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牧童的诗范文

时间:2023-11-04 11:53:34

描写牧童的诗篇1

关键词:清明;忠实;意境

一、 译文对比与分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的意思为: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这首诗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1. 译本1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 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

(吴钧陶 译)

在吴钧陶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韵律格式为“aaba”,韵脚分别为“Day, dismay, cowboy, faraway”,韵律优美,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在首句中,译者将清明节翻译为“the Pure Brightness Day”,此处虽然将清明节的字面意思完全翻译过来,但是没有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能让读者完全明白清明节的具体用途,和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没有会很好地融合。“纷纷”是用来形容初春雨滴的“细”与“密”,在生活中,常常会用“细如牛毛”来形容春的雨滴,译者使用动词“drizzle”贴切地形容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同时,译者用“thick”和“fast”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滴的“密”与“急”。

第二句中的“欲断魂”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此时此刻愁苦又无奈的心情。清明这个节日,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思归之念,而春雨绵绵,更增添旅途的愁苦和艰辛。译者用“heart lost in dismay”只描绘行人内心中的沮丧,而没有贴切地描绘出行人出门在外的思归之心,以及对天气糟糕的埋怨之情。并且“travelers”的定义为“a person who changes location”,指的是旅行者。而原文中的“行人”,多指“路上匆匆返回家乡,准备进行清明扫墓的人”,而不仅仅是旅行的人或者是迁移的人群。显而易见,译者将“行人”翻译为“travelers”,并没有忠实于诗句的原意。

第三句是诗人在经历了路途的艰险和天公不作美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找到一家酒馆,能够借酒消除心中的苦闷。译者将“酒家”翻译为Public house是Pub(酒馆)的意思,然而却不符合中国的文化背景,显然不能够将原诗中的“酒家”的意义表达出来。

第四句中,译者将“杏花村”翻译为“Apricot Village”,意思是那个村庄的名字是杏花村。而原诗中“杏花村”指的是“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因此,译者此处的翻译是不恰当的。并且,译文中的“he”指代并不是非常明确,无法表达出牧童在原诗中的稚嫩、可爱的样子。但是,“point”形象地描绘出牧童给诗人之路的生动画面,诗中描绘的一切景象全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译本2

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许渊冲 译)

在许渊冲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韵律格式为“aabb”,韵脚分别为“Day, way, hours, flowers”,韵律优美,句型工整,使得读者朗朗上口。许渊冲将题目《清明》翻译为“The Mourning Day”,意为“哀悼日”。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人们怀念先祖、哀悼逝者的日子,“The Mourning Day”很贴切地表达了哀悼逝者的主题,令读者一目了然。

在第一句中,译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比喻为“tears”(泪珠),将毛毛细雨视为哀悼逝者的眼泪,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日常活动,与原诗表达的意思完全吻合。

第二句中的“break”是形容在路上匆忙赶回家的行人的心将要碎了,体现出诗人以及行人心中的哀愁与路途的艰辛,使得读者体会到“断魂”的真实感受。

第三句中的“wineshop”使用确切恰当,与原诗中的“酒家”的意义和用途完全一致。同时,“drown his sad hours”意思为度过他难过的时光。也写出了诗人苦寻酒馆的意图,希望能够借酒消除内心的哀愁。

第四句中,“cowherd ”的选用非常贴切,意为放牛娃儿。在乡村的放牛娃儿给诗人指路,该意象的表达非常“接地气”,更加有助于营造清明时节乡村生活的清幽氛围。同时,诗人在译文中使用“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描绘出在那开满满杏花的村庄里有一家酒馆的美妙景象。该译本与原诗的意思及意境都十分吻合,译者笔下的译文充分忠实于诗句原本的意义。

译本3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杨宪益、戴乃迭 译)

在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清明》中,采用的无韵体诗,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句意明了,重在表达原诗的诗意。杨宪益、戴乃迭将题目翻译为“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只注重春季的天气状况,没有将清明节的习俗表达出来,使得译文的重点完全发生改变。

第一句中,“endless”的定义为“seemingly without end”,意思是不知何时停止的,重在描述雨不知何时停止,而没有表达出清明时节的毛毛细雨,从而更无法表达作者心中的苦闷与路途的艰辛。

第二句中,“gloomy and miserable”只是描述了路上行人的沮丧与不幸,没有将原诗中的“欲断魂”的情感基调表达出来,读者将无法体会性热的沮丧和不幸与清明节有何关联。

