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6 07:45:14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1篇

《课标》要求,七-九年级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本单元时,要紧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讲“教材是例子”,作为课文《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例子,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最先弄明白的。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虽然在教学中我们并不一定要把小说这种文学样式的基础知识强灌给学生,但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应按照小说教学的规律来引导学生学习。基于此,我把引导学生按照情节变化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历程,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作为教学的第一个目标,这也是本篇课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环境是人物生活的处所和凭借,“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普遍采用的艺术手法之一,作者曹文轩把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杜小康置身于“如万重大山围住的芦苇荡”和“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的暴风雨中”,环境的单调、冷漠、恶劣,家景的败落、失学的痛苦、牧鸭的艰难和辛酸(人文环境),而就是这一切,这不可改变的一切,把一个胆小、柔弱、对未来茫然不知所措的杜小康锻造得成熟和坚强。作为小说,出色的环境和细节描写是本文最成功的一个方面。引导学生品读出色的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杜小康的性格特征,我把它作为第二个教学目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正确、准确的解读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创意的解读文本,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熏陶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因此,联系学生的生活,领会杜小康的典型意义,建构学生的精神家园,我把它作为第三个教学目标。

历史不能倒退!!!草房子,简陋、破败;破败、简陋。就是这破败、简陋的草房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群活泼、可爱,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少年儿童在里面学习了六年,在那时,草房子是一所学校;布局规范、窗明几净、书香袭人、广播室、因特网,这是现在的学校!很显然,我们的学生非但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即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那段生活恐怕也很难了。再有,杜小康为何失学而牧鸭?(生活所迫)。离家与父亲二人孤苦地行走五六天,途中渺无人烟,好似走进了一片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这一切,学生又怎能体验?贫穷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到阅读中来,把我们的学生置身于杜小康的生活境遇中去”,理解杜小康的茫然和恐惧,理解杜小康的无奈和孤独,理解杜小康从万重大山似的芦苇荡中走出来,理解杜小康从世界末日似的暴风雨中长大了,这就成了课文学习的难点。

杜小康在放鸭,但课堂不能放鸭,不能放羊!没有教师的课堂是散乱的、无序的。频繁出现在我表述中的“引导”和“理解”两个词语,奠定了我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既是“引”,“道而弗牵”、“不愤不启”,诱导是我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按照认读——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解读——领会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性建构——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三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研讨。

作为教材的《孤独之旅》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平常的教学经验,略读课文只安排一个教学课时。但课文篇幅较长,近6000字,依每分钟读500字的速度计算,学生读完一遍至少需要12分钟。为此我安排一节课预习,提出两个要求:一、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弄通课文中出现的8个生字和12个生词;二、熟悉课文内容,用两三百字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一节课的预习,为正式上课作好准备。

有人说“说课是纸上谈兵,上课是实战演练”。下面我开始实战演练。

导语:同学们,当你早晨背上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当你和同学们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个比你还小三四岁的孩子,由于家道中落,被迫辍学,只得跟随父亲到茫茫无际的芦苇荡放鸭的故事?此时此刻,你一定很难过,你一定很同情比你还小的那个孩子。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孤独之旅》,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去旅行吧!

悲凉的语调,怜悯的言辞,三言两语,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营造了低沉的氛围,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力求引导到阅读中来。

按照我的教学流程,整个课堂我预设了4个问题。(问题用多媒体出示)

1、浏览课文,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的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提示:课文以自然间行的形式已经把课文分成了几个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失学离家孤独行程风雨寻鸭少年长大

概括:小说写了杜小康因故失学,被迫与父亲离家前往芦苇荡放鸭的经历。

引导学生一进课文,通过5分钟的自主浏览,拟定小标题,教师用3分钟时间引导归纳,力求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进而理解“孤独之旅”的第一个含义:杜小康与父亲牧鸭生活的孤独行程。

2、浏览课文,按照杜小康与父亲牧鸭的四个阶段,划出杜小康心理变化的标志性语句,体会杜小康心理变化的历程。

出发——到达——安顿(时间久了)——暴风雨后

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无助不再恐慌长大坚强

概括:杜小康由茫然恐惧到孤独害怕到勇敢战胜孤独、战胜困难,杜小康长大了,坚强了。

引导学生二进课文,自主阅读,估计用5分钟的时间可以找出杜小康心理变化的五处标志性语句。教师再给3分钟的时间讨论:从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这看似零乱的五句话,一旦连在一起,一个由茫然恐惧到孤独害怕到勇敢战胜孤独、战胜困难的杜小康就站到了学生的面前。进而理解“孤独之旅”的第二个含义:杜小康牧鸭生活过程中心理上的孤独旅程。

教师设计以上两个问题,在于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小说线索分明,一明一暗,由表及里揭示了孤独之旅的双重含义。杜小康正是在牧鸭生活的孤独中,伴随鸭子的长大而长大了,坚强了。

3、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环境描写的语段,体会环境描写与杜小康性格之间的关系。

(1)对鸭群呈扇面形的描写(略):幼弱、孤独

(2)“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无人和他们说话”:胆怯、害怕、孤独

(3)对暴风雨的描写语段。(精读)思考:

①用一个词语概括天气的特点。(比喻、夸张)恶劣

②面对暴风雨杜小康有什么感受?

仿佛到了世界末日

③本语段对刻画杜小康的性格有何作用?

为杜小康暴风雨中找鸭作铺垫。

品读环境描写的语段,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本文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课文环境描写的语段有十多处,教师引导学生三进课文,学生在自主完成思考题(3)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上面三个语段。“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环境一是小说主人公赖以生活的自然之景,二是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为杜小康的成长在勾画蓝图。教学时,可以采用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这些语言文字的妙处。对“暴风雨语段”教师设计了3个小题肢,要求学生在3分钟内自主完成。整个这一环节预计15分钟。

4、速读杜小康暴风雨中寻鸭这一段。讨论:

(1)面对恶劣的天气,杜小康不去寻鸭行不行?(不行,迫于生计。)

(2)杜小康暴风雨中寻鸭表现怎样?(勇敢、坚强。)

你从小说主人公杜小康身上发现了什么?(略)

暴风雨中寻鸭是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在速度课文(四进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三个看似很小的讨论题,却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学生讨论时,教师用多媒体补充杜小康生活的社会特征和家庭变故的文本资料,通过对前两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比较深刻地认识了杜小康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一个问题可以放在这里,也可以单独设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孤独之旅》的解读,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一环节大概10分钟。整个课堂安排了4分钟的机动时间。

下面这些答案,对学生来说已是水到渠成:

生:要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困难。

生:人的成长总会经历一个痛苦的阶段。

生:要敢于面对磨难,磨难锻炼人,造就人。

生:“人定胜天”。

生:战胜自然,必须先战胜自己。

结束语: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孤独是一种苦难还是一种美丽,我们都应当把它当成生活的调味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暴风雨,胆小、害怕的杜小康会找到散失的十几只鸭子吗?没有暴风雨,杜小康会看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羽毛吗?没有孤独之旅,杜小康能变得成熟和坚强吗?同学们,倘若你们遭遇孤独,遭遇磨难时,请你回想杜小康,学习杜小康,即便在孤独中,也要风雨兼程,去收获那温热的鸭蛋!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2篇

然而,终因水平有限、能力不济,课罢,我名落孙山,折戟赛场。我一度闷闷不乐、心灰意冷,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选错了行当。就在此时,我遇见了特级教师张化万先生。

那是在一次学科培训会上,年近花甲的张老师站在讲台前,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都是语文人,我们有着同样的语文梦。在这里,我想劝告那些年轻的老师,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败而灰心丧气。请记住,我们是一辈子教语文!”

好一个“一辈子教语文”!短短六个字,于我而言恰似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是啊,漫漫教坛路,有着数不尽的无奈和遗憾,我岂能因一次赛课的失利而心灰意懒、一蹶不振?于是,回到家后,我取来笔墨,在大红洒金宣上写下“一辈子教语文”六个字,装裱后悬于书房,并警醒自己:不以得喜,不以失忧,潜心语文,不离不弃。

教了多年的语文,我渐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好的教学一定是基于学生的立场,一定是以学生的感受、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成长为考量依据的。如果背离了这个立场,脱离了这个依据,那么,任何教学都将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却一味追求教学的形式之美,过于关注课堂的华丽光鲜,结果常常导致“教”游离于“学”,“学”背离于“教”,“教”与“学”严重脱节。

如何走出这一困境,让“教”与“学”和谐与共、相伴而行,我一度陷入深深的迷茫。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与挣扎之后,我决定换一种方式教语文――变“以教定学”为“因学设教”,从“教而学”走向“学而教”。

于是,从2012年起,我在自己的班上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教学变革。

我的探索围绕“三环十步”这一设计流程展开。所谓“三环”,指的是教师在预设教案时,通过“细读文本,据‘单’研习――梳理学情,找准起点――寻找‘豁口’,设计教案”这三个环节循序推进。其中每个环节又分若干步,分别是“教师潜心会文本――精心编制预习单――学生据‘单’学文本”;“分解――分类――分析”;“基于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基于学情选择教学方法――基于学情组织教学环节”。这样横向穿线,纵向织网,从而构建起一个立体的、复合的设计框架。(如下图)

在这一框架的支撑下,我开启了一段孤独而又艰难的实践之旅――

很多时候,我会埋首案头,悉心研读文本中的每一个文字,精心设计“预习单”上的每一道习题;

很多时候,我会手捧一叠厚厚的作业纸,仔细梳理学生的已知,认真分析学生的未知;

很多时候,我会根据纷乱的学情,努力寻找教学“豁口”,反复甄选教学策略,不断调整教学思路;

……

对于这般疯狂的举动,有人怀疑之:“这样的教学究竟能给学生带来多少变化?”有人不屑之:“学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能分析得清吗?”有人诋毁之:“‘因学设教’固然没错,但要考虑可操作性。这样的探索费力费时,枉费心机。”有人声讨之:“我们应当正视现状,一线教师哪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么繁杂的研究!”

