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3 13:51:23

劝学教案范文第1篇

①积累文言字词;②梳理课文结构;③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二、教学设想

《劝学》一般讲授两课时,由于优质课只有一课时,所以本课我将以“朗读课文,熟读成诵”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拟采用朗诵的方式展开,通过朗读解决字音问题,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字词困扰;再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课文的结构;最后指导学生背诵,达到背诵的目的。学习逐层展开,以期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中设定的三个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①朗读课文,熟读成诵;②梳理课文结构。

四、教学过程及步骤

1. 新课导入

(1)结合作者简介,让学生猜作者。展示幻灯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作为一名两千年前的老师,他是如何教育他的弟子学习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劝学》。

(2)解释题目《劝学》的含义。我们先看题目《劝学》,这里的“劝”是“鼓励”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把“劝”解释为“劝阻”,可见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以“劝学”为题,就是在鼓励人们坚持学习。

通过本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文。

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听读。听一遍录音范读,在听的同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标注字音,圈点句读。

(2)跟读。学生一起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听读、跟读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3. 再读课文,疏通词义

(1)自由朗读。留十分钟时间,学生们可以自由朗读,边读边结合课下注释来疏通文意。在疏通文意的过程中,勾画圈点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先询问同桌,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提出质疑进行探讨。

(2)一练。多媒体展示出四个句子,检查学生对课文文言字词的掌握情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决课文中重点文言字词的问题,其目的是更好地巩固所学,要求学生再一次大声地朗读一遍课文,从文言字词中体会其内涵。

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疏通文意,解决疑难文言字词,并进行巩固练习。

4. 品味内涵,理清思路

学文言文不仅是积累文言字词,还要品味出文章的内涵。

思考题:①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②从几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道理的?

自由讨论:本文为了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个道理,分别列举了哪些事例?

积土、积水、积善――积;跬步、小流――不积;

骐骥――舍;驽马――不舍;朽木――舍;金石――不舍;

蚓――用心一;蟹――用心躁。

下面我们分段落齐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第二段:青蓝;冰水;木直轮;金砺利;通过(比喻)一个变化的过程。

第三段:思学;登高顺风舆马舟楫,四个并列句来写借助外物。

第四段:积不积;舍不舍;专一浮躁,对比―比喻―(列举)。

可见本文用了大量比喻论证来论证论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深奥的学习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让我们更简单、形象地理解道理。

本环节的教学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梳理课文结构。

5. 熟读成诵

①分段齐读;②自由朗读;③结合多媒体展示关键字词,背诵全文。

一直以来,学生觉得文言文不好学,特别是不好背,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文章结构以及关键字,留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诵读,尝试背诵全文。

本环节的教学是尝试完成“学习目标③”。

6. 课堂总结

《劝学》是一篇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的经典之作,我们学习经典的目的是背诵,背诵经典的目的是传承。让我们在经典的阅读中成长,在经典的熏陶和传承中成长。

五、教学反思

《劝学》这篇课文主要阐述了荀子对学习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本文从文体上说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积累一些文言文知识,也可以把握议论文写作结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基调,即听读、跟读、自由诵读、背诵,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并将其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课文中字词句的阅读障碍,疏通文意再加以巩固练习;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段、分层地进行诵读,最终完成连贯地背诵课文的目标。

劝学教案范文第2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及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

重点:

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

预习:

熟读课文,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总的指导)

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

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课文,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孙权——

吕蒙——

我们在《最后一课》中学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那么,在这篇课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写方法呢?

