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拓展培训范文

时间:2023-09-19 06:56:45

军事拓展培训

军事拓展培训篇1

关键词: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科学定位;创新思路;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军事训练改革的深化发展,加快总装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成为军事训练改革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军队继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导队必须把握形势、肩负使命、紧贴部队,发挥好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对官兵知识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的教育培训职能。

二、把握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的科学定位

(一)认清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的战略意义

未来10年,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推进,国家安全领域和发展利益日益拓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任务艰巨繁重,武器装备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处于关键阶段。履行推进基于信息系统的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重大使命,支持和推动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促进和带动军队人才能力转型,要求总装人才队伍要进一步提升战略统筹能力、科学管理能力、鉴定评估能力、发射测控能力、支持保障能力、创新攻关能力、教育培训能力、服务保证能力。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是顺应军事训练内容形态改革的形势需要,是以人才率先转型带动武器装备建设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学习型军营、培塑学习型军人的重要举措。

(二)认清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的本质要求

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是军队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导队职能延伸和拓展的必然趋势。以往军队教育主要依托军队院校教育,包括一次性的学历教育和逐级分层的任职教育。但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适应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对人才能力转型的要求,必须要能构建完善全员额全过程、高质量高效益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精学历教育、强任职教育、优士官教育”的三支队伍,在军事训练、基础教育、专业培训、实操模拟等方面对基地岗位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形成院校和教导队(部队培训机构)合力育才的良好局面。

(三)认清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的现实基础

总装早在2008年就对基地教导队明确提出“四个基地”、“三个中心”建设方向,即继续教育基地、军政训练基地、任职培训基地和士官培训基地以及高质量的培训中心、高水平的教育技术中心和高效率的训练考核管理中心。教导队按照建设要求积极延伸和拓展职能,突出抓好培训任务体系构建和教学训练基础条件建设。同时必须看到,教导队教学职能延伸和拓展仍处于探索发展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体系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培训考核机制等方面与军队院校还无法形成“无缝衔接”,与现代军事训练变革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创新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思路

(一)培训理念的职业化

培训理念的职业化就是首先对教导队继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充分理解和把握,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其步入科学化和正规化。这就要了解教导队继续教育与院校继续教育的同和异以及各自所依赖的条件,并在实践中按照教导队继续教育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办事。这对于构建院校与部队相衔接的军事职业继续教育尤其重要。

教导队继续教育与院校继续教育相比,其特点在于:一是教学目的更具针对性且易于及时操作。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并能紧贴部队形势及时开展针对性专项培训。二是教学内容更具特色性且易于宣传教育。根据部队官兵学习需要,可以灵活选择学习区域,特色培训,搞好宣传教育。例如在安全教育训练、心理行为训练、质量专项训练等方面均可以开设特设培训课程。三是教学类型更具广泛性且易于调整变通。人员的层次和目的不同,学习的类型也就不一样,有适应性学习、针对性学习、深入性学习、扩展性学习、系统性学习等等,可以根据被培训对象调整课程安排与培训深度。四是教学方法更具灵活性且易于搞活培训。可以采取讲授、研讨、实验、参观、交流等传统方法,同时还可以介入专项展厅解说、专项科目训练、专项设备操作等特色形式,深化专项科目培训。五是教学资源更具全面性且易于培训交流。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设备设施、教学资料都可以广泛地借助于整个部队系统和社会资源,以“大教员的格局”构建“教导队教学人才库”,用不着、也没必要搞自己的小而全。六是教学效果更具实用性且易于加快解决问题。受教育者带着工作和学习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来学习,带着解决问题的方案而离去,针对性更强、方法上更易操作,更加“管用”。七是教学效应更具普及性且易于知识辐射。教导队可以成为部队知识的教学区、培训区和实践区,面向军官和士官,极大加快部队官兵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培训模式的实战化

教导队作为部队的随营学校和专设训练机构,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学界定各级任职培训的总体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与学历教育承接、与上下级任职教育衔接、与相应部队任职岗位对接的“无缝链接”的培养模式,实现军事人才螺旋式上升培养。要紧贴部队任务需要、官兵成长需要、部队建设需要,在构建继续教育基地上更加注重“短、频、快”和“基、专、精”的特点,可以开设动态、开放的专题式培训课程,即时满足广大官兵的学习工作需求,尽快探讨解决部队建设中存在的矛盾问题。要按照军事训练共同课、学科课、专题课灵活组建,强化军人基础军事素质培训、专业任职能力培训、精品科目专项培训,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办学模式的“实战化”上优于学院继续教育。按照以重点突破带动教育转型全面发展的思路,突出建设重点,构建顶层设计科学、教学内容先进、教员队伍复合、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施配套,适应总装科研试验任务需要的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加快教导队培训职能延伸和拓展的步伐。

(三)培训力量的网络化

培训力量的网络化,首先是指计算机信息的网络化。加快教导队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全面实施教导队数字化校园工程,构建宽带互联、管理规范、安全可靠的教学信息网络,开发开放共享、特色鲜明、服务高效的教学信息资源,完善标准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教学信息系统。构建网上教学、网上演练、远程教育和技术服务平台。师资力量的社会化,也是培训力量的网络化。把实现“大教员格局”作为自己的教学力量。继续教育具有“短、频、快”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专兼结合,以兼为主,以专为辅。对兼职教员队伍,要进一步明确兼职教员聘用管理规定、明确其标准、程序、待遇和奖惩措施,从政策上为兼职教员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围绕部队任务需求和官兵成才实际,建立兼职教员储备库,广泛吸收以地方院校教授、厂所资深技术人员、技术部专家、团站技术骨干、机关管理骨干为主的干部士官人才,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员队伍。对现有的专职教员队伍,要摸清底牌,优化重组,提倡教员“错位发展”,避免教员资源的浪费。

(四)培训资金的社会化

军队的继续教育也要借鉴社会继续教育的实践规律和特点,解放思想、开放搞活、共同获益。除了用好上级有限的拨款之外,适量的向受教育者收取学费,以学养学,以养促学。地方党校、国防大学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根据学员考核评定结果,分层次解决部分学费,鼓励学员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如此良性循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教导队也必然提高教学培训质量,被培训人员也必然增强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同时,开放办学作为激发教导队办学活力的重要手段,也必然带来培训资金社会化这一结果。要加大开放力度,积极为驻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地方院校提供半军事化培训服务,全面对外开放心理服务和心理行为训练专项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导队教育转型效益和水平。

