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范文

时间:2023-11-29 15:39:04

小题大做篇1

(2007年全国高考数学浙江卷理科第16题、文科第17题)已知点O在二面角 α-AB-β的棱上,点P在α内,且∠POB=45°。若β对于内异于O的任意一点Q,都有∠POQ≥45°,则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以二面角为载体将空间中的角--线线角、线面角和面面角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绝好素材,笔者就曾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和学生一起小题大做了一番。

一、小题小解――意料之中的错误

先尝试让学生自主解答这道题目,几乎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是90°,这显然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标准答案却是一个取值范围 (90°,180°),令人匪夷所思,二面角的大小竟然是一个取值范围。按照通常的理解角度的大小应该是一个确定的值,命题者在题意的描述上或许欠妥当,如果把“大小”改为“取值范围”题意就会更加明了,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恰恰反映了学生对“小题”缺乏深入思考,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实质。那90°的答案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对一般填空题来说它的答案应该是很特殊的,所以先从最特殊的情况开始考虑,显然当二面角α-AB-β为直二面角时,通过初步判断题目中的条件都符合, 90°应该就是正确答案。

学生的回答充分体现了“小题小做”的思想,而特殊值代入是解决选择填空题最常用的方法,显然有其一定的道理,却忽视了符合题目条件答案的多样性,这也是“小题小做”时最容易造成的失误。

二、动手操作――逐渐清晰的真相

本题实际上是一道动态立体几何问题,所求的是二面角的变化范围,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要求。发现解决问题切入点的最好方法是让学生感受二面角的变化,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过程,最后发现问题的真相。打开的作业本是二面角的最好模型,如图1所示,在本子的一面画上定直线OP,用一只笔代替直线OQ绕着O点在本子的另一面内旋转,同时改变本子的开口大小,观察笔和直线OP夹角变化的情况。以上实验分小组进行,要求学生分别观察二面角为直角、锐角、钝角时角 的变化情况。

学生甲:通过观察,当二面角由直角变化到钝角的过程中,OQ无论怎么转动,总是恒成立;当二面角从直角变化到锐角时,尽管存在着Q使得∠POQ≥45°,但随着二面角开口的逐渐变小,原本∠POQ≥45°的角也变小了,也就是说一定存在着∠POQ≥45°比∠POQ≥45°小,因此可以猜想当二面角为锐角时∠POQ≥45°不恒成立。

以上的实验已经初步验证了题目的答案,但作为证明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继续引导学生发现事实的真相。

师:解决恒成立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是什么?

学生乙:转化为最值问题,也就是说求∠POQ的最小值,只要最小值比45°大就可以了。

师:那∠POQ什么时候最小呢?我们还是先从特殊的情况入手,先考虑直二面角的情景,Q点在什么位置时∠POQ最小,最小为多少,为什么?

学生丙:应该是Q点在直线AB上时最小,最小刚好为45°。如图2所示,此时∠POQ刚好是直线OP和平面β所成的角,根据立体几何最小角定理“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所以∠POQ最小值为45°,因此无论Q点在平面β上什么位置∠POQ≥45°恒成立。

真相逐渐清晰,解决问题的关键竟然是“立体几何最小角定理”,也就是说本题的切入点是作直线OP在平面β内的射影,找到直线OP和平面β所成的角,然后比较线面所成的角和∠POB的大小就可以判定 ∠POQ≥45°是否恒成立。

师:那么当二面角为锐角和钝角时情景又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丁:当二面角为锐角时,如图3所示,若Q点和点P在平面β的射影重合时,根据立体几何最小角定理,此时∠POQ

学生戊:当二面角为钝角时,如图4所示,点P在平面β的射影落在二面角的外面,也就是在平面β的另一个半平面内,点Q不会落在点P在平面β的射影位置,显然当Q点落在AB上时∠POQ最小,因此∠POQ≥45°恒成立。

师:为什么Q点落在AB上时∠POQ最小?

学生戊:不是很显然的吗,看看就知道了。

师:的确很显然,但这能作为严格论证的依据吗?