——对话。我们知道对话是人讲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神态。请我们同学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朗读,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试着把握课文中人物的感情、语调。

请几个小组来读一读,互相交流。

七、总结。

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司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八、作业。

1、小练笔(任选一题):

(1)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2)小作文《当吕蒙碰到方仲永》

劝学教案范文第3篇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不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读一读——悟一悟——演一演——背一背等几个环节来调动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激情。首先在读的过程中设计自由读、指定读、挑读、分角色读、齐读多种形式,让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这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此外在演一演这个环节,让学生采用古代版、现代版、自由创意版三个版本,编排课本剧不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也实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课堂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要求。

教学内容:

《孙权劝学》是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名人单元。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故事。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初二学生已初步具备和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及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题。

教育学生学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文化养料;同时,在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加以改正。

重点、难点: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理解并掌握“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并领会文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故事启发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运用等。

学习方法:

采用读——悟——演——背的学习模式。

教具:

多媒体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吗?三国指的是哪三国?(学生回答)

当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却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何用?这不孙权又来劝说了,结果如何呢?今天咱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此环节由故事导入,一方面引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先有所了解,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指定学生简介作者及《资治通鉴》然后课件出示

1、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并识记文学常识,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三)、听一听:注意读音与停顿

听课文录音

(四)、读一读:1、挑读

分别说说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的性格。挑选你最喜欢的一个?并把有关语句读出来。(多媒体出示:)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兄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公元200年其兄孙策遇害,孙权承父兄之业,保有江东。公元208年,率大军亲征黄祖,夺得江陵,复与刘备联合,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公元21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孙权一方面以陆逊为大都督迎战,一面向魏文帝曹丕称臣,被曹丕拜为吴王。次年三年大破蜀军。孙权即正式建立吴国,称帝,都建业。公元252年病逝。

孙权:对自己的部下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耐心规劝。

吕蒙,生于公元一七八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吴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时不读书,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吕蒙:坦诚豪爽,知过能改,肯于努力学习。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袁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称帝,特任命他为东城长。鲁肃辞而不受命。周瑜任居剿(安徽桐城)长,公元200年,鲁在周瑜的引荐下归附孙权。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为赞军校尉。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以促成孙刘联盟。公元210年,鲁被任命为奋武校尉,领周瑜军,驻扎在江陵。公元215年,驻兵益阳(今湖南益阳市)。公元217年,鲁病逝。

鲁肃: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爱才、敬才。

2、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孙权:

1、“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不悦、责备。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吃惊,赞叹

吕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五)译一译:(多媒体出示)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语序,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六)、悟一悟:(多媒体出示)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孙权如何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的?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言之有理即可)

(七)、演一演:多媒体出示

古代版:按原文内容表演,尽量使用原文的语言进行。

现代版:将表演的背景设置为现代社会,可进行合理的想象,中心议题展示本文的现代意义。

自由创意版:可进行合理的想象,本版本可有多种创意。

(八)、背一背:根据所示图片背诵

(九)、说一说:多媒体出示

1、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请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例如: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约翰森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高尔基

2、联系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你是如何看待读书的?今后打算如何去做?

3、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得到哪些启示例:

劝人要讲究策略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要爱才但不能忌才

开卷有益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十)、查一查

1、上网或查资料搜集有关名人喜欢读书的故事,举办一次名人读书的故事会。

2、以“开卷是否有益”为辩题,组织一次辩论会,请上网或查阅有关资料,为辩论做准备。

(十一)、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视频《刮目相看》的故事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十二)、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会有不断进步,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就让我们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思想吧!学习是我们永远不能放弃的!

(十三)、板书设计

把板书设计为大树,主要是人的成才和树的成长一样,不但需要阳光、雨露,更主要的是自己的主观努力。树的主干部分为吕蒙“就”学,是为突出主观努力的重要;枝节部分为孙权“劝”学、鲁肃“论”学,是为突出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别人对自己价值的认可;根基部分为“学”主要是体现“学”的重要。此板书不但把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体现了出来,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文章的主题:“学习的重要性”。

劝学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

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

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

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

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学生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③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

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

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

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

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

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冶通鉴》

劝学:辞~就(恳切、关心)

议论:非复吴下阿蒙(惊异、赞叹)

何见事之晚(自得、自豪)

(马骏)

教学设计(B)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学生查字典,理解“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的含义。

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

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相

待:相看待。

二、学生自读课文。

1.根据注释疏通字词,有疑难之处即提出来。

2.教师落实重要词句。可结合教学设计(A)

三、学生齐读课文,分析理解“外机功学”。

I.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

孙权是怎样功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允满

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②“孤岂—…·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

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爱护。

③“卿言……大有所益”: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

切。

四、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揣摩“刮目相待”的内涵。

说明:朗读时要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境,读完后教师应作点评。

思考讨论:

1.鲁肃为什么对吕蒙会“刮目相待”?

