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三国范文

时间:2023-11-21 22:02:02

孤独三国篇1

一、音乐应用于孤独症儿童治疗的国外研究现状

音乐作为一种疗法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医疗、音乐和特殊教育等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国外针对音乐疗法在孤独症中的应用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在音乐疗法的基础理论研究中,例如英国医生JulietteAlvin首次将音乐疗法引入到自闭症患者的治疗中,认为该方法能够治疗身体和情绪障碍,尤其是对自闭症儿童效果更加显著。例如AlvinWarwick(1991)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在接受音樂治疗后,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Thaut(1984)在音乐疗法实践中,让孤独症儿童跟随击打动作和产生的音乐,对孤独症儿童的粗大动作进行训练,对于纠正孤独症儿童异常动作姿势产生良好的效果。第三是在音乐疗法形式上的研究,NordoffpRobbinsC.提出了创造性音乐治疗,即是鼓励孤独症儿童运用音乐自由的、创造性的表达情感,有改善潜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Banks(1982)奥尔夫音乐疗法能够增强孤独症儿童与人交流的经验,并提升儿童注意力的持续时间。

二、音乐应用于孤独症儿童治疗的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有关音乐教育与儿童孤独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音乐教育对儿童孤独症改善语言、行为、情感等方面功能障碍的意义研究。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音乐教育对于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障碍具有重要意义。龚文嘉(2010)认为孤独症儿童对音乐具有强烈的偏好,在进行音乐教育活动中,能够让孤独症儿童享受和分享成功的经验,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为语言和社交的开展提供基础。刘进(2011)从家庭音乐氛围的角度,对音乐教育在孤独症儿童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从梦滢(2014)研究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即兴的方法,孤独症儿童可以在这种音乐训练中释放自己、获得精神和情感上的满足感,对于改善患儿的情绪、培养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辅助或主要方式。程虹毓(2014)对奥尔夫音乐在孤独症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张焱(2006)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表现,提出了结构化教育和音乐治疗的融合。目的在于根据孤独症儿童内心的需要,建立起沟通交流的基础。第三种研究是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来提升孤独症儿童某一项身体机能。陈庆艳(2013)研究了音乐疗法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潇(2014)研究了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三、研究评述

孤独三国篇2

独孤信的两个女婿和外孙先后做了皇帝,并且其中有两个做了开国皇帝,其投资预期的长度和精准度至今无人能敌!

侧帽风流

今人有眼光,知道投资做实业炒股票,古人没这么多机会,却可以通过婚姻改变命运。不过,眼光的基础还是在于对自身优势的准确把握――独孤信的优势:帅。

独孤信(503-557),本名独孤如愿。他生于北魏末期,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人,祖籍云中(今山西大同),是鲜卑化的匈奴人。独孤信不但长得帅,还知道利用自己的帅吸引眼球,他喜欢修饰,穿着打扮也与常人不同,所以获得“独孤郎”的美誉。

《周书・独孤信传》还记载了独孤信的一则佳话:“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某天,独孤信出城打猎,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他要赶在宵禁之前奔回家,由于马骑得太快了,头上的帽子被吹歪了,也来不及扶正。不明就里的人看了这个样子,大感惊艳,觉得他看起来非常潇洒。第二天起,满街都是模仿独孤信侧帽的男人。后来,“侧帽”变成了形容人风流自赏的典故。北宋词人晏几道在《浣溪沙》中有云,“侧帽风前花满路”,便是描写承平公子侧帽潇洒、风雅自赏。

除了帅以外,独孤信文武兼备,有奇谋大略。在任职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时,“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宇文泰因其信义卓著,远近闻名,“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就赐名为信,以示褒奖。

眼光高超

独孤信眼光高超,从永熙三年的一次抉择中就可以看出。那一年,北魏孝武帝拉拢宇文泰、贺拔胜等人,暗中调兵遣将,决定与高欢决一雌雄。但孱弱无能的他哪里是高欢的对手,最后只得西逃长安投靠宇文泰。这导致北魏军心大散,一夜之间,逃亡者竟超过了半数。

独孤信得知消息后,颇感为难。因为当时他的父母妻儿全在高欢的辖地之内,若想追随皇上,则需舍家而去,落个“不孝”的名义。但孝武帝毕竟是堂堂一国之君,身为下官不为其尽忠效力又会有“不忠”之嫌,况且他的昔日好友如今都已坐镇西边,于其前途甚为有利。权衡片刻之后,独孤信还是决定追随孝武帝,西入关中。于是他马不停蹄,一路追赶,至洛阳西北的漉水终于赶上了孝武帝。孝武帝见他单骑而至,感慨万千,长叹着说:“武卫(独孤信时为武卫将军)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遂赐御马一匹,进其爵为浮阳郡公。

当时的留与走,是一个政治赌局。每个人都要在“高欢”和“宇文泰”之间选一个。就当时来说,高欢无论哪方面都是占优势的,西迁路上,不少人半道折回。就是贺拔氏的当家贺拔胜也是骑墙态度。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独孤信的抉择多么正确。在宇文泰扶持起来的西魏基础上,发展出了北周、隋、唐,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奇迹,以宇文泰和独孤信为代表的关陇集团最终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择婿圣手

独孤信最大的本事在于择婿,他为女儿选择的女婿,往往都是一时人杰。

独孤信的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宇文毓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16岁开始从政,先后被封为宁都郡公、开府仪同三司、宜州刺史,并以大将军身份镇守陇右。独孤信和宇文泰联姻,可谓强强联合。嫁女的时候,宇文毓还是地方官,“帝之在藩,纳为夫人”。在任岐州刺史时,便“有美政”,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后来,宇文护废杀15岁的傀儡皇帝宇文觉,迎立宇文毓为“天王”。宇文毓在任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他为人宽容,君臣关系相对融洽,对外又打退了吐谷浑的侵犯,因而威望与日俱增。史书上说宇文毓“宽明仁厚,敦睦九族”,颇“有君人之量”。

独孤信将四女嫁给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是看中了李的家世和英勇。当时,东西两魏连年交战,在一次战斗中,西魏少帅宇文觉被东魏高洋打败,一路拼命逃跑,后边紧追不放,眼看宇文觉就有生命危险。李眼疾手快,搭箭射去,正中高洋左臂,宇文觉因此得救,回朝后升李为将军。独孤信看李英勇有为,相貌堂堂,托人向李虎(也是关陇集团重要成员,西魏八柱国之一)家求婚,将四女儿独孤氏许配给李。

