构筑华裔美国人过去被否定与湮灭的历史经验。”[8]而且,唐老亚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华裔美国人修建铁路的历史文献:在1869年4月29日,星期四,令人称赞的斯特布罗奇组里的每一个铁路华工都搬运了125吨钢铁。材料的使用更让人印象深刻:25800个轨枕,3520段路轨,28160个铁钉,14800个螺栓……而当这个史诗般的巨作完成之后,坎贝尔(后来成了中央太平洋铁路的部门主管)开着火车头从新建的铁轨上以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碾过,证明了这个破纪录的壮举是完全合格并经得起检验的。唐老亚在照片上看到在铁路的尽头站着爱尔兰人,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我们创造了纪录却没有一个我们的名字。连我们铺的最后一根枕木都只字未提。”他继续抱怨道,“我们创造了历史,是1200个中国人所创造的历史。他们(白人)竟然连我们的工头都没有记载到关于铁路修建的书中。”[9]1969年是纪念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100周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年头,但是美国的交通部门并没有在他们致词中提到华工的贡献。因此,赵健秀的小说重临并把华裔美国人重新溶于建设横贯美洲大陆铁路的背景中,通过唐老亚来提倡对全美国的再教育,也为在美华人申辩他们为自己的文化身份和美国历史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这种环境下,华裔美国作家用他们的笔杆来去伪存真就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由于华裔美国作家的努力,为发展自己的民族个性和搜寻自己的文化身份,他们的作品向美国主流文学作品提出了挑战。写作,作为一种武器,使得华人的民族之声得以传播。早期华人创造的、被美国主流社会所隐没的历史终于得以重建和重见天日。

(二)重建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儒家思想

“赵健秀声称亚裔美国男性在历史上所遭受的‘’同样反映在文化上,因而华裔美国男性才不允许在美国文学界发出声音。”[10]不仅是文化的“”,还有谬传。中国是一个深受孔子哲学思想启发和影响的民族。在小说中,白人代表—闵耐特先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在美国的中国人之所以消极被动和没有自信心,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和禅宗神秘主义的影响。”他认为导致中国人脆弱而与西方国家相形见绌的一个儒家思想是“天命观”。闵耐特先生把它解释为“天命指君主是无所不能的,并且从上帝那里取得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如欧洲的君权神授。”[11]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基督教式解读,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特质的想象,也是谬传。在很大程度上讲,这名历史老师的言论并非仅仅代表他个人的观点,而是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人的看法。实际上,“天命”是一个哲学名词。“‘命’是孔子天道观的核心,‘仁’是孔子人生哲学甚至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12]另一解释是‘天’能致命于人并能决定人类命运。“此说最初发生于殷周时期,但源于原始初民的自然崇拜。殷周时的甲骨卜辞,彝器铭文中,统治者均自称为‘受命于天’,或将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帝的命令,称之为‘天命’,以此作为实施统治的合法依据。孔子学说中仍保存了许多天命的观点,《论语》有‘五十知天命’,‘畏天命’等语……知天命是做君子的必备条件。”[13]对天命的说法各不相同,“由接受者这一主观面说,天命即是降授予有德者,因此有德者便可以获得天命,德衰则天命转移,上天不再眷顾,道理非常简单。而也因此,所谓天命定命,其实乃是“性成命定”的。德性成就到什么地步,天命就降授到那个地步。天之成命定命,实即人德性之成之定。”[14]总而言之,知天之法,不只此一端,然而与小说中白人历史老师的解释大相径庭。中国的“天命观”不仅包含着辩证的观点,如唐老亚父亲所说“王国的兴衰,国家的成败,这是天命。”[15]还包含着每个人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要居安思危等深刻哲理。它不是闵耐特所说的“上帝眷顾”的宠儿或“神权干预”的标志,更不是华人柔弱的象征,而是对斗士的一种策略,对强者的警告。像殖民者一样,美国白人社会往往把华裔美国人看做是“他者”,对“他者”特质的想象常常是“顺从、混乱、愚昧、无开拓精神、懦弱、粗俗、无礼、原始、野蛮、不开化、和迷信。在涉及‘他者’的特质时……最常出现的字眼是‘神秘’、‘奇异’”。[16]华裔美国人也不可避免的成了陪衬人。“美国主流文化规约下的华人是野蛮的、卑下的、没有教养的、道德败坏的他者形象。这一‘他者’形象透视了美国自认为文明、高贵、高尚、优越的自我形象。”[17]当然,美国主流社会这样做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西方是为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而编造了‘东方’”。西方人的对东方的了解或者学习,“并不是要去追求什么是东方的真理知识,而是要通过一种关于东方的貌似真理的言说,去定义一种有利于西方的东西的关系。通过推论,得出西方是一种优越的文明,东方是低于西方的‘他者’的结论,而强化和固定这种差异的意义,其结果就是东方被制作成了永远落后的形象。此外,现代以前西方对东方形象的歪曲是非学科性的,而现代以来,西方对东方的描述虽然仍是歪曲的,但却披上了科学的知识形态这件外衣。”[18]在小说中通过对传统的中国儒家思想的解读,赵健秀帮助华裔美国人重拾民族记忆,重整经典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重建了被白人扭曲和谬传的民族文化。