因为他从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7是怎样表明的7

没有直接表现目获的才学大增,学有所成,而是从鲁肃的占语中侧面表明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夏吴下阿蒙!”表现了鲁市怎样的感情?

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象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4.“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怎样的心境?

“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

感到很自豪、自得。

说明:吕蒙的“自豪、自得”缘于对学习有新的认识。从学习中获益非浅。

5.“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五、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孙权动学

《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一,刮目相待

(劝学、就学、议论、结友)

劝学教案范文第5篇

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生语文基础素养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仍然存在,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缺乏自己的见解。但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学生不怯堂、不抵触,积极质疑、踊跃发言。课后背书情况良好,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主动的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在原语文老师黄华忠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学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劲头更足、热情更高、成绩更好。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填表、总结。

完成情况及效果分析:

劝学教案范文第6篇

1、学生分析:实习所在班级为初一3班。由于是村镇中学,学生基本来自农村,所以无论视野、知识层面,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简单狭窄。与小学相比,在语文这个科目上,整体难度加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大大增多。学生正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对此仍然不适应,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觉性较低,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差。学生语文基础素养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仍然存在,学习比较盲目,目标性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意识不强。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积累较少,阅读面不广,不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缺乏自己的见解。但令人欣慰的一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大多数学生不怯堂、不抵触,积极质疑、踊跃发言。课后背书情况良好,在老师的建议下积极主动的背诵所有文言文篇目,不懂就问,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针对以上的情况,我在原语文老师黄华忠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努力按照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学三维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劲头更足、热情更高、成绩更好。

二、主要任务

1、了解学生语文整体成绩、语文素养,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2、 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3、结合自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育工作。

三、日常教学

1、听课、备课、写详案,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2、批改学生作业、读书笔记、作文及随堂听写、小测试,并及时仔细评讲。

3、检查学生课堂笔记,并抽背,针对掌握情况适当加以指导。

4、找学生了解语文学习情况,结合课外读书活动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并激励其写读后感。

四、具体安排

第一周

1、向原语文老师黄老师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和语文教学实习工作。

2、结合班主任实习工作尽快认识学生。

3、听课并仔细做好听课记录,创造性模仿学习。

第二周

1、提前备好讲授篇目教案并请黄老师指导,及时作出修缮。

2、请学校领导听课,讲授第五课《伤仲永》。

3、结合指导老师对上课效果的点评,吸取经验教训。

第三、四周

1、提前备好第二单元课文的教案,讲授第二单元所有课文。

2、根据老师点评指导、学生反馈,及时总结授课效果。

3、结合班主任工作,陆续找学生聊天,了解学习情况和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看法评价。

4、结合主题班会,学习第二单元综合性练习。

第五周

1、自我总结整个单元上完后的教学经验教训,听各个年级不同语文老师的课,集思广益,化为己用。

2、准备第十五课《孙权劝学》教案。

第六周

1、讲授《孙权劝学》,语文组各听课老师给与评价。

2、填表、总结。

完成情况及效果分析:

劝学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定篇;民国;当代;语文;《劝学》

综合语文课程标准目标分析和教学内容之阅读方面分析,民国的课程标准倾向于用定篇来“教内容”,而当代的课程标准倾向于用定篇来“教形式”。并且,民课程标准更重视于课程标准本身对教学的引领与管制作用,当代课程标准使得教师的能动性有了较大的发挥,属于指向性作用。笔者以具体的课文《劝学》为例,更为详细地对比民国定篇与当代定篇的异同。

一、民国与当代《劝学》之异同

(一)两者相同之处

1.同为“定篇”