3.定量计算――解决问题的利器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学生已经理解了问题的实质,但数学思维是严谨的,直观的感知并不能代替严格的证明,有时候很直观的结论证明起来却往往大费周章。现在的问题就是当二面角为钝角时,立体几何最小角定理已经不起作用了,那如何证明Q点落在AB上时∠POQ最小呢?当定性的判断不行时我们就应该想到用定量的计算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构造三角形把这些角用对应的线段长度表示出来,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来比较大小。

如图5所示,过P点在平面β上作直线PR垂直AB,垂足为R,过点R在平面β作直线R垂直AB,交直线OQ为∠POQ,则 ∠POQ就是二面角α-AB-β的平面角。

小题大做篇2

关键词:数学猜想;猜想策略教学;猜测;验证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或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一种合理的推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肯定了猜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想,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2016年6月,区新教师课堂教学的考核内容为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一道复习题,要求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时间为20分钟。刚开始接到这个课题,协助学校新教师备课的我第一反应是一道题讲这么长?因为在低年级40分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普通的一道习题花20分钟教学很少见到。而真正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才发现这一题极不普通,20分钟甚至都讲不完。

一、仔细观察,理性分析是猜想策略教学的基础

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367+143= 842-159=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有变化且相关的两道三位数加减法算式的规律。

【设计意图:复习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了解学生熟练进行1000以内的计算的掌握程度,这是学生开展本次猜想策略教学的知识基础。】

(二)整体出示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观察讨论,因为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有限,不能一次到位,需要教师分层、见机进行引导。

(1)谈话: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算式:835-538=

(2)提问:这里的减数与被减数有什么关系?

(3)那297+792=这道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4)现在我们把这两道算式看成一组,主要看等式的左边,你又有什么发现?

(5)小结:这一组算式是先将835的百位与个位互换得到538,再把835与538相减得到差是297,然后将297作为第二个算式的数,再将297的百位和个位互换得到792,再将297与792做加法得到1089。

(6)我们再来看第二组算式,这两个算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的,能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吗?

(7)现在我们把这两组算式放到一起,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把握方向,大胆猜测是猜想策略教学的关键

教学环节:谈话:我们来看这两组算式是两个不同的三位数,经过相同变化和计算最后都得到了1089,你有什么大胆的推测?(会不会所有的三位数经过这样的变化,最后都能得到1089)

三、动手操作,探索验证是猜想策略教学的关键

教学环节:首先请同学在0到9中任意选择你喜欢的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然后按照上面的方法计算,看看结果是多少。交流汇报。

四、发现问题,反思猜测是猜想策略教学的升华

教学环节:质疑,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所写的三位数能不能是相同的3个数字,为什么?

(2)写的三位数末尾能不能是0,如可以是760吗,为什么?(因为颠倒后无法得到三位数)

(3)如果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颠倒次序之后,算出的差是99。

再次质疑:你还有什么想法、意见可以补充?

五、得出结论,学会思考是猜想策略教学的延伸

教学环节:教师总结:除了我们上面讲的特殊情况的三位数以外,其他任意一个三位数按照上面的方法计算,都能得到1089。

拓展延伸:教师小结:其实数学中还有很多规律等着我们去探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主要阐述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力的发展不等同于知识预计的获得,不是“懂”了,也不是“会”了,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悟”出道理和思想方法,这种“发现”只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舍得花时间,舍得放手,给学生创设探索交流的空间和时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探究、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培养学生能力有机地融合。用“猜想”成功叩开儿童数学学习的信心之门,实现从教“会”到教“慧”,这才是数学教师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学哲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2]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小题大做篇3

1.从不同解法中得到启示

(1)连结CB,OC,则OCCD,

∠3+∠5=90°=∠5+∠6

=∠5+∠B,

知∠3=∠B.

而∠1+∠3=∠2+∠B.

所以∠1=∠2.

从而ACD~ABC,可产生以下结论:

①AC2=AD·AB,即为垂线AD、角平分线AC及圆的直径AB之间的关系.

若AD交O于F,则有

②DC2=DF·AD.

(2)连FB,如图2,易知FB∥DC,

FC=CB,∠3=∠4∠1=∠2,

所以,得

③∠3=∠1=∠2=12∠DAB.

(3)延长AB与DC交于P,如图3,形成一个完整的几何图形,即圆心在RtADP斜边上,O与一条直角边相切,与另一条直角边相交的优美图形.

2.根据几何图形位置、形状和大小的关系编制好的数学题目

问题1如图3,0的圆心在斜边AP上,且与DP切于C点,与AD交于F点,若BP=6,CP=62.

求:(1)BC的长及圆的直径;

(2)AD的长,DC的长;

(3)FB的长.

解(1)连AC,由CBP∽ACP,

得BPCP=CBAC.

