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求败范文

时间:2023-10-15 06:51:02

孤独求败篇1

“打打杀杀过于粗鲁,流血牺牲过于残暴“以致我都以这样的心态对待武侠小说,每次挑选自己看的小说,都尽力避开武侠。在我想来,自己内心的那个世界,应该是温文儒雅、文质彬彬。因而,不愿也不想去涉及关于过分打斗的书籍。不知什么时候无意间看到了金庸的大作,并被他深深的吸引,当然,随着金庸作品进入视野,之前的那些见解,那些观点也随之破灭。

我是不喜欢打斗的,可居然被武侠给吸引,解释不通,连我自己也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想了很久,我是没弄清其中的缘由的,我对自己曾有过这样的解释:“迷上金庸是因为一部《神雕侠侣》,是因为一个小龙女,吸引我的并不是武侠,而是小龙女的淡然、脱凡超俗。“是的,直至现在我依然承认着这个观点,并赞同,坚信不疑。心中有一份残缺,过于追求于一种远离现实的生活,尤其是那种至静、至淡、至冷、至雅四者集合的极境生活,自己明明知道那是不现实的,可内心就是不愿放弃,永远储存着那个梦,那份净土,而金庸塑造的人物小龙女符合了我的心境,仿佛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我内心的追求吧。因而我爱上了她,且不能自拔,爱屋及乌喜爱上了金庸武侠。

这份解释于我是通的,也会继续通下去,可现在我突然明白,这与我喜欢金庸武侠只是原因之一,并非全部,原来其中还有内容。

前不久,我的英语老师给了我一本关于修养方面的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与但写的《(论语)心得》。读罢,方明白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金庸小说所言的心境与感受使自己找到了相似,找到了慰藉,同时也找到了依托。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一个少年剑侠初出道之时,往往用一口天下无双,锋利无比的宝剑,那萧萧剑气,舞动的风采可谓绚烂之极:等到他武艺精湛,真正的安身立命,成为一个门派的掌门人,或者在江湖上成为一个有名的剑客的时候,他所用的武器反而是一口不开刃的盾剑。因为风里现在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他内功已开始变得沉浑雄厚:等到他已成为名动江湖的大侠,他的武功已经超越了一个一个的流派划分而出于其上的时候,他在动武时可能只用一根木棍。这就是说,金属那样的一种锋利,那一种质地对他来讲也不重要了,他的手指要随便哪个东西就够了;而等到他真正走到至高的境界,也就是独孤求败的境界,求一败而不可得,这时候他的手中是没有兵器的,他双手一出就能挥出剑气,所有的五一都融会贯通与他的内心。此时敌人已经不能和他对招,因为他已经到了“无招“的境界,同时,也因为他的无招,敌人不能破。

一根稻草便能取胜,一阵琴声便能制敌。是啊,如此的境界该是别无所求了吧,然在这一境界里却又是何等的孤独,无招的境界就更别说了。独孤求败,在无人能敌的境界里,自己孤独着,只希望自己能被打败,在人世间能找到一个能与自己对峙的人,即是敌人,又是知己,

在我看来,求学的过程一如习武的过程,同样的在修炼,在追求着那一“独孤求败”的境界,在小范围里追求到了那一境界,默默地品尝着独孤求败而不能的痛苦,品尝到了又向大范围的“求败”境界追求,反反复复,直至一生的结束。

是啊,书中的那个世界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的缩影,如果真要区分个异同的话,那么唯有用一个是“武”,一个是“文”来区分,当然,这异我自是不会在意的,同等的心境,在那个世界里,我反而更容易接受,又何必非要让两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相互独立呢?如此既没有意义,有那般麻烦。

我不喜欢武侠小说,但金庸小说除外。

在漫漫求学路上,总希望自己是古墓中的小龙女,能够淡定、超凡的将自己的学业完成,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事实,一切与我都不可能,现实中存在着竞争,我无法丢弃追求名利的欲望,摆脱不了自己对名次的贪,对赞赏、关注的期盼。说白了,放不下那一直纠缠于心的虚荣。放不下,注定了我无法做到……好想好想在心里为自己铸一个坚不可摧的古墓,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外界诱惑,我也尽力试着那么去做,让自己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品味着宁静的美。

我喜爱这小说,亦在品味着小范围内的独孤求败的滋味,品味到了,决定放弃经历过的一切,朝着大范围的独孤求败去追求。书里的世界,教会我的亦是这些,得出的决定亦是这般。

孤独求败篇2

1、玩家可以利用许愿树和自己拥有的弟子,许愿出现在拥有的弟子的魂魄,而大掌门独孤求败角色不可以通过许愿获得,必须要充值才可以获得大掌门独孤求败;

2、每天翻牌可以得大掌门独孤求败魂,凑齐30个即可拥有大掌门独孤求败;

3、或者通过一年的4次活动,通过开取玄铁宝盒,大概需要1万5千到3万元宝,耐心积攒,等待活动到来即可拥有大掌门独孤求败;

4、大掌门独孤求败培养需要大量的培养丹,每天可以入手200左右的培养丹,每次一数据一更新。

(来源:文章屋网 )

孤独求败篇3

这么多金牌,会拿到手软吗?

当然不会!林丹的回答很确定。

2009年8月16日,林丹站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领奖台。这一天,他创造了世锦赛的一个新纪录:超越了20年前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杨阳在世锦赛上两连冠的业绩,也将林丹自己在世锦赛上的连胜纪录扩大到16场。

8月显然是林丹的吉祥月。2008年8月17日,林丹打败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拿到他的第一块奥运会男单金牌;2009年8月16日,林丹打败了队友陈金,成为羽毛球世锦赛中唯――个夺得三连冠的运动员。

李宗伟和陈金都曾有过打败林丹的历史,只不过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林丹控制了局面。

超级丹忌说老

去印度海德拉巴参加世锦赛前,林丹和中国羽毛球队在青岛封闭集训。出发前十天,全队还举行了大对抗,林丹以0:2负于陈金。那时,他还说自己的状态没有预想的好,担心海德拉巴比赛馆内风会不会太大,担心吃住会不会习惯,唯一不担心自己会不会夺冠。

集训期间,队里搞活动,总教练李永波说如果林丹说出世锦赛想拿到什么名次,就把头等奖给他,林丹笑了笑,避过风头:“蝉联世锦赛冠军当然很想,但也不是非拿不可。”

