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2:15:57

军事气象学论文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为了应对国家对扩大教育开放的要求和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的需要,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以应用气象学专业为例,探讨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引进英文原版教材,从讲解科研论文结构入手,训练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水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培养国际化的应用气象学专业高级人才。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 气象科技英语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32-03

Course Construction o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Major of Applied Meteorology

Xiao Wei Wang Wei Zhang Mi Zhao Xiaoyan

(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210044,China)

Abstract:To meet the country’s demands to expand the opening-up of education and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i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mperative. Taking the major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course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senior personnel in Applied Meteorolog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ose classic textbooks in English writing by some famous scientists should be introduced; studen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manuscript, exercises on reading literature, writing manuscript and communicat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 English should be conducted.

Key Words:Applied meteorology;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别强调“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为了落实该纲要,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的通知,决定依托高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三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一。其中,应用气象学是“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应用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专业的重要分支,重点是将气象学的理论应用到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如农业、环境、水文、航空、军事和医疗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专业,始建于1960年,2002年更名为应用气象学专业,为中外气象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应用气象学业务骨干和科研人才[2]。作为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

为了应对国际化挑战,有必要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科研工作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而科技英语课程就成为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关键课程。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是指用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英语文本。与基础英语不同,科技英语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性明显,强调客观事实或过程,使用专业英语词汇[3]。对于本科生来说,《气象科技英语》一般设立在大三或大四,此时学生们的基础英语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气象科技英语》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而对于研究生来说,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是对科研技能的基本要求,《气象科技英语》课程对于全面提升研究生们的这些科学技能应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该文结合作者们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实践,以应用气象学专业《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为例,提出将英文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相结合的观点,讨论如何从科技论文结构入手,结合专业文献阅读和英文论文撰写等实践,全方位提高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技英语水平。

1 英文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相结合

要提高《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引入权威的英文原版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很多英文原版科技论文写作的教材是由一些著名科学家结合自己在撰写论文、申请项目和审阅稿件等科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得出的科技论文写作的理论和方法,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ing Science――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4]、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5]和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ing Successful Science Proposals》[6]等,这些数据既从写作规范方面介绍了科技论文的结构,又结合论文对比分析,内容深入浅出且注重细节,为初学者提供了权威的信息,这些书籍已经成为国外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科书。因此,在《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引入这些英文原版教材,能让学生们了解权威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相对于学习中文版本的科技论文写作教材,能做到事半功倍。

另外,随着气象学专业建设的发展,目前有一些针对气象学专业的科技英语教材,如《气象科技英语教程》[7]《气象科技英语阅读》[8]和《气象科技用语翻译》[9]等。这些教材以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为例,详细给出了专业词汇的中文和英文表达方法,讲解了科技英语的语法特征,并提供了很多阅读和翻译的素材,为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

2 学习科技论文结构

科学家扮演的角色是收集数据并将他们转化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这一过程需要经历几个步骤:将仪器观测出的原始数据(Data)转变成有用的信息(Information),然后转化成知识(Knowledge),将这些知识综合以后产生新的理解(Understanding),即数据―信息―知识―理解[4]。以DNA结构的发现过程和遗传学的分子基础为例:1952年,Rosalind Franklin拍到了DNA的X射线衍生照片(Photo 51);基于这一照片,1953年Francis Watson和James Crick绘制出了DNA双螺旋型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为遗传学提供了分子基础。在这个例子中,Photo 51是原始数据;Rosalind Franklin用数据构建了真实的结晶体DNA的原子结构,这是关键信息;Francis Watson和James Crick将这一信息转变为知识,即双螺旋结构;而最后一步是理解――用DNA分子结构这一知识解释分子复制和遗传。

要做到从原始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撰写出优秀的科技论文,需要掌握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华裔科学家Xuhui Lee教授曾反复强调:“科技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其次才是语言。”科技论文中常常采用的是OCAR结构,即首先描述较大的科学问题和核心研究对象(Opening);形成一个有趣的的科学问题(Challenge);描述研究方案,开展科学研究,展示科研结果(Action);向读者展示通过研究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Resolution)。而大部分科技论文通过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来展示上述结构。另外,根据的需要,也有其他论文结构可以使用。

《气象科技英语》课程有必要通过课程讲授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并通过阅读文献深刻领会,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论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做到逻辑结构合理。

3 英文文献阅读

科研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对国内外科研动态的掌握,而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发表在英文期刊中的,因此,英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就成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

3.1 科技文献检索

(1)介绍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

了解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是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开端。首先,要向学生们介绍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对于应用气象学专业来说,主要文献数据库包括: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系列期刊、欧洲地球物理联盟EGU系列期刊、美国气象学会系列期刊等。其次,需要让学生熟悉文献检索网站的使用技巧,如Web of Science和Google学术等。再次,指导学生调研该校图书馆购买全文的权限,并探讨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更多文献全文的方法,如ResearchGate等。

(2)探讨论文检索技巧。

在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检索论文的方式有所不同。首先,在初期探索阶段,引用频次是判断重要文献的很好的参考指标。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关键词筛选出几篇经典文献,通过向前和向后检索的方式,查找它们都引用的论文,以及同时引用它们的论文,即为相关性高的文章。其次,在已经开展研究的阶段,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间接检索、咨询专家等方式获得需要的文献。在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具体研究方向或者感兴趣的方向,训练学生检索文献的能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2 英文科技文献阅读

阅读英文文献没有捷径。很多初次阅读英文文献的同学喜欢先翻译再阅读,比如把专业名词翻译成中文,或者在头脑中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先翻译再阅读,既影响阅读速度,又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养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所以,在《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有必要鼓励学生们从一到两篇熟悉的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入手,激发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兴趣,训练其阅读能力,培养其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总之,阅读英文文献,痛苦的过程不可避免,贵在坚持。

4 科技论文撰写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撰写科研论文。通过阅读著名科学家的论著,不难发现大多数著名科学家不但思考深入、创新性思维强,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观点。因此,科学家,应该也是专业的作家。

要想真正地提高写作水平,唯一方式的就是写作。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篇论文,改写,再改写。(2)分析已经发表的论文。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的写法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评价论文的习惯,培养对写作方法的敏感性。(3)给出一些范例,请学生针对句子结构、单词使用和语言等设定的主题,对这些范例重新编辑。

5 结语

要想真正地掌握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就需要从权威的英文教材中学习;要想真正地提升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就需要从优秀的英文文献中学习;要想提高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就需要不断地写作和改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任务重点不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如何翻译一些专业词汇或者翻译一些文章段落,而应该让学生先了解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培养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经典书籍和文献中学习科技论文写作,从而培养本科生把基础英语应用到专业学习的能力,提升研究生在英文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13-37.

[2] 杨再强,申双和,景元书,等.面向社会需求,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30.

[3] 任瑞.科技英语――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J].高等建筑教育,1997,23(4):47-48.