四、探索构建教导队继续教育基地的培训模式

(一)构建院校培训与教导队培训相衔接的教学训练体系

军人职业发展的三大阶段包括:有计划的院校继续教育培训、循序渐进的部队岗位任职、因人制宜的在职自我发展。增强官兵素质,就是要构建以任职教育为主体、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结合、院校与训练机构结合的新型军事人才培训体系,不断深化岗位练兵,官兵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教导队就是要发挥其随营学校和专设训练机构的定位特点,建立面向初中级专业技术干部和士官的岗前轮训和提高培训任务体系。针对高密度试验任务条件下人力资源相对紧张的问题,统筹测控、通信等专业士官培训;针对试验任务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设置分专业、分专题的士官研讨培训;针对试验质量管理骨干缺乏的问题,利用教导队设置质量宣贯室的优势,定期开办质量管理骨干培训。建立面向新兵、士官、学员、基层管理骨干、指挥干部等不同类型人员的基础类培训任务体系,在任职培训、岗位练兵、业务进修、心理训练、安全教育等方面,通过短、频、快的全员额全过程轮训,发挥其辅导、提高、实践的作用。按照“普训与专训相结合、合训与分训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院校培训、教导(训练)机构培训和岗位训练相结合,资格培训、升级培训、分级培训相衔接的训练体系。按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训练内容和组织训练,建立院校部队联教联训联考机制。“不训不晋,先训后晋,晋训一致”,形成一条进出有序、逐步提高的总装军事人才成长路线。

(二)以深化研究岗位资格认证为重点,在教导队建立全员岗位资格认证中心

要把深化研究岗位资格认证作为强化部队人才队伍、推进部队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教导队职能拓展的有效抓手。在依托教导队训练考核管理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等三类信息化训练中心的基础上,构建培训、考核、评估一体化全员岗位资格认证中心,使岗位资格认证工作从基地各部队军事训练工作中脱离,由教导队独立管理、统一认证、正规考核,以增强认证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利于公平、公正、公开落实好人员上岗持证问题。按照“需求论证、统筹布局、集中财力、分布实施”的思路,发挥教导队“大教员格局”的作用,逐步展开部队整体训练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论证,深入抓好试验任务岗位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的推广落实,持续推动认证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滚动发展,适时将资格认证范围向其他岗位拓展。按照“动态开放、完善升级”的原则,大力加强以任务故障案例库、方(预)案演练想定库和试题库为主要内容的“三库”建设。

(三)把加强军事共同科目训练作为教导队继续教育职能延伸的关键

加强军事共同科目训练是军人军事素质认证的首要环节,是军人任职教育中的基础培训课程,是教导队探索拓展职能和延伸培训触角的核心竞争力。要狠抓新兵、入伍军地毕业大学生等培训学员队列、体能、轻武器实弹射击、心理行为训练、安全教育训练等共同科目训练,培养官兵军人意识,强化部队作风养成。结合总装直属部队教导队“六室六场”(网络教室、专业教室、基础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心理咨询室和队列训练场、军体器械场、障碍场、射击场、战术训练场、心理行为训练场)建设目标,突出抓好教学训练基础条件建设,构建配套的军事共同科目训练体系。要着眼警卫人员防暴处置技能训练和武装小分队轻武器射击技能及战术训练,有效实施船艇损管、消防实操技能训练,利用心理行为训练场开展适应性训练,着力抓好安全常识教育、安全技能训练和应急处置演练,强化质量知识宣贯、质量案例分析、质量技术培训和实操演练等各种专项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实操演练。要充分利用好教导队高效率的训练考核管理中心这一特殊地位,提高教导队对部队官兵共同科目考核测评的能力。结合教导队承担中级班选拔体能考核、士官报考军校军事素质考核等任务,加强考核测评条件建设,实现对考生信息采集、身份验证、考生编组、体格检查、心理检测、体能考核等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盲评、盲测、盲考,达到“编组协同调度、标准智能判定、成绩现场确认、数据实时上传”,使教导队成为基地军人专项科目考核中心和军事素质认证中心。

五、结语

军事拓展培训篇2

【摘要】为了解大学军训课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意志力及对部队的亲切感等方面的影响情况,从而为大学生军训的教育意义提供科学依据。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对295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军训的教育意义不容忽视。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教育调查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其基本指导思想和所要达到目的而言,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基本精神和育人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十几年来的国防教育活动也证明,军训既是德育为纲这一理念的必要成组部分,又是推动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军训是大学生入学以后接受的一次特殊教育。军训在军事集体中进行,使每个成员在个性差异下交往、融合,个体就能在精神上大大丰富起来,在智能上更快地成熟,也能更快获得其本身所缺乏的那些品质[1]。国内现有研究基本上有“军训能改善大学新生人格特点”的共识,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军训的定性分析,本文就军训的教育作用做了详细的调查。

1方法

本实验分两个部分即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随机对某大学17个专业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95份,其中理科143份,文科152份(男生175份,女生120份)。

2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

(1)作为大学的第一课,学生是否喜欢军训

这是对大学新生心中军训印象的整体考查。75%的同学肯定了军训的重大意义,89%的学生认为军训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91%临近毕业的学生认为军训不仅是大学生活中最有意义的活动,同时也是最难忘的时光。5%的学生认为军训生活是令人讨厌的。

(2)军训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影响

69%的同学首肯了军训的意义,认为军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79%的学生认为军训在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加大了同学“家”的情感,只有14%的学生认为军训生活对人际关系是没有帮助的。

(3)军训对意志力的影响

73%的同学认为军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同时,被调查者中有20%的学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锻炼意志力,7%的学生认为军训生活对意志力的锻炼是没有帮助的。

(4)军训是否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调查中80%的同学认为军训生活能够改变懒散的习惯;97%的学生认为军训有助于他们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12%的学生认为,军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

(5)对军人和军队是否产生亲切感

通过军训使大学生对军队和军人有了深入的接触与了解,78%的学生认为军训能够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82%的学生认为军训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91%的学生通过军训,增强了他们对军队和军人的了解。

3分析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军训可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军训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多年的军训使我们看到,学生通过训练亲身体会到自己能在较优越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正是他们所看到的军营里千千万万的军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危害时,用自己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铸造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保证着我们的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

(2)军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用是一笔完备的社会教育资源,大学生军事训练就借助人民军队的育人优势,对学生实施严格的军事训练,不但要使他们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感和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军训中,学生通过与军人在一起学习和训练,使一些学生开始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获得了集体的力量和荣誉感。在训练中,为了集体荣誉可争个上下高低;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进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3)军训转变了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观

过去部分学生认为:当兵没有价值,对人生价值存在模糊认识。通过军训,特别是学生亲身体验了军营的生活,耳濡目染,进一步看到了军人的那种忘我工作态度和刻苦的训练精神。故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军事训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使他们懂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起国防观念的大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4)军训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尽管部分学生不愿参加艰苦、困难的活动,但通过军训,特别军训中的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使他们相互激励、相互鞭策,逐步地克服、改掉了懒散和娇惯的毛病,充分意识到集体中组织纪律的重要性。