民国教材编者话中可见一斑,编入高中国文教材的都是名家的代表作品,都是经典作品,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从当代教材中的习题和笔者引用的优秀教师教案中可以看到,《劝学》在教学中是“定篇”,虽然习题中的第二、三题是以《劝学》教比喻论证和文言字词,但是,这只是作为“定篇”的延伸内容,也就是说在确定掌握这篇课文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这篇课文作为延伸暂时充当“例文”和“工具”。所以,两者同为“定篇”。

2.目的相同

民国教材和当代教材选用《劝学》的目的都是作为“古典的训练”,就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所说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只不过,当代所赋予的价值内涵更为广阔。笔者选用的1941年出版的《高中国文》,究其历史背景,已经是属于现代时期了,白话文早已普及,所以,不可能像更早之前那般,为了用“文言文”而学习文言文,因此选文的目的与当代相同,都是为了不忘古人的经典,感受文化的熏陶。

(二)两者的不同之处

1.注释的详解程度不同

文本是作者原创的并赋有作者意义的,释义必须了解作者的意图。这就需要阅读相关史料,深入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其生存环境,找寻作者心境与思路,知其处世与为人,以此来重建作者的原义。民国教材中对于荀子的生平有了十分详细的介绍,为学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荀子,这对于把握《劝学》文章内涵有了奠基。而当代教材仅用九个字“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这对于老师的能动性发挥很大,对于学生而言,恐怕不利于他们合理把握整篇文章的意图。

2.篇幅不同

民国教材没有对《劝学》做任何删改,而当代教材却对其做了大幅度的删节。从以上保留与删改内容对比可以分析,当代的《劝学》是用“定篇”来“教形式”理由如下:荀子宣扬“性本恶”的思想,但他又认为不断地教化中能够使人心向善。因此,在《劝学》中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编者保留的四个反面,更多的应该是删减的内容。成旭梅曾说:“编者出于怕学生受“污染”的善意考虑,故意剥离了一些东西,容易形成体系不完全、欠科学、有编者意志倾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教材所提供的并非是完善的营养,只是一道精神甜点而已。”由于编者的意志的加入,使得常常有一双无形的手在牵动着学生的思路。

二、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以下结论:民国教材更注重于用“定篇”来“教内容”,即更注重选文的原生价值;而当代教材更注重于用“定篇”来“教形式”,即更关注选文的教学与延伸价值。

目前,我们无法衡量何者更具优势,因为“教内容”与“教形式”各有其利弊。比如,对于“教内容”,就有学者就指出,“经典的魅力和力量首先源自于思想或者内容”;“而形式是不用教的”;“语文课程的三项内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在这些构成要素中,应注重汉语文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回味感悟汉语文丰厚的文化内涵,加强学生对汉语文民族文化的理解力和认同度”。

目前,我们所缺乏的是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定篇”教学的认识。在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自我意识,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专注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调控力的情况下,最好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应该都是从形式进入内容,再从内容返回到形式。 在形式中,体味作者运用语言技巧之高超,表情达意之深刻,形式搭建之自如,在内容中,感受作者思想内涵之深远,思维境界之辽远,将自我提升与外在指导合二为一,从而实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劝学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材 “研讨与练习” 《劝学》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祖先跟前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与智慧。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粒粒耀眼的明珠,是“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于漪语)。 而我们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言文,可谓中华文明精华中精华,经典中的经典,蕴含了古人对于人生哲学以及社会的睿智思维和文化心态的思考,具有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积淀、陶冶情操、提高民族素质的积极作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收录了《劝学》等四篇古文,每一篇都深深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就以《劝学》为例,全文语言凝炼整齐,向人们传授了人生的哲理。可这样的文言文学生都不喜欢,在课文标题左侧荀子的画像勾勒出学生想要的形象,不可不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我们的教师心痛。

我认为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走入到了一个极端,过分追求字词句法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正所谓死于章句,废于清议。大多高中老师在讲述文言文课文时,在讲台上逐字逐句的翻译,而台下的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学生完全成为了课堂的记录者而非主体,教师的确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发挥教师在知识文化层面的优势,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中,无论是语言层面文字、词语句式的讲解:篇章层面思路、结构、审美的讲解还是文化层面精神的传承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教师的角色与地位都决定了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的作用。