[4] SCHIMEL J.Writing Science: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5] DAY R,GASTEL B.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Seventh Ed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6] FRIEDLAND AJ,FOLT CL.Writing successful science proposals(Second Editio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

[7] 寿绍文,姚永红,寿亦萱,等.气象科技英语教程[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8] 周幼华.气象科技英语阅读[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气象学概论教学;现代启发式教学;创新教学;课程改革

普通气象学概论作为气象水文装备国防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将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基本方程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大气中发生的物理过程、解释大气中的物理现象。与其他课程相比,它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内容体系、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且对于初学者或非气象专业人员而言,教材章节之间隐晦的逻辑关系难以发现。目前普通气象学概论教学现状是:(1)课时安排较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不高;(2)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式为主,注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且理论知识与学员实际岗位需求相差甚远;(3)学员仅满足于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自我要求不高,以及达成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学习兴趣和热忱,很少主动去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这与培养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与联合作战需要的高素质气象水文装备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那么如何在课时较少,课程内容理论化较强且较抽象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进行现代启发式教学,激励学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促进学员积极思维,并精心设计符合学员认知结构的现代启发式教学流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以致用与用以促学,培养学员生成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掌握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才是关键所在。

一、现代启发式与传统启发式教学的联系与区别

启发式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自我国古代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传承、创新、发展,人们又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现代启发式教学”。现代启发式教学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忽视和批判,而是继承与创新;它继承了传统启发式教学的精要所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个体差异,启发诱导并因材施教,同时又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启发式教学。那么与传统启发式教学相比,现代启发式教学到底有什么创新之处?对比结果[1]见表1。从表1中不难看出现代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培养教育人的教学思想、原则和方法。它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能力培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会学、创造性地学。借用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话说“教师的教学,不在于要学生搬去可以致富的金子,而在于给学生点金的指头。教师不是给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二、理清教材内容,挖掘贯穿全书的隐晦逻辑

普通气象学概论是研究地球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这些现象包括物理的、化学的以及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它实际上是物理学领域中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或中心理论与大气科学领域的交叉,其中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声学、光学、电学(电荷,电流和电场)、电磁学(电磁辐射与电磁波)和热力学等。课程教材依据学科架构章节安排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教材是根据学科自身的体系来阐述普通气象学概论的主要内容,即熟知的“大气科学+”的结构,物理学的各个基本领域只是其中一个加数,比如“大气科学+”与动力学,简单组合就构成大气动力学基础,注意这里“大气科学+”与“+大气科学”尽管两者模式主体不同,但语义和内涵一致。虽然这种教材章节结构安排能够满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考虑到学员的现有认知程度,接受知识方式、特点及困难程度,在演讲式或讲授式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导致学员为学而学,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学的状态。故第一步必须理清教材内容,挖掘出适合初学者从事物外部入手,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探索知识的隐晦逻辑,然后在这个隐晦逻辑的指引下安排教学内容顺序;并同时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造成已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普通气象学概论知识之间中等程度的不符合,以维持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形成国防生学员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最佳教学结构。课程内容教学顺序调整如图2所示。可见图2明显区别于图1,它给出了一条气象知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知逻辑。即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习和了解气象领域的基本物理量、概念及方程,建立气象专业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基础概念,这部分内容对应着教材的大气概述章节;在此基础上,学习和研究普通气象学中最简单的科学问题,也就是静止条件下大气状态的变化和平衡规律问题。更进一步,考虑到静止大气不能刻画千变万化的运动大气,所以必须研究大气运动的相关问题,研究大气运动从最简单的水平运动开始,这部分对应教材的大气动力学内容,然后研究大气的垂直运动问题,即大气热力学。在认识这些基本规律后,需要研究导致天气和气候演变的基本物理过程,即辐射过程,对应于大气辐射学。除却以上宏观科学规律外,还需要以热力学和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云微物理学,它是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基础,即在特定的天气背景条件和适当的云物理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对局部大气微物理过程进行影响,使天气向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最后,结合大气中的光学、电学、声学等自然现象,阐明其物理本质。综上而言,改善后的教学顺序存在一条逻辑主线,它对初学者认识和把握普通气象学概论课程有重要意义。

三、把握认知结构,精心设计现代启发式教学流程

当前现代启发式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并无固定的教学流程或模式供借鉴,笔者站在非气象专业初学者的立场,依据学员的认知结构,接受知识的方式、特点及困难程度,并结合《普通气象学概论》教学内容提出了一种适合非气象专业国防生学员现代启发式教学理科教学模式,流程如图3所示。它分为情景与意境创设、问题设计与引入、学员独立思考、阶梯式激发、主动获取与吸收、误区与盲区扫除、归纳与总结以及转化与应用8个环节。下面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来阐述每个环节的具体应用。1.情景与意境创设: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由此可见,直观展现教学内容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结合教学目标,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知识体系和学员起点,创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员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热情,引导学员带着明确的求知欲望进入课堂。例如,在绪论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气象学时,可安排学生观看《后天》和《龙卷风》等电影建立学生关于气象灾害的感性认识或通过再现2016年6月24日发生在江苏盐城阜宁地区的强龙卷和2016年9月15日莫兰蒂超强台风登陆厦门等造成较大数量亡人和巨大经济损失的实际气象灾害事件催生学员的学习情感和求知欲。2.问题设计与引入:格兰特•威金斯说:“问题乃是通向理解之门”,即在所创设的情境框架下,依据教学目标选择与当前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专业热点、敏感性事件、事例或课题作为问题设计的核心内容,让学员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问题。例如,在针对地转风问题设计时,引入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发生核爆炸引起放射性物质扩散事例,试问距离切尔诺贝利以东2600公里的哈萨克斯坦会不会遭受核污染?如果会大约是什么时候?通过上述问题的设计与引入,学员立即面临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3.学员独立思考:“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由教员向学员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引导学员独立思考,就是要使学员懂得思考些什么,怎样去思考,如何判断思考是否正确,如何归纳及利用思考得出的正确结果等,即通过“愤”“悱”情境催化,提高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上例核污染事件,学员需要思考自己应该用哪类知识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以及现在自己是否具备相关知识,进一步刺激和催化学生的好奇心。4.阶梯式激发:对于自然科学而言,通常仅通过学员独立思考较难有效直面问题矛盾,尤其对于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命题,其内容往往过于抽象或过程太过复杂,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都存在一定的思维难度,因此对这类问题的启发往往最考验授课教员的内功。阶梯式激发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即将比较复杂的命题分解成若干个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小问题,对于分解成的每一个小问题独立启发,各个击破,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并从不同层次激发学员的思维积极性,让学员在类比、辨析、迁移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上面核污染事件阶梯式分成运动学问题、风压定律问题、地转风计算问题,通过3个小问题的解决,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5.主动获取与吸收:在实施现代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员结合讲授过程,必须给学生提供专门的机会进行知识“组装”,即综合训练。这一阶段是完成由教员启发转向学员自我启发的关键,是学员由“学会”到“会学”的转换。教员可以通过和学员一起设计“自我提问”,使学员按一定的程序自己提问启发自己,促进学员生成主动获取与吸收知识的能力。6.误区与盲区扫除:在课堂教学中,教员对于学员的思考过程,不能简单仅给予“对”或“错”的回答,而要结合大多数学员对于思考问题的综合反馈,从中发现学员思维过程中的缺陷,然后给予恰如其分的指正。这样,学员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与此同时,对于学员在思考问题时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促进学员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例如,实施大气状态方程教学时,试比较在同温同压下,干空气密度、水汽密度及湿空气密度的大小,大部分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需要教员发现学员思维过程的盲区,并恰当的启发,促进学员理性思维的形成。7.归纳与总结:教员应当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引导与协同学生把现代启发式教学所得到的结果组织成一个可理解的、有用的结论,并把它与相关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到学员的原认知结构中,而且应使学员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增进学生的智力开发,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8.转化与应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转化与应用对现代启发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环节主要依托任务启发的方式,结合课后习题及前沿热点事件,巩固和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以往在普通气象学概论教学中教员会布置有关专业方面的课程论文,大部分学生结论浮在表面,本环节尝试将学生按单位所在地或工作岗位分组,让学生自行搜集普通气象学在军事装备、业务工作和生活需求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并根据所学知识和查阅文献凝练出科学问题以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这样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方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普通气象学概论教学实践,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员的实际知识结构出发,提出了一种有效进行普通气象学概论教学现代启发式教学改革的思路。总体而言,在理科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启发式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值得在各种不同的课程中去应用和实践。另外现代启发式教学需要耗费教员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以及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教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积累、不断总结和逐步完善,特别是挖掘大气科学中高影响敏感事件和前沿热点问题,灵活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佳勇.传统启发式教学与现代启发式教学之对比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15(6):51-53.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3篇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有一个关于动物的数学故事。

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理现象和投出的点数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在一小时后,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可见,数学在生活中有多么的重要。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你相不相信动物中也有数学天才!