4对进一步加强军训的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军训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教育作用,但就怎样更好的发挥军训的教育作用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传统高校军训教学存在的不足

首先是在军训内容安排上,大多数院校忽视了军训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安排军训内容时,没完全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简单地把军训看成是具有短期效应的队列考核、歌咏比赛、内务评比等活动,内容与中学时期相比单一重复,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其次是在军训时间安排上许多高校的军训虽然有两三周时间,但实际的训练却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另一半时间则完全是为了最后的方队表演,致使军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2)建议高校军训教学实施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也称体验式培训,即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使学员在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挖掘潜能、完善心理和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拓展训练有利于加快知识经验的转换,有利于促进情感的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拓展训练也是一种有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学价值观。尤其对于大学新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层厚厚的“坚冰”,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打破这层“坚冰”,使他们更快的适应大学里的生活和学习,更好的融入到大学校园里来。因此若把拓展训练作为高校新生军训的一部分,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下去,那么学生的意志、毅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都将得到持续的锻炼。由此可见,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学生军训教学中具有现实的必要性[2,3]。

军事拓展培训篇3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消防事业新发展的征程中,加强消防部队人才队伍建设,不仅需要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也需要大量与岗位需要相适应的普通人才,整体的优化才能实现最大效益。对此,科学制定消防部队人才建设与发展规划,坚持做到“五个拓展”,处理好“三个关系”,加紧推进“四项工作”,切实加强消防部队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五个拓展”。首先由学历型向岗位型人才拓展。要改变传统的学历本位的人才价值取向,树立“凡是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有所建树、有所贡献的人,都是人才,都是最宝贵的资源”的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注重人才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把学历教育、实践锻炼、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岗位成才活动。其次由单一素质向综合素质拓展。打破专业界限,只要综合素质好,司、政、后、防均可轮岗任职,使干部达到本职专业精、相关专业通、其它专业懂的标准。第三由经验管理型向谋略型拓展。以改善知识结构为支撑,以提高谋略水平为重点,培养善谋略、懂指挥的管理型人才。第四由吃苦耐劳型向全面创新型人才拓展。既要强调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献身使命、不辱使命的理想信念;也要培养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本职岗位上勇于突破陈规、敢冒敢试、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努力在部队上下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实干、开拓进取的浓厚氛围。第五由少数拔尖向整体过硬拓展。既要培养领军人物,多出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也要立足岗位实际,培养大量的岗位适应型人才,既要注重干部队伍建设,也要发挥士官骨干队伍的作用。逐步建成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能力互补、整体作用发挥突出的人才队伍。

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思想政治素质与消防专业素质的关系。消防部队担负的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就很难履行使命、完成任务。当前,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顽强”的消防铁军,对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应当在进一步增强官兵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把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作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来抓。要着眼提高部队战斗力,通过大抓学习、大抓培训、大抓岗位练兵,以及在完成各项任务中摔打磨炼,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二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人才建设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质量问题,抓人才建设任何时候都必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都要把提高能力素质作为着力点。现在,有的单位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上,重数量不重质量,表面看“人才”不少,但真正能干事的却不多。有的抓人才培训,只看办了多少班、训了多少人,实际效果如何,关注得不够,把培训当成了单纯任务来完成。抓人才建设,必须强化质量意识。在人才的引进上,真正把有真才实学的人引进来,确保引进人才的质量。同时,在用人上要量事用才,防止“大马拉小车”、造成人才浪费。三是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的关系。推进消防事业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一批军政兼通、指技合一的通才,而且需要一大批精通专业技术的专才。从工作实际情况看,通才缺、专才少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十分突出。这就需要在人才的培养上,既统筹兼顾、通盘来抓,又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在通才的培养上,把基层指挥员、政工干部突出出来,下大力抓好编配、送学培训、岗位轮换、在职学习、结构优化等措施的落实。在专才的培养上,要把消防工程中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干部队伍作为重点突出出来,进一步加大引进、培养和保留工作的力度,尽快形成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群体。

推进“四项工作”。适应新修订的《消防法》赋予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法定职责的要求,大力加强消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消防队伍职业化水平。一是适当提高总队、支队消防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适当扩大专业技术岗位编配范围,适量扩大中高级士官的编配比例和编配范围,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消防专业技术人才。二是畅通引进急需专业人才的渠道。有计划地从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一批急需专业技术人才,转现役到消防部队担任专业技术干部;从符合条件的地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企事业单位职工中选拔一批专业技术骨干,转现役到消防部队担任士官;参照解放军招收国防生的做法,从地方高校二三年级学生中,成批量地选拔急需专业生源确定为后备消防警官,在校期间组织实施军政训练,毕业后充实到基层消防部队。三是强化急需特殊专业人才的培训。加强与有关解放军院校商谈,以全脱产半年至1年的方式培养一批急需专业人才。四是大力推进总队培训基地建设。把总队培训基地建设成为集部队训练、培训、消防宣传、战勤保障、物资储备、灭火救援预备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培训机构。同时继续推进公安消防部队指挥学院建设。

军事拓展培训篇4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军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通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一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断创新,政策制度日趋完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充分显示了发挥普通高校学科专业齐全与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对拓宽部队干部来源,优化军队人才知识结构,提升人才培养效率,避免教育资源重复建设与浪费的巨大效益。然而,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国防生在军校任职培训及干部岗位履职期间,也暴露出了高校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制约部队建设发展的问题,诸如专业指向性不明、国防生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第一任职能力不足,等等。[1]这些问题必须要在高校基础教育阶段加以解决,以缩短高校基础教育与部队任职需求的差距。因此,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如何针对国防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国防生教育培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实现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军校任职培训、部队后续培养三者之间的无缝衔接,成为国防生教育重要的课题。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拟就高校基础教育阶段对国防生实施全程军事化教育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军事化全过程的思考

高校国防生全程军事化教育,是指在高校普通本科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部队不同的军(兵)种专业特点,有机地融入军事理论元素、军事训练元素、军事集体生活元素,在长期的全程军事化教育训练过程中,提高国防生“含军量”,培养国防生“军味”,打牢初级军官第一任职能力培养的基础。

高校基础教育、军校任职培训、部队后续培养三者之间的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地方高校又涉及到军校和部队,各自为政必然导致各阶段脱节,难以体现军地双方联合培养的优势,必须置于部队人才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大背景中来审视和筹划,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搞好接力培养,实现签约高校基础教育、军队院校任职培养和部队后续培养的无缝衔接。这就要搞好统筹规划,清晰各阶段的培养重点,做到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有总体目标又有阶段任务,既体现各自特色又实现优势互补,既注重跑好自己的这一棒,又注重递交好下一棒,形成前后承接、梯次推进、全程打造的国防生人才培养的“接力链”。