三、结论

正如徐颖果所归结的一样,“赵健秀作品的基调是建立新的、正面的、积极的美国华裔形象。”[19]毫无疑问,“从弱势族裔论述立场来看,《唐老亚》无疑是晚近书写/矫正(writing/righting)美国历史文化的大计划的一部分。”[20]这部小说不仅重新刻画了华裔美国人的勇敢、实干、吃苦耐劳、敢于反叛的精神面貌,而且重新书写了华裔先辈修建铁路的历史,恢复了民族记忆,还重新解释了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从而纠正和重建了在白人眼中华裔美国人的精神形象和文化形象。虽然现在的美国社会已经无““铁笼”,但“玻璃天花板”依旧存在。显然,“美国社会对亚裔的偏见仍未消除,无知与固执依然存在。”[21]华裔美国人应该像赵健秀这位文化斗士一样,继续努力创作,不停地抗争,不停地捍卫自己的利益,用详实的资料和准确无误的解读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给无知和充满偏见的人当头一棒。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杨春红(196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九三学社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7-0012-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相互之间的发展是否协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因此,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则需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现存政治体制的协调发展。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连接点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领域可以区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则作为直接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则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社会结构的逻辑定位来看,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关系以及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属于经济基础的领域;而政治秩序作为政治关系的实现形式,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一个社会如要建立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就要相应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秩序,市场经济的出现必然要以其客观性的力量改变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而不论主体的意志如何。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当然要与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并体现这种生产关系根本性质的原则内容,而制度或内容方面的差别无疑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产生不同的作用;即使在同一制度或内容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也会因各种历史的和民主的特殊因素而呈现出多样性。但是尽管如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有着自己特殊的既定的运行方式和规则,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概括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和规则,而正是这些特征和规则,必然要在政治领域反映出来,影响和改变人们政治活动的方式,以及社会的政治秩序的特征。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运作需要借助于政治力量来维护,需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来保证,而实现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连接点也就在这里。

这种连接点的存在,首先,取决于政治权力的控制方式,须知国家仅仅是在“表面上”超越社会,实际上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为社会所控制,社会控制的方式是怎样的,国家、政治权力作用于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方式也就怎样,而这种控制方式若是不能与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则相协调一致和保持平衡,政治权力的作用就会与既定的经济秩序的要求发生种种偏离和冲突,乃至破坏和排斥这种秩序。其次,国家、政治权力自身运作的技术方式,包括政治秩序、效率、合理性程度、风险系数等等,也有一个与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否相协调、相一致的问题。所以,每一种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经济秩序,都有自己的特定的政治要求,既包括政治权力的控制方式上的要求,也包括政治权力运作的技术方式上的要求。不实现这些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就不能得到保证。

当然,无论是经济秩序还是政治秩序,背后都是一个利益问题。一定的经济秩序就是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和分割方式,而一定的政治秩序也可以从政治利益的角度去理解。政治利益在本质上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说到底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并且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这又回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之间联系的基本观点上:经济生活相对于政治生活来讲终究具有更为根本的地位,政治领域归根到底要从属于经济领域。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和谐发展的理论连接点的本质之所在。