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猫: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够神的吧!但是那不算什么,真正的数学“天才”在这呢!

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没想到吧,数学竟这么受欢迎!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数学”,如买东西、交话费、田径比赛、军事等,现在你是否也该重视数学呢?

当我们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时,(多用于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知道要让我们求什么;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方程。

生活中的数学也是这样,把它当成一道数学题来做。

只要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数学无处不在!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蒸发波导;气象要素;出现概率;波导高度

0 引言

蒸发波导是海洋大气环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表面波导,它是由于海面水汽蒸发使得在海面上很小高度范围内的大气湿度随高度锐减而形成的。蒸发波导一般发生在海洋大气环境40m高度以下的近海面大气中。当电波在近海边大气中形成的蒸发波导传播时,蒸发波导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电波传播的距离;二是增加电场强度。由于波导层使得电波来回不断反射,增加了其传播路径中的电场强度,从而使其能量衰减得以大大减缓,因此可使电磁波在波导层内进行超视距传播[1-3]。对气象雷达和大多数其它类型的雷达,蒸发波导可增加雷达测距、测角、测速的误差,增加雷达杂波,对微波通信也会产生显著影响。蒸发波导对军事作战尤其是对现代电子系统的影响,如估算电子支援探测系统和对抗探测距离以有效地发挥电磁干扰作用等,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蒸发波导是一种极端超折射的自然现象,它具有超长水平尺度特征和显著的天气背景[2-3]。本论文以中国南海三亚湾海域西沙海域(北纬15°-20°,东经105°-115°范围)为例,对影响蒸发波导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为我国海上、海岸运作的在役微波雷达、通信和侦察等电子系统服务。

1 基本理论

2 不同气象要素对蒸发高度的影响

根据上述方法,以中国南海西沙海域为例[6],利用2012-2013年的海洋船测数据,研究影响蒸发波导的不同气象要素。

(1)蒸发波导出现的概率

中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出现概率如图2所示。

从图2可得出,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出现的概率随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天之内,早上蒸发波导出现的概率较高,通常在80%左右,中午蒸发波导出现的概率较低,一般在60%左右。而且该海域海区蒸发波导冬季出现概率较高,一般在90%左右,夏季较低,在55%左右。

(2)影响蒸发波导高度的气象要素

中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的高度在其他气象要素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月份变化、大气湿度、气海温差、风速等的变化情况如图3~6所示。

从图3可得出,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的高度一般在7~20m之间,冬季蒸发波导高度较高,秋季蒸发波导高度较低。

从图4可以看出,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的高度随大气湿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强,成近似反比关系,当大气相对湿度从70%变化到100%时,蒸发波导的高度也由40m逐渐减少到近5m,大气湿度越低,蒸发波导高度越高。

从图5可以看出,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的高度随气海温差变化的敏感性也较强,当气海温差小于2.0K时,蒸发波导的高度随着气海温差的增大而增高;当气海温差大于2.0K时,蒸发波导高度随着气海温差的增大而降低,蒸发波导的高度位于12m~18m之间。

从图6可以看出,我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的高度随水平风速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当水平风速大于4m/s时,蒸发波导的高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变化缓慢,蒸发波导高度在15m左右;当水平风速小于4m/s时,其对蒸发波导高度的影响失真。

3 结论

蒸发波导是一种极端超折射的自然现象,它具有超长水平尺度特征和显著的天气背景。中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出现的概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相当明显:在一天之内,一般早上出现的概率较高,中午蒸发波导出现的概率较低;而且该海域海区蒸发波导冬季出现概率较高,夏季较低。而中国南海西沙海域海区蒸发波导的高度在其他气象要素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月份变化、大气湿度、气海温差、水平风速等的变化有一定的敏感性:冬季蒸发波导高度较高,秋季蒸发波导高度较低;大气湿度越低,蒸发波导高度越高;当气海温差小于2.0K时,蒸发波导的高度随着气海温差的增大而增高;当气海温差大于2.0K时,蒸发波导高度随着气海温差的增大而降低;蒸发波导的高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变化缓慢。相比之下,大气湿度对蒸发波导高度的影响较大,水平风速影响较小。

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为我国海上、海岸运作的在役微波雷达、通信和侦察等电子系统服务。

【参考文献】

[1]戴福山.大气波导及其军事应用[M].出版社,2002:4.

[2]张培昌,杜秉玉,戴铁丕.雷达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14-121.

[3]刘成国.中国低空大气波导的出现概率和波导特征量的统计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1999(2):60-66.

[4]刘成国.用伪折射率和相似理论计算海上蒸发波导剖面[J].电子学报,2001(7):970-972.

[5]姚展予.大气波导特征分析及其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J].气象学报,2000(58):605-616.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面临的气候变化形势

我国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的一部分,既符合全球气候变化的整体情况,又有着自己独自的特点。

整体气温趋于上升,全球气象平衡被打破在未来数十年中,全球变暖的趋势将继续下去。即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从现在开始起稳定下来,这种变暖的趋势还要继续几十年,并将比过去一百年更快。虽然由于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包含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上述气候变化预估结果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和方向。

我国学者用中国气象局和全球其它五个气候变化模式计算的结果表明,中国气温有可能在2020-2030年间上升1.7℃,至2050年时上升2.2℃。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国平均气温将上升2.9℃。虽然数字看起来不大,但事实上自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到目前为止才上升0.6℃。对于气象学科来说,未来20年的中国升温幅度已经非常大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变暖趋势是大趋势,只是全年的整体平均值,而在局部上看,将增加异常天气出现的概率,比如冬天越冷、夏天越热,台风风暴、干旱及雨涝现象增多。这成为全球气象平衡被打破现象的一部分。

气候模式南北转换,我国气象结构被破坏

由于我国地理特殊情况,在气温整体上升的趋势下,中国气候变暖的幅度由南向北增加。到2030年,中国西北地区气温可能上升1.9~2.3℃。这将导致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东南沿海增加值最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变干的趋势,华北和东北南部等一些地区出现继续变干的趋势。

科学家在对以往统计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国南北方的降雨分布有一个20年的周期转移。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北旱南涝”的格局形成以来,已经过去了20年左右,因此2010年后南北方降水情况已经发生转变,这与我们近年来经历的许多气象变化情况是相符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做的“近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得出了一个“70年周期说”,而且根据他的测算,下一次南北互换也应该发生在2015年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从“北旱南涝”向“北涝南旱”转移的过程。在这一大背景下,近年来发生了东北大面积持续暴雨、北京“7・20”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极不平衡。西部北部地区沙漠和荒漠地带较多,而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和能源产地,多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经济重心,如上海、广州、香港等就在海边,但一场海啸就能对这些地区造成灾难性的打击。中部河南等省,也存在“地上河”等危险。黄河河床在河南部分地区高过城市地表,一旦发生水患,沿河城市将无险可守,沿河军事集结地也将沦入水底。目前北方地区如黄河流域,防汛防洪的设施并不到位,而南方尤其是西部地区缺乏补水设施,应对水资源短缺的能力不堪一击。北京一场暴雨就可以造成城市瘫痪,北方的抗洪经验缺乏可见一斑。而南方长期受水灾困扰,防旱的经验也非常不足。因此“北旱南涝”这种气象结构的破坏,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几乎是灾难性的。