独孤信为小女儿独孤伽罗选择杨坚,是看重其“相貌奇伟,器宇轩昂”。但其实杨坚身材比例严重失调,上身长下身短,很是与众不同,且面有威严之态,从小就被人看作是怪人。宇文泰曾预言说:“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因此,杨坚的先祖杨震虽曾做过东汉太尉,父亲杨忠还是北周的柱国大司空,但杨坚因为相貌和“风骨”的问题,常遭猜忌。哪怕他为避嫌疑,处处小心,为人极其低调,也难掩锋芒,因而遭人排挤,不受待见。在这样的情况下,独孤信却对杨坚青眼有加,最终将女儿嫁给了他。独孤伽罗和杨坚后来相濡以沫四十多年,成为杨坚得力的政治助手和贤内助,特别是在杨坚称帝建立隋朝之后,她与隋文帝同辇而进,至阁乃止,共同做出许多政治决策,宫中并称“二圣”。

孤独三国篇3

关键词:青年;孤独;社会联系;道德教育

提出,青年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对于当代青年生活的反思和人文关怀是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奋斗事业的重要条件。网络及其他一系列的现代化生活环境给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带来了历史性的改变,孤独感就是其中之一。孤独、心理疾病、成功焦虑症、消费主义等正成为一种互相纠缠的个人身体和精神症候群,它需要我们在青年的价值观引导教育中引起重视。

一、认识孤独

孤独感是有违人性的为人所共同厌恶的感觉,禁闭与隔离是人类历史上常用的残酷惩罚手段。沙尔在《社会中的孤独》中提出,社会中的孤独“是一种普遍又极端的社会分化,它导致社会架构中的个人彼此孤立,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沟通”,卡乔波等认为孤独是“缺乏社会联系”。华尔士把克服孤独上升到人性之核心的高度,他认为社会存在着爱的胶合力,它使人不再孤独,这是“人性的本质的核心”。卡乔波等认为尽管遗传、个性、个人生活史和生活境况使每个人体验孤独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孤独包含着“普遍的结构元素”。卡乔波等还通过实验发现了孤独自身以及与孤独相联系的若干人性因素,“缺乏自尊、敌意、悲观、焦虑、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占据了全部因素的一半,其他几个因素(比如抑郁的倾向、羞涩、内向和神经过敏等)都是人的性格因素,而前者则主要是社会性的情绪生产。历史上,人所藉以摆脱孤独的手段,主要包括亲情、爱情、友谊和宗教等。从西方文化传统看,孤独最早与爱情之间有密切关系,亚当和夏娃之间关系建立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亚当那无边的孤独,故而有人认为“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源于与文明俱来的‘孤独’”。

在分析古希腊创世神话、犹太人的基督创世神话和印度神话时会发现,传统社会中的孤独感是人与他人友爱和结合的最关键因素,“从这三种文化的创世神话中可以明显看出的是,害怕孤独并渴望摆脱这种情形,乃是促使我们走向与他人结合成一体的关键核心”。阿里斯托芬的“寻找另一半自我”也是在讲述孤独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因此,爱情是治疗孤独的一剂良药。同时,友谊也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被认为是克服孤独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量的社会学研究证实,友谊可以把一个人带入集体生活,带入公共生活,带入友爱的新境界。有西方社会学家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孤独和隔膜的时代”,“孤独是自由主义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孤独是这个时代中“被现代人遗忘已久的大课题”[6],孤独感是今天一系列社会因素带给青年人的心灵感受。网络等电子媒介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电视机、电话和国际互联网不断制造大众看客似的聚集的感觉,我们随时可以跟远在天边的亲友或陌生人交流叙话,现代科技让我们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当代人的遥远意识不断被重塑,地球村让我们感觉跟全世界的人的距离真的很近,但是这种生活却很容易变成孤独的生活。“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陌生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孤独感的陌生人的国度”。大众在一种由技术和现代政治构筑的人性空间中时刻面临着孤独风险。当今社会盛行一种快速开始和快速结束的浅层互动,与深度的人际互动相比,前者倾向于把别人视作手段,而后者是把别人视作目的。人每天海量地接触着陌生人,礼貌式教养是基本的互动技能,但这种互动在精神上是肤浅的。深度的人际互动是一种心灵的互动,是真心实意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在今天被认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而它才是具有慰藉心灵之意义的精神互动。生活化的喧嚣热闹更多的是孤独的狂欢。现代社会自我标榜的“宅男”“宅女”的“宅”一族的崛起是青年“孤独一族”的崛起,他们“宅”在自我世界里,在网络中借助消费等游戏式的生活进行浅层次的交往,这种以消费和消遣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人际网络使人感觉不到友爱,而只是一种孤独心理的浅层次的慰藉。

二、青年人缘何孤独

(一)压力压力是青年人不断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压力是你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压力来源于你必须适应的变化,从物质世界里最极端的危险,到坠入爱河或者获得期盼已久的成功的喜悦”。青年人的生活情境瞬息万变,他们需要随时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反应。有学者把现代青年人的压力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生活环境中的需要适应的事件,如天气和噪音等;第二是社会压力源,如求职、人际冲突、财务问题和失去亲人等;第三是生理性压力,如青春期更年期焦虑、锻炼不足、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衰老疾病和抑郁等心理压力等;第四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对外部解释理解差异带来的压力等[8]。社会通过大量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让人卷入更复杂的生活中,青年的很多压力都是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带来的。

(二)核心家庭的产生青年的孤独感与工业化社会塑造的现代家庭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居住等一系列社会性的生活安排有关。吉登斯通过对英国这一典型的现代国家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和其道德的情感抚慰功能正在出现危机,婚姻的推迟、离婚率的升高、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拒婚人群的扩大以及家庭规模的最小化,使很多人出现了因家庭抚慰功能降低而产生的孤独。吉登斯惊呼,家庭正在把英国人送进一个“孤独者的国家”。现代家庭以规模非常小的核心家庭为主,这意味着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情感互动正悄然发生变化。核心家庭经常远离庞大的亲属网络,不能够像传统的家庭那样利用较大的亲属关系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支持和慰藉,快速的人口流动推动家庭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化,“便携式”家庭几乎成为现代家庭的标准。马斯洛认为,“我相信我们社会的流动性,传统团体的瓦解,家庭的分崩离析、代沟,持续不断的都市化以及消极的乡村式的亲密,还有美国式的友谊的肤浅加剧了人们对接触、亲密、归属的无法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战胜目前广为蔓延的异化感、孤独感、疏离感的需要”。

(三)电子交流方式对生活的控制对电子交流方式的依赖也是青年孤独感增强的重要原因。在线交流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会含义,在线交流的私密性的提高伴随的是亲密性、生动性的降低。“因特网的大量使用和孤独感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空前便捷的联系带给人大量的孤独感,人在机械的交流和以跳动的符号支撑的看似丰富的交流中越来越缺少亲近感,且逐渐走向疏远。卡乔波等把不亲自出席的,人与人之间的,依靠电子技术的联系称作社会交往的零食,并认为这些社交零食永远替代不了心灵的正餐。人的心灵需要的是有意义的联系。当人们越来越依赖虚拟技术条件下的联系并沉迷于这种密切联系的兴奋中时,社会已经陷入精神风险。