口头上不谈名次,并不代表林丹不重视这次比赛。事实上,在备战世锦赛的三周集训里,他每天都是练到最晚的一个。训练中,只要有一次失误,他都会皱起眉头;如果接连几个球都没处理好,他甚至会把球拍扔掉,大喊一声。这个时候的林丹,看起来有点暴躁,但很快就平复下来,向教练讨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问题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是林丹给教练们最深的印象。中国羽毛球队体能教练李春雷说他接触过的运动员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不是耐力不够,就是爆发力不足,只有林丹最全面。教练眼中最全面的林丹偏偏最爱找自己的问题,他会经常拿着以前的比赛录像去找专家,讨论在哪个环节中能做到更好。

事实证明林丹的准备工作生效了,世锦赛的最后一天,林丹以2:0打败陈金。此前,陈金是打败过林丹最多的现役羽毛球选手。到2009年8月16日,林丹已经拿下12块世界羽毛球比赛的金牌,成为羽毛球历史上夺冠最多的男单运动员。

在体育媒体忙着盘点林丹到底创造了多少胜利神话时,林丹又开始想着伦敦奥运会自己该怎么准备和如何把自己的世界排名争取回前三名。8月19日,林丹随着中国羽毛球队回到北京,面对媒体,他说的很少。他一向说话很少,心情好的时候几句话,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句话都不说。去年8月7日羽毛球队进驻北京奥运村时,林丹拒绝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2009年3月瑞士公开赛林丹负于李宗伟,回国后再次拒绝访谈。即便是接受了采访,他也恨不得三言两语就结束。

用行动,而非语言证明自己就是战无不胜的超级丹,是林丹一贯的作风。这个来自福建龙岩的客家人从小就话少,倔强劲无人能比。5岁时,林丹参加羽毛球培训班,压腿,他会疼得掉眼泪,但不会和妈妈说不练了。1992年,9岁的林丹被送进离家600公里外的福建省体校,因为怕冷和不习惯集体生活,第一个学期依然是在泪水中泡过来的,那时候的他喜欢写信,但不会对爸妈说自己想回家。12岁进入八一体工队成为一名小军人时,林丹已经习惯了不再叫苦。

今年26岁的林丹虽然赢了2004年以来的大部分国际比赛,但他对第一从来没有轻看过。从18岁第一次登上世界羽联排名第一的位置开始,林丹使尽各种办法捍卫他的第一,甚至不惜为此大打出手。2001年林丹进入国家队到现在过了七年,林丹仅有的两次负面新闻都是和比赛有关。一次是2008年1月韩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因为觉得裁判不公,林丹愤怒到摔了球拍,并与韩国队教练李矛(中国籍)争执起来。另外一次是2008年4月在福建晋江备战汤姆斯杯的媒体开放日,因为怀疑教练吉新鹏在男单的分组上有问题,林丹用拳头发泄了他的怒气。

对于两次愤怒事件,林丹依然很少解释,只是说自己被激怒了,这股怒气直到他拿到奥运会男单金牌才得以平息。事实上,奥运会后,林丹明显放松了很多,在媒体面前也学会了开玩笑。2009年广州苏迪曼杯林丹再次夺冠后,有记者看到陈金表现不错,林丹就笑着说:“不错啊,开始抢班夺权了!”但等有人说像他这样的老将还需要紧张后辈吗,林丹习惯性地皱了皱眉,马上敏感地说:“我老吗?”“还是叫成熟的小将比较好!”

天秤男爱耍酷

“不错啊!”是周杰伦的口头禅,现在林丹也很喜欢用。林丹的室友鲍春来说第一次见林丹,就觉得他和周杰伦长得很像。长得像周杰伦的林丹心情好时也会扮周杰伦娱乐大家,他最擅长的歌是周董的《星晴》。

和周杰伦一样,很少说话的林丹有点酷,加上他会吃会玩,一直是时尚杂志的宠儿。从2006年开始,几乎每年的各大时尚盘点中,林丹都会被选为最佳着装运动员。这一称号,林丹当之无愧,10月14日出生的天秤男林丹对外形重视到无以复加。2009年5月《时尚健康》选他做封面人物,当时林丹唯一的要求是选张好看的照片。平时,林丹最喜欢的是D&G。8月6日到印度参加世锦赛时,他还选了双白色高帮的D&G运动鞋。不过林丹并非从一开始就喜欢D&G,最后选定这个来自意大利米兰的高级时装品牌,还是因为有朋友说他和这个品牌的形象最契合。运动品牌中,林丹最喜欢李宁,原因是他相信李宁可以给他带来好运气。

服装能决定成绩,这种说法似乎只适用于游泳。林丹这样回应《新世纪周刊》的质疑:“拍子的手感,衣服鞋子是否舒适、排湿性好不好都会影响到打球时的心情,有时候服装的确可以成为武器。”或者他说的没错,换上球拍“啸天林”后,林丹还真的没在大赛中输过。

这不是第一次林丹表现出对李宁的欣赏。4月23日李宁取代尤尼克斯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的赞助商,活动会现场,中国羽毛球五代运动员齐聚一堂。当被问及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时刻,退役的运动员都谈到自己第一次夺冠时的感受,唯独林丹说他最难忘的就是当下。

他说完后,旁边的记者马上说林丹就爱作秀,甚至把活动结束时林丹让过队友站在爱人谢杏芳身边也说成想刻意吸引媒体拍照。依照星座分析,林丹当时说的未必是假话,注重当下是天秤座男的显著性格,过去的就是过去了,就比如2009年世锦赛结束后,林丹对自己的三连冠反应非常淡漠,直言他想的就是如何能把自己在羽联的排名提前一些。

羽联排名的确是林丹现在的一块心病,创造了如此多世界纪录的林丹在羽联8月21日的最新排名榜上仍然只能排第五。当被问到为何他的排名在多次败给他的李宗伟后面,林丹多少有点无奈:“这个我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可能是因为我参加的比赛没有他多吧。”

积分是世界羽联评价运动员处于何种级别的重要标准。北京奥运会后,林丹只参加了6站国际比赛,而李宗伟则参加了18站,这是林丹排名一直停在第五的主要原因。现在林丹想要改变自己的排名,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参加比赛。“我想只要我在运动场上一天,就会努力争取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运动场上没有绝对的‘孤独求败’,任何时候你的对手都可能会战胜你,而我想做的,就要努力想办法争取下一块金牌或是下一次冠军。”