异常天气情况增多,国家经济稳定难度增大我国气象学者在研究了未来全球气象趋势及我国的情况后,在本世纪初就曾预言,国内树木种植面积将大面积减少,大雪年和枯雪年的出现更为频繁。到2100年,大范围积雪将可能于3月份提前消失,春旱加剧;平原湖泊由于水体蒸发加剧,将会加快萎缩、含盐量增长,淡水养殖产量将大幅下降;灌溉和雨养春小麦的产量将下降20%左右,稻米产量下降10%,即便是北方的玉米也将减产3%以上。

美国兰德公司在2003年就指出,气象的变化并不仅仅和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有关。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也许气温升高将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夏天高温不退引起用电紧张,粮价上涨,年年面临干旱、洪水、龙卷风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还有沿海的一些居民也许将永远失去自己的家园。对于国家来说,气候问题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因为气候突然变化,会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这些气候极端事件将导致淡水供应紧张和水质降低;风暴将导致战略性石化能源的供应中断。

气候变化对我及周边国家安全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一切与气候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的资源及行业,都将受到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国家及其与周边的关系。

能源紧缺加剧,加深对周边地区的依赖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需要日益加剧。我国目前的能源供需勉强维持经济发展,可一旦出现气候变化,冬季采暖及夏季降温的能源需求将大幅增加。2002-2003年冬季,这种情况曾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出现。当时的创记录低温,加上中东和委内瑞拉的动荡,使北美石油和天然气的供需失去了平衡,北美许多电力公司也相继告急。由于北美实行了电力管制,如果电力公司的成本由于始料未及的原因大幅上涨,政府会通过加价把额外费用转嫁给消费者。

我国因为环境污染问题,正逐渐减少传统的煤炭使用,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天然气。这造成国内天然气生产供需不平衡,为此我国设法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引进石油及天然气,并谈判铺设了远距离石油管线,这就增加了我国对周边国家的依赖。这种情况曾发生在乌克兰――由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乌克兰在国际关系上长期与俄罗斯十分微妙。另一个例子是朝鲜,他们曾希望通过发展核电设施缓解冬季用电及燃油消耗,但由于其涉及国际高度敏感的核材料生产问题,而不得不一再放缓建设步伐,于是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每年在冬季来临之前试图启动核反应堆,以换取韩国和美国的燃料和粮食援助。

粮食不足出现,输入贸易增加美国科学院院刊曾研究揭示,几个世纪以前,在被称为“小冰河期”的那段时间里,随着气温的下降,战争的次数反而增加了,与此同时也发生了饥荒,人口也出现了下降。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山姆・纳恩国际事务分校的副教授兼研究文章的合著者彼得・布雷克称:“即使现在气温仍在不断升高,由于我们仍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作为我们的食物来源,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可能就会发生。”香港学者也曾对华东地区历史上的战争及气候变迁进行了类比研究,发现气候的变化导致粮食不足,最终引发掠夺战争或国内起义战争。这是因为气候变化会对水供应、植物生长季节以及土地的生产力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食物缺乏,从而引发冲突,如地区暴动、政府的不安定以及来自邻国的入侵,而战争和饥荒期间发生的流血事件都将导致人口的下降。

我们目前解决粮食不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谷物等大宗国际期货贸易来满足国内需要,同时对外输出工业品换取相应进口需要的外汇,而这最终导致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增加。这种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的远距离运输活动,不但受到马六甲、索马里这样的海盗袭扰,还受制于我国周边国家的几个大的战略通道。

水资源紧张,上下游矛盾出现随着全球气温上升,雨量分布出现不均现象。前些年非洲的达尔富尔战争,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气候干旱使游牧民不得不迁离故土,从而与定居者爆发武装冲突。不过,这些大多是在技术条件较为简单的社会,而且气候究竟是否起到决定性作用,尚有待讨论。

从我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河流源头和中下游水量补充地区将出现大面积干旱,而且河流在中下游还会遭到干旱地区的截流,最终导致国内河流上下游地区的矛盾。此外,我国周边几条大的资源河的源头都在我国境内,我国为解决地区能源紧张矛盾,近年来在河流上游开始修建水电站,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活动都将导致河流水流的减少。而“北涝南旱”的未来水量分布模式,会进一步引起河流下游水量不足,最终导致我国与下游方国家的矛盾。

经济发展成本增加,国内自给力开始下降未来气候的变化将导致国家经济发展成本的增加,最终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例如,加拿大在2006年曾发生持续的极寒天气,导致该地区一些地方冻土达两米深,使挖掘变成不可能之事。即使能在地上挖个坑,也无法灌注钢筋混凝土,这使得冬季建筑的成本就要比以往增加5%以上。加拿大住房建筑业为此也遭遇了一次“寒冬”。此外,极冷极热情况会导致交通、储存等经济成本大幅上升;灾害天气会导致国家行政成本上升,而且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也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经济自给力的下降,会使一个国家逐步丧失对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势。

非战争军事行动频繁,军队职能发生变化 随着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发生,军队开始越来越多的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军队面临的情况是类似的。美国在卡特里娜飓风后,开始突出军队在此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职能,甚至改造过去用于核战争预警与指挥的国家指挥中心,扩展其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功能。美国在2014年3月初刚推出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也强调了军队在应对灾害性气候中的作用。这种非战争军事行动职能的增加,无论是从军事训练水平、人力分配、装备采购,还是从军费使用上,无疑都削弱了军队应对武装冲突的能力,造成了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抗战大后方;科学团体;大众;社会互动

“大哉我中华!东水西山南石北土真足夸。泰山五台国基因,震旦水路已萌芽。古代一代沧桑久,矿岩化石富如沙。降及中生代,构造更增加,生物留迹广,湖泊相屡差。大哉我中华!”①这是1941年,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会通过的会歌。从歌词里面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科学团体在内迁之后艰苦环境里,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现代化的先锋,科学团体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初步形成体系,各个学科正处于方兴未艾时期,日本侵华的炮火虽然给科学进步带来重重困难,却无法阻止这种发展。目前学界关于抗战大后方科学团体的研究已有相当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战时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内迁及嬗变;(二)战时大后方科技成果;(三)大后方科技进步的原因、意义。②而中国近代城市史目前的研究趋势是将围绕城市理论研究、个案城市研究、城市特征研究、区域城市研究、城市带和城市群研究、城市社会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研究、城市比较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展开。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呈现出单体城市、区域城市与整体城市体系相结合的趋势;从研究的内容来说,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趋势;从研究的特征来说,呈现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趋势,从研究的方法来说,呈现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趋势;从研究的目的来说,呈现出学术理论研究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趋势。③鉴于此,笔者拟从城市的角度,对抗战大后方的科学团体在西南地区进行科学普及的过程中对这一地区社会互动的一个简单考察。

美国学者麦基佛曾指出:“社团是这样一种团体,它作为社区内部的一个器官,是为达到一定的特殊的目的并发挥作用而人为地组织起来的。”④而科学团体就是这样由科技人员按专门学科自愿组织起来的一种学术性群众团体,在科学交流、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的科学社团产生于20世纪初期,在二三十年代得到初步的发展。抗战爆发后,这些科学团体大部分选择内迁,再加上战时国家政策支持和科学发展需求在大后方又成立了一大批科学团体,一举打破中国西部地区工业科技发展史的沉闷局面。这些机构和团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隶属于政府各部、委、署的,一类是各大专院校、大中型工厂附设的,一类是民间组织兴办的。主要的机构团体有下列几个: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经济部冶矿研究所、兵工署的几个研究所(弹道研究所、材料试验处、应该化学研究所、西南联合工业研究社、中国工程师学会)。⑤这些团体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的往西南地区内迁,必然对西南地区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等带来很大的改变,人口的籍贯、年龄、性别构成、人口的素质、职业结构的现代化、家庭婚姻、教育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而这些科学团体在注重科研的同时,主动的进行科学传播和出传播,与西南地区的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对提高大后方人口的科学素质、普及科学理念、破除封建迷信、弘扬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促进抗战胜利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一、科学团体与社会的互动方式