不过教学是教和学,不单单是老师的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关键,其中必要的预习不可少,预习也是每节课最后的作业,基本上老师都会说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可这种预习有多少学生会做,预习什么,效率又是怎样? 大部分学生只是提前阅读了下第二天想要讲的内容,扫清了下字词的障碍。

无论是学生的预习还是老师的备课,除了发挥教案,教学参考书的优势与价值,我们为什么不回到教材,我们的文本上来,每一本教材都是许多专家学者思想的结晶,选什么课文,课文是什么性质,放到什么位置,都是专家学者用其心血思考来的,一篇课文由俩部分构成,一是原文,二是研讨与练习,这里我想说的是研讨与练习绝非鸡肋,每一个问题都是编者用心设计的,我们在预习和教学时绝不可以忽略。

《劝学》研讨与练习第一题:背诵全文,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第一题分三个方面,首先是背诵全文,像《劝学》这样经过历史的洗礼,这样经典的文章,难道不应背诵吗?语言凝练,通篇使用比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短短三句话,蕴含了多少哲理,告诉我们与其整日的空想,不如珍惜片刻的学习时间,这样的收获更大。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借助其他的事物,而不是自己死学;告诉我们学习能否坚持下去很重要,这样的文章难道不值得背诵吗?第二方面,说说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点是一篇文章的中心,如果学习了一篇文章,都不知道它的中心是什么,那你一定没有学懂。最后一方面,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能很好的进行课文的讲解跟解读。

第二题找出本文的比喻句,分析这些比喻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劝学》运用二十个比喻,找出这些比喻句,理解并运用这些比喻句,理解各个部分之间关系,说明了几层意思,这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更好的理解课文是有帮助的。

第三题结合上下文,给加点字注音、释义。正确发音跟释义,无疑是我们欣赏一篇文章的前提,如果对文学经典的字词,我们都不能很好的发音或者知道它的意思,我们就不能理解我们的文化了。

最后一题,在知识激增的现代社会,我们对学习看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荀子的观点是否过时?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给学生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将文本与学生联系起来。如果文章没有引起读者自身的联系与思考,很难被学生喜欢和接纳,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对于现代社会发生的变化,古典是否过时,最终的回答会高于学生的思考,并且这个答案也会影响学生今后对待经典的态度。让学生回答有哪些观点需要补充发展,调动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

每篇课文的研讨与练习都是非常有效的教育资源,研讨与练习虽然在课文以后,但它的使用并不一定要在课文讲解结束以后,把它变成作业。可以在备课时把它加入到讲课的过程中,把它贯彻到讲解中,甚至可以把它作为课前预习的内容。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课前完成研讨与练习,他的课前预习,一定是成功的,他对课文有了基本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没有学生的思考的课堂是可悲的。

劝学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问题;策略研究

G633.3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已演变成教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教学质量与提升教师职业素质方面体现出诸多优势[1]。但是,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效果并不乐观,随意性与低效性等诸多问题呈显出来,为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发挥设置屏障。正因如此,实施有效性策略将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从困局中解救出来是必要的。本文在对相关问题探究基础上,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对提高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质量的措施进行研究。

一、列举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集体备课体制缺乏完善性

为了促进集体备课活动良性运转,很多学校在体制上做出规定,例如时间、地点规定等,但是与集体备课效果评价与审核的体制依然缺乏完善性。很对学校将集体备课视为个人备课成效的叠加,例如对个人备课体会采取网络汇总方法,再由一个教师将其整合在一起,构建集体备课教案。

2.合作意识相对低下

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态度。不同语文教师在教学水平与经验上存在差异性。在升学压力日益加重的情况下,很多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经验分享时有所保留。

3.集体备课环节演化成为数不多教师的讲堂

很多W校的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中,很多教师扮演着旁听者角色,教研组长因为资质深厚的缘故,经常会在集体备课环节中侃侃而谈,却没有集思广益,并且部分教师不愿意把经验分享给他人,此时集体备课活动实效性大大折扣。