孤独求败篇4

[关键词] 《大笑江湖》;互文性;独孤求败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是20世纪后期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重要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一词的法语为intertextualité,英文为intertexuality,源自拉丁语intertexto,原意为“纺织时加以混合”。互文性的思想始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以及巴赫金的文本对话性理论。1967 年,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法国《批评》杂志上发表题为《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互文性概念,用以阐释和修正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后来,她在其理论专著《符号学――符号分析研究》中明确指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他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

作为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兴起的一种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抽象文本理论的一种解构。互文性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存在,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以其他文本为参照体的,因此不存在任何的元文本。每个文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之中,它们相互参照,彼此关联,形成一个包容着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开放的动态网络体系。

2010年贺岁片《大笑江湖》的主人公独孤求败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笔下的传奇人物。他在小说中从未出场,仅仅在他人口中被提及。关于他的描述主要出自《神雕侠侣》,但总共也只有寥寥数百字而已,可此人剑术精湛、恃才傲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正因为描写不多,反而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影视剧中,剧作家们构建了迥然不同的独孤求败的形象和事迹。本文将运用互文性理论,对本片与金庸原著以及其他影视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进行探讨。

二、不同文本中的独孤求败

金庸原著中提到独孤求败的共有三部小说。在《神雕侠侣》中,杨过受他的伙伴神雕教导,成为绝顶高手“西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受他的传人风清扬所授习得“独孤九剑”,跃升为一流剑术高手。《鹿鼎记》中,澄观和尚想及“无招胜有招”的前人时,只一句提及独孤求败。独孤求败的剑冢中一共提到了四柄剑器,分别是利剑、软剑、重剑和木剑。“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于天下,乃埋剑于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中最神秘玄幻的人物之一,他英雄盖世,孤傲寂寞,他的武功无剑无式,已臻化境。

1989年黄日华主演了香港无线电视剧《剑魔独孤求败》,编剧是黄国辉。全剧共20集,于1990年首播,1994年重播。故事讲述独孤天峰、严晓青夫妇因与江湖正道人士起冲突而被追杀,天峰被捉,囚于天山,严晓青流落江湖,二人之初生子被人收养,改名林康,林康即是后来的独孤求败。林康长大成人,在连番奇遇之后,武功盖世。其父逃脱后与妻子重逢,合组天圣教,残杀武林人士报仇。林康不知身世,率众对抗,父子相争。另一方面,林康与白承忠之恩怨关系亦引出另一段曲折情节。除了江湖恩怨之外,还有纠缠不清的多角恋爱关系,令剧情发展高潮迭起。最后独孤求败杀死白承忠,为父母妻子报仇,并与红颜知己退隐江湖。

1994年王家卫导演了经典武侠电影《东邪西毒》,经过修复和重新剪辑的《东邪西毒:终极版》也于2008年戛纳影展上映。该片讲述了六个人物的情感纠缠,是香港艺术电影历史上的大型制作之一。片中的慕容嫣高贵自傲,武艺高强。她女扮男装出游时遇到东邪黄药师,二人相谈甚欢。黄药师是个处处留情的浪子,他与慕容嫣定了个日子再次见面,却没有赴约。爱的幻灭使她失落在爱恋、仇恨、报复的情感牢笼之中难以挣脱。多年之后慕容嫣练成一代剑侠――独孤求败。

而在2010年12月放映的贺岁片《大笑江湖》里,主人公原名吴迪,是个小鞋匠。他为月露修好了一只鞋,为了归还这只鞋子走上了闯荡江湖之路。而月露实为天子的未婚妻,她在大婚前离宫出逃。吴迪与河盗师徒不打不相识,结为挚友。后来为了实现河盗的遗愿,吴迪继承了河盗的“独孤”这个姓氏,成为独孤吴迪,谐音“独孤无敌”。大反派成公公意欲篡位,危难关头,吴迪救驾,杀了成公公,救出了皇帝和月露。最后,皇帝放月露出宫,有情人终成眷属。吴迪有佳人相伴,以神雕为友,成为“剑圣”,再加上影片画面中出现的剑冢,暗示他就是后来的独孤求败,这段千里姻缘一“鞋”牵的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三、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分析

根据互文性理论,文本具有开放性及非确定性的特点。文本之间相互参照,彼此互渗,每一文本都源于对其他相关文本显性或隐性的吸收、转化及延展,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结构。三部影视剧中的独孤求败都是在金庸原著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但他们的经历不同、性情各异,甚至性别也不同。巧合的是,独孤求败都不是他们的本名,而是后来改名为独孤求败。

仔细品味金庸的原著,独孤求败也不像是剑魔的本名。他姓独孤可能不假,因为他创立的剑法名为“独孤九剑”。但是,独孤求败极有可能是他给自己取的名字,他因武功盖世无人能敌,高处不胜寒,反而觉得寂寥难耐,故而自名求败。他曾在石壁上写到:“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金庸为独孤求败立传,文字愈少,留白愈多,字里行间中既流露出对其剑术的推崇,也展现了这位世外高人“傲视当世,独往独来”的一面。因此,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是一种孤独寂寞、遗世独立的形象。关于他的生平和事迹均无详述,既让读者感到心驰神往,也给后来的剧作家们留下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电视剧《剑魔独孤求败》则把令读者感到高深莫测的剑魔通过写实的手法具体化了,讲述了一个身世坎坷的人物是如何在血雨腥风的江湖成为天下第一高手的,构建了在金庸笔下看不到的独孤求败的生平经历和爱恨情仇。编剧以独孤求败为主线延展了金庸的文本,创造了大量的人物,如他的父母、敌友以及众多的女性人物,进而编织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戏剧冲突不断,扣人心弦。金庸笔下的剑冢和神雕不复存在,而是杜撰了林康为抓“金娃娃鱼”而误入冰洞的奇遇。剑冢中提到的四柄剑器在剧中只出现了两柄。独孤求败这个名字弱化为一个符号,用来说明林康与独孤天峰之间的父子关系。他依然是剑术超群的高手,但不再是孑然一身,他先是有了生死与共的妻子冷紫嫣,大仇得报之后又与红颜知己柳傲雪退隐江湖。