由条件BPCP=662=12,

设CB=k,AC=2k,

则CB2+AC2=AB2,

即3k2=AB2.

注意到CP2=BP·AP,

得AP=CP2BP=12.

所以直径AB=AP—BP=12—6=6,

B为AP中点.

所以3k2=AB2=36,

k2=12,k=23,

所以BC=23.

(2)因为AC=2k,所以AC=26.

又AB=6,

所以AD=AC2AB=246=4.

在RtACD中,

DC=AC2—AD2=22.

(3)连FB,则BF∥DP.

而B为AP中点,所以F为AD中点,

从而FB=12DP=12(22+62)

=42.

评析这样一个“小题”目,经过探索、编制出问题1,由给出的简单条件BP=6,CP=62,将图形中所涉及的元素基本都找到了大小关系,这对于巩固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问题2在问题1的基础上,以PD为x轴,AD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可求:(1)直线AB所在的直线解析式;(2)过D、O、P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解(1)由问题1,知A(0,4),P(—82,0),设AB的解析式是y=kx+b,

知k=24,b=4,

所以y=24x+4.

(2)求O点坐标:连OC,则由

OCAD=PCPD,有|OC|4=6282=34,

所以|OC|=3,|CD|=22.

所以D(0,0),O(—22,3),P(—82,0),

代入y=ax2+bx+c,可求得

y=—18x2—2x.

小题大做篇4

沈金娥

(沭阳县修远中学,江苏  宿迁  223600)

摘  要:无论是上课,听课,还是教研活动,很少有人会关注单词检查这一块,大多是把它作为一个例行的环节象征性的一带而过。在当前新课改的环境下,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小组合作。对于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又往往不引人注意的单词默写这一块,该如何充分体现小组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不断地摸索研究,初步探讨了一些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检查单词的做法。

关键词:检查单词;小组合作;传统做法

一、单词检查的必要性

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足以见得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在当前的环境和考试模式下,要求学生背默单词无疑是检查和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传统做法的不足

传统的单词检查往往是在课堂上进行,老师说汉语,学生把相应的英语单词写在作业本上。或是让三四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写,然后把学生的作业本收上来批阅。这样的检查方式让学生有很多的可乘之机,每当老师收作业本时,同学们坐在一起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从批阅作业本上所写内容根本无法准时准确了解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发挥小组的功能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思考摸索和尝试实践,初步探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单词默写在小组合作条件下的可行性和具体做法

(一)首先,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小组成员按一定顺序轮流准备小纸条,按老师课前指定的任务和范围,但顺序可以打乱。抽签决定上黑板的成员写的是哪组准备好的小纸条。上黑板成员可以由老师指定或是胜出小组的组长或是贡献最大的小组成员指定其中一员,其他组同等位置的上来代表本组写单词。黑板上首先写上自己所属组别,接下去写上自己的名字,写完纸条上的单词之后,再把命题者的名字写在单词下方,目的是为了写完之后要求命题者不许带书上黑板进行批阅。这样既能检查上黑板的学生,也同时督促了命题的学生,势必可以加大检查的力度,同时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避免下面的学生会抬头看黑板,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成员之间相互借鉴。其他成员按老师的顺序来写,按组或是学号等方式上交听写本。

(二)结合另外的方法一起用

鉴于各个小组每天被抽到上黑板写单词的学生有时可能水平差异比较大,这样会造成小组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还可以结合另外的方法一起用。就是按一定标准每天以整个小组为单位上黑板写,尽管个人之间会有差异,我们可以取一组成员的平均值作为这一组的最后得分。为了尽可能避免其中一些小组成员偷懒的可能性,可以尽量不要让学生摸到规律。比如,周一是第一组,周二可能抽第五组上黑板,但同时指定收周一上黑板写的那些同学的作业本。周三时可以让前几次写得不好的那组再重新上黑板一次,周四可以让之前写得好的那一组同学站起来指定上黑板的人……以此类推。

(三)让一个学生提单词,其他小组成员写的方式

提单词的学生负责批阅,每人都有机会提或是被提。提单词可以是平时默写工作做得好的学生,为了考核的公平性,每次提单词的学生原则上是提给非本组成员默写。为了加强督促,批阅完了的作业本由老师每天收上来抽检其批阅和学生写到情况。

(四)还可以尝试让学生相互检查,老师负责抽查的方式

当然,有布置就得有落实,否则将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把打印好的名单给学生登记被检查的学生的背诵情况,必须如实填写,否则加倍处罚检查人。万事开头难,切记开始时一定要赫赫炎炎做好抽查工作,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很难继续下去。以后可以不定期抽查。