二、提高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效率的对策

1.创建优质型备课机制

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备课,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重难点传授、练习测评等环节可以存在统一性,但是在备课方式与教案内容方面应该别出心裁,切忌采用“拿来主义”,把他人教案应用自己教学课堂中。在备课机制明确化的情况下,备课时间、地点、主备人彰显出规范性特色[2]。负责管理教学的校领导应该定期开展考察工作,对参与集体备课教师起到督促作用,并对其备课成果进行客观评价。还要落实备课组长设定工作,使其为备课与教研活动的有效运转发挥带头与组织作用。建设健全考勤体制,对那些故意不参加集体备课活动的语文教师给予一定的处罚,以示警告。

总之,在教改理念推行的教育领域中,为了使语文集体备课实效性发挥出来,优质型备课机制的建设与推行,为教师构建了互动型、共享型教研气氛,调动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强化他们知识体系,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体现出丰富性特点,优化教学质量。

2.建设平等型交流平台

平等型沟通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规避了教研组长“独角戏”现象的出现,此时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教师积极阐述主观见解,将自己置身于主动式备课体系中。

例如,语文教师在对《我有一个梦想》集体备课环节中,教研组长为教师们设置了“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引下,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哪些”这一问题,此时语文教师各抒己见,有教师说:“教学目标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即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有教师做出“协助学生了解作者演讲背景,从文章慷慨激昂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情感,认识到自由、民主始终是人类追求的主题,并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朗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文章中心概括等能力。”的补充。平等型交流平台的建设,使语文教师更能准确的把握住文章的重难点,并且有效的应用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模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此外,在教师教学经验相互分享的进程中,教师也积极寻找与文本相关素材,实施课外拓展教学策略,从而使《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极富文学魅力与感召力的演讲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熠熠生辉,对培养高中生健康人格发挥推动作用,这均是集体备课交流平台发挥的实效性。

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有利于专业化语文教师团队的组建,教师也不断总结集体备课收获,汇总教学体会,在沟通与磨合中强化业务素质,从而使语文课程教学效率有“质”的提升。

3.培养教师编写独特教学方案的习惯

培养语文教师编写独特教案,一方面有利于拓展语文教学范畴,另一方面使语文备课质量有所保障,使新形势下高素质语文教育工作者被有效的培养出来。

例如,在对《劝学》备课时,教师结合学生实况以及自己教学模式,编写目标明确的、开放型的教案。在教案体系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协助学生对荀子及其思想核心有一个全面认识,对“劝”、“见”等实词的含义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同时积累通假字与文言虚词,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正确价值观念。富有个性化色彩教案的编写,有助于教师将寓教于乐理念融入进教学进程中,打造出活泼生动的课堂环境。此外,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教师还应该重视与教案相关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与概念的归纳,使集体备课的功效彰显出来,协助高中生实现“学中乐、乐中学”的目标,为其语文素养的提高注入能量。

三、探究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意义

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实现了资源与智慧共享的目标;有效的弥补了部分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缺陷,教学程序与教学方法均得以优化;使课改理念全面落实,此时教师更有动力、能力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事业,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强化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目标。另外,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为优质型教科研环境的营造奠定基础,此时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与运行将会处于良好的状态中。

四、结束语

由全文论述的内容,可以了解到目前高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只要语文教育者端正工作态度,遵循有关体制规则,重视经验共享环节,把自己的才智充分的发挥出来,那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语文集体备课的意义也就会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其将会与新课程改革要点之间拥有更大的匹配度,为学生语文素养、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逄淑萍.在高中教研共同体构建中成长[J].当代教育科学,2014,14:38-42.