对于这种种声音,我常常一笑了之,继续孤独而又执着地行走在“因学设教”的路上,因为我知道,任何一项探索,只有经历了、实践了,才知其究竟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虽然“学情”这潭子水深不可测,要想摸清绝非易事。但是,我可以通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慢慢逼近其中的真相。

而今,我对这项工作的探索已逾三年。三年来,我且读且思、且教且研,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慢慢悟出了一些心得,比如――

“预习单”是教师为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而编制的预习作业。它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能力的重要媒介。所以,“预习单”的设计不能随意化、程式化,应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学情分析不是教师的主观臆断,也不是看似美丽实则空泛的形式化“点缀”,而是一个具体而又务实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分析学情时,应当将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所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情分析具体化、明晰化。

学生在预习中暴露出来的“裂缝”是很好的教学突破口。这里所说的“裂缝”,主要指学生“学”的不充分处、“学”被扭曲处、“学”的错误处等。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可放大、撕开这些“裂缝”,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视角。

我将这些小经验小心地记录下来,形成文字。不知不觉间,三年中竟累积了十多万字的研究文稿。前些时,经朋友的润色与推介,这些文稿整理成了《因学设教――基于学情分析的单篇阅读教学设计重构》一书,由宁波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望着素白的书卷,闻着幽幽的墨香,我不禁心似潮涌,眼睛竟模糊起来。一路走来,几多艰辛,几多酸苦,唯有自己最清楚,但我会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不放弃,也不抛弃。因为,我一辈子教语文。

这些年,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不炒股?”我说:“我没钱。”

又问:“你为什么不淘宝?”我说:“我不会。”

再问:“你为什么没微信?”我说:“我不想。”

于是,大伙儿都笑了,说:“你out了!”

我也跟着笑,无语。

我知道,在这样一个市场化、信息化、世俗化的时代,不炒股、不淘宝、没微信,这有多么无趣、多么落伍。然而,我甘于这样的无趣、这样的落伍,因为在我心里,一直装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做一个纯粹的语文人――教书、读书、思考、写作,心无旁骛、寂静安然。

我常常觉得,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是幸运的,因为语文诗意、浪漫、审美;然而,语文教师又是孤寂的,因为语文承载了太多的思想、太深的情感、太重的使命,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行脚僧一般的信仰与毅力,虽身处寒境,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孜孜探求语文教学之规律,默默耕耘语文教学之田园。人誉之,欣然;人诋之,欣欣然。

这是语文教师的至高境界,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所以,这些年来,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倾注在了语文教学上。我不断摸索教育之门,不断变换教学之法,不断尝试教改之路。我常对自己说:“拒绝平庸,创造精彩;拒绝重复,彰显智慧。”我不想让学生整天沉浸在书山题海之中,也不想让学生沦为只会考试、不会学习,只会答题、不会生活的“侏儒”。我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上恣意江山、激扬文字,也能在课堂外舒展生命、绽放美丽……

陶行知先生曾言:“人生为一大事来。”的确,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而我要做的,就是打点行囊,抖擞精神,朝向心中的那方圣土前行。

行笔至此,忽又想起周一贯老师。老爷子已是八十高龄了,却依然继续着他的“疯狂语文”――每天审读数万字的论文,每月撰写上万字的文稿。60多年的语文人生,他如黄牛一般默默劳作、孜孜耕耘,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满腔热忱化为了1400多篇论文和170多部专著,这不能不说是小语界的一大奇迹。

仰望前辈,镜鉴自己,不禁心有戚戚焉。一辈子教语文,夫复何求?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情境是什么,是一种环境,一种融入情感的环境。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地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当今的语文课程改革充溢着生气和活力,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语文教育新理念的特点,使实施情境教学成为必然。所以说,语文与情境教学有不解之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要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实施情境教学是必由之路。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能够主动自觉地探索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编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这样,教师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一项知识探秘活动,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结合课文特点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依据课文特点,进行露天学习,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伟大,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歌颂自然”诗歌朗诵会;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分别组织学生根据实际进行观察、体会、交流,然后组织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明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语文教材中,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教读《爱莲说》时,教师在讲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几句话时,就可以拿出画有莲花的挂图,在学生仔细欣赏中,加以指点和启发,同时进行有感情地讲述。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风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爱莲之情便溢于言表。这种创设图画情境的方式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比空洞讲解效果要好。

三、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文学与音乐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在教学中利用音乐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春》这一课,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能引进音乐,则会取得更好地效果。在学生了解课文结构后,我给学生播放了歌曲《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同时想象课文中的画面。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之上。随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春景图。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音乐与内容相配合,让学生更深沉地体味到了春天的美好。

四、利用现代教学设施,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引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给学生的形式有所改变,电子备课已基本取代书写教案,电脑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能够自己从网上下载教案和课件,许多教师还能亲自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上课、专题训练。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孤独之旅》时,我在多媒体上播放电影《草房子》中与课文相关的片段,同学们兴趣高涨,与主人翁杜小康产生了情感共鸣,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彻了。总之,直观的情景教学能够给学生的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教学艺术最终也体现于教学语言中。“语不惊人死不休”,教师教学功夫和深浅就体现在教学语言的锤炼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要准确、简洁,富有哲理而又不乏幽默风趣,给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发挥教学语言惊人的魅力。

比如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间,可是也有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的现象,导致晨读的效果低了许多。此时,教师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幽默的语言来刺激学生的大脑,调动其积极性。比如冬天的时候教师可以这么说:“这天可真冷啊,外面什么都冻着呢,你看,大家的声音也被冻住了,出不来了……”这既是对客观气候的描述,又“影射”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往往会下意识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读书的声音也逐渐提高了。再者,课堂上可能有些学生听课累了,做些小动作。此时教师需要通过富有哲理而又不乏幽默风趣的语言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使之回归课堂,保持课堂授课的连续性。出其不意的小笑话有时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比如,有的学生习惯拨弄一些学习用品,甚至会剪指甲,影响其他同学,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我是这样说的:“话说有一个职员在上班的时候出去理发了,这下领导可不高兴了,他可是振振有词地说:‘我的头发可是在上班时长的啊,所以我利用上班时间理啊,没问题啊 ’。这领导说了:那‘你下班后就没长头发吗? ’职员一脸无辜地说:‘是啊,所以我没把头发都理了啊……’领导这下真是气得没话说了。”引得同学们哈哈火笑,我一本正经地又说 :“这个职员啊,就在我们班上,不过他没出去理发,他在干什么呢?”同学们先是一愣,转而会心一笑,那位同学也很自觉地收起了指甲钳。精巧风趣的幽默艺术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切实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多媒体 兴趣 重点 分层次 研究性学习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要不断推行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抓好课堂导入环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寻求真理探究科学知识的内驱力。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苦学”为“乐学”,便“学会”为“会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灵活应用现代教育煤体为学生创乐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中投入到学习中去。灵活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水调歌头》和作者画像。当学生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时,我充满深情地说:“打开历史画卷,一位四十多岁的老人缓缓走来,他就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他的一生十分坎坷,中年丧妻,官场失意。中秋佳节,皓月当空,词人遥望明月,开怀畅饮,借酒消愁,酒入愁肠,化作“中秋绝唱”。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情绪饱满,好奇心十足,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创造和再加工,将原来冗长的文字叙述通过声音和形象表达出来,使教学内容更加集中简练,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运用多媒体通过学生视觉与听觉双重通道的刺激,引导学生去想象文学形象所包含的意义,使学生加快了对知识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学习《孤独之旅》时,课文中有一段对暴风雨的描写:“邻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滚而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场景。只见大屏幕上阴云滚滚,电光闪闪,雷声轰响,狂风呼啸……学生的想象随画面展开而展开,如身临亲境,真实感受到了杜小康生活的艰辛和战胜孤独成长的经历。

三、科学实施,实施分层次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树立了“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面对全体学生,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现代教育媒体为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加大课堂信息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应本层次发展的最佳要求,并有目的地设置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内容。在测试中,我仍设计三种考试试题和要求,让学生有较大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分层评价中,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劲头更大了。

四、爱心呵护,树立信心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课下的他们有事没事总喜欢围着老师转,哪怕能跟老师聊上一句,他们也很开心。课堂上很内向或是自卑的孩子,他们也很想和别的同学一样跟老师亲近,可是却羞于表现。我总是很细心地观察这样的孩子,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搂过来摸摸头,夸夸他今天表现有进步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让他们帮着干点活竟然也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受重视,也是一种特别好的鼓励。那天刚下语文课,学校下通知开班主任会,我急着就顺手把我的教案本递给学生王涛,让他帮我送到办公室。下一节语文课上,从不举手的他竟然举起手来了,而且举了好几次,一下课,他又跑到我面前说:“董老师,我帮你送书吧?”目光里充满期待。从那以后,我就故意变得很“懒”,举手之劳的事经常让学生帮着做。如让孩子帮我拿红笔、拿教具、发作业本、替我布置作业等,尤其是当有的孩子因为某个问题弄不明白时,我就请那些会的同学帮忙教会他,甚至在课堂上我也经常让一些孩子上讲台像教师一样讲解一道题或某个知识点,尽管孩子的语言并不像老师那样有条理,那么生动,但孩子的心思孩子最明白,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师生间沟通要亲切容易的多,效果也特别。他们完成任务后,我会真诚地说“谢谢!”有时也会半开玩笑地说一句:“孩子,我看好你哟!”综上所述,无论课上课下,老师心里想着每一个孩子,事事处处用行动表示“孩子,我看好你哟”,给孩子的最佳表现搭建一个信心的平台,一定会构建成功高效地课堂。