(四)无聊无聊是现代性的产物,无聊的蔓延使它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它几乎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专利。“可以断言:无聊是伴随着现代性而凸显出来的典型现象”。无聊具有强大的、隐秘的、摧毁性的力量,人的整个意义系统会被无聊吞噬。孤独与无聊相伴,无聊是现代青年孤独的重要原因。无聊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感觉不到生活与做事的意义,这种意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会提供的,无聊的蔓延是社会意义系统出现了故障。“我已经将现代的无聊定义为‘个人意义的缺失’”,“要想真正地理解人类存在,必须以根本的意义缺失为基础”[2]95,它与孤独时常源自同一个社会原因,而且无聊感会生产和强化孤独。

三、孤独的道德后果

在人的社会化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孤独是我们最担心的价值观事情”[13],孤独的思考对理解人类生活的基质至关重要。现代资本主义的生活被不断指责正陷入空洞、盲目、苍白、愚蠢、病态和危险之中,而“孤独只是疏离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用来缓和人与人之间敌意的一种手段”,“孤独的人自我纵容、自私、鸵鸟主义和逃避社会责任”[14]。孤独不仅以隐蔽的方式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它对社会的发展构成持久的威胁。

(一)孤独带来冷漠和疏远

孤独是人精神异化的一种表现,孤独不仅给个体带来身心困扰,而且困扰着社会的发展。孤独在根本上是有违人的天性的,孤独可以摧毁人的道德感受力,会威胁到一个人的基本生活,例如使人产生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杀这一否定自我生命意义追求可能的倾向。长期的孤独会让一个人逐渐丧失爱的能力,“摧残人的精神的,不是死亡、疾病、磨难和贫穷,而是对孤独和在这个世界上得不到爱的恐惧”。

孤独的人的基本特征通常是冷漠和疏远。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在别人眼中往往是冷漠、难以接近甚至心胸狭隘的,而不是热情或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了渴望的。孤独的人切断了通过他人建立自我意识,并在生活与社会中建立社会认知的通道,他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是失调的,他也隔断了依据外部反馈和互动去调节自我行动与意识的反应过程,孤独的人内心面临无边的惶恐。孤独的长期作用,会使我们对所有的社会联系感到失望并对交往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孤独会破坏人的意识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错误的社会认知,而这种破坏最终会扭曲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联系。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的人会更倾向于难以原谅别人,难以对别人敞开心扉。心理学家加德纳和布鲁尔通过心理实验发现,人的自我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个性孤立的自我、社会的与他人有关联的自我和集体的自我,当一个人陷入孤独时,他作为一个人就是不完整的,他囚禁了后两种自我,同时使第一种自我的生活也陷入了沉寂和无聊。

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还确证,“孤独的普遍结构与布鲁尔和加德纳的构成自我的孤独的三个基本量关系密切”,个性的、联系的和集体的自我使人分别产生三种社会联系,即独立联系、相互联系和集体联系,通常情况下三种联系高度互动,使人感到生活的快乐与意义,而当陷入孤独时,人往往只能体验到一种简单的联系,生活就会陷入沉寂。孤独者对社会的道德认知和自身调节行动会同时出现问题,孤独的人习惯以社会疏远的预设去看社会,同样的生活经验,孤独的人感觉到的更多的是冷漠、排斥和拒绝,而不是友好和善意。孤独的人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传导机制,它倾向于冷漠、敌意和社会抱怨。“孤独……让我们在寻求温暖和伙伴的同时,在想接近的人面前表现得无情而刻薄”,“孤独的人无论做什么、看什么,他们远比其他人更关注其中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排斥”。孤独还是现代人心理和社会性情感创伤的主要源头。卡乔波等通过实验证实,现代社会“针对人的身体即情感的‘袭击活动’中,孤独是罪魁祸首”,孤独是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困扰的“毫无疑问的主角”。

(二)孤独威胁公共生活

“社会”概念在人的孤独感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精神健康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社会孤立”都是一个关键概念。孤独的人不仅主动地减少社会联系,削弱信任与帮助他人的倾向,而且还会拒绝来自外部的关怀。大量研究证实,孤独感越强的人越倾向于拒绝他人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孤独看似是个人的精神事件,但是在事实上却对社会生活、社会道德状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的情绪与心理高度依赖自我调节功能,社会的压力使人不断感觉到排斥感。孤独使人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孤独的人不仅无法很好地付出友爱,也难以恰当地认同和接受他人的友爱。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他对外界的整体反应容易陷入极端,或是迟钝和麻木,或是忽然过激亢奋,孤独者不仅对坏事的反应更激烈,对好事的体验也变得迟钝。孤独的人还常常怀疑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心理学家罗鲍迈斯特和特吉认为,孤独是一种被社会排斥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阻碍我们展现许多人类最为关键的特征”。孤独对友爱的伤害还表现在孤独使人体会不到友爱的满足感,使人愈发远离友爱,孤独者对世界的基本的反应是自我保护,而不是关怀他人和对外开放自我。长期的孤独生活会改变青年的世界观。

孤独者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去解读外部的世界,他觉得社会与他人除了让他烦恼担心之外,没有给他多少美好的东西,没有让他更加幸福,对外的防备让他疲惫和懊恼。这种心理使孤独者不仅疏远世界,而且长期的孤独生活还会让他倾向于仇恨这个世界,进而更加疏远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孤独常常导致一种封闭的生活和一种愤世嫉俗的世界观,它会进一步削弱我们对他人和外部世界的信心,让我们愈发与人疏远,而这很可能会让感到孤独的人最终被他人和社会真正地排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足和孤独感的增强会影响社会性的团结。孤独不仅是社会领域的事情,它也是公共生活的后果。普遍的社会联系构建的友爱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激情与创造力的源泉,而孤独恰恰相反,孤独是一种缺乏社会联系的状态,它会让生活陷入可怕的寂静和无意义的状态,孤独会将个人和社会的精力和创造力消耗殆尽,切断社会联系给予我们的无穷的滋养,遮蔽社会交往和友爱对个人创造性之间的协同。

四、对孤独的道德教育应对

青年人的心理困扰除了通常被理解为个人困扰并以个体治疗方式解决之外,今天还必须从公共的视野来思考。“要知道许多个人困扰不能仅仅当作困扰解决,而是必须按照公众问题和历史形塑问题来理解。要知道在公共论题中,人的意义必须通过将这些问题和个人困扰及个人生活问题相联系才能显现出来”,公共的政治同时也必须以更具生活化的眼光去关照看似个体性的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中,他认为孤独是要尽可能地从生活和社会中清除出去的,“在论及友谊在人的幸福中所扮演的角色时,他如此写道:以为孤独的人能拥有至高的幸福,未免荒唐;没有人会选择拥有一切孤独的生活。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由于孤独是对社会联系的测量,所以克服孤独,通过集体和组织的情感支持使物种保持强壮,使它们的行动逻辑中具有更多信任、利他和利群的道德性是物种的重要的行为原型逻辑,越是高等的动物这一点越是明显。在任一社会状态下,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会体验到一定的孤独和无助,这是人精神成长的基本养料,它促进着人的道德感的成长,但是这种孤独与无助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使人陷入恐惧、绝望与冷漠。因此孤独体验中也蕴藏着道德建设的契机,因为当人决心摆脱孤独时,常常会被迫转向与外部的关系,他们会就近建立亲情、友情和其他社会性的友爱,比如开始更多地参与公共生活。走出孤独的泥沼需要主体和社会的努力,孤独的生产者也同时携带着打开孤独的钥匙。现代社会是教育的时代,孤独的克服还高度依赖教育,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等体制力量的支持。孤独者最需要爱,孤独者看似独立实则是缺乏依恋,感受孤独的人需要生活和精神上的引领,同时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结构性力量去引导人们走出孤独。