劝学教案范文第10篇

文言作为一种过去的语言形态,确乎淡出我们的生活圈,然其给予我们的滋养却是丰厚无比的。作为新时期的师生,理当自觉读一定量的文言经典,并逐步养成鉴赏的能力。鉴赏者,鉴定和欣赏也。要鉴定,势必需要入乎其中,能读懂所写的内容,文字障碍的扫除至关重要;要欣赏,理当需要出乎其外,知晓相关的文化,能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中体悟到行文的魅力。

对此,时雁行老师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理解与实践》一文中这样表述:“青年学生从阅读文学作品中获得裨益――不论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还是思想感情的陶冶,主要都是在鉴赏过程中获得的。阅读文学作品只是诉之于理解,而不去鉴赏它准确遣词造句、恰当运用写作方法、巧妙安排篇章结构的表现力量,不去鉴赏它思想感情的积极健康和主题的社会意义,那对上述两个方面都难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教学施政纲领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及了类似的要求:“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以上种种,不难看出选文的写作章法理当成为文言教学的关注点,并能以自我的写作实践对比关照,打通古今,有效鉴赏,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时雁行老师的经典课例《劝学》很好地阐释了他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理念。此课是他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77级本科生开设的教学研究课,虽然距今三十余年,但细细品读了教学实录后,以当下的教学评判标准来反观《劝学》一课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策略的采用、教学语言的呈现,依然觉得可圈可点,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比了自己的授课和众多此课的教学设计之后,更加深刻地感觉到这种课堂形态存在的价值。当下的教学形态纷繁复杂,而像时老师打造出的这般清清爽爽、实实在在的好课确乎不多了。

好课的标准很多,“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就是标准之一。郑桂华博士主张“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王荣生教授更是指出“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来得重要”。综观时老师的《劝学》课就是一堂教学内容精准,散发浓浓语文味的好课。

《劝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著名论文,也是荀子的代表作。郭预衡《中国历代散文精品》中这样评价:“本文谨严细密,说理深透,旁征博引,论证详明。它以大量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几占全文之半,有时甚至是一连串类比,既生动形象,通俗贴切,又含意深刻,说服力强,有助于突出‘劝学’这一中心论题。”此文可以教学的点很多,就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来判定――知识与能力,有若干文言知识值得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劝勉学子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过程与方法,文段诵读、问题研讨等都是极其常规而相对有效的学习途径。但若要教出这一篇的价值,依据对该文的合理定位,则宜在“文字、文章、文化”三个维度中凸显“文章”,兼顾“文字、文化”。教学的现实却是,仅仅只有极个别的有心人在这般教学。张玉新老师就是这极个别的代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3期的《晓其意・析其法・明其理――教学设计》可见一斑。

时老师的伟大就在于,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把《劝学》一课的教学价值看得分明,因而重难点的处理也就格外到位。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他主张理解和鉴赏是密切联系,不能割裂的。理解是鉴赏的基础,鉴赏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并且认为立论文(《劝学》可以说是典范的立论文)要引导学生联系中心论点,理解它使用什么论证方法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着意体会那样使用论证方法运用论据的表达力量、论证论点的说服力量。因而整堂课在字词落实的基础上,力图在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突围,有意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感知运用比喻、对比来形象鲜明说理的文风。

为了更好说明问题,于所留的课堂实录中截取部分教学片段:

【时老师请同学读第一段,纠正字音(“己”与“已”);口译一段,提醒扣住字词(复挺)、句式;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第一层到“学不可以已”,第二层到“使之然也”,第三层到此段结束)】

(片段一)

师:作者在文章开始,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现在咱们看第二层。第二层包含三个比喻,前两个比喻用的是并列复句,是从相同的角度来表达一个意思的。请大家考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比喻,各自用什么比喻什么?当然,这两句都是说明学习问题的。我请你们考虑的是这两句各自用什么比喻什么。

(简评:教师事先揭示喻体指向学习问题,能让学生更好把握喻体)

生:“青”,是比喻学习的人的学问。“蓝”,用来比喻教书的人的学问,“取”,比喻学习;冰,比喻学习的人的学问。“水”比喻教书的人的学问。“为”,比喻学习。

师:“青出于蓝”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脱出来的,指学生超过了老师。这两个比喻着重说明了什么?要注意,词不离句,扣紧词句来理解这里说明了什么?