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则是一部颠覆传统武侠片格局、气势磅礴的史诗电影。独孤求败是“堂堂大燕国的公主,慕容家的小姐”。影片中的武侠人士也不都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就连主人公东邪和西毒都被去“侠”化了。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因为情伤之后变得冷漠无情。影片借金庸小说的外壳,在光影流动中反映了人物之间的悲欢离合。慕容燕、慕容嫣神出鬼没,其实她们是同一个人,只不过她人格分裂为想要杀死黄药师的慕容燕与认为自己是黄药师最爱的女人的慕容嫣。慕容嫣由爱生恨,迷乱自失,最后只能顾影自怜。“数年后,江湖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剑客,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他喜欢跟自己的倒影练剑。他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独孤求败。”影片中剑冢、神雕、独孤九剑一律不提,但并非没有一点相似之处。金庸笔下曾写道:“杨过会意,知道剑魔独孤求败昔日每遇大雨,便到这山洪中练剑,自己却无此功力,不敢便试。”而在《东邪西毒》中,有几个以剑气激起滔天水幕的经典镜头,而此剑客就是雌雄莫辨的慕容嫣。

《东邪西毒》构建了为情所伤的女性慕容嫣。除她之外,还虚构了许多其他人物的爱情悲剧,爱与不爱,拒绝与被拒绝。影片的英文片名Ashes of Time意为“时间的灰烬”,表明这是一部关于时间的故事。在武侠的外衣下,描述的是人们在情伤之后的迷失与异化。如何去面对得不到的爱情,如何去面对已经失去的爱情,如何才能遗忘,醉生梦死?

而《大笑江湖》从片名上让人们一眼就看出这是一部喜剧。英文片名Just Call Me Nobody直译为“叫我小人物好了”。导演朱延平说:“《大笑江湖》讲述了一个怀揣‘大侠梦’的小人物如何误闯江湖并抱得美人归的传奇故事。”自吴迪踏入江湖以来,历次与人交手,都因为机缘巧合而有惊无险,竟无一败绩,后来更是在阴差阳错之中成为武林高手独孤吴迪。编剧宁财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笑点,在人物名字上做文章,暗示“独孤无敌”也就是后来的“独孤求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编剧追求轻松幽默的心态,正如宁财神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这部电影是以“混搭风格”“讲一个简单笑话”。“独孤九剑”被替换为“宇宙剑法”,而“宇宙剑法”居然是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的Yoda大师的绝学。原著中的剑冢和神雕都只是作为帮助观众识别人物身份的符号出现,在片尾一闪而过。

四、结 语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文本的封闭结构,消解了作者的权威,取消了历时的障碍,使我们能在共时的情态下对多个文本进行对话。笔者从互文性的角度解读了独孤求败在不同文本中的形象,从中挖掘剧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改编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意图。金庸笔下的江湖意在从宏大叙事中凸显英雄主义,他笔下的独孤求败是落落寡合的世外高人。黄国辉的江湖充斥着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独孤求败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王家卫的电影则是侠骨柔肠、恨海情天,独孤求败为爱痴狂,终成剑魔。《大笑江湖》则是以江湖险恶为背景演绎的一部古装喜剧,独孤求败出身平凡,最后惩恶扬善并且成为绝顶剑客。

我们看到,宁财神的江湖少了传统武侠故事里乱世出英雄的元素。在他看来:“金庸和古龙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比较不稳定的。这种飘零的感觉,很容易融入他的作品中去,他们能体会到人在江湖是怎么回事。而我们,生活在一个稳定的时代。”“身不在乱世,也写不了乱世。”[2] “我从小爱看港台武侠电影和金庸的武侠小说。从中看到了人家的江湖,我觉得我的江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3]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以往都不同的、最为轻松快乐和平民化的独孤求败。

[参考文献]

[1] Kristeva Le.Texte du roman―approche sémiologique dune structure discursive transformationnelle[M].Mouton,1970:12.

[2] 杨龙.70年代生人宁财神:武侠是所有男孩的英雄梦[J].中国新闻周刊,2009(04).

[3] 宁财神,徐林正.喜剧有多种形式――宁财神访谈[J].大众电影,2007(02).

孤独求败篇5

关键词:大学生;消极性孤独;原因;人才

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不管愿意与否,都要与他人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短暂、偶然的孤独感不会给个体造成大的伤害,然而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孤独之中,就可能在身心上产生一系列的病态变化。作为社会责任“延缓偿付期”的大学生,尚处于成人队伍中的“边缘人”状态。心灵的闭锁,加之情感交流的内隐性,使得有的大学生很容易体验到孤独的情绪。若没有及时引导,任随孤独感日益加深,可能导致大学生将精神寄托于虚无中或寻求低级精神刺激,甚至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

一、消极性孤独的界定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孤独是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孤独分积极性孤独和消极性孤独两种。存在“积极性孤独”的个体,能够灵活运用孤独时的时间和方式,将孤独转化为独立去生活,不必要与他人发生连接,能够自己给予自己合理的评价;存在“消极性孤独”的个体,则敏感、焦虑、多疑、抑郁并伴有自主性缺乏,以强烈依赖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的方式来消除自我孤独的处境,缺乏对自我健康的认识和评价。

二、消极性孤独产生的心理原因

(1)孤独人格特质。孤独感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特质。其中,孤独水平与内外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通常认识下,孤独体验越深刻的人性格特征越内向的观点是一致的。此外,有些人对消极性孤独具有易感性;另一些人则对消极性孤独存在一定的免疫力。一般消极孤独的易感人群其个性特征主要有:神经质、低自尊、自我中心、焦虑、抑郁,缺乏客观自我评价等。因此,可以看出人格特征作为潜在的预测者,与消极性孤独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而这些具有孤独特质的大学生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极性孤独感的侵蚀。

(2)自我意识偏差。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作为大学生,其显著特点即对自我的强烈关注。当今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看问题有时多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站在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意识。从自己利益出发,过于敏感,受不得委屈,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体会到不被认可、不被尊重的孤独感。此外,在人际交往中习惯将自己的观点和意愿强加于人,习惯让他人服从自己、迁就自己,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倘若与他人造成对立,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断的状态,因此必然会产生消极性的孤独体验。