国防生是部队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军队干部,其就业走向是军队。军队毕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军队干部不但需要具备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一般素质,还必须具备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素质。但是,由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环境与部队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别,造成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到部队后适应时间较长,角色转变较慢。主要表现在:思想基础不牢固、战斗作风不顽强、纪律观念较淡薄、身心素质较差。尤其是普通高校的氛围与部队要求差距太大,致使学生养成了一些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的不良作风。[2]这些不良风气和作风,严重地制约了军队战斗力的生成。这就要求抓国防生培养必须强化“姓军”意识,以适应部队建设整体转型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国防生毕业后大多数要到基层锻炼,这就必须要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和素质。军事素质是国防生适应部队第一任职的“通关证”,[3]是他们基本具备胜任第一任职岗位的能力素质。可以说,军事技能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国防生培养工作应该更加重视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军事素质的培养。

2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军事化全过程的设计

国防生培养工作虽经历了十年的,但仍是一项需要探索的实践活动。我们要积极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探索实现高校与部队无缝衔接的有效途径,推进国防生培养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发展。

2.1 全程军事教育中专业课的设计

提前明确、细化国防生军(兵)种及专业,增强全程军事化教育的针对性,在高校教育模式中融入军事专业方向性元素。实施这一设想的主要途径:改变“粗放型”的划分方式,实施“精细型”划分。可以在按不同的军种划分的基础之上,作进一步细化。例如:海军国防生再细化成海军工程兵、海军航空兵、潜艇、海军陆战队等;陆军国防生再细化成装甲兵、通信兵、陆军航空兵、步兵、炮兵等。这样细化能在提前明确今后任职的军种基础上,可以尽可能地提前明确具体的专业方向和小的兵种,使教育实践更具针对性,提高国防生教育的效率。

2.2 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国防生获得相应地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来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精心设计国防生的理论学习、训练实践和身心健康教育等教学,[4]与此同时,还须在国防生高校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中融入军事理论元素,进而提高国防生的“含军量”。例如:在马哲原理中融入军事哲学等;在大学物理中融入核武器知识、激光武器、声波武器等;在高等数学中融入战术计算、武器设计、军事运筹等;在大学语文中融入古代兵法名篇、军事前沿科技、现代经典战例;在大学英语中纳入军事相关题材的文章等;在大学化学中融入军用化学毒剂知识,等等。此外,还可以针对第二炮兵学员的特殊需求,在大学化学中融入固体和液体火箭燃料等知识;针对空军和海军学员的特殊需求,在大学物理中融入空气动力、潜艇下潜海水压力等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国防生的军事知识会得到全方面的充实,视野也会得到全方位的拓展。实施这一设想的主要途径:一是针对国防生教育培养,科学设置,搞好顶层设计,修订与补充相关教材;二是“另起炉灶”,为国防生编写相关课程同步练习册,并列入作业和考试范围;三是“补加小灶”,通过学者讲座和观看军事评论电视节目等形式,对重大军事事件、军事要闻和军事前沿科技进行评析,引导国防生始终关注军事的最新进展。如此一来,这既可以营造了国防生学习和研究军事的氛围,也可将基础知识向运用领域延伸,提高其军事素养,还有利于把集中的军事理论突击性学习分散于全过程,潜移默化地掌握相应知识,实现高校文化知识教学与军队院校军事理论学习的衔接。

2.3 军事化训练的组织

 

转贴于

军事训练是国防生培养的重要环节,要把军事训练课纳入高校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体系,提供军事训练必需的器材、场地,为国防生到部队集中军事训练、当兵、见习创造条件。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在国防生体育锻炼中融入军事训练元素,以培养国防生的“军味”,并有意识地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融入具有一定的军事专业训练内容。例如:负重长跑、战术基础、拓展训练、对抗搏击、队列操练等。实施这一设想的主要途径:一是将部队队列训练纳入国防生日常的例行训练。如,每周有多次的早操队列;二是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具有一定难度和艰苦程度的体能训练。如,组织海军国防生参加长距离游泳训练等;三是积极利用相关院校或军事训练基地的训练资源,利用暑假的部分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如,新生提前入学,利用暑假中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军事体育等训练等;四是以兴趣特训的形式,安排国防生各自进入橄榄球队等具有高强度、高对抗性的特训小组;五是灵活机动地组织拓展训练等具有浓厚军事色彩的集体体育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国防生良好的作风,培养其组织性、纪律性和战斗的精神,也能强健国防生的体魄,为今后艰苦的军事训练打下体能(技能)基础,实现高校体育锻炼与军队院校军事训练的衔接,最终达到强化国防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军事岗位任职的特殊需求。

2.4 军事集体生活意识的培养

集体生活是军队的重要事项,是国防生教育中的必修课程。要培养集体意识,高校就要依据国防生培养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将这一训练放在国防生毕业阶段和暑假这两个自主时间比较充分的阶段进行,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大国防生军事集体生活的培训内容。例如:集体教育、国防生营、部队见习、军事特训等。实施这一设想的主要途径:一是部队见习。可以在第一学年暑假中近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国防生到基层连队当兵,以熟悉部队集体生活;在第三学年时利用暑假近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国防生到基层连队担任实习班长(或排长),使他们提前了解岗位任职所需。二是校内相应集体活动。如能照此实施,国防生的培训将更具系统性和效率性,有益于国防生集体意识的培养,并且有助于国防生提前了解和适应部队,使其学习、培养和训练工作更具针对性,有助于实现高校教育培训与部队岗位任职的衔接。

4 结语

军事拓展培训篇5

高校培训:提升理论素养

南川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以及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浦东新区、深圳市的党校和干部学院,建立了八个市外干部培训基地,每年从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中拿出近200万元,组织100余名处级后备干部,到高校“充电”,系统地接受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领导素质提升与领导思维创新、公共危机管理、中华传统国学等教育和培训,全面提升理论素养。参加培训的学员、现任南川区监察局副局长刘忠毅反映说,在重点高校培训不仅能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更新知识结构,而且有助于自己对工作和人生进行全新的思考,学习时间虽短,但将终身受益。

这些后备干部在高校脱产学习期间,除了现场教学、研讨学习和主题班会外,还要到培训所在地深入考察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调查了解发达地区的发展情况。南川区兴隆镇副镇长黄敏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专门花了270元钱“打的”,在杭州城区考察城市环境,“这座国际旅游城市大气而精致,城市规划注重细节,处处可见鲜花绿草,充满活力,让人眷恋,看过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区委、区政府花大力气建设、改造城市的深远意义”。