第三句中,译者将“牧童”翻译为“a shepherd boy”,意思是一个牧羊童。原诗中的“牧童”指的是放牛娃儿。仅仅从意思上来说,译者已经改变了原文中的意象,并没有忠实于原诗中的“牧童”。

二、译文分析对比

《清明》是一首即景叙情诗,描写诗人清明春的雨中所见所感,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在三首译文中,原诗的动词分别被译为“纷纷”(drizzles, falls, drizzles)、“问”(无, 无,ask )、“指”(points, points, points)。译文1中,吴钧陶的英译本虽然韵律优美,但是没有将原诗中的意境充分表达出来。译文2中,许渊冲的英译本不仅将原诗中的意境表达得非常完美,而且用词得体恰当,充分忠实于原诗所表达的意义。并且译文韵律优美,句式工整,在写诗风格上也与原诗高度一致。然而,译本3中,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只注重春季的天气状况,没有将清明节的习俗表达出来,使得意象完全发生改变。

三、 结语

通过上述从文体学的角度对《清明》三个译本的对比与分析,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原诗意思的进行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使得译文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能够达到韵律优美、句型工整的“雅”境界,从而使译文达到文体得当,使得读者完全理解译文及原诗所表达的意思。译者需要从文体学的角度审视和度量译文的得体与否,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诗词。

[参考文献]

[1]黄懿. 唐诗省略现象与英文翻译[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报,2007(8).

[2]姜莉. 论唐诗英译的意境传达[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

[3]唐晓华. 浅论唐诗英译的方法[J]. 读与写杂志. 2009(6).

[4]李宗成;白浩然. 《清明》英译本对比赏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

描写牧童的诗篇2

例如:

问题: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句中的“催”字用词巧妙,意蕴丰厚,试加以赏析。(3分)

[解析]分析“催”字的用法要从其前后文分析,要从修辞手法方面分析,还要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

“催”从修辞手法上来说,是拟人,“兰舟”“催发”显得委婉。“催”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则更加表现了“依依不舍”之情。

[自组答案]“催”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步骤一)作者用“兰舟”来催他们出发,(1分)(步骤二)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两人依依不舍的心情。(1分)(步骤三)

这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办法。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炼字的一些规律和答案的步骤特点。总的来说,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炼字,指锤炼词语,即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我们常见的命题方式有:

(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请你对某字进行赏析。(如上面题目)

(5)某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例如:(201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2分)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首先,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农村中夏日急雨之壮观: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一早就骑着牛去溪北放牧。正在放牧时,忽然乌云翻滚,风雨骤至。牧童慌忙冒雨向西南方向渡溪回村,可是雨又“骤晴”,“山又绿”了。读懂大意是基础。

其次,审题要抓关键,题目已经告诉了我们答题要点有哪些。此题有4个关键点:三、四句“卷”“吼”,表达效果,结合诗句。

再次,就是整体阅读诗歌:这是一首描写骤雨景象的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骤雨的状态,接下来两句交代骤雨中牧童的情况,第七句写牧童躲雨的情况,最后一句写雨停后的清新景色。注意赏析角度:鉴赏诗歌中某些词的表达效果,可先从词性上进行思考,“卷”“吼”都是动词,我们可以分析这两个词是从什么角度观察事物的,体现了事物怎样的特点。“怒涛顷刻卷沙滩”,侧重描写雨势之猛,好似惊涛骇浪,汹涌奔腾,势不可挡,是视觉角度;“十万军声吼鸣瀑”,以“军声”喻风雨声,极言暴雨声响之壮大,是听觉角度。再次,可根据分值的安排来分店陈述答案。最后组织语言:“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注意,为了让学生的意识更强,可以罗列一些错误的或不全的答案让他们当老师来批改,效果会更好。

最后,总结方法。

1.注意诗歌中对仗比较工整的句子,特别是里面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

2.把握诗歌的类型,如山水诗、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羁旅思乡诗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不孤立理解关键字眼的含义。

3.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可以归纳一定的答题模板: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描写牧童的诗篇3

这一类古诗描写的对象是儿童,展现了童年时代充满趣味的生活,塑造了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笔者姑且把这类诗称为“童诗”。童诗或抓住孩童的动作,如《所见》中的“骑、闭口立”,《宿新市徐公店》中的“急走、追”;或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小儿垂钓》中的“怕”,《池上》中的“不解”,旨在通过不同方面的巧妙刻画更加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由于古诗讲究炼字,所以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往往只有一两处,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那么,在童诗的教学中如何寻求合理策略,让学生更好地读出诗歌的韵律,理解内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掌握学习童诗的方法,提升学习童诗的能力呢?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抓住动作,注重整体勾连