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战胜孤独还需要每个人主动地去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从最基本的礼貌、尊重和信任一直到坚固的友爱关系的建立。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感受,包括交往的快乐、孤独减少的轻松等,都是克服和减少孤独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约翰•卡乔波,威廉•帕特里克.孤独是可耻的[M].焦梦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华尔士.爱的科学[M].郭斌,李文,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3]林之树.动荡的伊甸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130.

[4]大卫•艾尔金斯.超越宗教: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精神生活[M].顾肃,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5.

[5]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85.

[6]梁永安.译者序:孤独的时代不孤独的思考[M]//菲利普•科克.孤独.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6~17.

[7]菲利普•津巴多.害羞心理学[M].段鑫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6.

[8]玛莎•戴维斯等.放松与减压手册[M].宋苏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40.

[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0.

[10]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0.

[11]莫妮卡•T.惠蒂,阿德里安•N.卡尔.网络爱情:在线关系心理学[M].何玉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

[12]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乔尔•M•卡伦,李•加思•维吉伦特.社会学的意蕴[M].张惠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9.

[14]菲利普•科克.孤独[M].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59.

[15]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45.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1.

孤独三国篇4

关键词:微博使用;孤独感;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3-03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微博(Micro-blogging)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获取、分享、传播以及互动的平台,其发展起源于美国的Twitter——由Evan Wiliams等人于2006年创建的由参与者自行组织内容的网站[1]。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随后其他门户网站搜狐、网易、腾讯也先后推出微博服务,用户数量以每周50%的速度增加。据CNNIC2012年1月的报告显示,我国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微博,比例达到 48.7%;另据统计,我国微博用户量约为3.27亿,19岁及以上的微博用户占比已达到88.81%。

微博作为互联网新兴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大学生网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潜在的问题,从心理学来看,互联网对用户的认知过程、社会性、情绪和性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关注互联网用户幸福感(well-being)的研究,而孤独感作为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 being)的重要指示器,是研究的焦点之一[2]。Weiss(1973)和Peplau、Perlman(1979)等人都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的、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或体验[3]。

Kraut、Patterson等人(1998)较早采用定量方法研究互联网与社会参与及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其中一个主要发现就是过度使用互联网与使用者的孤独感体验相关。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属于社会心理与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关系研究内容,研究中一直存在两种相反的假设:一种认为对互联网的使用会引起孤独感。斯坦福社会定量研究机构对4113名美国成年人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每周使用互联网超过5个小时的被试中,25%的人承认上网缩减了他们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间[4]。刘加艳对浙江某大学的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上网时间和UCLA得分呈显著相关(r=0.177,P

那么,当微博介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后,长期以来对孤独感和互联网使用关系的认知是否会随着微博的出现而发生新的改变,目前国内尚缺乏从该角度对微博的研究。从国外对Twitter的研究来看,如Gina Masullo Chen(2011)以“uses and gratifications”(“使用与满足”)视角研究使用者的活跃使用Twitter与满足社交需要的关系[5];David John Hughes等人则通过Twitter与Facebook的比较研究,揭露了网络使用者人格与网络社交、信息搜索/交换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人格特征与使用两类网站的关系[6]。但这些研究都未涉及微博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微博不仅可以让大学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还提供了一个自由抒感、与名人近距离接触的平台。但过分沉溺微博可能会使人与现实社会隔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形成强烈的孤独感。因此,本文将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着重考察孤独感与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习惯、微博使用强度、微博使用动机间的关系,以了解大学生的使用微博的规律和动机,为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提供理论借鉴。

二、研究方法

基于初探的研究目的及成本的考虑,本研究选择广西大学在校全日制大学生进行调查。为了尽可能扩大样本的覆盖范围,本研究采用了配额抽样,即根据该校男女比例和年级人数分布两个变量并结合样本规模(n=210)进行抽样,共收回有效问卷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2.4%。其中,男生105人(54.1%),女生89人(45.9%);大一36人(18.6%),大二42人(21.6%),大三40人(20.6%),大四32人(16.5%),硕士研究生40人(20.6%),博士研究生4人(2.1%);18岁以下5人(2.6%),19~22岁128人(66.0%),23~26岁60人(30.9%),27~30岁1人(0.5%);工科54人(27.8%),理科44人(22.7%),文科96人(49.5%)。

1.孤独感量表(UCLA)。UCLA孤独感量表(第三版)含20个积极或者消极方面的陈述,问卷采用Likert 4点计分,包括“从不”、“很少”、“有时”和“一直”四个评价等级,量表各项加总得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6) ,和重测信度(两个月后为0.73),并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在参考UCLA孤独感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语言习惯,本次研究构造了对大学生孤独感测量的孤独量表。经测,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58,量表内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KMO值为0.82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7]。在因子分析中,提取生4个特征值大于1.0的因子,并命名为:社交孤独、归属情感、社会支持和人际渴望。

2.微博使用动机量表。根据对文献的回顾梳理,本研究在前人(Liu et al.2010)提出的八个使用Twitter的动机基础上归结了微博使用动机的4个方面:人际交往、内容表达、信息获取(包括娱乐)和逃避,并编制了11个题项,采用Likert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采用1~5计分)。该量表内部信度良好,信度系数为0.746。问卷KMO值为0.744,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共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四个动机因子,解释程度为62.01%,分别为:信息获取、社会交往、逃避现实和自我表达。

3.微博使用行为量表。微博使用行为包括使用强度和使用习惯。其中,“使用强度”主要包含使用微博的时长、频率和浏览数量3项;根据微博的常用功能对使用习惯进行操作化得到8个指标,采用李克特量表5级计分(从“一周少于一次”到“一天多于10次”)。通过对以上11个题项的因子检验,验证了各题项间合理的内部一致的可靠性(信度为0.825),变量间的相关性较强(KMO=0.820)。因子分析指定提取4个因子(变量解释程度为70.20%),分别为使用强度因子和3个使用习惯因子(包括表达使用、信息使用和人际使用)。

本文主要使用 SPSS13.0统计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三分之一大学生存在孤独感,不同的性别和年级之间无差异