五、加强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难以掌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好主题,然后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搜集材料,然后展开讨论,整理成文,互相交流。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资料有限,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网查找资料。通过使用现代教育媒体让学生积累材料,进行自主探索,研究。在学习苏轼诗词风格时,一个同学与另一个学生有争执,决心研究苏轼的词。通过上网,他们阅读了大量苏轼的词,又在网上查阅了苏轼的身世经历及有关分析评论文章及其诗作赏析,终于写成了论文。通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视野开阔,有些学生还制作了自己的网页。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5篇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新的《课程标准》新增设的第六条内容是:“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进行改写”。鉴于此,教师有责任对其写法进行指导、传授。在此,笔者就个人在课文教学中渗透缩写、补写、扩写、续写和改写的点滴尝试跟各位同仁进行商榷如下。

说到底,缩写、补写、扩写、续写和改写均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因此,我侧重从缩写、补写、续写、扩写、改写方法的渗透来谈。

一、操作步骤:

第一步:认真研读教本,选取可训练的“材料”。例如:

借某些小说篇目的阅读教学进行缩写、补写、续写方法的渗透和相应地习作练习;

借某些诗歌散文篇目的教学进行扩写、改写方法的渗透和相应地习作练习。

第二步:精心设计教案、学案,将课堂教学和写作训练相结合。

第三步:再组织学生对“二次作品”进行研讨,并与课文相比较,理解课文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的内蕴,从而培养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第四步:优秀习作展示。

二、具体做法:这里只谈第二步的点滴做法和体会。

1、抓住文本精髓之处,学会缩写

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个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么缩写呢?以七年级下《登上地球之巅》这一课为例: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全部内容之后,让学生尝试缩写。教会他们缩写方法:一要删减次要人物、次要事件,以及说明、交代等地方。主要把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的登山过程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而刘连满的情况和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交代只需要一句带过;二要把人物的语言转换成叙述性的语言。文中有一些人物之间的对话,缩写时变成叙述性语言即可;三要简化语言,去掉描写性的文字。文中对攀登第二台阶的情况做了详尽的描述,缩写时,采用简化语言,削枝存干的方法进行概括性地叙述,使语言简洁明了。

2、善用文本的留空点,进行补写

“空白”是一个文学的审美概念,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巴尔扎克说过,作家要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最大量的思想。读者从中可以透过情景去思考、去联想,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刻、更丰富的理解和把握。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中的“空白”处巧设训练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想象力去填补“空白”,将蕴储在字里行间的意蕴尽显出来。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文中对韩麦尔先生讲话处省略号的多次运用和一个小细节――即将要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小弗郎士)听见他(韩麦尔先生)在楼上(教室在一楼,先生住在二楼)收拾行李、走来走去的脚步声的描叙,都是留给读者的“空白”,让读者引发无限的遐想:韩麦尔先生到底想说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说些什么?他纷乱的脚步声表现了他内心的什么?我就趁势激发学生补写的欲望,并授之于补写的方法和要求,还在课堂给出时间将补写内容采取“说”和“写”两种方式进行练习。通过补写,把人物激动自责、内疚沉痛、依恋悲愤的心情展示得更加充分,以此来更加深刻地表现他崇高的爱国精神。

像这样,在文本的“空白”处填补情节,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产生了共鸣,课文也在学生的“二度创作”下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3、延伸文本思想内容,进行扩写

扩写是对原文进行扩展和充实,把简略的原文扩展成符合题意要求的文章,使篇幅“加长”。这就需要从文本的思想内容上去进行延伸。 “延伸” 时,要展开想象,而想象要紧扣原文重点、要联系现实生活、要合乎情理。

适合训练的“材料”,莫过于古诗歌或散文诗了。例如:在教学散文诗歌《与朱元思书》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对诗意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悟或文中插图,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人物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然后,用通俗明白的现代记叙性语言取代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进行“二次创作”。扩写,使原文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富有真情实感。

4、深究文本结尾悬念,引领续写

有的作品写至高潮时,便急峰直转,戛然收笔。看似结尾,却隽永无穷,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创作给我们的语文课文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因为它给读者创造了一个无限遐想驰骋的天地,也为学生课堂练笔提供了一方难得的宝地。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做续写的起点,联系生活经验,放飞思绪,续编故事,使之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中发挥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

例如:九年级的《故乡》、《杨修之死》、《范进中举》、《孤独之旅》、《变色龙》和《孔乙己》等都是可以用作续写训练的“材料”。从这些篇目的结尾都能“二次开发”出写作的资源:

《故乡》:结尾提及的“新的生活”水生、宏儿是否一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样等到了呢?水生、宏儿是否再次相见了呢?相见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杨修之死》:曹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又会怎么做呢?

5、挖掘文本深刻主题,着力改写

针对课文思想内容特点,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再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和改变编,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高潮和结局,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我引导学生从小令描写的景物上体会凄婉萧瑟的意境的同时,深入挖掘作品寄予的感情――“断肠人”伤心欲绝的感情,以及背井离乡的游子思乡悲秋之情。基于此,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断肠人”身份、地位、什么原因成为了“断肠人”?然后选择合适的叙述角度、人称、顺序进行改写。

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改写,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复习、巩固,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09-02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已多年,颇有心得,现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 教学内容过多会让合作学习成为空谈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上课时教学内容很容易设置得过多,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小说《故乡》为例来说明。(1)对于此篇文章的作用,我们应该了解,需简介。(2)应了解本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因为它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把握。(3)第一次正式接触和学习小说,需知道相关的文体知识、文学常识。(4)生字、生词是阅读理解的拦路虎,该正音、该释义。(5)课文必须要多读。(6)课文需要整体感知、知道主要内容,并对故事情节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7)人物形象要分析,还要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少年闰土”“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老年杨二嫂”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表现这些性格特征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描法,这是重点,必须精读细品。(8)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要标画出来,还要品析其作用。(9)“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本文极为突出,应体会学习。(10)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魂,必须了解体会。(11)文中关键的、重点的语句需要探讨交流。(12)本文的语言需要品味,等等。

这么多的教学内容,即使是三节课的时间也会捉襟见肘,必然导致老师一个劲儿地讲,学生在被动接受的情况下走马灯似地上完三节课的情况出现,如此何谈合作学习和小组交流。

二 教学重点的单元分配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大多数的语文老师在备课时有这样的习惯:备一节上一节,备写教案的时候只局限在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很少顾及课文所在单元的整体教学重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觉得所有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出现上面之例的情形就不足为奇、理所当然了。

如若实现了教学重点的单元分配,这种情形就会得到扭转,以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来说明,此单元的文章为四篇小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说单元。这是学生对小说文体的第一次较系统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与形成一定的阅读、赏析技能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单元中的文章其实是实现单元目标和重点的优秀例文,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每篇课文的典型处和代表处,然后将单元目标和重点合理分配到每篇课文上。三课时《故乡》的教学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的体会与了解;一课时《孤独之旅》的教学重点是:环境描写的作用;两课时《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重点是:小说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课时《心声》的教学重点是:心理描写。

当然,我们不是说在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时就不能再涉及其他方面了,只是不作为重点去探究和研讨。进行后面的重点教学时可把前文作为练习,如《我的叔叔于勒》,在教学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时可以《故乡》为例;再者,相关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我们在涉及时简介一下即可,新课标不要求我们做系统的讲解。

这样,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优化减少了,我们就可以有较为充足的时间组织合作探究了。同样,学生的探究时间也相对充裕了,也就达到了逐步落实的目标。

三 合作学习务必要实现“三定”

1.定内容

一次合作学习的内容最少1个,最多4个。小组人数一般是4人,一人分管一个恰到好处、得心应手,多了会顾此失彼,使探究不彻底、效果下降。

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如果超过了4个,则合作学习就应组织进行两次,学习内容平均或者按类别平分。一篇文章一般情况下最多组织进行两次合作学习,超过就表明教学任务设置过多了。

2.定汇报员

一般情况下有几个内容就定几个汇报员,汇报员定哪些人由教师指定,可以是学习前指定,也可以是学习后指定。学习后指定一般情况下只适合于学习内容不多于两个的时候。汇报人员由老师指定有诸多好处:(1)省去了小组长定汇报员的抉择时间;(2)有效避免了组员相互推诿现象的发生;(3)最大化地实现了公平,即老师可以有效调控组员的汇报次数,能切实做到每名学生的汇报次数均等;(4)可将学困生的转化、特长生培优落到实处,因为老师可以随时做到学困生优先汇报、特长生优先汇报的调控。本人不提倡将学生按“好好差差(AABB)”的方式分组,因为这其实或多或少包含着对学困生的歧视,至少坐在“差差”座位上的一部分学生会这样认为。

汇报员要负责整合小组成员的意见,概括为成员们都赞同的答案,并将此记录在记录本上,待学习完之后汇报展示。

3.定学习时间

一个问题用3分钟解决与用4分钟解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极大的差异的。在一定条件下,前者是成功,后者是失败,比如剩余的时间只有3分钟,合作学习必须要讲求效率,学生必须要有时间观念。这就要求小组成员在学习时一定要

注意用时的多少,注意每个学习内容平均允许耗费的时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关注度,切实地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对于一节课来说,还有其他教学任务要完成,如果对合作学习没有时间限制,肆无忌惮地浪费,就算是合作学习进行得很彻底,这节课也是没有完成整体教学任务,是一节失败的课,得不偿失。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本色课堂