“倾国宜通体,谁肯独赏眉。”解读文章,一定要遵循整体把握的规律,要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整体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是最有效的。同样,解读古诗也不例外,将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对于学生学习古诗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在童诗的教学中,如何让内容以整体的形式走进学生的内心呢?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在描写儿童的古诗中,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儿童的一个共同点——儿童的活动。如《池上》中小娃的活动是采莲,《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是捉黄蝶,《小儿垂钓》中的稚子是钓鱼,《村居》中的小儿是在剥莲蓬。为了让读者更加可感,作者几乎都抓住了儿童的动作进行描写。在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抓住儿童的动作来把握整首诗的内容,做到前后内容的勾连呢?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儿童追黄蝶的画面。第一、第二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第三、第四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视角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这两个关键的动作组织教学。“诗中的儿童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追逐黄蝶的?他追到黄蝶了吗?黄蝶去了哪里了?”通过两个动作,学生就能够将诗中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整体把握,建立起诗句之间的联系,在脑海中形成诗的整体画面,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感悟童诗。

《所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放牧的孩童形象。第四句诗中“闭”和“立”两个动词,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联系这两个动作进行整体把握。“牧童闭口立是想干什么?骑在黄牛背上的牧童一直都是这么安静吗?”这样就建立了同第三句“意欲捕鸣蝉”之间的联系,同时勾连到第一、二两句诗,学生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两幅画面一动一静,第一幅感觉轻松,第二幅感觉紧张,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学生对整首诗的感受。

二、把握心理,体味表达秘妙

《池上》写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诗人在诗中叙述了一个小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那么,诗人是怎样把这样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娃写出来的呢?诗人匠心独具,除了抓住小娃的动作描写外,更重要的是巧妙地捕捉到了小娃的心理。“不解”这个词的巧妙运用,让小娃的形象更加生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紧扣“不解”感受文字的表达秘妙。“你知道什么叫‘不解’吗?文中的小娃不解的是什么?”小娃不解的是他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了,这次偷采没人会知道。“除了小娃自己认为藏得很好,有谁知道他没有藏住?”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学生恍然大悟:小娃“偷采白莲回”,想藏好不让别人发现,可是他却不知道“浮萍一道开”暴露了他,除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外,全世界的人都看在眼里了,多有趣啊!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不解”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类似这样的“傻事”。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畅所欲言,和文中的小娃建立起了生活中的联系,对小娃的心理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小儿垂钓》中的“怕”也十分精妙。蓬头稚子怕什么呢?是怕诗人的询问惊跑了鱼因而请他不要过来?还是要路人走近些再告诉他?生动传神、画龙点睛式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整首诗显得更有灵性,给读者更具想象的空间。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诗歌是一门精粹的艺术,用字是不能忽略的。”

三、想象画面,诵出童诗情趣

宋诗有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中的文字是静态的、呆板的。我们就是要通过诵读将静态和呆板的文字变得生动可感,让每一个文字活起来,感受到诗句的美。童诗的画面感特别强,人物形象特别鲜明,如何让学生的脑海中逐步浮现这样的画面呢?“一首诗诗意的多少取决于它激起人们想象力的程度”,同样,对一首诗能有多深的理解,也取决于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给予了这首诗多少想象。诗歌是需要联想的,与想象不可分离。

1.在想象中走进画面

如在教学《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时,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放纸鸢孩童的快乐,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让学生想象一下放风筝的儿童是怎样奔跑的,他的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他会说什么。至此,学生充分调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放飞自己的想象,将文中静态的图画转变成真实的活动场景,仿佛自己来到了放纸鸢的空地上。

又如在《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感受“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所描绘的情景,教师引导追问:“挑促织就是我们说的斗蛐蛐,蛐蛐在战斗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响?蛐蛐的主人会说什么呢?旁边围观的小朋友又会是怎样的表现呢?”让学生作为主持人介绍一下这样一次“挑促织”的场面。学生兴趣盎然,用各自不同的想象诠释着画面带给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中,教者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让静止的文字活跃起来,活跃学生的童心。让学生的想象在时空中翱翔,进而享受简练的文字带来的独特体验。

2.在诵读中感受情趣

课程标准对于诗歌教学的叙述简要如下: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通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学段的教学要求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但三个学段都重点强调了优秀诗文是需要诵读的。诵读在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古诗画面、体验古诗情感、感受语调音韵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在朗读《池上》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想象画面,走进人物内心,我带着学生放慢朗读的节奏,让学生的想象驰骋,思维活跃起来。在朗读的时候,我又让学生比较哪句应该读得最慢,哪几个字最慢。于是,通过比较发现,最后一句“浮萍一道开”读得慢一些,最后三个字“一道开”读得更慢一些。通过教师的范读、同学的试读,比较哪种读法能让画面感更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充分浮现在脑海中。

作为教者,我们应该依据童诗的特点,依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寻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在诵读过程中,发现童诗表达的秘妙,才能更好地走进儿童,走进诗人。

描写牧童的诗篇4

姜山:不,我要去乡下奶奶家捉蝴蝶,体验古代儿童的生活。

陈风:公同里也有蝴蝶,也可以体验啊!