(五)定期举行单词默写检测(以书面的形式)也是必要的

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种形式,过关型和竞赛型。过关型就是传统的形式英译汉或是汉译英。竞赛型即提高型主要是针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把单词放到句子当中,根据首字母的提示写单词,或是根据意思写。因为有语境,所以所填的单词不仅仅是会写,还要求有适当的词形,时态,人称等变化。对于哪些同学参加那种类型的测试,可以根据综合成绩指定,可以给定名额,让各个小组推举出能够代表本小组的人选去参加竞赛。除了参加竞赛的,剩下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过关型测试。当然,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检查,都应做到鼓励先进,鞭策带动后进。所以,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适当的奖励是很必要的物质上的或是精神上的(以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张贴)。

四、结论

总之,教无定法。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把多种方法综合利用,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一旦开始,贵在坚持。我只是就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研究得出的一些较为肤浅的看法,希望对于读者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玉梅.现代英语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斌华.英语教学与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

[3]席玉虎.English Weekly[M].山西工人报印刷厂,2009.

小题大做篇5

俗话说,世上三样皮,学生、猴子和绵羊。班主任是孩子们的头,整天和世上“三皮”之一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难免会遇到一些头疼的事。这不,我班铝合金窗栏杆经常是扁的;白色的墙壁上常会留下黑色的脚印;瓜子壳地上抛,纸屑空中舞……我也曾板起面孔训过,抓到也罚他们站了黑板,就是没有一点效果:外甥打灯笼—照旧。真让人伤透了脑筋。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以一村”。不久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 用文明语言规范文明行为,威海市绿地等于得到保护 一到暑假我就回到了离别已两年的威海。只觉得微风拂面,花草宜人。可是更让我觉得温馨的是绿地上竖立的忠告牌:“足下留情”、“小草还在生长,请勿打扰”等等。我不由想起以前这里的情景:绿地旁虽然插着“严禁入内”、“违者罚款”一类的警示牌,但绿地上白天仍有人休息嬉戏,晚上仍有人跳舞乘凉。后来我从一位老人那里得知,园林部门认识到城市绿化需要全体市民的主动参与,文明行为应当用文明语言来规范,于是组织一些秀才们写了一些忠告牌上的话,从此,草坪花坛再没有遭到破坏。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他山之石,可以功玉。近来,我们高三语文刚好复习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2003年高考试卷25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写下来以飨各位: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愿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许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这是一道语言表达题,而且更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大语文”题。考生在这里充分张了自己的个性,实现了自主的创新。在他们笔下透悟的理性、舒展的心灵、敞亮的视界,让我们为之赞叹: (1)(答案一)静悄悄的氛围,静悄悄的你。 (2)(答案二)手牵手,心连心,宁静在我心。 (3)(答案三)带走一盛渔火,留下一片黑暗带走一本报刊,留下一生遗憾。 幸运之机好比市场,只要错过机会,价格就将变化,有时它更像那位善于预言的西比拉,如果你能买时不及时买,那么当你得知此书重要再买时,却已经买不到全书了。所以,俗语说得好,做什么事都要趁热打铁。于是,我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为我们平常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写一些文明的标语以此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有不少写得好,写几条来分享一下: 写玻璃的:我只请求早一抹,晚一抹。嘿!就能对得起咱这张脸。 请多爱我我一点,我有一颗容易破碎的心。 让我们的心彼此透明。 写墙面的:我也爱面子! 写讲桌的:现在的女孩子都不擦粉啦! 写门的:别“吻”我,我怕痛。 写别乱仍纸屑的: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分手。 我想有个家 …… 《孟子·尽心上》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时如雨化之者……”也即教育要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把孩子们写的标语,用电脑打印好,贴在属于它们的位置,不用板起面孔,也不用罚他们站黑板,同学们却都变得“文明”起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题目也能做出大文章。试试看!

小题大做篇6

下面是临床中患者常见的疑问。

疑问1:什么是息肉?

息肉是起源于腺上皮组织黏膜上突起性的赘生物,外观上有的像,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好发生在人体的胃肠道黏膜上。息肉属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大多数息肉都是隐蔽生长的,很难被发现。

疑问2:息肉有什么特殊临床症状?