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平均值为38.34(Std.D=8.19),其中,25人(12.9%)被试者孤独感得分为48分以上,属于高度孤独者;36人(18.6%)处于42~47分档,属于一般偏上孤独者,71人(36.6%)处于35~41分的中间水平,其余62人(31.9%)处于一般偏下(18.0%)或低度孤独者(13.9%)得分结果几乎近似标准正态分布(Std.D=1.20),与经验观察情况基本吻合(如图1所示)。此外,男生孤独感平均得分为38.7±7.6,女生为38.0±8.9;大一39.2±9.1,大二37.3±7.9,大三39.9±8.7,大四38.4±7.8,硕士研究生37.4±7.6,博士研究生34.3±5.7。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孤独感得分无显著差异,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8]。

图1 大学生孤独感得分分布(以广西大学为例)

(二)大学生孤独感越强,使用微博的动机越强烈

经过回归计算,194个被访者在各因子上得到每个个案的因子得分,并将因子变量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社交孤独”与微博使用动机“逃避现实”成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0.189**,P

由表1可知,大学生群体“社交孤独”感越强烈即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得不到满足,越倾向于使用微博逃避现实,如通过使用微博消解孤独寂寞,或起到暂时从现实的学习生活中解脱的作用。与我们的预测不同的是,“社交孤独”与“社会交往”动机并没有呈现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现实的社交孤独并不会成为大学生使用微博结交或联系网上的朋友的动机。

另一方面,“归属情感”越缺乏的人即是认为自己现实交往中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往往出于“社会交往”的目的来使用微博,希望得到微博好友的帮助或与其沟通交流。在“社会交往”动机中,数据显示题项“能够与朋友保持联系,互相了解彼此的动态,增进交往”的平均得分为4.12,“能够认识更多的朋友,扩大交际圈”的均分为3.78。由此可见,虽然都是出于社交需要,但稍多的人使用微博是为了与朋友保持联系、增加群体归属感,而非“另起炉灶”、扩大交际圈。

(三)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强度不相关,与使用习惯显著相关

数据分析显示(如表2所示),大学生微博使用强度与孤独感无相关关系,说明微博的使用频率、时间和程度的增加,不会造成孤独感的增加;反过来假设,孤独感亦不会造成大学生对微博的过度使用。这在结果上与早前(Kraut,Patterson,et al.,1996)的研究结论——过度使用互联网与使用者的孤独感显著相关相悖。

微博使用习惯则与孤独感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归属情感”与“人际使用”成显著相关(0.198**,P

四、讨 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孤独感体验,但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没有差异。Weiss(1973)提出“孤独”包括社会孤独和情感孤独两类,在本文的孤独感因子中“社交孤独”和另外三个因子(“归属情感”、“社会支持”以及“人际渴望”)分属这两种类型。大学生由于社交孤独而选择使用微博来“逃避现实”,而又出于情感孤独而在微博上寻求“社会交往”。与社交网站不同,微博的社交服务功能远不如其信息平台功能优势,而且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微博粉丝(或听众,腾讯微博对关注者的称呼)基本局限于现实的好友(或QQ好友),因而孤独感越强的人,往往使用微博来逃避现实、消遣或者维系现实的人际,很少通过微博“索要”现实无法得到的人际交往。这是微博时代网络使用与孤独感关系的新特点之一。

微博使用强度与孤独感不显著相关,这是本研究意料之外的。该结论以个案的形式拒绝了之前一直流行的研究假设(Kraut,Patterson,1998;Lavin,et al.,1999)。导致结论相反的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微博仅作为单一网络平台其与大学生孤独感之间的影响作用尚不突显,尤其是主要影响孤独感的社交和娱乐游戏等[9]网络服务功能在微博中并不突出。其二,大学生群体的不同人格特征或人际环境对不同个体心理的影响,间接干扰我们对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关系的测量,其中心理要素(如人格、性情等)、人口学因素(如性别、经济地位)、网络服务类型(如信息服务、社交服务)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因素;最后,不排除主观判断造成的样本规模以及系统误差的影响。孤独感与微博的使用习惯存在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归属情感”较差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微博的人际使用功能(包括“@”功能和私信功能);反过来,说明微博的人际交往功能可以缓解大学生现实的人际关系紧张。以上发现与前人对社交网站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虽然SNS与微博的功能不尽相同),阴良[10](2010)在对人人网的研究中发现“孤独感强烈的人,并不是在使用的频率、深度上表现得突出,而是在‘认识更多的朋友’方面表现突出”。同样,孤独感强的人试图通过使用微博来弥补现实的社交缺陷或以此获取慰藉,并没有在媒介的使用频度和深度上有所增加,而是表现在与微博好友的联系互动。这是孤独感与微博使用关系的又一新特点。

虽然微博使用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已得以验证,但它们之间的指向问题以及孤独感作为心理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尚待研究;同时,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的中介影响如羞涩、依恋、自尊、家庭功能和人际信任等变量应该被考虑进来,以在把握大学生微博使用与心理动因规律的基础上,更科学地引导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晖.Twitter:微博客时代的到来[J].传媒,2009(10).

[2] 刘旺,黄克乐.互联网使用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11).

[3] Weiss RS. Loneliness: 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 isolation.Cambridge,1973, Peplau,L.A.,& Perlman, D.(1979). 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NewYork: Wiley Interscience.

[4] Morahan- Martin J, Schumacher P. Loneliness and so -cial uses of the interne t. Compute rs in Human Behav ior, 2003,19(6).

[5] Gina Masullo Chen,Tweet this: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on how active Twitter use gratifies a need to connect with other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27(2).

[6] David John Hughes,Moss Rowe, Mark Batey, Andrew Lee, A tale of two sites: Twitter vs. Facebook and the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social media usage,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2,28(2).

[7] 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 刘加艳.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3).

[9] Monica T.Whitty,Deborah McLaughlin, Online recre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Internet self-efficacy and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

孤独三国篇5

【摘 要】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最初称为婴儿孤独症,现今又统称孤独。它属于普遍性发育障碍,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和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异常;沟通异常;局限、刻板、重复行为三方面的异常为特征。本文对儿童孤独症的行为表现、病因、发病机理、教育和治疗等方面作浅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儿童 孤独症 行为 病因 治疗

儿童孤独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由美国精神病学家 Kanner首先报道,1943年Kanner描述了一组儿童,“从生命早期开始,就表现为不能象正常儿童一样,与周围的人们和环境建立联系”,他们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语言异常或者根本就没有语言,不寻求拥抱、待人如同待物、很少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他将这种状况称为“孤独性情感交往紊乱”。有关的名称还有儿童精神病、孤独症、广泛性发育障碍和儿童非典型发育,目前统一命名为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本文主要介绍儿童孤独,也称孤独症。