(3)心理控制源。心理学家罗特提出心理控制源,并将其分为内、外控制源,指个体对行为或事件结局的一般性的泛化预期。根据罗特的事件预期-价值模型,内控倾向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否获得他人的喜欢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表现在交往中遇到矛盾或纠葛时积极寻求解决。此外,即使没有朋友或朋友很少,他们也会认为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就可获得友谊,这种主观的自我慰藉有效地减少其消极性孤独。外控倾向的大学生则认为个人的努力对获得友谊的结果导向作用很小,认为他人喜不喜欢自己、接不接受自己都是不可控的。因此,外控倾向的大学生在交往中更多是采取被动交往策略,等待他人接近自己,并且对于事件更易产生消极预期,从而产生无望的消极性孤独感受。

(4)自我同一性混乱。埃里克森作为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八阶段中明确指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全新的同一感的自我以及自我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否则会产生“同一性混乱”,即将自我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其中存在有自我牺牲或损失,但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消极性的孤独感。作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个体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对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预期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对于自我以及自我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估价还尚不准确,导致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出现内心的困惑和纠结,产生逃避人际交往的心理及行为,从而引发消极性孤独感的产生。

(5)归属感缺失。归属感是弗洛姆理论中的一个术语,指个体自我感觉被他人或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感受,意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从中获得温暖、帮助、爱与安全感。大学生从进入陌生的校园开始,就面临着角色的转换、环境的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多元人际关系应对等难题。有的因对学校的不认可产生的空虚和迷失,在班级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同伴的支持体验到的失落和沮丧,对于大学空余时间支配的茫然与无力,兴趣特长得不到发挥而产生的精神无寄托感,与同学交往体验不到预期的深刻友谊而感到索然无味等,都使得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体验到深刻的消极性孤独。

三、完善人格,降低孤独感的建议

(1)正视消极性孤独,避免自我中心。孤独之感人皆有之,大学生应当辩证地看待孤独,无须谈孤独色变。我国古代的儒、释、道家,分别强调要通过静坐、坐禅、坐忘来获得无上的智慧,实现心灵的超脱。积极性孤独可促使个体更好地进行自我审视与发展,而消极性孤独则常导致个体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而进行自我封闭,使其自我发展遭到阻碍。因此,要挑战自我,正视孤独,发现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与危害,在朋辈交往中走出自我设限的藩篱。要站在公允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学业成绩、友谊与爱情等确立合理而清晰的期望,既不盲目自负又不自我贬抑,不过分苛责他人,又真诚对待他人。走出以自我为中心,提高对周围环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克服情感体验的局限性,增强自身心理承受力,提高自信,完善自我,最终走出消极性孤独困境。

(2)克服自我挫败思维模式。在消极性孤独萦绕的大学生群体中,自我挫败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在个体控制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败后停止尝试,并将这种控制失败的感觉泛化到所有情境中,甚至泛化到实际上能够控制的情景中去。自我挫败思维模式会让个体认为自己的能力和控制力存在缺陷,并且这种缺陷是永久性的而非暂时性的,导致个体将失败归结为内在本质因素而非情景因素。大学生普遍心理耐挫性低,倘若个人在努力走出孤独中一再受挫,并得出“我没办法融入集体”“我交不了朋友”“我什么都做不好”之类的挫败思维定式,则容易导致其放弃努力,并陷入绝望的心境之中。因此,摆脱消极性孤独的侵扰,就需要克服自我挫败的思维模式,增加自我认知与自信、寻找合理期望与理性评价来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自我挫败感,最终摆脱消极性孤独,促进自己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肖文学,姜喜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2.

[2]刘美丹.大学生孤独心理透视[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0(8).

[4]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5.

[5]朱智贤.心理学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任慧慧,李东旭.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9).

孤独求败篇6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孤独感 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增和教育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经济社会领域的贫困问题在高校校园里日益凸显,对占所有大学生15%-31%比例的贫困大学生,他们因家庭经济的贫困继而引发出的一系列的“心理贫困”问题,如内向孤僻的性格导致的自卑、焦虑心理,封闭不善交流的人际关系导致的孤独感水平增高,以及很强的挫败感导致的内疚与负罪心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在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成才之路。因此,对贫困大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现状及疏导途径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进而能够尽快消除贫困生自身因经济环境而形成的这些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也非常符合国家、高校和社会期望这些贫困大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一改贫困现状的共同美好愿望。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

本文研究对象是辽宁大学的贫困大学生。研究样本选取采用广泛调查问卷法(约300人)。并且根据理论预设,综合UCLA孤独感问卷、大学生自卑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制定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从贫困大学生中筛选出存在心理问题的60人进行分析研究,其中30人编组为团体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教育,另30人编为对照组进行个人谈话和观察的普通教育方法。研究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软件对问卷实验和数据做相关分析、T检验和回归分析。对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验证。本文从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自卑感和挫败感三个维度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试,调查研究产生这些孤僻、自卑、焦虑、抑郁、挫败感强等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疏导途径,并进一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对30人进行心理干预辅导,辅导周期为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最后对团体心理辅导前后以及和对照组之间做数据差异分析,以此验证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除贫困大学生自卑感、孤独感等心理问题的有效性。

本文认为贫困大学生主要是由于自卑心理、孤独封闭和挫败感强而产生的各种不利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业和就业。这些不良心理问题使得他们缄默孤独、脆弱焦虑、敏感多疑、畏怯退缩,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人际交往和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正好能够提供一个人际交往活动圈,对由于自卑而变得孤僻内向和自我封闭的贫困大学生来说非常有效,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减轻自卑和孤独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起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与拼搏的动力。主要观点是:1、贫困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活动范围小、性格内向封闭;2、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强,主要是由于其敏感多疑、示弱顺从、优柔寡断的心理问题;3、贫困大学生的挫败感更强,主要是由于其敢为性低、畏缩怯懦、内疚负罪感的心理问题;4、贫困大学生优良品质是成就动机感强、朴实独立、自律有恒。5、通过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有效消除贫困大学生的孤僻、自卑和挫败感心理。

二、实验数据分析

1、问卷中UCLA孤独感水平数据统计结果

首先,对照组在单独谈话心理辅导前、后问卷测试差异性比较如下,

从表2-1可以看出,对照组在单独谈话心理辅导前后的均值与标准差差别不大。从表2-2的T检验中得到t值为-0.321,说明对照组经过单独的谈话心理辅导方式,其孤独感水平变化不大。