回归文本

一、教学现状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些焦虑和困惑:怎么样才是一堂好课?语文课究竟如何上?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学生形成自身能力,并体现素质教育的落脚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开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开始懂得欣赏学生的发言,不用尖刻的批评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摆脱沉闷,变得活跃起来;我们开始在教学中密切关注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语文和社会的沟通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努力创设大语文环境。

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标,革除了极端工具主义的积弊,恢复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反对“满堂灌”的陈旧僵化模式,关注课堂教学方法设计的精巧;教学方法不断翻新,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新理念越来越多,新形式越来越丰富。可是,语文课却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许多教师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语文课堂呈现出了不少问题。

(一)课堂教学表演味浓

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教学合作多了,探究多了,小组活动多了,讨论对话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比以前丰富多了,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又唱又跳,热火朝天地讨论问题;教师讲得有声有色,学生发言踊跃积极,抓住一个话题,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课文根本没有读,就忙着开展各种活动。我曾听过我们学校一节语文优质课《风筝》,教师在讲解到文中的“我”如何撕毁小弟的风筝时,插入一个视频链接,是课前让学生演的一个课本剧(后来听那位老师说,拍了好几遍),用这个视频代替了对文本的解读。虽然“我”的几个动作的确可以表演出来,可“我”的“傲然走出”和小弟的“绝望”是学生无论如何也表演不出来的。学生不理解“傲然走出”和“绝望地站在那儿”,又怎么能理解下文的“精神虐杀”呢?的确,语文课是越来越好看了,可真正的阅读却越来越少了,真正的语言活动也少了。

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但我们应冷静下来反思:一些频繁的活动是不是都需要,有没有起到促进语文教学的效果。事实上,很多活动都是流于形式的,戏剧化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气氛呈现出虚假繁荣,在语文以外花的时间很多,而用在语文上的心思很少。

(二)课堂教学内容过于丰富

很多教师在一堂课当中使用多媒体相当频繁,或看图片,或听音乐,或代替板书等,使得语文课中涌入大量非语文的东西,如音乐、美术、舞蹈等,并成为了语文课的轴心,导致语文教学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曾几何时,我们也为了追求这种新课标理念下的新课堂,绞尽脑汁让自己或学生变成演员、歌唱家、画家、舞蹈家,结果却是东施效颦,课堂教学变得支离破碎,毫无有效性。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就让学生先看看春天美景的图片;教学《斑羚飞渡》时,就给学生播放斑羚们飞渡过山涧的动画。这样一来,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仅对学生没有帮助,还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偷偷钻出来的小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的花朵、忙着采蜜的蜜蜂,还有那春风的轻柔、春雨的细密、黄晕的灯光、抖擞精神的人们,不是一两张图片就能表现出来的;斑羚飞渡时的壮烈和凄美更是无法在简单的动画中体现出来。

(三)拓展探究脱离文本

拓展探究在新课程的阅读教学中得到高度重视,几乎已成为其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许多教师在此环节中费尽心思,力求创新。如有位教师在教《风筝》的主旨时,花了将近20分钟进行拓展探究,但不是研读文本,而是用了很多PPT介绍周建人的一生、许广平的想法、周建人的看法。这样的拓展探究看似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实则漠视了课堂中人事、情感、性灵背后的“语言”,课文学完了,学生不会读意境优美的文字,不会品其间的精美诗句,更不用说积累和运用生活中的语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所以,当这位教师让学生回答“多年以后,为什么我的心情还是那么沉重”这个问题时,学生依然无法回答。因为在这20分钟里,学生一直在看PPT,根本没有时间看书,更不用说钻研文本了。

语文课不能是悦人耳目的表演。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面对的也是普通的农村孩子,静下心来细细想,如果我较多地重视了“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了“教什么”的问题,以手段来代替目的,以形式代替了内容,那结果就是教育偏离了文化定位,语文课堂教学被技能化了。不管讨论如何紧张激烈,如果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方面收获不大,那么这样的语文课的繁荣就只是“虚假繁荣”罢了。而且,这样的语文教学花哨有余,思想不足;形式有余,内容不足;煽情有余,理性不足,因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回归本色。

二、概念内涵

黄厚江老师说过:“什么是本色语文课堂呢?本色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简单。所谓简单,就是目标简单,方法简单,过程简单。所谓简单,就是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方法平平常常,教学效果实实在在。”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求发展,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是的,只有让语文课堂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语文课堂才能与时俱进。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是最核心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才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与“学习语言”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因此,教师应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则是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课堂教学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立足于课程目标、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等多种因素对课堂教学进行总体构想,科学、多元、全面地预设学生的学习结果并精心实施,使课堂教学既有整体的明确性,又有具体的可操作性。

三、原则与策略

(一)课堂教学导语注重实在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有不少教师为了有一个精彩的导入而全然不顾学生的实际,直接将名师课堂实录里的设计拿来使用。比如,有位教师在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古典诗词中,写风的句子不少。如写东风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写西风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句子;写南风的“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这是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句子;写北风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句子。对于这段导入,我觉得很有文化含量,于是就在上课时使用了。当我说完后却发现学生一脸茫然,原来这些诗句学生没有学过,所以根本不会产生共鸣。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舍弃了这个有底蕴的导入,改为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带给我们的是不一样的北方极寒天气,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这看似简单的导入,学生的注意力反而集中了。反思这两种导入,我发现由于学生的认知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管怎么“导”怎么“演”都是流于表面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语文教师应紧扣学生实际,摒弃依附在文本之外的东西,不花哨,不折腾,本色地导入,才能让学生实在地进入语文课堂。

(二)课堂教学切入点简单易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整体性、不可分性等特点。比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除了字词、修辞手法等基础知识以外,学习抓住特点写景、情景交融写景等也是教学目标。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目标不是在一节课或者是几节课中就能达成,拘泥于用“三维目标”的架构来确定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机械化操作,课程标准强调的是三维目标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因而,教师在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教材、学生等因素,立足于语文课程的特点,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从课堂整体确定教学的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于绝大多数场合下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的,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双方智慧之光的闪耀以及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许多优秀教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案例,比如于漪老师教《春》一文,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春天,她则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串联点化,很快为全文的教学定下了与课文内容一致的基调,整个教学过程便也如同一篇形散神不散、明快清新的散文了。如果仅借助于音乐、图片、影视等手段创设情景,学生看似情绪高涨,其实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师生之间心灵相通,才能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中心有灵犀。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教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下来,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多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更加丰满了。

语文教学是在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之间寻找切入点,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自己都迷失了,学生更会被我们牵着转来转去,学不到具体知识。比如,我在准备一节作文课时,既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想提高单项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想着如果一节课中能面面俱到,让学生能修改自己的写作就更好了。可教学中要想做到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不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因此,再次备课时,我抓住“记叙文如何结尾”这一切入点准备了中考作文复习课。下面是具体的教学流程。

1.读一读:学生作文《不要吝啬你的爱》,说说这篇文章怎样?

2.忆一忆:结合学过的文章,思考:这些文章的结尾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运用修辞结尾:《春》;(2)对重点情境反复强调,照应前文:《背影》;(3)直接抒发感情,点明题目:《我的母亲》;(4)借物抒情,由物及人来结尾:《紫藤萝瀑布》。

3.辨一辨:(1)出示文章《雄赳赳的父子》,请学生结合给出的结尾分析。(2)板书:结尾生动具体紧扣材料新颖。

4.写一写:结合《不要吝啬你的爱》,自写一个结尾。幻灯片展示几个学生写的结尾,并评价。(幻灯片投影写作要求)

5.改一改:修改3月月考作文《属于自己的天空》的结尾。《属于自己的天空》的结尾经两次批改后,很多学生写结尾时都能运用所教的方法,特别是那些作文能力不强的学生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课堂教学注重文本的阅读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异彩纷呈,高潮迭起,但大量的非语文性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似乎承载了太多非语文的东西。学生课堂上七嘴八舌、热热闹闹,课后做起阅读题却束手无策,写起作文更是无从下笔。事实上,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我们必须尊重文本的整体性,以学会阅读为第一目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阅读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一些实在、简单的方法我们不能弃之不用,如需学生完成的:诵读、背诵、造句、复述、想象、描述、讨论、品味、听写等;需教师完成的:讲解、提问、板书、引导、点拨、评点、领读、激疑等。这些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正是我们一线教师要运用的,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获得丰富积累,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1.抓住关键词,细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的对话过程首先应是教师和文本的对话过程。张志公先生说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读进去,读出来。”这句话包含着两层意思:读进去,就是读懂文本;读出来,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这一切的活动必须以文本的理解为基础和前提。《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作为教师,就是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内部,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本,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黄厚江老师教学《孔乙己》时,以“手”为关键词,以想象描写作为主要欣赏活动形式,通过研习文本、展开想象、讨论分析等多种方法使主线突出、层次清楚。黄老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文本,不攀无根之木,不寻无水之源。有时,文本中一个不起眼的用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也可蕴含深深的意味和丰富的情感。比如,在教学《杨修之死》一文时,我以“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一句中“真知”为关键词,研讨杨修是否真的了解曹操的心思,用杨修“数犯曹操之忌”提出疑问:公真知魏王肺腑也?然后,我引导学生从两人的性格以及当时的权利之争进行分析得出:公真知魏王肺腑也!这样从“?”到“!”就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过程。

附:《杨修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杨修和曹操人物形象。

2.挖掘杨修的死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幻灯片展示)杨修行将就刑,有一大群人围观,有的幸灾乐祸:“哼……”有的扼腕叹息:“哎……”有的赞叹佩服:“啊……”假如你是围观群众的一员,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杨修说点什么?