1 儿童孤独症的行为表现

1.1 社会交流障碍 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儿童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婴儿期不喜欢拥抱,缺乏与亲人的目光对视,总是独自玩耍,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不参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戏,通常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与父母亲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有需要时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是并不能用手指指物,在运用身体语言方面也同样落后,较少运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1.2 语言交流障碍 这是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表现为重复刻板语言,或是自言自语,语言内容单调,有些语言内容奇怪难以理解,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孩子的听力通常是正常的。

1.3 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儿童一般都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爱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往往在某一段时间有某几种刻板行为,并非一成不变。

1.4 智力异常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以在某些方面显得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数字、年代等。对音乐特别有兴趣。

1.5 感觉异常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异常,包括对某些声音的特别恐惧或喜好,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象的恐惧,很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痛觉迟钝也常可以见到。

2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分析

美国精神病学家Kanner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也同时提出了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研究,现在已经证实孤独症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而所谓一部分孤独症父母表现的冷漠和教养形式化其实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轻型的类似障碍。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有关学者对孤独症的病因开展了极为广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

2.1 遗传因素 1991年Folstein 和 Piven报道孤独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流行病学调查也确认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3%,远高于一般群体,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即使没有同样的病人,但也可以发现存在类似的认知功能缺陷,例如语言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精神障碍和显著内向等,这些都表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遗传学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诸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苯丙酮尿症以及Ret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的症状与孤独症有关。然而多数孤独症患儿并没有上述遗传性疾病,因而近年来大量的有关研究集中在寻找其他有关染色体和基因异常,来自母亲的15号染色体长臂、X染色体、7号染色体长臂区域的异常被认为与孤独症有关,其中15号染色体长臂部位,被认为与阅读障碍有关,而阅读障碍也是孤独症的表现之一,因而受到重视。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与孤独症相关的所谓候选基因。需要指出的是,有关孤独症儿童染色体和基因异常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多数学者认为,孤独症很可能不是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多基因遗传可能性较大。

2.2 器质性因素 如脑损伤、母孕期风疹感染,生下后患过脑膜炎、脑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脑室左颞角扩大较多见,提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病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的变态反应所致。最近的研究证明,患幼年孤独症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可能将一个基本的脑蛋白误为异体,而被吞噬掉。因此导致脑损伤,可能是造成此病的特征。此病同时出现情绪、智力和交际的缺陷,亦是与脑病变有关。

2.3 感染和免疫因素 一些学者研究了免疫和感染因素在孤独症病因中发挥的作用,在感染方面,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被认为可能与孤独症发病有关,双生子研究发现,孤独症双生子的先天性微小异常发生率要高于非孤独症双生子,而这些异常与先天性感染有关。由于在孤独症儿童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较高,T淋巴细胞亚群也与正常人群有差别,提示孤独症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但是研究结果不一,在孤独症病因学中的意义尚不明了。

3 儿童孤独症的教育和治疗

3.1 结构化教育 结构化教育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是现时在欧美国家获得最高评价的孤独症训练课程。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地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所谓的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课程可以在有关机构开展,也可在家庭中开展。

3.2 药物治疗 由于有关孤独症的病因学和生化异常改变没有完全阐明,到目前为止,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尤其对于核心的语言和交流障碍缺乏有效药物。但在其他的行为控制方面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进展。值得提出的是尚无证据表明神经营养药物对儿童孤独症有效。

3.2.1 多动行为 哌甲酯(利他林)对孤独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效果良好,副作用有可能加重刻板行为、自伤行为、退缩行为和导致过度激惹的发展;可乐宁也用来治疗多动行为和儿童睡眠问题,可乐宁有口服与贴剂,贴剂对于拒绝吃药的孩子较好,主要副作用有嗜睡和低血压;胍法新是可乐宁的同类药,嗜睡作用少;

3.2.2 攻击行为 氟哌啶醇可以用于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攻击行为,也可以用于减少刻板行为、多动和自伤,在某些孩子还可以增加发音和社会交往,尽管氟哌啶醇可能对学习没有帮助,但可以安静孩子而且没有镇静作用,很遗憾的是该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很多,合并使用安坦、苯扎托品可以减少这种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适合短期使用;新型抗精神病类药物维思通和氯氮平使用可能更为安全,副作用少些,可以长期使用,但是使用氯氮平要注意白细胞减少。其他治疗攻击行为的药物还有心得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丁螺环酮和锂剂。

3.2.3 自伤行为 上述治疗攻击行为药物可以治疗自伤行为,此外合成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也被用于治疗儿童自伤和攻击行为;纳曲酮还有中度改善多动和刻板行为作用。

3.2.4 刻板僵直行为 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百忧解可治疗孤独症的重复刻板行为,三环抗抑郁药安那芬尼(氯丙米嗪)也可能有效,芬氟拉明由于较多副作用,包括多动、激动、食欲减退和失眠 ,现已经少用。

3.2.5 抑郁 在少年PDD病人尤其是ASPERGER 综合症情绪障碍例如抑郁多见,三环抗抑郁药丙米嗪、去甲替林和去甲丙米嗪可能有用,百忧解也可使用,如果有躁狂,可使用锂剂。

3.2.6 惊厥 一般用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苯巴必妥、苯妥英由于引起多动和激惹而应该避免使用。

3.2.7 睡眠障碍 褪黑激素、丙米嗪、水合氯醛、可乐宁。

3.2.8 其他药物 分泌素、大剂量维生素B6合并镁剂、二甲基甘氨酸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和叶酸等治疗在国外较为盛行,据称可以全面改善孤独症的语言和交流障碍。疗效尚不确切。

总之,儿童孤独症的行为问题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各种生理因素、教养方式、社会环境以及心理创伤等,都可能给儿童带来干扰和障碍。了解儿童行为异常的表现,分析病因和发病机理,尽早对儿童教育和治疗,从而消除儿童孤独症,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陶国泰.《孤独症和其他广泛性发育障碍》.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2] 孙永珍.《我国孤独症研究的现状》.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

[3] 杜亚松.《孤独症儿童的辨别和训练》.大众心理学.2000年.