下面是团体心理辅导组(简称团体组)在团体辅导前、后问卷测试差异性比较,

团体组经过八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孤独感水平明显降低,这说明团体组在团体辅导前后的孤独感水平差异比较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降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孤独感。

2、问卷中大学生自卑量表数据统计结果

从表2-5中可以看出,团体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后自卑感自测得分明显改善,经过团体辅导,自卑感降低,成就幸福感提升,达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注:如果总分在45-60分,是由于过期断定不行造成的自卑;总分在30-44之间,说明是由动机与期望过高引起自卑;如果总分在15-29分之间,说明平时没有自卑感,而且引起自卑往往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些说明阶段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效的改善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使他们从内心不在受成就动机和挫败感的太多影响,改变以往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三、讨论和总结

1、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影响着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将来他们的成才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经济贫困大学生群体,所有大学生都会面对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目前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水平向好坏两极化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无论生活还是学业表现都很优秀,他们多数能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和有恒性都强于普通大学生。但是也会对少数贫困大学生因性格孤僻、沉迷网游、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因素而不断落后以至于生活和学业都成问题的现象感到疑惑。为什么有这么多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中还有这些情绪低落、自甘堕落的问题生呢?其实,这是所有贫困大学生都会面对的因为“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经济上带来的贫困、长期处于经济条件差的生活环境以及自身成长的教育环境都会给贫困大学生带来不可避免的自卑感和较强的成就动机感。而自卑感和成就动机感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一把两面刃,有时它能够体现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艰苦朴素、自立自强的积极一面,而有时它也使得人们产生消极的一面,比如非常自卑、孤僻、强迫、抑郁和偏执等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群体所要面对的这些孤独感、自卑感和成就感强等心理问题,我们的思想教育活动就要抓住这些心理问题将会带来的积极因素而避免消极情绪的影响。

经济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现状决定了他们在不同阶段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正确积极向上地应对这些心理问题能够更加激励贫困大学生奋发向上。而且这些影响因素都是综合发挥作用的,因此对于帮助他们面对和疏导这些心理问题的对策就不会是简单的方法,而是综合多渠道、多领域共同作用的应对策略。对贫困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就有助于其在与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合理计划和实施目标、正确面对成败,从而使他们摆脱自卑、孤僻和挫败感等消极心理因素影响,最终向着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2、团体心理辅导对孤独感强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贫困大学生经常会陷入较强的孤独感中,调查中表明他们通常重视学习、乐于承担家庭责任以及协助家庭事务的处理,从而使得他们中大部分的个人爱好变得简单或者缺失,导致在同龄人中缺乏共同爱好和谈话资本,以至于交际圈狭窄,而且交流能力不高。这些常年来缺失的人际交往经验使得他们的人际关系在来到一个全新陌生的大学校园里之后变得更加紧张。他们得应对其他大学生所带来的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起居、饮食、节日、运动、文化活动、娱乐等等方面都会让他们由于经济上、文化上以及精神上的不同背景而产生问题,这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积累下的问题会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只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心理更加严重、更加敏感多疑、交流更加困难,或者愤世嫉俗、圈子更狭窄以至于孤僻的现象常有发生。这些都不利于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思想发展。

因此,更加有针对性的为这些可能产生人际交流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倾诉和交流经验的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建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小组,重现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特别场景,如为每一个贫困大学生举办小组生日聚会,组织团体文化体育活动等等。适时合宜的贫困生团体活动、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和活动经验总结能够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丰富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爱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理解力、增进与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集,使得他们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他人进行交流,以一个健康轻松开放而不是敏感自卑封闭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生活中的每一天和每一人。

3、团体心理辅导对自卑感强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通常外表坚强、而内在自尊心较强。然而经济条件上以及生活环境上的约束使得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更加没有自信和从容。他们往往不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即使加入也很难融入其中,更难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他们生活通常比较节俭、消费比较节制,往往会受到校园一些浪费现象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有的会觉得更加羡慕而去盲从跟风,有的会变得更加节俭以至于不能理解他人的正常需求。这样往往会因为羡慕而满足不了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亦或是更加封闭变得愤世嫉俗。其实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是他们对经济贫困本身不能有很好的认知而导致的。

因此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中就更应该注意如何提升贫困大学生面对经济贫困现状的自信和积极态度,比如组织勤工俭学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光荣和收获的美好,组织家教辅导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兼职收入的机会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活动前认真的计划和做好协调工作,活动中尊重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建议和选择,活动后进行阶段性的交流和总结活动。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摆脱退缩和懦弱的习惯,让经济贫困的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优点和能力,勇敢面对贫困现状,牢记只有依靠勤劳和智慧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4、团体心理辅导对成就动机强而导致挫败感的贫困大学生的引导对策

通过调查,贫困大学生往往成就动机感很强,他们具有勤劳朴实的特征,在同龄人中责任感、自律性和有恒性都比普通大学生强。因为他们普遍来自边远地区、农村或者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学生通常能够认识到学习机会的不易、往往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恒心取得优异学业成绩,获得奖、助学金。但是往往因为对奖学金这方面经济补助的强烈需求,使得他们在平日的大学生活中几乎全部时间用于刻苦读书而不善交流表达。但面对市场对综合素质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再加上社会存在不正当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使得贫困大学生变得更为自卑和焦虑,愈发强烈的成就感在不断的失败中受挫,这些不良心理使得他们不能正确面对失败和现状,而在不断积累的紧张忧虑中学习和生活只会造就内向孤僻甚至偏执的不健康的心理和思想,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必须在充分理解贫困大学生急于摆脱贫困现状帽子的心理前提下,立足于如何指导他们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而明确学习目标,正确梳理每一次前进道路中的成败得失所带来的不良情绪,发挥出贫困大学生成熟稳重、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为他们的成才之路出谋划策。比如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组织事业成功的校友进行讲座和经验交流等等活动。

总之,当代贫困大学生所要面对的来自社会、家庭、高校以及自身心理的压力非常沉重,作为高校教育者在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重视正确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让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从自卑、怯懦和挫败中走出来,通过高效率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组织开放性、交互性和分享性强的各种人际交流、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活动中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增进他们与同学间的友谊和情感,交流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渐克服孤僻、自卑和急于成功的挫败感等不良心理,使得他们逐渐摆脱贫困的影响,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自己和祖国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陶传谱.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湖北社会科学.2003.