姜山:那不一样。古代没有今天这样的繁华都市,没有儿童公同,现在就只有在乡下才能找到古代儿童生活的影子。你读读下面的古诗就会明白的。

[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宿:投宿,即住旅店。②新市:地名,今湖南省攸县。③徐公店:一位姓徐的人开的旅店。④篱落:篱笆。⑤疏疏:形容篱芭编得不紧密,稀稀拉拉的样子。⑥一径深:一条小路很长。径,小路。⑦树头:树枝上。⑧未成阴:树叶还没长得茂密。⑨急走:奔跑。文言诗文中“走”就足跑的意思,“行”才是走的意思。⑩黄蝶:黄色的蝴蝶。

[诗意]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枝上的花已经飘落了,树叶还长得很少,没有能形成树荫。几个儿童奔跑着,在追捕翩翩起舞的黄蝴蝶。蝴蝶飞到黄色的油菜花丛中,找不到了。

[谈感受]

姜山:古代的儿童也像我们一样活泼,顽皮。更妙的是,黄蝴蝶似乎有灵性,故意飞入菜花丛中,让儿童“无处寻”。不难想象,这时的儿童,一定在金黄的油菜花丛里东张西望,无可奈何。

陈风:我觉得这首古诗特别有趣,可能是我们年龄相仿的缘故吧。前几天放风筝时,我想起高鼎的《村居》,感到特别亲切,就情不自禁地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姜山:足啊,读这首古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刚放学的孩子,迫不及待地趁着春风,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情景;耳边仿佛听见了孩子们比赛放风筝的嬉闹声。对了,我们一起来收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吧!

[背诗句]

小朋友,下面足陈风和姜山收集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冉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上》唐・白居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呜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清・袁枚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牧童》唐・刘驾

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

――《贞溪初夏》明・邵享贞

描写牧童的诗篇5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28

“诗眼”指古诗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是古诗中的点睛之笔,隐含着古诗的主旨和内涵。教学时,教师从挖掘“诗眼”入手,引领学生品味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的诗情,并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学因素,可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一、 品析“诗眼”,咀嚼内涵

要让学生品味古诗的意境,就必须着眼于“诗眼”含义的挖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品读诗句中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理解其描摹事物的精确性,体会其中蕴涵的深层含义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

一是挖掘深层含义。如教学古诗《所见》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诗眼――“振”字的。

师:“振”字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字用得怎么样?

生1:“振”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振动”“振荡”,是说牧童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可见,牧童的歌声多么嘹亮!

生2:通过这个“振”字,我仿佛看到了夏日的午后,一个天真可爱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唱着一首悠扬悦耳的歌曲。

生3:其实,“振”还可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好――精神振作、奋发的样子。牧童嘹亮的歌声响“振林樾”,勾画了牧童精神抖擞、朝气蓬勃的样子。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诗眼――“振”字的表面含义,进而咀嚼出“振”字表现出来的牧童的精神面貌和天真烂漫的形象,品析出诗眼蕴藏的深刻内涵。

二是辨析古今词义。要准确理解“诗眼”的含义,还必须辨别古今词义的区别。汉语发展到今天,许多词语的读音和意义与古代相比都发生了变化。如《清平乐村居》中“无赖”一词是指“活泼可爱、可喜”,常用来形容小孩;而现在,常用它来形容那些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或者奸刁、撒泼等恶劣行为。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无赖”的含义,体会“小儿”的天真烂漫。

二、 紧扣“诗眼”,体会意境

“诗眼”能够体现出诗人在炼字炼意、雕词琢句上的能力。教学时,教师要从对“诗眼”的理解入手,对其精当讲解,适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对诗歌意象的建构和对意境的体会。

一是品味意境,再现画面。如古诗《望洞庭》中的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展现了月下和谐的美景以及湖面、湖光、秋月、君山等意象组成的优美意境,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和”字的。

师:“湖光秋月两相和”中的“和”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融合、和谐的意思。

师:是什么“融合”在一起呢?这个“和谐”又怎么理解呢?

