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荀子范文

时间:2023-11-09 12:36:05

劝学荀子篇1

文言文翻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记》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记》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志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劝学荀子篇2

【关键词】《荀子》;荀子;学习观

《荀子》一书,内容丰富多彩,荀子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学习的看法,提出了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影响深远,即使在当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学习观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的重要性

人为什么要学习,荀子认为其一,可以使人得到改变。《儒效》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乡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乡也,效门室之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岂不愚而知矣哉!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这就是说人通过学习可以使自己由卑贱而成高贵,由愚昧而成智慧,由贫穷而成富有。

其二,荀子认为学习能使人弃恶从善。荀子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恶论。荀子始终主张人性恶,因为人性恶。所以就需要改造人的恶性,如何改造?荀子明确提出要靠学习,认为人之所以能遵守道德,做善事,是学习的结果。学习使人弃恶从善。荀子肯定学习对人性改造的巨大作用。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是人的性望超越了人的本能形成许多不良品德的表现,造成了人性的扭曲。正如《荀子・性恶》所言:“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从人自身来讲“性恶”无节制,而社会顺人的恶性,以致造成 “悖乱而不治”的不良社会风尚。要改变人的恶性,荀子认为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荀子・性恶》说:“今人之性,固无礼仪,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仪,故思虑而求知之也。”可见,人要知礼仪弃恶从善必须通过学习才行。

其三,荀子认为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使人明智言行无过。《劝学》说;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所以君子要时刻注意自身言行的修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要成为智慧聪明而行为无过错的君子,就要博学精思又能每天参验省察自己。在荀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其四,荀子认为学习可以使人增强自身的才能和力量。《劝学》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登高而招、顺风而呼,虽然手臂和声音并没有改变,但可以达到见者远闻者彰的效果;假舆马或者舟楫,虽非利足非能水,却可以致千里绝江河。这都是善假于物的结果。可见学习能使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真的考察,使人能够凭借客观外物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增长人自身的才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学习的态度

既然学习对人极为重要,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对待学习呢?荀子认为要想学有成就,就必须端正学习态度,必须做到:

1、专一

专一是荀子在《劝学》中反复强调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态度。“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同样在学习方面,无专心致志的思想,就不能明事理,无埋头苦干的精神就不会有显赫的功绩,徘徊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人的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件事情,耳朵不能同时听明白两种声音,因此要想学有成就就必须做到专一。

2、锲而不舍

荀子强调学习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劝学》说: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就是说学习的成败,关键在于有无持之以恒的精神。因为人的学问有一个积累过程,所以学者必须坚持学习,以顽强的毅力经过长期的勤奋努力,不断攀登跋涉,即使极高的山峰,也能登上山顶,虽千里之遥,也会到达目的地。这正如《修身》所言;“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也就是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三、学习的方法

1、向经典学

生命是有限的而学习却是无尽头的, 学习从哪里开?到哪里终结? 在荀子看来, 从学习的具体科目讲,是由诵读《诗》、《书》开始的,终结于读《礼》,从学习的意义来讲是从学习做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开始, 直到成为圣人结束。可见。荀子对知识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经典上。《荀子・劝学》说:“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劝学》)《书》就是《尚书》有丰富的政论、历史知识。《诗》就是《诗经》传授广博的风土、鸟兽、草木、虫鱼之名。《礼》是礼法规范的准则, 德育之最高规范。所以认为学到《礼》就到了头,即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乐》教人培养和谐一致的感情,《春秋》寓褒贬,记微言大义,以示历史之借鉴,政事之启发。荀子认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收集在这些经典里。荀子认为必须认真读这些经典,这是人成为君子、圣人的基础。

2、求贤师择良友

《荀子・性恶》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正是所处环境的正面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一天天进入仁义境界,不知不觉养成了忠诚、守信、恭敬、谦让的习惯,可见贤师良友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荀子认为学习的捷径是效法贤师良友,这样就能品德高尚,知识广博,通晓世事而成为君子。

3、学以致用

人的学习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荀子・儒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

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强调“闻之”、“见之”、“知之”这些获取认识的过程,但更强调“行之”,只有行才能将获取的认识用于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践,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荀子・劝学》中说君子的学习,是把学到的进入耳记于心贯通到全身心,表现在行动上,所以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可作为效法的榜样。而小人的学习,仅从耳进去又从口讲出,正是因君子之学与小人不同,因此学习效果自然不同。

总之,荀子的学习观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值得今人认真研究,取其精华为我们的学习及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荀卿原著,孙安邦译.白话荀子(战国) [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劝学荀子篇3

荀子:生于约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当时的人尊称为“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的问题。

(来源:文章屋网 )