[2]历玉英.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措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1.

[3]王涛.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宁夏大学学报,2002.

[4] 张建英.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01).

[5] 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03).

[6]张晓霞.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7]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与自我教育;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注:

孤独求败篇7

错失,是一种生活常态。“错”即错过,“失”即失去,错过了便会失去。而日常中,错失是一种生活常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以常态为题的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以常态为题的作文600字1地图上的河流都是弯弯曲曲的,水流为什么总喜欢走弯路而不走直路呢?有人说是沿途有大山阻隔,有人说是受地形影响,也有人说是气流、地球自转等各种因素使其无法走直路。其实这些都有道理,但说到底,是因为弯路才是常态。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人生亦是如此。

走弯路才是常态。

有人说娃娃刚出生的啼哭,是因为他不想来到人世间承受痛苦。这种想法不免悲观,但其也说明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人生大部分都必须走弯路。虽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走直线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河流不得不避开大山选择弯路,这样才能顺利地流向前方。同样,人生路上也充满着挑战与挫折,我们唯有沿着弯路勇敢地走下去,才能不断进步与成长。

走在人生的这条弯路上,我们难免会遭受各种挫折甚至失败,但是我们要相信正是弯路上的这些挫折使我们得以不断提高。因此,我们遇到困难不能气馁,而应执著地前进,直到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路是何等曲折啊!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准备以城市包围农村的方针解放全中国但是很快以失败告终,他们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反省失败原因,采取正确的措施,走着荆棘的弯路不断向成功迈进。回想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漫漫征程,这一路是何等的艰险,何等的曲折,中国共产党正是沿着弯路不断挺进,最终才取得革命的胜利的消沉。

李白,他忠心为国,却屡遭贬谪;胸怀大志,却难以报国。虽曾有“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但更多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气!他追求出仕,却不屑“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谄媚;他一心报国,竟愿舍身从军为家园!愁常有,可心不变,他一生忠于自己的追求,仕途失意也好,醉酒迷离也罢,正是他执着追求,成全了永载史册的光辉。

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贫困虽是人人不愿过的生活,但有时却能成为奋斗的动力;痛苦虽然是人人都不愿经受的情感,但有时却能造就刚强的性格。

弯路,才是常态,只有走在弯曲的道路上,才能绽放生命的精彩!

以常态为题的作文600字2下午,班级内阳光明媚,沐浴在暖阳中,困意袭来。看看课表,一会儿是地理课,想想课前紧张的提问,便勉强打起精神把书从书桌里拿了出来翻看。

快上课时,老师走进班级,管理员打开课件,课件上有两个醒目的大字——河流。这便是今天的学习内容了。提问,上课,巩固……一切按部就班,叮铃铃一节地理课圆满结束了。

我有些慵懒,便趴在了书桌上,看着书上的图形,回想刚才老师讲的背图技巧,突然发现这些河流没有一条是接近直线的,脑子里自然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河流为什么直道不走,而偏偏要走弯路呢?直路不是更短吗?

思忖片刻,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常态,而走直路却是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是无法超越的,只能避开障碍,绕道而行。最终才能抵达终点。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挫折、难题,这是否也是一种常态呢?我觉得应该是,毕竟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人生本就没有一帆风顺的。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魔法师,也不是超人,既然无法避免,我们就要去面对,不悲观失望,不停滞不前,把遇到的bug看成是我们成长前行的另一种形式,这样我们也许就能像河流一样,遵循常态,面对常态,最后胜利抵达目的地。

把遇到bug看成是一种常态,努力面对,但不畏惧,不过分焦虑,这就是这节地理课给我的启示。

以常态为题的作文600字3曾经有过一个社会调查,真正的成功人士往往很少是那些交际场活跃人士或社交达人,像比尔盖茨,乔布斯等行业的开拓者大多数不善言辞亦或偏好独处。这个社会调查仿佛正印证了赫胥黎的话:“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因为孤独是开拓者的常态。

选择孤独,是回避无意义的社交。伟大的人偏好的这种孤独,既不是“山川在目,室迩人蕸”的被迫与无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僻和偏执。选择孤独是因为人是社交的物种,但又很容易受到周围人与环境的影响,这才有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千古名言。伟大的人喜好孤独,是不愿在频繁社交中消耗时间或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选择孤独是选择管宁割席断交的专心致学;选择孤独是选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优雅自在;选择孤独是选择“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清新脱俗。反观世上有许多人,曾经距人生之巅只有一步之遥,却都终难耐孤独寂寞遗憾终生。

选择孤独,是意志笃定的体现,是不被他人想法轻易左右,走属于自己的路的具体表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随波逐流盲目从众,或是迷信权威人云亦云都是阻碍人们向真理探索的绊脚石,许多人之所以失去成为行业开拓者的机会,就恰恰因为在所谓权威的话语声中敛声屏气,或是沉溺在人潮之中对前人所建所创趋之若鹜。而伟大之人喜好孤独,是因为他们不愿随波逐流,他们选择孤独,是带着王安石那“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走出属于自己的路。爱因斯坦大胆质疑牛顿的绝对空间时间理论,在这探索的路上他是孤独的,但也正是他开创了相对论,给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宇宙;蒙受上千次失败却执着要发明电灯的爱迪生是孤独的,但他最终被世人赞为“发明大王”;那个侃侃而谈扬言要改变世界的乔布斯是孤独的,但也正是这个狂人创立了载入史册的苹果帝国,也许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踩着别人的脚步走路,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开拓者选择孤独,是因为他们自信而又坚定,他们是真正的能坚守自己初心的人。

选择孤独,是选择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不难发现生活中总有一群人似乎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他们也许是抱着厚厚一叠书穿梭于校园间却对周遭事物不屑过度关注的学霸,也许是塑胶跑道上汗流浃背却又目光坚定的跑者,他们也许不拘言笑,但我却相信这些人的内心是充实而又快乐的,因为他们是怀揣着梦想走向远方的人,正如如梭所言“社交场中的闲逸是令人厌恶的,因为它是被迫的,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他是自由的。”选择每天凌晨四点独自在球馆练习投篮的科比是孤独的,但这个偏执狂却靠着不懈努力成为了NBA历史上最伟大的湖人队球员;选择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孤独的,但他却凭着牺牲精神硬是治理好了肆虐的黄河泛滥;选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是孤独的,但他却用文字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指明了无数青年中国人前进的方向。为何伟大的人喜欢孤独,因为他们走在风雨兼程的追梦路上,无暇顾及人世间过多花红柳绿。