(过渡)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谈了自己的感受。曹操的得力干将夏侯惇也对杨修高度评价,请找出来——

二、“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解释句子:杨修真的了解曹操的心思!教师指出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真知”,学生朗读。

问:杨修真的了解曹操的心思,从文中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来?(出示PPT“公真知……”)

1.浏览课文,文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来杨修真的了解曹操的心思?(改建园门、分食酥饼、语破奸心、轻视吴质、教植斩吏、巧作答教、鸡肋事件)

(学生能大概理清楚事件即可,不完整的教师可补充。)

小结:我们来梳理杨修真的了解曹操心思的事件。

(过渡:看来杨修真的了解曹操的心思,难怪夏侯惇感慨——)

过渡问:杨修既然真知魏王,那为什么还会被曹操斩杀?(出示PPT:公真知魏王肺腑耶?)

三、“公真知魏王肺腑耶?”

哪里可以看出杨修不知道曹操的心思?

操虽称美,心甚忌之。——忌妒才能、阴险

操虽喜笑,而心恶之。——狡诈、城府深

操闻而愈恶之。——多疑、虚伪

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刚愎自用、自负

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残忍歹毒

此时已有杀修之心。——暗藏祸心

数犯曹操之忌。(数:多次,多次碰触曹操禁忌而不觉。)

(此处:重点分析一件事中曹操的心理,这一件事情杨修没有揣摩到曹操的心思,那其他几件事情有没有揣摩透呢?文中是怎么说的?)

由此总结曹操:忌才多疑(君王)

小结:看来杨修是真的不了解曹操啊。(这是假象)

(过渡:出示PPT)孙盛《杂记》: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的为人世人皆知)

鱼豢《典略》:“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可见:杨修认为自己死得算晚了,说明死在他看来是迟早的事。)

从材料看:杨修是了解曹操的,否则他也不会觉得自己死得太晚了。

四、“公真知魏王肺腑也(矣)!”

杨修真的了解曹操,那为什么还要多次触犯曹操的禁忌,这和他哪方面有关?

杨修性格特点:恃才放旷、自负、狂妄……(此处:学生先评价杨修的性格特点,从文中寻找依据,注重关键词和朗读)

小结:现在看来,曹操忌才多疑,杨修恃才放旷,两人性格上的对立,导致杨修被斩杀。

(过渡:杨修的死仅仅因为两个人性格不合吗?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出示PPT)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太祖(曹操)既虑始终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绍)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可见:曹操在确立太子之后,就已经存心杀掉杨修,虽与个性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始终之变”,就是担心死后出现混乱。)

(解释:记载杨修被杀的三个原因,解释“始终之变”——政治斗争)

看来:杨修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原文哪些事件可以看出曹丕和曹植激烈的政治斗争呢?(轻视吴质、教植斩吏、巧作答教)

小结:杨修不仅死于他和曹操的性格,更死于曹丕和曹植的政治斗争,所以他才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杨修真的了解曹操啊!(过渡:看来我们的句子又得换了,请看黑板)

公真知魏王肺腑……

公真知魏王肺腑耶?

学生变换词和标点

出示PPT: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五、朗读

要求学生齐读“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三遍,语调渐强。

六、作业

阅读或观看《易中天品三国——命案真相》。

2.通过问题探讨、解读文本

阅读教学中提出问题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如果教师像一个不负责任的导游,领着学生东读一段,西读一段,全然不顾学生有没有把文章读完,有没有具体的收获,就会使得学生无法深入解读文本,当然更没有机会交流自己的感受了。因而,作为教师应该在问题的设计上独具匠心,能够用一两个主问题串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给学生提供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发现,“骗”字在这篇童话中有独特的地位。因而,宁老师紧紧围绕一个“骗”字设计主问题。其主要教学过程如下:(1)学生阅读全文,用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2)展开讨论,从学生归纳的动词中找出最恰当的一个(骗);(3)讨论故事中人物被骗的原因;(4)讨论小孩没有被骗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活动既使学生研读了文本,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主动,教师引导,堪称阅读教学的经典。在阅读教学中,同一个文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阅读,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比如,在教学《风筝》一文时,我把文章的重点用两个问题来串联:为什么悲哀?为什么沉重?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去理清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在教学中突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重点。

附:《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中的事件。

2.多种形式朗读,揣摩语言,分析词句。

3.理解主题,学生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及鲁迅先生对教育现状的担忧(兼及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

多种形式朗读,揣摩语言,分析词句。

[教学难点]

理解主题,学生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以及鲁迅先生对教育现状的担忧(兼及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基本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

一、导——情境设置,奠定基调

同学们,在我们这儿放风筝是什么时间?那么如果是在冬天,地上还有积雪的时候,你看到天上飘着一两只风筝,你会是什么感觉?而对于作者来说除了惊讶外还有……请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一段。

二、感——初读感受,了解事件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让“我”感到悲哀?

2.听朗读,划出“我”与弟弟对风筝的不同态度、事情的经过以及结果的语句。

三、思——再读思考,品味语句

1.用第五段中的词来概括“我”踏扁弟弟风筝的行为。

2.“我”想到了什么补救方法,结果怎样?

3.朗读5—11段,找出体现“我”心情沉重的语句。

四、悟——三读领悟,深化主题

为何“我”的心如此沉重?(插入资料)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只风筝不仅承载着一位兄长对弟弟的关爱,也承载着一位兄长深深的自责之情,更承载着作者对当时中国儿童教育现状的担忧。而我们通过文章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更了解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愿同学们能自由地游戏,成为快乐的天使。

五、作业布置

课后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读读他的散文诗集《野草》,进而对鲁迅先生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板书:

3.通过语言活动深层解读文本

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是最核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隐藏在语言的深处,因此,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达出语言深处的美。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唆,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如果不同文体的文章都是读读课文,谈谈感受,说说喜欢的句子,那么这样的教学是违背阅读规律,影响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例如,《孤独之旅》中许多环境描写都很有味道,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解读得非常简单,仅仅指出起到了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是非常可惜的。小说中对主人公杜小康孤独的描写不仅仅有正面的,也有侧面的,这些描写语段学生大多都能找到,于是,我让学生把这些语段划出来。然后,我顺势引导:“老师也找了一段,我来读一读,请同学们细细品味这段描写中的几个“扇形”水面。‘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这里,这么多的扇面形一个接一个,很有规律也很单调,这正如杜小康和父亲每天的行程、每天的生活、每天看到的景物一样,一天又一天,不断重复,不断出现,也就意味着他们孤独的日子将一再重复,意味着他们内心的孤独永恒不息。”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读一读、议一议,学生是真正走进了文本深处,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对文本语言的理解。

我们应认识到,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熏陶、训练、实践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还原语文课堂的真本色,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才能真正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4.注重学生的感悟,平淡中见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并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教师要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例如,为了配合学校绿色家园课题,我开设了教授《我的母亲》一文的公开课。为了体现感受母爱这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我在写教学案的第一稿时,加入了歌曲《懂你》、视频《给母亲洗脚》等,使得课堂热热闹闹,但内容却“夹生”了。在写第二稿时,我回归常态,从学生阅读文本的原始感受出发,分析母亲的品性,再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母亲。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写自己母亲这一环节,学生的反应似乎不够“理想”。于是,我在写第三稿时对这一环节进行了改变,设计了一个主动引发、精心指导的过程。在教学时,我对学生说:“文章是写母亲的,从小学到初中,你是怎么写的,还记得吗?”学生想了会儿,说:“就是对我的关心,病了送我上医院,下雨了给我送来雨伞等等。”于是,我趁势引入:“事情很一般,写着也很平淡,是吧?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文中的细节描写用淡然的语气、琐碎的记录承载了一份刻骨铭心的情感和生命体验。”那节课学生特别投入,其中有一位女生在朗读自己写的片段时,她是哽咽着读完的,这不正是学生情感的真实流露吗?当我用一颗大大的红心板书和结语结束这节课时,我知道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正是这三次修改教学案,我才真正感受到没有“花招”照样能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育效果照样可以得到充分实现。

附:《我的母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进而理解生活中的母爱,从而使学生感悟亲情,学会感恩,学会做人。

[课前准备]

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基本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

一、导——直接导入,找出主线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表达了胡适先生对母亲的浓浓感激之情,请齐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中还有这样一句话:“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那么,是怎样的影响让年近四十的胡适先生记忆犹新呢?下面我们便一起来体会。

二、学——朗读感受,研讨分析

1.母亲对待哪些人让“我”受影响?

2.母亲是如何对待那些人的?体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3.让“我”受到怎样的影响?(插入胡适背景资料)

三、悟——拓展延伸,体会感悟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呢?想一想,然后写一个片段。

四、括——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文中的母亲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会胡适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用宽容仁爱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你们的母亲也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着你们生活、学习以及做人的态度。希望大家能学会尊重母亲、敬爱母亲,并努力成为一个像胡适一样让母亲骄傲的人。(学生的情感教育体现)

板书:

四、成效与体会

(一)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本色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更富有意义,从最初的学习知识到进一步锻炼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崭新而强烈的学习激情,都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色课堂,还原了语文本色,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充满语文味,我们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了语文的无穷魅力,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个性得到了发展,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我们将视角瞄准语文的本色,把握语文的实质,彰显语文的价值,语文连同我们自己就会变得简单而又深刻,清晰而又丰富,独特而又生机勃勃,质朴而又楚楚动人。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回归本色,使教学在平平淡淡中蕴含着深刻,在平平常常中透射出丰富,从而使我们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语文本身的魅力;使我们和学生在语文世界里交流和对话,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应永恒.回望,原来那才是本色.中学语文教学,2012(7).