劝学荀子篇4

关键词:《荀子》 助动词 语义平面 语法平面

一、关于助动词

(一)名称及性质

助动词本是西方某些语言中附着在动词上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在我国是由马建忠首先将其引借进来的。《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四指出:“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足’‘能’‘得’等字,则谓之助动,以期常助动词为功也。”①章士钊《中等国文典》正式定名为“助动词”。其实在我国助动词还有一个名称——“能愿动词”,吕叔湘先生指出:“助动词里面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的,有一部分是表示原望之类的意思,所以又叫‘能愿动词’。”自此,语法界便开始倍加关注这一现象。一般语法界将其定义为:助动词专用于修饰动词,常位于动词前,表示可能、意愿、应该、遑暇等②。

关于助动词的性质,学术界曾进行过热烈讨论。吕叔湘先生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的动词’,很多人以为是‘辅助动词的词’,那是误会”。“辅的动词”属于动词的范围,“辅助动词的词”除助动词外,还有副词、形容词,某些名词、数词。现在学术界大多承认助动词是动词的一种,是辅的动词。

(二)判定标准

助动词很容易和动词特别是副词混淆,为了将它们区别开来必须确立一个判定标准。曾有人用意义标准归结却用形式标准去描写、规制,这样难免显得有些方枘圆凿了。

我们知道,动词一般可以重叠,助动词则不能;动词加动词,第一个动词有时候可以抽掉,而助动词加动词时助动词都可以抽掉;逻辑上动词带体词宾语是常例,助动词不能带体词宾语。助动词可省却动词而独立使用,副词除在系词上可代系词外一般很少脱离被修饰的词;逻辑上副词还可以修饰名词谓语、形容词谓语,而助动词只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副词修饰动词大多在动词之前,有时也可在动词之后,助动词修饰动词则只位于动词前。因此我们可以再结合助动词的性质从语法和语义两个面确立判定标准,认为凡助动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1.语法功能方面:不能重叠;大部分能进入“X③不X”格式或“不X不”的双重否定格式;在逻辑上只能出现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的前面,与后面的直接成分多为偏正关系,充当中心语的大都是谓词性词语。

2.语义方面:在语义上并无动作意义,只是对句义赋予判断、评估等情态意念;所表示的情态意念既不指向句子所述的对象,也不指向对对象的陈述。

二、《荀子》中的助动词

根据助动词的判定标准,我们判定出了《荀子》中有“可”“能”“耐”(通“能”)“敢”“肯”“欲”“愿”“宜”“见”“为”“足”“得”“可以”“足以”“得以”共15个助动词。下面从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对其加以分析,并以之作为对助动词性质的再检验。

(一)从语义平面来看,可分为四小类

1.表可能类:可、能、耐(通“能”)、足、得、得以、可以、足以

(1)然则从者将孰可也?(《荀子·非相》)

(2)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

(3)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荀子·仲尼》)

(4)小人成群,斯足忧也。(《荀子·宥坐》)

(5)故卑不得以临尊,轻不得以县重,愚不得以谋知,是以万举不过也。(《荀子·君道》)

(6)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荀子·富国》)

2.表意志类:敢、肯、欲、愿

(7)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荀子·仲尼》)

(8)不知戒,後必有,恨後遂过不肯悔。(《荀子·成相》)

(9)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荀子·大略》)

(10)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荀子·赋》)

3.表应该类:宜

(11)郊止乎天子,而社止於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荀子·礼论》)

4.表被动类:见、为

(12)比干见刳,孔子拘匡。(《荀子·赋》)

(13)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荀子·修身》)

其中第一类例(1)中助动词“可”独立使用,其实可以看作是承前省略了作为中心语的谓词性成分。例(3)中的“耐”应通“能”,“耐”与“能”都是泥母之部字,两者属于双声叠韵通假。“耐”在《荀子》中共出现2次,均用如此类。在其他典籍中也有此用例,《管子·入國》:“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又如《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这15个助动词并无动作意义,即使是独立使用时也是如此,因为独立使用的实质一般都是助动词后承前省略了作为中心语的谓词性成分。助动词与其后的直接成分多为偏正关系,是对句义在情态意念上的判断与评估,并不指向句子所述的对象,也不指向对对象的陈述,只是从主观或客观上对人、事物、现象、行为作出判断或推理,表示条件的许可或可能性。

(二)从语法平面看:

1.据其后所接的直接成分可以分两大类,六小类

a.助动词+动词/动词结构

(14)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荀子·不苟》)

(15)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荀子·王霸》)

b.第一,助动词独立使用

(16)故垂事养誉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荀子·富国》)