[4] 周耿.王梅.《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孤独三国篇6

我们知道,那些身边熟悉的人不断离世、子女早已长大独立的孤寡老人是一个孤独的群体。美国科学家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生的婴儿潮为例,研究后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有40%经常感到孤独,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其孤独感更为强烈。这不难理解,毕竟年纪越大,身边的人相继去世,朋友会越来越少。

然而,德国科学家在另一次研究中还发现,中年人的孤独感更普遍。30岁左右,孤独感水平升高,然后到50多岁,又有一次升高。也就是说,在这两个年龄段,孤独感更常见。

三十而立,这个年龄段的人事业刚刚起步,成家有了第一个孩子,里里外外都要忙活。这可能使他们因此减少了与朋友相处的时间,而感到孤独。到了50多岁,孩子长大成人,或成家或工作,纷纷离开父母,这让50多岁的人一下子觉得身边空荡荡,并且独自面对空空的家,或许这让他们又一次感到了孤。

从人生轨迹上说,40多岁的人孤独感下降,然后到65~70岁左右,孤独感又有一次下降。这与30多岁和50多岁的两次高峰相伴随。

孤独的心理感受与反馈

或许每个人的孤独感会比较类似,但每个人对孤独的标准肯定不会一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他目前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比他理想中的少。比如18岁的妙龄女孩,若有两个朋友,她会觉得孤独,认为“才两个”远远不够;但80岁的耄耋老太,若有两个朋友,她会觉得“还有两个”,会感到很幸福。独居的人不一定感到孤独,而孤独的人也不一定都是独居的。所以,孤独是一种心理感受。

研究表明,孤独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感受,而且它还能反作用到人的身体上,引起一些健康问题,比如血压上升,而且可能是永久性地上升。脑科学表明,当人经历心理上的孤独、痛苦时,大脑皮层激活的区域,与他经历肉体上的痛苦时所激活的区域是相同的。

2015年,通过综合70项研究成果,科学家发现孤独使死亡风险增加了26%。与肥胖、抽烟、滥用药物等效果类似,孤独感在人身上能引起许多健康问题,并最终导致人们更早死亡。

如何避免孤独?

与朋友经常保持联系,这应该是避免孤独的最直接方法。毕竟人是社会性生物,朋友越多,社交关系越密切,孤独感自然就减弱了。还有,不要停下我们的工作学习。据科学家推测,40多岁的人孤独感下降,很可能源于工作上步入正轨,事业进入上升通道,由此带来更多的朋友,和更大的社交圈。

第二个方法就是保持健康。因为健康状况对人们的孤独感影响很大。当人们腿脚不便,无法随便离开家时,当人们生病卧床,无力活动时,与朋友的来往次数就会减少。接触变少了,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

家里老年人如果还健在,他们的孤独感主要源于身体机能方面。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并不是我们能逆转的,但作为儿孙,我们却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弥补。我们可以扶他们到户外散步,去公园晒太阳,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他们曾经很喜欢做的事。

第三个方法就是调整心理状态。比如心理上的外向程度,有的人孤单时就会感到孤独,而有的人喜欢独处,孤单时反倒感觉很好。同时,要明确自己的社交类型。对有的人来说,只要有一个恋人,即使没其他朋友,也不会觉得孤独;但有的人却不行,如果没有一群朋友,即使有再好的恋人,依然感觉很孤独。

孤独未必是坏事

有时孤独真的无法避免,但也不要灰心,适当的孤独还有好处呢。

首先,孤独对健康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不孤独时,社交活动自然增多,就免不了社交的必需品――烟和酒。这两样对身体健康都有损害,因此当孤独时,人们应酬减少,无意之中保养了身体。

另外,当感觉孤独时,这意味着我们有一次反思的机会,也意味着我们身边有些东西已经过时了。这时,只要我们重建新的社交关系,孤独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比如失恋,人们常说医治失恋的良药就是时间和新的恋爱。这新的恋爱,其实就是重建了新的社交关系,而且或许比之前的恋爱,更完美更成熟。

孤独三国篇7

独孤败天的父亲是一个本分的武林小人物,没有什么仇家大敌,事实上朋友也不是很多。独孤这一曾经极度辉煌的家族早已被武林所遗忘,即使在长风镇人的眼里也只能算是个大户而已。

家族的武功并没有失传,一块儿黑玉石传承于老祖之手,既是族长信物也是家族秘籍。黑玉石在家族前几代人眼里无疑是无价之宝,因为它不仅是权利的象征也是家族重新走向辉煌的希望。不过在近几代人眼中,黑玉石已和普通玉石没有什么区别。独孤败天的爷爷落魄时曾经拿它当过酒,他父亲把它当过磨刀石,在独孤败天眼里它是和街头混混儿争霸的必备武器?????板儿砖。

黑玉石当中有老祖的一段精神烙印:“尽学大陆三流武功,终将大成。”

就为这段话,家族的前辈们遍游天下,学尽三流武功,终使家族没落如斯。

严格来说,独孤家已不是武林中人了。

长风镇闻名于汉唐帝国,不是因为小镇有什么特产,也不是因为小镇的繁华,因为这里住着一个武林世家。一个跺跺脚,让汉唐帝国武林颤上三颤的武林世家????司徒世家。

近百年来,司徒世家高手如云,每每家族中老一辈高手还未曾隐退,家中的年轻高手就已经显露峥嵘。

没落的独孤家和司徒世家临街相对,两家关系很好,经常往来。司徒家的当代家主司徒惊云和独孤家的主人独孤言志以兄弟相称,而司徒家老一辈的人物也与独孤言志的父亲独孤飞羽相交甚密。

自从百年前,司徒世家搬到此地,再也没有匪盗前来骚扰。即使在九国大战之时,溃败的匪军也没敢对小镇轻举妄动,在和司徒家对恃一天后悄然离去。司徒家俨然成了小镇的守护神。

独孤家的独孤言志很会做生意,米店、布店、酒楼开了一大票。钱多而不贪,经常施舍小镇上生活困顿的穷苦人家。独孤家成了小镇人眼中的大善人。

小镇上最出名的人不是司徒惊云,也不是独孤言志,而是独孤言志年仅八岁的儿子独孤败天。

独孤败天虽然不爱习武,但特别爱打架。小镇上的同龄人几乎都被他打过,就连司徒世家刚刚开始习武的那些公子们都不能幸免。

每天镇上孩子们凑到一起的时候,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被他打了吗?”

到独孤败天家告状的家长们几乎快把他家的门槛踩断了,为此独孤言志对人家又是赔礼又是道歉,对独孤败天更是好言相劝外加大棒伺候。

但他依旧我行我素,这时就连平时对他宠爱有加的独孤飞羽也不得不站出来对他吹胡子瞪眼。

对此,独孤败天道:“爷爷,你的胡子居然能够无风自动,你的眼睛在你胡子动的时候又大又明亮,真可爱。”

独孤飞羽气得胡子都快翘到了额头上,偏偏又只有这么一个孙儿,又舍不得打他。没办法,只好对他道:“你要是再欺负小朋友,我就将你锁在家中,不让你出去。”

自此以后,独孤败天果然不再找同龄人的麻烦。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十六七岁的混混身上。

他虽然只有八岁,但此子天生异禀,第一次和一个混混打架时就将人家打得头破血流。自此以后,他腰里整天别着家传的黑玉石,专找附近的混混打架,附近的混混们对他能避则避,不能避就逃。

此后,独孤败天在小镇找不到打架的对手,曾经一个人偷偷的溜到镇外的森林中,找野兽的麻烦。那一天,住在镇上的人们都听到了野兽愤怒的嚎叫,吓得镇上的猎人都不敢出去打猎。傍晚时分,独孤败天浑身是血的拖着一只死虎回到了镇上。他的母亲和奶奶惊骇欲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时时刻刻派人跟着他。生怕他哪天兴起,再去找什么野猪、狮子的麻烦。