息肉平常很难被发现,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病人可以有腹痛、腹胀或大便习惯改变,息肉一旦出现并发症,就会有症状,如出血、感染等,患者会出现便血、腹痛、腹泻或便秘、大便变形等症状。

疑问3:息肉会癌变吗?

并非所有息肉都会癌变。按病理类型可分为:增生肉、炎肉、腺瘤、错构瘤和其他类型的息肉。其中,腺瘤又可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一般地说,增生肉,炎肉以及错构瘤基本上不会发生恶变,医学上将其统称为非肿瘤肉。腺瘤发生恶变的可能性为10%~20%,被称为肿瘤肉。特别是绒毛状腺瘤,恶变率是管状腺瘤的数倍至数十倍。

疑问4:怎样治疗息肉?

目前各大医院多采取内镜下息肉摘除技术,高频电切除法,此法既能切除息肉,又能止血,同时一次可切多颗息肉,以后可重复实施。

疑问5:肠道息肉治疗后,会复发吗?

肠道息肉摘除后,有一定的复发可能性。研究数据显示,肿瘤肉摘除1年及3年后的复发率分别为28% ~ 42%,因此,有肠道息肉病史的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肠镜。小的增生肉应视为正常现象,第一次复查可在治疗后2~3年进行;有1~2个直径小于1cm的腺瘤者,应在治疗后2年内复查肠镜;有3个或3个以上腺瘤,或腺瘤直径大于1cm,抑或病理检查显示有绒毛状结构或伴不典型增生者,治疗后每年都需复查肠镜;若在一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息肉者,应在治疗后半年内复查肠镜;接受粉碎性切除无蒂息肉的患者,应在治疗后2~6个月内复查,随后视复查结果,制订个体化随访方案。

疑问6:能预防息肉复发吗?

目前尚无确切手段能预防复发。结肠息肉的发病原因现在尚未明确,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通过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无法预防息肉复发,且目前也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可以加以控制。因此,对肠道息肉患者而言,定期复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是最佳选择。一般地说,非肿瘤肉可暂时不处理,每2年左右复查一次;肿瘤肉应尽可能摘除,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

疑问7:肠道息肉会不会遗传?

息肉的发生和遗传有一定关联。目前认为,家属中有结肠肿瘤患者的人,发生肠道息肉和肿瘤的危险性较正常人高。此外,家族肉病、炎症性肠病等与遗传有明确关系的疾病也与肠道息肉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因此,有家族史的最好全家人都去做结肠镜检查。

疑问8:息肉可以预防吗?

息肉这种病是“天生”的,自身无法预防,但是由息肉所导致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比如为了预防息肉癌变和息肉出血,应该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及时在内镜下切除。

需要提醒的是,家族中有肠道肿瘤、家族肉病及炎症性肠病的人,应定期做大便隐血及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治疗肠道息肉,降低发生肠道肿瘤的风险。

另外,年龄超过40岁的人,没有遗传史的人有必要做肠镜检查,以便发现胃肠道息肉并及早治疗。如果肠胃不好,出现腹泻或者便秘、便血、黑便、黏液便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排查治疗。

小题大做篇7

关键词: 高中物理 物理本色 习题教学

在高中物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习题解答方法掌握情况较差,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教材中物理知识的灵活把握度不好。因此,在学生解答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的习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难以下笔,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小题大做,以彰显物理本色。

一、多解答习题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物理知识,老师应该尽量在学生平时习题练习过程中讲解多元化的解答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物理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1]。

如一道物理练习题为:一个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的质量为3m,且处于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中。同时,另一个也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M的质量为5m,且放于静止物理的C上。将两个静止状态的C和M的两个物体之间滑动的摩擦系数使用μ表示,那么如果有一个小弹丸从右边沿着水平方向击中静止的M物体,当出现反向弹的现象时,那么A则会以与地面相同的速度滑动到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上。提问:如果当处于静止状态的M发生运动时则表示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也处于静止的状态,这样当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C上滑行时的距离为多少?

老师在讲解这道练习题的过程中,可以遵循小题大做的原则,将动力学、运动学、速度图像和功能关系等物理知识点全部融合到这道题的讲解过程中,以此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又如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 )

A.前3s的位移是6m B.3s末的速度是3.6m/s

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5.4m/s

通过多次练习、多解答习题,能够有效丰富高中学生的物理知识,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物理水平。

二、采用多问题习题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坚持小题大做的原则,尽量采用多问题习题教学策略,将所有知识点尽量融入习题练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基础知识。同时,针对一个问题采取多种提问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解答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更全面的物理知识。

例如:以竖直向上的方式抛出小球,如果3s内该小球尚未发生位移情况,而间隔为2s后,该小球在5s之后降落到地面上,指导学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其一是该小球在抛出过程中的初始速度为?其二是该小球在抛出之后的4s出现的实际方向是?其三是抛出小球的位置与地面的整个距离是?