科学团体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编译科学名词、发行刊物、译著书籍、公开演讲、科学展览、无线电广播等。

(一)编译科学名词

近代科学缘于西方,因此科学名词大多以西文(英、法、德等文)注明。中国想要发展近现代科学,势必首先克服文字上的障碍,编译科学名词以减轻学生在文字上的负担,从而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为此,陪都各主要科学团体将编译科学名词,作为学会的重要工作之一。

抗战期间,中国物理学会迁抵重庆,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一些委员如杨肇R等,仍留驻上海。当时,由于研究及教学工作均因战事而停顿,杨肇R等人在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以极大的热忱,专从事物理学名词的修订工作,以至于“有费数昼夜之思索而方得一确定之定名者”。⑥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有名词审定工作持续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抗战内所增订之名词,其量几超过二十三年(1934年)所公布名词之全部。”⑦编译名词工作虽然苦涩乏味,但是科学精英仍以此为乐,尤其是在战时,无论条件怎样艰苦,他们都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及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责任感,无疑亦寓于其中了。

(二)发行刊物和译著

在综合性社团发面,《科学》月刊作为中国科学社的机关报,是其进行科学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科学》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声明“玄谈虽佳不录,而科学原理之作必取,工械之小亦载,而社会政治之大不书,断以科学,不及其他。”⑧《科学》之外,中国科学社的《科学画报》是为普及科学知识而创办于1933年,其宗旨为“把普通科学知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图片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学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于谐谈游戏介绍给他们,逐渐地把科学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⑨该刊物先为半月刊,1939年因经费紧缩改为月刊。由于其图片新颖,印刷精良,通俗易懂,故颇受欢迎,销数曾达2万份以上。中华学艺社的《科学杂志》内容十分广泛,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是当时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为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中华自然科学社1932年冬创办《科学世界》,旨在“供给中小学理科教师的参考资料,和增进国人的科学常识,使明白科学的应用”。⑩

各专门学会也基本有自己传播科学的阵地。中国化学会出版了3种刊物:《会志》、《化学》、《化学通讯》,其中《化学》则为一中文刊物,其论文除载研究论著外,兼登通俗性化学论著及与化学教育相关的文章,这就为普及化学知识及化学教育作出了贡献。⑩中国数学会的《数学杂志》,中华医学会的《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地址本学会的《地质评论》,中华麻疯救济会的《麻疯季刊》、中国工程学会发行的《工程周刊》,中国天文学会的《观象丛报》与《宇宙》,中国气象学会的《气象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的《地理学报》等都适当登载一些通俗性的论著和文章。

译著书籍方面,为了适应抗战需要,许多科学团体侧重于军事科技,例如,中华自然科学社在抗战期间组织编写了《国防抗战丛书》,其中有《弹道学概论》、《火药》、《飞机原理》、《军事气象学大纲》、《国境筑城及要塞工程》、《军用轻便铁路工程》、《军用急造道路工程》、《交通之破坏、修复及遮断》、《枪炮射击学概论》、《军马之家畜之防毒》和《军中卫生》11种书籍正式出版。B11

(三)举行公开演讲

中国地质学会迁渝不久(1938年10月1日),即组织常隆庆、李善邦等著名地质学家在重庆社交会堂举办首次公开学术演讲。B13中华自然科学社“对于通俗讲演,素来重视进行亦力”,B12因此举行公开演讲也是中华自然科学社年会上的一项重要“节目”,1941年的第十四届年会上举办公开演讲五场,分别是王恒守《混油淘金法》、李寿同《滑翔运动之瞻望》、宋章《化学工程与抗战建国》、王鹤亭《代水泥发明经过及其作用》和李学清《陕西紫阳县之地质》等,演讲得到科学界的好评,在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B15其成都、重庆、贵阳等分社皆致力于此,1941年,贵阳分社首次在贵阳举办科普演讲,伴以中学生科学常识测验,引起人们兴趣。B16

1939年12月23日至26日,中国工程师学会在昆明举办第八届年会。《昆明朝报》发表评论,认为时值抗战,中国工程师学会理应承担起发展工程学术及培养青年技术人才的重任,认为自抗战以来,以科学救国、实业救国计,大批青年对研习工程学科的认识其情至殷,因而“诸公对于此辈青年,必须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使之尽快成才,以“开辟建国复兴的大业”。B131943年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第十二届年会,会议期间进行了10多场公开演讲。23日下午,美机械学会代表伊顿、电机学会代表麦美伦应机械工程师学会之邀请进行演讲,分别介绍现代美国机械工业和电气工业情况,听众千余人,历时2个多小时,会场气氛十分活跃,使与会者认识了世界电气及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向。25日,与会代表分区举行公开学术演讲,主题为《中国铁路应采之十大政策及全国路线系统》、《机械工程在工业化运动中之重要性》、《中国电气工程》等。26日演讲的主题为《铁路机械事业之演进》、《中国水泥事业》、《铁路与工业建设》。这些演讲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均注重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使与会者深受启发。B14

(四)科学展览

这一时期,在科学展览活动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设在大后方的“科学馆”。20世纪4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意识到这类机构是实施民众科学教育的新阵地,遂于1940年和1946年先后颁布《省市立科学馆规程》和《科学馆规则》加以推行,还要求个省市都要设立一所或数所科学馆,其宗旨在于推行通俗科学教育并辅导学校科学教育。截止到1948年,全国各地公建科学馆15座,其中甘肃科学教育观是办得比较成功和有影响的一所。该馆设在兰州,初由中英庚款董事会所设,1944年改隶教育部,改名甘肃省立科学馆。1940年11月起,北京大学著名化学家袁翰青奉命执掌该馆。袁翰青把建馆宗旨确定为普及民众科学教育,管内设研究、展览和推广3个组,经常性工作有三类:增进民族科学知识;改进学校科学教学;调查研究西北科学资源。具体来说如,每两周一次编印科学副刊,每月两次编缮科学壁报,组织电化教育巡回工作对放映科技电影,每星期馆员轮流轮流赴甘肃电台主持“广播科学业谈”,设立科学陈列厅,开放科学图书阅览,举办通俗科学演讲,解答科学疑问,在民族地区举办医疗卫生方面的巡回施教等。B19

(五)无线电广播

利用无线电广播播送科学教育节目是这一时期科学普及活动的一个新载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政府感到更有推进教育播音的必要,通饬各省一律设置电化教育服务处。到1943年,全国相继有18个省市建立了此类机构。B15在教育广播节目中,面对中学生的“科学演讲”和面向民众的“科学常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分别占51.4%和44.4%。B16

二、科学团体与社会互动的特点

和前一时期相比,抗战期间科学团体与民众互动的工作有所变化。首先,根据战争的需要,这一时期的科普内容主要侧重在举办战时技术训练班和通俗军事科学讲习班;组织战时科学问题讨论会和战时科学服务团;向民众介绍各种军事技术和防空、防海、防疫、救护等专门知识等。其次,科普的主要阵地也从东部转移到西南地区,如当时的西部科学院联络内地13个学术机关,于1943年筹办西部博物馆,内设生物、农林、医药卫生等6个陈列馆,在1944~1949年接待参观人员达36万人次。B17许多社团在迁移到西南地区之后,很快就恢复工作,积极展开对西南地区民众科普工作。