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具体体现

一般说来,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各种相互联结的市场体系,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协同运作,这一方面的必要性自凯恩斯以来也已获得广泛承认。在市场中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盈利性机构,其中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相互平等的法人身份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并在遵守共同秩序的要求和尊重他人平等权力的前提下进行自由竞争。在这一过程中,价值规律始终是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规律而起作用。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这一运行规则,那么就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运行内在地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逻辑基点:第一,在市场上活动的主体具有经济交往方面的平等地位;第二,与这种平等相伴随的是主体活动的自由性质。

马克思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资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种理想化的再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市场经济――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从体制层面上看都内在地包含着平等、自由的逻辑规定,而这两个逻辑规定必然要求在政治领域中也相应地实现出来。但是,如果要在政治领域中实现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即按照这种原则去建构政治秩序,就需要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来支持。那么怎样的政治体制才能符合这一要求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说不存在太多的疑问,这就是在现代政治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国体层面;二是政体层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基本性质,即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社会各阶级或社会集团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如何;而政体则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权体系按照怎样的方式去建构。国体决定政体的性质,政体又对国体具有反作用。理解民主政治首先有一个国体意义上的归属问题,即所谓民主是谁的民主。既然国家是与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是超阶级的,所以列宁说“民主也是‘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的统治”。但是无论怎样,民主毕竟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政体形式出现的,如果我们暂且抛开它所服务的国体,仅从政体本身的层面上说,它的最一般的特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人民权力”的政治体制。所以列宁又说:“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而正是这样一种政体形式,能够较好地保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平等、自由原则在政治秩序中的实现,从而能够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合的政治体制。考察一下民主政体的运作机制,不论其具体形态如何,一般说来都包括政治权力的产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回收机制等各个环节,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就体现在这些环节中。产生机制主要解决政治权力如何从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的问题;监督制约机制则保证已经产生的政治权力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运作,而不至于偏离轨道以及失控;回收机制则是政治权力的最后一道保险杠,它的功能是在政治权力一旦发生大的问题时将其重新收回到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手中。而这些机制的前提,也就是整个民主政体的前提,就是承认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平等的公民地位和自由权利。如果不平等,就意味着特权的存在;有特权,就不可能少数服从多数,因而民主也就成为不可能。自由更是如此,如果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没有自由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那么民主机制的上述各个环节都将失去意义,最后只能意味着专制。所以,民主政体的存在本身就是与平等、自由的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是贯穿和渗透着这两个原则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经济体制总是要与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并受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经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总是受制于它所结合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历史的逻辑来看,市场经济首先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可能催生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通过前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发现,民主政治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国体层面的,二是政体层面的。虽然,资本主义在政体层面,在民利行使的形式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主制度,如代议制、普选制、竞选制、罢免制、弹劾制、任期制等。但是在国体方面,国家权力仍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仍然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而国体相对于政体而言,具有更为本位的意义。因此,资本主义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为催生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国家权力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就在国体层面上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在政体层面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虽然,我们在国体、政体两个层面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由于整个国民的市场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强;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公民民利享有和行使的充分性;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公民民利的不平等;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等。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

四、构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近30年的改革,尤其是自1992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显成效。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建立,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已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政府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司法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权大于法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已成为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严重障碍。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以尽快改变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现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我们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以下精神与原则:

第一,平等机制。平等意味着法律地位的相等、公平。按照市场原则,必须等价交换。这就意味着社会成员必须有平等地享有社会利益的权利。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多元经济,多元经济构筑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人们的利益追求也必然是多元的。因此,只有平等的机制,才能保证多元利益追求的合理性。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单一整体性的利益结构,是个体利益绝对服从整体利益,并在整体利益强力控制下的平均化,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平等层面,但它抹杀了人的个性,对每个人来说并没有实现机会平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建设必须体现平等精神,以适应和保障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权利。

第二,有序竞争机制。竞争意味着选择,“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竞争是以各自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多元结构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会是有序竞争与无序竞争并存的局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竞争是单向的选择,是以计划主体的意志为轴心的。因此,束缚和约束了人们在平等地位上的选择,即基本上不存在竞争问题。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是双向的选择。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有序竞争的机制。在制度层面建设上,既要考虑到竞争性,又要考虑到有序性,实现最优化的选择,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平等与自由。