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为期十天的高校专题培训班结束后,区委组织部安排学员到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培训。

在培训期间,区委组织部发挥当地革命历史资源优势,把专家授课与现场体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员观看反映革命斗争历程的图片展览和影视资料,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瞻仰英雄纪念碑和革命遗址,踏寻先辈足迹,参加传承革命精神座谈会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学员中进一步弘扬革命传统,增强党性意识,坚定学员的理想信念。区农委副主任冯光辉说,虽然自己是学文史的,对党的历史比较了解,但实地体验后印象更加深刻,也激发了创造美好未来的动力。区法制办副主任蓝兴淑冒雨重走了、在井冈山的“挑粮小道”,“开头很新鲜,走到三分之一的路程时便觉得好累,不由想起当年红军的艰难,全靠一种精神和信念支撑着他们呀!”参加培训的后备干部们普遍认识到:弘扬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抛弃、不放弃、矢志不渝;就是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是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真抓实干、务实创新;就是要坚决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军事拓展:锤炼纪律作风

继高校培训、红色教育之后,区委组织部组织学员走进重庆警备区教导大队训练基地,参加为期三天的全封闭军事拓展训练。学员们集中开展队列、军体拳、内务管理、野外拉练、实弹射击、穿越封锁线等军事拓展项目训练,组织篮球友谊赛、拉歌竞赛、汇报表演等丰富的文娱活动,专题学习国防理论、国家安全、党风党纪等相关知识。体验式的军事拓展训练,既磨练学员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意志品质,又让学员体会服从纪律、团队协作与沟通的重要性,自觉培养高效执行、快速落实的工作作风。

“一字排开齐步走,看似简单实则比较难,这需要整个团队团结、协作,还要讲究策略和方法才能完成,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同理。”这是共青团重庆市南川区委副书记陈美环参加军事拓展训练后的体会。

“一周支书”:增强群众观念

区委组织部将每批学员分为若干小分队,深入区内的大有镇、金山镇、庆元乡等21个边远乡镇和42个市级贫困村“顶岗实习”,组织开展“一周支书”民情体验活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以亲身体验基层干部群众的艰辛,促进自身观念的转变。

按照区委的要求,学员们在担任“一周支书”过程中,需要完成“六个一”任务,即参与一天群众接访、办成一件实事好事、谋划一个产业项目、开展一期专题培训、提供一批务工信息、完善一个党建阵地。通过角色换位,后备干部累计帮助农村办理村道硬化、饮水工程等实事好事529件,发展蓝莓基地、反季蔬菜、肉兔养殖等产业项目99个,引进项目资金2168.2万元,帮助1371人实现就业。

“通过这一周的体验,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首先想到基层的难处,尽量为基层干部分忧。”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纪检组长张凯深有感触地说。

沿海挂职:加速思想解放

今年以来,南川区已连续派出五批后备干部共78人赴上海、浙江、辽宁、山东等沿海发达省市,参加三至五个月的挂职锻炼,安排他们挂任当地政府部门“一把手”助理,让挂职干部既当学员,又当招商员,弥补学员工作经历单一、缺乏多岗位锻炼的不足,不断开阔视野。

区市政园林局环卫科科长陈浩被派到宁波城管局挂职,三个月的挂职学习使陈浩树立了全新的观念:市容环境卫生的整治,完全可以引进城市管理“物业化和社会化”新理念,以一定的价格外包给从事市容整治和美化工程的公司,由它们来规范化管理。如此一来,把政府养人变成了政府购买劳务,减少了财政支出成本,也可防止因城管粗暴执法造成干群关系矛盾。与陈浩一样,南川选派到沿海挂职的干部,80%以上来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征地拆迁、园林绿化、政府融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旅游开发、商圈建设等重点领域,通过挂职学习,这些干部全都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牵线搭桥,78名后备干部所在单位全部与挂职单位缔结“金兰之谊”,南川也先后与宁波、余姚、杭州江干区、上海闵行区等地结为“友好城市”。挂职单位给予南川各乡镇、街道的帮扶资金达3200余万元,各类签约投资达83.32亿元,仅在重庆市举办的重庆“宁波周”活动期间,宁波与南川的签约投资总额就超过30亿元,占宁波与重庆签约投资金额的30%。

“实施‘五段式’培训,区委可谓用心良苦。”作为第一期后备干部培训班班长,南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仁俊深有体会,“这对增强干部开明开放的思想理念和提升宏观把握、微观事件处理的能力大有裨益,为南川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拓展培训篇6

【关键词】 军事航空医学;任职培训教育;不足;改进对策

随着现代化战争形式的不断变化,新军事变革对战场伤病救治和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系统完善的军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任职培训教育是第四军医大学培养具有良好军事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并具备熟练军事医学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推动军事医学科技不断进步的重要方式,是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航空兵部队每年均会安排在部队一线从事航空医学卫生保障工作数年的卫生人员参加第四军医大学承担的航空卫生勤务等方向的任职培训,如航空兵部队卫勤管理干部培训班和全军直升机应急医疗救援培训班等。通过任职培训,进修人员可了解更多的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拓宽眼界,增强技能,提高完成部队医学保障任务的信心。但是,作者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也发现现行任职教育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学习体验,对军事医学培训授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抛砖引玉,为更有效地开展军事医学教育,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一、树立任职培训理念

任职培训是不同于学历教育的一种新教育模式。学历教育注重基础性、知识性、长效性的教学内容,是着重培养坚实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而作为部队工作人员,返校参加任职培训,所期望的是强化岗位工作能力的职业再教育,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任职培训就是面对部队、岗位、职能的强化教育,具有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注重实效性、前沿性、专项性的教学内容,应满足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要求,按照部队平战时保障需要什么、院校就教什么的原则,制定贴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案。虽然学校教学组做了精心准备,内容也尽量贴近部队需求,但培训的方式还是更多地沿用了学历教育的灌输式模式,课程形式相对单一,以理论课和实习课为主,缺乏讨论课和室外实践课等重要方式。学习方式也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为主,缺乏以部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开展针对性强的讨论式教学和实践式教学等主动学习方式。最终,由于缺乏实践,短期内又被动地接触了大量基础理论,进修人员难于消化,培训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任职教育应按照任职培训的理念,以任职能力的提高为本位,重视培养参训人员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训用结合、教战一致,重视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教育观念,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1]