生1:在朦胧的月光照耀下,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生2:我想起了一个成语――“月光如水”。

生3:开阔辽远的洞庭湖面,水波不兴、澄澈空明;月亮渐渐升上了天空,洒下一湖的清辉,洞庭湖水与月亮的清光交相辉映。

师:好美的意境!好美的“和”呀!

二是含蓄留白,余韵悠长。诗歌含蓄凝练,有时“诗眼”以留白的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中“云深不知处”中的“深”字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前后诗句的描写展开联想,仔细体会、想象它的韵味――描绘了云海茫茫的画面和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变化:满怀希望来寻访,隐者不在大失所望;云之“深”又让人迷茫――云海茫,隐者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三、 挖掘“诗眼”,感悟诗情

“诗眼”是读者深入理解古诗的突破口。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古诗中的“诗眼”,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从而真正走进文本,体会诗歌的主要内容、表达的情感。

一是体会古诗的历史背景。如孙双金老师执教古诗《春望》时,紧扣诗句“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深”字的字义“茂盛”入手理解“草木深”即为“杂草丛生,草木茂盛”之意,再将这种情景与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进行对比,进而揭示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剖析了造成“草木深”的原因,在对历史背景的回顾和体会中,使学生加深了对诗人复杂心情的理解。

二是体味诗人的内心情感。“诗眼”是在古诗关键处画龙点睛的字词,因此抓住“诗眼”,就能抓住古诗的脉搏,领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情感。如教学《枫桥夜泊》时,我抓住诗眼“愁”字,结合“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建构和想象古诗描述的意境,感受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诗眼”是古诗生命和价值的体现,其多彩的灵光往往令读者心驰神往。因此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应紧扣“诗眼”,让学生在反复的吟咏、咀嚼和锤炼中发现“诗眼”中蕴藏的无穷奥妙,进而深刻领会古诗的无限魅力。

描写牧童的诗篇6

一、 寻路――尊重规律

1. 抓住儿童心理特点,确定阅读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复杂的心理活动。 而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和“衍生性动机”密不可分的。所谓“衍生性动机”主要是指个体与环境、自身发展相关的动机(如亲合和依赖、支配和顺从、成就和赞许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对学科知识还没有太多的理性认识,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动机更多的来源于对教师的感情和对文本内容的兴趣。 有的心理学研究者,干脆把兴趣和情感本身就看成是一种动机:“所谓‘兴趣’,也是一种内在学习动机。这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地接触、认识某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由此可见,低年级学生感悟文字必须建立在对语文学习活动的浓厚兴趣上,并在保持兴趣的同时,进行理性知识的建构与梳理。

2. 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科学规划课堂教学进程。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有几条必须要遵守的原则:(1)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找到切入点;(2)给学生创设有趣味性的集体学习活动;(3)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情;(4)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5)注意活动后的总结与点拨,低年级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示范与引领。

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外部活动的教学预设设计中,找到一条通路:即学习活动与语文读写能力培养之间的通路;并设计好一个台阶:即感性认识到理性发现的台阶。找到通路,搭建好台阶,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发现文字的魅力,体会文字,结合文字进入想象空间,进而培养

阅读教学

出有良好语感和具备初步读写能力的学生。

二、 实践――培养读写能力的策略

1. 利用活动与想象,推想与类比,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诗歌品读能力。“诗的语言精炼,一字一词都带着显著的色彩,组织配合又十分严密,因而揣摩起来,一字一词往往像是有丰富的蕴含。唯其如此,如果教师指点得体,读些好诗最容易培养对语言的敏感,而这一条正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基于此,我确定了低年级的古诗教学阅读感悟能力目标:通过每首诗中教师有意撷取的典型的字(即闪光点、解读点、品味点)的教学与锤炼,使学生对诗眼、诗情、诗境、诗趣、诗美的有较深的体会。

一首好诗的教学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要从诗中撷取1~2个闪光点、解读点、品味点,围绕这些点展开教学,往往事半功倍。低年级的学生虽然还没有文学知识积累,但他们活泼好动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他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恰恰和古诗中丰富的留白空间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教师可以在研读教材后,结合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问题,搭建学习体悟的平台,从而使学生自己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妙处,这时再来朗读、背诵就会水到渠成了。