另外,战前比较经常性的工作,如发行科普和编写科普读物等因经费困难和交通不便等原因而受阻,使较多的科普方式主要是定期和不定期的科学演讲和放映科学电影。尤其是科学演讲,或在公共场所直接面向民众,或有学校出面组织学生参与,或通过中央和地方的广播电台,或借助各省的民众教育馆,因其灵活方便而得以较多地进行。最后,与之前相比,一些科学家在教育自己学生的时候,更注重从培养学生爱国责任心和服务民众目的出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和拯救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参与当地的农业生产,兴办养殖场和茶场、传授养蚕缫丝、选种育种、蔬菜种植,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在向民众普及先进技术的活动中赋予了教育学生“亲民”、“爱民”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新内容。B18

三、科学团体与社会互动的影响

社会团体与社会的互动,具体一点来说,其实就是科学精英与大众的一种互动。著名学者爱森斯坦(Shmuel Eisenstadt)曾指出一些具备才能和意志的新精英在现代化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他们催化旧秩序的崩溃,但同时负起重组社会的角色。B24在以科学家群体为中的新型精英以组织的各种社团我平台,抗战时期,努力进行科研的同时,积极将最新的科学和民众最需求的科学传播普及出去,在与民众、与社会的互动中,对西南地区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大体说来有如下若干方面:

(一)传播科学理念,介绍科学知识与原理;科学团体积极传播国外的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农学、天文气象学、工程技术等诸学科领域及19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如电磁学、热力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

(二)铲除封建迷信;针对民众封建迷信思想浓厚、卫生常识匮乏的现实,《科学》登载了《煤烟之四危害》、《论烟酒之害及于后裔》等文,指出了烟酒对气候、植物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巨大危害。医学的方面的刊物还在卫生保健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意见解。《科学世界》专门开一个专栏对民间流行的一些天气歌谚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使国人了解其产生根源。许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歌谚、医药歌谚、农事歌谚、饮食歌谚、生理歌谚、数学歌谚等,页相继刊登在《科学世界》上。B19

(三)促进大后方人口素质的提高;根据社会学家孙本文调查,抗战时期中国知识界中“高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九以上西迁,中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五以上西迁,低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三以上西迁。B26”这些科学社团的精英除了直接的示范和传导作用外,还把科技知识传给西南地区的职工。通过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培养出一批新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他们为大后方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持续进步创造了条件,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注解

①尹赞勋:《中国地质学会》,《科学大众》第4卷第6期,1948年9月。

②较有代表性的:潘洵,彭星霖:《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中国西部科学院与大后方北碚科技文化中心的形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潘洵,李桂芳:《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社团的发展及其影响》,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戴现华:《抗战时期大后方科学团体的嬗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年;张凤琦:《略论抗战时期中外科学技术交流》,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2期;范铁权:《民国科学社团发展变迁――中国科学社社员的时空分布透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3期;唐正芒:《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科技发展的特殊篇章》,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等。

③何一民:《21世纪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展望》,《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卷第2期。

④(日)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页。

⑤黄立人:《论抗战时期大后方工业科技》,《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1期。

⑥陆学善:《中国物理学会》,《科学大众》第4卷第6期,1948年9月。

⑦陆学善:《中国物理学会》,《科学大众》第4卷第6期,1948年9月。

⑧《科学》发刊例言,《科学》第1卷第1期。

⑨《发刊词》,《科学画报》第1卷第1期。

⑩《发刊词》,《科学世界》,第1卷第1期。

⑩程雨辰主编:《抗战时期重庆的科学技术》,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第2111页。

B11沈其益等:《中华自然科学社简史》,见何志平等:《中国科学技术团体》,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第143页。

B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抗战时期西南的科技》,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427页。

B12《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文化(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1页。

B15《社闻》第59期,1942年1月25日。

B1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科学技术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74页。

B13《中国工程师学会第八届年会开会概况》,载《工程》第13卷第1期,第89页。

B14范铁权:《近代中国科学社团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11页。

B19《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130~1132页。

B15陈洪杰:《中国近代科普教育:社团、场馆和技术》,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2~63页。

B16陈洪杰:《中国近代科普教育:社团、场馆和技术》,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4页。

B17赵宇晓:《中国西部科学院》,《中国科技史料》。

B18霍益萍、侯家选、蒯义峰、刘伟伟:《科学家与中国近代科普和科学教育――以中国科学社为例》,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B24Shmuel Noah Eisenstadt:《adition,Change and Modernity》.New York:John Willey and Son,1973年,第36页。

B19范铁权:《近代中国科学社团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0页。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7篇

但是,在清朝末代的时候,因为政府的腐败政策,官员的大规模贪污加上由外先进国家引进的“万寿如意膏”鸦片的盛行,畅销,使得一个辉煌一时的国家“轰”然倒下!临近城邦日本称虚而入,内部军阀开始了无休止的混战。中国混乱了!紧接着打起所谓的“救国救民”的旗号,老百姓们因此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殊死挣扎,渴望着一个新的明智领导者神速出现!这种渴望最终得以实现。。。。

就在此时,由我们的救星同志率领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开始在华中地区建立起了根据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地方浴血奋斗了18多年,加上中华人民的抗日怒潮的冲击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也随后逃往台湾。中国,在世界列强面前,宣布了中国的强盛与中国的崛起!从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的那天开始,我国加快了经济、政治、军事的法杖步伐,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

还记得那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让我们这些上不起学的山里娃能够步入学堂,实现了我们走出大山的梦想。而助学金的到来更是雪中送炭,因为真是应为好心人的资助,我才能上高中,在此我要有种的说声‘谢谢’。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认真想一想想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在中国近代史里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大国发展与进步的艰辛,自中国现代史里,我们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应为中国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才会不断的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最终走向富强。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学生应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我们要‘为中国的繁荣富强而读书’,在那片美好的心田上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口,用感恩之心去对待我们的祖国。打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大批科技人员聚集战时大后方,埋头苦干,潜心科研,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巨大的爱国与献身热情,成为推动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抗日战争造就了整整一代科学人才。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周培源、吴大猷、严济慈、卢嘉锡、苏步青、华罗庚等业务骨干逐步成为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仅自己潜心钻研,而且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李四光带领科研人员对广西、湖南西部、湖北西部及江西、福建等地区地质矿产进行实地考察,并采集标本,还绘制出广西二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在“研究工作毫不正常”的情况下,写出专着《多原分子之结构及其振动光谱》及19篇论文,进行了光谱学实验。浙江大学校长、着名科学家竺可桢在抗战期间发表了近40篇文章,地理学、气象学、物理学等学科研究都取得较大进展。所巛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皮肤黄如土地、记忆长如隧道的炎黄文明的承继者和享受者,面对某些先辈某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怎能不为之慨叹。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8篇

1927年5月,袁复礼、黄文弼等中国学者与外国科学家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旅程。

北大学生李宪之和刘衍淮在考察团内,是德国人郝德博士的气象研究助手。当时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气象专业,他俩从零开始学习。

1928年秋,为观测寒潮,郝德带领李宪之从若羌翻过阿尔金山,在青海西北部的铁木里克设站,留李宪之在此观测。虽然李宪之出发前,考察团统一做了皮衣、皮裤子、皮帽,连被褥和鞋袜都是皮的,但是依然抵不住铁木里克寒冷的夜晚。10月末,一次强大的寒潮袭击了气象站,大风刮翻了帐篷,风速超过仪器能测量的最高值,刮坏了仪器。从北极发生的寒潮,越过了几大山系,还能有如此大的威力,这让李宪之很惊讶。