[4]章国华.细读《孤独之旅》的景语.中学语文教学,2011(8).

[5]张正耀.顶层设计:课堂教学的智性要求.中学语文教学,2012(6).

[6]蔡建祥.语文课堂教学呼唤文本的回归.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8篇

一、转变教师角色,享受民主课堂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曾几何时,我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神奇的传说、精彩的故事;曾几何时,我们呕心沥血地批、不厌其烦地改;曾几何时,我们“弹指一挥间”,“讲述千古风流,吟诵绝唱《离骚》……在学生崇拜与迷茫的眼神中找到“三尺讲台的神圣与骄傲”。

而现在,更多的时候,我更愿意倾听学生的谈论,在激发学生潜能中领略平等的乐趣、民主的畅快。课堂上,我常常走下讲台,深入各个学习小组,同他们一起品诗赏词,一起朗读背诵……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学生那亲切、爱戴的眼神告诉我,这种民主、平等的课堂,他们喜欢!

越来越多的课堂实践让我深深懂得:要想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把初中全部语文知识教给学生是不可能的,学生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授之以渔”显得十分必要。渐渐地,我把教学的重点倾向于促进学生的“学”上。

在课改实践中,我渐悟“大语文”观的妙处。“生活处处皆语文”。我把课堂逐渐向课外扩展,除了引用大量文学名著、古典诗词、奇闻轶事外,还随时注意开发身边资源,把原汁原味的生活搬上课堂,共同寻找身边的错别字,撰写班规班纪、座右铭设计大赛、作文展评、演讲比赛……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的个性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成了他们认识语文的有益资源,多彩的生活体验,厚重的文化素养,在我们师生默契的心灵交往中,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渐渐积淀。

二、凸显学生地位,享受激情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感悟历程。要使之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空间。

课改之初,我也曾怀疑:放开手脚,课堂是否会失去控制?实际操作中也真的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本不着边际,有些学生干脆“心如止水”,成了“休闲一族”。在我百思而无良计的时候,有一件事触动了我的灵感。那是一节现代文课外阅读课,文题是《角落》。主人公是一位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小女孩,她“淡如荒漠的灵魂”、“殒没得如风筝的希望”,令人心碎、令人深思。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发现平日里最不爱发言的一个小女孩已经泪眼婆娑了。我灵机一动,引导大家探讨:“角落”对“小女孩”有什么影响?他的孤僻、自尊、冷漠在于“角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他们敞开心扉洞悉走进角落的原因,探讨走进角落的危害……自此以后,有更多的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谁也不愿意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渐渐地课堂形成了一种“公平竞争”、“有话尽管说”的研讨风气,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快乐学语文”成了我们师生共同的追求,在教与学的心灵碰撞中,我独自品尝他们每一位燃烧的激情。

三、整合三维目标,享受多元课堂

三维目标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很多时候,我们的教案上列得头头是道,可在实际的课堂上却又“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既要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给学生思维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健全人格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三个维度的目标缺一不可。

回味课改之初,我们的课堂形式纷繁,然而却忽视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文本的重要性,无论何时,吃透文本,注重基础还是必要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看到,学生既是问题的解决者,又是问题的发现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解决别人给他们提出的问题,还要寻求和创造新的挑战。因此,在三维目标整合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传授每一个知识点前,尽可能了解自己的学生都知道些什么,关心些什么,能做些什么,想要做些什么,在尊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设桥梁。

学生显示出来的能力,是在他们掌握积累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参与过程,在过程中学习知识、认知规律、掌握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往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态度及价值观等,在课改中,我们深刻反思以往教学中对人的漠视,开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存在。为了能够释放学生的情感,唤醒孩子们的心灵,我在教学时总是全身心的投入,借此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我还把枯燥的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记得在学习《再塑生命》一文时,为了唤起对主人公海伦・凯勒内心世界的情感体验,课前带领学生做蒙眼、塞耳、捂嘴游戏,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当学生有“害怕、好奇、心虚、孤独”等体验时,我适时引导大家思考:如果一个人常年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又会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读文,学生对人物命运会格外关注,对海伦的奋斗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使作者、文本、教师、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在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在合作、竞争的课堂实践中,我的语文课堂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活泼、多元、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也在这一个个充满诗意与挑战的生命之旅中,享受着激情与快乐、智慧与灵动的课堂!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9篇

结合,却留下了食言的承诺

1970年,贾樟柯出生在山西汾阳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位售货员,高中毕业的他没有考上大学,有阵子叛逆、孤独的他成为父母的一块心病。1991到1993年,贾樟柯连考了3年,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立下了当导演的愿望。那时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还大张旗鼓地印了T恤衫,准备轰轰烈烈开展他的电影梦,他的热情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

这个人就是朱炯。朱炯是北京电影学院90届摄影系的高才生,精通法语,许多作品曾获得国内外大奖。一次在偶然欣赏朱炯的摄影作品时,贾樟柯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两个似乎都在表现觉醒和困惑中真实的人们,同时用社会史的角度去考察它背后的文化因缘,喜欢用表象去记录和思考,拒斥人为的深度。”他的话让朱炯微微一振,“这个小伙子眼光很锐利!”

1994年5月,贾樟柯突然找到了朱炯,“我很欣赏你的摄影表现手法,我现在想拍一个短片,能否请你担任摄影?”于是5月的一天,朱炯的摄影机在天安门广场凝视着人群,在嘈杂的音乐声中,来来往往的生命忙碌地穿梭着,无奈地轮回又显得无比沉重。这次的合作让两人发现双方如此默契,话题一下子多了起来。贾樟柯在这个已留校任教的老师面前像个孩子一样地畅谈自己的理想,他兴奋的声音淹没了多日以久的疲惫。

1996年12月,贾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再次在朱炯的合作下得以完成,这部用纪实手法,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的“颠覆性”作品获得了香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这个成绩给了贾樟柯无比的鼓励。“祝贺你!”朱炯伸出了手。此刻的贾樟柯由于过度兴奋并未去迎那只真诚的手,而是一时语噎,用很深情的目光来回馈这份礼物。长久的注视中,两人就这样相爱了……

朱炯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同时她又有强烈的事业追求,贾樟柯的很多艺术灵感都来自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友。那时贾樟柯拍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凑钱拍的,所以恋爱时他也很窘迫,善解人意的朱炯从没有提过什么要求。那时,贾樟柯每天都期望见到她,与之交流,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贾樟柯感觉到了她是一位极有修养,又让人感觉温暖和振奋的女人。

1999年,贾樟柯的《小武》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一系列奖项,可还没等他兴奋过去,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就收到了有关部门停止他拍摄影视剧的权利。那一刻贾樟柯感觉特别迷茫和孤独,又是朱炯再一次给他力量。“我们恋爱5年了,你不想对我说些什么吗?”就这样,一贫如洗的贾樟柯在这一年迎娶了朱炯。婚礼太简单了,简直有些寒碜,直到多年以后,许多老友才知道贾大导演还有位北京电影学院当副教授的妻子。

结婚初始,贾樟柯一直坚持要送给妻子一枚戒指,朱炯拒绝了,贾樟柯很意外。“我骨子里喜欢武打片,你去拍一部吧,片尾写上献给我就可以了。” 朱炯的话随性率真,彰显个性,贾樟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是随后发生的事,让贾樟柯食言了,并成为一直的遗憾。

离开,只为修整美好的未来

2000年,阴霾散去,贾樟柯再次执导了个性作品《站台》,既而又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他被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戈尔称为“亚洲独立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他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越来越多的应酬笼罩在了这个略带羞涩但并不愿意过分修饰的年轻人身上。朱炯默默地注视着,然后她开始帮丈夫梳理生活。那些日子他们经常去法国餐厅,朱炯一招一式传授丈夫如何享用西餐,如何用英语发表演说,如何与各个国家的外国人交流。如果遇到贾樟柯不解或有质疑的时候,朱炯就拿出她那些视为生命的照片一一给丈夫讲解,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以前从不曾接触的世界。

贾樟柯凭借惊人的天赋和妻子真心的帮助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法国和德国,他把他新锐、真实的电影理念传达给世界电影人,那阵子法国和德国无疑成了他的“暖身大晒场”,人们看到了一位个性、深刻、亲切、自信的新生代的中国导演,他那些卑微而重、捕捉真实百姓的电影博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贾樟柯声名鹊起。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边,朱炯却有着无尽的孤独,她一遍一遍地翻看着《站台》,片首那行表达贾樟柯真挚心地――“献给我的父亲”的字让她突然有了哽咽的感觉。调整好情绪后,这位晓理体贴的女人拨通了贾樟柯父亲的电话:“爸爸,这是小贾特意拍来送给你的,希望你喜欢……”挂上电话,朱炯有着淡淡的失落,“丈夫答应自己的影片什么时候能兑现呢?”她对着镜子有些茫然,但是很快这位女教师就展开教案,投入到自己的教学课程中,重复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夜晚。

光环形成后的两人生活犹如无法重合轨迹的陀螺,你转过来,他转过去,经常是贾樟柯忙了通宵赶回来休息,而朱炯却收拾完毕赶着去上课。“你为什么非要晚上工作呢?”“晚上安静啊!人的思维这时候最清醒最兴奋。” 朱炯不再说话,她知道电影是丈夫的生命。

结婚2周年那天,朱炯特意买了一束盛开的玫瑰,她精心地插在了花瓶里。身后的时钟一点一点敲打着她的心扉,她盼望今晚丈夫可以早回。但是朱炯再次失望了,当贾樟柯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时,已经累得不想说话,他甚至没有看到花瓶里新换的鲜花。