二、完善任职培训内容

任职教育要求这类教育必须贴近岗位任职需求,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先进、配套的教学内容和条件作保障。俄罗斯的军事医学教育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和车臣战争等实战伤员救治的经验和教训,授课教师多数参加过阿富汗战争或车臣战争,具有丰富的经验,熟知部队的情况,教学中针对性较强,能很好地利用实例讲授战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2]而我军部队军医大学的教师们对部队不够熟悉,对基层卫生管理缺乏亲身体会,授课中的内容结构和思维方式与部队实践存在脱节。在短则10天、长则数月的学习中,基础理论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学历教育的内容,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师们要尽量参与部队的训练,增加部队代职和调研经历,提高自身的部队实践经验,了解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把部队最新的技术用于教学,学校也应尽量在培训授课中选派有部队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或聘请部队中经验丰富且文化水平较高的军官和专业技术干部授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加强任职培训管理

任职培训是以补充、更新、拓展新知识,提高新技能为目的,是军队各级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选派参加培训授课的人员都是各级单位着重培养的专业人才。参训人员虽然来自不同单位,但是从事的工作和培训内容均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学习,对提高基层部队的卫生保障能力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军医大学对培训任务和培训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但个别参训人员却对学习机会重视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自我要求低,一方面是授课环节出了问题。现有的培训任务基本上都是宽进宽出,由于有时出现课程设置单一、授课内容吸引力不足、考核标准较低等情况,参训人员容易出现脱课现象。因此,任职教育应加大任务和比重,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并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重点采用案例讨论式、现场观摩式和技能实践式教学来激发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也可适当开展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微课程等来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3、4]同时也要严格考核标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效率和素质水平。

四、建好任职培训基地

院校一般均拥有教育资源的优势,在教师素质、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上能满足学历教育的需求。但任职培训由于着力于部队实际问题,在教师、场所和设备上有不同于学历教育的特殊需求,更多强调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正如上所述,理论教学是军医大学的优势,但是涉及到如野外救生、空运后送、设备操控等场所和装备的教学,往往由于资源的缺乏而只能纸上谈兵了。现有的教学装备与部队列装装备也有所脱节,出现部队的装备没有培训,培训的装备却没有列装的现象,甚至在先进性上出现“倒挂”,致使任职培训的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难以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这样的教学即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参训人员的工作能力,也不利于院校任职教育培训基地的长远建设。因此,院校要更新现有的教学装备,及时请领部队列装装备,使任职教育真正紧贴部队、紧贴岗位、紧贴装备,提高培训人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同时也可采用联训联教机制,开展联合教育训练,充分发挥学校专业技能和部队实践环境的优势,增强参训人员的任职能力,拓展院校任职培训基地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亚伟,戴兵,徐成钢等.把握任职教育特点探索军医大学任职教育施教策略.卫生职业教育,2013(22)11-12.

[2] 吴曙霞,刘伟,楼铁柱,周巍,刁天喜.外军医学教育训练特点及对我军的启示.预防医学杂志,2015(4)474-476.

[3] ,郑善军,周思敏,田怀军.利用网络化教学进行高原军事医学教学和任职培训的思考.西南军医,2015(5)600-601.

[4] 张海荣,陈云虹.“微课程”在军事医学教学中的选择性应用探讨.基础医学教育,2015(3)209-211.

【作者简介】

朱长远(1972-)男,安徽霍山人,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现为71687部队卫生队队长.

军事拓展培训篇7

关键词:拓展训练;起源;意义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在西方被称为“体验式培训”,在国外已有七八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在中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才被当作新名词介绍给国人。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潜艇埋伏在大西洋海底,攻击盟军补给运输船队,致使盟军船只下沉、船员纷纷落水,由于海水冰冷且远离陆地,所以造成大量的水手牺牲。后来人们发现这些海难后,总会有极少数人能够活下来,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活下来的并不是那些年轻力壮的水手,而是船上年纪相对年长的水手。一些心理学家和军事专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决定你生存最关键的因素不是你的体能,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年长的水手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及处事经验,能够沉着冷静地分析当时所处的环境,由于已经成家立业,心中有所牵挂,怀着坚定的生存信念,最终摆脱了死亡厄运。而年轻的水手们,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精神的沮丧和不知所措会导致人的生理防线全面崩溃,造成体力的急剧下降,最终的结果就是死亡。

于是军方建立了一些水上训练学校,除了训练海军的体能外,主要通过一些情景模拟的科目对海军的生存能力、作战意志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训练。当时这所学校对战争的兵员保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战争中挽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二战结束后,这所学校的功能也随之退化,后来一些组织行为专家从这所学校的培训模式里得到启发。德国人库尔特.汉恩和英国人劳伦斯.沃特首先将这种训练运用到战争以外的培训中,并提出Outwardbound概念,他们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很多社会人士和管理者经常会身处与落海水手相同的境遇。人们面对节奏飞快的工作效率和人际复杂的社会氛围,往往会造成很多社会人的思想保守、情绪焦躁、精神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承受不了压力会做出极端的行为,这些现象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于是就慢慢形成以培训管理者和企业人为对象、以培训管理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管理技能作为培训目标的学校。他们创立的Outwardbound概念就是体验式培训的前身,这种具有独特创意的特殊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拓展训练中包含挑战性项目和合作性项目。学员无论在个人还是在团队的层次上,都可通过对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激励等要素的训练而得到提升。

拓展训练的挑战性项目多为个人项目或小组项目,强调挑战自我、信任和激励。学员在队友激励下,通过完成规定科目来扩大自己的“舒适领域”,从而正视困境和减少对危机感的恐惧。挑战性项目包括:海难逃生、背摔、空中单杠、高空吊环、断桥、多孔桥、高空速降等。

合作性项目多为团体项目,需要学员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所有参加者均需投入其中,从而得到了解自我和提升团队的机会。合作性项目包括:电网、突破雷阵、齐眉棍、解手链、解绳套、荆棘排雷、信任背摔、顶针传递、相依为命、心灵感应等。

二、拓展训练的教育意义

现代社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需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明确的职业规范外,还需特别健康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敢于进取、冒险、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及组织协调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从实践中,或从强化培训中培养。现代企业和学校的学习、培训活动不少,方法上绝大多数是传统授课式或灌输式的教育,可以说这样的培训对目前最需要提高领导、管理能力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成效并不显著。因此,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拓展训练的出现令人振奋。

拓展训练就是让人们在体验中学习,强调“感受”学习,而不是单在课堂上听讲。在体验式的学习中,学员是过程的主宰。如果学员感到课程的进程由他们掌控,他们将更加注意活动的过程——没有人比自己更能走近自己的内心。研究指出,一般课堂讲授式学习的吸收程度为25%,而体验式学习吸收程度高达75%,能更加有效地将资讯传授给学员。