1930年,李宪之和刘衍淮结束了气象观测任务后,却因为中亚铁路战争,无法自西伯利亚返回北京,便决定一起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在柏林,李宪之借助德国齐全的资料,穷追不舍,发现当年那股刮翻他帐篷的寒潮竟然冲过了赤道无风带,到达南半球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造成大暴雨。这一发现打破了当时气象学的局限,认为南北两半球的寒潮不可能到达另一半球。李宪之的论文《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立即轰动了国际气象界,他也因此仅用三年就拿下博士学位。进一步研究两半球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李宪之找到了台风的成因,写出了《台风研究》。他的导师冯・费卡教授曾书面和口头一再表示:“你的论文是突破性的,超过了我和邵斯塔考维奇的工作。”

虽然当时有些“权威”认为李宪之那么年轻,研究的东西是无稽之谈,但是,现在他的观点早已被卫星云图等先进科学手段证实。“那两篇划时代的名著”是世界上研究寒潮和台风,以及研究两半球大气相互作用的奠基性和经典性著作,被称为“李氏效应”。

(摘编《机密档(二)》,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年版)

十位独臂开国将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有十位独臂将军,他们是:上将彭绍辉、上将贺炳炎、中将余秋里、中将晏福生、少将彭清云、少将左齐、少将陈波、少将苏鲁、少将廖政国、少将童炎生。曾称赞贺炳炎:“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育出你这样独特的

人才!”

上将彭绍辉,在1933年3月20日,粉碎军第四次“围剿”草台岗战役中,左臂连中两弹,骨头被击成几截,左臂截肢。

上将贺炳炎,在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中攻击瓦屋塘战斗中,不幸被敌人炮弹弹片击中,整个右臂血肉模糊,骨头全碎了,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掉受伤的右臂。

中将余秋里,1936年长征至云南乌蒙山区时,时任十八团政委的余秋里奉命率部截击万耀煌部队,在选择进攻路线时,敌人一排子弹射来,击中其左臂,渡过了难以忍受的192个日夜,9月到达甘南后才做了截肢手术。

中将晏福生,1935年9月正当晏福生指挥红十六师撤出战斗时,军的飞机飞抵红军阵地狂轰滥炸。一颗炸弹在晏福生的近处炸开,右臂被弹片炸伤,卫生部部长苏井观为其做截肢手术。

少将彭清云,1938年10月,359旅旅长王震令719团和717团9连在广灵伏击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彭清云是全团有名的神,他一枪撂倒了常冈宽治,在冲锋中彭清云却被敌子弹打穿右肘关节,因伤势严重,不得不截肢。白求恩为他做了截肢手术。

少将左齐,1938年12月,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负了重伤。白求恩大夫为他做了截肢手术。

少将陈波,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生产的滚雷质量并不高,需要在试爆训练中积累经验。时任八路军前总特务团副团长的陈波负责这一工作,1941年3月,他在抱起一只西瓜大的滚雷为大家做示范时,不合格的滚雷一触即发,顷刻间硝烟弥漫,陈波失去了一条胳臂。

少将苏鲁,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发起对太原总攻击的作战,突击排在副师长苏鲁的带领下冲锋。因踩响了连环雷,苏鲁右大臂被炸得筋断骨折,鲜血泉涌。苏鲁伤势过重,右臂无法保留,当即做了截肢手术。

少将廖政国,时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第四团团长,在给部队讲解手榴弹的构造原理和爆炸威力时,手榴弹突然引燃,面对听讲的干部战士,他毅然举起手榴弹,让手榴弹在自己手上爆炸,因而失去右手成了“独膀子”。

少将童炎生,1944年在苏中军区当团政委时,一次战斗结束,缴获了敌人大批土造手榴弹,当时大家都不会使用这种土造手榴弹。童炎生试着投了一颗,没想到手榴弹在手中爆炸了,右手的五个指头都被炸飞了,从手腕处做了截肢手术。由于杀敌心切,伤口还未愈合就回了部队,结果伤口无法愈合,只好做了第二次截肢手术,伤口没愈合又上了前线。

(摘编《我的父辈在长征中》,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6年版)

喜欢养猪的司令员

贺炳炎是一个从贫苦农民成长起来的将军。在孩子们眼中,他们的父亲骨子里总离不开土地。孩子们十分怀念在成都的日子。那时候,作为司令员的贺炳炎在院子的一角养了一头猪,偶尔,他还会让孩子们端一端猪食。

贺炳炎养猪只留猪头、猪心和猪蹄,然后把猪肉送给招待所,说招待所经常要接待军区首长或者中央的同志,这些肉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过大节小节时,贺炳炎把警卫班的战士叫过来一起吃猪肉。贺炳炎经常接触理发的、种花的、搞清洁的工人。1960年前后,贺炳炎散步时碰到一个花匠,就问:你有什么愿望?花匠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红烧肉。贺炳炎说:好。第二天,一个警卫员去找花匠,说:贺司令员找你。他以为有什么事,是花不对了,还是怎么了?花匠到贺炳炎家后,贺炳炎给他端了一大碗红烧肉,说:你把它吃了。那个花匠含着泪吃了。好多年以后,贺炳炎的子女回到,那个花匠知道是贺炳炎的孩子回来了,还专门跑去看他们。

(摘编《往事亲历――开国

将帅的亲情家事》,凤凰

出版社2009年版)

红二十五军“不吃鸡”的故事

红二十五军“不吃鸡”的故事,就是从郭家河战斗之后,在省委领导的倡导下,很快形成一条不成文的口头规定。对于“不吃鸡”的种种原因,红军指战员不免也掺杂个人感彩,有各种各样说法。有的说,鸡是老太婆喂养的,不管是买来、捉来,杀了吃,都怪可惜的,也很残忍,老太婆会恨你咒你,说你伤天害理作孽太深!有的说,吃不吃鸡是红军与白军的本质区别,白军扰的老百姓鸡犬不宁,红军如果杀鸡吃,老百姓会把红军与白军同等看待。因此,红军到赤白边界打土豪弄粮食,从来不抓鸡,怕落个“鸡犬不宁”的名声!还有的说,大别山里的老百姓,养鸡是维持最低生活费用的“营生之道”,可以从鸡尻子里掏出点钱来,换取油盐以至粮食衣物。红军指战员都能够体察民情,自觉遵守纪律规定,所以说“不吃鸡”也是红军的一种本色,既顺乎民心也顺乎军心。总而言之,大家都把这个规定当作一条纪律,从领导到战士,谁也不准买鸡、捉鸡、杀鸡、吃鸡!

(摘编《红二十五军长征记》,军事科学出版社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油库;防静电;防雷电;危害油

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的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静电,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爆炸发生火灾,油库的爆炸主要来源于明火或者静电火花,尤其是在雷电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每年油库由于雷电或者静电产生的油库爆炸事件时有发生,更由于现在一些电子技术的发展,加上一些设备的耐压等级比较低,使得油库爆炸事件越来越严重。

1静电及雷电对油库的危害

(1)静电对油库的危害。静电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与许多因素有关。没有统一的解释静电理论,只有一些假设。这些假设的共同点是双电层的形成。在所有情况下,双电层静电的直接原因。一切实际带电体上的电荷性质,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消散。静态耗散中和和泄漏的主要途径。它是通过空气,使对象与不同的电荷中和的电荷和大气中;另一个是由一个带电体本身与地球连接物体的传导效应,使电荷漏电。(2)雷电对油库的危害。首先是直击雷,直击雷损害显示为电效应,热效应、机械力。直接雷击油库的防雷设施或设备,由于它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大电流直接雷击会造成机械损坏建筑物,破坏服务设施及相关设备,危及人身安全等。其次是闪电电涌侵入,由于雷击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线管、雷电冲击波的影响可能沿着管道天然气油轮或办公楼,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还有就是闪电感应,闪电放电,产生在附近的导体的静电感应雷电,雷电电磁感应,金属零件之间可能产生火花放电。这严重威胁了油库。再有就是雷电反击,当雷电流到地上,在引入线,接地体和连接到他们的金属导体会产生很高的电压,高压闪络背面周围的其他物体。