“我的一个好友恋爱了7年却突然分手了,我觉得挺伤心的,是不是这世界上没有真正能靠得住的人?”在一次夫妻难得的晚饭时间,朱炯却抛出了这样一个伤感的话题。“我前几天还看见她呢,我觉得她有说有笑啊!” 贾樟柯并未洞察妻子的恐惧和忧郁,朱炯很失望地起身离开了。在望着妻子背影的那一刻,贾樟柯突然觉得她怎么从当初的勇敢自信变成了如今的敏感寡欢,然而电影承载了他太多的梦想,他需要毫无杂念的全心投入,家和妻子被他忽略了。

终于两人不合拍的暗流在一个暖暖的冬日爆发了。那天说好了去朱炯父母家吃饭,所有人都到齐了,可贾樟柯却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而且怕干扰的他还把手机关了。成名后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被媒体所占有,从烟灰缸里那一排整齐的烟头可以看出他已经非常疲惫。但是只要聊起电影,贾樟柯就会变得耐心和兴奋。夜色重重地笼罩下来,墨一般神秘,贾樟柯也收到了妻子的短信。“做事业的人不能以家为半径,而要以自己为半径,我们俩都应有自己的生活,我决定去留学。” 贾樟柯意识到妻子生气了,一个劲儿地道歉:“我马上过去,等我!”可是待他完全面对妻子的时候,他才发现对方不是赌气的决定。“如果你觉得那里可以带给你自信和力量,我愿意支持,对不起,我没法停止对事业的奔跑,我忽略了你。”2个月后,在机场送行时,贾樟柯说了这么一段肺腑的话。朱炯用力地眨着眼,力图不让眼泪掉下来。

沉醉,在海鸥翩飞的季节

法国,这个承载浪漫、幻想和摄影起源地的王国,朱炯在这里开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涯。而地球的那一端,贾樟柯却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这孤独似乎和2年前朱炯的孤独有异曲同工之处。

也许是没人料理自己的衣食起居,贾樟柯反而改变了自己的晚归习惯。他一个人泡面,一人交水电费,一人去对付屋内的水箱漏水,当他辗转一家家银行,拿着榔头流着汗水“救火完毕”时,才发现自己以前忽略了妻子太多的付出。北京和巴黎的时差是7小时,每晚的12点贾樟柯都坚持不睡,那时朱炯刚下课回家,他期望两人能有所交流和沟通。可是初来乍到,朱炯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适应所吞没,贾樟柯孤独地呆在网上,心里有着无尽的失落,他甚至怀念起以前妻子做好饭两人一起共处的那些甜美点滴。

有一次,贾樟柯要使用电视连接DV进行自己的影片观摩,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连接线。由于当晚必须拿出影片的意见,贾樟柯硬着头皮给妻子打了越洋电话,那时正是朱炯的上课时间。“在书房右手的第三个抽屉里,我正忙着呢,挂了。”这个电话短促匆忙,甚至没有一点温暖缠绵的味道,贾樟柯心里有了阵阵凉意,但是这个电话也让他想起自己以前也是这么对待妻子的问候的,如今时空对调,他们的位置发生转换,所以体味也更加深刻,“我太过分了。”

认识到这一切后,贾樟柯一直想做改变,随后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影片里都夹杂了这样的镜头:丈夫很忙,妻子从默默的关心到默默的伤心以至最后的生气与愤怒,漫长黢黑的走廊,似乎没有尽头,街道旁的路灯孤独瘦长,人影一个个消失在街头,灯光一盏盏出现在孤寂凄清的夜色里。这些支离的镜头一点点叙说着贾樟柯的内心改变,他把自己拍好的镜头DV一次次寄给大洋彼岸的妻子,他希望对方能看到他细微的转变。

2005年春节,贾樟柯收到了妻子的一幅摄影图片。画面上是一群海鸥,它们挥翅远行,俯冲滑翔,时远时近,而在远处的悬崖上有它们的家,那个温暖、陡峭又不容易被发现的天堂。所有的海鸥在每天出发前,都会先以家为半径绕飞一圈,然后直冲云霄,开始它们自由美好的幸福之旅。朱炯的照片抓住了这刹那的美,海鸥在蓝天下排列出的那个动态的圆像极了一个吻,聪明的贾樟柯一下子读懂了作品的内涵。

贾樟柯的心一点点温暖了起来,他知道这个家还是那个令两人牵肠挂肚的圆点,疲惫的两人为了各自的事业忙碌打拼,而心底最温柔的地方还是潜藏着对它的眷恋。大年三十他特意早早收工回家,开始打扫卫生。当他看到被自己吸烟吸穿洞的床单时,非常惭愧。朱炯曾多次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可贾樟柯不以为然,如今认识到疏忽的他想方设法补偿。终于在午夜12点前,他托人买回了新床罩,当看到家里被自己收拾得干净明亮后,贾樟柯的嘴角展露了笑意。之后,他找出了一个废酒瓶,洗刷干净后,往里面装进了许多纸条,这些纸条上面写的都是自己想对朱炯说的话,一天天积累下来,足足装满了半瓶。这些带有他体温的纸条承载了他太多的眷恋、愧疚和真诚的祝愿,他要等待,等待朱炯回来的那一天,自己与她一起品位文字里的情感。

夫妻虽被距离拉远,却在不时的交谈与沟通中靠近内心,这种别样的感觉带给了贾樟柯无尽的动力,2006年他的《三峡好人》一举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手捧金狮他一度哽咽。“我获奖了,你高兴吗?”这个电话贾樟柯用了最短的语言,但是心情却是说不出的激动和复杂。“高兴,祝贺你!” 朱炯的声音很平静,但这平静背后贾樟柯感受到自己瞬间被火热所包围,“我曾经说过你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人,以后也一定能拍出不一样的好片子来……”

放下电话,贾樟柯百感交集。在做后期宣传的时候,他接到了妻子的电话,“我想做个摄影展,你能帮我拿点意见吗?”“当然!”就这样,贾樟柯飞到了在法国的妻子身边,他看到了一个说着流利法语,讲究生活细节、丰满自信、光彩照人的妻子,他们长久地注视着,然后再次开始了美好又缠绵的交流,这一刻他们期待已久。

2007年1月,朱炯回国参加了平遥国际摄影节。2004年,朱炯在平遥国际摄影节举办了自己《西北望》个人摄影展,2005年、2006年,朱炯是平遥摄影节“DV影像艺术展”的策展人。当再次回到丈夫的故乡,朱炯心头有一种复杂且亲切的情绪,而贾樟柯在事先得知妻子的行程后专程赶班机来到了她的身边。在一幅幅爱妻作品面前,他看得很专著,也很认真,为了不抢妻子的风头,他特意穿了件半旧的衣服,还把衣领高高竖了起来。站在主席台上的朱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头涌动着感动。

孤独之旅教案范文第10篇

耶鲁大学的大清子民

容闳于182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南屏(今珠海市南屏镇)的一个贫困家庭。7岁时,父亲甚至连送他进私塾的学费都交不起。是什么机遇使他进入美国的大学读书?

今天的人可能想象不到,晚清时期去国外读书是非常冒险和无奈的事。正是因为贫穷,容闳才被父亲送到基督教传教士在澳门开办的教会学校读书(这种学校不收学费且供食宿)。而因为想找到一份买办或通事之类的薪水较好的职业,容闳在马礼逊学堂毕业后,跟随老师布朗博士赴美求学。鸦片战争前后,交通还极其落后,远赴异邦骨肉分隔、背井离乡人地生疏,这使得国人把出洋视为畏途。

但是,容闳毕竟是受过9年西式教育的人,观念新,眼界比一般人开阔。在教会学校读书时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意想之纽约游》,对西方神奇的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1847年,他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纽约。

麻省的孟松学校是美国当时最好的预备学校,布朗博士为他和另外两名学生黄宽、黄胜办好了入学手续。两年后,容闳决心继续留在美国求学并把考入耶鲁大学作为努力目标,他对渴望他尽快回乡挣钱养家的母亲说出了这个愿望,请求她的谅解。容闳说:“自从来到这个国家,我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英语,到去年冬天又学习了拉丁文和希腊文,以求符合大学的要求。”

入学考试可以凭自己的努力,但学费如何筹措呢?孟松学校有一种为贫困生设立的奖学金,但受资助者必须签订一个合约,承诺毕业后当一名传教士。容闳拒绝了,他认为传教并不能使他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最大的福利。布朗博士想方设法为容闳争取到一个妇女协会的帮助,终于使他如愿以偿。

作为耶鲁大学也是美国大学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学生,容闳的表现令人钦佩。他的同窗好友白博士在60年后还以非常欣赏的口吻对他的学生、留美的胡适说:“开头,容闳的异服异俗颇受人笑,但他两次在班上的英文比赛中得到一等奖后,便无人敢揶揄他了。头戴瓜皮小帽、身穿长袍、背后拖着一条小辫子的容闳很快就成为校园人物。”但容闳内心却是孤独的,在大学的最后一年,中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内乱蜂起的消息使他心情沉重,坐立不安,他说:“我要使我们的下一辈人享受与我同样的教育,通过西方教育,中国将得到复兴,变成一个开明、富强的国家。”

容闳在美国接触到西方先进文化后,认为复兴中国的道路须从学习西方开始,这种认识在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无人能及,在国人对世界知之甚少的年代里,容闳是真正了解西方的第一人。沟通中美文化的历史重任落在他的身上决非偶然。