拓展培训揉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强调学员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讲。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不了解其它人的感受时,即使我们有很好的见解,我们也很难说服他人。而拓展培训的形式既安全又有一定的趣味性,易于被学员接受。但拓展培训的最终目的,不只是玩乐趣,而是让学员将培训活动中得到心智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这个过程,如果能够有专业培训师的指导及意见,就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拓展培训这种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大多数人认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式的培训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其实,知识和技能作为可衡量的资本固然重要,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何种情况下能使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另外,笔者在这些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发现借鉴拓展训练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不但可以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而且在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时,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学生由于失恋而消沉,通过单一的心理咨询和个别谈话均未取得效果,培训师经过研究,为其设定了“负重训练”结合“高空断桥”的拓展训练项目来进行引导,让其背上2.5L的大瓶可口可乐数瓶,围绕操场一直跑到筋疲力尽的时候,问他:“背着包袱累不累?能不能甩掉?!”在其回答“能”后,扔下一瓶,继续再跑,直到扔下所有可乐后,带其登上8米高空的断桥,让他高喊:“忘掉过去,走向新生!”之后越过断桥。随后与他进行心理疏导,结合他刚刚的体验过程,通过从人生发展、挫折应对、家庭友爱等方面予以引导,该同学自己感觉“好像领悟到了什么”,之后很快摆脱消沉,重拾自信。

其他还如:一个简单的“麻雀变凤凰”就可以教会学生创造力与自信心,一个普通的“打绳结”就可以让学生懂得习惯的改变;对于自闭内向的学生,可采取“信任背摔”和“人字桥”的群体拓展训练项目结合心理疏导来予以干预;对于自卑的学生,可采取“过电网”和“高台演讲”等拓展训练模式予以干预;对于责信心不强、团队精神差的学生可采取“盲人方阵”和“风火轮”等拓展项目结合管理学方法进行教育等等。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经过多次尝试,发现这种灵活的形式对学生的触动和影响远好于一般的谈心和教育。尤其是那些多次谈心效果不佳的学(下转288页)(上接286页)生,在拓展训练的体验和引导疏导教育的双重作用下转变明显,且长期效果极佳。

究其原因,80后、90后的大学

生,在改革开放后接受多元文化影响,对很多事务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他们既具有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同时也具有个性突出、自我约束力差、逆反心理强、从众心理强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简单的说教、灌输,很难改变原已固化于学生心中的一些观念、认识,这也是传统思想教育在高校中一直较为薄弱的环节。而实践体验是最让大学生信服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采取拓展训练的形式,模拟现实场景,先行而后知,让同学们自身体验到不同感受,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方法去引导,可以从而由内而外地让他们认识到一些问题,进行自发地自我调整和完善。这样的教育方式和心理治疗中的认知领悟疗法异曲同工,对于面临心理困惑的同学,我们可以采取这种形式来改变其认知,改善其心理困境;对于普通同学,我们也可以采取这种形式,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等诸多素质品质。因此,通过拓展培训,可以发掘每个人的最大潜力,促进人的自我探索,提高人面对危机时的承受能力,这就是拓展培训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常会丽,于海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14(5):4~5

[2]简波,谢斌.浅谈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的前景.JournalofChangzhouVocationalColle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2007,16(4):41~43

[3]赵东平,古令,谢龙,李苏,王学敏,王科术.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5~147

[4]钱永健著.拓展训练.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89~90

[5]孟刚主编.户外运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30

[6]郑洪利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9~40

军事拓展培训篇8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关系;院校;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自2014年6月,原四总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来,关于军事职业教育的一些理论问题逐渐清晰明朗。军事职业教育从其内部结构来说,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从其外部联系来说,军事职业教育与其它不同类型的军事教育类型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伴随军事职业教育实践的逐渐展开,如何认识军事职业教育与院校教育的关系、军事职业教育与部队训练实践的关系、规范性教育与军人自我发展的关系、军队自主培训与依托国民教育的关系,成为军事教育理论者亟待研究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大教育观的战略视野,全方位审视军事职业教育的外部联系。

一、军事职业教育与院校教育的关系

军事职业教育与院校教育的关系,是一个必须厘清的重要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将院校教育归于军事职业教育的范畴中,这是广义军事职业教育视角下的与院校教育的关系。依照《关于加快军事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的指导意见,军事职业教育与院校教育是并列和相互承接的关系。

(一)军事职业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预科学校”

从当前我军人才培养的路径来看,主体是“部队――院校――部队”的循环递升过程。大部分官兵进入院校接受培训前首先参与的是军事职业教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军事职业教育为院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前期的培训,是院校教育的“预科学校”。

一方面,相对于院校教育中的学历教育来说,军事职业教育在部队的开展为官兵进入院校接受学历提升提供了必要前提,可以有效节约院校教育资源,在规定的学制内,扩充专业教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升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士兵学员为例。从目前情况来看,进入院校学习的士兵学员一般科学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客观上导致院校教育要利用相当的时间来弥补这方面的差距。军事职业教育实施以后,通过在职学习可以加速学员知识和技能结构的发展和完善,大大缩短由士兵向学员转变的时长,为接受院校的系统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对于院校教育中的任职教育来说,随着我军军官职业化制度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建立岗位资格认证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必将成为我军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趋势。军官由于职务晋升和岗位轮换,需要参加院校的任职教育培训,军事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开展为军官参加院校的任职教育提供了前期的准备。院校任职教育的部分基础课程(基础理论学习、岗位技能升级和专业资质培训),将纳入军事职业教育体系,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将成为进入院校参加任职教育学习的必要条件,以此来优化院校任职教育的生源,确保任职教育质量,有效避免当前院校开展任职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病。

同时,军事职业教育还将承担部分预提指挥士官资格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部分学习内容,为接受院校教育做好前期的知识储备和必要铺垫。

(二)军事职业教育是院校教育的延续

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不间断的过程。个体不同时期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它们之间相互承接、互为基础,将阶段性教育和连续性教育有机融合,共同构成人才的培养路径。院校教育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已经无法及时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吸纳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要求。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衔接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提供保证。

首先,在知识更新上,军事职业教育是院校教育的延续。院校教育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淀,知识结构相对稳定。现代条件下,知识的迅速更新,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的频率要同步加快,一次教育培训的结束也就预示着新一轮教育培训的开始。院校教育传授的知识内容,随时都在被新的知识内容所取代,原有的知识内容无法解决岗位任职中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依托军事职业教育,以在职学习和自学的方式作为院校教育的延续来实现人才的持续培养,以满足岗位任职所需。美军军官的职业军事教育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按照军官成长路线图,一名少尉军官成长为将军,大约进校深造9~10次,但院校教育的时间仅仅占军官服役时间的1/4,其余3/4的时间主要是在职学习,最终实现军官成长过程中“一职一训、一衔一训、一岗一训、一级一训”的教育目标。