2如何防止油库静电及雷电的危害

(1)要做好接地工作。接地是消除静电的基础。作者发现,一些油库的接地桩在雨中很长一段时间,腐蚀严重,石油或天然气的过程中,静电放电可能不顺利,造成静电聚集。因此,终端静电接地经常做除锈措施。(2)油库选址要合适。选择油库地质应考虑防火安全。油罐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大中城市,大型水库,重要的交通枢纽,机场、电站、工矿企业的关键和其他军事战略目标。同时,应选择交通十分便利,尽可能有利于消防队到来。应选择在相对平坦的地形,油库的自然地形坡度是显而易见的,最好的自然地形坡度不应少于一千分之五。如果在山区建设油库,应该选择在低洼而不是淹没了。油库地址合适的选择应是常年主导风向的风的方向,位于横向困难时,应根据火焰或火灾可能选择。油库不应该建在山体滑坡,泥石流,错,沼泽,砂流和泥石流区域,也不宜建造折叠在三级土壤大孔隙的面积。油罐与周围等地方的企业,居民区,交通线路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防止工作人员产生静电。静电的来源,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摩擦,如衣服间相互摩擦等;第二,静电电荷的转移,如静态接触其他对象后,电荷转移员工的身体。为了防止静电积累,员工可以穿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和袜子,与此同时,办公空间使用防静电地板。石油储运系统大多是爆炸性的工作区域,所以禁止穿化纤材料制成的衣服,围巾,手套进入危险区域和操作,在危险区域地方脱下衣服。禁止使用化学纤维布擦拭调试泵或罐式集装箱。所有的油舱和从事燃料油灌装操作人员应穿聚酯(确定静电放电工作服除外)。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的油罐扶梯一会儿,为了消除人体静电。(4)综合布线和屏蔽。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所有的保护应保持连续性,应注意确保相同的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屏蔽布线设备(FD或BD)连接到用户(终端)根据具体情况,直接在地极:尝试连接到相同的接地系统。综合布线时减少环路面积,减少雷电电磁辐射对循环的影响。(6)加装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旧名避雷器)是用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冲击电流泄漏的装置,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素。低压电源(SPD)和并行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倒没有电现在一个高阻抗,当有一个低阻抗激增,这将冲击电流是排入地球,起到保护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目的。选择电涌保护器,应选择较小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得浪涌保护器,并应采取合理的布线,应该缩短电缆的长度同时,减少引线感应电压降。(7)油库建设做到保障。油库由进油区、储油区以及付油区组成,区域管道和电缆连接。实现智能化,地面管道通常建在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自备电源系统,仪器测量系统,油泵控制系统、工资管理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英特尔网络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和阴极保护系统,这些系统等的建设高度重视防雷装置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达杨.油库、加油站的防雷防静电检测方法[C].//第六届粤西、北部湾区域气象合作会议暨气象灾害防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0.

[2]赵珠.青藏高原小型加油站防雷防静电工程设计研究[C].//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2011

[3]宋广成,张宝文,潘朝骍.《石油罐导静电涂料技术指标》国家标准实用导则[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3(5).

[4]左晨光,嵇菊颂,苏恩忠,等超.关于加油站防雷问题的若干思考[C].//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

[5]林国冲,赖天华,朱万清.容易被忽略的雷电反击隐患[C].第六届粤西、北部湾区域气象合作会议暨气象灾害防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0

军事气象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多源卫星波浪数据;浮标观测;中国近海;波浪分布

1 卫星波高数据验证

海上自然破坏力的90%来自海浪,大浪对航船、海洋工程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了解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浪状况,不仅有利于海洋防灾减灾,还可以为海洋开发和海上军事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目前海浪区域气候研究主要基于海浪模式输出资料、大气模式再分析资料以及卫星高度计的波高数据等。本文比较了多个国际机构校准的沿轨数据集,发现欧洲空间局(ESA)GlobWave项目下法国海洋开发所Queffeulou等建立的数据集[1],时间跨度长(1991-2015年),卫星数量多(9颗星,见图1a),时空覆盖上都优于以往的数据集。

由于卫星反演模式参数确定过程中没有中国海上的实测数据,因此使用该数据集之前需要将该数据集与中国近海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收集到中国近海28个浮标(见图1b)每30分钟平均波高数据,筛选与浮标所在位置的距离小于20km的同期卫星30分钟平均波高,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浮标波高与卫星波高的相关系数为0.91~0.99,均方根误差绝大部分为0.09~0.34m,浮标减卫星的波高差平均值绝大多数为-0.06m~-0.29m;各海区验证结果略有差异,其中相关系数在东海至南海北部最大达0.97,黄渤海和长江口外海区略小,分别为0.947和0.948,表明多源高度计波高数据集与中国近海浮标观测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中国近海波浪研究。

2 中国近海海浪气候特征

使用法国海洋开发所建立的多源高度计波高数据分析了中国近海平均有效波高和100年一遇有效波高。

2.1 中国近海平均有效波高的时空分布特征

图2为多年平均有效波高分布图,中国近海有效波高为0.6~2.2m,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海东南部、台湾海峡以及南海东北部,年平均值达2~2.4m。南海西部和南部、东海西北部平均有效波高为1.4~1.8m,黄海和渤海有效波高较小,在0.6~1.2m之间。

大部分海域的有效波高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和秋季的波高明显高于春季和夏季,冬季的平均波高最大达2.6m,而春夏季平均波高基本在1.8m以下。台湾岛-吕宋岛以东和南海东北部的大浪区域的位置随着季节而变化:夏季和秋季的高值区北移至15°N以北,与台风活动有关;冬季有效波高的高值区南移至20°N以南,春季则表现出过渡季节的特征。

2.2 100年一遇波浪极值分布特征

在海洋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100年、50年一遇波浪极值,评估未来若干年内工程所在区域可能遇到的极端波浪荷载。在多年一遇极值计算过程中,通常应至少由30年以上的年最大值组成样本序列,采用Gumbel或Weibull等常规概率分布模型进行计算。由于多源卫星波浪资料只有23年,采用常规方法因观测年代短而使得计算结果不稳定或失真,为此本文使用适应风暴随机事件的Poisson-Gumbel[2,3]联合概率分布进行计算,得到了1°×1°网格点100年一遇波浪值。

中国近海及毗邻海域100年一遇有效波高最大的区域位于琉球群岛东南的西北太平洋海域,约9~12m;其次是东海海域至南海东北部海域,约7~11m(见图3);长江口至渤海最小4~6m。;中国近岸最大的海域为广东东部和浙江南部,约7~8m,其原因是这两个海域受台风影响最严重。

基金项目:本论文由2010DFA62830课题资助

参考文献

[1] Queffeulou P, Croizé-Fillon D. Global altimeter SWH data set-June 2014[J].

Laboratoired'Ocèanograp-hieSpatiale, IFREMER,ftp://ftp.ifremer.fr/ifremer/cersat/products/

swath/altimeters/waves/documentat-ion/altimeter_wave_merge__11.pdf, 2014.

[2] 天津大学水文水力学教研室编.海洋石油工程环境水文分析计算[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3.P522.

[3] 张容焱, 张秀芝, 蔡连娃. 沿海风工程设计风速中泊松-耿贝尔法的应用[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上一篇: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物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