第三,制约机制。制约机制主要体现在对权力的制约上。权力可以说是一定的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对一定客体的指挥制约能力和力量。权力具有利益回报性的特征,如果对权力不予以制约的话,权力则会成为实现更多的利益而采取超越合法合理范围的强制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同样需要制约机制来保障,以实现有序的竞争与发展。因此,政治体制建设必须体现制约机制。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主要应体现在:一是依法制约。即建立健全保障公民依据宪法法律对代表多数人掌握政权的少数人的监督和制约上。二是靠机制制约。即靠制度所形成的有序发展的结构制约,这里既涉及制度、管理,也涉及程序。只有这种规范化的制约机制,才能保障对权力制约的有序性。三是靠舆论制约。舆论制约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表现,它是长期政治生活的传统、心理过程积淀的表现。舆论制约主要表现出一种“内省”的结果,是一种软约束。舆论制约的实质是以德律人,促使掌握权力者能经常在公众的舆论下“内省”,以保证对人民的权力行使的合法与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使政治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总之,只有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内含的原则与价值倾向,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并使二者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高建.市场经济与政治秩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第6卷.2.

[2] 万俊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J].哲学研究,2000,(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刘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文明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3,(02).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Yang Chunhong

(Shanxi Production Promotion Center, Xi'an Shanxi, 710054)

Abstract:As the specific actualizing form of economic foundation, market economy has its own logical requirement. This requirement must be expressed in superstructur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unless the logical requirement of market economic is expressed in superstructure and an efficient operational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uld develop harmoniously in current political system.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6

关键词: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与政治专题教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是《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教材及教学内容编排是三大块,即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历史贡献;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探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教学内容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对社会主义运动及社会思潮少有涉及。内容比较陈旧,对当今大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提及较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必然性说服力不强,因此教学实效性较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是本专题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一、扩展教学内容,从发展和实践的角度讲述世界社会主义

经过多年的政治教育,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有了一些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虽然大学生获取了大量信息,但缺乏理论指导,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及现象认识模糊。如有的学生从网上看到当今的社会主义在欧洲等宣扬民主社会主义的博文,很困惑,因为高福利、基尼系数等很有说服力。又如生态社会主义,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等时常见诸报端的内容,学生感到新鲜,想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调整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观察当今社会主义发展的宽阔视角,解答学生困惑。

只讲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大学生从小开始接受的政治教育重复,则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适当扩展教学内容,从发展和实践的角度讲述世界社会主义,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不是静止不变的,不是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实践中。专题讲授社会主义可以包括理论(或学说)、运动与制度三个方面,讲授三大部分内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和模式;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概况。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到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再到二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简要补充介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为讲述流派与模式作铺垫。讲述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或四个阶段,时间向前推了,用时不多就把学生了解的知识串接起来,以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大学生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还是在这一问题上有模糊认识呢?十七届七中全会提出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问题,给了我们方法论上的启示:要深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关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更要对反马克思主义、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保持清醒认识,这样才能划清界限。所以在社会主义专题讲授中增加那些科学社会主义之外的内容,只要分析到位,便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流派,如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流派有共产党主张的科学社会主义,有社会党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有第三世界民族主义政党主张的民族社会主义;地区性和国家性的社会主义流派,有新社会运动、现代托派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独立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模式:苏联模式、瑞典“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生对这块内容大多一知半解,因而教师要抓住他们想了解的欲望和兴趣,重点讲清楚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使学生了解并认同民主社会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和护士,绝不是掘墓人。

冷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是大学生普遍关心,也是需要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总体状况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低潮期。但是有亮点,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巨大。2009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提出论断:以此次西方经济危机为标志,新自由主义开始走向衰落;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标志,社会主义真正走出低谷,进入复兴阶段,但不是高潮。要到高潮还需要若干次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1]

讲述可以按照对社会主义力量的理解进行介绍和分析,分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苏联东欧地区及蒙古国中存在的社会主义力量,发达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政治力量;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中国家某些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和发达国家为主的社会党国际力量是社会主义可以借助的力量,所以也包括在内。在一个专题内讲清这么多内容是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平时认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