其次,在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上,军事职业教育是院校教育的延续。军事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对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知识向能力的转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合适的外在条件。信息化条件下,未来的一体化联合作战,对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时间要求也越来越短、速度要求越来越快。在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的形势下,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任务,单纯依靠院校教育是难以完成和实现的,而且有些岗位任职的实践能力的转化不是院校教育所能够做到的,必须依靠立足岗位学习的军事职业教育才能实现。军事职业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延续,能够秉承“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部队优质教育资源和实践环境,一切从岗位履职出发,着力提升官兵职业素质,从客观上弥补院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

最后,在个性化教育上,军事职业教育可以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一般来说,院校教育强调的是基础素质培养,重在打牢从事职业岗位的基础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个性”不足。军事职业教育框架内,官兵不但可以依据自身职业发展,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还能依据自身的生涯规划,着眼未来的长远发展和自身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军事职业教育立足官兵“自主学习”,通过强有力的合作教育模式、远程教育模式和自学为主的泛在教育模式,充分尊重官兵个体发展需要,实施“菜单式”选课、“模块化”教学、“学分银行”等一系列彰显个性的教育形式,为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院校教育的不足。

二、军事职业教育与部队训练实践的关系

军事职业教育与部队训练实践同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相互衔接的重要教育类型,根本目标都是提升官兵岗位任职能力,提升部队核心战斗力。两者的实施主体都是立足部队自身展开的,就其关系来说两者是互为补充、相互衔接的关系,一方面部队训练实践为军事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军事职业教育拓展了部队训练实践功能。

一是部队训练实践为军事职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军事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以官兵个体为主,主要负责岗位职业资格的培训以及任职所需的基本理论培训和军事基本技能和专业岗位能力的提升。部队训练则是以官兵的共同科目训练、分专业训练和综合演练为主,在注重个体职业素质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合同”与“联合”的训练水平。虽然军事职业教育的实现途径中包括岗位实践教育,但是在能力的转换和提升上,还需要在部队训练的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淬化。部队训练的高度合成性为军事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条件和实践平台。特别是军(兵)种中的联合演练中,既包括军(兵)种等各要素齐全的司令部首长机关演练,也可以在战区内组织实兵演练,这样的演练形式为军事职业教育中各类型的培养对象提供了实践平台。将军事职业教育获得的知识能力放在训练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提升,可以充分扩大军事职业教育成果,并给予军事职业教育有效的反馈。

二是军事职业教育拓展了部队训练实践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是提升了部队训练起点。按照部队训练一般流程,我们可以将部队训练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单兵训练、分业训练和战术演练。在流程中,单兵训练是部队训练体系中的起始阶段,也是最需要打牢的基础训练,而且训练内容较多,训练周期相对较长。军事职业教育的介入和开展为部队训练起点的提升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岗位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在岗人员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单兵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岗位任职的基本技能,这就大大缩短了单兵训练周期。其次是改革了传统的军事训练模式。军事职业教育强大的远程网络丰富和拓展了部队训练模式,并从根本上提升了部队训练效果。随着军事职业教育在部队的深入发展,基于网络的训练模式必将成为部队训练的重要途径。最后是巩固了部队训练成果。部队训练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军事职业教育可以更加便捷地为官兵提供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可以促使官兵通过学习和反思,将有益的训练经验以最短的时间转化成训练成果,并固化推广。

三、规范性教育与军人自我发展的关系

规范性与自我发展两者貌似一对矛盾,而对于军事职业教育而言,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制度层面来说,军事职业教育不是随机教育,而是由特定组织机构和人员对特定的教育对象,并且在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引下,进行的一项制度严谨、运行规范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职业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和采取的教育形式来看,军事职业教育同其他的军事教育类型一样,强调的是军人在职业生涯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教育途径上,军事职业教育强调和鼓励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最终达成军人的自我发展。

规范性教育和军人自我发展两者统一于军事职业教育,一方面,军事职业教育必须有规范性的要求,要有利于促进军人职业素质和战斗力的提高。首先在教育目标上,要紧紧围绕部队的岗位履职对个体职业素质的要求,从总目标到分类目标,构成规范的目标体系。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职业教育应着眼军队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从大教育训练观的视野,依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进行总体设计。最后在教育形式上,要在网络在线教育、军事函授教育、集中面授教育、岗位实践教育的基础上拓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另一方面,军事职业教育还必须要有效促进军人个体的发展。军人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个体,有个人发展需求。教育的重要职能是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军事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军事职业教育是提升职业素质的教育,提升职业素质是为了促进个体的职业发展,而职业发展是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满足军人个体发展的需要,军事职业教育就将因失去内在动力而影响效果。当然,军人的自我发展是在规范前提下的自我发展,要符合我军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各项军事职业教育制度的规范中强调自我发展。

四、军队自主培训与依托国民教育的关系

军队内部培训与依托国民教育是军事职业教育实施的两条重要途径。军队内部培训是以军队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利用部队和院校的优质资源,致力于军队全体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长期以来,立足军队自身培养人才,是我军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途径。依托国民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国民教育中的优质资源,为军队人才培养服务。近些年来,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依托国民教育实施军队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模式已基本形成。军事职业教育同院校教育一样,要大力结合两者的优势,进行军民融合式培养军事人才。在两者的比例和作用上,要以军队内部培训为主,依托国民教育为辅,从人才培养的质量出发,坚持协调发展,双线推进。

一方面,军事职业教育是以部队为主体开展的在职教育,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军队的建设发展,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军队人员的职业素质,其培养质量最终要通过部队检验。因此我们说,军事职业教育实践的所有环节都必须服务于军事人才培养这个目的。长期以来,通过军队内部培训培养军事人才一直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坚持军队内部培训为主是军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如此才能在在充分利用国民教育资源优势的同时,按照强军目标的要求,从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高度,着力于军事人才特殊素质的培养和锻造,从根本上提升军事职业素质。

另一方面,要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军地之间、军事人才培养与武器装备发展之间、军事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运转有序。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开展军事职业教育主要是充分利用国民教育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完成军事职业教育中一部分科学文化基础素质的培养,以及军地通用的技能培训。依托国民教育实现军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部分功能,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军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避免把依托国民教育变成依靠、依赖,那就违背了军事职业教育的初衷和军民融合培养军事人才的初衷。为此,一是要充分考虑地方国民教育机构的可承受能力。要根据地方国民教育机构的资源配置和师资力量,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军事职业教育任务,防止国民教育机构的负重超荷。二是要科学构建两者合作的规范机制和补偿机制,一方面要明确双方的权责,形成有约束力的制度措施;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形成合理的薪酬制度。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军事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Z].2014.

[2]吕云峰.军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6.

[3]乔忠伟,邹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在职培养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大班毕业典礼范文 下一篇:平静的心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