【案例1】 一下古诗《所见》

(1) 活动体会法。“骑”在大人眼里是普通的动词,而在儿童眼里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我在教室正中放了一把椅子当做“黄牛”,请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骑在黄牛上的。学生上台边表演边进行了解读:“牧童是倒着骑牛的,因为夏天天气热,太阳太晃眼。”“倒着骑是因为好玩。”“还有可能是侧着骑,一只手抓着鞭子,一只手玩着野花。”“头上戴个柳条编成的帽子,嘴里唱着歌。”“腰里别着笛子,光着脚,一会正着骑,一会侧着骑,一会倒着骑!”在学生们的解读下,一个“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顽皮的小牧童,我趁机总结:诗中的一个字,如果用心去体会,就会变成一幅画,就会给人以想象的乐趣。

(2) 推想类比法。“振”,先让学生查本义,是振动的意思。“振林樾”是指振动树林。请学生想想你的歌声能振动树林吗?作者这样写是想说什么?学生领悟到作者是为了写牧童歌声嘹亮。师总结点拨:刚才的“骑”字是从动作来写牧童活泼的,这“振”字是从声音上写牧童的顽皮活泼,心情愉快。进而提问,既然“振林樾”可以写出歌声嘹亮,那你们能够学着诗人的方法也来写写歌声的嘹亮吗?学生的想象空间被进一步激发,很多优美的词句也顺势而出:“牧童的歌声振动了白云。”“对,这就是响彻云间。”“牧童的歌声振动了山谷。” “对,这就是振彻山谷。”“牧童的歌声振动了小鸟。”“老师好像看到了小鸟随着牧童的歌声应声而起,真是太有趣了。”教师再次总结:“瞧,诗人用字是多么讲究,多么有趣啊!你也来找一找诗中用得特别好的字,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以找到“忽然”“闭口立”再次体会,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表演的形式,体会诗中动与静的对比,还可以引导学生整体关注全诗,体会诗趣,全诗没有一句描写牧童外貌的地方,可是我们却能够读诗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牧童,真是太有趣了。

2. 利用字理和体验,比较和发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韵文品读能力。低年级韵文教学,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关注那些不被注意,不曾关注的地方。教师注意设计学习活动的层次与针对性,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比较和发现,每一步都叫学生去体会和感悟,文字的妙处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这就是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用的“举重若轻”的教学策略。

【案例2】 二上《秋天的图画》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描绘秋天的景色,其中有一个句式极为工整的比喻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1) 比较发现法:发现比喻的形象性。请学生读读原句,帮助粗心的大熊(动画人物)做做连线题。(剔去其他成分,只保留本体和喻体,做连线)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读一读,想一想,大熊那样随意改动句子,行吗?你发现了什么?(梨树(梨)――灯笼;苹果――脸颊;稻海――波浪;高粱――火把)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初步体会到比喻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对比喻要形象准确有了一定的认识。相机指导朗读。

(2) 词语交换法和生活体验法:发现动词的准确性。教师打乱四个动词再朗读句子,让学生体会这样交换,行不行?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也可由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引导观察(梨、苹果、高粱、稻子的生长特点)知道“挂、露、翻、举”不同的含义,在这句话里,动词是不能随便置换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相机指导朗读。

(3) 发现放大法:体会用词的不重复。梨子和稻海都是黄色的,颜色一样,作者写得一样吗?学生从句中发现词语的运用是不同的。(金色――金黄)进一步追问:写红色呢?(红红的――燃烧的)原来写颜色也这么有学问。试着练一练:写绿色、写蓝色,或者你想写的任一种颜色,你会怎么写呢?学生模仿写作。相机指导朗读。

(4) 字理体会法:字理知识与体会比喻精妙相结合。写稻田,作者用了三个带“三点水”的字,“海、波、浪”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大海和稻田,对比说说发现了什么?“海”写出了稻田的无边无际和广阔,“波浪”写出了稻田随风起伏的美感。教师教写“波浪”二字。此时,学生对生字、对词语、对句子形成了立体交叉的认识,含义和妙处都能体会得较为深刻。相机指导朗读。

(5) 改写体会法:体会句式的节奏美。出示课后的练习,学生发现这句话变成了一首工整的小诗,读来琅琅上口。秋天的图画远不止这四幅画面,请你也试着写一写吧?读写思相结合,此时便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描写牧童的诗篇7

一、创设氛围,培养学习的心境美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进入了诗的“境”,就等于与圣贤晤面,开始进行对话。诗词中的文字在反复对话中活了起来,学生眼前隐约浮现出诗人的音容笑貌,进而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想情感,并渐渐与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于是,“我”诵读,便是“我”自己情感的倾诉,“我”自己心灵的歌唱。古诗词的教学由于作者写作时间的特殊性,教者应根据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意境来设计不同的导语或情境,使学生能够很快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产生一种和谐的心向。