1854年,耶鲁大学的毕业典礼因为有容闳这位大清帝国的子民而显得颇为轰动。知名学者布什内尔特地从哈特福德城赶来,为的是结识这位在报刊上谈论中国问题的青年。从容闳的毕业照可见,他已经剪去了辫子,外表完全西化。因居留美国已久,他可以留在美国并找到职业,而回国的前景是黯淡的,他甚至连本国的语言也几乎忘记了。但正如他的好友吐依曲尔所说,他的正义感和报恩心不会让他图私自利,不管前途如何,他还是决心回去。

艰难的破冰之旅

1854年,容闳怀着满腔热情回到中国。从这一年归国到1872年他带领首批留美学生重新走进美国校园,整整经历了18年,其中的艰难曲折,恐怕是他从耶鲁毕业时远未料到的。在守旧盈廷的晚清,一个平民百姓要说服政府往国外派出留学生,几乎是痴人说梦。

刚踏上故乡的土地,容闳就目睹了一场血腥大屠杀:两广总督叶名琛残酷镇压响应太平天国的陈开、李文茂起义。政治的动乱使他无法提出自己的教育设想。1855年至1863年,他先是在香港高等法院当译员,后到上海海关当译员,又曾在英商公司做书记,都为时甚短,经常失业。在动荡漂泊的生活里,他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在广州刑场上目睹叶名琛滥杀75000多人的兽行使容闳认为,太平天国确实有充足的理由残暴的清王朝。1860年,他走访了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向干王洪仁歼陈述了包括政治、军事、实业、教育的7点建议,因为与太平天国的一致,他还提出以基督教的圣经取代中国的伦理道德。洪仁歼很重视他的意见,但当时太平军正在打仗,无法实行。经过观察和分析,容闳对太平天国能否建立一个新政府产生了怀疑,最终没有接受洪仁授予他的“义”字四等爵封号,失望地离开了天京。

为寻求实现理想的依托力量,他于1863年进入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曾国藩网罗容闳的目的是想办军械所。值得一提的是,他成功地说服曾国藩把引进机器母机作为起点,使中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发展少走了一些弯路。1865年机器运回中国,筹建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机器工厂――江南制造局。容闳因精通西学而被曾国藩器重。1868年,容闳首次向洋务大员丁日昌提出派遣留学生的设想,得到丁日昌的大力支持,但丁的条陈却被“留中不用”。当时洋务派正遭受守旧派的攻击,其中一条罪名便是“以夷为师,可耻孰甚”!

容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曾文正者,于余有知己之感,而其识量能力,足以谋中国进化者也。”他对曾国藩没有失去信心,只是静待时机。1870年,天津教案爆发,容闳充任译员随丁日昌到天津协助曾国藩处理教案。中外冲突虽暂时平息,但民心难平。容闳再次向丁日昌提出留学计划,并以教案为例说明中西增加了解、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丁日昌的游说下,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人奏派遣留学生,很快得到皇帝批准。

10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容闳惊喜交集,夜不能寐,他写道:“至此予之教育计划,方成为确有之事。”并预言,此事将于中国两千年历史中开一新纪元。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美国驻华公使卫三畏对此均表赞许。伦敦、纽约的报纸很快就报道了这件新鲜事,对清政府的开明举动表示欣喜。

容闳在写给自己的老师、耶鲁大学校长波特的信中郑重地谈及中国政府的意图:“派遣幼童赴美接受完整教育,以备将来在中国政府各部门服务……他们不得人美国籍,或留美不归,也不得中途退出自谋他业。因为他们是官费学生,正如西点军校和海军官校学生对美国政府有应尽的义务一样。”

1872年8月11日,詹天佑等第一批30名幼童穿上官式丝绸长袍,束装就道,于9月12日踏上了美国的土地。

“中美两栖人”的困厄

容闳在澳门和香港的教会学校读书9年,赴美留学8年,系统接受西式教育共17年,知识结构和道德观念已于此时定型,可以说是全盘西化。从1854年回国至1912年在美国去世的58年时光里,容闳有20多年生活在中国,30多年生活在美国,可以说是一个“中美两栖人”。

他崇尚美国文化和制度,信奉基督教,早在1852年就归化为美国公民,后又娶美国女子为妻,视美国为第二祖国。同时,他仍然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始终保有一颗中国心。但他很难完全融人中国社会,特别是介入清政府的权力结构之中,甚至难以得到某些权势人物真正的信任、接纳和支持,这对他的事业是一个严重的制约。虽然他手定留学计划,但由于没有科举人士的背景,只能充当副职。李鸿章认为容闳“汉文未深,又不甚知大体,亦是一病”。

当容闳第一次回国时,在香港的海域上,竟不能用中国语说出“暗礁”和“沙滩”,自己也颇为尴尬,后来不得不花半年时间向一个外国传教士学习粤语。由于他的中文根基甚浅,日后他的条陈基本上请人捉刀,而其生平自传《西学东渐记》也只能用英文写成。虽然如此,他对晚清政府的种种黑暗,感受却比别人痛切,提出学习西方改造中国的思想也为国内最早。而他的大多数设想落空、行动失败,除了客观原因之外,也和他的边缘人身份有关。

幼童留学方式及其实施对保守的中国来说实在是太激进了,引起很大的争议,因而不断地遭受来自各方的猜疑、干扰甚至破坏。不但守旧派认为幼童“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学成亦不能为中国用”,连号称洋务干才的驻法公使曾纪泽(曾国藩长子)也说:“幼童未读中国圣贤书……专事西学……于国家无大益也。”而与容闳共事的历届留学事务所正监督囿于狭窄的知识范围和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幼童的游戏、运动、剪辫、信教等西化倾向统统视为大逆不道,攻击不遗余力。容闳与他们激烈争论多次,结果李鸿章命他不要固执己见,对幼童也不必多管,从此,正监督吴子登把持了出洋肄业局。19世纪70年代末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掀起排华浪潮,中国留学生要求进入军事学校也遭拒绝,使清政府感到花费如许金钱送学生出洋殊为不值。1881年,朝廷谕令4批共120名留学生全部回国,其时只有詹天佑、欧阳庚从耶鲁大学毕业,其他学生都正在各大、中学就读。中途退学,不论对学生本人还是对国家,都是损失。

留学计划中途夭折,容闳一生的梦想归于破灭,不由得仰天长叹:“苦心孤诣完成派遣留学生的计划,是我对中国永恒热爱的表现,也是我认为改革和复兴中国的最为可行的办法。随着120名留学生的召回,我的教育事业也从而告终。”

虽然如此,令容闳稍感欣慰的是,120名幼童回国后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工作,为推动中国近代化作出出色的贡献,其中有“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邮电业奠基者朱宝奎,清华学校第一任校长唐国安,中国第一代海军将领容尚谦、蔡廷干、徐振鹏,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唐绍仪……

这些事实证明,容闳无愧于“中国留学生之父”的美誉。

“从头到脚,他身上每一根神经都是爱国的”

容闳的报国之心,早在耶鲁大学读书时已经树立。他在《西学东渐记》中回忆当时立下的志向:“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纵政府不用,不必遂大有为,或亦不难造一新形势。”所以当留学计划横被摧残之后,他仍然始终如一地关注着中国的盛衰安危,尽管他已失去政府官员的身份。

1883年,正在中国述职的容闳因为美籍妻子病重而返回美国,1886年,爱妻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容闳“以严父而兼慈母”,尽心尽力抚育儿子成长。在幽居的日子里,容闳心系故国,郁郁寡欢。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容闳写信给他的旧相识、时在主战派张之洞幕下效力的蔡锡勇,提出一个向英国借款募兵购舰与日决一死战的建议。张之洞决定委派容闳赴伦敦筹借款项,容闳当即赶往英国。正在洽谈之际,借款之事被李鸿章否决,张之洞奏保容闳归国效力。容闳把张之洞的电召看成是祖国的召唤,心潮澎湃。他把两个正在读中学和大学的儿子托付亲戚朋友照管,毅然归国。

1895年,阔别祖国13年的容闳回到上海。此时,中国已经战败并签订了屈辱和约,容闳有关自强新政的建议也因太新太激烈而未得到张之洞的采纳。1898年,“百日维新”发生,改革风潮遍及京师。维新运动的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认为“容纯甫非常才人也,可以为胜、广(陈胜、吴广)”,容闳的寓所成了他们秘密集会之地。当谭嗣同游说袁世凯发兵勤王之夜,梁启超便在容的寓所等候消息,后来得知袁不能举兵清君侧,才决定避走日本。戊戌发生后,容闳因有涉案嫌疑,逃到上海租界避祸。

在“托迹租界”的日子里,容闳并未停止谋求维新的政治活动。1900年7月20日,他与维新人士唐才常等组织“中国国会”,被推选为会长。容闳用英文起草了中国国会自立军的对外文告,明确宣告要建立一个立府,废除慈禧太后及其老朽顽固派,恢复光绪皇帝的权力,以立宪自由之政治权予之人民。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容闳被通缉,不得不逃亡日本、隐居香港,最终被迫回到美国度过他一生的最后10年。

对清政府完全失望的容闳决心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他邀请孙中山到美国,请军事家荷马李和财政家布恩与孙中山会谈,商定发动起义的事宜,给予孙中山极大的鼓舞。不幸,筹划中的“红龙计划”因为筹款无着而搁浅,容闳也病倒了。1912年初,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83岁的容闳得知消息后,兴奋不已,立即写信给香港的爱国华侨谢缵泰,请他代向孙中山致贺,并说:“我的健康情况逐渐好转,或许会到中国来,参观参观这个新共和国。”孙中山热诚邀请容闳归国辅政,称他为“老同志”,但邀请函寄到美国时,容闳已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于1912年4月21日病逝,终于未能回到他魂牵梦萦的祖国。他死后,他的两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儿子遵循他的遗愿,先后回国服务.

上一篇:大雁归来教案范文 下一篇:幽径悲剧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