一直十分尊敬那些为了经营梦想而把自己置身于孤独的环境中的人,形单影只难阻其披荆斩棘,筚路蓝缕难挡其开天辟地。他们身体力行向世人证明:孤独是开拓者的常态,人类群星只有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时才最为熠熠辉煌。我们赶上了“全民创新”的好时代,让我们做一个意志笃定追求梦想而耐得住孤独的人吧。

以常态为题的作文600字4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一航。

──题记

子贡曾经默立于尘世喧嚣之外,道:“愿有所愿。”孔子说:“生无所愿。”简短的四个字,却道出了生活的常态,人生而为一场战斗在遍体鳞伤中磨炼自己,何来“有所愿”之说?挫折乃生活的常态。

小时候摔倒自己爬起来,直面挫折是常态;失恋时放下过去开始新生活是常态;年老时享受着最后期限,了却挫折是常态。将挫折常态化,有什么能难得住自己呢?

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把握机会创造奇迹。罗曼罗兰曾说过:“痛苦是一把犁,一面犁破了你的心,一面犁破了你的梦想。”荒岛求生的鲁滨逊,在漂流荒岛时也曾失望过,悲伤过,麻木过,但他知道人生本就是与痛苦抗争,挫折才是常态,最终凭借自己的双手完成了原来未曾想过的事情。在时间将他遗忘的拐角,建立起属于他的世外桃源。

挫折是生命的常态,在逆境中成长,翱翔于九天之上。后来曾狂热的吼:“生命本来就是鲜血淋漓的战斗,不是你打败了挫折,就是挫折绞碎了你。”傲立于苍穹之冠的天空霸王──鹰,自幼便遭遇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在它刚能扑腾着翅膀勉强走路时,它们便被折断翅膀推下悬崖,只有此时与天争命的鹰,在奋力振翅中强化自己,才能翱翔于九天之上,扑向太阳。

人生之中当遭不幸,挫折是常态,顺利才是意外。霍金,一个因肌肉萎缩全身只能动数根指头的人,一个过早便被医生宣告死亡的人,而他却漠视生活给他的绞索,看清了身体给他的疼痛。他思索着时间的起源;他思索着宇宙的极致;他用仅能活动的手指敲出生命的乐章;他的眼看透了时光的洪流,追随着自然的极致。人生本多挫折,又有何惧?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道:“我们背负的越重,我们离大地就越近。”如同那玉,经历了地火千年的考验,又进了冰雪霜天,方能晶莹如是,洁洁如镜,而成为君子的象征。

现在,让我们正视生活的常态,勇敢地生活,跟随着自己的心灵远行,生如逆旅,哪怕前方荆棘遍布,深渊回响。

以常态为题的作文600字5人生路漫漫,人们总在这条路上得到或者失去,也许得到的并非自己所想,失去的也并非自己所及,但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孩提时,我是一个极度依赖父母的人,与父母的距离不能超过十厘米。那时我认为父母就只属于我自己,我想要的东西,想要做的事情,父母都得满足我。但当我能够自己摸索着走的时候,我才体会到了成长的不易与艰辛。一次次地跌倒与疼痛让未经受过磨难的我想要放弃,我哭喊着叫嚷着寻求大人的怀抱,但那时父母选择了放手,任我独自在地上哭闹,最后自己一点点爬起来继续往前走。那时我从父母的做法中懂得了有人相伴是福运,自己起来才是生活的常态。

步入校园,我有了一个个同学,也交到了一个个的朋友。但朋友之间总存在着误会与摩擦,我们往往会因为这些那些的小事情产生分歧甚至分道扬镳,但自己仔细回味时才发觉如果自己退一步或许结局便不是这样,可我总拉不下脸去缓解令人尴尬的关系,所以一直未找到一个和我志同道合,相互理解的知音。但在渐渐地成长历程中我明白了有人相伴是我的福运,寻寻觅觅才是生活的常态。

渐渐地我长大了,到了能够自我独立的时候,我住进了寝室,刚开始我对离开父母表示出了无比地喜悦,因为这样我就能摆脱了父母的“魔爪”,不用每天“魔音穿耳”,所以我对与同学们同住这件事情有着美好的向往。但渐渐地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仿佛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虽然我与同学们相处得很好,寝室中也总有笑声,但大家都有各自的心思,那便是思家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妈妈的“魔音穿耳”有了一种深切地怀念之情,对爸爸的严厉甚至还有想念之意。往日让我无比厌烦的细节此时都让我无比回味,因为那些琐事是父母对我浓浓的爱,是幸福的象征。由此,我明白了曾经拥有是我的福运,终于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孤独求败篇8

我们中华民族情况很特殊,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它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又都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么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

为什么中国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我想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第二个原因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已有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世讲到中国封建社会,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很束缚人的行为,那当然是对的。其实这种宗法制度也有它的历史作用,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打架,就要内乱。本来很强盛的部落、部族或者民族,一分裂,就要自己打自己。我们民族从西周开始,虽然自己内部斗争也不断有,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世袭制度,即父亲死了,嫡长子继位,这是当时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很长的时间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其实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数民族的成分,主要是鲜卑人。

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这个“独孤”就是鲜卑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是鲜卑人,就姓独孤。“鲜卑”这两个字,有些学者说“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鲜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亚那一带。但这不是很一致的意见。北周的时候,有个大将军叫独孤信,他有很多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皇帝,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高祖的父亲,第七个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所以唐高祖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则应叫隋炀帝为表叔。他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妈妈姓窦。唐太宗的皇后姓长孙,长孙和窦都是鲜卑人的姓。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鲜卑人。据《唐史》记载,唐朝宰相至少有二十三人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那时候说“胡人”就像我们现在说“洋人”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在唐朝,有二十三个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可见唐朝对外国人一点也不歧视。再说汉朝,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匈奴分裂投降了。其中一个匈奴王子叫金日蝉,在汉朝做官,很受汉武帝重用。汉武帝死后,他的身后大事交给了两个人,一个是霍光,一个就是金日蝉。由此可见,我们民族壮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开放。

上一篇:不加思索范文 下一篇:溺水急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