二、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时效性

《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一门时效性较强的课程,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社会主义发展也不例外,每年都有新事件、新热点,关注时事,捕捉热点话题,将之补充和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尼泊尔毛主义走出山林,西方经济危机后学界对西方三大预言的集中批判,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前身为塞浦路斯共产党)总统,日本共产党的发展,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屡次爆出的惊人言行,朝鲜的“主体足球”等新闻事件,都可作为话题适当引入课堂,以引发学生对相应问题的好奇,借此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如果教案一用好几年,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视而不见,教学效果就会降低,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社会主义专题内容广,跨度大,在讲授时一定要避免只讲现象,不加分析,如果只是一大堆事实的罗列,在课堂上可能欢声笑语,课后学生对重大问题仍然一知半解,支离破碎,遇到实际问题,仍然不知如何分析。所以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完整而深入,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分析观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专题的讲授,学生应能去除在这一问题的错误、模糊认识,明辨大是大非,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7

【关键词】价值观 以学生为本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9-01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专一年级的新版德育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经济、政治方面的基本知识,宣传党的经济、政治方针、政策。价值观教育则注重从学生、社会的实际出发,真正贯彻“以人为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中,我把价值观教育内容引入到教学实践中,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工作。

一、认知层面,学习的目标是了解和知晓。

这一层面主要是了解当前的社会现实,现行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认知是理解和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今中专的很多学生对学习是提不起兴趣的,同时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着眼于他们的“眼球”,要在上课后的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对所要了解问题的关注。教学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但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用那些较为感性的材料,效果会更好。

二、概念层面,学习的目标是理解。

有了简单的了解,但如果没有理解,那么所收获的也将只是一些肤浅的知识,所以要想对事物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必须要有理解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受知识面和知识层的限制,如今的大部分中专生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还只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所以,在这一环节,无论是讨论还是联系过去所学内容,教师都要结合学生的基础,把握深度,否则学生的自信将受挫,讨论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模块教学中, 教师给同学们展示我国的国徽,让大家说说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讨论分析我国的国家性质。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从形象顺利过渡到抽象。在这一层次,我也喜欢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大家在紧张得几乎透不过气的氛围中去调动自己的思想,这种情况下对事物的讨论、认识更有新意。再如,还是在这节内容中,我问同学们人们建立一个国家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更好的运转,那么国家在统治和管理中有哪些职责呢?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列出你能想到的国家职能。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理想。

三、情感层面,学习的目标是评价。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知晓和理解并不能保证价值观真的被吸收和内化,就像学生知道做事应该守时,可还是会迟到一样。所以,我们还应该努力使价值观教育在情感层面上得到肯定和吸收,这点我觉得非常关键。 只有如此,同学们才能做出正确评价,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行动层面,学习的目标是体验。

我认为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对实际行动产生有益的影响。所有的认识和情感都应该落实在行为上。以往德育课之所以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切身体验不明显。所以我们在这个环节将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强调活动的体验和行为的连贯性、一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模块教学中,让同学们回去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或者唱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等节目。这样大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某个民族的文化、风俗,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团结。又如,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的模块教学中,让同学们做一次校内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了解校情,了解当前同学们关注的学校热点、难点问题,提交议案,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学生的呼声,体会人大代表的职能和在国家民主建设方面的作用。经过实践,同学们感受很深,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了什么是责任。能有这种体会实属不易。

当然以上这四个步骤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步骤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一环节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在“知”的层面上我介绍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用直观、感性的方式让他们理解这些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观察、感知等能力;在“意”的层面上,配合概念,辅以情景、案例,使他们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知”和“意”内容不追求多,而是求精。在“情”的层面上,要让理解的内容得到升华,要配有相应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在“行”的层面上,课程内容的开展配合了很多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一般会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这个过程会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人,不是只会做事的机器。我很欣赏安德鲁·哥瑞理的一句话“不能通过强迫(年轻)人背诵他们不理解、不喜欢的价值来发展价值,而是应该和他们去交谈,交换他们的问题,搜寻他们自己的价值,最后找到他们心中的上帝。”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吧!希望我们的努力和尝试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德斯·奎·苏姆宾,卓依·利澳,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

[2]W.James Popham,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0

经济政治与社会篇8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创新

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在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受苏联范式的影响,恪守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忽视政治经济学的建设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的时代变迁,新经济的出现,“使知识经济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成为经济活动的新模式,网络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变迁,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六)宏观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经济增长与发展、宏观经济平衡、宏观经济结构、宏观经济调节;在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研究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与发展、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运行、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调节;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平衡、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等现实问题。

上一篇:春节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莲花的诗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