(17)我欲属之鸟鼠禽兽邪,则不可,其形体又人,而好恶多同。(《荀子·荣辱》)

第二,助动词+名词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19)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荀子·君道》)

第三,助动词+形容词

(20)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劝学》)

(21)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第四,助动词+数词

(22)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

第五,助动词+数量词

(2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其中a类是常例,b类可以看作是a类的变类。助动词与其后的直接成分多为偏正关系,助动词也符合这一规律,因为一般都认为独立使用的实质是助动词后承前省略了作为中心语的谓词性成分。例如b类的第一小类例(17)中的助动词“可”后其实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属”。b类助动词后的名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在与助动词结合后表意已经都有了动词的意味,可以说是活用为动词,b类和a类其实殊途同归。因此,在逻辑上助动词只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

2.据助动词与否定副词结合方式可以分两大类,三小类:

a.不/非/未/无/莫+助动词

(24)彼得之不足以药伤补败。(《荀子·富国》)

(25)君子之所谓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谓也。(《荀子·儒效》)

(26)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荀子·劝学》)

(27)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28)圣王已没,天下无圣,则固莫足以擅天下矣。(《荀子·正论》)

b.第一,不+助动词+不

(29)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荀子·解蔽》)

(30)卿相辅佐,人主之基、杖也,不可不早具也。(《荀子·君道》)

第二,莫+不+助动词

(31)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荀子·儒效》)

其中a类是助动词与否定副词结合共同修饰动词性谓语成分的主要形式,表示主观或客观上条件的不许可或不可能性。b类是双重否定形式,与肯定式所表示的判定、推理结果一样,不过,b类的第一小类在语义上对其后的谓语成分起了强调意味,第二小类则意在强调句子所述对象范围的全面性。如例(29)中“不可以不知道”等于“必须知道”,有强调意味;例(31)中“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则意味着人们全部都“欲安荣而恶危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荀子》中的助动词从语义、语法双平面进行的穷尽性研究发现:助动词是一种辅的动词,并无动作意义。在语义上助动词不过是表明了人们对逻辑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真值的观点态度,表示的是一种逻辑上的模态义,即对逻辑主语与谓语间关系在情态意念上做出判断与评估,并不指向句子所述的对象,也不指向对对象的陈述,只是从主观或客观上对人、事物、现象、行为做出判断或推理,表示条件的许可或可能性。在语法上虽然可以根据表意需要构成多种句式,但不管怎么变化,在逻辑上助动词总是位于动词性谓语成分前面,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

注 释:

①马建忠:《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77页。

②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③X代表助动词,下同。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劝学荀子篇5

1、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6、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8、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9、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0、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11、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葛洪《勤求》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劝学》

1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8、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毛泽东

19、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2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劝学荀子篇6

1、劝学的坐直是:荀子。

2、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来源:文章屋网 )

劝学荀子篇7

1.学习"于、而"等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2.掌握课文出现的"有(又)、暴(曝)、生(性)、()、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中心的能力。

5.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深刻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一、 问题导入:

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除了"圣人"孔子和"亚圣"孔子之外还有谁?

二、作者和标题

1、作者简介: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一个代表。在认识论方面,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选贤任能,兼用礼、法、术治理国家。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在人性问题上,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2、解题

《劝学》,"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什么意思?明确:劝勉、鼓励。作者以《劝学》为题目,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 初知课文

1、 预习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读,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木直中绳(zhòng)以为轮(róu)

而望矣(qì)君子生非异也(xìng)

不积跬步(kuǐ)骐骥一跃(qí)(jì)

驽马十驾(nú)金石可镂(lòu)

虽有槁暴(yòu)(gǎo)(pù)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ān)(xǐng)

三、 思考讨论

荀子告诉我们学习都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观点和我们现在的学习有什么联系?

明确:

博学:广博地学习日参省:每天检查反省

登高:目标高远假:善于借助外力外物

积:积累不舍:坚持不懈用心:专一

四、 研读文章

1、 翻译分析第一二段,思考:第二段中列举众多的自然现象和事理和作者的观点有什么联系?

明确:木头经过墨线比量就显得笔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求学的人广博地学习、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成为"君子"。

2、 翻译分析第三段,思考:第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对比论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举例论证--"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翻译第四段,思考第四段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反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 总结,布置作业:

劝学荀子篇8

成语出处:语出《荀子·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杨倞注:“仰首而秣,听其声也。”

成语繁体:駟馬仰秣

成语简拼:SMYM

成语注音:ㄙˋ ㄇㄚˇ 一ㄤˇ ㄇㄛ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驷马仰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上一篇:常记溪亭日暮范文 下一篇:文明礼仪手抄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