一时间独孤败天的大名在小镇不胫而走。

司徒世家的家主司徒惊云对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他是一个学武的奇才,有心收他为徒。

对此,独孤败天的小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学,懒得学。”

司徒惊云不得不慨叹:“司徒家的家主主动收徒,居然被人拒绝了。传到武林中去,一定是个大新闻。”

好打架而不爱习武的独孤败天名副其实的成了长风镇的孩子王,走到哪,身前身后总是跟着一大群孩子。就连司徒惊云的几个公子都成了他的跟班,而司徒惊云六岁的小女儿司徒明月更是粘上了他,成了他最忠实的跟屁虫。

六岁的司徒明月粉雕玉琢,聪明可爱。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对独孤败天尽是崇拜之色,整天喊着:“败天哥哥,我长大后要嫁给你。”

“好,你长大后我就娶你,你可不要赖帐。”这是独孤败天对司徒明月的答复。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自此以后独孤败天走到哪里,司徒明月跟到哪里。

孤独三国篇8

关键字:孤独情绪 原因 积极作用 文学创作

1.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对孤独的科学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Robest S一west发表的《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此后许多心理学家对孤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

李传银等提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这一观点较为全面。

虽然国内外对孤独概念的界定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但实际上都集中在以下四个基本假设:一,孤独源自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二,孤独至少是部分主观并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和感觉;三,孤独的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四,孤独会促动个体努力去减轻孤独。 [1]

已有的研究使用的工具有Russe U等编制的UCLA孤独问卷(第三版)和Wittenberg设计的情绪与社会孤独量表。得出的结论有:有时感到孤独和经常感到孤独的大学生人数超过了三分二,其中严重孤独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2%。对中国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在991名大学生中, 有146人经常感到孤独, 占14.7 %,有686人偶尔感孤独,占69.2%,说明大学生中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情绪孤独成为当前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表现[2]。

2.孤独产生的原因和机制

对于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孤独的解释[3]:

特质论认为,孤独感作为一种个体内部的主观情感体验, 势必受到人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孤独感与神经质和精神质成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外向性成显著的负相关。

早期的精神分析者把孤独的形成归因于包括婴儿期的自恋和敌对,儿童时期对于亲密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而新弗洛伊德主义者认为后来的经历,特别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经历在人格形成上也非常重要。

人本主义马斯洛认为如得不到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强烈地感到孤独,内心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罗杰斯认为“随着越来越短暂的人际体系代替在老家过稳定的生活,人们也越来越了解他们的孤独”,而且孤独是不能够承认、接受别人情感的病态的结果。

行为主义在分析孤独时,更多主张孤独的形成是由于缺乏对于发展适当的亲密关系和社交关系时所必须的社交技能。

而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孤独是起源于个体己经获得的人际关系与期望获得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也有将孤独看作是由一系列消极、内向而稳定的归因引起的;此外,也有学者把孤独产生的原因归就于那些支配个体生活的不合理信念。

总的说来,孤独的人可能发展了一种不准确的人际标准和不切实际的社交期望,而且严重依赖这种自我标准、期望及社交水平,感到其他人不理解自己,同时又害怕与他人比较,暴露了自己的社交无能,因而隐瞒自己不满意的感情或避开讨论社交问题,其结果是难以获取交往中的正常体验,造成感情上与他人的隔膜与疏离进而愈加感到孤独。

3孤独的影响

3.1消极作用

孤独量表上的高分与社交焦虑、自我意识的高分和自尊和果断性的低分相关。孤独者更可能性格内向、焦虑和对拒绝敏感,更可能受到抑郁的困扰。他们很难信任他人,并且在别人对他们敞开心扉时感到不自在。和不孤独的人相比,孤独的人在交朋友、发动社会活动、加入社会群体等方面有困难。此外,孤独的人更容易有健康方面的问题[4]。

3.2积极作用

英国的医生安东尼•斯托尔在其所著的《孤独》一书里面,在肯定人际关系价值的同时,论证了孤独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对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源泉[5]。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需要孤独,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基本的孤独体验是思考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唯有经过这个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即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孤独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孤独使老年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它有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坦然地面对死亡)。有尊严的正视死亡是人生的最后一项荣光[6]。

3.3孤独情绪与文学创作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 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一般而论, 人的天性是不愿忍受长期的孤独的, 长期的孤独往往是被迫的。然而, 正是在被迫的孤独中, 有的人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一种情形是牢狱之灾, 文化史上的许多传世名作就诞生在牢狱里,例如司马迁的《史记》。另一种情形是疾病,耳聋造成的这种孤独反而激发了贝多芬、戈雅的艺术想象力。由于牢狱或疾病把人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 人是会因此获得看世界和人生的种新的眼光, 而这正是孕育出大作品的重要条件[7]。

不过, 对于大多数天才来说, 他们陷入孤独不是因为外在的强制, 而是由自身的产质。例如斯托尔所举的卡夫卡、吉卜林,多是优郁型产质, 而孤独中的创作则是一种自我的治疗的方式,如同一位作家所说“ 我写忧郁, 是为使自己无暇忧郁。”开始只是作为种补偿的写作, 后来便获得了独立的价值, 成他们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8]。

具体来讲,孤独情绪能激发文学创作的灵感。这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孤独是触发灵感情愫的绝妙环境。文人常常在静谧的夜里,点一盏孤灯,让孤独洗涤自己的灵魂,使自己平静地感悟内心深处;二是文人需要孤独,愈孤独,愈发有时间去审视周围、去发现造物美、去掘取文词组合的妙境![9]然后变幻成一串串或精美或深沉的文字,经久流传。

此外,孤独是贯穿文学创作始终的一个主题。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郁达夫的成名作《沉沦》以及屈原《离骚》等许多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主要情绪都是孤独。孤独情绪可谓催生了文学史上一颗颗灿烂的明珠。[10]

4总结及展望

不同于传统的见解,孤独也可能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源泉,对具有创造天赋的人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源泉;

人之所以需要孤独,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孤独使老年人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它有利于老年人摆脱对人世的依恋为死亡做好准备;

人类精神创造的历史表明, 孤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孕育、唤醒和激发了精神的创造力。孤独情绪孕育了一大批精神文明史上的经典之作;在文学创作中,孤独情绪既是激发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也是贯穿文学作品始终的一个重要主题;

今后将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更加注重研究孤独情绪的积极作用,并且更加注重孤独情绪在不同的场合不同情境下的不同作用;此外,孤独也有程度之分,不同程度的孤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是有待于继续研究的。

【参考文献】

1.[1][2]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3]裴亮、孙得君.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4]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5][6]周国平.论孤独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

5.[7][8]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6.[9]裴登峰.古典诗词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孤独情绪.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上一篇:流行广告语范文 下一篇:始终眷恋着祖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