例如《牧童》这首诗,通过描写乡村儿童那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的向往。新课伊始,笔者伴随一段轻柔的古筝音乐声情并茂地描绘道:“在一望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晚风轻轻地吹拂着野草,可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听见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这笛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扬……”接着,笔者又用优美的语言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跟随牧童那悠扬的笛声,来到这美丽的小村庄,去领略迷人的乡村生活。”

二、品味词句,体验语言美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读一首诗词,仅在读中浮现整体的画面是不够的,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得紧扣诗的词句,去审美、去体验,进入诗词的境中之“境”――即品“诗眼”。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诗句中的“诗眼”,认真推敲,咀嚼欣赏,充分体验语言的精练与准确。

例如在教学《游子吟》这首诗时,笔者抓住“密密缝”,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如果你就是诗中的游子,想想这位慈母在你的“衣”中会缝进去些什么呢?学生沉思了一会儿,说:“慈母在一盏昏暗的油灯下给我缝补棉衣,缝进去的是对我无限的关爱和温暖。”有的说道:“缝进去的是担忧与思念。”还有的说:“缝进去的是对我殷切的希望与鼓励。”学生入了诗境,动了真情,联想到母亲平时对自己的关心,想到母亲的辛苦与操劳,有的学生在发言时还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三、激发想象,再创图画的动态美

《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金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展风云之色。”诗词的意境能给读者一个广阔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者进入了就会浮想联翩,就会感动不已,就会酒不醉人人自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作者所描绘的图景,通过想象体验美的情趣,创造美的意境,置身于美好的境界之中。

四、借助音乐,感悟诗歌的情感美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而对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却未必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如李煜的《虞美人》,通过凄凉的音乐,伴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唱词,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愁绪。又如,在教完《游子吟》这首诗后,笔者教学生唱这首歌,那浓浓的慈母深情不仅流淌在优美的旋律中,更萦绕在学生的心间。实践证明,在诗歌教学中借助音乐,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也感悟了诗歌的内涵,领悟了诗人的情感。

五、感情美读,表达自己的情意美

所谓“美读”就是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中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的,而建设、转化格律押韵的美,主要是通过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语言的美和意境的美。在获得了深层的感悟后,师生共同高歌浅唱,密咏恬吟,就是与作者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学生和作者的心理距离,在声情并茂的读书声中,上升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美好境界。

《长征》这首革命题材的诗歌,由于诗中所描绘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事件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他们无法感受到战士们是如何不顾自己的生命来战斗的,因此教学时很难引导学生理解这段沉重而深远的历史,感受战士们勇于牺牲的精神,体验诗歌的情感,读出诗歌的情意韵味。因此,在教“金沙水拍云崖暖”一句时,笔者播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录像,并让一个同学配合声像讲这个故事(课前已让所有的学生都查阅过资料)。扣人心弦的画面,学生生动的讲述,将所有的人都带入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正当孩子们的心跟随红军战士的渡江行动而紧张时,笔者描绘道:“金沙江两岸,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有的说:“险!”

有的说:“毛骨悚然!”

还有的说:“心惊胆战!”……

笔者紧追不舍地问:“既然如此,为何红军还感到‘暖’呢?”

“因为红军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取得了胜利,心情十分高兴。”

“因为他们的战友一个也没有牺牲!”……

在学生们体会到红军们心里“暖”时,笔者用三个不同层次的导语渲染,引导学生朗读:

“是啊!长征中,红军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每天都有战友牺牲,可是巧渡金沙江之战却没费一枪一弹,真是心里乐开了花呀!女生读――”

“红军巧渡金沙江,战胜了愚蠢的敌人,并缴获了敌人的枪炮与渡船,这是巧夺的胜利。男声读――”

“这是红军挑战大自然,战胜自然环境的喜悦,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壮志。大家齐读――”

孩子们通过这层层深入的体验引读,真正感受到了这段历史,感受到了红军们胜利的喜悦,感受到了写这首诗歌时为我们伟大的战士骄傲自豪的心情,从内心燃起了对红军战士们无比崇敬的深情,自然而然地将内心的情感吟诵了出来。

描写牧童的诗篇8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力争通过一些诗歌的常识和浅易的诗歌让学生亲近诗歌,喜爱诗歌,让他们从中获得愉悦,认识到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不同,消除他们对诗歌的陌生感和隔阂感。为此,我们不妨做以下一些尝试。