(简评:单个比喻明了的情况下,综合关照,有助于理解反复设喻,强化语意的行文意图)

生:着重说明的是向前人学习的重要。

师:“青于蓝”首先要怎么样?

(简评:看似解决的教学点,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

生:有“蓝”

师:要有“蓝”,但还要“取”。同样,“冰”要“寒于水”,首先要“为”。如果不“为”,那就成不了“冰”。学生的学问固然应该超越他的老师,但是首先要向老师学习。

(简评:已知学习作用,却不忘再次强调学习及向谁学习)

(片段二)

生:“木直中绳”,比喻学习的人。

师:学习的人,他大学毕业了?学习得差不多了?还是――

(简评:不直接告知,而提供多种思考,启迪学生,以备更好理解比喻义)

生:比喻初学的人的无知的状态。“”,比喻学习。“轮”,比喻学习的成就。

师:在这个比喻中强调的是哪一点?

生:“”,强调学习,强调学习的效果。

(片段三)

生:“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木”,比喻学习前的无知状态,“直”,比喻学习后的有知情况;“金”,比喻学习前的无知状态,“利”,锋利的“利”,比喻学习后的有知情况。

师:重点在哪两个字啊?

生:在“受”和“就”。

师:对,强调向有知识的人学习。并由这两个比喻引出后面的直面的论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自己,就可以智慧明达没有过错了。

(简评:以上的几个片段,共性在于让学生熟识相关语段定比喻的本体、喻体、相似点,进而自然地了解到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

张玉新老师近期论文中更是将其中比喻的内涵深入解读,在此也将第一段的品读部分引入,以期表明文章作为文言教学的鉴赏点,同样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当然亦可以看作是时老师当年授课的不足,没能就喻体进一步提炼。

喻体,即直观的生活现象:

木 受绳 则 直 (成材)

金 就砺 则 利 (成器)

本体,即抽象的道理:

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 知明而行无过 (成人)

其相似点为:

前提相似:“木”“金”有似于“君子”,“受绳”“就砺”有似于“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结果相似:“直”“利”有似于“知明而行无过”。

时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告知学生课文上的《劝学》是从《荀子・劝学》中节选来的。原文包含15个段落,课文选了1、3、6段,这三段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估计也是基于节选的考虑,他上课就局部的层次讲的很多,而选文段落间的关系没有提及。应该说,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可是如今授课的老师都有意在帮学生建立一种完整的体系,而这一认识却不知道出自谁手。看了各种资料,几乎一个版本。如结构图解:一、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二、学习的作用:学习能够弥补不足。三、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积累、坚持、专一。对此,本人有诸多质疑。首先“意义”和“作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表述,应为近义词。如“意义”的第二个义项是价值,作用。如积极的意义。“作用”的第三个义项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效用。如积极作用。这样的表述,等于传递一个信息:节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同一范畴的。抛开是否非要建立完整体系的问题不谈,即使要梳理,这样的理解也是存在问题的。下面将本人不成熟的理解呈现,欢迎商榷。

观点:学习不可以停止

呈现效果(强化观点):实现超越(退一步讲)改变现状

现状种种:各种不足(追根溯源)人性本恶(客观缺陷)

应有对策:有效学习(积累、坚持、专一),以便弥补不足,实现超越。

为了对篇章结构有更好的体认,最好对“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有好的理解。胡格非认为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

查阅《劝学》一课的众多教案、课件、实录很少有老师像时老师那样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品读文章之美,一张或几张PPT囊括写作特点的教学策略屡见不鲜。写作手法抽象揭示,虽有一目了然之利,却更有蜻蜓点水之弊。不少教学(学习目标)中明确标识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但压缩饼干式的教学,哪怕学生用心听进去了,也只是些毫无生命张力的干瘪术语,与文本仍然隔了厚厚一层,更不必说真切体会荀子文章的魅力。时老师的课堂教学于启发诱导中让学生知晓所用比喻的本体,明白作者反复设喻的行文意图,进而真切感受此文运用比喻、对比充分说理的精妙。

上一篇:人生哲理范文 下一篇:秋天来了范文