例如: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小车甲,前方200m处有另一小车乙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小车甲从静止出发以22/ms的加速度追赶;求:

(1)小车甲出发多长时间追上小车乙?

(2)当小车甲刚追上小车乙时,甲车立即刹车,使车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为了让学生深入掌握物理知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几个问题,从而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这个物理教学知识点。同时,透过这个小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出传统解题的误区,从而大幅度提升高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和解题水平。

三、采用多变化习题教学

在学生解答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习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难以下笔。因此,在小题大做的过程中,为了彰显物理本色,老师应该严格遵循练习题能够合理变化的原则,然后采取合理延伸高中物理习题的方式,以便学生更深入地挖掘相关例题隐含的物理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在采用多变化习题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坚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综合分析该习题的物理情境和物理运动状态,从而让学生从基本的习题练习中掌握多种解答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火车通过桥梁、隧道的时候要提前减速。一列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行驶了2min,加速度大小是0.1m/s2,火车减速后的速度是多大?若以这样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则经过5min后火车的位移是多少?

根据上述例题,还可以改变为:一辆自行车以100m/m前行在上坡时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行驶了3分钟,加速度为0.1m/s2,自行车减速后的速度是多大?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不同习题进行解答,有利于让学生掌握物理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水平。

四、结语

习题教学是当前高中物理课堂实际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彰显出物理课堂教学的本色,老师可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坚持小题大做的原则,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严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陈邦仪.还物理以本色――试论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改革[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9).

小题大做篇8

女孩撞人后没跑,县长带队千里慰问要求全县学习。18岁打工女孩石芳丽,在北京燕郊撞倒老人后立即将其送到医院,并辞去工作,打算陪护老人,感动了老人家属。石芳丽家乡广西某县县长带队千里慰问,代表政府向石家发放了5000元慰问金,并承诺会根据具体情况对石芳丽给予4万元左右的建房补助金。同时要求全县向石芳丽学习。(2月28日《新京报》)

石芳丽忽然就火了。她自己怎么看?“很无语。”她说。这说明,她并未被从天而降的“荣誉”和奖励砸昏,很清醒。确实,撞了人咋能不救人呢?她不过是负起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仅此而已,无须拔高,更无须小题大做,为此掀起轰轰烈烈的制造“正面典型”的运动。

如果“撞人后不跑”也成了政府大力宣扬和“弘扬”的正能量,在某些官员心目中“正能量”的标准似乎也忒低了点。同时,是不是也等于在暗示:当今社会,“撞人后不跑”很稀缺,“撞人后逃逸”很常见?显然,社会现实并非如此。虽然一些不良现象让人对社会风气和道德底线担忧,但毋庸置疑,好人和正常人依然是大多数。非要对正常现象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要么是某些人的认知能力出了偏差,要么是有着“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算盘”。

现在的某些官员,非常热衷于树立“典型”。为什么?有的可能是为了弘扬正气、引领“时代新风尚”;但也不排除有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政绩需要――我的“治下”出了先进人物,说明我领导有方。宣传一下、折腾点大动静出来,我这个“父母官”不仅很有面子,还能为今后的升迁提供资本。小题大做,往往不是为了表扬当事人,而是一干官员试图以此给自己脸上贴金、自我表扬。官员爱典型、典型出干部,类似的官场逻辑或许正是某些官员千方百计树立典型的原动力。

把先进人物树为榜样号召其他人学习,或许并没有错,“见贤思齐”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动力。然而,如果榜样过多过滥,恐怕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反倒可能产生反作用。扳着指头算一下,我们这几十年来树立的榜样可真不少,江山代有榜样出,各领三五年,像极了娱乐圈里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以至于很多曾经红极一时的先进典型,早已湮没在并不算长的岁月里,被人们淡忘。做工作要踏踏实实,不需要轰轰烈烈作秀,也不需要表面上的花团锦簇。“小题大做”捧不出“正面典型”,折射出的却是某些官员执政理念上存在问题,值得各级政府和官员深思。

上一篇:引咎辞职范文 下一篇:日月星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