一、介绍诗歌的起源

我国的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炎黄时期,名字叫《弹歌》,最早见于《吴越春秋》,其中记载了越国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中引用了《弹歌》。它只有四句,八个词:“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意思是说,打猎之前,制作工具砍伐野竹,然后连接野竹,再写打猎的时候,使弹丸飞出,最后是追逐受伤的野兽,抓获猎物。这首诗很可能在当时的民间已口头流传了很久,后经人写定保留下来,文笔非常朴素。它非常简单地记录了当时的人们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的类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艺术成就越来越高,具有了很高的审美情趣。

二、诗歌的特性和独特的魅力

1.诗歌的概括性

概括性也就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诗人独特感受。教师可以学生都熟悉的杜牧的诗《清明》为例,作形象的解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前两句描绘是整体的画面,它既写出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又描绘了人事活动和当时人们的心情。后两句则是一个特写画面,其中一问一答的情形跃然纸上。它对现实的描写是凝练的、概括的,可以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随后,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显然是写景抒怀的,如果我们不用诗歌这种样式,而改用散文来描写同样的情境,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形成了这样一种表达:这一天正值清明佳节,人们多么希望是一个柳绿花明、风和日丽的日子啊,可天公不作美,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依照民间的习俗,本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扫墓祭祖的时刻,而如今却是游子孤身赶路,春衫尽湿,触目伤怀,内心是多么的伤感凄迷啊!唉,还是找个小酒店,避避雨,喝点酒,解解忧,去去愁吧。可哪有酒店啊?唉,那边不是来了一个骑牛的小牧童吗?我何不问问他呢?……

这样的片断,用散文来描写,情境也是非常的优美,很符合现代人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对于散文这种文体,我们会感觉很亲切,容易接受它,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对散文接触得多了,也就感觉熟悉了的缘故。但这两种文体描绘的都是同一内容,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只是散文的形式灵活,更便于表达,字面篇幅也很大;诗歌则极为凝练,格式也有特定的要求。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要依其本性,需要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将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意境加以合理的扩展,使其表现的内容情感得以充实和丰富,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表达意图。

2.诗歌的形象性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除了小说、散文、戏剧等作品可以塑造人物形象以外,诗歌在塑形象方面的反映面则更为广泛。在平时的测试和高考的考查中,常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就某一诗歌概括其形象,许多学生因为对诗歌形象感知模糊,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诗歌形象,以致回答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着调,就连阅卷教师都倍感遗憾。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所谓的诗歌形象,大概包括如下三种情况:诗歌中所描绘的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中所描绘的外物形象和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的形象。其中,诗人的自我形象常常包括一些肖像、行动、神态、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诗歌的外物形象主要是借助于各种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诗人情感的一种方式。诗歌中所描绘的他人形象,是指诗人借助诗中寄托的形象,来曲折言志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在其中,大多以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借此来寓含哲理,寄托情感,反映现实。这类的形象大多表现为思妇思念征夫、游子的,或戍边战士思乡的,或百姓生活艰难的,或借写他人述说己志的等。

3.诗歌的抒情性

诗歌是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的,诗人可以借助诗歌充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联想。就诗歌的抒情性而言,大致可以有以下几个类型。

(1)思乡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及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等。

(2)恋旧之情。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

(3)惜别之情。即抒写离愁别绪,对友人的留恋劝慰之情。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黍离之情。这类多抒发感时伤世,物是人非之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类作品均是表达物是人非的无限惋惜、悲叹之情。

(5)怀古之情。这类诗歌很多,且大多借怀念古人,或述古迹,而言己志。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报国之情。这类诗歌大多直接或委婉地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或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情。如王翰的《凉州词》(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

(7)讽喻社会、同情百姓生活的。此类诗多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下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寄寓了诗人的无奈与同情之感。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杜甫的《咏怀五百字》,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李绅的《悯农》,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等。

(8)咏叹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这类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田园生活的惬意,或抒写诗人渴望归隐之情。如陶渊明的《饮酒》《归园田居》,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就某一首诗而言,它抒发的情感很可能是多方面的,领会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文学表现样式,其音乐节奏感,是最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节奏感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教学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诗歌的特征,但要想进一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还需要在长期学习实践中仔细地揣摩和感悟,多接触诗歌,多了解历代著名诗人的生活际遇以及他们所属的流派和创作风格。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具针对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多感悟,勤思考,不必机械地记忆那些概念和词汇,争取把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和具体的诗歌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欣赏诗歌作品的乐趣。

上一篇:寒假安全教育范文 下一篇:欧美妈妈和儿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